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6140B - 區塊鏈化債權設定方法與系統 - Google Patents

區塊鏈化債權設定方法與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6140B
TWI696140B TW107138177A TW107138177A TWI696140B TW I696140 B TWI696140 B TW I696140B TW 107138177 A TW107138177 A TW 107138177A TW 107138177 A TW107138177 A TW 107138177A TW I696140 B TWI696140 B TW I69614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reditor
setting
blockchain
application
authorit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8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6851A (zh
Inventor
王蕙瑛
劉文卿
Original Assignee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381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9614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16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68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61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6140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揭露書關於一種區塊鏈化債權設定方法,為採用區塊鏈技術實現線上自動化債權設定的目的,其中,銀行等資金提供者根據一債權標的所有權人的申請,通過線上平台接收債權設定資料,並將債權設定資料寫入區塊鏈,接著通知銀行、債權標的所有權人與負責債權設定的政府主管機關,之後,主管機關可自區塊鏈上取得債權設定資料,並進行查核,經核定後,相關信息亦寫入區塊鏈,再將完成核定信息通知銀行、債權標的所有權人與主管機關,完成線上債權設定,並由資金提供者可根據合約執行撥款。

Description

區塊鏈化債權設定方法與系統
說明書公開一種債權設定的技術,特別是一種利用區塊鏈執行債權設定運行與記錄的線上債權設定方法與系統。
當有人需要跟銀行借款,借款人需要設定抵押權(債權),抵押權需要與銀行訂立契約,並且應向地政機關登記,目的在確保債權。以抵押房屋為例,登記抵押權可以是債務人以房屋向金融機構提供擔保,債務人(借方)與債權人(貸方)雙方訂立抵押權設定書面契約,備妥文件,到房屋所在地的地政事務所申請抵押權設定登記。
一般流程包括,填寫抵押書,以土地為例,則是需要填寫土地登記申請書以及抵押權設定契約書,接著到戶政事務所請領印鑑證明,需要檢附身份證明,目的是確認身份,之後到地政事務所辦理抵押權設定登記,在地政事務所需要填寫相關文件包括:土地登記申請書、抵押權設定契約書、土地與建物所有權狀正本、義務人身分證明文件、印鑑證明,以及申請人(或代理人)身分證正本、印章等。
傳統設定抵押權的流程頗為繁複,並需要許多紙本文件,更者,由於設定抵押權的官方機構需要根據抵押權的標的所在地,並且因為檢視文件多,人工作業十分可能產生錯誤,而當各地相 關地政機關並未達到電腦連線的情況下,又造成許多的不方便,礦日費時後才能獲得撥款。
現行抵押權設定的流程如圖1所述,以房屋所有權設定為例,一開始,由房屋所有權人帶著所有權文件前往銀行欲執行抵押,由銀行評估與鑑價,填寫一些必要表格(步驟S101),銀行即委任代書辦理抵押權設定(步驟S103),代書於是拿著所有權狀與各式文件至政府主管機關(如地政機關)辦理抵押設定(步驟S105),之後,由地政機關審核文件(步驟S107),發出一個權利證明書,最後由銀行接收證明書與簽署合約後,可以執行撥款(步驟S109)。
然而,一些現行借方客戶(抵押權/債權申請人)與貸方(如金融機構)的困擾,在客戶這端,常常需要放下手邊的工作而請假辦理這些程序,並需要花錢請人協助,並且複雜而冗長的程序常常影響到資金需求的時效性。在金融機構這端,需要擔負文件遞送與保管的風險,並且人力需求不小,作業繁複,加上現行制度並未能跨區處理,金融機構需要在標的物所在地處理,使得作業冗長而失去時效性。在地政機關這端而言,因為檢視文件多,人工作頁容易錯誤,需要反覆檢核,使得工作效率極低,影響民眾權益。
有鑑於傳統設定債權與抵押權(例如房貸)的複雜流程以及各方相互資訊往來的安全需求,說明書提出一種區塊鏈化債權設定方法與系統,除了提供線上抵押權設定的方式外,更引入區塊鏈的技術,使得整個債權設定的流程不僅方便,更因為區塊鏈不可竄改的技術特性更帶來安全性的優點。
根據區塊鏈化債權設定方法的流程實施例之一,債權抵押單位根據一債權標的所有權人的申請,並通過線上平台接收債權設定資料,再將債權設定資料寫入至一區塊鏈。之後,通過智能合 約通知完成寫入債權設定資料至區塊鏈的信息至債權抵押單位、債權標的所有權人與一債權設定機關。經債權設定機關核定自區塊鏈取得之債權設定資料後,可接著寫入核定信息至區塊鏈,通過智能合約通知完成核定信息至所述的債權抵押單位、債權標的所有權人與債權設定機關,即完成債權設定,由債權抵押單位執行撥款。
進一步地,所述債權抵押單位如同提供資金的銀行或是特定資金提供者,線上平台通過第一應用程式接收債權設定資料,此應用程式如一網頁伺服程式,對應的使用者則可採用網頁瀏覽器或特定軟體程式(APP)存取線上平台,之後,啟動對應此第一應用程式的第一智能合約,使得債權抵押單位可通過第一智能合約寫入債權設定資料至區塊鏈。
進一步地,所述債權設定機關如政府部分的主管機關,如地政機關、監理單位等,或是其他非政府機構,其中執行第二應用程式,能啟動對應第二應用程式的第二智能合約,以自區塊鏈取得上述債權設定資料。
如此,通過區塊鏈的技術將有關設定債權的資料記錄在區塊鏈上,除了具備區塊鏈特有的安全性與不可竄改性外,更具備可以跨區域與時間即時分享資料的功效,使得各方可更有效率地執行債權設定。
根據區塊鏈化債權設定系統的實施例,系統包括債權抵押單位之一伺服器,其中運行線上平台,並執行所述的第一應用程式,以及債權設定機關之一伺服器,其中執行第二應用程式。其中,債權抵押單位根據債權標的所有權人的申請,通過線上平台接收債權設定資料,再通過第一應用程式對應第一智能合約將債權設定資料寫入至區塊鏈,經債權設定機關核定債權設定資料後,將通過第二應用程式對應的第二智能合約將核定信息寫入至區塊鏈,最後,通知完成核定信息至各單位,由債權抵押單位執行撥 款。
為了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為達成既定目的所採取之技術、方法及功效,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之詳細說明、圖式,相信本發明之目的、特徵與特點,當可由此得以深入且具體之瞭解,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者。
20‧‧‧網路
201‧‧‧債權標的所有權人
203‧‧‧債權設定機關
205‧‧‧債權抵押單位
207‧‧‧線上平台
209‧‧‧區塊鏈
41‧‧‧債權設定機關
42‧‧‧債權抵押單位
43‧‧‧債權標的所有權人
44‧‧‧應用程式
45‧‧‧智能合約
46‧‧‧區塊鏈
50‧‧‧智能合約
511‧‧‧智能合約一
512‧‧‧智能合約二
513‧‧‧智能合約三
501‧‧‧應用程式一
502‧‧‧應用程式二
503‧‧‧應用程式三
52‧‧‧債權抵押單位
54‧‧‧債權設定機關
步驟S101~S109‧‧‧習知抵押權設定流程
步驟S301~S311‧‧‧區塊鏈化債權設定流程之一
步驟401~421‧‧‧區塊鏈化債權設定流程之二
步驟S601~S609‧‧‧使用區塊鏈取得信息的流程
圖1描述現行抵押權設定的流程;圖2所示為區塊鏈化債權設定系統的系統架構實施例圖;圖3顯示區塊鏈化債權設定方法之一實施例流程圖;圖4顯示區塊鏈化債權設定流程之二實施例流程圖;圖5顯示區塊鏈化債權設定方法中各應用程式與對應智能合約的實施例示意圖;圖6顯示使用區塊鏈取得信息的實施例流程圖。
現行在設定抵押權與債權時,以房屋為例,一般是委託代書,並需要在設定標的所在地,且各區資訊彼此並不容易互通,或是需要通過紙本方式進行設定,但是對於銀行端而言,需要在當地設置分支單位配合作業。然而,債權這類資產的設定需要不可否認性與不可竄改性,這些傳統的設定方式可能產生失誤造成損失與爭議。有鑑於此,揭露書提出一種區塊鏈化債權設定方法與系統,讓涉及債權設定的各方單位可以通過一個平台系統與區塊鏈技術在自動與安全控管的機制下完成設定,並達到高效率的債權設定目的。
區塊鏈化債權設定方法應用於各種可提供抵押的所有權,債權標的例如土地、房屋或車輛等可供抵押的有形或無形資產,無 形資產例如專利權、著作權等。所述債權抵押單位為銀行或是特定資金提供者,可以根據債權標的鑑價結果與各種條件產生申請文件,再於完成債權設定後,可以簽訂債權抵押的合約,以撥款給債權標的所有權人。所述債權設定機構一般可為政府部門中負責債權設定的主管機關,例如地政機關、監理機關等,但也不排除可以為一非政府機構,非政府機構可以為負責一般借貸的公證單位。
所適用的系統架構可參考圖2所示區塊鏈化債權設定系統的系統架構實施例圖,相關硬體可以包括債權抵押單位205的伺服器,其中運行線上平台207,並執行特定應用程式,以及債權設定機關203的伺服器,其中將執行特定應用程式。其中參與設定債權的債權標的所有權人201、債權設定機關203與債權抵押單位205通過網路20傳遞信息與檔案數據,包括債權標的所有權人201通過網路20傳遞權狀影像與相關申請文件至線上平台207,線上平台207可為債權抵押單位205所架設的伺服平台。
在此一提的是,所述線上平台207並不限定是何種型式的平台,可設於債權設定機關203中,或是獨立於各方的第三方線上平台,可連接債權設定機關203與債權抵押單位205,用於提供債權登錄、查詢與設定流程管理的服務。
在此一提的是,所述債權標的所有權人201可以涵蓋所有權人自己,由委託特定代理人實施,並不限定本人。當債權標的所有權人201提出如土地、房屋或與車輛等動產或不動產的債權標的設定申請,債權抵押單位205在前置作業中進行標的物鑑價,並簽署合約,其中包括債權抵押單位205根據債權標的所有權人201提出的標的物件進行徵信,鑑價並確認債權價值,查詢信用狀態後將核定額度,債權抵押單位與債權標的所有人簽署合約。
之後,債權抵押單位205依照與債權標的所有權人201簽署的合約啟動整個區塊鏈化債權設定流程,而在此區塊鏈化債權設 定流程中,將應用區塊鏈209的技術記錄每筆債權設定資料、寫入區塊鏈的信息、核定債權設定資料的信息,以及完成核定等的信息都寫入區塊鏈,另可由債權設定機關203提供證明書給債權抵押單位205與債權標地所有權人201。所述債權設定資料包括債權標的所有權人以一債權標的提出債權設定的表格、權狀影像與身份證明。
在此區塊鏈化債權設定系統架構下,債權標的所有權人201、債權設定機關203與債權抵押單位205在區塊鏈的機制下各自具備密鑰,密鑰決定訪問區塊鏈上的數據的權限,其中,各方產生的資料可以通過密鑰加密後記錄於區塊鏈,使得該筆資料具有特定權限的存取限制,因此密鑰決定存取數據的權限(身份),以及各方通過密鑰能取得對應其權限的數據。如此,在此系統下,通過網路20,參與債權設定的債權標的所有權人201、債權設定機關203與債權抵押單位205都可依據各自的權限存取區塊鏈209上的資料。
圖3顯示區塊鏈化債權設定方法之一實施例流程圖。
當債權抵押單位根據債權標的所有權人(申請人)達成設定債權的申請表格後,由債權抵押單位中有專員協助申請人上傳所提出的債權設定資料至線上平台,線上平台可以由某債權抵押單位所述,亦可為獨立運作系統,再轉送至債權抵押單位(步驟S301),其中應用程式如網頁瀏覽器、專屬軟體,或是特定軟體程式(如行動裝置上的APP),使得債權抵押單位通過線上平台接收債權設定資料。在另一實施例中,線上平台提供債權所有人(或其代理人)直接查詢在債權設定機關中的所有權狀,這是一種電子權狀證明,包括動產、不動產,或可包括其他無形的資產證明,當取得一或多筆可供抵押的債權後,可讓所有權人直接利用應用程式選擇欲設定債權的標的,通過線上平台傳送至債權抵押單位。
債權抵押單位啟動一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將債權設定 資料寫入區塊鏈(步驟S303),通過智能合約通知完成寫入債權設定資料至區塊鏈的信息至參與債權設定的債權抵押單位、債權標的所有權人與債權設定機關(步驟S305)。之後,由債權設定機關根據其權限取得區塊鏈中的債權設定資料,並檢核資料(步驟S307),經債權設定機關核定債權設定資料後,通過智能合約寫入一核定信息至區塊鏈(步驟S309),通過智能合約,系統將通知完成核定信息至債權抵押單位、債權標的所有權人與債權設定機關,最後由債權抵押單位根據合約執行撥款(步驟S311)。
接著,圖4表示出參與債權設定的各單位以及相關來往信息的實施例流程圖,根據圖4運行的流程,可知所有各方都會接收到區塊鏈所發出的信息,並知道已經有債權設定的申請將要執行,債權設定機關41先確認信息,通過智能合約42寫入區塊鏈46,完成設定,同時信息也傳送給各方,最後完成債權設定,表示債權已經移轉給債權抵押單位42(如銀行)。
在此流程中,所述債權設定機關41如政府的主管機構(如地政機關),亦包括可由非政府等民間機構處理債權設定,債權抵押單位42則如銀行或資金提供者(如民間機構、個人),而債權標的所有權人43即為設定債權的申請人,也為提出債權設定的動產或不動產的所有權人,應用程式44表示各方所使用的存取區塊鏈46記錄的應用程式。
智能合約45是區塊鏈46中針對債權設定時所使用的程序,可用於提供驗證身份(權限)以及執行合約中訂定的條件,使得參與債權設定的各方通過智能合約45根據權限存取區塊鏈46記錄,而實際實施時,各方可應用同一個智能合約,但也可在應用時使用了不同的智能合約45,各自有對應其應用程式44的智能合約45。
在圖中顯示流程中,一開始,債權標的所有權人43先通過線上平台提出債權抵押與設定申請,建立申請表格(步驟401),之 後,將資料轉交債權抵押單位42,債權抵押單位42可通過特定應用程式44自線上平台取得相關申請表格與影像等債權設定資料(步驟402、403),其中債權設定資料包括債權標的所有權人根據債權標的所提出權狀證明,包括債權設定的表格、權狀影像與身份證明;另外,債權設定資料可以為線上平台上查詢得到的權狀等相關資料,成為一個方便線上轉送的電子權狀證明。並啟動對應此應用程式44的智能合約45(步驟404),通過智能合約45將所形成的債權設定資料寫入區塊鏈46(步驟406)。
接著,區塊鏈46回覆信息給啟動此寫入程序的智能合約45,通過智能合約45分別將完成寫入債權設定資料至區塊鏈46的信息通知各方,包括通知債權標的所有權人43(步驟407)、債權抵押單位42(步驟408)與債權設定機關41(步驟409)。
當債權設定機關41接收到完成寫入債權設定資料的信息時,可以採用特定應用程式44執行查詢(步驟410),同樣地啟動對應的智能合約45(步驟411)查詢區塊鏈(步驟412)。區塊鏈46回覆此信息(步驟413),通過智能合約45回覆查詢結果至債權設定機關41(步驟414)。
接收查詢結果後,債權設定機關41根據權限取得本次債權設定資料,並進行查核合約、債權標的、身份等,接著通過特定應用程式44核定自區塊鏈46取得之債權設定資料(步驟415),啟動對應的智能合約45(步驟416)以寫入核定信息至區塊鏈46(步驟417)。
之後由區塊鏈46產生回覆信息(步驟418),通過智能合約45通知完成核定信息至債權標的所有權人43(步驟419)、債權抵押單位42(步驟420)該債權設定機關41(步驟421),最後由債權抵押單位41根據核定結果簽訂合約,並執行撥款。
在上述區塊鏈化債權設定方法中,參與債權設定的債權抵押單位、債權標的所有權人與債權設定機關可使用不同的應用程式 與各應用程式對應的智能合約應用區塊鏈的技術,應用程式表示各方有不同存取區塊鏈的權限,在區塊鏈的機制下,每個參與債權設定的各方具有不同的權限,啟動不同的智能合約。
根據圖5顯示的區塊鏈化債權設定方法中各應用程式與對應智能合約的實施例,債權設定機關54如政府部門中的主管機構,設有一個總鏈,記錄所有有關債權設定的資料,債權抵押單位52例如銀行或提供資金者,可以設有自己專屬的區塊鏈,與債權設定機關54的總鏈界接,取得自己權限可以取得的資料,例如有地區性的權限,僅能取得相關地區的資料,或者有服務客戶的權限,僅能取得所服務客戶的資料。
參與債權設定的各方人員使用不同的應用程式,如圖示的應用程式一501、應用程式二502與應用程式三503,可以分別由客戶(債權標的所有權人)、行員(債權抵押單位52的員工)與行政人員(債權設定機關54)使用,並通過對應各自應用程式的智能合約50運作。
此例顯示,使用應用程式一501時,即對應智能合約一511,根據對應的權限可以取得債權抵押單位52或債權設定機關54中區塊鏈的資料;同樣地,使用應用程式二502通過對應的智能合約二512存取依照權限可以得到的區塊鏈記錄;若使用應用程式三503通過對應的智能合約三513存取有權限得到的區塊鏈記錄。
舉例來說,當上傳債權設定資料至線上平台時,線上平台啟始網頁伺服程式,使得通過網頁瀏覽器或專屬軟體程式(第一應用程式)接收債權設定資料,接著啟動對應此第一應用程式的第一智能合約,由債權抵押單位52通過此第一智能合約寫入債權設定資料至區塊鏈。
之後,債權設定機關54執行第二應用程式,可啟動對應第二應用程式的第二智能合約,以自區塊鏈取得對應權限的債權設定資料。同樣地,於債權設定機關54核定債權設定資料後,通過第 二智能合約寫入核定信息至區塊鏈。
所述各方使用的應用程式分別對應不同的區塊鏈智能合約以外,而各方對應的智能合約仍可以為同一智能合約,其中執行對應的不同程序。
根據一實施例,如圖6所示,系統應用區塊鏈的認證機制可以提供更為安全並取得不可竄改得資料,而參與債權設定的各方將應用各自的應用程式存取區塊鏈(步驟S601),由區塊鏈執行認證(步驟S603),認證的結果表示各方具有各自不同的存取權限,並連結對應的智能合約,或相同智能合約的不同程序(步驟S605),可以讓各方依照權限存取區塊鏈(步驟S607),最後,如步驟S609,各方能取得權限許可的信息。
根據揭露書提出的區塊鏈化債權設定方法與相關系統,除了適用利用第三方(如政府行政單位)執行設定的應用外,所述方法與系統更可適用於一般民眾之間的借貸認證。其中特色是利用了區塊鏈的技術,區塊鏈形成一個長鏈,每一方參與的單位與機構分別具有不同的權限規範,各方所擁有的權限可能受限於地區、管理範圍,都可通過區塊鏈進行權限管理,各方僅能依照自己的權限取得應有的信息。
在一應用中,在與政府行政機關進行債權設定的應用上,行政機關可具備最大的權限,可以看到所管理的所有債權信息,可以依照權限從區塊鏈的記錄中取得根據權限可以得到的信息;銀行端為抵押標的所有人的委託對象,也為最後完成設定者並撥款的一方。並且,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達成共同協作,並具有資料不可竄改、資料完整記錄、資料可稽核追蹤及時效即時等特性,區塊鏈技術能夠提供客戶更安全與便利的使用經驗。
如此,通過揭露書提出的區塊鏈化債權設定的技術,可以讓債權設定標的所有人在快速、低成本與安全性上等考量上達成債權設定的目的,對於設定債權的政府單位而言,如地政機關,因 為取得的信息已經是經過安全考量下產生,因此可以快速服務民眾,減低人事成本。
根據上述區塊鏈化債權設定方法與系統的實施例的描述,運用電腦科技與區塊鏈技術,可以有效解決傳統設定債權與抵押權的複雜流程,並符合安全需求,除了提供線上抵押權設定的方式外,更因為採用了區塊鏈的技術,而使得整個債權設定的流程不僅方便,更因為區塊鏈不可竄改的技術特性更帶來安全性的優點,在此債權設定技術中,能確保債權/抵押權線上設定的完整及正確性與債權的保障,更可以具備跨區域與時間即時分享資料的功效,使得各方可更有效率地執行債權設定。
惟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即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示內容所為之等效結構變化,均同理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內,合予陳明。
20‧‧‧網路
201‧‧‧債權標的所有權人
203‧‧‧債權設定機關
205‧‧‧債權抵押單位
207‧‧‧線上平台
209‧‧‧區塊鏈

Claims (7)

  1. 一種區塊鏈化債權設定方法,包括:一債權抵押單位根據一債權標的所有權人或其代理人的申請,通過一線上平台通過一第一應用程式接收一債權設定資料,接著啟動對應該第一應用程式的一第一智能合約;該債權抵押單位通過該第一智能合約寫入該債權設定資料至一區塊鏈;通知完成寫入該債權設定資料至該區塊鏈的信息至該債權抵押單位、該債權標的所有權人與一債權設定機關;該債權設定機關執行一第二應用程式,啟動對應該第二應用程式的一第二智能合約,以自該區塊鏈取得該債權設定資料;經該債權設定機關核定自該區塊鏈取得之該債權設定資料後,通過該第二智能合約寫入一核定信息至該區塊鏈;以及通知一完成核定信息至該債權抵押單位、該債權標的所有權人與該債權設定機關,由該債權抵押單位執行撥款。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區塊鏈化債權設定方法,其中該第一應用程式為執行於該線上平台的一網頁伺服程式,該債權設定資料為通過一網頁瀏覽器或一軟體程式上傳至該線上平台。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區塊鏈化債權設定方法,其中該債權設定資料包括該債權標的所有權人根據一債權標的所提出權狀證明,包括一債權設定的表格、一權狀影像與一身份證明,或為一電子權狀證明。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區塊鏈化債權設定方法,其中該債權標的為可供抵押的有形或無形資產,該債權設定機關為政府中設定該債權標的的一主管機關,或一非政府機構,以及該債權抵押單位為一資金提供者。
  5. 一種區塊鏈化債權設定系統,包括:一債權抵押單位之一伺服器,其中運行一線上平台,並執行一第一應用程式;一債權設定機關之一伺服器,執行一第二應用程式;其中,該債權抵押單位根據一債權標的所有權人的申請,通過該線上平台的該第一應用程式接收一債權設定資料;該債權抵押單位通過該第一應用程式對應之一第一智能合約寫入該債權設定資料至一區塊鏈;通知完成寫入該債權設定資料至該區塊鏈的信息至該債權抵押單位、該債權標的所有權人與該債權設定機關;該債權設定機關執行該第二應用程式,啟動對應該第二應用程式的一第二智能合約,以自該區塊鏈取得該債權設定資料;經該債權設定機關核定自該區塊鏈取得之該債權設定資料後,通過該第二應用程式對應之該第二智能合約寫入一核定信息至該區塊鏈;以及通知一完成核定信息至該債權抵押單位、該債權標的所有權人與該債權設定機關,由該債權抵押單位執行撥款。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區塊鏈化債權設定系統,其中該第一應用程式為執行於該線上平台的一網頁伺服程式,該債權設定資料為通過一網頁瀏覽器或一軟體程式上傳至該線上平台。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區塊鏈化債權設定系統,其中該債權標的為可供抵押的有形或無形資產,該債權設定機關為政府中設定該債權標的的一主管機關,或一非政府機構,以及該債權抵押單位為一資金提供者。
TW107138177A 2018-10-29 2018-10-29 區塊鏈化債權設定方法與系統 TWI6961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8177A TWI696140B (zh) 2018-10-29 2018-10-29 區塊鏈化債權設定方法與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8177A TWI696140B (zh) 2018-10-29 2018-10-29 區塊鏈化債權設定方法與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6851A TW202016851A (zh) 2020-05-01
TWI696140B true TWI696140B (zh) 2020-06-11

Family

ID=71895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8177A TWI696140B (zh) 2018-10-29 2018-10-29 區塊鏈化債權設定方法與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9614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3819B (zh) * 2021-04-23 2022-01-21 準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實體文物資產轉移溯源追蹤系統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17823A (zh) * 2011-10-31 2013-05-01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一種雲端安全儲存系統
CN108122159A (zh) * 2017-12-22 2018-06-05 中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保理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US20180285971A1 (en) * 2017-03-31 2018-10-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anagement of consumer debt collection using a blockchain and machine learn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17823A (zh) * 2011-10-31 2013-05-01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一種雲端安全儲存系統
US20180285971A1 (en) * 2017-03-31 2018-10-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anagement of consumer debt collection using a blockchain and machine learning
CN108122159A (zh) * 2017-12-22 2018-06-05 中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保理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3819B (zh) * 2021-04-23 2022-01-21 準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實體文物資產轉移溯源追蹤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6851A (zh) 2020-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056975A1 (zh) 基于区块链的借贷运行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US11748830B2 (en) Distributed ledger bas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settlement and transfer of title to real estate
US11741539B2 (en) Blockchain-based shared appreciation note
US20200042989A1 (en) Asset-backed tokens
US20190303926A1 (en) Blockchain loan transa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80075527A1 (en) Credit score platform
US1078357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enhanced loan qualification information
KR100917036B1 (ko) 부동산 전자거래 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을 이용한 부동산전자거래 방법
CN110728494B (zh) 不动产业务的办理方法、不动产权信息系统及装置
DE102013226320A1 (de) Systeme und Verfahren eines Managers für online gesicherte Kredite
Slesinger et al. Mortgage Electronic Registration System
US2023008335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atent title insurance with centralized and distributed data architectures
TWI696140B (zh) 區塊鏈化債權設定方法與系統
KR102350522B1 (ko) 비대면 부동산 계약을 위한 계약 이행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CN109584028B (zh) 一种虚拟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KR101713445B1 (ko) 부동산 종합 건설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WO2023201359A2 (en) Method, controller,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detecting expiration of a unique cryptographic identifier on a distributed transfer network
KR102665063B1 (ko) 전세보증금 브릿지론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23009816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atent title insurance with centralized and distributed data architectures
Li et al. Digit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ax Dispute Resolution: A Window of Opportunity for BRITACOM
US20220253958A1 (en) Property token blockchain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US2022008412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atent title insurance with centralized and distributed data architectures
KR20200094439A (ko) 블록체인 기반의 부동산 대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050125349A1 (en) Channel services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 electronic real property conveyancing marketplace
TWI699724B (zh) 區塊鏈下的貸款管理方法與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