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0935B - Drug coat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Drug coat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0935B
TWI630935B TW102128497A TW102128497A TWI630935B TW I630935 B TWI630935 B TW I630935B TW 102128497 A TW102128497 A TW 102128497A TW 102128497 A TW102128497 A TW 102128497A TW I630935 B TWI630935 B TW I63093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or
end wall
wall
applicators
dru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8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05673A (zh
Inventor
蔣宜倩
王明旭
楊朝陽
蔣雅涵
王瑞鈴
林慧儒
莊鳳妮
Original Assignee
長庚學校財團法人長庚科技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長庚學校財團法人長庚科技大學 filed Critical 長庚學校財團法人長庚科技大學
Priority to TW1021284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3093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505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56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09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0935B/zh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種藥物塗敷裝置,包含複數個可拆卸地彼此上下相連接的第一塗敷器。各該第一塗敷器包括一殼體、一第一插接桿、一第一塗敷件及一藥物。該殼體形成有一用以容置該藥物的容室。該殼體包含一第一端壁,及一間隔位於該第一端壁下方的第二端壁。該第二端壁形成有一與該容室相連通的插接孔。藉由位在下方的該第一塗敷器的該第一插接桿自位在上方的該第一塗敷器的該插接孔插伸入該容室中,並使該第一塗敷件沾取該藥物來照護傷口,且每一第一塗敷器在使用之後即可拋棄,藉此可提高傷口照護的便利性並且攜帶方便而不佔空間。

Description

藥物塗敷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塗敷裝置,特別是指一種用以塗敷外科用藥物的藥物塗敷裝置。
生活中常因人為或環境因素而發生意外事故,造成身體損傷或傷害,例如:擦傷、切割傷、撕裂傷、穿刺傷、壓傷、碾碎傷以及咬傷等體外開放性的傷口。這些傷口通常僅需進行自我傷口照護,而無緊急就醫之需,但為了避免傷口感染或併發症發生,適當且正確的傷口處理是相當重要的。然而,目前在進行傷口照護時常會面臨下述問題:
1.多數人外出時不會將完整的傷口護理用品(例如棉花棒、生理食鹽水、優碘、紗布以及OK繃等)隨身攜帶,因為這些傷口護理用品繁雜且數量多,故攜帶上非常不便。
2.由於傷口照護的正確執行步驟多且複雜,因此,很容易造成一般民眾在執行傷口照護步驟時的混淆。
雖然目前已有產品將藥液導入棉花棒,利用減少護理用品的攜帶量來促進傷口照護的便利性,但實際上 ,即使使用這些產品,仍需攜帶多種裝有不同藥液的棉花棒在身邊,攜帶上仍然不便且使用上也容易造成執行照護步驟的過程中產生混淆的情形。
因此,本發明之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體積小、重量輕並且方便隨身攜帶的藥物塗敷裝置。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整合傷口照護過程中所需之照護藥物的藥物塗敷裝置。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使用操作簡單且可達到正確的傷口照護流程的藥物塗敷裝置。
於是本發明藥物塗敷裝置,包含複數個可拆卸地彼此上下相連接的第一塗敷器。各該第一塗敷器包括一殼體、一第一插接桿、一第一塗敷件及一藥物。該殼體形成有一用以容置該藥物的容室,該殼體包含一第一端壁,及一間隔位於該第一端壁下方的第二端壁。該第二端壁形成有一與該容室相連通的插接孔,該第一插接桿由該第一端壁朝上凸伸,該第一塗敷件設置於該第一插接桿末端。每兩個上下相連接的第一塗敷器中位在下方的該第一塗敷器的該第一插接桿可拆卸地插接於位在上方的該第一塗敷器的該插接孔內並且封閉該插接孔。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藉由每兩個上下相連接的第一塗敷器中位在下方的該第一塗敷器的該第一插接桿自位在上方的該第一塗敷器的該插接孔插伸入該容室中,並使該第一塗敷件沾取該藥物來照護傷口,且每一第一塗敷 器在使用之後即可拋棄,藉此可提高傷口照護的便利性並且攜帶方便而不佔空間。
100‧‧‧藥物塗敷裝置
130‧‧‧藥物塗敷裝置
1、1’‧‧‧第一塗敷器
13‧‧‧第一塗敷件
11‧‧‧殼體
131‧‧‧塗敷面
110‧‧‧容室
14‧‧‧藥物
111‧‧‧第一端壁
15、15’‧‧‧防水薄膜
112‧‧‧第二端壁
151‧‧‧黏貼部
113‧‧‧插接孔
152‧‧‧包覆部
114‧‧‧周壁
2‧‧‧第二塗敷器
115‧‧‧使用順序號碼
21‧‧‧本體
116‧‧‧內壁面
211‧‧‧頂壁
117‧‧‧外壁面
212‧‧‧使用順序號碼
118‧‧‧內周面
22‧‧‧第二插接桿
119‧‧‧外導引斜面部
221‧‧‧第二桿體
120‧‧‧內導引斜面部
222‧‧‧第二夾持環部
12‧‧‧第一插接桿
223‧‧‧嵌槽
121‧‧‧第一桿體
224‧‧‧第二圓弧形表面
122‧‧‧第一夾持環部
23‧‧‧第二塗敷件
123‧‧‧嵌槽
231‧‧‧塗敷面
124‧‧‧第一圓弧形表面
3‧‧‧帽蓋
125‧‧‧擋止壁
126‧‧‧空隙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本發明藥物塗敷裝置之一第一較佳實施例;圖2是一側視圖,輔助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圖3是一局部剖面圖,輔助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圖4是一局部剖面圖,輔助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圖5是一局部剖面圖,輔助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圖6是一局部剖面圖,輔助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圖7是一局部剖面圖,輔助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圖8是一側視圖,輔助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圖9是一側視圖,輔助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圖10是一局部剖面圖,輔助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圖11是一側視圖,輔助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圖12是一側視圖,輔助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圖13是一局部剖面圖,輔助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圖14是一側視圖,輔助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及圖15是一側視圖,說明本發明藥物塗敷裝置之一第二較佳實施例。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1,是本發明藥物塗敷裝置之一第一較佳實施例,該藥物塗敷裝置100包含複數個可拆卸地彼此上下相連接的第一塗敷器1、一第二塗敷器2,及一帽蓋3。在本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塗敷器1的數量是以三個為例作說明,當然,可選擇地,第一塗敷器1的數量可視需求設計為一個、二個或三個以上。
參閱圖2與圖3,每一第一塗敷器1包括一殼體11、一第一插接桿12、一第一塗敷件13,及一藥物14。該殼體11形成有一用以容置該藥物14的容室110,該殼體11包含一第一端壁111,及一間隔位於該第一端壁111下方的第二端壁112,該第二端壁112形成有一與該容室110相連通的插接孔113,該第一插接桿12由該第一端壁111朝上凸伸。該第一塗敷件13設置於該第一插接桿12末端,本實施例的該第一塗敷件13是以一棉花為例作說明。每兩個上下相連接的第一塗敷器1中位在下方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第一插接桿12可拆卸地插接於位在上方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插接孔113內並且封閉該插接孔113,使得位在下方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第一塗敷件13可穿伸至位在上方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容室110內,以沾取該容室110內的該藥物14。
該第二塗敷器2可拆卸地連接於該等第一塗敷器1中的一位在最底端的該第一塗敷器1,該第二塗敷器2 包括一本體21、一凸設於該本體21的第二插接桿22,及一設置於該第二插接桿22末端的第二塗敷件23。該本體21包含一頂壁211,該第二插接桿22由該頂壁211朝上凸伸,該第二插接桿22可拆卸地插接於位在最底端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插接孔113內並且封閉該插接孔113,使得該第二塗敷器2的該第二塗敷件23可穿伸至位在最底端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容室110內,以沾取該容室110內的該藥物14。
該帽蓋3可拆卸地套設於位在最頂端的該第一塗敷器1的第一插接桿12上,以包覆住最頂端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第一塗敷件13。
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等第一塗敷器1的該容室110內所容置的該藥物14由上至下依序為一生理食鹽水、一消毒藥水,及一抗菌藥膏,其中該消毒藥水是以優碘為例作說明,當然該消毒藥水也可為雙氧水。由於該藥物塗敷裝置100整合了傷口照護過程中所需之照護藥物,因此,當使用者要外出時,只需攜帶該藥物塗敷裝置100而不需要額外攜帶其他的傷口照護用品,藉此,能大幅縮減攜帶照護用品的數量,以提升攜帶上的便利性。此外,由於該藥物塗敷裝置100是設計成筆型,大幅縮小了體積及重量,因此,能方便使用者外出時隨身攜帶使用。
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殼體11還包含一連接於該第一端壁111與該第二端壁112之間的周壁114,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周壁114以及該第二塗敷器2的該本體21 分別標示有一使用順序號碼115、212,該等第一塗敷器1的該周壁114所標示的該使用順序號碼115由上至下排列依序為1、2、3,而該第二塗敷器2的該本體21所標示的該使用順序號碼212為4。藉由該等第一塗敷器1的該容室110內所容置的該藥物14由上至下依序為生理食鹽水、消毒藥水,及抗菌藥膏,以及搭配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周壁114以及該第二塗敷器2的該本體21分別標示有使用順序號碼115、212,使用者透過觀看各該第一塗敷器1及該第二塗敷器2的外觀所標示的使用順序號碼115、212,便能很清楚地得知各該第一塗敷器1及該第二塗敷器2的使用順序以及拆卸順序,藉此,使得使用者能夠依照正確的傷口照護流程來使用該藥物塗敷裝置100。
為了避免各該第一塗敷器1所容置的該藥物14經由該插接孔113滲漏,以及防止該藥物14乾涸,在本較佳實施例中,各該第一塗敷器1還包括一貼覆於該第二端壁112且封閉該插接孔113的防水薄膜15。該第二端壁112包括一內壁面116及一外壁面117,該防水薄膜15透過黏膠貼覆於該內壁面116且位於該容室110內。每兩個上下相連接的第一塗敷器1中位在上方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防水薄膜15包覆住位在下方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第一塗敷件13與該第一插接桿12,而位在最底端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防水薄膜15則包覆住該第二塗敷器2的該第二塗敷件23與該第二插接桿22,藉此,能避免各該第一塗敷器1所容置的該藥物14經由該插接孔113滲漏,並能防止該藥 物14因久未使用而乾涸。再者,藉由各該防水薄膜15阻隔對應的該藥物14與對應的該第一塗敷件13,以及位在最底端的該防水薄膜15阻隔對應的該藥物14與該第二塗敷件23,藉此,能防止各該第一塗敷件13與該第二塗敷件23長時間浸漬於對應的該藥物14內而產生變質的現象。
每兩個上下相連接的第一塗敷器1中位在下方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第一塗敷件13可穿破位在上方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防水薄膜15以沾取對應的該藥物14,將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第一插接桿12拆離對應的該插接孔113使該第一塗敷件13移離對應的該容室110後,該第一塗敷件13便可將沾取的該藥物14塗敷至使用者的傷口。該第二塗敷器2的該第二塗敷件23可穿破位在最底端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防水薄膜15以沾取對應的該藥物14,將該第二塗敷器2的該第二插接桿22拆離對應的該插接孔113使該第二塗敷件23移離對應的該容室110後,該第二塗敷件23便可將沾取的該藥物14塗敷至使用者的傷口。
參閱圖1、圖2與圖3,具體而言,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第一插接桿12包含一凸伸於該第一端壁111並與該第一塗敷件13相連接用以穿設於對應的該插接孔113的第一桿體121,及兩個分別由該第一桿體121徑向朝外凸伸且彼此相間隔的第一夾持環部122,該第一塗敷件13嵌接於該第一桿體121所界定的一嵌槽123內,各該第一夾持環部122的外徑大於對應的該插接孔113的孔徑。每兩個上下相連接的第一塗敷器1中位在下方的該第一塗敷器 1的該兩第一夾持環部122分別夾持於位在上方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第二端壁112,藉此,使得該第一插接桿12能穩固地定位在插接於對應的該插接孔113的位置,以防止該第一插接桿12受外力影響而輕易地脫離該插接孔113。
該第二塗敷器2的該第二插接桿22包含一凸伸於該頂壁211並與該第二塗敷件23相連接用以穿設於對應的該插接孔113的第二桿體221,及兩個分別由該第二桿體221徑向朝外凸伸且彼此相間隔的第二夾持環部222,該第二塗敷件23嵌接於該第二桿體221所界定的一嵌槽223內,各該第二夾持環部222的外徑大於對應的該插接孔113的孔徑。該第二塗敷器2的該兩第二夾持環部222分別夾持於位在最底端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第二端壁112,藉此,使得該第二插接桿22能穩固地定位在插接於對應的該插接孔113的位置,以防止該第二插接桿22受外力影響而輕易地脫離該插接孔113。
參閱圖3與圖4,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第二端壁112還包括一界定出該插接孔113的內周面118,該內周面118具有一與該外壁面117相連接的外導引斜面部119,及一與該內壁面116相連接的內導引斜面部120。各該第一夾持環部122具有一第一圓弧形表面124,兩第一夾持環部122的該第一圓弧形表面124分別抵觸於對應的該第二端壁112的該外導引斜面部119與該內導引斜面部120,藉由兩第一夾持環部122的該第一圓弧形表面124分別與該 外導引斜面部119及該內導引斜面部120相配合,使得各該第一夾持環部122能順利地穿過該插接孔113而穿伸至該容室110內或者是移離該容室110。
參閱圖3與圖5,各該第二夾持環部222具有一第二圓弧形表面224,兩第二夾持環部222的該第二圓弧形表面224分別抵觸於對應的該第二端壁112的該外導引斜面部119與該內導引斜面部120,藉由兩第二夾持環部222的該第二圓弧形表面224分別與該外導引斜面部119及該內導引斜面部120相配合,使得各該第二夾持環部222能順利地穿過該插接孔113而穿伸至該容室110內或者是移離該容室110。
參閱圖2與圖3,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殼體11還包含一由該第二端壁112朝下凸伸的擋止壁125,兩個鄰近該帽蓋3的第一塗敷器1的該擋止壁125用以擋止對應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第一端壁111,而位在最底端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擋止壁125則用以擋止該第二塗敷器2的該頂壁211。每兩個上下相連接的第一塗敷器1中位於下方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第一端壁111與位於上方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擋止壁125之間形成有一空隙126,藉此,能容許兩個上下相連接的第一塗敷器1相互靠近,使位在下方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第一塗敷件13可穿破位在上方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防水薄膜15以沾取對應的該藥物14。該第二塗敷器2的該頂壁211與位在最底端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擋止壁125之間形成有一空隙126,藉此,能容 許位在最底端的該第一塗敷器1與該第二塗敷器2相互靠近,使該第二塗敷器2的該第二塗敷件23可穿破位在上方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防水薄膜15以沾取對應的該藥物14。
參閱圖2、圖6、圖7與圖8,欲使用該藥物塗敷裝置100進行傷口照護時,沿箭頭I方向施加向下的力量於該帽蓋3上並且同時沿箭頭II方向施加向上的力量於該第二塗敷器2的該本體21上,使每兩上下相連接的第一塗敷器1相互靠近,以及位於最底端的該第一塗敷器1與該第二塗敷器2相互靠近。
每兩上下相連接的第一塗敷器1中,由於位在下方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第一插接桿12之下方的第一夾持環部122的該第一圓弧形表面124抵觸於對應的該第二端壁112的該外導引斜面部119,藉由該第一圓弧形表面124施加於該外導引斜面部119的一向上分力促使該第二端壁112向上彎折變形,使得下方的該第一夾持環部122能順利地穿過該插接孔113並穿伸至該容室110內。由於該防水薄膜15具有一黏固於該第二端壁112的該內壁面116的黏貼部151,及一與該黏貼部151相連接且包覆住該第一塗敷件13與部分的該第一插接桿12的包覆部152,因此,該第一夾持環部122穿過該插接孔113的過程中,該第一塗敷件13將該包覆部152往外頂撐。當下方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第一端壁111抵接於上方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擋止壁125時,兩第一塗敷器1無法再繼續靠近,此時, 該第一夾持環部122穿過該插接孔113並抵觸於該第二端壁112的該內導引斜面部120,而該包覆部152被該第一塗敷件13撐破,使得該第一塗敷件13能沾取該容室110內的該藥物14。
同時,由於該第二塗敷器2的該第二插接桿22之下方的第二夾持環部222的該第二圓弧形表面224抵觸於對應的該第二端壁112的該外導引斜面部119,藉由該第二圓弧形表面224施加於該外導引斜面部119的一向上分力促使該第二端壁112向上彎折變形,使得下方的該第二夾持環部222能順利地穿過該插接孔113並穿伸至該容室110內。該第二夾持環部222穿過該插接孔113的過程中,該第二塗敷件23會逐漸將該包覆部152往外頂撐。當該第二塗敷器2的該頂壁211抵接於上方的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擋止壁125時,該第二塗敷器2與該第一塗敷器1無法再繼續靠近,此時,該第二夾持環部222穿過該插接孔113並抵觸於該第二端壁112的內導引斜面部120,而該包覆部152被該第二塗敷件23撐破,使得該第二塗敷件23能沾取該容室110內的該藥物14。
參閱圖8與圖9,將該帽蓋3拆離標示使用順序號碼115為1的該第一塗敷器1,由於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第一塗敷件13為乾的棉花,因此,使用者可將該第一塗敷器1的該第一塗敷件13的一塗敷面131擦拭傷口的血液,以進行初步止血的動作,並可透過該第一塗敷件13將沾附於傷口的異物清除。由於各第一塗敷件13的塗敷面131呈 平面狀,因此,能增加第一塗敷件13與傷口之間的接觸面積。
參閱圖9、圖10與圖11,接著,沿箭頭II方向將標示使用順序號碼115為1的該第一塗敷器1往上拉,由於標示使用順序號碼115為2的另一個第一塗敷器1的該第一插接桿12之下方第一夾持環部122的該第一圓弧形表面124抵觸於對應的該第二端壁112的該內導引斜面部120,藉由該第一圓弧形表面124施加於該內導引斜面部120的一向下分力促使該第二端壁112向下彎折變形,使得下方的該第一夾持環部122能先順利地穿過該插接孔113並移離該容室110,隨後,上方的該第一夾持環部122也會依照前述方式穿過該插接孔113並移離該容室110,此時,便可將使用順序號碼115為1的該第一塗敷器1拆離標示使用順序號碼115為2的另一個第一塗敷器1。由於標示使用順序號碼115為2的第一塗敷器1的該第一塗敷件13沾有生理食鹽水的該藥物14,因此,使用者可將第一塗敷件13的塗敷面131塗敷於傷口,以進行傷口的清潔動作。
參閱圖11與圖12,之後,沿箭頭II方向將標示使用順序號碼115為2的該第一塗敷器1往上拉,以將其拆離標示使用順序號碼115為3的另一個第一塗敷器1。由於標示使用順序號碼115為3的第一塗敷器1的該第一塗敷件13沾有消毒藥水的該藥物14,因此,使用者可將第一塗敷件13的塗敷面131塗敷於傷口,以進行傷口的消毒動作。
參閱圖12、圖13與圖14,最後,沿箭頭II方向將標示使用順序號碼115為3的該第一塗敷器1往上拉,由於第二塗敷器2的該第二插接桿22之下方的第二夾持環部222的該第二圓弧形表面224抵觸於對應的該第二端壁112的該內導引斜面部120,藉由該第二圓弧形表面224施加於該內導引斜面部120的一向下分力促使該第二端壁112向下彎折變形,使得下方的第二夾持環部222能先順利地穿過該插接孔113並移離該容室110,隨後,上方的該第二夾持環部222也會依照前述方式穿過該插接孔113並移離該容室110,此時,便可將使用順序號碼115為3的該第一塗敷器1拆離第二塗敷器2。由於第二塗敷器2的該第二塗敷件23沾有抗菌藥膏的該藥物14,因此,使用者可將第二塗敷件23的一塗敷面231塗敷於傷口,此時,即完成傷口照護流程。
參閱圖15,是本發明藥物塗敷裝置之第二較佳實施例,該藥物塗敷裝置130的整體結構與使用方式大致與該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差異之處在於:本實施例的第一塗敷器1、1’的數量為四個,其中,第一塗敷器1’位於最底端處,第一塗敷器1’的該容室110內所容置的該藥物14為一例如為OK繃的敷料。使用者可透過其他第一塗敷器1的第一插接桿12或者是尖狀物將防水薄膜15’穿破,以經由插接孔113拿取敷料。使用者透過使用順序號碼115為3的該第一塗敷器1塗敷抗菌藥膏於傷口後,可將敷料覆蓋住傷口,以避免傷口遭受感染並促進傷口的癒合。
綜上所述,各實施例的藥物塗敷裝置100、130,藉由藥物塗敷裝置100、130設計成筆型,大幅縮小了體積及重量,因此,能方便使用者外出時隨身攜帶使用。此外,藥物塗敷裝置100、130整合了傷口照護過程中所需之照護藥物,因此,當使用者要外出時,只需攜帶該藥物塗敷裝置100、130而不需要額外攜帶其他的傷口照護用品,藉此,能大幅縮減攜帶照護用品的數量,以提升攜帶上的便利性。再者,藉由第一塗敷器1、1’的該容室110內所容置的該藥物14順序,以及搭配各該第一塗敷器1、1’以及該第二塗敷器2標示有使用順序號碼115、212,使用者透過觀看各該第一塗敷器1、1’及該第二塗敷器2所標示的使用順序號碼115、212,便能很清楚地得知各該第一塗敷器1、1’及該第二塗敷器2的使用順序以及拆卸順序,藉此,使得使用者能夠依照正確的傷口照護流程來使用該藥物塗敷裝置100、130,操作使用上非常簡單且方便,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Claims (9)

  1. 一種藥物塗敷裝置,包含:複數個可拆卸地彼此上下相連接的第一塗敷器,各該第一塗敷器包括一殼體、一第一插接桿、一第一塗敷件及一藥物,該殼體形成有一用以容置該藥物的容室,該殼體包含一第一端壁,及一間隔位於該第一端壁下方的第二端壁,該第二端壁形成有一與該容室相連通的插接孔,該第一插接桿由該第一端壁朝上凸伸,該第一塗敷件設置於該第一插接桿末端,每兩個上下相連接的第一塗敷器中位在下方的該第一塗敷器的該第一插接桿可拆卸地插接於位在上方的該第一塗敷器的該插接孔內並且封閉該插接孔,各該第一塗敷器還包括一貼覆於該第二端壁且封閉該插接孔的防水薄膜,每兩個上下相連接的第一塗敷器中位在上方的該第一塗敷器的該防水薄膜包覆住位在下方的該第一塗敷器的該第一塗敷件與該第一插接桿,且位在下方的該第一塗敷器的該第一塗敷件可穿破位在上方的該第一塗敷器的該防水薄膜以沾取對應的該藥物。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藥物塗敷裝置,其中,各該第一塗敷器的該第二端壁包括一內壁面及一外壁面,及一界定出該插接孔的內周面,該內周面具有一與該外壁面相連接的外導引斜面部,及一與該內壁面相連接的內導引斜面部,該防水薄膜貼覆於該內壁面,各該第一塗敷器的該第一插接桿包含一凸伸於該第一端壁並與該第一塗敷 件相連接用以穿設於對應的該插接孔的第一桿體,及兩個分別由該第一桿體徑向朝外凸伸且彼此相間隔的第一夾持環部,每兩個上下相連接的第一塗敷器中位在下方的該第一塗敷器的該兩第一夾持環部分別夾持於位在上方的該第一塗敷器的該第二端壁,各該第一夾持環部具有一第一圓弧形表面,該兩第一夾持環部的該第一圓弧形表面分別抵觸於對應的該第二端壁的該外導引斜面部與該內導引斜面部。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藥物塗敷裝置,其中,各該第一塗敷器的該殼體還包含一由該第二端壁朝下凸伸的擋止壁,該擋止壁用以擋止對應的該第一塗敷器的該第一端壁,每兩個上下相連接的第一塗敷器中位於下方的該第一塗敷器的該第一端壁與位於上方的該第一塗敷器的該擋止壁之間形成有一空隙。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藥物塗敷裝置,還包含一第二塗敷器,該第二塗敷器可拆卸地連接於該等第一塗敷器中的一位在最底端的該第一塗敷器,該第二塗敷器包括一本體、一凸設於該本體的第二插接桿,及一設置於該第二插接桿末端的第二塗敷件,該本體包含一頂壁,該第二插接桿由該頂壁朝上凸伸,該第二插接桿可拆卸地插接於位在最底端的該第一塗敷器的該插接孔內並且封閉該插接孔。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藥物塗敷裝置,其中,該等第一塗敷器數量為三個,該等第一塗敷器的該藥物由上至下依序 為一生理食鹽水、一消毒藥水,及一抗菌藥膏。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藥物塗敷裝置,其中,位在最底端的該第一塗敷器的該防水薄膜包覆住該第二塗敷器的該第二塗敷件與該第二插接桿,且該第二塗敷器的該第二塗敷件可穿破位在最底端的該第一塗敷器的該防水薄膜以沾取對應的該藥物。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藥物塗敷裝置,其中,該第二塗敷器的該第二插接桿包含一凸伸於該頂壁並與該第二塗敷件相連接用以穿設於對應的該插接孔的第二桿體,及兩個分別由該第二桿體徑向朝外凸伸且彼此相間隔的第二夾持環部,該第二塗敷器的該兩第二夾持環部分別夾持於位在最底端的該第一塗敷器的該第二端壁,各該第二夾持環部具有一第二圓弧形表面,該兩第二夾持環部的該第二圓弧形表面分別抵觸於對應的該第二端壁的該外導引斜面部與該內導引斜面部。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藥物塗敷裝置,其中,位在最底端的該第一塗敷器的該擋止壁用以擋止該第二塗敷器的該頂壁,該頂壁與位在最底端的該第一塗敷器的該擋止壁之間形成有一空隙。
  9. 如請求項4所述的藥物塗敷裝置,其中,各該第一塗敷件以及該第二塗敷件分別具有一呈平面狀的塗敷面。
TW102128497A 2013-08-08 2013-08-08 Drug coating device TWI6309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8497A TWI630935B (zh) 2013-08-08 2013-08-08 Drug coating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8497A TWI630935B (zh) 2013-08-08 2013-08-08 Drug coating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5673A TW201505673A (zh) 2015-02-16
TWI630935B true TWI630935B (zh) 2018-08-01

Family

ID=53019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8497A TWI630935B (zh) 2013-08-08 2013-08-08 Drug coat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3093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06789A (en) * 1936-11-27 1939-05-26 Ratikanta Banerjee A new or improved first aid appliance
CN1301143A (zh) * 1998-03-25 2001-06-27 艾迪·琼斯 清洗伤口的装置
CN1691987A (zh) * 2003-10-24 2005-11-02 曹荣华 多重应用涂抹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06789A (en) * 1936-11-27 1939-05-26 Ratikanta Banerjee A new or improved first aid appliance
CN1301143A (zh) * 1998-03-25 2001-06-27 艾迪·琼斯 清洗伤口的装置
CN1691987A (zh) * 2003-10-24 2005-11-02 曹荣华 多重应用涂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5673A (zh) 2015-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51416B2 (ja) 注入療法装置の雄型ルアーの端部を消毒するための消毒キャップ
US10668267B2 (en) Individually sealed antiseptic applicators
ITMI20131610A1 (it) Dispositivo per disinfettare connettori
TWI630935B (zh) Drug coating device
CN103007387A (zh) 留置针端口保护帽
TWM469068U (zh) 藥物塗敷裝置
WO2013104221A1 (zh) 配合医用注射针筒使用的集成注射针头的装置
CN208031646U (zh) 一种组合式膏体药物送药器
ES2831074T3 (es) Dispositivo para la aplicación de un producto desinfectante, en particular para aparatos sanitarios y similares
KR101490381B1 (ko) 의료용 다용도 키트
CN215537803U (zh) 一种内科输液接头防护装置
US20220347457A1 (en) Absorbent cap for isolating and deactivating hazardous fluid residues on medical connectors and method of use
CN210020646U (zh) 一种留置针接头保护帽
RU208619U1 (ru) Палочка для ухода за ушным каналом
KR101873172B1 (ko) 손가락 도포 장치
CN108543209B (zh) 软痂贴装置
US9630222B2 (en) Alcohol pad system, alcohol pad, and method for cleaning a medicine vial
CN203647703U (zh) 一种输液瓶
CN102805689A (zh) 肾上腺素急救针盒
CN109248088A (zh) 一种拇指推针进针的针灸针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