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1929B - 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1929B
TWI631929B TW105126063A TW105126063A TWI631929B TW I631929 B TWI631929 B TW I631929B TW 105126063 A TW105126063 A TW 105126063A TW 105126063 A TW105126063 A TW 105126063A TW I631929 B TWI631929 B TW I63192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
light
user
emitting unit
sensing circu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6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06548A (zh
Inventor
蔡政男
Original Assignee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260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31929B/zh
Priority to US15/390,726 priority patent/US20180049702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806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65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1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192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7203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for noise prevention, reduction or removal
    • A61B5/7207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for noise prevention, reduction or removal of noise induced by motion artifacts
    • A61B5/7214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for noise prevention, reduction or removal of noise induced by motion artifacts using signal cancellation, e.g. based on input of two identical physiological sensors spaced apart, or based on two signals derived from the same sensor, for different optical wavelength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optical sensors, e.g. spectral photometrical oximeters
    • A61B5/14551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optical sensors, e.g. spectral photometrical oxim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gases
    • A61B5/14552Details of senso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 A61B5/681Wristwatch-type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02Details of sen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vivo measurements
    • A61B2562/0233Special features of optical sensors or probes classified in A61B5/00
    • A61B2562/0238Optical sensor arrangements for performing transmission measurements on body tissu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02Details of sen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vivo measurements
    • A61B2562/0233Special features of optical sensors or probes classified in A61B5/00
    • A61B2562/0242Special features of optical sensors or probes classified in A61B5/00 for varying or adjusting the optical path length in the tissu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ology (AREA)
  • Psychiatry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一種光學生理特徵偵測方法,包括:提供至少一光射出單元;設置至少一光射出單元於第一平面,發射光線至使用者之待測身體部位的皮膚表面位置;提供至少一光感測電路;設置該至少一光感測電路於第二平面,接收該光線從使用者之待測身體部位的另一皮膚表面位置所穿透出之光電容積脈搏波描記法的感測結果;以及根據該感測結果產生使用者之生理特徵偵測結果;第一平面不同於第二平面,且兩平面彼此形成一實質夾角。

Description

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及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生理特徵偵測機制,尤指一種光學半穿透式的生理特徵偵測裝置與方法。
目前現有傳統通過光學偵測生理特徵的機制是通過發射一特定波長的光線至人體部位、接收感測結果並利用人體血液對該特定波長之光線的吸收係數特性來判斷人體的生理特徵,該特定波長的光線例如是紅外線/紅光,然而,即使採用紅外線/紅光作為該特定波長的光線,紅外線/紅光對於帶氧血紅素吸收係數仍不佳,致使用以接收感測結果的感測電路對於感測訊號的訊雜比(SNR)的要求要極高,而感測訊號的訊雜比容易因為人體部位的輕微晃動而受影響,例如如果是量測手腕的血氧飽和度(SpO2),則手腕的輕微晃動或是人體呼吸等輕微晃動都極易影響到感測訊號的訊雜比,而令測量的結果不穩定。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新穎的半穿透方式的光學生理特徵偵測機制,可偵測到更強的訊號,提升量測的穩定性及降低對於感測電路之訊號訊雜比的要求,解決了傳統光學生理特徵偵測方法所遇到的問題。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其揭露了一種光學生理特徵偵測方法。該方法包含有:提供至少一光射出單元;設置該至少一光射出單元於一第一平面,通過該至少一光射出單元發射至少一光線至一使用者之至少一待測身體部位的至少一皮膚表面位置;提供至少一光感測電路;設置該至少一光感測電路於一第二平面,通過該至少一光感測電路接收該至少一光線從該使用者之該至少一待測身體部位的另一皮膚表面位置所穿透出之一光電容積脈搏波描記法的感測結果;以及根據該光電容積脈搏波描記法的感測結果產生該使用者之一生理特徵偵測結果;其中該第一平面不同於該第二平面,且該第一平面與該第二平面彼此形成一實質夾角。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另揭露了一種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該裝置包含有一主體與一帶體,該主體具有一第一部分與一第二部分,該帶體係連接或包覆該主體的至少一部分並用以將該主體固定於一使用者之至少一待測身體部位,其中於該第一部分上設置有至少一光射出單元,該至少一光射出單元位於一第一平面並用以發射至少一光線至該使用者之該至少一待測身體部位的至少一皮膚表面位置,於該第二部分上設置有至少一光感測電路,該至少一光感測電路位於一第二平面並用以接收該至少一光線從該使用者之該至少一待測身體部位的另一皮膚表面位置所穿透出之一光電容積脈搏波描記法的感測結果,以根據該光電容積脈搏波描記法的感測結果產生該使用者之一生理特徵偵測結果,以及該第一平面不同於該第二平面,且該第一平面與該第二平面彼此形成一實質夾角。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另揭露了一種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該裝置包含有一主體與一帶體,該主體具有一第一部分,該帶體連接或包覆該主體的至少一部分,該帶體具有一第二部分,以及該帶體係用以將該主體固定於一使用者之至少一待測身體部位,其中於該第一、第二部分的其中一個上設置有至少一光射出單元,該至少一光射出單元位於一第一平面並用以發射至少一光線至該使用者之該至少一待測身體部位的至少一皮膚表面位置;於該第一、第二部分的另一個上設置有至少一光感測電路,該至少一光感測電路位於一第二平面並用以接收該至少一光線從該使用者之該至少一待測身體部位的另一皮膚表面位置所穿透出之一光電容積脈搏波描記法的感測結果,以根據該光電容積脈搏波描記法的感測結果產生該使用者之一生理特徵偵測結果;以及,該第一平面不同於該第二平面,且該第一平面與該第二平面彼此形成一實質夾角。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另揭露了一種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該裝置包含有一主體以及一帶體,該帶體連接或包覆該主體的至少一部分,該帶體具有一第一部分與一第二部分,以及該帶體係用以將該主體固定於一使用者之至少一待測身體部位;其中於該第一、第二部分的其中一個上設置有至少一光射出單元,該至少一光射出單元位於一第一平面並用以發射至少一光線至該使用者之該至少一待測身體部位的至少一皮膚表面位置;於該第一、第二部分的另一個上設置有至少一光感測電路,該至少一光感測電路位於一第二平面並用以接收該至少一光線從該使用者之該至少一待測身體部位的另一皮膚表面位置所穿透出之一光電容積脈搏波描記法的感測結果,以根據該光電容積脈搏波描記法的感測結果產生該使用者之一生理特徵偵測結果;以及,該第一平面不同於該第二平面,且該第一平面與該第二平面彼此形成一實質夾角。
根據上述實施例,本案之優點在於掌握改變一光射出單元與一光感測電路之相對位置與投影角度的量測架構,達成光學半穿透式的生理特徵偵測方式,解決傳統生理特徵偵測機制的難題。
請參照第1圖,第1圖是本案一實施例之光學式生理特徵偵測方法的方法流程圖。光學式生理特徵偵測方法包含有以下步驟:
步驟105:提供至少一光射出單元,例如一發光二極體電路(Light emitting diode,LED);
步驟110:使用並設置該至少一光射出單元於一第一平面,通過該至少一光射出單元發射至少一光線至使用者之至少一待測身體部位的至少一皮膚表面位置;
步驟115:提供至少一光感測電路,例如一感測接收二極體電路;
步驟120:使用並設置該至少一光感測電路於一第二平面,通過該至少一光感測電路接收該至少一光線從使用者之該至少一待測身體部位的另一皮膚表面位置所穿透出的感測結果,其中該第一平面不同於該第二平面,且該兩平面彼此形成一實質夾角,令該感測結果為一光學半穿透的感測結果;
步驟125:根據該感測結果產生使用者之生理特徵偵測結果。
如上所述,本案之光學式生理特徵偵測方法係用以通過使用者之至少一待測身體部位的至少一皮膚表面位置來偵測使用者的一生理特徵(例如心血管脈搏),實作上了採用半穿透式的光學偵測方式來偵測使用者之生理特徵,而並非根據光線直接從皮膚表面位置反射所獲得的感測結果或是根據光線直接穿透使用者之身體部位所所獲得的感測結果來偵測使用者之生理特徵,其效果來說,可以大幅改善傳統直接反射式以及直接穿透式的光學量測方式的效果,而可偵測到更強的光電容積脈搏波描記法(Photoplethysmography,PPG)的訊號,因此,相較於傳統直接反射式以及直接穿透式的光學量測方式,本案的優點在於採用一半穿透式之光學偵測機制而可提升量測血氧飽和度/含氧濃度(SpO2)的穩定性,以及降低對光學感測器之訊號雜訊比(SNR)的要求,並同時可兼具應用於不同的電子產品裝置中。
以裝置的實施應用而言,本案之半穿透式光學生理特徵偵測方法可應用於現今任一款式的穿戴式電子裝置,例如手腕型的穿戴式電子裝置,請參照第2A圖,其係為本案之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之第一實施例的裝置示意圖。如第2A圖所示,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200包含一主體205與一帶體210(為一繫持件),帶體210連接或包覆主體205的至少一部分,並在兩端包括有兩連接部210A、210B,該兩連接部210A、210B可用以將主體205固定於使用者的手腕201(虛線所示),其中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200例如可以是一智慧型手表等等,主體205與帶體210可通過樞軸或扣件或其他連接方式進行連接,帶體210本身可以是不同類型的表帶(例如金屬鏈帶、皮件、柔性表帶、伸縮型表帶等等)。應注意的是,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200亦可以是一手環設計,請參照第2B圖,如第2B圖所示,若為智能手環,帶體210可以是一體成形的設計,亦即為同一個殼體設計,主體205與帶體210也可通過樞軸或扣件或其他連接方式進行連接。應注意的是,主體205與帶體210的設計變型種類繁多,上述舉例並非是本案的限制。
請再參照第2A圖,主體205包括有一第一部分205A與一第二部分205B,至少一光射出單元215設置於該第一部分205A上,而至少一光感測電路220設置於該第二部分205B上,第一部分205A與第二部分205B中間經由一凹部設計205C(形成一曲面或一折角)所連接而為一體成形的設計(同一個殼體),該凹部205C可設計為一不可撓的固定凹部或是一可撓式的彈性凹部,可供使用者作調整。通過該凹部205C的設置,令位於該第一部分205A的至少一光射出單元215以及位於第二部分205B上的至少一光感測電路220被設置於不同的兩個平面P1、P2,且該兩平面P1、P2具有一實質夾角θ,該實質夾角θ可介於0度及180度之間,不為0度及180度。需注意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至少一光射出單元215與至少一光感測電路220的位置可以互相調換,亦即,至少一光射出單元215被設置於設置於該第二部分205B上,而至少一光感測電路220設置於該第一部分205A上;亦為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
對光射出單元215而言,其具有一發光角度範圍,該發光角度範圍具有一中心軸線L1,該中心軸線與該第一平面P1互相垂直,並用以定義並代表光射出單元205所發射之光線之一光線射出軸,而光感測電路220則具有一感測接收角度範圍,該感測接收角度範圍亦具有一中心軸線L2,該中心軸線L2與該第二平面P2互相垂直,並用以定義並代表一感測接收中心軸,由於平面P1、P2具有一實質夾角θ,所以該光線射出軸與該感測接收中心軸也會具有一實質夾角。當使用者將本案之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200穿戴於手腕201上時,光射出單元215會發射一光線至使用者之手腕部位的一皮膚表面位置,該光感測電路220係由該使用者之手腕部位的另一不同皮膚表面位置,感測接收光線通過人體吸收血紅素之後的結果,該兩處不同的皮膚表面位置並非互相位在該人體部位的反面,也並非均位在該人體部位的同一面,也就是說,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200係將光射出單元215與光感測電路220的位置設置於不同平面上的不同位置使光射出單元215與光感測電路220並非互相位於對面,光射出單元215與光感測電路220之間被隔開而具有一特定距離,令光感測電路220可感測接收到光線吸收人體血紅素之後半穿透折射而出的光線結果,而並非接收感測光線從手腕皮膚表面位置的反射結果或光線穿透整個手腕部位所得到的結果。如此,達到採用半穿透式之光學偵測的目的。以實作來說,例如該至少一光射出單元215與該至少一光感測電路220的一最短距離實質上可設計為介於1.5公分與8公分之間;然此並非是本案的限制。
再者,本案之方法也可應用於其他不同款式的手腕型穿戴式電子裝置,請參照第3A圖,其係為本案之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之第二實施例的裝置示意圖。如第3A圖所示,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300包含一主體305與一帶體210,帶體210連接或包覆主體305的至少一部分,並在兩端包括有兩連接部210A、210B,該兩連接部210A、210B可用以將主體305固定於使用者的手腕201,其中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300例如可以是一智能手表設計,若為智能手表,則主體305與帶體210可通過樞軸或扣件或其他連接方式進行連接,帶體210如果是通過包覆主體305而固定於主體305,則亦可以是一體成形的設計。應注意的是,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300亦可以是一智能手環設計,請參照第3B圖,如第3B圖所示,若為智能手環,帶體210可以是一體成形的設計,亦即為同一個殼體設計,主體305與帶體210也可通過樞軸或扣件或其他連接方式進行連接。應注意的是,主體305與帶體210的設計變型種類繁多,上述舉例並非是本案的限制。
請再參照第3A圖,主體305包括有一第一部分305A與一第二部分305B,至少一光射出單元215設置於該第一部分305A上,而至少一光感測電路220設置於該第二部分305B上,第一部分305A與第二部分305B中間經由一可動連接部305C所連接而形成一曲面,該連接部305C可以是通過一樞軸、扣件或其他可動的連接方式進行連接,例如以樞軸為例,第一部分305A與一第二部分305B可通過樞軸而轉動形成不同的實質夾角,通過該可動的連接部305C的設置,使得位於該第一部分305A的至少一光射出單元215以及位於第二部分305B上的至少一光感測電路220被設置於不同的兩個平面P1、P2,且該兩平面P1、P2具有一實質夾角θ,該實質夾角θ可介於0度及90度之間,不為0度。需注意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至少一光射出單元215與至少一光感測電路220的位置可以互相調換,亦即,至少一光射出單元215被設置於設置於該第二部分305B上,而至少一光感測電路220設置於該第一部分305A上;亦為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
由於連接部305C是可動的,當使用者將本案之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300穿戴於手腕上時,第一部分305A與一第二部分305B自然會因應於手腕的形狀,令光射出單元215與光感測電路220被設置位於不同的兩個平面P1、P2,中心軸線L1該第一平面P1互相垂直並用以定義並代表光射出單元205所發射之光線之一光線射出軸,而中心軸線L2與第二平面P2互相垂直,並用以定義並代表一感測接收中心軸,光射出單元215會發射一光線至使用者之手腕部位的一皮膚表面位置,該光感測電路220係由該使用者之手腕部位的另一不同皮膚表面位置,感測接收光線通過人體吸收血紅素之後的結果,該兩處不同的皮膚表面位置並非互相位在該人體部位的反面,也並非均位在該人體部位的同一面,也就是說,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300係將光射出單元215與光感測電路220的位置設置於不同平面的不同的位置使光射出單元215與光感測電路220並非互相位於對面並且使光射出單元215與光感測電路220之間被隔開而具有一特定距離,使光感測電路220可感測接收到光線吸收人體血紅素之後半穿透折射而出的光線結果,而並非接收感測光線從手腕皮膚表面位置的反射結果或光線穿透整個手腕部位所得到的結果。如此,達到採用半穿透式之光學偵測的目的。
再者,光射出單元215與光感測電路220的其中之一可以被設置於主體上,而另一個可以被設置於帶體上。請參照第4A圖,其係為本案之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之第三實施例的裝置示意圖。如第4A圖所示,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400包含一主體405與帶體210,帶體210連接或包覆主體405的至少一部分,並在兩端包括有兩連接部210A、210B,該兩連接部210A、210B可係用以將主體405固定於使用者的手腕,其中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400例如可以是一智慧型手表等等,主體405與帶體210可通過樞軸或扣件或其他連接方式進行連接,帶體210本身可以是不同類型的表帶(例如金屬鏈帶、皮件、柔性表帶、伸縮型表帶等等)。應注意的是,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400亦可以是一手環設計,請參照第4B圖,如第4B圖所示,若為智能手環,帶體210可以是一體成形的設計,亦即為同一個殼體設計,主體405與帶體210也可通過樞軸或扣件或其他連接方式進行連接。應注意的是,主體405與帶體210的設計變型種類繁多,上述舉例並非是本案的限制。
主體405包括有一第一部分405A,而帶體210包含一第二部分210C,如第4圖所示,至少一光射出單元215設置於主體405的第一部分405A上,而至少一光感測電路220設置於帶體210的第二部分210C上,通過主體405與帶體210的樞軸或扣件或其他的連接方式或是主體405與帶體210之間一體成形的彈性體設計,當使用者將本案之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400穿戴於手腕201上時,第一部分405A與第二部分210C自然會因應於手腕201的形狀,使得光射出單元215與光感測電路220被設置位於不同的兩個平面P1、P2,且該兩平面P1、P2具有一實質夾角θ。光射出單元215與光感測電路220的操作與功能則類似於前述,不再贅述。如此,通過將至少一光射出單元215設置於主體405上以及將至少一光感測電路220設置於帶體210上,可令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400的光射出單元215與光感測電路220的位置設置於不同平面的不同位置使光射出單元215與光感測電路220並非互相位於對面,令光射出單元215與光感測電路220之間被隔開而具有一特定距離,令光感測電路220可感測接收到光線吸收人體血紅素之後半穿透折射而出的光線結果,而並非接收感測光線從手腕皮膚表面位置的反射結果或光線穿透整個手腕部位所得到的結果。如此,達到採用半穿透式之光學偵測的目的。
此外,當使用者將本案之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400穿戴於手腕201上時,使用者可自行調整帶體210的長度,等效上可調整光射出單元215與光感測電路220的距離及位置,令光射出單元215與光感測電路220所位於不同的兩個平面P1、P2具有不同的實質夾角。由於使用者可自行調整不同的皮膚表面位置進行感測及接收,也可以提升量測血氧飽和度/含氧濃度的穩定性,因此本案之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400在使用上可較具彈性。
再者,在其他各種實施變型中,光感測電路220在帶體210的位置亦可以被設置於不同位置,例如如第4C圖所示,帶體210上的各部分210D至210H均可以用於設置作為光感測電路220的位置。此外,亦可將至少一光射出單元215與至少一光感測電路220的位置調換,亦即將至少一光射出單元215設置於帶體210上以及將至少一光感測電路220設置於主體405上。
另外,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將至少一光射出單元215及至少一光感測電路220均設置於帶體210的各種不同位置上,例如第5A、5B、5C圖所示,平面P1、P2所形成的實質夾角係介於0度與180度之間,不為0度及180度。使用者也可以自己調整帶體210的長度(帶體210為一長度可伸縮調整且可彎曲之物件),令使用時可對應調整光射出單元215及光感測電路220於不同位置而位於不同平面。
另外,應注意的是,本案之光學半穿透式生理特徵偵測方法除了可應用於目前穿戴式電子裝置,通過發射光線至使用者之手腕部位的至少一皮膚表面位置並從手腕部位的至少另一皮膚表面位置感測接收半穿透以後的偵測結果以偵測使用者的生理特徵,也可以適用於通過感測使用者之手臂部位、手指部位、其他肢體部位、軀幹部位或是身體的其他部位,來偵測使用者的生理特徵。因此,本案上述的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並不僅限定為腕帶式電子裝置,亦可為臂套/臂帶式裝置、頭帶式裝置等等。
此外,本案的光學式生理特徵偵測方法亦可應用實現於分離式生理偵測系統中,例如第6圖所示,將上述的光射出單元215及光感測電路220以不同的硬體裝置實現,並分別連接至一電腦系統600,之後分別將光射出單元215及光感測電路220設置於不同的平面P1、P2(L1、L2為前述所定義之中心軸線)上,由電腦系統600控制光射出單元215及光感測電路220,從一使用者的不同皮膚表面位置發射光線及感測光線半穿透結果來得出該使用者的生理特徵。而此亦符合本發明的精神,可入本案的範疇。
綜上,本案之發明精神旨在於掌握改變一光射出單元(例如發光二極體)與一光感測電路之相對位置與投影角度的量測架構,以達成光學半穿透式的生理特徵偵測方式,解決了傳統生理特徵偵測機制所遇到的難題。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200、300、400‧‧‧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
201‧‧‧手腕
205、305、405‧‧‧主體
210‧‧‧帶體
210A、210B‧‧‧連接部
205A、305A、405A‧‧‧第一部分
205B、305B、210C‧‧‧第二部分
205C‧‧‧凹部
210D~210H‧‧‧帶體的不同部分
215‧‧‧光射出單元
220‧‧‧光感測電路
305C‧‧‧連接部
600‧‧‧電腦系統
第1圖為本案之實施例之光學式生理特徵偵測方法的方法流程圖。 第2A、2B、3A、3B、4A、4B、4C、5A、5B、5C圖及第6圖分別為將本案之第1圖所示之光學生理特徵偵測方法應用實施於不同裝置之各種實施例變示的裝置示意圖。

Claims (8)

  1. 一種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包含有:一主體,具有一第一部分與一第二部分;以及一帶體,連接或包覆該主體的至少一部分,用以將該主體固定於一使用者之至少一待測身體部位,該帶體與該主體並非一體成形之設計;其中於該第一部分上設置有至少一光射出單元,該至少一光射出單元位於一第一平面並用以發射至少一光線至該使用者之該至少一待測身體部位的至少一皮膚表面位置;於該第二部分上設置有至少一光感測電路,該至少一光感測電路位於一第二平面並用以接收該至少一光線從該使用者之該至少一待測身體部位的另一皮膚表面位置所穿透出之一光電容積脈搏波描記法的感測結果,以根據該光電容積脈搏波描記法的感測結果產生該使用者之一生理特徵偵測結果;以及,該主體具有一凹部,該主體之該第一部分與該第二部分中間經由該凹部所連接而形成一曲面或一折角,為一體成形的設計,用以維持該第一平面不同於該第二平面,且用以維持該第一平面與該第二平面彼此形成一實質夾角,令從位於該第一平面之該至少一光射出單元所發射之該至少一光線經過皮膚表面,並以一個大於90度且小於180度的角度折射穿透而被位於該第二平面之該至少一光感測電路所接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其中該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為一穿戴式電子裝置。
  3. 一種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包含有: 一主體,具有一第一部分與一第二部分;以及一帶體,連接或包覆該主體的至少一部分,用以將該主體固定於一使用者之至少一待測身體部位,該帶體與該主體並非一體成形之設計;其中於該第一部分上設置有至少一光射出單元,該至少一光射出單元位於一第一平面並用以發射至少一光線至該使用者之該至少一待測身體部位的至少一皮膚表面位置;於該第二部分上設置有至少一光感測電路,該至少一光感測電路位於一第二平面並用以接收該至少一光線從該使用者之該至少一待測身體部位的另一皮膚表面位置所穿透出之一光電容積脈搏波描記法的感測結果,以根據該光電容積脈搏波描記法的感測結果產生該使用者之一生理特徵偵測結果;以及,該主體具有一可動連接部,該可動連接部為一樞軸或一扣件,該主體之該第一部分與該第二部分中間經由該可動連接部所連接而形成一曲面或一折角,用以維持該第一平面不同於該第二平面,且用以維持該第一平面與該第二平面彼此形成一實質夾角,令從位於該第一平面之該至少一光射出單元所發射之該至少一光線經過皮膚表面,並以一個大於90度且小於180度的角度折射穿透而被位於該第二平面之該至少一光感測電路所接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其中該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為一穿戴式電子裝置。
  5. 一種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包含有:一主體,具有一第一部分;以及一帶體,連接或包覆該主體的至少一部分,該帶體具有一第二部分,以及該帶體係用以將該主體固定於一使用者之至少一待測身體部位,該帶體與 該主體並非一體成形之設計;其中於該第一、第二部分的其中一個上設置有至少一光射出單元,該至少一光射出單元位於一第一平面並用以發射至少一光線至該使用者之該至少一待測身體部位的至少一皮膚表面位置;於該第一、第二部分的另一個上設置有至少一光感測電路,該至少一光感測電路位於一第二平面並用以接收該至少一光線從該使用者之該至少一待測身體部位的另一皮膚表面位置所穿透出之一光電容積脈搏波描記法的感測結果,以根據該光電容積脈搏波描記法的感測結果產生該使用者之一生理特徵偵測結果;以及,該主體之該第一部分與該帶體之該第二部分係用以維持該第一平面不同於該第二平面,且用以維持該第一平面與該第二平面彼此形成一實質夾角,令從位於該第一平面之該至少一光射出單元所發射之該至少一光線經過皮膚表面,並以一個大於90度且小於180度的角度折射穿透而被位於該第二平面之該至少一光感測電路所接收。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其中該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為一穿戴式電子裝置。
  7. 一種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包含有:一主體;以及一帶體,連接或包覆該主體的至少一部分,該帶體具有一第一部分與一第二部分,以及該帶體係用以將該主體固定於一使用者之至少一待測身體部位,該帶體與該主體並非一體成形之設計;其中於該第一、第二部分的其中一個上設置有至少一光射出單元,該至少一光射出單元位於一第一平面並用以發射至少一光線至該使用者之該至 少一待測身體部位的至少一皮膚表面位置;於該第一、第二部分的另一個上設置有至少一光感測電路,該至少一光感測電路位於一第二平面並用以接收該至少一光線從該使用者之該至少一待測身體部位的另一皮膚表面位置所穿透出之一光電容積脈搏波描記法的感測結果,以根據該光電容積脈搏波描記法的感測結果產生該使用者之一生理特徵偵測結果;以及,該帶體之該第一部分與該第二部分係用以維持該第一平面不同於該第二平面,且用以維持該第一平面與該第二平面彼此形成一實質夾角,令從位於該第一平面之該至少一光射出單元所發射之該至少一光線經過皮膚表面,並以一個大於90度且小於180度的角度折射穿透而被位於該第二平面之該至少一光感測電路所接收。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其中該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為一穿戴式電子裝置。
TW105126063A 2016-08-16 2016-08-16 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及方法 TWI6319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6063A TWI631929B (zh) 2016-08-16 2016-08-16 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及方法
US15/390,726 US20180049702A1 (en) 2016-08-16 2016-12-27 Semi-penetrating type optical detection apparatuses and method for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6063A TWI631929B (zh) 2016-08-16 2016-08-16 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6548A TW201806548A (zh) 2018-03-01
TWI631929B true TWI631929B (zh) 2018-08-11

Family

ID=61190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6063A TWI631929B (zh) 2016-08-16 2016-08-16 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49702A1 (zh)
TW (1) TWI63192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0591B (zh) * 2017-09-26 2021-12-21 美商蘋果公司 光學感測裝置及用於操作該裝置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71526B1 (en) * 1998-07-17 2003-12-30 Nihon Kohden Corporation Probe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oncentration of light-absorbing materials in living tissue
TW200913653A (en) * 2007-09-12 2009-03-16 da-peng Zheng Watch-type body-temperature-charged interruption-free mobile phone device
US20120150047A1 (en) * 2010-12-10 2012-06-14 Rohm Co., Ltd. Pulse wave sens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75529B2 (en) * 2009-06-17 2017-10-03 Sotera Wireless, Inc. Body-worn pulse oximeter
US8888701B2 (en) * 2011-01-27 2014-11-18 Valencell,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physiological data during environmental interference
GB2494622A (en) * 2011-08-30 2013-03-20 Oxitone Medical Ltd Wearable pulse oximetr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71526B1 (en) * 1998-07-17 2003-12-30 Nihon Kohden Corporation Probe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oncentration of light-absorbing materials in living tissue
TW200913653A (en) * 2007-09-12 2009-03-16 da-peng Zheng Watch-type body-temperature-charged interruption-free mobile phone device
US20120150047A1 (en) * 2010-12-10 2012-06-14 Rohm Co., Ltd. Pulse wave senso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0591B (zh) * 2017-09-26 2021-12-21 美商蘋果公司 光學感測裝置及用於操作該裝置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049702A1 (en) 2018-02-22
TW201806548A (zh) 2018-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52499B2 (en) Optical 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devices
US9241644B2 (en) Biological information detector, biological information measur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signing reflecting part in biological information detector
US6699199B2 (en) Photoplethysmograph signal-to-noise line enhancement
WO2020259422A1 (zh) 可穿戴设备及光电式脉搏传感组件
JP2015503933A (ja) 身体に装着可能な脈拍計/酸素濃度計
US10327702B2 (en) Biometric monitor strap
US20070276265A1 (en) Optical vital sign detection method and measurement device
JP5454147B2 (ja) 生体情報検出器及び生体情報測定装置
WO2015029043A1 (en) Bodily worn multiple optical sensors heart rate measuring device and method
CN203943664U (zh) 可穿戴式检测心率装置
CN104367310A (zh) 可穿戴式检测心率装置
TWI631929B (zh) 光學生理特徵偵測裝置及方法
CN107752977A (zh) 光学生理特征侦测装置及方法
WO2019000372A1 (zh) 生物特征检测装置及电子终端
CN109662699A (zh) 一种基于光电容积描记技术的双路生理信号采集装置
JP2017205383A (ja) 生体情報測定用プローブ
KR102064664B1 (ko) 저잡음 웨어러블 생체 정보 모니터링 장치
US20210177322A1 (en) Photodetector Apparatus
WO2018142865A1 (ja) 脈拍測定装置、ウェアラブル装置及び脈拍測定方法
KR20110037138A (ko) 산소 포화도 측정 장치
TW201600064A (zh) 心跳偵測模組與應用心跳偵測模組的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