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6382B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56382B
TWI656382B TW105112233A TW105112233A TWI656382B TW I656382 B TWI656382 B TW I656382B TW 105112233 A TW105112233 A TW 105112233A TW 105112233 A TW105112233 A TW 105112233A TW I656382 B TWI656382 B TW I65638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isplay device
pixel region
quantum dot
color resis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2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38631A (zh
Inventor
曾慶安
洪文璋
黃永銘
鄭綿綿
陳一清
Original Assignee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122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5638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38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86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63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6382B/zh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案揭示一種顯示裝置包括色阻層以及發光單元。色阻層具有一第一次畫素區、一第二次畫素區以及一第三次畫素區。第一次畫素區包括第一量子點材料,且第二次畫素區包括第二量子點材料。發光單元用以提供光線至色阻層。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案是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出光效率較佳的顯示裝置。
一般而言,顯示裝置要達到廣色域的效果常會使用量子點(quantum dots)的技術。利用量子點雖然能增加色域,但卻會損失很多亮度和功耗。
本案揭示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色阻層以及發光單元。色阻層具有第一次畫素區、第二次畫素區以及第三次畫素區。第一次畫素區包括第一量子點材料,且第二次畫素區包括第二量子點材料。發光單元用以提供光線至色阻層。
為讓本案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為本案第一實施例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1,本案第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包括發光單元110、液晶層210、主動元件層220、色阻層230、第一偏光片310以及第二偏光片320。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0為液晶顯示裝置,而發光單元110為背光模組。另外,液晶層210、主動元件層220、色阻層230、第一偏光片310以及第二偏光片320構成液晶顯示面板121。發光單元110用以提供一光線L至液晶層210。在本實施例中,發光單元110所提供光線L為藍光,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於一實施例中,液晶層210位於色阻層230與第一偏光片310之間。位於液晶層210的液晶分子,較佳地,是以可被水平電場轉動或切換的液晶分子或者是可被橫向電場轉動或切換的液晶分子,但本案不限於此。
於一實施例中,主動元件層220位於液晶層210與發光單元110之間。主動元件層220可由多條掃描線、多條資料線以及多個畫素結構所構成(未繪示)。另外,各個畫素結構可例如包括主動元件以及畫素電極(未繪示)。在其他實施例中,液晶層210也可以位於主動元件層220與色阻層230之間。
色阻層230位於主動元件層220的上方,且位於液晶層210與發光單元110之間。色阻層230具有多個第一次畫素區230A、多個第二次畫素區230B以及多個第三次畫素區230C。於圖1以及後續的實施例中,僅繪示一個第一次畫素區230A、一個第二次畫素區230B以及一個第三次畫素區230C。
於本實施例中,各第一次畫素區230A包括第一量子點材料Q1以及偏振材料PC、各第二次畫素區230B包括第二量子點材料Q2以及偏振材料PC、各第三次畫素區230C包括第三量子點材料Q3以及偏振材料PC。上述的第一量子點材料Q1、第二量子點材料Q2以及第三量子點材料Q3可分別用以將光線L轉換為不同波長顏色之光線。舉例來說,於本實施例的色阻層230中,光線L經過第一量子點材料Q1時會被轉換為紅光、光線L經過第二量子點材料Q2時會被轉換為綠光、光線L經過第三量子點材料Q3時會被轉換為藍光。另外,上述偏振材料PC例如為光子晶體(photonic crystal; PC)。因為偏振材料PC具有使通過的光線偏極化的特性,所以被第一量子點材料Q1、第二量子點材料Q2以及第三量子點材料Q3轉換後的光線會有一致的光偏振性,例如是線偏振光。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偏光片310位於色阻層230、液晶層210與主動元件層220的上方,而第二偏光片320位於色阻層230、液晶層210與主動元件層220的下方。換言之,色阻層230、液晶層210與主動元件層220是位於第一偏光片310以及第二偏光片320之間。
在圖1的實施例中,由於上述的第一量子點材料Q1、第二量子點材料Q2無法達到100%的光轉換效率,因此,需要設置遮光層240,以確保未被轉換的光線不會從其他地方射出而讓使用者感受到漏光現象。詳細來說,色阻層230位於遮光層240與發光單元110之間,且遮光層240用以遮蔽通過各第一次畫素區230A以及各第二次畫素區230B但未被轉換的光線L。於本實施例中,發光單元110所提供的光線L為藍光,因此,遮光層240為藍光遮光層。另外,由於第三量子點材料Q3為對應於藍色次畫素區,因此,於第三次畫素區230C之上方不需設置遮光層240。
進一步來說,以發光單元110所提供的光線L的光量為100%做為基礎,一般情況下,光線L在通過第二偏光片320時會使光量減半,因此,進入第一次畫素區230A、第二次畫素區230B以及第三次畫素區230C之前的光量總和會從100%減少至約50%,進入第一次畫素區230A、第二次畫素區230B以及第三次畫素區230C的個別光量則約為16.6%。在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架構下實驗測可得知,當光線L通過色阻層230的第一次畫素區230A以及第二次畫素區230B時,由於第一量子點材料Q1以及第二量子點材料Q2的光轉換效率約為50%。因此,穿透第一次畫素區230A的光線L有一半會被轉換為紅光LR,而紅光LR的光量減少為8.3%。另外,穿透第二次畫素區230B的光線L有一半會被轉換為綠光LG,而綠光LG的光量減少為8.3%。由於發光單元110的光線L為藍光,因此於第一次畫素區230A、第二次畫素區230B中未被轉換為紅光LR及綠光LG之光線L會被藍光遮光層240所遮蔽。再者,由於光線L為藍光,且第三次畫素區230C的第三量子點材料Q3為用以將光線L轉換為藍光,因此,光線L實際上不需進行光轉換。也就是說,藍光之光量會維持在16.6%。或者,第三次畫素區230C也可以不包含第三量子點材料Q3。
基於上述,圖1的第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00的總出光量(各次畫素區的光量相加)為33%,與傳統的顯示裝置(總出光量約16.5)相比,總出光量增加了約一倍。本實施例將量子點材料以及偏振材料放置在色阻層230中,因此可利用量子點材料來達到廣色域的效果,並以偏振材料得到經偏極化的光線,且在發光單元(背光模組)處不需要額外損失光量而可使出光效率較佳。
另外,本案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面板121可參考圖1的顯示裝置100進行設置,液晶顯示面板121是用以搭配發光單元110(背光模組)所提供的光線L而進行顯示。
圖2為本案第二實施例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圖2的顯示裝置200與圖1的顯示裝置100類似。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0為液晶顯示裝置,而發光單元110為背光模組。相同元件以相同標號表示,且不予贅述。圖2的實施例與圖1的實施例差異在於,圖2的第三次畫素區230C不包括第三量子點材料Q3,而第三次畫素區230C為運用透明色阻TF。另外,液晶層210、主動元件層220、色阻層230以及第一偏光片310構成液晶顯示面板122。在圖2的實施例中,由於發光單元110所提供的光線L為藍光,因此可省略用以將光線L轉換為藍光的第三量子點材料Q3。另外,圖2的實施例不包括第二偏光片320。由於偏振材料PC是做在色阻層230中,因此可利用偏振材料PC來造成偏振態而省略位於下方的第二偏光片320之設置。依本實施例架構省略第二偏光片320設置時,可測得光線L在到達第一次畫素區230A、第二次畫素區230B以及第三次畫素區230C前的光量分別約為33.3%。
詳細來說,當光線L在通過偏振材料PC時,其光量會減半,且第一量子點材料Q1以及第二量子點材料Q2的光轉換效率約為50%。換言之,於本實施例中,僅有8.3%的光線L會被轉換為紅光LR以及8.3%的光線L會被轉換為綠光LG。另外,光線L在通過第三次畫素區230時,偏振材料PC會使光量減少至16.6%。由於本實施例的第三次畫素區230是使用透明色阻TF,因此,光線L在通過第三次畫素區230時不會進行光轉換。也就是說,藍光之光量會維持在16.6%。因此,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總出光量約為33%,與傳統的顯示裝置相比,總出光量增加了一倍。
另外,本案另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面板122可參考圖2的顯示裝置200進行設置。液晶顯示面板122是用以搭配發光單元110(背光模組)所提供的光線L而進行顯示。
圖3為本案第三實施例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圖3的顯示裝置300與圖1的顯示裝置100類似。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0為液晶顯示裝置,而發光單元120為背光模組。相同元件以相同標號表示,不予贅述。圖3的實施例與圖1的實施例差異在於,圖1的顯示裝置100的發光單元110(背光模組)所提供出的光線L為藍光,而圖3的顯示裝置300的發光單元120(背光模組)所提供出的光線L為紫外光(ultraviolet light)。另外,液晶層210、主動元件層220、色阻層230以及第一偏光片310構成液晶顯示面板123。
由於本實施例是運用紫外光做為背光源,因此,需將藍光遮光層240取代為紫外光遮光層245,以阻隔未進行光轉換之紫外光。另外,紫外光遮光層245需對應於第一次畫素區230A、第二次畫素區230B以及第三次畫素區230C設置。也就是說,紫外光遮光層245是對應於色阻層230中的三種顏色之次畫素區,以有效地阻隔未進行光轉換之紫外光。
另外,圖3實施例的顯示裝置300不包括第二偏光片320。由於偏振材料PC是放置在色阻層230中,因此,可利用偏振材料PC來造成偏振態而省略第二偏光片320之設置。依本實施例省略第二偏光片320設置時,可測得光線L在到達第一次畫素區230A、第二次畫素區230B以及第三次畫素區230C前的光量分別約為33.3%。詳細來說,第一量子點材料Q1、第二量子點材料Q2以及第三量子點材料Q3的光轉換效率約為50%。換言之,於本實施例中,僅有16.6%的光線L會被轉換為紅光LR、16.6%的光線L會被轉換為綠光LG以及16.6%的光線L會被轉換為藍光LB。因此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300的總出光量約為50%,與傳統的顯示裝置相比,總出光效率增加了兩倍。
另外,本案另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面板123可參考圖3的顯示裝置300進行設置。液晶顯示面板123是用以搭配發光單元120(背光模組)所提供的光線L而進行顯示。
圖4為本案第四實施例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圖4的顯示裝置400與圖2的顯示裝置200類似。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0為液晶顯示裝置,而發光單元110為背光模組。相同元件以相同標號表示,於此不予贅述。詳細來說,圖4的實施例中,液晶層210位於色阻層230與主動元件層220之間,且第一偏光片310位於液晶層210與發光單元110之間。換言之,第一偏光片310是做為顯示裝置400的下偏光片。另外,液晶層210、主動元件層220、色阻層230以及第一偏光片310構成液晶顯示面板124。
在本實施例中,由於偏振材料PC是放置在色阻層230中,且色阻層230是位於液晶層210以及第一偏光片310的上方,因此,可利用偏振材料PC來造成偏振態而省略上偏光片的設置。在此實施例結構下,可測得穿透第一偏光片310的光線L在到達第一次畫素區230A、第二次畫素區230B以及第三次畫素區230C前,其光量分別減為16.6%。由於光線L在通過第一偏光片320時會使光量減半,因此進入第一次畫素區230A、第二次畫素區230B以及第三次畫素區230C之光量總和會從100%減少至約50%。
當光線L通過色阻層230的第一次畫素區230A以及第二次畫素區230B時,第一量子點材料Q1以及第二量子點材料Q2的光轉換效率約為50%。換言之,穿透第一次畫素區230A的光線L有一半會被轉換為紅光LR,而其光量減少為8.3%。另外,穿透第二次畫素區230B的光線L有一半會被轉換為綠光LG,而其光量減少為8.3%。另外,由於發光單元110的光線L為藍光,因此於第一次畫素區230A、第二次畫素區230B中未被轉換為紅光LR及綠光LG之光線L會被藍光遮光層240所遮蔽。再者,本實施例的第三次畫素區230是使用透明色阻TF,因此光線L在通過第三次畫素區230時不會進行光轉換。也就是說,藍光之光量會維持在16.6%。因此,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400的總出光量約為33%,與傳統的顯示裝置相比,總出光量增加了一倍。
另外,本案另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面板124可參考圖4的顯示裝置400進行設置。液晶顯示面板124是搭配發光單元110(背光模組)所提供的光線L而進行顯示。
圖5為本案第五實施例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圖5的顯示裝置500與圖1的顯示裝置100類似。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0為液晶顯示裝置,而發光單元110為背光模組。相同元件以相同標號表示,且不予贅述。於圖5的實施例中,液晶層210位於色阻層230與主動元件層220之間,且第一偏光片310位於液晶層210與發光單元110(背光模組)之間。換言之,第一偏光片310是做為顯示裝置的下偏光片。另外,液晶層210、主動元件層220、色阻層230以及第一偏光片310構成液晶顯示面板125。
在本實施例中,由於偏振材料PC是做在色阻層230中,且色阻層230是位於液晶層210以及第一偏光片310的上方,因此可利用偏振材料PC來造成偏振態而省略上偏光片的設置。於此實施例架構下,可測得穿透第一偏光片310的光線L在到達第一次畫素區230A、第二次畫素區230B以及第三次畫素區230C前,其光量分別減為16.6%。由於光線L在通過第一偏光片320時會使光量減半,因此進入第一次畫素區230A、第二次畫素區230B以及第三次畫素區230C之光量總和會從100%減少至約50%。
當光線L通過色阻層230的第一次畫素區230A以及第二次畫素區230B時,第一量子點材料Q1以及第二量子點材料Q2的光轉換效率約為50%。換言之,穿透第一次畫素區230A的光線L有一半會被轉換為紅光LR,而其光量減少為8.3%。另外,穿透第二次畫素區230B的光線L有一半會被轉換為綠光LG,而其光量減少為8.3%。另外,由於發光單元110的光線L為藍光,因此於第一次畫素區230A、第二次畫素區230B中未被轉換為紅光LR及綠光LG之光線L會被藍光遮光層240所遮蔽。再者,由於光線L為藍光,且第三次畫素區230C的第三量子點材料Q3為用以將光線L轉換為藍光,因此光線L實際上不需進行光轉換。也就是說,藍光之光量會維持在16.6%。因此,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500的總出光量約為33%,與傳統的顯示裝置相比,總出光量增加了一倍。
另外,本案另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面板125可參考圖5的顯示裝置500進行設置。液晶顯示面板125是搭配發光單元110(背光模組)所提供的光線L而進行顯示。
圖6為本案第六實施例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詳細來說,圖6的顯示裝置600包括發光單元110以及色阻層230。由於圖6的發光單元110為有機發光二極體,因此,不需要設置液晶層或是偏光片。發光單元110用以提供一光線L至色阻層230。在本實施例中,發光單元110所提供之光線L為藍光,但本案不限於此。
在圖6的實施例中,主動元件是整合於發光單元110中。色阻層230位於發光單元110的上方。色阻層230具有多個第一次畫素區230A、多個第二次畫素區230B以及多個第三次畫素區230C。於圖6以及後續的實施例中,僅繪示一個第一次畫素區230A、一個第二次畫素區230B以及一個第三次畫素區230C。
於本實施例中,各第一次畫素區230A包括第一量子點材料Q1、各第二次畫素區230B包括第二量子點材料Q2、各第三次畫素區230C包括第三量子點材料Q3。第一量子點材料Q1、第二量子點材料Q2以及第三量子點材料Q3的描述與圖1的實施例類似,因此不再贅述。在圖6的實施例中,由於上述的第一量子點材料Q1、第二量子點材料Q2無法達到100%的光轉換效率,因此,需要設置遮光層240,以確保未被轉換的光線不會從其他地方射出而讓使用者感受到漏光現象。
詳細來說,色阻層230位於遮光層240與發光單元110之間,且遮光層240用以遮蔽通過各第一次畫素區230A以及各第二次畫素區230B但未被轉換的光線L。於本實施例中,發光單元110所提供的光線L為藍光,因此,遮光層240為藍光遮光層。另外,由於第三量子點材料Q3為對應於藍色次畫素區,因此,於第三次畫素區230C之上方不需設置遮光層240。
進一步來說,以發光單元110所提供的光線L的光量為100%做為基礎,光線L在到達第一次畫素區230A、第二次畫素區230B以及第三次畫素區230C前的光量分別約為33.3%。由於本實施例中的第一量子點材料Q1、第二量子點材料Q2以及第三量子點材料Q3的光轉換效率約為50%。換言之,於本實施例架構下,僅有16.3%的光線L會被轉換為紅光LR以及16.3%的光線L會被轉換為綠光LG。再者,由於光線L為藍光,且第三次畫素區230C的第三量子點材料Q3為用以將光線L轉換為藍光,因此,光線L實際上不需進行光轉換。也就是說,藍光之光量會維持在33.3%。因此,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600的總出光量約為66.6%,與傳統的無抗反射之顯示裝置相比,總出光量增加了一倍。
圖7為本案第七實施例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圖7的顯示裝置700與圖6的顯示裝置600類似。於圖7的實施例中,發光單元110為有機發光二極體,且主動元件是整合於發光單元110中。相同元件以相同標號表示,且不予贅述。圖7的第三次畫素區230C不包括第三量子點材料Q3,而第三次畫素區230C為運用透明色阻TF。在圖7的實施例中,由於發光單元110(有機發光二極體)所提供的光線L為藍光,因此可省略用以將光線L轉換為藍光的第三量子點材料Q3。
進一步來說,以發光單元110所提供的光線L的光量為100%做為基礎,光線L在到達第一次畫素區230A、第二次畫素區230B以及第三次畫素區230C前的光量分別約為33.3%。換言之,於本實施例中,僅有16.3%的光線L會被轉換為紅光LR以及16.3%的光線L會被轉換為綠光LG。另外,由於本實施例的第三次畫素區230是使用透明色阻TF,因此,光線L在通過第三次畫素區230時不會進行光轉換。也就是說,藍光之光量會維持在33.3%。因此,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700的總出光量約為66.6%,與傳統的無抗反射之顯示裝置相比,總出光量增加了一倍。
圖8為本案第八實施例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圖8的顯示裝置800與圖6的顯示裝置600類似。於圖8的實施例中,發光單元110為有機發光二極體,且主動元件是整合於發光單元110中。相同元件以相同標號表示,且不予贅述。圖8的實施例與圖6的實施例差異在於,圖8的第一次畫素區230A、第二次畫素區230B以及第三次畫素區230C更包括偏振材料PC。偏振材料PC例如為光子晶體(photonic crystal; PC)。因為偏振材料PC具有使通過的光線偏極化的特性,所以被第一量子點材料Q1、第二量子點材料Q2以及第三量子點材料Q3轉換後的光線會有一致的光偏振性,例如是線偏振光。由於偏振材料PC具有線偏振特性,因此,於圖8的實施例中更包括設置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膜410於發光元件110(有機發光二極體)以及色阻層230之間以達成抗反射之效果。
在本實施例架構下,可測得光線L在到達第一次畫素區230A、第二次畫素區230B以及第三次畫素區230C前的光量分別約為33.3%。當光線L在通過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膜410時,其光量會減半至16.6%,且第一量子點材料Q1以及第二量子點材料Q2的光轉換效率約為50%。換言之,於本實施例中,僅有8.3%的光線L會被轉換為紅光LR以及8.3%的光線L會被轉換為綠光LG。再者,由於光線L為藍光,且第三次畫素區230C的第三量子點材料Q3為用以將光線L轉換為藍光,因此,光線L實際上不需進行光轉換。也就是說,藍光之光量會維持在16.6%。因此,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800的總出光量約為33.3%,與傳統的有抗反射之顯示裝置相比,總出光量增加了一倍。
圖9為本案第九實施例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圖9的顯示裝置900與圖8的顯示裝置800類似。於圖9的實施例中,發光單元110為有機發光二極體,且主動元件是整合於發光單元110中。相同元件以相同標號表示,且不予贅述。圖9的第三次畫素區230C不包括第三量子點材料Q3,而第三次畫素區230C為運用透明色阻TF。在圖9的實施例中,由於發光單元110(有機發光二極體)所提供的光線L為藍光,因此可省略用以將光線L轉換為藍光的第三量子點材料Q3。
在本實施例架構下,可測得光線L在到達第一次畫素區230A、第二次畫素區230B以及第三次畫素區230C前的光量分別約為33.3%。當光線L在通過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膜410時,其光量會減半至16.6%,且第一量子點材料Q1以及第二量子點材料Q2的光轉換效率約為50%。換言之,於本實施例中,僅有8.3%的光線L會被轉換為紅光LR以及8.3%的光線L會被轉換為綠光LG。另外,由於本實施例的第三次畫素區230是使用透明色阻TF,因此,光線L在通過第三次畫素區230時不會進行光轉換。也就是說,藍光之光量會維持在16.6%。因此,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900的總出光量約為33.3%,與傳統的有抗反射之顯示裝置相比,總出光量增加了一倍。
由於本案的實施例將量子點材料以及偏振材料放置在色阻層中,因此,可利用量子點材料以及偏振材料來達到廣色域與偏極化的效果,且在發光單元處不需要額外損失光量而可使出光效率較佳。綜上所述,本案的顯示裝置將量子點材料以及偏振材料放置在色阻層中來取代傳統的色阻結構,以達到廣色域的效果,且在發光單元處不需要額外損失光量而可使出光效率較佳。另外,由於本案的偏振材料具有使通過的光線偏極化之特性,因此,可基於色阻層的位置而省略一層偏光片的設置,進而達到節省成本之目的。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顯示裝置
110、120‧‧‧發光單元
121、122、123、124、125‧‧‧液晶顯示面板
210‧‧‧液晶層
220‧‧‧主動元件層
230‧‧‧色阻層
230A‧‧‧第一次畫素區
230B‧‧‧第二次畫素區
230C‧‧‧第三次畫素區
240、245‧‧‧遮光層
310‧‧‧第一偏光片
320‧‧‧第二偏光片
410‧‧‧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膜
L‧‧‧光線
LR‧‧‧紅光
LG‧‧‧綠光
LB‧‧‧藍光
Q1‧‧‧第一量子點材料
Q2‧‧‧第二量子點材料
Q3‧‧‧第三量子點材料
PC‧‧‧偏振材料
TF‧‧‧透明色阻
圖1為本案第一實施例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2為本案第二實施例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案第三實施例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4為本案第四實施例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5為本案第五實施例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6為本案第六實施例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7為本案第七實施例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8為本案第八實施例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9為本案第九實施例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Claims (11)

  1.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液晶層,一色阻層,位於該液晶層的下方,具有一第一次畫素區、一第二次畫素區以及一第三次畫素區,該第一次畫素區包括一第一量子點材料,該第二次畫素區包括一第二量子點材料;一發光單元,位於該色阻層的下方,用以提供一光線至該色阻層;以及一主動元件層,位於該色阻層和該發光單元之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三次畫素區更包括一第三量子點材料。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量子點材料、該第二量子點材料以及該第三量子點材料用以分別將該光線轉換為紅光、綠光與藍光。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一遮光層,其中該色阻層位於該遮光層與該發光單元之間,且該遮光層用以遮蔽通過該第一次畫素區以及該第二次畫素區的該光線。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次畫素區、該第二次畫素區以及該第三次畫素區更包括一偏振材料。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一第一偏光片,其中該液晶層位於該色阻層與該第一偏光片之間,且該發光元件為一背光模組。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偏光片位於該液晶層與該背光模組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色阻層位於該液晶層與該背光模組之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一第二偏光片,其中該液晶層位於該第一偏光片與該第二偏光片之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發光單元為一有機發光二極體。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括一四分之一波長相位延遲膜位於該有機發光二極體以及該色阻層之間。
TW105112233A 2016-04-20 2016-04-20 顯示裝置 TWI6563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2233A TWI656382B (zh) 2016-04-20 2016-04-20 顯示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2233A TWI656382B (zh) 2016-04-20 2016-04-20 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8631A TW201738631A (zh) 2017-11-01
TWI656382B true TWI656382B (zh) 2019-04-11

Family

ID=61022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2233A TWI656382B (zh) 2016-04-20 2016-04-20 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5638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6535A (zh) * 2011-07-05 2013-01-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包括光转换层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液晶显示器件
TW201339719A (zh) * 2012-03-30 2013-10-0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液晶面板的偏光層及其製造方法
TW201341899A (zh) * 2012-02-23 2013-10-16 Intematix Corp 光致發光彩色顯示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6535A (zh) * 2011-07-05 2013-01-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包括光转换层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液晶显示器件
TW201341899A (zh) * 2012-02-23 2013-10-16 Intematix Corp 光致發光彩色顯示器
TW201339719A (zh) * 2012-03-30 2013-10-0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液晶面板的偏光層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8631A (zh) 2017-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72347B2 (en) Display device
US10591770B2 (en) Display device
US9541794B2 (en) High dynamic rang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9093398B2 (en) Brightness enhanced self-luminous display
US10203545B2 (en) Display panels and polarizers thereof
TWI544620B (zh) 顯示面板
JP5701139B2 (ja) 表示装置
EP3242342B1 (en) Oled device having optical resonance lay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KR20070070052A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20140043566A1 (en) Display device with increased optical efficiency
JP5878580B2 (ja)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US20210376295A1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WO2017031789A1 (zh) 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KR101067052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TWI656382B (zh) 顯示裝置
TWI539212B (zh) 顯示裝置
TWI546952B (zh) 電激發光顯示面板
KR102093631B1 (ko)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9201182B2 (en) Display panel and color filter thereof
TWI541577B (zh) 顯示面板與顯示器
KR20120002782A (ko) 액정표시장치
JP7187381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5132830A (ja) 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