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7946B - 天線單元及多入多出天線系統 - Google Patents

天線單元及多入多出天線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97946B
TWI597946B TW105106037A TW105106037A TWI597946B TW I597946 B TWI597946 B TW I597946B TW 105106037 A TW105106037 A TW 105106037A TW 105106037 A TW105106037 A TW 105106037A TW I597946 B TWI597946 B TW I59794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er
compensation circuit
circulator
signal
antenn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06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31233A (zh
Inventor
翁國執
Original Assignee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060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97946B/zh
Priority to US15/219,330 priority patent/US9799961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201731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1233A/zh
Publication of TWI5979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794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26Power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 H01Q3/28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amplitud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 H01Q3/3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 H01Q3/34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by electrical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50Circuits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ies for the two directions of communication
    • H04B1/52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 H04B1/525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leakage of transmitter signal in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20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 H01P1/213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combining or separat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frequ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Description

天線單元及多入多出天線系統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天線單元,還涉及一種應用該天線單元的多入多出天線系統。
連續波雷達、RFID等收發系統通常使用單天線進行干擾抑制,這樣會存在若干缺點,如接收電路損耗較大,雜訊指數高,耦合器與合路器之組合導致發射效率低,需要使用高解析度的移相器及衰減器造成成本上升等。
現有的一些雙天線技術可以有效改善上述問題,然而雙天線仍需要面對近距離障礙物干擾這一問題。近距離障礙物的反射回波比發射波低約30dB,比遠距離的反射訊號高20dB以上。上述問題會導致接收訊號信雜比降低,即降低接收機的接收靈敏度,縮短了通信範圍,降低了有用訊號的通信範圍,並且可能產生交調訊號增加干擾及功耗。
鑒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可以實現訊號抵減的天線單元及可以抑制多天線互相干擾的多入多出天線系統。
一種天線單元,包括發射機、接收機、環形器、控制器及天線,該天線單元還包括:第一耦合器,該第一耦合器的第一端透過第一放大器連接該發射機,該第一耦合器的第二端連接該環形器的第一端,該環形器的第二端連接該天線;第二耦合器,該第二耦合器的第一端連接該環形器的第三端,該第二耦合器的第二端連接該接收機;第一補償電路,該第一補償電路的輸入端連接該第三耦合器的第二端,該第一補償電路的輸出端連接該第二耦合器的第四端;第一電子開關,該第一電子開關的第一端連接該發射機,該第一電子開關的第二端連接於該第一耦合器的第三端,該第一電子開關的第三端連接於該第一補償電路的輸入端;當該第一電子開關的第三端連接該第一電子開關的第一端時,該天線單元為校正模式,該發射機發射第一訊號至該第一補償電路,該發射機發射第一訊號依次經該環形器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傳輸至該天線,該第一補償電路處理該第一訊號後輸出第一抵減訊號至該第二耦合器,該第二耦合器的第一端接收該環形器第三端傳輸的第二訊號,該第二耦合器將該第一抵減訊號與該第二訊號耦合後輸出一第三訊號至該接收機。
優選地,該第一補償電路包括一移相電路及一衰減電路。
優選地,該移相電路包括若干功率分配器以及第二電子開關,該第二電子開關用於調整訊號的相位變化。
優選地,該衰減電路包括若干並聯的衰減器。
一種多入多出天線系統,包括: 第一天線單元,該第一天線單元包括第一發射機、第一接收機、第一環形器、第一補償電路、第二補償電路、第一天線及第一電子開關;第二天線單元,該第二天線單元包括第二發射機、第二接收機、第二環形器、第三補償電路、第四補償電路、第二天線及第二電子開關;其中該第一及第二補償電路用於針對該第一接收機接收到的訊號進行抵減,該第三及第四補償電路用於針對該第二接收機接收到的訊號進行抵減;該第一補償電路用於針對該第一環形器的洩露訊號進行抵減;該第二補償電路用於針對該第一天線接收的該第二天線單元的近場干擾訊號進行抵減;該第三補償電路用於針對該第二環形器的洩露訊號進行抵減;該第四補償電路用於針對該第一天線單元的近場干擾訊號進行抵減。
優選地,該第一天線單元包括第一至第三耦合器,該第一耦合器的第一端透過第一放大器連接該第一發射機,該第一耦合器的第二端連接該第一環形器的第一端,該第一環形器的第二端連接該第一天線;該第二耦合器的第一端連接該第一環形器的第三端,該第二耦合器的第二端連接該第一接收機;該第一補償電路的輸入端連接該第三耦合器的第二端,該第一補償電路的輸出端連接該第二耦合器的第四端,該第三耦合器的第三端連接於該第四補償電路的輸入端;該第一電子開關的第一端連接該第一發射機,該第一電子開關的第二端連接於該第一耦合器的第三端,該第一電子開關的第三端連接於該第一補償電路的輸入端。
優選地,該第二天線單元包括第四至第六耦合器,該第四耦合器的第一端透過第二放大器連接該第二發射機,該第四耦合器的第二端連接該第二環形器的第一端,該第二環形器的第二端連接該第二天線;該第五耦合器的第一端連接該第二環形器的第三端,該第五耦合器的第二端連接該第二接收機;該第三補償電路的輸入端連接該第六耦合器的第二端,該 第三補償電路的輸出端連接該第五耦合器的第四端,該第六耦合器的第三端連接該第二補償電路的輸入端;該第二電子開關的第一端連接該第二發射機,該第二電子開關的第二端連接於該第四耦合器的第三端,該第二電子開關的第三端連接於該第二補償電路的輸入端。
優選地,該多入多出天線系統還包括一系統控制器,該系統控制器分別連接該第一發射機、第二發射機、第一接收機、第二接收機、第一至第四補償電路,該系統控制器透過檢測該第一及第二接收機接收訊號的信雜比來調整該第一至第四補償電路。
優選地,該第一及第二補償電路的輸出訊號輸出至一功率合路器,該功率合路器輸出第一抵減訊號至該第二耦合器,該第二耦合器將該第一抵減訊號與該第一環形器輸出的第二訊號耦合後輸出一第三訊號至該第一接收機。
優選地,該第一至第四補償電路均包括若干並聯的衰減器。
透過電子開關選擇模式這一設計以及高效率的補償電路,本發明多入多出天線系統可以實現對洩露訊號及近場干擾訊號的有效抵減。
1000‧‧‧多入多出天線系統
100‧‧‧第一天線單元
200‧‧‧第二天線單元
300‧‧‧系統控制器
11‧‧‧第一發射機
21‧‧‧第一放大器
22‧‧‧第二放大器
31‧‧‧第一耦合器
32‧‧‧第二耦合器
33‧‧‧第三耦合器
41‧‧‧第一環形器
51‧‧‧第一電子開關
61‧‧‧第一天線
71‧‧‧第一補償電路
72‧‧‧第二補償電路
81‧‧‧第一雜訊抑制電路
91‧‧‧第一接收機
101‧‧‧第一功率合路器
12‧‧‧第二發射機
23‧‧‧第三放大器
24‧‧‧第四放大器
34‧‧‧第四耦合器
35‧‧‧第五耦合器
36‧‧‧第六耦合器
42‧‧‧第二環形器
52‧‧‧第二電子開關
62‧‧‧第二天線
73‧‧‧第三補償電路
74‧‧‧第四補償電路
82‧‧‧第二雜訊抑制電路
92‧‧‧第二接收機
102‧‧‧第四功率合路器
圖1為本發明天線單元及多入多出天線系統較佳實施方式的電路圖。
圖2為圖1中補償電路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的電路圖。
請參考圖1,本發明多入多出天線系統1000包括第一天線單元100、第二天線單元200及系統控制器300。
該第一天線單元100包括第一發射機11、第一放大器21、第二放大器22、第一耦合器31、第二耦合器32、第三耦合器33、第一環形器41、第一電子開關51、第一天線61、第一補償電路71、第二補償電路72、第一雜訊抑制電路81、第一接收機91、第一功率合路器101、電阻R1、電阻R2及電阻R3。
該第一發射機11的第一端1連接該第一放大器21的第一輸入端1。該第一發射機11的第一端1還連接該第一電子開關51的第一端1。該第一發射機11的第二端2連接該系統控制器300的第一端1。該第一發射機11的第二端2還連接該第一放大器21的第二輸入端2。該第一放大器21的輸出端3連接該第一耦合器31的第一端1。該第一耦合器31的第二端2連接該第一環形器41的第一端1。該第一環形器41的第二端2連接該第一天線61。該第一環形器41的第三端3連接該第二耦合器32的第一端1。該第二耦合器32的第二端2連接該第一雜訊抑制電路81。
該第一雜訊抑制電路81包括第一低噪放大器811、第一衰減器812及第一降頻器813。該第二耦合器32的第二端2連接該第一低噪放大器811的第一端1。該第一低噪放大器811的第二端2連接該第一衰減器812的輸入端1。該第一衰減器812的輸出端2連接該第一降頻器813的第一端1。該第一降頻器813的第二端2連接該第一接收機91的第一端1。該第一接收機91的第二端2連接該系統控制器300的第二端2。
該第一耦合器31的第三端3連接該第一電子開關51的第二端2。該第一耦合器31的第四端4透過該電阻R1接地。
該第二耦合器32的第三端3透過電阻R2接地。該第二耦合器32的第四端4連接於該第二放大器22的輸出端2。該第二放大器22的輸入端1連接於該第一功率合路器101的輸出端3。該第一功率合路器101的第一輸入端1連接於該第一補償電路71。該第一功率合路器101的第二輸入端2連接於該第二補償電路72。
該第一補償電路71包括第一移相器711、第一功率分配器712、第二衰減器713、第三衰減器714、第二功率合路器715及一第一數模轉換器716。該第一功率合路器101的第一輸入端1連接於該第二功率合路器715的輸出端3。該第一移相器711的輸入端1連接於該第三耦合器33的第二端2。該第一移相器711的輸出端3連接於該第一功率分配器712的輸入端1。該第一功率分配器712的第一輸出端2連接於該第二衰減器713的輸入端1。該第一功率分配器712的第二輸出端3連接於該第三衰減器714的輸入端1。該第二衰減器713的輸出端2連接於該第二功率合路器715的第一輸入端1。該第三衰減器714的輸出端2連接於該第二功率合路器715的第二輸入端2。該第一數模轉換器716的輸入端1連接於該系統控制器300的第三端3。該第一數模轉換器716的輸出端2連接於該第一移相器711的輸入端2。
該第二補償電路72包括第二移相器721、第二功率分配器722、第四衰減器723、第五衰減器724及第三功率合路器725。該第二移相器721的輸出端2連接於該第二功率分配器722的輸入端1。該第二功率分配器722的輸出端2連接該第四衰減器723的輸入端1。該第二功率分配器722的輸出端3連接該第五衰減器724的輸入端1。該第四衰減器723的輸出端2連接於該第三功率合路器725的輸入端1。該第五衰減器724的輸出端2連接於該第三功率合路器725的輸入端2。該第三功率合路器725的輸出端3連接於該第一功率合路器101的輸入端2。
該第三耦合器33的第一端1連接於該第一電子開關51的第三端3。該第三耦合器33的第四端4透過該電阻R3接地。
該系統控制器300的第三端3連接於該第二補償電路72。
該第一發射機11用於發射訊號。該第一放大器21用於放大發射訊號。該第一接收機91用於獲取經干擾抑制後的接收訊號。該第一低噪放大器811用於放大接收訊號。該第一環形器41為三埠順時針環形器用於隔離該第一天線單元100中的收發訊號。第一耦合器31、第二耦合器32與該第一環形器41的不同埠連接以使第一環形器41的輸入、輸出阻抗匹配。
本發明旨在降低兩種干擾訊號:第一種干擾訊號為洩漏訊號,洩漏訊號從發射機、環形器到達第二耦合器,進而干擾接收機;第二種干擾訊號為近場干擾訊號,近場干擾訊號為發射機的發射訊號從天線輻射後,被附近障礙物反射而進入環形器,進而干擾接收機。
該第一補償電路71用於對該洩露訊號進行抵減。
該第二補償電路72用於對天線間干擾訊號進行抵減。
該第二天線單元200包括第二發射機12、第三放大器23、第四放大器24、第四耦合器34、第五耦合器35、第六耦合器36、第二環形器42、第二電子開關52、第二天線62、第三補償電路73、第四補償電路74、第二雜訊抑制電路82、第二接收機92、第四功率合路器102、電阻R4、電阻R5及電阻R6。
該第二發射機12的第一端1連接該第三放大器23的第一輸入端1。該第二發射機12的第一端1還連接該第二電子開關52的第一端1。該第二發射機12的第二端2連接該系統控制器300的第四端4。該第二放大器22的第二輸入端2還連接於該系統控制器300的第五端5。該第二放大器22的輸出端3連接該第四耦合器34的第一端1。該第四耦合器34的第二端2連接該第 二環形器42的第一端1。該第二環形器42的第二端2連接該第二天線62。該第二環形器42的第三端3連接該第五耦合器35的第一端1。該第五耦合器35的第二端2連接該第二雜訊抑制電路82。
該第二雜訊抑制電路82包括第二低噪放大器821、第六衰減器822及第二降頻器823。該第五耦合器35的第二端2連接該第二低噪放大器821的第一端1。該第二低噪放大器821的第二端2連接該第六衰減器822的第一端1。該第二低噪放大器821的第二端2連接該第六衰減器822的輸入端1。該第六衰減器822的輸出端2連接該第二降頻器823的第一端1。該第二降頻器823的第二端2連接該第二接收機92的第一端1。該第二接收機92的第二端2連接該系統控制器300的第五端5。
該第四耦合器34的第三端3連接該第二電子開關52的第二端2。該第四耦合器34的第四端4透過電阻R4接地。
該第五耦合器35的第三端透過電阻R5接地。該第五耦合器35的第四端4連接於該第四放大器24的輸出端2。該第四放大器24的輸入端1連接於該第四功率合路器102的輸出端3。該第四功率合路器102的第一輸入端1連接於該第三補償電路73。該第四功率合路器102的第二輸入端2連接於該第四補償電路74。
該第三補償電路73包括第三移相器731、第三功率分配器732、第七衰減器733、第八衰減器734、第五功率合路器735及第二數模轉換器736。該第四功率合路器102的第一輸入端1連接於該第五功率合路器735的輸出端3。該第三移相器731的輸入端1連接於該第六耦合器36的第二端2。該第三移相器731的輸出端3連接於該第三功率分配器732的輸入端1。該第三功率分配器732的第一輸出端2連接於該第七衰減器733的輸入端1。該第三功率分配器732的第二輸出端3連接於該第八衰減器734的輸入端 1。該第七衰減器733的輸出端2連接於該第五功率合路器735的第一輸入端1。該第八衰減器734的輸出端2連接於該第五功率合路器735的第二輸入端2。該第二數模轉換器736的輸入端1連接於該系統控制器300的第五端5。該第二數模轉換器736的輸出端2連接於該第三移相器731的輸入端2。該第六耦合器36的第三端3連接於該第二移相器721的輸入端1。該第六耦合器36的第四端4透過該電阻R6接地。
該第四補償電路74包括第四移相器741、第四功率分配器742、第九衰減器743、第十衰減器744及第六功率合路器745。該第四移相器741的輸出端2連接於該第四功率分配器742的輸入端1。該第四移相器741的輸入端1連接於該第三耦合器33的第三端3。該第四功率分配器742的輸出端2連接於該第九衰減器743的輸入端1。該第九衰減器743的輸出端2連接於該第六功率合路器745的輸入端1。該第四功率分配器742的輸出端3連接於該第十衰減器744的輸入端1。該第十衰減器744的輸出端2連接於該第六功率合路器745的輸入端2。該第六功率合路器745的輸出端3連接於該第四放大器24的輸入端1。
該系統控制器300的第五端5分別連接該第三補償電路73及第四補償電路74。
類似地,該第二發射機12用於發射訊號。該第三放大器23用於放大發射訊號。該第二接收機92用於獲取經干擾抑制後的接收訊號。該第二低噪放大器821用於放大接收訊號。該第二環形器42為三埠環形器用於隔離該第二天線單元200中的收發訊號。第四耦合器34、第五耦合器35與該第二環形器42的不同埠連接以使第二環形器42的輸入、輸出阻抗匹配。
該第三補償電路73用於對該洩露訊號進行抵減。
該第四補償電路74用於對天線間干擾訊號進行抵減。
該第一電子開關51的第三端3連接該第一電子開關51的第一端1時,該第一天線單元100處於第一模式。
該第一電子開關51的第三端3連接該第一電子開關51的第二端2時,該第一天線單元100處於第二模式。
該第二電子開關52的第三端3連接該第二電子開關52的第一端1時,該第二天線單元200處於第一模式。
該第二電子開關52的第三端3連接該第二電子開關52的第二端2時,該第二天線單元200處於第二模式。
該第一模式為訊號校正模式。該第二模式為訊號補償模式。
以該第一天線單元100為例,當該第一天線單元100處於第一模式即校正模式時,該第一發射機11輸出的第一訊號依次經該第一電子開關51及該第一耦合器31輸出至該第一補償電路71。該第一訊號還經該第一放大器21放大及該第一耦合器31後傳輸至該第一環形器41,再經由該第一環形器41傳輸至該第一天線61。該第一環形器41產生一洩露訊號。該第一訊號經該第一補償電路71進行補償後輸出至該第一功率合路器101。該第二補償電路72對該第二天線單元200的第六耦合器36輸出的第二訊號進行補償。該第二訊號經該第二補償電路72進行補償後輸出至該第一功率合路器101。該第一功率合路器101將訊號合成為第一抵減訊號並透過該第二放大器22將該第一抵減訊號輸出至第二耦合器32。該第二耦合器32從該第一環形器41的第三端3接收一第三訊號。該第二耦合器32將該第三訊號及該第一抵減訊號耦合後輸出至該第一接收機91。
該系統控制器300用於監控發射機、接收機及補償電路工作狀態。該系統控制器300還用於控制該補償電路以一預設方案進行訊號補償。該訊號補償包括訊號相位變更、訊號強度變化等。該系統控制器300用於檢 測該第一接收機91接收的第一接收訊號,並依據第一接收訊號中的信雜比調整該預設方案。
當該第一天線單元100切換到補償模式時,該第一天線單元依照校正模式對訊號進行補償以實現對洩露訊號及近場干擾訊號的抵減。
該第二天線單元200的工作原理與該第一天線單元100類似,在此不再贅述。
該第二放大器22為一可變運算放大器。該第四放大器24為一可變運算放大器。
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該多入多出天線系統1000還可以包括更多天線單元,如4天線單元。
在該第一補償電路71、第二補償電路72、第三補償電路73及第四補償電路74中,移相及衰減順序可以進行變更,而不影響訊號補償。
請參考圖2,圖2揭示了補償電路的另一種較佳實施方式。該補償電路400包括移相電路500及衰減電路600。該移相電路500包括第五功率分配器401、第六功率分配器402、第七功率分配器403及第三電子開關53。該衰減電路600包括第八功率分配器404、第九功率分配器405、第十功率分配器406、第十一衰減器407、第十二衰減器408、第十三衰減器409及第十四衰減器410、第七功率合路器411、第八功率合路器412及第九功率合路器413。
該第五功率分配器401的輸入端1用於接收外部訊號。該第五功率分配器401的第一輸出端2連接該第六功率分配器402的輸入端1。該第五功率分配器401的第二輸出端3連接該第七功率分配器403的輸入端1。該第六功率分配器402的第一輸出端1連接該第三電子開關53的第一端1。該第六功率分配器402的第二輸出端2連接該第三電子開關53的第二端2。該第七 功率分配器403的第一輸出端1連接該第三電子開關53的第三端3。該第七功率分配器403的第二輸出端2連接該第三電子開關53的第四端4。該第三電子開關53的控制端5連接該第八功率分配器404的輸入端1。該第八功率分配器404的第一輸出端2連接該第九功率分配器405的輸入端1。該第八功率分配器404的第二輸出端3連接該第十功率分配器406的輸入端1。該第九功率分配器405的第一輸出端2連接該第十一衰減器407的輸入端1。該第九功率分配器405的第二輸出端3連接該第十二衰減器408的輸入端1。該第十功率分配器406的第一輸出端2連接該第十三衰減器409的輸入端1。該第十功率分配器406的第二輸出端3連接該第十四衰減器410的輸入端1。
該第十一衰減器407的輸出端2連接該第七功率合路器411的第一輸入端1。該第十二衰減器408的輸出端2連接該第七功率合路器411的第二輸入端2。該第十三衰減器409的輸出端2連接該第八功率合路器412的第一輸入端1。該第十四衰減器410的輸出端2連接該第八功率合路器412的第二輸入端2。該第七功率合路器411的輸出端3連接該第九功率合路器413的第一輸入端1。該第八功率合路器412的輸出端3連接該第九功率合路器413的第二輸入端2。該第九功率合路器413的輸出端3用於輸出訊號。
該補償電路400透過多個功率分配器串並聯關係,可以實現0-360度的相位變化,該相位變化可以透過控制該第三電子開關53的控制端5連接該第三電子開關53的不同訊號端進行調整。並且,透過多個衰減器並聯電路可以對訊號進行有效衰減。
該補償電路400可以應用於該第一補償電路71、第二補償電路72、第三補償電路73及第四補償電路74中。
透過電子開關選擇模式這一設計以及高效率的補償電路,本發明多入多出天線系統1000可以實現對洩露訊號及近場干擾訊號的有效抵減。
綜上所述,本發明符合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舉凡熟悉本案技藝之人士,在爰依本發明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涵蓋於以下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00‧‧‧多入多出天線系統
100‧‧‧第一天線單元
200‧‧‧第二天線單元
300‧‧‧系統控制器
11‧‧‧第一發射機
21‧‧‧第一放大器
22‧‧‧第二放大器
31‧‧‧第一耦合器
32‧‧‧第二耦合器
33‧‧‧第三耦合器
41‧‧‧第一環形器
51‧‧‧第一電子開關
61‧‧‧第一天線
71‧‧‧第一補償電路
72‧‧‧第二補償電路
81‧‧‧第一雜訊抑制電路
91‧‧‧第一接收機
101‧‧‧第一功率合路器
12‧‧‧第二發射機
23‧‧‧第三放大器
24‧‧‧第四放大器
34‧‧‧第四耦合器
35‧‧‧第五耦合器
36‧‧‧第六耦合器
42‧‧‧第二環形器
52‧‧‧第二電子開關
62‧‧‧第二天線
73‧‧‧第三補償電路
74‧‧‧第四補償電路
82‧‧‧第二雜訊抑制電路
92‧‧‧第二接收機
102‧‧‧第四功率合路器

Claims (10)

  1. 一種天線單元,包括發射機、接收機、環形器、控制器及天線,該天線單元還包括:第一耦合器,該第一耦合器的第一端透過第一放大器連接該發射機,該第一耦合器的第二端連接該環形器的第一端,該環形器的第二端連接該天線;第二耦合器,該第二耦合器的第一端連接該環形器的第三端,該第二耦合器的第二端連接該接收機;第一補償電路,該第一補償電路的輸入端連接一第三耦合器的第二端,該第一補償電路的輸出端連接該第二耦合器的第四端;第一電子開關,該第一電子開關的第一端連接該發射機,該第一電子開關的第二端連接於該第一耦合器的第三端,該第一電子開關的第三端連接於該第一補償電路的輸入端;當該第一電子開關的第三端連接該第一電子開關的第一端時,該天線單元為校正模式,該發射機發射第一訊號至該第一補償電路,該發射機發射第一訊號依次經該環形器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傳輸至該天線,該第一補償電路處理該第一訊號後輸出第一抵減訊號至該第二耦合器,該第二耦合器的第一端接收該環形器第三端傳輸的第二訊號,該第二耦合器將該第一抵減訊號與該第二訊號耦合後輸出一第三訊號至該接收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天線單元,其中該第一補償電路包括一移相電路及一衰減電路。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天線單元,其中該移相電路包括若干功率分配器以及第二電子開關,該第二電子開關用於調整訊號的相位變化。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天線單元,其中該衰減電路包括若干並聯的衰減器。
  5. 一種多入多出天線系統,包括:第一天線單元,該第一天線單元包括第一發射機、第一接收機、第一環形器、第一補償電路、第二補償電路、第一天線及第一電子開關;第二天線單元,該第二天線單元包括第二發射機、第二接收機、第二環形器、第三補償電路、第四補償電路、第二天線及第二電子開關; 其中該第一及第二補償電路用於針對該第一接收機接收到的訊號進行抵減,該第三及第四補償電路用於針對該第二接收機接收到的訊號進行抵減;該第一補償電路用於針對該第一環形器的洩露訊號進行抵減;該第二補償電路用於針對該第一天線接收的該第二天線單元的近場干擾訊號進行抵減;該第三補償電路用於針對該第二環形器的洩露訊號進行抵減;該第四補償電路用於針對該第一天線單元的近場干擾訊號進行抵減。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多入多出天線系統,其中該第一天線單元包括第一至第三耦合器,該第一耦合器的第一端透過第一放大器連接該第一發射機,該第一耦合器的第二端連接該第一環形器的第一端,該第一環形器的第二端連接該第一天線;該第二耦合器的第一端連接該第一環形器的第三端,該第二耦合器的第二端連接該第一接收機;該第一補償電路的輸入端連接該第三耦合器的第二端,該第一補償電路的輸出端連接該第二耦合器的第四端,該第三耦合器的第三端連接於該第四補償電路的輸入端;該第一電子開關的第一端連接該第一發射機,該第一電子開關的第二端連接於該第一耦合器的第三端,該第一電子開關的第三端連接於該第一補償電路的輸入端。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多入多出天線系統,其中該第二天線單元包括第四至第六耦合器,該第四耦合器的第一端透過第二放大器連接該第二發射機,該第四耦合器的第二端連接該第二環形器的第一端,該第二環形器的第二端連接該第二天線;該第五耦合器的第一端連接該第二環形器的第三端,該第五耦合器的第二端連接該第二接收機;該第三補償電路的輸入端連接該第六耦合器的第二端,該第三補償電路的輸出端連接該第五耦合器的第四端,該第六耦合器的第三端連接該第二補償電路的輸入端;該第二電子開關的第一端連接該第二發射機,該第二電子開關的第二端連接於該第四耦合器的第三端,該第二電子開關的第三端連接於該第二補償電路的輸入端。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多入多出天線系統,其中該多入多出天線系統還包括一系統控制器,該系統控制器分別連接該第一發射機、第二發射機、第一接收機、第二接收機、第一至第四補償電路,該系統控制器透過檢測該第一及第二接收機接收訊號的信雜比來調整該第一至第四補償電路。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多入多出天線系統,其中該第一及第二補償電路的輸出訊號輸出至一功率合路器,該功率合路器輸出第一抵減訊號 至該第二耦合器,該第二耦合器將該第一抵減訊號與該第一環形器輸出的第二訊號耦合後輸出一第三訊號至該第一接收機。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多入多出天線系統,其中該第一至第四補償電路均包括若干並聯的衰減器。
TW105106037A 2016-02-29 2016-02-29 天線單元及多入多出天線系統 TWI5979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06037A TWI597946B (zh) 2016-02-29 2016-02-29 天線單元及多入多出天線系統
US15/219,330 US9799961B2 (en) 2016-02-29 2016-07-26 Compensation circuit, anttenna unit, and MIMO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06037A TWI597946B (zh) 2016-02-29 2016-02-29 天線單元及多入多出天線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1233A TW201731233A (zh) 2017-09-01
TWI597946B true TWI597946B (zh) 2017-09-01

Family

ID=59679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6037A TWI597946B (zh) 2016-02-29 2016-02-29 天線單元及多入多出天線系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799961B2 (zh)
TW (1) TWI5979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5247B (zh) * 2019-11-25 2022-07-29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一种e波段带有矢量调制器的多通道接收机
CN113381783B (zh) * 2021-06-21 2022-07-05 普联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前端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75535B2 (en) 2008-02-27 2012-05-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ctive cancellation of transmitter leakage in a wireless transceiver
TWI364919B (en) * 2008-05-16 2012-05-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Radio signal transceiver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employing the same
CN101599779B (zh) * 2008-06-02 2013-06-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中频信号损耗补偿电路
US8045926B2 (en) 2008-10-15 2011-10-25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ulti-transceiver architecture for advanced Tx antenna monitoring and calibration in MIMO and smart 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3173250A1 (en) 2012-05-13 2013-11-21 Invention Mine Llc Full duplex wireless transmission with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EP2698870A1 (en) * 2012-08-14 2014-02-19 Alcatel-Lucent Antenna feed
CN105814737B (zh) * 2013-12-10 2019-06-04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增强混合式抵消网络和双工器中的隔离和阻抗匹配
US9136883B1 (en) * 2014-08-20 2015-09-1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Analog compensation circuit and method
GB2539733A (en) * 2015-06-25 2016-12-28 Airspan Networks Inc An antenna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figuring a transmission beam for the antenna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50472A1 (en) 2017-08-31
TW201731233A (zh) 2017-09-01
US9799961B2 (en) 2017-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44394B2 (en) Technique for full duplex with single antenna
CN102393512B (zh) 单天线调频连续波雷达射频无源对消方法
EP2955862B1 (en) Intermodulation cancellation apparatus for passive component
US10666304B2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compensating interfering signals in electric circuits
CN108111176B (zh) 一种双天线射频功率检测电路、装置及移动终端
KR20090081753A (ko)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캘리브레이션 장치 및 방법
US10644763B1 (en) Technique for single antenna full duplex
WO2018218089A1 (en)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or in-band full duplex single 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s
TWI597946B (zh) 天線單元及多入多出天線系統
US9985772B1 (en) Digital simultaneous transmit and rece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998170B1 (ko) 높은 격리 특성을 갖는 격리기, 및 상기 격리기를 포함하는통신 장치
KR102233631B1 (ko) 자기간섭신호 제거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송수신기
CN107146956B (zh) 天线单元及多入多出天线系统
US10714828B2 (en) Microwave analog cancellation for in-aperture simultaneous transmit and receive
CN104737455A (zh) 收发装置
US886765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signals of multiple active wireless transmitters
US20200099131A1 (en) Non-reciprocal transceiver array architecture with a single non-reciprocal element
CN107147425B (zh) 补偿电路及应用该补偿电路的天线单元
JP7242725B2 (ja) デュアルポーラ全二重レーダートランシーバ
Watkins et al. Single antenna full duplex cancellation network for ISM band
TWI606702B (zh) 補償電路及應用該補償電路的天線單元
Nightingale et al. An eight channe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ystem
WO2015146316A1 (ja) 送受信装置
KR20200073136A (ko) 누설 전력 저감을 위한 송수신기
US11075667B1 (en) Tuneable rat-race coupler for single antenna full duplex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