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8889B - 指紋辨識裝置 - Google Patents

指紋辨識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8889B
TWI688889B TW108101399A TW108101399A TWI688889B TW I688889 B TWI688889 B TW I688889B TW 108101399 A TW108101399 A TW 108101399A TW 108101399 A TW108101399 A TW 108101399A TW I688889 B TWI688889 B TW I68888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arrays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1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6832A (zh
Inventor
廖智良
Original Assignee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013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88889B/zh
Priority to US16/661,471 priority patent/US11003888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88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888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26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6832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4Prisms
    • G02B5/045Prism array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24Sensors therefor by using geometrical optics, e.g. using pris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指紋辨識裝置,其包括一發光顯示面板、一基板、一影像擷取模組、複數第一稜鏡陣列以及複數第二稜鏡。基板設置於發光顯示面板的一側。影像擷取模組設置於基板的其中一側邊。第一稜鏡陣列相互平行地設置於基板,各第一稜鏡陣列自發光顯示面板接收一入射光線。第一稜鏡陣列分別提供一第一導光方向,第一導光方向正交於入射光線。第二稜鏡設置於基板,且第二稜鏡分別對應於第一稜鏡陣列。第二稜鏡分別具有一出光面,出光面朝向影像擷取模組。第二稜鏡提供一第二導光方向,第二導光方向垂直於第一導光方向。

Description

指紋辨識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指紋辨識裝置,特別關於一種指紋辨識裝置的導光技術。
指紋辨識是一種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其利用人類手指具有獨特的指紋訊息,藉由辨識指紋訊息達到辨識或確認身分的功能。指紋辨識技術被廣泛的應用在各個領域,例如目前的智慧型手機幾乎都具備指紋辨識功能,以提供指紋加密、指紋指解的功能。
依據感測方式的不同,指紋辨識裝置可分為電容式與光學式。電容式指紋辨識裝置是藉由感測手指觸碰所造成的電容值或電場變化,以達到辨識指紋訊息的功能。光學式指紋辨識裝置通常包括光源、影像擷取元件及透光元件。光源發出光線並照射至按壓透在透光元件的手指。由於指紋是由多條不規則的凸紋與凹紋所組成,被凸紋與凹紋反射的光線會在影像擷取元件的接收面上形成為明暗交錯的指紋影像。影像擷取元件將指紋影像轉換成對應的影像資訊後,再傳送至處理單元,由處理單元利用演算法進行指紋辨識,並可用於使用者的身分辨識。
然而,在上述的影像擷取的過程中,被指紋反射的光線易散亂地傳遞至影像擷取元件,而造成擷取影像的品質不佳。除了會影響辨識結果以外,光線傳遞效果差亦使得指紋辨識裝置無法應用在全區域感測指紋。
有鑑於上述課題,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指紋辨識裝置,藉由於基板設置複數第一稜鏡陣列,且第一稜鏡陣列相互平行地排列於基板,以解決習知指紋辨識裝置的擷取影像的品質不佳,且無法應用在全區域感測指紋的問題。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指紋辨識裝置,其包括一發光顯示面板、一基板、一影像擷取模組、複數第一稜鏡陣列以及複數第二稜鏡。發光顯示面板具有一蓋板。基板設置於發光顯示面板相對於蓋板的一側。影像擷取模組設置於基板的其中一側邊。該些第一稜鏡陣列相互平行地設置於基板,各第一稜鏡陣列自發光顯示面板接收一入射光線。該些第一稜鏡陣列分別提供一第一導光方向,第一導光方向正交於入射光線。第二稜鏡設置於基板,且該些第二稜鏡分別對應於該些第一稜鏡陣列。該些第二稜鏡分別具有一出光面,出光面朝向影像擷取模組。該些第二稜鏡提供一第二導光方向,第二導光方向垂直於第一導光方向。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入射光線進入第一稜鏡陣列後,沿著第一導光方向被導引至該些第二稜鏡,再沿著第二導光方向被導引至影像擷取模組。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該些第一稜鏡陣列包括複數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及複數第二等腰三角形稜鏡,各該些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的底面朝向發光顯示面板,各該些第二等腰三角形稜鏡的底面朝向基板,且該些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與該些第二等腰三角形稜鏡交錯排列。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各該些第一稜鏡陣列更包括複數透鏡,該些透鏡分別設置於該些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的底面。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該些第二稜鏡分別為一直角三角形稜鏡,且直角三角形稜鏡的一直角端靠近於該些第一稜鏡陣列的其中之一。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基板包括一反射層。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發光顯示面板為有機發光顯示面板。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另提供一種指紋辨識裝置,包括一發光顯示面板、一基板、一影像擷取模組、複數第一稜鏡陣列、複數第二稜鏡以及一轉向稜鏡。發光顯示面板具有一蓋板。基板設置於發光顯示面板相對於蓋板的一側。影像擷取模組設置於基板相對於發光顯示面板的一側。該些第一稜鏡陣列相互平行地設置於基板,各該些第一稜鏡陣列自發光顯示面板接收一入射光線。該些第一稜鏡陣列分別提供一第一導光方向,第一導光方向正交於入射光線。該些第二稜鏡設置於基板,且該些第二稜鏡分別對應於該些第一稜鏡陣列。該些第二稜鏡分別具有一出光面,且該些第二稜鏡提供一第二導光方向,第二導光方向垂直於第一導光方向。轉向稜鏡設置於基板,第二稜鏡的出光面朝向轉向稜鏡。轉向稜鏡提供一第三導光方向,第三導光方向正交於第二導光方向,並朝向影像擷取模組。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入射光線進入第一稜鏡陣列後,沿著第一導光方向被導引至該些第二稜鏡,再沿著第二導光方向被導引至轉向稜鏡,再沿著第三導光方向被導引至影像擷取模組。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轉向稜鏡包括一直角稜鏡、一直角屋脊稜角、或一五稜鏡。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該些第一稜鏡陣列包括複數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及複數第二等腰三角形稜鏡。各該些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的底面朝向發光顯示面板,各該些第二等腰三角形稜鏡的底面朝向基板,且該些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與該些第二等腰三角形稜鏡交錯排列。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各該些第一稜鏡陣列更包括複數透鏡,該些透鏡分別設置於該些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的底面。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該些第二稜鏡分別為一直角三角形稜鏡,且直角三角形稜鏡的一直角端靠近於該些第一稜鏡陣列的其中之一。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基板包括一反射層。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發光顯示面板為有機發光顯示面板。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又提供一種指紋辨識裝置,其包括一發光顯示面板、一基板、一影像擷取模組、複數第一稜鏡陣列以及一光波導元件。發光顯示面板具有一蓋板。基板設置於發光顯示面板相對於蓋板的一側。影像擷取模組設置於基板相對於發光顯示面板的一側。該些第一稜鏡陣列相互平行地設置於基板。各該些第一稜鏡陣列自發光顯示面板接收一入射光線。該些第一稜鏡陣列分別提供一第一導光方向,第一導光方向正交於入射光線。光波導元件設置於基板,光波導元件包括一入光面及一導光路徑。入光面朝向該些第一稜鏡陣列,導光路徑朝向影像擷取模組。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入射光線進入第一稜鏡陣列後,沿著第一導光方向被導引至光波導元件,並沿著導光路徑被導引至影像擷取模組。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第一稜鏡陣列包括複數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及複數第二等腰三角形稜鏡,各該些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的底面朝向發光顯示面板,各該些第二等腰三角形稜鏡的底面朝向基板,且該些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與該些第二等腰三角形稜鏡交錯排列。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各該些第一稜鏡陣列更包括複數透鏡,該些透鏡分別設置於該些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的底面。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基板包括一反射層。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發光顯示面板為有機發光顯示面板。
承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之指紋辨識裝置,具有複數第一稜鏡陣列相互平行地設置於基板,搭配第二稜鏡、轉向稜鏡、或光波導元件,以將發光顯示面板所發射的入射光線有效的傳輸至影像擷取模組。由於第一稜鏡陣列相互平行地排列於基板,進而可有效的將光線傳輸至影像擷取模組,並使影像擷取模組可取得蓋板整體表面的影像。換言之,除了可有效的提供擷取影像的品質,蓋板的整體表面亦可同時作為指紋辨識的感測區。
為能讓 貴審查委員能更瞭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特舉較佳具體實施例說明如下。
圖1A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指紋辨識裝置的示意圖,請先參考圖1A所示。指紋辨識裝置1包括一發光顯示面板10、一影像擷取模組20、一基板30、複數第一稜鏡陣列40以及一第二稜鏡陣列50。首先,本實施例之指紋辨識裝置1可應用在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顯示裝置,故發光顯示面板10是以有機發光顯示面板為例。由於有機發光二極體可自體發光,而無須另外設置背光模組,並可作為本實施例之指紋辨識裝置1的光源。又,發光顯示面板10具有一蓋板11,其可以為供使用者觸控操作的玻璃蓋板,且為可供使用者的手指F按壓的指紋感測區域。在本實施例中,蓋板11表面的全部區域皆可作為指紋感測區域。
基板30設置於發光顯示面板10相對於蓋板11的一側。具體而言,發光顯示面板10的上表面為蓋板11,而基板30設置在發光顯示面板10的下表面。本實施例之影像擷取模組20設置於基板30的其中一側邊。具體而言,本實施例之影像擷取模組20與基板30設置於同一平面,並位於基板30之四側邊的其中之一。在本實施例中,影像擷取模組20是以設置在基板30的後側邊且靠近右側邊為例說明。
第一稜鏡陣列40與第二稜鏡陣列50皆設置於基板30,較佳設置於基板30靠近發光顯示面板10的表面。本實施例將每一橫列的稜鏡組合稱為第一稜鏡陣列40,並將直排的稜鏡組合稱為第二稜鏡陣列50,且第二稜鏡陣列50靠近於影像擷取模組20。換言之,指紋辨識裝置1具有複數第一稜鏡陣列40,且各列的第一稜鏡陣列40相互平行地設置於基板30。又,第二稜鏡陣列50包括複數個第二稜鏡51,且本實施例之第二稜鏡51的數量與第一稜鏡陣列40的列數相同,使第二稜鏡51可分別對應於各列的第一稜鏡陣列40。另外,第二稜鏡51分別具有一出光面512,出光面512朝向影像擷取模組20。
圖1B為圖1A所示之影像擷取模組、基板、第一稜鏡陣列及第二稜鏡的上視圖,圖1C為圖1A所示之指紋辨識裝置的前視圖,請同時參考圖1A至圖1C所示。基板30及第一稜鏡陣列40設置在發光顯示面板10的下表面,使第一稜鏡陣列40可自發光顯示面板10接收一入射光線91。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稜鏡陣列40分別提供一第一導光方向92,第一導光方向92正交於入射光線91。換言之,入射光線91進入第一稜鏡陣列40的入射方向正交於第一稜鏡陣列40所提供的第一導光方向92。以圖1C的角度觀之,入射光線91的入射方向是垂直於基板30的方向,而第一導光方向92則是平行於基板30且自左往右的方向,使第一導光方向92正交於入射光線91。又,第一導光方向92是由組成第一稜鏡陣列40的複數稜鏡組合共同產生的光線路徑。
舉例而言,各排的第一稜鏡陣列40包括複數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41及複數第二等腰三角形稜鏡42。本實施例是將底面朝向發光顯示面板10的等腰三角形稜鏡稱為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41,而將底面朝向基板30的等腰三角形稜鏡稱為第二等腰三角形稜鏡42。換言之,各個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41的底面朝向發光顯示面板10,而各個第二等腰三角形稜鏡42的底面朝向基板30。又,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41與第二等腰三角形稜鏡42交錯排列,亦即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41與第二等腰三角形稜鏡42相鄰設置。
當入射光線91進入第一稜鏡陣列40後,在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41及第二等腰三角形稜鏡42中經內全反射(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TIR)效應,並將光線沿著第一導光方向92傳輸至第二稜鏡51。具體而言,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41的底面作為入光面411,而靠近於影像擷取模組20的側面(例如右側面)作為出光面412。由底面(入光面411)接收發光顯示面板10的入射光線91後,再由側面(出光面412)傳輸光線至相鄰的第二等腰三角形稜鏡42。又,第二等腰三角形稜鏡42的二側面分別作為入光面421及出光面422,且遠離於影像擷取模組20的側面(例如左側面)為入光面421,靠近於影像擷取模組20的側面(例如右側面)為出光面422。第二等腰三角形稜鏡42可自入光面421接收位於左側面的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41傳輸的光線後,再經出光面422將光線傳輸至右側面的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41。另外,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41遠離於影像擷取模組20的側面(例如左側面)亦可作為入光面411,以接收來自左側面的第二等腰三角形稜鏡42所傳輸的光線。藉由入光面411、421及出光面412、422的配置關係,使入射光線91進入第一稜鏡陣列40後,可沿著第一導光方向92傳輸至第二稜鏡51。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稜鏡陣列50的第二稜鏡51提供一第二導光方向93。其中,第二導光方向93垂直於第一導光方向92,且朝向影像擷取模組20。同樣的,第二導光方向93是由組成第二稜鏡陣列50的複數第二稜鏡51共同產生的光線路徑。舉例而言,第二稜鏡51可以為一直角三角形稜鏡,且直角三角形稜鏡的一直角端靠近於數列第一稜鏡陣列40的其中之一。又,靠近於第一稜鏡陣列40的一側面(例如左側面)及底面作為入光面511,靠近於影像擷取模組20的一側面(例如後側面)作為出光面512。藉由入光面511及出光面512的配置關係,使光線進入第二稜鏡51後,可沿著第二導光方向93傳輸至影像擷取模組20。
較佳的,基板30、第一稜鏡陣列40及第二稜鏡陣列50可以為一體成型的結構,以共同達到導光的功能。基板30可以為剛性基材,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簡稱PMMA,又稱壓克力),並可以射出成型或熱壓成型等方式同時製成基板30、第一稜鏡陣列40第二稜鏡陣列50。基板30亦可以為軟性基材,例如聚亞醯胺(Polyimide,簡稱PI),並可以壓印的方式於基板30形成第一稜鏡陣列40及第二稜鏡陣列50。
總的來說,當入射光線91進入第一稜鏡陣列40後,沿著第一導光方向92被導引至第二稜鏡陣列50的各個第二稜鏡51後,可再沿著第二導光方向93被導引至影像擷取模組20。又,由於第一稜鏡陣列40相互平行地排列於基板30,且第二稜鏡51分別對應於各第一稜鏡陣列40,進而可有效的將光線傳輸至影像擷取模組20,且影像擷取模組20可取得蓋板11整體表面的影像。亦即,除了可有效的提供擷取影像的品質,蓋板11的整體表面亦可同時作為指紋辨識的感測區。
較佳的,基板30可包括一反射層31,例如朝向第一稜鏡陣列40及第二稜鏡陣列50的表面可具有反射層31。發光顯示面板10所發射的部分入射光線91能經反射層31反射至第一稜鏡陣列40或第二稜鏡51,再為全反射所利用,以提升影像擷取模組20擷取影像的品質。較佳的,指紋辨識裝置1更具有一處理單元(圖未顯示),與影像擷取模組20耦接。影像擷取模組20將取得的蓋板11整體表面的影像轉換成對應的影像資訊後,再傳送至處理單元,由處理單元利用演算法進行指紋辨識。
圖2A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指紋辨識裝置的示意圖,圖2B為圖2A所示之影像擷取模組、基板、第一稜鏡陣列及第二稜鏡的上視圖,圖2C為圖2A所示之指紋辨識裝置的前視圖,請同時參考圖2A至圖2C所示。本實施例之指紋辨識裝置1a的主要元件可參考第一實施例,且相同元件沿用其標號。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差異在於,本實施例之第一稜鏡陣列40a更包括複數透鏡43a,且透鏡43a分別設置於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41的底面(入光面411)。藉由透鏡43a的設置,可以達到更佳的聚光效果。換言之,可增加進入第一稜鏡陣列40a的入射光線91,進而增加影像擷取模組20擷取影像的品質。
圖3A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指紋辨識裝置的示意圖,圖3B為圖3A所示之影像擷取模組、基板、第一稜鏡陣列、第二稜鏡及轉向稜鏡的上視圖,圖3C為圖3A所示之指紋辨識裝置的前視圖,請同時參考圖3A至圖3C所示。本實施例之指紋辨識裝置1b的主要元件可參考第一實施例,且相同元件沿用其標號。先簡單說明與第一實施例相同之處。第一稜鏡陣列40相互平行地設置於基板30b,且第一稜鏡陣列40提供第一導光方向92,其正交於入射光線91。同樣的,第二稜鏡51設置於基板30,並分別對應於第一稜鏡陣列40。第二稜鏡51提供第二導光方向93,其垂直於第一導光方向92。同樣的,第一稜鏡陣列40可包括複數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41及複數第二等腰三角形稜鏡42,而第二稜鏡51可以為直角三角形稜鏡。
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差異在於,第三實施例之指紋辨識裝置1b的影像擷取模組20b設置於基板30b相對於發光顯示面板10的一側。以圖3A的視角而言,影像擷取模組20b位於基板30b的下表面。須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之影像擷取模組20b與第一實施例之影像擷取模組20的元件結構相同,因設置位置不同而使用不同標號。
另外,本實施例之指紋辨識裝置1b更包括一轉向稜鏡60b。轉向稜鏡60b設置於基板30,且第二稜鏡51的出光面512則是朝向轉向稜鏡60b,使轉向稜鏡60b可接收自第二稜鏡51傳輸的光線。轉向稜鏡60b提供一第三導光方向94,如圖3C所示,第三導光方向94正交於第二導光方向93,並朝向影像擷取模組20b。另外,第三導光方向94亦正交於第一導光方向92。換言之,第三導光方向94與入射光線91進入第一稜鏡陣列40的方向相同。轉向稜鏡60b為可將光線轉向至另一平面的稜鏡,其可例如但不限於直角稜鏡、直角屋脊稜角、或五稜鏡。須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之基板30b亦具有反射層31b,因反射層31b的分布位置須避開影像擷取模組20b的取像位置,與第一實施例之基板30有些許不同,故使用不同標號。
因此,當入射光線91進入第一稜鏡陣列40後,可沿著第一導光方向92被導引至第二稜鏡51,再沿著第二導光方向93被導引至轉向稜鏡60b,最後沿著第三導光方向94被導引至位於基板30b之下表面的影像擷取模組20b。另外,靠近於轉向稜鏡60b的第一稜鏡陣列40,亦可直接將入射光線91沿著第一導光方向92直接導引至轉向稜鏡60b,再沿著第三導光方向94被導引至影像擷取模組20b。同樣的,影像擷取模組20b將取得的蓋板11整體表面的影像轉換成對應的影像資訊後,再傳送至處理單元,由處理單元利用演算法進行指紋辨識。
圖4A為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指紋辨識裝置的示意圖,圖4B為圖4A所示之影像擷取模組、基板、第一稜鏡陣列、第二稜鏡及轉向稜鏡的上視圖,圖4C為圖4A所示之指紋辨識裝置的前視圖,請同時參考圖4A至圖4C所示。本實施例之指紋辨識裝置1c的主要元件可參考第三實施例,且相同元件沿用其標號。本實施例與第三實施例的差異在於,本實施例之第一稜鏡陣列40a與第二實施例相同(故沿用其標號),更包括複數透鏡43a,且透鏡43a分別設置於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41的底面(入光面411)。同樣的,透鏡43a的設置可以達到更佳的聚光效果,進而可增加影像擷取模組20b擷取影像的品質。
圖5A為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之指紋辨識裝置的示意圖,圖5B為圖5A所示之影像擷取模組、基板、第一稜鏡陣列及光波導元件的上視圖,圖5C為圖5A所示之指紋辨識裝置的前視圖,請同時參考圖5A至圖5C所示。本實施例之指紋辨識裝置1d包括一發光顯示面板10、一基板30b、一影像擷取模組20b、複數第一稜鏡陣列40以及一光波導元件70d。其中,發光顯示面板10及第一稜鏡陣列40的元件結構與配置關係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故沿用其標號。本實施例之影像擷取模組20b設置於基板30b相對於發光顯示面板10的一側,且基板30b的反射層31b須避開影像擷取模組20b的取像位置,與第三實施例相同,故沿用其標號。本實施例與第三實施例的差異在於,本實施例以光波導元件70d取代第二稜鏡51及轉向稜鏡60b。
具體而言,光波導元件70d設置於基板30b,光波導元件70d包括一入光面71d及一導光路徑72d。入光面71d為光波導元件70d朝向第一稜鏡陣列40的一表面,導光路徑72d則位於光波導元件70d內,且導光路徑72d朝向影像擷取模組20b,如圖5D所示,圖5D為圖5C所示之影像擷取模組、基板及光波導元件的右視圖。舉例而言,可於光波導元件70d內設置多個稜鏡或是於透鏡表面設置微凸部(micro-ridges),以形成具有多個折射的導光路徑72d,且導光路徑72d的導引方向朝向影像擷取模組20b。第一稜鏡陣列40自發光顯示面板10接收入射光線91後,再沿著第一導光方向92將光線導引至光波導元件70d。接著,光線自入光面71d進入光波導元件70d內的導光路徑72d,可再沿著導光路徑72d被導引至影像擷取模組20b。同樣的,影像擷取模組20b將取得的蓋板11整體表面的影像轉換成對應的影像資訊後,再傳送至處理單元,由處理單元利用演算法進行指紋辨識。
圖6A為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之指紋辨識裝置的示意圖,圖6B為圖6A所示之影像擷取模組、基板、第一稜鏡陣列及光波導元件的上視圖,圖6C為圖6A所示之指紋辨識裝置的前視圖,請同時參考圖6A至圖6C所示。本實施例之指紋辨識裝置1e的主要元件可參考第五實施例,且相同元件沿用其標號。本實施例與第五實施例的差異在於,本實施例之第一稜鏡陣列40a與第二實施例相同(故沿用其標號),更包括複數透鏡43a,且設置於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41的底面(入光面411)。如前述,透鏡43a的設置可以達到更佳的聚光效果,進而可增加影像擷取模組20b擷取影像的品質。
綜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之指紋辨識裝置,具有複數第一稜鏡陣列相互平行地設置於基板,搭配第二稜鏡、轉向稜鏡、或光波導元件,以將發光顯示面板所發射的入射光線有效的傳輸至影像擷取模組。由於第一稜鏡陣列相互平行地排列於基板,進而可有效的將光線傳輸至影像擷取模組,並使影像擷取模組可取得蓋板整體表面的影像。換言之,除了可有效的提供擷取影像的品質,蓋板的整體表面亦可同時作為指紋辨識的感測區。
應注意的是,上述諸多實施例係為了便於說明而舉例,本發明所主張之權利範圍自應以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為準,而非僅限於上述實施例。
1、1a、1b、1c、1d、1e:指紋辨識裝置 10:發光顯示面板 11:蓋板 20、20b:影像擷取模組 30、30b:基板 31、31b:反射層 40、40a:第一稜鏡陣列 41: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 411:入光面 412:出光面 42:第二等腰三角形稜鏡 421:入光面 422:出光面 43a:透鏡 50:第二稜鏡陣列 51:第二稜鏡 511:入光面 512:出光面 60b:轉向稜鏡 70d:光波導元件 71d:入光面 72d:導光路徑 91:入射光線 92:第一導光方向 93:第二導光方向 94:第三導光方向 F:手指
圖1A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指紋辨識裝置的示意圖。 圖1B為圖1A所示之影像擷取模組、基板、第一稜鏡陣列及第二稜鏡的上視圖。 圖1C為圖1A所示之指紋辨識裝置的前視圖。 圖2A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指紋辨識裝置的示意圖。 圖2B為圖2A所示之影像擷取模組、基板、第一稜鏡陣列及第二稜鏡的上視圖。 圖2C為圖2A所示之指紋辨識裝置的前視圖。 圖3A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指紋辨識裝置的示意圖。 圖3B為圖3A所示之影像擷取模組、基板、第一稜鏡陣列、第二稜鏡及轉向稜鏡的上視圖。 圖3C為圖3A所示之指紋辨識裝置的前視圖。 圖4A為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指紋辨識裝置的示意圖。 圖4B為圖4A所示之影像擷取模組、基板、第一稜鏡陣列、第二稜鏡及轉向稜鏡的上視圖。 圖4C為圖4A所示之指紋辨識裝置的前視圖。 圖5A為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之指紋辨識裝置的示意圖。 圖5B為圖5A所示之影像擷取模組、基板、第一稜鏡陣列及光波導元件的上視圖。 圖5C為圖5A所示之指紋辨識裝置的前視圖。 圖5D為圖5C所示之影像擷取模組、基板及光波導元件的右視圖。 圖6A為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之指紋辨識裝置的示意圖。 圖6B為圖6A所示之影像擷取模組、基板、第一稜鏡陣列及光波導元件的上視圖。 圖6C為圖6A所示之指紋辨識裝置的前視圖。
1:指紋辨識裝置
10:發光顯示面板
11:蓋板
20:影像擷取模組
30:基板
31:反射層
40:第一稜鏡陣列
41: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
411:入光面
42:第二等腰三角形稜鏡
50:第二稜鏡陣列
51:第二稜鏡
512:出光面
F:手指

Claims (19)

  1. 一種指紋辨識裝置,包括:一發光顯示面板,具有一蓋板;一基板,設置於該發光顯示面板相對於該蓋板的一側;一影像擷取模組,設置於該基板的其中一側邊;複數第一稜鏡陣列,相互平行地設置於該基板,各該些第一稜鏡陣列自該發光顯示面板接收一入射光線,該些第一稜鏡陣列分別提供一第一導光方向,該第一導光方向正交於該入射光線,該些第一稜鏡陣列包括複數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及複數第二等腰三角形稜鏡,各該些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的底面朝向該發光顯示面板,各該些第二等腰三角形稜鏡的底面朝向該基板,且該些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與該些第二等腰三角形稜鏡交錯排列;以及複數第二稜鏡,設置於該基板,且該些第二稜鏡分別對應於該些第一稜鏡陣列,該些第二稜鏡分別具有一出光面,該出光面朝向該影像擷取模組,且該些第二稜鏡提供一第二導光方向,該第二導光方向垂直於該第一導光方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指紋辨識裝置,其中該入射光線進入第一稜鏡陣列後,沿著該第一導光方向被導引至該些第二稜鏡,再沿著該第二導光方向被導引至該影像擷取模組。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指紋辨識裝置,其中各該些第一稜鏡陣列更包括複數透鏡,該些透鏡分別設置於該些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的底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指紋辨識裝置,其中該些第二稜鏡分別為一直角三角形稜鏡,且該直角三角形稜鏡的一直角端靠近於該些第一稜鏡陣列的其中之一。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指紋辨識裝置,其中該基板包括一反射層。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指紋辨識裝置,其中該發光顯示面板為有機發光顯示面板。
  7. 一種指紋辨識裝置,包括:一發光顯示面板,具有一蓋板;一基板,設置於該發光顯示面板相對於該蓋板的一側;一影像擷取模組,設置於該基板相對於該發光顯示面板的一側;複數第一稜鏡陣列,相互平行地設置於該基板,各該些第一稜鏡陣列自該發光顯示面板接收一入射光線,該些第一稜鏡陣列分別提供一第一導光方向,該第一導光方向正交於該入射光線;複數第二稜鏡,設置於該基板,且該些第二稜鏡分別對應於該些第一稜鏡陣列,該些第二稜鏡分別具有一出光面,且該些第二 稜鏡提供一第二導光方向,該第二導光方向垂直於該第一導光方向;以及一轉向稜鏡,設置於該基板,該第二稜鏡的該出光面朝向該轉向稜鏡,該轉向稜鏡提供一第三導光方向,該第三導光方向正交於該第二導光方向,並朝向該影像擷取模組。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指紋辨識裝置,其中該入射光線進入第一稜鏡陣列後,沿著該第一導光方向被導引至該些第二稜鏡,再沿著該第二導光方向被導引至該轉向稜鏡,再沿著該第三導光方向被導引至該影像擷取模組。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指紋辨識裝置,其中該轉向稜鏡包括一直角稜鏡、一直角屋脊稜角、或一五稜鏡。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指紋辨識裝置,其中該些第一稜鏡陣列包括複數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及複數第二等腰三角形稜鏡,各該些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的底面朝向該發光顯示面板,各該些第二等腰三角形稜鏡的底面朝向該基板,且該些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與該些第二等腰三角形稜鏡交錯排列。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指紋辨識裝置,其中各該些第一稜鏡陣列更包括複數透鏡,該些透鏡分別設置於該些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的底面。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指紋辨識裝置,其中該些第二稜鏡分別為一直角三角形稜鏡,且該直角三角形稜鏡的一直角端靠近於該些第一稜鏡陣列的其中之一。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指紋辨識裝置,其中該基板包括一反射層。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指紋辨識裝置,其中該發光顯示面板為有機發光顯示面板。
  15. 一種指紋辨識裝置,包括:一發光顯示面板,具有一蓋板;一基板,設置於該發光顯示面板相對於該蓋板的一側;一影像擷取模組,設置於該基板相對於該發光顯示面板的一側;複數第一稜鏡陣列,相互平行地設置於該基板,各該些第一稜鏡陣列自該發光顯示面板接收一入射光線,該些第一稜鏡陣列分別提供一第一導光方向,該第一導光方向正交於該入射光線,該些第一稜鏡陣列包括複數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及複數第二等腰三角形稜鏡,各該些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的底面朝向該發光顯示面板,各該些第二等腰三角形稜鏡的底面朝向該基板,且該些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與該些第二等腰三角形稜鏡交錯排列;以及 一光波導元件,設置於該基板,該光波導元件包括一入光面及一導光路徑,該入光面朝向該些第一稜鏡陣列,該導光路徑朝向該影像擷取模組。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指紋辨識裝置,其中該入射光線進入該第一稜鏡陣列後,沿著該第一導光方向被導引至該光波導元件,並沿著該導光路徑被導引至該影像擷取模組。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指紋辨識裝置,其中各該些第一稜鏡陣列更包括複數透鏡,該些透鏡分別設置於該些第一等腰三角形稜鏡的底面。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指紋辨識裝置,其中該基板包括一反射層。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指紋辨識裝置,其中該發光顯示面板為有機發光顯示面板。
TW108101399A 2019-01-14 2019-01-14 指紋辨識裝置 TWI6888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1399A TWI688889B (zh) 2019-01-14 2019-01-14 指紋辨識裝置
US16/661,471 US11003888B2 (en) 2019-01-14 2019-10-23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01399A TWI688889B (zh) 2019-01-14 2019-01-14 指紋辨識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8889B true TWI688889B (zh) 2020-03-21
TW202026832A TW202026832A (zh) 2020-07-16

Family

ID=70767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1399A TWI688889B (zh) 2019-01-14 2019-01-14 指紋辨識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003888B2 (zh)
TW (1) TWI68888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9969B (zh) * 2022-12-09 2023-10-21 大陸商廣州印芯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 不同單位像素收發光線的全面屏顯示裝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91136U (en) * 2010-06-02 2010-10-21 Pixart Imaging Inc Sensor and its image sensing system
TW201115413A (en) * 2009-10-16 2011-05-01 Skillclass Ltd Optical sensing system
US20120256827A1 (en) * 2011-04-05 2012-10-11 Keon Joon Ahn Input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TW201407449A (zh) * 2012-06-01 2014-02-16 Qualcomm Mems Technologies Inc 具有嵌入式光轉向特徵的光學觸控輸入設備
US20180129354A1 (en) * 2014-05-30 2018-05-10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Enhanced interaction touch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15413A (en) * 2009-10-16 2011-05-01 Skillclass Ltd Optical sensing system
TWM391136U (en) * 2010-06-02 2010-10-21 Pixart Imaging Inc Sensor and its image sensing system
US20120256827A1 (en) * 2011-04-05 2012-10-11 Keon Joon Ahn Input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TW201407449A (zh) * 2012-06-01 2014-02-16 Qualcomm Mems Technologies Inc 具有嵌入式光轉向特徵的光學觸控輸入設備
US20180129354A1 (en) * 2014-05-30 2018-05-10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Enhanced interaction touch syste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9969B (zh) * 2022-12-09 2023-10-21 大陸商廣州印芯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 不同單位像素收發光線的全面屏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6832A (zh) 2020-07-16
US11003888B2 (en) 2021-05-11
US20200226349A1 (en) 2020-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75630B2 (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pparatus
CN107561754B (zh) 嵌入有光学图像传感器的平板显示器
US10014341B1 (en) Optical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module
US10019615B2 (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8121483B (zh) 嵌入有光学成像传感器的平板显示器
TWM553019U (zh) 生物特徵辨識裝置
TWI646473B (zh) 生物辨識裝置
TWI637326B (zh) 生物特徵辨識裝置
TWI637327B (zh) 生物特徵辨識裝置
US10713465B2 (en)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TWM553015U (zh) 生物特徵辨識裝置
US10726240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KR102389197B1 (ko) 표시장치
TWM553018U (zh) 生物特徵辨識裝置
TWI688889B (zh) 指紋辨識裝置
CN108803781B (zh) 具有光学成像传感器的平板显示器
TW201824069A (zh) 生物特徵辨識裝置
TWM553454U (zh) 生物辨識裝置
WO2018113102A1 (zh) 生物特征辨识装置
CN108629243B (zh) 生物特征识别装置
TWM553017U (zh) 生物特徵辨識裝置
CN108960007B (zh) 光学式指纹识别模块
TWI631935B (zh) 生物辨識裝置
TWM553003U (zh) 生物特徵辨識裝置
TW201824067A (zh) 生物特徵辨識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