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7684B - 積層殼體及積層殼體的製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積層殼體及積層殼體的製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7684B
TWI607684B TW104130631A TW104130631A TWI607684B TW I607684 B TWI607684 B TW I607684B TW 104130631 A TW104130631 A TW 104130631A TW 104130631 A TW104130631 A TW 104130631A TW I607684 B TWI607684 B TW I60768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heet
laminated
end surface
ed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06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13185A (zh
Inventor
陳永志
朱英仁
楊國村
王亦凡
林義祥
Original Assignee
綠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綠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綠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1306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07684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13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31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76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7684B/zh

Links

Description

積層殼體及積層殼體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殼體,及其製作方法,特別是指一種具有多層結構的積層殼體,及其製作方法。
近年來,3C產品對體積輕、薄的要求愈來愈高,且整體外型結構的變化愈來愈豐富,因此,以單一材質構成的殼體愈來愈不敷需求,故各家廠商也紛紛尋求其它能滿足消費者不同需求的材料。其中,以複合結構形式,利用結合多種由不同材料構成的積層殼體,因為可賦予殼體不同的外觀、質感等視覺及觸覺的感受,因此,受到極大的注意。
然而,就積層殼體的整體結構而言,因為是要結合不同材質,而異質材料間因相容性的問題,因此位在殼體邊緣的各層材料之間,容易因為異質材料間的密著性問題,而有剝離的問題。參閱圖1,為了解決積層殼體的邊緣材料剝離的問題,有業者利用 橡膠將積層殼體1做封邊處理:利用於一成預定3維結構的殼體11的一表面包覆形成一凸出該殼體11端緣的橡膠層12後,再於殼體11相對橡膠層12的另一表面貼合上一裝飾層13,並讓裝飾層13與橡膠層12的端緣貼合。最後,裁切裝飾層13,令裝飾層13的端緣與橡膠層12的端緣齊平,而讓裝飾層13與殼體11接合的端面可被橡膠層12包覆,以避免裝飾層13自殼體11的接面剝離。前述方式雖可避免裝飾層13自該殼體11的接面剝離,然而,卻容易有裁切斷面(如圖1中箭頭所指位置)不整齊,以及整體厚度增加的缺點,且在橡膠層12與裝飾層13的接面也會有剝離的問題產生。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積層殼體。
於是,本發明該積層殼體,包含:一主體層,及一封邊層。
該主體層該具有位於兩相反側的一第一面、一第二面及一位於該第一面及第二面間的端面,且於接近該端面處形成一較薄的縮小段。
該封邊層連續延伸包覆該主體層的該第一面、該端面及位於該縮小段的該第二面。
較佳地,前述該積層殼體,更包含一貼合於該主體層的第二面的裝飾層,其中,該封邊層包覆該主體層的該第二面的部分係直接貼合於該裝飾層遠離該主體層的一面。
本發明之另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積層殼體的製作方法。
於是,本發明該積層殼體的製作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步驟(a),提供一成片狀的待成形片,該待成形片包括一主體層,該主體提具有兩相反側的一第一面、一第二面,及一位於該第一面及第二面間的端面,且於接近該端面處形成一較薄的縮小段。
步驟(b),將該待成形片形成一具預定外觀結構的片狀成形片。
步驟(c),將該具有預定外觀結構的片狀成形片形成一具3D結構的成形體,且該成形體於對應該待成形片的縮小段的厚度較薄。
步驟(d),形成一連續延伸包覆該主體層的該第一面、該端面及位於該縮小段的該第二面的封邊層。
較佳地,前述該積層殼體的製作方法,其中,該步驟(a)的該待成形片包括一第一基層及一貼合於該第一基層的其中一表面的裝飾材,該第一基層是利用將至少兩片面積不同的片材的相 對表面結合後而得,且於接近該端面處的厚度較薄,該第一基層遠離該裝飾材的表面為該第一面,且該裝飾材的表面為該第二面。
較佳地,前述該積層殼體的製作方法,其中,該步驟(d),該封邊層包覆該成形體對應該縮小段的兩相對外表面的距離,實質等於該封邊層包覆該成形體對應該中央段的一外表面至該成形體遠離該包覆層的表面的距離。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為提供一種基層殼體的製作方法。
於是,該積層殼體的製作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形成一包含至少一層結構的成形體,該成形體具有位於兩相反側的一第一面、一第二面,及一位於該第一面及第二面間的端面,且於接近該端面處具有一厚度較薄的縮小段。
形成一連續延伸包覆該成形體的該第一面、該端面及位於該縮小段的該第二面的封邊層。
本發明之功效:利用讓主體層的邊緣具有較小的厚度,因此,當利用封邊層包覆該主體層的邊緣進行封邊處理後的厚度可不增加。此外,因為封邊層可延伸包覆該裝飾層與主層體的接面,因此可避免接面剝離的問題。
2‧‧‧積層殼體
21‧‧‧主體層21
211‧‧‧第一面
212‧‧‧第二面
213‧‧‧端面
214‧‧‧縮小段
101‧‧‧第一面
102‧‧‧第二面
103‧‧‧端面
104‧‧‧縮小段
105‧‧‧中央段
106‧‧‧第一基層
215‧‧‧中央段
22‧‧‧封邊層
23‧‧‧裝飾層
d1‧‧‧距離
d2‧‧‧距離
100‧‧‧待成形片
107‧‧‧裝飾材
200‧‧‧片狀成形片
300‧‧‧成形體
901‧‧‧第一基材
902‧‧‧第二基材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說明習知積層殼體的製作流程示意圖;圖2是說明本發明積層殼體的第一實施例;圖3是說明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封邊層的另一種包覆態樣;圖4是輔助明第一實施例的製作流程;圖5是說明本發明積層殼體的第二實施例;圖6是說明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裝飾層形成於第一面的態樣;及圖7是輔助明第二實施例的製作流程。
參閱圖2,本發明積層殼體2的一第一實施例,包含一主體層21,及一封邊層22。
主體層21具有位於兩相反側的一第一面211、一第二面212,及一位於第一面211及第二面212間的端面213,且主體層21於接近端面處213會形成一厚度較薄的縮小段214,及一位於縮小段214以外的區域的中央段215。其中,中央段215的厚度可以是等厚,也可以依最終積層殼體2的設計需求而為不等厚。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面211為應用積層殼體2時,朝向外界顯露於外的表面,第二面212則為朝內的表面。較佳地,前述主體層21的構成材料可 選自纖維複合材料,例如,超細纖維、碳纖複合材料、玻纖複合材料等,由於纖維複合材料具有輕量及高強度的優點,因此,以纖維複合材料取代習知塑膠或合金材料時,還可進一步達成減低厚度及輕量化的優點,而其厚度甚至當降至利用PC塑膠材料構成的殼體的一半時,仍可維持相同的強度。
封邊層22為連續延伸包覆主體層21的第一面211、端面213,及第二面212,且封邊層22於延伸包覆至第二面212的延伸長度為位於縮小段214。由於縮小段214的厚度較薄,因此,當封邊層22由端面213進一步延伸包覆至縮小段214時,所製得的積層殼體於周緣部份(即對應縮小段214的部分)的厚度仍能維持與單層的主體層21及封邊層22貼合的厚度相當,而可實質不增加製得的積層殼體2周緣部分的厚度。較佳地,封邊層22包覆主體層21縮小段214的兩相對外表面間的距離d1,實質等於該封邊層22包覆主體層21中央段215的一外表面至位於該主體層21對應的中央段215的第二面212的距離d2。要說明的是,封邊層22可以是如圖2所示,完整的包覆主體層21的第一面211,也可以是圖3所示,僅部分包覆第一面211。
茲將前述第一實施例的製作方法說明如下:配合參閱圖4,本發明積層殼體2的製作方法包含:步驟(a),提供一成片狀的待成形片100,所述待成形片100具有位於 兩相反側的一第一面101、一第二面102,及一位於第一面101及第二面102間的端面103,於接近端面103處會形成一較薄的縮小段104,並於縮小段104以外的區域具有厚度較大的中央段105。
具體的說,前述待成形片100是先如4(a),準備兩片面積不相同的第一片材901及第二片材902,且第二片材902的面積小於第一片材901,接著如4(b),將該第一片材901及第二片材902相互結合,形成一待成形片100。較佳地,前述第一片材901及第二片材902的構成材料可選自纖維複合材料,例如,超細纖維、碳纖複合材料、玻纖複合材料等,由於複合材料中含有高分子基材,因此,第一、二片材901、902可以熱壓方式進行貼合。將第一、二片材901、902疊置並熱壓結合,即可得到具有不同厚度的待成形片100。要說明的是,於第一、二片材901、902熱壓結合後,還可進一步將第二片材902的邊緣壓延,使第二片材902的周緣厚度往外漸縮,而可讓第二片材902與第一片材901更平緩地相接。
接著,進行步驟(b),將製得的待成形片100進行預沖切,形成一如圖4(c)所示具預定外觀結構的片狀成形片200。
然後,進行步驟(c),將具有預定外觀結構的片狀成形片200進行3D熱壓成型,得到一如圖4(d)所示具3維結構的成形體300。要說明的是,所述成形體300即為對應最終製得之積層殼體2的主體層21結構,而成形體300與待成形片100的差異在於:成型 體300是藉由將待成形片100沖壓裁切後再經熱壓,而具有3維結構的外觀,其改變的僅是外觀形狀,實質的膜層結構與待成形片100相同並無變化。因此,成形體300也具有與待成形片100相對應的一第一面101、一第二面102、一端面103,且對應於待成形片100縮小段104部分仍維持具有較薄厚度的縮小段104,並於該縮小段104以外的區域具有厚度較大的中央段105。
最後,進行步驟(d),形成一連續延伸包覆成形體300的封邊層。詳細的說,步驟(d)是將成形體300置入一成型模具(圖未示)中,將熔融的橡膠以射出成型方式而形成一如圖4(e)所示,連續延伸包覆該成形體300的第一面101、端面103及位於縮小段104的該第二面102的封邊層22,即可得到如圖2所示的積層殼體2。最後再將積層殼體2自成型模具中取出即可。由於熱壓及模內射出成形的製程參數及相關模具的設計為依照所需成型的結構而定,且為本技術領域者所周知,因此不再多加贅述。
本發明利用形成具有不同厚度的待成形片100,讓待成形片100的周緣具有較薄的厚度,因此,當以待成形片100熱壓成形後的成形體300利用橡膠進行封邊包覆時,可實質不增加製得之積層殼體2周緣的厚度;此外,當將待成形片100的材料進一步置換成纖維複合材料時,因為纖維複合材料具有質輕且高強度的特 性,因此,在維持所需的強度條件下,還可有效降低製得之積層殼體2的主體層21的厚度及重量。
參閱圖5,本發明積層殼體2的一第二實施例,包含:一主體層21、一封邊層22,及一裝飾層23。
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主體層21的材料及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故不再多加贅述,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不同處在於主體層21上會形成一層裝飾層23。裝飾層23的主要目的是讓積層殼體2可具有不同的視覺外觀或是觸感,因此,可視需求而形成於主體層21的第一面211或第二面212的其中任一面。裝飾層23的材料可為纖維,例如超細纖維,或木質材料等,並不須特別加以限制;於本實施例中,是以裝飾層23形成於主體層21的第二面212,也就是當使用積層殼體2時,裝飾層23是朝向內部而不外露為例做說明。
封邊層22為包覆主體層21的端面213並分別延伸包覆至主體層21的第一面211及貼合於主體層21的第二面212的裝飾層23的表面。因為本實施例中裝飾層23於使用時為朝內,因此,封邊層22於第一面211的包覆度,可以是於圖5所示僅包覆至主體層211第一面211的邊緣,也可以是如圖2所示,完全包覆主體層211的第一面211。較佳地,封邊層22於包覆第一面211及裝飾層23表面的長度不超過對應主體層21的縮小214段部分,據此,可藉由 封邊層22保護裝飾層23與主體層21接合的邊緣,使其不容易於使用過程剝離,也可解決封邊後周緣厚度增加的缺點。
此外,當裝飾層23的目的是用於改變積層殼體2的外觀時,裝飾層23就會如圖6所示,形成於主體層21的第一面211,此時,封邊層22則僅會延伸包覆裝飾層23對應縮小段214的部分,而讓大部份的裝飾層23均裸露於外,而不影響裝飾層23。
參閱圖7,所述第二實施例的製作方式與第一實施例的製作方法大致相同,不同處在於步驟(a)中,用於預沖切的待成形片100為包含第一基層106及一裝飾材107。其製作方式是先將不等面積的第一、二片材901、902熱壓貼合得到一如圖7(a)所示的第一基層106,再將一裝飾材107貼合於第一基層106的其中一表面,而得到圖7(b)所示的待成形片100,且待成形片100於周緣部分仍具有較薄厚度的縮小段104。由於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裝飾層23是形成於主體層21的第二面212,因此,待成形片100的第一面101為第一基層106遠離裝飾材107的表面,第二面102則為裝飾層107的表面,端面103則是由第一基層106及裝飾層107的端面共同構成。
前述第二實施例的製作方法則是藉由先製得具有第一基層106及裝飾材107的待成形片100後,藉由預沖壓形成如圖7(c)所示的成形片200,再利用熱壓方式形成如圖7(d)所示具3維結構 的成形體300,再利用射出成型方式形成一如圖7(e)所示,包覆成形體300周緣的封邊層22,即可得到如圖5所示的積層殼體2。
綜上所述,本發明讓主體層21的周緣具有較小的厚度,因此,當利用封邊層22包覆主體層21,進行主體層21的封邊處理所製得的積層殼體2,在周緣部份的厚度可實質不增加;此外,當積層殼體2在主體層21上還進一步具有一層裝飾層23時,利用封邊層22的包覆不僅可預防裝飾層23與主體層21剝離,或裝飾層23與封邊層22的接面剝離的缺點,也還可維持積層殼體2於周緣的厚度不增加的優勢,因此,確實可達到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2‧‧‧積層殼體
21‧‧‧主體層21
211‧‧‧第一面
212‧‧‧第二面
213‧‧‧端面
214‧‧‧縮小段
215‧‧‧中央段
22‧‧‧封邊層
d1‧‧‧距離
d2‧‧‧距離

Claims (13)

  1. 一種積層殼體,包含:一主體層,具有位於兩相反側的一第一面、一第二面,及一位於該第一面及第二面間的端面,且於接近該端面處形成一較薄的縮小段;及一封邊層,連續延伸包覆該主體層的該第一面、該端面及位於該縮小段的該第二面。
  2.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的積層殼體,更包含一貼合於該主體層的第二面的裝飾層,其中,該封邊層包覆該主體層的該第二面的部分係直接貼合於該裝飾層遠離該主體層的一面。
  3. 如請求項第1或2項所述的積層殼體,其中,該封邊層係部分包覆該主體層的該第一面。
  4.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的積層殼體,其中,該主體層於該縮小段以外的區域形成一等厚的中央段。
  5. 如請求項第4項所述的積層殼體,其中,該封邊層包覆該主體層縮小段的兩相對外表面間的距離,實質等於該封邊層包覆該主體層中央段的一外表面至位於該主體層對應的中央段的該第二面的距離。
  6. 如請求項第1或2項所述的積層殼體,其中,該主體層的材料為纖維複合材料。
  7. 一種積層殼體的製作方法,包含: 步驟(a),提供一成片狀的待成形片,該待成形片是利用將至少兩片面積不同的片材的相對表面結合後而得,具有兩相反側的一第一面、一第二面,及一位於該第一面及第二面間的端面,且於接近該端面處的厚度較薄;步驟(b),將該待成形片形成一具預定外觀結構的片狀成形片;步驟(c),將該具有預定外觀結構的成形片形成一具3D結構的成形體,且該成形體於接近端面處具有一厚度較薄的縮小段;及步驟(d),形成一連續延伸包覆該成形體的該第一面、該端面及位於該縮小段的該第二面的封邊層。
  8. 如請求項7所述積層殼體的製作方法,其中,該兩片片材為第一片材及第二片材,且該第二片材的面積小於該第一片材,該第一、二片材結合後,還進一步將該第二片材的邊緣壓延,而使該第二片材的周緣厚度往外漸縮,而使該第二片材與該第一片材平緩地相接。
  9. 如請求項7所述積層殼體的製作方法,其中,該步驟(a)的該待成形片包括一第一基層及一貼合於該第一基層的其中一表面的裝飾材,該第一基層是利用將至少兩片面積不同的片材的相對表面結合後而得,且於接近該端面處的厚度較薄,該第一基層遠離該裝飾材的表面為該第一面,且該裝飾材的表面為該第二面。
  10. 如請求項7所述積層殼體的製作方法,其中,該步驟(d),該成形體於該縮小段以外的區域形成一等厚的中央段。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積層殼體的製作方法,其中,該步驟(d),該封邊層包覆該成形體對應該縮小段的兩相對外表面的距離,實質等於該封邊層包覆該成形體對應該中央段的一外表面至該成形體遠離該包覆層的表面的距離。
  12. 如請求項7所述積層殼體的製作方法,其中,該步驟(a),該主體層的材料為纖維複合材料。
  13. 一種積層殼體的製作方法,包含:形成一包含至少一層結構的成形體,該成形體是利用將至少兩片面積不同的片材的相對表面結合後而得,具有位於兩相反側的一第一面、一第二面,及一位於該第一面及第二面間的端面,且於接近該端面處具有一厚度較薄的縮小段;及形成一連續延伸包覆該成形體的該第一面、該端面及位於該縮小段的該第二面的封邊層。
TW104130631A 2015-09-16 2015-09-16 積層殼體及積層殼體的製作方法 TWI6076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30631A TWI607684B (zh) 2015-09-16 2015-09-16 積層殼體及積層殼體的製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30631A TWI607684B (zh) 2015-09-16 2015-09-16 積層殼體及積層殼體的製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3185A TW201713185A (zh) 2017-04-01
TWI607684B true TWI607684B (zh) 2017-12-01

Family

ID=59256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0631A TWI607684B (zh) 2015-09-16 2015-09-16 積層殼體及積層殼體的製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07684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23724A (en) * 2008-12-09 2010-06-16 Pegatron Corp Casing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TW201231262A (en) * 2010-12-02 2012-08-01 Toray Industries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etal composit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housing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23724A (en) * 2008-12-09 2010-06-16 Pegatron Corp Casing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TW201231262A (en) * 2010-12-02 2012-08-01 Toray Industries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etal composit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hous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3185A (zh) 2017-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0055447A5 (zh)
WO2006122987A3 (en) Process for the prodcution of a laminated composite product and a composite product made by the lamination process
US20130052899A1 (en) Resin-and-fiber composite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MX2009000163A (es) Puerta exterior para refrigerador y metodo para fabricarla.
WO2008103779A3 (en) Composite laminat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a composite laminate
TWI327104B (en) A cover of a electronic device and a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2615888A (zh) 电子产品外壳材料叠层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TW201343410A (zh) 多層裝飾膜結構
US10011060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haped part, and such a shaped part
TW201103740A (en) Method of making composite workpiece with patterned appearance
TW201910100A (zh) 具有碳纖維板之高爾夫球桿頭及其製造方法
TWI607684B (zh) 積層殼體及積層殼體的製作方法
US8715551B2 (en) Plastic product with three dimensional patter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TWI618625B (zh) 物件的製法及其製品
JP6211782B2 (ja) 金属化粧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598216B (zh) Composite shell manufacturing methods
TWI527693B (zh) Multi - layer composite material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WI580576B (zh) 異材質層疊複合材料及其製品
AU2012200376A1 (en) Laminated board and foam product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14872397B (zh) 一种pet膜与玻纤模外冷压贴合手机后盖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114482A1 (zh) 具有双层或多层装饰面料的塑胶壳体及其制作工艺
TWM454317U (zh) 具有紋路與圖案的複合材料外觀件
TW201334933A (zh) 超薄天然彩岩製作方法
CN206544372U (zh) 一种显示窗用装饰膜
TWI589210B (zh) 複合材料殼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