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2878B - 用於在網路中之一主要裝置與複數個次要裝置之一者之間共享經建立連結的方法與裝置 - Google Patents

用於在網路中之一主要裝置與複數個次要裝置之一者之間共享經建立連結的方法與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2878B
TWI702878B TW107147337A TW107147337A TWI702878B TW I702878 B TWI702878 B TW I702878B TW 107147337 A TW107147337 A TW 107147337A TW 107147337 A TW107147337 A TW 107147337A TW I702878 B TWI702878 B TW I70287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sharing
network
devices
un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7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33930A (zh
Inventor
羅門 奇里克夫
彼 艾丁爾
Original Assignee
瑞典商Lm艾瑞克生(Publ)電話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典商Lm艾瑞克生(Publ)電話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典商Lm艾瑞克生(Publ)電話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3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39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28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287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在一網路中之一主要裝置與複數個次要裝置之一者之間共享一經建立連結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從該複數個次要裝置之一未連結次要裝置接收用於識別該未連結次要裝置之一廣告封包;基於該所接收廣告封包將一連結請求發送至該未連結次要裝置用於在該未連結次要裝置與該主要裝置之間建立一連結,該連結在該未連結次要裝置與該複數個次要裝置之該一者之間共享;及將諸連結參數傳輸至共享一經建立連結之諸次要裝置,其中該等連結參數定義一時間共享多工方案,藉此促成該經建立連結之共享。本文中亦呈現用於執行根據本發明之一方法之一互補方法及裝置。

Description

用於在網路中之一主要裝置與複數個次要裝置之一者之間共享經建立連結的方法與裝置
本發明大體上係關於網路之領域,更明確言之,本發明係關於在網路中之一主要裝置與複數個次要裝置之一者之間共享一經建立連結。
藍芽低能量BLE係由藍芽特別興趣小組SIG設計之旨在用於醫療保健、健康、安全、家庭自動化產業等中之新穎應用之一無線個人區域網路技術。相較於傳統藍芽,BLE意欲提供顯著降低功率消耗及成本同時維持一類似通信範圍。另一方面,藉由BLE裝置傳輸之資料量比傳統藍芽裝置少得多。
操作BLE之一典型方式係: -使用三個廣告頻道在無應答之情況下廣播資料,或 -使用三個廣告頻道來設置一連結且 -在一BLE連結中經由37個資料頻道執行應答訊息交換
不同於BLE資料頻道,廣告頻道允許全部BLE裝置在不具有一連結之情況下收聽且傳輸。存在三個BLE廣告頻道。依據預設,每次在全部三個頻道中傳輸廣告資料封包。當在BLE中收聽(即,掃描)時,BLE裝置在移動至另一廣告頻道之前將停留於一個頻道達一特定時間長度。
除應答封包交換以外,連結亦受益於利用壅塞頻道,加密封包的可能,用以快速發送大量資料片段之快速封包交換及用以避免壞品質頻道之跳頻。
充當一藍芽網狀網路中之一中繼之一節點針對網狀封包掃描廣告頻道。當偵測且接收一封包時,節點檢查其是否係封包之目的地,若係如此,則將封包內容發送至處理其之應用程式。若節點並非封包之目的地,則節點在一網路快取區中檢查其是否已接收並轉送封包。若係如此,則摒棄封包。若並非如此,則在網狀網路中藉由經由廣告頻道重新傳輸封包而轉送封包使得鄰近節點可接收該封包。
一無線網狀網路WMN包括組織成一網狀拓撲的複數個網狀節點。此處,藉由將資料轉送至下一網狀節點,各網狀節點亦係某種提供者。網路基礎架構經分散化且簡化,此係因為各網狀節點僅需要能夠傳輸至一鄰近網狀節點。此等無線網狀網路可能允許居住在偏遠地區的人們及在農村社區中運營之小企業將其等網路連結在一起以獲得可負擔的網際網路連結。
低功率無線技術使用網狀網路拓撲來提高網路覆蓋及靈活性。一網狀網路由機器裝置(例如感測器及致動器)及中繼節點組成,該等中繼節點具有轉送封包且最終允許彼此在無線電射程外之節點之間之通信的能力。
最簡單且最直接的聯網方法係泛洪(flooding)。在一泛洪網路中,接收一封包之各中繼將轉送該封包。此方法對於網路拓撲之變化係穩健的。此方法亦很好地適應通常在記憶體及運算資源方面受約束之低功率網路中之裝置之特性。
2017年7月正式推出之藍芽網狀網路係物聯網(IoT)連結空間之一備受期待的補充。解決方案係基於使用經由一組共享頻道(廣告頻道)廣播之泛洪。
在一BLE連結中,通常存在廣告其存在於一廣告封包中的一裝置及在接收廣告封包後起始兩個裝置之間之一連結的一對應裝置。廣告其存在之裝置被稱為一「廣告裝置(Advertiser)」且起始兩個裝置之間之一連結之裝置被稱為「起始裝置(Initiator)」。一旦在兩個裝置之間建立一連結,起始裝置便成為主控裝置且廣告裝置成為受控裝置。
當前對一主控裝置可保持開放之同時連結之數目存在限制。此數目取決於硬體及實施方案,但通常介於5與10之間。處置更多裝置要求關閉並重建連結,此帶來交換封包及消耗能量方面的營運負擔,藉此分別增加頻道資源之使用且減少電池壽命。
本發明之一目標係提供用於在一網路中之一主要裝置與複數個次要裝置之一者之間共享一經建立連結的方法。
另一目標係提供支援在一主要裝置與複數個次要裝置之一者之間共享一經建立連結的裝置。
在本發明之一第一態樣中,提供一種在一網路中之一主要裝置與該網路中之複數個次要裝置之一者之間共享一經建立連結的方法。
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由該主要裝置從該複數個次要裝置之一未連結次要裝置接收用於識別該未連結次要裝置之一廣告封包;由該主要裝置基於該所接收廣告封包將一連結請求發送至該未連結次要裝置用於在該未連結次要裝置與該主要裝置之間建立一連結,該連結在該未連結次要裝置與該複數個次要裝置之該一者之間共享;及由該主要裝置將連結參數傳輸至共享一經建立連結之次要裝置,其中該等連結參數定義一時間共享多工方案,藉此促成該經建立連結之共享。
根據本發明之解決方案利用將不同連結事件分配至與相同主要裝置共享相同連結之不同次要裝置。因此,主要裝置將具有一個開放連結,該開放連結將由許多次要裝置使用一時間多工方案共享。
在本發明之背景內容中,一主要裝置亦可被稱為一「主控裝置(Master device)」或簡稱為一「主控裝置(Master)」且一次要裝置可被稱為一「受控裝置(Slave device)」或簡稱為一「受控裝置(Slave)」。為建立一第一連結,應存在發送廣告封包之一裝置(一廣告裝置),且存在接收該等封包且能夠起始一連結之一裝置(一起始裝置)。當藉由起始裝置發送一連結請求時,假定建立連結。在連結請求中,起始裝置設定連結參數,諸如跳頻方案、連結時間長度等。自彼時起,起始裝置成為一主控裝置且廣告裝置成為一受控裝置。
本發明者之深刻理解係,藉由採用一時間共享多工方案,可在多個受控裝置之間共享一單一連結。此一解決方案之一優勢係數個受控裝置(甚至10個以上)可保持連結至一主控裝置。此避免在受控裝置之數目超過一主控裝置在一給定時間可處置之數目之情況下關閉然後再次建立連結之管理上的傳訊要求。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包括以下步驟:在將該連結請求發送至該未連結次要裝置後由該主要裝置獲取一更新連結參數集,其中該更新連結參數集促成該主要裝置與包含該未連結次要裝置之該複數個次要裝置之該一者之間之該經建立連結之共享。
每當尚未連結至一主控裝置之一額外受控裝置發送一廣告封包時,主控裝置將一連結請求發送至未連結受控裝置。根據連結請求,主控裝置將一更新連結參數集發出至全部連結受控裝置且亦發出至未連結裝置,主控裝置從該未連結裝置接收一廣告封包。更新連結參數集使全部受控裝置能夠有效地共享與主控裝置之連結。
根據一實施例,網路係一無線網狀網路且主要裝置及複數個次要裝置係該無線網狀網路中之節點裝置。
根據一實施例,無線網狀網路係使用藍芽作為無線電存取技術之一藍芽低能量BLE網狀網路。技術人員知道使用藍芽之裝置之間之通信且此外採用藍芽之一無線網狀網路正被標準化。根據本發明之解決方案之一額外優勢係解決方案不要求當前標準之任何變化且與任何藍芽低能量BLE受控裝置反向相容。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該等連結參數包括以下各者之至少一者: -傳輸窗大小; -傳輸窗偏移; -連結時間長度; -次要裝置延時; -監督超時;及 -瞬時。
此等參數在BLE標準中定義且用於定義一連結保持作用之持續時間或何時一連結變得作用。一更新可能一次涉及一個參數或替代地可改變多個參數以便達成一所要共享連結方案。
藉由適當地設定傳輸窗大小、傳輸窗偏移、連結時間長度及受控裝置延時,主控裝置可使受控裝置在所指派連結事件期間作用且在其他時間期間閒置。以該方式,許多受控裝置可經時間多工。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在該傳輸步驟中更新之連結參數係連結時間長度。在一較佳實施例中,連結時間長度係每當一進一步受控裝置被添加至一現有連結時更新之連結參數。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態樣,呈現一種在一網路中之一主要裝置與該網路中之複數個次要裝置之一者之間共享一經建立連結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由該複數個次要裝置之一未連結次要裝置將用於識別該未連結次要裝置之一廣告封包發送至該主要裝置;由該未連結次要裝置回應於該發送之廣告封包從該主要裝置接收一連結請求;由該未連結次要裝置接收使該未連結次要裝置能夠在該主要裝置與該複數個次要裝置之該一者之間共享該經建立連結的連結參數;及由該未連結次要裝置在基於該等所接收連結參數之一時間共享多工方案中在該主要裝置與該複數個次要裝置之該一者之間共享該經建立連結。
本發明之第一態樣之優勢及定義亦與本發明之第二態樣相關聯。
根據本發明之第二態樣之一實施例,主要裝置及複數個次要裝置係一無線網狀網路中之節點裝置。
在根據本發明之第二態樣之一實施例中,主要裝置及複數個次要裝置係一無線網狀網路中之節點裝置,其中該無線網狀網路係使用藍芽作為無線電存取技術之一藍芽低能量BLE網狀網路。
在根據本發明之第二態樣之一實施例中,連結參數包括以下各者之至少一者: -傳輸窗大小; -傳輸窗偏移; -連結時間長度; -次要裝置延時; -監督超時;及 -瞬時。
在本發明之第二態樣之一進一步實施例中,在該傳輸步驟中更新之連結參數係連結時間長度。
在本發明之一第三態樣中,呈現一種在一網路中之主要裝置,其經配置用於將該網路中之該主要裝置與複數個次要裝置之一者之間之一經建立連結共享給該複數個次要裝置之一未連結次要裝置。
主要裝置包括:一接收模組,其經配置用於從該未連結次要裝置接收識別該未連結次要裝置之一廣告封包;發送模組,其經配置用於繼由該接收模組接收該廣告封包之後將一連結請求發送至該未連結次要裝置;及傳輸模組,其經配置用於將連結參數傳輸至共享該經建立連結之次要裝置,其中該等連結參數定義一時間共享多工方案,藉此促成該經建立連結之共享。
與本發明之第一態樣及第二態樣相關聯之優勢亦與本發明之第三態樣相關聯。
根據第三態樣之一實施例,主要裝置進一步包括獲取模組,該獲取模組經配置用於在由該發送模組將該連結請求發送至該未連結次要裝置後獲取一更新連結參數集,該獲取模組經進一步配置以將該更新連結參數集提供至該傳輸模組。
根據本發明之一第四態樣,呈現一種包括指令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等指令在載入至一網路中之一或多個裝置上時經配置用於執行根據如本發明中呈現之任何不同方法實施例之方法。
將從參考附圖之以下描述最佳地理解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特徵及優勢。在圖式中,相同元件符號表示相同部分或執行一相同或相當功能或操作之部分。
圖1示意性地展示根據先前技術之在一主要裝置11與一次要裝置12之間建立一連結之一方法10。在一藍芽低能量BLE連結中主要存在兩個步驟:建立及維護。為建立一連結,應存在發送廣告封包之一裝置。此一裝置被稱為一廣告裝置或一次要裝置12。亦應存在正接收廣告封包且能夠起始一連結之一裝置。此一裝置被稱為起始裝置,或主要裝置11。
主要裝置11接收由次要裝置12廣播之一廣告封包15。主要裝置11發送一連結請求16且假定建立連結。在連結請求16中,主要裝置11設定連結參數,諸如跳頻方案、連結時間長度等。自彼時起,主要裝置11成為主控裝置21且次要裝置12成為受控裝置22。在本發明之範疇內,術語「主要裝置」可在建立一連結之前及之後指代一主控節點,且術語「次要裝置」可在建立一連結之前及之後指代一受控節點。
BLE連結係每一連結時間長度發生之一組連結事件30、40。在此等事件30、40期間,資料封包31、32、41至44在一主控裝置21與一受控裝置22之間交換。主控裝置21必須在每一連結事件30、40將至少一個封包31、41、43發送至受控裝置22。但受控裝置可根據主控裝置及受控裝置已知之連結參數而忽略若干封包。
圖2示意性地展示根據先前技術之建立至一進一步次要裝置13之連結之一方法100。已知建立至多個次要裝置之連結。如圖1中之方法10中圖解說明般建立與一第一次要裝置12之一連結。在涉及資料封包之交換之一連結事件30發生時,建立主要裝置11、21與第一次要裝置12、22之間之一連結。隨後,主要裝置11、21從一第二次要裝置13接收一廣告封包17。主要裝置11、21以一連結請求18及用於與次要裝置13建立一連結之相關連結參數作出回應。
一旦建立一連結,主控裝置21與第一受控裝置22之間便存在分開的連結事件30、140且主控裝置21與第二受控裝置23之間存在分開的連結事件130、150。在此等連結事件之各者中,主控裝置與受控裝置之任一者交換資料封包。技術人員理解可以一類似方式建立至更多次要裝置之連結。然而,對於一主控裝置可保持開放之同時連結之數目存在限制。此數目通常取決於硬體及實施方案,但通常介於5與10之間。處置更多裝置需要關閉然後重建連結,此帶來交換封包使用方面之營運負擔且消耗更多能量。
圖3示意性地展示在一主要裝置11、21與複數個次要裝置12、13之一者之間共享一經建立連結之一方法200。根據已知方法建立一主控裝置11、21與一第一次要裝置12、22之間之一連結且連結事件30中之資料封包之交換亦根據先前已知方法發生。當主要裝置11、21從一進一步次要裝置13接收一廣告封包17時,主要裝置21決定將進一步次要裝置13包含於相同連結中,藉此在主要裝置11、21與第一次要裝置12、22之間共享已建立連結。
藉由將一更新連結參數集211廣播至當前共享一連結之全部受控裝置而共享連結。更新連結參數集211允許全部連結次要裝置共享一個連結。因此,移除對於可連結至一主控裝置11之次要裝置12、13之數目之限制。
在各連結事件220、230中,由主控裝置21將資料封包廣播至當前共享連結之全部受控裝置22、23。在任何給定瞬時,受控裝置之至少一者作用且回應接收之資料封包。其他受控裝置處於一睡眠模式或選擇忽略傳入資料封包。
作為一實例,在連結事件220中,受控裝置22處於一睡眠模式。主控裝置21廣播資料封包221、224。受控裝置22忽略222、225傳入封包,而受控裝置23回應223、226接收之資料封包。一類似說明經必要的變更適用於連結事件230,其中受控裝置23處於一睡眠模式且受控裝置22回應接收之資料封包。
更多次要裝置可被添加至一現有連結。每當一進一步次要裝置被添加至一現有連結時,將更新之連結參數廣播至全部節點。更新之連結參數定義一方案,各次要裝置能夠憑藉該方案按排程時間長度收聽資料封包,藉此消除重建連結之需求且同時減少能量消耗。
更新之連結參數可係以下各者之任一者: -傳輸窗大小; -傳輸窗偏移; -連結時間長度; -次要裝置延時; -監督超時;及 -瞬時。
較佳地,更新之連結參數係連結時間長度。藉由適當地設定傳輸窗大小、傳輸窗偏移、連結時間長度及受控裝置延時,主控裝置可使受控裝置在指派之連結事件期間作用且在其他時間期間閒置。以該方式,許多受控裝置可經時間多工。下表展示繪示一排程之一實例,三個次要裝置(受控裝置A、受控裝置B及受控裝置C)憑藉該排程共享與一主控裝置之一連結。可見在各連結事件期間,三個受控裝置之僅一者作用,而其他兩個受控裝置保持閒置。
Figure 107147337-A0304-0001
根據一實施例,在相關節點變得作用之下一週期期間在已連結節點處更新連結參數。根據此實施例,若在連結事件2期間,若一新受控裝置(受控裝置D)被添加至共享連結,則僅受控裝置B接收更新之連結參數。受控裝置A及C在其等變得作用之下一連結事件(即,分別地連結事件4及連結事件3)期間接收更新之參數。
更新之連結參數可在本端判定或可從一中心節點請求。為在本端判定,更新之連結參數之一適合排程可以一表格形式儲存於主控裝置處。舉例而言,可基於共享一連結之次要裝置之數目預定義連結參數。替代地,主控裝置可與指示次要裝置之數目之一中心節點通信。中心節點可向主控裝置提供一更新連結參數集。
圖4示意性地展示由主要裝置11在主要裝置11與複數個次要裝置12、13之一者之間共享一經建立連結之一方法300。在接收310之一第一步驟中,主控裝置11從一進一步次要裝置13接收一廣告封包。主控裝置11將一連結建立請求發送320至進一步次要裝置13。主控裝置獲取330一更新連結參數集,該更新連結參數集允許連結亦由進一步次要裝置共享。隨後,主要裝置將更新之連結參數傳輸340至當前共享一連結之全部連結節點。
圖5示意性地展示由一次要裝置13在主要裝置11與複數個次要裝置12之一者之間共享一經建立連結之一方法400。在發送410之一第一步驟中,次要裝置13將一廣告封包發送至主要裝置11。隨後,次要裝置13接收420用於建立一連結之一請求,其後接著一連結參數集,該連結參數集允許次要裝置13在主要裝置11與第一次要裝置12之間共享430已建立連結。
圖6示意性地展示經配置以執行根據本發明之一方法之一節點裝置500。節點裝置500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主控裝置。節點裝置500包括一接收器構件501、502,該接收器構件501、502經配置以從一無線網狀網路中之其他裝置接收諸如一廣告封包之傳入封包。傳輸器構件503、504經配置用於將封包發送至網路中之其他節點。
獲取模組505經配置以獲取允許多個次要裝置共享一現有連結之一連結參數集。記憶體507經配置用於儲存一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程式產品在由處理器執行時允許節點500執行根據本發明之一方法。處理器506可經進一步配置以每當從一尚未連結次要裝置接收一廣告封包時判定一更新連結參數集。全部內部設備經由一通信匯流排508彼此互動。接收器501、502及傳輸器503、504亦可在初始化網路之一階段期間與諸如一行動電話或其他佈建裝置之外部組件互動。
自對圖式、揭示內容及隨附發明申請專利範圍之一研究,熟習此項技術者可在實踐所主張揭示內容時理解並實現所揭示實例之其他變動。在發明申請專利範圍中,字詞「包括」不排除其他元件或步驟,且不定冠詞「一」或「一個」不排除複數個。一單一處理器或其他單元可實現發明申請專利範圍中敘述之數個項目之功能。在互不相同的附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中敘述某些措施之純粹事實並非指示無法有利地使用此等措施之一組合。一電腦程式可儲存/分佈於一適合媒體(諸如與其他硬體一起供應或作為其他硬體之部分供應之一光學儲存媒體或一固態媒體)上,但亦可以其他形式(諸如經由網際網路或其他有線或無線電信系統)分佈。發明申請專利範圍中之任何元件符號不應被解釋為限制其範疇。
本發明不限於如上文中揭示之實例,且可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在如隨附發明申請專利範圍中揭示之本發明之範疇外進行修改且增強而不必應用發明技能。
10‧‧‧方法 11‧‧‧ 主要裝置/主控裝置 12‧‧‧第一次要裝置 13‧‧‧進一步次要裝置/第二次要裝置 15‧‧‧廣告封包 16‧‧‧連結請求 17‧‧‧廣告封包 18‧‧‧連結請求 21‧‧‧主控裝置/主要裝置 22‧‧‧第一受控裝置/第一次要裝置 23‧‧‧第二受控裝置 30‧‧‧連結事件 31‧‧‧資料封包 32‧‧‧資料封包 40‧‧‧連結事件 41‧‧‧資料封包 42‧‧‧資料封包 43‧‧‧資料封包 44‧‧‧資料封包 100‧‧‧方法 130‧‧‧連結事件 140‧‧‧連結事件 150‧‧‧連結事件 200‧‧‧方法 211‧‧‧ 更新連結參數集 220‧‧‧連結事件 221‧‧‧資料封包 222‧‧‧忽略 223‧‧‧回應 224‧‧‧資料封包 225‧‧‧忽略 226‧‧‧回應 230‧‧‧連結事件 300‧‧‧方法 310‧‧‧接收 320‧‧‧發送 330‧‧‧獲取 340‧‧‧傳輸 400‧‧‧方法 410‧‧‧發送 420‧‧‧接收 430‧‧‧共享 500‧‧‧節點裝置 501‧‧‧接收器構件 502‧‧‧接收器構件 503‧‧‧傳輸器構件 504‧‧‧傳輸器構件 505‧‧‧獲取模組 506‧‧‧處理器 507‧‧‧記憶體 508‧‧‧通信匯流排
圖1示意性地展示根據先前技術之在一主要裝置與一次要裝置之間建立一連結之一方法。 圖2示意性地展示根據先前技術之建立至一進一步次要裝置之連結之一方法。 圖3示意性地展示在一主要裝置與複數個次要裝置之一者之間共享一經建立連結之一方法。 圖4示意性地展示由主要裝置在主要裝置與複數個次要裝置之一者之間共享一經建立連結之一方法。 圖5示意性地展示由一次要裝置在主要裝置與複數個次要裝置之一者之間共享一經建立連結之一方法。 圖6示意性地展示經配置以執行根據本發明之一方法之一節點裝置。
300‧‧‧方法
310‧‧‧接收
320‧‧‧發送
330‧‧‧獲取
340‧‧‧傳輸

Claims (12)

  1. 一種在一網路中之一主要裝置與該網路中之複數個次要裝置之一者之間共享一經建立連結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由該主要裝置從該複數個次要裝置之一未連結次要裝置接收用於識別該未連結次要裝置之一廣告封包; 由該主要裝置基於該所接收廣告封包將一連結請求發送至該未連結次要裝置用於在該未連結次要裝置與該主要裝置之間建立一連結,該連結在該未連結次要裝置與該複數個次要裝置之該一者之間共享; 由該主要裝置將連結參數傳輸至共享一經建立連結之次要裝置,其中該等連結參數定義一時間共享多工方案,藉此促成該經建立連結之共享。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在將該連結請求發送至該未連結次要裝置後由該主要裝置獲取一更新連結參數集,其中該更新連結參數集促成該主要裝置與包含該未連結次要裝置之該複數個次要裝置之該一者之間之該經建立連結之共享。
  3.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該網路係一無線網狀網路。
  4. 如請求項3之方法,其中該無線網狀網路係使用藍芽作為無線電存取技術之一藍芽低能量BLE網狀網路。
  5.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在該傳輸步驟中更新之該連結參數係連結時間長度。
  6. 一種在一網路中之一主要裝置與該網路中之複數個次要裝置之一者之間共享一經建立連結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由該複數個次要裝置之一未連結次要裝置將用於識別該未連結次要裝置之一廣告封包發送至該主要裝置; 由該未連結次要裝置回應於該發送廣告封包從該主要裝置接收一連結請求; 由該未連結次要裝置接收使該未連結次要裝置能夠在該主要裝置與該複數個次要裝置之該一者之間共享該經建立連結的連結參數; 由該未連結次要裝置在基於該等所接收連結參數之一時間共享多工方案中在該主要裝置與該複數個次要裝置之該一者之間共享該經建立連結。
  7.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該網路係一無線網狀網路。
  8.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中該無線網狀網路係使用藍芽作為該無線電存取技術之一藍芽低能量BLE網狀網路。
  9. 如請求項6至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該傳輸步驟中更新之該連結參數係該連結時間長度。
  10. 一種在一網路中之主要裝置,其經配置用於將該網路中之該主要裝置與複數個次要裝置之一者之間之一經建立連結共享給該複數個次要裝置之一未連結次要裝置,該主要裝置包括: 接收模組,其經配置用於從該未連結次要裝置接收識別該未連結次要裝置之一廣告封包; 發送模組,其經配置用於繼由該接收模組接收該廣告封包之後將一連結請求發送至該未連結次要裝置; 傳輸模組,其經配置用於將連結參數傳輸至共享該經建立連結之次要裝置,其中該等連結參數定義一時間共享多工方案,藉此促成該經建立連結之共享。
  11. 如請求項10之主要裝置,其進一步包括: 獲取模組,其經配置用於在由該發送模組將該連結請求發送至該未連結次要裝置後獲取一更新連結參數集,該獲取模組經進一步配置以將該更新連結參數集提供至該傳輸模組。
  12. 一種包括諸指令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等指令在載入至一網路中之一或多個節點上時經配置用於執行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方法。
TW107147337A 2018-01-19 2018-12-27 用於在網路中之一主要裝置與複數個次要裝置之一者之間共享經建立連結的方法與裝置 TWI7028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8/051350 WO2019141375A1 (en) 2018-01-19 2018-01-19 Method and device for sharing an established connection between a primary device and one of a plurality of secondary devices in a network
??PCT/EP2018/051350 2018-01-19
WOPCT/EP2018/051350 2018-01-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3930A TW201933930A (zh) 2019-08-16
TWI702878B true TWI702878B (zh) 2020-08-21

Family

ID=61022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7337A TWI702878B (zh) 2018-01-19 2018-12-27 用於在網路中之一主要裝置與複數個次要裝置之一者之間共享經建立連結的方法與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44771B2 (zh)
EP (1) EP3741142B1 (zh)
MX (1) MX2020007522A (zh)
TW (1) TWI702878B (zh)
WO (1) WO20191413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97496B2 (en) * 2019-05-31 2024-05-28 Apple Inc. Temporary pairing for wireless devices
CN114978415B (zh) * 2021-02-19 2024-01-09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降低杂音发生可能性的蓝牙控制电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60584A1 (en) * 2012-10-19 2014-04-24 Telefonica, S.A. A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sharing wireless broadband connection between devices
US20170303076A1 (en) * 2016-04-14 2017-10-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ata using bluetoot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78219B2 (en) * 2005-11-17 2010-08-17 San Diego Research Center, Inc. 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a mobile wireless ad hoc network
WO2008038347A1 (fr) * 2006-09-27 2008-04-03 Pioneer Corporation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procédé de communication, et programme de traitement de communication
US9077564B2 (en) * 2009-03-03 2015-07-07 Mobilitie,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formation of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9356980B2 (en) * 2012-07-31 2016-05-3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istributing communication of a data stream among multiple devices
US9210520B2 (en) * 2012-12-17 2015-12-08 Starkey Laboratories, Inc. Ear to ear communication using wireless low energy transport
US9712266B2 (en) * 2013-05-21 2017-07-18 Apple Inc. Synchronization of multi-channel audio communicated over bluetooth low energy
US9668297B2 (en) * 2013-05-29 2017-05-3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BLE scatternet system and method
US9654960B2 (en) * 2013-05-31 2017-05-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rver-assisted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and connection
CN105723648B (zh) * 2013-10-30 2019-06-1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密钥配置方法、系统和装置
US10666785B2 (en) * 2014-07-28 2020-05-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EP3266275B1 (en) * 2015-03-31 2018-11-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advertising and advertisement responding wireless devices
CN105050033A (zh) * 2015-07-01 2015-11-1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低功耗蓝牙和传统蓝牙的微微网组网互连方法及系统
EP3379864B1 (en) * 2015-12-30 2020-11-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link and terminal device
KR102493721B1 (ko) * 2016-02-04 2023-0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외부 전자 장치와 연결을 수립하는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CN105704655A (zh) * 2016-03-29 2016-06-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之间的媒体数据共享方法及装置
US9854611B2 (en) * 2016-03-31 2017-12-26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Group network acquisition
WO2018074892A1 (ko) * 2016-10-21 2018-04-26 엘지전자(주) 블루투스 기술을 이용하여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0993082B2 (en) * 2018-09-27 2021-04-27 Amber Solution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location services
US10772112B2 (en) * 2018-12-13 2020-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 neighborhood alignment
US10993074B2 (en) * 2019-01-21 2021-04-27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Power management and data bandwidth improvements for passive entry, passive start (PEPS)
KR20200110086A (ko) * 2019-03-15 2020-09-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링크의 설정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60584A1 (en) * 2012-10-19 2014-04-24 Telefonica, S.A. A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sharing wireless broadband connection between devices
US20170303076A1 (en) * 2016-04-14 2017-10-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ata using bluetoot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41142A1 (en) 2020-11-25
WO2019141375A1 (en) 2019-07-25
EP3741142B1 (en) 2021-11-10
MX2020007522A (es) 2020-09-09
TW201933930A (zh) 2019-08-16
US11044771B2 (en) 2021-06-22
US20200337100A1 (en) 2020-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5529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group device using bluetoot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46266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using bluetooth mesh network
EP2750441B1 (en) Content publishing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US1097989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llocating address of device in Bluetooth mesh network
US10986175B2 (en) Key establishment for communications within a group
EP2728764B1 (en) Synchronous access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ystem in frequency hopping radio communication
KR101407056B1 (ko) 피어 투 피어 통신을 위한 페이징 메시지들을 전송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들
JP6093037B2 (ja) グループコールコンテキストを確立する方法、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クラスタepc
US1039785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in mesh network using bluetooth
US10560929B2 (en) Resource request method and system, device, and network side node
CN111010324A (zh) 一种基于ble mesh网络协议的家电设备自组网方法和系统
PL1712063T3 (pl) Sposób i układ do optymalizacji transferu danych pomiędzy urządzeniami sieciowymi
US8605596B2 (en) Medium access for de-centralized wireless network
EP3021555B1 (en)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TWI702878B (zh) 用於在網路中之一主要裝置與複數個次要裝置之一者之間共享經建立連結的方法與裝置
US20080037511A1 (en) Supporting coordinated communication services
US20220232449A1 (en) Method of Waking up a Mesh Node in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as Well as a Related Mesh Node and a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JP2006222659A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20230093763A1 (en) Bearer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Trelsmo et al. Evaluating IPv6 connectivity for IEEE 802.15. 4 and Bluetooth low energy
TW201521494A (zh) 在蜂窩網路中實現基於設備到設備的組播通信的方法
Kumberg et al.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ross-layer wake-up routing protocol T-ROME
KR100816023B1 (ko) 애드혹 네트워크에서의 인터넷 프로토콜 버젼 6을 이용한멀티캐스트 통신방법
Son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Dynamic Multiprotocol with Forwarding Service on a Radio Co-Processor
CN118055452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网络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