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2314B - 行動裝置及其用以決定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行動裝置及其用以決定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2314B
TWI642314B TW106113590A TW106113590A TWI642314B TW I642314 B TWI642314 B TW I642314B TW 106113590 A TW106113590 A TW 106113590A TW 106113590 A TW106113590 A TW 106113590A TW I642314 B TWI642314 B TW I64231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rate
network
target devices
mobile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3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40216A (zh
Inventor
李佳勳
楊朝光
趙城綱
陳正鴻
張錤鴻
Original Assignee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135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42314B/zh
Priority to US15/955,942 priority patent/US20180309652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840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402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23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231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H04L43/0894Packet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0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6Threshold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Abstract

一種用以決定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之方法,適用於一行動裝置,其中行動裝置包括一第一網路元件以及一第二網路元件,分別用以連接至一第一網路與一第二網路。方法包括下列步驟:經由該第一網路元件,偵測來自該第一網路之複數目標裝置之複數廣播訊號;依據所偵測到之該等廣播訊號,決定該等目標裝置之一數量;以及依據該等目標裝置之該數量是否符合一既定條件,以決定該第二網路所對應之一資料傳輸速率係為一第一資料傳輸速率或者調整後之一第二資料傳輸速率,並以所決定之該資料傳輸速率經由該第二網路元件於該第二網路進行資料傳輸。

Description

行動裝置及其用以決定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之方 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網路管理技術,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支援多種網路之行動裝置及其用以決定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之方法。
近年來,可攜式裝置,例如行動或手持式裝置,已經變成技術愈來愈先進並且具多功能性。舉例來說,行動裝置可接收電子郵件訊息、具有一個先進的電話簿管理應用程式、允許多媒體播放以及具有各種其他功能。由於這些具有多功能的裝置所帶來的便利性,使得這些裝置在生活中不可或缺。
此外,隨著科技與網路的快速進展,使得資訊科技的進步很迅速,也使得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的技術發展與雲端運算愈來愈受重視。物聯網可構成物物相連的網際網路,為目前產業發展的重要路線。對一些物聯網的應用例如使用情境在教室的物聯網教學裝置而言,同一個場域會有多組物聯網裝置與行動裝置同時使用,這些物聯網裝置與行動裝置都會透過網路持續溝通以進行資料傳輸。然而,由於網路頻 寬有限,太多裝置同時傳送資料會導致頻寬阻塞、速度減慢且不穩定。
因此,需要一種可用以在網路頻寬有限的環境下進行穩定資料傳輸的裝置及其相關方法。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行動裝置及其用以決定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之方法。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以決定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之方法,適用於一行動裝置,其中行動裝置包括一第一網路元件以及一第二網路元件,分別用以連接至一第一網路與一第二網路。方法包括下列步驟:經由第一網路元件,偵測來自第一網路之複數目標裝置之複數廣播訊號;依據所偵測到之廣播訊號,決定目標裝置之一數量;以及依據目標裝置之數量是否符合一既定條件,以決定第二網路所對應之一資料傳輸速率係為一第一資料傳輸速率或者調整後之一第二資料傳輸速率,並以所決定之資料傳輸速率經由第二網路元件於第二網路進行資料傳輸。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行動裝置,其包括一無線模組以及一處理器。無線模組分別經由一第一網路以及一第二網路與複數目標裝置進行無線訊號傳送與接收。處理器係耦接至無線模組,用以經由無線模組,偵測來自第一網路之目標裝置之複數廣播訊號,依據所偵測到之廣播訊號,決定目標裝置之一數量以及依據目標裝置之數量是否符合一既定條件,以決定第二網路所對應之一資料傳輸速率係為一第一資料 傳輸速率或者調整後之一第二資料傳輸速率,並以所決定之資料傳輸速率經由無線模組於第二網路進行資料傳輸。
關於本發明其他附加的特徵與優點,此領域之熟習技術人士,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根據本案實施方法中所揭露之行動裝置及其用以決定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之方法做些許的更動與潤飾而得到。
10‧‧‧通訊系統
100‧‧‧行動裝置
110‧‧‧無線模組
112‧‧‧第一網路元件
114‧‧‧第二網路元件
120‧‧‧處理器
130‧‧‧儲存裝置
140‧‧‧顯示裝置
200‧‧‧目標裝置
300‧‧‧通訊網路
310‧‧‧第一網路
320‧‧‧第二網路
S302、S304、S306‧‧‧步驟
S402、S404、S406、S408、S410、S412‧‧‧步驟
S502、S504、S506、S508、S510、S512‧‧‧步驟
S602、S604、S606‧‧‧步驟
第1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通訊系統之示意圖。
第2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行動裝置之示意圖。
第3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用以決定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之方法的流程圖。
第4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用以決定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方法的流程圖。
第5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用以決定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方法的流程圖。
第6圖係顯示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用以決定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之方法的流程圖。
為使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出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注意的是,本章節所敘述的是實施本發明之最佳方式,目的在於說明本發明之精神而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保護範圍,應理解下列實施例可經由軟體、硬體、韌體、或上述任 意組合來實現。
本發明提供一種支援多種網路之行動裝置及其用以決定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之方法,可以藉由偵測一網路的擁擠程度來決定另一網路的資料傳輸速率並適應地調整資料訊號的傳送速度,使得有限網路頻寬下的資料傳輸更為流暢且不容易造成網路頻寬阻塞,進而提供穩定且迅速的網路資料傳輸。
第1圖顯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通訊系統10之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通訊系統10可包括一或多個行動裝置(mobile device)100以及一或多個目標裝置200,其中行動裝置100與目標裝置200可經由一連接的通訊網路300(例如:任何有線或無線通訊網路,如網際網路、3G網路及/或無線區域網路(WLAN)等等)彼此連接與通訊。如第1圖所示,通訊網路300中至少包括一第一網路310以及一第二網路320,其中行動裝置100可經由第一網路310與目標裝置200進行訊號傳送與接收,並且行動裝置100也可經由第二網路320與目標裝置200進行訊號傳送與接收。第一網路310與第二網路320係使用不同的通信協定的兩種網路,例如第一網路310可為使用藍芽技術的藍芽網路,而第二網路310則為使用藍芽技術以外的其他無線接取技術的無線網路如WiFi無線網路等等,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
於一些實施例中,行動裝置100可為支援多種網路的一可攜式裝置或手持裝置,例如是數位個人助理(PDA)、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平板電腦(tablet)、行動電話、行動上網裝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筆記型電腦、車用電腦、 數位相機、數位媒體播放器、遊戲裝置或任何類型的行動計算裝置,然而,本領域熟習技藝者應可理解本發明並不限於此。
參見第2圖。第2圖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行動裝置100之示意圖。如第2圖所示,行動裝置100可包括無線模組110、處理器120、儲存裝置130以及顯示裝置140。無線模組110可自目前連接網路接收訊號並且將訊號傳送至目前連接網路。應當理解的是,處理器120也可整合在無線模組110之中。無線模組110可以耦接至一或多個天線(未繪示),並且可允許利用一無線網路來與一或多個附加裝置、電腦及/或伺服器進行通訊。行動裝置100可支援各種通信協定,例如分碼多工存取系統(CDMA)、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SM)、增強數據GSM環境(EDGE)、高速下行鏈路分組接入(HSDPA),WiFi(例如:IEEE的802.11a/b/g/n)、藍芽和Wi-MAX的通信協定,以及電子郵件、即時信息(IM)、以及智慧信息服務(SMS)等的協定,但本發明不限於此。無線模組110至少包括一第一網路元件112以及一第二網路元件114,分別用以連接至第一網路310以及第二網路320。具體來說,第一網路元件112係使用與第一網路310相同的通信協定,第二網路元件114係使用與第二網路320相同的通信協定。舉例來說,當第一網路310係為使用藍芽技術的藍芽網路以及第二網路320係為WiFi無線網路時,第一網路元件112係為與所使用的藍芽技術相容的藍芽元件,而第二網路元件114則為與所使用的Wi-Fi技術相容的無線網路元件等等。
處理器120可為一或多個資料處理器,圖像處理器 及/或中央處理器,其可用以執行儲存在儲存裝置130例如一記憶體中的一或多種類型的電腦可讀取媒體。
儲存裝置130可為行動裝置100的記憶體,也可為外部儲存卡,例如智能媒體(SM)卡或安全數字(SD)卡等。處理器120可執行儲存在儲存裝置130中的應用程式碼(未繪示)以控制通訊模組110和儲存裝置130來執行本案之用以決定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之方法。
顯示裝置140可用以顯示相關資料,例如文字、圖形、介面及/或各種相關資訊等。應理解的是,於一些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40可結合一觸碰感應裝置(未顯示)。觸碰感應裝置具有包括至少一維之感應器的觸摸式表面,用以偵測一物件(輸入工具),如手指或觸控筆等在其表面上的接觸及移動。因此,使用者可透過顯示裝置140的螢幕來輸入命令或訊號。
處理器120係耦接至無線模組110、儲存裝置130和顯示裝置140,可用以控制無線模組110、儲存裝置130和顯示裝置140來執行本案之用以決定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之方法,其相關內容將在後面章節中介紹。
類似地,目標裝置200可至少包括一通訊模組(未繪示)、一處理器(未繪示)、以及一儲存裝置(未繪示)。通訊模組可自目前連接網路接收訊號並且將訊號傳送至目前連接網路。通訊模組可包括無線模組,可以耦接至一或多個天線(未繪示),並且可允許利用一無線網路來與一或多個行動裝置100進行通訊。目標裝置200可支援各種通信協定,例如分碼多工存取系統(CDMA)、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SM)、增強數據GSM 環境(EDGE)、高速下行鏈路分組接入(HSDPA),Wi-Fi(例如:IEEE的802.11a/b/g/n)、藍芽和Wi-MAX的通信協定,以及電子郵件、即時信息(IM)、以及智慧信息服務(SMS)等的協定,但本發明不限於此。於本實施例中,目標裝置200的通訊模組至少包括與第一網路元件112以及第二網路元件114對應的網路元件,分別用以連接至第一網路310以及第二網路320,使得目標裝置200可經由第一網路310與行動裝置100進行訊號傳送與接收,並且也可經由第二網路320與行動裝置100進行訊號傳送與接收。通訊模組也可持續傳送一廣播訊號至第一網路310。其中,廣播訊號包括目標裝置200的識別資訊,例如目標裝置200的媒體存取控制位址、位置資訊等等。
處理器可為一微處理器,其可用以執行儲存在其儲存裝置例如一記憶體中的一或多種類型的電腦可讀取媒體。舉例來說,儲存裝置中可儲存有作業系統例如Linux作業系統、視窗作業系統或其他類似作業系統的程式碼,而處理器可載入儲存裝置中的作業系統的程式碼以運行作業系統。換言之,目標裝置200可視為一具有獨立運作能力的小型運算裝置,可單獨運行特定的作業系統。
於一些實施例中,目標裝置200可包括各種感測器或偵測器(例如:溫度感測器、光感測器、溼度感測器等等),其中前述感測器/偵測器可用來收集或測量各種感測器資料,例如環境相關的各種感測資料如溫度、濕度等等。目標裝置200可於透過連接網路(例如:第二網路320)連接至一對應的行動裝置100之後,傳送收集或測量到的各種感測器資料至行動裝置 100。
第3圖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用以決定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之方法的流程圖。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用以決定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之方法可以適用於第2圖中所示的行動裝置100。舉例來說,方法可由第2圖中所示的行動裝置100的處理器120來執行。
首先,於步驟S302中,處理器120經由無線模組110的第一網路元件112偵測來自第一網路的一或多個目標裝置200的廣播訊號。具體來說,於本案中,各個使用中的目標裝置200都會不斷傳送一廣播訊號至第一網路310。其中,每一裝置係透過信標(beacon)的方式持續發出廣播訊號。任何採用低功耗藍芽(BLE或藍芽4.0)的微定位訊號發射器皆能稱之為Beacon。簡言之,Beacon就像是一個不停地在廣播訊號的燈塔,當行動裝置100進入到燈塔照射的範圍內,Beacon就會發送廣播訊號給行動裝置100,行動裝置100偵測到廣播訊號後便會觸發一連串的動作。其中,每個目標裝置200所送出的廣播訊號可包括其所對應的識別資訊,例如各目標裝置200的媒體存取控制位址及代碼等。行動裝置100可經由第一網路元件112偵測所有的廣播訊號。
接著,於步驟S304中,處理器120依據接收到的廣播訊號,判定目標裝置200的數量。由於各目標裝置200的廣播訊號中包含其對應的識別資訊,因此處理器120可根據所收到的廣播訊號的數量來判斷環境中的目標裝置200的數量。舉例來說,當處理器120總共從第一網路310中接收到10個廣播訊 號,處理器120便可判定目標裝置200的數量為10。於一些實施例中,行動裝置100可具有一清單,此清單包括所有有效目標裝置的識別資訊,處理器120可參考此清單來過濾掉無效的其他裝置,避免誤判。舉例來說,處理器120可能總共從第一網路310中接收到10個廣播訊號,然其中2個廣播訊號的識別資訊不在清單中,因此處理器120便可判定目標裝置200的數量為8。
於判定目標裝置200的數量之後,於步驟S306中,處理器120依據所判定的目標裝置200的數量是否符合一既定條件,以決定第二網路320所對應的資料傳輸速率係為一第一資料傳輸速率或者調整後之一第二資料傳輸速率,並以決定之資料傳輸速率經由第二網路元件114於第二網路320進行資料傳輸。舉例來說,當處理器120決定第二網路320所對應的資料傳輸速率為第二資料傳輸速率時,處理器120可與目標裝置200中的對應目標裝置以第二資料傳輸速率於第二網路320進行資料傳輸,例如可透過第二網路320傳送控制指令至對應目標裝置200或接收來自對應目標裝置200的資料如感測器資料等等。
明確來說,既定條件係用以判斷目前網路是否雍塞(亦即:網路頻寬是否足夠),可根據經驗法則來產生或由使用者自行根據使用環境的條件(例如:環境中的可用頻寬大小或控制所有使用中裝置的閘道裝置的效能與頻寬容量等等條件)定義。
於一實施例中,既定條件可為目標裝置的數量是否高於一上限值,並且處理器120依據目標裝置的數量是否符合既定條件,以決定第二網路所對應的資料傳輸速率係為第一 資料傳輸速率或者第二資料傳輸速率之步驟包括:當目標裝置200的數量未高於上限值時,決定第二網路所對應的資料傳輸速率為第一資料傳輸速率(例如:第一資料傳輸速率為預設的1kbps);以及當目標裝置200的數量高於上限值時,調低第一資料傳輸速率以產生第二資料傳輸速率(例如:第二資料傳輸速率為0.5kbps),並決定第二網路所對應的資料傳輸速率係為第二資料傳輸速率。此上限值可根據經驗法則來產生或由使用者自行根據使用環境的條件(例如:環境中的可用頻寬大小或控制所有使用中裝置的閘道裝置的效能與頻寬容量等等條件)定義。當目標裝置的數量高於上限值時,表示網路頻寬不足,必須調低資料傳輸速率。
於另一實施例中,既定條件可為目標裝置的數量是否低於一下限值,並且處理器120依據目標裝置的數量是否符合既定條件,以決定第二網路所對應之該資料傳輸速率係為第一資料傳輸速率或者第二資料傳輸速率之步驟更包括:當目標裝置的數量未低於下限值時,處理器120決定第二網路320所對應的資料傳輸速率係為第一資料傳輸速率(例如:第一資料傳輸速率為預設的1kbps);以及當目標裝置的數量低於下限值時,處理器120調高第一資料傳輸速率以產生第二資料傳輸速率(例如:第二資料傳輸速率為1.5kbps),並決定第二網路320所對應的資料傳輸速率為第二資料傳輸速率。其中,此下限值可根據經驗法則來產生或由使用者自行根據使用環境的條件(例如:環境中的可用頻寬大小或控制所有使用中裝置的閘道裝置的效能與頻寬容量等等條件)定義。當目標裝置的數量低 於下限值時,表示目前網路頻寬足夠,可提高資料傳輸速率。
第4圖顯示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用以決定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之方法的流程圖,用以動態地依據目標裝置200的數量調整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用以決定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之方法可以適用於第2圖中所示的行動裝置100。舉例來說,方法可由第2圖中所示的行動裝置100的處理器120來執行。
當行動裝置100欲透過第二網路320與其對應的目標裝置200進行資料傳輸時,如步驟S402,行動裝置100先以預設的第一資料傳輸速率(例如:第一資料傳輸速率為預設的1kbps)於第二網路320進行資料傳輸。
於資料傳輸過程中,如步驟S404,處理器120持續的判斷目標裝置200的數量是否高於所設定的上限值。若目標裝置200的數量高於上限值時(步驟S404的是),表示目前網路頻寬不足,需要進行降速,於是,如步驟S406,處理器120將資料傳輸速率由第一資料傳輸速率降低至第二資料傳輸速率,並以第二資料傳輸速率(例如:第二資料傳輸速率為0.5kbps)於第二網路320進行資料傳輸。反之,若目標裝置200的數量未高於上限值時(步驟S404的否),接著,如步驟S408,處理器120判斷目標裝置200的數量是否低於一下限值。若目標裝置200的數量低於下限值時(步驟S408的是),表示目前網路頻寬足夠,可提高資料傳輸速率,於是,如步驟S410,處理器120將資料傳輸速率由第一資料傳輸速率調高至第三資料傳輸速率(例如:由預設的1kbps調高至1.5kbps),並以第三資料傳輸速率於 第二網路320進行資料傳輸。若目標裝置200的數量未高於上限值也未低於下限值時(步驟S408的否),表示無須調整目前的資料傳輸速率,因此如步驟S412,處理器120將第二網路320的資料傳輸速率維持不變。可理解的是,處理器120可以各種調整方式將資料傳輸速率調高或調低,例如可以固定比例(例如:預設傳輸速率調高的一半或一定比例)的方式進行調整或者也以遞增或遞減(例如:每次調高或調低百分之十)的方式進行調整。
因此,環境中每個行動裝置都可以利用前述機制來適時動態調整本身的用於網路的資料傳輸速率,藉此動態調整傳送至目標裝置的指令的速度,可有效增加有限頻寬下的可用裝置的數量並且可使資料傳輸流暢,避免造成網路雍塞而引起的各種問題。
於一些實施例中,於行動裝置100調低資料傳輸進行降速資料傳輸之後,行動裝置100可持續透過第一網路元件112(例如:藍芽元件)接收環境中的藍芽識別訊號、判斷使用中目標裝置的數量的變化並且根據使用中目標裝置的數量來決定是否可調高第一網路310(例如:WiFi無線網路)的資料傳輸速率。具體來說,可預先設定一下限值,當所判定的使用中的目標裝置的數量低於下限值時,表示目前的網路頻寬足夠,可進行升速資料傳輸。此下限值可根據經驗法則來產生或由使用者自行根據使用環境的條件(例如:環境中的可用頻寬大小或控制所有使用中裝置的閘道裝置的效能與頻寬容量等等條件)加以定義。
於一些實施例中,於行動裝置100調高資料傳輸進行降速資料傳輸之後,行動裝置100可持續透過藍芽元件接收環境中的藍芽識別訊號、判斷使用中目標裝置200的數量的變化並且根據使用中目標裝置200的數量來決定是否需調低WiFi無線網路的資料傳輸速率以進行降速資料傳輸。
以下列舉一些實施例,用以輔助說明依據本發明之用以決定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之方法與實際應用細節,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
第5圖顯示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用以決定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方法的流程圖,用以動態調整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方法可以適用於第2圖中所示的的行動裝置100。請同時參照第1圖、第2圖以及第5圖。於本實施例中,假設第一網路310為藍芽網路,第二網路320為WiFi無線網路,第一網路元件112為藍芽元件,而第二網路元件114為WiFi無線網路元件。其中,環境10中有多台的目標裝置200與相同數量的行動裝置100,每一目標裝置200與一對應的行動裝置100透過WiFi無線網路進行資料傳輸並持續以信標方式發出包含其識別資訊的廣播訊號至藍芽網路。
首先,行動裝置100經由WiFi無線網路元件,以預設的資料傳輸速率於WiFi無線網路進行資料傳輸(步驟S502)並經由藍芽元件,接收來自藍芽網路的複數廣播訊號以判斷目前網路的擁擠程度(步驟S504)。
於本實施例中,假設上限值定為10且行動裝置100接收到來自藍芽網路的11台目標裝置200所送出的廣播訊號, 於是行動裝置100依據接收到的廣播訊號,判定環境中目標裝置200的數量高於上限值(步驟S506),因此判定目標裝置200的數量符合既定條件,於是行動裝置100調低WiFi無線網路的資料傳輸速率,並以調低後的資料傳輸速率於WiFi無線網路進行降速資料傳輸(步驟S508)。
當以調低後的資料傳輸速率於WiFi無線網路進行降速資料傳輸之後,行動裝置100持續偵測環境中目標裝置200的數量。當於一段時間之後,行動裝置100偵測到環境中目標裝置200的數量持續低於上限值時(步驟S510),表示網路頻寬不足的情形已經改善,行動裝置100判定目標裝置200的數量符合既定條件,調高WiFi無線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並以調高後的資料傳輸速率於WiFi無線網路進行加速資料傳輸(步驟S512)。
於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實施例更提供一種根據所判定的目標裝置決定無線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之方法。
第6圖顯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用以決定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之方法的流程圖。依據本發明實施例之用以決定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之方法可以適用於第2圖中所示的行動裝置100。舉例來說,方法可由第2圖中所示的行動裝置100的處理器120來執行。
首先,於步驟S602中,處理器120經由無線模組110的第一網路元件112偵測來自第一網路310的一或多個目標裝置200的廣播訊號。具體來說,於本案中,各個使用中的目標裝置200都會不斷傳送一廣播訊號至第一網路310,其中,每個 目標裝置200所送出的廣播訊號可包括其所對應的識別資訊,例如各目標裝置200的媒體存取控制位址。行動裝置100可經由第一網路元件112偵測所有的廣播訊號。
接著,於步驟S604中,處理器120依據接收到的廣播訊號,判定目標裝置200的數量。由於各目標裝置200的廣播訊號中包含其對應的識別資訊,因此處理器120可根據所收到的廣播訊號的數量來判斷環境中的目標裝置200的數量。
於判定目標裝置200的數量之後,於步驟S606中,處理器120依據所判定的目標裝置200的數量是否符合一既定條件,以決定第一網路310所對應的資料傳輸速率係為一第一資料傳輸速率或者調整後之一第二資料傳輸速率,並以決定之資料傳輸速率經由第一網路元件112於第一網路310進行資料傳輸。
於一實施例中,既定條件可為目標裝置的數量是否高於一上限值,並且處理器120依據目標裝置的數量是否符合既定條件,以決定第一網路所對應的資料傳輸速率係為第一資料傳輸速率或者第二資料傳輸速率之步驟包括:當目標裝置200的數量未高於上限值時,決定第一網路所對應的資料傳輸速率為第一資料傳輸速率(例如:第一資料傳輸速率為預設的1kbps);以及當目標裝置200的數量高於上限值時,調低第一資料傳輸速率以產生第二資料傳輸速率(例如:第二資料傳輸速率為0.5kbps),並決定第一網路310所對應的資料傳輸速率係為第二資料傳輸速率。
於另一實施例中,既定條件可為目標裝置的數量 是否低於一下限值,並且處理器120依據目標裝置的數量是否符合既定條件,以決定第二網路所對應之該資料傳輸速率係為第一資料傳輸速率或者第二資料傳輸速率之步驟更包括:當目標裝置的數量未低於下限值時,處理器120決定第一網路310所對應的資料傳輸速率係為第一資料傳輸速率(例如:第一資料傳輸速率為預設的1kbps);以及當目標裝置的數量低於下限值時,處理器120調高第一資料傳輸速率以產生第二資料傳輸速率(例如:第二資料傳輸速率為1.5kbps),並決定第一網路310所對應的資料傳輸速率為第二資料傳輸速率。
因此,依據本發明之支援多種網路之行動裝置及其用以決定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之方法,可以藉由偵測一網路的擁擠程度,動態調整另一網路的資料傳輸速率,藉此調整資料訊號的傳送速度,使得網路頻寬有限下的資料傳輸流暢且不會造成網路頻寬阻塞。
本發明之方法,或特定型態或其部份,可以以程式碼的型態存在。程式碼可以包含於實體媒體,如軟碟、光碟片、硬碟、或是任何其他機器可讀取(如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亦或不限於外在形式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當程式碼被機器,如電腦載入且執行時,此機器變成用以參與本發明之裝置。程式碼也可透過一些傳送媒體,如電線或電纜線、光纖、或是任何傳輸型態進行傳送,其中,當程式碼被機器,如電腦接收、載入且執行時,此機器變成用以參與本發明之裝置。當在一般用途處理單元實作時,程式碼結合處理單元提供一操作類似於應用特定邏輯電路之獨特裝置。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包括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舉例來說,本發明實施例所述之系統以及方法可以硬體、軟體或硬體以及軟體的組合的實體實施例加以實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20)

  1. 一種用以決定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之方法,適用於一行動裝置,其中該行動裝置包括一第一網路元件以及一第二網路元件,分別用以連接至一第一網路與一第二網路,包括下列步驟:經由該第一網路元件,偵測來自該第一網路之複數目標裝置之複數廣播訊號;依據所偵測到之該等廣播訊號,決定該等目標裝置之一數量;以及依據該等目標裝置之該數量是否符合一既定條件,以決定該第二網路所對應之一資料傳輸速率係為一第一資料傳輸速率或者調整後之一第二資料傳輸速率,並以所決定之該資料傳輸速率經由該第二網路元件於該第二網路進行資料傳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既定條件係該等目標裝置之該數量是否高於一上限值並且依據該等目標裝置之該數量是否符合該既定條件,以決定該第二網路所對應之該資料傳輸速率係為該第一資料傳輸速率或者該第二資料傳輸速率之步驟更包括:當該等目標裝置之該數量未高於該上限值時,決定該第二網路所對應之該資料傳輸速率係為該第一資料傳輸速率;以及當該等目標裝置之該數量高於該上限值時,調低該第一資料傳輸速率以產生該第二資料傳輸速率,並決定該第二網路所對應之該資料傳輸速率係為該第二資料傳輸速率。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方法,更包括: 於決定該第二網路所對應之該資料傳輸速率係為該第二資料傳輸速率之後,持續偵測該等目標裝置之該數量;以及當持續偵測到該等目標裝置之該數量未高於該上限值時,調高該第二資料傳輸速率以產生一調高後之資料傳輸速率並以該調高後之資料傳輸速率作為該第二網路所對應之該資料傳輸速率。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既定條件係該等目標裝置之該數量是否低於一下限值並且依據該等目標裝置之該數量是否符合該既定條件,以決定該第二網路所對應之該資料傳輸速率係為該第一資料傳輸速率或者該第二資料傳輸速率之步驟更包括:當該等目標裝置之該數量未低於該下限值時,決定該第二網路所對應之該資料傳輸速率係為該第一資料傳輸速率;以及當該等目標裝置之該數量低於該下限值時,調高該第一資料傳輸速率以產生該第二資料傳輸速率,並決定該第二網路所對應之該資料傳輸速率係為該第二資料傳輸速率。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更包括:依據該等目標裝置之該數量,決定該第一網路所對應之一資料傳輸速率,並以決定之該資料傳輸速率經由該第一網路元件於該第一網路進行資料傳輸。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方法,其中依據該等目標裝置之該數量,決定該第一網路所對應之該資料傳輸速率更包括:於該等目標裝置之該數量未高於一上限值時,決定該第一 網路所對應之該資料傳輸速率為一預設資料傳輸速率;以及於該等目標裝置之該數量高於該上限值時,調低該預設資料傳輸速率以產生一調低後之資料傳輸速率並以該一調低後之資料傳輸速率作為該第一網路所對應之該資料傳輸速率。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等廣播訊號包括該等目標裝置所對應之媒體存取控制位址。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網路元件以及該第二網路元件係使用不同之通信協定。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網路元件係為一藍芽元件,以及該第二網路元件係為一無線網路元件。
  10. 一種行動裝置,包括:一無線模組,用以分別經由一第一網路以及一第二網路與複數目標裝置進行無線訊號傳送與接收;以及一處理器,耦接至該無線模組,用以經由該無線模組,偵測來自該第一網路之該等目標裝置之複數廣播訊號,依據所偵測到之該等廣播訊號,決定該等目標裝置之一數量以及依據該等目標裝置之該數量是否符合一既定條件,以決定該第二網路所對應之一資料傳輸速率係為一第一資料傳輸速率或者調整後之一第二資料傳輸速率,並以所決定之該資料傳輸速率經由該無線模組於該第二網路進行資料傳輸。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行動裝置,其中該無線模組更包括一第一網路元件以及一第二網路元件,分別用以連接至該第一網路與該第二網路,並且該處理器係經由該第一網 路元件偵測來自該第一網路之該等廣播訊號以及該處理器係經由該第二網路元件,以決定之該資料傳輸速率於該第二網路進行資料傳輸。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行動裝置,其中該第一網路元件以及該第二網路元件係使用不同之通信協定。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行動裝置,其中該第一網路元件係為一藍芽元件,以及該第二網路元件係為一無線網路元件。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行動裝置,其中該既定條件係該等目標裝置之該數量是否高於一上限值並且當該處理器判定該等目標裝置之該數量未高於該上限值時,該處理器決定該第二網路所對應之該資料傳輸速率係為該第一資料傳輸速率,當該處理器判定該等目標裝置之該數量高於該上限值時,該處理器調低該第一資料傳輸速率以產生該第二資料傳輸速率,並決定該第二網路所對應之該資料傳輸速率係為該第二資料傳輸速率。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行動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於決定該第二網路所對應之該資料傳輸速率係為該第二資料傳輸速率之後,持續偵測該等目標裝置之該數量,並且當持續偵測到該等目標裝置之該數量未高於該上限值時,該處理器調高該第二資料傳輸速率以產生一調高後之資料傳輸速率並以該調高後之資料傳輸速率作為該第二網路所對應之該資料傳輸速率。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行動裝置,其中該既定 條件係該等目標裝置之該數量是否低於一下限值並且當該處理器判定該等目標裝置之該數量未低於該下限值時,該處理器決定該第二網路所對應之該資料傳輸速率係為該第一資料傳輸速率,而當該處理器判定該等目標裝置之該數量低於該下限值時,該處理器調高該第一資料傳輸速率以產生該第二資料傳輸速率,並決定該第二網路所對應之該資料傳輸速率係為該第二資料傳輸速率。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行動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依據該等目標裝置之該數量,決定該第一網路所對應之一資料傳輸速率,並以決定之該資料傳輸速率經由該無線模組於該第一網路進行資料傳輸。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行動裝置,其中該等廣播訊號包括該等目標裝置所對應之媒體存取控制位址。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行動裝置,其中該處理器係與該等目標裝置中之其中一者以所決定之該資料傳輸速率於該第二網路進行資料傳輸。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行動裝置,其中該行動裝置係為一手持式裝置或一可攜式裝置。
TW106113590A 2017-04-24 2017-04-24 行動裝置及其用以決定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之方法 TWI6423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13590A TWI642314B (zh) 2017-04-24 2017-04-24 行動裝置及其用以決定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之方法
US15/955,942 US20180309652A1 (en) 2017-04-24 2018-04-18 Mobile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 data transmission rate of a network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13590A TWI642314B (zh) 2017-04-24 2017-04-24 行動裝置及其用以決定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40216A TW201840216A (zh) 2018-11-01
TWI642314B true TWI642314B (zh) 2018-11-21

Family

ID=63854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3590A TWI642314B (zh) 2017-04-24 2017-04-24 行動裝置及其用以決定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309652A1 (zh)
TW (1) TWI6423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148428A (ja) * 2017-03-06 2018-09-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配信端末、配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配信方法
CN112751650B (zh) * 2020-12-28 2023-02-14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非单播数据帧的发送速率确定方法
CN113873626A (zh) * 2021-09-27 2021-12-3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57020B2 (en) * 2010-08-20 2013-06-0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s with use of first and second RF transceiver modules
US20130259016A1 (en) * 2012-03-30 2013-10-0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oexistence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ith other wireless networks
US20140192642A1 (en) * 2013-01-08 2014-07-10 Broadcom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with cellular-wlan offlaod using passive load sensing of wlan
US9258731B2 (en) * 2013-03-29 2016-02-09 Alcatel Lucent Load-dependent transmiss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9282497B2 (en) * 2013-04-04 2016-03-08 Apple Inc.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transition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evalu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60252B2 (en) * 2012-07-31 2015-06-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ate adaptive transmission of wireless broadcast packets
US10009709B2 (en) * 2015-03-26 2018-06-26 Medea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network access via mobile device proxy
KR102340917B1 (ko) * 2015-06-12 2021-12-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 연결 방법
KR102456599B1 (ko) * 2015-11-25 2022-10-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근접 네트워크 동기화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KR102490415B1 (ko) * 2016-08-02 2023-01-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전력 제어 방법
KR102574898B1 (ko) * 2017-01-06 2023-09-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무선 통신 제어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57020B2 (en) * 2010-08-20 2013-06-0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s with use of first and second RF transceiver modules
US20130259016A1 (en) * 2012-03-30 2013-10-0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oexistence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ith other wireless networks
US20140192642A1 (en) * 2013-01-08 2014-07-10 Broadcom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with cellular-wlan offlaod using passive load sensing of wlan
US9258731B2 (en) * 2013-03-29 2016-02-09 Alcatel Lucent Load-dependent transmiss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9282497B2 (en) * 2013-04-04 2016-03-08 Apple Inc.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transition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evalu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40216A (zh) 2018-11-01
US20180309652A1 (en) 2018-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9908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contact address
WO2018227398A1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装置
EP2750419A1 (en) Exchanging content across multiple devices
EP3072243B1 (en) Object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US966144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igital contents
US885556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discovery of services and automated exchange of data between bluetooth devices
TWI642314B (zh) 行動裝置及其用以決定網路之資料傳輸速率之方法
WO2018214696A1 (zh) 指纹的采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462968B (zh) 用于数据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WO2015058613A1 (zh) 一种检测数据包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256462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obile services outside of cellular coverage
US20140304663A1 (en) Gesture Interface
US20210250127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2010016981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ext enhanced wireless discovery
US10660148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airing electronic devices based upon proximity
WO2020143579A1 (zh) 链路聚合实现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3826208A (zh) 一种无线交互的方法、移动终端及系统
JP2007520942A (ja) 短距離通信用の近接検出
US8982794B2 (en) Determination of packet retransmission using time threshold
WO2019015040A1 (zh) 基于信号强度的频点选取方法及物联网终端
CN103631502A (zh) 显示内容调节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0029723A1 (zh) 定位方法、相关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2003876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hanced remote control
WO2018214760A1 (zh) 对焦方法及相关产品
US10440543B2 (en)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broadcasting method ther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