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3582B - 增益動態調節之音效控制方法及音效輸出裝置 - Google Patents

增益動態調節之音效控制方法及音效輸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3582B
TWI683582B TW107131315A TW107131315A TWI683582B TW I683582 B TWI683582 B TW I683582B TW 107131315 A TW107131315 A TW 107131315A TW 107131315 A TW107131315 A TW 107131315A TW I683582 B TWI683582 B TW I68358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gain
signal
virtual signal
surrou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1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1751A (zh
Inventor
杜博仁
張嘉仁
曾凱盟
Original Assignee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313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83582B/zh
Priority to US16/559,038 priority patent/US10924879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35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358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11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1751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3/00Gain control in amplifiers or frequency changers
    • H03G3/20Automatic control
    • H03G3/30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G3/3005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amplifiers suitable for low-frequencies, e.g. audio 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3/00Gain control in amplifiers or frequency changers
    • H03G3/20Automatic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3/00Systems employing more than two channels, e.g. quadraphonic
    • H04S3/002Non-adaptive circuits, e.g. manually adjustable or static, for enhancing the sound image o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5/00Pseudo-stereo systems, e.g. in which additional channel signals are derived from monophonic signals by means of phase shifting, time delay or reverberation 
    • H04S5/005Pseudo-stereo systems, e.g. in which additional channel signals are derived from monophonic signals by means of phase shifting, time delay or reverberation  of the pseudo five- or more-channel type, e.g. virtual surrou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7/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Control arrangements, e.g. balance control
    • H04S7/30Control circuits for electronic adaptation of the sound field
    • H04S7/302Electronic adaptation of stereophonic sound system to listener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 H04S7/303Tracking of listener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 H04S7/304For headphon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2400/00Details of stereophonic systems covered by H04S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S2400/01Multi-channel, i.e. more than two input channels, sound reproduction with two speakers wherein the multi-channel information is substantially preser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2400/00Details of stereophonic systems covered by H04S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S2400/05Generation or adaptation of centre channel in multi-channel audi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2400/00Details of stereophonic systems covered by H04S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S2400/13Aspects of volume control, not necessarily automatic, in stereophonic sound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2400/00Details of stereophonic systems covered by H04S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S2400/15Aspects of sound capture and related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2420/00Techniques used stereophonic systems covered by H04S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S2420/01Enhancing the perception of the sound image or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using head 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s [HRTF's] or equivalents thereof, e.g. interaural time difference [ITD] or interaural level difference [IL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tereophonic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種增益動態調節之音效控制方法及音效輸出裝置。音效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依據一轉動角度及一雙聲道相關性,計算一中心聲道增益、一左聲道增益、一左環繞聲道增益、一右環繞聲道增益及一右聲道增益,並據以轉換一左聲道原始訊號及一右聲道原始訊號為一中心聲道虛擬訊號、一左聲道虛擬訊號、一左環繞聲道虛擬訊號、一右環繞聲道虛擬訊號及一右聲道虛擬訊號。依據該中心聲道虛擬訊號、該左聲道虛擬訊號、該左環繞聲道虛擬訊號、該右環繞聲道虛擬訊號及該右聲道虛擬訊號,獲得一左聲道更新訊號及一右聲道更新訊號。

Description

增益動態調節之音效控制方法及音效輸出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音效控制方法及音效輸出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增益動態調節之音效控制方法及音效輸出裝置。
隨著互動顯示技術的發展,各式互動顯示裝置不斷推陳出新。以頭戴式顯示器(head-mounted display, HMD)為例,使用者戴著頭戴式顯示器,讓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之畫面顯示於眼前。隨著使用的移動或轉動,頭戴式顯示器可以呈現對應之畫面,讓使用者感覺置身於某一虛擬場景中。
然而,在目前的應用中,畫面雖可隨著使用者的轉動而變化,但聲音訊號仍保持不變,使得使用者的臨場感大打折扣。
尤其在多聲道技術中,當使用者轉動時,多聲道之間的變化比例並未隨著轉動角度調變,而大幅影響使用者的體驗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增益動態調節之音效控制方法及音效輸出裝置,其利用五聲道虛擬訊號之角度的安排,並且動態調整五聲道之增益,使得使用者在轉動時,能夠對應調整五聲道虛擬訊號,大幅提升五聲道的臨場感。
根據本發明之第一方面,提出一種增益動態調節之音效控制方法。增益動態調節之音效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接收一左聲道原始訊號及一右聲道原始訊號。依據該左聲道原始訊號及該右聲道原始訊號,計算一雙聲道相關性。依據一轉動角度及該雙聲道相關性,計算一中心聲道增益、一左聲道增益、一左環繞聲道增益、一右環繞聲道增益及一右聲道增益,該中心聲道增益不同於該左聲道增益及該右聲道增益。依據該中心聲道增益、該左聲道增益、該左環繞聲道增益、該右環繞聲道增益及該右聲道增益,轉換該左聲道原始訊號及該右聲道原始訊號為一中心聲道虛擬訊號、一左聲道虛擬訊號、一左環繞聲道虛擬訊號、一右環繞聲道虛擬訊號及一右聲道虛擬訊號。依據該中心聲道虛擬訊號、該左聲道虛擬訊號、該左環繞聲道虛擬訊號、該右環繞聲道虛擬訊號及該右聲道虛擬訊號,獲得一左聲道更新訊號及一右聲道更新訊號。
根據本發明之第二方面,提出一種增益動態調節之音效輸出裝置。音效輸出裝置包括一接收單元、一相關性計算單元、一增益計算單元、一轉換單元及一合成單元。該接收單元用以接收一左聲道原始訊號及一右聲道原始訊號。該相關性計算單元係依據該左聲道原始訊號及該右聲道原始訊號,計算一雙聲道相關性。該增益計算單元係依據一轉動角度及該雙聲道相關性,計算一中心聲道增益、一左聲道增益、一左環繞聲道增益、一右環繞聲道增益及一右聲道增益,該中心聲道增益不同於該左聲道增益及該右聲道增益。該轉換單元係依據該中心聲道增益、該左聲道增益、該左環繞聲道增益、該右環繞聲道增益及該右聲道增益,轉換該左聲道原始訊號及該右聲道原始訊號為一中心聲道虛擬訊號、一左聲道虛擬訊號、一左環繞聲道虛擬訊號、一右環繞聲道虛擬訊號及一右聲道虛擬訊號。該合成單元係依據該中心聲道虛擬訊號、該左聲道虛擬訊號、該左環繞聲道虛擬訊號、該右環繞聲道虛擬訊號及該右聲道虛擬訊號,獲得一左聲道更新訊號及一右聲道更新訊號。
為了對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瞭解,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照第1圖,其繪示根據一實施之一音效輸出裝置100、一頭戴式顯示器200及一運算裝置300的示意圖。音效輸出裝置100可以搭配頭戴式顯示器200讓使用者進行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遊戲、或參觀虛擬商店。頭戴式顯示器200之顯示內容V2及音效輸出裝置100之一左聲道原始訊號eL及一右聲道原始訊號eR係由運算裝置300提供。隨著使用者的轉動,顯示內容V2會隨之變化。在本實施例中,依據使用者的轉動,原始之左聲道原始訊號eL及右聲道原始訊號eR可轉換為一左聲道更新訊號ZL及一右聲道更新訊號ZR,左聲道更新訊號ZL及右聲道更新訊號ZR係模擬五個虛擬喇叭的五聲道模擬訊號,且五聲道模擬訊號之增益可以隨著使用者的轉動動態調節,以提昇使用者的臨場感。
請參照第2圖,其繪示根據一實施例之音效輸出裝置100的方塊圖。音效輸出裝置100包括一接收單元110、一相關性計算單元120、一轉動偵測單元130、一增益計算單元140、一轉換單元150、一合成單元160及一左聲道輸出單元170及一右聲道輸出單元180。接收單元110用以接收訊號,例如是一無線通訊模組、一有線網路模組、或一音源插孔。相關性計算單元120、增益計算單元140、轉換單元150及合成單元160例如是一電路、一晶片、一電路板或儲存數組程式碼之儲存裝置。轉動偵測單元130用以偵測使用者的轉動,例如是一陀螺儀、一加速度計或一紅外線偵測器。左聲道輸出單元170及右聲道輸出單元180例如是一耳機。以下更搭配依流程圖詳細說明各項元件之運作。
請參照第3圖,其繪示根據一實施例之增益動態調節之音效控制方法的流程圖。在步驟S110中,接收單元110接收一左聲道原始訊號eL及一右聲道原始訊號eR。左聲道原始訊號eL及右聲道原始訊號eR傳統上會直接傳送至左聲道輸出單元170及右聲道輸出單元180進行輸出。請參照第4圖,其繪示五聲道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透過轉換單元150將左聲道原始訊號eL及右聲道原始訊號eR轉換為一中心聲道虛擬訊號SC、一左聲道虛擬訊號SL、一左環繞聲道虛擬訊號SSL、一右環繞聲道虛擬訊號SSR及一右聲道虛擬訊號SR,然後再合成出左聲道更新訊號ZL及右聲道更新訊號ZR。如此一來,使用者以雙聲道之音效輸出裝置100聆聽左聲道更新訊號ZL及右聲道更新訊號ZR時,能夠感受到五聲道的立體臨場感。
如第4圖所示,中心聲道虛擬訊號SC位於0度,左聲道虛擬訊號SL位於90度,右聲道虛擬訊號SR位於270度。左環繞聲道虛擬訊號SSL位於135度,右環繞聲道虛擬訊號SSR位於225度。傳統上,左聲道虛擬訊號SL不會位於90度,右聲道虛擬訊號SR也不會位於270度。經研究人員的研究發現,在左聲道虛擬訊號SL位於90度且右聲道虛擬訊號SR位於270度的情況下,可以對左聲道虛擬訊號SL及右聲道虛擬訊號SR做最好的控制,最終所合成出來的左聲道更新訊號ZL及右聲道更新訊號ZR也能夠獲得最佳效果。關於效果之說明,敘述於流程圖之後。
在步驟S120中,相關性計算單元120依據左聲道原始訊號eL及右聲道原始訊號eR,計算一雙聲道相關性RLR。舉例來說,雙聲道相關性RLR例如是依據下式(1)獲得。其中,左聲道原始訊號eL及右聲道原始訊號eR分別被選取N個點,
Figure 02_image001
表示左聲道原始訊號eL之第n個點,
Figure 02_image003
表示右聲道原始訊號eR之第n個點。
Figure 02_image005
………………………….….(1)
從式(1)可以看出,當左聲道原始訊號eL相當近似於右聲道原始訊號eR時,雙聲道相關性RLR為1。當左聲道原始訊號eL不近似於右聲道原始訊號eR時,雙聲道相關性RLR遠小於1。雙聲道相關性RLR介於0到1之間。
然後,在步驟S130中,轉動偵測單元130偵測使用者之轉動角度θ。請參照第5圖,其繪示轉動角度θ之示意圖。轉動角度θ例如是逆時針轉動之角度。
接著,在步驟S140中,增益計算單元140依據轉動角度θ及雙聲道相關性RLR,計算一中心聲道增益gC、一左聲道增益gL、一左環繞聲道增益gSL、一右環繞聲道增益gSR及一右聲道增益gR。舉例來說,中心聲道增益gC、左環繞聲道增益gSL及右環繞聲道增益gSR例如是依據以下第一函式f1進行計算。左聲道增益gL及右聲道增益gR例如是依據以下第二函式f2進行計算。
Figure 02_image007
…………(2)
Figure 02_image009
……………(3)
中心聲道增益gC不同於左聲道增益gL及右聲道增益gR;左聲道增益gL與右聲道增益gR相同,且中心聲道增益gC、左環繞聲道增益gSL及右環繞聲道增益gSR相同。
依照當下轉動角度θ和雙聲道相關性RLR,可以調節中心聲道增益gC、左聲道增益gL、左環繞聲道增益gSL、右環繞聲道增益gSR及右聲道增益gR。當轉動角度θ為0度時,中心聲道增益gC、左聲道增益gL、左環繞聲道增益gSL、右環繞聲道增益gSR及右聲道增益gR都為1。隨著轉動角度θ的改變,雙聲道相關性RLR影響的幅度改變。當轉動角度θ為90度時,若雙聲道相關性RLR高,則中心聲道增益gC、左環繞聲道增益gSL及右環繞聲道增益gSR會增加,且左聲道增益gL與右聲道增益gR會降低。也就是說,轉動角度為90度時,中心聲道增益gC正相關於雙聲道相關性RLR,左聲道增益gL與右聲道增益gR負相關於雙聲道相關性RLR。
然後,在步驟S150,轉換單元150依據中心聲道增益gC、左聲道增益gL、左環繞聲道增益gSL、右環繞聲道增益gSR及右聲道增益gR,轉換左聲道原始訊號eL及右聲道原始訊號eR為中心聲道虛擬訊號SC、左聲道虛擬訊號SL、左環繞聲道虛擬訊號SSL、右環繞聲道虛擬訊號SSR及右聲道虛擬訊號SR。在此步驟中,多聲道生成器151依據左聲道原始訊號eL及右聲道原始訊號eR生成一中心聲道初始訊號eC’、一左聲道初始訊號eL’、一左環繞聲道初始訊號eSL’、一右環繞聲道初始訊號eSR’及一右聲道初始訊號eR’。接著,運算器152以反向HRTF演算法將中心聲道初始訊號eC’、左聲道初始訊號eL’、左環繞聲道初始訊號eSL’、右環繞聲道初始訊號eSR’及右聲道初始訊號eR’轉換為一中心聲道轉換訊號SC’、一左聲道轉換訊號SL’、一左環繞聲道轉換訊號SSL’、一右環繞聲道轉換訊號SSR’及一右聲道轉換訊號SR’。然後,乘法器153將反向HRTF演算法之演算結果(即中心聲道轉換訊號SC’、左聲道轉換訊號SL’、左環繞聲道轉換訊號SSL’、右環繞聲道轉換訊號SSR’及右聲道轉換訊號SR’)乘上中心聲道增益gC、左聲道增益gL、左環繞聲道增益gSL、右環繞聲道增益gSR及右聲道增益gR,以得到中心聲道虛擬訊號SC、左聲道虛擬訊號SL、左環繞聲道虛擬訊號SSL、右環繞聲道虛擬訊號SSR及右聲道虛擬訊號SR。
接著,在步驟S160中,合成單元160依據中心聲道虛擬訊號SC、左聲道虛擬訊號SL、左環繞聲道虛擬訊號SSL、右環繞聲道虛擬訊號SSR及右聲道虛擬訊號SR,獲得左聲道更新訊號ZL及右聲道更新訊號ZR。在此步驟中,合成單元160以正向HRTF演算法進行運算,以獲得左聲道更新訊號ZL及右聲道更新訊號ZR。也就是說,左聲道原始訊號eL及右聲道原始訊號eR經過反向HRTF演算法及正向HRTF演算法之後,獲得左聲道更新訊號ZL及右聲道更新訊號ZR。而在本實施例之反向HRTF演算法的演算過程中,採用了增益動態調節技術,以提升反向HRTF演算法的精確度。
然後,在步驟S170中,分別以左聲道輸出單元170及右聲道輸出單元180輸出左聲道更新訊號ZL及右聲道更新訊號ZR。
請參照第6A~6B圖,第6A圖繪示在轉動角度θ為0度且聲源位於X軸負方向時,未經過增益動態調節之左耳訊號與右耳訊號的示意圖。從第6A圖可以看出,左耳訊號強度明顯高於右耳訊號強度,故使用者可以正確感受到聲源的位置。第6B圖繪示在轉動角度θ為0度且聲源位於Y軸正方向時,未經過增益動態調節之左耳訊號與右耳訊號的示意圖。從第6B圖可以看出,左耳訊號強度與右耳訊號強度接近,故使用者可以正確感受到聲源的位置。
請參照第7A~7B圖,第7A圖繪示在轉動角度θ為90度且聲源位於X軸負方向時,未經過增益動態調節之左耳訊號與右耳訊號的示意圖。從第7A圖可以看出,右耳訊號強度平均高於左耳訊號強度3.5dB,故使用者無法正確感受到聲源的位置。第7B圖繪示在轉動角度θ為90度且聲源位於Y軸正方向時,未經過增益動態調節之左耳訊號與右耳訊號的示意圖。從第7B圖可以看出,左耳訊號強度與右耳訊號強度平均只差了4.5dB,故使用者無法正確感受到聲源的位置。
從上述第6A~7B圖可知,未經過增益動態調節時,使用者無法正確感受到聲源的位置。本實施例透過增益動態調節之技術,讓使用者能夠正確感受到聲源的位置。
請參照第8A~8B圖,第8A圖繪示在轉動角度θ為0度且聲源位於X軸負方向時,已經過增益動態調節之左耳訊號與右耳訊號的示意圖。從第8A圖可以看出,左耳訊號強度明顯高於右耳訊號強度,故使用者可以正確感受到聲源的位置。第8B圖繪示在轉動角度θ為0度且聲源位於Y軸正方向時,已經過增益動態調節之左耳訊號與右耳訊號的示意圖。從第8B圖可以看出,左耳訊號強度與右耳訊號強度接近,故使用者可以正確感受到聲源的位置。
請參照第9A~9B圖,第9A圖繪示在轉動角度θ為90度且聲源位於X軸負方向時,已經過增益動態調節之左耳訊號與右耳訊號的示意圖。從第9A圖可以看出,右耳訊號強度與左耳訊號強度平均差異為0dB,故使用者可以正確感受到聲源的位置。第9B圖繪示在轉動角度θ為90度且聲源位於Y軸正方向時,已經過增益動態調節之左耳訊號與右耳訊號的示意圖。從第9B圖可以看出,左耳訊號強度與右耳訊號強度平均差了5.5dB,故使用者可以正確感受到聲源的位置。
根據上述實施例,中心聲道虛擬訊號SC、左聲道虛擬訊號SL、左環繞聲道虛擬訊號SSL、右環繞聲道虛擬訊號SSR及右聲道虛擬訊號SR安排在本實施例所提出之角度,能夠有效提升五聲道的方向感。此外,本實施例根據使用者之轉動角度θ動態調整中心聲道增益gC、左聲道增益gL、左環繞聲道增益gSL、右環繞聲道增益gSR及右聲道增益gR,使得使用者在轉動時,能夠對應調整中心聲道虛擬訊號SC、左聲道虛擬訊號SL、左環繞聲道虛擬訊號SSL、右環繞聲道虛擬訊號SSR及右聲道虛擬訊號SR,大幅提升五聲道的臨場感。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音效輸出裝置
110‧‧‧接收單元
120‧‧‧相關性計算單元
130‧‧‧轉動偵測單元
140‧‧‧增益計算單元
150‧‧‧轉換單元
151‧‧‧多聲道生成器
152‧‧‧運算器
153‧‧‧乘法器
160‧‧‧合成單元
170‧‧‧左聲道輸出單元
180‧‧‧右聲道輸出單元
200‧‧‧頭戴式顯示器
300‧‧‧運算裝置
eL‧‧‧左聲道原始訊號
eR‧‧‧右聲道原始訊號
eC’‧‧‧中心聲道初始訊號
eL’‧‧‧左聲道初始訊號
eSL’‧‧‧左環繞聲道初始訊號
eSR’‧‧‧右環繞聲道初始訊號
eR’‧‧‧右聲道初始訊號
f1‧‧‧第一函式
f2‧‧‧第二函式
gC‧‧‧中心聲道增益
gL‧‧‧左聲道增益
gSL‧‧‧左環繞聲道增益
gSR‧‧‧右環繞聲道增益
gR‧‧‧右聲道增益
RLR‧‧‧雙聲道相關性
SC‧‧‧中心聲道虛擬訊號
SL‧‧‧左聲道虛擬訊號
SSL‧‧‧左環繞聲道虛擬訊號
SSR‧‧‧右環繞聲道虛擬訊號
SR‧‧‧右聲道虛擬訊號
SC’‧‧‧中心聲道轉換訊號
SL’‧‧‧左聲道轉換訊號
SSL’‧‧‧左環繞聲道轉換訊號
SSR’‧‧‧右環繞聲道轉換訊號
SR’‧‧‧右聲道轉換訊號
S110、S120、S130、S140、S150、S160、S170‧‧‧步驟
ZL‧‧‧左聲道更新訊號
ZR‧‧‧右聲道更新訊號
V2‧‧‧顯示內容
θ‧‧‧轉動角度
第1圖繪示根據一實施之一音效輸出裝置、一頭戴式顯示器及一運算裝置的示意圖。 第2圖繪示根據一實施例之音效輸出裝置的方塊圖。 第3圖繪示根據一實施例之增益動態調節之音效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第4圖繪示五聲道之示意圖。 第5圖繪示轉動角度之示意圖。 第6A圖繪示在轉動角度為0度且聲源位於X軸負方向時,未經過增益動態調節之左耳訊號與右耳訊號的示意圖。 第6B圖繪示在轉動角度為0度且聲源位於Y軸正方向時,未經過增益動態調節之左耳訊號與右耳訊號的示意圖。 第7A圖繪示在轉動角度為90度且聲源位於X軸負方向時,未經過增益動態調節之左耳訊號與右耳訊號的示意圖。 第7B圖繪示在轉動角度為90度且聲源位於Y軸正方向時,未經過增益動態調節之左耳訊號與右耳訊號的示意圖。 第8A圖繪示在轉動角度為0度且聲源位於X軸負方向時,已經過增益動態調節之左耳訊號與右耳訊號的示意圖。 第8B圖繪示在轉動角度為0度且聲源位於Y軸正方向時,已經過增益動態調節之左耳訊號與右耳訊號的示意圖。 第9A圖繪示在轉動角度為90度且聲源位於X軸負方向時,已經過增益動態調節之左耳訊號與右耳訊號的示意圖。 第9B圖繪示在轉動角度為90度且聲源位於Y軸正方向時,已經過增益動態調節之左耳訊號與右耳訊號的示意圖。
100‧‧‧音效輸出裝置
110‧‧‧接收單元
120‧‧‧相關性計算單元
130‧‧‧轉動偵測單元
140‧‧‧增益計算單元
150‧‧‧轉換單元
151‧‧‧多聲道生成器
152‧‧‧運算器
153‧‧‧乘法器
160‧‧‧合成單元
170‧‧‧左聲道輸出單元
180‧‧‧右聲道輸出單元
eL‧‧‧左聲道原始訊號
eR‧‧‧右聲道原始訊號
eC’‧‧‧中心聲道初始訊號
eL’‧‧‧左聲道初始訊號
eSL’‧‧‧左環繞聲道初始訊號
eSR’‧‧‧右環繞聲道初始訊號
eR’‧‧‧右聲道初始訊號
f1‧‧‧第一函式
f2‧‧‧第二函式
gC‧‧‧中心聲道增益
gL‧‧‧左聲道增益
gSL‧‧‧左環繞聲道增益
gSR‧‧‧右環繞聲道增益
gR‧‧‧右聲道增益
RLR‧‧‧雙聲道相關性
SC‧‧‧中心聲道虛擬訊號
SL‧‧‧左聲道虛擬訊號
SSL‧‧‧左環繞聲道虛擬訊號
SSR‧‧‧右環繞聲道虛擬訊號
SR‧‧‧右聲道虛擬訊號
SC’‧‧‧中心聲道轉換訊號
SL’‧‧‧左聲道轉換訊號
SSL’‧‧‧左環繞聲道轉換訊號
SSR’‧‧‧右環繞聲道轉換訊號
SR’‧‧‧右聲道轉換訊號
ZL‧‧‧左聲道更新訊號
ZR‧‧‧右聲道更新訊號
θ‧‧‧轉動角度

Claims (14)

  1. 一種增益動態調節之音效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一左聲道原始訊號及一右聲道原始訊號; 依據該左聲道原始訊號及該右聲道原始訊號,計算一雙聲道相關性; 依據一轉動角度及該雙聲道相關性,計算一中心聲道增益、一左聲道增益、一左環繞聲道增益、一右環繞聲道增益及一右聲道增益,該中心聲道增益不同於該左聲道增益及該右聲道增益; 依據該中心聲道增益、該左聲道增益、該左環繞聲道增益、該右環繞聲道增益及該右聲道增益,轉換該左聲道原始訊號及該右聲道原始訊號為一中心聲道虛擬訊號、一左聲道虛擬訊號、一左環繞聲道虛擬訊號、一右環繞聲道虛擬訊號及一右聲道虛擬訊號;以及 依據該中心聲道虛擬訊號、該左聲道虛擬訊號、該左環繞聲道虛擬訊號、該右環繞聲道虛擬訊號及該右聲道虛擬訊號,獲得一左聲道更新訊號及一右聲道更新訊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增益動態調節之音效控制方法,其中該中心聲道虛擬訊號位於0度,該左聲道虛擬訊號位於90度,該右聲道虛擬訊號位於270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增益動態調節之音效控制方法,其中該左環繞聲道虛擬訊號位於135度,該右環繞聲道虛擬訊號位於225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增益動態調節之音效控制方法,其中該左聲道增益與該右聲道增益相同。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增益動態調節之音效控制方法,其中該中心聲道增益、該左環繞聲道增益及該右環繞聲道增益相同。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增益動態調節之音效控制方法,其中轉動角度為90度時,該中心聲道增益正相關於該雙聲道相關性,該左聲道增益與該右聲道增益負相關於該雙聲道相關性。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增益動態調節之音效控制方法,其中該中心聲道增益以一第一函式計算,該左聲道增益及該右聲道增益以一第二函式計算,該第一函式不同於該第二函式。
  8. 一種增益動態調節之音效輸出裝置,包括: 一接收單元,用以接收一左聲道原始訊號及一右聲道原始訊號; 一相關性計算單元,係依據該左聲道原始訊號及該右聲道原始訊號,計算一雙聲道相關性; 一增益計算單元,係依據一轉動角度及該雙聲道相關性,計算一中心聲道增益、一左聲道增益、一左環繞聲道增益、一右環繞聲道增益及一右聲道增益,該中心聲道增益不同於該左聲道增益及該右聲道增益; 一轉換單元,係依據該中心聲道增益、該左聲道增益、該左環繞聲道增益、該右環繞聲道增益及該右聲道增益,轉換該左聲道原始訊號及該右聲道原始訊號為一中心聲道虛擬訊號、一左聲道虛擬訊號、一左環繞聲道虛擬訊號、一右環繞聲道虛擬訊號及一右聲道虛擬訊號;以及 一合成單元,係依據該中心聲道虛擬訊號、該左聲道虛擬訊號、該左環繞聲道虛擬訊號、該右環繞聲道虛擬訊號及該右聲道虛擬訊號,獲得一左聲道更新訊號及一右聲道更新訊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增益動態調節之音效輸出裝置,其中該中心聲道虛擬訊號位於0度,該左聲道虛擬訊號位於90度,該右聲道虛擬訊號位於270度。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增益動態調節之音效輸出裝置,其中該左環繞聲道虛擬訊號位於135度,該右環繞聲道虛擬訊號位於225度。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增益動態調節之音效輸出裝置,其中該左聲道增益與該右聲道增益相同。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增益動態調節之音效輸出裝置,其中該中心聲道增益、該左環繞聲道增益及該右環繞聲道增益相同。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增益動態調節之音效輸出裝置,其中轉動角度為90度時,該中心聲道增益正相關於該雙聲道相關性,該左聲道增益與該右聲道增益負相關於該雙聲道相關性。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增益動態調節之音效輸出裝置,其中該中心聲道增益以一第一函式計算,該左聲道增益及該右聲道增益以一第二函式計算,該第一函式不同於該第二函式。
TW107131315A 2018-09-06 2018-09-06 增益動態調節之音效控制方法及音效輸出裝置 TWI6835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1315A TWI683582B (zh) 2018-09-06 2018-09-06 增益動態調節之音效控制方法及音效輸出裝置
US16/559,038 US10924879B2 (en) 2018-09-06 2019-09-03 Sound effect controlling method and sound outputting device with dynamic gain adjustm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1315A TWI683582B (zh) 2018-09-06 2018-09-06 增益動態調節之音效控制方法及音效輸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3582B true TWI683582B (zh) 2020-01-21
TW202011751A TW202011751A (zh) 2020-03-16

Family

ID=69720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1315A TWI683582B (zh) 2018-09-06 2018-09-06 增益動態調節之音效控制方法及音效輸出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924879B2 (zh)
TW (1) TWI68358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25560A1 (en) * 2005-08-01 2007-02-01 Sony Corporation Audio processing method and sound field reproducing system
CN1937854A (zh) * 2005-09-22 2007-03-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再现双声道虚拟声音的装置和方法
CN103546838A (zh) * 2012-07-11 2014-01-29 王大中 建立最佳化扬声器声场的方法
WO2014106375A1 (zh) * 2013-01-07 2014-07-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TW201828712A (zh) * 2017-01-16 2018-08-01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根據單聲道音訊資料提供立體聲效果的影音處理方法及影音處理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21206A (en) * 1996-10-02 2000-02-01 Lake Dsp Pty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spatialised audio
JPH11220797A (ja) * 1998-02-03 1999-08-10 Sony Corp ヘッドホン装置
GB0419346D0 (en) * 2004-09-01 2004-09-29 Smyth Stephen M F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headphone virtualisation
EP2428813B1 (en) * 2010-09-08 2014-02-26 Harman Beck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Head Tracking System with Improved Detection of Head Rotation
MY188581A (en) * 2015-11-17 2021-12-22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 Headtracking for parametric binaural output system and method
US10251012B2 (en) * 2016-06-07 2019-04-02 Philip Raymond Schaef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alistic rotation of stereo or binaural audio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25560A1 (en) * 2005-08-01 2007-02-01 Sony Corporation Audio processing method and sound field reproducing system
CN1937854A (zh) * 2005-09-22 2007-03-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再现双声道虚拟声音的装置和方法
CN103546838A (zh) * 2012-07-11 2014-01-29 王大中 建立最佳化扬声器声场的方法
WO2014106375A1 (zh) * 2013-01-07 2014-07-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TW201828712A (zh) * 2017-01-16 2018-08-01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根據單聲道音訊資料提供立體聲效果的影音處理方法及影音處理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1751A (zh) 2020-03-16
US10924879B2 (en) 2021-02-16
US20200084565A1 (en) 2020-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67618B2 (en) Adaptive ambisonic binaural rendering
JP2022167932A (ja) 没入型オーディオ再生システム
US10728683B2 (en) Sweet spot adaptation for virtualized audio
US9088858B2 (en) Immersive audio rendering system
CN104041081B (zh) 声场控制装置、声场控制方法、程序、声场控制系统和服务器
JP5499513B2 (ja) 音響処理装置、音像定位処理方法および音像定位処理プログラム
US20190069114A1 (en) Audio processing device and audio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US20190349705A9 (e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to adapt virtualizer sweet spot
TWI709131B (zh) 音訊場景處理技術
US11863965B2 (en) Interaural time difference crossfader for binaural audio rendering
CN112806030A (zh) 空间音频处理
TWI683582B (zh) 增益動態調節之音效控制方法及音效輸出裝置
US1087193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 (VR) streaming with reduced audio latency
CN110881157B (zh) 正交基底修正的音效控制方法及音效输出装置
CN110881164B (zh) 增益动态调节的音效控制方法及音效输出装置
TWI714962B (zh) 聲音訊號的能量分布修正方法及其系統
TWI698132B (zh) 音效輸出裝置、運算裝置及其音效控制方法
CN111615044B (zh) 声音信号的能量分布修正方法及其系统
Yuan et al. Sound image externalization for headphone based real-time 3D audio
TWI688280B (zh) 正交基底修正之音效控制方法及音效輸出裝置
CN110740415A (zh) 音效输出装置、运算装置及其音效控制方法
TW201914315A (zh) 穿戴式音訊處理裝置及其音訊處理方法
TW202031059A (zh) 聲音訊號修正方法與系統
WO2023215405A2 (en) Customized binaural rendering of audio content
WO2023072888A1 (en) Rendering volumetric audio 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