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5710B - 多功能牙套之製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牙套之製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5710B
TWI695710B TW108120178A TW108120178A TWI695710B TW I695710 B TWI695710 B TW I695710B TW 108120178 A TW108120178 A TW 108120178A TW 108120178 A TW108120178 A TW 108120178A TW I695710 B TWI695710 B TW I69571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dental
image
oral
dental impla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01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45104A (zh
Inventor
姚宏宗
楊燦瑞
白植全
Original Assignee
國立中正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立中正大學 filed Critical 國立中正大學
Priority to TW1081201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9571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5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571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45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5104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多功能牙套之製作方法,係取得一口腔影像資訊及一醫學影像資訊,數位化合成模擬口腔影像資訊及醫學影像資訊以產生一矯正治療規劃資訊,再根據矯正治療規劃資訊以取得一植牙位置;最後根據植牙位置以製作出對應具植牙導板功能與矯正牙齒排列功能的一複合功能型牙套。

Description

多功能牙套之製作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多功能牙套之製作方法,指一種以數位規劃為基礎製作出具有植牙功能與矯正功能的多功能牙套。
按,按,造物主賦予人類32顆恆齒,整體的排列組合攸關咀嚼力和臉孔的美觀,一旦牙齒損壞到沒辦法修補。最常見的是缺牙較多而造成齒列錯亂,或者是牙齒磨耗嚴重、蛀牙等而造成咬合高度已經喪失的病患,為了提供患者一個較穩定的咬合和提供給假牙一個適當的空間,常常必須將病人上、下顎之間的咬合高度提高,如此就必須將全口的牙齒進行重建。
現有的電腦輔助牙科治療方式,通常在牙齒畸形矯正治療與植牙手術是分開治療,醫師只針對患者基本主要訴求分開進行治療。然而,現在生活飲食多重選擇下,使得口腔保健讓人越趨重視,越來越多的植牙患者需要進行治療,目前醫學上的統計,植牙患者大多是分佈在40至60歲左右的年齡層級,有部分患者處於長期缺牙的口腔狀態,造成口腔內的齒列狀態錯亂而不平整,實為影響美觀與咀嚼能力。
續就缺牙患者,一般會先進行齒列矯正治療,治療期間約兩年時間,根據齒列矯正治療後的結果評估,才能進行下一階段的植牙規劃治療,經過三至六個月的植牙癒合後才能裝上假牙進行口腔重建。惟,整體的口腔治療時間過於漫長,且治療過程過於繁複,且因每個人的口腔癒合能力與口腔重建後的成效不同,導致因成效不佳而失敗的風險存在,對於患者而言,不僅需要花費高昂治療費用又必須承受漫長時間的口腔治療時間,對於無法預測口腔重建後的成效結果,讓許多患者接受治療的意願降低。
有鑑於此,本發明遂針對上述先前技術之缺失,提出一種多功能牙套之製作方法,以有效克服上述之該等問題。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多功能牙套之製作方法,其利用數位化規劃方式以達到可預測牙齒的矯正成果,同時基於此矯正成果進行植牙治療的多功能牙套,能夠有效縮短治療療程以及提升治療品質。
本發明之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種多功能牙套之製作方法,其藉由個人口腔牙齒資訊與醫學影像資訊為設計基礎,能夠製作出客製化且具高療效功能的多功能牙套,進而可提升患者的治療意願。
為達以上之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多功能牙套之製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取得一口腔影像資訊及一醫學影像資訊;數位化合成模擬口腔影像資訊及醫學影像資訊以產生一矯正治療規劃資訊;根據矯正治療規劃資訊以取得一植牙位置;以及根據植牙位置以製作出對應具植牙導板功能與矯正牙齒排列功能的一複合功能型牙套。
其中,醫學影像資訊係包複數筆植牙案例與矯正治療案例,口腔影像資訊係包含患者口腔內的原始齒列影像。
其中,透過電腦的處理器的數位規劃評估後,可以針對患者口腔資訊以重建完整的口腔功能,且兼具美觀的需求下,於產生矯正治療規劃資訊的步驟之後,更包括反推矯正治療規劃資訊中每個階段牙齒的精確位置,以預測出一矯正牙齒排列成果與預留一植牙齒位之步驟。
其中,於產生矯正治療規劃資訊的步驟之後,更包括基於治療規劃資訊與醫學影像資訊以模擬出至少一假牙牙冠外型影像之步驟,並基於假牙 牙冠外型影像以進行一植牙植體位置擺放模擬影像,植牙植體位置擺放模擬影像包含該植牙植體的軸向資訊與深度資訊。
其中,根據口腔影像資訊與植牙植體位置擺放模擬影像透過一電腦系統的處理器進行數位化模擬整合之步驟,基於原始齒列影像與植牙植體位置擺放模擬影像的整合,以模擬出於一原始牙齒位置作為植牙位置。
其中,矯正治療規劃資訊係包含需要矯正並移動需矯正的牙齒以符合口腔影像資訊中的原始齒列影像,複合功能型牙套係為不等均勻厚度的透明薄殼,能夠對於植牙位置保留一個保護空間,藉由透明薄殼的外型對牙齒施加力量達到移動牙齒的目的,據以進行矯正牙齒排列功能。
其中,複合功能型牙套可利用三維積層列印(3D列印)方式或數位加工機製作而成,或是結合三維積層列印製造與數值加工機製作而成。
10:數位資料庫
102:醫學影像資訊
104:口腔影像資訊
12:處理器
14:複合功能型牙套
142:圓形孔
16:三維列印機台
18:數位加工機
第1圖為本發明之多功能牙套之製作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第2圖為本發明之多功能牙套之製作方法的系統方塊圖。
第3圖為本發明之多功能牙套的示意圖。
針對現有以矯正牙齒與植牙患者而言,為了能達到療程短兼具美觀的目的,大多因治療程序複雜且時間冗長而增加患者的生活上的困擾,再者,更因無法預測治療成果而會有治療成果不如預期的風險存在以及高費用支出,本發明乃亟思加以改良創新,並經多年苦心孤詣潛心研究後,研發出一種多功能牙套之製作方法,能夠同時具有矯治功能及植牙治療的多功能牙套,實為牙 科治療技術領域的新契機。
請同時參閱第1圖及第2圖,第1圖為本發明之多功能牙套之製作方法的步驟流程圖;第2圖為本發明之多功能牙套之製作方法之系統方塊圖。先於一電腦系統的數位資料庫10中儲存複數筆醫學影像資訊102,醫學影像資訊包含複數筆植牙案例與矯正治療案例,再利用口腔內掃描器掃描患者口腔,以取得三維的一口腔影像資訊104,並儲存於數位資料庫10中,藉由數位化的三維口腔影像擷取方式,能夠取得傳統患者使用咬模的作業。如步驟S10,取得口腔影像資訊104及醫學影像資訊102之後,再如步驟S12,透過電腦系統的處理器12進行數位化合成模擬口腔影像資訊104及醫學影像資訊102以產生一矯正治療規劃資訊,口腔影像資訊104包含一原始齒列影像,係為了後續矯正牙齒齒列位所需要的資訊;換言之,矯正治療規劃資訊係包含需要矯正並移動需矯正的牙齒以符合口腔影像資訊104中的原始齒列影像。
續就醫師針對患者的口腔影像資訊104進行重建完整的口腔功能,且必須兼具美觀的條件下,故如步驟S14,反推矯正治療規劃資訊中每個階段牙齒的精確位置,以預測出一矯正牙齒排列成果與預留一植牙齒位,此步驟是為了將牙齒規劃成排列整齊以及咬合功能修復。再如步驟S16,基於矯正治療規劃資訊與醫學影像資訊102以模擬出至少一假牙牙冠外型影像,以假牙牙冠外型影像為基礎,對應模擬出符合植牙齒位的一植牙植體位置擺放模擬影像;其中,植牙植體位置擺放模擬影像包含植牙植體的軸向資訊與深度資訊。如步驟S18,根據口腔影像資訊104與植牙植體位置擺放模擬影像透過一電腦系統的處理器12進行數位化模擬整合,也就是說基於原始齒列影像與植牙植體位置擺放模擬影像的整合,以模擬出於一原始牙齒位置作為植牙位置,因此,如步驟S20,可根據矯正治療規劃資訊以取得一植牙位置。最後,如步驟S22,根據植牙位置以製作出對應具植牙導板功能與矯正牙齒排列功能的一複合功能型牙套14;請 同時第3圖,為本發明之複合功能型牙套之示意圖。植牙導板功能係指複合功能型牙套14係置於口腔內作為植牙植體的植入與承載人工牙的基底,複合功能型牙套14的造型包含至少一圓形孔142作為植牙植體的植入以及多個柱體作為人工牙的插入。矯正牙齒排列功能是指牙齒和牙齒之間連接造型是配合口腔內掃描得到口腔影像資訊104,配合牙肉形狀客製化設計服貼於牙肉形狀的造型,詳細來說,複合功能型牙套14係以透明材質製成,透過處理器12基於植牙植體的軸向資訊、深度資訊與矯正規劃前的原始齒列影像進行模擬整合後,以產生一連續性的牙齒移動序列,其會包覆牙齒,並對牙齒產生力量據以移動或旋轉。更進一步來說,透過反推矯正治療規劃資訊中每個階段牙齒的精確位置,以預測出矯正牙齒排列成果與預留植牙齒位,能對應製作出複合功能型牙套14所具有的植牙空腔與矯治齒列空間。
其中,本發明可透過電腦系統將具植牙導板功能與矯正牙齒排列功能的多功能牙套資訊儲存於數位資料庫10中,並以有線或無線方式傳輸至一三維列印機台16及一數位加工機18,經由處理器12控制三維列印機台16及數位加工機18進行相對應的運作。詳細來說,三維積層列印技術,又稱3D列印(3D printing)是一種以數位模型檔案為基礎的直接製造技術,主要係以三維列印裝置讀取數位模型檔案中的橫截面資訊,並透過逐層堆疊累積的方式,列印出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依此將所欲製造之物品的截面逐層地列印出來,以直接製造出與模型相同的立體物件,該等三維積層列印技術與傳統技術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必經由模具設計與模具成形之製造過程,在製造成本上產生極大的變化。3D列印技術常常被用來直接製造樣品模型,特別是一些客製化的高價值產品,故本發明是應用三維積層列印技術透過三維列印機台16先製作出複合功能型牙套14的半成品,主要是利用透明材料製作複合功能型牙套14的半成品,再由數位加工機18對複合功能型牙套14修整加工,即可以完成複合功能型牙套 14的成品,以提供於患者使用。當然,也可以單獨使用三維列印機台16或是數位加工機18直接製作出複合功能型牙套14的成品,在此並不侷限其製作方式。
綜上所述,本發明利用數位化規劃方式以達到可預測牙齒的矯正成果,同時基於此矯正成果進行植牙治療的複合功能型牙套,能夠解決傳統的矯正牙齒與植牙分開治療的複雜治療程序與冗長的治療時間,針對原始齒列與欲矯正的齒列規劃進行整合,可提升治療後的矯正成效,進而能夠有效縮短治療療程以及提升治療品質,進而可提升患者的治療意願。
唯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故即凡依本發明申請範圍所述之特徵及精神所為之均等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於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Claims (8)

  1. 一種多功能牙套之製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取得一口腔影像資訊及一醫學影像資訊,其中該口腔影像資訊包含一原始齒列影像,且該醫學影像資訊包含複數筆植牙案例與矯正治療案例;根據該口腔影像資訊及該醫學影像資訊,產生一矯正治療規劃資訊,其中該矯正治療規劃資訊包含需要矯正並移動需矯正的牙齒以符合該口腔影像資訊中的該原始齒列影像;根據該矯正治療規劃資訊以取得一原始牙齒位置,作為一植牙位置;以及根據該植牙位置以製作出對應具植牙導板功能與矯正牙齒排列功能的一複合功能型牙套。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多功能牙套之製作方法,其中於產生該矯正治療規劃資訊的步驟之後,更包括反推該矯正治療規劃資訊中每個階段牙齒的精確位置,以預測出一矯正牙齒排列成果與預留一植牙齒位之步驟。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多功能牙套之製作方法,更包括基於該治療規劃資訊與該醫學影像資訊以模擬出至少一假牙牙冠外型影像之步驟,以該假牙牙冠外型影像為基礎,對應模擬出符合該植牙齒位的一植牙植體位置擺放模擬影像。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多功能牙套之製作方法,其中該植牙植體位置擺放模擬影像包含該植牙植體的軸向資訊與深度資訊。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多功能牙套之製作方法,其中於進行該植牙植體位 置擺放模擬影像的步驟之後,更包括根據該口腔影像資訊與該植牙植體位置擺放模擬影像透過一電腦系統的處理器進行數位化模擬整合之步驟。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多功能牙套之製作方法,其中基於該原始齒列影像與該植牙植體位置擺放模擬影像的整合,以模擬出於該原始牙齒位置作為該植牙位置。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多功能牙套之製作方法,其中該複合功能型牙套係為不等均勻厚度的透明薄殼。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多功能牙套之製作方法,其中該口腔影像資訊及該醫學影像資訊係透過一電腦系統的處理器進行數位化模擬。
TW108120178A 2019-06-11 2019-06-11 多功能牙套之製作方法 TWI6957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0178A TWI695710B (zh) 2019-06-11 2019-06-11 多功能牙套之製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0178A TWI695710B (zh) 2019-06-11 2019-06-11 多功能牙套之製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5710B true TWI695710B (zh) 2020-06-11
TW202045104A TW202045104A (zh) 2020-12-16

Family

ID=72176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0178A TWI695710B (zh) 2019-06-11 2019-06-11 多功能牙套之製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9571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96034B (en) * 1997-06-20 2000-07-01 United Scienc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crementally moving teeth
US20080305454A1 (en) * 2007-06-08 2008-12-11 Ian Kitching Treatment planning and progress track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2014783A (zh) * 2008-05-23 2011-04-13 矫正技术公司 牙科植入物的定位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96034B (en) * 1997-06-20 2000-07-01 United Scienc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crementally moving teeth
US20080305454A1 (en) * 2007-06-08 2008-12-11 Ian Kitching Treatment planning and progress track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2014783A (zh) * 2008-05-23 2011-04-13 矫正技术公司 牙科植入物的定位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5104A (zh) 2020-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immer et al. Complete denture fabrication supported by CAD/CAM
Bidra et al. Computer-aided technology for fabricating complete dentures: systematic review of historical background,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Hassan et al. Integrating 3D facial scanning in a digital workflow to CAD/CAM design and fabricate complete dentures for immediate total mouth rehabilitation
Mangano et al. Combining intraoral and face scans for the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computer‐assisted design/Computer‐Assisted Manufacturing (CAD/CAM) Polyether‐Ether‐Ketone (PEEK) implant‐supported bars for maxillary overdentures
Inokoshi et al. Evaluation of a complete denture trial method applying rapid prototyping
Hack et al. Computerized optical impression making of edentulous jaws–An in vivo feasibility study
Katase et al. Face simulation system for complete dentures by applying rapid prototyping
Kim et al. Fabrication of a complete, removable dental prosthesis from a digital intraoral impression for a patient with an excessively tight reconstructed lip after oral cancer treatment: A clinical report
Xia et al. Direct resin composite restoration of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s using a 3D-printed template: two clinical cases
Mai et al. A digital technique to replicate edentulous arches with functional borders and accurate maxillomandibular relationship for digital complete denture
Bidra The 2-visit CAD-CAM implant-retained overdenture: a clinical report
Aslam et al. A review on cad cam in dentistry
AlRumaih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intraoral scanning in removable prosthodontics: a literature review
Soriano et al. Frequency and type of digital procedures used for the intraoral prosthetic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Pozzi et al. Temporary shell Proof-of-Concept technique: digital-assisted workflow to enable customized immediate function in two visits in partially edentulous patients
KR20140012880A (ko) 틀니 제작 방법
CN112022384B (zh) 基于cad/cam的数字化树脂板、制备方法及应用
Thalji et al. CAD/CAM removable dental prostheses: a review of digital impression techniques for edentulous arches and advancements on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ystems
Zhang et al. Rehabilitation for a scleroderma patient with severe microstomia using digital and conventional methods
Choi et al. Impact of the number of registration points for replacement of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es in dental areas using three-dimensional light-scanned images of dental models
Abdelnabi et al. Digital technology in complete denture prosthodontics: a review of literature
El-Shaheed et al. Tissue Surface Adaptation and Clinical Performance of CAD‐CAM Milled versus Conventional Implant‐Assisted Mandibular Overdenture
TWI695710B (zh) 多功能牙套之製作方法
Piao et al. Application of additive and subtrac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for a digitally fabricated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after a partial maxillectomy: A clinical report
Awuti et al. Morphological comparison of artificial teeth position utilising denture space in glossectomy pati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