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73074B - 免手持式擠乳器 - Google Patents

免手持式擠乳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73074B
TWI673074B TW107103280A TW107103280A TWI673074B TW I673074 B TWI673074 B TW I673074B TW 107103280 A TW107103280 A TW 107103280A TW 107103280 A TW107103280 A TW 107103280A TW I673074 B TWI673074 B TW I67307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hands
suction hole
free
breas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3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32146A (zh
Inventor
金相河
Original Assignee
金相河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金相河 filed Critical 金相河
Priority to TW107103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73074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32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21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30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3074B/zh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一種免手持式擠乳器係穿戴於一母親的乳房,用以自由地進行擠乳作業,而不用藉由她的手扶持。在本發明中,免手持式擠乳器係藉由一吸附單元接觸母親的乳房,且藉由一儲存容器儲存經由吸附單元排出的母乳,儲存容器設置於一垂直方向與吸附單元相互垂直,或是沿一特定的角度自吸附單元向後地傾斜,使得免手持式擠乳器在一與母親的乳房接觸的狀態下,係經由胸罩穩定地固定於母親的乳房,因此,免手持式擠乳器不用藉由她的手扶持而自由地進行擠乳作業。

Description

免手持式擠乳器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擠乳器,尤其是指一種免手持式擠乳器係穿戴於母親的乳房上,藉以自由地進行擠乳,且不用藉由手扶持住。
一位孕婦在懷孕期間會有乳房充盈的現象,而在分娩後一周內母乳會經歷初乳至成熟乳的變化,且母乳的量會在三到五天內逐漸減少。如果母親(即分娩後的孕婦)的母乳沒有被她的嬰兒哺食,則她的乳房將會有疼痛感地變硬且變熱,甚至有可能導致乳房腫脹。為了避免孕婦的乳房腫脹,一天哺乳的次數應落在8至12次,若哺乳並沒有在一個適當的時間進行,母乳也應該被強制地自孕婦的乳房排出。為了強制排出乳房內的母乳,擠乳器(或是擠奶機)是普遍被使用的工具。
一般來說,擠乳器是一種用來強制排出分娩後所製造的初乳或是排出哺乳後所殘留的母乳的裝置。按照擠乳方式的不同,擠乳器可以分成兩種,一種為利用按壓一呈吸管狀的真空球排出母乳的手動擠乳器,一種為利用一電動泵浦排出母乳的自動擠乳器。在 手動擠乳器中,真空球係藉由母親的一手週期性地加壓,一呈漏斗狀的吸附單元係接觸母親的乳房,並藉由母親的另一手扶持,使得母乳可自母親的乳房排出。然而,藉由手動擠乳器排出的母乳的數量相對較少,且母親需要耗費很大的力氣去按壓真空球,以將母乳自其乳房中排出。因此,近來自動擠乳器已被廣泛地運用。
然而,與手動擠乳器同樣不方便的是自動擠乳器在使用時,仍需要用一手扶持住漏斗狀的吸附單元,造成母親在使用時無法去做其他事情。此外,不論手動擠乳器或自動擠乳器在使用時,都會使母親的身體裸露在外,於是母親僅能在自家或是特定場所使用,不能在其他地方使用。因此,手動擠乳器與自動擠乳器在其使用時機與場所有許多限制。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許多不同結構的免手持式擠乳器的專利文獻相繼被提出,利用將免手持式擠乳器耦接於胸罩上,使得母親係利用穿戴的方式自由地進行擠乳,而不用使用一手扶持住擠乳器,如韓國專利文件註冊地100947668號(註冊於2010年3月8日)、韓國專利註冊文件第101333536號(註冊於2013年3月21日)、美國專利第8137153號(公告於2012年3月20日)、美國專利第8307453號(公告於2012年11月13日)、美國專利第6764377號(公告於2004年7月20日)、美國專利8192247號(公告於2012年6月5日)與美國專利第8500679號(公告於2013年8月6日)之專利文獻。
然而,先前技術中的免手持式擠乳器都必 須包含一背帶結構或是一胸罩型結構,藉以使母親在擠乳時,一吸附單元可以接觸母親的乳房,卻也因此增加了免手持式擠乳器的體積。有些免手持式擠乳器更需要搭配特定的胸罩或是衣物,也因此增加了購買免手持式擠乳器的花費。此外,有些免手持式擠乳器係在胸罩上穿孔使得吸附單元得以接觸母親的乳房,而免手持式擠乳器的一母乳容器則設置於胸罩外,使得自乳房排出的母乳的數量增加時,母乳容器會向前傾倒。因此,當母乳容器內的母乳到達一定數量時,仍需要藉由母親的手扶持住免手持式擠乳器,造成使用上的不方便。
另一方面,先前技術中其他的免手持式擠乳器揭露於美國專利號第8702646號(公告於2014年4月22日)與韓國專利申請號第1020110009666號(公告於2011年1月28日)之專利文獻,免手持式擠乳器係設置於母親的胸罩內部,免去了先前技術中的胸罩型固定結構,也因此降低了製造成本與解決上述使用不方便的問題。然而,在上述美國專利號第8702646號之專利文獻中,免手持式擠乳器需額外添加一黏著材料使得吸附單元得以接觸母親的乳房,也因此增加了製造的成本;而在上述韓國專利申請號第1020110009666號之專利文獻中,免手持式擠乳器吸附於乳房的吸附力較弱。因此,上述的免手持式擠乳器仍有使用上不方便的問題。
有鑒於在先前技術中,手動擠乳器、自動 擠乳器與免手持式擠乳器使用上不方便的種種問題。本發明之一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免手持式擠乳器係利用固定於胸罩上的方式穿戴於母親的乳房,因此可以自由且不用藉由手扶持地進行擠乳。
本發明為解決先前技術之問題,所採用之必要技術手段為提供一種免手持式擠乳器,包含一吸附單元、一吸力腔室、一防止回流單元與一儲存容器。
吸附單元係呈一漏斗狀,具有一吸附表面與一吸力筒。吸附表面係用以接觸一母親之一乳房。吸力筒係自吸附表面沿一垂直於吸附表面之垂直方向向後延伸,並具有一第一吸力孔。第一吸力孔係沿一平行於吸附表面之水平方向延伸開設於吸力筒之一內周面之一筒底部。
吸力腔室具有一延伸部與一第一耦接部。延伸部係用以插接性地連結於吸力筒之一後筒部,並具有一連結管,連結管係設置於延伸部之頂部之一端,用以連結一吸力線與一第二吸力孔,第二吸力孔係沿一平行於該吸附表面之水平方向或沿一自吸附表面向後傾斜20至50度之傾斜方向開設於吸力腔室之一內周面之一腔室底部。第一耦接部係自延伸部向下延伸,並開設有一用以與第二吸力孔連通之第三吸力孔。
防止回流單元係耦接於第一耦接部之低周邊。儲存容器係耦接於第一耦接部之低周邊,並沿一在水平方向與吸附表面相平行之方向或沿一與吸附表面呈一夾角為20度至50度之向後傾斜角度方向延伸設置, 用以儲存自防止回流單元排出之母乳。
在上述必要技術手段的基礎下,本發明所衍生之一附屬技術手段為使免手持式擠乳器之第一耦接部包含一第一連結件與一第二連結件,第一連結件係開設有上述第三吸力孔,第二連結件係環設於第一連結件,並與第一連結件間具有一固定距離,用以耦接儲存容器之上周邊,且防止回流單元包含一第二耦接部與一對防止回流片,第二耦接部係鎖固於第一連結件,上述防止回流片係設置於第二耦接部之底部,用以防止儲存容器內之母乳回流至吸力腔室。
在上述必要技術手段的基礎下,本發明所衍生之一附屬技術手段為使免手持式擠乳器之吸附單元更包含一校準件,校準件係設置於吸力筒之末端,用以組接於一開設於吸力腔室之延伸部內之校準槽,校準件普遍呈半圓型或半橢圓型,校準槽係對應地呈半圓型或半橢圓型,藉以使吸力腔室不可轉動地固設於吸力筒。
在上述必要技術手段的基礎下,本發明所衍生之一附屬技術手段為使免手持式擠乳器之吸力腔室包含一連結部,連結部係用以連結延伸部與第一耦接部,藉以使第二吸力孔與第三吸力孔係垂直地彼此連通,連結部之外徑係小於第三吸力孔之內徑,且連結部之內徑係與第二吸力孔之內徑相等。
在上述必要技術手段的基礎下,本發明所衍生之一附屬技術手段為使免手持式擠乳器更包含一前端蓋與一後端蓋,前端蓋係耦接於吸附單元的中心,後 端蓋具有一後端蓋前表面與一後端蓋後表面,後端蓋前表面係可拆卸地耦接於前端蓋之一前端蓋後表面,後端蓋後表面係一曲面,後端蓋之底部開設有一插槽,插槽係用以在一組合狀態下供儲存容器插入第一耦接部,組合狀態係指前端蓋耦接於後端蓋時。
承上所述,本發明所提供之免手持式擠乳器係藉由吸附單元接觸於母親的乳房,且儲存容器係垂直地設置於吸附單元或是傾斜地設置於吸附單元,用以儲存經由吸附單元排出的母乳,使得免手持式擠乳器係經由胸罩穩定地固設於母親的乳房,因此,母親不需要藉由手來扶持免手持是擠乳器,更可以自由地進行擠乳。
1‧‧‧電動泵浦
1-1‧‧‧顯示屏
1-2‧‧‧控制鈕
10、40‧‧‧免手持式擠乳器
11‧‧‧吸附單元
111‧‧‧吸附表面
112‧‧‧吸力筒
112a‧‧‧第一吸力孔
113‧‧‧校準件
12、42‧‧‧吸力腔室
121、421‧‧‧延伸部
121-1、421-1‧‧‧連結管
121-2‧‧‧校準槽
121a、421a‧‧‧第二吸力孔
122、422‧‧‧第一耦接部
122-1、422-1‧‧‧第一連結件
122-2、422-2‧‧‧第二連結件
122a、422a‧‧‧第三吸力孔
123、423‧‧‧連結部
13‧‧‧防止回流單元
131‧‧‧第二耦接部
132‧‧‧防止回流片
14‧‧‧儲存容器
141‧‧‧刻度
2‧‧‧吸力線
21‧‧‧前端蓋
22‧‧‧後端蓋
22a‧‧‧插槽
30‧‧‧胸罩
423-1‧‧‧鎖固槽
B‧‧‧乳房
第一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免手持式擠乳器之組合狀態之立體示意圖;第二圖係顯示第一圖之免手持式擠乳器之爆炸圖;第三圖係顯示第二圖之免手持式擠乳器之立體剖面圖;第四圖係顯示第一圖之免手持式擠乳器之側視圖;第五圖係顯示第一圖之免手持式擠乳器固定於胸罩之側視圖;第六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免手持式擠乳器所加壓擠出之母乳自吸附單元排出至儲存容器之流動狀態之側視圖;第七圖係顯示第六圖之免手持式擠乳器耦接於電動泵浦 之立體示意圖;第八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免手持式擠乳器之爆炸圖;第九圖係顯示第八圖所示之免手持式擠乳器之另一視角之爆炸圖;第十圖係顯示第八圖所示之免手持式擠乳器之組合狀態剖面圖;第十一圖係顯示第八圖所示之免手持式擠乳器固定於胸罩之固定狀態之側視圖;第十二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免手持式擠乳器之組合狀態之立體示意圖;第十三圖係顯示第十二圖所示之免手持式擠乳器之爆炸圖;第十四圖係顯示第十三圖所示之免手持式擠乳器之立體剖面圖;第十五圖係顯示第十二圖所示之免手持式擠乳器之側視圖;以及第十六圖係顯示第十二圖所示之免手持式擠乳器固定於胸罩之固定狀態之側視圖。
本發明所提供之免手持式擠乳器之最佳實施模式包含:一吸附單元,係呈一漏斗狀,具有一吸附表面與一吸力筒,吸附表面係用以接觸一母親之一乳房,吸力筒係自吸附表面沿一垂直於吸附表面之垂直方 向向後延伸,並具有一第一吸力孔,第一吸力孔係沿一平行於吸附表面之水平方向延伸開設於吸力筒之一內周面之一筒底部;一吸力腔室,具有一延伸部與一第一耦接部,延伸部係用以插接性地連結於吸力筒之一後筒部,延伸部具有一連結管,連結管係設置於吸力腔室之一頂部之一端,用以連結一吸力線與一第二吸力孔,第二吸力孔係沿一平行於吸附表面之水平方向或沿一自吸附表面向後傾斜20至50度之傾斜方向開設於吸力腔室之一內周面之一腔室底部,第一耦接部係自延伸部向下延伸,並開設有一用以與第二吸力孔連通之第三吸力孔;一防止回流單元,係耦接於第一耦接部之低周邊;以及一儲存容器,係耦接於第一耦接部之低周邊,並沿一在水平方向與吸附表面相平行之方向或沿一與吸附表面呈一夾角為20度至50度之向後傾斜角度方向延伸設置,用以儲存自防止回流單元排出之母乳。
下面將結合示意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更詳細的描述。根據下列描述和申請專利範圍,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徵將更清楚。需說明的是,圖式均採用非常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例,僅用以方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揭露本發明之前,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以下所揭露的實施例僅為本發明眾多實施例中的一些範例,並非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因此,以下所揭露明確的結構與功能細節並不能解釋為對本發明的限制,而僅僅是本發明申請專 利範圍的基礎,且是一種具代表性的基礎可教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通常知識者在不變更本發明的技術思想或必要特徵的範圍下,也能夠以其它具體實施形式實現。
更進一步地說明,在說明書內容的描述中,本發明實施例會用對應的參考數字表示對應的部分。而且,描述中所使用與提及的術語僅用以描述特定實施例之用,並非作為本發明的限制。除非文中另外清楚的指出,在此所使用的單數「一(「a」、「an」)」以及「該(「the」)」係意圖包含複數形式。可進一步理解的是,當用在說明書中時,「包含(including)」以及/或「包含(having)」一詞說明陳述的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元件以及/或組件的存在,但並不排除有另外一個或多個其他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元件成分以及/或其群組的存在或添加。
除非有其他的定義,在此所使用的所有術語(包含技術性的術語或科學性的術語)皆與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理解的意思相同,並且不應詮釋為具有過度廣泛的意義,也不應詮釋為具有過度限縮的意義。
以下將結合示意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與技術特徵進行更詳細的描述。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三圖,其中,第一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免手持式擠乳器之組合狀態之立體示意圖;第二圖係顯示第一圖之免手持式擠乳器之爆炸圖;以及第三圖係顯示第二圖之免手持 式擠乳器之立體剖面圖。
如第一圖至第三圖所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免手持式擠乳器10包含一吸附單元11、一吸力腔室12、一防止回流單元13與一儲存容器14。
如第二圖與第三圖所示,吸附單元11係呈一漏斗狀或是一杯子狀,藉向後壓的方式以容納一母親的一乳房,並且包含一吸附表面111,吸附表面111係用以接觸並吸附於母親的乳房。在本實施例中,吸附表面111是採用彈性材料用以對應到一女性使用者的乳房形狀。舉例來說,吸附表面111是由矽膠所製造。
更進一步地說明,吸附單元11包含一吸力筒112,吸力筒112係自吸附表面111背向地凸伸出。如第三圖所示,吸力筒112係自吸附表面111沿一垂直於吸附表面111之垂直方向向後延伸,並且呈一內部空心的筒狀。吸力筒112具有一第一吸力孔112a,第一吸力孔112a係沿一平行於吸附表面111之水平方向開設於吸力筒112之內周面之一筒底部,即與吸力筒112的凸伸方向垂直。因此,母乳係自母親的乳房經由吸力筒112的第一吸力孔112a被加壓擠出(pumped)傳遞至吸力腔室12。
如第二圖與第三圖所示,吸力腔室12係藉由吸力線2(請參閱第七圖)連結一電動泵浦1(或是一手動泵浦,如一吸管狀的真空球),並且藉由電動泵浦1的運作,使得吸力腔室12內部形成一真空狀態,以便容納在吸附單元11的母親的乳房係藉由吸力腔室12內部的壓力不同而受到擠壓,因此,母乳係自乳房被排出。
如第二圖與第三圖所示,吸力腔室12包含一延伸部121,延伸部121係用以插接性地連結於吸力筒112之一後筒部。延伸部121具有一連結管121-1,連結管121-1係設置於延伸部121之頂部之一端,用以連結吸力線2與一第二吸力孔121a。第二吸力孔121a係開設於延伸部121之內周面之底部,藉此垂直地對齊吸力筒112之第一吸力孔112a,用以與第一吸力孔112a彼此連通。
如第三圖所示,吸力腔室12更具有一第一耦接部122,第一耦接部122係自延伸部121沿一垂直於延伸部121之垂直方向向下延伸,藉此耦接防止回流單元13與儲存容器14,並具有一第三吸力孔122a,第三吸力孔122a係開設於第一耦接部122之內周面之底部,藉此垂直地對齊第二吸力孔121a,用以與第二吸力孔121a彼此連通。
更進一步地說明,如第二圖所示,吸力腔室12包含一連結部123,連結部123係用以連結延伸部121與第一耦接部122。連結部123係一導管,用以使第二吸力孔121a與第三吸力孔122a垂直地彼此連通。在本實施例中,連結部123的內徑係小於第三吸力孔122a的內徑,且與第二吸力孔121a的內徑相等。
另一方面,延伸部121、第一耦接部122與連結部123係藉由單一模具的射出成型(或是二次射出成型)方式一體成型地構成吸力腔室12。除此之外,也可藉由射出成型的方式各自獨立地製造出上述延伸部121、第一耦接部122與連結部123,並且藉由鎖固的方式 依序耦接。
如第三圖所示,第一耦接部122包含一第一連結件122-1與一第二連結件122-2。第一連結件122-1係耦接於防止回流單元13的上周邊,並具有第三吸力孔122a,第三吸力孔122a係開設於第一耦接部122之內周面之底部,藉此垂直地對齊第二吸力孔121a,用以與第二吸力孔121a彼此連通。第二連結件122-2係以一固定距離環設於第一連結件122-1的外緣,藉以耦接於儲存容器14的上緣。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結件122-1與第二連結件122-2之內周面係分別具有螺紋,藉此分別鎖固於防止回流單元13與儲存容器14的外周面。
如第二圖與第三圖所示,防止回流單元13係沿一垂直方向耦接於第一耦接部122。也就是說,防止回流單元13係沿一垂直於吸附單元11之吸附表面111的垂直方向設置。防止回流單元13包含一第二耦接部131與一對防止回流片132,第二耦接部131係鎖固於第一耦接部122的第一連結件122-1,上述防止回流片132係設置於第二耦接部131的底部,用以防止儲存在儲存容器14內的母乳回流至吸力腔室12。
如第二圖與第三圖所示,防止回流片132係藉由如矽等材料所製成的相對較薄的片狀結構,且用以隔絕儲存容器14與吸力腔室12之間的空間,或是依據電動泵浦1的操作而形成一封閉狀態。舉例來說,如果藉由電動泵浦1產生的一吸力,防止回流片132係相互緊密接觸,用以隔絕儲存容器14與吸力腔室12之間的空間; 如果免手持式擠乳器係處在一壓縮狀態(即一非吸力狀態),上述封閉狀態係被形成以將母乳傳遞至儲存容器14。
儲存容器14係一母乳瓶,用以儲存自母親的乳房加壓擠出的母乳,且沿著其上周邊鎖固於第一耦接部122的第二連結件122-2。如果儲存的母乳裝滿儲存容器14,儲存容器14可以受操作地自吸力腔室12分離,並且被保存在一特定的地方。
如第二圖所示,儲存容器14的外周面上係具有刻度141,藉以檢查儲存容器14內母乳的量。雖然圖未繪示,但是也可設置一溫度感測器於儲存容器14的一側,用以感側儲存容器14內母乳的溫度。上述溫度感測器可為一感溫變色感測器(state change temperature sensor),即一種利用顏色表示溫度變化的紀錄標籤。
在本發明中,儲存容器14是母乳瓶,但是除了母乳瓶,也可以為一母乳袋。上述母乳袋的導入口係緊配地環設於第一耦接部122之第二連結件122-2的外周面,再利用一鬆緊帶緊束於第二連結件122-2的外表面,藉以使母乳袋固定於第二連結件122-2的外周面。
如第三圖所示,吸附單元11更包含一校準件113,校準件113係設置於吸力筒112的末端,用以組裝於一開設於吸力腔室12之延伸部121內之校準槽121-2。
校準件113係至少有一側被一直線截斷,使得校準件113普遍呈半圓型或半橢圓型。於是,校準槽121-2係呈一半圓型或一半橢圓型。在上述情況下,校準 件113係插接性地連結於校準槽121-2,使得吸力腔室12不可旋轉地固設於吸力筒112。
第四圖係顯示第一圖之免手持式擠乳器之側視圖,而第五圖係顯示第一圖之免手持式擠乳器固定於胸罩之側視圖。
請參閱第四圖與第五圖,本發明所提供之免手持式擠乳器10包含吸附單元11、吸力腔室12、防止回流單元13與儲存容器14,且上述吸附單元11、吸力腔室12、防止回流單元13與儲存容器14係依序耦接。在本實施例中,吸力腔室12係沿垂直於吸附單元11之吸附表面111的垂直方向設置,且儲存容器14係沿平行於吸附表面111之平行方向設置。也就是說,自吸附單元11至儲存容器14的整體架構大致上呈一“┐”的形狀,使得免手持式擠乳器10穩定地接觸於母親的乳房,且藉由胸罩30固定於乳房上。
比照先前技術中的免手持式擠乳器,在吸附單元與儲存容器之間的耦合結構並未呈一“┐”的形狀,因此傾斜一固定角度,大約是45度,使得先前技術中的免手持式擠乳器經由胸罩固定於乳房上時,吸附單元與儲存容器是彎曲的,從而無法被胸罩穩定地支撐。相反地,本發明所提供之免手持式擠乳器10自吸附單元11至儲存容器14的整體架構呈一“┐”的形狀,且連結部123的外徑小於延伸部121與第一耦接部122,藉以形成免手持式擠乳器10的一頸部,使得胸罩30的低端部插接於連結部123,因此,免手持式擠乳器10可以穩定地固定 於母親的乳房。
第六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免手持式擠乳器所加壓擠出之母乳自吸附單元排出至儲存容器之流動狀態之側視圖;第七圖係顯示第六圖之免手持式擠乳器耦接於電動泵浦之立體示意圖。
請一併參閱第二圖、第六圖與第七圖,如果電動泵浦1受操作地使吸力腔室12的內部變成一真空狀態或是一氣壓狀態,插接在吸力腔室12內的吸附單元11係受到壓縮,從而使得乳房B受到吸附單元11的刺激而排出母乳。之後,自乳房B排出的母乳係流經吸力筒112之第一吸力孔112a與第二吸力孔121a,並經由防止回流單元13排至儲存容器14。
也就是說,電動泵浦1產生的吸力係依序地傳遞至吸力線2、吸力腔室12、吸附單元11與乳房B,並且週期性地刺激乳房B,從而進行擠乳作業。此時,回流止檔單元13的成對防止回流片132係相互緊配,以隔絕吸力腔室12與儲存容器14之間的空間,使得自乳房B排出的母乳暫時性地收集於吸附單元11與防止回流片132上方的空間。在上述狀態下,如果吸力消失且電動泵浦1受操作地產生一壓縮力,上述成對防止回流片132會藉由壓縮力而彼此分離,因此受加壓擠出的母乳即可排出至儲存容器14的內部保存。
另一方面,根據本發明,電動泵浦1包含一顯示屏1-1、複數個控制鈕1-2與一控制器(圖未繪示)。較佳者,電動泵浦1更可包含一狀態顯示燈,用以 顯示電動泵浦1的操作狀態。
舉例來說,顯示屏1-1是一液晶顯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用以顯示電動泵浦1的一操作狀態、擠乳作業時間與加壓擠出的母乳的量。此外,顯示屏1-1也可顯示一真空壓力、一經由一獨立溫度感測器(設置於儲存容器或是吸力線)量測的母乳溫度等相關資訊。
複數個控制鈕1-2包含一電源鈕、一停止鈕、一真空壓力控制鈕用以控制真空壓力的大小、一擠乳作業時間控制鈕用以控制擠乳作業時間以及一擠乳作業時間設置鈕或一擠乳量設置鈕。
控制器針對上述複數個控制鈕1-2的反應控制電動泵浦1的操作。比方說,控制器以擠乳作業時間與真空壓力強度作為基礎計算加壓擠出的母乳量,並將計算結果顯示於顯示屏1-1。較佳者,控制器可使溫度感測器感測到的溫度即時顯示於顯示屏1-1。
第八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免手持式擠乳器之爆炸圖;第九圖係顯示第八圖所示之免手持式擠乳器之另一視角之爆炸圖;第十圖係顯示第八圖所示之免手持式擠乳器之組合狀態剖面圖;以及第十一圖係顯示第八圖所示之免手持式擠乳器固定於胸罩之固定狀態之側視圖。
請參閱第八圖至第十一圖,如圖所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提供之免手持式擠乳器包含吸附單元11、吸力腔室12、防止回流單元13以及儲存容器14,與 第一圖至第三圖所示的免手持式擠乳器10相同,且操作方式亦與免手持式擠乳器10相同。不過在第二實施例中,免手持式擠乳器更包含一前端蓋21與一後端蓋22。
更詳細地說,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提供之免手持式擠乳器包含前端蓋21與後端蓋22。後端蓋22在被胸罩30環繞的部分具有一特定曲面,藉以避免吸力腔室12固定於胸罩30時,吸力腔室12的後端造成胸罩30變形,因此改良了其外觀,而前端蓋21係用以可拆卸地耦接於後端蓋22。
如第八圖所示,前端蓋21耦接於吸附單元11的中心。因為前端蓋21的前表面要緊密地接觸母親的乳房,所以前端蓋21係由相對較軟的材料製成,用以避免異物感與壓縮時所產生的疼痛感,前端蓋21的後表面係採用相對較硬的材料,藉以穩定地耦接於後端蓋22。例如前端蓋21可由一合成樹脂(塑膠)所製成,並具有相對較高的剛性,且將一軟矽膠設置於前端蓋21的前表面。
如第九圖與第十一圖所示,後端蓋22的後端具有特定曲面,並包含一開設於後端蓋22底部的插槽22a,藉以在前端蓋21與後端蓋22相互耦接的狀態下插接於儲存容器14,並且使儲存容器14穩定地耦接於第一耦接部122的第二連結件122-2。後端蓋22係由一合成樹脂(塑膠)所製成,並具有相對高的剛性,以致於即便後端蓋22的後半部固定於胸罩30上,後端蓋22也不會因此而變形。
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提供之免手持式擠乳器之後端蓋22具有一特定曲面,特定曲面係設置於藉由胸罩30固定的免手持式擠乳器的後端部。於是,當胸罩30固定於免手持式擠乳器時,上述後端蓋22的曲面(呈一峰狀)係投射於胸罩30上,使得在母親的前方視角觀看時,胸罩30亦呈一峰狀,因此改良了免手持式擠乳器的外觀。
第十二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免手持式擠乳器之組合狀態之立體示意圖;第十三圖係顯示第十二圖所示之免手持式擠乳器之爆炸圖;以及第十四圖係顯示第十三圖所示之免手持式擠乳器之立體剖面圖。
與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提供之免手持式擠乳器10相同,如第十二圖至第十四圖所示,第三實施例所提供之一種免手持式擠乳器40,包含一吸附單元11、一吸力腔室42、一防止回流單元13與一儲存容器14。在這個情況下,第三實施例所提供之免手持式擠乳器40之吸力腔室42的結構係與第一實施例所提供之免手持式擠乳器10不同,因此,以下將針對吸力腔室42進行詳細地說明。
如第十三圖與第十四圖所示,第三實施例所提供之免手持式擠乳器40之吸力腔室42包含一延伸部421,延伸部421與第一實施例所提供之免手持式擠乳器10的吸力腔室12相同。
延伸部421具有一連結管421-1,連結管 421-1係設置於延伸部421之頂部之一端,用以連結吸力線2(請參閱第七圖)與一第二吸力孔421a。第二吸力孔421a係開設於延伸部421之內周面之底部,藉此垂直地對齊吸力筒112之第一吸力孔112a,用以與第一吸力孔112a彼此連通。
如第十四圖所示,吸力腔室42包含一第一耦接部422,第一耦接部422係自延伸部421向下延伸,藉此耦接防止回流單元13與儲存容器14,並具有一第三吸力孔422a,第三吸力孔422a係開設於第一耦接部422之內周面之底部,藉此垂直地對齊第二吸力孔421a,用以與第二吸力孔421a彼此連通。較佳者,如第十三圖所示,吸力腔室42包含一連結部423,連結部423係向後地設置於延伸部421之底部,並沿一大約是20至50度的特定角度傾斜,較佳者為30至45度,藉以使延伸部421與第一耦接部422彼此連結。
如第十四圖所示,連結部423係一導管,向後地設置於延伸部421之底部,並沿一大約是20至50度的特定角度傾斜,較佳者為30至45度,用以使第二吸力孔421a連通於第三吸力孔422a。連結部423的外徑係小於第三吸力孔422a的內徑,且連結部423的內徑係與第二吸力孔421a的內徑相等。
較佳者,如第十四圖所示,連結部423更包含一鎖固槽423-1,鎖固槽423-1係向內凹設於連結部423之外周面的背側,藉以供胸罩30的底端部插接,並鎖固於胸罩30的底端部。從而胸罩30的底端部係插接並鎖 固於連結部423的鎖固槽423-1,免手持式擠乳器40可以藉由胸罩30的彈性穩定地固定於乳房。
另一方面,延伸部421、第一耦接部422與連結部423係藉由單一模具的射出成型(或是二次射出成型)方式一體成型地構成吸力腔室42。除此之外,也可藉由射出成型的方式各自獨立地製造出上述延伸部421、第一耦接部422與連結部423,並且藉由鎖固的方式依序耦接。
如第十三圖所示,第一耦接部422包含一第一連結件422-1與一第二連結件422-2。第一連結件422-1係耦接於防止回流單元13的上周邊,並具有第三吸力孔422a,第三吸力孔422a係開設於第一耦接部422之內周面之底部,藉此垂直地對齊第二吸力孔421a,用以與第二吸力孔421a彼此連通。第二連結件422-2係以一固定距離環設於第一連結件422-1的外緣,藉以耦接於儲存容器14的上緣。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結件422-1與第二連結件422-2之內周面係分別具有螺紋,藉此分別鎖固於防止回流單元13與儲存容器14的外周面。
第十五圖係顯示第十二圖所示之免手持式擠乳器之側視圖;以及第十六圖係顯示第十二圖所示之免手持式擠乳器固定於胸罩之固定狀態之側視圖。
請一併參閱第十五圖與第十六圖,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所提供之免手持式擠乳器40包含吸附單元11、吸力腔室42、防止回流單元13與儲存容器14,其中,吸力腔室42之連結部423係向後地設置於延伸部421的底 部,並沿大約為20至50度的特定角度傾斜,較佳者為30至45度。也就是說,吸力腔室42之連結部423係沿與吸附表面111呈大約20至50度的特定角度傾斜地設置。此時,連結部423更包含鎖固槽423-1,鎖固槽423-1係向內凹設於連結部423之外周面之背側,藉以供胸罩30的底端部插接,並鎖固於胸罩30的底端部,使得胸罩30的底端部係穩定地鎖固於連結部423的鎖固槽423-1,並使得免手持式擠乳器40係緊密地接觸於乳房。
另一方面,就如同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所提供之免手持式擠乳器40包含前端蓋21與後端蓋22,如第八圖與第九圖所示。在第三實施例中,儲存容器14係以一特定角度向後地傾斜設置,因此,後端蓋22之插槽22a係設置於後端蓋22的底部,並且自後端蓋22的底部延伸至後端,藉以與儲存容器14的配置一致。
藉由以上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述,係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發明之特徵與精神,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之範疇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於本發明所欲申請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

Claims (4)

  1. 一種免手持式擠乳器,包含:一吸附單元,係呈一漏斗狀,具有一吸附表面與一吸力筒,該吸附表面係用以接觸一母親之一乳房,該吸力筒係自該吸附表面沿該吸附表面之一垂直方向向後延伸,並具有一第一吸力孔,該第一吸力孔係沿該吸附表面之一水平方向延伸開設於該吸力筒之一內周面之一筒底部;一吸力腔室,具有一延伸部與一第一耦接部,該延伸部係用以插接性地連結於該吸力筒之一後筒部,該延伸部具有一連結管,該連結管係設置於該吸力腔室之一頂部之一端,用以連結一吸力線與一第二吸力孔,該第二吸力孔係沿一平行於該吸附表面之水平方向或沿一自該吸附表面向後傾斜20至50度之傾斜方向開設於該吸力腔室之一內周面之一腔室底部,該第一耦接部係自該延伸部向下延伸,並開設有一用以與該第二吸力孔連通之第三吸力孔;一防止回流單元,係耦接於該第一耦接部之一低周邊;以及一儲存容器,係耦接於該第一耦接部之該低周邊,並沿一與該吸附表面相平行之方向或沿一與該吸附表面呈一夾角為20度至50度之向後傾斜角度方向延伸設置,用以儲存自該防止回流單元排出之母乳;其中,該第一耦接部包含一第一連結件與一第二連結件,該第一連結件係開設該第三吸力孔,該第二連結 件係環設於該第一連結件,並與該第一連結件間具有一固定距離,用以耦接該儲存容器之一上周邊,且該防止回流單元包含一第二耦接部與一對防止回流片,該第二耦接部係鎖固於該第一連接件,該對防止回流片係設置於該第二耦接部之底部,用以防止該儲存容器內之母乳回流至該吸力腔室。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免手持式擠乳器,其中,該吸附單元更包含一校準件,該校準件係設置於該吸力筒之末端,用以組接於一開設於該吸力腔室之該延伸部內之校準槽,校準件普遍呈半圓型或半橢圓型,校準槽係對應地呈半圓型或半橢圓型,藉以使該吸力腔室不可轉動地固設於該吸力筒。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免手持式擠乳器,其中,該吸力腔室包含一連結部,該連結部係用以連結該延伸部與該第一耦接部,藉以使該第二吸力孔與該第三吸力孔係垂直地彼此連通,該連結部之外徑係小於該第三吸力孔之內徑,且該連結部之內徑係與該第二吸力孔之內徑相等。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免手持式擠乳器更包含,一前端蓋與一後端蓋,該前端蓋係耦接於該吸附單元的中心,該後端蓋具有一後端蓋前表面與一後端蓋後表面,該後端蓋前表面係可拆卸地耦接於該前端 蓋之一前端蓋後表面,該後端蓋後表面係一曲面,後端蓋之底部開設有一插槽,該插槽係用以在一組合狀態下供該儲存容器插入該第一耦接部,該組合狀態係指該前端蓋耦接於該後端蓋時。
TW107103280A 2018-01-30 2018-01-30 免手持式擠乳器 TWI6730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3280A TWI673074B (zh) 2018-01-30 2018-01-30 免手持式擠乳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3280A TWI673074B (zh) 2018-01-30 2018-01-30 免手持式擠乳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2146A TW201932146A (zh) 2019-08-16
TWI673074B true TWI673074B (zh) 2019-10-01

Family

ID=68315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3280A TWI673074B (zh) 2018-01-30 2018-01-30 免手持式擠乳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73074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69020U (zh) * 2012-05-18 2012-12-05 陈俊波 一种吸奶器
CN103153358A (zh) * 2010-10-05 2013-06-12 林登·布里特纳 不用手的吸奶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3358A (zh) * 2010-10-05 2013-06-12 林登·布里特纳 不用手的吸奶器系统
CN202569020U (zh) * 2012-05-18 2012-12-05 陈俊波 一种吸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2146A (zh) 2019-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83102B2 (en) Hands-free breast pump
CN214181303U (zh) 母乳挤奶器
US11273240B2 (en) Milk suction and collection device
RU2576368C2 (ru) Молокоотсос, оставляющий руки свободными
US8801495B1 (en) Bra with breast pumping apparatus integrated therein
RU2516425C2 (ru) Молокоотсос, оставляющий руки свободными
US20100068973A1 (en) Pressable air cushion capable of being inflated and bled and a brassiere cup with the air cushion
EP4309690A1 (en) Breast pump assembly
TWI673074B (zh) 免手持式擠乳器
CN202505850U (zh) 吸乳器
US20220111128A1 (en) Breastmilk collection system
CN215386355U (zh) 一种方便携戴的集乳器
WO2023005073A1 (zh) 一种三通结构及吸奶器
US20210346579A1 (en) Hands-free milk extraction and collection device
KR101333536B1 (ko) 브레지어 유축기
CN110680970A (zh) 一种气囊式吸奶器组件
CN215584991U (zh) 倒吸式吸奶器
CN219208357U (zh) 免手扶穿戴式吸奶器
CN218457334U (zh) 一种方便哺乳的内衣
CN220142283U (zh) 一种用于吸奶器的吸盘结构
CN215938509U (zh) 一种吸奶器用吸奶垫及吸奶器
CN211244836U (zh) 一种气囊式吸奶器组件
CN211610818U (zh) 一种3d奶嘴
CN217660910U (zh) 便于变形贴合的吸乳护罩
CN214911351U (zh) 一种吸奶罩支撑结构及吸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