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72716B - 具有減噪效果的按鍵及其組裝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減噪效果的按鍵及其組裝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72716B
TWI672716B TW107105465A TW107105465A TWI672716B TW I672716 B TWI672716 B TW I672716B TW 107105465 A TW107105465 A TW 107105465A TW 107105465 A TW107105465 A TW 107105465A TW I672716 B TWI672716 B TW I67271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bottom plate
button
assembly
engag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54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03804A (zh
Inventor
廖本煇
林欽宏
林彥孝
劉信鴻
鄭家福
Original Assignee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US15/993,62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10373779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903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3804A/zh
Priority to US16/442,531 priority patent/US1095039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27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2716B/zh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種按鍵,其包含一底板、一鍵帽、一平衡桿以及一緩衝件,該底板之一第一延伸臂之一第一卡勾與該底板之一第二延伸臂之一第二卡勾分別朝相反方向延伸,該平衡桿之一平衡桿上端可活動地連接於該鍵帽,該緩衝件材質比該底板材質柔軟,當該第一卡合部與該第二卡合部分別卡合於該第一卡勾與該第二卡勾時,該底板與該緩衝件之一收納凹陷相鄰近而共同形成一限位結構,該平衡桿之一連動端部可活動地穿設於該限位結構內,故本發明之按鍵具有較小的操作聲響。

Description

具有減噪效果的按鍵及其組裝方法
本發明關於一種按鍵及其組裝方法,尤指一種具有減噪效果的按鍵及其組裝方法。
一般而言,鍵盤配置有複數個按鍵裝置,以供使用者按壓而產生一輸入訊號,而使使用者可利用複數個按鍵裝置輸入文字、數字、符號等。針對某些特定按鍵,如:Caps Lock按鍵,可設有一支撐桿(link bar),用以支撐按鍵裝置之鍵帽相對底板作上下運動,而習知的支撐桿與底板間通常為軸(軸件)-孔(孔洞)配合,且軸孔之間通常為餘隙配合。因此,當按鍵裝置被按壓時,上述的軸件與孔洞的孔壁常因受按壓時相互撞擊而產生噪音。
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減噪效果的按鍵及其組裝方法,以解決上述問題。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揭露一種具有減噪效果的按鍵,包含一底板、一鍵帽、一支撐機構、一平衡桿、一緩衝件以及一電路板,該底板具有 一底板本體、一第一延伸臂以及一第二延伸臂,該第一延伸臂具有一第一水平延伸部、一第一垂直延伸部與一第一卡勾,該第一水平延伸部連結於該底板本體且實質沿著一第一方向延伸,該第一垂直延伸部連結於該第一水平延伸部且實質沿著垂直該第一方向之一第二方向延伸,該第一卡勾連結於該第一垂直延伸部且實質沿著垂直於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之一第三方向延伸,該第二延伸臂具有一第二水平延伸部、一第二垂直延伸部與一第二卡勾,該第二水平延伸部連結於該底板本體且實質沿著該第一方向延伸,該第二垂直延伸部連結於該第二水平延伸部且實質沿著該第二方向延伸,該第二卡勾連結於該第二垂直延伸部且實質沿著相反於該第三方向之一第四方向延伸,該鍵帽設置於該底板上方,該支撐機構設置於該底板與該鍵帽之間,該支撐機構的上下端分別連結該鍵帽與該底板,該支撐機構使得該鍵帽可相對該底板上下運動,該平衡桿具有一平衡桿上端與一連動端部,該平衡桿上端可活動地連接於該鍵帽,該緩衝件具有一緩衝件長軸、一收納凹陷、一第一卡合部及一第二卡合部,該緩衝件材質比該底板材質柔軟,該第一卡合部及該第二卡合部分別位於該緩衝件長軸的相對兩端,該緩衝件長軸實質上平行於該第三方向與該第四方向,該電路板具有一開關,該開關可因應鍵帽上下運動而選擇性導通,當該第一卡合部與該第二卡合部分別卡合於該第一卡勾與該第二卡勾時,該底板與該收納凹陷相鄰近而共同形成一限位結構,該連動端部可活動地穿設於該限位結構內,當該鍵帽相對該底板上下運動時,該連動端部對應地於該限位結構內運動,該緩衝件限制該連動端部的上表面,藉以降低該連動端部相對該底板運動時發出的聲響。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另揭露一種組裝一按鍵的組裝方法,該按鍵包含一底板、一鍵帽、一支撐機構、一平衡桿、一緩衝件以及一電路板,該底板具有一第一延伸臂、一第二延伸臂以及一減噪開孔結構,該減噪開孔結 構形成於該第一延伸臂與該第二延伸臂之間,該第一延伸臂具有一第一卡勾,該第二延伸臂具有與該第一卡勾沿相反方向延伸之一第二卡勾,該平衡桿具有一平衡桿上端與一連動端部,該緩衝件具有一第一卡合部、一第二卡合部及一收納凹陷,該緩衝件另形成有一第一組裝槽及一第二組裝槽,該電路板包含有一下緩衝部,該下緩衝部設置於該減噪開孔結構上方,該組裝方法包含將該平衡桿上端可活動地連接於該鍵帽;將該支撐機構的上下端分別連結該鍵帽與該底板,使該鍵帽設置於該底板上方且可相對該底板上下運動;將該第一延伸臂進入該第一組裝槽而使該第一卡勾卡合於該第一卡合部;將該第二延伸臂進入該第二組裝槽而使該第二卡勾卡合於該第二卡合部;將該第一卡勾與該第二卡勾分別卡合於該第一卡合部與該第二卡合部時該底板與該收納凹陷相鄰近而共同形成一限位結構;以及將該連動端部可活動地穿設於該限位結構內,使得該連動端部的上表面與下表面分別受到該緩衝件與該下緩衝部限制。
綜上所述,本發明係利用緩衝件來達成的按鍵的減噪效果,當緩衝件的第一卡合部與第二卡合部分別卡合於底板之第一卡勾與第二卡勾時,底板與緩衝件的收納凹陷相鄰近而共同形成限位結構,平衡桿的連動端部可活動地穿設於限位結構內。由於緩衝件材質比底板材質柔軟,因此本發明的緩衝件有助降低連動端部相對底板運動時發出的碰撞聲響。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1000’‧‧‧按鍵
1’‧‧‧底板
10’‧‧‧底板本體
11’‧‧‧第一延伸臂
110’‧‧‧第一水平延伸部
111’‧‧‧第一垂直延伸部
112’‧‧‧第一卡勾
113’‧‧‧樞轉空間
12’‧‧‧第二延伸臂
120’‧‧‧第二水平延伸部
121’‧‧‧第二垂直延伸部
122’‧‧‧第二卡勾\
123’‧‧‧組裝導角
124’‧‧‧卡合空間
13’‧‧‧減噪開孔結構
14’‧‧‧中央延伸部
2’‧‧‧鍵帽
20’‧‧‧鍵帽連接結構
3’‧‧‧支撐機構
4’‧‧‧平衡桿
40’‧‧‧平衡桿上端
41’‧‧‧連動端部
5’、5”‧‧‧緩衝件
50’‧‧‧緩衝件長軸
51’‧‧‧收納凹陷
52’‧‧‧第一卡合部
53’‧‧‧第二卡合部
54’‧‧‧中段下凸結構
55’‧‧‧第一收納空間
56’‧‧‧第二收納空間
57’‧‧‧第一組裝槽
570‧‧‧第一組裝槽開口
58’‧‧‧第一限位突起
580’‧‧‧第一導角
59’‧‧‧第二組裝槽
590‧‧‧第二組裝槽開口
5A’‧‧‧第二限位突起
5A0’‧‧‧第二導角
5B’‧‧‧限位肋條
5C’‧‧‧收容槽
5D’‧‧‧減噪肋條
6’‧‧‧限位結構
7’‧‧‧電路板
70’‧‧‧下緩衝部
Z‧‧‧組裝方向
A‧‧‧選取範圍
1000、2000、2000’、3000、3000’、3000”、3000’’’、3000’’’’、5000‧‧‧鍵盤
1‧‧‧底板
10、10’‧‧‧卡合結構
101‧‧‧第一折彎部
102‧‧‧第二折彎部
103‧‧‧底側
104‧‧‧旁側
105‧‧‧單折彎側面
11‧‧‧卡合孔
110‧‧‧孔壁
12‧‧‧底板上表面
13‧‧‧容置槽
15‧‧‧容置開口
2‧‧‧按鍵
20‧‧‧鍵帽
201‧‧‧樞接結構
21‧‧‧支撐機構
22‧‧‧平衡桿
220‧‧‧連動端部
221‧‧‧中段桿體
23‧‧‧緩衝層
24‧‧‧緩衝片
240‧‧‧限位孔
25、25’、25”、25’’’’、25’’’’’‧‧‧緩衝件
250‧‧‧限位孔
251、251’‧‧‧結合面
252‧‧‧限位孔開口
253‧‧‧收納空間
254‧‧‧底面
255‧‧‧上表面
259‧‧‧孔壁
259’‧‧‧下孔壁
3‧‧‧電路板
30‧‧‧水平部
31‧‧‧垂直部
32‧‧‧開關
33‧‧‧電路板上表面
34‧‧‧電路板下表面
35‧‧‧貫穿槽
4‧‧‧連結薄層
5‧‧‧彈性體
6‧‧‧背光模組
4000’’’‧‧‧鍵盤
1’’’‧‧‧底板
10’’’‧‧‧底板本體
11’’’‧‧‧第一延伸臂
110’’’‧‧‧第一水平延伸部
111’’’‧‧‧第一垂直延伸部
112’’’‧‧‧第一卡勾
113’’’‧‧‧第一組裝導角
12’’’‧‧‧第二延伸臂
120’’’‧‧‧第二水平延伸部
121’’’‧‧‧第二垂直延伸部
122’’’‧‧‧第二卡勾
123’’’‧‧‧第二組裝導角
13’’’‧‧‧減噪開孔結構
2’’’‧‧‧鍵帽
20’’’‧‧‧鍵帽連接結構
3’’’‧‧‧支撐機構
4’’’‧‧‧平衡桿
40’’’‧‧‧平衡桿上端
41’’’‧‧‧連動端部
5’’’‧‧‧緩衝件
50’’’‧‧‧緩衝件長軸
51’’’‧‧‧收納凹陷
52’’’‧‧‧第一卡合部
53’’’‧‧‧第二卡合部
54’’’‧‧‧中段下凸結構
55’’’‧‧‧第一收納空間
56’’’‧‧‧第二收納空間
57’’’‧‧‧第一組裝槽
58’’’‧‧‧第二組裝槽
6’’’‧‧‧限位結構
7’’’‧‧‧電路板
70’’’‧‧‧下緩衝部
71’’’‧‧‧開關
D1、D2‧‧‧孔徑
X、Y‧‧‧選取範圍
A-A、B-B、C-C、D-D、E-E、F-F‧‧‧剖面線
O1‧‧‧第一方向
O2‧‧‧第二方向
O3‧‧‧第三方向
O4‧‧‧第四方向
S1’’’~S6’’’、S1’~S5’‧‧‧步驟
第1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鍵盤的外觀示意圖。
第2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按鍵的部分爆炸示意圖。
第3圖為第2圖所示按鍵在選取範圍X內的放大示意圖。
第4圖為第3圖所示按鍵沿剖面線A-A的剖面示意圖。
第5圖為第2圖所示按鍵在選取範圍Y內的放大示意圖。
第6圖為第5圖所示按鍵沿剖面線B-B的剖面示意圖。
第7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鍵盤的部分放大示意圖。
第8圖為第7圖所示鍵盤沿剖面線C-C的剖面示意圖。
第9圖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鍵盤的部分放大示意圖。
第10圖為第9圖所示鍵盤沿剖面線D-D的剖面示意圖。
第11圖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鍵盤的部分放大示意圖。
第12圖為第11圖所示鍵盤沿剖面線E-E的剖面示意圖。
第13圖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鍵盤的部分放大示意圖。
第14圖為第13圖所示鍵盤沿剖面線F-F的剖面示意圖。
第15A圖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鍵盤的剖面示意圖。
第15B圖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鍵盤的剖面爆炸示意圖。
第16圖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鍵盤的剖面示意圖。
第17圖為本發明第八實施例鍵盤的剖面示意圖。
第18圖為本發明第九實施例鍵盤的部分爆炸示意圖。
第19圖為本發明第九實施例緩衝件於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第20圖為第18圖所示鍵盤沿剖面線G-G的剖面示意圖。
第21圖為本發明第九實施例鍵盤的另一部分爆炸示意圖。
第22圖與第23圖為本發明第九實施例底板的部分放大示意圖。
第24圖為本發明第九實施例組裝按鍵的組裝方法流程圖。
第25圖為本發明第十實施例鍵盤的部分放大示意圖。
第26圖為本發明第十一實施例鍵盤的剖面示意圖。
第27圖為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按鍵的部分爆炸示意圖。
第28圖為第27圖所示的按鍵在選取範圍A內的部分放大示意圖。
第29圖為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緩衝件的示意圖。
第30圖為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緩衝件於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第31圖為第28圖所示的按鍵的剖面示意圖。
第32圖為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緩衝件相對底板位於第一組裝位置的示意圖。
第33圖為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緩衝件相對底板位於第一組裝位置的正視示意圖。
第34圖為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緩衝件相對底板位於第二組裝位置的正視示意圖。
第35圖為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緩衝件相對底板位於第三組裝位置的正視示意圖。
第36圖為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組裝按鍵的組裝方法流程圖。
第37圖為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緩衝件的剖面示意圖。
第38圖為本發明第十三實施例緩衝件的剖面示意圖。
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請參閱第1圖,第1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一鍵盤1000的外觀示意圖。 如第1圖所示,鍵盤1000包含一底板1以及複數個左右寬度遠大於前後尺寸的倍數鍵按鍵2(例如一般標準鍵盤上的Caps Lock,Shift,Enter按鍵),複數個按鍵2 設置於底板1上並用以執行一按鍵指令,例如輸入文字、數字、符號等。
請參閱第2圖,第2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倍數鍵按鍵2的部分爆炸示意圖。如第2圖所示,底板1具有一卡合結構10,且按鍵2包含一電路板3、一彈性體5、一鍵帽20、一支撐機構21以及一平衡桿22,鍵帽20設置於底板1上方,支撐機構21設置於底板1與鍵帽20之間,支撐機構21的上下端分別連結鍵帽20與底板1,使得鍵帽20可相對底板1上下運動。電路板3設置於底板1上且具有一開關32,當按鍵2的鍵帽20被按壓時,開關32可被觸發以執行該按鍵指令。彈性體5可設置於電路板3上且位於鍵帽20下方,以提供使鍵帽20向上運動的恢復力。 平衡桿22具有兩連動端部220及一中段桿體221,兩連動端部220分別位於中段桿體221的相對兩端,鍵帽20具有一樞接結構201,中段桿體221可轉動地樞接於樞接結構201,使得平衡桿22連接於鍵帽20。
請參閱第2圖至第4圖,第3圖為第2圖所示按鍵2在一選取範圍X內的放大示意圖,第4圖為第3圖所示按鍵2沿剖面線A-A的剖面示意圖。如第2圖至第4圖所示,底板1的卡合結構10上形成有一卡合孔11,平衡桿22的連動端部220可活動地穿設於卡合孔11,藉此平衡桿22便可藉由中段桿體221與連動端部220分別連接於鍵帽20與底板1,使得平衡桿22可在鍵帽20上下運動的過程中,與支撐機構21共同維持鍵帽20作動的平穩性。按鍵2另包含有一緩衝層23,緩衝層23設置於卡合結構10上且實質接觸平衡桿22的連動端部220。
於此實施例中,卡合結構10可為一雙折彎結構,即如第3圖以及第4圖所示,底板1具有面向鍵帽20的一底板上表面12,該雙折彎結構(即卡合結構10)包含一第一折彎部101及一第二折彎部102,第一折彎部101突出於底板上表面 12,第二折彎部102突出於第一折彎部101且實質上平行於底板上表面12,且卡合結構10的卡合孔11是形成在第一折彎部101上。因此,於組裝平衡桿22與底板1時,平衡桿22的連動端部220可經由卡合孔11通過第一折彎部101而位於第二折彎部102下方。另外,第二折彎部102具有面向底板上表面12的一底側103,且第一折彎部101具有連接於第二折彎部102的底側103的一旁側104。
於此實施例中,緩衝層23可設置於第二折彎部102的底側103以及第一折彎部101的旁側104。如此一來,當鍵帽20相對底板1上下運動時,平衡桿22的連動端部220會對應地於卡合結構10的卡合孔11內運動,使連動端部220與卡合孔11內面發生碰撞;此時設置於第二折彎部102的底側103與第一折彎部101的旁側104的緩衝層23便實質接觸連動端部220,以緩衝連動端部220與卡合孔11的孔壁碰撞,而可降低連動端部220與卡合結構10間的碰撞聲響,進而達到減少噪音的效果。於此實施例中,緩衝層23可為一油脂層、一膠布層等,另外緩衝層23在第一折彎部101的旁側104為一選擇性的設置,即緩衝層23可僅設置於第二折彎部102的底側103,而不設置於第一折彎部101的旁側104,端視實際需求而定。
請參閱第5圖以及第6圖,第5圖為第2圖所示按鍵2在一選取範圍Y內的放大示意圖,第6圖為第5圖所示按鍵2沿剖面線B-B的剖面示意圖。如第5圖以及第6圖所示,卡合結構10’與上述卡合結構10的主要不同處在於,卡合結構10’為一單折彎結構且突出於底板上表面12,卡合孔11形成在該單折彎結構上,緩衝層23設置於卡合孔11的孔壁110。如此一來,當鍵帽20相對底板1上下運動時,平衡桿22的連動端部220會對應地於卡合結構10’的卡合孔11內運動,使連動端部220與孔壁110發生碰撞;此時設置於孔壁110的緩衝層23便實質接觸連動端部 220,以緩衝連動端部220與卡合孔11的孔壁110碰撞,而可降低連動端部220與卡合結構10’間的碰撞聲響,進而達到減少噪音的效果。
請參閱第7圖以及第8圖,第7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一鍵盤2000的部分放大示意圖,第8圖為第7圖所示鍵盤2000沿剖面線C-C的剖面示意圖。如第7圖以及第8圖所示,鍵盤2000與上述鍵盤1000的主要不同處在於,鍵盤2000利用一緩衝片24取代鍵盤1000的緩衝層23,作為減噪的機制,底板1具有面向鍵帽20的一底板上表面12,鍵盤2000的卡合結構10’為一單折彎結構且突出於底板上表面12,該單折彎結構(即卡合結構10’)具有連接於底板上表面12的一單折彎側面105,緩衝片24貼附於單折彎側面105而設置於卡合結構10’上,緩衝片24上形成有對應卡合結構10’的卡合孔11的一限位孔240,平衡桿22的連動端部220可活動地穿設於卡合孔11與限位孔240。
於此實施例中,底板1係由金屬材質所製成,卡合結構10’可為自該底板1向上沖壓彎折形成的單折彎結構,緩衝片24可由一塑膠材質所製成,例如緩衝片24可為一聚酯片(Mylar sheet),因此由塑膠材質所製成的緩衝片24在材質硬度上要比由金屬材質所製成的卡合結構10’柔軟。此外,緩衝片24的限位孔240的孔徑D2小於卡合結構10’的卡合孔11的孔徑D1。綜上所述,當鍵帽20相對底板1上下運動時,平衡桿22的連動端部220會對應地於卡合孔11與限位孔240內運動時,此時限位孔240的孔徑D2小於卡合孔11的孔徑D1的機構配置,會使得連動端部220優先抵接施壓於緩衝片24而減少連動端部220與卡合孔11的孔壁110兩者間的碰撞力,而可降低連動端部220與卡合結構10’間的碰撞聲響,進而達到減少噪音的效果。而此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中具有相同標號之元件,其具有相同之結構設計與作用原理,為求簡潔,於此不再贅述。
請參閱第9圖以及第10圖,第9圖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一鍵盤2000’的部分放大示意圖,第10圖為第9圖所示鍵盤2000’沿剖面線D-D的剖面示意圖。如第9圖以及第10圖所示,鍵盤2000’與上述鍵盤2000的主要不同處在於,鍵盤2000’的電路板3包括一水平部30與一垂直部31,水平部30水平延伸設置於底板1上,其中請一併參考第2圖,水平部30對應鍵帽20正下方處具有開關32,鍵帽20可按壓觸發開關32。另外,垂直部31下端連結水平部30並向上延伸,垂直部31上端構成緩衝片24,即鍵盤2000’的緩衝片24係為電路板3的一部分(即垂直部31)所構成,是由電路板3的主體部(即水平部30)向上彎曲而形成。而此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中具有相同標號之元件,其具有相同之結構設計與作用原理,為求簡潔,於此不再贅述。
請參閱第11圖以及第12圖,第11圖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一鍵盤3000的部分放大示意圖,第12圖為第11圖所示鍵盤3000沿剖面線E-E的剖面示意圖。 如第11圖以及第12圖所示,鍵盤3000與上述鍵盤2000的主要不同處在於,鍵盤3000額外具有一緩衝件25係用以取代鍵盤2000的底板1的卡合結構10’,即鍵盤3000的底板1並未向上彎折延伸而形成卡合結構10’。於此實施例中,緩衝件25是設置於電路板3上且與電路板3為獨立兩構件,緩衝件25上形成有一限位孔250,其中限位孔250實質水平地貫穿緩衝件25,而平衡桿22的連動端部220可活動地穿設於限位孔250內。
另外,電路板3具有面向鍵帽20的一電路板上表面33,緩衝件25包含一結合面251,結合面251位於緩衝件25的一底面254且貼合於電路板上表面33,使緩衝件25可以貼合的方式固定於電路板3上。於此實施例中,結合面251可設 置雙面膠帶或塗佈黏膠。另外,結合面251上可具有一限位孔開口252,讓緩衝件25外形為C字形,且C字形開口向下;如此限位孔開口252與限位孔250相連通,當結合面251貼合於電路板上表面33時,電路板上表面33封閉限位孔開口252,使限位孔250的孔壁與電路板上表面33共同定義連平衡桿22的動端部220的一收納空間253,使連動端部220可被收納於收納空間253內並可活動地穿設於限位孔250中。
於此實施例中,會設計使緩衝件25材質比底板1材質柔軟,舉例來說,緩衝件25可由塑膠材質或橡膠材質所製成,而底板1可由金屬材質所製成。因此,當鍵帽20相對底板1上下運動時,平衡桿22的連動端部220會對應地於緩衝件25的限位孔250內運動時,相較於原本卡合結構10’是底板1向上彎折所形成,由於緩衝件25材質比底板1材質柔軟,故而可降低連動端部220相對底板1運動時發出的碰撞聲響,進而達到減少噪音的效果。而此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中具有相同標號之元件,其具有相同之結構設計與作用原理,為求簡潔,於此不再贅述。
值得一提的是,本發明緩衝件25的結合面251與限位孔250的數量可不侷限於此實施例圖式所繪示。舉例來說,請參閱第13圖以及第14圖,第13圖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一鍵盤3000’的部分放大示意圖,第14圖為第13圖所示鍵盤3000’沿剖面線F-F的剖面示意圖。如第13圖以及第14圖所示,鍵盤3000’與上述鍵盤3000的主要不同處在於,鍵盤3000’的一緩衝件25’包含有二個限位孔250,以分別容置二平衡桿22的連動端部220。此外,緩衝件25’包含有複數個結合面251,且各結合面251位於緩衝件25’的底面254且設置在對應的限位孔250的兩相對側。而此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中具有相同標號之元件,其具有相同之結構設 計與作用原理,為求簡潔,於此不再贅述。
請參閱第15A圖以及第15B圖,第15A圖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一鍵盤3000”的剖面示意圖,第15B圖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鍵盤3000”的剖面爆炸示意圖。如第15A圖以及第15B圖所示,鍵盤3000”與上述鍵盤3000’的主要不同處在於,鍵盤3000”的電路板3具有電路板上表面33及相對於電路板上表面33的一電路板下表面34,鍵盤3000”的一緩衝件25”包含複數個結合面251’,緩衝件25”具有底面254及相對於底面254的一上表面255,結合面251’位於緩衝件25”的上表面255且設置在限位孔250兩相對側,複數個結合面251’貼合於電路板下表面34。除此之外,鍵盤3000”的底板1另形成有一容置槽13,對應設置於緩衝件25”下方,當複數個結合面251’貼合於電路板下表面34時,容置槽13用以於容置部分的緩衝件25”,以使結合面251’與緩衝件25”能平整貼合於電路板下表面34,不會造成電路板上表面33的突起而影響電路板上表面33上方的機構空間。除此之外,緩衝件25”另具有一下孔壁259’,下孔壁259’與限位孔250的孔壁259共同定義收納空間253,以容置平衡桿22的連動端部220。而此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中具有相同標號之元件,其具有相同之結構設計與作用原理,為求簡潔,於此不再贅述。
請參閱第16圖,第16圖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一鍵盤3000’’’的剖面示意圖。如第16圖所示,鍵盤3000’’’與上述鍵盤3000’的主要不同處在於,鍵盤3000’’’另包含一連結薄層4,連結薄層4設置於電路板3上;一般電腦鍵盤3000’’’所需的數十個彈性體5(請一併參考第1、2圖)係預先設置於連結薄層4上,以簡化組裝數十個彈性體5為單一組裝步驟。於本實施例中,鍵盤3000”‘的緩衝件25’係透過黏貼或熱熔方式先和連結薄層4結合,然後再堆疊於電路板3上。而此實施 例與上述實施例中具有相同標號之元件,其具有相同之結構設計與作用原理,為求簡潔,於此不再贅述。
請參閱第17圖,第17圖為本發明第八實施例一鍵盤3000’’’’的剖面示意圖。如第17圖所示,鍵盤3000’’’’與上述鍵盤3000’的主要不同處在於,鍵盤3000’’’’的緩衝件25’的結合面251係設置於緩衝件25’的底面254且用以貼合或熱熔方式固定於底板上表面12,以使緩衝件25’設置於底板1上,即鍵盤3000’’’’的緩衝件25’係以貼合或熱熔方式固定於底板1。此外,鍵盤3000’’’’的電路板3形成有一貫穿槽35,當緩衝件25’的結合面251結合於底板1的底板上表面12時,緩衝件25’的本體可經由貫穿槽35而延伸突出於電路板上表面33,以便平衡桿22的連動端部220安裝。而此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中具有相同標號之元件,其具有相同之結構設計與作用原理,為求簡潔,於此不再贅述。
請參閱第18圖至第23圖,第18圖為本發明第九實施例一鍵盤4000’’’的部分爆炸示意圖,第19圖為本發明第九實施例一緩衝件5’’’於另一視角的示意圖,第20圖為第18圖所示鍵盤4000’’’沿一剖面線G-G的剖面示意圖,第21圖為本發明第九實施例鍵盤4000’’’的另一部分爆炸示意圖,第22圖與第23圖為本發明第九實施例一底板1’’’的部分放大示意圖。如第18圖至第23圖所示,鍵盤4000’’’包含底板1’’’、一鍵帽2’’’、一支撐機構3’’’、一平衡桿4’’’、一緩衝件5’’’以及一電路板7’’’,鍵盤4000’’’的緩衝件5’’’與底板1’’’為獨立兩構件,底板1’’’具有一底板本體10’’’、一第一延伸臂11’’’、一第二延伸臂12’’’以及一減噪開孔結構13’’’,第一延伸臂11’’’具有一第一水平延伸部110’’’、一第一垂直延伸部111’’’、一第一卡勾112’’’以及一第一組裝導角113’’’,第一水平延伸部110’’’連結於底板本體10’’’且實質沿著一第一方向O1延伸,第一垂直延伸部111’’’連結於第一水平延伸部110’’’ 且實質沿著垂直第一方向O1之一第二方向O2延伸,第一卡勾112’’’連結於第一垂直延伸部111’’’且實質沿著垂直於第一方向O1與第二方向O2之一第三方向O3延伸,第二延伸臂12’’’具有一第二水平延伸部120’’’、一第二垂直延伸部121’’’、一第二卡勾122’’’以及一第二組裝導角123’’’,第二水平延伸部120’’’連結於底板本體10’’’且實質沿著第一方向O1延伸,第二垂直延伸部121’’’連結於第二水平延伸部120’’’且實質沿著第二方向O2延伸,第二卡勾122’’’連結於第二垂直延伸部121’’’且實質沿著相反於第三方向O3之一第四方向O4延伸,減噪開孔結構13’’’形成於第一延伸臂11’’’與第二延伸臂12’’’之間,鍵帽2’’’設置於底板1’’’上方,支撐機構3’’’設置於底板1’’’與鍵帽2’’’之間,支撐機構3’’’的上下端分別連結鍵帽2’’’與底板1’’’,支撐機構3’’’用來支撐鍵帽2’’’以使得鍵帽2’’’可相對底板1’’’上下運動。
各平衡桿4’’’具有一平衡桿上端40’’’與一連動端部41’’’,平衡桿上端40’’’可活動地連接於鍵帽2’’’,例如平衡桿上端40’’’可轉動地樞接於鍵帽2’’’之一鍵帽連接結構20’’’,電路板7’’’具有一下緩衝部70’’’以及一開關71’’’,當鍵帽2’’’上下運動時可觸動開關71’’’,藉以選擇性導通開關71’’’,下緩衝部70’’’至少設置於第一延伸臂11’’’與第二延伸臂12’’’之間以提供連動端部41’’’支撐且設置於減噪開孔結構13’’’上方,當鍵帽2’’’相對底板1’’’上下運動時,下緩衝部70’’’可變形而部分進入減噪開孔結構13’’’內。
緩衝件5’’’具有一緩衝件長軸50’’’、一收納凹陷51’’’、一第一卡合部52’’’、一第二卡合部53’’’、一中段下凸結構54’’’、一第一組裝槽57’’’以及一第二組裝槽58’’’,第一卡合部52’’’及第二卡合部53’’’分別位於緩衝件長軸50’’’的相對兩端,緩衝件長軸50’’’係為一虛擬軸且實質上平行於第三方向O3與第四方向 O4,中段下凸結構54’’’將收納凹陷51’’’區分為一第一收納空間55’’’與一第二收納空間56’’’,第一收納空間55’’’位於中段下凸結構54’’’與第一卡合部52’’’間,第二收納空間56’’’位於中段下凸結構54’’’與第二卡合部53’’’間,即緩衝件5’’’沿著緩衝件長軸50’’’係實質具有一E字形剖面,第一組裝槽57’’’連通於第一卡合部52’’’。 當第一延伸臂11’’’進入第一組裝槽57’’’內時,第一卡勾112’’’卡合於第一卡合部52’’’,第二組裝槽58’’’連通於第二卡合部53’’’;當第二延伸臂12’’’進入第二組裝槽58’’’內時,第二卡勾122’’’卡合於第二卡合部53’’’;當第一延伸臂11’’’與第二延伸臂12’’’分別進入第一組裝槽57’’’與第二組裝槽58’’’時,第一卡勾112’’’的上表面與第二卡勾122’’’的上表面隱藏於緩衝件5’’’的上表面下方。
再者,當第一卡合部52’’’與第二卡合部53’’’分別卡合於第一卡勾112’’’與第二卡勾122’’’時,底板1’’’與收納凹陷51’’’之第一收納空間55’’’與第二收納空間56’’’相鄰近而共同形成一限位結構6’’’,連動端部41’’’可活動地穿設於限位結構6’’’內,使得當鍵帽2’’’相對底板1’’’上下運動時,連動端部41’’’對應地於限位結構6’’’內運動,緩衝件5’’’限制連動端部41’’’的上表面,下緩衝部70’’’限制連動端部41’’’的下表面。
請再參閱第24圖,第24圖為本發明第九實施例組裝按鍵4000’’’的組裝方法流程圖,其包含有下列步驟:
步驟S1’’’:將第一延伸臂11’’’進入第一組裝槽57’’’而使第一卡勾112’’’卡合於第一卡合部52’’’。
步驟S2’’’:將第二延伸臂12’’’進入第二組裝槽58’’’而使第二卡勾122’’’卡合於第二卡合部53’’’,進而使底板1’’’與收納凹陷51’’’相鄰近而共同形成 限位結構6’’’。
步驟S3’’’:將連動端部41’’’可活動地穿設於限位結構6’’’內,使得連動端部41’’’的上表面與下表面分別受到緩衝件5’’’與下緩衝部70’’’限制。
以下針對本發明組裝按鍵4000’’’的組裝方法及作用原理進行詳細說明,首先將支撐機構3’’’下端連結於底板1’’’,待後續組裝作業完成後,再將支撐機構3’’’上端連結於鍵帽2’’’,以避免鍵帽2’’’影響組裝人員進行後續組裝作業。
由於緩衝件5’’’可由軟質材料(例如橡膠)所製成,因此軟質材料之緩衝件5’’’可藉由變形以允許第一延伸臂11’’’與第二延伸臂12’’’分別進入第一組裝槽57’’’與進入第二組裝槽58’’’,使得緩衝件5’’’的第一卡合部52’’’與第二卡合部53’’’可分別受到第一組裝導角113’’’與第二組裝導角123’’’的導引分別卡合於底板1’’’的第一卡勾112’’’與第二卡勾122’’’,進而使底板1’’’與收納凹陷51’’’相鄰近而共同形成限位結構6’’’(步驟S1’’’、步驟S2’’’)。最後,再將平衡桿4’’’的連動端部41’’’可活動地穿設於限位結構6’內(步驟S3’’’)。如此一來,當鍵帽2’’’相對底板1’’’上下運動時,連動端部41’’’對應地於限位結構6’’’內運動,緩衝件5’’’限制連動端部41’’’的上表面,下緩衝部70’’’限制連動端部41’’’的下表面,故可有效地降低連動端部41’’’相對底板1’’’運動時發出的聲響。
此外,於此實施例中,由於第一卡勾112’’’與第二卡勾122’’’分別沿相反方向延伸,故可提供不同方向之限制維度,此種設計可有效避免第一卡勾112’’’與第二卡勾122’’’於鍵盤4000’’’受到單一方向碰撞時,同時脫離第一卡合部52’’’與第二卡合部53’’’之情況。再者,減噪開孔結構13’’’不但可允許下緩衝部70’’’變形而部份進入以避免平衡桿4’’’的連動端部41’’’在限位結構6’’’內活動時與底板 1’’’干涉,也可有效地減少鍵盤4000’’’的整體高度。
請參閱第25圖,第25圖為本發明第十實施例一鍵盤5000的部分放大示意圖。如第25圖所示,鍵盤5000與上述實施例不同處在於,鍵盤5000的一緩衝件25’’’’設置於電路板3上對應平衡桿22的連動端部220處。於此實施例中,緩衝件25’’’’可由彈性材質(例如橡膠)所製成,因此緩衝件25’’’’可藉由變形提供彈性回復力,以頂連動端部220抵接底板1的卡合結構10的卡合孔11的孔壁。如此一來,緩衝件25’’’’便有助減少連動端部220與卡合孔11孔壁間隙,而可降低連動端部220於卡合孔11內運動時與卡合結構10間的碰撞聲響,進而達到減少噪音的效果。而此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中具有相同標號之元件,其具有相同之結構設計與作用原理,為求簡潔,於此不再贅述。
請參閱第26圖,第26圖為本發明第十一實施例一鍵盤6000的剖面示意圖。如第26圖所示,鍵盤6000與上述實施例的不同在於,鍵盤6000為一發光鍵盤,即鍵盤6000另包含一背光模組6,鍵盤6000的一緩衝件25’’’’’,設置於背光模組6上。進一步地,底板1形成有一容置開口15,電路板3形成有一貫穿槽35,貫穿槽35對應容置開口15,且緩衝件25’’’’’包含一本體256以及一結合部257,本體256分別經由容置開口15與貫穿槽35穿設底板1與電路板3而突出於電路板3上表面,其中限位孔250形成於本體256上,結合部257連結本體256且抵接底板1且以貼合的方式固定於背光模組6上,當緩衝件25’’’’’固設於背光模組6上時,結合部257及本體256的一部分容置於容置開口15內。而此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中具有相同標號之元件,其具有相同之結構設計與作用原理,為求簡潔,於此不再贅述。
請參閱第27圖,第27圖為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一按鍵1000’的部分爆炸示意圖。如第27圖所示,按鍵1000包含一底板1’、一鍵帽2’、一支撐機構3’、一平衡桿4’、一緩衝件5’以及一電路板7’,鍵帽2’設置於底板1’上方,支撐機構3’設置於底板1’與鍵帽2’之間,支撐機構3’上下端分別連結鍵帽2’與底板1’,使得鍵帽2’可相對底板1’上下運動。電路板7’設置於底板1’上且具有一開關(未繪示於圖中),當鍵帽2’被按壓時,該開關可被觸發以執行該按鍵指令。平衡桿4’具有一平衡桿上端40’及兩連動端部41’,兩連動端部41’分別位於平衡桿上端40’的相對兩端,鍵帽2’具有一鍵帽連接結構20’,平衡桿上端40’可轉動地樞接於鍵帽連接結構20’,使得平衡桿4’連接於鍵帽2’。緩衝件5’設置在底板1’上且與底板1’共同形成一限位結構6’,連動端部41’可活動地設置於限位結構6’內。於此實施例中,按鍵1000’可為一左右寬度遠大於前後尺寸的倍數鍵按鍵(例如一般標準鍵盤上的Caps Lock,Shift,Enter按鍵)。
請參閱第28圖至第32圖,第28圖為第27圖所示的按鍵1000’在一選取範圍A內的部分放大示意圖,第29圖為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緩衝件5’的示意圖,第30圖為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緩衝件5’於另一視角的示意圖,第31圖為第28圖所示的按鍵1000’的剖面示意圖,第32圖為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緩衝件5’相對底板1’位於一第一組裝位置的示意圖。如第28圖至第32圖所示,底板1’具有一底板本體10’、一第一延伸臂11’以及一第二延伸臂12’,第一延伸臂11’具有一第一水平延伸部110’、一第一垂直延伸部111’以及一第一卡勾112’,第一水平延伸部110’連結於底板本體10’且實質沿著第一方向O1延伸,第一垂直延伸部111’連結於第一水平延伸部110’且實質沿著第二方向O2延伸,第一卡勾112’連結於第一垂直延伸部111’且實質沿著第三方向O3延伸,第二延伸臂12’具有一第二水平延伸部120’、一第二垂直延伸部121’以及一第二卡勾122’,第二水平延伸部120’連結於 底板本體10’且實質沿著第一方向O1延伸,第二垂直延伸部121’連結於第二水平延伸部120’且實質沿著第二方向O2延伸,第二卡勾122’連結於第二垂直延伸部121’且實質沿著相反於第三方向O3之第四方向O4延伸。
緩衝件5’具有一緩衝件長軸50’、一收納凹陷51’、一第一卡合部52’及一第二卡合部53’,緩衝件長軸50’係為一虛擬軸,第一卡合部52’及第二卡合部53’分別位於緩衝件長軸50’的相對兩端。於此實施例中,緩衝件5’材質比底板1’材質柔軟,例如底板1’可由金屬材質所製成,緩衝件5’可由橡膠材質所製成。
進一步地,緩衝件5’更具有一中段下凸結構54’,中段下凸結構54’將收納凹陷51’區分為一第一收納空間55’與一第二收納空間56’,第一收納空間55’位於中段下凸結構54’與第一卡合部52’間,第二收納空間56’位於中段下凸結構54’與第二卡合部53’間,藉此緩衝件5’沿著緩衝件長軸50’係實質具有一E字形剖面。此外,底板1’更具有一減噪開孔結構13’與一中央延伸部14’,減噪開孔結構13’形成於第一延伸臂11’與第二延伸臂12’之間且對正收納凹陷51’,中央延伸部14’位於減噪開孔結構13’中段,於此實施例中,減噪開孔結構13’被中央延伸部14’一分為二,其分別對正收納凹陷51’的第一收納空間55’與第二收納空間56’。電路板7’更具有一下緩衝部70’,下緩衝部70’至少設置於第一延伸臂11’與第二延伸臂12’之間以提供連動端部41’支撐且設置於減噪開孔結構13’上方。如此一來,當緩衝件5’設置於底板1’上而使第一收納空間55’與第二收納空間56’鄰近底板1’而形成限位結構6’時,減噪開孔結構13’可避免平衡桿4’的連動端部41’在限位結構6’內活動時與底板1’干涉,且當鍵帽2’相對底板1’上下運動時,下緩衝部70’可變形而部分進入減噪開孔結構13’內。此外,中央延伸部14’抵接於中段下凸結構54’,使得緩衝件5’可被支撐於底板1’上。
此外,緩衝件5’另形成有一第一組裝槽57’以及一第二組裝槽59’,第一組裝槽57’及第二組裝槽59’均實質垂直地貫穿緩衝件5’,第一卡勾112’與第一垂直延伸部111’間形成一樞轉空間113’,當第一延伸臂11’進入第一組裝槽57’時,第一卡合部52’進入樞轉空間113’而可轉動地卡合於第一卡勾112’,且第一卡合部52’抵接於第一卡勾112’的下表面,第二卡勾122’與第二垂直延伸部121’間形成一卡合空間124’;當第二延伸臂12’進入第二組裝槽58’時,第二卡合部53’進入卡合空間124’而卡合於第二卡勾122’,且第二卡合部53’抵接於該第二卡勾122’的下表面。此外,為便於組裝,第二延伸臂12’另具有一組裝導角123’,其係用以導引第二卡合部53’,使第二卡合部53’順利卡入第二卡勾122’。
請參閱第28圖至第31圖以及第37圖,第37圖為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緩衝件5’的剖面示意圖。如第28圖至第31圖以及第37圖所示,緩衝件5’另包含一收容槽5C’,一減噪肋條5D’,一第一限位突起58’、一第二限位突起5A’與一限位肋條5B’;其中該第一限位突起58’突出於第一組裝槽57’的槽壁,且第一限位突起58’形成有一第一導角580’,第二限位突起5A’突出於第二組裝槽59’的槽壁,且第二限位突起5A’形成有一第二導角5A0’。此外,限位肋條5B’突出於第二組裝槽59’的槽壁,收容槽5C’連通於第二組裝槽59’。值得一提的是,如第37圖所示,第一組裝槽57’及第二組裝槽59’均實質垂直地貫穿緩衝件5’,即第一組裝槽57’及第二組裝槽59’在緩衝件5’的上表面分別形成有一第一組裝槽開口570及一第二組裝槽開口590,允許第一卡勾112’與第二卡勾122’的上表面能暴露在緩衝件5’上表面,進而降低整體緩衝件5’和第一延伸臂11’’’與第二延伸臂12’結合後的高度。限位肋條5B’設置於收容槽5C’內,當第二卡勾122’伸入收容槽5C’中而卡合於第二卡合部53’時,限位肋條5B’抵接於第二卡勾122’。減噪肋條5D’設置於 限位結構6’內,當平衡桿4’的連動端部41’在底板1’和限位結構6’間活動時,減噪肋條5D’限縮連動端部41’上下活動空間而可降低平衡桿4’的連動端部41’發出的撞擊聲響。
請參閱第32圖至第36圖,第33圖為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緩衝件5’相對底板1’位於該第一組裝位置的正視示意圖,第34圖為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緩衝件5’相對底板1’位於一第二組裝位置的正視示意圖,第35圖為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緩衝件5’相對底板1’位於一第三組裝位置的正視示意圖,第36圖為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組裝按鍵1000’的組裝方法流程圖。如第36圖所示,本發明組裝按鍵1000’的組裝方法包含下列步驟:步驟S1’:將第一卡合部52’卡合於第一卡勾112’。
步驟S2’:將第一卡合部52’相對第一卡勾112’朝底板1’方向旋轉,使第二卡合部52’卡入第二卡勾122’,且使底板1’與收納凹陷51’相鄰近而共同形成限位結構6’。
步驟S3’:將連動端部41’可活動地穿設於限位結構6’內。
以下針對本發明組裝按鍵1000’的組裝方法及作用原理進行詳細說明,首先將支撐機構3’下端連結於底板1’,待後續組裝作業完成後,再將支撐機構3’上端連結於鍵帽2’,以避免鍵帽2’影響組裝人員進行後續組裝作業。
如第32圖以及第33圖所示,將第一延伸臂11’進入第一組裝槽57’而使緩衝件5’的第一卡合部52’卡合於底板1’的第一卡勾112’(步驟S1’),在此過程中,第一卡合部52’進入樞轉空間113’,使第一卡合部52’抵接於第一卡勾112’的 下表面進而可轉動地卡合於第一卡勾112’(如第33圖所示)。於此實施例中,第一卡合部52’實質上為一圓柱型結構,且第一延伸臂11’的外形輪廓實質上吻合於該圓柱型結構。因此,當第一卡勾112’卡合於’第一卡合部52’時,實質上為該圓柱型結構之第一卡合部52’以及第一延伸臂11’的外形輪廓實質上吻合於該圓柱型結構的設計,可有助緩衝件5’以’第一卡合部52’為旋轉軸心相對底板1’旋轉。
接著,將緩衝件5’以第一卡合部52’為旋轉軸心相對底板1’沿如第33圖所示的一組裝方向Z旋轉,當緩衝件5’相對底板’1旋轉至如第34圖所示的位置時,底板1’的第二延伸臂12’進入緩衝件5’的第二組裝槽59’,且第一限位突起58’的第一導角580’導引第一延伸臂11’之第一垂直延伸部111’,使第一限位突起58’能順利抵接第一垂直延伸部111’。值得一提的是,如第32圖所示,第一導角580’為一斜面結構,在緩衝件5’朝底板1’旋轉的過程中,該斜面結構(即第一導角580’)有助第一垂直延伸部111’由較大的開口區域進入到介於兩第一限位突起58’所界定的較小的開口區域,即第一導角580’係可用以導引第一垂直延伸部111’,使第一限位突起58’能順利抵接第一垂直延伸部111’。
當緩衝件5’繼續以第一卡合部52’為旋轉軸心朝底板1’旋轉,直到緩衝件5’到達如第35圖所示的位置時,緩衝件5’的第二卡合部53’進入卡合空間124’,使第二卡合部53’抵接於第二卡勾122’的下表面,藉此緩衝件5’的第二卡合部53’便可卡入第二卡勾122’(步驟S2’),且底板1’與緩衝件5’的收納凹陷51’相鄰近而共同形成限位結構6’。最後,再將平衡桿4’的連動端部41’可活動地穿設於限位結構6’內(步驟S3’)。如此一來,當鍵帽2’相對底板1’上下運動時,連動端部41’對應地於限位結構6’內運動,而因緩衝件5’的材質較底板1’的材質軟,故本發明的緩衝件5’係具較佳的吸震效果,而可降低連動端部41’相對底板1’運動時 發出的碰撞聲響。另外,為加強本發明按鍵1000’的減噪效果,在緩衝件5’的收納凹陷51’(即第一收納空間55’與第二收納空間56’)內均設有減噪肋條5D’,其可防止平衡桿4’的連動端部41’撞擊限位結構6’的孔壁(即緩衝件5’的主體部分),以進一步降低連動端部41’相對底板1’運動時發出的碰撞聲響。
在緩衝件5’由如第34圖所示的位置旋轉至如第35圖所示的位置的過程中,第二限位突起5A的第二導角5A0’導引第二延伸臂12’之第二垂直延伸部121’,使第二限位突起5A’能順利抵接第二垂直延伸部121’。值得一提的是,如第32圖所示,第二導角5A0’為一斜面結構,在緩衝件5’朝底板1’旋轉的過程中,該斜面結構(即第二導角5A0’)有助第二垂直延伸部121’由較大的開口區域進入到介於兩第二限位突起5A’所界定的較小的開口區域,即第二導角5A0’係可用以導引第二垂直延伸部121’,使第二限位突起5A’能順利抵接第二垂直延伸部121’。
值得一提的是,當緩衝件5’位於如第35圖所示的位置時,第一一延伸臂11’安裝於第一組裝槽57’內,第二延伸臂12’安裝於第二組裝槽59’內且第二卡勾122’勾合於第二卡合部53’,此時第一限位突起58’抵接第一延伸臂11’之第一垂直延伸部111’,以限制緩衝件5’相對第一延伸臂11’沿垂直緩衝件長軸50’的方向移動,且第二限位突起5A’抵接第二延伸臂12’之第二垂直延伸部121’,以限制緩衝件5’相對第二延伸臂12’沿垂直緩衝件長軸50’的方向移動。此外,限位肋條5B’抵接於第二卡勾122’,使限位肋條5B’與第一卡合部52’共同限制緩衝件5’沿平行緩衝件長軸50’的方向移動。如此一來,緩衝件5’相對底板1’在上下、左右、前後的自由度均被限制,而可穩固地設置於底板1’上。
除此之外,當緩衝件5’位於如第35圖所示的位置時,第一卡勾112’ 的上表面暴露於緩衝件5’的上表面,且第一卡勾112’的上表面與緩衝件5’的上表面高度實質接近;第二卡勾122’的上表面暴露於緩衝件5’的上表面,第二卡勾122’的上表面與緩衝件5’的上表面高度實質接近,即第二卡勾122’收容於收容槽5C’內且不突出於緩衝件5’的上表面。
於此實施例中,第一組裝槽57’及第二組裝槽59’均實質垂直地貫穿緩衝件5’而分別在緩衝件5’的上表面形成有第一組裝槽開口570及第二組裝槽開口590,而第一組裝槽開口570與第二組裝槽開口590是可省略的結構,即請參閱第38圖,第38圖為本發明第十三實施例緩衝件5”的剖面示意圖。如第38圖所示,可將第一組裝槽開口570與第二組裝槽開口590封閉,以形成一完整無破孔的緩衝件5”的上表面,而為使第一卡勾112’與第二卡勾122’能不干涉於緩衝件5”,需增加緩衝件5”的整體高度,使第一組裝槽57’及第二組裝槽59’能包含原本第一組裝槽開口570及第二組裝槽開口590所在的位置,如此第一卡勾112’與第二卡勾122’在卡合時便不會與緩衝件5”的槽壁干涉。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發明係利用緩衝件來達成的按鍵的減噪效果,當緩衝件的第一卡合部與第二卡合部分別卡合於底板之第一卡勾與第二卡勾時,底板與緩衝件的收納凹陷相鄰近而共同形成限位結構,平衡桿的連動端部可活動地穿設於限位結構內。由於緩衝件材質比底板材質柔軟,因此本發明的緩衝件有助降低連動端部相對底板運動時發出的碰撞聲響。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Claims (25)

  1. 一種具有減噪效果的按鍵,包含:一底板,其具有:一底板本體;一第一延伸臂,其具有一第一水平延伸部、一第一垂直延伸部與一第一卡勾,該第一水平延伸部連結於該底板本體且實質沿著一第一方向延伸,該第一垂直延伸部連結於該第一水平延伸部且實質沿著垂直該第一方向之一第二方向延伸,該第一卡勾連結於該第一垂直延伸部且實質沿著垂直於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之一第三方向延伸;以及一第二延伸臂,其具有一第二水平延伸部、一第二垂直延伸部與一第二卡勾,該第二水平延伸部連結於該底板本體且實質沿著該第一方向延伸,該第二垂直延伸部連結於該第二水平延伸部且實質沿著該第二方向延伸,該第二卡勾連結於該第二垂直延伸部且實質沿著相反於該第三方向之一第四方向延伸;一鍵帽,設置於該底板上方;一支撐機構,設置於該底板與該鍵帽之間,該支撐機構的上下端分別連結該鍵帽與該底板,該支撐機構使得該鍵帽可相對該底板上下運動;一平衡桿,具有一平衡桿上端與一連動端部,該平衡桿上端可活動地連接於該鍵帽;一緩衝件,具有一緩衝件長軸、一收納凹陷、一第一卡合部及一第二卡合部,該緩衝件材質比該底板材質柔軟,該第一卡合部及該第二卡合部分別位於該緩衝件長軸的相對兩端,該緩衝件長軸實質上平行於該第三方向與該第四方向;以及 一電路板,其具有一開關,該開關可因應鍵帽上下運動而選擇性導通;其中當該第一卡合部與該第二卡合部分別卡合於該第一卡勾與該第二卡勾時,該底板與該收納凹陷相鄰近而共同形成一限位結構,該連動端部可活動地穿設於該限位結構內,當該鍵帽相對該底板上下運動時,該連動端部對應地於該限位結構內運動,該緩衝件限制該連動端部的上表面,藉以降低該連動端部相對該底板運動時發出的聲響。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按鍵,其中該電路板更具有一下緩衝部,該下緩衝部至少設置於該第一延伸臂與該第二延伸臂之間以提供該連動端部支撐,當該鍵帽相對該底板上下運動時,該連動端部對應地於該限位結構內運動,該下緩衝部限制該連動端部的下表面。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按鍵,其中該底板更具有一減噪開孔結構,其形成於該第一延伸臂與該第二延伸臂之間,該電路板的該下緩衝部設置於該減噪開孔結構上方,當該鍵帽相對該底板上下運動時,該下緩衝部可變形而部分進入該減噪開孔結構內。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按鍵,其中該緩衝件具有一中段下凸結構,該中段下凸結構將該收納凹陷區分為一第一收納空間與一第二收納空間,該第一收納空間位於該中段下凸結構與該第一卡合部間,該第二收納空間位於該中段下凸結構與該第二卡合部間,使得該緩衝件沿著該緩衝件長軸係具有一E字形剖面。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按鍵,其中該底板更具有一中央延伸部,該中央延 伸部位於該減噪開孔結構中段,該減噪開孔結構對正該收納凹陷,該中央延伸部抵接於該中段下凸結構。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按鍵,其中該緩衝件另形成有一第一組裝槽,該第一卡勾與該第一垂直延伸部間形成一樞轉空間,當該第一延伸臂進入該第一組裝槽時,該第一卡合部進入該樞轉空間而可轉動地卡合於該第一卡勾,且該第一卡合部抵接於該第一卡勾的下表面。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按鍵,其中該第一組裝槽實質垂直地貫穿該緩衝件,當該第一卡勾進入該第一組裝槽後,該第一卡勾的上表面暴露於該緩衝件的上表面,且該第一卡勾的上表面與該緩衝件的上表面高度實質接近。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按鍵,其中該緩衝件包含:一第一限位突起,突出於該第一組裝槽的槽壁,該第一限位突起抵接該第一垂直延伸部,以限制該緩衝件相對該第一延伸臂沿垂直該緩衝件長軸的方向移動。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按鍵,其中該第一限位突起形成有一第一導角,該第一導角用以導引該第一垂直延伸部,使該第一限位突起能順利抵接該第一垂直延伸部。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按鍵,其中該緩衝件另形成有一第二組裝槽,該第二卡勾與該第二垂直延伸部間形成一卡合空間,當該第二延伸臂進入該第二組裝槽,該第二卡合部進入該卡合空間而卡合於該第二卡勾,且該第二 卡合部抵接於該第二卡勾的下表面。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按鍵,其中該第二組裝槽實質垂直地貫穿該緩衝件,當該第二卡勾進入該第二組裝槽後,該第二卡勾的上表面暴露於該緩衝件的上表面,且該第二卡勾的上表面與該緩衝件的上表面高度實質接近。
  12.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按鍵,其中該緩衝件包含:一第二限位突起,突出於該第二組裝槽的槽壁,該第二限位突起抵接該第二垂直延伸部,以限制該緩衝件相對該第二延伸臂沿垂直該緩衝件長軸的方向移動。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按鍵,其中該第二限位突起形成有一第二導角,該第二導角用以導引該第二垂直延伸部,使該第二限位突起能順利抵接該第二垂直延伸部。
  1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按鍵,其中該緩衝件包含一第一組裝槽與一第二組裝槽,該第一延伸臂進入該第一組裝槽內,以使該第一卡勾卡合於該第一卡合部,該第二延伸臂進入該第二組裝槽內,以使該第二卡勾卡合於該第二卡合部。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按鍵,其中當該第一延伸臂與該第二延伸臂分別進入該第一組裝槽與該第二組裝槽時,該第一卡勾的上表面與該第二卡勾的上表面隱藏於該緩衝件的上表面下方。
  16. 如請求項14所述的按鍵,其中該緩衝件另包含有一限位肋條,該限位肋條突出於該第二組裝槽的槽壁,當該第二卡勾卡合於該第二卡合部時,該限位肋條抵接於該第二卡勾,使該限位肋條與該第一卡合部共同限制該緩衝件沿平行該緩衝件長軸的方向移動。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按鍵,其中該緩衝件另形成有連通於該第二組裝槽的一收容槽,該限位肋條設置於該收容槽內,當該第二卡勾勾合於該第二卡合部時,該限位肋條抵接於該第二卡勾,該第二垂直延伸部位於該第二組裝槽內,該第二卡勾收容於該收容槽內且不突出於該緩衝件的上表面。
  18. 如請求項1所述的按鍵,其中該第一卡合部實質上為一圓柱型結構,且該第一延伸臂的外形輪廓實質上吻合於該圓柱型結構。
  19. 如請求項1所述的按鍵,其中該第二延伸臂具有一組裝導角,該組裝導角用以導引該第二卡合部,使該第二卡合部順利卡入該第二卡勾。
  20. 如請求項1所述的按鍵,其中該第一延伸臂具有一第一組裝導角,該第一組裝導角用以導引該第一卡合部,使該第一卡合部順利卡入該第一卡勾,該第二延伸臂具有一第二組裝導角,該第二組裝導角用以導引該第二卡合部,使該第二卡合部順利卡入該第二卡勾。
  21. 如請求項1所述的按鍵,其中該緩衝件另具有一減噪肋條,該減噪肋條設置於該限位結構內並用以防止該連動端部撞擊該限位結構的一孔壁。
  22. 一種組裝一按鍵的組裝方法,該按鍵包含一底板、一鍵帽、一支撐機構、一平衡桿、一緩衝件以及一電路板,該底板具有一第一延伸臂、一第二延伸臂以及一減噪開孔結構,該減噪開孔結構形成於該第一延伸臂與該第二延伸臂之間,該第一延伸臂具有一第一卡勾,該第二延伸臂具有與該第一卡勾沿相反方向延伸之一第二卡勾,該平衡桿具有一平衡桿上端與一連動端部,該緩衝件具有一第一卡合部、一第二卡合部及一收納凹陷,該緩衝件另形成有一第一組裝槽及一第二組裝槽,該電路板包含有一下緩衝部,該組裝方法包含:將該電路板設置於該底板上,以使該下緩衝部位於該減噪開孔結構上方;將該支撐機構下端連結於該底板;將該第一延伸臂進入該第一組裝槽而使該第一卡勾卡合於該第一卡合部;將該第二延伸臂進入該第二組裝槽而使該第二卡勾卡合於該第二卡合部;當該第一卡勾與該第二卡勾分別卡合於該第一卡合部與該第二卡合部時,該底板與該收納凹陷相鄰近而共同形成一限位結構;將該連動端部可活動地穿設於該限位結構內,使得該連動端部的上表面與下表面分別受到該緩衝件與該下緩衝部限制;以及將該支撐機構上端連結於該鍵帽。
  23. 如請求項22所述的組裝方法,其中將該第二延伸臂進入該第二組裝槽而使該第二卡勾卡合於該第二卡合部包含有:當該第一延伸臂進入該第一組裝槽而使該第一卡勾可轉動地卡合於該第一卡合部時,將該第二卡合部相對該底板朝該第二卡勾旋轉,使該第二延伸臂進入該第二組裝槽,進而使該第二卡勾卡合於該第二卡合部。
  24. 如請求項22所述的組裝方法,其中該緩衝件包含一第一限位突起以及一第二限位突起,該第一限位突起突出於該第一組裝槽的槽壁,該第二限位突起突出於該第二組裝槽的槽壁,該組裝方法另包含:將該第一限位突起抵接該第一延伸臂,以限制該緩衝件相對該第一延伸臂沿垂直該緩衝件長軸的方向移動;以及將該第二限位突起抵接該第二延伸臂,以限制該緩衝件相對該第二延伸臂沿垂直該緩衝件長軸的方向移動。
  25. 如請求項22所述的組裝方法,其中該緩衝件包含一限位肋條,該限位肋條突出於該第二組裝槽的槽壁,該組裝方法另包含:將該限位肋條抵接於該第二延伸臂,使該限位肋條與該第一卡合部共同限制該緩衝件沿平行該緩衝件長軸的方向移動。
TW107105465A 2017-06-01 2018-02-14 具有減噪效果的按鍵及其組裝方法 TWI6727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993,628 US10373779B2 (en) 2017-06-01 2018-05-31 Key switch with noise reduction capability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US16/442,531 US10950394B2 (en) 2017-06-01 2019-06-16 Key switch with noise reduction capabilit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06118061 2017-06-01
TW106118061 2017-06-01
TW106135063 2017-10-13
??106135063 2017-10-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3804A TW201903804A (zh) 2019-01-16
TWI672716B true TWI672716B (zh) 2019-09-21

Family

ID=65803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5465A TWI672716B (zh) 2017-06-01 2018-02-14 具有減噪效果的按鍵及其組裝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727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50394B2 (en) 2017-06-01 2021-03-16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 switch with noise reduction capability
TWI716851B (zh) * 2019-04-11 2021-01-21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鍵盤
TWI707374B (zh) * 2019-06-16 2020-10-1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減噪效果的按鍵
CN110600308B (zh) * 2019-09-04 2022-06-10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减噪效果的按键
TWI781045B (zh) * 2020-03-31 2022-10-1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支架連接結構
CN112509841B (zh) * 2020-11-18 2022-11-29 东莞市新美洋技术有限公司 键盘的制作方法、键盘以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41887U (en) * 2008-03-21 2008-10-0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Noise-reduction keypress structure
TWM351402U (en) * 2008-10-09 2009-02-2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switch and keyboard
TWM381115U (en) * 2010-01-08 2010-05-2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Low-noise key switch and keyboard thereof
TWM416133U (en) * 2011-06-16 2011-11-1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switch and keyboard thereof
TWM455197U (zh) * 2012-10-11 2013-06-1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按鍵及其鍵盤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41887U (en) * 2008-03-21 2008-10-0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Noise-reduction keypress structure
TWM351402U (en) * 2008-10-09 2009-02-2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switch and keyboard
TWM381115U (en) * 2010-01-08 2010-05-2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Low-noise key switch and keyboard thereof
TWM416133U (en) * 2011-06-16 2011-11-1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switch and keyboard thereof
TWM455197U (zh) * 2012-10-11 2013-06-1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按鍵及其鍵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3804A (zh) 2019-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72716B (zh) 具有減噪效果的按鍵及其組裝方法
TWI661450B (zh) 具有減噪效果的按鍵及其組裝方法
TWI633566B (zh) 按鍵及其鍵盤
US7417200B2 (en) Input devices and key structures thereof having resilient mechanisms
JPH0617057U (ja)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
TWI442434B (zh) 按鍵結構及應用其之鍵盤結構
TWM551337U (zh) 按鍵裝置及卡勾支架
TWI744151B (zh) 按鍵
TWI674602B (zh) 鍵盤
TWI609396B (zh) 按鍵結構
TWM474242U (zh) 按鍵及其鍵盤
TWI680477B (zh) 具有減噪效果的鍵盤
CN110244820B (zh) 电子装置及扩充电子系统
TWI546487B (zh) 觸控單元及具有此觸控單元之電子裝置
TW201826306A (zh) 鍵盤
JP3941041B2 (ja) キースイッチのスタビライザー機構
TWI416563B (zh) 具有剪刀式連接元件之按鍵結構
TWI707374B (zh) 具有減噪效果的按鍵
CN110189949B (zh) 按键结构
TWM613569U (zh) 觸控板機構
JP6271671B1 (ja) 入力装置、電子機器及び入力装置の組立方法
TWI650786B (zh) 按鍵結構
JP6219478B1 (ja) 入力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WO2020183782A1 (ja) 押釦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240120157A1 (en) Keyswitch 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