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9305B - 用於多天線陣列設備的基於扇區級掃瞄(sls)的分離波束成形細化階段(brp) - Google Patents

用於多天線陣列設備的基於扇區級掃瞄(sls)的分離波束成形細化階段(brp)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9305B
TWI709305B TW107106746A TW107106746A TWI709305B TW I709305 B TWI709305 B TW I709305B TW 107106746 A TW107106746 A TW 107106746A TW 107106746 A TW107106746 A TW 107106746A TW I709305 B TWI709305 B TW I70930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eamforming
frame
transmit
refinement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67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38355A (zh
Inventor
阿瑟夫雅克夫 凱許爾
阿米亥 山德羅維奇
索羅門 特艾寧
艾利克山德爾皮魯 伊坦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高通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高通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高通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8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83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93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930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 H04B7/0469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taking special antenna structures, e.g. cross polarized antennas into accou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Parameter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in groups H04B7/0623 - H04B7/0634, e.g. channel matrix rank or transmit mode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Abstract

本揭示內容的某些態樣提供了用於增強波束成形訓練程序的方法和裝置。例如,裝置可以包括處理系統,該處理系統產生用於發射扇區掃瞄的複數個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其每一個皆包括前導、資料欄位、至少一個波束成形訓練欄位、要用於發射該至少一個波束成形訓練欄位的發射天線陣列的標識、以及該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是否是針對無線節點的一或多個接收天線陣列的發射扇區掃瞄中的最後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的狀態指示。該裝置亦包括第一介面,其使用用於前導和資料欄位的第一發射波束成形扇區,以及用於波束成形訓練欄位的子欄位的一或多個第二發射波束成形扇區,來輸出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

Description

用於多天線陣列設備的基於扇區級掃瞄(SLS)的分離波束成形細化階段(BRP)
本專利申請案主張於2017年2月28日提出申請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465,147號和於2018年2月27日提出申請的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5/906,071號的權益,這兩份申請案均已轉讓給本揭示的受讓人,並且故以引用方式將其全部內容明確地併入本文。
大體而言,本揭示內容的某些態樣係關於無線通訊,並且更特定而言,本揭示內容的某些態樣係關於增強波束成形訓練程序。
為了解決無線通訊系統所需要的日益增加的頻寬要求的問題,正在開發不同的方案以允許多個使用者終端藉由共用通道資源與單一存取點進行通訊,同時實現高資料輸送量。
諸如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之類的某些應用可能要求每秒若干吉位元(Gigabits)的範圍內的資料速率。某些無線通訊標準諸如是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802.11標準。IEEE 802.11標準表示由IEEE 802.11委員會開發的用於短距離通訊(例如,幾十米到幾百米)的一組無線區域網路(WLAN)空中介面標準。
對WLAN標準的修改802.11ad針對60 GHz範圍內的超高輸送量(VHT)定義了MAC層和PHY層。與較低頻率相比,60 GHz頻帶的操作允許使用更小的天線。但是,與在較低頻率下操作相比,60 GHz頻帶周圍的無線電波具有較高的大氣衰減,並且受到大氣、雨水、物體等等的較高水平的吸收,從而導致較高的自由空間損耗。較高的自由空間損耗可以藉由使用許多小型天線(例如,以相控陣列進行排列)來補償。
使用相控陣列,可以協調多個天線以形成在期望方向(或者波束)上行進的相干波束,這稱為波束成形。可以對電場進行旋轉以改變該方向。所獲取的傳輸基於該電場而進行極化。接收器亦可以包括可以適於匹配或者適應於變化的傳輸極性的天線。
可以在初始時執行用於調整發射和接收天線的程序(其稱為波束成形訓練),以建立設備之間的鏈路,並且亦可以定期地執行該程序以使用最佳發射和接收波束來維持品質鏈路。但是,由於訓練時間降低了資料輸送量,因此波束成形訓練代表著大量的管理負擔。訓練時間的量隨著發射和接收天線數量的增加而增加,從而導致在訓練期間要評估更多的波束。
本揭示內容的系統、方法和設備均具有若干態樣,但該等態樣中沒有單一的一個可以單獨地對其期望的屬性負責。並不將本揭示內容的範圍限制為下文表述的申請專利範圍,現在將簡要地論述一些特徵。在考慮該論述之後,並且特別是在閱讀標題為「實施方式」的部分之後,人們將理解本揭示內容的特徵是如何提供優勢的,該等優勢包括:無線網路中的存取點和站之間的改進的通訊。
本揭示內容的某些態樣提供了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裝置。該裝置通常包括處理系統和第一介面,其中該處理系統經配置為產生用於發射扇區掃瞄的複數個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每一個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皆包括前導、資料欄位、至少一個波束成形訓練欄位、要用於發射該至少一個波束成形訓練欄位的發射天線陣列的標識、以及該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是否是針對無線節點的一或多個接收天線陣列的該發射扇區掃瞄中的最後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的狀態指示,並且該第一介面經配置為輸出該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以進行傳輸,用於傳輸的每一個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輸出針對前導和資料欄位,使用第一發射波束成形扇區,並且針對波束成形訓練欄位的子欄位,使用一或多個第二發射波束成形扇區。
本揭示內容的某些態樣提供了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裝置。該裝置通常包括第一介面和處理系統,其中第一介面經配置為在扇區掃瞄期間,獲取複數個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其中經由第一接收波束成形扇區來獲取每一個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的第一部分,當該裝置處於全向接收天線模式時,獲取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的訓練欄位的子欄位,每一個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具有由無線節點使用來發送該至少一個波束成形訓練欄位的發射天線陣列的標識、以及該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是否是針對一或多個接收天線陣列的該發射扇區掃瞄中的最後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的狀態指示。該處理系統經配置為:基於其中包含的狀態指示,來決定針對該等接收天線陣列中的至少一個的該扇區掃瞄已結束,以及回應於該決定,基於該等訓練欄位子欄位中的一個的接收到的信號品質,來選擇用於發射該等訓練欄位子欄位中的一個訓練欄位子欄位的一或多個第一發射波束成形扇區,並且產生辨識所選擇的第一發射波束成形扇區中的一或多個、該無線節點的所辨識的發射天線陣列中的一個、以及該等接收天線陣列中的一個的回饋訊框。此外,該裝置亦包括第二介面,其經配置為輸出該回饋訊框以進行傳輸。
本揭示內容的態樣通常包括如本文參照附圖所實質上描述以及如附圖所示出的方法、裝置、系統、電腦可讀取媒體和處理系統。提供了眾多其他態樣。
為了實現前述和有關的目的,一或多個態樣包括下文所全面描述和申請專利範圍中具體指出的特徵。下文描述和附圖詳細闡述了一或多個態樣的某些說明性特徵。但是,該等特徵僅僅說明可採用各個態樣之原理的各種方法中的一些方法,並且該描述意欲包括所有該等態樣及其均等物。
本揭示內容的某些態樣提供了用於增強針對多天線陣列設備的波束成形訓練程序的方法和裝置。
下文參照附圖更全面地描述本揭示內容的各個態樣。但是,本揭示內容可以以多種不同的形式體現,並且其不應被解釋為受限於貫穿本揭示內容提供的任何特定結構或功能。相反,提供該等態樣使得本揭示內容變得透徹和完整,並將向本領域的一般技藝人士完整地傳達本揭示內容的範圍。基於本文的教示,本領域一般技藝人士應當意識到的是,本揭示內容的範圍意欲覆蓋本文所描述的本揭示內容的任何態樣,無論其是獨立實現的還是結合本揭示內容的任何其他態樣實現的。例如,使用本文闡述的任何數量的態樣可以實現裝置或可以實踐方法。此外,本揭示內容的範圍意欲覆蓋此種裝置或方法,此種裝置或方法藉由使用其他結構、功能、或者除本文所闡述的本揭示內容的各個態樣之外的結構和功能、或不同於本文所闡述的本揭示內容的各個態樣的結構和功能來實踐。應當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本揭示內容的任何態樣可以藉由申請專利範圍的一或多個元素來體現。
本文所使用的「示例性的」一詞意味著「用作示例、實例或說明」。本文中描述為「示例性」的任何態樣不必被解釋為比其他態樣更佳或更具優勢。
儘管本文描述了一些特定的態樣,但是該等態樣的多種變型和排列亦落入本揭示內容的範圍之內。儘管提及了較佳態樣的一些利益和優點,但是本揭示內容的範圍並不意欲受到特定的利益、用途或目的的限制。相反,本揭示內容的態樣意欲廣泛地適用於不同的無線技術、系統配置、網路和傳輸協定,其中的一些藉由實例的方式在附圖和較佳態樣的下文描述中進行了說明。實施方式和附圖僅僅是對本揭示內容的說明而不是限制,本揭示內容的範圍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均等物進行限定。 示例性無線通訊系統
本文描述的技術可以用於多種寬頻無線通訊系統,其包括基於正交多工方案的通訊系統。此種通訊系統的實例包括分空間多工存取(SDMA)、分時多工存取(TDMA)、正交分頻多工存取(OFDMA)系統、單載波分頻多工存取(SC-FDMA)系統等等。SDMA系統可以利用充分不同的方向來同時發送屬於多個使用者終端的資料。TDMA系統可以藉由將傳輸信號劃分成不同的時槽,來允許多個使用者終端共用相同的頻率通道,其中每一個時槽被指派給不同的使用者終端。OFDMA系統利用正交分頻多工(OFDM),後者是將整個系統頻寬劃分成多個正交的次載波的調制技術。該等次載波亦可以稱為音調、頻段等等。對於OFDM,每一個次載波可以用資料進行獨立地調制。SC-FDMA系統可以利用交錯的FDMA(IFDMA)以在分佈在系統頻寬中的次載波上發射,利用局部FDMA(localized FDMA,LFDMA)以在一批相鄰的次載波上發射,或利用增強的FDMA(EFDMA)以在多批相鄰次載波上發射。通常,在頻域使用OFDM來發送調制符號,而在時域使用SC-FDMA來發送調制符號。可以在任何類型的應用於單載波(SC)和SC-MIMO系統中利用本文所描述的技術。
本文的教示可以併入到多種有線或無線裝置(例如,節點)中(例如,在該等裝置中實現或者由該等裝置執行)。在一些態樣中,根據本文的教示實現的無線節點可以包括存取點或存取終端。
存取點(「AP」)可以包括、實現為或者稱為節點B、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進化型節點B(eNB)、基地台控制器(「BSC」)、基地台收發機(「BTS」)、基地台(「BS」)、收發機功能(「TF」)、無線電路由器、無線電收發機、基本服務集(「BSS」)、擴展服務集(「ESS」)、無線電基地台(「RBS」)或者一些其他術語。
存取終端(「AT」)可以包括、實現為或者稱為用戶站、用戶單元、行動站、遠端站、遠端終端機、使用者終端、使用者代理、使用者裝置、使用者設備、使用者站或一些其他術語。在一些實現方式中,存取終端可以包括蜂巢式電話、無線電話、對話啟動協定(「SIP」)電話、無線區域迴路(「WLL」)站、個人數位助理(「PDA」)、具有無線連接能力的手持設備、站(「STA」)或者連接到無線數據機的一些其他適當處理設備。因此,本文所教示的一或多個態樣可以併入到電話(例如,蜂巢式電話或智慧型電話)、電腦(例如,膝上型電腦)、可攜式通訊設備、可攜式計算設備(例如,個人資料助理)、娛樂設備(例如,音樂或視訊設備、或衛星無線電設備)、全球定位系統設備或者經配置為經由無線媒體或有線媒體進行通訊的任何其他適當設備。在一些態樣中,該節點是無線節點。例如,此種無線節點可以經由有線或無線通訊鏈路,提供針對或者去往網路(例如,諸如網際網路或蜂巢網路之類的廣域網)的連接。
圖1示出具有存取點和使用者終端的多工存取多輸入多輸出(MIMO)系統100。為了簡單起見,在圖1中僅圖示一個存取點110。通常,存取點是與使用者終端進行通訊的固定站,並且亦可以稱為基地台或者一些其他術語。使用者終端可以是固定的或者移動的,並且亦可以稱為行動站、無線設備或者一些其他術語。存取點110可以在任何給定時刻,在下行鏈路和上行鏈路上與一或多個使用者終端120進行通訊。下行鏈路(亦即,前向鏈路)是從存取點到使用者終端的通訊鏈路,而上行鏈路(亦即,反向鏈路)是從使用者終端到存取點的通訊鏈路。使用者終端亦可以與另一個使用者終端進行同級間通訊。系統控制器130耦接到存取點,並針對該等存取點提供協調和控制。
儘管下文揭示內容的部分描述了能夠經由分空間多工存取(SDMA)進行通訊的使用者終端120,但對於某些態樣,使用者終端120亦可以包括不支援SDMA的一些使用者終端。因此,對於該等態樣,存取點(AP)110可以經配置為與SDMA使用者終端和非SDMA使用者終端進行通訊。該方法可以方便地允許較舊版本的使用者終端(「傳統」站)仍然在企業中部署,延長其使用壽命,同時認為適當地允許引入較新的SDMA使用者終端。
系統100採用多個發射天線和多個接收天線以用於在下行鏈路和上行鏈路上進行資料傳輸。存取點110配備有Nap 個天線,並且表示用於下行鏈路傳輸的多個輸入(MI)和用於上行鏈路傳輸的多個輸出(MO)。一組K 個選擇的使用者終端120共同表示用於下行鏈路傳輸的多個輸出和用於上行鏈路傳輸的多個輸入。對於純SDMA而言,若用於K 個使用者終端的資料符號串流沒有藉由一些手段在編碼、頻率或時間上進行多工處理,則期望具有Nap K ≥1。若可以使用TDMA技術、使用CDMA的不同編碼通道、使用OFDM的不聯合的次頻帶集等等來對資料符號串流進行多工處理,則K 可以大於Nap 。每一個選擇的使用者終端可以向存取點發送使用者特定的資料及/或從存取點接收使用者特定的資料。通常,每一個選擇的使用者終端可以裝備有一或多個天線(亦即,Nut ≥1)。K個選擇的使用者終端可以具有相同數量的天線或者不同的數量的天線。
系統100可以是分時雙工(TDD)系統或者分頻雙工(FDD)系統。對於TDD系統,下行鏈路和上行鏈路共用相同的頻帶。對於FDD系統,下行鏈路和上行鏈路使用不同的頻帶。MIMO系統100亦可以利用單一載波或者多個載波以用於傳輸。每一個使用者終端可以配備有單一天線(例如,以便使費用降低)或者多個天線(例如,在可以支援額外的費用的場合)。若使用者終端120藉由將發射/接收劃分到不同的時槽來共用相同的頻率通道,則系統100亦可以是TDMA系統,其中每一個時槽可以被指派給不同的使用者終端120。
圖2示出MIMO系統100中的存取點110和兩個使用者終端120m和120x的方塊圖。存取點110配備有Nt 個天線224a到224t。使用者終端120m配備有Nut,m 個天線252ma到252mu,而使用者終端120x配備有Nut,x 個天線252xa到252xu。存取點110是用於下行鏈路的發射實體和用於上行鏈路的接收實體。每一個使用者終端120是用於上行鏈路的發射實體和用於下行鏈路的接收實體。如本文所使用的,「發射實體」是能夠經由無線通道來發射資料的獨立操作的裝置或設備,而「接收實體」是能夠經由無線通道來接收資料的獨立操作的裝置或設備。術語通訊通常代表發射、接收或者二者。在下文的描述中,下標「dn」表示下行鏈路,下標「up」表示上行鏈路,選擇Nup個使用者終端用於在上行鏈路上進行同時傳輸,選擇Ndn個使用者終端用於在下行鏈路上進行同時傳輸,Nup可以等於亦可以不等於Ndn,並且Nup和Ndn可以是靜態值,或者可以針對每一個排程間隔改變。在存取點和使用者終端處,可以使用波束控制或者一些其他空間處理技術。
在上行鏈路上,在經選擇為用於上行鏈路傳輸的每一個使用者終端120處,TX資料處理器288從資料來源286接收傳輸量資料,並且從控制器280接收控制資料。TX資料處理器288基於與經選擇為用於該使用者終端的速率相關聯的編碼和調制方案,來對用於該使用者終端的傳輸量資料進行處理(例如,編碼、交錯和調制),並且提供資料符號串流。TX空間處理器290對該資料符號串流執行空間處理,並且針對Nut,m 個天線提供Nut,m 個發射符號串流。每一個發射器單元(TMTR)254對各自的發射符號串流進行接收和處理(例如,轉換成類比、放大、濾波和升頻轉換),以產生上行鏈路信號。Nut,m 個發射器單元254提供Nut,m 個上行鏈路信號,以用於從Nut,m 個天線252向存取點進行傳輸。
Nup個使用者終端可以經排程為用於在上行鏈路上進行同時傳輸。該等使用者終端中的每一個對其資料符號串流執行空間處理,並且在上行鏈路上向存取點發射其發射符號串流集合。
在存取點110處,Nap 個天線224a到224ap從在上行鏈路上發射的所有Nup個使用者終端接收上行鏈路信號。每一個天線224向各自的接收器單元(RCVR)收發機222提供接收的信號。儘管在該實例中圖示收發機,但在一些情況下,可以提供單獨的接收器單元和發射器單元。每一個收發機222的每一個接收器單元執行與發射器單元254所執行的處理互補的處理,並且提供接收的符號串流。RX空間處理器240對來自收發機222的Nap 個接收器單元的Nap 個接收的符號串流執行接收器空間處理,並且提供Nup個恢復的上行鏈路資料符號串流。根據通道相關矩陣求逆(CCMI)、最小均方差(MMSE)、軟干擾消除(SIC)或者一些其他技術,來執行接收器空間處理。每一個恢復的上行鏈路資料符號串流是由各自的使用者終端發送的資料符號串流的估計。RX資料處理器242根據用於每一個恢復的上行鏈路資料符號串流的速率,對該串流進行處理(例如,解調、解交錯和解碼),以獲取解碼的資料。針對每一個使用者終端的解碼的資料,可以提供給資料槽244以進行儲存及/或提供給控制器230以進行進一步處理。
在下行鏈路上,在存取點110處,針對經排程為用於進行下行鏈路傳輸的Ndn個使用者終端,TX資料處理器210從資料來源208接收傳輸量資料,從控制器230接收控制資料,並可能從排程器234接收其他資料。各種類型的資料可以在不同的傳輸通道上發送。TX資料處理器210基於針對每一個使用者終端所選擇的速率,對用於該使用者終端的傳輸量資料進行處理(例如,編碼、交錯和調制)。TX資料處理器210提供用於Ndn個使用者終端的Ndn個下行鏈路資料符號串流。TX空間處理器220對該Ndn個下行鏈路資料符號串流執行空間處理(例如,預編碼或波束成形,如本揭示內容所描述的),並且針對Nap 個天線提供Nap 個發射符號串流。每一個收發機222的每一個發射器單元對各自的發射符號串流進行接收和處理,以產生下行鏈路信號。收發機222的Nap 個發射器單元提供Nap 個下行鏈路信號,以用於從Nap 個天線224向使用者終端進行傳輸。
在每一個使用者終端120處,Nut,m 個天線252從存取點110接收Nap 個下行鏈路信號。每一個接收器單元254對來自相關聯的天線252的接收信號進行處理,並且提供接收的符號串流。RX空間處理器260對來自Nut,m 個接收器單元254的Nut,m 個接收的符號串流執行接收器空間處理,並且提供針對該使用者終端的恢復的下行鏈路資料符號串流。根據CCMI、MMSE或一些其他技術來執行該接收器空間處理。RX資料處理器270對所恢復的下行鏈路資料符號串流進行處理(例如,解調、解交錯和解碼),以獲取用於該使用者終端的解碼的資料。
在每一個使用者終端120處,通道估計器278對下行鏈路通道回應進行估計,並且提供下行鏈路通道估計,其中該估計可以包括通道增益估計、SNR估計、雜訊方差等等。類似地,通道估計器228對上行鏈路通道回應進行估計,並且提供上行鏈路通道估計。通常,用於每一個使用者終端的控制器280基於用於該使用者終端的下行鏈路通道回應矩陣Hdn,m ,導出用於該使用者終端的空間濾波器矩陣。控制器230基於有效的上行鏈路通道回應矩陣Hup,eff ,導出用於該存取點的空間濾波器矩陣。用於每一個使用者終端的控制器280可以向存取點發送回饋資訊(例如,下行鏈路及/或上行鏈路特徵向量、特徵值、SNR估計等等)。控制器230和280亦分別對存取點110和使用者終端120處的各種處理單元的操作進行控制。
如圖1和圖2中所示,一或多個使用者終端120可以使用如本文所描述的前導格式來發送一或多個封包150(例如,根據圖3A-圖3B中所示的示例性格式中的一種)。每一個封包150可以在一或多個空間串流(例如,多達4個)的集合上進行發送。對於某些態樣而言,封包150的前導部分可以包括音調交錯的LTF、基於次頻帶的LTF或者混合LTF(例如,根據示例性實現方式中的一種)。
在使用者終端120處,可以由封包產生單元287來產生封包150。可以在使用者終端120的處理系統中(諸如,在TX資料處理器288、控制器280及/或資料來源286中),實現封包產生單元287。
在UL傳輸之後,在存取點110處,可以由封包處理單元243對封包150進行處理(例如,解碼和解釋)。可以在存取點110的處理系統中(諸如,在RX空間處理器240、RX資料處理器242或者控制器230中),實現封包處理單元243。封包處理單元243可以基於封包類型(例如,所接收的封包遵循對IEEE 802.11標準的哪種修改),對接收的封包進行不同地處理。例如,封包處理單元243可以基於IEEE 802.11標準來處理封包150,但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根據與之相關聯的標準修改來解釋傳統封包(例如,遵循IEEE 802.11a/b/g的封包)。
諸如當前處於開發階段的IEEE 802.11ay標準之類的某些標準,擴展無線通訊以將諸如通道拘束和MIMO之類的特徵包括到60 GHz頻帶中。包括在該等標準中的示例性特徵包括通道聚合和通道拘束(CB)。通常,通道聚合利用保持分離的多個通道,而通道拘束將多個通道的頻寬處理為單一(寬頻)通道。
如前述,與較低頻率相比,60 GHz頻帶中的操作可以允許使用較小的天線。儘管60 GHz頻帶周圍的無線電波具有相對較高的大氣衰減,但可以藉由使用多個小型天線(例如,以相控陣列進行排列)來補償此種較高的自由空間損耗。
使用相控陣列,可以協調多個天線以形成在期望方向上行進的相干波束。可以對電場進行旋轉以改變該方向。所獲取的傳輸基於該電場而進行極化。接收器亦可以包括可以適於匹配或者適應於變化的傳輸極性的天線。
圖3是示出相控陣列天線的實現方式中的信號傳播300的圖。相控陣列天線使用相同的元件310-1到310-4(在下文中單獨稱為元件310或者共同稱為元件310)。信號傳播的方向針對每一個元件310產生大致相同的增益,而元件310的相位是不同的。將由該等元件接收到的信號組合成在所需的方向上具有正確增益的相干波束。 示例性波束成形訓練程序
在類似於60 GHz的高頻(例如,毫米波)通訊系統(例如,802.11ad和802.11ay)中,通訊可以依賴於波束成形(BF)、在兩端使用相控陣列來實現良好的鏈路品質。如前述,波束成形(BF)通常代表由一對STA使用來調整發射及/或接收天線設置以實現用於後續通訊的期望的鏈路預算的機制。
如圖4中所示,BF訓練通常涉及站(該實例中的STA1和STA2)之間的BF訓練訊框傳輸的雙向序列,其使用跟隨有波束精練階段(BRP)的扇區掃瞄。例如,AP或非AP STA可以發起此種程序以建立初始鏈路。在扇區掃瞄期間,每一個傳輸可以使用在訊框中辨識的不同扇區(其覆蓋某一寬度的定向波束)來發送,並且每一個傳輸可以提供必要的訊號傳遞以允許每一個STA決定用於傳輸和接收的適當的天線系統設置。
在STA具有較大數量的天線元件的情況下,使用的扇區相對較窄,從而致使SLS(扇區級掃瞄)過程較長。方向性越高,需要的扇區越多,並且因此SLS的持續時間更長。作為實例,具有100個天線元件的陣列的STA可以使用100個扇區。冗長的SLS程序可能中斷資料傳輸,其可能具有對於輸送量、功耗的影響,並且在傳輸流中引起間隙。
可以使用各種技術來嘗試和減少SLS持續時間。例如,可以使用較短的SSW(SSSW)訊息來替代傳統的SSW訊息,這可以節省一些時間(例如,大約36%)。在一些情況下,可以藉由利用在該等AP中,發射器可以經由若干RF鏈進行發送的事實來改進輸送量。此種技術可以有助於在若干單通道上並行傳輸。此種技術亦可以將掃瞄縮短因數頻率數量(2、3或4)。但是,此種方法可能涉及接收器支援多個頻率的掃瞄,並且該方法可能不是與例如802.11ad設備向後相容的。該方法可能進一步涉及站在事先充分瞭解此種特殊模式。在一些情況下,可以使用新的Tx+Rx BRP來替代Tx SLS+Rx SLS或Tx SLS+Rx BRP,在新的Tx+Rx BRP中,只有一個「非常」長的BRP訊息可以用於許多TRN單元。此種方法可能涉及很長的訊息,但可能能夠並行地支援多個STA,使得該方法僅在具有大量STA的情況下是有效的。
圖5示出使用多個天線的示例性波束成形訓練程序。在該實例中,圖5示出使用具有至少三個傳輸/發射器(Tx)天線和三個接收/接收器(Rx)天線的發起者以及包括至少兩個Rx天線和Tx天線的回應者的基於扇區的多天線SLS。如圖所示,發起者可以執行從所有發起者天線(發射天線陣列)的全發射扇區掃瞄,並且針對所有的回應者天線(接收天線陣列)重複該掃瞄。隨後,回應者可以使用最佳發射天線陣列(例如,假定相互性、最佳接收天線陣列)來執行扇區掃瞄,並且針對發起者接收天線陣列中的每一個來重複扇區掃瞄。
不幸的是,當每一個設備皆具有若干相控陣列天線時(如圖5的實例中所示),波束成形訓練將花費大量的時間並可能中斷資料傳輸量。圖6示出用於決定最佳扇區的基於「分離」BRP的SLS的實例。要掃瞄的不同扇區在多個BRP訊框上「分離」,這可以幫助削減資料封包之間的中斷。本揭示內容的態樣可以將基於分離BRP的SLS的概念擴展到多天線應用中。
圖7示出可以如何在BRP訊框中提供SLS狀態。例如,每一個BRP訊框可以具有該BRP訊框是開始SLS程序、繼續SLS程序,還是SLS程序中的最後BRP訊框的指示。基於該指示,回應者可以知道SLS程序何時結束,並例如相應地提供回饋。儘管未圖示,但可以以類似的方式來訓練相互性鏈路(從回應者到發起者)。一旦完成訓練,則在最後Rx回饋(FB)之後,切換被訓練鏈路上用於資料的Tx和Rx的天線權重向量(AWV)。 用於多個天線陣列的示例性波束成形訓練
本揭示內容的態樣允許基於分離BRP的SLS程序(諸如,上文所描述的程序)擴展到具有多個發射器及/或接收天線陣列的發起者和回應者之間的波束成形訓練。藉由提供SLS程序要用於多個天線(或者天線陣列)的指示,以及藉由提供特定發射天線(或天線陣列)用於發送訓練欄位的指示,回應者能夠提供針對使用不同發射天線陣列發送的(以及使用不同接收天線陣列接收的)多個BRP訊框的回饋。
如上文提及,由於在60 GHz通訊中使用的高頻率,可以使用高增益相控陣列天線來實現合理的範圍。此外,為了獲取該等高增益天線以「指向」正確的方向(用於傳輸及/或接收),可以實現波束成形訓練演算法。
在一些情況下,設備具有不能夠在TX和RX二者中同時使用的若干天線及/或陣列。在該等情況下,對於具有使用的若干天線陣列的設備而言,基於TX扇區掃瞄訓練的波束成形訓練演算法非常的長(例如,對於該等陣列包括256/128個元件的情況)。另外,諸如虛擬現實/增強現實(VR/AR)之類的各種使用情況可能涉及頻繁的波束成形訓練。因此,為了實現快速和頻繁的訓練,可以使用BRP封包,其中BRP封包是具有TRN欄位的封包,TRN欄位有助於執行訓練。但是,該等BRP序列仍然可以非常長,並且可以將資料傳輸停止較長的一段時間。因此,可以提供包括有將SLS分離成更小部分的一或多個情況,該等更小的部分可以允許在其間發送資料。
本揭示內容的某些態樣提供了可以有助於支援多個天線陣列,同時亦提供增強型波束成形訓練和細化的技術。例如,本文所提供的技術可以有助於支援多個天線陣列,並且亦可以有助於減少用於波束成形訓練以維持高鏈路品質的時間,這在某些應用中是特別重要的。例如,類似於VR/AR的某些應用通常在每一個資料事務處皆要求高增益波束鏈路。每一個鏈路存取處的定期波束成形可以用於滿足該要求。不幸的是,該等應用對於延遲亦非常敏感,這意味著波束成形訓練延遲可能呈現為一種挑戰(特別是對於具有多個接收及/或發射天線陣列的設備而言)。
例如,圖8示出根據本揭示內容的一或多個態樣的可以執行波束成形訓練的具有多個天線陣列812、814、822和824的設備810和820。如圖所示,第一設備810可以包括複數個天線陣列812和814,其中每一個天線陣列可以包括複數個天線。類似地,圖示第二設備820,其可以包括複數個天線陣列822和824,其中每一個天線陣列可以包括複數個天線。
圖8示出放置在彼此的信號範圍內的設備如何具有用於由天線陣列812、814、822和824所發送和接收的信號的多個路徑。例如,如圖所示,可以沿著不同天線陣列之間的直接路徑,來發送和接收信號。亦圖示間接路徑,其中信號傳輸彈離表面並且進行反射,使得相對應的天線陣列可以接收該等信號傳輸。一些路徑亦可能由例如放置在該等設備之間的物體、或者由該等設備中的一個旋轉或移動到新的位置或地方而遮擋。此外,亦應當瞭解到的是,類似的物體放置及/或設備移動可以提供額外的傳輸路徑,以及可以提供去往先前沒有的陣列的傳輸路徑。
根據一或多個態樣,在任何給定的設備上具有多個天線陣列的情況下,一個陣列可以在同一時間在TX和RX上進行操作。此外,應當瞭解到的是,從封包和訊框間空間比例角度來看,天線陣列之間的切換可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例如,可能要花費的標準轉換時間量可以是15微秒,其中一些設備使用更少的轉換時間。在轉換時間期間,不能進行傳輸,或者進行的傳輸可能是難以辨認的。此外,在RX天線之間的此種轉換時間期間,可以認為該設備是盲的。
如圖9中所示,BRP訊框900可以具有使用一個發射扇區發送的前導和資料部分,接著是具有不同(例如,「K個」)訓練子欄位或者「TRN單元」的訓練欄位。該等單元中的任何一個可以包括一或多個通道估計「P」子欄位和一或多個訓練「M」子欄位。對於發射SLS程序而言,可以使用不同的發射波束成形扇區來發送每一個TRN單元。如上文提及,根據基於分離BRP的SLS程序,可以將用於掃瞄的全部扇區在多個不同的BRP訊框上劃分,從而允許資料傳輸之間相對較低的延遲。
根據一或多個態樣,如本文所描述地實現分離BRP多天線SLS,可以提供一或多個特徵及/或優點。例如,實現如根據本文所描述的一或多個態樣所提供的掃瞄程序,可以提供用於發現最佳發射和接收(Tx/Rx)天線和扇區對的程序。此外,實現分離BRP多天線SLS掃瞄程序,亦可以提供用於發現一組Tx/Rx天線和扇區對的程序。
在一些情況下,天線相互性可以是使得最佳Tx天線陣列亦可以是最佳Rx天線陣列。此外,在一些情況下,相同的天線陣列可以用於Tx和Rx傳輸。
圖10示出根據本揭示內容的某些態樣的用於由發起者執行波束成形訓練的示例性操作1000。例如,操作1000可以由發起BRP的AP或者非AP STA來執行。
操作1000開始於1002,產生用於發射扇區掃瞄的複數個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每一個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皆包括前導、資料欄位、至少一個波束成形訓練欄位、要用於發送該至少一個波束成形訓練欄位的發射天線陣列的標識、以及該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是否是針對無線節點的一或多個接收天線陣列的發射扇區掃瞄中的最後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的狀態指示。在1004處,輸出該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以進行傳輸(例如,使用第一發射波束成形扇區用於前導和資料欄位,並且一或多個第二發射波束成形扇區用於波束成形訓練欄位的子欄位)。
在一些情況下,發起者可以在針對該無線節點的接收天線陣列的至少一個的扇區掃瞄中的最後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被輸出以進行傳輸之後,從無線節點獲取至少一個回饋訊框。該至少一個回饋訊框可以辨識用於發送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的波束成形訓練欄位的一或多個發射波束成形扇區、以及針對所辨識的發射波束成形扇區中的每一個,辨識所辨識的發射天線陣列的一個。
在一些情況下,發起者可以選擇所辨識的一或多個發射波束成形扇區中的至少一個和所辨識的發射天線陣列中的一個,作為用於與無線節點的通訊的選擇。該至少一個回饋訊框亦可以具有與發射波束成形扇區中的每一個相關聯的接收信號品質的指示。在一些情況下,該選擇可以基於該等接收信號品質中的至少一個。
在一些情況下,該至少一個回饋訊框亦可以包括針對接收波束成形細化階段的請求、以及該無線節點的接收天線陣列中的針對所辨識的發射波束成形扇區中的每一個的一個接收天線陣列。可以進一步提供操作以用於回應於該請求,產生包括以下各項的至少一個接收波束成形細化訊框:前導、資料欄位、至少一個波束成形訓練欄位、以及包括在該至少一個回饋訊框中的接收天線陣列中的一個的標識。可以提供其他操作以用於輸出該至少一個接收波束成形細化訊框,以使用所辨識的發射波束成形扇區中的至少一個和所辨識的發射天線陣列中的至少一個進行傳輸。
在一些情況下,產生該至少一個接收波束成形細化訊框可以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在接收波束成形細化訊框中辨識的接收天線陣列是否與經配置為用於該無線節點的當前接收天線陣列不同,來決定要包括在該接收波束成形細化訊框的該至少一個波束成形訓練欄位中的多個子欄位。其可以進一步包括:產生該至少一個波束成形訓練欄位以包括多個子欄位。
在一些情況下,該狀態指示的第一值可以指示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是針對該等接收天線陣列中的一個的扇區掃瞄中的最後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而不是整體的扇區掃瞄中的最後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此外,該狀態指示的第二值可以指示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是整體的扇區掃瞄中的最後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在一或多個情況下,可以提供操作以產生和輸出一或多個資料訊框進行傳輸。例如,可以輸出每一個資料訊框以在至少兩個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之間進行傳輸。
圖11示出根據本揭示內容的某些態樣的用於由回應者執行波束成形訓練的示例性操作1100。換言之,操作1100可以在發起者執行操作1000的情況下,由執行波束成形訓練的回應者(例如,AP或者非AP STA)來執行。
操作1100開始於1102,在扇區掃瞄期間,獲取複數個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在方塊1104處,回應者基於其中包含的狀態指示,來決定針對接收天線陣列中的至少一個的扇區掃瞄已結束。在1106處,回應於該決定,回應者基於該一或多個訓練欄位子欄位的接收到的信號品質,來選擇用於發送一或多個訓練欄位子欄位的一或多個第一發射波束成形扇區。在1108處,回應者產生回饋訊框,該回饋訊框辨識所選擇的第一發射波束成形扇區中的一或多個,以及針對所選擇的第一發射波束成形扇區中的每一個,辨識無線節點的所辨識的發射天線陣列中的一個和接收天線陣列中的一個。在1110處,回應者使用第二介面來輸出回饋訊框以進行傳輸。
在一些情況下,回應者可以回應於該請求,獲取包括以下各項的至少一個接收波束成形細化訊框:前導、資料欄位、至少一個波束成形訓練欄位、以及由該裝置使用來處理該至少一個波束成形訓練欄位的接收天線陣列的標識。若接收波束成形細化訊框中辨識的接收天線陣列與經配置為用於該裝置的當前接收天線陣列不同,則回應者可以忽略該至少一個接收波束成形細化訊框的該至少一個波束成形訓練欄位的一或多個子欄位。
在一些情況下,每一個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可以具有用於發送波束成形訓練欄位的子欄位的第一發射波束成形扇區的指示。回應者可以基於該指示,來辨識所選擇的一或多個第一發射波束成形扇區。在一些情況下,可以提供操作以獲取接收波束成形細化階段中的最後接收波束成形細化訊框。另外,回應者可以在獲取接收波束成形細化階段中的最後接收波束成形細化訊框之後,產生確認訊框,並且輸出該確認訊框以進行傳輸。
如前述,可以將SLS狀態指示傳送成兩個位元,例如,指示BRP訊框開始SLS程序、繼續SLS程序,還是用於SLS程序的最後BRP訊框。在一些情況下,該指示可以是:BRP訊框是針對回應者的特定接收天線陣列所發送的最後BRP訊框。換言之,發起者可以重複針對回應者的一或多個其他接收天線陣列的掃瞄。
圖12示出根據本揭示內容的某些態樣的波束成形訓練程序1200的實例。如圖所示,發起者可以提供以下指示:基於BRP的SLS程序將涉及多個發射及/或接收天線陣列。如圖所示,可以將扇區掃瞄在若干BRP訊框上分離,其中每一個BRP訊框具有使用不同的扇區集和甚至不同的發射天線陣列來發送的訓練欄位。
如圖12中所示,該協定可以開始於:設備(發起者)在BRP封包中指示基於SLS的訓練的開始(開始SLS狀態)。例如,可以經由多位元SLS狀態欄位來提供該指示。如圖所示,回應者可以指示該回應者具有多少天線,發起者可以使用其來決定要重複基於BRP的SLS掃瞄多少次。
發起者藉由發送BRP TX訓練封包來進行回應。如上文提及,每一個封包可以包括SLS狀態的指示(例如,開始SLS、繼續SLS、每RX天線的SLS的結束、以及SLS的總結束)、以及用於發送訓練欄位的發射天線陣列的天線ID和用於發送訓練欄位的第一扇區的扇區ID,其中每一個訓練子欄位可以使用不同的扇區進行發送。
在一些情況下,每一個封包可以在PHY標頭中具有以下指示:使用不同的天線陣列從該封包的前導+資料+標頭中發送TRN單元。該標頭中的SLS指示可以指示:TRN部分的接收是經由特定天線陣列的全向模式。每一個封包亦可以包括該封包的SIFS回應是否被請求的指示,若沒有請求,則可能需要回饋。
若使用不同的天線陣列從封包的其餘部分發送訓練欄位,則第一和最後TRN單元是無意義的,並且可以(僅)用於切換。
對於每一個BRP-TX封包而言,回應者可以使用任何一種以及兩種進行回應:確認(不具有回應的ACK或BRP訊框),或者最佳接收的發射扇區的列表。每一個回應可以包括以下欄位:發射天線Id、發射扇區Id(在該封包的開始中發送的扇區Id+該封包中的TRN子欄位的索引)、接收天線Id、以及在一些情況下,接收品質指示(例如,SNR、RSSI或EVM)。
可以在封包和確認對之間發生資料傳輸(在附圖中未圖示該等資料傳輸)。可以使用最佳已知TX天線和扇區配置(例如,來自於先前訓練),來進行所有資料傳輸和每一個BRP封包的前導+標頭+資料。
每個發射天線的封包數量可以是不同的(例如,不同的發射天線可以具有不同數量的扇區)。但是,每一個發射天線傳輸可以跨越若干BRP封包。此外,發起者重複所有天線的傳輸和針對回應者接收天線陣列中的每一個的TX扇區的傳輸。
在所有TX天線的每一個傳輸集的結束時,發起者可以指示該封包是每一個回應者RX天線的最後封包。這指示:從該封包開始,回應者可以使用不同的天線來接收封包的TRN部分。在該情況下,發起者可以在封包的開始和結束處添加兩個額外TRN欄位,以允許用於天線切換的時間。
在從所有發起者TX天線到所有回應者RX天線的所有傳輸結束時,在最後BRP封包中,發起者可以指示該封包是TX SLS中的最後封包(使用SLS狀態欄位)。在該情況下,回應者可以使用扇區的列表和接收品質(如上面所定義的)進行回應。該回應可以不是立即SIFS回應,在該情況下,回應者使用空確認進行回應,並且發起者在一些資料傳輸之後,使用空BRP封包來索求該列表。回應者亦可以指示該回應者在RX訓練中的每一個TX扇區,可以使用多少TRN單元。
在一些情況下,若該封包不是TX SLS訓練中的最後BRP封包,則該封包可以包括如下指示:期望SIFS回應。此外,可以設置標頭中的Tx轉向位元。在該情況下,回應可以是ACK或者不具有請求的BRP封包。根據一或多個情況,可以將BRP封包的資料部分從管理動作無ACK訊框轉換成管理動作確認訊框(ACK訊框)。在該情況下,該回應可以僅是ACK。
接收波束成形訓練可以跟著發射波束成形訓練。例如,如圖13中所示,發起者可以針對其發射天線陣列中的每一個,使用指示的扇區(如在扇區列表(回饋)中所接收的)發送到回應者接收天線陣列中的每一個。在一些情況下,可以使用僅單一封包,該單一封包可以使用具有最佳品質的發射扇區和具有最佳品質的接收扇區來發送。每一個BRP-RX封包可以包括:哪個回應者RX天線可以是目標的指示。若該指示的RX天線陣列不是經配置為用於回應者的當前RX天線陣列,則可以增加TRN單元的數量以允許RX天線切換。
儘管圖13中未圖示,但可以在訓練封包之間發送資料封包。在最後訓練封包中,可以存在另一個BF,其指示TX扇區以什麼品質進行了接收。若不需要替換當前配置,則訓練可以停止。
若期望替換當前配置,則可以提供相互鏈路的訓練。可以藉由回應者和發起者切換角色來進行該訓練,但回應者僅從被指示為具有最佳RX的天線陣列發送BRP訊框,並且發起者可以從被發現為具有最佳傳輸的天線進行接收。僅當該過程結束時,才可以切換用於資料封包傳輸的鏈路(基於訓練來切換到新天線/扇區配置)。
上文所描述的方法的各種操作,可以由能夠執行相對應的功能的任何適當構件來執行。該構件可以包括各種硬體及/或軟體部件及/或模組,其包括但不限於:電路、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或者處理器。通常,在附圖中示出有操作的地方,該等操作可以具有類似地進行編號的相對應的配對的構件加功能部件。例如,在圖4中示出的操作400、和在圖5中示出的操作500分別與在圖4A中示出的構件400A、圖5A中示出的構件500A相對應。
例如,用於發送的構件或用於輸出的構件可以包括圖2中所示出的存取點110的發射器(例如,收發機222的發射器單元)及/或天線224或者使用者終端120的發射器單元254及/或天線252。用於接收的構件或者用於獲取的構件可以包括圖2中所示出的存取點110的接收器(例如,收發機222的接收器單元)及/或天線224或者使用者終端120的接收器單元254及/或天線254。用於產生的構件、用於辨識的構件、用於選擇的構件、用於包括的構件、用於決定的構件、用於通訊的構件、用於指示的構件以及用於忽略的構件可以包括處理系統,該處理系統可以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諸如,圖2中所示出的存取點110的RX資料處理器242、TX資料處理器210、TX空間處理器220及/或控制器230,或者圖2中所示出的使用者終端120的RX資料處理器270、TX資料處理器288、TX空間處理器290及/或控制器280。
在一些情況下,不是實際地發送訊框,而是設備可以具有用於輸出訊框以進行傳輸的介面(用於輸出的構件)。例如,處理器可以經由匯流排介面,向用於傳輸的射頻(RF)前端輸出訊框。類似地,不是實際地接收訊框,而是設備可以具有用於獲取從另一個設備接收的訊框的介面(用於獲取的構件)。例如,處理器可以經由匯流排介面,從用於接收的RF前端獲取(或者接收)訊框。
如本文所使用的,術語「決定」涵蓋很多種動作。例如,「決定」可以包括計算、運算、處理、推導、研究、查詢(例如,查詢表、資料庫或另一資料結構)、斷定等等。此外,「決定」可以包括接收(例如,接收資訊)、存取(例如,存取記憶體中的資料)等等。此外,「決定」亦可以包括解析、選擇、選定、建立等等。
如本文所使用的,代表項目列表「中的至少一個」的片語是指該等項目的任何組合,其包括單一成員。舉例而言,「a、b或c中的至少一個」意欲覆蓋:a、b、c、a-b、a-c、b-c和a‑b‑c,以及包括有一或多個成員的多倍的組合(aa、bb及/或cc)。
結合本揭示內容描述的各種說明性的邏輯區塊、模組和電路可以利用通用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SP)、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現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FPGA)或其他可程式設計邏輯裝置(PLD)、個別閘門或者電晶體邏輯、個別硬體部件或者經設計為執行本文功能的其任何組合來實現或執行。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但在替代方案中,該處理器可以是任何商業可用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狀態機。處理器亦可以實現為計算設備的組合,例如,DSP和微處理器的組合、複數個微處理器、一或多個微處理器與DSP核心的結合,或者任何其他此種配置。
結合本揭示內容描述的方法的步驟或者演算法可直接體現在硬體、由處理器執行的軟體模組或二者的組合中。軟體模組可以位於本領域已知的任何形式的儲存媒體中。可以使用的儲存媒體的一些實例包括: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快閃記憶體、EPROM記憶體、EEPROM記憶體、暫存器、硬碟、可移除磁碟、CD-ROM等等。軟體模組可以包括單一指令或多個指令,並且可以分佈在若干不同的程式碼片段上、分佈在不同的程式中和分佈在多個儲存媒體中。儲存媒體可以耦接至處理器,使得處理器能夠從該儲存媒體讀取資訊,且可向該儲存媒體寫入資訊。在替代方案中,儲存媒體亦可以集成到處理器中。
本文所描述的方法包括用於實現所描述方法的一或多個步驟或動作。在不脫離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的情況下,該等方法步驟及/或動作可以相互交換。換言之,除非指定步驟或動作的特定順序,否則在不脫離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的情況下,可以修改特定步驟及/或動作的順序及/或使用。
所描述功能可以實現在硬體、軟體、韌體或者其任何組合中。若實現在硬體中,示例性硬體配置可以包括無線節點中的處理系統。該處理系統可以使用匯流排架構來實現。取決於該處理系統的具體應用和整體設計約束,匯流排可以包括任何數量的互連匯流排和橋接。匯流排可以將包括處理器、機器可讀取媒體和匯流排介面的各種電路連結在一起。匯流排介面可以用於經由匯流排,將網路配接器等等連接到處理系統。網路配接器可以用於實現PHY層的信號處理功能。在使用者終端120(參見圖1)的情況下,亦可以將使用者介面(例如,鍵盤、顯示器、滑鼠、操縱桿等等)連接到匯流排。匯流排亦可以連結諸如時序源、周邊設備、電壓調節器、電源管理電路等等之類的各種其他電路,其中該等電路是本領域所熟知的,並且因此沒有做任何進一步的描述。
處理器可以負責管理匯流排和通用處理,其包括執行儲存在機器可讀取媒體上的軟體。處理器可以使用一或多個通用處理器及/或專用處理器來實現。實例包括微處理器、微控制器、DSP處理器和能夠執行軟體的其他電路。軟體應當被廣義地解釋為意味著指令、資料或者其任何組合,無論其被稱為軟體、韌體、中介軟體、微代碼、硬體描述語言還是其他術語。舉例而言,機器可讀取媒體可以包括RAM(隨機存取記憶體)、快閃記憶體、ROM(唯讀記憶體)、PROM(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PROM(可抹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EPROM(電子可抹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暫存器、磁碟、光碟、硬碟或者任何其他適當的儲存媒體、或者其任何組合。機器可讀取媒體可以體現在電腦程式產品中。電腦程式產品可以包括封裝材料。
在硬體實現方式中,機器可讀取媒體可以是與處理器分離的處理系統的一部分。但是,如本領域一般技藝人士所容易瞭解到的,機器可讀取媒體或者其任何部分可以在處理系統之外。舉例而言,機器可讀取媒體可以包括傳輸線、由資料調制的載波波形及/或與無線節點分離的電腦產品,所有該等皆可由處理器經由匯流排介面來存取。替代地或者另外地,機器可讀取媒體或者其任何部分可以集成到處理器中,例如,該情況可以是具有快取記憶體及/或通用暫存器檔。
可以將處理系統配置成具有提供處理器功能的一或多個微處理器和提供機器可讀取媒體的至少一部分的外部記憶體的通用處理系統,所有該等部件經由外部匯流排架構與其他支援電路連結在一起。或者,處理系統可以使用具有處理器的ASIC(特殊應用積體電路)、匯流排介面、使用者介面(在存取終端的情況下)、支援電路和集成到單一晶片的機器可讀取媒體的至少一部分來實現,或者使用一或多個FPGA(現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PLD(可程式設計邏輯設備)、控制器、狀態機、門邏輯、分離硬體部件、或者任何其他適當的電路或者能夠執行貫穿本揭示內容描述的各種功能的電路的任何組合來實現。本領域一般技藝人士應當認識到,如何取決於特定應用和對整個系統所施加的整體設計約束,最好地實現該處理系統的所描述功能。
機器可讀取媒體可以包括多個軟體模組。該等軟體模組包括指令,該等指令當由處理器執行時,致使處理系統執行各種功能。軟體模組可以包括傳輸模組和接收模組。每一個軟體模組可以位於單一儲存設備中,亦可以分佈在多個儲存設備之中。舉例而言,當觸發事件發生時,可以將軟體模組從硬碟載入到RAM中。在軟體模組的執行期間,處理器可以將該等指令中的一些載入到快取記憶體中,以增加存取速度。隨後,可以將一或多個快取記憶體線載入到通用暫存器檔中以用於由處理器執行。當代表下文的軟體模組的功能時,應當理解的是,在執行來自該軟體模組的指令時,由處理器實現該功能。
若實現在軟體中,可以將該等功能儲存為電腦可讀取媒體上的一或多個指令或代碼或者作為電腦可讀取媒體上的一或多個指令或代碼進行傳輸。電腦可讀取媒體包括電腦儲存媒體和通訊媒體,其包括便於將電腦程式從一個地方傳送到另一個地方的任何媒體。儲存媒體可以是能夠由電腦存取的任何可用媒體。舉例而言,但非做出限制,此種電腦可讀取媒體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碟儲存、磁碟儲存或其他磁儲存設備、或者能夠用於攜帶或儲存具有指令或資料結構形式的期望的程式碼並能夠由電腦進行存取的任何其他媒體。此外,可以將任何連接適當地稱作電腦可讀取媒體。舉例而言,若軟體是使用同軸電纜、光纖電纜、雙絞線、數位用戶線路(DSL)或者諸如紅外線(IR)、無線電和微波之類的無線技術,從網站、伺服器或其他遠端源傳輸的,則該同軸電纜、光纖電纜、雙絞線、DSL或者諸如紅外線、無線電和微波之類的無線技術包括在該媒體的定義中。如本文所使用的,磁碟和光碟包括壓縮光碟(CD)、鐳射光碟、光碟、數位多功能光碟(DVD)、軟碟和藍光®光碟,其中磁碟通常磁性地複製資料,而光碟則用鐳射來光學地複製資料。因此,在一些態樣中,電腦可讀取媒體可以包括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例如,有形媒體)。此外,對於其他態樣而言,電腦可讀取媒體可以包括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例如,信號)。上述的組合亦應當包括在電腦可讀取媒體的範圍之內。
因此,某些態樣可以包括用於執行本文所提供的操作的電腦程式產品。例如,該電腦程式產品可以包括具有儲存於其上(及/或編碼於其上)的指令的電腦可讀取媒體,該等指令可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以執行本文所描述的操作。對於某些態樣,電腦程式產品可以包括封裝材料。
此外,應當瞭解到的是,用於執行本文所述方法和技術的模組及/或其他適當構件可以藉由使用者終端及/或基地台依須求地進行下載及/或以其他方式獲取。例如,此種設備可以耦接至伺服器,以便有助於執行用於本文所述方法的構件的傳送。或者,本文所描述的各種方法可以經由儲存構件(例如,RAM、ROM、諸如壓縮光碟(CD)或軟碟之類的實體儲存媒體等等)來提供,使得使用者終端及/或基地台在將儲存構件耦接至或提供給該設備之後,可以獲取各種方法。此外,可以利用向設備提供本文所描述方法和技術的任何其他適當技術。
應當理解的是,申請專利範圍並不受限於上文示出的精確配置和部件。在不脫離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的情況下,可以對前述方法和裝置的排列、操作和細節做出各種修改、改變和變化。
100‧‧‧多工存取多輸入多輸出(MIMO)系統110‧‧‧存取點120a‧‧‧使用者終端120b‧‧‧使用者終端120c‧‧‧使用者終端120d‧‧‧使用者終端120e‧‧‧使用者終端120f‧‧‧使用者終端120g‧‧‧使用者終端120h‧‧‧使用者終端120i‧‧‧使用者終端120m‧‧‧使用者終端120x‧‧‧使用者終端130‧‧‧系統控制器150‧‧‧封包208‧‧‧資料來源210‧‧‧TX資料處理器220‧‧‧TX空間處理器222a‧‧‧收發機222ap‧‧‧收發機224a‧‧‧天線224ap‧‧‧天線228‧‧‧通道估計器230‧‧‧控制器232‧‧‧記憶體234‧‧‧排程器240‧‧‧RX空間處理器242‧‧‧RX資料處理器243‧‧‧封包處理單元244‧‧‧資料槽252ma‧‧‧天線252mu‧‧‧天線252xa‧‧‧天線252xu‧‧‧天線254m‧‧‧接收器單元254mu‧‧‧接收器單元254xa‧‧‧接收器單元254xu‧‧‧接收器單元260m‧‧‧RX空間處理器260x‧‧‧RX空間處理器270m‧‧‧RX資料處理器270x‧‧‧RX資料處理器272m‧‧‧資料槽272x‧‧‧資料槽278m‧‧‧通道估計器278x‧‧‧通道估計器280m‧‧‧控制器280x‧‧‧控制器282m‧‧‧記憶體282x‧‧‧記憶體286m‧‧‧資料來源286x‧‧‧資料來源287m‧‧‧封包產生單元287x‧‧‧封包產生單元288m‧‧‧TX資料處理器288x‧‧‧TX資料處理器290m‧‧‧TX空間處理器290x‧‧‧TX空間處理器300‧‧‧信號傳播310-1‧‧‧元件310-2‧‧‧元件310-3‧‧‧元件310-4‧‧‧元件810‧‧‧第一設備812‧‧‧天線陣列814‧‧‧天線陣列820‧‧‧設備822‧‧‧天線陣列824‧‧‧天線陣列900‧‧‧BRP訊框1000‧‧‧操作1002‧‧‧方塊1002A‧‧‧方塊1004‧‧‧方塊1004A‧‧‧方塊1100‧‧‧操作1102‧‧‧方塊1102A‧‧‧方塊1104‧‧‧方塊1104A‧‧‧方塊1106‧‧‧方塊1106A‧‧‧方塊1108‧‧‧方塊1108A‧‧‧方塊1110‧‧‧方塊1110A‧‧‧方塊
為了能夠詳細地理解本揭示內容的上述特徵的所用方式,本揭示內容藉由參考一些態樣提供了上文的所簡要概括的更具體的描述,該等態樣中的一些在附圖中給予了說明。但是,應當注意的是,由於本揭示內容的描述准許其他等同的有效態樣,因此該等附圖僅僅示出本揭示內容的某些典型態樣,其不應被認為限制本揭示內容的範圍。
圖1是根據本揭示內容的某些態樣的示例性無線通訊網路的圖。
圖2是根據本揭示內容的某些態樣的示例性存取點和示例性使用者終端的方塊圖。
圖3是根據本揭示內容的某些態樣的示出相控陣列天線的實現方式中的信號傳播的圖。
圖4示出示例性波束成形訓練程序。
圖5示出示例性波束成形訓練程序。
圖6示出示例性波束成形訓練程序和資料傳輸。
圖7示出示例性波束成形訓練程序。
圖8示出根據本揭示內容的態樣的具有可以執行波束成形訓練的多個天線陣列的設備。
圖9示出根據本揭示內容的態樣的示例性波束成形細化階段(BRP)訊框。
圖10示出根據本揭示內容的某些態樣的用於由發起者執行波束成形訓練的示例性操作。
圖10A示出能夠執行圖10所示的操作的示例性部件。
圖11示出根據本揭示內容的某些態樣的用於由回應者執行波束成形訓練的示例性操作。
圖11A示出能夠執行圖11所示的操作的示例性部件。
圖12示出根據本揭示內容的某些態樣的示例性波束成形訓練程序。
圖13示出根據本揭示內容的某些態樣的示例性波束成形訓練程序。
為了有助於理解,已經儘可能地使用相同參考數字來表示附圖中共有的相同元件。應當設想的是,描述於一個態樣中的元件可以有益地應用於其他態樣,而不再特定敘述。
國內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1000‧‧‧操作
1002‧‧‧方塊
1004‧‧‧方塊

Claims (16)

  1.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裝置,包括:至少一個處理器,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配置為:產生用於一發射扇區掃瞄的複數個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其中每一個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皆包括一前導、一資料欄位、至少一個波束成形訓練欄位、要用於發送該至少一個波束成形訓練欄位的一發射天線陣列的一標識、該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是否是針對一無線節點的一或多個接收天線陣列當中的一接收天線陣列的該發射扇區掃瞄中的一最後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的一第一狀態指示、及該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是否是總體上該發射扇區掃瞄中的一最後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的一第二狀態指示;及輸出該複數個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以進行傳輸;及一記憶體,該記憶體與該至少一個處理器耦合。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進一步經配置為在針對該無線節點的該一或多個接收天線陣列中的至少一個的該發射扇區掃瞄中的該最後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被輸出以進行傳輸之後,從該無線節點獲取至少一個回饋訊框,該至少一個回饋訊框辨識用於發送該等發射波束成形 細化訊框的波束成形訓練欄位的一或多個發射波束成形扇區、以及針對該辨識的一或多個發射波束成形扇區的每一個,辨識該等辨識的發射天線陣列中的一個;及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進一步經配置為選擇該辨識的一或多個發射波束成形扇區中的至少一個和該等辨識的發射天線陣列中的一個,作為用於與該無線節點的通訊的一選擇。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個回饋訊框亦具有與該辨識的一或多個發射波束成形扇區中的每一個相關聯的一接收信號品質的一指示;及該選擇是基於該等接收信號品質中的至少一個。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個回饋訊框亦包括針對一接收波束成形細化階段的一請求、以及該無線節點的該一或多個接收天線陣列中的針對該辨識的一或多個發射波束成形扇區中的每一個的一個接收天線陣列;及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進一步配置為:回應於該請求,產生包括以下各項的至少一個接收波束成形細化訊框:一前導、一資料欄位、至少一個波束成形訓練欄位、以及包括在該至少一個回饋訊 框中的該一或多個接收天線陣列中的該一個接收天線陣列的標識;及輸出該至少一個接收波束成形細化訊框,以使用該辨識的一或多個發射波束成形扇區中的至少一個和該等辨識的發射天線陣列中的至少一個進行傳輸。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裝置,其中產生該至少一個接收波束成形細化訊框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在該接收波束成形細化訊框中辨識的該接收天線陣列是否與經配置為用於該無線節點的一當前接收天線陣列不同,來決定要包括在該接收波束成形細化訊框的該至少一個波束成形訓練欄位中的多個子欄位;及產生該至少一個波束成形訓練欄位以包括該等多個子欄位。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進一步經配置為:在該接收波束成形細化階段中的一最後接收波束成形細化訊框被輸出以進行傳輸之後,從該無線節點獲取一確認訊框;及在獲取該確認訊框之後,使用該至少一個回饋訊框中指示的該等發射波束成形扇區中的一個,與該無線節點進行通訊。
  7. 如請求項4所述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進一步配置為:在該至少一個接收波束成形細化訊框中的一最後一個被輸出以進行傳輸之後,從該無線節點獲取一確認訊框,該確認訊框指示該無線節點不請求一額外的接收波束成形細化階段;及在獲取該確認訊框之後,使用該至少一個回饋訊框中指示的該等發射波束成形扇區中的一個,與該無線節點進行通訊。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其中每一個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具有要用於發送該至少一個波束成形訓練欄位的一第一子欄位的一發射波束成形扇區的一指示。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進一步配置為:產生一或多個資料訊框;及輸出該一或多個資料訊框以進行傳輸,其中輸出每一個資料訊框以在該等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的至少兩個之間進行傳輸。
  10.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的裝置,包括:至少一個處理器,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配置為:在一扇區掃瞄期間,獲取複數個發射波束成形細 化訊框,其中:每一個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包括:一訓練欄位;由一無線節點使用以用於發送該訓練欄位的一發射天線陣列的一標識;該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是否是針對一或多個接收天線陣列當中的一接收天線陣列的該扇區掃瞄中的一最後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的一第一狀態指示;以及該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是否是總體上該發射扇區掃瞄中的一最後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的一第二狀態指示;及基於包含於該扇區掃瞄中的該第一狀態指示,來決定針對該一或多個接收天線陣列中的至少一個的該扇區掃瞄已結束;回應於該決定,基於該等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的一或多個訓練欄位的接收到的信號品質,來選擇用於發送該一或多個訓練欄位的一或多個第一發射波束成形扇區;產生一回饋訊框,該回饋訊框:辨識該等選擇的第一發射波束成形扇區中的一 或多個;以及針對該等選擇的一或多個第一發射波束成形扇區中的每一個,辨識該無線節點的該等辨識的發射天線陣列中的一個和該一或多個接收天線陣列中的一個;及輸出該回饋訊框以進行傳輸。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裝置,其中:該回饋訊框亦包括針對一接收波束成形細化階段的一請求。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進一步經配置為:回應於該請求,獲取至少一個接收波束成形細化訊框,該至少一個接收波束成形細化訊框包括:一前導、一資料欄位、至少一個波束成形訓練欄位、以及要由該裝置使用以處理該至少一個波束成形訓練欄位的一接收天線陣列的標識;及若在該接收波束成形細化訊框中辨識的該接收天線陣列與經配置為用於該裝置的一當前接收天線陣列不同,則忽略該至少一個接收波束成形細化訊框的該至少一個波束成形訓練欄位的一或多個子欄位。
  13.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進一步經配置為:獲取該接收波束成形細化階段中的一最後接收波束 成形細化訊框;在獲取該接收波束成形細化階段中的該最後接收波束成形細化訊框之後,產生一確認訊框;及輸出該確認訊框以進行傳輸。
  14.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裝置,其中:每一個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具有用於發送一波束成形訓練欄位的一子欄位的一第一發射波束成形扇區的一指示;及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進一步經配置為基於該指示,來辨識該選擇的一或多個第一發射波束成形扇區。
  15. 如請求項10所述之裝置,進一步包括至少一個天線,其中透過該天線獲取該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並透過該天線輸出該回饋訊框以進行傳輸,其中該裝置配置為一無線站。
  16. 一種無線站,包括:至少一個處理器,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配置為產生用於一發射扇區掃瞄的複數個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其中每一個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皆包括一前導、一資料欄位、至少一個波束成形訓練欄位、要用於發送該至少一個波束成形訓練欄位的一發射天線陣列的一標識、以及該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是否是針對一無線節點的一或多個接收天線陣列當中的一接收天線陣 列的該發射扇區掃瞄中的一最後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的一第一狀態指示、及該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是否是總體上該發射扇區掃瞄中的一最後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的一第二狀態指示;及一發射器,該發射器經配置為發送該複數個發射波束成形細化訊框。
TW107106746A 2017-02-28 2018-03-01 用於多天線陣列設備的基於扇區級掃瞄(sls)的分離波束成形細化階段(brp) TWI7093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65147P 2017-02-28 2017-02-28
US62/465,147 2017-02-28
US15/906,071 2018-02-27
US15/906,071 US10523295B2 (en) 2017-02-28 2018-02-27 Split beamforming refinement phase (BRP) based sector level sweep (SLS) for multi-antenna array devic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8355A TW201838355A (zh) 2018-10-16
TWI709305B true TWI709305B (zh) 2020-11-01

Family

ID=63246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6746A TWI709305B (zh) 2017-02-28 2018-03-01 用於多天線陣列設備的基於扇區級掃瞄(sls)的分離波束成形細化階段(brp)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523295B2 (zh)
TW (1) TWI709305B (zh)
WO (1) WO20181606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93541B2 (en) * 2016-03-22 2020-06-23 Apple Inc. Sector sweeps for establishing two-way data communications with directional antennas
US11240682B2 (en) * 2017-02-14 2022-0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lit sector level sweep using beamforming refinement frames
US11140368B2 (en) * 2017-08-25 2021-10-05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Custom beamforming during a vertical blanking interval
US10680927B2 (en) 2017-08-25 2020-06-09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Adaptive beam assessment to predict available link bandwidth
US11539908B2 (en) 2017-09-29 2022-12-27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Adjustable modulation coding scheme to increase video stream robustness
US10871559B2 (en) * 2017-09-29 2020-12-22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Dual purpose millimeter wave frequency band transmitter
US11398856B2 (en) 2017-12-05 2022-07-26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Beamforming techniques to choose transceivers in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US10938503B2 (en) 2017-12-22 2021-03-02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Video codec data recovery techniques for lossy wireless links
US10959111B2 (en) 2019-02-28 2021-03-23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Virtual reality beamforming
US11909562B2 (en) * 2020-03-30 2024-02-20 Maxlinear, Inc. Channel training adaptation
EP4179635A1 (en) * 2020-07-10 2023-05-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asurement signals for sensing
US11699408B2 (en) 2020-12-22 2023-07-11 Ati Technologies Ulc Performing asynchronous memory clock changes on multi-display systems
CN117098238A (zh) * 2022-05-10 2023-1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感知方法和通信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82803B1 (en) * 2009-03-05 2015-03-17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ink ada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TW201628429A (zh) * 2015-01-26 2016-08-0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通訊系統中增進波束找尋的方法及裝置
TW201631915A (zh) * 2015-02-17 2016-09-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毫米波通訊的波束成型方法以及使用此方法的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25401B2 (en) 2012-05-22 2015-12-29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beam training for MIMO operation and multiple antenna beamforming oper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82803B1 (en) * 2009-03-05 2015-03-17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ink ada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TW201628429A (zh) * 2015-01-26 2016-08-0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通訊系統中增進波束找尋的方法及裝置
TW201631915A (zh) * 2015-02-17 2016-09-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毫米波通訊的波束成型方法以及使用此方法的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SO/IEC/IEE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Specific requirements-Part 11: Wireless LAN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nd Physical Layer (PHY) Specifications Amendment 3: Enhancements, IEEE Standard, IEEE, Piscataway, NJ, USA, 2014-03-14, pp. 1-634, , ISBN: 978-0-7381-903 *
ISO/IEC/IEE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Specific requirements-Part 11: Wireless LAN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nd Physical Layer (PHY) Specifications Amendment 3: Enhancements, IEEE Standard, IEEE, Piscataway, NJ, USA, 2014-03-14, pp. 1-634, XP068070330, ISBN: 978-0-7381-90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8355A (zh) 2018-10-16
US10523295B2 (en) 2019-12-31
US20180248603A1 (en) 2018-08-30
WO2018160646A1 (en) 2018-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9305B (zh) 用於多天線陣列設備的基於扇區級掃瞄(sls)的分離波束成形細化階段(brp)
TWI751276B (zh) 用於定期波束成形訓練的快速波束細化階段
CN110326231B (zh) 使用波束成形精化帧的分路式扇区级扫掠
CN108476043B (zh) 使用多输入多输出传输方案的波束成形训练
CN110168959B (zh) 高效波束成形技术
TWI706640B (zh) 用於無線設備的分段的波束成形
US10447351B2 (en) Partial multi-antenna sector level sweep
TWI694690B (zh) 寬發送扇區級掃瞄(sls)扇區
TW201832492A (zh) 用於無線設備的波束成形觸發
TW201834409A (zh) 使用寬頻訓練(trn)欄位的寬頻扇區掃瞄
US20200228176A1 (en) Fast beamforming in multi-antenna rf configur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