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6113B - 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閘道器、系統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閘道器、系統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6113B
TWI616113B TW105103480A TW105103480A TWI616113B TW I616113 B TWI616113 B TW I616113B TW 105103480 A TW105103480 A TW 105103480A TW 105103480 A TW105103480 A TW 105103480A TW I616113 B TWI616113 B TW I61611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header
virtual
base station
gatewa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3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14485A (en
Inventor
文國煒
賴建明
在賢 顏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ublication of TW201714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44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61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611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04W28/065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using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of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04L45/745Address table lookup; Address filt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5Involving tunnels, e.g. MP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92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using tunnelling or encap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種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閘道器、系統及方法。閘道器係介於基地台與核心網路之間,並包括接收模組、判斷模組與處理模組。接收模組係透過基地台與核心網路間之一通道接收來自基地台或核心網路之封包。判斷模組係判斷封包是否具有虛擬IP標頭;若有,則處理模組自封包中刪除虛擬IP標頭並以通道標頭取代,俾將封包藉由該通道標頭透過通道傳送至核心網路;若無,則處理模組將封包透過通道轉送至核心網路。藉此,本揭露可僅透過一段通道傳送封包以提升封包之傳送與處理效能。

Description

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閘道器、系統及方法
本揭露係關於一種多重無線存取技術(Multi-RAT)服務之閘道器、系統及方法。
現有的使用者裝置(如行動裝置)均配有多重或異質的無線存取介面,例如Wi-Fi(無線網路)介面與LTE(長期演進技術)介面等。因此,在基地台與核心網路之間設置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閘道器(Multi-RAT Gateway),將可提供多重網路頻寬聚合服務以提升網路傳輸速度,但勢必影響原始的通訊協定或連線機制。
另外,在現有的技術中,為了能提供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Multi-RAT Service),小型細胞(Small Cell)基地台或存取點(Access Point)基地台必須設定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閘道器之IP(網際網路協定)位址。同時,在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使用者裝置中,需在基地台與核心網路(Core Network)之間建立二段通道(Tunnel),即第一段通道係介於該小型細胞基地台(存取點基地台)與該閘道器之間,第二段通道係介於該閘道器與該核心網路之間。但如 此一來,該使用者裝置之全部封包均會透過二段通道經由該閘道器啟動額外的服務而傳送至核心網路,因而延緩該使用者裝置之封包之處理效能及傳輸速率。
本揭露係提供一種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閘道器、系統及方法,其可僅透過一段通道以提升封包之傳送與處理效能。
本揭露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閘道器係介於至少一基地台與一核心網路之間,且該閘道器包括:接收模組,係透過該基地台與該核心網路間之一通道接收來自該基地台或核心網路之封包;判斷模組,係判斷來自該基地台之封包是否具有虛擬IP標頭並判斷要轉送至該基地台之封包是否需加上該虛擬IP標頭;以及處理模組,若該判斷模組判斷該封包具有該虛擬IP標頭,則該處理模組自該封包中刪除該虛擬IP標頭並以通道標頭取代該虛擬IP標頭,俾將該封包藉由該通道標頭透過該通道傳送至該核心網路;若該判斷模組判斷該封包不具有該虛擬IP標頭,則該處理模組將該封包透過該通道轉送至該核心網路;若該判斷模組判斷該封包需加上該虛擬IP標頭,則該處理模組查詢一連接映射表以加上該虛擬IP標頭至該封包,並轉送加上該虛擬IP標頭之封包至該基地台;或者,若該判斷模組判斷該封包不需加上該虛擬IP標頭,則該處理模組轉送該封包至該基地台。
本揭露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系統係包括:至 少一基地台;一核心網路;以及一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閘道器,其中,該閘道器係介於該基地台與該核心網路之間。而且,該閘道器包括:接收模組,係透過該基地台與該核心網路間之一通道接收來自該基地台或該核心網路之封包;判斷模組,係判斷來自該基地台之封包是否具有虛擬IP標頭並判斷要轉送至該基地台之封包是否需加上該虛擬IP標頭;以及處理模組,若該判斷模組判斷該封包具有該虛擬IP標頭,則該處理模組自該封包中刪除該虛擬IP標頭並以通道標頭取代該虛擬IP標頭,俾將該封包藉由該通道標頭透過該通道傳送至該核心網路;若該判斷模組判斷該封包不具有該虛擬IP標頭,則該處理模組將該封包透過該通道轉送至該核心網路;若該判斷模組判斷該封包需加上該虛擬IP標頭,則該處理模組查詢一連接映射表以加上該虛擬IP標頭至該封包,並轉送加上該虛擬IP標頭之封包至該基地台;或者,若該判斷模組判斷該封包不需加上該虛擬IP標頭,則該處理模組轉送該封包至該基地台。
本揭露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方法係包括下列步驟:提供至少一基地台、一核心網路與一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閘道器,且該閘道器係介於該基地台與該核心網路之間;於使用者裝置與該核心網路之接取流程中,在該基地台與該核心網路之間建立一通道;令該閘道器透過該通道接收來自該基地台或該核心網路之封包;令該閘道器判斷來自該基地台之封包是否具有虛擬IP標頭 並判斷要轉送至該基地台之封包是否需加上該虛擬IP標頭;以及若判斷該封包具有該虛擬IP標頭,則該閘道器自該封包中刪除該虛擬IP標頭並以通道標頭取代,俾將該封包藉由該通道標頭透過該通道傳送至該核心網路;若判斷該封包不具有該虛擬IP標頭,則該閘道器將該封包透過該通道轉送至該核心網路;若判斷該封包需加上該虛擬IP標頭,則該閘道器查詢一連接映射表以加上該虛擬IP標頭至該封包,並轉送加上該虛擬IP標頭之封包至該基地台;或者,若判斷該封包不需加上該虛擬IP標頭,則該閘道器轉送該封包至該基地台。
由上述內容可知,本揭露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閘道器、系統及方法中,主要是於使用者裝置與核心網路之接取流程中,在基地台與核心網路之間建立一通道,並由閘道器判斷封包是否具有虛擬IP標頭。若有(表示封包來自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使用者裝置),則自該封包中刪除該虛擬IP標頭並以通道標頭取代,俾將該封包藉由該通道標頭透過通道傳送至該核心網路。若無(表示封包來自單一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使用者裝置),則將該封包透過該通道直接轉送至該核心網路,從而無須啟動該閘道器提供額外的服務。
因此,本揭露僅需建立或透過一段通道,即可將該封包從該基地台傳送至該核心網路,而無須將全部的封包皆透過二段通道並啟動該閘道器提供額外的服務以傳送至該核心網路,從而提升使用者裝置之封包之處理效能及傳輸 速率。
1‧‧‧系統
10‧‧‧使用者裝置
10a‧‧‧第一使用者裝置
10b‧‧‧第二使用者裝置
10c‧‧‧第三使用者裝置
20‧‧‧基地台
20a‧‧‧第一基地台
20b‧‧‧第二基地台
30‧‧‧閘道器
31‧‧‧接收模組
32‧‧‧判斷模組
33‧‧‧處理模組
34‧‧‧建立模組
341‧‧‧連接映射表
40‧‧‧核心網路
50‧‧‧內部網路或網際網路
IPa‧‧‧虛擬IP標頭
IPa'‧‧‧卸載標頭
IPe、IPw‧‧‧無線存取標頭
IPte、IPtw‧‧‧通道標頭
LTE、Wi-Fi‧‧‧無線存取介面
OL‧‧‧卸載介面
P‧‧‧封包
S1、S2‧‧‧介面
T、T'‧‧‧通道
S31至S33‧‧‧步驟
第1圖係繪示本揭露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系統及閘道器之基本架構示意圖;第2圖係繪示本揭露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系統及閘道器之實施例示意圖;第3圖係繪示本揭露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系統之序列圖;第4A圖至第4C圖係分別繪示本揭露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系統及方法之第一實施例至第三實施例示意圖,其中,使用者裝置係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以及第4D圖至第4E圖係分別繪示本揭露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系統及方法之第四實施例至第五實施例示意圖,其中,使用者裝置係用於單一無線存取技術服務。
以下藉由特定的具體實施形態說明本揭露之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了解本揭露之其他優點與功效,亦可藉由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形態加以施行或應用。
第1圖係繪示本揭露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系統1及閘道器30之基本架構示意圖。如圖所示,該系統1主要包括至少一基地台20、一閘道器30與一核心網路40,並可連接至內部網路或網際網路50。而且,該基地台20 與該核心網路40係分別使用對方之IP位址進行通訊,以維持各個網路介面(如Wi-Fi介面與LTE介面)之連線的原本通訊協定或連線機制。
該閘道器30係介於該基地台20與該核心網路40之間,並包括一接收模組31、一判斷模組32與一處理模組33。該接收模組31係透過該基地台20與該核心網路40間之一通道T接收來自該基地台20或該核心網路40之封包P。該判斷模組32係判斷來自該基地台20之封包P是否具有虛擬IP標頭(IP位址)IPa,並判斷要轉送至該基地台20之封包P是否需加上虛擬IP標頭IPa。若該判斷模組32判斷該封包P具有該虛擬IP標頭IPa,則該處理模組33自該封包P中刪除該虛擬IP標頭IPa,並以通道標頭(IP位址)IPte(或Iptw)取代,俾將該封包P藉由該通道標頭IPte(或Iptw)透過該通道T傳送至該核心網路40。若該判斷模組32判斷該封包P不具有該虛擬IP標頭IPa,則該處理模組33將該封包P透過該通道T直接轉送(forward)至該核心網路40。若該判斷模組32判斷要轉送至該基地台20之封包P需加上該虛擬IP標頭IPa,則該處理模組33查詢一連接映射表341(見第3圖)以加上該虛擬IP標頭IPa至該封包P,並轉送加上該虛擬IP標頭IPa之封包P至該基地台20。或者,若該判斷模組32判斷要轉送至該基地台20之封包P不需加上該虛擬IP標頭IPa,則該處理模組33轉送該封包P至該基地台20。
該閘道器30可包括一建立模組34,該建立模組34係 建立具有該封包P之虛擬IP標頭IPa與傳出(Outgoing)介面之該連接映射表341(見第3圖),以供該閘道器30自該連接映射表341中查詢該封包P之傳出介面,如S1介面、S2介面或卸載(Offload)介面OL等。
當該閘道器30自該連接映射表341中查出該封包P之傳出介面為S1介面時,該閘道器30之處理模組33自該封包P中刪除該虛擬IP標頭Ipa並以該通道標頭IPte取代,俾將該封包P藉由該通道標頭IPte透過該S1介面之通道T傳送至該核心網路40,請見第4A圖。
又,當該閘道器30自該連接映射表341中查出該封包P之傳出介面為S2介面時,該閘道器30之處理模組33自該封包P中刪除該虛擬IP標頭Ipa並以該通道標頭IPtw取代,俾將該封包P藉由該通道標頭IPtw透過該S2介面之通道T傳送至該核心網路40,請見第4B圖。
再者,當該閘道器30自該連接映射表341中查出該封包P之傳出介面為卸載介面OL時,該閘道器30之處理模組33自該封包P中刪除該虛擬IP標頭IPa並以卸載標頭(IP位址)IPa'(第4C圖)取代,俾將該封包P藉由該卸載標頭IPa'透過該卸載介面OL傳送至內部網路或網際網路50,請見第4C圖。
此外,該系統1可包括一用於該多重無線存取技術(Multi-RAT)服務之使用者裝置10,且該使用者裝置10係依據該封包P之無線存取標頭(IP位址)IPe(或IPw),將該封包P傳送至該基地台20,以由該基地台20自該封包P 中加上S1介面(或S2介面)之該通道標頭IPte(或IPtw),請見第4A圖至第4C圖。
或者,該系統1可包括一用於單一無線存取技術(Single-RAT)服務之使用者裝置10,且該使用者裝置10將該封包P傳送至該基地台20,以由該基地台20自該封包P中加上S1介面(或S2介面)之該通道標頭IPte(或Iptw),請見第4D圖至第4E圖。
第2圖係繪示本揭露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系統1及閘道器30之實施例示意圖,請一併參閱上述第1圖。如圖所示,該使用者裝置10可為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Multi-RAT)服務之第一使用者裝置10a、用於單一無線存取技術(Single-RAT)服務之第二使用者裝置10b或第三使用者裝置10c,且該使用者裝置10可為行動裝置(如行動電話或智慧型手機)、或可攜式電腦(如平板電腦)等。該基地台20可為如小型細胞基地台之第一基地台20a、或如存取點基地台之第二基地台20b。該核心網路40可為移動性管理實體(MME)、移動交換中心(MSC)、媒體閘道器(MGW)、服務閘道器(S-GW)、封包資料網路(PDN)閘道器(P-GW)、服務通用封包無線電服務(GPRS)支援節點(SGSN)、閘道GPRS支援節點(GGSN)操作與維護(O&M)系統、代理伺服器、或獨立功能實體等。惟,本揭露並不以此為限。
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0a可將封包P透過至少二無線存取介面之其中一者(如LTE介面或Wi-Fi介面)傳送至該第 一基地台20a(或第二基地台20b),以由該第一基地台20a(或第二基地台20b)將該封包P透過S1介面(或S2介面)之通道T傳送至閘道器30進行頻寬聚合,再由該閘道器30查詢下述第3圖之連接映射表341之傳出介面,俾將該封包P透過該S1介面(或S2介面)之通道T傳送至核心網路40,或將該封包P透過卸載介面OL傳送至內部網路或網際網路50,請見第4A圖至第4C圖。
又,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0b(或第三使用者裝置10c)僅能將該封包P透過一無線存取介面(如LTE介面或Wi-Fi介面)傳送至該第一基地台20a(或第二基地台20b),以由該第一基地台20a(或第二基地台20b)將該封包P透過S1介面(或S2介面)之通道T直接轉送至該核心網路40,請見第4D圖至第4E圖。
第3圖係繪示本揭露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系統1之序列圖,請一併參閱上述第1圖至第2圖。在第3圖之步驟S31中,先於使用者裝置10(第一使用者裝置10a)、基地台20、閘道器30、核心網路40、內部網路或網際網路50之間,建立LTE連接(S1介面)及Wi-Fi連接(S2介面或卸載介面OL)。
接著,在第3圖之步驟S32中,令該使用者裝置10將其連接要求(Attach Request)透過該基地台20傳送至該閘道器30。繼之,由該閘道器30映射LTE介面及Wi-Fi介面之連接為一虛擬連接,並指派虛擬IP標頭IPa至該虛擬連接,且設定該使用者裝置10之封包P之傳出介面(如S1 介面、S2介面或卸載介面OL),藉此使該閘道器30建立一具有該封包P之虛擬IP標頭IPa與傳出介面之連接映射表341。
然後,在第3圖之步驟S33中,於該閘道器30建立完成該連接映射表341後,令該閘道器30將其連接回應(Attach Response)透過該基地台20傳送至該使用者裝置10,並由該使用者裝置10接收來自該閘道器30之虛擬IP標頭IPa,再自該封包P中加上該虛擬IP標頭IPa。
第4A圖至4C圖係分別繪示本揭露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系統1及方法之第一實施例至第三實施例示意圖,其中,第一使用者裝置10a係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Multi-RAT)服務。
如第4A圖與上述第1圖至第3圖所示,本揭露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系統1及方法可如下所述:
(1)先提供一包括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0a、第一基地台20a(如小型細胞基地台)、第二基地台20b(如存取點基地台)、閘道器30與核心網路40之系統1,且該閘道器30係介於該第一基地台20a(第二基地台20b)與該核心網路40之間。
(2)於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0a與該核心網路40之接取流程中,令該第一基地台20a(第二基地台20b)建立一通道T於該第一基地台20a(第二基地台20b)與該核心網路40之間,並令該閘道器30建立一具有該封包P之虛擬IP標頭IPa與傳出介面之連接映射表341(見第3圖)。
(3)令該第一使用者裝置10a自封包P中加上來自該閘道器30之虛擬IP標頭IPa,並依據該封包P之無線存取標頭IPe(或IPw)將該封包P透過無線存取介面LTE(或Wi-Fi)傳送至第一基地台20a(或第二基地台20b)。
(4)令該第一基地台20a(或第二基地台20b)自該封包P中加上通道標頭IPte(或IPtw),並將該封包P透過S1介面(或S2介面)之通道T傳送至該閘道器30,以供該閘道器30對該封包P進行頻寬聚合。
(5)令該閘道器30之判斷模組32判斷該封包P是否具有虛擬IP標頭IPa。若該判斷模組32判斷該封包P具有該虛擬IP標頭IPa,則該閘道器30之處理模組33自該封包P中刪除該虛擬IP標頭IPa。同時,該閘道器30自該連接映射表341中查出該封包P之傳出介面為S1介面,故該閘道器30會將該封包P透過該S1介面之通道T傳送至該核心網路40。
詳言之,當該閘道器30之接收模組31透過該S1介面之通道T接收來自該第一基地台20a之封包P時,該閘道器30之處理模組33自該封包P中刪除該虛擬IP標頭IPa,俾將該封包P透過該S1介面之通道T傳送至該核心網路40。
又,當該閘道器30之接收模組31透過S2介面之通道T接收來自該第二基地台20b之封包P時,該閘道器30之處理模組33自該封包P中刪除該虛擬IP標頭IPa,並以該通道標頭IPte取代該封包P之通道標頭IPtw及無線存取標 頭IPw,俾將該封包P透過該S1介面之通道T傳送至該核心網路40。
在第4B圖之第二實施例中,本揭露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系統1及方法係大致相同於上述第4A圖之第一實施例,其主要差異如下:第4B圖之閘道器30係自該連接映射表341中查出該封包P之傳出介面為S2介面,故該閘道器30會將該封包P透過該S2介面之通道T傳送至該核心網路40。
詳言之,當該閘道器30之接收模組31透過該S2介面之通道T接收來自該第二基地台20b之封包P時,該閘道器30之處理模組33自該封包P中刪除該虛擬IP標頭IPa,俾將該封包P透過該S2介面之通道T傳送至該核心網路40。
又,當該閘道器30之接收模組31透過S1介面之通道T接收來自該第一基地台20a之封包P時,該閘道器30之處理模組33自該封包P中刪除該虛擬IP標頭IPa,並以該通道標頭IPtw取代該封包P之通道標頭IPte及無線存取標頭IPe,俾將該封包P透過該S2介面之通道T傳送至該核心網路40。
在第4C圖之第三實施例中,本揭露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系統1及方法係大致相同於上述第4A圖之第一實施例,其主要差異如下:第4C圖之閘道器30係自該連接映射表341中查出該封包P之傳出介面為卸載介面OL,故該閘道器30會將該 封包P透過該卸載介面OL傳送至內部網路或網際網路50。
詳言之,當該閘道器30之接收模組31透過S1介面之通道T'接收來自該第一基地台20a之封包P時,該閘道器30之處理模組33自該封包P中刪除該虛擬IP標頭IPa,並以卸載標頭IPa'取代該封包P之通道標頭IPte及無線存取標頭IPe,俾將該封包P透過該卸載介面OL傳送至該內部網路或網際網路50。
又,當該閘道器30之接收模組31透過S2介面之通道T'接收來自該第二基地台20b之封包P時,該閘道器30之處理模組33自該封包P中刪除該虛擬IP標頭IPa,並以該卸載標頭IPa'取代該封包P之通道標頭IPtw及無線存取標頭IPw,俾將該封包P透過該卸載介面OL傳送至該內部網路或網際網路50。
第4D圖至第4E圖係分別繪示本揭露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系統1及方法之第四實施例至第五實施例示意圖,其中,第二使用者裝置10b與第三使用者裝置10c均用於單一無線存取技術(Single-RAT)服務。
如第4D圖與上述第1圖至第3圖所示,本揭露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系統1及方法可如下所述:
(1)先提供一包括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0b、第一基地台20a(如小型細胞基地台)、閘道器30與核心網路40之系統1,且該閘道器30係介於該第一基地台20a與該核心網路40之間。
(2)於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0b與該核心網路40之接取 流程中,令該第一基地台20a建立一通道T於該第一基地台20a與該核心網路40之間。
(3)令該第二使用者裝置10b將該封包P透過無線存取介面LTE傳送至該第一基地台20a。
(4)令該第一基地台20a自該封包P中加上通道標頭IPte,並將該封包P透過S1介面之通道T傳送至該閘道器30。
(5)令該閘道器30之判斷模組32判斷該封包P是否具有虛擬IP標頭IPa。若該判斷模組32判斷該封包P不具有該虛擬IP標頭IPa,則該閘道器30之處理模組33將該封包P透過該S1介面之通道T直接轉送至該核心網路40。
如第4E圖與上述第1圖至第3圖所示,本揭露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系統1及方法可如下所述:
(1)先提供一包括該第三使用者裝置10c、第二基地台20b(如存取點基地台)、閘道器30與核心網路40之系統1,且該閘道器30係介於該第二基地台20b與該核心網路40之間。
(2)於該三使用者裝置10c與該核心網路40之接取流程中,令該第二基地台20b建立一通道T於該第二基地台20b與該核心網路40之間。
(3)令該第三使用者裝置10c將該封包P透過無線存取介面Wi-Fi傳送至該第二基地台20b。
(4)令該第二基地台20b自該封包P中加上通道標頭IPtw,並將該封包P透過S2介面之通道T傳送至該閘道器 30。
(5)令該閘道器30之判斷模組32判斷該封包P是否具有虛擬IP標頭IPa。若該判斷模組32判斷該封包P不具有該虛擬IP標頭IPa,則該閘道器30之處理模組33將該封包P透過該S2介面之通道T直接轉送至該核心網路40。
最後,要說明的是,由該核心網路40傳送至該使用者裝置10之封包P亦可以與上述反向的步驟執行之,故在此不加以贅述。
由上述內容可知,本揭露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閘道器、系統及方法中,主要是於使用者裝置與核心網路之接取流程中,在基地台與核心網路之間建立一通道,並由閘道器判斷封包是否具有虛擬IP標頭。若有(表示封包來自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使用者裝置),則自該封包中刪除該虛擬IP標頭並以通道標頭取代,俾將該封包藉由該通道標頭透過通道傳送至該核心網路。若無(表示封包來自單一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使用者裝置),則將該封包透過該通道直接轉送至該核心網路,從而無須啟動該閘道器提供額外的服務。
因此,本揭露僅需建立或透過一段通道,即可將該封包從該基地台傳送至該核心網路,而無須將全部的封包皆透過二段通道並啟動該閘道器提供額外的服務以傳送至該核心網路,從而提升使用者裝置之封包之處理效能及傳輸速率。
上述實施形態僅例示性說明本揭露之原理、特點及其 功效,並非用以限制本揭露之可實施範疇,任何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揭露之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形態進行修飾與改變。任何運用本揭露所揭示內容而完成之等效改變及修飾,均仍應為下述之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因此,本揭露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申請專利範圍所列。
1‧‧‧系統
10‧‧‧使用者裝置
20‧‧‧基地台
30‧‧‧閘道器
31‧‧‧接收模組
32‧‧‧判斷模組
33‧‧‧處理模組
34‧‧‧建立模組
341‧‧‧連接映射表
40‧‧‧核心網路
50‧‧‧內部網路或網際網路
IPa‧‧‧虛擬IP標頭
IPte、IPtw‧‧‧通道標頭
OL‧‧‧卸載介面
P‧‧‧封包
S1、S2‧‧‧介面
T‧‧‧通道

Claims (15)

  1. 一種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閘道器,其介於至少一基地台與一核心網路之間,該閘道器包括:接收模組,係透過該基地台與該核心網路間之一通道接收來自該基地台或該核心網路之封包;判斷模組,係判斷來自該基地台之封包是否具有虛擬IP標頭並判斷要轉送至該基地台之封包是否需加上該虛擬IP標頭;以及處理模組,若該判斷模組判斷該封包具有該虛擬IP標頭,則該處理模組自該封包中刪除該虛擬IP標頭並以通道標頭取代該虛擬IP標頭,俾將該封包藉由該通道標頭透過該通道傳送至該核心網路;若該判斷模組判斷該封包不具有該虛擬IP標頭,則該處理模組將該封包透過該通道轉送至該核心網路;若該判斷模組判斷該封包需加上該虛擬IP標頭,則該處理模組查詢一連接映射表以加上該虛擬IP標頭至該封包,並轉送加上該虛擬IP標頭之封包至該基地台;或者,若該判斷模組判斷該封包不需加上該虛擬IP標頭,則該處理模組轉送該封包至該基地台。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閘道器,其中,該閘道器更包括建立模組,其係建立具有該封包之虛擬IP標頭與傳出介面之該連接映射表,以供該閘道器自該連接映射表中查詢該封包之傳出介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閘道器,其中,當該閘 道器自該連接映射表中查出該封包之傳出介面為S1介面或S2介面時,該閘道器之處理模組自該封包中刪除該虛擬IP標頭並以該通道標頭取代,俾將該封包藉由該通道標頭透過該S1介面或S2介面之該通道傳送至該核心網路。
  4. 一種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系統,其包括:至少一基地台;一核心網路;以及一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閘道器,該閘道器係介於該基地台與該核心網路之間,且該閘道器包括:接收模組,係透過該基地台與該核心網路間之一通道接收來自該基地台或該核心網路之封包;判斷模組,係判斷來自該基地台之封包是否具有虛擬IP標頭並判斷要轉送至該基地台之封包是否需加上該虛擬IP標頭;以及處理模組,若該判斷模組判斷該封包具有該虛擬IP標頭,則該處理模組自該封包中刪除該虛擬IP標頭並以通道標頭取代該虛擬IP標頭,俾將該封包藉由該通道標頭透過該通道傳送至該核心網路;若該判斷模組判斷該封包不具有該虛擬IP標頭,則該處理模組將該封包透過該通道轉送至該核心網路;若該判斷模組判斷該封包需加上該 虛擬IP標頭,則該處理模組查詢一連接映射表以加上該虛擬IP標頭至該封包,並轉送加上該虛擬IP標頭之封包至該基地台;或者,若該判斷模組判斷該封包不需加上該虛擬IP標頭,則該處理模組轉送該封包至該基地台。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系統,其中,該閘道器更包括建立模組,其係建立具有該封包之虛擬IP標頭與傳出介面之該連接映射表,以供該閘道器自該連接映射表中查詢該封包之傳出介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系統,其中,當該閘道器自該連接映射表中查出該封包之傳出介面為S1介面或S2介面時,該閘道器之處理模組自該封包中刪除該虛擬IP標頭並以該通道標頭取代,俾將該封包藉由該通道標頭透過該S1介面或S2介面之該通道傳送至該核心網路。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系統,更包括一用於該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使用者裝置,且該使用者裝置依據該封包之無線存取標頭將該封包傳送至該基地台,以由該基地台自該封包中加上S1介面或S2介面之該通道標頭。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系統,其中,該使用者裝置係透過該基地台要求該閘道器建立具有該封包之虛擬IP標頭與傳出介面之該連接映射表,且於建立完成該連接映射表後,該閘道器透過該基地台回應該要求 予該使用者裝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系統,更包括一用於單一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使用者裝置,且該使用者裝置將該封包傳送至該基地台,以由該基地台自該封包中加上S1介面或S2介面之該通道標頭。
  10. 一種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驟:提供至少一基地台、一核心網路與一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閘道器,且該閘道器係介於該基地台與該核心網路之間;於使用者裝置與該核心網路之接取流程中,在該基地台與該核心網路之間建立一通道;令該閘道器透過該通道接收來自該基地台或該核心網路之封包;令該閘道器判斷來自該基地台之封包是否具有虛擬IP標頭並判斷要轉送至該基地台之封包是否需加上該虛擬IP標頭;以及若判斷該封包具有該虛擬IP標頭,則該閘道器自該封包中刪除該虛擬IP標頭並以通道標頭取代該虛擬IP標頭,俾將該封包藉由該通道標頭透過該通道傳送至該核心網路;若判斷該封包不具有該虛擬IP標頭,則該閘道器將該封包透過該通道轉送至該核心網路;若判斷該封包需加上該虛擬IP標頭,則該閘道器查詢一連接映射表以加上該虛擬IP標頭至該封包,並轉送 加上該虛擬IP標頭之封包至該基地台;或者,若判斷該封包不需加上該虛擬IP標頭,則該閘道器轉送該封包至該基地台。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方法,更包括令該閘道器建立具有該封包之虛擬IP標頭與傳出介面之該連接映射表,以供該閘道器自該連接映射表中查詢該封包之傳出介面。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當該閘道器自該連接映射表中查出該封包之傳出介面為S1介面或S2介面時,該閘道器之處理模組自該封包中刪除該虛擬IP標頭並以該通道標頭取代,俾將該封包藉由該通道標頭透過該S1介面或S2介面之該通道傳送至該核心網路。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方法,更包括:提供一用於該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使用者裝置;令該使用者裝置依據該封包之無線存取標頭將該封包傳送至該基地台;以及令該基地台自該封包中加上S1介面或S2介面之該通道標頭。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使用者裝置係透過該基地台要求該閘道器建立具有該封包之虛擬IP標頭與傳出介面之該連接映射表,且於建立完成該連接映射表後,該閘道器透過該基地台回應該要 求予該使用者裝置。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方法,更包括:提供一用於單一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使用者裝置;令該使用者裝置將該封包傳送至該基地台;以及令該基地台自該封包中加上S1介面或S2介面之該通道標頭。
TW105103480A 2015-10-14 2016-02-03 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閘道器、系統及方法 TWI6161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04133657 2015-10-14
TW104133657 2015-10-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4485A TW201714485A (en) 2017-04-16
TWI616113B true TWI616113B (zh) 2018-02-21

Family

ID=58524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3480A TWI616113B (zh) 2015-10-14 2016-02-03 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閘道器、系統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94177B2 (zh)
CN (1) CN106604323B (zh)
TW (1) TWI6161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77828B2 (en) * 2019-03-15 2022-10-18 Parallel Wireless, Inc. Multi-UE and multi-message support in tunnel management message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06448A1 (en) * 2010-07-09 2012-01-12 Stok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working a wlan into a wwan for session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US20150181459A1 (en) * 2013-09-25 2015-06-25 Jing Zhu End-to-end (e2e) tunneling for 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y (multi-rat)
US20150201442A1 (en) * 2014-01-13 2015-07-16 Electronics &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s of ensuring network continuity performed at local gateway, fixed gateway, and network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32269B (en) * 1997-06-10 1998-05-21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Integrated system of peripheral devices of wireless network
US7130625B2 (en) * 2002-07-01 2006-10-31 3Com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universal wireless access gateway
US7499451B2 (en) * 2003-02-20 2009-03-03 Fujitsu Limited Computer node, cluster system, cluster managing method, and cluster managing program
JP2007259365A (ja) * 2006-03-27 2007-10-04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ルーティング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TWI377813B (en) 2006-11-24 2012-11-21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Apparatus,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transnitting data via a plurality of network interfaces
US8726007B2 (en) * 2009-03-31 2014-05-13 Novell, Inc. Techniques for packet processing with removal of IP layer routing dependencies
US8792408B2 (en) * 2009-06-18 2014-07-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Backhaul header compression
TW201145914A (en) 2009-12-04 2011-12-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Bandwidth management for a converged gateway in a hybrid network
CN102075594B (zh) * 2011-01-30 2016-03-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环境的识别方法、接入方法和基站
WO2012122170A1 (en) 2011-03-07 2012-09-1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y operation
US8767625B2 (en) 2011-03-18 2014-07-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concurrent bandwidth aggregation using a second path on a second wireless network that utilizes the packet core network of a first path on a first wireless network
US8848640B2 (en) 2011-05-06 2014-09-3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andwidth aggregation for IP flow
US9537633B2 (en) 2011-07-29 2017-0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ggregating carriers of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06448A1 (en) * 2010-07-09 2012-01-12 Stok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working a wlan into a wwan for session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US20150181459A1 (en) * 2013-09-25 2015-06-25 Jing Zhu End-to-end (e2e) tunneling for 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y (multi-rat)
US20150201442A1 (en) * 2014-01-13 2015-07-16 Electronics &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s of ensuring network continuity performed at local gateway, fixed gateway, and network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794177B2 (en) 2017-10-17
US20170111276A1 (en) 2017-04-20
CN106604323B (zh) 2020-03-17
TW201714485A (en) 2017-04-16
CN106604323A (zh) 2017-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21954B1 (ko) 통신 방법 및 시스템, 액세스 네트워크 장치, 및 애플리케이션 서버
CN106488508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356294B2 (en)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5491617A (zh) 一种支持业务本地分流的方法及基站子系统
WO2017028289A1 (zh) 一种网络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WO2018195829A1 (zh) 重定向的方法、控制面网元、聚合用户面网元、内容服务器和终端设备
WO201815435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pturing user or user equipment parameters in a 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 system
WO2015010487A1 (zh) 分流数据传输方法、传输设备、系统以及用户终端
US9949176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WO2016000151A1 (zh) 视频分发方法、设备和系统
EP2850912B1 (en) Efficient distribution of signaling messages in a mobility access gateway or local mobility anchor
WO2017088550A1 (zh) 一种终端接入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TW202013936A (zh) 無線通訊方法和通訊設備
WO2017008701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WO2018223645A1 (zh) 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和网关
TWI616113B (zh) 用於多重無線存取技術服務之閘道器、系統及方法
WO2018045515A1 (zh) 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及相关装置
KR102003739B1 (ko) 액세스 노드에 의한 애플리케이션 호스팅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006359A1 (zh) 一种本地网关之间建立隧道的方法及网关
CN102282886B (zh) 一种实现语音业务的方法、移动终端、装置和系统
WO2017157255A1 (zh) 基于本地卸载的数据侦听方法和装置
TWI701925B (zh) 邊緣運算網路服務提供方法
WO2017193344A1 (zh) 访问资源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TWI520634B (zh) 資料流量卸載方法與系統
WO2015013883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