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5817B - 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之製程及使用此模型製作之輔具 - Google Patents

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之製程及使用此模型製作之輔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5817B
TWI685817B TW107102861A TW107102861A TWI685817B TW I685817 B TWI685817 B TW I685817B TW 107102861 A TW107102861 A TW 107102861A TW 107102861 A TW107102861 A TW 107102861A TW I685817 B TWI685817 B TW I68581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and
parameter
palm
model
dimensio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28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33285A (zh
Inventor
瞿志行
劉倩秀
王怡然
孫淨如
Original Assignee
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
國立清華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 國立清華大學 filed Critical 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
Priority to TW1071028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8581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33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3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58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5817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之製程及使用此模型製作之輔具,係透過三維掃描器掃描複數受試者的手部三維模型,再依據上述數據逐一建置、降維,建立降維後資料與參數的回歸關係,並形成19個手部特徵參數,之後再還原維度,即可建立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接著測量新受試者的19個手部特徵參數,將所測量的手部特徵參數,輸入至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內,即可產生近似新受試者手部外型的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再依照上述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繪製輔具,即可產出符合新受試者手部外型的輔具。

Description

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之製程及使用此模型製作之輔具
本發明為一種手部三維模型的製程及製作之輔具,尤指一種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之製程及使用此模型製作之輔具,透過輸入新受試者的19個手部特徵參數至建立的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後,即可建立近似受試者手部外型的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
傳統製作手部輔具的流程,係透過三維掃描器逐一建置受試者的手部三維模型,不同的受試者都須重新再掃描一次,除了有三維掃描設備成本高的問題存在,掃描與資料處理的過程繁複亦會增加作業時間。
傳統手部輔具製作完成後會有兩個問題,在此以板機指副木為例,其一是受限於低溫塑料無法一體塑型之特性,必須透過材料重疊的方式製作,因此所製作的輔具通常僅能達到固定擺位功能;其二是低溫塑料觸感極硬,使用者手部拇指背側脂肪層薄,使得穿戴時拇指背側容易感到不舒適。
有鑑於此,發明創作人本於多年從事相關產品之製造開發與設計經驗,針對上述之目標,詳加設計與審慎評估後,終得一確具實用性之本發明。
本發明提供一種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之製程,透過非線性迴歸的克里金(Kriging)模型推估,建立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的步驟,及僅需輸入新受試者19個手部特徵參數,即可產出符合該受試者的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將繁雜的步驟縮短為本發明主要目的,且上述19個手部特徵參數的取得僅需要使用一般量尺測量新受試者的19個手部特徵參數即可,十分簡便。
本發明第二目的為保持手部三維模型資料庫的內部數據品質一致性,會將每筆資料降低維度並移除手指頭部分的網格,接著使用三角片填補邊界的破洞,再以交叉參數化進行網格處理,完成後再移除填補破洞的三角片,使每筆資料的網格點數及連接方式相同,以建置等網格的手部三維模型資料庫。
本發明第三目的為產生近似新受試者的手部外型且兼具一體成形的手部輔具,係透過電腦輔助設計軟體(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根據所建立的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繪製輔具,避開該受試者手部可能會造成穿戴不舒適的地區,再透過三維列印進行印製,即可製作出一體成形且符合該受試者手形的輔具。
1‧‧‧第1參數
2‧‧‧第2參數
3‧‧‧第3參數
4‧‧‧第4參數
5‧‧‧第5參數
6‧‧‧第6參數
7‧‧‧第7參數
8‧‧‧第8參數
9‧‧‧第9參數
10a、10b‧‧‧第10參數
11a、11b‧‧‧第11參數
12a、12b‧‧‧第12參數
13a、13b‧‧‧第13參數
14a、14b‧‧‧第14參數
15a、15b‧‧‧第15參數
16a、16b‧‧‧第16參數
17a、17b‧‧‧第17參數
18a、18b‧‧‧第18參數
19‧‧‧第19參數
30‧‧‧輔具
S1‧‧‧步驟一
S2‧‧‧步驟二
S3‧‧‧步驟三
S4‧‧‧步驟四
S5‧‧‧步驟五
S6‧‧‧步驟六
S7‧‧‧步驟七
T1‧‧‧步驟一
T2‧‧‧步驟二
T3‧‧‧步驟三
T4‧‧‧步驟四
T5‧‧‧步驟五
T6‧‧‧步驟六
K1‧‧‧步驟一
K2‧‧‧步驟二
K3‧‧‧步驟三
圖1為本發明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之製程方塊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手部三維模型建立時的相關幾何處理方塊流程圖
圖3A為本發明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原始手部三維模型示意圖
圖3B為本發明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移除參數化不需要的三維網格示意圖
圖3C為本發明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等網格前未封閉之手部模型
圖4A為本發明第1參數至第5參數的位置示意圖
圖4B為本發明第6參數至第9參數的位置示意圖
圖4C為本發明第10參數至第19參數手心的位置示意圖
圖4D為本發明第10參數至第18參數手背的位置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從虛擬原形評估到三維列印成實體輔具之示意圖
圖1係為本發明揭露的一種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之製程,包括建立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及產生近似新受試者手部外型的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本實施例中:步驟一S1、係透過三維掃描器將140位受試者的手部三維模型逐一建置手部三維模型資料庫;步驟二S2、將上述手部三維模型資料庫的內部數據以主成分分析法降維;步驟三S3、使用克里金(Kriging)模型建立降維後資料與所挑選的特徵參數建立迴歸關係,該迴歸關係能估計特徵參數所對應的降維資料,並形成19個手部特徵參數;步驟四S4、之後再以主成分分析法還原維度;步驟五S5、即可建立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步驟六S6、接著透過一般量尺測量新受試者的19個手部特徵參數,再將所測量的手部特徵參數,輸入至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內而可估計出應有的主成分投影量;步驟七S7、將主成份投影量還原回三維座標後即可產生近似新受試者手部外型的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
主成份分析常被應用在高維度資料的降維,原理為計算高維度資料中資料變異度較大的向量,僅保留高維資料在這些向量的投影量,即可達到降維的效果。
主成分分析法降維的詳細流程如下:假設有f筆等網格手部模型,每筆模型有n個三維座標,將每筆模型各點之三維座標依x,y,z排列成行再將各行組合成一矩陣,即可得到一維度為3n×f的矩陣A
A 3n×f ={a i },i=1~f (1)
針對矩陣A進行降維,本研究以共變異矩陣的方式進行主成份分析,首先將矩陣A各行減去平均進行標準化,結果如式(1)。
Figure 107102861-A0305-02-0006-1
Figure 107102861-A0305-02-0006-2
共變異矩陣為C 3n×3n =A'(A') T ,由於3n×3n的維度相當龐大,因此不直接以此進行主成份分析,改以分析
Figure 107102861-A0305-02-0006-4
,因C 3n×3n
Figure 107102861-A0305-02-0006-18
的前f筆eigen value相同而eigen vector為A'倍數關係。
Figure 107102861-A0305-02-0006-17
λ:eigen value,x:eigen vector。
將eigen vector依照對應的eigen value從大至小排列,eigen value越大表示資料在所對應的eigen vector變異越大,因此在決定保留多少變異程度後可以依照eigen value決定降維的主成份個數。
Figure 107102861-A0305-02-0006-16
確定保留主成份個數之後即可計算A'投影在各保留eigen vector之值,達到降低維度的效果。
V 3n×k =A'{x i },i=1~kV:保留之eigen vector (6)
W k×f =V T A'W:降維之資料 (7)
接著參閱圖2至圖3C並搭配圖1,圖2為圖1步驟一S1以三維掃描器建立手部三維模型的詳細流程,所述三維掃描器係使用行動式深度感測儀與智慧型裝置擷取建立使用者的手部三維幾何資料,然而非接觸式量測技術的行動式深度感測儀雖然資料擷取速度快,但有時取得之點群資料品質不佳,會發生重疊、破洞和大小不一致等問題,因此需要進行後處理,以確保手部資料庫的內部數據品質一致性。而為了計算手部特徵尺寸,進行後續資料分析,亦需進行特徵標註的動作,相關的幾何後處理流程如圖2所示,步驟一T1、每筆經由深度感測器所擷取之手部原始模型資料,在電腦輔助設計軟體上移除不需要的材質貼圖部分,另外由於掃描設備的預設單位不同,需在電腦輔助設計軟體(CAD,Computer Aided Design)上放大成與現實三維尺寸等大之模型;步驟二T2、由於手部模型不需要用到手指頭的部分,加上手指頭的幾何更為複雜,會影響參數化模型的準確性,因此將手指頭的部分移除網格;步驟三T3、由於處理之網格必須為封閉網格,故先以填補破洞的方式將邊界填補;步驟四T4、再於三維手部模型中選擇對應之特徵點分佈位置,之後進行交叉參數化(X-para)使所有三維手部模型等網格化;步驟五T5、完成後再移除填補破洞的三角片,使每筆資料的網格點數及連接方式相同;步驟六T6、建製等網格的手部三維模型資料庫。
從圖3A至圖3C所示,步驟一K1、當使用者以深度感測器進行非接觸式測量時,需以拇指指腹與其他四指抓取一方型參考物,以擺位在功能性姿勢,以符合後續產生近似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的外觀, 如圖3A所示。步驟二K2、經由不同三維軟體進行填補破洞、裁切、疊合、融合完成的手部模型,每筆原始手部模型資料,約包含五萬個三維座標點群,使得建立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時所需花費的計算量非常高,故將會將每筆資料以主成分分析法降低維度至五千點左右。由於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不需要用到手指頭的部分,加上手指頭的幾何更為複雜,會影響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的準確性,為了保持手部三維模型的點群資料品質一致性,因此將手指頭的部分移除網格,如圖3B所示。步驟三K3、接著手部模型再以交叉參數化的方式進行等網格處理,由於處理之網格必須為封閉網格,故先以填補破洞的方式將邊界填補,並記錄所填補的三角片編號,便於完成交叉參數化後移除填補之三角片,使每筆資料的網格點數及連接方式(拓樸順序)相同,達到手部三維模型的一致性,以利後續建構參數化模型之用,如圖3C所示。
圖4A至圖4D係明確揭露本發明的19個手部特徵參數,透過普通直尺即可測量新受試者的手部特徵參數,須注意的是,從一第10參數10a、10b至一第18參數18a、18b都是由手背上的一點及手心上的一點所連線而成。
Figure 107102861-A0305-02-0008-5
Figure 107102861-A0305-02-0009-6
Figure 107102861-A0305-02-0010-7
首先圖4A所示,一第1參數1為拇指之趾間關節至掌指關節的長度、一第2參數2為拇指之掌指關節至拇指掌骨基部的長度、一第3參數3為拇指之趾間關節的厚度、一第4參數4為拇指之近端掌骨1/2位置處的厚度、一第5參數5為拇指之掌指關節的厚度。
圖4B揭露一第6參數6為不含拇指的手掌寬度、一第7參數7為手掌的長度、一第8參數8為手的長度、一第9參數9為拇指之趾間關節至舟狀骨的直線長度。
圖4C、圖4D揭露該第10參數10a、10b為食指之手背掌指關節至手心掌指關節掌紋的直線長度、一第11參數11a、11b為中指之手背掌指關節至手心掌指關節掌紋的直線長度、一第12參數12a、12b為小指之手背掌指關節至手心掌指關節掌紋的直線長度、一第13參數13a、13b為食指之手背近端掌骨1/3位置處至手心拇指掌紋基部的長度、一第14參數14a、14b為中指之手背近端掌骨1/3位置處至手心拇指掌紋基部的長度、一第15參數15a、15b為小指之手背近端掌骨1/3位置處至手心拇指掌紋基部的長度、一第16參數16a、16b為食指之手背掌骨基部至手心的長度、一第17參數17a、17b為中指之手背掌骨基部至手心的長度、該第18參數18a、18b為小指之手背掌骨基部至手心的長度、一第19參數19為虎口角度θ。
圖5並搭配圖1及圖2所揭露的一輔具30係以拇指板機 指副木為例,係揭露本發明在移除手指頭部分的等網格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上,透過電腦輔助設計軟體(CAD,Computer Aided Design)直接繪製拇指板機指副木,在虛擬的三維手部模型中繪製欲保留的邊緣自由曲線後,裁切邊緣以外資料,保留剩下的模型曲面,由於裁切後的模型曲面是沒有厚度的,而拇指板機指副木製作本身是有材料厚度,因此在裁切後的模型曲面上,向外側做網格偏移(mesh offset),增加曲面厚度為三維實體物件,研究人員可依照受試者需求進行網格偏移的設定,提升拇指板機指副木與受試者的契合度,設計完成後再使用3D列印軟體配合3D列印機,以三維列印一體成形製作出符合受試者手形的拇指板機指副木;上述拇指板機指副木繪製時避開拇指背側脂肪層薄的結構以減少穿戴的不舒適感,並限制指間關節屈曲角度以避免板機指關節卡位的問題,此外一體成形的製造還能增加拇指板機指副木穩固性。
其中,該輔具30亦可為短掌副木。
需注意的是,上述實施例僅為例示性說明本發明之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之範圍。任何熟於此項技術之人均可在不違背本發明之技術原理及精神下,對實施例作修改與變化。因此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後述之申請專利範圍所述。
S1‧‧‧步驟一
S2‧‧‧步驟二
S3‧‧‧步驟三
S4‧‧‧步驟四
S5‧‧‧步驟五
S6‧‧‧步驟六
S7‧‧‧步驟七

Claims (6)

  1. 一種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之製程,包括:A.建立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透過三維掃描器掃瞄複數受試者的手部三維模型,手部三維模型資料庫會將每筆資料降低維度並移除手指頭部分的網格,接著使用三角片填補邊界的破洞,再以交叉參數化進行網格處理,完成後再移除填補破洞的三角片,使每筆資料的網格點數及連接方式相同,再依上述數據逐一建置等網格的手部三維模型資料庫,將上述手部三維模型資料庫的內部數據以主成分分析法降維,使用克里金(Kriging)模型建立降維後資料與參數的回歸關係,並形成19個手部特徵參數,之後再以主成分分析法還原維度,即可建立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B.產生近似新受試者手部外型的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先測量新受試者的19個手部特徵參數,再將所測量的手部特徵參數,輸入至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內,即可產生近似新受試者手部外型的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之製程,其中上述19個手部特徵參數的位置如下所述:一第1參數為拇指之趾間關節至掌指關節的長度、一第2參數為拇指之掌指關節至拇指掌骨基部的長度、一第3參數為拇指之趾間關節的厚度、一第4參數為拇指之近端掌骨1/2位置處的厚度、一第5參數為拇指之掌指關節的厚度、一第6參數為不含拇指的手掌寬度、一第7參數為手掌的長度、一第8參數為手的長度、一第9參數為拇指之趾間關節至舟狀骨的直線長度、一第10參數為食指之手 背掌指關節至手心掌指關節掌紋的直線長度、一第11參數為中指之手背掌指關節至手心掌指關節掌紋的直線長度、一第12參數為小指之手背掌指關節至手心掌指關節掌紋的直線長度、一第13參數為食指之手背近端掌骨1/3位置處至手心拇指掌紋基部的長度、一第14參數為中指之手背近端掌骨1/3位置處至手心拇指掌紋基部的長度、一第15參數為小指之手背近端掌骨1/3位置處至手心拇指掌紋基部的長度、一第16參數為食指之手背掌骨基部至手心的長度、一第17參數為中指之手背掌骨基部至手心的長度、一第18參數為小指之手背掌骨基部至手心的長度、一第19參數為虎口角度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之製程,其中係使用一般量尺測量新受試者的19個手部特徵參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之製程,其中複數受試者在進行三維掃描器量測時,需以拇指指腹與其他四指抓取一方型參考物,以擺位在功能性姿勢,符合後續產生近似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外觀。
  5.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之製程所製作的手部輔具,所述之手部輔具係使用繪圖軟體依據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繪製,再透過3D列印軟體配合3D列印機以三維列印方式印製出上述手部輔具。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輔具,該輔具為拇指板機指副木或短掌副木。
TW107102861A 2018-01-26 2018-01-26 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之製程及使用此模型製作之輔具 TWI6858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2861A TWI685817B (zh) 2018-01-26 2018-01-26 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之製程及使用此模型製作之輔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2861A TWI685817B (zh) 2018-01-26 2018-01-26 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之製程及使用此模型製作之輔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3285A TW201933285A (zh) 2019-08-16
TWI685817B true TWI685817B (zh) 2020-02-21

Family

ID=68315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2861A TWI685817B (zh) 2018-01-26 2018-01-26 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之製程及使用此模型製作之輔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8581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23689A (en) * 2006-11-21 2008-06-01 Jing-Jing Fang Method of 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human model construction from two photos and obtaining anthropometry information
TW200937350A (en) * 2008-02-22 2009-09-01 Univ Nat Cheng Kung Three-dimensional finger motion analysis system and method
US7702140B2 (en) * 2004-09-09 2010-04-20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Of The Commonwealth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Method of assessing a body part
US20140177944A1 (en) * 2010-06-16 2014-06-26 Gershom Kutliroff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deling Subjects from a Depth Map
CN104599284A (zh) * 2015-02-15 2015-05-06 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视角手机自拍图像的三维人脸重建方法
CN106488819A (zh) * 2014-06-20 2017-03-08 维洛3D公司 用于三维打印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02140B2 (en) * 2004-09-09 2010-04-20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Of The Commonwealth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Method of assessing a body part
TW200823689A (en) * 2006-11-21 2008-06-01 Jing-Jing Fang Method of 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human model construction from two photos and obtaining anthropometry information
TW200937350A (en) * 2008-02-22 2009-09-01 Univ Nat Cheng Kung Three-dimensional finger motion analysis system and method
US20140177944A1 (en) * 2010-06-16 2014-06-26 Gershom Kutliroff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deling Subjects from a Depth Map
CN106488819A (zh) * 2014-06-20 2017-03-08 维洛3D公司 用于三维打印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CN104599284A (zh) * 2015-02-15 2015-05-06 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视角手机自拍图像的三维人脸重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3285A (zh) 2019-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mith et al. Stable neo-hookean flesh simulation
CN102113012B (zh) 手指形状推定装置、手指形状的推定方法及程序
Baek et al. Parametric human body shape modeling framework for human-centered product design
Foucault et al. Adaptation of CAD model topology fo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Li et al. Thin skin elastodynamics
Chen et al. Reverse engineering in the design of turbine blades–a case study in applying the MAMDP
DE102017208951A1 (de) Zahnachsen-Abschätzungsprogramm, Zahnachsen-Abschätz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dazu, Zahnprofildaten-Erzeugungsprogramm, Zahnprofildaten-Erzeug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dazu
JP2013069262A (ja) デジタル人体モデルの特徴データ構造
Griffin et al. Process considerations in 3D hand anthropometric data collection
Fan et al. Multiregion segmentation based on compact shape prior
Sánchez et al. Embedding digitized fibre fields in finite element models of muscles
Zhou et al. Anthropometric body modeling based on orthogonal-view images
TWI685817B (zh) 手部三維參數化模型之製程及使用此模型製作之輔具
CN113205605B (zh) 一种从深度图像中获取手部三维参数化模型的方法
Zheng et al. Improved 3D Surface Reconstruction via the Method of Fundamental Solutions.
Chen et al. Fast and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contours for girth measurement on 3D human models with variant postures
Xie et al. An efficient simulation of skin contact deformation for virtual ergonomic assessments of handheld products
Elnashar et al. Trends in Mathematical Stitchless Model of Volume Fitting Stretch for Design of Sport Bra
Calle-Sigïencia et al. Design and kinematic analysis of a biphalange articulated finger mechanism for a biomechatronic hand prosthesis
CN111144019A (zh) 一种甲片三维模型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Lopes Smooth convex surfaces for modeling and simulating multibody systems with compliant contact elements
Tao et al. Accuracy and comfort analysis of digital shoe design
TR201911545A2 (tr) Bi̇r koruma di̇şli̇ği̇ üreti̇m yöntemi̇
Parkhomenko et 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robotic prosthesis computer-aided design based on parametric modeling
CN112417735B (zh) 一种指尖皮肤表面接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