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2864B - 行動通訊之干擾管理方法和裝置 - Google Patents

行動通訊之干擾管理方法和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2864B
TWI702864B TW107100773A TW107100773A TWI702864B TW I702864 B TWI702864 B TW I702864B TW 107100773 A TW107100773 A TW 107100773A TW 107100773 A TW107100773 A TW 107100773A TW I702864 B TWI702864 B TW I70286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cell
link
sensing
are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0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32586A (zh
Inventor
楊維東
陳柏熹
李建樟
Original Assignee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2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25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28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286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50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at the moment of starting communication in a multiple access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描述了行動通訊之使用者裝置和網路裝置之干擾管理之各種解決方案。無線網路中之第一鏈路之第一節點可以感測來自無線網路中之第二鏈路之第三節點和第四節點中之至少一個節點之發送。第一節點還可以根據感測結果來確定是否向第一鏈路之第二節點發送信號。第一鏈路可以建立在第一節點與第二節點之間。第二鏈路可以建立在第三節點與第四節點之間。

Description

行動通訊之干擾管理方法和裝置 【交叉引用】
本申請要求2017年1月9日提交之申請號為No.62/444,334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之優先權,該美國臨時專利申請之全部內容通過引用併入本文中。
本發明係有關於行動通訊。更具體地,本發明係涉及與行動通訊中之使用者裝置和網路裝置有關之干擾管理。
除非本文另有說明,否則在本部分中描述之方法不作為針對下面列出之申請專利範圍之現有技術,並且並非因為包含在這部分中而被承認是現有技術。
在無線通訊環境中,由無線網路之節點發送或廣播之無線信號可能引起對鄰近區域內之鄰近節點之干擾。為了防止潛在之干擾,鄰近區域內之複數個節點可能必須彼此通訊和協商,以適當地安排無線電資源並減輕干擾。因此,需要複數個節點間之合適之干擾管理方案。
在長期演進(Long-Term Evolution,LTE)中,開發了一些干擾管理方案,諸如小區間干擾協調(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ICIC)、增強ICIC(enhanced ICIC, eICIC)、協作多點(Coordinated Multi-Point,CoMP)傳輸、增強CoMP(enhanced CoMP,eCoMP)。網路可以主動地減少對鄰近小區之干擾。然而,這些方案被開發為處理小區間干擾。雖然為了處理跨鏈路干擾而提出了增強干擾減輕和業務適應(enhance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and Traffic Adaptation,eIMTA)方案,但它需要借助回程鏈路和規則之訊框結構進行節點之間之資訊交換。在新無線電(New Radio,NR)中,為了節點之間更動態和更靈活之資訊交換而引入了動態時分雙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和微時槽傳輸(mini-slot transmission)。另外,為了小區間之更高效之通訊而採用了空中(over-the-air,OTA)信令。其它小區干擾可能比在LTE中更動態。UE和小區這兩者可能遭受更多之跨鏈路干擾。
特別是在未授權頻譜中,鄰近區域中之複數個節點可能不屬於同一運營商網路或服務供應商。節點之時序資訊可能無法彼此共用或對齊。如果協調資訊未在節點之間良好地交換,則節點間之干擾可能變得嚴重和不可控。
因此,適當地避免由於非協調無線信號傳輸引起之干擾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開發通訊系統時,需要提供用於複數個節點間之更即時之干擾管理之合適機制。
以下發明內容僅是例示性的,並且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進行限制。即,提供以下發明內容以引入這裡所描述之新穎和非顯而易見之技術之概念、亮點、益處以及優點。以下在詳細描述中進一步描述選擇實現方式。由此,以下發明內容不 旨在識別所要求保護主題之必要特徵,也不旨在用於確定所要求保護主題之範圍。
本公開之目的是提出解決前面提及之與關於行動通訊中之使用者裝置和網路裝置之複數個節點間之干擾管理有關之問題之解決方案或方案。
在一個方面中,一種方法可利用無線網路中之第一鏈路之第一節點,感測來自無線網路中之第二鏈路之第三節點和第四節點中之至少一個節點之發送。該方法還可利用第一節點根據感測結果確定是否向第一鏈路之第二節點發送信號。第一鏈路可建立在第一節點與第二節點之間。第二鏈路可建立在第三節點與第四節點之間。
在一個方面中,被配置為無線網路中之第一鏈路之第一節點之裝置可以包括收發器,該收發器能夠與無線網路之複數個節點無線通訊。該裝置還可以包括可通訊地耦接到收發器之處理器。該處理器可以能夠感測來自無線網路中之第二鏈路之第三節點和第四節點中之至少一個節點之發送。該處理器還可以能夠根據感測結果確定是否向第一鏈路之第二節點發送信號。第一鏈路可建立在第一節點與第二節點之間。第二鏈路可建立在第三節點與第四節點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這裡所提供之描述可以處於特定無線電接入技術、網路以及網路拓撲(諸如長期演進(LTE)、高級LTE、高級LTE專業(LTE-Advanced Pro)、第5代(5th Generation,5G)、新無線電(NR)以及物聯網(Internet-of-Things,IoT))之背景下,但所提出之概念、方 案及其任意變型例/衍生例可以在其它類型之無線電接入技術、網路以及網路拓撲中實施、為了它們實施且由它們實施。由此,本公開之範圍不限於這裡所描述之示例。
1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場景
301、302、401、402、501、502、601、602、701、702、801、802、901、902、1001、1002、1101、1102‧‧‧時槽
1200‧‧‧系統
1210、1220‧‧‧裝置
1212、1222‧‧‧處理器
1214、1224‧‧‧記憶體
1216、1226‧‧‧收發器
1300‧‧‧進程
1310、1320‧‧‧塊
附圖被包括進來以提供對本發明之進一步理解,並且被併入且構成本發明之一部分。附圖例示了本發明之實現方式,並與本詳細描述一起用於說明本發明之原理。可以理解的是,為了清楚地例示本發明之概念,一些元件可能被顯示為與實際之實現方式中之尺寸不成比例,因此附圖不必按比例繪製。
第1圖是描繪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方案下之示例場景圖。
第2圖是描繪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方案下之示例場景圖。
第3圖是描繪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方案下之示例場景圖。
第4圖是描繪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方案下之示例場景圖。
第5圖是描繪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方案下之示例場景圖。
第6圖是描繪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方案下之示例場景圖。
第7圖是描繪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方案下之示例場景圖。
第8圖是描繪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方案下之示例場景圖。
第9圖是描繪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方案下之示例場景圖。
第10圖是描繪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方案下之示例場景圖。
第11圖是描繪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方案下之示例場景圖。
第12圖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示例系統之框圖。
第13圖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示例進程之流程圖。
本文公開了要求保護主題之詳細實施方式和實現方式。然而,應當明白,所公開之實施方式和實現方式僅僅是對可以以各種形式具體實施之所要求保護之主題之例示。然而,本發明可以按許多不同形式具體實施,而不應解釋為對本文所闡述之示例性實施方式和實現方式進行限制。相反,提供這些示例性實施方式和實現方式,以使本發明之描述透徹和完整,並且向本領域技術人員充分表達本發明之範圍。在下面之描述中,可以省略已知特徵和/或技術之細節以避免不必要地使所呈現之實施方式和實現方式模糊不清。
綜述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涉及與關於行動通訊中之使用者裝置和網路裝置之干擾管理有關之各種技術、方法、方案和/或解決方案。根據本發明,可以單獨或共同地實施若干可能 之解決方案。即,雖然下文可以單獨地描述這些可能之解決方案,但這些可能之解決方案中之兩個或複數個可以在一個組合或另一個組合中實施。
在長期演進(LTE)中,開發了一些干擾管理方案,諸如小區間干擾協調(ICIC)、增強ICIC(eICIC)、協作多點(CoMP)傳輸、增強CoMP(eCoMP)。網路可以主動地減少對鄰近小區之干擾。然而,這些方案被開發為處理小區間干擾。雖然為了處理跨鏈路干擾而提出了增強干擾減輕和業務適應(eIMTA),但它需要借助回程鏈路和規則之訊框結構進行節點之間之資訊交換。在新無線電(NR)中,為了節點之間更動態和更靈活之資訊交換而引入了動態時分雙工(TDD)和微時槽傳輸。另外,為了小區間之更高效之通訊而採用了空中(OTA)信令。其它小區干擾可能比在LTE中更動態。UE和小區這兩者可能遭受更多之跨鏈路干擾。
特別是在未授權頻譜中,鄰近區域中之複數個節點可能不屬於同一運營商網路或服務供應商。節點之時序資訊可能無法彼此共用或對齊。如果協調資訊未在節點之間良好地交換,則節點間之干擾可能變得嚴重和不可控。因此,在本發明中提出了用於更即時之干擾管理之解決方案和方案。
在所提出之根據本發明之方案下,干擾管理可以發生在無線網路中之節點間。無線網路中之各節點可以是網路裝置(例如,基地台(base station,BS))或通訊裝置(例如,使用者裝置(user equipment,UE)),並且UE可以在給定時間與BS、另一個UE、或這兩者通訊。由此,干擾管理可以關聯 三種類型之節點對:BS-BS、BS-UE以及UE-UE。這裡,BS可以是基於LTE之網路中之eNB或5G/NR網路中之gNB。
第1圖例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方案下之示例場景100。場景100涉及包括TX1、RX1、TX2以及RX2之複數個節點,這些節點可以是無線通訊網路(例如,長期演進(LTE)網路、高級LTE網路、高級LTE專業網路(LTE-Advanced Pro network)、第5代(5G)網路、新無線電(NR)網路或物聯網(IoT)網路)之一部分。節點中之每一個可以是通訊網路中之gNB或UE。複數個節點可以能夠經由無線信號彼此無線通訊。第1圖例示了包括鏈路1和鏈路2之兩個資料連結。鏈路1可以建立在TX1與RX1之間。鏈路2可以建立在TX2與RX2之間。發送方可以用於表示在資料連結中發送信號之節點(例如,TX1或TX2)。接收方可以用於表示在資料連結中接收信號之節點(例如,RX1或RX2)。除了執行資料傳輸之外,各節點還能夠執行諸如發送可用於促進基於感測之協調或干擾管理之信號之功能。
還可以引入被感測節點(sensed node)和感測節點(sensing node)之概念。例如,被感測節點可以代表生成信號之來自鏈路1之節點(例如,TX1或RX1),該信號可以由來自鏈路2之另一個節點感測。感測節點可以代表感測信號之來自鏈路2之節點(例如,TX2或RX2),該信號可以由來自鏈路1之另一個節點發送。因此,在用於例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方案之基於感測設計中可以存在四個組合。
第2圖例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方案下之示例 組合。符號O(X,Y)代錶鏈路1中之X(例如,TX1或RX1)可以是被感測節點,並且鏈路2中之Y(例如,TX2或RX2)可以是感測節點。在組合O(S,S)中,來自鏈路1之發送方可以發送信號,該信號由來自鏈路2之發送方感測。感測結果可以幫助鏈路2中之發送方進行決策。在組合O(R,S)中,來自鏈路1之接收方可以發送信號,該信號由來自鏈路2之發送方感測。感測結果可以幫助鏈路2中之發送方進行決策。在組合O(S,R)中,來自鏈路1之發送方可以發送信號,該信號由來自鏈路2之接收方感測。鏈路2中之接收方可以將感測結果通知鏈路2中之發送方,該感測結果可以幫助鏈路2中之發送方進行決策。在組合O(R,R)中,來自鏈路1之接收方可以發送信號,該信號由來自鏈路2之接收方感測。鏈路2中之接收方可以將感測結果通知鏈路2中之發送方,該感測結果可以幫助鏈路2中之發送方進行決策。
另選地且另外地,被感測節點可以是生成信號之來自鏈路2之節點(例如,TX2或RX2),該信號可以由來自鏈路1之另一個節點感測。感測節點可以是感測信號之來自鏈路1之節點(例如,TX1或RX1),該信號可以由來自鏈路2之另一個節點發送。基地台或UE可以是感測節點之潛在發送方。潛在發送方根據本發明之基於感測之方案可以具有更細緻之發送決策。
具體地,在UE被選擇為感測節點時,基地台可以向UE提供包括所有發送參數(例如,資源配置、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ID)之發送 授權。UE可以被配置為根據感測結果進行發送決策。該決策可以包括確定是否發送信號、調節發送功率水準以及確定調製和編碼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scheme,MCS)水準中之至少一個。因為基地台無法知曉由UE選擇之MCS水準,所以UE還會在上行鏈路發送中指示所選之MCS水準。另一方面,在基地台被選擇為感測節點時,基地台可以被配置為根據感測結果進行決策。決策可以包括確定是否發送信號、調節發送功率水準、確定調製和編碼方案(MCS)水準以及向UE發送所選MCS水準中之至少一個。
第3圖例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方案下之示例場景300。場景300涉及包括下行鏈路(DL)小區、DL UE、上行鏈路(UL)小區以及UL UE之複數個節點,這些節點可以是無線通訊網路(例如,長期演進(LTE)網路、高級LTE網路、高級LTE專業網路、第5代(5G)網路、新無線電(NR)網路或物聯網(IoT)網路)之一部分。在動態TDD中,可以根據時槽(slot)之用途對時槽進行分類(包括混合時槽、UL優先時槽以及DL優先時槽)。在混合時槽中,各小區可以進行DL或UL發送。在UL優先時槽中,打算進行DL發送之小區應在資料發送之前執行感測機制,以確保它不會影響其它小區之UL發送。類似地,在DL優先時槽中,如果在小區中打算進行UL發送,則小區或UE應在資料發送之前執行感測機制,以確保它不會影響其它小區之DL發送。以下段落和附圖描述並例示用於UL優先機會發送和DL優先機會發送之一些場景。
第3圖例示了用於DL小區之混合時槽301和用於 UL小區之混合時槽302。時槽301可以包括DL控制通道(DL control channel,DLCC)區域、DL資料區域、發送/接收(Tx/Rx)轉換間隙以及UL控制通道(UL control channel,ULCC)區域。DLCC區域可以用於DL小區向DL UE發送DL控制信息。DL資料區域可以用於DL小區向DL UE發送DL資料。可以為DL UE執行DL到UL轉換而保留Tx/Rx轉換間隙。ULCC區域可以用於DL UE向DL小區發送UL控制信息。時槽302可以包括DLCC區域、Tx/Rx轉換間隙、UL資料區域以及ULCC區域。DLCC區域可以用於UL小區向UL UE發送DL控制信息。可以為UL UE執行DL到UL轉換而保留Tx/Rx轉換間隙。UL資料區域可以用於UL UE向UL小區發送UL資料。ULCC區域可以用於UL UE向UL小區發送UL控制信息。
UL優先機會發送
第4圖例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方案下之示例場景400。場景400涉及包括第一節點、第二節點、第三節點以及第四節點之複數個節點,這些節點可以是無線通訊網路(例如,長期演進(LTE)網路、高級LTE網路、高級LT專業E網路、第5代(5G)網路、新無線電(NR)網路或物聯網(IoT)網路)之一部分。第一節點可以是DL小區。第二節點可以是DL UE。第三節點可以是UL小區。第四節點可以是UL UE。可以為了DL資料發送而在第一節點(例如,DL小區)與第二節點(例如,DL UE)之間建立第一鏈路。可以為了UL資料發送而在第三節點(例如,UL小區)與第四節點(例如,UL UE)之間建立第二鏈路。DL小區可以被配置為在時槽401 之DLCC區域中向DL UE發送控制資訊。UL小區可以被配置為在時槽402之DLCC區域中向UL UE發送控制資訊。UL UE可以被配置為在時槽402之UL資料區域中向UL小區發送UL資料。DL小區可以被配置為感測在時槽401之空閒通道評估(clear channel assessment,CCA)區域中的來自UL UE之發送。CCA區域可以由DL小區用於感測在向DL UE發送DL資料之前是否從其它節點發送任意信號。在感測來自UL UE之發送之後,DL小區可以被配置為根據感測結果進行決策。決策可以包括確定是否發送信號、調節發送功率水準以及確定MCS水準中之至少一個。例如,如果DL小區感測到來自UL UE之發送(例如,UL資料),則DL小區可以確定不向DL UE發送DL資料,以避免干擾來自UL UE之發送。在UL優先機會發送中,UL小區與UL UE之間之UL發送可以具有較高優先順序。因此,DL小區可能必須在發送之前進行感測並根據感測結果調節其發送。
第5圖例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方案下之示例場景500。場景500涉及包括第一節點、第二節點、第三節點以及第四節點之複數個節點,這些節點可以是無線通訊網路(例如,長期演進(LTE)網路、高級LTE網路、高級LTE專業網路、第5代(5G)網路、新無線電(NR)網路或物聯網(IoT)網路)之一部分。第一節點可以是DL小區。第二節點可以是DL UE。第三節點可以是UL小區。第四節點可以是UL UE。可以為了DL資料發送而在第一節點(例如,DL小區)與第二節點(例如,DL UE)之間建立第一鏈路。可以為了UL 資料發送而在第三節點(例如,UL小區)與第四節點(例如,UL UE)之間建立第二鏈路。DL小區可以被配置為在時槽501之DLCC區域中向DL UE發送控制資訊。UL小區可以被配置為在時槽502之DLCC區域中向UL UE發送控制資訊。代替發送UL資料,UL UE可以被配置為在由UL小區調度之物理資源塊(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例如,時槽502之BT區域)上首先發送忙音(busy tone,BT)。
忙音也可以被稱為忙信號,其可以用於促進其它節點處之感測機制。具體地,忙音可以具有與例如且不限於探測參考信號(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或解調-參考信號(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DM-RS)類似之一些結構。忙音可以用於檢測信號強度。可以基於忙音進行另外之通道估計和高級預編碼方案。忙音還可以包括發送節點之身份資訊和/或波束方向資訊。忙音還可以用於指示發送佔用之特定通道。在接收忙音之後,接收節點可以知曉身份、波束方向或來自發送節點之可能發送,並且可以將這些資訊用於另外之決策。
DL小區可以被配置為感測在時槽501之CCA區域中的來自UL UE之發送。CCA區域可以由DL小區用於感測在向DL UE發送DL資料之前是否從其它節點發送任意信號。時槽501之CCA區域之時序可以與時槽502之BT區域之時序對應。因此,DL小區可以感測從UL UE發送之BT。在感測來自UL UE之BT之後,DL小區可以被配置為根據感測結果進 行決策。決策可以包括確定是否發送信號、調節發送功率水準以及確定MCS水準中之至少一個。例如,如果DL小區基於從UL UE發送之BT感測UL UE之波束方向,則DL小區可以確定不朝向UL UE之波束方向發送信號,以避免干擾來自UL UE之發送。
第6圖例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方案下之示例場景600。場景600涉及包括第一節點、第二節點、第三節點以及第四節點之複數個節點,這些節點可以是無線通訊網路(例如,長期演進(LTE)網路、高級LTE網路、高級LTE專業網路、第5代(5G)網路、新無線電(NR)網路或物聯網(IoT)網路)之一部分。第一節點可以是DL小區。第二節點可以是DL UE。第三節點可以是UL小區。第四節點可以是UL UE。可以為了DL資料發送而在第一節點(例如,DL小區)與第二節點(例如,DL UE)之間建立第一鏈路。可以為了UL資料發送而在第三節點(例如,UL小區)與第四節點(例如,UL UE)之間建立第二鏈路。DL小區可以被配置為在時槽601之DLCC區域中向DL UE發送控制資訊。UL小區可以被配置為在時槽602之DLCC區域中向UL UE發送控制資訊。UL小區還可以被配置為在接收UL資料之前在時槽602之BT區域中發送BT。DL小區可以被配置為感測在時槽601之CCA區域中之來自UL小區之發送。CCA區域可以由DL小區用於感測在向DL UE發送DL資料之前是否從其它節點發送任意信號。時槽602之BT區域之時序可以與時槽601之CCA區域之時序對應。因此,DL小區可以感測從UL小區發送之BT。在 感測來自UL小區之BT之後,DL小區可以被配置為根據感測結果進行決策。決策可以包括確定是否發送信號、調節發送功率水準以及確定MCS水準中之至少一個。例如,BT可以指示在UL小區處發生了UL發送。DL小區可以確定不發送信號,以避免干擾UL小區處之UL發送。
第7圖例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方案下之示例場景700。場景700涉及包括第一節點、第二節點、第三節點以及第四節點之複數個節點,這些節點可以是無線通訊網路(例如,長期演進(LTE)網路、高級LTE網路、高級LTE專業網路、第5代(5G)網路、新無線電(NR)網路或物聯網(IoT)網路)之一部分。第一節點可以是DL小區。第二節點可以是DL UE。第三節點可以是UL小區。第四節點可以是UL UE。可以為了DL資料發送而在第一節點(例如,DL小區)與第二節點(例如,DL UE)之間建立第一鏈路。可以為了UL資料發送而在第三節點(例如,UL小區)與第四節點(例如,UL UE)之間建立第二鏈路。UL小區可以被配置為在時槽702之DLCC區域中向UL UE發送控制資訊。DL小區可以被配置為感測在時槽701之CCA區域中之來自UL小區之發送。CCA區域可以由DL小區用於感測在向DL UE發送DL資料之前是否從其它節點發送任意信號。時槽701之CCA區域之時序可以與時槽702之DLCC區域之時序對應。因此,DL小區可以感測從UL小區發送之控制資訊。在感測來自UL小區之控制資訊之後,DL小區可以被配置為根據感測結果進行決策。決策可以包括確定是否發送信號、調節發送功率水準以及確定MCS水準中之至少一個。例如,控制資訊可以包括用於UL UE之UL調度資訊。在感測控制資訊之後,DL小區可以知曉在UL小區處發生了UL發送,並且可以確定不發送信號,以避免干擾UL小區處之UL發送。
在該場景中,因為DL小區為了感測來自UL小區之控制資訊而首先分配時槽701中之CCA區域,所以DL小區可以將DLCC區域之位置移位元至CCA區域之後。DL小區可以被配置為在時槽701之CCA區域之後之DLCC區域中向DL UE發送下行鏈路控制資訊。因此,DL小區還可以被配置為預先向DL UE指示時槽類型或時槽格式。指示可以在之前之時槽中在DL控制資訊中被發送。另選地,如果DL小區不指示時槽類型之變化,則DL UE可能需要對控制通道位置進行盲檢測。
DL優先機會發送
第8圖例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方案下之示例場景800。場景800涉及包括第一節點、第二節點、第三節點以及第四節點之複數個節點,這些節點可以是無線通訊網路(例如,長期演進(LTE)網路、高級LTE網路、高級LTE專業網路、第5代(5G)網路、新無線電(NR)網路或物聯網(IoT)網路)之一部分。第一節點可以是UL UE。第二節點可以是UL小區。第三節點可以是DL UE。第四節點可以是DL小區。可以為了UL資料發送而在第一節點(例如,UL UE)與第二節點(例如,UL小區)之間建立第一鏈路。可以為了DL資料發送而在第三節點(例如,DL UE)與第四節點(例 如,DL小區)之間建立第二鏈路。DL小區可以被配置為在時槽801之DLCC區域中向DL UE發送控制資訊。UL小區可以被配置為在時槽802之DLCC區域中向UL UE發送控制資訊。DL小區可以被配置為在時槽801之DL資料區域中向DL UE發送DL資料。UL UE可以被配置為感測在時槽802之CCA和間隙區域中之來自DL小區之發送。在該場景中,CCA區域和間隙區域可以組合在一起。CCA區域可以由UL UE用於感測在向UL小區發送UL資料之前是否從其它節點發送任意信號。在感測來自DL小區之發送之後,UL UE可以被配置為根據感測結果進行決策。決策可以包括確定是否發送信號、調節發送功率水準以及確定MCS水準中之至少一個。例如,如果UL UE感測來自DL小區之發送,則UL UE可以確定不向UL小區發送UL資料,以避免干擾來自DL小區之發送。在DL優先機會發送中,DL小區與DL UE之間之DL發送可以具有較高優先順序。因此,UL UE可能必須在發送之前進行感測並根據感測結果調節其發送。
第9圖例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方案下之示例場景900。場景900涉及包括第一節點、第二節點、第三節點以及第四節點之複數個節點,這些節點可以是無線通訊網路(例如,長期演進(LTE)網路、高級LTE網路、高級LTE專業網路、第5代(5G)網路、新無線電(NR)網路或物聯網(IoT)網路)之一部分。第一節點可以是UL UE。第二節點可以是UL小區。第三節點可以是DL UE。第四節點可以是DL小區。可以為了UL資料發送而在第一節點(例如,UL UE) 與第二節點(例如,UL小區)之間建立第一鏈路。可以為了DL資料發送而在第三節點(例如,DL UE)與第四節點(例如,DL小區)之間建立第二鏈路。DL小區可以被配置為在時槽901之DLCC區域中向DL UE發送控制資訊。UL小區可以被配置為在時槽902之DLCC區域中向UL UE發送控制資訊。代替發送DL資料,DL小區可以被配置為在所調度之DL PRB(例如,時槽901之BT區域)上首先發送BT。UL UE可以被配置為感測在時槽902之CCA區域中之來自DL小區之發送。CCA區域可以由UL UE用於感測在向UL小區發送UL資料之前是否從其它節點發送任意信號。時槽902之CCA區域之時序可以與時槽901之BT區域之時序對應。因此,UL UE可以感測從DL小區發送之BT。在感測來自DL小區之BT之後,UL UE可以被配置為根據感測結果進行決策。決策可以包括確定是否發送信號、調節發送功率水準以及確定MCS水準中之至少一個。例如,如果UL UE基於從DL小區發送之BT感測DL小區之波束方向,則UL UE可以確定不朝向DL小區之波束方向發送信號,以避免干擾來自DL小區之發送。
第10圖例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方案下之示例場景1000。場景1000涉及包括第一節點、第二節點、第三節點以及第四節點之複數個節點,這些節點可以是無線通訊網路(例如,長期演進(LTE)網路、高級LTE網路、高級LTE專業網路、第5代(5G)網路、新無線電(NR)網路或物聯網(IoT)網路)之一部分。第一節點可以是UL UE。第二節點可以是UL小區。第三節點可以是DL UE。第四節點可以是DL 小區。可以為了UL資料發送而在第一節點(例如,UL UE)與第二節點(例如,UL小區)之間建立第一鏈路。可以為了DL資料發送而在第三節點(例如,DL UE)與第四節點(例如,DL小區)之間建立第二鏈路。DL小區可以被配置為在時槽1001之DLCC區域中向DL UE發送控制資訊。UL小區可以被配置為在時槽1002之DLCC區域中向UL UE發送控制資訊。DL UE可以被配置為在由DL小區調度之PRB(例如,時槽1001之BT區域)上發送BT。UL UE可以被配置為感測在時槽1002之CCA區域中之來自DL UE之發送。CCA區域可以由UL UE用於感測在向UL小區發送UL資料之前是否從其它節點發送任意信號。時槽1002之CCA區域之時序可以與時槽1001之BT區域之時序對應。因此,UL UE可以感測從DL UE發送之BT。在感測來自DL UE之BT之後,UL UE可以被配置為根據感測結果進行決策。決策可以包括確定是否發送信號、調節發送功率水準以及確定MCS水準中之至少一個。例如,BT可以指示在DL UE處發生了DL發送。DL小區可以確定不發送信號,以避免干擾DL UE處之DL發送。
第11圖例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方案下之示例場景1100。場景1100例示了分別用於DL發送和UL發送之兩個統一之時槽格式。時槽1101可以包括DLCC區域、組合區域(例如,間隙/CCA/BT區域)、DL資料區域、Tx/Rx轉換間隙以及ULCC區域。DLCC區域可以用於DL小區向DL UE發送DL控制信息。組合區域可以用於執行Tx/Rx轉換、CCA以及BT發送中之至少一個。DL資料區域可以用於DL小區向DL UE發送DL資料。可以為DL UE執行DL到UL轉換而保留Tx/Rx轉換間隙。ULCC區域可以用於DL UE向DL小區發送UL控制信息。時槽1102可以包括DLCC區域、組合區域(例如,間隙/CCA/BT區域)、UL資料區域以及ULCC區域。DLCC可以用於UL小區向UL UE發送DL控制資訊。組合區域可以用於執行Tx/Rx轉換、CCA以及BT發送中之至少一個。UL資料區域可以用於UL UE向UL小區發送UL資料。ULCC區域可以用於UL UE向UL小區發送UL控制信息。
對於具有較高優先順序之小區,可以縮短組合區域(例如,間隙/CCA/BT區域)之時段,或者在組合區域中引入BT。具有較低優先順序之小區可以被配置為感測來自較高優先順序之小區之信號。例如,如果在UL小區中縮短組合區域,那麼可以變成UL優先機會發送中之場景400。因此,代替DL與UL之間之優先,通過使用該統一之方法,可以在DL小區或UL小區當中適應性地創建不同優先順序。換言之,通過調節感測節點處之CCA位置和來自較高優先順序鏈路之資料/控制和/或BT之發送時間,可以創建不同之優先順序。
在一些實現方式中,BT之功率控制可以為基於感測之方案提供一些靈活性。換言之,可以通過調節BT之發送功率來創建不同之保護等級。例如,如果資料連結中之接收方檢測到來自發送方之信號可能較弱,則接收方可以發出具有高功率水準之BT,以使在接收方周圍之擴展區域中之其它節點靜音。這樣,可以禁止更多之感測節點進行發送,或者感測節點可以降低其發送功率。因此,接收方可以取得其發送和接收 之更好之保護。
例示性實現方式
第12圖例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具有至少一個示例裝置1210和一個示例裝置1220之示例系統1200。裝置1210和裝置1220中之每一個可以執行實施這裡關於無線通訊系統中之干擾管理描述之方案、技術、處理以及方法(包括以上關於參照第1圖至第11圖描述之各種方案以及以下所描述之進程1300)之各種功能。
裝置1210和裝置1220中之每一個可以是電子裝置之一部分,該電子裝置可以是網路裝置或UE,諸如可擕式裝置或行動裝置、可穿戴裝置、無線通訊裝置或計算裝置。比如,裝置1210和裝置1220中之每一個可以被實施在智慧型電話、智慧手錶、個人數位助理、數碼相機或計算裝置(諸如平板電腦、膝上型電腦或筆記本電腦)中。裝置1210和裝置1220中之每一個還可以是機器型裝置之一部分,該機器型裝置可以是IoT裝置,諸如不可行動之裝置或固定裝置、家庭裝置、有線通訊裝置或計算裝置。比如,裝置1210和裝置1220中之每一個可以被實施在智慧恒溫器、智慧冰箱、智慧門鎖、無線揚聲器或家庭控制中心中。當被實施在網路裝置中或被實施為網路裝置時,裝置1210和/或裝置1220可以被實施在LTE、高級LTE或高級LTE專業網路中之eNodeB中或5G網路、NR網路或IoT網路中之gNB或TRP中。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裝置1210和裝置1220中之每一個可以被實施為一個或複數個積體電路(IC)晶片(諸如 例如且沒有限制地:一個或複數個單核處理器、一個或複數個多核處理器或一個或複數個複雜指令集計算(complex-instruction-set-computing,CISC)處理器)之形式。在以上關於第1圖至第11圖描述之各種方案中,裝置1210和裝置1220中之每一個可以被實施在網路裝置或UE中或被實施為網路裝置或UE。裝置1210和裝置1220中之每一個例如可以分別包括第12圖所示之那些部件中之至少一些,諸如處理器1212和處理器1222。裝置1210和裝置1220中之每一個還可以包括與本發明之所提出方案不相關之一個或複數個其它部件(例如,內部電源、顯示裝置和/或使用者介面裝置),由此,為了簡單和簡潔起見,裝置1210和裝置1220之這種部件既不在第12圖中示出,也不在下文中描述。
在一個方面中,處理器1212和處理器1222中之每一個可以被實施為一個或複數個單核處理器、一個或複數個多核處理器或一個或複數個CISC處理器之形式。即,即使單數術語“一個處理器”在這裡用於提及處理器1212和處理器1222,但根據本發明,處理器1212和處理器1222中之每一個在一些實現方式中可以包括複數個處理器,並且在其它實現方式中可以包括單個處理器。在另一個方面中,處理器1212和處理器1222中之每一個可以被實施為具有電子部件之硬體(並且可選地,韌體)之形式,這些電子部件例如且沒有限制地包括被配置並設置為實現根據本發明之具體目的之一個或複數個電晶體、一個或複數個二極體、一個或複數個電容器、一個或複數個電阻器、一個或複數個電感器、一個或複數個億阻器 和/或一個或複數個變抗器。換言之,在至少一些實現方式中,處理器1212和處理器1222中之每一個是被專門設計、設置並配置為執行包括根據本發明之各種實現方式之與無線通訊系統中之警報信號設計有關之任務之具體任務之專用機器。
在一些實現方式中,裝置1210還可以包括耦接到處理器1212之收發器1216。收發器1216可以能夠無線地發送和接收資料。在一些實現方式中,裝置1220還可以包括耦接到處理器1222之收發器1226。收發器1226可以包括能夠無線地發送和接收資料之收發器。
在一些實現方式中,裝置1210還可以包括記憶體1214,該記憶體1214耦接到處理器1212,並且能夠由處理器1212訪問並在內部存儲資料。在一些實現方式中,裝置1220還可以包括記憶體1224,該記憶體1224耦接到處理器1222,並且能夠由處理器1222訪問並在內部存儲資料。記憶體1214和記憶體1224中之每一個可以包括一種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access memory,RAM),諸如動態RAM(dynamic RAM,DRAM)、靜態RAM(static RAM,SRAM)、晶閘管RAM(thyristor RAM,T-RAM)和/或零電容RAM(zero-capacitor RAM,Z-RAM)。另選地或另外地,記憶體1214和記憶體1224中之每一個可以包括一種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諸如掩模型ROM、可程式設計ROM(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程式設計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和/或電可擦除可程式設計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EPROM)。另選地或另外地,記憶體1214 和記憶體1224中之每一個可以包括一種非易失性隨機存取記憶體(non-volatile random-access memory,NVRAM),諸如快閃記憶體、固態記憶體、鐵電RAM(ferroelectric RAM,FeRAM)、磁阻RAM(magnetoresistive RAM,MRAM)和/或相變記憶體。
在一些實現方式中,裝置1210和/或裝置1220可以被配置為發送方或接收方。發送方可以用於表示在資料連結中發送信號之節點。接收方可以用於表示在資料連結中接收信號之節點。除了執行資料發送之外,裝置1210和/或裝置1220可以能夠執行諸如發送可以用於促進基於感測之協調或干擾管理之信號之功能。
在一些實現方式中,裝置1210和/或裝置1220可以被配置為被感測節點或感測節點。被感測節點可以代表生成信號之來自第一鏈路之節點,該信號可以由來自第二鏈路之另一個節點感測。感測節點可以代表感測信號之來自第二鏈路之節點,該信號可以由來自第一鏈路之另一個節點發送。
在一些實現方式中,在可以被配置為UE之裝置1210被選擇為感測節點時,基地台可以向裝置1210提供包括所有發送參數(例如,資源配置、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ID)之發送授權。處理器1212可以被配置為根據感測結果進行發送決策。該決策可以包括確定是否發送信號、調節發送功率水準以及確定調製和編碼方案(MCS)水準中之至少一個。因為基地台無法知曉由處理器1212選擇之MCS水準,所以處理器1212還會在上行鏈路發送中指示所選之MCS水準。另一 方面,在可以被配置為基地台之裝置1220被選擇為感測節點時,處理器1222可以被配置為根據感測結果進行發送決策。決策可以包括確定是否發送信號、調節發送功率水準、確定調製和編碼方案(MCS)水準以及向UE發送所選MCS水準中之至少一個。
在一些實現方式中,裝置1210和裝置1220中之每一個可以被配置為可以作為無線通訊網路之一部分之第一節點、第二節點、第三節點以及第四節點中之一個節點。第一節點可以是DL小區。第二節點可以是DL UE。第三節點可以是UL小區。第四節點可以是UL UE。可以為了DL資料發送而在第一節點(例如,DL小區)與第二節點(例如,DL UE)之間建立第一鏈路。可以為了UL資料發送而在第三節點(例如,UL小區)與第四節點(例如,UL UE)之間建立第二鏈路。
在一些實現方式中,裝置1210可以被配置為DL小區,並且裝置1220可以被配置為UL UE。處理器1212可以被配置為感測在時槽之CCA區域中之來自裝置1220之發送。CCA區域可以由處理器1212用於感測在向DL UE發送DL資料之前是否從其它節點發送任意信號。在感測來自裝置1220之發送之後,處理器1212可以被配置為根據感測結果進行決策。決策可以包括確定是否發送信號、調節發送功率水準以及確定MCS水準中之至少一個。例如,如果處理器1212感測到來自裝置1220之發送(例如,UL資料),則處理器1212可以確定不向DL UE發送DL資料,以避免干擾來自裝置1220之 發送。在UL優先機會發送中,UL小區與UL UE之間之UL發送可以具有較高優先順序。因此,處理器1212可能必須在發送之前進行感測並根據感測結果調節其發送。
在一些實現方式中,裝置1210可以被配置為DL小區,並且裝置1220可以被配置為UL UE。處理器1222可以被配置為在由UL小區調度之PRB(例如,時槽之BT區域)上發送BT。處理器1212可以被配置為感測在時槽之CCA區域中之來自裝置1220之發送。CCA區域可以由處理器1212用於感測在向DL UE發送DL資料之前是否從其它節點發送任意信號。CCA區域之時序可以與BT區域之時序對應。因此,處理器1212可以感測從裝置1220發送之BT。在感測來自裝置1220之BT之後,處理器1212可以被配置為根據感測結果進行決策。決策可以包括確定是否發送信號、調節發送功率水準以及確定MCS水準中之至少一個。例如,如果處理器1212基於從裝置1220發送之BT感測裝置1220之波束方向,則處理器1212可以確定不朝向裝置1220之波束方向發送信號,以避免干擾來自裝置1220之發送。
在一些實現方式中,裝置1210可以被配置為DL小區,並且裝置1220可以被配置為UL小區。處理器1222可以被配置為在接收UL資料之前在時槽之BT區域中發送BT。處理器1212可以被配置為感測在時槽之CCA區域中之來自裝置1220之發送。CCA區域可以由處理器1212用於感測在向DL UE發送DL資料之前是否從其它節點發送任意信號。BT區域之時序可以與CCA區域之時序對應。因此,處理器1212 可以感測從裝置1220發送之BT。在感測來自裝置1220之BT之後,處理器1212可以被配置為根據感測結果進行決策。決策可以包括確定是否發送信號、調節發送功率水準以及確定MCS水準中之至少一個。例如,BT可以指示UL發送可以發生在裝置1220處。處理器1212可以確定不發送信號,以避免干擾裝置1220處之UL發送。
在一些實現方式中,裝置1210可以被配置為DL小區,並且裝置1220可以被配置為UL小區。處理器1222可以被配置為在時槽之DLCC區域中向UL UE發送控制資訊。處理器1212可以被配置為感測在時槽之CCA區域中之來自裝置1220之發送。CCA區域可以由處理器1212用於感測在向DL UE發送DL資料之前是否從其它節點發送任意信號。CCA區域之時序可以與DLCC區域之時序對應。因此,處理器1212可以感測從裝置1220發送之控制資訊。在感測來自裝置1220之控制資訊之後,處理器1212可以被配置為根據感測結果進行決策。決策可以包括確定是否發送信號、調節發送功率水準以及確定MCS水準中之至少一個。例如,控制資訊可以包括用於UL UE之UL調度資訊。在感測控制資訊之後,處理器1212可以知曉UL發送可以發生在裝置1220處,並且可以確定不發送信號,以避免干擾裝置1220處之UL發送。
在一些實現方式中,處理器1212可以為了感測來自裝置1220之控制資訊而首先分配時槽中之CCA區域,處理器1212可以將DLCC區域之位置移位元至CCA區域之後。處理器1212可以被配置為在CCA區域之後之DLCC區域中向DL UE發送下行鏈路控制資訊。因此,處理器1212還可以被配置為預先向DL UE指示時槽類型或時槽格式。該指示可以在之前之時槽中在DL控制資訊中被發送。另選地,如果處理器1212不指示時槽類型之變化,則DL UE可能需要對控制通道位置進行盲檢測。
在一些實現方式中,裝置1210和裝置1220中之每一個可以被配置為可以作為無線通訊網路之一部分之第一節點、第二節點、第三節點以及第四節點中之一個節點。第一節點可以是UL UE。第二節點可以是UL小區。第三節點可以是DL UE。第四節點可以是DL小區。可以為了UL資料發送而在第一節點(例如,UL UE)與第二節點(例如,UL小區)之間建立第一鏈路。可以為了DL資料發送而在第三節點(例如,DL UE)與第四節點(例如,DL小區)之間建立第二鏈路。
在一些實現方式中,裝置1210可以被配置為UL UE,並且裝置1220可以被配置為DL小區。處理器1222可以被配置為在時槽之DL資料區域中向DL UE發送DL資料。處理器1212可以被配置為感測在時槽之CCA和間隙區域中之來自裝置1220之發送。在一些實現方式中,CCA區域和間隙區域可以組合在一起。CCA區域可以由處理器1212用於感測在向UL小區發送UL資料之前是否從其它節點發送任意信號。在感測來自裝置1220之發送之後,處理器1212可以被配置為根據感測結果進行決策。決策可以包括確定是否發送信號、調節發送功率水準以及確定MCS水準中之至少一個。例如,如 果處理器1212感測到來自裝置1220之發送,則處理器1212可以確定不向UL小區發送UL資料,以避免干擾來自裝置1220之發送。在DL優先機會發送中,DL小區與DL UE之間之DL發送可以具有較高優先順序。因此,處理器1212可能必須在發送之前進行感測並根據感測結果調節其發送。
在一些實現方式中,裝置1210可以被配置為UL UE,並且裝置1220可以被配置為DL小區。處理器1222可以被配置為在所調度之DL PRB(例如,時槽之BT區域)上發送BT。處理器1212可以被配置為感測在時槽之CCA區域中之來自裝置1220之發送。CCA區域可以由處理器1212用於感測在向UL小區發送UL資料之前是否從其它節點發送任意信號。CCA區域之時序可以與BT區域之時序對應。因此,處理器1212可以感測從裝置1220發送之BT。在感測來自裝置1220之BT之後,處理器1212可以被配置為根據感測結果進行決策。決策可以包括確定是否發送信號、調節發送功率水準以及確定MCS水準中之至少一個。例如,如果處理器1212基於從裝置1220發送之BT感測裝置1220之波束方向,則處理器1212可以確定不朝向裝置1220之波束方向發送信號,以避免干擾來自裝置1220之發送。
在一些實現方式中,裝置1210可以被配置為UL UE,並且裝置1220可以被配置為DL UE。處理器1222可以被配置為在由DL小區調度之PRB(例如,時槽之BT區域)上發送BT。處理器1212可以被配置為感測在CCA區域中之來自裝置1220之發送。CCA區域可以由處理器1212用於感測 在向UL小區發送UL資料之前是否從其它節點發送任意信號。CCA區域之時序可以與BT區域之時序對應。因此,處理器1212可以感測從裝置1220發送之BT。在感測來自裝置1220之BT之後,處理器1212可以被配置為根據感測結果進行決策。決策可以包括確定是否發送信號、調節發送功率水準以及確定MCS水準中之至少一個。例如,BT可以指示DL發送可以發生在裝置1220處。處理器1212可以確定不發送信號,以避免干擾裝置1220處之DL發送。
在一些實現方式中,BT之功率控制可以為基於感測之方案提供一些靈活性。換言之,可以通過調節BT之發送功率來創建不同之保護等級。例如,如果處理器1212和/或處理器1222檢測到來自發送方之信號可能較弱,則處理器1212和/或處理器1222可以發出具有高功率水準之BT,以使在接收方周圍之擴展區域中之其它節點靜音。這樣,可以禁止更多之感測節點進行發送,或者感測節點可以降低其發送功率。因此,裝置1210和/或裝置1220可以取得其發送和接收之更好之保護。
第13圖例示了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示例進程1300。進程1300可以表示實施諸如以上關於第1圖至第12圖描述之各種方案中之一個或複數個之所提出概念和方案之一個方面。更具體地,進程1300可以表示與無線通訊系統中之干擾管理有關之所提出概念和方案之一個方面。比如,進程1300可以是以上針對無線通訊系統中之警告信號設計描述之所提出方案(不管是部分還是全部)之示例實現方式。進程1300 可以包括如由塊1310和1320中之一個或複數個例示之一個或複數個操作、動作或功能。雖然被例示為離散塊,但進程1300之各種塊可以根據期望之實現方式而被分成另外之塊,被組合成更少之塊或被消除。而且,進程1300之塊/子塊可以按第13圖所示之順序或另選地按不同順序來執行。可以反覆運算地執行進程1300之塊。進程1300可以由裝置1210和/或裝置1220及其任意變型例來實施或在裝置1210和/或裝置1220及其任意變型例中實施。僅出於例示性目的且在不限制範圍之情況下,以下在裝置1210和/或裝置1220之背景下描述了進程1300。進程1300可以在塊1310處開始。
在塊1310處,進程1300可以利用作為無線網路中之第一鏈路之第一節點之裝置感測來自無線網路中之第二鏈路之第三節點和第四節點中之至少一個節點之發送。進程1300可以從塊1310進行到塊1320。
在塊1320處,進程1300可以利用裝置根據感測結果確定是否向第一鏈路之第二節點發送信號。第一鏈路可以建立在第一節點與第二節點之間。第二鏈路可以建立在第三節點與第四節點之間。
在一些實現方式中,進程1300可以利用裝置根據感測結果調節發送功率水準。
在一些實現方式中,進程1300可以利用裝置根據感測結果確定調製和編碼方案(MCS)水準。
在一些實現方式中,進程1300可以利用裝置感測在時槽之空閒通道評估(CCA)區域中之發送。
在一些實現方式中,第一節點可以包括下行鏈路小區。第四節點可以包括上行鏈路UE。進程1300可以利用裝置感測從第二鏈路之上行鏈路UE發送之上行鏈路資料。
在一些實現方式中,第一節點可以包括下行鏈路小區。第四節點可以包括上行鏈路UE。進程1300可以利用裝置感測從第二鏈路之上行鏈路UE發送之BT。
在一些實現方式中,第一節點可以包括下行鏈路小區。第三節點包括上行鏈路小區。進程1300可以利用裝置感測從第二鏈路之上行鏈路小區發送之BT。
在一些實現方式中,第一節點可以包括下行鏈路小區。第三節點包括上行鏈路小區。進程1300可以利用裝置感測從第二鏈路之上行鏈路小區發送之控制信號。
在一些實現方式中,進程1300可以利用裝置向在時槽之CCA區域之後之下行鏈路控制區域中之第二節點發送下行鏈路控制信號。
在一些實現方式中,第一節點可以包括上行鏈路UE。第四節點可以包括下行鏈路小區。進程1300可以利用裝置感測從第二鏈路之下行鏈路小區發送之下行鏈路資料。
在一些實現方式中,第一節點可以包括上行鏈路UE。第四節點可以包括下行鏈路小區。進程1300可以利用裝置感測從第二鏈路之下行鏈路小區發送之BT。
在一些實現方式中,第一節點可以包括上行鏈路UE。第三節點可以包括下行鏈路UE。進程1300可以利用裝置感測從第二鏈路之下行鏈路UE發送之BT。
其它注意事項
本文所述主題有時例示了包含在不同之其它元件內或與不同之其它元件相連接之不同元件。要理解的是,這樣描繪之架構僅僅是示例,而實際上,可以實現獲得相同功能之許多其它架構。在概念上,用於獲得相同功能之元件之任何佈置都有效地“關聯”,從而獲得希望之功能。因而,在此為獲得特定功能而組合之任意兩個元件都可以被看作彼此“相關聯”,從而獲得希望之功能,而與架構或中間組件無關。同樣地,這樣關聯之任意兩個元件還可以被視為彼此“可操作地連接”,或“可操作地耦接”,以獲得希望之功能,並且能夠這樣關聯之任意兩個元件也可以被視為彼此“可操作地耦接”,以獲得希望之功能。可操作地耦接之具體示例包括但不限於,物理上可配對和/或物理上交互之元件和/或可無線地交互和/或無線地交互之元件和/或邏輯上交互和/或邏輯上可交互之元件。
而且,針對在此實質上使用之任何複數和/或單數術語,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針對上下文和/或應用在適當時候從複數轉變成單數和/或從單數轉變成複數。為清楚起見,各種單數/複數置換在此可以確切地闡述。
此外,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明白,一般來說,在此使用的,而且尤其是在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例如,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之主體)中使用之術語通常旨在作為“開放式”術語,例如,術語“包括”應當解釋為“包括但不限於”,術語“具有”應當解釋為“至少具有”,術語“包含”應當解釋為“包含但不限於”等。本領域技術人員還應當明白,如果想要特定數量之介紹申請專利範圍列舉,則這種意圖將在該申請專利範圍中明確地陳述,並且在沒有這些陳述之情況下,不存在這種意圖。例如,為幫助理解,下面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可以包含使用介紹性短語“至少一個”和“一個或複數個”來介紹申請專利範圍列舉。然而,使用這種短語不應被理解為,暗示由不定冠詞“一(a)”或“一個(an)”介紹之申請專利範圍列舉將包含這種介紹申請專利範圍列舉之任何特定申請專利範圍限制為只包含一個這種列舉之實現方式,即使在相同之申請專利範圍包括介紹性短語“一個或複數個”或“至少一個”以及諸如“一”或“一個”之不定冠詞(例如,“一”或“一個”)應被解釋為表示“至少一個”或“一個或複數個”;其對於介紹申請專利範圍列舉之定冠詞之使用同樣適用。另外,即使明確地陳述特定數量之介紹申請專利範圍列舉,本領域技術人員也將認識到,這種列舉應當被解釋成,表示至少所陳述之數量,例如,“兩個列舉”之裸列舉在沒有其它修飾語之情況下意指至少兩個列舉,或者兩個或複數個列舉。而且,在使用類似於“A、B以及C等中之至少一個”之慣例之那些例子中,一般來說,這種句法結構希望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種慣例,例如,“具有A、B以及C中之至少一個之系統”應當包括但不限於具有單獨A、單獨B、單獨C、A和B一起、A和C一起、B和C一起,和/或A、B以及C一起等之系統。在使用類似於“A、B或C等中之至少一個”之慣例之那些例子中,一般來說,這種句法結構希望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種慣例,例 如,“具有A、B或C中之至少一個之系統”應當包括但不限於具有單獨A、單獨B、單獨C、A和B一起、A和C一起、B和C一起、和/或A、B以及C一起等之系統。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將理解,實際上,呈現兩個或複數個另選術語之任何轉折詞和/短語(無論在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還是附圖中)應當被理解成設想包括這些術語中之一個、這些術語中之任一個或者兩個術語之可能性。例如,短語“A或B”應當被理解成,包括“A”或“B”或“A和B”之可能性。
根據前述內容,將理解,本發明之各個實現方式出於例示之目的而進行了描述,並且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範圍和精神之情況下,可以進行各種修改。因此,本文所公開之各個實現方式並非旨在進行限制,且真實範圍和精神通過下列申請專利範圍指示。
1300‧‧‧進程
1310、1320‧‧‧塊

Claims (14)

  1. 一種行動通訊之干擾管理方法,包括:由無線網路中之第一鏈路之第一節點,感測來自所述無線網路中之第二鏈路之第三節點和第四節點中之至少一個節點之發送,其中,所述感測步驟包括感測在時槽之空閒通道評估(CCA)區域中之所述發送;以及由所述第一節點根據感測結果確定是否向所述第一鏈路之第二節點發送信號,其中,所述第一鏈路建立在所述第一節點與所述第二節點之間,並且其中,所述第二鏈路建立在所述第三節點與所述第四節點之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通訊之干擾管理方法,還包括:由所述第一節點根據所述感測結果調節發送功率水準。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通訊之干擾管理方法,還包括:由所述第一節點根據所述感測結果確定調製和編碼方案(MCS)水準。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通訊之干擾管理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節點包括下行鏈路小區,其中,所述第四節點包括上行鏈路使用者裝置(UE),並且其中,所述感測步驟包括由所述下行鏈路小區感測從所述第二鏈路之所述上行鏈路使用者裝置發送之上行鏈路資料。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通訊之干擾管理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節點包括下行鏈路小區,其中,所述第四節點包括上行鏈路使用者裝置,並且其中,所述感測步驟包括由所述下行鏈路小區感測從所述第二鏈路之所述上行鏈路使用者裝置發送之忙音。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通訊之干擾管理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節點包括下行鏈路小區,其中,所述第三節點包括上行鏈路小區,並且其中,所述感測步驟包括由所述下行鏈路小區感測從所述第二鏈路之所述上行鏈路小區發送之忙音。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通訊之干擾管理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節點包括下行鏈路小區,其中,所述第三節點包括上行鏈路小區,並且其中,所述感測步驟包括由所述下行鏈路小區感測從所述第二鏈路之所述上行鏈路小區發送之控制信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行動通訊之干擾管理方法,還包括:由所述下行鏈路小區在所述時槽之所述空閒通道評估區域之後之下行鏈路控制區域中向所述第二節點發送下行鏈路控制信號,其中,所述第二節點包括下行鏈路使用者裝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通訊之干擾管理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節點包括上行鏈路使用者裝置,其中,所述第四節點包括下行鏈路小區,並且其中,所述感測步驟包括由所述上行鏈路使用者裝置感測從所述第二鏈路之所 述下行鏈路小區發送之下行鏈路資料。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通訊之干擾管理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節點包括上行鏈路使用者裝置,其中,所述第四節點包括下行鏈路小區,並且其中,所述感測步驟包括由所述上行鏈路使用者裝置感測從所述第二鏈路之所述下行鏈路小區發送之忙音。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行動通訊之干擾管理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節點包括上行鏈路使用者裝置,其中,所述第三節點包括下行鏈路使用者裝置,並且其中,所述感測步驟包括由所述上行鏈路使用者裝置感測從所述第二鏈路之所述下行鏈路使用者裝置發送之忙音。
  12. 一種裝置,在無線網路中作為第一鏈路之第一節點,所述裝置包括:收發器,該收發器能夠與所述無線網路之複數個節點無線通訊;以及處理器,該處理器能通訊地耦接到所述收發器,所述處理器能夠:感測來自所述無線網路中之第二鏈路之第三節點和第四節點中之至少一個節點之發送,其中,所述感測步驟包括感測在時槽之空閒通道評估(CCA)區域中之所述發送;以及根據感測結果確定是否向所述第一鏈路之第二節點發送信號,其中,所述第一鏈路建立在所述第一節點與所述第二節點之間,並且 其中,所述第二鏈路建立在所述第三節點與所述第四節點之間。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裝置,其中,所述處理器還能夠:根據所述感測結果調節發送功率水準。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裝置,其中,所述處理器還能夠:根據所述感測結果確定調製和編碼方案(MCS)水準。
TW107100773A 2017-01-09 2018-01-09 行動通訊之干擾管理方法和裝置 TWI7028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44334P 2017-01-09 2017-01-09
US62/444,334 2017-01-09
US15/862,873 2018-01-05
US15/862,873 US20180199373A1 (en) 2017-01-09 2018-01-05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2586A TW201832586A (zh) 2018-09-01
TWI702864B true TWI702864B (zh) 2020-08-21

Family

ID=62783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0773A TWI702864B (zh) 2017-01-09 2018-01-09 行動通訊之干擾管理方法和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199373A1 (zh)
EP (1) EP3545718A4 (zh)
CN (1) CN109076542A (zh)
TW (1) TWI702864B (zh)
WO (1) WO20181271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0235A1 (en) * 2020-06-30 2022-0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coding for joint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 services
EP4173372A1 (en) * 2020-06-30 2023-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coding for joint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 services
WO2022000358A1 (en) * 2020-07-01 2022-0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self-awareness based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of sensing signals
CN113839719B (zh) * 2021-09-06 2022-12-13 中山大学 一种用于定向水声通信网络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97590A1 (en) * 2008-02-01 2009-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hort-term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00118761A1 (en) * 2008-11-10 2010-05-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adaptive decentralized traffic scheduling including a dynamic receiver yielding threshold
US20130100912A1 (en) * 2008-12-19 2013-04-2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8050B (zh) * 2012-12-25 2016-12-28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基于干扰感知的上下行时隙资源配置方法
US10194424B2 (en) * 2014-05-20 2019-0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resource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a shar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US9380604B1 (en) * 2014-10-12 2016-06-28 Quantenna Communications, Inc. Opportunistic concurrency betwee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JP2019054311A (ja) * 2016-01-29 2019-04-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97590A1 (en) * 2008-02-01 2009-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hort-term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00118761A1 (en) * 2008-11-10 2010-05-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adaptive decentralized traffic scheduling including a dynamic receiver yielding threshold
US20130100912A1 (en) * 2008-12-19 2013-04-2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6542A (zh) 2018-12-21
TW201832586A (zh) 2018-09-01
EP3545718A4 (en) 2020-01-08
US20180199373A1 (en) 2018-07-12
WO2018127197A1 (en) 2018-07-12
EP3545718A1 (en) 2019-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19970B (zh) 移动通信中跨链路干扰测量方法及设备
US20210219155A1 (en)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1537632B1 (ko) 단일 캐리어 셀 애그리게이션을 이용한 공동 전송 CoMP
US9025487B2 (en) Reference signal port discovery involving transmission points
US10666400B2 (en) Enhancing monitoring of multiple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beam based system
US9504084B2 (en) Method to support an asymmetric time-division duplex (TDD) configuration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HetNet)
WO2018202139A1 (en)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TWI702864B (zh) 行動通訊之干擾管理方法和裝置
US2013002201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CN105981317A (zh) 避免开放发现与蜂窝资源之间的冲突的方法
EP3603270B1 (en) Opportunistic and interference aware usage of tdd band
WO2021052473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0024475B (zh) 信道访问方法
TW201540011A (zh) 用於協調小區間干擾之方法與裝置
US20220173847A1 (en) Down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160113020A1 (en) Additional assistance information for common reference signal interference
US20180132248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NR
EP355242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TWI682678B (zh) 用於行動通訊中之協調資訊傳輸方法和設備
CN112166640A (zh) 用于定向波束传输的网络辅助的波束调度机制
WO2014180592A1 (en) Inter-enb signaling for fast muting adapt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