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5771B - 登山鞋具 - Google Patents

登山鞋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5771B
TWI705771B TW107130196A TW107130196A TWI705771B TW I705771 B TWI705771 B TW I705771B TW 107130196 A TW107130196 A TW 107130196A TW 107130196 A TW107130196 A TW 107130196A TW I705771 B TWI705771 B TW I70577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ip
shoe
nails
sole
diameter ho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0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8907A (zh
Inventor
羅枝芳
Original Assignee
羅枝芳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羅枝芳 filed Critical 羅枝芳
Priority to TW1071301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0577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08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8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57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5771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一種登山鞋具,其包括:鞋體具有鞋面及鞋大底,鞋面係環繞連結於鞋大底的周緣,鞋面形成穿足室及足穿口,足穿口係連通穿足室,鞋大底進一步具有鞋底面,鞋底面係凸設複數止滑塊,另外鞋底面區分後跟區及前掌區;複數止滑釘分別埋設後跟區、前掌區的局部止滑塊,複數止滑釘其一端端面與止滑塊之端面相互切齊,該複數止滑釘的另一端則埋設於止滑塊內部,又該複數止滑釘切齊止滑塊的一端端面設有複數止滑溝紋,而該複數止滑溝紋係內凹設置。

Description

登山鞋具
本發明一種登山鞋具,特指應用於鞋子領域之技術,主要技術在於,提供穿戴者在登山行走的過程中,可具穩健的腳步防止滑倒,即為一種實用性極佳之發明。
登山健行是現今許多人們最常從事的休閒之一,乾淨的空氣、豐富的芬多精是許多人所追求,不僅可以強健體魄外,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但是有些山區長年受到大樹的遮掩、雨水的澆淋、侵蝕下,路面時常處於濕漉漉,又因為山區充滿著石頭,導致登山者在登山健走的過程中,容易踩到小石頭加上濕滑的情況,造成滑倒、摔傷等危險情事發生,所以說為了預防此危險情事的發生,相關業者極力地推出了具有抓地力的鞋子提供登山者穿戴下可以防止摔倒,請見中華民國專利公告號第M548979號、第M479038號、第I243654號等相關案件,均是相關業者對於登山者所推出的鞋款,主要都是透過止滑釘、爪部、鞋釘等釘子插入土內形成足夠的抓地力,藉此讓登山者在行走的過程中可具較為穩定的步伐。
但是仔細再看,上述的鞋子僅適合在能夠插入具有泥土的路面,並不適合再具有許多小石子的路面,因為上述所說的止滑釘、爪部、鞋釘等釘子都屬於下半端尖細的形狀才可插入土裡,但是卻無法插穿小石頭,容易發生一種問題就是釘子與小石子的接 觸發生滑脫的現象,小石頭是屬於不規則的型態加上具濕滑的表面,所以釘子最尖細的一端僅具有單點,對於小石頭來說並不具有強力的抓力;另外還有一點問題在於,如果上述的鞋子行走在小石子路上的話,那小石子非常容易卡在釘與釘之間的縫隙,導致在清理上過於麻煩,且容易影響釘子再插入土中的時候的深淺問題,造成鞋子的抓地力不夠確實,最後還是會影響登山者在行走上的危險情事發生。故,相關業者必須再次地思索,該如何才可改善上述的問題發生,進而提供大眾在登山上具有極高的安全性。
鑑於上述情形,本發明人投入許多時間研究相關知識,並加以比較各項優劣,進行相關產品的研究及開發,並歷經的多次實驗及測試,而終於推出一種『登山鞋具』改善上述缺失,以符合大眾所需使用。
本發明主要目的在於提供登山者在登山健走時,遇到小石子路面時候可具有極高的抓地力,並且徹底的防止滑倒的問題產生,以保護登山者在登山的路程中其安全性,其改善習知的登山鞋在行走上,僅能夠對泥土路面具有一定程度的抓地力,但是對於小石子的路面根本無法達到有效的抓地力,反而更增加滑倒的危險性,甚至還會影響原本釘子的功用等缺失。為此,本發明人極力達成前述發明之目的與功效,本發明一種登山鞋具,其包括:一鞋體,其具有一鞋面及一鞋大底,該鞋面係環繞連結於鞋大底的周緣,該鞋面進一步形成一穿足室及一足穿口,該足穿口係連通穿足室,又該鞋大底進一步具有一鞋底面,該鞋底面係凸設複數止滑塊,各止滑塊呈間距設置,另外該鞋底面進一步區分有一後跟區及一前掌 區;複數止滑釘,其分別埋設於後跟區、前掌區的局部止滑塊,而該複數止滑釘其一端端面與止滑塊之端面相互切齊,該複數止滑釘的另一端則埋設於止滑塊內部,又該複數止滑釘切齊止滑塊的一端端面設有複數止滑溝紋,而該複數止滑溝紋係內凹設置;其中,透過該複數止滑釘設置在鞋體的鞋大底,讓穿戴者行走並踩踏小石子時,利用各止滑釘的各止滑溝紋設置與小石子表面產生磨擦力,藉此可有效的防止打滑的危險,以確保穿戴者在行走上的安全性。
根據上述對於本發明所界定之主要技術下,更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鞋大底之鞋底面的前掌區進一步區分為一第一掌區及一第二掌區,又該第一掌區及該第二掌區之間定義一指彎線,該指彎線係以後腳跟抬起、前腳掌彎曲所形成之狀態所界定,而該複數止滑釘之部分止滑釘係設置於落在指彎線上的複數止滑塊。
根據上述對於本發明所界定之主要技術下,更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複數止滑釘進一步分別包含一釘頭及一釘身,而該鞋大底的對應各止滑釘的設置則設有複數穿孔,而各穿孔係貫穿鞋大底及相對應之止滑塊,又各穿孔進一步分別包含有一大徑孔段及一小徑孔段,而該小徑孔段係位於所對應之止滑塊,而該大徑孔段則設置在鞋大底,又該複數止滑釘的釘頭係卡設於大徑孔段,而該複數止滑釘的釘身係埋設於小徑孔段,藉以限制該複數止滑釘的脫落。
根據上述對於本發明所界定之主要技術下,更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鞋底面的後跟區進一步區分為一第三掌區及一第四掌區,該第三掌區及第四掌區之間定義一分隔線,又位於鞋底 面之後跟區所設置的部分止滑釘係較靠近於分隔線並呈間距設置,而該第四掌區並未設有複數止滑釘。
根據上述對於本發明所界定之主要技術下,更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第三掌區更進一步在區分為一平踩段及一彎弧段,而該彎弧段內的其中一止滑塊設有止滑釘,又設置在該平踩段的複數止滑釘與該彎弧段的止滑釘的設置係三點圍設並呈三角形。
綜合上述針對本發明所描述的諸多技術特徵下,其優點在於,透過複數止滑釘位於鞋底面的各掌區設置,配合足部在行走的過程中踩踏的瞬間,利用與地面接觸的部分設置止滑釘,藉由止滑釘所設之複數止滑溝紋係與小石子的表面在接觸時會產生磨擦力,如此一來可以讓穿戴者在行走上更加穩固,避免滑倒產生危險,也讓穿戴者在登山的健走過程中更加安全。因此本發明可說是一種相當具有實用性及進步性之發明,相當值得產業界來推廣,並公諸於社會大眾。
(1)‧‧‧鞋體
(11)‧‧‧鞋面
(12)‧‧‧鞋大底
(121)‧‧‧穿孔
(122)‧‧‧大徑孔段
(123)‧‧‧小徑孔段
(13)‧‧‧鞋底面
(131)‧‧‧後跟區
(1311)‧‧‧第三掌區
(1312)‧‧‧第四掌區
(132)‧‧‧前掌區
(1321)‧‧‧第一掌區
(1322)‧‧‧第二掌區
(133)‧‧‧平踩段
(134)‧‧‧彎弧段
(14)‧‧‧穿足室
(15)‧‧‧足穿口
(16)‧‧‧止滑塊
(2)‧‧‧止滑釘
(21)‧‧‧止滑溝紋
(22)‧‧‧釘頭
(23)‧‧‧釘身
(A)‧‧‧指彎線
(B)‧‧‧分隔線
第一圖為本發明立體示意圖。
第二圖為本發明另一視角立體示意圖。
第三圖為本發明鞋底面之平面示意圖。
第四圖為本發明側面示意圖。
第五圖為第三圖V-V線段之鞋大底局部剖面示意圖。
第六圖為本發明前掌區抬起、後跟區踩踏於小石子之動作示意圖。
第七圖為本發明前掌區踩踏於小石子、後跟區抬起之動作示意圖。
為了清楚說明本發明所能達成上述之目的及功效,茲搭配圖示就本發明的實施例加以詳細說明其特徵與功效。請參閱第一圖至第七圖所示,本發明一種登山鞋具,其包括:一鞋體(1)提供穿戴者穿著於足部,其具有一鞋面(11)及一鞋大底(12),該鞋面(11)係環繞連結於鞋大底(12)的周緣,該鞋面(11)進一步形成一穿足室(14)及一足穿口(15),該足穿口(15)係連通穿足室(14),穿戴者以足部穿過足穿口(15)並容置於穿足室(14),又該鞋大底(12)進一步具有一鞋底面(13),該鞋底面(13)係於穿戴者穿著時踩踏並接觸於地面,該鞋底面(13)係凸設複數止滑塊(16),各止滑塊(16)呈間距設置,另外該鞋底面(13)進一步區分有一後跟區(131)及一前掌區(132),該後跟區(131)係對應足部的後腳跟,而該前掌區(132)則對應足部的前腳掌處;複數止滑釘(2),其分別埋設於後跟區(131)、前掌區(132)的局部止滑塊(16),而該複數止滑釘(2)其一端端面與止滑塊(16)之端面相互切齊,該複數止滑釘(2)的另一端則埋設於止滑塊(16)內部,又該複數止滑釘(2)切齊止滑塊(16)的一端端面設有複數止滑溝紋(21),而該複數止滑溝紋(21)係內凹設置,且該複數止滑溝紋(21)係呈交錯排列形成網狀;其中,透過該複數止滑釘(2)設置在鞋體(1)的鞋大底(12),讓穿戴者行走並踩踏小石子時,利用各止滑釘(2)的各止滑溝紋(21)設置與小石子表面產生磨擦力,藉此可有效的防止打滑的危險,以確保穿戴者在行走上的安全性(前述為本發明主實施例之主要技術特徵,其對應本案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的內容,得以詳知本發明之目的與實施型態,而其餘附屬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的技術特徵是為對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內容的詳述或附加技術特徵,而非用以限制申 請專利範圍第一項的界定範圍,應知本案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不必要一定包含其餘附屬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的技術特徵)。
根據上述之說明,對於時常登山健行的愛好者來說,好的鞋子對於登山健行上無疑的是保護足部及安全,而山區中因長年濕氣較重,且大樹的林立遮掩了大部分的陽光,所以山區的道路絕大部分都處於濕滑狀態,然而山區的道路除了泥濘的泥土外還存在著許多大、小不均的石子,這對於登山者來說是登山路途中最容易產生危險的因素之一,只要登山者不小心踩到石子時,會因為石子的表面濕滑而造成登山者滑倒,再加上石子的大小不均造成登山者採到時重心不穩而更容易增加摔倒的風險,輕者破皮受傷、嚴重者有可能滑落山坡等危險情事,所以說除了確實的登山設備保護安全外,鞋子也是保護安全的必要配件,因此透過本發明在鞋大底(12)的鞋底面(13)設有複數止滑釘(2),利用該複數止滑釘(2)接觸地面的端面所設之複數止滑溝紋(21),藉由該複數止滑溝紋(21)與石子表面之間所產生的摩擦力,配合穿戴者在踩踏時向下踩踏的力量,使得鞋體(1)可以穩固的踩踏於石子上而不會發生滑脫的問題,讓登山者可以確實並穩健的行走,以確保登山時的安全性,請參閱第六、七圖所示並配合第三圖所示。
根據上述對於本發明所描述的主要技術特徵下,更進一步的細述其他的技術特徵,首先在該複數止滑釘(2)的分布設置上,主要根據穿戴者在踩踏的過程中,其該鞋體(1)對地面的接觸而佈設該複數止滑釘(2),故該鞋大底(12)的鞋底面(13)之前掌區(132)可進一步區分為一第一掌區(1321)及一第二掌區(1322),又該第一掌區(1321)及第二掌區(1322)的區隔係在鞋底面(13)定義一指彎線(A), 該指彎線(A)的界定是根據足部的後腳跟抬起、前腳掌彎曲時所形成的狀態所定義,而該鞋體(1)對應足部所呈現的狀態下也同樣會呈現相同的狀態(如第七圖),此時的該前掌區(132)的第一掌區(1321)會與地面接觸最多,所以配合此狀態下將複數止滑釘(2)的部分止滑釘(2)設置於落在指彎線(A)上的複數止滑塊(16),如此一來在穿戴者的足部呈現如第七圖的狀態時,可透過各止滑釘(2)的複數止滑溝紋(21)設置下而增加與石子表面之間的磨擦力,又本發明在第六、七圖的狀態下,其止滑釘(2)的數量為兩支並呈間距設置。另外再繼續請參閱第七圖所示並配合第三圖所示,在第六圖完後的下一動作則屬第七圖,第六圖的呈現係為足部的後腳跟下踩、前腳掌則向上抬起之狀態,所以為了讓此狀態下也可穩固,因此該鞋底面(13)的後跟區(131)進一步再區分為一第三掌區(1311)及一第四掌區(1312),又該第三掌區(1311)及第四掌區(1312)的區別係以一分隔線(B)予以分隔定義,而以該分隔線(B)區隔下設置於後跟區(131)的複數止滑釘(2)會設置在第三掌區(1311)內的部分止滑塊(16),且複數止滑釘(2)會靠近分隔線(B)且呈間距設置,因在後跟區(131)接觸地面的過程中,主要是以第三掌區(1311)具有最大接觸地面的面積,因此將複數止滑釘(2)設置在第三掌區(1311)並鄰近於分隔線(B)即可得到最佳的止滑功效。
又根據上述對於該第三掌區(1311)的描述下,可以再更進一步的將該第三掌區(1311)區分為一平踩段(133)及一彎弧段(134),請參閱第二、三圖所示,該彎弧段(134)內的其中一止滑塊(16)會設有一止滑釘(2),主要是提供後腳跟準備要轉換為前腳掌著地的瞬間,避免腳後跟處也碰觸到石子而發生滑脫的危險,因此在該彎 弧段(134)處設有止滑釘(2)以加強行走過程中的穩固性,然而位於彎弧段(134)的止滑釘(2)以及平踩段(133)的複數止滑釘(2)在該第三掌區(1311)內係呈三點圍設,並形成三角形形狀為最佳設置方式,不論穿戴者的行走狀態為何種姿勢,透過三角設置方式下可以隨時都有止滑釘(2)接觸石子而產生磨擦力,讓穿戴者在登山健走的過程中可以全方位的踩踏於石子且不會發生滑脫的危險情事,所以說透過上述在前掌區(132)、後跟區(131)所佈設的複數止滑釘(2)可以徹底的改善習知登山鞋所具有的缺失。
最後,該複數止滑釘(2)的設置上可分別包含有一釘頭(22)及一釘身(23),該複數止滑溝紋(21)係設置在釘身(23)連接釘頭(22)的相反端端面,而該鞋大底(12)的對應各止滑釘(2)的設置則設有複數穿孔(121),而各穿孔(121)係貫穿鞋大底(12)及相對應之止滑塊(16),又各穿孔(121)進一步分別包含有一大徑孔段(122)及一小徑孔段(123),該大徑孔段(122)連通小徑孔段(123),且該大徑孔段(122)的孔徑大於小徑孔段(123)的孔徑,又該小徑孔段(123)係位於所對應之止滑塊(16)並予以貫穿,而該大徑孔段(122)則設置在鞋大底(12)並予以貫穿,又該複數止滑釘(2)的釘頭(22)係卡設於大徑孔段(122),而該複數止滑釘(2)的釘身(23)係埋設於小徑孔段(123),藉以限制該複數止滑釘(2)的脫落,再配合足部下壓的踩踏更可以確實各止滑釘(2)的設置並接觸於石子的表面,使其產生磨擦力以提供極佳的安全性。
最後,本發明將鞋體(1)的鞋大底(12)之鞋底面設置有複數止滑釘(2),且設置的方式配合行走時足部的型態變化,確實的提供穿戴者在登山的路途中,遇到小石子路面下也不會發生滑脫的 危險情事,利用各止滑釘(2)具有複數止滑溝紋(21)的一面與小石子之表面接觸下產生磨擦力,使穿戴者可以穩固的行走於石子路上,既能夠提供足部的確實的踩踏石子以外,更可以有效的保護登山時的安全行,比起習知的登山鞋係以長釘、釘爪插入土裡而達到有效的抓地力,但遇到土質鬆軟的情況就無法達到其功效,且習知的登山鞋並不適用於具有石子的路面,因為具釘子的登山鞋一端呈細長且尖銳,對於一般的石子來說更容易發生滑脫的現象,且石子容易卡在釘與釘之間,導致登山鞋的功效大打折扣,所以說本發明透過了各止滑釘(2)的設置方式及其配置下,更可以提供石子路面上的行走,比起習知登山鞋來說更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進步性與實用性。由上所述者僅為用以解釋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之發明精神下所做有關本發明之任何修飾或變更者,為其他可據以實施之型態且具有相同效果者,皆仍應包括在本發明意圖保護之範疇內。
綜上所述,本發明「登山鞋具」,其實用性及成本效益上,確實是完全符合產業上發展所需,且所揭露之結構發明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創新構造,所以其具有「新穎性」應無疑慮,又本發明可較習用之結構更具功效之增進,因此亦具有「進步性」,其完全符合我國專利法有關發明專利之申請要件的規定,乃依法提起專利申請,並敬請 鈞局早日審查,並給予肯定。
(1)‧‧‧鞋體
(11)‧‧‧鞋面
(12)‧‧‧鞋大底
(13)‧‧‧鞋底面
(131)‧‧‧後跟區
(132)‧‧‧前掌區
(16)‧‧‧止滑塊
(2)‧‧‧止滑釘
(21)‧‧‧止滑溝紋

Claims (6)

  1. 一種登山鞋具,其包括:一鞋體,其具有一鞋面及一鞋大底,該鞋面係環繞連結於鞋大底的周緣,該鞋面進一步形成一穿足室及一足穿口,該足穿口係連通穿足室,又該鞋大底進一步具有一鞋底面,該鞋底面係凸設複數止滑塊,各止滑塊呈間距設置,另外該鞋底面進一步區分有一後跟區及一前掌區;複數止滑釘,其分別埋設於後跟區、前掌區的局部止滑塊,而該複數止滑釘其一端端面與止滑塊之端面相互切齊,該複數止滑釘的另一端則埋設於止滑塊內部,又該複數止滑釘切齊止滑塊的一端端面設有複數止滑溝紋,而該複數止滑溝紋係內凹設置;其中,透過該複數止滑釘設置在鞋體的鞋大底,讓穿戴者行走並踩踏小石子時,利用各止滑釘的各止滑溝紋設置與小石子表面產生磨擦力,藉此可有效的防止打滑的危險,以確保穿戴者在行走上的安全性。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登山鞋具,其中,該鞋大底之鞋底面的前掌區進一步區分為一第一掌區及一第二掌區,又該第一掌區及該第二掌區之間定義一指彎線,該指彎線係以後腳跟抬起、前腳掌彎曲所形成之狀態所界定,而該複數止滑釘之部分止滑釘係設置於落在指彎線上的複數止滑塊。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登山鞋具,其中,該複數止滑釘進一步分別包含一釘頭及一釘身,而該鞋大底的對應各止滑釘的設置則設有複數穿孔,而各穿孔係貫穿鞋大底及相對應之止滑塊,又各穿孔進一步分別包含有一大徑孔段及一小徑孔段,而該小 徑孔段係位於所對應之止滑塊,而該大徑孔段則設置在鞋大底,又該複數止滑釘的釘頭係卡設於大徑孔段,而該複數止滑釘的釘身係埋設於小徑孔段,藉以限制該複數止滑釘的脫落。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登山鞋具,其中,該複數止滑釘進一步分別包含一釘頭及一釘身,而該鞋大底的對應各止滑釘的設置則設有複數穿孔,而各穿孔係貫穿鞋大底及相對應之止滑塊,又各穿孔進一步分別包含有一大徑孔段及一小徑孔段,而該小徑孔段係位於所對應之止滑塊,而該大徑孔段則設置在鞋大底,又該複數止滑釘的釘頭係卡設於大徑孔段,而該複數止滑釘的釘身係埋設於小徑孔段,藉以限制該複數止滑釘的脫落。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登山鞋具,其中,該鞋底面的後跟區進一步區分為一第三掌區及一第四掌區,該第三掌區及第四掌區之間定義一分隔線,又位於鞋底面之後跟區所設置的部分止滑釘係較靠近於分隔線並呈間距設置,而該第四掌區並未設有複數止滑釘。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登山鞋具,其中,該第三掌區更進一步在區分為一平踩段及一彎弧段,而該彎弧段內的其中一止滑塊設有止滑釘,又設置在該平踩段的複數止滑釘與該彎弧段的止滑釘的設置係三點圍設並呈三角形。
TW107130196A 2018-08-29 2018-08-29 登山鞋具 TWI7057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0196A TWI705771B (zh) 2018-08-29 2018-08-29 登山鞋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0196A TWI705771B (zh) 2018-08-29 2018-08-29 登山鞋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8907A TW202008907A (zh) 2020-03-01
TWI705771B true TWI705771B (zh) 2020-10-01

Family

ID=70766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0196A TWI705771B (zh) 2018-08-29 2018-08-29 登山鞋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0577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68164U (zh) * 2009-06-10 2010-05-19 陈垂峰 专业户外登山鞋底
US20100175280A1 (en) * 2009-01-13 2010-07-15 Rinehart Jr Robert G Footwear assemblies with removable enhanced traction devic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of use and manufacture
CN201767155U (zh) * 2010-07-13 2011-03-23 喻天柱 冰地防滑鞋底
TWM420202U (en) * 2011-09-02 2012-01-11 Taiwan Paiho Ltd Shoe with removable and replaceable sole
US8950090B2 (en) * 2011-02-22 2015-02-10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adjustable cleat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75280A1 (en) * 2009-01-13 2010-07-15 Rinehart Jr Robert G Footwear assemblies with removable enhanced traction devic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of use and manufacture
CN201468164U (zh) * 2009-06-10 2010-05-19 陈垂峰 专业户外登山鞋底
CN201767155U (zh) * 2010-07-13 2011-03-23 喻天柱 冰地防滑鞋底
US8950090B2 (en) * 2011-02-22 2015-02-10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adjustable cleats
TWM420202U (en) * 2011-09-02 2012-01-11 Taiwan Paiho Ltd Shoe with removable and replaceable so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8907A (zh) 2020-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45897B2 (en) Traction enhancing devices for footwear assemblies
US20130042503A1 (en) Heel Traction Ai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for
TWI705771B (zh) 登山鞋具
KR200467045Y1 (ko) 미끄럼방지 덧신
CN205162081U (zh) 防滑鞋
KR200355557Y1 (ko) 아이젠을 구비한 미끄럼 방지화
JP2009090032A (ja) 滑り止め具
KR101655521B1 (ko) 미끄럼 방지용 신발 밑창
CN109393646B (zh) 一种户外登山用冰爪
CN110870600B (zh) 登山鞋具
CN215225105U (zh) 一种高抓地力的登山鞋
TWM593759U (zh) 具安全防滑鞋底結構
CN202714275U (zh) 野外勘探用防滑鞋
CN202873955U (zh) 一种可伸缩防滑鞋
CN201624188U (zh) 便携式防滑鞋套
CN212661246U (zh) 一种防滑雪地靴
CN218650517U (zh) 一种具有脚踝保护功能的女式登山鞋
CN218978133U (zh) 一种用于边坡作业的防滑鞋套
CN216907002U (zh) 一种抓地性能好的登山靴
CN201839887U (zh) 实用防滑鞋
CN208080622U (zh) 一种防滑鞋
CN205456379U (zh) 一种防脱落的硅胶防滑鞋套
CN213045579U (zh) 一种防滑助攀鞋底
CN209376782U (zh) 一种防滑皮鞋
CN210382819U (zh) 一种新型防滑拖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