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72120B - 眼球的連續性量測方法及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 - Google Patents

眼球的連續性量測方法及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72120B
TWI672120B TW107117193A TW107117193A TWI672120B TW I672120 B TWI672120 B TW I672120B TW 107117193 A TW107117193 A TW 107117193A TW 107117193 A TW107117193 A TW 107117193A TW I672120 B TWI672120 B TW I67212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yeball
subject
continuity
scanning
control sys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7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27231A (zh
Inventor
賴弘基
馬德倫
俞力平
李向晴
Original Assignee
清弘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清弘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清弘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7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72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21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2120B/zh

Links

Landscapes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眼球的連續性量測方法及其裝置,其中方法係讓受檢者在量測的過程中變換姿勢,藉此眼球掃描儀器便可連續性地量測眼球的生理參數或影像在受檢者不同姿勢下的變化,如此的連續性量測不僅包含了不同姿勢下所產生之即時變異量,更可包含時間的變異性;如此得到的資訊所隱含的信息量具多樣化特質,並且在一次量測過程中所得到的資訊也遠較於現有技術的單張截圖方式來的豐富,而數據累積的也比現有技術快的許多,如此一來更是有利於建立數據庫平台以供大數據分析使用,及適合讓人工智慧深度學習來分析,如此有助於發現早期病症等等。

Description

眼球的連續性量測方法及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
本創作係涉及一種眼球的生理參數或影像的連續性量測方法及其裝置。
現有技術中,量測眼球生理參數(例如眼壓)或影像(例如視網膜影像)時,往往是使用桌上型的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儀(OCT,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而受檢者將其下巴放置於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儀的定位座上,並以坐姿或站姿進行眼球生理參數或影像的量測。除此之外,也有醫生會讓受檢者仰躺或側躺在病床上,並以手持式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儀或眼底鏡來量測受檢者於仰躺或側躺時的眼球的生理參數或影像。
但不論是前述何種方式,都是於讓受檢者在維持姿勢不變的靜態情形下進行量測,因此量測得到的資訊並未包含受檢者的姿勢變化;但事實上受檢者於姿勢變換的過程中,眼球的生理參數或影像也會對應姿勢的改變而有所變化,並且眼球生理參數或影像於不同姿勢下所產生的變化其實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有助於發現早期病症;例如當人體從坐姿改成仰躺的過程中,眼球高度從高於心臟逐漸變為平行於心臟,此改變會連帶使視網膜微血管流動情形因壓力差而變化,因此若能將此動態變化與相對應的角度改變一同紀錄下來,將對於眼球疾病的診斷有相當大的幫助。
除此之外,由於眼睛具有自我調節機制,變換姿勢後的生理參數或影像可能在醫療人員移動、設定儀器的時間內就被補償而無法觀測,因此 現有的眼球掃描儀器更是難以觀察到眼球生理參數或影像在受檢者姿勢變換過程中的變化。
有鑑於此,現有技術的眼球的生理參數及影像的量測方法及裝置,實有待加以改良。
有鑑於前述之現有技術的缺點及不足,本創作提供一種眼球的連續性量測方法、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以可在受檢者變換姿勢時連續性地量測及記錄眼球生理參數或影像的變化。
為達到上述的創作目的,本創作所採用的技術手段為設計一種眼球的連續性量測方法,包含以下步驟:眼球掃描儀器量測受檢者的眼球的生理參數或眼球的影像;接著改變受檢者的軀幹相對受檢者的下半身的俯仰角度,受檢者於改變軀幹的俯仰角度的過程中,眼球掃描儀器持續量測受檢者的眼球的生理參數或影像,並且一控制系統同時記錄受檢者的眼球的生理參數或影像及受檢者的軀幹的俯仰角度;最後眼球掃描儀器結束量測。
為達到上述的創作目的,本創作進一步提供一種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其中包含:一控制系統;一基座,其與該控制系統電連接,且具有一座墊部、一背靠部及一角度感測器,該背靠部可相對該座墊部調整俯仰角度,該角度感測器可偵測該背靠部相對該座墊部的俯仰角度,並將該俯仰角度傳遞至該控制系統;一眼球掃描儀器,其與該控制系統電連接,且可量測眼球的生理參數或眼球的影像,並可將量測得到的生理參數或影像傳遞至該控制系統; 一眼動追蹤系統,其與該控制系統電連接,且可量測眼球或眼部的位移,並可將量測得到的位移回饋給該控制系統,並使該控制系統讓該眼球掃描儀器得以維持於初始掃描位置。
本創作之優點在於,藉由在受檢者量測眼球生理參數或影像的過程中,同時變換受檢者的姿勢(例如使受檢者從坐姿逐漸躺平),藉此眼球掃描儀器便可連續性地量測眼球的生理參數或影像在受檢者不同姿勢下的變化,如此的連續性量測不僅包含了不同姿勢下所產生之即時變異量,更可包含時間的變異性;如此得到的資訊所隱含的信息量具多樣化特質(Variety),並且在一次量測過程中所得到的資訊也遠較於現有技術的單張截圖方式來的豐富(Volume),而數據累積的也比現有技術快的許多(Velocity),如此一來更是有利於建立數據庫平台以供大數據(big data)分析使用,而具有多樣變因的豐富資料,更是適合讓人工智慧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來分析,如此有助於發現早期病症等等。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眼球的連續性量測方法,其中該控制系統同時記錄受檢者的軀幹的俯仰角度的變化速度。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眼球的連續性量測方法,其中受檢者的軀幹的俯仰角度是連續性的改變。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眼球的連續性量測方法,其中受檢者的軀幹的俯仰角度是間斷性的改變。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其中該眼球掃描儀器為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儀、超音波成像裝置或眼底鏡。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其中該眼動追蹤系統為內建於該眼球掃描儀器的軟體。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其中該眼動追蹤系統為一攝影機或一感測器,且該眼動追蹤系統的拍攝位置與該眼球掃描儀器的拍攝位置相對應。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其中該眼動追蹤系統包含複數電位貼片或複數磁感應貼片或複數壓力感測貼片,其用以接觸眼表或眼周,並可感測眼球的轉動。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其中進一步包含有一掃描導引裝置,其與該控制系統電連接,該掃描導引裝置連接並帶動該眼球掃描儀器,並可讓該眼球掃描儀器得以維持於初始掃描位置。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其中進一步包含有一頭部定位裝置,其用以套設於受檢者的頭部或面部,且與該眼球掃描儀器相連接。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其中該頭部定位裝置連接於該基座的該背靠部。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其中該頭部定位裝置上設有一第一磁吸部,該眼球掃描儀器上設有一第二磁吸部,該眼球掃描儀器的該第二磁吸部與該頭部定位裝置的該第一磁吸部以磁力相吸。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其中進一步包含有一連動組合機構,其與該控制系統電連接,該眼球掃描儀器設於該連動組合機構上並可被該眼球掃描儀器移動,該控制系統可透過該連動組合機構使該眼球掃描儀器跟著受檢者的眼球移動。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其中該連動組合機構連接該基座,且可隨著該基座的該背靠部一同相對該座墊部調整俯仰角度。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其中該連動組合機構為一獨立於該基座外的龍門式機台,並可隨著該基座的該背靠部相對該座墊部調整俯仰角度而跟著帶動該眼球掃描儀器。
10‧‧‧座椅
20‧‧‧手臂
30‧‧‧護目鏡
40‧‧‧探頭
圖1至圖3係本創作的連續性量測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動作示意圖。
本創作之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包含一控制系統、一基座、一眼球掃描儀器及一眼動追蹤系統;並且在較佳實施例中,還進一步包含有一掃描導引裝置、一頭部定位裝置及一連動組合機構。
前述之控制系統電連接基座、眼球掃描儀器、眼動追蹤系統、掃描導引裝置及連動組合機構,控制系統彙整各裝置傳遞過來的資訊而控制各裝置的作動,控制系統與各裝置的電連接不限於以線路直接連接,亦可以無線方式連接;此外,控制系統同時會儲存各項裝置所量測的資訊,並儲存於實體硬碟或雲端儲存空間中,但不以此為限,例如眼球掃描儀器亦可有獨立的紀錄裝置來儲存資訊。
前述之基座具有一座墊部、一背靠部及一角度感測器,背靠部可相對座墊部調整俯仰角度,角度感測器可偵測背靠部相對座墊部的俯仰角度,並將俯仰角度傳遞至控制系統;具體來說,基座可為座椅或床等可自動調整椅背或床板俯仰仰角度的裝置,並可提供當患者之頭頸部、軀幹姿勢改變時穩定的支撐。在本實施例中,基座為一可程式控制的座椅,並且具體功能如下,但不以此為限;
(1)座椅可由醫護人員以程式控制其傾、仰角位移量、位移速度及該角度停留時間,並於過程中不移動患者位置以避免影響系統內各設備之精確度。
(2)座椅亦可由醫護人員教學受檢者後,由受檢者在醫護人員陪同下自行操作部分功能。
(3)座椅角度的位移過程可為連續性或間斷性。舉例來說,若選擇連續性移動,受檢者將從直立坐姿以定速向後倒至設定角度,中間不停歇;若為間斷性移動,受檢者可以特定間隔,例如30度階段性地移動至設定角度。
(4)座椅設有緊急停止的機制。
(5)座椅改變受檢者姿勢時不一定要移動到受檢者全身,亦可僅改變上半身的姿勢,但座椅可變角度範圍不以坐、臥間90度為限,亦可超過水平面使上半身低於下半身。
(6)座椅可為移動式,例如底部設有輪子。
(7)座椅仍可切換成手動改變座椅角度的模式。
前述之眼球掃描儀器可量測眼球的生理參數或影像,並可將量測得到的生理參數或影像傳遞至控制系統;具體來說,眼球掃描儀器為視網膜及周邊組織醫學影像的擷取儀器,並且具體功能如下,但不以此為限;
(1)該眼球掃描儀器主體係一種光學結構,譬如以光學干涉儀為基礎的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儀(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及其他功能性結構,例如Doppler OCT,Polarization sensitive OCT等。對視網膜及以下之結構影像進行分析。
(2)眼球掃描儀器亦可為視網膜攝影機或眼底鏡等可拍攝眼球內部之系統,當眼球掃描儀器為眼底鏡時,可用以觀察視網膜血流情形,例如血 管流速或密集度等資訊。此外,眼球掃描儀器亦可為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儀再加上視網膜攝影機或眼底鏡來輔助使用。
(3)眼球掃描儀器可係超音波成像裝置。
(4)眼球掃描儀器不以一個封閉系統為限,亦可具有探頭、光纖等手持部件或插件,例如超音波探頭、手持式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儀等。
(5)眼球掃描儀器可為手持形式、可裝設於基座上、可裝設於頭部定位裝置上、或可裝設於連動組合機構上。
(6)眼球掃描儀器為手持形式時,將加裝眼周貼合度感測裝置,以輔助醫療人員判斷手持探頭與受檢者眼周貼合度,而眼周貼合度感測裝置例如在探頭接觸眼周的部分加裝數個壓力感測器,如此可藉由各感測器數值得知手持探頭是否有貼合眼周。
(7)眼球掃描儀器裝設於基座上時,可全面或部份安裝於座椅內部,例如座椅底座、背墊、扶手等。
(8)眼球掃描儀器若為已系統化機器,必須可獨立操作。舉例來說,若眼球掃描儀器為系統化的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儀機台,該機台仍然可以在不改變基座(座椅)角度的情況下直接對受檢者進行掃描。
前述之眼動追蹤系統以接觸式或非接觸式的感測技術來量測眼睛或眼部的小範圍的位移,並可將量測得到的位移回饋給控制系統,並使控制系統讓眼球掃描儀器得以維持於初始掃描位置。眼動追蹤系統可以軟體功能分析眼球掃描儀器的視覺影像來達成,亦可自成一套獨立系統如下分別所述;
(1)當眼球掃描儀器為眼底攝影機時,眼動追蹤系統為內建於眼球掃描儀器的軟體,而眼動追蹤系統以眼球掃描儀器拍攝眼部選定位置之偏移量或與另一參考位置之間的相對距離作為眼動追蹤系統判斷的依據。眼部選定 位置可為點、線、面任一種選擇組合;此外,眼動追蹤系統為軟體時,眼球掃描儀器不以眼底攝影機為限,而可為其他種類。
(2)眼動追蹤系統亦可為獨立於眼球掃描儀器外的攝影機或感測器,其判斷依據與上述方式相同,但此獨立系統的拍攝位置必須與眼球掃描儀器掃描位置相關甚至重疊。
(3)眼動追蹤系統可為獨立的紅外線距離感測器,其透過紅外光自光源行至眼球反射面反射後回到紅外光感測器的方式以計算出系統及眼球反射面間距作為眼動追蹤系統判斷的依據。
(4)眼動追蹤系統可接觸眼表或眼周的鏡片、貼片,利用電位、磁感應甚至壓力感測等方式感測因眼球轉動形成的數值變化,將其傳遞至控制系統中。
(5)當選定範圍位移量超出眼動追蹤系統的判斷範圍或眨眼時,眼動追蹤系統將立即暫停當下動作,例如使基座(座椅)角度改變,或不暫停但紀錄當下時間點再經軟體後處理消除。
前述之掃描導引裝置連接並帶動眼球掃描儀器,並可讓眼球掃描儀器得以維持於初始掃描位置。
(1)掃描導引裝置可為頭部定位裝置中的微型機構、連動組合機構內的微型機構或眼球掃描儀器中的光機組件,並藉以引導眼球掃描儀器維持掃描位置。
(2)當掃描導引裝置為眼球掃描儀器中的光機組件時,具體來說可為可變焦的聚焦透鏡、二維磁閥鏡座等光學結合機械的光機組件,該光機組件可藉由手動或程式調整的方式以維持掃描位置。
(3)在某些情形下亦可沒有掃描導引裝置,例如眼球掃描儀器本身就有可以維持於初始掃描位置的功能,例如有些手持式的光學同調斷層掃描 儀本身內建有軟體(眼動追蹤系統)來量測眼睛或眼部的小範圍的位移,並且還具有可自動變焦的聚焦透鏡,此透鏡在變焦過程便等同於補償深度方向的位移;這些元件有即時動作的功能,眼動追蹤系統判斷透鏡補償完的當下的位移量後,會進入待機狀態,一旦又有位移產生,這些元件會立刻反應做出補償;如此一來眼球掃描儀器本身就有可以維持於初始掃描位置的功能,因此無須另外設置外部的掃描導引裝置來輔助。
前述之頭部定位裝置用以套設於受檢者的頭部或面部,且與眼球掃描儀器相連接,以提供一個基點來固定眼球掃描儀器在基座(座椅)改變角度的過程中能同步移動使掃描位置正確。具體來說,頭部定位裝置可以固定於受檢者的頭部或面部,而眼球掃描儀器則裝設固定於頭部定位裝置上,藉此眼球掃描儀器除了對準之外更能從頭部定位裝置獲得支撐、但眼球掃描儀器亦可另外以其他方式獲得固定,例如手持式或是固定於連動組合機構上,這時頭部定位裝置便是提供了對準定位的功能。
(1)頭部定位裝置可先提供粗略的定位,舉例來說,若以眼部、鼻輪廓為輔助,例如眼罩、面罩、眼鏡、頭帶等,亦可擴大範圍至整個頭、頸部,例如頭罩、U形枕等。
(2)頭部定位裝置可與基座相互獨立,但也可為基座(座椅)的延伸結構,例如頭部定位裝置為頭罩,並以轉軸固定在座椅椅背(基座的背靠部)上,再以伸縮桿來配合不同受檢者之身高。
(3)頭部定位裝置為可調整或多尺寸以供不同受檢者使用,配戴後仍會露出眼睛部位,因此不阻礙眼球掃描儀器、眼動追蹤系統判斷之操作範圍。
(4)頭部定位裝置可進一步加裝接觸式感測器,例如壓力感測器,藉以判斷定位裝置與受檢者接觸部分的貼合度、鬆緊度等狀況。
(5)頭部定位裝置與眼球掃描儀器間可以卡榫、彈片、套筒、磁鐵等容易組合的方式連結。
(6)頭部定位裝置上可設有一第一磁吸部,眼球掃描儀器上設有相對應的一第二磁吸部,藉此眼球掃描儀器可透過第二磁吸部與頭部定位裝置的第一磁吸部以磁力相吸,藉以將眼球掃描儀器約略固定在欲掃描的位置附近;第一磁吸部及第二磁吸部可其中任一者為磁鐵,另一者為金屬,或是兩者均為磁鐵亦可。
(7)當掃描導引裝置為頭部定位裝置內的微型機構時,微型機構可為馬達(三維微型馬達平台)、輪軸、傳動帶、伸縮桿等,以接收眼動追蹤系統判斷之位移量做出細部微調,此外亦可連接把手以人工調整該微型機構使掃描位置正確。
(8)頭部定位裝置設計選用材料可經消毒滅菌重複使用,亦可為部分拋棄式。
前述之連動組合機構可供眼球掃描儀器設於其上,並藉以帶動眼球掃描儀器跟著受檢者的眼球移動。連動組合機構的功能猶如眼球掃描儀器與基座(座椅)之間的橋梁,可將眼球掃描儀器選擇性地結合基座(座椅),眼球掃描儀器可裝設於連動組合機構上,連動組合機構使眼球掃描儀器得以隨著基座(座椅)的角度改變而跟著改變眼球掃描儀器的位置,換言之,連動組合機構配合基座(座椅)改變之角度進行移動補償以維持眼球掃描儀器於初始定位位置。
(1)若連動組合機構為機械式組合於基座(座椅),例如關節支臂、單懸臂龍門式、龍門式,可將眼球掃描儀器固定於連動組合機構上並依照基座(座椅)改變受檢者姿勢的角度位移量做出同步反應。
(2)連動組合機構亦可不直接組合於基座(座椅),而以馬達平台、旋轉基座或伸縮桿等懸掛、軌道導引、附輪底盤、延伸之方式在基座(座 椅)周圍進行移動,則基座(座椅)的角度位移量需透過控制系統經由線路或無線傳輸傳送至連動組合機構以做出同步反應。
(3)連動組合機構除具大範圍移動功能外,亦可透過掃描導引裝置的微型機構,例如馬達(微型馬達平台)、輪軸、傳動帶、伸縮桿等,來補償眼動追蹤系統判斷之位移量;此外,亦可連接把手以人工調整該微型機構使掃描位置正確。
(4)連動組合機構亦可切換成人工操作的動作方式,例如用手控制支臂跟隨座椅角度改變。
(5)連動組合機構設有緊急停止機制。
本創作之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具體來說包含有以下四種實施例,第一實施例包含了頭部定位裝置及連動組合機構,第二實施例包含了頭部定位裝置,第三實施例包含了連動組合機構,第四實施例則不具有頭部定位裝置及連動組合機構。
第一實施例:座椅+眼部掃描儀器+眼動追蹤系統+頭部定位裝置+連動組合機構
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檢查開始時,受檢者先帶上一個帶磁鐵(第一磁吸部)的護目鏡30(頭部定位裝置)並坐上座椅10(基座),該護目鏡30除了貼合眉骨、鼻梁外,還有一可調整鬆緊度的彈性帶繞過受檢者後腦勺加強穩定度。該座椅10側邊有一條多關節手臂20(連動組合機構)且手臂20的一端與座椅10傾、仰的旋轉軸連結,因此當座椅10往後傾倒時會同部帶動多關節手臂20旋轉,手臂20的另一端以螺絲鎖著一個探頭40(眼部掃描儀器),該探頭40屬於一套主體安裝在座椅10底座的光學同調斷層掃描系統的手持部件。當受檢者就定位後,醫護人員可將探頭40放置在受檢者左或右眼,探頭40內具有對應護目鏡30內磁鐵位置的金屬片(第二磁吸部),因此可將探頭40約略固定在欲掃描的位 置附近;要進一步的確立掃描位置,醫療人員可依據探頭40內含的攝影機(眼球掃描儀器)的影像圈選出虹膜的位置並觀察是否在畫面中央,若虹膜偏離中央,可藉由眼動追蹤系統的軟體分析得知偏移量來校正探頭40內的二維掃描鏡之鏡片角度以完成對位。一切就緒後,座椅10由醫療人員以程式設定可連續地向後傾倒直到受檢者呈現仰躺姿勢,過程中眼部掃描系統可以連續紀錄視網膜的斷層影像,影像會直接紀錄於光學同調斷層掃描系統的工業電腦(控制系統)內,受檢者可要求以隨身硬碟儲存該次掃描結果。
第二實施例:座椅+眼部掃描儀器+眼動追蹤系統+頭部定位裝置
檢查開始時,受檢者坐上座椅(基座),座椅頭靠的部分有一個向後掀起且可調整配合不同身高的頭罩(頭部定位裝置),受檢者將頭罩戴上後可進一步利用一可調整鬆緊度的彈性帶繞過下巴固定,該頭罩在眼部位置還有一個三維微型馬達平台(掃描導引裝置),可以將眼底攝影機(眼部掃描儀器)夾在馬達平台上,該馬達平台及眼底攝影機皆連接到醫療人員的控制電腦(控制系統),因此可透過眼底攝影機的影像經眼動追蹤系統的軟體選定掃描位置來回饋給微型馬達平台將眼底攝影機作小範圍的三維校正。一切就緒後,座椅由醫療人員以程式設定以15度為區間向後傾倒,且每個區間停留10秒進行掃描直到受檢者呈現仰躺姿勢。
第三實施例:座椅+眼部掃描儀器+眼動追蹤系統+連動組合機構
檢查開始時,受檢者坐上座椅(基座),座椅旁有一組單懸臂龍門結構(連動組合機構),醫療人員可將超音波探頭(眼部掃描儀器)固定在單懸臂龍門結構上的微型馬達平台(掃描導引裝置)上。該超音波探頭前端有一軟套墊,其形狀可對應人體眼周輪廓以便貼合受檢者的眼部位置,且探頭內部有加 裝一組紅外線距離感測器(眼動追蹤系統),發射的紅外光反射回感測器可得到與受檢者眼表的距離。超音波系統及該單懸臂龍門結構皆連接到醫療人員的控制電腦(控制系統),因此可透過紅外線距離感測器的數值經眼動追蹤系統軟回饋給微型馬達平台將超音波探頭前後移動校正。一切就緒後,座椅由醫療人員以程式設定以15度為區間向後傾倒,且每個區間停留10秒進行掃描直到受檢者呈現仰躺姿勢,期間掃描的結果將儲存在控制電腦中以供分析。
第四實施例:座椅+眼部掃描儀器+眼動追蹤系統
檢查開始時,受檢者坐上座椅(基座),醫療人員利用手持式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儀(眼部掃描儀器)貼近受檢者眼部位置。該手持式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儀分為手持探頭及主體,主體安裝在座椅側邊的殼內,僅有探頭及連接的光纖露出可供握持。該探頭接觸受檢者眼周上下左右的部分分別有四個壓力傳感貼片(眼動追蹤系統),待貼片接觸眼周後系統內的電腦(控制系統)會記錄該壓力值並執行坐姿掃描。接著醫療人員手動將座椅向後傾倒使受檢者呈現仰躺姿勢再將手持探頭重新放置在受檢者眼周,放置位置可參考坐姿掃描時壓力傳感貼片的數值做些微移動校正,待數值正確後則開始第二次掃描。完成的兩次掃描結果皆可由電腦輸出供醫療人員對受檢者解釋。
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本創作之眼球的連續性量測方法包含以下步驟:眼球掃描儀器量測受檢者的眼球的生理參數或影像;接著受檢者變換姿勢,受檢者於改變姿勢的過程中,眼球掃描儀器持續量測受檢者的眼球的生理參數或影像,並且一控制系統同時記錄受檢者的眼球的生理參數或影像及受檢者的姿勢;最後眼球掃描儀器結束量測。
前述之受檢者變換姿勢包含了改變頭、頸、軀幹或下肢的位置,而在本實施例中,係指改變受檢者的軀幹的俯仰角度,而該控制系統同時記錄受檢者的軀幹的俯仰角度;此外,在本實施例中,控制系統同時記錄受檢 者的軀幹的俯仰角度的變化速度,例如每秒向下傾倒3度等等,如此一來記錄的數據更增加了一個變因,像是可以讓受檢者進行數次不同變化速度的量測,像是第一次量測時為每秒向下傾倒3度,第二次量測時為每秒向下傾倒5度等等,並藉此觀察其中的差異。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受檢者量測的過程中,是從坐姿逐漸傾倒躺下,但亦可以相反,而從向後傾倒逐漸立起;抑或是可以重複回到原位並且持續量測及記錄,例如從坐姿逐漸傾倒躺平,之後又逐漸立起而回到坐姿。
再者,受檢者的軀幹的俯仰角度可以是連續性的改變,也可以是間斷性的改變,但不論是連續性的改變或間斷性的改變,眼球掃描儀器均持續量測及記錄受檢者的眼球的生理參數或影像。
最後,眼球掃描儀器量測受檢者的眼球的影像是指掃描視網膜,尤其是視網膜及以下組織中微血管分布密集的部位,此外亦可為量測生理參數,例如眼壓,但不以上述為限。
本創作藉由前述裝置或方法,而可讓眼球掃描儀器連續性地量測眼球的生理參數或影像在受檢者不同姿勢下的變化,如此的連續性量測不僅包含了不同姿勢下所產生之即時變異量,更可包含時間的變異性;如此得到的資訊所隱含的信息量具多樣化特質(Variety),並且在一次量測過程中所得到的資訊也遠較於現有技術的單張截圖方式來的豐富(Volume),而數據累積的也比現有技術快的許多(Velocity),如此一來更是有利於建立數據庫平台以供大數據(big data)分析使用,而具有多樣變因的豐富資料,更是適合讓人工智慧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來分析,如此有助於發現早期病症等等。
以上所述僅是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創作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創作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技術方案的範圍 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創作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創作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創作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Claims (16)

  1. 一種眼球的連續性量測方法,包含以下步驟:眼球掃描儀器量測受檢者的眼球的生理參數或眼球的影像;接著改變受檢者的軀幹相對受檢者的下半身的俯仰角度,受檢者於改變軀幹的俯仰角度的過程中,眼球掃描儀器持續量測受檢者的眼球的生理參數或影像,並且一控制系統同時記錄受檢者的眼球的生理參數或影像及受檢者的軀幹的俯仰角度;最後眼球掃描儀器結束量測。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眼球的連續性量測方法,其中該控制系統同時記錄受檢者的軀幹的俯仰角度的變化速度。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眼球的連續性量測方法,其中受檢者的軀幹的俯仰角度是連續性的改變。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眼球的連續性量測方法,其中受檢者的軀幹的俯仰角度是間斷性的改變。
  5. 一種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包含一控制系統;一基座,其與該控制系統電連接,且具有一座墊部、一背靠部及一角度感測器,該背靠部可相對該座墊部調整俯仰角度,該角度感測器可偵測該背靠部相對該座墊部的俯仰角度,並將該俯仰角度傳遞至該控制系統;一眼球掃描儀器,其與該控制系統電連接,且可量測眼球的生理參數或眼球的影像,並可將量測得到的生理參數或影像傳遞至該控制系統;一眼動追蹤系統,其與該控制系統電連接,且可量測眼球或眼部的位移,並可將量測得到的位移回饋給該控制系統,並使該控制系統讓該眼球掃描儀器得以維持於初始掃描位置。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其中該眼球掃描儀器為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儀、超音波成像裝置或眼底鏡。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其中該眼動追蹤系統為內建於該眼球掃描儀器的軟體。
  8. 如請求項5所述之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其中該眼動追蹤系統為一攝影機或一感測器,且該眼動追蹤系統的拍攝位置與該眼球掃描儀器的拍攝位置相對應。
  9. 如請求項5所述之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其中該眼動追蹤系統包含複數電位貼片或複數磁感應貼片或複數壓力感測貼片,其用以接觸眼表或眼周,並可感測眼球的轉動。
  10. 如請求項5所述之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其中進一步包含有一掃描導引裝置,其與該控制系統電連接,該掃描導引裝置連接並帶動該眼球掃描儀器,並可讓該眼球掃描儀器得以維持於初始掃描位置。
  11. 如請求項5至10中任一項所述之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其中進一步包含有一頭部定位裝置,其用以套設於受檢者的頭部或面部,且與該眼球掃描儀器相連接。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其中該頭部定位裝置連接於該基座的該背靠部。
  13.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其中該頭部定位裝置上設有一第一磁吸部,該眼球掃描儀器上設有一第二磁吸部,該眼球掃描儀器的該第二磁吸部與該頭部定位裝置的該第一磁吸部以磁力相吸。
  14. 如請求項5至10中任一項所述之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其中進一步包含有一連動組合機構,其與該控制系統電連接,該眼球掃描儀器設於 該連動組合機構上並可被該眼球掃描儀器移動,該控制系統可透過該連動組合機構使該眼球掃描儀器跟著受檢者的眼球移動。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其中該連動組合機構連接該基座,且可隨著該基座的該背靠部一同相對該座墊部調整俯仰角度。
  16. 如請求項14所述之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其中該連動組合機構為一獨立於該基座外的龍門式機台,並可隨著該基座的該背靠部相對該座墊部調整俯仰角度而跟著帶動該眼球掃描儀器。
TW107117193A 2017-12-21 2018-05-21 眼球的連續性量測方法及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 TWI6721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608609P 2017-12-21 2017-12-21
US62/608,609 2017-1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7231A TW201927231A (zh) 2019-07-16
TWI672120B true TWI672120B (zh) 2019-09-21

Family

ID=67005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7193A TWI672120B (zh) 2017-12-21 2018-05-21 眼球的連續性量測方法及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38691A (zh)
TW (1) TWI6721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41094A (zh) * 2020-08-28 2021-01-19 南京兰林智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机关单位物业管控系统
CN113616156B (zh) * 2021-07-20 2024-04-05 天津市眼科医院 一种拍摄不同体位下人眼图像的头戴式装置
TWI786862B (zh) * 2021-10-01 2022-12-11 明達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動眼睛檢測裝置及自動眼睛檢測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51818A1 (en) * 2000-06-19 2002-10-17 Douglas Watt Method for evaluating vestibular respons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66905B2 (en) * 2003-11-20 2005-11-22 20/10 Perfect Vision Optische Geraete Gmbh Eye position control monitor for laser vision correction
JP5545966B2 (ja) * 2010-02-26 2014-07-09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眼科装置
ES2589000T3 (es) * 2012-04-24 2016-11-08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Sistema y procedimiento de medir la atención
JP6278509B2 (ja) * 2014-01-28 2018-02-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眼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51818A1 (en) * 2000-06-19 2002-10-17 Douglas Watt Method for evaluating vestibular response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ts, J., Houben, M. M., van der Steen, J. Three Dimensional Vestibular Ocular Reflex Testing Using a Six Degrees of Freedom Motion Platform. J. Vis. Exp. (75), e4144, doi:10.3791/4144 (2013). *
全文 *
全文。Dits, J., Houben, M. M., van der Steen, J. Three Dimensional Vestibular Ocular Reflex Testing Using a Six Degrees of Freedom Motion Platform. J. Vis. Exp. (75), e4144, doi:10.3791/4144 (201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7231A (zh) 2019-07-16
CN109938691A (zh) 2019-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45503A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topology of a cornea
CN101232841B (zh) 眼动传感器
JP2975306B2 (ja) 前眼部の作像装置及び方法及びスリットランプ組立品
Eggert Eye movement recordings: methods
US540488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ing and analysis of corneal tissue
US5094521A (en) Apparatus for evaluating eye alignment
EP2768379B1 (en)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eye topography
TWI672120B (zh) 眼球的連續性量測方法及眼球的連續性量測裝置
CA2294363A1 (en) Ultrasonic scanning of the eye using a stationary transducer
RU2634682C1 (ru) Портатив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зрительных функций
US10054802B2 (en) Topology guided ocular lens design
JP2023506141A (ja) 眼科デバイスのための個人化患者インタフェース
US11564568B1 (en) Eye imaging system and fundus camera positioning device
US11471049B2 (en) Ophthalmologic apparatus
US20230181026A1 (en) Eye imaging system and fundus camera positioning device
CN110755029A (zh) 一种防抖手持式oct探头
CN112690755A (zh) 头戴式眼科octa设备
CN203524643U (zh) 一种oct扫描装置及眼科oct设备
CN110811535A (zh) 眼球连续性测量装置的眼罩及脸颈固定组件
US11992267B2 (en) Ophthalmologic apparatus and ophthalmologic system
US11642024B2 (en) Ophthalmologic apparatus and ophthalmologic system
CN217365821U (zh) 一种眼底相机照明单元、眼底相机光学系统以及眼科设备
KR20220064327A (ko) 고글 형태의 광 간섭 단층 촬영장치
TWI696444B (zh) 眼球連續性量測裝置之眼罩及眼球連續性量測裝置之臉頸固定組件
CN214434161U (zh) 头戴式眼科octa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