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8576B - 防離磁扣 - Google Patents

防離磁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8576B
TWI708576B TW108143241A TW108143241A TWI708576B TW I708576 B TWI708576 B TW I708576B TW 108143241 A TW108143241 A TW 108143241A TW 108143241 A TW108143241 A TW 108143241A TW I708576 B TWI708576 B TW I70857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buckle
space
female
ma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3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9968A (zh
Inventor
呂竹鈞
Original Assignee
倍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倍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倍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432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08576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85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857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199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9968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防離磁扣主要由公扣與母扣所構成,該公扣具有卡合部與公磁吸件,而母扣具有被卡合部與母磁吸件,當公磁吸件與母磁吸件相互磁性吸附而能使卡合部嵌合於被卡合部,其中,被卡合部的一側設有卸除部,卸除部具有卸除口與限位面,限位面能導引卡合部朝向卸除口移動以讓公扣能分離於母扣,而限位面和公磁吸件磁吸於母磁吸件所產生的磁力配合而驅使卡合部移回至被卡合部,藉此,當公扣與母扣受到外力推抵而使卡合部朝向卸除口移動時,卡合部會碰觸到限位面,並在外力的力量大小無法使公、母扣相互分離的狀態下,卡合部會移回至被卡合部,使得卡合部持續嵌合於被卡合部,讓公、母扣不易相互分開。

Description

防離磁扣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運用磁鐵而能將公、母扣相互嵌合的磁扣,特別是一種當公、母扣發生錯位時,公扣能相對於母扣進行移動以讓公、母扣持續組裝在一起的磁扣。
隨時工業技術逐漸進步,使得扣具的結構與機能持續演進,而趨向多樣化與精緻化發展,如今包括衣著、傢飾、運動用具、安全護具、手提袋等多種物件都具有特殊設計的扣具。
然而,目前市面上已有一種能快速組裝及容易拆解的習知磁扣1,請參閱圖1A所示,習知磁扣1主要由一公扣10以及一母扣11所構成,公扣10設有兩個間隔排列的卡合件101,並於內部安裝一公磁吸件102,而母扣11設有兩個間隔排列的卡合槽111以及兩個間隔排列的卸除缺口112,並且,母扣11的內部安裝有一能磁性吸附於公磁吸件102的母磁吸件113,如圖所示,每一個卡合件101具有一沿著Z軸延伸形成的接合塊101a以及一從接合塊101a沿著X軸延伸形成的卡合塊101b,而每一個卡合槽111具有一沿著Z軸凹陷形成的接合空間111a以及一從接合空間111a沿著X軸凹陷形成的卡合空間111b,其中,每一個卸除缺口112的開口方向平行於Y軸,而每一個卸除缺口112成形於卡合槽111的一側,使接合空間111a與卡合空間111b兩者同時連通於卸除缺口112。
請參閱圖1B所示,公扣10透過公磁吸件102磁性吸附於母磁吸件113而靠近於母扣11,使得卡合件101的卡合塊101b從卡合槽111的接合空間111a移動至卡合槽111的卡合空間111b,進而每一個卡合塊101b分別嵌合於卡合空間111b,藉此,公扣10與母扣11能相互組裝在一起。
請參閱圖1B與圖1C所示,當平行於Y軸的外部作用力12分別推抵於公扣10與母扣11時,公扣10會相對於母扣11而沿著Y軸方向進行移動,使得每一個卡合件101的卡合塊101b都會朝向卸除缺口112移動,然而,若外部作用力12的力量大小小於公磁吸件102與母磁吸件113之間相互磁吸的磁性吸力,公磁吸件102與母磁吸件113之間的磁性吸力會限制卡合塊101b持續嵌合於卡合槽111的卡合空間111b,使得公扣10與母扣11兩者依然呈現相互組裝的狀態,但是,一旦外部作用力12的力量大小大於公磁吸件102與母磁吸件113之間相互磁吸的磁性吸力,則卡合塊101b會透過卸除缺口112而分離於卡合槽111的卡合空間111b,使得公扣10與母扣11兩者呈現相互分離的狀態,進而即使公扣10與母扣11兩者能透過公磁吸件102磁性相吸於母磁吸件113而避免相互分離,但仍必須隨時注意公扣10與母扣11是不是因為受到外部作用力12而相互分開,相對造成使用上的不方便以及降低了使用習知磁扣1的安全性。
本發明的主要目在於改良磁扣的結構樣態,使公扣與母扣兩者在相互組裝的狀態下而受到外力而進行錯位移動時,公扣能相對於母扣而沿著相反於外力的方向進行移動,進而使公扣與母扣兩者不會呈現相互分離的狀態,致使公扣組裝於母扣之後就不必擔心公扣會因為外力而分離於母扣,相對能增加使用磁扣的安全性。
本發明的次要目的在於針對母扣的結構進行改良,使得公扣與母扣相互組裝之後,公扣能相對於母扣沿著兩個彼此相反的方向進行移動,進而使公扣與母扣能彼此相互分離,藉此,防離磁扣不單只有一種分離方式能將公、母扣相互分離,而是有兩種分離方式能將公、母扣相互分離,進而能提高將公扣分離於母扣的便利性。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在於同時改良公、母扣兩者的結構樣態,使公扣透過兩磁鐵之間的磁性吸力而靠近於母扣時,公扣能確實地組裝於母扣,進而使用者不需要確認公扣是否已組裝於母扣,相對提高公扣組裝於母扣的便利性。
為實現前述目的,本發明有關於一種防離磁扣,上述防離磁扣主要由一公扣與一母扣所構成,上述公扣具有一卡合部,並安裝一公磁吸件,上述卡合部沿著一第一方向延伸形成一接合塊,並從上述接合塊沿著一近乎垂直於上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形成一卡合塊,而上述母扣具有一被卡合部,並安裝一母磁吸件,上述被卡合部沿著上述第一方向凹陷形成一接合空間,並再沿著上述第二方向凹陷形成一連通於上述接合空間的卡合空間以抑制上述卡合塊移向上述接合空間,而上述母磁吸件磁性相吸於上述公磁吸件,使上述卡合塊能從上述接合空間移入上述卡合空間以進行嵌合。
其中,上述母扣進一步具有一位在上述被卡合部一側的卸除部,上述卸除部具有一同時連通於上述接合空間與卡合空間的卸除空間,上述卸除空間的內部具有一限位面,並設有一成形於上述母扣的卸除口,上述限位面的兩側分別相鄰於上述卸除口與卡合空間,並能導引上述卡合塊朝向上述卸除口進行移動以讓上述公扣分離於母扣,而上述限位面配合上述公磁吸件磁吸於上 述母磁吸件而能驅使上述卡合塊移回至上述卡合空間的內部,使上述限位面能限制上述卡合塊持續嵌合於上述卡合空間。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被卡合部於遠離上述卸除部的一側設有一成形於上述母扣的對稱卸除部,上述對稱卸除部具有一同時連通於上述接合空間與卡合空間的對稱卸除空間以及一連通於上述對稱卸除空間的對稱卸除口,上述對稱卸除空間的內部設有一對稱限位面,而上述對稱限位面能導引上述卡合塊能朝向上述對稱卸除口進行移動以讓上述公扣與母扣相互分離,並能配合上述公磁吸件磁吸於上述母磁吸件而能驅使上述卡合塊移回至上述卡合空間,使得上述對稱限位面能限制上述卡合塊持續嵌合於上述卡合空間。
於此實施例中,上述限位面與對稱限位面兩者呈現傾斜樣態,而上述限位面的傾斜方向不同於上述對稱限位面,而上述卸除口與對稱卸除口兩者的開口方向都相反於上述第一方向,其中,上述卸除口與對稱卸除口兩者的開口方向分別同時垂直於上述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而上述卸除口相反於上述對稱卸除口,並且,上述接合空間具有一接合口以讓上述卡合塊能移入上述接合空間的內部,而上述接合口的開口方向相反於上述第一方向,使上述接合口的開口方向平行或垂直於上述卸除口的開口方向。
於另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卡合部進一步在上述卡合塊形成一公導引面,而上述被卡合部進一步在一連通於上述接合空間的接合口形成一可接觸於上述公導引面的母導引面,上述公導引面與母導引面兩者配合上述公磁吸件磁吸於上述母磁吸件而能驅使上述公扣朝向一相反於上述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進行移動,其中,上述限位面、公導引面與母導引面三者呈現傾斜樣態,而 上述限位面的傾斜方向不同於上述公導引面,且上述公導引面的傾斜方向相同於上述母導引面。
於又一較佳實施例中,上述公扣進一步具有一輔助卡合部,上述輔助卡合部具有一沿著上述第一方向延伸形成的輔助接合塊以及一沿著上述第二方向延伸形成的輔助卡合塊。
上述母扣進一步具有一輔助被卡合部以及一位在上述輔助被卡合部一側的輔助卸除部,上述輔助被卡合部具有一用以容置於上述輔助接合塊的輔助接合空間以及一用以容置於上述輔助卡合塊的的輔助卡合空間,而上述輔助卸除部具有一同時連通於上述輔助接合空間與輔助卡合空間的輔助卸除空間,上述輔助卸除空間設有一輔助卸除口,並於內部設有一兩側分別相鄰於上述輔助卸除口與輔助卡合空間的輔助限位面;其中,上述輔助限位面能導引上述輔助卡合塊從上述輔助卡合空間朝上述輔助卸除口進行移動以讓上述公扣能分離於上述母扣,並能配合上述公磁吸件磁吸於上述母磁吸件而驅使上述輔助卡合塊沿著上述第一移動方向移回至上述卡合空間,使上述輔助限位面能限制上述輔助卡合塊持續嵌合於上述輔助卡合空間,而上述限位面與輔助限位面兩者呈現傾斜樣態,而上述限位面的傾斜方向不同於上述輔助限位面。
於此實施例中,上述卸除口與輔助卸除口兩者其中之一的開口方向相反於上述第一方向,另一個的開口方向朝向同時近乎垂直於上述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其中,上述卡合部形成於上述輔助卡合部的輔助接合塊,使得上述卡合塊的高度位置不同於上述輔助卡合塊的高度位置,而上述被卡合部形成 於上述輔助被卡合部的輔助接合空間,使上述接合空間連通於上述輔助接合空間。
本發明的特點在於母扣於被卡合部的一側設有限位面,而限位面配合公磁吸件磁吸於母磁吸件而能驅使公扣的卡合塊移回至被卡合部的卡合空間,使限位面能限制卡合塊持續嵌合於卡合空間,進而當公扣與母扣兩者在相互組裝的狀態下而受到外力進行錯位移動時,公扣的卡合塊會遠離於卡合空間以碰觸到限位面,使得公扣透過限位面與公、母磁吸件之間的磁性吸力而沿著第一移動方向進行移動,進而使公扣的卡合塊移回至卡合空間以讓公扣與母扣兩者不會呈現相互分離的狀態,致使公扣組裝於母扣之後就不必擔心公扣會因為外力而分離於母扣,相對能增加使用磁扣的安全性。
此外,母扣在被卡合部的相對兩側分別設有卸除部與對稱卸除部,而卸除部與對稱卸除部分別卸除口與對稱卸除口,使得公扣的卡合塊不但能朝向卸除口進行移動來讓公扣與母扣相互分離,也能朝向對稱卸除口進行移動來讓公扣與母扣相互分離,藉此,當公扣要分離於母扣時,使用者能依據自己操作習慣來選擇性讓卡合塊朝向卸除口或對稱卸除口進行移動,進而能提高將公扣分離於母扣的便利性。
再者,公扣的卡合部形成有公導引面,同時母扣的被卡合部形成有母導引面,進而公扣透過公磁吸件磁性吸附於母磁吸件而靠近於母扣時,公導引面會直接接觸於母導引面,讓卡合部的卡合塊能確實地組裝於被卡合部的卡合空間,藉此,公、母磁吸件配合公、母導引面將公扣確實地組裝於母扣,進而使用者不需要確認公扣是否已組裝於母扣,相對提高公扣組裝於母扣的便利性。
1:習知磁扣
10:公扣
101:卡合件
101a:接合塊
101b:卡合塊
102:公磁吸件
11:母扣
111:卡合槽
111a:接合空間
111b:卡合空間
112:卸除缺口
113:母磁吸件
12:外部作用力
2:防離磁扣
20:公扣
21:公扣體
211:公接合部
211a:公容置空間
212:公突出部
212a---公組裝空間
22:公擋板
30:母扣
31:母扣體
311:母接合部
311a:母容置空間
312:母接合部
312a:母組裝空間
32:母擋板
40:卡合組件
41:卡合部
411:接合塊
412:卡合塊
42:被卡合部
421:接合空間
421a:接合口
422:卡合空間
43:卸除部
431:卸除空間
432:卸除口
433:限位面
44:對稱卸除部
441:對稱卸除空間
442:對稱卸除口
443:對稱限位面
50:輔助卡合組件
51:輔助卡合部
511:輔助接合塊
512:輔助卡合塊
512a:卡合段
512b:接觸段
52:輔助被卡合部
521:輔助接合空間
521a:輔助接合口
522:輔助卡合空間
53:輔助卸除部
531:輔助卸除空間
532:輔助卸除口
533:上輔助卸除口
534:輔助限位面
54:輔助對稱卸除部
541:輔助對稱卸除空間
542:輔助對稱卸除口
543:上輔助對稱卸除口
544:輔助對稱限位面
60:磁吸組件
61:公磁吸件
611:公重心
62:母磁吸件
621:母重心
70:導引組件
71:公導引面
72:母導引面
80:結合物件
801:安全帽
802:背包
802a:容置本體
802b:翻掀蓋
81:第一帶體
82:第二帶體
A1:對位狀態
A2:錯位狀態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3:第三方向
F1:第一卸除作用力
F2:第二卸除作用力
L1:縱向直線
L2:連心線
S1:第一傾斜方向
S2:第二傾斜方向
S3:第三傾斜方向
S4:第四傾斜方向
S5:第五傾斜方向
P1:分離位置
P2:接觸位置
P3:錯位位置
P4:組裝位置
圖1A為習知磁扣的分解圖;圖1B為圖1A公扣與母扣相互組裝的示意圖;圖1C為圖1A卡合塊分離於卡合空間的示意圖;圖2A為本案防離磁扣配合安全帽使用的示意圖;圖2B為本案防離磁扣配合背包使用的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防離磁扣於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分解圖;圖4A為公扣的立體圖;圖4B為公扣的側視圖;圖4C為圖4B中A-A剖面的剖視圖;圖5A為母扣的立體圖;圖5B為母扣的側視圖;圖5C為圖5B中B-B剖面的剖視圖;圖5D為圖5B中C-C剖面的剖視圖;圖5E為圖5B中D-D剖面的剖視圖;圖6A為公扣位於分離位置的示意圖;圖6B為公扣位於接觸位置的示意圖;圖6C為公扣位於錯位位置的示意圖;圖6D為公磁吸件與母磁吸件兩者呈現錯位狀態的示意圖;圖6E為公扣位於組裝位置的示意圖;圖6F為輔助卡合塊接觸於輔助限位面的示意圖; 圖7A為對公扣施加第一卸除作用力的示意圖;圖7B為卡合塊沿著限位面移動的示意圖;圖7C為輔助卡合塊沿著輔助限位面移動示意圖;圖7D為卡合塊移回至卡合空間的示意圖;圖7E為輔助卡合塊移回至輔助卡合空間的示意圖;圖8A為對公扣施加第二卸除作用力的示意圖;圖8B為卡合塊沿著對稱限位面移動的示意圖;圖8C為輔助卡合塊沿著輔助對稱限位面移動示意圖;圖8D為卡合塊移從對稱限位面回至卡合空間的示意圖;圖8E為輔助卡合塊從輔助對稱限位面移回至輔助卡合空間的示意圖;圖9為本發明防離磁扣於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示意圖;圖10為限位面的傾斜方向能平行於第三傾斜方向的示意圖;圖11為本發明防離磁扣於第三較佳實施例的示意圖;圖12為本發明防離磁扣於第四較佳實施例的示意圖;以及圖13為本發明防離磁扣於第五較佳實施例的示意圖。
茲為便於更進一步對本發明之構造、使用及其特徵有更深一層明確、詳實的認識與瞭解,爰舉出較佳實施例,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下:為了清楚描述本案防離磁扣2的結構樣態,於本案圖式中有繪製X軸、Y軸與Z軸,其中,X軸的兩側是指左右兩側,而Y軸的兩側是指前後兩側,至於Z軸的兩側是指上下兩側,進而於本案說明書中,「前」、「後」、「左」、「右」、「上」、「下」等方向性詞彙是依據圖式中X、Y、Z三軸所指的方向 來進行描述,此外,本案說明書有描述多種傾斜方向,其中,「第一傾斜方向S1」是由後往前且向上傾斜,「第二傾斜方向S2」由前往後且向上傾斜,「第三傾斜方向S3」由後往前向左傾斜,「第四傾斜方向S4」由前往後且向左傾斜,而「第五傾斜方向S5」由右往左且向上傾斜。
請參閱圖2A所示,本發明防離磁扣2配合運用於一結合物件80,結合物件80具有一第一帶體81以及一間隔排列於第一帶體81的第二帶體82,如圖所示,結合物件80設為一配戴於頭部的安全帽801,而第一帶體81與第二帶體82兩者分別位於安全帽801的左右相對兩側,然而,結合物件80設為安全帽801僅方便說明書之用,亦如圖2B所示,結合物件80設為一背包802,而背包802主要由一能容置物品的容置本體802a以及一安裝於容置本體802a的翻掀蓋802b所構成,其中,第一帶體81安裝於翻掀蓋802b,而第二帶體82安裝於容置本體802a。
請參閱圖3所示,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防離磁扣2主要由一公扣20、一母扣30、一卡合組件40、一輔助卡合組件50、一磁吸組件60以及一導引組件70所構成,請參閱圖3、圖4A、圖4B與圖4C所示,公扣20具有一公扣體21以及一公擋板22,公扣體21的一部分形成一公接合部211,而公扣體21的剩餘部分形成一形成一厚度不同於公接合部211的公突出部212,其中,公接合部211向下依序形成輔助卡合組件50與卡合組件40,而公接合部211的上側面沿著Z軸向下凹陷形成一同時位在公接合部211內部與輔助卡合組件50內部的公容置空間211a,且公突出部212設有一組裝於第一帶體81(如圖2A所示)的公組裝空間212a,另外,公擋板22組裝於公接合部211的上側面,使得公擋板22遮蔽於公容置空間211a,進而公容置空間211a可呈現沒有連通於外部空間的封閉狀態。
請參閱圖3、圖5A、圖5B與圖5C所示,母扣30具有一母扣體31以及一母擋板32,母扣體31的一部分形成一母接合部311,而母扣體31的剩餘部分形成一厚度不同於母接合部311的母突出部312,其中,母接合部311的下側面沿著Z軸向上凹陷形成一位在母接合部311內部的母容置空間311a,而母突出部312設有一組裝於第二帶體82(如圖2A所示)的母組裝空間312a,另外,母擋板32組裝於母接合部311的下側面,使得母擋板32遮蓋於母容置空間311a,進而母容置空間311a可呈現沒有連通於外部空間的封閉狀態。
請同時參閱圖3、圖4C以及圖5C所示,卡合組件40位於公扣20與母扣30之間,並主要由一卡合部41、一被卡合部42、一卸除部43、一對稱卸除部44所構成,卡合部41能組裝於被卡合部42,並能選擇性透過卸除部43與對稱卸除部44而能分離於被卡合部42,其中,卡合部41成形於公扣20的公接合部211下側面,而被卡合部42、卸除部43與對稱卸除部44三者都成形於母扣30的母接合部311上側面。
於此實施例中,卡合部41具有一接合塊411以及一卡合塊412,接合塊411沿著一平行於Z軸的第一方向D1延伸形成,並位在公接合部211的下側面,而卡合塊412從接合塊411沿著一垂直於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D2(沿著X軸方向)延伸形成,此外,被卡合部42具有一能容置接合塊411的接合空間421以及一能容置卡合塊412的卡合空間422,接合空間421沿著第一方向D1凹陷而形成,並設有一接合口421a,而接合空間421於遠離接合口421a的一端沿著第二方向D2凹陷形成卡合空間422,使得卡合空間422位在母接合部311的內部,而卡合空間422用以抑制卡合塊412沿著相反於第一方向D1進行移動,如圖所示,接合口421a的開口方向平行於Z軸。
請參閱圖5B至圖5E所示,卸除部43位在被卡合部42的前側,並具有一同時連通於接合空間421與卡合空間422的卸除空間431,而卸除空間431是從母接合部311上側面沿著第一方向D1凹陷而形成,使得卸除空間431設有一位在母接合部311上側面的卸除口432,其中,卸除口432連通於接合空間421的接合口421a,並位在接合口421a的前側,如圖所示,卸除空間431的內部設有一呈現傾斜樣態的限位面433,而限位面433的傾斜方向平行於第一傾斜方向S1,並且,限位面433的一側相鄰於卸除口432,而限位面433的另一相對側同時相鄰於被卡合部42的接合空間421與被卡合部42的卡合空間422。
對稱卸除部44位在被卡合部42的後側,使得卸除部43與對稱卸除部44分別位在被卡合部42的前後相對兩側,而對稱卸除部44的結構樣態相同於卸除部43,其中,對稱卸除部44具有一形狀相同於卸除空間431的對稱卸除空間441,對稱卸除空間441同時連通於接合空間421與卡合空間422,並是從母接合部311上側面沿著第一方向D1凹陷而形成,使得對稱卸除空間441設有一成形在母接合部311上側面的對稱卸除口442,其中,對稱卸除口442連通於接合空間421的接合口421a,並位在接合口421a的後側,如圖所示,對稱卸除空間441的內部設有一呈現傾斜樣態的對稱限位面443,而對稱限位面443的傾斜方向平行於第二傾斜方向S2,使得對稱限位面443的傾斜方向不同於卸除部43的限位面433,並且,對稱限位面443的一側相鄰於對稱卸除口442,而對稱限位面443的另一相對側同時相鄰於被卡合部42的接合空間421與被卡合部42的卡合空間422。
請參閱圖3所示,輔助卡合組件50位在公扣20與母扣30之間,並主要由一輔助卡合部51、一輔助被卡合部52、一輔助卸除部53以及一輔助對稱卸除部54所構成,輔助卡合部51能組裝於輔助被卡合部52,並能選擇性透過輔助 卸除部53與輔助對稱卸除部54而能卸除於輔助被卡合部52,其中,輔助卡合部51成形於公扣20的公接合部211下側面,而輔助被卡合部52、輔助卸除部53與輔助對稱卸除部54三者都成形於母扣30的母接合部311上側面。
請參閱圖4B與圖4C所示,輔助卡合部51具有一形狀不同於接合塊411的輔助接合塊511以及一形狀不同於卡合塊412的輔助卡合塊512,輔助接合塊511從公扣20的公接合部211沿著第一方向D1延伸形成,並一體成形於卡合部41的接合塊411,使輔助接合塊511位在接合塊411與公接合部211之間,進而輔助卡合塊512的高度位置高於卡合部41的卡合塊412,其中,輔助接合塊511於遠離接合塊411的一端沿著第二方向D2延伸形成輔助卡合塊512,而輔助卡合塊512間隔排列於卡合塊412,並且,輔助卡合塊512的中央區段設有一卡合段512a,而輔助卡合塊512的剩餘區段在卡合段512a的相對兩側各設有一接觸段512b。
請參閱圖5B至圖5E所示,輔助被卡合部52具有一輔助接合空間521以及一輔助卡合空間522,輔助接合空間521用以容置輔助卡合部51的輔助接合塊511,並是從母扣30的母接合部311沿著第一方向D1凹陷而形成,使得輔助接合空間521在母接合部311形成一輔助接合口521a,於此實施例中,輔助接合空間521透過被卡合部42的接合口421a而連通於被卡合部42的接合空間421,使得接合空間421的高度位置低於輔助接合空間521的高度位置,其中,輔助接合空間521於遠離接合空間421的一側沿著第二方向D2凹陷形成輔助卡合空間522,而輔助卡合空間522的高度位置高於卡合空間422的高度位置。
如圖所示,輔助卸除部53位在輔助被卡合部52的前側,並從母扣30的母接合部311沿著第一方向D1凹陷形成一輔助卸除空間531,而輔助卸除空間531同時連通於輔助被卡合部52的輔助接合空間521與輔助被卡合部52的輔助 卡合空間522,並且,輔助卸除空間531透過卸除部43的卸除口432而連通於卸除部43的卸除空間431,其中,輔助卸除空間531具有一形成於母接合部311前側的輔助卸除口532,而輔助卸除口532的開口方向平行於Y軸,並且,輔助卸除口532與輔助接合口521a之間設有一連通於輔助卸除空間531的上輔助卸除口533,而上輔助卸除口533的開口方向相同於輔助接合口521a的開口方向,使上輔助卸除口533與輔助接合口521a兩者的開口方向平行於Z軸,如圖所示,輔助卸除空間531的內部設有一呈現傾斜樣態的輔助限位面534,而輔助限位面534的傾斜方向平行於第三傾斜方向S3,並且,輔助限位面534的一側相鄰於輔助卸除口532,而輔助限位面534的另一相對側相鄰於輔助被卡合部52的輔助卡合空間522。
輔助對稱卸除部54位在輔助被卡合部52的後側,使得輔助卸除部53與輔助對稱卸除部54分別位在輔助被卡合部52的前後相對兩側,而輔助對稱卸除部54的結構樣態相同於輔助卸除部53,如圖所示,輔助對稱卸除部54具有一形狀相同於輔助卸除空間531的輔助對稱卸除空間541,輔助對稱卸除空間541同時連通於輔助接合空間521與輔助卡合空間522,並且,輔助對稱卸除空間541透過對稱卸除部44的對稱卸除口442而連通於對稱卸除部44的對稱卸除空間441,其中,輔助對稱卸除空間541具有一形成於母接合部311後側的輔助對稱卸除口542,而輔助對稱卸除口542的開口方向平行於Y軸,並且,輔助對稱卸除口542與輔助接合口521a之間設有一連通於輔助對稱卸除空間541的上輔助對稱卸除口543,而上輔助對稱卸除口543的開口方向相同於輔助接合口521a的開口方向,使上輔助對稱卸除口543與輔助接合口521a兩者的開口方向平行於Z軸,如圖所示,輔助對稱卸除空間541的內部設有一呈現傾斜樣態的輔助對稱限位面544,而輔助對稱限位面544的傾斜方向平行於第四傾斜方向S4,並且,輔助對 稱限位面544的一側相鄰於輔助對稱卸除口542,而輔助對稱限位面544的另一相對側相鄰於輔助被卡合部52的輔助卡合空間522。
請參閱圖3與圖4C所示,磁吸組件60具有一公磁吸件61以及一母磁吸件62,公磁吸件61與母磁吸件62兩者能相互磁性吸引而彼此靠近,其中,公磁吸件61安裝於公扣20的公容置空間211a,使得公扣20的公接合部211與公扣20的公擋板22兩者共同包覆於公磁吸件61,藉以防止公磁吸件61從公扣20的公容置空間211a掉落,再請參閱圖3與圖5B所示,母磁吸件62安裝於母扣30的母容置空間311a,使得母扣30的母接合部311與母扣30的母擋板32兩者共同包覆於母磁吸件62,藉以防止母磁吸件62從母容置空間311a掉落。
請參閱圖3、圖4C與圖5C,導引組件70位於公扣20與母扣30之間,並具有兩公導引面71與兩母導引面72,而每一個公導引面71能一對一接觸於其中一個母導引面72,如圖所示,其中一個公導引面71成形於卡合部41的卡合塊412,而另一個公導引面71成形於輔助卡合部51的輔助卡合塊512,另外,其中一個母導引面72成形於被卡合部42的接合口421a,而另一個成形於輔助被卡合部52的輔助接合口521a,如圖所示,兩公導引面71與兩母導引面72四者分別呈現傾斜樣態與圓弧樣態,並且,呈現傾斜樣態的公、母導引面71、72的傾斜方向都平行於第五傾斜方向S5,使得呈現傾斜樣態的公、母導引面71、72傾斜方向彼此相同,但是,限位面433的傾斜方向不同於呈現傾斜樣態的公、母導引面71、72的傾斜方向。
請參閱圖6A所示,於將公扣20組裝於母扣30時,卡合組件40的卡合部41分離於卡合組件40的被卡合部42,使得公扣20位於一沒有接觸於母扣30的分離位置P1,如圖所示,當公扣20位於分離位置P1時,公磁吸件61的一公重 心611與母磁吸件62的一母重心621兩者位在同一條縱向直線L1上,使得公磁吸件61重疊於母磁吸件62以共同呈現一對位狀態A1,於此實施例中,縱向直線L1平行於Z軸。
請參閱圖6B所示,磁吸組件60的公磁吸件61磁性吸附於磁吸組件60的母磁吸件62,使公扣20由分離位置P1沿著第一方向D1(如圖6A所示)進而移動,使得公扣20逐漸靠近於母扣30,而當輔助卡合組件50的輔助卡合部51碰觸到輔助卡合組件50的輔助被卡合部52時,公扣20位在一接觸位置P2,其中,當公扣20位於接觸位置P2時,呈現圓弧樣態的公導引面71接觸於呈現圓弧樣態的公母導引面72,而呈現傾斜樣態的公導引面71沒有接觸於呈現傾斜樣態的公母導引面72,此時,公磁吸件61與母磁吸件62兩者依然呈現對位狀態A1。
請參閱圖6C所示,當公扣20位於接觸位置P2時,磁吸組件60的公磁吸件61依然磁性吸附於磁吸組件60的母磁吸件62,使得公扣20依然持續沿著第一方向D1進行移動,同時公扣20先透過呈現圓弧樣態的公導引面71接觸呈現圓弧樣態的母導引面72而沿著一相反於第二方向D2的第三方向D3進行移動,隨後,在公扣20同時沿著第一方向D1與第三方向D3進行移動的過程中,呈現傾斜樣態的公導引面71接觸母呈現傾斜樣態的導引面,進而使公扣20由接觸位置P2移動至一錯位位置P3。
如圖所示,當公扣20位於錯位位置P3時,卡合組件40的接合塊411與卡合組件40的卡合塊412都位在被卡合部42的接合空間421內部,同時,輔助卡合組件50的輔助接合塊511與輔助卡合組件50的輔助卡合塊512都位在輔助被卡合部52的輔助接合空間521內部,此時,公磁吸件61部分重疊於母磁吸件62,使得公磁吸件61的公重心611與母磁吸件62的母重心621分別位於不同條的縱向 直線L1上,進而公磁吸件61與母磁吸件62兩者共同呈現一錯位狀態A2,如圖6D所示,當公磁吸件61與母磁吸件62兩者呈現錯位狀態A2時,公磁吸件61的公重心611朝向母磁吸件62的母重心621進行連線以形成一連心線L2,而於此實施例中,連心線L2平行於第二方向D2。
請參閱圖6E所示,在公扣20從接觸位置P2移動至錯位位置P3的過程中,當公導引面71都沒有接觸到母導引面72時,公扣20透過公磁吸件61磁性吸附於母磁吸件62而沿著第二方向D2進行移動,使得公扣20從錯位位置P3移動至一卡合部41與輔助卡合部51分別組裝於被卡合部42與輔助被卡合部52的組裝位置P4,於此實施例中,當公扣20位於組裝位置P4時,卡合部41的卡合塊412嵌合於被卡合部42的卡合空間422,而輔助卡合部51的輔助卡合塊512嵌合於輔助被卡合部52的輔助卡合空間522,同時,卡合部41的接合塊411位於被卡合部42的接合空間421,而輔助卡合部51的輔助接合塊511位於輔助被卡合部52的輔助接合空間521,並且,磁吸組件60的公磁吸件61與磁吸組件60的母磁吸件62兩者依然呈現錯位狀態A2,使得卡合塊412能確實嵌合於卡合空間422,藉此,如圖2A所示,當公扣20位於組裝位置P4時,卡合部41與輔助卡合部51分別嵌合於被卡合部42與輔助被卡合部52,進而第一帶體81與第二帶體82兩者其中之一依然會位於使用者的下巴,以避免安全帽801從使用者的頭部脫落,或者如圖2B所示,當卡合部41與輔助卡合部51分別嵌合於被卡合部42與輔助被卡合部52時,背包802的翻掀蓋802b無法進行翻掀,進而避免位在容置本體802a內部的物件掉落,其中,請參閱圖6F所示,當公扣20位於組裝位置P4時,輔助卡合塊512的兩接觸段512b會分別接觸到於輔助被卡合部52的輔助限位面534與輔助對稱卡合部41的輔助對稱限位面544。
請參閱圖7A、圖7B與圖7C所示,對公扣20施加一同時近乎垂直於第一方向D1與第二方向D2的第一卸除作用力F1(平行於Y軸),使得公扣20相對於母扣30而沿著Y軸進行移動,進而使得卡合部41的卡合塊412朝向卸除部43的卸除口432進行移動,同時,輔助卡合部51的輔助卡合塊512也朝向輔助卸除部53的輔助卸除口532進行移動,其中,在卡合塊412與輔助卡合塊512分別朝向卸除口432與輔助卸除口532移動的過程中,卡合塊412會接觸到卸除部43的限位面433,而輔助卡合塊512會接觸到輔助卸除部53的輔助限位面534,此時,若第一卸除作用力F1的力量大小能驅使公扣20分離於母扣30,而卡合塊412會在持續接觸於限位面433的狀態下而沿著第一傾斜方向S1進行移動(同時沿著Y軸與Z軸進行移動),且輔助卡合塊512會在持續接觸於輔助限位面534的狀態下而沿著第三傾斜方向S3進行移動(同時沿著X軸與Y軸進行移動),使得公扣20能相對於母扣30而同時沿著X、Y、Z三軸進行移動,其中,當卡合塊412與輔助卡合塊512分別經過卸除口432與輔助卸除口532時,卡合塊412會分離於被卡合部42的卡合空間422,而輔助卡合塊512同時會分離於輔助被卡合部52的輔助卡合空間522,使得公扣20能卸除於母扣30,藉此,讓使用者能方便將公扣20分離於母扣30。
請參閱圖7D與7E所示,當第一卸除作用力F1的力量大小無法驅使公扣20分離於母扣30時,卸除部43的限位面433配合公磁吸件61磁吸於母磁吸件62而能驅使卡合部41的卡合塊412進行移動,使得卡合塊412沿著相反於第一傾斜方向S1的方向移回至被卡合部42的卡合空間422,同時,輔助卸除部53的輔助限位面534配合公磁吸件61磁吸於母磁吸件62而能驅使輔助卡合部51的輔助卡合塊512沿著輔助限位面534進行移動,使得輔助卡合塊512沿著相反於第三傾斜方向S3的方向移回至輔助被卡合部52的輔助卡合空間522,進而公扣20組裝於母 扣30之後就不必擔心公扣20會因為第一卸除作用力F1而分離於母扣30,相對能增加使用防離磁扣2的安全性。
請參閱圖8A、圖8B與圖8C所示,對公扣20施加一相反於第一卸除作用力F1的第二卸除作用力F2(平行於Y軸),使得公扣20相對於母扣30而沿著Y軸進行移動,進而使得卡合部41的卡合塊412與輔助卡合部51的輔助卡合塊512兩者分別同時對稱卸除部44的對稱卸除口442與輔助對稱卸除部54的輔助對稱卸除口542,其中,卡合塊412與輔助卡合塊512分別朝向對稱卸除口442與輔助對稱卸除口542移動的過程中,卡合塊412會接觸到卸除部43的對稱限位面443,而輔助卡合塊512會接觸到輔助對稱卸除部54的輔助對稱限位面544,此時,當第二卸除作用力F2的力量大小能驅使公扣20分離於母扣30時,而卡合塊412會在持續接觸於對稱限位面443的狀態下而沿著第二傾斜方向S2進行移動(同時沿著Y軸與Z軸進行移動),且輔助卡合塊512會在持續接觸於輔助對稱限位面544的狀態下而沿著第四傾斜方向S4進行移動(同時沿著X軸與Y軸進行移動),使得公扣20能相對於母扣30而同時沿著X、Y、Z三軸進行移動,其中,當卡合塊412與輔助卡合塊512分別經過對稱卸除口442與輔助對稱卸除口542時,卡合塊412會分離於被卡合部42的卡合空間422,而輔助卡合塊512會分離於輔助被卡合部52的輔助卡合空間522,使得公扣20能卸除於母扣30,藉此,當公扣20要分離於母扣30時,防離磁扣2的結構設計能依據使用者的操作習慣來選擇性讓卡合塊412朝向卸除口432或對稱卸除口442進行移動,進而能提高將公扣20分離於母扣30的便利性。
請參閱圖8D與8E所示,若第二卸除作用力F2的力量大小無法驅使公扣20分離於母扣30,卸除部43的對稱限位面443配合公磁吸件61磁吸於母磁吸 件62而能驅使卡合部41的卡合塊412進行移動,使得卡合塊412沿著相反於第二傾斜方向S2的方向移回至被卡合部42的卡合空間422,同時,輔助卸除部53的輔助對稱限位面544配合公磁吸件61磁吸於母磁吸件62而能驅使輔助卡合部51的輔助卡合塊512進行移動,使得輔助卡合塊512沿著相反於第四傾斜方向S4的方向移回至輔助被卡合部52的輔助卡合空間522,進而公扣20組裝於母扣30之後就不必擔心公扣20會因為第二卸除作用力F2而分離於母扣30,相對能增加使用防離磁扣2的安全性。
請參閱圖9所示,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防離磁扣2主要由公扣20、母扣30、卡合組件40、磁吸組件60以及導引組件70所構成,而未具有如同第一較佳實施例的輔助卡合組件50,於此實施例中,公扣20、母扣30、磁吸組件60以及導引組件70四者的結構樣態相同於第一較佳實施例,進而於此實施例僅針對卡合組件40進行描述,如圖所示,卡合組件40位於公扣20與母扣30之間,並不具有如同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對稱卸除部44,使得卡合組件40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主要是由卡合部41、被卡合部42與卸除部43所構成,其中,卡合部41、被卡合部42與卸除部43卡合部41三者的結構態樣同樣相同於第一較佳實施例,差別僅在於接合塊411一體成形於公扣20的公接合部211。
然而,於此實施例中,卸除部43的限位面433的傾斜方向平行於第一傾斜方向S1僅方便說明之用,亦如圖10所示,限位面433的傾斜方向能平行於第三傾斜方向S3,使得卸除部43的卸除口432成形在母接合部311的前側,此外,公扣20組裝於母扣30的方式如同於第一較佳實施例,進而於此實施例中不再重複描述,而差別在於公扣20只有在受到第一卸除作用力F1的狀態下才能分離於母扣30。
請參閱圖11所示,於第三較佳實施例中,與第二較佳實施例中,差別在於卡合組件40,而公扣20、母扣30、磁吸組件60以及導引組件70四者的結構相同於第二較佳實施例,而差別在於卡合組件40的結構組成,其中,卡合組件40是由卡合部41、被卡合部42、卸除部43與對稱卸除部44所構成,而公扣20組裝於母扣30的方式以及公扣20分離於母扣30的方式都如同於第一較佳實施例,進而於此實施例中不再重複描述。
請參閱圖12所示,於第四較佳實施例中,防離磁扣2主要由公扣20、母扣30、卡合組件40、輔助卡合組件50、磁吸組件60導引組件70所構成,於此實施例中,公扣20、母扣30、卡合組件40、磁吸組件60以及導引組件70五者的結構樣態相同於第二較佳實施例,進而於此實施例僅針對輔助卡合組件50進行描述,如圖所示,輔助卡合組件50位於公扣20與母扣30之間,並不具有如同第一較佳實施例的輔助對稱卸除部54,使得卡合組件40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主要是由輔助卡合部51、輔助被卡合部52與輔助卸除部53所構成。
此外,公扣20組裝於母扣30的方式如同於第二較佳實施例,而公扣20分離於母扣30的方式也如同於第二較佳實施例,進而於此實施例中,公扣20組裝於母扣30的方式以及公扣20分離於母扣30的方式將不再重複描述。
請參閱圖13所示,於第五較佳實施例中,防離磁扣2主要由公扣20、母扣30、卡合組件40、輔助卡合組件50、磁吸組件60以及導引組件70所構成,而公扣20、母扣30、卡合組件40、輔助卡合組件50、磁吸組件60以及導引組件70全部的結構樣態都相同於第一較佳實施例,差別在於公扣20、卡合組件40與輔助卡合組件50三者之間相對位置。
如圖所示,卡合組件40的卡合部41與輔助卡合組件50的輔助卡合部51兩者都直接成形於公扣20的公接合部211,其中,卡合部41的接合塊411與輔助卡合部51的輔助接合塊511相互間隔排列,並都直接一體成形於公扣20的公接合部211,而卡合組件40的被卡合部42以及輔助卡合組件50的輔助被卡合部52都直接形成於母扣30的母接合部311,其中,被卡合部42的接合空間421與輔助被卡合部52的輔助接合空間521兩者相互間隔排列,並且,接合空間421與輔助接合空間521兩者直接從母接合部311凹陷形成。
以上所舉實施例,僅用為方便說明本發明並非加以限制,在不離本發明範疇,熟悉此一行業技藝人士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所作之各種簡易變形與修飾,均仍應含括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中。
2:防離磁扣
20:公扣
21:公扣體
211:公接合部
211a:公容置空間
212:公突出部
212a:公組裝空間
22:公擋板
30:母扣
31:母扣體
311:母接合部
311a:母容置空間
312:母接合部
312a:母組裝空間
32:母擋板
40:卡合組件
41:卡合部
411:接合塊
412:卡合塊
42:被卡合部
43:卸除部
431:卸除空間
433:限位面
44:對稱卸除部
443:對稱限位面
50:輔助卡合組件
51:輔助卡合部
511:輔助接合塊
512:輔助卡合塊
52:輔助被卡合部
53:輔助卸除部
534:輔助限位面
54:輔助對稱卸除部
544:輔助對稱限位面
60:磁吸組件
61:公磁吸件
62:母磁吸件
70:導引組件
71:公導引面
72:母導引面

Claims (10)

  1. 一種防離磁扣,包含:一公扣,具有一卡合部,並安裝一公磁吸件,上述卡合部沿著一第一方向延伸形成一接合塊,並從上述接合塊沿著一近乎垂直於上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形成一卡合塊;以及一母扣,具有一被卡合部,並安裝一母磁吸件,上述被卡合部沿著上述第一方向凹陷形成一接合空間,並再沿著上述第二方向凹陷形成一連通於上述接合空間的卡合空間以抑制上述卡合塊移向上述接合空間,而上述母磁吸件磁性相吸於上述公磁吸件,使上述卡合塊能從上述接合空間移入上述卡合空間以進行嵌合;其特徵在於:上述母扣進一步具有一位在上述被卡合部一側的卸除部,上述卸除部具有一同時連通於上述接合空間與卡合空間的卸除空間,上述卸除空間的內部具有一限位面,並設有一成形於上述母扣的卸除口,上述限位面的兩側分別相鄰於上述卸除口與卡合空間,並能導引上述卡合塊朝向上述卸除口進行移動以讓上述公扣分離於母扣,而上述限位面配合上述公磁吸件磁吸於上述母磁吸件而能驅使上述卡合塊移回至上述卡合空間的內部,使上述限位面能限制上述卡合塊持續嵌合於上述卡合空間。
  2.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防離磁扣,其中,上述被卡合部於遠離上述卸除部的一側設有一成形於上述母扣的對稱卸除部,上述對稱卸除部具有一同時連通於上述接合空間與卡合空間的對稱卸除空間以及一連通於上述對稱卸除空間的對稱卸除口,上述對稱卸除空間的內部設有一對稱限位面,而上述對稱限位面能導引上述卡合塊能朝向上述對稱卸除口進行移動以讓上述公扣與母扣相互分離,並能配合上述公磁吸件磁吸於上述母磁吸件而能驅使上述卡合塊 移回至上述卡合空間,使得上述對稱限位面能限制上述卡合塊持續嵌合於上述卡合空間。
  3. 如請求項第2項所述防離磁扣,其中,上述限位面與對稱限位面兩者呈現傾斜樣態,而上述限位面的傾斜方向不同於上述對稱限位面。
  4. 如請求項第2項所述防離磁扣,其中,上述卸除口與對稱卸除口兩者的開口方向都相反於上述第一方向。
  5. 如請求項第2項所述防離磁扣,其中,上述卸除口與對稱卸除口兩者的開口方向分別同時垂直於上述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而上述卸除口相反於上述對稱卸除口。
  6. 如請求項第4項與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防離磁扣,其中,上述接合空間具有一接合口以讓上述卡合塊能移入上述接合空間的內部,而上述接合口的開口方向相反於上述第一方向,使上述接合口的開口方向平行或垂直於上述卸除口的開口方向。
  7.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防離磁扣,其中,上述卡合部進一步在上述卡合塊形成一公導引面,而上述被卡合部進一步在一連通於上述接合空間的接合口形成一可接觸於上述公導引面的母導引面,上述公導引面與母導引面兩者配合上述公磁吸件磁吸於上述母磁吸件而能驅使上述公扣朝向一相反於上述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進行移動;其中,上述限位面、公導引面與母導引面三者呈現傾斜樣態,而上述限位面的傾斜方向不同於上述公導引面,且上述公導引面的傾斜方向相同於上述母導引面。
  8.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防離磁扣,其中,上述公扣進一步具有一輔助卡合部,上述輔助卡合部具有一沿著上述第一方向延伸形成的輔助接合塊以及一沿著上述第二方向延伸形成的輔助卡合塊; 上述母扣進一步具有一輔助被卡合部以及一位在上述輔助被卡合部一側的輔助卸除部,上述輔助被卡合部具有一用以容置於上述輔助接合塊的輔助接合空間以及一用以容置於上述輔助卡合塊的輔助卡合空間,而上述輔助卸除部具有一同時連通於上述輔助接合空間與輔助卡合空間的輔助卸除空間,上述輔助卸除空間設有一輔助卸除口,並於內部設有一兩側分別相鄰於上述輔助卸除口與輔助卡合空間的輔助限位面;其中,上述輔助限位面能導引上述輔助卡合塊從上述輔助卡合空間朝上述輔助卸除口進行移動以讓上述公扣能分離於上述母扣,並能配合上述公磁吸件磁吸於上述母磁吸件而驅使上述輔助卡合塊沿著上述第一移動方向移回至上述卡合空間,使上述輔助限位面能限制上述輔助卡合塊持續嵌合於上述輔助卡合空間,而上述限位面與輔助限位面兩者呈現傾斜樣態,而上述限位面的傾斜方向不同於上述輔助限位面。
  9. 如請求項第8項所述防離磁扣,其中,上述卸除口與輔助卸除口兩者其中之一的開口方向相反於上述第一方向,另一個的開口方向朝向同時近乎垂直於上述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
  10. 如請求項第8項所述防離磁扣,其中,上述卡合部形成於上述輔助卡合部的輔助接合塊,使得上述卡合塊的高度位置不同於上述輔助卡合塊的高度位置,而上述被卡合部形成於上述輔助被卡合部的輔助接合空間,使上述接合空間連通於上述輔助接合空間。
TW108143241A 2019-11-27 2019-11-27 防離磁扣 TWI7085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3241A TWI708576B (zh) 2019-11-27 2019-11-27 防離磁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3241A TWI708576B (zh) 2019-11-27 2019-11-27 防離磁扣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08576B true TWI708576B (zh) 2020-11-01
TW202119968A TW202119968A (zh) 2021-06-01

Family

ID=74202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3241A TWI708576B (zh) 2019-11-27 2019-11-27 防離磁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0857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18412A1 (ja) * 2010-03-26 2011-09-29 株式会社東京エンゼル本社 係止機構付き磁気ホック
CN205795061U (zh) * 2016-05-31 2016-12-14 上海欧图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磁性搭扣
US20170172262A1 (en) * 2015-12-22 2017-06-22 Jisook Paik Buckle for chest strap of knapsack
TWI660691B (zh) * 2018-10-09 2019-06-01 倍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磁扣結構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18412A1 (ja) * 2010-03-26 2011-09-29 株式会社東京エンゼル本社 係止機構付き磁気ホック
US20170172262A1 (en) * 2015-12-22 2017-06-22 Jisook Paik Buckle for chest strap of knapsack
CN205795061U (zh) * 2016-05-31 2016-12-14 上海欧图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磁性搭扣
TWI660691B (zh) * 2018-10-09 2019-06-01 倍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磁扣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9968A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0691B (zh) 磁扣結構
TWI584755B (zh) 磁扣
US10644419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and electric connector set
US8720018B2 (en) Side release buckle and lock member for same
CN107635429B (zh) 卡扣
TWI556758B (zh) Magnetic buckles and objects with magnetic buckles
JP5088249B2 (ja) 雌コネクタ構造、バッテリ、及びアダプタ
US20070089280A1 (en) Side-release buckle assembly
WO2006080252A1 (ja) バックル
US9936771B2 (en) Buckle
CN108056538B (zh) 扣具
TWI708576B (zh) 防離磁扣
WO2021128286A1 (zh) 电子设备及扣装模块
TWI769774B (zh) 撥桿式磁扣
TW201740831A (zh) 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滑動組件
KR200497427Y1 (ko) 귀걸이 고정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귀걸이
CN114370448A (zh) 快拆装置
CN212574382U (zh) 一种拼接式表带及穿戴设备
JPS6155377U (zh)
CN217328002U (zh) 快拆装置
WO2021093281A1 (zh) 一种磁力扣具及包含该磁力扣具的防弹背心
CN218869586U (zh) 磁吸式表扣及手表
CN216220457U (zh) 一种表带扣、表带和手表
CN218605358U (zh) 一种易拆式卡扣
US10709214B2 (en) Lock mechanism for access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