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0690B - 硬碟抽取托盤 - Google Patents

硬碟抽取托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0690B
TWI700690B TW108132615A TW108132615A TWI700690B TW I700690 B TWI700690 B TW I700690B TW 108132615 A TW108132615 A TW 108132615A TW 108132615 A TW108132615 A TW 108132615A TW I700690 B TWI700690 B TW I70069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member
hard disk
arm
coupling
tr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2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1698A (zh
Inventor
錢贏
盧曉剛
Original Assignee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32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0069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06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069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116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1698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硬碟抽取托盤包含托盤本體、卡固件、第一彈性件及操作件。卡固件包含樞接部、第一臂部、第二臂部及卡勾部。樞接部可樞轉地設置於托盤本體,第一臂部及第二臂部分別連接樞接部的相鄰二側,卡勾部連接於第一臂部遠離樞接部的一端。第一彈性件設置於卡固件。操作件設置於托盤本體,並可於卡扣位置及釋放位置之間移動。當操作件位於卡扣位置時,操作件的第二扣合結構與第二臂部的第一扣合結構相扣合,且卡勾部用以卡固於機殼。當操作件位於釋放位置時,第二扣合結構分離於第一扣合結構,且第一彈性件帶動卡固件樞轉,用以令卡勾部分離於機殼。

Description

硬碟抽取托盤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硬碟抽取托盤,特別是一種具有卡固件及可令卡固件解扣於機殼之操作件的硬碟抽取托盤。
現今世界係處於一個資訊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不論是企業或個人,皆早已使用個人電腦(如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等)來處理業務。但隨著通信技術的成熟,一般的個人電腦已無法滿足企業於其業務上的需求,故電腦業者乃開發出各式不同形式的伺服器,以供各企業於其業務上使用。
一般而言,伺服器通常是放置於機櫃內,且機櫃通常容納不只一台伺服器而是可以容納多台伺服器。在目前伺服器的設計中,伺服器包含有機殼及硬碟抽盤,硬碟抽盤大多是透過螺絲固定於機殼,且硬碟抽盤可載有多個硬碟。然而,硬碟抽盤透過螺絲固定於機殼的設計不便於維護人員對於硬碟進行維護。詳細來說,當維護人員欲對於硬碟抽盤上的硬碟進行維護時,需先卸下螺絲才能將硬碟抽盤抽出,然後才得以對於硬碟維護。由此可知,維護人員在卸除螺絲的過程中即花費相當多的時間,且若是對於機櫃內之多個伺服器進行維護時,所花費的時間更多。有鑑於此,目前此領域研發人員正致力於改善前述之問題。
本發明在於提供一種硬碟抽取托盤,藉以解決先前技術中硬碟抽盤透過螺絲固定於機殼的設計不便於維護人員對於硬碟進行維護的問題。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揭露之一種硬碟抽取托盤,用以容納一硬碟並裝設於一機殼。硬碟抽取托盤包含一托盤本體、一卡固件、一第一彈性件及一操作件。托盤本體用以可移動地裝設於機殼並承載硬碟。卡固件包含一樞接部、一第一臂部、一第二臂部及一卡勾部。樞接部可樞轉地設置於托盤本體,第一臂部及第二臂部分別連接樞接部的相鄰二側,卡勾部連接於第一臂部遠離樞接部的一端,第二臂部遠離樞接部的一端具有一第一扣合結構。第一彈性件設置於卡固件,並用以令卡固件相對托盤本體樞轉。操作件設置於托盤本體,操作件具有一第二扣合結構,且操作件可於一卡扣位置及一釋放位置之間移動。當操作件位於卡扣位置時,第二扣合結構與第一扣合結構相扣合,且卡勾部用以卡固於機殼。當操作件位於釋放位置時,第二扣合結構分離於第一扣合結構,且第一彈性件帶動卡固件樞轉,用以令卡勾部分離於機殼。
根據上述實施例所揭露的硬碟抽取托盤,由於第一彈性件設置卡固件且可令卡固件相對托盤本體樞轉,故可讓操作件從卡扣位置移動至釋放位置,來讓操作件的第二扣合結構分離於第一扣合結構,及第一彈性件帶動卡固件樞轉,而令卡勾部分離於機殼。因此,使用者僅需操作操作件,即可令卡固件解扣於機殼,使得托盤本體可相對機殼移動而被移出,故便於使用者對於托盤本體上之硬碟進行維護。
以上關於本發明內容的說明及以下實施方式的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的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的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的解釋。
請參閱圖1至圖3,圖1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揭露之硬碟抽取托盤及機殼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1之硬碟抽取托盤之部分的分解示意圖。圖3為圖1之硬碟抽取托盤之另一部分的分解示意圖。
本實施例揭露了一種硬碟抽取托盤1,用以容納一硬碟10並裝設於一機殼20。機殼20例如為伺服器的殼體。機殼20具有一托盤容置區21、二側壁22、二卡扣孔23及二定位塊24。二側壁22位於托盤容置區21的相對二側。二卡扣孔23及二定位塊24分別位於二側壁22上。
硬碟抽取托盤1包含一托盤本體100、二卡固件200、二第一結合柱300、二第一彈性件400、二定位銷500、二操作件600、二第二結合柱700及二第二彈性件800。
托盤本體100用以可滑動地裝設於機殼20的托盤容置區21。托盤本體100包含一底部110、一第一側牆部120、一第二側牆部130及一前面板部140。第一側牆部120、第二側牆部130及前面板部140分別連接於底部110的相異側。第一側牆部120及第二側牆部130位於底部110的相對二側,且前面板部140位於第一側牆部120及第二側牆部130之間並連接第一側牆部120及第二側牆部130。底部110、第一側牆部120、第二側牆部130及前面板部140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間150,此容置空間150用以容納硬碟10。
第一側牆部120包含相連的一第一高牆部121及一第一矮牆部122,第一高牆部121的高度H1大於第一矮牆部122的高度H2,第二側牆部130包含相連的一第二高牆部131及一第二矮牆部132,第二高牆部131的高度H3大於第二矮牆部132的高度H4。第一高牆部121及第一矮牆部122之間形成一第一定位面123,且第二高牆部131及第二矮牆部132之間形成一第二定位面133。第一定位面123及第二定位面133用以抵靠機殼20的二定位塊24。
托盤本體100的底部110具有一第一表面111、一第二表面112、一前緣113、二限位孔114、二第一限位滑槽115及二第二限位滑槽116。第一表面111面向於容置空間150並用以承載硬碟10,而第二表面112背對第一表面111。
在本實施例中,由於整體硬碟抽取托盤1為對稱配置,故以下僅對於位於整體硬碟抽取托盤1之同一側的限位孔114、第一限位滑槽115、第二限位滑槽116、卡固件200、第一結合柱300、第一彈性件400、定位銷500、操作件600、第二結合柱700及第二彈性件800進行詳細說明,關於整體硬碟抽取托盤1之另一側的限位孔114、第一限位滑槽115、第二限位滑槽116、卡固件200、第一結合柱300、第一彈性件400、定位銷500、操作件600、第二結合柱700及第二彈性件800則不再贅述。
接著,請一併參閱圖2及圖4。圖4為圖1的剖視示意圖。
在本實施例中,限位孔114自前緣113凹陷形成,且貫穿第一表面111及第二表面112。在本實施例中,前面板部140是連接於托盤本體100之底部110的前緣113,且前面板部140具有與限位孔114連通的一通孔141。第一限位滑槽115及第二限位滑槽116各與前緣113保持距離,且第一限位滑槽115及第二限位滑槽116貫穿第一表面111及第二表面112,及第一限位滑槽115較第二限位滑槽116靠近托盤本體100的第一側牆部120。
卡固件200包含一樞接部210、一第一臂部220、一第二臂部230、一卡勾部240、一結合部250及一止擋部260。第一臂部220及第二臂部230分別連接樞接部210的相鄰二側,且卡勾部240連接於第一臂部220遠離樞接部210的一端,並用以卡固於機殼20的卡扣孔23。結合部250設置於第一臂部220,且止擋部260連接於第二臂部230。卡固件200的樞接部210可樞轉地設置於托盤本體100的底部110,且樞接部210、第一臂部220及第二臂部230位於托盤本體100之底部110的第二表面112,及止擋部260位於底部110之前緣113之外。結合部250穿設於底部110的第一限位滑槽115,並可於第一限位滑槽115內移動。第一結合柱300設置於底部110的第一表面111上。第一彈性件400例如為彈簧。第一彈性件400的相對二端分別固定於結合部250及第一結合柱300。第一彈性件400分別用以令卡固件200相對托盤本體100樞轉。
定位銷500包含相連的一頭部510及一身部520,其頭部510的寬度W1大於其身部520的寬度W2。定位銷500之身部520固定於卡固件200的第二臂部230,且定位銷500之頭部510與第二臂部230保持一距離。
操作件600包含一轉臂部610、一結合部620及一扳動部630。結合部620與扳動部630分別連接轉臂部610的相對二端。轉臂部610可樞轉地設置於托盤本體100的底部110,並位於底部110的第二表面112。操作件600的結合部620穿設於第二限位滑槽116。操作件600之轉臂部610的部分及扳動部630位於底部110的前緣113之外。扳動部630具有一操作面631,操作面631具有一第一側6311及一第二側6312,第一側6311較第二側6312靠近第二臂部230。第二結合柱700設置於底部110的第一表面111。第二彈性件800例如為彈簧,第二彈性件800的相對二端分別固定於結合部620及第二結合柱700。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臂部230遠離樞接部210的一端具有一第一扣合結構231,且第一扣合結構231例如為卡槽。操作件600之轉臂部610具有一第二扣合結構611及位於第二扣合結構611上的一導斜面612(如圖4所示),且第二扣合結構611例如為卡塊。第二扣合結構611用以與第一扣合結構231相扣合。此外,本實施例的操作件600可於一卡扣位置及一釋放位置之間樞轉。
接著,請一併參閱圖2及圖4,圖4為圖1的剖視示意圖。
在硬碟抽取托盤1位於機殼20之托盤容置區21的狀態下,當操作件600位於卡扣位置時,卡固件200的結合部250位於第一限位滑槽115的一側,操作件600的結合部620位於第二限位滑槽116的一側,卡固件200之第二臂部230的第一扣合結構231與操作件600之轉臂部610的第二扣合結構611相扣合,定位銷500之身部520位於限位孔114,托盤本體100之底部110的部分位於定位銷500之頭部510與第二臂部230之間,卡固件200的止擋部260抵靠於底部110的前緣113,且卡固件200之卡勾部240卡固於機殼20的卡扣孔23,而令整體硬碟抽取托盤1固定於機殼20的托盤容置區21內。
在本實施例中,藉由第二臂部230的第一扣合結構231與轉臂部610的第二扣合結構611相扣合的設置,可讓操作件600被定位於卡扣位置,且維持卡固件200之卡勾部240卡固於機殼20的卡扣孔23,而確保整體硬碟抽取托盤1固定於機殼20的托盤容置區21內。
此外,由於定位銷500之身部520位於限位孔114,托盤本體100之底部110的部分位於定位銷500之頭部510與第二臂部230之間,故定位銷500之頭部510可限制卡固件200的擺動行程,以避免非預期之外力讓第一扣合結構231脫離於第二扣合結構611。因此,可確保卡固件200之卡勾部240卡固於機殼20的卡扣孔23,而進一步提升硬碟抽取托盤1固定於機殼20的托盤容置區21內的穩固性。
一般而言,容納伺服器之機櫃的門板與伺服器之間的距離有限制,且特定機櫃的門板與伺服器之間的距離甚至僅有5 mm的裕度。從圖4來看,在操作件600位於卡扣位置的狀態下,僅有卡固件200之止擋部260及操作件600之扳動部630及部分之轉臂部610凸出於托盤本體100之底部110的前緣113,故即使所採用之機櫃的門板與托盤本體100之前面板部140容許之距離較小,伺服器仍可被容納於此機櫃中,而使得伺服器具有較佳之通用性。
另外,在操作件600位於卡扣位置的狀態下,操作面631的第一側6311較第二側6312靠近底部110的前緣113,而令操作面631成為一斜面。在實施例中,藉由操作面631為斜面的設置,可輔助使用者樞轉操作件600,來讓操作件600從卡扣位置移動至釋放位置。
請參閱圖5及圖6,圖5為圖2的操作件位於釋放位置的剖視示意圖。圖6為圖5的卡固件解扣於機殼的剖視示意圖。
當操作件600位於釋放位置時,操作件600的結合部620位於第二限位滑槽116的另一側,操作件600之轉臂部610的第二扣合結構611分離於卡固件200之第二臂部230的第一扣合結構231,且第一彈性件400帶動卡固件200沿方向D樞轉,而令卡固件200之止擋部260分離於前緣113,結合部250位於第一限位滑槽115的另一側,定位銷500之頭部510通過通孔141(如圖2所示)且身部520分離於限位孔114,且卡勾部240分離於機殼20的卡扣孔23。此時,即可將硬碟抽取托盤1從機殼20的托盤容置區21抽取出來,以對於硬碟抽取托盤1上的硬碟10進行維護。
在對於硬碟抽取托盤1上的硬碟10進行維護完畢後,先將整體硬碟抽取托盤1推入機殼20的托盤容置區21。待托盤本體100的第一定位面123及第二定位面133分別抵靠於機殼20的二定位塊24之後,再將卡固件200沿方向D的反向樞轉,使得卡固件200的第二臂部230抵靠操作件600之轉臂部610的導斜面612並暫時彈開操作件600,而隨後在第二彈性件800的作用下使第二扣合結構611與第一扣合結構231相扣合。此時,卡固件200的止擋部260抵靠於托盤本體100之底部110的前緣113,定位銷500之身部520位於限位孔114,且卡固件200的卡勾部240卡入機殼20的卡扣孔23,而讓硬碟抽取托盤1固定於機殼20的托盤容置區21內。
在本實施例中,藉由托盤本體100的第一定位面123及第二定位面133及機殼20之二定位塊24的設置,可在將硬碟抽取托盤1推回機殼20內的時候,幫助托盤本體100移動至定位,以確保卡固件200之卡勾部240可準確地卡入機殼20的卡扣孔23內。
此外,托盤本體100之底部110的前緣113可在卡固件200沿方向D的反向樞轉時止擋卡固件200的止擋部260,以避免卡固件200過度樞轉。此外,卡固件200的止擋部260可增加整體卡固件200的結構強度,且還可避免使用者在施力樞轉卡固件200時手被刮傷。
根據上述實施例所揭露的硬碟抽取托盤,由於第一彈性件設置卡固件且可令卡固件相對托盤本體樞轉,故可讓操作件從卡扣位置移動至釋放位置,來讓操作件的第二扣合結構分離於第一扣合結構,及第一彈性件帶動卡固件樞轉,而令卡勾部分離於機殼。因此,使用者僅需操作操作件,即可令卡固件解扣於機殼,使得托盤本體可相對機殼移動而被移出,故便於使用者對於托盤本體上之硬碟進行維護。
此外,在操作件位於卡扣位置的狀態下,僅有卡固件之止擋部及操作件之扳動部及部分之轉臂部凸出於托盤本體之底部的前緣,故即使所採用之機櫃的門板與托盤本體之前面板部容許之距離較小,伺服器仍可被容納於此機櫃中,而使得伺服器具有較佳之通用性。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硬碟抽取托盤 10:硬碟 20:機殼 21:托盤容置區 22:側壁 23:卡扣孔 24:定位塊 100:托盤本體 110:底部 111:第一表面 112:第二表面 113:前緣 114:限位孔 115:第一限位滑槽 116:第二限位滑槽 120:第一側牆部 121:第一高牆部 122:第一矮牆部 123:第一定位面 130:第二側牆部 131:第二高牆部 132:第二矮牆部 133:第二定位面 140:前面板部 141:通孔 150:容置空間 200:卡固件 210:樞接部 220:第一臂部 230:第二臂部 231:第一扣合結構 240:卡勾部 250:結合部 260:止擋部 300:第一結合柱 400:第一彈性件 500:定位銷 510:頭部 520:身部 600:操作件 610:轉臂部 611:第二扣合結構 612:導斜面 620:結合部 630:扳動部 631:操作面 6311:第一側 6312:第二側 700:第二結合柱 800:第二彈性件 H1、H2、H3、H4:高度 W1、W2:寬度 D:方向
圖1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揭露之硬碟抽取托盤及機殼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之硬碟抽取托盤之部分的分解示意圖。 圖3為圖1之硬碟抽取托盤之另一部分的分解示意圖。 圖4為圖1的剖視示意圖。 圖5為圖2的操作件位於釋放位置的剖視示意圖。 圖6為圖5的卡固件解扣於機殼的剖視示意圖。
1:硬碟抽取托盤
20:機殼
21:托盤容置區
22:側壁
23:卡扣孔
24:定位塊
100:托盤本體
110:底部
111:第一表面
112:第二表面
113:前緣
114:限位孔
115:第一限位滑槽
116:第二限位滑槽
120:第一側牆部
121:第一高牆部
122:第一矮牆部
123:第一定位面
140:前面板部
141:通孔
150:容置空間
200:卡固件
210:樞接部
220:第一臂部
230:第二臂部
231:第一扣合結構
240:卡勾部
250:結合部
260:止擋部
300:第一結合柱
400:第一彈性件
500:定位銷
510:頭部
520:身部
600:操作件
610:轉臂部
611:第二扣合結構
620:結合部
630:扳動部
631:操作面
6311:第一側
6312:第二側
700:第二結合柱
800:第二彈性件
H1、H2:高度
W1、W2:寬度

Claims (9)

  1. 一種硬碟抽取托盤,用以容納一硬碟並裝設於一機殼,包含:一托盤本體,用以可移動地裝設於該機殼並承載該硬碟;一卡固件,包含一樞接部、一第一臂部、一第二臂部及一卡勾部,該樞接部可樞轉地設置於該托盤本體,該第一臂部及該第二臂部分別連接該樞接部的相鄰二側,該卡勾部連接於該第一臂部遠離該樞接部的一端,該第二臂部遠離該樞接部的一端具有一第一扣合結構;一第一彈性件,設置於該卡固件,並用以令該卡固件相對該托盤本體樞轉;以及一操作件,設置於該托盤本體,該操作件具有一第二扣合結構,且該操作件可於一卡扣位置及一釋放位置之間移動;其中,當該操作件位於該卡扣位置時,該第二扣合結構與該第一扣合結構相扣合,且該卡勾部用以卡固於該機殼,當該操作件位於該釋放位置時,該第二扣合結構分離於該第一扣合結構,且該第一彈性件帶動該卡固件樞轉,用以令該卡勾部分離於該機殼;其中,該硬碟抽取托盤更包含一第一結合柱,該卡固件更包含一結合部,該第一結合柱設置於該托盤本體,該卡固件的該結合部設置於該第一臂部,該第一彈性件的相對二端分別固定於該第一結合柱及該卡固件的該結合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硬碟抽取托盤,其中該托盤本體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及一第一限位滑槽,該第一表面用以承 載該硬碟,該第二表面背對該第一表面,該第一限位滑槽貫穿該第一表面及該第二表面,該第一結合柱設置於該托盤本體的該第一表面,該樞接部、該第一臂部、該第二臂部及該操作件的部分位於該第二表面,該卡固件的該結合部穿設於該第一限位滑槽,當該操作件位於該卡扣位置時,該卡固件的該結合部位於該第一限位滑槽的一側,當該操作件位於該釋放位置時,該卡固件的該結合部位於該第一限位滑槽的另一側。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硬碟抽取托盤,更包含一第二結合柱及一第二彈性件,該托盤本體更具有一第二限位滑槽,該第二限位滑槽貫穿該第一表面及該第二表面,該第二結合柱設置於該第一表面,該操作件包含相連的一轉臂部及一結合部,該轉臂部可樞轉地設置於該托盤本體並位於該第二表面,該第二扣合結構位於該轉臂部,該操作件的該結合部穿設於該第二限位滑槽,該第二彈性件的相對二端固定於該第二結合柱及該操作件的該結合部,當該操作件位於該卡扣位置時,該操作件的該結合部位於該第二限位滑槽的一側,當該操作件位於該釋放位置時,該操作件的該結合部位於該第二限位滑槽的另一側。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硬碟抽取托盤,其中該托盤本體更具有一前緣,該操作件更包含一扳動部,該扳動部與該操作件的該結合部分別連接該轉臂部的相對二端,該轉臂部的部分及該扳動部位於該前緣之外,該扳動部具有一操作面,該操作面具有一第一側及一第二側,該操作面的該第一側較該第二側靠近該第二臂部,當該操作件位於該卡扣位置時,該第一側較該第二側靠近該前緣。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硬碟抽取托盤,更包含一定 位銷,該托盤本體更具有一前緣及一限位孔,該限位孔自該前緣凹陷形成並貫穿該第一表面及該第二表面,該定位銷包含相連的一頭部及一身部,該頭部的寬度大於該身部的寬度,該身部固定於該第二臂部,該頭部與該第二臂部保持一距離,當該操作件位於該卡扣位置時,該身部位於該限位孔,該托盤本體之部分位於該頭部與該第二臂部之間,當該操作件位於該釋放位置時,該身部分離於該限位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硬碟抽取托盤,其中該卡固件更包含一止擋部,該止擋部連接於該第二臂部,該止擋部與該樞接部位於該第二臂部的相鄰二側,該托盤本體更具有一前緣,當該操作件位於該卡扣位置時,該止擋部抵靠於該前緣,當該操作件位於該釋放位置時,該止擋部分離於該前緣。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硬碟抽取托盤,其中該第一扣合結構為卡槽,且該第二扣合結構為卡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硬碟抽取托盤,其中該操作件更具有位於該第二扣合結構上的一導斜面,且該操作件用以透過該導斜面導引該第二臂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硬碟抽取托盤,其中該托盤本體包含一底部、一第一側牆部及一第二側牆部,該第一側牆部及該第二側牆部連接於該底部的相對二側,且該底部、該第一側牆部及該第二側牆部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用以容納該硬碟,該樞接部可樞轉地設置於該底部,該操作件設置於該底部,該第一側牆部包含相連的一第一高牆部及一第一矮牆部,該第一高牆部的高度大於該第一矮牆部的高度, 該第二側牆部包含相連的一第二高牆部及一第二矮牆部,該第二高牆部的高度大於該第二矮牆部的高度,該第一高牆部及該第一矮牆部之間形成一第一定位面,該第二高牆部及該第二矮牆部之間形成一第二定位面,該第一定位面及該第二定位面用以抵靠該機殼的二定位塊。
TW108132615A 2019-09-10 2019-09-10 硬碟抽取托盤 TWI7006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2615A TWI700690B (zh) 2019-09-10 2019-09-10 硬碟抽取托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2615A TWI700690B (zh) 2019-09-10 2019-09-10 硬碟抽取托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00690B true TWI700690B (zh) 2020-08-01
TW202111698A TW202111698A (zh) 2021-03-16

Family

ID=73002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2615A TWI700690B (zh) 2019-09-10 2019-09-10 硬碟抽取托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00690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52368U (zh) * 2012-12-12 2013-05-01 Portwell Inc 免用工具之旋轉式電腦周邊元件省力裝置
TWM541697U (zh) * 2017-01-06 2017-05-11 Super Micro Computer Inc 免螺絲式抽取硬碟盒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52368U (zh) * 2012-12-12 2013-05-01 Portwell Inc 免用工具之旋轉式電腦周邊元件省力裝置
TWM541697U (zh) * 2017-01-06 2017-05-11 Super Micro Computer Inc 免螺絲式抽取硬碟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1698A (zh)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3877B (zh) 伺服器設備及其固定機構
CN110554749B (zh) 硬盘抽取托盘
TWI756569B (zh) 外接卡組裝架、電子裝置以及載盤
US7009837B2 (en) Integrated locking device
US20140153166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detachable assembly thereof
CN107765784B (zh) 伺服装置
TWM556462U (zh) 開放式無螺絲存取裝置定位模組
TWI700690B (zh) 硬碟抽取托盤
US8191842B2 (en) Fixing module
TWI717120B (zh) 擴充卡安裝結構及電路組件
US20230269898A1 (en) Storage device frame assembly and server
TWI523007B (zh) 卡閂裝置
TWI748881B (zh) 伺服器的硬碟模組
TWI725634B (zh) 轉接卡模組
TW202224525A (zh) 機箱及其擴充匣
US8081452B2 (en) Computer case
TW201342008A (zh) 硬碟支撐架
TWI741646B (zh) 硬碟承載組件
TWI796140B (zh) 滑軌模組
EP3944243B1 (en) Fixing mechanism
TWM587208U (zh) 連接鎖
CN113970959B (zh) 固定机构
TWI723392B (zh) 助拉裝置
TWM460502U (zh) 固定機構
TWM467281U (zh) 機箱內存取裝置之快拆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