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11446B - 發光按鍵 - Google Patents

發光按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11446B
TWI611446B TW104144559A TW104144559A TWI611446B TW I611446 B TWI611446 B TW I611446B TW 104144559 A TW104144559 A TW 104144559A TW 104144559 A TW104144559 A TW 104144559A TW I611446 B TWI611446 B TW I61144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keycap
circuit board
bottom plate
elastic bod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44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24140A (zh
Inventor
何信政
許文明
劉信鴻
陳志宏
丁育卿
葉亮達
Original Assignee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1445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11446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24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41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14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1446B/zh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種發光按鍵,係用於發光鍵盤中,乃在透光鍵帽下方側邊設置光源,光源所發出的光線會藉由所屬透光鍵帽的鍵帽連結機構或彈性體,被漫反射或被散射到所屬透光鍵帽的透光區域,如此,透光鍵帽的透光區域能夠均勻透光,因而發光鍵盤毋須設置習知的背光模組,因而可大幅降低發光鍵盤的整體厚度。

Description

發光按鍵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發光按鍵,詳而言之,係關於一種在透光鍵帽下方側邊設置光源的發光按鍵。
由於發光鍵盤的逐漸普及,使用者對於發光鍵盤透光區域的透光要求也愈趨嚴格,因此,目前發光鍵盤會設置背光模組,該背光模組內含少於15顆的LED光源和一片導光板(light guide),利用導光板接收這些LED光源所發出的光線,並將光線傳導至發光鍵盤上每顆透光鍵帽下方,再利用導光板上的散射點萃取,向上方釋出光線到每顆透光鍵帽的透光區域。
然,背光模組的設置會導致發光鍵盤的整體厚度無法降低,且背光模組常會因為光源和不同顆按鍵間距離差異太大,使得發光鍵盤上每顆透光鍵帽的透光效果明亮度顯著不一致,例如:離光源較近的鍵帽透光區域十分明亮,而離光源較遠的鍵盤四週的鍵帽透光區域十分黯淡。因此,光源要提供足夠的光能,使所發出的光線能夠透過導光板傳導到距離光源較遠處的透光鍵帽下方,使距離光源較遠處的鍵帽透光區還能維持足夠的明亮度,如此導致光源所需的電力與硬體規格無法降低。
是以,如何改良發光鍵盤結構,以解決背光模組所衍生的上述種種問題,遂為現在業界所關注的技術議題。
鑒於上述先前技術之缺點,本發明係提供一種發光按鍵,係包括透光鍵帽、底板、鍵帽連結機構、彈性體、光源電路板以及開關電路板。透光鍵帽具有透光區域。底板具有第一面與第二面。鍵帽連結機構係設置於底板的第一面,以對透光鍵帽提供支撐,俾令透光鍵帽得沿著預定路徑相對底板運動。
彈性體係設置於底板與透光鍵帽之間,以對透光鍵帽提供頂撐力。光源電路板具有對應透光鍵帽的至少一光源,光源發出光線,光線照射範圍係涵蓋彈性體,光線具有行進到彈性體的第一部分光線與第二部分光線。第一部分光線係得藉由彈性體表面,而被漫反射到透光區域。第二部分光線係得穿透彈性體,而被散射到透光區域。開關電路板具有開關,透光鍵帽得透過彈性體觸發開關,而使開關電路板產生一觸發訊號。
另外,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發光按鍵,係包括透光鍵帽、底板、鍵帽連結機構、彈性體、光源電路板以及開關電路板。透光鍵帽具有透光區域。 鍵帽連結機構包含第一支臂、第二支臂與轉動軸。第一、第二支臂係繞著轉動軸轉動。鍵帽連結機構係設置於底板與透光鍵帽之間,以對透光鍵帽提供支撐,俾令透光鍵帽得沿著預定路徑相對底板運動。彈性體係設置於底板與透光鍵帽之間,以對透光鍵帽提供頂撐力。光源電路板具有對應透光鍵帽的至少一光源,光源設置於第一支臂下端外側,且光源具有朝向彈性體的發光面,而發光面與轉動軸延伸方向的夾角係小於45度,使發光面所發出的光線得經由第一、第二 支臂的隔開空間行進到彈性體。開關電路板具有開關,透光鍵帽得透過彈性體觸發開關,而使開關電路板產生觸發訊號。
再者,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發光按鍵,係包括透光鍵帽、底板、鍵帽連結機構、彈性體、反射體、光源電路板以及開關電路板。透光鍵帽具有透光區域。鍵帽連結機構包含第一支臂、第二支臂與轉動軸。第一、第二支臂係繞著轉動軸轉動。鍵帽連結機構係設置於底板與透光鍵帽之間,以對透光鍵帽提供支撐,俾令透光鍵帽得沿著預定路徑相對底板運動。彈性體係設置於底板與透光鍵帽之間,以對透光鍵帽提供頂撐力。反射體設置於第一支臂下端外側並具有反射表面。光源電路板具有對應透光鍵帽的至少一光源,光源具有朝向反射體的發光面,發光面係發出光線,光線係先到達反射表面,而後經由反射表面的反射,而提供行進到彈性體的光線。反射表面與轉動軸延伸方向的夾角係小於45度,使發光面所發出的光線得經由第一、第二支臂的隔開空間行進到彈性體。開關電路板具有開關,透光鍵帽得透過彈性體觸發開關,而使開關電路板產生觸發訊號。
相較於習知技術,本發明發光按鍵係用於發光鍵盤中,乃對透光鍵帽提供專屬的光源,在透光鍵帽下方側邊設置光源,光源可發出照射範圍涵蓋所屬透光鍵帽的鍵帽連結機構或彈性體的光線,所述光線可藉由鍵帽連結機構或彈性體的材質特性,被漫反射或被散射到所屬透光鍵帽的透光區域,如此,運用複數顆本發明發光按鍵的發光鍵盤,其上每顆透光鍵帽的透光區域能夠均勻透光,而毋須設置習知發光鍵盤的導光板背光模組,藉以解決習知背光模組所衍生的上述種種問題,以降低發光鍵盤的整體厚度;且避免設置高亮度光源, 可大幅降低整個發光鍵盤光源的電能消耗量,讓使用本發明發光按鍵的筆記型電腦有更長的電池續航力時間。
1‧‧‧發光按鍵
11‧‧‧透光鍵帽
111‧‧‧透光區域
121‧‧‧底板
1211‧‧‧第一面
1212‧‧‧第二面
1213‧‧‧底板破孔
12131‧‧‧第一側邊
12132‧‧‧第二側邊
12133‧‧‧第三側邊
12134‧‧‧第四側邊
1214‧‧‧卡勾
122‧‧‧鍵帽連結機構
1221‧‧‧第一支臂
1222‧‧‧第二支臂
1223‧‧‧轉動軸
123‧‧‧彈性體
13‧‧‧光源電路板
131‧‧‧光源
1311‧‧‧發光面
133‧‧‧光源電路板破孔
14‧‧‧開關電路板
141‧‧‧開關
142‧‧‧開關電路板破孔
15‧‧‧反射體
151‧‧‧反射表面
16‧‧‧防水層
17‧‧‧光線行進區域
R1‧‧‧第一部分光線
R2‧‧‧第二部分光線
R3‧‧‧第三部分光線
R4‧‧‧第四部分光線
R5‧‧‧第五部分光線
S1‧‧‧穿設空間
S2‧‧‧隔開空間
圖1,係運用複數顆本發明發光按鍵的鍵盤之光源電路板的示意圖。
圖2,係本發明發光按鍵的立體圖。
圖2-1,係圖2所示發光按鍵的上視圖。
圖3,係圖2所示發光按鍵的分解圖。
圖4,係圖2-1所示發光按鍵中沿BB線段截切的截面圖。
圖4-1,係圖4所示發光按鍵的簡化截面示意圖。
圖4-2,係圖4所示發光按鍵的簡化截面示意圖。
圖5,係圖2-1所示發光按鍵中沿CC線段截切的截面圖。
圖6,係本發明發光按鍵實的立體圖。
圖6-1,係圖6所示發光按鍵的上視圖。
圖7,係圖6所示發光按鍵的分解圖。
圖8,係圖6-1所示發光按鍵中沿DD線段截切的截面圖。
圖8-1,係圖8所示發光按鍵的簡化截面示意圖。
圖8-2,係圖8所示發光按鍵的簡化截面示意圖。
圖9,係圖6-1所示發光按鍵中沿EE線段截切的截面圖。
圖10,係本發明發光按鍵之第一實施例的簡化截面圖。
圖11,係本發明發光按鍵之第二實施例的簡化截面圖。
圖12,係本發明發光按鍵之第三實施例的簡化截面圖。
圖13,係本發明發光按鍵之第四實施例的簡化截面圖。
圖14,係本發明發光按鍵之第五實施例的簡化截面圖。
圖15,係本發明發光按鍵之第六實施例的簡化截面圖。
圖16,係本發明發光按鍵中發光面與轉動軸延伸方向的示意圖。
圖17,係本發明發光按鍵中發光面與轉動軸延伸方向的示意圖。
圖18,係本發明發光按鍵中反射表面與轉動軸延伸方向的示意圖。
圖19,係本發明發光按鍵中反射表面與轉動軸延伸方向的示意圖。
以下內容將搭配圖式,藉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之技術內容,熟悉此技術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明之其他優點與功效。本發明亦可藉由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亦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背離本發明之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與變更。尤其是,於圖式中各個元件的比例關係及相對位置僅具示範性用途,並非代表本發明實施的實際狀況。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發光按鍵,係可用於發光鍵盤,乃對透光鍵帽提供專屬的光源,在透光鍵帽下方側邊設置光源,藉以省略背光模組的設置,而降低發光鍵盤的整體厚度。另外,由於光源毋須照射多顆透光鍵帽,因而光源所需的電力與硬體規格毋須太高,如此,可大幅提高發光鍵盤的競爭力。
針對本發明發光按鍵主要的技術思想,於下係結合圖1至圖19的內容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運用複數顆本發明發光按鍵1的鍵盤具有光源電路板13,光源電路板13係可涵蓋整個鍵盤的大部分區域,且光源電路板13對應於每一個發光按鍵1的設置處,設置有光源電路板破孔133,用以供鍵帽連結機構122貫穿。另外,光源電路板13於每一個光源電路板破孔133周緣處還設置有至少一光源131,用以對透光鍵帽11提供光線。如稍後圖16所示,光源131出光面1311較佳係平行於對應的鍵帽連結機構122轉軸。因此,在圖1所示的光源電路板13中,一部分的光源131係設置在光源電路板破孔133的下緣,以因應鍵帽連結機構122中左右延伸的轉軸;另一部分的光源131係設置在光源電路板破孔133的左緣或右緣,以因應鍵帽連結機構122中上下延伸的轉軸。然,應說明的是,本發明的光源131應該避免設置在光源電路板破孔133的上緣,如此能避免光源131的出光面直接向使用者的眼睛出光,避免使用者意外地觀看到強光。
如圖2至圖8所示,本發明的發光按鍵1包括:透光鍵帽11、底板121、鍵帽連結機構122、彈性體(elastic member)123、光源電路板13以及開關電路板14。光源131所發出的光線的照射範圍係涵蓋彈性體123或鍵帽連結機構122。開關電路板14具有開關141,彈性體123黏貼在開關電路板14上表面,且彈性體123覆蓋在開關141上方。透光鍵帽11具有透光區域111,用以透出光線而顯示透光鍵帽11所代表的字符。底板121具有第一面1211與第二面1212。鍵帽連結機構122可為剪刀結構(scissors structure),係設置於底板121的第一面1211,而位於底板121與透光鍵帽11之間,以對透光鍵帽11提供支撐,俾令透光鍵帽11能夠沿著預定路徑相對底板121進行往復運動。底板121具有複數個卡勾1214,用以 連接鍵帽連結機構122。複數個卡勾1214係由底板121的本體向上彎折後而形成,且複數個卡勾1214向上彎折後係在底板121的本體形成底板破孔1213的一部分。
彈性體123可為橡膠圓頂體(rubber dome),係設置於底板121與透光鍵帽11之間,以對透光鍵帽11提供頂撐力。透光鍵帽11能夠對彈性體123施加按壓力,使彈性體123受壓變形而觸發開關141,讓開關電路板14產生觸發訊號。
另外,底板121為了連接鍵帽連結機構122,底板121上需設置複數個卡勾,這些卡勾係可透過沖壓方式,在底板121上裁減出卡勾的基本構造後,再將底板121裁剪後的部分材料向上彎折後而形成。底板121在製作卡勾後會留下多個貫穿孔,這些貫穿孔包含有可用於容納光源131的底板破孔1213。光源131的出光能夠經由底板破孔1213無阻礙地照向彈性體123或鍵帽連結機構122。
另外,本發明發光按鍵的最下方還可設置防水層16,其中,防水層16係貼附於底板121的第二面1212,以密封底板121的所有貫穿孔(包含底板破孔1213),如此位於底板121下方的液體,將無法穿過貫穿孔而滲入損壞上方的開關電路板14。
本發明發光按鍵的組成構件的順序可進行調整,如下說明:
如圖12、圖13所示的實施例,本發明發光按鍵1的底部結構由上而下係依序為開關電路板14、底板121與光源電路板13。於此些實施例中,開關電路板14與底板121具有位置對應的開關電路板破孔142、底板破孔1213,以至少形成一穿設空間S1,光源131設置於光源電路板13上表面且向上延伸而被設置 於穿設空間S1中。光源電路板13係完整且未破孔,可提供防止水滲入底板121貫穿孔(含底板破孔1213)的功效,以取代防水層16,而省略防水層16的設置。
如圖4-1、圖4-2、圖10、圖14所示的實施例,本發明發光按鍵1的底部結構由上而下係依序為光源電路板13、開關電路板14、底板121與防水層16。於圖4-1的實施例中,開關電路板14與底板121具有位置對應的開關電路板破孔142、底板破孔1213,以至少形成一穿設空間S1,光源131設置於光源電路板13的下表面且向下延伸,而被設置於穿設空間S1中。再者,底板破孔1213、光源電路板破孔133與開關電路板破孔142三者係連通而構成光線行進區域17,光線行進區域17係位於光源131與彈性體123之間,俾讓光線能自光源131直線行進到彈性體123。於圖10、圖14的實施例中,光源131設置於光源電路板13的上表面且向上延伸。
如圖8-1、圖8-2、圖11、圖15所示的實施例,本發明發光按鍵1的底部結構由上而下係依序為開關電路板14、光源電路板13、底板121與防水層16。於圖8-1、圖8-2的實施例中,底板121具有底板破孔1213,以至少形成一穿設空間S1,光源131設置於光源電路板13下表面且向下延伸,而被設置於穿設空間S1中。於圖11、圖15的實施例中,開關電路板14具有開關電路板破孔142,以至少形成一穿設空間S1,光源131設置於光源電路板13上表面且向上延伸,而被設置於穿設空間S1中。
如圖4-1、圖8-1所示,光源131的發光面1311係為右方的垂直側表面,因此發光面1311係朝向鍵帽連結機構122與彈性體123,發光面1311所發出光線包含第一部分光線R1與第二部分光線R2。第一部分光線R1係得到達彈性體123的表面,藉由彈性體123的表面特性,而被漫反射(diffuse reflection)到透光 鍵帽11的透光區域111。彈性體123一般係由半透明淺色材質製成,如此第二部分光線R2係得進入彈性體123,藉由彈性體123的材料特性,穿透彈性體123而被散射(scattering)到透光鍵帽11的透光區域111。
較佳地,發光面1311的中央係對正於彈性體123側邊的中央部位,如此可讓彈性體123更均勻地漫反射第一部分光線R1與散射第二部分光線R2。
更具體而言,如圖16、圖17所示,鍵帽連結機構122係為剪刀腳支撐結構,所述剪刀腳支撐結構係包含第一支臂1221、第二支臂1222與轉動軸1223。第一、第二支臂1221、1222係得繞著轉動軸1223轉動且具有隔開空間S2。 光源131設置於第一支臂1221下端外側。於圖16中,發光面1311係朝平行轉動軸1223的方向延伸,使第一、第二部分光線R1、R2得經由隔開空間S2行進到彈性體123,但不以此為限,於圖17中,發光面1311與該轉動軸1223延伸方向的夾角係小於45度,如此亦能使發光面1311所發出的光線得不受到第一、第二支臂1221、1222的干擾,經由第一、第二支臂1221、1222兩者之間的隔開空間S2行進到彈性體123。
更具體而言,如圖18至圖19所示,鍵帽連結機構122係為剪刀腳支撐結構,所述剪刀腳支撐結構包含第一支臂1221、第二支臂1222與轉動軸1223。第一、第二支臂1221、1222係得繞著轉動軸1223轉動且具有隔開空間S2。 反射體15設置於第一支臂1221下端外側。於圖18中,反射表面151係朝平行轉動軸1223的方向延伸,使第一、第二部分光線R1、R2得經由隔開空間S2行進到彈性體123,但不以此為限,於圖19中,反射表面151與轉動軸1223延伸方向的夾 角係小於45度,如此亦能使發光面1311所發出的光線經由第一、第二支臂1221、1222的隔開空間S2行進到彈性體123。
另外,如圖4-2、圖8-2所示,光源131發光面1311所發出的光線的照射範圍更可涵蓋鍵帽連結機構122,因而,光源131的光線更具有行進到鍵帽連結機構122的第三部分光線R3與第四部分光線R4。第三部分光線R3係得到達鍵帽連結機構122的表面,藉由鍵帽連結機構122的表面特性,而被漫反射到透光鍵帽11的透光區域111。鍵帽連結機構122一般係由半透明淺色材質製成,如此第四部分光線R4係得進入鍵帽連結機構122,藉由鍵帽連結機構122的材料特性,第四部分光線R4係穿透鍵帽連結機構122而被散射到透光鍵帽11的透光區域111。
如圖13至圖15所示,本發明的發光按鍵1還包括具有反射表面151的反射體15,所述反射表面151係朝向鍵帽連結機構122與彈性體123,而光源發光面1311係位於光源131的頂表面;因而,光源131發光面1311向上方所發出的光線,可先到達反射表面151,而後經由反射表面151的反射,以形成朝鍵帽連結機構122與彈性體123方向行進的光線。較佳地,反射表面151的中央係對正於鍵帽連結機構122與彈性體123中央部位,如此可讓彈性體123更均勻地漫反射與散射光線。
應說明的是,上述反射體15可選擇設於底板121、光源電路板13以及開關電路板14之其中一者。如圖13所示,反射體15可為底板121沖壓裁切後向上彎折凸出的一舌片,但不以此為限,如圖14~15所示,反射體15可為一高反射率片狀結構,黏貼在光源電路板13或開關電路板14上。
更佳地,如圖12所示,光源131所發出的光線的照射範圍還可涵蓋開關電路板14,因而,光源131的光線更具有行進到開關電路板14的第五部分光線R5;開關電路板14一般係由半透明淺色材質製成,如此,第五部分光線R5係可藉由開關電路板14,而被散射到透光鍵帽11的透光區域111。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發光按鍵係用於發光鍵盤,乃對發光按鍵的透光鍵帽提供專屬的光源,在透光鍵帽下方側邊設置光源,光源所發出的光線,會藉由透光鍵帽所屬的鍵帽連結機構或彈性體的材質特性,被漫反射或被散射到透光鍵帽,使透光鍵帽的透光區域能夠均勻透光,如此,發光鍵盤毋須設置習知的背光模組,以降低發光鍵盤的整體厚度。另外,由於光源無須照射多顆透光鍵帽,因而光源所需的硬體規格毋須太高,如此,可大幅降低光源的供電量及成本。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發明之原理及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任何熟習此項技術之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與改變。因此,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列。
1‧‧‧發光按鍵
11‧‧‧透光鍵帽
121‧‧‧底板
122‧‧‧鍵帽連結機構
1221‧‧‧第一支臂
1222‧‧‧第二支臂
1223‧‧‧轉動軸
123‧‧‧彈性體
13‧‧‧光源電路板
131‧‧‧光源
14‧‧‧開關電路板
142‧‧‧開關電路板破孔
16‧‧‧防水層

Claims (21)

  1. 一種發光按鍵,係包括:一透光鍵帽,該透光鍵帽具有一透光區域;一底板,該底板具有第一面與第二面;一鍵帽連結機構,該鍵帽連結機構係設置於該底板的第一面,以對該透光鍵帽提供支撐,俾令該透光鍵帽得沿著一預定路徑相對該底板運動;一彈性體,該彈性體係設置於該底板與該透光鍵帽之間,以對該透光鍵帽提供一頂撐力;一光源電路板,該光源電路板具有對應該透光鍵帽的至少一光源,該光源發出一光線,該光線的照射範圍係涵蓋該彈性體,該光線具有行進到該彈性體的一第一部分光線與一第二部分光線;其中,該第一部分光線係得藉由該彈性體表面,而被漫反射到該透光區域;該第二部分光線係得穿透該彈性體,而被散射到該透光區域;一開關電路板,該開關電路板具有一開關,該透光鍵帽得透過該彈性體觸發該開關,而使該開關電路板產生一觸發訊號;以及一反射體,該反射體具有一反射表面,該光源具有朝向該反射表面的一發光面,該光線係自該發光面發出,而後到達該反射表面,接著經由該反射表面的反射,而朝該彈性體的方向行進;其中,該反射體係為該底板向上彎折凸出的一舌片。
  2. 一種發光按鍵,係包括:一透光鍵帽,該透光鍵帽具有一透光區域;一底板,該底板具有第一面與第二面; 一鍵帽連結機構,該鍵帽連結機構係設置於該底板的第一面,以對該透光鍵帽提供支撐,俾令該透光鍵帽得沿著一預定路徑相對該底板運動;一彈性體,該彈性體係設置於該底板與該透光鍵帽之間,以對該透光鍵帽提供一頂撐力;一光源電路板,該光源電路板具有對應該透光鍵帽的至少一光源,該光源發出一光線,該光線的照射範圍係涵蓋該彈性體,該光線具有行進到該彈性體的一第一部分光線與一第二部分光線;其中,該第一部分光線係得藉由該彈性體表面,而被漫反射到該透光區域;該第二部分光線係得穿透該彈性體,而被散射到該透光區域;一開關電路板,該開關電路板具有一開關,該透光鍵帽得透過該彈性體觸發該開關,而使該開關電路板產生一觸發訊號;以及一反射體,該反射體具有一反射表面,該光源具有朝向該反射表面的一發光面,該光線係自該發光面發出,而後到達該反射表面,接著經由該反射表面的反射,而朝該彈性體的方向行進;其中,該鍵帽連結機構係為一剪刀腳支撐結構,該剪刀腳支撐結構包含一第一支臂、一第二支臂與一轉動軸,該第一、第二支臂係得繞著該轉動軸轉動且具有一隔開空間,該反射體設置於該第一支臂下端外側,且該反射表面係朝平行該轉動軸的方向延伸,使該第一、第二部分光線得經由該隔開空間行進到該彈性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發光按鍵,其中,該光線更朝該鍵帽連結機構的方向行進。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發光按鍵,其中,該反射表面係繞該彈性體延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發光按鍵,其中,由上而下係依序為該開關電路板、該底板與該光源電路板;其中,該開關電路板與該底板具有位置對應的破孔,以至少形成一穿設空間,該光源設置於該光源電路板上表面且向上延伸而被設置於該穿設空間中。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發光按鍵,其中,該光線的照射範圍還涵蓋該開關電路板,該光線還具有一第五部分光線,該第五部分光線係得藉由該開關電路板,而被散射到該透光區域。
  7. 一種發光按鍵,係包括:一透光鍵帽,該透光鍵帽具有一透光區域;一底板,該底板具有第一面、第二面與一底板破孔;一鍵帽連結機構,該鍵帽連結機構係設置於該底板的第一面,以對該透光鍵帽提供支撐,俾令該透光鍵帽得沿著一預定路徑相對該底板運動;一彈性體,該彈性體係設置於該底板與該透光鍵帽之間,以對該透光鍵帽提供一頂撐力;一光源電路板,該光源電路板具有一光源與一光源電路板破孔,該光源發出一光線,該光線的照射範圍係涵蓋該彈性體,該光線具有行進到該彈性體的一第一部分光線與一第二部分光線;其中,該第一部分光線係得藉由該彈性體表面,而被漫反射到該透光區域;該第二部分光線係得穿透該彈性體,而被散射到該透光區域;以及 一開關電路板,該開關電路板具有一開關與一開關電路板破孔,該透光鍵帽得透過該彈性體觸發該開關,而使該開關電路板產生一觸發訊號;其中,由上而下係依序為該光源電路板、該開關電路板與該底板,該光源設置於該光源電路板下表面且向下延伸而進入該開關電路板破孔與該底板破孔中;其中,該底板破孔、該光源電路板破孔與該開關電路板破孔三者係連通而構成一光線行進區域,該光線行進區域係位於該光源與該彈性體之間,俾讓該光線能自該光源直線行進到該彈性體。
  8. 一種發光按鍵,係包括:一透光鍵帽,該透光鍵帽具有一透光區域;一底板,該底板具有第一面、第二面與一底板破孔;一鍵帽連結機構,該鍵帽連結機構係設置於該底板的第一面,以對該透光鍵帽提供支撐,俾令該透光鍵帽得沿著一預定路徑相對該底板運動;一彈性體,該彈性體係設置於該底板與該透光鍵帽之間,以對該透光鍵帽提供一頂撐力;一光源電路板,該光源電路板具有一光源與一光源電路板破孔,該光源發出一光線,該光線的照射範圍係涵蓋該彈性體,該光線具有行進到該彈性體的一第一部分光線與一第二部分光線;其中,該第一部分光線係得藉由該彈性體表面,而被漫反射到該透光區域;該第二部分光線係得穿透該彈性體,而被散射到該透光區域;以及一開關電路板,該開關電路板具有一開關與一開關電路板破孔,該透光鍵帽得透過該彈性體觸發該開關,而使該開關電路板產生一觸發訊號; 其中,由上而下係依序為該開關電路板、該光源電路板與該底板,該光源設置於該光源電路板下表面且向下延伸而進入該底板破孔中;其中,該底板破孔,該光源電路板破孔與該開關電路板破孔三者係連通而構成一光線行進區域,該光線行進區域係位於該光源與該彈性體之間,俾讓該光線能自該光源直線行進到該彈性體。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所述之發光按鍵,其中,該光源具有朝向該彈性體的一發光面,該光線係自該發光面發出,使該第一部分光線到達該彈性體的表面,且使該第二部分光線係得進入該彈性體。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所述之發光按鍵,其中,該鍵帽連結機構係為一剪刀腳支撐結構,該剪刀腳支撐結構包含一第一支臂、一第二支臂與一轉動軸,該第一、第二支臂係得繞著該轉動軸轉動且具有一隔開空間,該光源設置於該第一支臂下端外側,且該發光面係朝平行該轉動軸的方向延伸,使該第一、第二部分光線得經由該隔開空間行進到該彈性體。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所述之發光按鍵,還包括一防水層,該防水層係設於該底板的第二面,以於該第二面防止水滲入該底板破孔。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所述之發光按鍵,其中,該光線的照射範圍更涵蓋該鍵帽連結機構,該光線更具有行進到該鍵帽連結機構的一第三部分光線與一第四部分光線;其中,該第三部分光線係得藉由該鍵帽連結機構表面,而被漫反射到該透光區域;該第四部分光線係得穿透該鍵帽連結機構,而被散射到該透光區域。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發光按鍵,其中,該光源具有朝向該鍵帽連結機構的一發光面,該光線係自該發光面發出,使該第三部分光線到達該鍵帽連結機構的表面,且使該第四部分光線係得穿透該鍵帽連結機構。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發光按鍵,其中,該鍵帽連結機構係由半透明淺色材質製成,如此可允許該光線部分被該鍵帽連結機構反射,部分可穿透該鍵帽連結機構。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所述之發光按鍵,其中,該底板更具有複數個卡勾,該複數個卡勾係用以連接該鍵帽連結機構,該複數個卡勾係由該底板的本體向上彎折後而形成,且該複數個卡勾向上彎折後係在該底板的本體形成該底板破孔的一部分。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發光按鍵,其中,該底板破孔依序具有一第一側邊,一第二側邊,一第三側邊與一第四側邊,該第一側邊與該第三側邊相對,該第二側邊與該第四側邊相對,該複數個卡勾分別自該第二側邊與該第四側邊向上彎折而形成,該光源在該底板的投影區域係鄰近該第一側邊,該彈性體在該底板的投影區域係鄰近該第四側邊。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7或8項所述之發光按鍵,其中,該彈性體係由半透明淺色材質製成,如此可允許該光線部分被該彈性體反射,部分可穿透該彈性體。
  18. 一種發光按鍵,係包括:一透光鍵帽,該透光鍵帽具有一透光區域,一底板; 一鍵帽連結機構,該鍵帽連結機構包含一第一支臂、一第二支臂與一轉動軸,該第一、第二支臂係繞著該轉動軸轉動,該鍵帽連結機構係設置於該底板與該透光鍵帽之間,以對該透光鍵帽提供支撐,俾令該透光鍵帽得沿著一預定路徑相對該底板運動;一彈性體,該彈性體係設置於該底板與該透光鍵帽之間,以對該透光鍵帽提供一頂撐力;一光源電路板,該光源電路板具有對應該透光鍵帽的至少一光源,該光源設置於該第一支臂下端外側,且該光源具有朝向該彈性體的一發光面,而該發光面與該轉動軸延伸方向的夾角係小於45度,使該發光面所發出的光線得經由該第一、第二支臂的隔開空間行進到該彈性體;以及一開關電路板,該開關電路板具有一開關,該透光鍵帽得透過該彈性體觸發該開關,而使該開關電路板產生一觸發訊號。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發光按鍵,其中,其中,該發光面係朝平行該轉動軸的方向延伸,而該發光面的中央係對正於該彈性體側邊的中央部位。
  20. 一種發光按鍵,係包括:一透光鍵帽,該透光鍵帽具有一透光區域;一底板;一鍵帽連結機構,該鍵帽連結機構包含一第一支臂、一第二支臂與一轉動軸,該第一、第二支臂係繞著該轉動軸轉動,該鍵帽連結機構係設置於該底板與該透光鍵帽之間,以對該透光鍵帽提供支撐,俾令該透光鍵帽得沿著一預定路徑相對該底板運動; 一彈性體,該彈性體係設置於該底板與該透光鍵帽之間,以對該透光鍵帽提供一頂撐力;一反射體,該反射體設置於該第一支臂下端外側並具有一反射表面;一光源電路板,具有對應該透光鍵帽的至少一光源,該光源具有朝向該反射體的一發光面,該發光面係發出一光線,該光線係先到達該反射表面,而後經由該反射表面的反射,而提供行進到該彈性體的光線;其中,該反射表面與該轉動軸延伸方向的夾角係小於45度,使該發光面所發出的光線得經由該第一、第二支臂的隔開空間行進到該彈性體;以及一開關電路板,該開關電路板具有一開關,該透光鍵帽得透過該彈性體觸發該開關,而使該開關電路板產生一觸發訊號。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發光按鍵,其中,該反射表面係朝平行該轉動軸的方向延伸,而該反射表面的中央係對正於該彈性體側邊的中央部位。
TW104144559A 2015-12-30 2015-12-30 發光按鍵 TWI6114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44559A TWI611446B (zh) 2015-12-30 2015-12-30 發光按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44559A TWI611446B (zh) 2015-12-30 2015-12-30 發光按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4140A TW201724140A (zh) 2017-07-01
TWI611446B true TWI611446B (zh) 2018-01-11

Family

ID=60047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44559A TWI611446B (zh) 2015-12-30 2015-12-30 發光按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114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8758B (zh) * 2017-07-28 2019-01-2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按鍵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45112A (en) * 2008-04-18 2009-11-01 Ching-Ping Lee Keyboard with self-illuminating circuit board
TW201005584A (en) * 2008-07-16 2010-02-01 Zippy Tech Corp Thin-type illuminating keyboard architecture
CN101752129A (zh) * 2008-12-22 2010-06-23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的导光结构
CN202094022U (zh) * 2011-06-03 2011-12-28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发光按键结构及发光键盘
CN202258947U (zh) * 2011-10-08 2012-05-30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键盘装置
TW201421517A (zh) * 2012-11-19 2014-06-01 Zippy Tech Corp 鍵帽發光的鍵盤
TW201501161A (zh) * 2013-06-17 2015-01-0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發光鍵盤裝置
CN104701055A (zh) * 2015-02-17 2015-06-10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发光键盘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45112A (en) * 2008-04-18 2009-11-01 Ching-Ping Lee Keyboard with self-illuminating circuit board
TW201005584A (en) * 2008-07-16 2010-02-01 Zippy Tech Corp Thin-type illuminating keyboard architecture
CN101752129A (zh) * 2008-12-22 2010-06-23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的导光结构
CN202094022U (zh) * 2011-06-03 2011-12-28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发光按键结构及发光键盘
CN202258947U (zh) * 2011-10-08 2012-05-30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键盘装置
TW201421517A (zh) * 2012-11-19 2014-06-01 Zippy Tech Corp 鍵帽發光的鍵盤
TW201501161A (zh) * 2013-06-17 2015-01-0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發光鍵盤裝置
CN104701055A (zh) * 2015-02-17 2015-06-10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发光键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4140A (zh) 2017-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84174B2 (en) Locally illuminated keycap
TWI478192B (zh) 發光鍵盤
TWI474216B (zh) 具有發光按鍵之鍵盤裝置
US7588338B2 (en) Keyboard equipped with a backlight structure
US8168905B2 (en) Lighting keyboard
TW201403646A (zh) 具備光通道之發光鍵盤
JP2009076472A (ja) 照光入力装置
JP2013251215A (ja) タッチスライダーユニット、及びタッチスライダーユニット付き電子レンジ
US20110249447A1 (en) Light-guiding structure of translucent press key
CN105513869B (zh) 发光按键
JP2005032703A (ja) 照光装置および照光入力装置
TWI611446B (zh) 發光按鍵
US10600591B2 (en) Luminous keyboard having translucent light diffusing rubber domes
TW201837947A (zh) 發光鍵盤
TWM530981U (zh) 按鍵裝置及導光薄膜開關
TW201812818A (zh) 直下式發光鍵盤
CN202094015U (zh) 按键模组
TW201919081A (zh) 發光鍵盤
TW201925992A (zh) 按鍵及其鍵盤
TW201907426A (zh) 發光鍵盤
TWI395245B (zh) 具發光亮度變化的按鍵裝置
TWM469606U (zh) 用於發光鍵盤之背光裝置
TWI571770B (zh) 發光鍵盤
TWI731797B (zh) 背光模組
CN217544436U (zh) 可发光的按键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