TWI714399B - 觸控裝置以及用於觸控裝置的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觸控裝置以及用於觸控裝置的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4399B
TWI714399B TW108146876A TW108146876A TWI714399B TW I714399 B TWI714399 B TW I714399B TW 108146876 A TW108146876 A TW 108146876A TW 108146876 A TW108146876 A TW 108146876A TW I714399 B TWI714399 B TW I71439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ensing
touch
sensing electrodes
electrodes
are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6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25181A (zh
Inventor
姜俊宇
Original Assignee
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468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1439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43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439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25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5181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裝置以及用於觸控裝置的操作方法。觸控裝置包括觸控屏以及驅動電路。觸控屏的觸控感測區域包括多個觸控感測電極。驅動電路在觸控感測期間同時將觸控驅動訊號僅提供到所述多個觸控感測電極中的多個第一觸控感測電極,並且藉由所述多個第一觸控感測電極對該觸控感測區域進行一次性的全域觸控感測操作。所述多個第一觸控感測電極的數量小於所述多個觸控感測電極的數量。

Description

觸控裝置以及用於觸控裝置的操作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觸控裝置以及用於觸控裝置的操作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縮短觸控感測的操作時間觸控裝置以及操作方法。
現行用於觸控裝置的操作方法主要是利用分時並分區的驅動方式對多個感測區域進行掃描以完成觸控裝置的全域觸控感測。舉例來說,在第一時間區間,觸控裝置的觸控屏中對應於第一感測區域的多個觸控感測電極的第一部分被提供觸控驅動訊號;在第二時間區間,對應於第二感測區域的多個觸控感測電極的第一部分被提供觸控驅動訊號,依此類推。當所有觸控感測電極均被提供過觸控驅動訊號並進行感測後,始完成一次全域觸控感測。
然而,上述方法消耗的時間,會隨著感測區域的分割數量的增加而增加。另一方面,如果同時對所有的觸控感測電極提供觸控驅動訊號,則會因為所有的觸控感測電極所產生的大型等效電容,大幅降低觸控裝置的觸控靈敏度。因此,如何縮短觸控裝置的全域觸控感測的操作時間並提高觸控靈敏度,是觸控裝置的研發重點之一。
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裝置以及用於觸控裝置的操作方法,能夠縮短觸控裝置的全域觸控感測的操作時間並維持觸控裝置的觸控靈敏度。
本發明的觸控裝置包括觸控屏以及驅動電路。觸控屏進行一次性的全域觸控感測操作。觸控屏具有預先定義的一觸控感測區域包括多個觸控感測電極。驅動電路耦接於所述多個觸控感測電極。驅動電路在第一觸控感測期間同時將觸控驅動訊號僅提供到所述多個觸控感測電極中的多個第一觸控感測電極。所述多個第一觸控感測電極的數量小於或等於所述多個觸控感測電極的數量的2/3。
本發明的操作方法適用於一觸控裝置。觸控裝置的觸控屏的觸控感測區域包括多個觸控感測電極。操作方法包括:在一第一觸控感測期間同時將一觸控驅動訊號僅提供到所述多個觸控感測電極中的多個第一觸控感測電極;以及對該觸控感測區域進行一次性的全域觸控感測操作。所述多個第一觸控感測電極的數量小於或等於所述多個觸控感測電極的數量的2/3。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觸控裝置以及操作方法是將觸控驅動訊號同時僅提供到多個觸控感測電極中的多個第一觸控感測電極,並對觸控屏的觸控感測區域進行一次性的全域觸控感測操作。第一觸控感測電極的數量小於或等於所述多個觸控感測電極的數量的2/3。如此一來,觸控裝置執行全域觸控感測操作所需的操作時間能夠被縮短,並且觸控裝置的觸控靈敏度並能夠被維持。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請同時參考圖1以及圖2,圖1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觸控裝置的裝置示意圖。圖2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操作方法流程圖。在本實施例中,觸控裝置100包括觸控屏110以及驅動電路120。觸控屏110可以是任何形式的電容式觸控屏,例如是自容式觸控屏或互容式觸控屏。觸控屏110的一觸控感測區域SA包括多個觸控感測電極(以多個方格來表示)。上述的多個觸控感測電極彼此之間以二維方式排列。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多個觸控感測電極是以多行以及多列的二維陣列方式排列。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驅動電路120耦接於所述多個觸控感測電極。在圖2操作方法的步驟S110中,驅動電路120在第一觸控感測期間同時將觸控驅動訊號TDS僅提供到觸控感測電極中的多個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1_1(灰色方格)。在本實施例中,觸控感測電極在第一觸控感測期間會被區分為多個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1_1以及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1_1以外的其他觸控感測電極SX1_2(白色方格)。在第一觸控感測期間,驅動電路120會將觸控驅動訊號TDS僅提供到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1_1,而不會將觸控驅動訊號TDS僅提供到其他觸控感測電極SX1_2。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1_1的數量小於觸控感測電極的數量。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1_1的數量小於或等於觸控感測電極數量的2/3。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1_1的數量小於或等於觸控感測電極數量的1/2。本實施例的觸控感測電極的形狀是以方形電極來示例。本發明的觸控感測電極的形狀亦可以是圓形或多邊形,且不以此為限。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1_1的位置是以一預定排列方式來決定。舉例來說,在本實施例中,在第一觸控感測期間的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1_1與其他觸控感測電極SX1_2沿行方向交錯牌列,並且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1_1與其他觸控感測電極SX1_2沿列方向交錯牌列。因此,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1_1在觸控感測區域SA以西洋棋(chess)的棋盤方式排列。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1_1的位置是均勻地散佈於觸控感測區域SA中。
在圖2操作方法的步驟S120中,驅動電路120藉由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1_1對觸控感測區域SA進行一次性的全域觸控感測操作。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1_1會基於預定排列方式而產生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1_1的分佈區域。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1_1的分佈區域的面積與觸控感測區域SA的面積相似。如此一來,當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1_1藉由相同的觸控驅動訊號TDS被驅動時,執行觸控感測區域SA的一次性的全域觸控感測操作所需的操作時間能夠被縮短。觸控裝置100的觸控靈敏度能夠被維持。
除此之外,由於本實施例的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1_1的數量少於觸控感測電極的數量。相較於現行的驅動裝置,本實施例的驅動裝置100可搭配較少的讀出電路(未示出)。如此一來,驅動裝置100中的多個讀出電路的佈局面積可以被減少,並且驅動裝置100在觸控感測期間的功率消耗也可以被降低。
請同時參考圖1以及圖3,圖3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第一觸控感測電極的排列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用以在第一觸控感測期間接收觸控驅動訊號TDS的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2_1(灰色方格)在觸控感測區域SA被排列成觸控感測列SR1~SR5。觸控感測列SR1~SR5彼此互不相鄰。舉例來說,在本實施例中,觸控感測列SR1、SR2之間由其他觸控感測電極SX2_2(白色方格)排列成的單一電極列間隔開。觸控感測列SR2、SR3之間也由其他觸控感測電極SX2_2排列成的單一電極列間隔開,依此類推。另舉例來說,觸控感測列SR1、SR2之間由其他觸控感測電極SX2_2排列成的兩個電極列間隔開。觸控感測列SR2、SR3之間也由其他觸控感測電極SX2_2排列成的兩個電極列間隔開,依此類推。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2_1的數量小於或等於觸控感測電極數量的2/3。
在本實施例中,觸控感測列SR1、SR2之間PD的間距會小於一預設距離。觸控感測列SR2、SR3之間的間距也會小於預設距離,依此類推。上述的預設距離是手指接觸在觸控屏110的表面上的一最小有效觸控尺寸。舉例來說,預設距離可以被預設為1毫米或2毫米。
請同時參考圖1以及圖4,圖4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第一觸控感測電極的排列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用以在第一觸控感測期間接收觸控驅動訊號TDS的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3_1(灰色方格)在觸控感測區域SA被排列成觸控感測行SC1~SC4。舉例來說,在本實施例中,觸控感測行SC1、SC2之間由其他觸控感測電極SX3_2(白色方格)排列成的單一電極行間隔開。觸控感測行SC2、SC3之間也由其他觸控感測電極SX3_2排列成的單一電極行間隔開,依此類推。另舉例來說,觸控感測行SC1、SC2之間由其他觸控感測電極SX3_2排列成的兩個電極行間隔開。觸控感測行SC2、SC3之間也由其他觸控感測電極SX2_2排列成的兩個電極行間隔開,依此類推。在本實施例中,觸控感測行SC1、SC2被間隔開的間距PD會小於預設距離。觸控感測行SC2、SC3被間隔開的間距也會小於預設距離,依此類推。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3_1的數量小於或等於觸控感測電極SX數量的2/3。
請同時參考圖1以及圖5,圖5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第一觸控感測電極的排列示意圖。在觸控感測區域SA的至少一子區域SSA中,用以在第一觸控感測期間接收觸控驅動訊號TDS的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4_1(灰色方格)環繞於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4_1以外的多個其他觸控感測電極SX4_2(白色方格)。此外,多個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4_1被間隔開的間距會小於預設距離。
進一步地,在本實施例中,在子區域SSA中被環繞的其他觸控感測電極SX4_2還環繞單一個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4_1。本發明並不以被其他觸控感測電極SX4_2環繞的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4_1的數量為限。被其他觸控感測電極SX4_2環繞的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4_1的數量可以是0個、1個或多個。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4_1的數量小於或等於觸控感測電極數量的2/3。並且,觸控感測區域SA所區分出來的單位區域UA中。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4_1的數量等於觸控感測電極數量的1/2。
請同時參考圖1以及圖6,圖6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第一觸控感測電極的排列示意圖。在觸控感測區域SA的至少一子區域中,用以在第一觸控感測期間接收觸控驅動訊號TDS的多個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5_1(灰色方格)彼此不相鄰,並且分別被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5_1以外的兩個其他觸控感測電極SX5_2(白色方格)間隔開。多個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5_1被間隔開的間距會小於預設距離。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5_1的數量小於或等於觸控感測電極數量的1/2。
在一些實施例中,相較於圖1以及圖2的實施例,驅動電路120在第一觸控感測期間藉由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1_1對觸控感測區域SA進行一次性的全域觸控感測操作之後,還會在第二觸控感測期間進行另一次的全域觸控感測操作。
請同時參考圖1、圖7以及圖8,圖7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另一操作方法流程圖。圖8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第二觸控感測電極的排列示意圖。與圖2所示的操作方法不同的是,圖7所示的操作方法還包括步驟S130以及步驟S140。在步驟S110中,驅動電路120在第一觸控感測期間同時將觸控驅動訊號TDS僅提供到觸控感測電極中的多個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1_1。在步驟S120中,驅動電路120藉由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1_1對觸控感測區域SA進行一次性的全域觸控感測操作。接下來,在步驟S130中,驅動電路120會在第二觸控感測期間同時將觸控驅動訊號TDS僅提供到觸控感測電極中的多個第二觸控感測電極SX6_1(灰色方格)。在步驟S140中,驅動電路120藉由第二觸控感測電極SX6_1對觸控感測區域SA進行一次性的全域觸控感測操作。在本實施例中,在第一觸控感測期間不接收觸控驅動訊號TDS的其他觸控感測電極SX1_2等同於用以在第二觸控感測期間接收觸控驅動訊號TDS的第二觸控感測電極SX6_1。同理,用以在第一觸控感測期間接收觸控驅動訊號TDS的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1_1等同於在第二觸控感測期間不接收觸控驅動訊號TDS的其他觸控感測電極SX6_2。在本實施例中,第二觸控感測電極SX6_1的數量小於或等於觸控感測電極數量的2/3。第二觸控感測電極SX6_1的排列與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1_1的排列不相同。
再接下來,驅動電路120會藉由第二觸控感測電極SX6_1對觸控感測區域SA進行一次性的全域觸控感測操作。需特別注意的是,本實施例與先前技術不同之處在於:兩次全域觸控感測操作各自會產生完整的觸控感測區域SA觸控報告,也就是在兩個觸控感測期間可以產生兩次完整的觸控感測區域SA觸控報告。此一結果有助於後端操作綜合判斷手指的移動以及移除誤判。
請同時參考圖7及圖9,圖9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另一觸控裝置的裝置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與圖1的觸控裝置100不同的是,觸控裝置200還包括通道切換電路230。觸控裝置200耦接於觸控屏210與驅動電路220之間。在步驟S110中,通道切換電路230會在第一觸控感測期間連接圖1所示的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1_1與驅動電路220之間的多個第一通道CH1。來自於驅動電路220的觸控驅動訊號TDS可經由多個第一通道CH1被傳輸到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1_1。在步驟S130中,通道切換電路230會在第二觸控感測期間連接圖7所示的第二觸控感測電極SX6_1與驅動電路220之間的多個第二通道CH2。來自於驅動電路220的觸控驅動訊號TDS可經由多個第二通道CH2被傳輸到第二觸控感測電極SX6_1。
在一些實施例中,基於設計的需求,在第二觸控感測期間的第二觸控感測電極SX6_1可以依據圖3、圖4、圖5以及圖6所示的其中一者排列(如第一感測電極SX2_1、SX3_1、SX4_1以及SX5_1的排列方式的其中一者)。
請同時參考圖1、圖10A以及圖10B。圖10A以及10B分別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用於多個觸控感測區域的全域觸控感測操作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觸控屏110具有兩個觸控感測區域SA1、SA2。驅動電路120會在第一觸控感測期間同時將觸控驅動訊號TDS僅提供到觸控感測區域SA1的多個觸控感測電極中的多個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7_1(灰色方格)。驅動電路120藉由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7_1對觸控感測區域SA1進行一次性的全域觸控感測操作。接下來,驅動電路120會在第二觸控感測期間同時將觸控驅動訊號TDS僅提供到觸控感測區域SA2的多個觸控感測電極中的多個第二觸控感測電極SX7_3(灰色方格)。觸控感測區域SA2不同於觸控感測區域SA1。驅動電路120藉由第二觸控感測電極SX7_3對觸控感測區域SA2進行一次性的全域觸控感測操作。
在一些實施例中,觸控感測區域的數量多於2個。本發明並不以本實施例的觸控感測區域的數量為限。
在本實施例中,觸控感測區域SA1的面積與觸控感測區域SA2的面積大致相同。在一些實施例中,觸控感測區域SA1的面積與觸控感測區域SA2的面積不相同。本發明並不以本實施例為限。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7_1的排列方式相似於圖1的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1_1的排列方式。第二觸控感測電極SX7_3的排列方式相似於圖8的其他觸控感測電極SX6_2的排列方式。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觸控感測電極SX7_1的排列方式以及第二觸控感測電極SX7_3的排列方式可以分別依據圖1、圖3~7所示的其中一者排列。本發明並不以本實施例為限。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觸控裝置以及操作方法是將觸控驅動訊號同時僅提供到多個觸控感測電極中的多個第一觸控感測電極,並且藉由所述多個第一觸控感測電極對觸控屏的觸控感測區域進行一次性的全域觸控感測操作。第一觸控感測電極的數量小於或等於所述多個觸控感測電極數量的2/3。如此一來,觸控裝置執行全域觸控感測操作所需的操作時間能夠大幅被縮短,並且觸控裝置的觸控靈敏度並能夠被維持。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200:觸控裝置 110、210:觸控屏 120、220:驅動電路 230:通道切換電路 CH1:第一通道 CH2:第二通道 TDS:觸控驅動訊號 SX1_1、SX2_1、SX3_1、SX4_1、SX5_1、SX7_1:第一觸控感測電極 SX6_1、SX7_3:第二觸控感測電極 SX1_2、SX2_2、SX3_2、SX4_2、SX5_2、SX6_2、SX7_2、SX7_4:其他觸控感測電極 SA、SA1、SA2:觸控感測區域 SSA:子區域 S110、S120、S130、S140:步驟 SR1~SR5:觸控感測列 SC1~SC4:觸控感測行 PD:間距 UA:單位區域
圖1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觸控裝置的裝置示意圖。 圖2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操作方法流程圖。 圖3、圖4、圖5、圖6分別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第一觸控感測電極的排列示意圖。 圖7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另一操作方法流程圖。 圖8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第二觸控感測電極的排列示意圖。 圖9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另一觸控裝置的裝置示意圖。 圖10A以及10B分別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用於多個觸控感測區域的全域觸控感測操作示意圖。
100:觸控裝置
110:觸控屏
120:驅動電路
TDS:觸控驅動訊號
SX1_1:第一觸控感測電極
SX1_2:其他觸控感測電極
SA:觸控感測區域

Claims (20)

  1. 一種觸控裝置,包括:一觸控屏,具有預先定義的一觸控感測區域,該觸控感測區域包括多個觸控感測電極;以及一驅動電路,耦接於該些觸控感測電極,經配置以在一第一觸控感測期間同時將一觸控驅動訊號僅提供到該些觸控感測電極中的多個第一觸控感測電極,以在該第一觸控感測期間對該觸控感測區域進行一次性的全域觸控感測操作;其中該些第一觸控感測電極的數量小於或等於該些觸控感測電極數量的2/3,其中在該些第一觸控感測電極中,被該些第一觸控感測電極以外的至少一觸控感測電極所間隔開的兩個第一觸控感測電極之間的間距小於手指接觸在該觸控屏表面上的一預設距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裝置,其中該些第一觸控感測電極在該觸控感測區域以西洋棋盤方式被排列。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裝置,其中該些第一觸控感測電極在該觸控感測區域被排列成多個觸控感測列,該些觸控感測列被該些第一觸控感測電極以外的觸控感測電極所形成的至少一電極列間隔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觸控裝置,其中該些觸控感測列被間隔開的間距小於該預設距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裝置,其中該些第一觸控感測電極在該觸控感測區域被排列成多個觸控感測行,該些觸控感測行被該些第一觸控感測電極以外的觸控感測電極所形成的至少一電極行間隔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觸控裝置,其中該些觸控感測行被間隔開的間距小於該預設距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裝置,其中該些第一觸控感測電極彼此互不相鄰,其中該些第一觸控感測電極中相距最近的該些第一觸控感測電極的其中二者的距離小於該預設距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裝置,其中該觸控感測區域的至少一子區域中,該些第一觸控感測電極環繞於該些第一觸控感測電極以外的多個觸控感測電極。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裝置,其中該驅動電路還經配置以在一第二觸控感測期間同時將該觸控驅動訊號僅提供到該些觸控感測電極中的多個第二觸控感測電極,且對該觸控感測區域又進行一次性的全域觸控感測操作;其中該些第二觸控感測電極的數量小於或等於該些觸控感測電極數量的2/3,其中該些第二觸控感測電極的排列與該些第一觸控感測電極的排列不相同。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裝置,其中該觸控屏具有多個預先定義的觸控感測區域,一次性的全域觸控感測操作於該多個預先定義的觸控感測區域其中之一。
  11. 一種操作方法,用於一觸控裝置,其中該觸控裝置的一觸控屏的一觸控感測區域包括多個觸控感測電極,其中該操作方法包括:將該些觸控感測電極區分為多個第一觸控感測電極以及多個第一觸控感測電極以外的多個其他觸控感測電極,其中該些第一觸控感測電極的數量小於或等於該些觸控感測電極數量的2/3;以及在一第一觸控感測期間同時將一觸控驅動訊號僅提供到該些觸控感測電極中的該些第一觸控感測電極,藉以在該第一觸控感測期間對該觸控感測區域進行一次性的全域觸控感測操作,其中在該些第一觸控感測電極中,被該些第一觸控感測電極以外的至少一觸控感測電極所間隔開的兩個第一觸控感測電極之間的間距小於手指接觸在該觸控屏表面上的一預設距離。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該些第一觸控感測電極在該觸控感測區域以西洋棋盤方式被排列。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該些第一觸控感測電極在該觸控感測區域被排列成多個觸控感測列,該些觸控感測列被該些第一觸控感測電極以外的觸控感測電極所形成的至少一電極列間隔開。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該些觸控感測列被間隔開的間距小於該預設距離。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該些第一觸控感測電極在該觸控感測區域被排列成多個觸控感測行,該些觸控感測行被該些第一觸控感測電極以外的觸控感測電極所形成的至少一電極行間隔開。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該些觸控感測行被間隔開的間距小於該預設距離。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該些第一觸控感測電極彼此互不相鄰,其中該些第一觸控感測電極中相距最近的該些第一觸控感測電極的其中二者的距離小於該預設距離。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該觸控感測區域的至少一子區域中,該些第一觸控感測電極環繞於該些第一觸控感測電極以外的多個觸控感測電極。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操作方法,還包括:在一第二觸控感測期間同時將該觸控驅動訊號僅提供到該些觸控感測電極中的多個第二觸控感測電極,其中該些第二觸控感測電極的數量小於或等於該些觸控感測電極數量的2/3,其中該些第二觸控感測電極的排列與該些第一觸控感測電極的排列不相同;以及對該觸控感測區域又進行一次性的全域觸控感測操作。
  20. 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該觸控屏具有多個預先定義的觸控感測區域,一次性的全域觸控感測操作於該多個預先定義的觸控感測區域其中之一。
TW108146876A 2019-12-20 2019-12-20 觸控裝置以及用於觸控裝置的操作方法 TWI7143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6876A TWI714399B (zh) 2019-12-20 2019-12-20 觸控裝置以及用於觸控裝置的操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6876A TWI714399B (zh) 2019-12-20 2019-12-20 觸控裝置以及用於觸控裝置的操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14399B true TWI714399B (zh) 2020-12-21
TW202125181A TW202125181A (zh) 2021-07-01

Family

ID=74669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6876A TWI714399B (zh) 2019-12-20 2019-12-20 觸控裝置以及用於觸控裝置的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1439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70913A1 (en) * 2014-08-29 2016-12-22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CN106527811A (zh) * 2016-11-21 2017-03-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TW201741826A (zh) * 2016-05-26 2017-12-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陣列與驅動方法
US20170364169A1 (en) * 2016-06-15 2017-12-21 Focaltech Electronics, Ltd. Method for Eliminating/Reducing Image Sticking of In-cell Touch Display and Mobile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180061999A1 (en) * 2016-08-29 2018-03-01 Lg Display Co., Ltd. Pressure detec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CN110515495A (zh) * 2019-08-30 2019-11-2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触控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70913A1 (en) * 2014-08-29 2016-12-22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TW201741826A (zh) * 2016-05-26 2017-12-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陣列與驅動方法
US20170364169A1 (en) * 2016-06-15 2017-12-21 Focaltech Electronics, Ltd. Method for Eliminating/Reducing Image Sticking of In-cell Touch Display and Mobile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180061999A1 (en) * 2016-08-29 2018-03-01 Lg Display Co., Ltd. Pressure detec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CN106527811A (zh) * 2016-11-21 2017-03-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0515495A (zh) * 2019-08-30 2019-11-2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触控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5181A (zh) 202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67626B2 (en) Multi-sensor touch integrated display driver configuration for capacitive sensing devices
US9542023B2 (en) Capacitive sensing using matrix electrodes driven by routing traces disposed in a source line layer
US20170046007A1 (en) Input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140111450A1 (en) Touch panel device with reconfigurable sensing points and its sensing method
JP2009163739A (ja) 位置センサディスプレイ
CN105579944B (zh) 用于不同的集成的触摸和显示配置的柔性处理模块
WO2015159590A1 (ja)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6101123B2 (ja)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ッド
KR102377696B1 (ko) 터치 표시 장치 및 터치 구동 회로
CN107430468A (zh) 减少单层触摸传感器上的电极路径的方法
CN106484172A (zh) 触摸传感器集成型显示装置
US20160117016A1 (en) High-transparency and high-sensitivity touch pattern structure of capacitive touch panel
CN107329622B (zh) 一种触控面板、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US20170293379A1 (en) Sensing device and method with functions of force measurement, touch control and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TWI714399B (zh) 觸控裝置以及用於觸控裝置的操作方法
KR20120106165A (ko) 개선된 전극 구조를 갖는 터치스크린 패널 장치
US20190064973A1 (en) Single layer sensor pattern and sensing method
KR20130136375A (ko) 터치 검출 장치 및 방법
CN111124191B (zh) 触控装置以及用于触控装置的操作方法
TWI453644B (zh) 電容式觸控面板及其觸控偵測方法
TWI552030B (zh) 在觸控裝置上偵測主動式觸控筆的方法及該觸控裝置
JP2019061540A (ja) センサ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TWI807834B (zh) 觸控晶片及其訊號處理方法
JP2019061543A (ja) センサ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20140112626A (ko) 터치 패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