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65151B - 媒體搬送裝置、印刷裝置及液體噴射裝置 - Google Patents

媒體搬送裝置、印刷裝置及液體噴射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65151B
TWI665151B TW104109439A TW104109439A TWI665151B TW I665151 B TWI665151 B TW I665151B TW 104109439 A TW104109439 A TW 104109439A TW 104109439 A TW104109439 A TW 104109439A TW I665151 B TWI665151 B TW I66515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dia
light
section
transmitting member
suppor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9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36659A (zh
Inventor
室谷友哉
井出光隆
古林廣之
片岡英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6709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5782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670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28746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36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66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51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515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00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control of the transport of the copy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85Using suction for maintaining printing material fl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9Detecting type of paper, e.g. by automatic reading of a code that is printed on a paper package or on a paper roll or by sensing the grade of translucency of the pap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95Detecting means for copy material, e.g. for detecting or sensing presence of copy material or its leading or trailing e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2Platens
    • B41J11/06Flat page-size platens or smaller flat platens having a greater size than line-size plat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6/00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for web-advancing mechanisms
    • B65H26/02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for web-advancing mechanism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f irregularities in running we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1Modifying a characteristic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2Changing form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21Bending, buckling, curling, bringing a curvature
    • B65H2301/51214Bending, buckling, curling, bringing a curvature parallel to direction of displacement of handled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4Roller pairs
    • B65H2404/143Roller pairs driving roller and idler roller arrang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0Other elements in face contact with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1Longitudinally-extending strips, tubes, plates, or wi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5/00Physical ent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11/00 or B65H2513/00
    • B65H2515/10Mass, e.g. mass flow rate; Weight; Inerti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3/0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 B65H2553/4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using optical, e.g. photographic, elements
    • B65H2553/41Photoelectric detectors
    • B65H2553/414Photoelectric detectors involving receptor receiving light reflected by a reflecting surface and emitted by a separate emit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7Nature of material
    • B65H2701/172Composit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7Nature of material
    • B65H2701/173Me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7Nature of material
    • B65H2701/174Textile, fib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15Digital printing machin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印表機包括:搬送部,其搬送連續紙P;媒體支持部20,其形成有可支持由搬送部搬送之連續紙P之支持面20a、及自支持面20a向下方凹陷之第1凹部24A、24B;以及攝像部,其配置於支持面20a之下側,對連續紙P之下表面進行拍攝。

Description

媒體搬送裝置、印刷裝置及液體噴射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搬送紙張等媒體之媒體搬送裝置及具備該裝置之印刷裝置、以及對媒體噴射液體之液體噴射裝置。
作為搬送紙張等媒體之媒體搬送裝置,已知有如下媒體搬送裝置:於支持媒體之媒體支持部設置攝像部,藉由該攝像部對在媒體支持部上通過之媒體之下表面之紋理進行拍攝,基於拍攝所得之圖像檢測媒體之搬送量。於該媒體搬送裝置中,於媒體支持部之支持面形成有用以供來自攝像部之光朝向媒體之下表面照射之開口部。而且,於該開口部配置有透光構件,該透光構件用以容許光透過,另一方面抑制紙粉、塵埃等異物進入至攝像部內。
作為此種媒體搬送裝置,例如專利文獻1之媒體搬送裝置係為了檢測媒體之搬送量,而進行如下模板匹配處理:一面使上次拍攝所得之圖像中預先設定之矩形區域之模板於本次拍攝所得之圖像上移動,一面找出相似度最大之位置。即,專利文獻1之媒體搬送裝置係算出上次拍攝所得之圖像中之模板之位置與本次拍攝所得之圖像中匹配之模板之位置之搬送方向上之距離,作為媒體之搬送量。
專利文獻1之媒體搬送裝置係如該文獻之圖4所示般,配置於媒體支持部之開口部之透光構件之上表面與支持面成為同一平面,且攝像部之焦點位置與支持面重合。即,以攝像部之焦點位置成為透光構件之上表面之方式進行調整。
又,作為將墨水等液體自噴射部噴射至紙張等媒體之液體噴射裝置,已知有如下液體噴射裝置:於支持媒體之媒體支持部設置攝像部,藉由該攝像部對在媒體支持部上通過之媒體之下表面之紋理進行拍攝,基於拍攝所得之圖像檢測媒體之搬送量。於此種液體噴射裝置中,在媒體支持部之支持面形成有用以使來自攝像部之光朝向媒體之下表面照射之開口部(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於此種液體噴射裝置中,於例如滿印刷時等般自噴射部對媒體噴射大量液體之情形時,存在如下情況:媒體因吸收大量液體而膨脹,從而於印刷後產生媒體相對於媒體支持部之支持面起伏即所謂之波紋。
於此種情形時,媒體中因波紋現象而自支持面向浮起之方向彎曲變形之部分有與噴射部接觸之虞。
因此,於此種液體噴射裝置中,如圖9所示,於媒體支持部100之支持面101形成複數個凹部102,並且於該支持面101中包含一部分凹部102之底面區域在內之複數個部位形成有抽吸孔103。而且,藉由驅動與各抽吸孔103連通之抽吸風扇(省略圖示),而將媒體吸附於支持面101側。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3-119439號公報
根據專利文獻1之媒體搬送裝置,由於攝像部之焦點位置與透光構件之上表面一致,故而於在透光構件之上表面附著有異物時,攝像部之焦點位置與異物重合。由此,攝像部會清晰地拍攝異物,故而異物對所拍攝到之媒體之下表面之紋理之圖像的影響變大。因此,專利 文獻1之媒體搬送裝置於進行模板匹配處理時,有如下之虞:將與本次拍攝所得之圖像中應匹配之模板之位置不同之模板之位置作為相似度最大之位置,而基於該錯誤之模板之位置算出媒體之搬送量。因此,有媒體之搬送量之檢測精度下降之虞。
又,於專利文獻1之液體噴射裝置中,如圖9所示,攝像部之透光構件110於媒體支持部100之寬度方向上配置於複數個凹部102之間。即,於媒體支持部100之支持面101上,透光構件110之配置區域及自其配置區域向媒體之搬送方向之下游側連續之一定寬度之區域成為未形成凹部102之區域。因此,於該一定寬度之區域,無法使媒體較支持面101更向遠離噴射部之方向移位地將其支持,於該媒體中存在因波紋現象而自支持面101向浮起之方向彎曲變形之部分之情形時,依然有會使該部分與噴射部接觸之虞。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係鑒於上述實際情況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抑制媒體之搬送量之檢測精度下降之媒體搬送裝置及具備該裝置之印刷裝置。又,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液體噴射裝置,該液體噴射裝置於在與噴射部對向之媒體支持部之支持面配置有使攝像部之媒體拍攝用之光透過之透光構件之情形時,即便於媒體之彎曲變形部分位於該透光構件上之情形時,亦可減少該彎曲變形部分與噴射部接觸之虞。
以下,對用以解決上述問題之手段及其作用效果進行記載。
解決上述問題之媒體搬送裝置包括:搬送部,其搬送媒體;攝像部,其對由上述搬送部搬送之上述媒體自上述媒體之正反方向之一側進行拍攝;及控制部,其基於藉由上述攝像部拍攝所得之圖像而檢測由上述搬送部搬送之上述媒體之搬送量,並基於上述媒體之搬送量而控制上述搬送部;且上述攝像部包括:光學構件;透光構件,其配 置於上述媒體之正反方向上較上述光學構件更靠另一側,且使上述攝像部之媒體拍攝用之光透過;及支持構件,其固定上述透光構件,且於上述媒體之正反方向上較上述透光構件更靠上述另一側支持上述媒體;上述光學構件之焦點位置位於上述媒體之正反方向上較上述透光構件之上述另一側之面更靠上述另一側。
解決上述問題之液體噴射裝置包括:搬送部,其搬送媒體;噴射部,其對由上述搬送部搬送之上述媒體噴射液體;媒體支持部,其具有可將由上述搬送部搬送之上述媒體以與上述噴射部對向之方式支持之支持面,且於上述支持面形成有朝遠離上述噴射部之方向凹陷之複數個凹部;及攝像部,其配置於以上述支持面為基準而與上述噴射部為相反側,且對上述媒體之與和上述噴射部對向之面為相反側之面進行拍攝;且於上述凹部內形成開口部,於該開口部配置有使上述攝像部之媒體拍攝用之光透過之透光構件。
11‧‧‧作為印刷裝置及液體噴射裝置之一例之印表機
12‧‧‧作為媒體搬送裝置之一例之搬送裝置
13‧‧‧作為搬送部之一例之進紙輥對
13a‧‧‧進紙輥
13b‧‧‧壓紙輥
14‧‧‧捲出部
14a‧‧‧捲出軸
15‧‧‧捲取部
15a‧‧‧捲取軸
16‧‧‧張力輥
17‧‧‧作為印刷部之一例之噴射部
17a‧‧‧噴嘴
18‧‧‧控制部
20‧‧‧媒體支持部
20a‧‧‧支持面
21‧‧‧口部
22‧‧‧媒體支持部之內部空間
23‧‧‧抽吸孔
24‧‧‧作為凹部之一例之第1凹部
24A‧‧‧作為凹部之一例之第1凹部
24a‧‧‧底面
24B‧‧‧作為凹部之一例之第1凹部
24b‧‧‧開口部
24c‧‧‧缺口部
25‧‧‧壁片
26‧‧‧作為凹部之一例之第2凹部
26A‧‧‧作為凹部之一例之第2凹部
26B‧‧‧作為凹部之一例之第2凹部
26K‧‧‧形成於成為基準之一端之一個第2凹部
27A‧‧‧作為凹部之周壁之一例之支持壁
27B‧‧‧作為凹部之周壁之一例之支持壁
27C‧‧‧作為凹部之周壁之一例之支持壁
28‧‧‧作為抽吸部之一例之抽吸風扇
30‧‧‧攝像部
31‧‧‧鏡筒
31a‧‧‧收容部
32‧‧‧透光構件
32a‧‧‧作為透光構件之另一側之面之上表面
33‧‧‧光照射部
34‧‧‧作為光學構件之一例之物體側透鏡
35‧‧‧作為光學構件之一例之像側透鏡
36‧‧‧光闌
37‧‧‧攝像元件
37a‧‧‧攝像面
38‧‧‧螺釘
40‧‧‧作為支持構件之一例之鏡筒蓋
41‧‧‧作為一對壁部之一例之第1壁部
41A‧‧‧壁部
41a‧‧‧作為支持構件支持媒體之面之一例之上表面
41B‧‧‧壁部
42‧‧‧作為壁部之一例之第2壁部
42a‧‧‧作為支持構件支持媒體之面之一例之上表面
43‧‧‧作為壁部之一例之第3壁部
43a‧‧‧作為支持構件支持媒體之面之一例之上表面
44‧‧‧第4壁部
44a‧‧‧第4壁部之上表面
45‧‧‧收容部
100‧‧‧媒體支持部
101‧‧‧支持面
102‧‧‧凹部
103‧‧‧抽吸孔
110‧‧‧透光構件
A‧‧‧單點鏈線圓
P‧‧‧作為媒體之一例之連續紙
X‧‧‧寬度方向
Y‧‧‧搬送方向
Z‧‧‧作為媒體之正反方向之一例之上下方向
圖1(a)係一實施形態之噴墨式印表機之概略構成圖,(b)係(a)之進紙輥對及其周邊之放大圖。
圖2(a)係媒體支持部之局部俯視圖,(b)係(a)中之第1凹部及第2凹部之放大圖。
圖3係圖1之3-3線之剖視圖。
圖4係圖3之單點鏈線圓A之放大圖。
圖5係第1凹部及其周邊之立體圖。
圖6係媒體支持部之局部剖視圖。
圖7係媒體支持部之局部俯視圖。
圖8係變化例之媒體支持部之局部俯視圖。
圖9係先前之媒體支持部之局部俯視圖。
以下,按照圖式對將印刷裝置及液體噴射裝置具體化為噴墨式印表機之一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如圖1(a)所示,作為印刷裝置及液體噴射裝置之一例之噴墨式印表機(以下稱為「印表機11」)包括:搬送裝置12,其係搬送作為媒體之一例之長條片狀連續紙P之媒體搬送裝置之一例;及噴射部17,其係對由搬送裝置12搬送之連續紙P噴射作為液體之一例之墨水而進行印刷之印刷部之一例。又,印表機11包括控制搬送裝置12與噴射部17之控制部18。
搬送裝置12包括:捲出部14,其捲出連續紙P;及捲取部15,其捲取自捲出部14捲出且藉由噴射部17進行印刷後之連續紙P。於圖1中,於成為連續紙P之搬送方向Y(圖1之左方向)之上游側之右側之位置配置捲出部14,另一方面,於成為下游側之左側之位置配置有捲取部15。
噴射部17係以與連續紙P之搬送路徑對向之方式配置於捲出部14與捲取部15之間之位置。於噴射部17之與連續紙P之搬送路徑對向之面,形成有用以對連續紙P噴射墨水之複數個噴嘴17a。
又,於搬送裝置12中,於相對於噴射部17隔著連續紙P之搬送路徑對向之位置,配置有支持連續紙P之媒體支持部20。媒體支持部20形成為於與噴射部17側為相反側之下表面側形成有口部21之有底四角箱狀。
於媒體支持部20之下表面,以堵塞口部21之方式設置有抽吸媒體支持部20之內部空間22內之空氣之作為抽吸部之一例之抽吸風扇28。媒體支持部20之與噴射部17對向之面被設為支持被搬送之連續紙P之水平之支持面20a。於媒體支持部20,形成有用以將連續紙P吸附於支持面20a之複數個抽吸孔23。各抽吸孔23與媒體支持部20之內部空間22連通。根據此種構成,藉由抽吸風扇28旋轉驅動而將口部21作 為進氣口進氣,藉此,經由內部空間22及抽吸孔23使連續紙P及媒體支持部20之間之空間為負壓。藉此,對連續紙P賦予用以使連續紙P吸附於支持面20a之抽吸力。
於媒體支持部20之下部,安裝有用以不接觸地檢測連續紙P之搬送量之攝像部30。攝像部30對連續紙P之下表面(非印刷面)之紋理進行拍攝,並將圖像發送至安裝於攝像部30之下部之控制部18。控制部18基於來自攝像部30之圖像,藉由例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既知之方法控制連續紙P之搬送量。
於捲出部14,以可旋轉驅動之方式設置有捲出軸14a,該捲出軸14a沿與連續紙P之搬送方向Y正交之方向即連續紙P之寬度方向X(於圖1中為與紙面正交之方向)延伸。將連續紙P以預先捲成捲筒狀之狀態可與捲出軸14a一體旋轉地支持於捲出軸14a。而且,藉由使捲出軸14a旋轉驅動而將連續紙P自捲出軸14a朝向其搬送路徑之下游側捲出。
於捲出軸14a之左斜下方,配置有作為搬送部之一例之進紙輥對13,該進紙輥對13一面夾持自捲出軸14a搬送之連續紙P一面將其向支持面20a引導。進紙輥對13係配置於與媒體支持部20之搬送方向Y之上游側端部於搬送方向Y上相鄰之位置。進紙輥對13包含:進紙輥13a,其被設置為可旋轉驅動;及壓紙輥13b,其從動於該進紙輥13a之旋轉。如圖1(b)所示,藉由進紙輥13a與壓紙輥13b夾持連續紙P之位置位於較媒體支持部20之支持面20a更靠上側。
如圖1(a)所示,於連續紙P之搬送路徑上之支持面20a之搬送方向Y之下游側,配置有張力輥16,該張力輥16係用以調整連續紙P之已印刷過之區域之張力。於連續紙P之搬送路徑上之張力輥16之下游側,配置有捲取部15。
於捲取部15,以可旋轉驅動之方式設置有沿連續紙P之寬度方向 X延伸之捲取軸15a。而且,藉由捲取軸15a旋轉驅動,而利用捲取軸15a依序捲取自張力輥16側搬送之已印刷過之連續紙P。
其次,使用圖2及圖3對媒體支持部20之詳細構成進行說明。
如圖2(a)所示,於媒體支持部20形成有:作為凹部之一例之複數個第1凹部24,其等於噴射部17(參照圖1)側開口,且自支持面20a向下方凹陷;及複數個第2凹部26,其等一方面與第1凹部24同樣地凹陷,另一方面形狀與第1凹部24不同。
複數個第1凹部24及複數個第2凹部26之搬送方向Y之上游側端部係形成於媒體支持部20之搬送方向Y之上游側端部。
如圖2(a)所示般,複數個第1凹部24及複數個第2凹部26係形成於媒體支持部20中藉由噴射部17朝向連續紙P噴射墨水之區域即印刷區域。複數個第1凹部24係以於寬度方向X上隔開特定之間隔而排列之方式形成。另一方面,複數個第2凹部26係根據於該印表機11中預定使用之複數種連續紙P之各寬度方向X之尺寸,分別形成於使自形成於成為基準之一端(於圖2(a)中為右端)之一個第2凹部26(以下亦稱為「第2凹部26K」)起之寬度方向X上之距離不同之複數個部位。再者,於寬度方向X上除第2凹部26K以外之各第2凹部26之兩側,形成有第1凹部24。
又,於在寬度方向X上相鄰之第1凹部24之間,形成有支持壁27A,該支持壁27A構成於寬度方向X上相鄰之第1凹部24之交界,且支持連續紙P。該支持壁27A係搬送方向Y成為長度方向,且形成構成第1凹部24之周壁之一部分。又,於在寬度方向X上相鄰之第1凹部24與第2凹部26之間,形成有支持壁27B,該支持壁27B構成於寬度方向X上相鄰之第1凹部24與第2凹部26之交界,且支持連續紙P。該支持壁27B係搬送方向Y成為長度方向,且形成構成第1凹部24之周壁之一部分及構成第2凹部26之周壁之一部分。於所有第1凹部24及所有第2 凹部26之搬送方向Y之上游側端部,形成有構成媒體支持部20之搬送方向Y之上游側端部之支持壁27C。支持壁27C係寬度方向X成為長度方向,且構成了構成第1凹部24及第2凹部26之周壁之一部分。支持壁27A之上表面、支持壁27B之上表面、及支持壁27C之上表面構成媒體支持部20之支持面20a之一部分。
於第1凹部24內,形成有朝向搬送方向Y之下游側延伸之壁片25。壁片25係自第1凹部24之底面24a朝向噴射部17側豎立。自第1凹部24之底面24a至壁片25之上表面之高度尺寸與自第1凹部24之底面24a至支持面20a之高度尺寸相同,就該點而言,壁片25之上表面構成支持面20a之一部分。壁片25於搬送方向Y上自第1凹部24之搬送方向Y之上游側端部朝向下游側延伸。壁片25之下游側端部位於較第1凹部24之搬送方向Y之中央部更靠上游側。又,於各第1凹部24中較壁片25更靠搬送方向Y之下游側,形成有抽吸孔23。因此,第1凹部24經由抽吸孔23而與媒體支持部20之內部空間22(參照圖1)連通。
如圖2(b)所示,於由2個第2凹部26在寬度方向X上夾著且在寬度方向X上相鄰之2個第1凹部24內,於搬送方向Y之靠上游側之區域形成有開口部24b。於該開口部24b,自下方側插入有攝像部30之一部分。即,攝像部30係經由開口部24b對連續紙P之下表面進行拍攝。再者,於以下之說明中,將第1凹部24中之形成開口部24b之2個第1凹部24稱為「第1凹部24A」及「第1凹部24B」。關於第1凹部24A、24B,其等之搬送方向Y之尺寸較其他第1凹部24之搬送方向Y之尺寸大。
另一方面,第2凹部26係設為可收容自噴射部17(參照圖1)對連續紙P噴射之墨水之開口形狀。第2凹部26具有開口,該開口之寬度方向X上之尺寸即寬度尺寸稍微小於第1凹部24之寬度尺寸,其搬送方向Y之尺寸大於除第1凹部24A、24B以外之第1凹部24之搬送方向Y之尺寸。再者,於以下之說明中,將與第1凹部24A於寬度方向X上相鄰之 第2凹部26稱為「第2凹部26A」,將與第1凹部24B於寬度方向X上相鄰之第2凹部26稱為「第2凹部26B」。
其次,使用圖3~圖5對攝像部30之詳細構成進行說明。
如圖3所示,攝像部30包括沿上下方向Z延伸之圓筒狀之鏡筒31。鏡筒31係於其上端部藉由螺釘38(參照圖2(b))而固定於媒體支持部20,於其下端部藉由螺釘(省略圖示)而固定於具有殼體之控制部18。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搬送裝置12中設置有攝像部30之位置處之連續紙P之上表面(正面)及下表面(背面)規定媒體之正反方向。該媒體之正反方向為沿上下方向Z之方向。
於鏡筒31之上端部,形成有內部之收容空間沿搬送方向Y延伸之收容部31a。該收容部31a係上方開口之盒體,且於其開口以自上側堵塞之方式安裝有作為支持構件之一例之鏡筒蓋40。鏡筒蓋40之上端部插入至第1凹部24A、24B之開口部24b。於鏡筒蓋40之上部,固定有無色透明之透光構件32,該透光構件32係用以容許光之透過,另一方面抑制塵埃等異物進入至攝像部30內。即,開口部24b被該透光構件32阻塞。
於由收容部31a及鏡筒蓋40形成之空間,配置有對連續紙P之下表面照射光之光照射部33。光照射部33係發光二極體及鹵素燈等光源,於本實施形態中係由發光二極體(LED,Light Emitting Diode)構成。光照射部33係自被搬送至支持面20a上之連續紙P之下表面側隔著透光構件32朝向連續紙P照射光。於該情形時,光照射部33係以自寬度方向X側對連續紙P之下表面斜向照射光之方式配置。
於鏡筒31內,收容有:作為光學構件之一例之物體側透鏡34,其位於上側(媒體支持部20側);作為光學構件之一例之像側透鏡35,其位於較物體側透鏡34更靠下側(控制部18側);及光闌36,其位於物體側透鏡34與像側透鏡35之間。物體側透鏡34之一例為遠心透鏡,使 自光照射部33出射並透過透光構件32之光於連續紙P之下表面反射之後再次透過透光構件32而入射至鏡筒31內之反射光聚光。光闌36藉由使已通過物體側透鏡34之光通過而縮窄光之範圍。像側透鏡35之一例為遠心透鏡,使已通過光闌36之光聚光。
於收容於控制部18之鏡筒31之下端部,設置有攝像元件37,該攝像元件37具有供藉由像側透鏡35而聚光之連續紙P之下表面之像成像之攝像面37a。攝像元件37包含例如二維影像感測器。藉由攝像部30拍攝所得之圖像被輸出至控制部18中之用以控制搬送裝置12之控制電路(省略圖示)。
如圖4所示,於鏡筒蓋40之上端部,形成有:作為一對壁部之一例之一對第1壁部41,其等支持透光構件32;第2壁部42,其係相對於一對第1壁部41於寬度方向X上隔開間隔而形成;及作為側壁之第3壁部43,其連結第1壁部41與第2壁部42。又,於鏡筒蓋40,形成有第4壁部44,該第4壁部44形成於寬度方向X上與光照射部33對應之位置,將第1壁部41及第2壁部42之下部連結並構成鏡筒蓋40之上壁之一部分。
如圖4及圖5所示般,作為一對第1壁部41之上端面之上表面41a、作為第2壁部42之上端面之上表面42a、及作為第3壁部43之上端面之上表面43a係以與媒體支持部20之支持面20a於上下方向Z上成為相同高度之方式形成。即,自第1凹部24A之底面24a至上表面41a~43a之上下方向Z之尺寸(高度尺寸Z1)等於自第1凹部24A之底面24a至支持面20a之上下方向Z之尺寸(高度尺寸Z2)。因此,上表面41a~43a於將連續紙P搬送至媒體支持部20時,支持連續紙P。又,一對第1壁部41較透光構件32之上表面32a更向上側(支持面20a側)突出。換言之,透光構件32之上表面32a位於較支持面20a更靠下側。
再者,所謂「自第1凹部24A之底面24a至上表面41a~43a之高度 尺寸Z1等於自第1凹部24A之底面24a至支持面20a之高度尺寸Z2」,包含因鏡筒31及鏡筒蓋40之加工誤差及組裝誤差等而導致高度尺寸Z1及高度尺寸Z2相互稍微產生偏差之範圍。總之,只要高度尺寸Z1與高度尺寸Z2實質上相等即可。
透光構件32係配置於第1凹部24A之搬送方向Y之上游側端部。透光構件32係以其上表面32a較第1凹部24B之底面24a更靠下方之方式配置。透光構件32之寬度尺寸為第1凹部24A之寬度尺寸之1/2以上。
如圖4之虛線所示般,為了使攝像部30清晰地拍攝連續紙P之下表面,而將上下方向Z上之物體側透鏡34之焦點位置設定於支持面20a。即,物體側透鏡34之焦點位置係設定於較透光構件32之上表面32a更靠上側。又,沿物體側透鏡34之光軸之方向即光軸方向與上下方向Z平行。再者,因藉由抽吸風扇28抽吸連續紙P,而存在如下情形:連續紙P中與透光構件32於上下方向Z上對向之部分較支持面20a更向下側稍微彎曲。然而,即便因連續紙P之下表面較支持面20a更向下側稍微彎曲而導致連續紙P之下表面位於較物體側透鏡34之焦點位置更靠下側,只要物體側透鏡34之焦點位置與連續紙P之下表面之上下方向Z之間之距離微小,則攝像部30亦可清晰地拍攝連續紙P之下表面。
如圖5所示般,一對第1壁部41係搬送方向Y成為長度方向。作為一對第1壁部41之壁部41A、41B係以於寬度方向X上夾著透光構件32之方式隔開間隔而形成。於一對第1壁部41之搬送方向Y之兩端部,形成有空隙。於一對壁部41之間,在透光構件32與支持壁27C之間,藉由鏡筒蓋40與支持壁27C而形成有收容部45。收容部45係形成為於上方開口且自透光構件32之上表面32a向下方凹陷之凹形狀。
一對第1壁部41中之第2凹部26A側之壁部41A位於第1凹部24A內。該壁部41A位於成為第1凹部24A及第2凹部26A之交界壁之支持壁 27B、與成為第1凹部24A、24B之交界壁之支持壁27A之間之寬度方向X上之大致中央部。
一對第1壁部41中之第2凹部26B側之壁部41B構成成為第1凹部24A、24B之交界壁之支持壁27A之一部分。該壁部41B構成為第1凹部24A、24B之支持壁27A之搬送方向Y之上游側端部。
第2壁部42係搬送方向Y成為長度方向。第2壁部42位於成為第1凹部24A、24B之交界壁之支持壁27A、與成為第1凹部24B及第2凹部26B之交界壁之支持壁27B之寬度方向X上之中央部。第2壁部42形成於媒體支持部20之搬送方向Y之上游側端部。
第3壁部43位於第1凹部24B內。第3壁部43係寬度方向X成為長度方向,且連結壁部41B之搬送方向Y之上游側端部與第2壁部42之搬送方向Y之上游側端部。於供配置第3壁部43之第1凹部24之搬送方向Y之上游側端部,形成有缺口部24c。第3壁部43係配置於第1凹部24內之形成有缺口部24c之位置。而且,於該缺口部24c內,第3壁部43構成支持壁27C之一部分。
作為鏡筒蓋40之上壁之一部分之第4壁部44係形成為與由寬度方向X及搬送方向Y形成之平面平行之面。第4壁部44之上表面44a與第1凹部24B之底面24a成為同一平面。而且,第4壁部44自上側覆蓋開口部24b之一部分。
形成於第1凹部24A之抽吸孔23係於寬度方向X上位於一對第1壁部41之間,於搬送方向Y上位於較透光構件32更靠下游側。形成於第1凹部24B之抽吸孔23係於寬度方向X上位於第1凹部24B之中央部,於搬送方向Y上位於較鏡筒蓋40之第4壁部44更靠下游側。第1凹部24A之抽吸孔23位於較第1凹部24B之抽吸孔23更靠搬送方向Y之上游側。
如此,根據上述媒體支持部20之構成、以及鏡筒蓋40之一對第1壁部41、第2壁部42、及第3壁部43之構成,可於連續紙P因被印刷而 膨脹,從而產生連續紙P於寬度方向X上起伏之現象即波紋時,如圖6所示般支持連續紙P。
具體而言,於除第1凹部24A、24B以外之第1凹部24及第2凹部26,藉由抽吸風扇28將連續紙P之噴射部17側(上方)之彎曲部分吸附於支持壁27A~27C之上表面及壁片25之上表面,將連續紙P之支持面20a側(下方)之彎曲部分收容於第1凹部24及第2凹部26。另一方面,於第1凹部24A、24B,將連續紙P之噴射部17側(上方)之彎曲部分吸附於一對第1壁部41之上表面、第2壁部42之上表面、及支持壁27A~27C,將連續紙P之支持面20a側(下方)之彎曲部分收容於第1凹部24A、24B。因此,抑制連續紙P自支持面20a向噴射部17側浮起。
其次,對印表機11之作用進行說明。
如圖1(b)所示,由於被進紙輥對13夾入之連續紙P之位置位於較媒體支持部20之支持面20a更靠上方,故而藉由進紙輥對13而被搬送至媒體支持部20之連續紙P係以相對於支持面20a交叉之方式進入至支持面20a。藉此,連續紙P於自與支持面20a交叉之搬送方向Y之上游側端部向下游側連續之一定寬度之區域內不易自支持面20a向上方浮起,隨著較該區域更向下游側而易於自支持面20a浮起。
另一方面,攝像部30被設計成以將連續紙P吸附於支持面20a而進行搬送為前提,使物體側透鏡34之焦點位置與支持面20a一致。因此,若攝像部30對被搬送至上述一定寬度之區域之連續紙P之下表面進行拍攝,則連續紙P之下表面與物體側透鏡34之焦點位置易於一致,因此,可清晰地拍攝連續紙P之下表面之紋理。因此,較佳為將用以使來自光照射部33之光朝向連續紙P之下表面照射之開口部24b形成於上述一定寬度之區域,且將透光構件32配置於開口部24b內。作為該一定寬度之區域,於本實施形態中,使開口部24b形成於第1凹部24A之搬送方向Y之上游側端部。於該第1凹部24A之搬送方向Y之上 游側端部,如圖6所示般,藉由第1凹部24及第2凹部26使連續紙P吸附於支持面20a。因此,連續紙P之下表面不易自支持面20a進而向上方浮起。因此,攝像部30可清晰地拍攝連續紙P之下表面之紋理。
而且,透光構件32之上表面32a位於較支持面20a更靠下方。因此,於上下方向Z上,物體側透鏡34之焦點位置與透光構件32之上表面32a成為不同之位置。藉此,即便連續紙P之紙粉等異物附著於透光構件32之上表面32a,物體側透鏡34之焦點亦不會與異物重合。因此,即便異物被攝入至拍攝所得之圖像中,連續紙P之下表面之紋理亦會成為清晰之圖像,而異物成為模糊之圖像,故而異物對拍攝所得之圖像之影響變小。
又,隨著第1凹部24自進紙輥對13(參照圖1)向下游側遠離,被支持面20a支持之連續紙P之姿勢變為不易穩定。因此,較佳為使第1凹部24儘可能地接近於進紙輥對13,即將第1凹部24設置於媒體支持部20之搬送方向Y之上游側端部。
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5所示般,用以供藉由攝像部30對連續紙P之下表面進行拍攝之開口部24b形成於第1凹部24A、24B內,且於開口部24b內配置有透光構件32。根據該構成,可將第1凹部24A、24B及開口部24b形成於自連續紙P與支持面20a交叉之搬送方向Y之上游側端部向下游側連續之一定寬度之區域。因此,於該一定寬度之區域內,可使連續紙P向下方移位地將其支持。
然而,由於開口部24b之寬度方向X上之尺寸較大,故而為了藉由攝像部30對連續紙P之下表面進行拍攝,而於第1凹部24A、24B,將成為第1凹部24A、24B之交界壁之支持壁27A之一部分、及該第1凹部24A、24B之壁片25切下。因此,若為以此方式支持壁27A之一部分及壁片25被切下之狀態,則有於第1凹部24A、24B內不會穩定地支持連續紙P之虞。
因此,如圖6所示般,於本實施形態中,關於第1凹部24A、24B,由於鏡筒蓋40之一對第1壁部41之壁部41B構成支持壁27A之搬送方向Y之上游側端部,故而即便因形成開口部24b而將支持壁27A之一部分切下,壁部41B之上表面41a亦支持連續紙P。
此外,於本實施形態中,由於第1壁部41之壁部41A及第2壁部42位於第1凹部24之寬度方向X之大致中央部且位於搬送方向Y之上游側端部,故而壁部41A及第2壁部42具有與壁片25相同之功能。因此,壁部41A之上表面41a及第2壁部42之上表面42a支持連續紙P。
如此鏡筒蓋40之一對壁部41及第2壁部42兼具媒體支持部20之支持連續紙P之功能,故而即便將透光構件32配置於第1凹部24之搬送方向Y之上游側端部,亦可抑制支持連續紙P之功能之下降。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印表機11,可獲得以下所示之效果。
(1)由於透光構件32之上表面32a位於較物體側透鏡34之焦點位置更靠下方,故而即便異物附著於透光構件32之上表面32a,異物對拍攝所得之圖像之影響亦較小,因此,可抑制於進行用以檢測搬送量之模板匹配處理時檢測錯誤之模板之位置。因此,可抑制利用控制部18進行之連續紙P之搬送量之檢測精度下降。
即,即便異物附著於媒體之正反方向上之透光構件之另一側之面,異物亦位於較光學構件之焦點位置更靠媒體之正反方向之一側。藉此,於媒體之正反方向上,附著於透光構件之另一側之面之異物與光學構件之焦點位置不一致,因此,媒體之正反方向之一側之面會被清晰地拍攝,而異物不會被清晰地拍攝。因此,異物對攝像部拍攝所得之圖像之影響變小。因此,可抑制基於攝像部之圖像進行檢測之媒體之搬送量之檢測精度下降。
(2)由於在第1凹部24A、24B內形成開口部24b,且於該開口部24b內配置透光構件32,故而可將包含第1凹部24A、24B在內之第1凹 部24形成於自媒體支持部20之上游側端部向下游側連續之一定寬度之區域。因此,於該區域內,即便於連續紙P存在因波紋現象而自支持面20a向浮起之方向(上方)彎曲變形之部分之情形時,亦藉由第1凹部24A、24B使連續紙P向下方彎曲變形地將其支持,因此可抑制連續紙P自支持面20a浮起。因此,可抑制於上述一定寬度之區域內連續紙P與噴射部17接觸。
即,使攝像部之媒體拍攝用之光透過之透光構件係配置於在媒體支持部之支持面上自支持面向媒體之正反方向之一側凹陷之凹部內。因此,於媒體在支持面上彎曲變形之情形時,可使該媒體中位於透光構件之配置區域上之部分於媒體之正反方向上較支持面更向一側移位地將其支持。因此,即便於媒體之彎曲變形部分位於透光構件上之情形時,亦可抑制該彎曲變形部分自支持面浮起。
又,透光構件係配置於在媒體支持部之支持面上較支持面更向遠離噴射部之方向凹陷之凹部內。因此,於媒體在支持面上彎曲變形之情形時,可使該媒體中位於透光構件之配置區域上之部分較支持面更向遠離噴射部之方向移位地將其支持。因此,即便於媒體之彎曲變形部分位於透光構件上之情形時,亦可減少該彎曲變形部分與噴射部接觸之虞。
(3)於在鏡筒蓋40之一對第1壁部41上搬送連續紙P時,存在連續紙P之紙粉等異物附著於透光構件32之情形。若附著於透光構件32之異物被攝入至藉由攝像部30拍攝所得之圖像,則有連續紙P之搬送量之檢測精度下降之虞。
因此,於本實施形態中,於第1凹部24A中透光構件32之搬送方向Y之下游側,形成有抽吸孔23。由於抽吸風扇28經由該抽吸孔23抽吸連續紙P與第1凹部24A之間之空氣,故而與透光構件32對向之連續紙P被抽吸。因此,於一對第1壁部41之間,形成朝向搬送方向Y之下 游側之氣流。即,於透光構件32之上表面32a上,形成自透光構件32朝向抽吸孔23之氣流。藉此,附著於透光構件32之上表面32a之異物被抽吸至抽吸孔23。因此,可去除附著於透光構件32之上表面32a之異物。
即,於抽吸部經由抽吸孔抽吸存在於透光構件與媒體之間之空間的空氣之情形時,於媒體之正反方向上之透光構件之另一側之面上形成自透光構件朝向抽吸孔之氣流。因此,於異物附著於媒體之正反方向上之透光構件之另一側之面之情形時,可藉由氣流自媒體之正反方向上之透光構件之另一側之面將異物去除。
又,由於抽吸部經由抽吸孔抽吸存在於透光構件與媒體之間之空間的空氣,故而於透光構件之與噴射部對向之面上形成自透光構件朝向抽吸孔之氣流。因此,於異物附著於透光構件之與噴射部對向之面之情形時,可藉由氣流將異物自透光構件去除。
(4)於連續紙P之搬送方向Y之後端部通過形成於第1凹部24A之透光構件32上或抽吸孔23上時,空氣自藉由連續紙P之後端部與第1凹部24而形成之於搬送方向Y上開口之開口部被導入至形成於連續紙P與第1凹部24之間之空間內。藉此,於連續紙P與第1凹部24之間之空間內,產生自搬送方向Y之上游側朝向下游側之氣流。該氣流係如圖7之單點鏈線之箭頭所示般,藉由鏡筒蓋40之一對第1壁部41而被引導至透光構件32之上表面32a上。藉此,上述氣流在透光構件32之上表面32a上通過。因此,附著於透光構件32之上表面32a之異物藉由上述氣流而向搬送方向Y之下游側移動,故而將異物自透光構件32之上表面32a去除。
即,於媒體之搬送方向之端部在抽吸孔或透光構件上通過時,空氣自藉由媒體之搬送方向之端部與凹部而形成之搬送方向之開口部被導入至形成於媒體與凹部之間之空間內。因此,於形成於媒體與凹 部之間之空間內產生搬送方向之氣流。該氣流係由一對壁部以於媒體之正反方向上之透光構件之另一側之面上通過之方式被引導。藉此,於在透光構件上附著有異物之情形時,藉由上述氣流使異物朝向搬送方向移動。因此,可自透光構件將異物去除。
又,於媒體之搬送方向之端部於形成於凹部之抽吸孔或透光構件上通過時,空氣自藉由媒體之搬送方向之端部與凹部而形成之搬送方向之開口部被導入至形成於媒體與凹部之間之空間內。因此,於形成於媒體與凹部之間之空間內產生搬送方向之氣流。該氣流係由一對壁部以於透光構件之噴射部側之面上通過之方式被引導。藉此,於在透光構件上附著有塵埃等異物之情形時,藉由上述氣流使異物朝向搬送方向移動。因此,可自透光構件將異物去除。
(5)於鏡筒蓋40之一對第1壁部41,未形成在寬度方向X上連結一對第1壁部41之搬送方向Y之端部之側壁。根據該構成,藉由作業人員利用毛刷、棉棒等清掃構件對透光構件32之上表面32a進行清掃,可將附著於透光構件32之上表面32a之紙粉等異物去除至較透光構件32更靠搬送方向Y之上游側及下游側。又,由於在透光構件32與媒體支持部20之間形成收容部45(參照圖5),故而作業人員亦可藉由清掃構件將異物收容於收容部45。因此,透光構件32之清掃變得容易。
又,藉由使上述(4)中所說明之連續紙P之搬送方向Y之後端部於形成於第1凹部24之抽吸孔23上通過時產生之氣流通過一對第1壁部41之間,而易於將氣流導入至透光構件32之上表面32a上。因此,易於藉由氣流將附著於透光構件32之上表面32a之異物去除。
(6)由於鏡筒蓋40之第1壁部41之壁部41A具備與支持壁27A相同之功能,故而可將第1凹部24及第2凹部26形成於媒體支持部20之搬送方向Y之上游側端部,即可將第1凹部24及第2凹部26形成於與進紙輥對13相鄰之位置。因此,易於使藉由進紙輥對13被搬送至媒體支持部 20之支持面20a之連續紙P之姿勢於印刷區域內穩定。
即,即便於因在凹部形成開口部而導致凹部之周壁之一部分因開口部而被切下之情形時,支持構件之壁部亦會代替於凹部中被切下之周壁而支持媒體。因此,媒體向遠離噴射部之方向彎曲之量變少。因此,可抑制液體之噴附位置之精度之下降。
(7)由於鏡筒蓋40之第1壁部41之壁部41B及第2壁部42具備與壁片25相同之功能,故而可於第1凹部24A之搬送方向Y之上游側端部支持連續紙P,並且可減少連續紙P向下方之彎曲量。
(8)由於光學構件之焦點位置被設定於媒體之正反方向上自較透光構件之另一側之面更靠另一側之位置至支持構件支持媒體之面之範圍內,故而於光學構件之焦點位置與支持面一致之情形時,於通過透光構件之媒體自支持面朝向媒體之正反方向之一側幾乎不彎曲時,關於光學構件,可使光學構件之焦點相對於媒體之正反方向之一側之面重合。因此,可清晰地拍攝媒體。又,於在媒體之正反方向上,光學構件之焦點位置成為較透光構件之另一側之面更靠另一側之位置且較支持面更靠一側之位置之情形時,可於媒體自支持面向媒體之正反方向之一側彎曲變形之狀態下,清晰地拍攝媒體。
(9)由於媒體支持部20之支持面20a及各壁部41~43之上表面41a~43a形成為同一平面,故而抑制於支持面20a與上表面41a~43a之間形成階差。因此,於在媒體支持部20上搬送連續紙P時,抑制連續紙P卡在階差處。因此,可順利地搬送連續紙P。
即,抑制支持構件之壁部之面及媒體支持部之支持面於媒體之搬送方向上形成階差。因此,抑制媒體被階差卡住。因此,可順利地搬送媒體。
(10)由於透光構件32位於較媒體支持部20之支持面20a及各壁部41~43之上表面41a~43a更靠下方,故而透光構件32較設定於連續紙 P之下表面之位置、即支持面20a及上表面41a~43a之位置之物體側透鏡34之焦點更靠下方。因此,即便於透光構件32上附著有異物,異物亦不易映現在攝像部30拍攝所得之圖像中。因此,不易因附著於透光構件32之異物而引起產生攝像部30之檢測錯誤,因此控制部18可精度良好地算出連續紙P之搬送量。
(11)成為第1凹部24A、24B之交界壁之支持壁27A之寬度方向X上之尺寸即寬度尺寸小於透光構件32之寬度方向X上之尺寸即寬度尺寸。因此,與將支持壁27A之寬度尺寸設為較透光構件32之寬度尺寸大之構成相比,易於將連續紙P中與因波紋現象而自支持面20a向浮起之方向彎曲變形之部分相鄰之向下方彎曲變形之部分收容於第1凹部24A、24B。因此,可抑制使連續紙P自支持面20a浮起。
再者,上述實施形態亦可變更為如下所述之另一實施形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形成於第1凹部24內之抽吸孔23亦可為2個以上。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亦可如圖8所示般,將開口部24b形成於第1凹部24A、24B之較搬送方向Y之上游側端部更靠下游側。又,亦可將開口部24b形成於第1凹部24A、24B之將支持壁27A之一部分切下後之部分。於該情形時,透光構件32係以跨及第1凹部24A、24B之方式配置。
‧亦可如圖8所示般,將開口部24b形成於第1凹部24A、24B之搬送方向Y之下游側,且於透光構件32之搬送方向Y之兩側設置抽吸孔23。該等抽吸孔23之寬度方向X上之位置等於一對第1壁部41之寬度方向X之間之位置。
根據該構成,於連續紙P之搬送方向Y之前端部於第1凹部24A、24B之搬送方向Y之上游側之抽吸孔23或透光構件32上通過時,自藉由連續紙P之前端部與第1凹部24A、24B而形成之於搬送方向Y上開口 之開口部向形成於連續紙P與第1凹部24A、24B之間之空間內導入空氣。藉此,於連續紙P與第1凹部24A、24B之間之空間內,產生如圖中之單點鏈線之箭頭所示般自搬送方向Y之下游側朝向上游側之氣流。藉由該氣流於透光構件32之上表面32a上通過,而使附著於上表面32a之異物朝向第1凹部24A、24B之搬送方向Y之上游側之抽吸孔23移動,因此自上表面32a將異物去除。
又,於連續紙P之搬送方向Y之後端部於第1凹部24A、24B之搬送方向Y之下游側之透光構件32或抽吸孔23上通過時,自藉由連續紙P之後端部與第1凹部24A、24B而形成之於搬送方向Y上開口之開口部向形成於連續紙P與第1凹部24A、24B之間之空間內導入空氣。藉此,於連續紙P與第1凹部24A、24B之間之空間內,產生自搬送方向Y之上游側朝向下游側之氣流。藉由該氣流於透光構件32之上表面32a上通過,而同樣地將附著於上表面32a之異物去除。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亦可使第1壁部41、第2壁部42、及第3壁部43中之至少一者於各壁部41~43可支持連續紙P之範圍內位於較媒體支持部20之支持面20a更靠下方。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亦可由鏡筒蓋40構成第1凹部24A、24B之整體。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亦可省略鏡筒蓋40之一對第1壁部41中之一者。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亦可使鏡筒蓋40之第2壁部42僅形成壁片25之一部分。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亦可省略鏡筒蓋40之第2壁部42。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形成於第1凹部24之壁片25亦可為2個以上。複數個壁片25係於寬度方向X上隔開間隔而形成。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亦可省略第1凹部24之壁片25。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亦可於構成第1凹部24A之支持壁27C形成連通部,該連通部連通較媒體支持部20更靠進紙輥對13側之空間、和第1凹部24A與連續紙P之間之空間。藉此,於搬送連續紙P時,經由連通部將外部大氣導入至第1凹部24A與連續紙P之間之空間。因此,變得易於產生圖7之單點鏈線之箭頭所示之氣流。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亦可省略第1凹部24A、24B。於該情形時,開口部24b形成於支持面20a。又,透光構件32係配置於較媒體支持部20之支持面20a、即物體側透鏡34之焦點位置更靠下側。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亦可將物體側透鏡34之焦點位置設定於較透光構件32之上表面32a更靠上側、且較媒體支持部20之支持面20a更靠下側之範圍內。
根據該構成,於藉由抽吸風扇28經由抽吸孔23將連續紙P向下方抽吸時,連續紙P於第1凹部24A向下方彎曲。攝像部30對第1凹部24A上之連續紙P之下表面進行拍攝,因此成為對已向下方彎曲之連續紙P進行拍攝。因此,根據該構成,由於將物體側透鏡34之焦點位置設定於較支持面20a更靠下側,故而可使焦點重合於已向下方彎曲之連續紙P之下表面。因此,可清晰地拍攝連續紙P之下表面之紋理。
‧印刷裝置並不限定於僅具備印刷功能之印表機,亦可為複合機。進而,印刷裝置並不限定於串列印表機(serial printer),亦可為列印機(line printer)或頁印機(page printer)。
‧印刷裝置(媒體搬送裝置)亦可為省略了捲取部15及張力輥16之構成。
‧液體噴射裝置既可應用於熱噴射印表機(thermal jet printer),亦可應用於固態噴墨印表機(solid inkjet printer)。
‧液體噴射裝置既可應用於串列印表機,亦可應用於列印機,還可應用於頁印機。
‧液體噴射裝置亦可為省略了捲取部15及張力輥16之構成。
‧媒體並不限定於連續紙,亦可為單張紙、樹脂製薄膜、金屬箔、金屬薄膜、樹脂與金屬之複合體薄膜(層合薄膜)、梭織物、不織布、陶瓷片材等。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亦可自噴射部17將墨水以外之液體以微小量之液滴之形式向連續紙P噴射。作為該液體之狀態,亦包含粒狀、淚狀、線狀拖尾者。又,此處所謂之液體,只要為能自噴射部17噴射之材料即可。例如,只要為物質為液相時之狀態者即可,包含黏性較高或較低之液狀體、溶膠、凝膠水、以及其他如無機溶劑、有機溶劑、溶液、液狀樹脂般之流狀體。又,不僅包含作為物質之一狀態之液體,亦包含顏料等將包含固形物之粒子溶解、分散或混合於溶劑而成者等。於液體為墨水之情形時,所謂墨水,包含通常之水性墨水及油性墨水以及凝膠墨水、熱熔墨水等各種液體組合物。
‧媒體搬送裝置並不限定於設置在印刷裝置,亦可設置於實施印刷以外之處理之處理裝置。亦可為搬送連續紙以外之媒體者。亦可於例如為了對媒體進行乾燥處理而於乾燥器內搬送媒體之乾燥裝置中採用媒體搬送裝置。又,亦可於對媒體實施塗佈或表面改質處理等表面處理之表面處理裝置中採用媒體搬送裝置。又,亦可於對媒體實施打孔加工之加工裝置中採用媒體搬送裝置。進而,亦可於對媒體實施無電鍍敷之鍍敷裝置中應用媒體搬送裝置。亦可於對帶狀基板印刷電路之電路形成裝置中應用媒體搬送裝置。亦可於取得媒體之厚度、表面粗度等測定值之測定裝置中採用媒體搬送裝置。進而,亦可於檢查媒體之檢查裝置中採用媒體搬送裝置。

Claims (9)

  1. 一種媒體搬送裝置,其包括:搬送部,其搬送媒體;攝像部,其對由上述搬送部搬送之上述媒體進行拍攝;控制部,其基於藉由上述攝像部拍攝所得之圖像而檢測上述媒體之搬送量;及媒體支持部,其具有支持由上述搬送部搬送之上述媒體之支持面,且於上述支持面形成有凹部,該凹部朝離開由上述支持面支持之上述媒體的方向凹陷,且可讓上述攝像部之媒體拍攝用之光透過之透光構件配置於上述凹部。
  2. 如請求項1之媒體搬送裝置,其中於上述媒體支持部設有一對壁部,該一對壁部在與上述媒體被搬送之搬送方向交叉的寬度方向上位於上述透光構件之兩側,且向由上述支持面支持之上述媒體側突出。
  3. 如請求項2之媒體搬送裝置,其中上述透光構件及上述壁部可相對於上述媒體支持部進行裝卸。
  4. 如請求項1之媒體搬送裝置,其中於上述支持面設有作為上述凹部之第1凹部及第2凹部,上述第1凹部及上述第2凹部係在與上述媒體被搬送之搬送方向交叉的寬度方向上排列。
  5. 如請求項1之媒體搬送裝置,其中包括使負壓產生之抽吸部,且於上述凹部,形成與藉由上述抽吸部產生上述負壓之空間連通之抽吸孔,藉由上述抽吸部,上述媒體中與上述透光構件對向之部分朝上述凹部之底面側被抽吸。
  6. 如請求項2之媒體搬送裝置,其中包括使負壓產生之抽吸部,且於上述凹部,形成與藉由上述抽吸部產生上述負壓之空間連通之抽吸孔,藉由上述抽吸部,上述媒體中與上述透光構件對向之部分朝上述凹部之底面側被抽吸,上述抽吸孔形成於在上述搬送方向上與上述一對壁部不同,且在上述寬度方向上位於上述一對壁部之間的位置。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媒體搬送裝置,其中上述攝像部係包含光學構件,相對於由上述支持面所支持之上述媒體而言,該光學構件較上述透光構件位於更遠的位置,上述光學構件的焦點位置位於較由上述支持面所支持之上述媒體的面之中由上述攝像部進行攝像之面,更靠上述透光構件側的位置。
  8. 如請求項7之媒體搬送裝置,其中上述光學構件之焦點位置位於較上述透光構件所具有的面之中被上述支持面所支持之上述媒體側之面,更靠被上述支持面支持之上述媒體側。
  9. 一種液體噴射裝置,其包括:搬送部,其搬送媒體;攝像部,其對由上述搬送部搬送之上述媒體之第1面進行攝像;噴射部,其對由上述搬送部搬送之上述媒體之第2面噴射液體;及媒體支持部,其具有能夠支持由上述搬送部搬送之上述媒體之支持面,且於上述支持面形成有凹部,該凹部朝離開被上述支持面支持之上述媒體之方向凹陷;且於上述凹部配置有可讓上述攝像部之媒體拍攝用之光透過之透光構件。
TW104109439A 2014-03-27 2015-03-24 媒體搬送裝置、印刷裝置及液體噴射裝置 TWI6651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67093 2014-03-27
JP2014067092A JP6357829B2 (ja) 2014-03-27 2014-03-27 媒体搬送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JP2014067093A JP6287464B2 (ja) 2014-03-27 2014-03-27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4-067092 2014-03-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6659A TW201536659A (zh) 2015-10-01
TWI665151B true TWI665151B (zh) 2019-07-11

Family

ID=54194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9439A TWI665151B (zh) 2014-03-27 2015-03-24 媒體搬送裝置、印刷裝置及液體噴射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9981489B2 (zh)
EP (1) EP3122675B1 (zh)
CN (2) CN106132854B (zh)
BR (1) BR112016022432A2 (zh)
TW (1) TWI665151B (zh)
WO (1) WO20151461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5151B (zh) 2014-03-27 2019-07-11 日商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媒體搬送裝置、印刷裝置及液體噴射裝置
JP6515738B2 (ja) 2015-08-25 2019-05-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搬送状態検出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US11260678B2 (en) * 2019-06-26 2022-03-01 Xerox Corporation Print substrate optical motion sensing and dot clock genera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8896A (zh) * 2010-03-24 2011-09-2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片材传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700969A (zh) * 2011-03-28 2012-10-0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纸张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30583U (zh) 1990-04-16 1991-12-27
JP4423322B2 (ja) * 2007-09-11 2010-03-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並びに原稿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49614A (ja) * 2009-04-14 2010-11-04 Canon Inc 記録材表面検出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5516036B2 (ja) * 2010-05-07 2014-06-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5857673B2 (ja) 2011-11-24 2016-02-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ターゲット搬送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13119439A (ja) 2011-12-06 2013-06-17 Seiko Epson Corp 媒体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5974521B2 (ja) * 2012-02-09 2016-08-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6236766B2 (ja) 2012-11-09 2017-11-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TWI665151B (zh) 2014-03-27 2019-07-11 日商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媒體搬送裝置、印刷裝置及液體噴射裝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8896A (zh) * 2010-03-24 2011-09-2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片材传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700969A (zh) * 2011-03-28 2012-10-0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纸张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06675A1 (en) 2017-04-20
EP3122675B1 (en) 2022-08-17
BR112016022432A2 (pt) 2017-08-15
CN108327410B (zh) 2020-05-05
US9981489B2 (en) 2018-05-29
EP3122675A4 (en) 2018-01-03
US20180207963A1 (en) 2018-07-26
CN108327410A (zh) 2018-07-27
WO2015146193A1 (en) 2015-10-01
TW201536659A (zh) 2015-10-01
CN106132854B (zh) 2018-04-10
EP3122675A1 (en) 2017-02-01
CN106132854A (zh) 2016-11-16
US10322592B2 (en) 2019-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91795B2 (en) Target transport apparatus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TWI665151B (zh) 媒體搬送裝置、印刷裝置及液體噴射裝置
US9022551B2 (en) Transportation device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US9199493B2 (en) Transportation device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3786449B (zh) 输送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JP6287464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6357829B2 (ja) 媒体搬送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JP2018138495A (ja) 媒体搬送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JP6349859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6511743B2 (ja) 撮像装置、媒体搬送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JP6468072B2 (ja) 印刷装置
US20160347087A1 (en) Transportation apparatus, printing apparatus, and transportation amount acquisition method
JP6206476B2 (ja) ターゲット搬送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