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8893B - 風力發電系統 - Google Patents

風力發電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8893B
TWI708893B TW108137218A TW108137218A TWI708893B TW I708893 B TWI708893 B TW I708893B TW 108137218 A TW108137218 A TW 108137218A TW 108137218 A TW108137218 A TW 108137218A TW I708893 B TWI708893 B TW I70889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tch angle
command value
power generation
angle command
gener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7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6428A (zh
Inventor
只野卓巳
楠野順弘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立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立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立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6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6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88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889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備運轉控制部之風力發電系統,該運轉控制部藉由考慮翼變形量而提高葉片空氣動力性能及考慮實機運轉而抑制發電效率之降低。 本發明之風力發電系統之特徵在於具備:複數個葉片,其等能夠藉由螺距角度驅動裝置而變更螺距角度;轉子,其於葉片接受風而旋轉;及發電機,其利用轉子之旋轉能量發電;且具備求出考慮了葉片之變形量之螺距角度指令值之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對螺距角度驅動裝置賦予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之螺距角度指令值,而變更螺距角度。

Description

風力發電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風力發電系統,尤其是關於一種降低因葉片變形量增大所導致之發電效率之降低之風力發電系統。
近年來,二氧化碳之排放量增加所導致之全球變暖、及化石燃料之枯竭所導致之能源不足被視為問題。因此,作為降低二氧化碳之排放量,且不使用化石燃料之發電系統,利用風力或太陽光等能從自然中獲得之可再生能源之發電系統之導入受到關注。
於利用可再生能源之發電系統中,一般為太陽光發電系統,但因輸出直接根據日照而變化,故輸出變動較大,且夜間無法發電。與此相對,風力發電系統能夠藉由選擇風速及風向等風況穩定之地點進行設置,而不分晝夜地實現較穩定之發電。
於一般之大型風力發電系統中,具備用以調整螺距角度之螺距驅動裝置及用以調整發電機轉矩之電力轉換器,藉由調整螺距角度與發電機轉矩,以於任意風速區域內使發電電力最大化之方式實施控制。
作為上述控制方法之一種,例如存在專利文獻1。於專利文獻1中:測量資訊輸入處理步驟,其至少輸入流入至風車翼之風之風速及風向之測量資訊;轉矩計算處理步驟,其基於上述測量資訊輸入處理步驟中輸入之測量資訊及用以計算轉矩之預先記憶之資料,計算於各翼素中實際產生之產生轉矩以及於各翼素中設定之以各翼素之半徑位置、重量及角速度之積計算出之最佳轉矩;及轉矩比較處理步驟,其對上述轉矩計算處理步驟中計算出之產生轉矩與最佳轉矩進行比較;可基於上述轉矩比較處理步驟中比較之結果,以減小產生轉矩與最佳轉矩之差之方式,對應於氣流產生裝置、螺距角度驅動機構、偏航角度驅動機構之特徵,個別地控制各者。藉此,揭示有謀求風力發電系統之發電效率之提高之技術。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專利第5323133號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近年來,風力發電系統要求大型化所帶來之發電電力之提高,隨之葉片之長翼化不斷發展。特別是於下風向式風車中,於下風側安裝有葉片,葉片因風負載而向下風側彎曲,因此撞上塔架之危險性較小。因此,相對於上風向式風車,能夠藉由使葉片柔構造化而實現長翼化(以下稱為長翼葉片)。
藉由應用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技術,能夠根據風速、轉子或發電機之旋轉速度,以考慮了葉片空氣動力性能之螺距角度運轉,提高發電效率。
然而,於能夠提高發電效率之長翼葉片中,存在葉片之變形量變大之可能性。葉片空氣動力性能藉由根據風速、旋轉速度、及翼變形量決定之流入相對風速與葉片原本之螺距角度決定。於剛構造葉片之情形時,因不存在翼變形量,故當風速與旋轉速度已定時,使空氣動力性能最大化之螺距角度便被唯一地決定。然而,於柔構造葉片之情形時,考慮到流入相對風速中翼變形量(彎曲與扭轉)之影響,需要導出使空氣動力性能最大化之螺距角度。因此,即便流入相對風速相同,剛構造葉片與柔構造葉片中使空氣動力性能最大化之螺距角度亦不同。
因此,於將專利文獻1應用於長翼葉片之情形時,與應用於翼變形量較少之剛構造葉片之情形相比,無法考慮使空氣動力性能最大化之螺距角度因翼變形量而變化。因此,存在調整為發電效率降低之螺距角度之可能性。又,因未將方位角用於輸入值,故無法考慮海拔愈高風速愈大之風切變之效果。進而,無法考慮下風向式風車中之風速因塔架之影響而於塔架附近減少之塔影效應之效果。
因此,存在無法考慮一個旋轉週期中之風速變化之影響,從而產生發電效率降低、及翼振動增加之可能性。又,於風力發電系統之分析模型之數值分析資料與實機之特性之誤差較大之情形時,進而存在發電效率降低之可能性。
根據以上,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備運轉控制部之風力發電系統,該運轉控制部藉由考慮翼變形量而提高葉片空氣動力性能、及考慮實機運轉而抑制發電效率之降低。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以如下方式構成:「一種風力發電系統,其特徵在於具備:複數個葉片,其等能夠藉由螺距角度驅動裝置而變更螺距角度;轉子,其於葉片接受風而旋轉;及發電機,其利用轉子之旋轉能量發電;且具備求出考慮了葉片之變形量之螺距角度指令值之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對螺距角度驅動裝置賦予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之螺距角度指令值,而變更螺距角度」。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具備控制裝置之風力發電系統,該控制裝置藉由考慮了葉片變形量之螺距角度指令值,進而藉由基於實機運轉資料修正螺距角度指令值,而實現發電效率之提高或負載之降低。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例進行說明。再者,於各圖式中對相同之構成標記相同之符號,對於重複之部分,省略其詳細之說明。 [實施例1]
於進行實施例1之說明時,此處首先使用圖1至圖4對先前之一般之風力發電設備之構成及控制方法進行說明,之後使用圖5至圖14進行實施例1之說明。
圖1表示能夠應用本發明之一般之風力發電系統整體之概略構成例。
圖1之風力發電系統1具備由複數個葉片2及連接複數個葉片2之輪轂3構成之轉子4。轉子4經由旋轉軸(於圖1中省略)連結於機艙5,能夠藉由旋轉而變更葉片2之位置。機艙5支持轉子4且使其能夠旋轉。藉由葉片2接受風而轉子4旋轉,轉子4之旋轉力使機艙5內之發電機6旋轉,藉此能夠產生電力。再者,於機艙5上具備測量風向及風速之風向風速感測器7。
於各葉片2中具備能夠調整葉片2相對於風之角度(螺距角度)之螺距角度驅動裝置8。能夠藉由使用螺距角度驅動裝置8變更螺距角度,調整葉片2所接受之風力(風量),從而變更轉子4相對於風之旋轉能量。藉此,能夠於較寬風速區域中控制旋轉速度及發電電力。
於風力發電系統1中,機艙5設置於塔架9上,具有能夠相對於塔架9旋轉之機構(於圖中省略)。塔架9經由輪轂2及機艙5支持葉片2之負載,並固定於設置在地面上、海上、浮體之特定位置之基部(於圖中省略)。
發電機6能夠藉由設置於塔架9內之電力轉換器10,控制發電機產生之轉矩(以下稱為發電機轉矩),從而控制轉子4之旋轉轉矩。
又,風力發電系統1具備控制器11,基於自測量發電機6之旋轉速度之旋轉速度感測器12輸出之旋轉速度及發電機6之發電機轉矩,利用控制器11調整發電機6與螺距角度驅動裝置8,藉此調整風力發電系統1之發電電力或旋轉速度。
再者,控制器11例如使用控制盤或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監控及資料擷取)。又,控制器11例如藉由未圖示之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等處理器、儲存各種程式之ROM(Read 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暫時儲存運算過程之資料之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外部記憶裝置等記憶裝置實現,並且CPU等處理器讀出並執行儲存於ROM之各種程式,將作為執行結果之運算結果儲存於RAM或外部記憶裝置。
葉片2例如可設為轉子直徑100 m以上。又,於設為轉子直徑180 m以上之情形時,尤其是對應於柔構造之控制所產生之效果較大。又,葉片2雖然根據旋轉面而各翼素在形狀上具有初始扭轉,但能夠以於發電運轉時藉由由風施加之力而由此產生0.2°以上之扭轉之方式設計葉片2之腹板或翼樑帽等。又,於在發電運轉時產生0.5°以上之扭轉之柔構造葉片之情形時,藉由本實施例控制獲得特別顯著之效果。
於圖2中表示安裝於控制器11之運轉控制部之方塊線圖。圖2所示之作為運轉控制部之可變速控制部21具備螺距角度控制部22,該螺距角度控制部22基於發電機轉矩之目標值與測量值之偏差及發電機旋轉速度之目標值與測量值之偏差,藉由反饋控制決定螺距角度指令值。又,可變速控制部21具備發電機轉矩控制部23,該發電機轉矩控制部23基於發電機旋轉速度之目標值與測量值之偏差,藉由反饋控制決定發電機轉矩指令值。再者,螺距角度指令值被賦予至設置於每個葉片2之圖1之螺距角度驅動裝置8而調整各自之螺距角度,發電機轉矩指令值被賦予至圖1之發電機6(此處為亦包含電力轉換器10者)而調整發電機轉矩。
圖3係表示可變速控制部21內之螺距角度控制部22之概要之方塊線圖。螺距角度控制部22包含旋轉速度控制部22a及轉矩控制部22b。旋轉速度控制部22a基於發電機旋轉速度之目標值與測量值之偏差,藉由反饋控制決定螺距角度指令值。又,轉矩控制部22b基於發電機轉矩之目標值與測量值之偏差,藉由反饋控制決定螺距角度指令值。藉由將該等2個值相加,決定螺距角度控制部22之最終之螺距角度指令值。
於圖4中,表示藉由圖2與圖3所示之安裝於控制器11之運轉控制部所獲得之風力發電系統1之特性。
圖4表示相對於風速之發電電力、發電機之旋轉速度、發電機轉矩及螺距角度之關係。各曲線圖之橫軸表示風速,愈往右側風速愈快。又,各曲線圖之縱軸表示愈往上方,發電電力、旋轉速度、發電機轉矩之各值愈大。關於螺距角度,上方表示順槳(順風)側、下方表示逆槳(受風)側。
發電係於開始轉子4之旋轉之切入風速Vin至停止旋轉之切出風速Vout之範圍內進行,以伴隨著風速增加至風速Vd為止,發電電力值亦增加,但於其以上之風速下發電電力成為固定之方式進行控制。
控制器11以自切入風速Vin至風速Va為止旋轉速度成為固定(Wlow)之方式控制發電機轉矩,以自風速Va至風速Vb為止例如成為與風速成比例之旋轉速度之方式控制發電機轉矩。至此為止之階段中,利用圖2之發電機轉矩控制部23賦予發電機轉矩指令值,藉此執行控制。
又,當達到風速Vb,旋轉速度達到額定旋轉速度Wrat後,以於風速Vb以上之風速狀態下維持額定旋轉速度Wrat之方式控制發電機轉矩及螺距角度。此階段中圖2之螺距角度控制部22與發電機轉矩控制部23協同作動。例如作為螺距角度控制部22作動之結果,螺距角度指令值變化,轉子4之轉速,勉強來說係發電機旋轉速度變動,發電機轉矩控制部23為了使轉速為固定而執行變更發電機轉矩指令值等程序,藉此以維持額定旋轉速度Wrat之方式控制發電機轉矩及螺距角度。
於上述控制器11之控制中,基本上發電機轉矩之控制係為了確保發電電力而進行。發電機轉矩之控制中,於自風速Vb至風速Vd之範圍內,根據風速使發電機轉矩變化直至成為額定發電機轉矩Qrat為止,於自風速Vd至切出風速Vout之範圍內,保持額定發電機轉矩Qrat。
於螺距角度之控制中,將螺距角度保持於逆槳角θmin直至風速Vc為止,於自風速Vc至切出風速Vout之範圍內,根據風速使螺距角度自逆槳側θmin變化至順槳側θmax。但是,於圖4之例中,於自風速Vc至風速Vd之範圍內使發電機轉矩與螺距角度之控制重疊,但亦可將其設為Vc=Vd而消除重疊,獨立執行發電機轉矩之控制與螺距角度之控制。
本發明係以上述圖1至圖4中說明之風力發電系統為前提,藉由調整螺距角度防止由葉片2之變形所導致之發電效率之降低或翼振動之增加者。
於本發明之實施例1中,藉由調整螺距角度而防止於尤其是要求提高發電效率之自切入風速Vin至風速Vd之風速區域中之、由葉片之變形所導致之發電效率之降低或翼振動之增加。
圖5中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100之方塊線圖。如圖5所示,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100具備分析模型101及學習器102。又,藉由風速測量部103測量風速,藉由轉子或發電機之旋轉速度測量部(旋轉速度測量部)104測量發電機之旋轉速度,藉由偏航誤差測量部105測量相對於風向之偏航誤差,藉由機艙傾斜角測量部106測量機艙傾斜角,藉由方位角測量部107測量方位角,藉由發電電力測量部108測量發電電力,藉由翼變形量測量部109測量翼變形量,並將測量之該等測量信號110輸入至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100。
自被賦予測量信號110之分析模型101輸出預先藉由模擬計算完畢之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於學習器102中,基於測量信號110,於運轉中學習輸出螺距角度指令值之函數,並輸出該函數之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
圖5中,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100作為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之計算部,具備2個計算部(分析模型101與學習器102),該等能夠藉由如條件S10所示般設為根據學習器102之經驗修正起初準備之分析模型101之特性之關係,或如條件S11所示般,將反映有學習器102之經驗之輸出加入至初始狀態之分析模型101之輸出,而設為適合於現狀之運轉狀態之最佳之螺距角度指令值。
再者,藉由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100計算出之螺距角度指令值針對每個葉片求出,並被直接賦予至各葉片之螺距角度驅動裝置8,或分別相加於圖2之可變速控制部21所賦予之每個葉片之螺距角度指令值,而賦予至圖1之螺距角度驅動裝置8。
圖6利用方塊線曲線圖示分析模型101與其輸入之關係。如圖6所示,將測量信號110中由風速測量部103、轉子或發電機之旋轉速度測量部(旋轉速度測量部)104、偏航誤差測量部105、機艙傾斜角測量部106、及方位角測量部107所測量之測量信號作為狀態信號111輸入至分析模型101,輸出考慮了預先記憶之翼變形量之螺距角度指令值(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
圖7係用以預先製作輸出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之分析模型之流程圖。於處理步驟S100,輸入風速、旋轉速度、偏航誤差、機艙傾斜角、及方位角之各參數。
於處理步驟S101,輸入螺距角度之初始值。於處理步驟S102,基於處理步驟S100與處理步驟S101之輸入值,藉由葉片之空氣動力及物理模型計算於各翼素之變形量與空氣動力性能。
於處理步驟S103,判定是否計算出使空氣動力性能最大化之螺距角度,於未計算出之情形時,於在處理步驟S101變更螺距角度之值後,再次實施處理步驟S102之處理。藉此,針對同一參數探索考慮了變形量之使空氣動力性能最大化之螺距角度。
於處理步驟S104,判定是否網羅有可獲得之測量資訊,於未網羅之情形時,再次執行處理步驟S100~S103之處理。藉此,針對網羅有風車之運轉狀態之參數,探索考慮了變形量之使空氣動力性能最大化之螺距角度。
藉由處理步驟S105,對於網羅有風車之運轉狀態之參數,製作考慮了變形量之使空氣動力性能最大化之螺距角度之分析模型。
再者,如要求提高發電效率之自切入風速Vin至風速Vd之風速區域中之空氣動力性能之最大化係表示:使於葉片整體之旋轉方向施加之轉矩或力最大化、使於葉片整體之旋轉方向施加之力與於葉片整體之推力方向施加之力之商最大化、使葉片整體之揚力最大化、或使葉片整體之揚力與阻力之商最大化。
又,如要求降低葉片負載之風速Vd以上之發電運轉時、或暴風時之發電待機時之空氣動力性能之最大化係表示:使於葉片整體之旋轉方向施加之力與於葉片整體之推力方向施加之力之商最大化、使於葉片整體之推力方向施加之力最小化、使葉片整體之揚力與阻力之商最大化、或使葉片整體之阻力最小化。
因此,基於測量條件,自分析模型參照之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亦能夠根據風速區域變更。
分析模型101之實現形態可為函數之形態、及表參照型。函數係利用分析及過去動作之資料,藉由內插及外插等擬合方法或機器學習而製作。藉此,能夠實現分析模型之資訊量削減。然而,存在伴隨著近似誤差之可能性。表參照型能夠藉由儲存多個資料而降低近似誤差。然而,分析模型之資訊量增大。
於由表參照型構成分析模型101之情形時,於圖6之例中成為將風速、旋轉速度、偏航誤差、機艙傾斜角、及方位角之五者作為輸入參數,將螺距角度指令值作為輸出之五維之表。再者,螺距角度指令值不僅可為固定值,亦可為具有特定幅度之值。五維之表形式之分析模型101藉由事先執行圖7之流程而構成,於實際運用時,輸出由同一時刻輸入之五個輸入參數決定之螺距角度指令值。再者,於表上不存在由五個參數決定之一個值之情形時,可執行如下處理:藉由適當之插值處理或選擇由多個輸入參數決定之近似值等求出螺距角度指令值。
如上所述,圖6、圖7所示之情形之分析模型101藉由圖7之方法預先設定分析模型101之模型特性,輸入與現狀對應之測量信號110,參照分析模型101製成考慮了變形量之螺距角度指令值。
圖8顯示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100之學習器102與其輸入之關係之方塊線圖。
如圖8所示,學習器102與分析模型101相同,藉由風速測量部103測量風速,藉由轉子或發電機之旋轉速度測量部(旋轉速度測量部)104測量發電機之旋轉速度,藉由偏航誤差測量部105測量相對於風向之偏航誤差,藉由機艙傾斜角測量部106測量機艙傾斜角,藉由方位角測量部107測量方位角,並輸入該等測量信號作為狀態信號111。
又,於評估信號決定部114中,為了獲得評估信號112,使用關於方位角測量部107所測量之方位角、發電電力測量部108所測量之發電電力、及翼變形量測量部109所測量之翼變形量之測量信號。
於評估信號112之計算過程中,根據翼變形量測量部109所測量之測量信號,藉由翼振動速度運算部113導出翼振動速度。於翼振動速度運算部109中,例如能夠藉由對測量之應變或移位進行微分而導出速度。或者,亦可藉由測量之應變或移位之二階微分而導出加速度。或者,亦可直接使用測量之應變或移位。
因風切變、塔影效應之影響,根據方位角的不同而有翼振動速度增大之可能性。又,於實際之運轉時,風速中伴隨有亂流,故因風速變動之影響,亦有翼振動速度進一步增大之可能性。尤其是於長翼葉片中,有翼振動速度之增大更為顯著之可能性。
因此,於圖8所示之評估信號決定部114中,具有如下功能:根據方位角及/或翼振動速度之大小,決定是否使用發電電力及/或翼振動速度作為評估信號。例如於塔架附近之方位角下,可使用翼振動速度作為評估信號112。又,於翼振動速度成為任意閥值以上之情形時,可使用翼振動速度作為評估信號112,若為閥值以下則可僅使用發電電力作為評估信號112。藉此,於學習器102中,可考慮翼振動速度之影響,除能夠提高發電電力以外,亦能夠使葉片之負載適當化。
基於該等狀態信號111及評估信號112,於學習器102中,藉由強化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對輸出針對狀態信號111而改善評估信號112之螺距角度指令值之函數進行學習。強化學習例如為如下學習方法:使用從如風力發電系統般之控制對象等環境獲得之狀態信號,以自目前狀態至將來獲得之評估信號之期待值成為最大之方式,產生對環境之操作信號。再者,於強化學習之演算法,例如能夠使用Q學習、深度強化學習、行動者評論家(Actor-Critic)等公知之技術。
再者,於分析模型101為函數之形態之情形時,亦可更新分析模型101之函數、及/或於學習器102中藉由強化學習而學習之函數。又,於分析模型101為表參照型之情形時,更新於學習器102中藉由強化學習而學習之函數,將自學習器輸出之螺距角度指令值作為修正值相加於自分析模型101輸出之螺距角度指令值來作為最終之螺距角度指令值進行運算。藉此,即便於分析模型101伴隨有分析所產生之數值誤差之情形時,亦能夠基於實際之測量資料,利用學習器102修正螺距角度指令值,藉此控制為變形考慮螺距角度。
總而言之,圖8所示之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100之學習器102將風速、旋轉速度、偏航誤差、機艙傾斜角、及方位角之五者作為輸入參數,基本上藉由使用各個時刻之五個輸入參數之圖7之處理構成該各個時刻之模型(稱為分時模型),獲得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並且另一方面,使用由評估信號決定部114決定之評估信號112取捨選擇上述分時模型。之後,根據選擇之被認為合適之分時模型群形成與分析模型101對應之學習模型。該一連串處理利用所謂強化學習之思考方法而實現。
於圖20中,以流程圖之方式記載與學習器102相關之一連串處理。於作為圖20之最初之處理之處理步驟S200中,輸入風速、旋轉速度、偏航誤差、機艙傾斜角、及方位角之各參數。繼而於處理步驟S201中,輸入由評估信號決定部114決定之評估信號。再者,作為其前提,實施方位角、發電電力、翼變形量之輸入、以及翼振動速度之計算處理,完成決定評估信號之處理。
於處理步驟S202中,學習螺距角度之操作方法,但此處之處理內容相當於先前敍述之「將風速、旋轉速度、偏航誤差、機艙傾斜角、及方位角之五者作為輸入參數,基本上藉由使用各個時刻之五個輸入參數之圖7之處理構成該各個時刻之模型(稱為分時模型),獲得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並且另一方面,使用由評估信號決定部114決定之評估信號112取捨選擇上述分時模型。之後,根據選擇之被認為合適之分時模型群形成與分析模型101對應之學習模型」。因此,根據該處理,求出與於同一輸入時藉由學習求出之螺距角度指令值和藉由分析模型101求出之螺距角度指令值之間之差分對應之修正資訊S10。
於處理步驟S203中,判斷分析模型101是否為函數形式,於函數之情形時移行至處理步驟S204之處理,於並非為函數之情形時移行至處理步驟S207之處理。
於處理步驟S204中,利用與藉由學習求出之螺距角度指令值和藉由分析模型101求出之螺距角度指令值之間之差分對應之修正資訊S10更新分析模型101之函數,於處理步驟S205中輸出藉由分析模型101求出之螺距角度指令值,作為結果,於處理步驟S206中控制螺距角度。
於處理步驟S207中,藉由學習器102構築模型,於處理步驟S208中自學習器102中之模型輸出螺距角度指令值(於此情形時輸出學習器與分析模型輸出之差分),於處理步驟S209中相加於藉由分析模型101求出之螺距角度指令值並輸出,作為結果,於處理步驟S206中控制螺距角度。
再者,若為僅於如自切入風速Vin至風速Vd般之低風速區域中之運轉,則能夠僅藉由圖5之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100調整螺距角度。又,於考慮更寬風速區域中之運轉之情形時,亦可如圖9所示般,藉由將利用變形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100計算出之指令值相加於風力發電系統1之螺距角度控制部22之指令值,決定最終之螺距角度指令值。此處,螺距角度控制部22可將來自旋轉速度控制部22a之指令值與來自轉矩控制部22b之指令值相加,計算出螺距角度指令值,亦可僅基於旋轉速度控制部22a計算出螺距角度指令值。再者,圖9係表示安裝於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控制器11之更寬風速區域中之運轉控制部之處理概要之方塊線圖。
如上所述,圖8所示之情形之學習器102藉由學習求出考慮了變形量之螺距角度指令值,關於其使用方法,亦可用於如上所述如條件S10所示般修正分析模型101之模型特性之方式,亦可如條件S11所示般以如下形式進行利用,即,對初始狀態之分析模型101之輸出填補與分析模型101之輸出之間之差分作為學習後之學習器102之輸出。
圖10係用以預先製作與變形考慮螺距角度對應之發電機轉矩之分析模型101之流程圖。
於圖10中,於處理步驟S106輸入風速、旋轉速度、偏航誤差、機艙傾斜角、方位角、及螺距角度之參數。於處理步驟S107計算發電電力與發電機轉矩。
於處理步驟S108,判定是否網羅有可獲得之測量資訊,於未網羅之情形時,再次執行處理步驟S106與處理步驟S107之處理。藉此,針對網羅有風車之運轉狀態之參數探索發電機轉矩。於處理步驟S109,亦可針對網羅有風車之運轉狀態之參數,將與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對應之發電機轉矩追加儲存於儲存有上述螺距角度之分析模型,藉此製成分析模型108。
圖11係用以說明風力發電系統1中之相對於流入至某個葉片剖面之翼素之相對風速之迎角、螺距角度、及初始扭轉角之關係之圖。如圖11所示,由翼115之旋轉所產生之旋轉速度ω與由風速V所致之相對風速W流入至翼115。翼115之旋轉面與翼弦長所成之角為螺距角度θp與葉片之初始扭轉角θs之和(θp+θs)。又,相對風速W與翼弦長所成之角成為翼之迎角α0。
又,圖12係用以說明圖11中產生變形量之情形之關係之圖。於翼115中產生變形量之情形時,如圖12所示般,加上相對風速之變化、及於旋轉面與翼弦長形成之角加上扭轉
Figure 02_image001
,翼115之迎角變化為α1。
圖13係表示風力發電系統1中產生變形量之情形之某個葉片剖面之迎角與空氣動力性能(剖面空氣動力性能)之關係之圖。因此,如圖13所示,因自α0變化為α1,故翼115之剖面空氣動力性能降低。此處,剖面空氣動力性能係翼115之揚力、於旋轉方向施加之轉矩、力、或於翼115之旋轉方向施加之力與於推力方向施加之力之商。
圖14係表示於應用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100之情形與未應用之情形時之風速與於旋轉方向施加之力之關係之1例之圖。如圖14所示,相對於資料庫應用前之於旋轉方向施加之力116,資料庫應用後之於旋轉方向施加之力117平均能夠提高約10%。
於應用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情形時,能夠控制為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進而能夠藉由活用實機運轉資料更新或修正螺距角度指令值,實現發電電力之提高或負載之降低。
對圖5所示之實施例1之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100中如上所述般構成分析模型101或學習器102之物理意義及效果進行整理,彙總如下。
藉由活用風速測量部103及旋轉速度測量部104之輸出,能夠調整為考慮了變形量之使空氣動力性能最大化之螺距角度(翼變形考慮螺距角度)。
進而,藉由活用偏航誤差測量部105,能夠調整為於風力發電系統1未正對於風向之情形時產生之翼變形考慮螺距角度。
又,藉由利用機艙傾斜角測量部106,能夠於風力發電系統1設置於浮體之情形時,調整為於轉子4前後傾斜之情形時產生之翼變形考慮螺距角度。
因風速測量部103測量機艙5附近之風速,故無法考慮被稱為風切變之海拔愈高風速愈大之效果。進而,無法考慮下風向方式風車中之被稱為塔影效應之通過塔架後之塔架附近之風速降低之效果。因此,藉由活用方位角測量部107,能夠考慮由風切變與塔影效應所造成之一個旋轉週期中之風速變化。因此,能夠調整為一個旋轉週期中之翼變形考慮螺距角度。於此情形時,能夠對各葉片進行獨立螺距控制。
翼變形量測量部109例如能夠藉由光纖感測器或應變計等測量。作為具體之光纖感測器之例,可使用日本專利特開2018-145899號所記載之技術。自光源照射光,在配置於葉片之光纖感測器中,將具有與葉片之應變之變化量對應之波長之光經由光纜反射至檢測器。檢測器檢測傳送之反射光之波長,檢測之反射光能夠藉由將光強度轉換為應變而轉換為與波長對應之應變量。
再者,此處,自風速測量部103、旋轉速度測量部104、偏航誤差測量部105、機艙傾斜角測量部106、發電電力測量部108、翼變形量測量部109輸入至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100之值可與各測量部之輸出信號一致,亦可為實施有設定了特定時間常數之濾波處理之值。
再者,於構成本發明之運轉控制部時,實際上較實用為採用計算系統,藉由軟體實現。因此,圖2之控制器11內之可變速控制部21之功能(螺距角度控制部22、發電機轉矩控制部23)、或圖5之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100之功能等藉由計算機系統,利用軟體實現。實施例中將關於主要功能之一部分之軟體例示於圖7、圖8、圖9、圖10等。雖然並未全部例示,但當然未被例示於此之部分亦同樣地被軟體化而實現。又,於測量器或對其輸出進行加工之轉換功能之部分亦能夠進行軟體處理。 [實施例2]
使用圖15,對本發明之實施例2之風力發電系統進行說明。再者,關於與實施例1重複之點,省略詳細之說明。
圖15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2之風力發電系統之運轉控制部之方塊線圖。與實施例1不同,測量信號110中具備方位角修正值產生部200,採用將方位角之修正值輸入至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100而計算螺距角度指令值之構成。
方位角修正值產生部200例如藉由將螺距角度驅動裝置之時間常數乘以旋轉速度測量部104所測量之旋轉速度所得之值相加於來自方位角測量部107之值,計算出對自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直至實際到達螺距角度指令值為止之方位角的相位前進之影響進行了修正之方位角。此時,可將時間常數之2倍或3倍之值乘以旋轉速度。
於應用本發明之實施例2之情形時,藉由修正方位角測量時刻中之螺距角度指令值與應於實際到達螺距角度指令值之時刻計算出之螺距角度指令值之偏差,能夠抑制發電效率之降低。 [實施例3]
使用圖16,對本發明之實施例3進行說明。再者,關於與實施例1及實施例2重複之點,省略詳細之說明。
圖16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3之風力發電系統之運轉控制部之方塊線圖。與實施例1及實施例2不同,其具備螺距角度驅動裝置之逆模型300,藉由將利用逆模型修正之螺距角度指令值相加於實施例1及實施例2中之螺距角度指令值,決定最終之螺距角度指令值。逆模型係藉由分析及基於過去動作之資料之機器學習求出螺距角度驅動裝置之反傳送函數而製作。
於應用本發明之實施例3之情形時,藉由活用逆模型修正自螺距角度指令值之計算時刻直至實際到達螺距角度指令值之時刻為止因測量資訊變動而產生之、根據到達時刻之測量資訊計算出之螺距角度指令值與到達時刻之實際之螺距角度之誤差,藉此能夠抑制發電效率之降低。 [實施例4]
使用圖17,對本發明之實施例4之風力發電系統之運轉控制部進行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4之螺距角度運轉控制部與實施例1~實施例3相同,因此省略說明。
於實施例4中,與實施例1~實施例3不同,其具備螺距角度測量部400,除上述測量部以外,基於螺距角度測量部400之測量資訊,由分析模型101計算發電機轉矩指令值。
於學習器102中,同樣除上述測量部以外,基於螺距角度測量部400所測量之測量信號及上述評估信號,更新輸出發電機轉矩指令值之函數,修正發電機轉矩指令值。
再者,發電機轉矩指令值可僅使用自分析模型101計算出之值,亦可將自分析模型101計算出之值相加於自發電機轉矩控制部23計算出之值,決定最終之發電機轉矩指令值。
於應用本發明之實施例4之情形時,藉由調整為與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下之運轉對應之發電機轉矩,能夠抑制發電效率之降低。 [實施例5]
使用圖18,對本發明之實施例5之風力發電系統之運轉控制部進行說明。與實施例1~實施例4不同,其具備能夠切換發電運轉模式與發電待機模式之模式切換功能500,藉此於發電運轉時與發電待機時,基於測量資訊而變更參照之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
又,於發電待機時,轉子或發電機之旋轉停止,因此對於測量資訊而言不需要旋轉速度測量部及發電電力測量部。
於發電待機時,根據分析模型參照如使於推力方向施加之力最小化之螺距角度。於學習器102中,基於上述測量資訊之狀態信號與翼振動速度之評估信號,對輸出改善翼振動速度之螺距角度指令值之函數進行更新。
於應用本發明之實施例5之情形時,藉由於發電待機時控制為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能夠降低施加於葉片之負載。 [實施例6]
使用圖19,對本發明之實施例6之風力發電系統之運轉控制部進行說明。再者,關於與實施例1~實施例5重複之點,省略詳細之說明。
於實施例6中,於來自變形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100之指令值與螺距角度控制部22之指令值之加算部具有加權運算部600,進行加權運算。藉此,能夠於調節風所產生之能量之輸入之風速較高之額定運轉附近之區域中,將螺距角度控制於變形考慮螺距角度之附近而抑制發電電力降低。此時之加算方法例如藉由(1)式決定。
[數1]
Figure 02_image003
此處,k為加權係數,θip _ dem 為第i個葉片之最終決定之螺距角度指令值,θp _ conv 為螺距角度控制部之指令值,θip _ opt 為來自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100之指令值。k係利用風速之測量值V、螺距角度開始增加之風速V1 、相對於既有控制之發電電力之提高率為正且為最小之風速V2 ,藉由下述式導出。再者,V1 與V2 事先基於性能評估結果運算。
[數2]
Figure 02_image005
藉由導出之k,於未達風速V1 時控制為變形考慮螺距角度。又,於風速V1 以上且未達風速V2 時,利用權重k自變形考慮螺距角度向既有指令值加算,於風速V2 以上時,控制為既有指令值。
通過以上實施例,於本發明中,能夠實現「一種風力發電系統,其特徵在於:具備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該計算部求出考慮了葉片之變形量之螺距角度指令值;對螺距角度驅動裝置賦予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之螺距角度指令值,而變更螺距角度」。
進而關於螺距角度之推定方法,能夠實現「基於風速、轉子或發電機之旋轉速度、方位角之狀態信號、方位角及/或翼振動速度,將決定之發電電力及/或翼振動速度作為評估信號輸入至學習器,學習器推定改善相對於狀態信號之評估信號之螺距角度指令值,基於所推定之螺距角度指令值而控制螺距角度」。
又,作為學習器之使用方法,可應用對設定為初始狀態之分析模型之模型特性進行修正之方式、對與分析模型之間之差分進行修正之方式等。
又,關於利用學習器等求出之變形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之使用方法,可直接賦予至葉片2之螺距角度驅動裝置8,亦可以相加於控制器11之輸出之形式進行賦予。
此外,於構成變形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100時,可採用各種構成,又,可根據現狀採用各種對應。
1:風力發電系統 2:葉片 3:輪轂 4:轉子 5:機艙 6:發電機 7:風向風速感測器 8:螺距角度驅動裝置 9:塔架 10:電力轉換器 11:控制器 12:旋轉速度感測器 21:可變速控制部 22:螺距角度控制部 22a:旋轉速度控制部 22b:轉矩控制部 23:發電機轉矩控制部 100:變形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 101:分析模型 102:學習器 103:風速測量部 104:旋轉速度測量部 105:偏航誤差測量部 106:機艙傾斜角測量部 107:方位角測量部 108:發電電力測量部 109:翼變形量測量部 110:測量信號 111:狀態信號 112:評估信號 113:翼振動速度運算部 114:評估信號決定部 115:翼 116:翼變形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應用前之於旋轉方向施加之力 117:翼變形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應用後之於旋轉方向施加之力 200:方位角修正值產生部 300:逆模型 400:螺距角度測量部 500:模式切換部 600:加權運算部 Qrat:額定發電機轉矩 S10:條件 S11:條件 S101~S109:步驟 S200~S206:步驟 V:風速 Va:風速 Vb:風速 Vc:風速 Vd:風速 Vin:切入風速 Vout:切出風速 W:相對風速 Wrat:額定旋轉速度 α0:迎角 α1:迎角 θmax:順槳側 θmin:逆槳側 θp:螺距角度 θs:初始扭轉角 ω:旋轉速度
圖1係表示能夠應用本發明之一般之風力發電系統整體之概略構成例之圖。 圖2係表示安裝於風力發電系統1之控制器11之運轉控制部之處理概要之方塊線圖。 圖3係表示可變速控制部21內之螺距角度控制部22之概要之方塊線圖。 圖4係表示風力發電系統1之風速、發電電力、旋轉速度、發電機轉矩、及螺距角度之關係之概略圖。 圖5係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100之方塊線圖。 圖6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分析模型101與其輸入之關係之方塊線圖。 圖7係表示用以預先製作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分析模型101之流程之圖。 圖8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100之學習器102與其輸入之關係之方塊線圖。 圖9係表示安裝於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控制器11之於更寬風速區域之運轉控制部之處理概要之方塊線圖。 圖10係用以預先製作與變形考慮螺距角度對應之發電機轉矩之分析模型101之流程圖。 圖11係用以說明風力發電系統1中之、相對於流入至某個葉片剖面之翼素之相對風速之迎角、螺距角度及初始扭轉角之關係之圖。 圖12係用以說明風力發電系統1中之、相對於流入至某個葉片剖面之翼素之相對風速之迎角、螺距角度、初始扭轉角、及翼變形之關係之圖。 圖13係用以說明風力發電系統1中之因翼變形而導致某個葉片剖面中之空氣動力性能降低之圖。 圖14係用以說明應用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運轉控制部之情形與未應用之情形時之風速與於旋轉方向施加之力之關係之圖。 圖15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2之風力發電系統之運轉控制部之方塊線圖。 圖16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3之風力發電系統之運轉控制部之方塊線圖。 圖17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4之風力發電系統之運轉控制部之方塊線圖。 圖18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5之風力發電系統之運轉控制部之方塊線圖。 圖19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6之風力發電系統之運轉控制部之方塊線圖。 圖20係表示與學習器102相關之一連串處理之流程圖。
100:變形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
101:分析模型
102:學習器
103:風速測量部
104:旋轉速度測量部
105:偏航誤差測量部
106:機艙傾斜角測量部
107:方位角測量部
108:發電電力測量部
109:翼變形量測量部
110:測量信號
S10:條件
S11:條件

Claims (15)

  1. 一種風力發電系統,其特徵在於具備:複數個葉片,其等能夠藉由螺距角度驅動裝置而變更螺距角度;轉子,其於上述葉片接受風而旋轉;及發電機,其利用上述轉子之旋轉能量發電;且具備求出考慮了上述葉片之變形量之螺距角度指令值之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對上述螺距角度驅動裝置賦予上述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之上述螺距角度指令值而變更螺距角度。
  2. 如請求項1之風力發電系統,其中上述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具備:分析模型,其將風力發電系統中之測量信號與考慮了上述變形量之螺距角度指令值之關係模型化;及學習器,其藉由使用風力發電系統中之上述測量信號之學習,求出考慮了上述變形量之螺距角度指令值。
  3. 如請求項2之風力發電系統,其中根據上述學習器之學習經驗而修正上述分析模型之特性,並對上述螺距角度驅動裝置賦予上述螺距角度指令值,該螺距角度指令值係對經修正之上述分析模型賦予風力發電系統中之上述測量信號時之螺距角度指令值。
  4. 如請求項2之風力發電系統,其中對上述螺距角度驅動裝置賦予來自上述分析模型之上述螺距角度指令值與來自上述學習器之上述螺距角度指令值之和。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風力發電系統,其具備螺距角度控制部,該螺距角度控制部設定為了將發電機轉矩與發電機轉速控制為各自之目標值之螺距角度指令值,對上述螺距角度驅動裝置賦予來自上述螺距角度控制部之螺距角度指令值及來自上述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之螺距角度指令值,而變更螺距角度。
  6. 如請求項2至4中任一項之風力發電系統,其中上述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基於風速、轉子或發電機之旋轉速度、方位角之狀態信號、上述方位角及翼振動速度中之至少一者,將作為評估信號而決定之發電電力及翼振動速度中之至少一者輸入至上述學習器;上述學習器推定改善相對於上述狀態信號之評估信號之螺距角度指令值,並基於經推定之螺距角度指令值控制上述螺距角度。
  7. 如請求項6之風力發電系統,其中上述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基於上述狀態信號,自上述分析模型輸出螺距角度控制資訊,該分析模型記憶有預先計算出之考慮了葉片變形量之螺距角度控制資訊;利用上述學習器改善上述分析模型或修正上述分析模型之螺距角度控制資訊,藉此基於運算出之螺距角度指令值而控制上述螺距角度。
  8. 如請求項6之風力發電系統,其中上述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於開始發電之第一風速以上,且到達額定發電之第二風速以下之情形時,基於自上述分析模型取得之以使於上述葉片之旋轉方向施加之力或轉矩最大化之方式運算出之螺距角度指令值,控制上述螺距角度。
  9. 如請求項6之風力發電系統,其具備反饋控制部,該反饋控制部將上述轉子或發電機之旋轉速度之目標值與測量值之偏差用於輸入值,而計算螺距角度控制資訊;基於來自上述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之螺距角度指令值、及上述反饋控制部之螺距角度控制資訊,藉由運算出之螺距角度指令值而控制螺距角度。
  10. 如請求項6之風力發電系統,其具備反饋控制部,該反饋控制部將發電機轉矩之目標值與測量值之偏差用於輸入值,而計算螺距角度控制資訊;基於來自上述變形量考慮螺距角度指令值計算部之上述螺距角度指令值、及上述反饋控制部之螺距角度控制資訊,藉由運算出之螺距角度指令值而控制螺距角度。
  11. 如請求項6之風力發電系統,其將上述轉子或發電機之旋轉速度乘以螺距角度驅動裝置之時間常數而得之值相加於上述方位角,利用加算值作為上述分析模型及學習器中之至少一者之狀態信號。
  12. 如請求項6之風力發電系統,其基於經修正之螺距角度指令值調整螺距角度,該經修正之螺距角度指令值係藉由根據螺距角度驅動裝置之反傳送函數製作之逆模型而修正上述螺距角度指令值所獲得。
  13. 如請求項9之風力發電系統,其基於藉由加權運算部對上述分析模型及學習器中之至少一者之螺距角度控制資訊、及上述反饋控制部之螺距角度控制資訊進行運算而得出之螺距角度指令值,控制螺距角度。
  14. 如請求項7之風力發電系統,其具備切換發電運轉模式與發電待機模式之模式切換部,並基於螺距角度控制資訊控制螺距角度,該螺距角度控制資訊係於上述發電待機模式時基於風速之測量資訊而自上述分析模型取得之以使上述葉片之推力方向負載最小化之方式運算出者。
  15. 如請求項1之風力發電系統,其中上述葉片為柔構造。
TW108137218A 2018-10-24 2019-10-16 風力發電系統 TWI7088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99731A JP2020067023A (ja) 2018-10-24 2018-10-24 風力発電システム
JP2018-199731 2018-10-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6428A TW202016428A (zh) 2020-05-01
TWI708893B true TWI708893B (zh) 2020-11-01

Family

ID=70389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7218A TWI708893B (zh) 2018-10-24 2019-10-16 風力發電系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067023A (zh)
TW (1) TWI7088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6406B (zh) * 2019-10-16 2020-08-04 上海海事大学 基于强化学习的风电机组实时变桨距鲁棒控制系统及方法
KR20210006874A (ko) * 2020-12-30 2021-01-19 정인우 칼만필터 및 심층강화학습 기반의 풍력발전기 요 오정렬 제어 방법
CN114294158A (zh) * 2021-11-15 2022-04-08 北京华能新锐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鲁棒控制的风电机组气动不平衡载荷控制方法
CN113883008B (zh) * 2021-11-23 2023-06-16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抑制多扰动因素的风机模糊自适应变桨距控制方法
TWI781850B (zh) * 2021-12-10 2022-10-21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智慧聯網風力發電故障診斷檢測系統及其檢測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602458A (zh) * 2014-07-07 2016-01-16 Hitachi Ltd 風力發電系統
CN105673325A (zh) * 2016-01-13 2016-06-15 湖南世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rbf神经网络pid的风电机组独立变桨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602458A (zh) * 2014-07-07 2016-01-16 Hitachi Ltd 風力發電系統
CN105673325A (zh) * 2016-01-13 2016-06-15 湖南世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rbf神经网络pid的风电机组独立变桨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6428A (zh) 2020-05-01
JP2020067023A (ja) 2020-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8893B (zh) 風力發電系統
CN109072875B (zh) 使用实时增益计算的风力涡轮机的控制
CA2516477C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aerodynamic load of a wind turbine based on local blade flow measurement
CN103850876B (zh) 一种适用于无载荷测量的风电机组独立变桨控制方法
Larsen et al. Active load reduction using individual pitch, based on local blade flow measurements
Pawsey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passive variable-pitch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s
CN109154276B (zh) 使用实时叶片模型的风力涡轮机的控制
DK2306003T3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wind turbine
US20130302161A1 (en) Controller of wind turbine and wind turbine
Castaignet et al. Frequency-weight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of trailing edge flaps on a wind turbine blade
CN108488035B (zh)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失速和变桨混合控制方法
CN102797629A (zh) 一种风电机组的控制方法、控制器及其控制系统
CN103758699B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桨距角控制方法及桨距角控制器
JP2020139427A (ja) 風力発電システム、風量発電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6581435B2 (ja) 風力発電システム
DK2642121T3 (en) A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wind turbine by maximizing its production while minimizing the impact on the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WO2019150805A1 (ja) 風力発電装置及び風力発電システム
Morgan et al. Aerodynamic modelling of a novel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concept
EP3987171B1 (en) Controlling noise emissions from individual blades of a wind turbine
WO2019187553A1 (ja) 風力発電システム
CN114876732A (zh) 一种风电机组变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876730B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阵风降载运行控制方法
JP2021038729A (ja) 風力発電システム及び風力発電システムの診断方法
Poole Optimisation of a mini horizontal axis wind turbine to increase energy yield during short duration wind variations
WO2024028232A1 (en) Wind turbine blade, wind turbin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wind turb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