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9919B - 緊固裝置 - Google Patents

緊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59919B
TWI659919B TW107138413A TW107138413A TWI659919B TW I659919 B TWI659919 B TW I659919B TW 107138413 A TW107138413 A TW 107138413A TW 107138413 A TW107138413 A TW 107138413A TW I659919 B TWI659919 B TW I65991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astening device
unit
knob
ratchet arm
tee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84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6004A (zh
Inventor
陳金柱
Original Assignee
陳金柱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陳金柱 filed Critical 陳金柱
Priority to TW1071384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5991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99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991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16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600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CFASTENINGS OR ATTACHMENTS OF FOOTWEAR; LACES IN GENERAL
    • A43C11/00Other fasten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hoes
    • A43C11/16Fastenings secured by wire, bolts, or the like
    • A43C11/165Fastenings secured by wire, bolts, or the like characterised by a spool, reel or pulley for winding up cables, laces or straps by rotation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緊固裝置,其包含一外殼單元、一旋鈕、一掣動單元及一線盤。外殼單元具有一軸向且包含複數咬合齒。旋鈕沿軸向蓋設於外殼單元,掣動單元與旋鈕耦合且包含一卡部。其中,旋鈕帶動掣動單元沿軸向於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切換,當掣動單元位於第一位置時,掣動單元阻止線盤往一第一方向轉動,當掣動單元位於第二位置時,卡部與至少一咬合齒卡合,掣動單元不阻止線盤往第一方向轉動。藉此,可增加結構可靠度。

Description

緊固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緊固裝置,且尤其是有關一種能收放繫線的緊固裝置。
在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繩子及繫帶等線體來收束物品,最常見的收束手段是利用線體來回穿梭於物品上的孔洞,再以繩結固定,例如綁繩鞋類等。但是此種收束手段容易因為外力因素而導致繩結鬆脫,不僅必須重綁繩結,也因為無法穩固的收束物品而帶來許多的不便。
為了解決此類的問題,有業者發展出簡易束線機構,其包含一殼體,一掣動單元及一彈簧,殼體上具有穿孔供線體通過,其透過彈簧與掣動單元之間的作用力使線體被夾在掣動單元及殼體之間而達到緊固效果,按壓彈簧改變掣動單元位置即可拉動線體以改變線體長度。但,此種束線機構是透過彈簧的復位力來提供緊固力,仍然容易因為振動或外力因素而使線體鬆脫,且此種束線機構並無空間容納線體,因此線體外露也容易造成危險。
是以又有業者發展出另一種可旋轉收束並固定繫帶的扣具,其線體可容置在扣具內部,且透過內部構件的機 械力干涉使得線體長度可以被調整,同時調整收束的緊度。然而,此種扣具的結構複雜,使得製造成本提升,同時具有組裝及維修困難的問題。
因此,不斷有業者針對扣具內部的結構進行調整及改良,皆希望可以在結構簡化的前提下,仍保有扣具的緊固能力,並增加結構可靠度以避免壽命減短。
有鑑於此,如何有效改善扣具等緊固裝置的結構,遂成相關業者努力的目標。
本發明提供一種緊固裝置,透過掣動單元的卡部配置,可以增加結構可靠度以避免壽命減短。
依據本發明之一態樣之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緊固裝置,其包含一外殼單元、一旋鈕、一掣動單元及一線盤。外殼單元具有一軸向且包含複數咬合齒。旋鈕沿軸向蓋設於外殼單元,掣動單元與旋鈕耦合且包含一卡部,線盤供一繫線捲繞。其中,旋鈕帶動掣動單元沿軸向於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切換,當掣動單元位於第一位置時,掣動單元阻止線盤釋放繫線;當掣動單元位於第二位置時,卡部與至少一咬合齒卡合,掣動單元不阻止線盤釋放繫線。
藉此,透過掣動單元位於第二位置時,卡部與至少一咬合齒卡合的結構關係,有助於掣動單元順利由第二位置切換為第一位置,並增加結構可靠度。
依據前述之緊固裝置的複數實施例,其中掣動單元可更包含一棘臂選擇性地與至少一咬合齒卡合,卡部可位於棘臂上且沿外殼單元的一徑向朝外凸出。或棘臂可具有一第一高度H1,卡部具有一第二高度H2,滿足H2≦(H1/2)之關係。或棘臂可具有一高度中心線,卡部低於或等高於高度中心線。
依據前述之緊固裝置的複數實施例,其中掣動單元可包含一環狀本體,棘臂包含一近端及一遠端,近端連接環狀本體,近端與遠端之間具有一第一距離D1,卡部與近端之間具有一第二距離D2,滿足D2≦(2D1/3)之關係。或第一距離D1與第二距離D2可滿足D2=(D1/2)之關係。
依據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另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緊固裝置,其包含一外殼單元、一旋鈕、一掣動單元及一線盤。外殼單元具有一軸向。旋鈕沿軸向蓋設於外殼單元,掣動單元與旋鈕耦合且包含一卡部,線盤供一繫線耦合。其中,旋鈕或外殼單元中其中之一包含複數咬合齒,旋鈕轉動帶動掣動單元沿軸向於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切換,當掣動單元位於第一位置時,掣動單元阻止線盤釋放繫線;當掣動單元位於第二位置時,卡部與至少一咬合齒卡合,掣動單元不阻止線盤釋放繫線。
依據前述之緊固裝置的複數實施例,其中掣動單元可更包含一棘臂選擇性地與至少一咬合齒卡合,卡部位於棘臂上且沿外殼單元的一徑向朝外凸出。或棘臂可具有一第一高度H1,卡部具有一第二高度H2,滿足H2≦(H1/2)之 關係。或棘臂可具有一高度中心線,卡部低於或等高於高度中心線。
依據前述之緊固裝置的複數實施例,其中掣動單元可包含一環狀本體,棘臂包含一近端及一遠端,近端連接環狀本體,近端與遠端之間具有一第一距離D1,卡部與近端之間具有一第二距離D2,滿足D2≦(2D1/3)之關係。或第一距離D1與第二距離D2可滿足D2=(D1/2)之關係。
100‧‧‧緊固裝置
200‧‧‧外殼單元
210‧‧‧底座
220‧‧‧環壁
230‧‧‧咬合齒
240‧‧‧內部空間
300‧‧‧線盤
310‧‧‧環狀軌道
320‧‧‧嵌合齒
400‧‧‧掣動單元
250a‧‧‧線盤空間
260a‧‧‧連通空間
270a‧‧‧殼體
300a‧‧‧線盤
320a‧‧‧嵌合齒
400a‧‧‧掣動單元
410a‧‧‧保持部
430a‧‧‧導引部
450a‧‧‧棘臂
460a‧‧‧卡部
410、420‧‧‧保持部
411、421‧‧‧自由端
430‧‧‧導引部
440‧‧‧環狀本體
450‧‧‧棘臂
451‧‧‧近端
452‧‧‧遠端
460‧‧‧卡部
470‧‧‧嵌卡齒
491、492‧‧‧凸塊
500‧‧‧旋鈕
510‧‧‧導引軌道
520‧‧‧凸柱
540‧‧‧定位塊
100a‧‧‧緊固裝置
200a‧‧‧外殼單元
210a‧‧‧底座
220a‧‧‧環壁
230a‧‧‧咬合齒
240a‧‧‧內部空間
470a‧‧‧嵌卡齒
490a‧‧‧帶動塊
500a‧‧‧旋鈕
510a‧‧‧導引軌道
530a‧‧‧推抵塊
540a‧‧‧定位塊
610a‧‧‧第一傳動齒輪
611a‧‧‧上齒部
612a‧‧‧下齒部
620a‧‧‧第二傳動齒輪
621a‧‧‧內齒部
622a‧‧‧外齒部
A1‧‧‧第一方向
A2‧‧‧第二方向
D1‧‧‧第一距離
D2‧‧‧第二距離
H1‧‧‧第一高度
H2‧‧‧第二高度
I1‧‧‧軸向
L1‧‧‧高度中心線
第1圖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種緊固裝置的立體示意圖;第2圖繪示第1圖之緊固裝置的一爆炸示意圖;第3圖繪示第1圖之緊固裝置的另一爆炸示意圖;第4圖繪示第1圖之緊固裝置的一剖視示意圖;第5圖繪示第1圖之緊固裝置的另一剖視示意圖;第6圖繪示第4圖之緊固裝置沿割面線6-6的一剖視示意圖;第7圖繪示第5圖之緊固裝置沿割面線7-7的一剖視示意圖;第8圖繪示第4圖之緊固裝置沿割面線8-8的一剖視示意圖;第9圖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一種緊固裝置的立體示意圖;第10圖繪示第9圖之緊固裝置的一爆炸示意圖;第11圖繪示第9圖之緊固裝置的另一爆炸示意圖;第12圖繪示第9圖之緊固裝置的一剖視示意圖;以及 第13圖繪示第9圖之緊固裝置的另一剖視示意圖。
以下將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閱讀者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也就是說,在本發明部分實施例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並且重複之元件將可能使用相同的編號或類似的編號表示。
此外,本文中當某一元件(或機構或模組等)「連接」、「設置」或「耦合」於另一元件,可指所述元件是直接連接、直接設置或直接耦合於另一元件,亦可指某一元件是間接連接、間接設置或間接耦合於另一元件,意即,有其他元件介於所述元件及另一元件之間。而當有明示某一元件是「直接連接」、「直接設置」或「直接耦合」於另一元件時,才表示沒有其他元件介於所述元件及另一元件之間。而第一、第二、第三等用語只是用來描述不同元件或成分,而對元件/成分本身並無限制,因此,第一元件/成分亦可改稱為第二元件/成分。且本文中之元件/成分/機構/模組之組合非此領域中之一般周知、常規或習知之組合,不能以元件/成分/機構/模組本身是否為習知,來判定其組合關係是否容易被技術領域中之通常知識者輕易完成。
請參閱第1圖、第2圖、第3圖、第4圖、第5圖、第6圖、第7圖及第8圖,其中第1圖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種緊固裝置100的立體示意圖,第2圖繪示第1圖之緊固裝置100的一爆炸示意圖,第3圖繪示第1圖之緊固裝置100的另一爆炸示意圖,第4圖繪示第1圖之緊固裝置100的一剖視示意圖,第5圖繪示第1圖之緊固裝置100的另一剖視示意圖,第6圖繪示第4圖之緊固裝置100沿割面線6-6的一剖視示意圖,第7圖繪示第5圖之緊固裝置100沿割面線7-7的一剖視示意圖,第8圖繪示第4圖之緊固裝置100沿割面線8-8的一剖視示意圖。緊固裝置100包含一外殼單元200、一旋鈕500、一掣動單元400及一線盤300。
外殼單元200具有一軸向I1且包含複數咬合齒230,旋鈕500沿軸向I1蓋設於外殼單元200,掣動單元400與旋鈕500耦合且包含一卡部460,線盤300供一繫線(未繪示)捲繞。其中,旋鈕500轉動帶動掣動單元400沿軸向I1於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切換,當掣動單元400位於第一位置時,掣動單元400阻止線盤300釋放繫線,即,阻止線盤300往一第一方向A1轉動;當掣動單元400位於第二位置時,卡部460與至少一咬合齒230卡合,掣動單元400不阻止線盤300釋放繫線,即,不阻止線盤300往第一方向A1轉動。
藉此,透過掣動單元400位於第二位置時,卡部460與至少一咬合齒230卡合的結構關係,有助於掣動單 元400順利由第二位置切換為第一位置,並增加結構可靠度。後面將詳述緊固裝置100的細部結構。
外殼單元200具有一徑向,且外殼單元200還包含一環壁220及一底座210,環壁220圍繞一內部空間240,底座210供環壁220設置,且環壁220可以是以卡合的方式設置於底座210。複數咬合齒230位於環壁220且朝向內部空間240,且咬合齒230是位於環壁220的一上端。
線盤300呈中空環狀,線盤300位於內部空間240且包含一環狀軌道310及複數嵌合齒320,環狀軌道310供繫線捲繞,而嵌合齒320選擇性地與掣動單元400耦合。當線盤300被帶動旋轉時,繫線可隨著線盤300往不同方向旋轉收回或釋放。
旋鈕500包含一導引軌道510、一凸柱520及二定位塊540,導引軌道510設於旋鈕500的一內壁,凸柱520沿軸向I1朝內部空間240凸出,二定位塊540則沿徑向對稱設罝於凸柱520的外側。
掣動單元400包含一環狀本體440、二保持部410、420、三導引部430、三棘臂450、三卡部460、複數嵌卡齒470、一中心孔(未標示)及二凸塊491、492。中心孔位於環狀本體440中央,導引部430為自環狀本體440朝外突伸之斜齒結構且用以與旋鈕500耦合。二保持部410、420自環狀本體440向內突出且彼此對稱設置,保持部410、420各自包含一自由端411、421,自由端411、421受力後可沿徑向移動,外力解除後即可復位。二凸塊491、492自環狀 本體440向內突出,且二凸塊491、492與二自由端411、421之間具有間隔。嵌卡齒470位於環狀本體440的下方,而能與線盤300的嵌合齒320可選擇地囓合。
各棘臂450選擇性地與至少一咬合齒230卡合,且各棘臂450包含一遠端452及一近端451,近端451連接環狀本體440的外面,遠端452則用來與咬合齒230可分離地囓合。三個卡部460位於棘臂450上且沿徑向朝外凸出,且卡部460具有單齒結構。較佳地,棘臂450具有一第一高度H1,卡部460具有一第二高度H2,滿足H2≦(H1/2)之關係。更佳地,棘臂450具有一高度中心線L1,卡部460低於或等高於高度中心線L1,而在第4圖的實施例中,卡部460低於高度中心線L1。在此要特別說明的是,上述的第一高度H1是指棘臂450沿軸向I1的最大高度,因此,若棘臂450各部位之高度不同,則以最大之高度做為第一高度H1
如第4圖所示及第6圖所示,掣動單元400位於第一位置,掣動單元400的嵌卡齒470與線盤300的嵌合齒320囓合,且在滿足上述條件的情況下,棘臂450的遠端452(見第2圖)於第一方向A1(見第2圖)上囓合於咬合齒230,棘臂450的遠端452於一第二方向A2(見第2圖)上不斷地與咬合齒230分離,而卡部460則因位置相對低於咬合齒230,無與咬合齒230囓合。因此,朝第二方向A2轉動旋鈕500,可帶動掣動單元400連動線盤300收線,且旋鈕500無作動時,棘臂450的遠端452抵頂於咬合齒230以防止線盤300朝第一方向A1轉動,而能防止繫線被釋放。
又,旋鈕500朝第一方向A1轉動可帶動掣動單元400沿軸向I1上升,以使掣動單元400與線盤300分離。更仔細地說,掣動單元400位於第一位置時,導引部430與旋鈕500的導引軌道510囓合,且如第8圖所示,其中一定位塊540位於保持部410的自由端411與凸塊491之間,另一定位塊540位於保持部420的自由端421與凸塊492之間。當旋鈕500朝一第一方向A1轉動時,掣動單元400受限於棘臂450與咬合齒230的囓合關係而無法一同轉動,因此二定位塊540分別壓抵於二自由端411、421,二自由端411、421沿徑向變形而使得旋鈕500可相對掣動單元400轉動,導引部430受導引軌道510導引以相對導引軌道510沿軸向I1往上升,切換掣動單元400位於第二位置。此時,前述其中一定位塊540改位於保持部410的自由端411與凸塊492之間,前述另一定位塊540改位於保持部420的自由端421與凸塊491之間。
如第5圖所示,由於掣動單元400位於第二位置,掣動單元400的嵌卡齒470與線盤300的嵌合齒320分離,此時線盤300不受掣動單元400影響,而能朝第一方向A1(見第2圖)轉動,拉動繫線即可放線。
如第7圖所示,由於掣動單元400沿軸向I1上升後,卡部460與咬合齒230的相對位置改變,而使得卡部460囓合於咬合齒230。當欲再度固定或收束繫帶,只要將旋鈕500朝第二方向A2轉動,二定位塊540分別壓抵於二自由端411、421,二自由端411、421沿徑向變形而使得旋鈕500 相對掣動單元400轉動,使前述其中一定位塊540復位於保持部410的自由端411與凸塊491之間,前述另一定位塊540復位於保持部420的自由端421與凸塊492之間即可。
一般而言,在施予相同力量的情況下,棘臂450受力後沿徑向變形的能力會小於保持部410、420受力後沿徑向變形的能力。因此,朝第二方向A2轉動旋鈕500時,棘臂450不易變形且其與咬合齒230之間的摩擦力會大於保持部410、420可承受之壓力,以避免掣動單元400跟隨旋鈕500轉動,故二保持部410、420的二自由端411、421可被壓抵沿徑向變形,而達掣動單元400切換位置之目的。
然而,由於掣動單元400的棘臂450長期處於被彎曲的狀態,因此容易被定型。是以,當掣動單元400位於第二位置,且欲朝第二方向A2轉動旋鈕500切換掣動單元400回復第一位置時,若無卡部460之輔助,則棘臂450與咬合齒230之間會因為定型因素而導致摩擦力不足,朝第二方向A2轉動旋鈕500時會不斷使棘臂450與咬合齒230鬆脫,進而導致二定位塊540無法壓抵二自由端411、421變形,最終產生掣動單元400無法切換位置的狀況。
當有卡部460的設置時,則因為卡部460會囓合咬合齒230,故朝第二方向A2轉動旋鈕500時會使棘臂450無法與咬合齒230鬆脫,二定位塊540得以施力於二自由端411、421上使之變形,進而達到切換位置的目的。
較佳地,近端451與遠端452之間具有一第一距離D1,卡部460與近端451之間具有一第二距離D2,其滿足 D2≦(2D1/3)之關係。更佳地,第一距離D1與第二距離D2滿足D2=(D1/2)之關係。由棘臂450與咬合齒230卡合時,近端451的變形量小於遠端452的變形量,因此,在長時間的使用下,其被定型的影響也較小,故當卡部460的設置符合上述關係時,可有助於增加結構的穩定性。在其他實施例中,卡部亦可以是設置於環狀本體且位於導引部的下方,不以此為限。
在此要特別說明的是,在第1圖至第7圖的實施例中,雖然棘臂450的遠端452在掣動單元400位於第二位置時仍卡合於咬合齒230,但在其他實施例中,棘臂的遠端在掣動單元位於第二位置時,可完全脫離與咬合齒的囓合,而僅有卡部囓合於咬合齒即可,不以上述揭露為限。
而在其他實施例中,咬合齒亦可以位於旋鈕。換句話說,可以是旋鈕或外殼單元中其中之一包含複數咬合齒,不以圖式揭露為限。
請參閱第9圖、第10圖、第11圖、第12圖及第13圖,其中第9圖繪示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一種緊固裝置100a的立體示意圖,第10圖繪示第9圖之緊固裝置100a的一爆炸示意圖,第11圖繪示第9圖之緊固裝置100a的另一爆炸示意圖,第12圖繪示第9圖之緊固裝置100a的一剖視示意圖,第13圖繪示第9圖之緊固裝置100a的另一剖視示意圖。緊固裝置100a包含一外殼單元200a、一旋鈕500a、一掣動單元400a及一線盤300a。緊固裝置100a的作動原理與第1圖的緊固裝置100類似,說明如下。
外殼單元200a包含一環壁220a、一殼體270a、一底座210a、一線盤空間250a、一內部空間240a、一連通空間260a及複數咬合齒230a,線盤空間250a位於底座210a,殼體270a蓋設於底座210a以封閉線盤空間250a,內部空間240a位於殼體270a,連通空間260a亦位於殼體270a且位於內部空間240a的下方,並與內部空間240a連通。環壁220a位於內部空間240a,咬合齒230a設置於環壁220a上且朝向內部空間240a。
掣動單元400a包含環狀本體(未標示)、二帶動塊490a、三導引部430a、三保持部410a、三棘臂450a、三卡部460a及複數嵌卡齒470a,三導引部430a、三保持部410a及三棘臂450a凸設於環狀本體的外面,二帶動塊490a凸設於環狀本體的內面,三卡部460a分別位於三棘臂450a上,且卡部460a具有雙齒結構,而能更有助於增加結構的穩定性。
旋鈕500a包含一凸柱(未標示)、一導引軌道510a、二定位塊540a及三推抵塊530a,導引軌道510a及三推抵塊530a設於旋鈕500a的一內壁,凸柱與二定位塊540a的關係和第3圖之凸柱520及二定位塊540的結構關係類似。
當旋鈕500a往第一方向A1轉動時,各推抵塊530a壓抵各保持部410a變形,以使旋鈕500a可相對掣動單元400a轉動,導引部430a受導引軌道510a導引以相對導引軌道510a沿軸向往上升,切換掣動單元400a位於第二位置。反之,當旋鈕500a往第二方向A2轉動時,各推抵塊530a 壓抵各保持部410a變形,以使旋鈕500a可相對掣動單元400a轉動,導引部430a受導引軌道510a導引以相對導引軌道510a沿軸向往下降,切換掣動單元400a位於第一位置。
緊固裝置100a更包含一第一傳動齒輪610a及一第二傳動齒輪620a,第一傳動齒輪610a包含一上齒部611a及一下齒部612a,第二傳動齒輪620a包含一外齒部622a及一內齒部621a。
線盤300a容設於線盤空間250a且包含嵌合齒320a,第二傳動齒輪620a設置於線盤300a上方,且內齒部621a與嵌合齒320a囓合。第一傳動齒輪610a設置於連通空間260a,掣動單元400a設置於內部空間240a,第一傳動齒輪610a的上齒部611a與掣動單元400a的嵌卡齒470a囓合,第一傳動齒輪610a的下齒部612a則與第二傳動齒輪620a的外齒部622a可分離地囓合。
如第12圖所示,掣動單元400a位於第一位置,第一傳動齒輪610a的下齒部612a與第二傳動齒輪620a囓合,且在滿足上述條件的情況下,棘臂450a的遠端(未標示)於第一方向A1上囓合於咬合齒230a,棘臂450a的遠端於第二方向A2上不斷地與咬合齒230a分離,而卡部460a則因位置相對低於咬合齒230a,無與咬合齒230a囓合。因此,朝第二方向A2轉動旋鈕500a,可帶動掣動單元400a連動線盤300a往第一方向A1轉動收線,且旋鈕500a無作動時,棘臂450a的遠端抵頂於咬合齒230a以防止線盤300a轉動,而能防止繫線被釋放。
轉動旋鈕500使導引部430a沿導引軌道510a上升,而使掣動單元400a由第一位置切換為第二位置。因此,如第13圖所示,掣動單元400a帶動第一傳動齒輪610a上升,第一傳動齒輪610a的下齒部612a與第二傳動齒輪620a分離,此時線盤300a不受掣動單元400a影響,而能朝第二方向A2轉動,拉動繫線即可放線。此時,由於掣動單元400a沿軸向上升,卡部460a與咬合齒230a的相對位置改變,而使得卡部460a囓合於咬合齒230a。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12)

  1. 一種緊固裝置,包含:一外殼單元,具有一軸向且包含複數咬合齒,該些咬合齒位於該外殼單元的一環壁;一旋鈕,沿該軸向蓋設於該外殼單元;一掣動單元,與該旋鈕耦合且包含一卡部;以及一線盤,設置於該外殼單元且供一繫線捲繞;其中,該旋鈕帶動該掣動單元沿該軸向於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切換,當該掣動單元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掣動單元阻止該線盤釋放該繫線,當該掣動單元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卡部與至少一該咬合齒卡合,該掣動單元不阻止該線盤釋放該繫線。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緊固裝置,其中該掣動單元更包含一棘臂選擇性地與至少一該咬合齒卡合,該卡部位於該棘臂上且沿該外殼單元的一徑向朝外凸出。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緊固裝置,其中該棘臂具有一第一高度H1,該卡部具有一第二高度H2,滿足H2≦(H1/2)之關係。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緊固裝置,其中該棘臂具有一高度中心線,該卡部低於或等高於該高度中心線。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緊固裝置,其中該掣動單元更包含一環狀本體,該棘臂包含一近端及一遠端,該近端連接該環狀本體,該近端與該遠端之間具有一第一距離D1,該卡部與該近端之間具有一第二距離D2,滿足D2≦(2D1/3)之關係。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緊固裝置,其中該第一距離D1與該第二距離D2滿足D2=(D1/2)之關係。
  7. 一種緊固裝置,包含:一外殼單元,其具有一軸向;一旋鈕,沿該軸向蓋設於該外殼單元;一掣動單元,與該旋鈕耦合且包含一卡部;以及一線盤,設置於該外殼單元且供一繫線耦合;其中,該旋鈕或該外殼單元中其中之一包含複數咬合齒,該旋鈕轉動帶動該掣動單元沿該軸向於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切換,當該掣動單元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掣動單元阻止該線盤釋放該繫線,當該掣動單元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卡部與至少一該咬合齒卡合,該掣動單元不阻止該線盤釋放該繫線。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緊固裝置,其中該掣動單元更包含一棘臂選擇性地與至少一該咬合齒卡合,該卡部位於該棘臂上且沿該外殼單元的一徑向朝外凸出。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緊固裝置,其中該棘臂具有一第一高度H1,該卡部具有一第二高度H2,滿足H2≦(H1/2)之關係。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緊固裝置,其中該棘臂具有一高度中心線,該卡部低於或等高於該高度中心線。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緊固裝置,其中該掣動單元更包含一環狀本體,該棘臂包含一近端及一遠端,該近端連接該環狀本體,該近端與該遠端之間具有一第一距離D1,該卡部與該近端之間具有一第二距離D2,滿足D2≦(2D1/3)之關係。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緊固裝置,其中該第一距離D1與該第二距離D2滿足D2=(D1/2)之關係。
TW107138413A 2018-10-30 2018-10-30 緊固裝置 TWI6599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8413A TWI659919B (zh) 2018-10-30 2018-10-30 緊固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38413A TWI659919B (zh) 2018-10-30 2018-10-30 緊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59919B true TWI659919B (zh) 2019-05-21
TW202016004A TW202016004A (zh) 2020-05-01

Family

ID=67347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8413A TWI659919B (zh) 2018-10-30 2018-10-30 緊固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59919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86068A1 (zh) * 2016-11-11 2018-05-17 陈金柱 紧固装置及其系线安装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86068A1 (zh) * 2016-11-11 2018-05-17 陈金柱 紧固装置及其系线安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6004A (zh) 2020-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087975A1 (zh) 紧固装置
TWI593895B (zh) 緊固裝置及其繫線安裝方法
KR102148343B1 (ko) 체결 장치
EP4179912A1 (en) Fastening device
TWI694216B (zh) 緊固裝置
US11751634B2 (en) Fastening device and lace assembling method
US11607014B2 (en) Fastening device and lace assembling method
TWI745947B (zh) 緊固裝置
CN111846339B (zh) 紧固装置
JP2024020177A (ja) 締結装置
TW202016446A (zh) 緊固裝置
TWI805197B (zh) 緊固裝置及繫線收放方法
TWI659919B (zh) 緊固裝置
EP4275540A1 (en) Fastening device and lace assembling method
TWM537069U (zh) 緊固裝置
TWI813945B (zh) 緊固裝置及繫線收放方法
TWI747681B (zh) 緊固裝置
JP2017079831A (ja) 巻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