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4909B - 用戶界面切換方法、裝置及設備 - Google Patents

用戶界面切換方法、裝置及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4909B
TWI684909B TW107133807A TW107133807A TWI684909B TW I684909 B TWI684909 B TW I684909B TW 107133807 A TW107133807 A TW 107133807A TW 107133807 A TW107133807 A TW 107133807A TW I684909 B TWI684909 B TW I68490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dimensional code
interface
touch
scan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38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26022A (zh
Inventor
高玉嬌
Original Assignee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6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60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49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490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2Selection of displayed objects or displayed text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公開了一種用戶界面切換方法、裝置及設備,其中方法包括:在用戶設備顯示二維碼掃描界面時,檢測第一用戶對所述用戶設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所述二維碼掃描界面用於掃描第二用戶提供的二維碼;當檢測到所述觸摸沿著第一方向移動時,將所述二維碼掃描界面切換為包含與所述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

Description

用戶界面切換方法、裝置及設備
本說明書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戶界面切換方法、裝置及設備。
當前,隨著移動端應用(App)的發展,人們可以透過這類App的用戶標識(如:二維碼、條形碼等)掃描功能來實現各類事務,如:加好友或支付等。以用戶A和B需要互加好友為例,用戶A需要打開App的二維碼展示界面以顯示出自己的用戶標識,而用戶B則需要打開App的二維碼掃描界面來對用戶A提供的用戶標識進行掃描,以識別出其中包含的資訊,最終完成“加好友”這一事件。但是,使用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用戶A和B均打開App的二維碼展示界面以顯示出自己的用戶標識,並等待對方掃描的情況。為避免以上情況所帶來的不便或尷尬,當前出現了能夠實現在二維碼展示界面和二維碼掃描界面之間快速切換的需求。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戶界面切換方法、裝置及設備,技術方案如下:   根據本說明書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用戶界面切換方法,包括:   在用戶設備顯示二維碼掃描界面時,檢測第一用戶對所述用戶設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所述二維碼掃描界面用於掃描第二用戶提供的二維碼;   當檢測到所述觸摸沿著第一方向移動時,將所述二維碼掃描界面切換為包含與所述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   根據本說明書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用戶界面切換方法,包括:   在用戶設備顯示包含與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時,檢測所述第一用戶對所述用戶設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   當檢測到所述觸摸沿著第二方向移動時,將所述二維碼展示界面切換為二維碼掃描界面,所述二維碼掃描界面用於掃描第二用戶提供的二維碼。   根據本說明書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用戶界面切換方法,包括:   在用戶設備顯示二維碼掃描界面時,檢測第一用戶對所述用戶設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所述二維碼掃描界面用於掃描第二用戶提供的二維碼;   當檢測到所述觸摸從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時,將所述二維碼掃描界面切換為包含與所述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   根據本說明書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用戶界面切換方法,包括:   在用戶設備顯示包含與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時,檢測所述第一用戶對所述用戶設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   當檢測到所述觸摸從第三位置移動到第四位置時,將所述二維碼展示界面切換為二維碼掃描界面,所述二維碼掃描界面用於掃描第二用戶提供的二維碼。   根據本說明書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用戶界面切換方法,包括:   在用戶設備顯示二維碼掃描界面時,檢測第一用戶對所述用戶設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所述二維碼掃描界面用於掃描第二用戶提供的二維碼;   當檢測到所述觸摸與第一設定手勢相對應時,將所述二維碼掃描界面切換為包含與所述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   根據本說明書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用戶界面切換方法,包括:   在用戶設備顯示包含與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時,檢測所述第一用戶對所述用戶設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   當檢測到所述觸摸與第二設定手勢相對應時,將所述二維碼展示界面切換為二維碼掃描界面,所述二維碼掃描界面用於掃描第二用戶提供的二維碼。   根據本說明書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用戶界面切換裝置,包括:   第一檢測單元,在用戶設備顯示二維碼掃描界面時,檢測第一用戶對所述用戶設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所述二維碼掃描界面用於掃描第二用戶提供的二維碼;   第一切換單元,當檢測到所述觸摸沿著第一方向移動時,將所述二維碼掃描界面切換為包含與所述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   根據本說明書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用戶界面切換裝置,包括:   第二檢測單元,在用戶設備顯示包含與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時,檢測所述第一用戶對所述用戶設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   第二切換單元,當檢測到所述觸摸沿著第二方向移動時,將所述二維碼展示界面切換為二維碼掃描界面,所述二維碼掃描界面用於掃描第二用戶提供的二維碼。   根據本說明書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用戶界面切換裝置,包括:   第一檢測單元,在用戶設備顯示二維碼掃描界面時,檢測第一用戶對所述用戶設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所述二維碼掃描界面用於掃描第二用戶提供的二維碼;   第一切換單元,當檢測到所述觸摸從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時,將所述二維碼掃描界面切換為包含與所述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   根據本說明書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用戶界面切換裝置,包括:   第二檢測單元,在用戶設備顯示包含與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時,檢測所述第一用戶對所述用戶設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   第二切換單元,當檢測到所述觸摸從第三位置移動到第四位置時,將所述二維碼展示界面切換為二維碼掃描界面,所述二維碼掃描界面用於掃描第二用戶提供的二維碼。   根據本說明書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用戶界面切換裝置,包括:   第一檢測單元,在用戶設備顯示二維碼掃描界面時,檢測第一用戶對所述用戶設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所述二維碼掃描界面用於掃描第二用戶提供的二維碼;   第一切換單元,當檢測到所述觸摸與第一設定手勢相對應時,將所述二維碼掃描界面切換為包含與所述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   根據本說明書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用戶界面切換裝置,包括:   第二檢測單元,在用戶設備顯示包含與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時,檢測所述第一用戶對所述用戶設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   第二切換單元,當檢測到所述觸摸與第二設定手勢相對應時,將所述二維碼展示界面切換為二維碼掃描界面,所述二維碼掃描界面用於掃描第二用戶提供的二維碼。   根據本說明書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用戶設備,包括:   處理器;   用於儲存處理器可執行指令的儲存器;   所述處理器被配置為:   在用戶設備顯示二維碼掃描界面時,檢測第一用戶對所述用戶設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所述二維碼掃描界面用於掃描第二用戶提供的二維碼;   當檢測到所述觸摸沿著第一方向移動時,將所述二維碼掃描界面切換為包含與所述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   根據本說明書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用戶設備,包括:   處理器;   用於儲存處理器可執行指令的儲存器;   所述處理器被配置為:   在用戶設備顯示包含與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時,檢測所述第一用戶對所述用戶設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   當檢測到所述觸摸沿著第二方向移動時,將所述二維碼展示界面切換為二維碼掃描界面,所述二維碼掃描界面用於掃描第二用戶提供的二維碼。   本說明書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效果包括:   透過檢測用戶的觸摸動作,當檢測到觸摸動作滿足既定的條件時,實現了二維碼掃描界面和二維碼展示界面之間的快速切換,避免了用戶的操作繁瑣性。   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後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並不能限制本說明書實施例。   此外,本說明書實施例中的任一實施例並不需要達到上述的全部效果。
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說明書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本說明書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說明書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說明書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說明書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保護的範圍。   在網際網路時代,利用App的掃碼功能可以實現諸如“掃碼支付”、“掃碼加好友”、“掃碼關注公眾號”等事務。這類App通常包括兩種用戶界面,一種是展示自己的用戶標識(如:可表示用戶身份的二維碼、條形碼、生物特徵等)的界面(本文以當下流行的二維碼為例,將該界面定義為“二維碼展示界面”),以提供給他人來掃碼;另一種則是用來對他人提供的用戶標識進行掃描的界面(本文定義為“二維碼掃描界面”),該界面上包括一個用來掃碼的取景框,並透過用戶設備的攝像頭來獲取待掃描物的圖像。可見,對於參與各類掃碼事務的兩個用戶而言,其中一個用戶是掃碼方,另一用戶則是被掃碼方。   在現實生活中,以加好友為例,想要互加好友的雙方一般並不會明確誰是掃碼方或誰是被掃碼方,這時候,常常會出現雙方都打開自己的App,並切換至標識展示界面以提供各自的二維碼等待別人來掃碼。對於新認識的朋友或領導社交場合中會有些尷尬和浪費時間。為了避免上述尷尬和不便,當前出現了能夠實現在二維碼展示界面和二維碼掃描界面之間快速切換的需求。而在相關技術中,二維碼展示界面和二維碼掃描界面之間的互相切換通常需要用戶較為繁瑣的操作(通常包括多個步驟)才能實現。   為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戶界面切換方法,該方法包括:從二維碼展示界面切換到二維碼掃描界面的過程以及從二維碼掃描界面切換到二維碼展示界面的過程。   參見圖1所示,在一實施例中,對於從二維碼展示界面切換到二維碼掃描界面的過程,本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驟101~102,其中:   步驟101,在用戶設備顯示二維碼掃描界面時,檢測第一用戶對所述用戶設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其中,所述二維碼掃描界面用於掃描第二用戶提供的二維碼。   本文中,對於一個特定的用戶設備而言,定義該用戶設備的使用者為“第一用戶”,而定義與該第一用戶共同參與某類掃碼事務的另一用戶為“第二用戶”。   步驟102,當檢測到所述觸摸沿著第一方向移動時,將所述二維碼掃描界面切換為包含與所述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   其中,與所述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如二維碼)可以由用戶設備在離線狀態下利用特定的算法來生成並展示到所述二維碼展示界面上。   參見圖2所示,在一實施例中,對於從二維碼掃描界面切換到二維碼展示界面的過程,本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驟201~202,其中:   步驟201,在用戶設備顯示包含與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如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時,檢測所述第一用戶對所述用戶設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   步驟202,當檢測到所述觸摸沿著第二方向移動時,將所述二維碼展示界面切換為二維碼掃描界面,其中,所述二維碼掃描界面用於掃描第二用戶提供的二維碼。   圖3示出了一種示例性的用戶界面切換過程,可以看出,在二維碼展示界面上包含一個“右滑掃二維碼”的提示資訊,而在二維碼掃描界面上包含一個“左滑我的二維碼”的提示資訊。當然,也不一定僅僅是一個提示資訊,可以被設計為一個可滑動的控件(即用戶的滑動操作必須是作用於該控件才有效),對此本文不作限制。當用戶設備正在顯示的是二維碼展示界面10時,如果用戶在觸摸顯示器上作出向右滑動的動作,則該用戶設備從二維碼展示界面10切換至二維碼掃描界面20,其中,該二維碼掃描界面20需要包括一個取景框21。同理,當用戶設備正在顯示的是二維碼掃描界面20時,如果用戶在觸摸顯示器上作出向左滑動的動作,則該用戶設備從二維碼掃描界面20切換至二維碼展示界面10。可見,用戶在此過程中的操作非常簡單,即便遇到雙方都提供自己的二維碼等待掃描的情況,其中一方也能快速地完成界面切換。當然,用戶滑動的方向並不限於“向右”或“向左”。   圖4示出了一種示例性的用戶界面切換過程,在該實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種用戶界面切換的機制。當用戶設備正在顯示的是二維碼展示界面10時,如果用戶在觸摸顯示器上作出從第一位置(圖中的位置a)移動或滑動到第二位置(圖中的位置b)的動作(該過程可以不考慮具體的滑動路徑是如何的),則該用戶設備從二維碼展示界面10切換至二維碼掃描界面20。同理,當用戶設備正在顯示的是二維碼掃描界面20時,如果用戶在觸摸顯示器上作出從第三位置(圖中的位置c)移動或滑動到第四位置(圖中的位置d)的動作,則該用戶設備從二維碼掃描界面20切換至二維碼展示界面10。   圖5示出了一種示例性的用戶界面切換過程,在該實施例中提供了又一種用戶界面切換的機制。當用戶設備正在顯示的是二維碼展示界面10時,如果用戶在觸摸顯示器上的觸摸動作與第一設定手勢(如:順時針畫一個圈)相對應,則該用戶設備從二維碼展示界面10切換至二維碼掃描界面20。同理,當用戶設備正在顯示的是二維碼掃描界面20時,如果用戶在觸摸顯示器上的觸摸動作與第二設定手勢(如:逆時針畫一個圈)相對應,則該用戶設備從二維碼掃描界面20切換至二維碼展示界面10。   需要說明的是,在可行的實施例中,文中所述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相同,文中所述的第一設定手勢和第二設定手勢可以為同一手勢,文中所述的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第二位置和第四位置可以是同一位置。   相應於上述方法實施例,本說明書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用戶界面切換裝置。   參見圖6所示,在一實施例中,一種用戶界面切換裝置300可以包括:   第一檢測單元301,可以被配置為:在用戶設備顯示二維碼掃描界面時,檢測第一用戶對所述用戶設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其中所述二維碼掃描界面用於掃描第二用戶提供的二維碼。   第一切換單元302,可以被配置為:當檢測到所述觸摸沿著第一方向移動時,將所述二維碼掃描界面切換為包含與所述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   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切換單元302,可以被配置為:當檢測到所述觸摸從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時,將所述二維碼掃描界面切換為包含與所述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   在又一實施例中,第一切換單元302,可以被配置為:當檢測到所述觸摸與第一設定手勢相對應時,將所述二維碼掃描界面切換為包含與所述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   參見圖7所示,在一實施例中,一種用戶界面切換裝置400可以包括:   第二檢測單元401,可以被配置為:在用戶設備顯示包含與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時,檢測所述第一用戶對所述用戶設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   第二切換單元402,可以被配置為:當檢測到所述觸摸沿著第二方向移動時,將所述二維碼展示界面切換為二維碼掃描界面。   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二切換單元402,可以被配置為:當檢測到所述觸摸從第三位置移動到第四位置時,將所述二維碼展示界面切換為二維碼掃描界面。   在又一實施例中,第二切換單元402,可以被配置為:當檢測到所述觸摸與第二設定手勢相對應時,將所述二維碼展示界面切換為二維碼掃描界面。   上述裝置中各個模組的功能和作用的實現過程具體詳見上述方法中對應步驟的實現過程,在此不再贅述。   本說明書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用戶設備(如手機),其至少包括儲存器、處理器及儲存在儲存器上並可在處理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式,其中,處理器執行所述程式時實現前述用戶界面切換方法。   圖8示出了本說明書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更為具體的計算設備硬體結構示意圖,該設備可以包括:處理器1010、儲存器1020、輸入/輸出介面1030、通信介面1040和匯流排1050。其中處理器1010、儲存器1020、輸入/輸出介面1030和通信介面1040透過匯流排1050實現彼此之間在設備內部的通信連接。   處理器1010可以採用通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器)、微處理器、應用專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個或多個積體電路等方式實現,用於執行相關程式,以實現本說明書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   儲存器1020可以採用ROM(Read 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靜態儲存設備,動態儲存設備等形式實現。儲存器1020可以儲存操作系統和其他應用程式,在透過軟體或者韌體來實現本說明書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時,相關的程式代碼保存在儲存器1020中,並由處理器1010來調用執行。   輸入/輸出介面1030用於連接輸入/輸出模組,以實現資訊輸入及輸出。輸入輸出/模組可以作為組件配置在設備中(圖中未示出),也可以外接於設備以提供相應功能。其中輸入設備可以包括鍵盤、滑鼠、觸摸屏、麥克風、各類傳感器等,輸出設備可以包括顯示器、揚聲器、振動器、指示燈等。   通信介面1040用於連接通信模組(圖中未示出),以實現本設備與其他設備的通信交互。其中通信模組可以透過有線方式(例如USB、網線等)實現通信,也可以透過無線方式(例如移動網路、WIFI、藍牙等)實現通信。   匯流排1050包括一通路,在設備的各個組件(例如處理器1010、儲存器1020、輸入/輸出介面1030和通信介面1040)之間傳輸資訊。   需要說明的是,儘管上述設備僅示出了處理器1010、儲存器1020、輸入/輸出介面1030、通信介面1040以及匯流排1050,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該設備還可以包括實現正常運行所必需的其他組件。此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設備中也可以僅包含實現本說明書實施例方案所必需的組件,而不必包含圖中所示的全部組件。   透過以上的實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瞭解到本說明書實施例可借助軟體加必需的通用硬體平臺的方式來實現。基於這樣的理解,本說明書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可以以軟體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計算機軟體產品可以儲存在儲存媒體中,如ROM/RAM、磁碟、光碟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計算機設備(可以是個人計算機,伺服器,或者網路設備等)執行本說明書實施例各個實施例或者實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上述實施例闡明的系統、裝置、模組或單元,具體可以由計算機芯片或實體實現,或者由具有某種功能的產品來實現。一種典型的實現設備為計算機,計算機的具體形式可以是個人計算機、膝上型計算機、蜂窩電話、相機電話、智能電話、個人數位助理、媒體播放器、導航設備、電子郵件收發設備、遊戲控制台、平板計算機、可穿戴設備或者這些設備中的任意幾種設備的組合。   本說明書中的各個實施例均採用遞進的方式描述,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參見即可,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尤其,對於裝置實施例而言,由於其基本相似於方法實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較簡單,相關之處參見方法實施例的部分說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模組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在實施本說明書實施例方案時可以把各模組的功能在同一個或多個軟體和/或硬體中實現。也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組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情況下,即可以理解並實施。   以上所述僅是本說明書實施例的具體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說明書實施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說明書實施例的保護範圍。
10‧‧‧二維碼展示界面20‧‧‧二維碼掃描界面21‧‧‧取景框300‧‧‧用戶界面切換裝置301‧‧‧第一檢測單元302‧‧‧第一切換單元400‧‧‧用戶界面切換裝置401‧‧‧第二檢測單元402‧‧‧第二切換單元1010‧‧‧處理器1020‧‧‧儲存器1030‧‧‧輸入/輸出介面1040‧‧‧通信介面1050‧‧‧匯流排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說明書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說明書實施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圖2分別是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用戶界面切換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3示出了一種示例性的用戶界面切換過程;   圖4示出了另一種示例性的用戶界面切換過程;   圖5示出了又一種示例性的用戶界面切換過程;   圖6、圖7分別是本說明書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用戶界面切換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用於配置本說明書實施例裝置的一種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Claims (14)

  1. 一種用戶界面切換方法,包括:在第一用戶的用戶設備顯示二維碼掃描界面時,檢測該第一用戶對該用戶設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該二維碼掃描界面用於掃描第二用戶提供的二維碼;當該第一用戶的該用戶設備檢測到該觸摸沿著第一方向移動時,該第一用戶的該用戶設備將該二維碼掃描界面切換為包含與該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該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用於提供給第二用戶進行掃描。
  2. 一種用戶界面切換方法,包括:在第一用戶的用戶設備顯示包含與該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時,檢測該第一用戶對該用戶設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該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用於提供給第二用戶進行掃描;當該第一用戶的該用戶設備檢測到該觸摸沿著第二方向移動時,該第一用戶的該用戶設備將該二維碼展示界面切換為二維碼掃描界面,該二維碼掃描界面用於掃描第二用戶提供的二維碼。
  3. 一種用戶界面切換方法,包括:在第一用戶的用戶設備顯示二維碼掃描界面時,檢測 該第一用戶對該用戶設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該二維碼掃描界面用於掃描第二用戶提供的二維碼;當該第一用戶的該用戶設備檢測到該觸摸從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時,該第一用戶的該用戶設備將該二維碼掃描界面切換為包含與該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該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用於提供給第二用戶進行掃描。
  4. 一種用戶界面切換方法,包括:在第一用戶的用戶設備顯示包含與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時,檢測該第一用戶對該用戶設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該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用於提供給第二用戶進行掃描;當該第一用戶的該用戶設備檢測到該觸摸從第三位置移動到第四位置時,該第一用戶的該用戶設備將該二維碼展示界面切換為二維碼掃描界面,該二維碼掃描界面用於掃描第二用戶提供的二維碼。
  5. 一種用戶界面切換方法,包括:在第一用戶的用戶設備顯示二維碼掃描界面時,檢測第一用戶對該用戶設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該二維碼掃描界面用於掃描第二用戶提供的二維碼;當該第一用戶的該用戶設備檢測到該觸摸與第一設定手勢相對應時,該第一用戶的該用戶設備將該二維碼掃描 界面切換為包含與該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該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用於提供給第二用戶進行掃描。
  6. 一種用戶界面切換方法,包括:在第一用戶的用戶設備顯示包含與該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時,檢測該第一用戶對該用戶設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該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用於提供給第二用戶進行掃描;當該第一用戶的該用戶設備檢測到該觸摸與第二設定手勢相對應時,該第一用戶的該用戶設備將該二維碼展示界面切換為二維碼掃描界面,該二維碼掃描界面用於掃描第二用戶提供的二維碼。
  7. 一種用戶界面切換裝置,包括:第一檢測單元,在第一用戶的用戶設備顯示二維碼掃描界面時,檢測該第一用戶對該用戶設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該二維碼掃描界面用於掃描第二用戶提供的二維碼;第一切換單元,當該第一用戶的該用戶設備檢測到該觸摸沿著第一方向移動時,該第一用戶的該用戶設備將該二維碼掃描界面切換為包含與該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該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用於提供給第二用戶進行掃描。
  8. 一種用戶界面切換裝置,包括:第二檢測單元,在第一用戶的用戶設備顯示包含與該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時,檢測該第一用戶對該用戶設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該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用於提供給第二用戶進行掃描;第二切換單元,當該第一用戶的該用戶設備檢測到該觸摸沿著第二方向移動時,該第一用戶的該用戶設備將該二維碼展示界面切換為二維碼掃描界面,該二維碼掃描界面用於掃描第二用戶提供的二維碼。
  9. 一種用戶界面切換裝置,包括:第一檢測單元,在第一用戶的用戶設備顯示二維碼掃描界面時,檢測該第一用戶對該用戶設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該二維碼掃描界面用於掃描第二用戶提供的二維碼;第一切換單元,當該第一用戶的該用戶設備檢測到該觸摸從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時,該第一用戶的該用戶設備將該二維碼掃描界面切換為包含與該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該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用於提供給第二用戶進行掃描。
  10. 一種用戶界面切換裝置,包括:第二檢測單元,在第一用戶的用戶設備顯示包含與該 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時,檢測該第一用戶對該用戶設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該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用於提供給第二用戶進行掃描;第二切換單元,當該第一用戶的該用戶設備檢測到該觸摸從第三位置移動到第四位置時,該第一用戶的該用戶設備將該二維碼展示界面切換為二維碼掃描界面,該二維碼掃描界面用於掃描第二用戶提供的二維碼。
  11. 一種用戶界面切換裝置,包括:第一檢測單元,在第一用戶的用戶設備顯示二維碼掃描界面時,檢測該第一用戶對該用戶設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該二維碼掃描界面用於掃描第二用戶提供的二維碼;第一切換單元,當該第一用戶的該用戶設備檢測到該觸摸與第一設定手勢相對應時,該第一用戶的該用戶設備將該二維碼掃描界面切換為包含與該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該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用於提供給第二用戶進行掃描。
  12. 一種用戶界面切換裝置,包括:第二檢測單元,在第一用戶的用戶設備顯示包含與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時,檢測該第一用戶對該用戶設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該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用於提供給第二用戶進行掃描; 第二切換單元,當該第一用戶的該用戶設備檢測到該觸摸與第二設定手勢相對應時,該第一用戶的該用戶設備將該二維碼展示界面切換為二維碼掃描界面,該二維碼掃描界面用於掃描第二用戶提供的二維碼。
  13. 一種用戶設備,包括:處理器;用於儲存處理器可執行指令的儲存器;該處理器被配置為:在第一用戶的用戶設備顯示二維碼掃描界面時,檢測該第一用戶對該用戶設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該二維碼掃描界面用於掃描第二用戶提供的二維碼;當該第一用戶的該用戶設備檢測到該觸摸沿著第一方向移動時,該第一用戶的該用戶設備將該二維碼掃描界面切換為包含與該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該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用於提供給第二用戶進行掃描。
  14. 一種用戶設備,包括:處理器;用於儲存處理器可執行指令的儲存器;該處理器被配置為:在第一用戶的用戶設備顯示包含與該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的二維碼展示界面時,檢測該第一用戶對該用戶設 備的觸控顯示器的觸摸,該第一用戶對應的二維碼用於提供給第二用戶進行掃描;當該第一用戶的該用戶設備檢測到該觸摸沿著第二方向移動時,該第一用戶的該用戶設備將該二維碼展示界面切換為二維碼掃描界面,該二維碼掃描界面用於掃描第二用戶提供的二維碼。
TW107133807A 2017-11-28 2018-09-26 用戶界面切換方法、裝置及設備 TWI6849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14144.7 2017-11-28
CN201711214144.7A CN107861677A (zh) 2017-11-28 2017-11-28 用户界面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201711214144.7 2017-1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6022A TW201926022A (zh) 2019-07-01
TWI684909B true TWI684909B (zh) 2020-02-11

Family

ID=61702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3807A TWI684909B (zh) 2017-11-28 2018-09-26 用戶界面切換方法、裝置及設備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61677A (zh)
TW (1) TWI684909B (zh)
WO (1) WO20191051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61677A (zh) * 2017-11-28 2018-03-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286843B (zh) * 2019-06-28 2021-09-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二维码的显示方法
CN110780963B (zh) * 2019-10-16 2021-02-23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容展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24328A (zh) * 2011-12-05 2013-06-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電子裝置及切換顯示介面的方法
TWM548303U (zh) * 2017-06-13 2017-09-01 Modern Times Financial Information Co Ltd 用於行動支付之支付交易平台
TWM548306U (zh) * 2017-06-13 2017-09-01 Modern Times Financial Information Co Ltd 用於行動支付之行動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7676B (zh) * 2015-07-27 2017-12-05 立德高科(昆山)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避免二维码扫描区域对二维码进行误扫的方法
CN105227676A (zh) * 2015-10-20 2016-01-06 珠海许继芝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终端数据采集的方法
CN105469708A (zh) * 2015-12-04 2016-04-06 黄观铭 一种具有二维码分类扫描功能的广告机
CN106296172B (zh) * 2016-08-05 2020-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支付的方法及终端
CN106326710B (zh) * 2016-08-26 2019-07-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快捷启动支付界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861677A (zh) * 2017-11-28 2018-03-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用户界面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24328A (zh) * 2011-12-05 2013-06-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電子裝置及切換顯示介面的方法
TWM548303U (zh) * 2017-06-13 2017-09-01 Modern Times Financial Information Co Ltd 用於行動支付之支付交易平台
TWM548306U (zh) * 2017-06-13 2017-09-01 Modern Times Financial Information Co Ltd 用於行動支付之行動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61677A (zh) 2018-03-30
WO2019105135A1 (zh) 2019-06-06
TW201926022A (zh) 2019-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292590A1 (en) Two-dimensional code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US1132365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s thereof
US1004239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foldable display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US20150332439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hiding privacy information
WO2017177597A1 (zh) 实体按键组件、终端、触控响应方法及装置
US2013005013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cluding operations associated with accidental touch inputs
TWI684909B (zh) 用戶界面切換方法、裝置及設備
CN109144370B (zh) 一种截屏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JP2017535827A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を備えた端末の誤タッチ防止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7032078A1 (zh) 一种界面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40026070A1 (en) Dynamic focus for conversation visualization environments
JP2017506381A (ja) モバイルターミナル、バーチャルボタンを処理する方法
CN108764873B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AU2014312541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for interworking with external terminal
US9148537B1 (en) Facial cues as commands
KR102305114B1 (ko)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RU2621293C2 (ru) Способ предоставления разрешения,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разрешения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ие устройства
RU2645590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работки информации
US10061438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9030377B2 (en) Smart device notifications for surface computing
KR102503422B1 (ko) 문자 입력 기능을 제공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6020506A (zh) 信息输入的方法及装置
WO2018132970A1 (zh) 一种隐私信息的处理方法和终端
TW201329841A (zh) 物件選取方法及系統
TW201520946A (zh) 快速顯示Skype聯絡人名單之方法及其電腦可程式產品及可攜式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