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3007B - Removable handle structure - Google Patents

Removable handle structur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53007B
TWI653007B TW107101757A TW107101757A TWI653007B TW I653007 B TWI653007 B TW I653007B TW 107101757 A TW107101757 A TW 107101757A TW 107101757 A TW107101757 A TW 107101757A TW I653007 B TWI653007 B TW I65300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structure
head
removable handle
buckle
gri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17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32041A (zh
Inventor
王鼎瑞
楊芯瑜
Original Assignee
達霆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達霆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達霆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017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53007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30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300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320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2041A/zh

Link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 Buckles (AREA)

Abstract

一種可移除式把手結構,其包含有一座體以及一握把;該座體係設有多數扣接部;該握把係設於該座體。藉此,可使座體以該等扣接部分別結合於一物體之多數對扣部,讓把手與物體結合,之後並施力於握把以作為物體之攜行或搬運使用,當不使用時則可將座體之該等扣接部與物體之該等對扣部分離,讓把手於物體上移除,而達到易於操作使用以及保持物體外觀完整之功效。

Description

可移除式把手結構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可移除式把手結構,尤指一種可作為物體之攜行或搬運使用,而達到易於操作使用以及保持物體外觀完整之功效者。
按,一般之物體(如:機箱、盒體、門體...等),為便於攜行或搬運,通常會於物體上設置把手,以便使用者進行施力,作為攜行或搬運使用。
然,以上述習用之把手而言,其係以兩端配合螺絲鎖接固定於物體之外側,且設置之後係無法進行收合之動作,使得把手常態性的凸出於物體之表面,其不但會影響物體之整體美觀性,更會形成物體設置時之干涉(因把手之凸出而無法使物體抵貼牆面),再者,當使用一段時間之後,會因螺絲鬆脫而產生把手掉落無法使用之情形。
因此,如何發明出一種可移除式把手結構,以期可達到以握把作為物體之攜行或搬運使用,而具有易於操作使用及保持物體外觀完整的目的,將是本發明所欲積極揭露之處。
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術之缺憾,發明人有感其未臻於完善,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進而研發出一種可移除式把手結構,以期達到施力於握把以作為物體之攜行或搬運使用,而具有易於操作使用及保持物體外觀完整的目的。
為達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可移除式把手結構,該把手係包含有:設有多數扣接部之一座體,該等扣接部係分別用以結合於一物體之多數對扣部;以及設於該座體之一握把。
上述的可移除式把手結構中,該等扣接部係分別具有相連通之一穿設區及一限位區。
上述的可移除式把手結構中,該等對扣部係分別具有一身部及一頭部,該身部係結合於該物體,該頭部係設於該身部之一端。
上述的可移除式把手結構中,該穿設區係大於該頭部,該限位區係小於該頭部。
上述的可移除式把手結構中,該座體係具有容置該握把之一穿置部。
上述的可移除式把手結構中,該穿置部之兩側係分別設有一穿孔,該等穿孔供該握把之兩端活動樞接。
上述的可移除式把手結構中,該座體於鄰近該穿置部之兩側位置處係分別設有一止擋部,該等止擋部係限制該握把於一角度範圍轉動。
上述的可移除式把手結構中,該握把係包括有一施力部、分別連接於該施力部兩端之一彎折部、及分別連接於該彎折部兩端之一軸部,該等軸部係相對向設置且與該座體活動樞接。
上述的可移除式把手結構中,該物體係具有一容置區,該容置區係存置該把手。
上述的可移除式把手結構中,該等扣接部係分別具有一身部及一頭部,該身部係結合於該座體,該頭部係設於該身部之一端。
上述的可移除式把手結構中,該等對扣部係分別具有相連通之一穿設區及一限位區。
上述的可移除式把手結構中,該等扣接部係分別具有一身部、一頭部、一抵頂片或一彈性元件,該身部係結合於該座體,該頭部係設於該身部之一端,該抵頂片係設於身部,該彈性元件兩端分別抵頂該座體與該抵頂片,使該抵頂片因該彈性元件之頂推而抵靠於該頭部,或該彈性元件設於該座體與該頭部之間。
上述的可移除式把手結構中,該等對扣部係分別具有相連通之一穿設區、一通道區及一限位區。
上述的可移除式把手結構中,該等扣接部係分別具有相連通之一穿設區、一通道區及一限位區。
上述的可移除式把手結構中,該等對扣部係分別具有一身部、一頭部、一抵頂片或一彈性元件,該身部係結合於該物體,該頭部係設於該身部之一端,該抵頂片係設於身部,該彈性元件兩端分別抵頂該物體與該抵頂片,使該抵頂片因該彈性元件之頂推而抵靠於該頭部,或該彈性元件設於該座體與該頭部之間。
上述的可移除式把手結構中,該座體或物體上係進一步設有一扣具。
上述的可移除式把手結構中,該物體或座體係設有可穿設該扣具之一對扣孔,該對扣孔係用以扣接該扣具,使該扣接部與該對扣部扣接後進行限位,用以防止該扣接部與該對扣部移動後脫離。
上述的可移除式把手結構中,該頭部係具有一限位部,該限位部係用以限位於該物體或該座體之限位區。
上述的可移除式把手結構中,該扣具可為彈扣體、扣片、鎖合體、柱體、片體、錐體、凸體、凹體、階層體、旋扣體、穿扣體、模組化扣體、彈片體、彈簧體、弧狀體、斜面體或曲面體。
藉此,本發明的可移除式把手結構,可使座體以該等扣接部分別結合於一物體之多數對扣部,讓把手與物體結合,之後並施力於握把以作為物體之攜行或搬運使用,當不使用時則可將座體之該等扣接部與物體之該等對扣部分離,讓把手於物體上移除,而達到易於操作使用以及保持物體外觀完整的目的。
1‧‧‧把手
11‧‧‧座體
111‧‧‧扣接部
1111‧‧‧穿設區
1112‧‧‧限位區
1113‧‧‧身部
1114‧‧‧頭部
1115‧‧‧抵頂片
1116‧‧‧彈性元件
1117‧‧‧通道區
1118‧‧‧限位部
112‧‧‧穿置部
1121‧‧‧穿孔
113‧‧‧止擋部
12‧‧‧握把
121‧‧‧施力部
122‧‧‧彎折部
123‧‧‧軸部
124‧‧‧包覆件
13‧‧‧彈性元件
14‧‧‧扣具
141‧‧‧套筒
142‧‧‧扣件
143‧‧‧把手
2‧‧‧物體
21‧‧‧對扣部
211‧‧‧身部
212‧‧‧頭部
213‧‧‧穿設區
214‧‧‧限位區
215‧‧‧通道區
216‧‧‧抵頂片
217‧‧‧彈性元件
218‧‧‧限位部
22‧‧‧容置區
23‧‧‧對扣孔
[圖1]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
[圖2]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另一角度外觀示意圖。
[圖3]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側視狀態示意圖。
[圖4]至[圖6]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7]係本發明之收納狀態示意圖。
[圖8]係本發明第二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
[圖9]係本發明第三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側視狀態示意圖。
[圖10]係本發明第三較佳具體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11]係本發明第四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
[圖12]係本發明第四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側視狀態示意圖。
[圖13]及[圖14]係本發明第四較佳具體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15]係本發明第五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
[圖16]及[圖18]係本發明第五較佳具體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19]係本發明第六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
[圖20]係本發明第六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另一角度外觀示意圖。
[圖21]及[圖22]係本發明第六較佳具體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23]係本發明第七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側視狀態示意圖。
[圖24]係本發明第八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側視狀態示意圖。
為充分瞭解本發明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茲藉由下述具體之實施例,並配合所附之圖式,對本發明做一詳細說明,說明如後:請參考圖1至圖6,如圖所示,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可移除式把手結構,該把手1係包含有一座體11以及一握把12。
該座體11其設有多數扣接部111,該等扣接部111係分別用以結合於一物體2之多數對扣部21。
該握把12係活動設於該座體11。
本發明使用時係以該座體11之該等扣接部111分別對應組合於該物體2之該等對扣部21,使該把手1與該物體2結合,之後將該握把12由該座體11上轉動移出,並施力於該握把12以作為該物體2之攜行或搬運使用,而當搬運完成或不使用時,則可將該座體11之該等扣接部111與該物體2之該等對扣部21分離,使該把手1於該物體2上移除,而達到易於操作使用以及保持物體外觀完整之功效。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該等扣接部111係可分別具有相連通之一穿設區1111及一限位區1112,該穿設區1111係位於該限位區1112之上方,而該等對扣部21係分別可具有一身部211及一頭部212,該身部211係結合於該物體2,該頭部212係設於該身部211之一端,其中該穿設區1111係大於該頭部212,該限位區1112係小於該頭部212,可於該把手1之座體11與該物體2組合時,係利用該穿設區1111由該頭部212對應套入於該身部211,之後將該座體11向上移動,而使該限位區1112扣合於該身部211之外側,而由於該限位區1112係小於該頭部212,因此當該限位區1112與該身部211扣合之後,便可形成限位止擋,而使該把手1藉由該座體11之該等扣接部111穩固組合於該物體2;當於卸除時,係將該座體11向下移動,使該限位區1112由該身部211移開,並使該穿設區1111位於該身部212且對應該頭部212,而由於該穿設區1111係大於該頭部212,因此可將座體11往外側移開,使該把手1由該物體2上移除,而達到易於操作使用之功效。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該座體11係可具有用以容置該握把12之一穿置部112,該穿置部112之兩側係分別可設有一穿孔1121,該等穿孔1121可供握把之兩端進行活動樞接,而該座體11於鄰近該穿置部112之兩側位置處係分別可設有一止擋部113;當欲使用該握把12時,係藉由該穿置部112之該等穿孔1121,使握把12於該座體11上轉動移出,並以該等止擋部113限制該握把12於一角度範圍轉動,使該握把12僅能轉出至與該座體11略呈垂直之位置,可避免因轉向過度影響搬運時之施力,或是該握把12往該物體2靠近而產生夾手之情形,以利進行該物體2之攜行或搬運使用。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該握把12係可包括有一施力部121、分別連接於該施力部121兩端之一彎折部122、及分別連接於該彎折部122兩端之一軸部123,而該等軸部123係相對向設置,且該等軸部123係分別與該座體11所設該穿置部112之該等穿孔1121活動樞接,當欲使用該握把12時,係藉由該等軸部123於該穿置部112之該等穿孔1121中轉動,以使該握把12易於由該座體11上轉動移出,並由該等彎折部122以鄰近該等軸部123之位置分別抵靠於該等止擋部113,藉以限制該握把12於一角度範圍轉動,並藉由施力於該施力部121進行該物體2之攜行或搬運使用;另外,該施力部121外側緣係可具有一包覆件124,而該包覆件124係可為非金屬或金屬材質,藉由該包覆件124可讓使用者施力於該施力部121進行該物體2之攜行或搬運使用時作為保護,以避免因徒手接觸而產生靜電或括傷。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該等軸部123之間係可進一步設有一彈性元件13,該彈性元件13之一端係可設於該座體11,另一端係可設於該握把12其中一軸部123,該彈性元件123係可為螺旋彈簧、扭簧、彈片或彈性柱體;當該握把12於轉動移出進行使用時,係壓縮該彈性元件13,而當使用後不施力於該握把12時,則利用該彈性元件13之回復彈力使該握把12能旋轉回原位,即該握把12靠設於該座體11之位置。
請參考圖7,如圖所示,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該物體2係可具有一容置區22,當該把手1於該物體2上移除後,係可將該把手存置該容置區22,以避免該把手1不慎遺失,而便於再次進行取用。
請參考圖8,如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該等扣接部111之穿設區1111係位於該限位區1112之下方,如此,同樣可使該把手1之座體11藉由等扣接部111與該物體(圖未示)組合與卸除時,而達到易於操作使用之功效。
請參考圖9及圖10,如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該等扣接部111係分別具有一身部1113及一頭部1114,該身部1113係結合於該座體11,該頭部1114係設於該身部1113之一端,而該物體2上之該等對扣部21係分別具有相連通之一穿設區213及一限位區214,其中該穿設區213係大於該頭部1114,該限位區214係小於該頭部1114。
當該把手1之座體11與該物體2組合時,係以該等扣接部111之頭部1114對應穿設於該等對扣部21之穿設區213,之後將該座體11向下移動,而使該限位區214扣合於該身部1113之外側,而由於該限位區214係小於該頭部1114,因此當該限位區214與該身部1113扣合之後,便可形成限位止擋,而使該把手1藉由該座體11之該等扣接部111穩固組合於該物體2;當於卸除時,係將該座體11向上移動,使該身部1113由該限位區214移開,並使該身部1113位於該穿設區213,且使該頭部1114與該穿設區213對應,而由於該穿設區213係大於該頭部1114,因此可將座體11往外側移開,使該把手1由該物體2上移除,而達到易於操作使用之功效。
請參考圖11至圖14,如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該等扣接部111係分別具有一身部1113、一頭部1114、一抵頂片1115及一彈性元件1116,該身部1113係結合於該座體11,該頭部1114係設於該身部1113之一端,該抵頂片1115係設於身部1113,該彈性元件1116兩端分別抵頂該座體11與該抵頂片1115,使該抵頂片1115因該彈性元件1116之頂推而抵靠於該頭部1114;而該物 體2之該等對扣部21係分別具有相連通之一穿設區213、一通道區215及一限位區214,該穿設區213係大於該頭部1114,該限位區214係小於該頭部1114;另該等頭部1114係分別具有一限位部1118。
當該把手1之座體11與該物體2組合時,係以該等扣接部111之頭部1114對應穿設於該等對扣部21之穿設區213,並使該抵頂片1115因該物體2之壓迫而壓縮該彈性元件1116,之後將該座體11向上移動,使該身部1113經由該通道區215而進入該限位區214,使該限位區214扣合於該身部1113之外側,並使該限位部1118限位於該物體2之限位區214,由於該限位區214係小於該頭部1114,因此當該限位區214與該身部1113扣合之後,便可形成限位止擋,而使該把手1藉由該座體11之該等扣接部111穩固組合於該物體2;當於卸除時,係將該座體11向下移動,使該身部1113由該限位區214移開,並使該身部1113經由該通道區215而位於該穿設區213,且使該頭部1114與該穿設區213對應,而由於該穿設區213係大於該頭部1114,因此可將座體11往外側移開,使該把手1由該物體2上移除,進而使該彈性元件1116因彈性釋放而推動該抵頂片1115復位,而達到易於操作使用之功效。
請參考圖15至圖18,如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該等扣接部111係分別具有相連通之一穿設區1111、一通道區1117及一限位區1112;而該等對扣部21係分別具有一身部211、一頭部212、一抵頂片216及一彈性元件217,該身部211係結合於該物體2,該頭部212係設於該身部211之一端,該抵頂片216係設於身部211,該彈性元件217兩端分別抵頂該物體2與該抵頂片216,使該抵頂片216因該彈性元件217之頂推而抵靠於該頭部212,而該穿設區1111係大於 該頭部212,該限位區1112係小於該頭部212;另該等頭部212係分別具有一限位部218。
當該把手1之座體11與該物體2組合時,係以該等扣接部111之穿設區1111對應穿設於該等對扣部21之頭部212,並使該抵頂片216因該座體11之壓迫而壓縮該彈性元件217,之後將該座體11向上移動,使該身部211經由該通道區1117而進入該限位區1112,使該限位區1112扣合於該身部211之外側,並使該限位部218限位於該座體11之限位區1112,由於該限位區1112係小於該頭部212,因此當該限位區1112與該身部211扣合之後,便可形成限位止擋,而使該把手1藉由該座體11之該等扣接部111穩固組合於該物體2;當於卸除時,係將該座體11向下移動,使該身部211由該限位區1112移開,並使該身部211經由該通道區1117而位於該穿設區1111,且使該頭部212與該穿設區1111對應,而由於該穿設區1111係大於該頭部212,因此可將座體11往外側移開,使該把手1由該物體2上移除,進而使該彈性元件217因彈性釋放而推動該抵頂片216復位,而達到易於操作使用之功效。
請參考圖19至圖22,如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該把手之座體11上係進一步設有一扣具14,該扣具14係具有一套筒141、一扣件142及一把手143,該套筒141一端係設於該座體11,該扣件142係活動設於套筒141,該把手143係設於套筒141另一端且活動結合於該扣件142;而該物體2係設有可穿設該扣件142之一對扣孔23,另外,該扣具14可為彈扣體、扣片、鎖合體、柱體、片體、錐體、凸體、凹體、階層體、旋扣體、穿扣體、模組化扣體、彈片體、彈簧體、弧狀體、斜面體或曲面體。
當該把手1之座體11與該物體2組合時,係利用該等扣接部111之穿設區1111由該頭部212對應套入於該等對扣部21之身部211,之後將該座體11向上移動,而使該限位區1112扣合於該身部211之外側,而由於該限位區1112係小於該頭部212,因此當該限位區1112與該身部211扣合之後,便可形成限位止擋,之後再扳動該扣具14之把手143,使該把手143帶動該扣件142穿設於對扣孔23形成扣接,使該等扣接部111與該等對扣部21扣接後進行限位,以防止該等扣接部111與該等對扣部21移動後脫離,以使該把手1藉由該座體11之該等扣接部111以及該扣具14穩固組合於該物體2。
請參考圖23,如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該等扣接部111之彈性元件1116係分別套設於該身部1113且位於該座體11與該頭部1114之間;當該座體11之該等扣接部111與該物體2之該等對扣部21組合後,係由該彈性元件1116抵頂於該座體11與該物體2之間而達到穩固組合之功效。
請參考圖24,如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該等對扣部21之彈性元件217係分別套設於該身部211且位於該座體11與該頭部211之間;當該座體11之該等扣接部111與該物體2之該等對扣部21組合後,係由該彈性元件217抵頂於物體2與該座體11之間而達到穩固組合之功效。
本發明在上文中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然熟習本項技術者應理解的是,該實施例僅用於描繪本發明,而不應解讀為限制本發明之範圍。應注意的是,舉凡與該實施例等效之變化與置換,均應設為涵蓋於本發明之範疇內。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以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13)

  1. 一種可移除式把手結構,其包含有:一座體,其設有扣接部,該扣接部係用以結合於一物體之對扣部,該扣接部係具有一身部、一頭部、一抵頂片及一彈性元件,該身部係結合於該座體,該頭部係設於該身部,該抵頂片係設於身部,該彈性元件兩端分別抵頂該座體與該抵頂片,使該抵頂片因該彈性元件之頂推而抵靠於該頭部;以及一握把,其係設於該座體。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移除式把手結構,其中該座體係具有容置該握把之一穿置部。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可移除式把手結構,其中該穿置部之兩側係分別設有一穿孔,該等穿孔供該握把之兩端活動樞接。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可移除式把手結構,其中該座體於鄰近該穿置部之兩側位置處係分別設有一止擋部,該等止擋部係限制該握把於一角度範圍轉動。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移除式把手結構,其中該握把係包括有一施力部、分別連接於該施力部兩端之一彎折部、及分別連接於該彎折部兩端之一軸部,該等軸部係相對向設置且與該座體活動樞接。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移除式把手結構,其中該物體係具有一容置區,該容置區係存置該把手。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移除式把手結構,其中該等對扣部係分別具有相連通之一穿設區、一通道區及一限位區。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可移除式把手結構,其中該穿設區係大於該頭部,該限位區係小於該頭部。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移除式把手結構,其中該座體上係進一步設有一扣具。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可移除式把手結構,其中該物體或座體係設有可穿設該扣具之一對扣孔,該對扣孔係用以扣接該扣具,使該扣接部與該對扣部扣接後進行限位,用以防止該扣接部與該對扣部移動後脫離。
  11. 如請求項8所述之可移除式把手結構,其中該頭部係具有一限位部,該限位部係用以限位於該物體或該座體之限位區。
  12. 如請求項9所述之可移除式把手結構,其中該扣具可為彈扣體、扣片、鎖合體、柱體、片體、錐體、凸體、凹體、階層體、旋扣體、穿扣體、模組化扣體、彈片體、彈簧體、弧狀體、斜面體或曲面體。
  13. 一種可移除式把手結構,其包含有:一座體,其設有扣接部,該扣接部係用以結合於一物體之對扣部,該等扣接部係分別具有相連通之一穿設區、一通道區及一限位區,該等對扣部係分別具有一身部、一頭部、一抵頂片及一彈性元件,該身部係結合於該物體,該頭部係設於該身部,該 抵頂片係設於身部,該彈性元件兩端分別抵頂該物體與該抵頂片,使該抵頂片因該彈性元件之頂推而抵靠於該頭部;以及一握把,其係設於該座體。
TW107101757A 2018-01-17 2018-01-17 Removable handle structure TWI6530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1757A TWI653007B (zh) 2018-01-17 2018-01-17 Removable handle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1757A TWI653007B (zh) 2018-01-17 2018-01-17 Removable handle structu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53007B true TWI653007B (zh) 2019-03-11
TW201932041A TW201932041A (zh) 2019-08-16

Family

ID=66590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1757A TWI653007B (zh) 2018-01-17 2018-01-17 Removable handle structur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5300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5238A (zh) * 2020-04-17 2021-10-22 爱信轻金属株式会社 斜坡装置的把手安装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7335B (zh) * 2020-12-23 2022-09-11 王鼎瑞 具有扣部的把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5238A (zh) * 2020-04-17 2021-10-22 爱信轻金属株式会社 斜坡装置的把手安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2041A (zh) 2019-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44723B2 (en) Safety hook
TWI653007B (zh) Removable handle structure
TWM515256U (zh) 機箱面板的助拔裝置
US7510215B2 (en) Book grip
EP3661698B1 (en) Multi-function skateboard tool
TWM547530U (zh) 把手結構
US6206187B1 (en) Electronic device retention case
TWM505379U (zh) 可收納驅動頭之扳手工具
CA3048159A1 (en) Manual sander
TWM561647U (zh) 可移除式把手結構
US10137917B2 (en) Shopping cart item securing device
TWI674223B (zh) 具有扣部的把手
TWM560502U (zh) 具鎖制功能的搭扣結構
TWI656275B (zh) Buckle structure with lock function
TWM543146U (zh) 扭力起子工具
US6409068B1 (en) Quick detachable fastener cover structure for fastening tool
TWM529350U (zh) 具有驅動作用的把手
TWI604999B (zh) 把手結構及其組裝方法
JPS6228166Y2 (zh)
TWM503290U (zh) 掌心工具之裝置
TWI476117B (zh) Film transducers
JPH0453071Y2 (zh)
CN206780277U (zh) 带扣环的多功能扳手组件
TWM519574U (zh) 工具箱及其扣具
TWM519166U (zh) 滑動扣接結構及滑動扣接結構組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