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87726B - Dual-link system in the auxiliary base station to change the methods and equipment - Google Patents

Dual-link system in the auxiliary base station to change the methods and equipmen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87726B
TWI587726B TW104125227A TW104125227A TWI587726B TW I587726 B TWI587726 B TW I587726B TW 104125227 A TW104125227 A TW 104125227A TW 104125227 A TW104125227 A TW 104125227A TW I587726 B TWI587726 B TW I58772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secondary base
auxiliary
primary
cell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52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3403A (en
Inventor
ping-ping Wen
Chandrika Worrall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Luce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Lucent filed Critical Alcatel Lucent
Publication of TW201613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34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77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772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雙連接系統中輔基地台改變方法和設備
本發明係關於通信領域,特別係關於在雙連接(Dual Connectivity)系統中的輔基地台改變方法和設備。
目前,已經在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GPP)中對雙連接進行了標準化。雙連接是指UE同時與主基地台(例如,master eNB,簡稱MeNB)和若干輔基地台(例如secondary eNB,簡稱SeNB)連接。
在現有的方案中,已經具有主基地台發起的輔基地台改變的過程。主基地台發起的輔基地台改變過程可以包括輔基地台添加和輔基地台釋放。在輔基地台添加期間,由輔基地台對使用者設備(UE)執行新的無線配置。
當在特殊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改變時,則可能需要進行輔基地台發起的輔基地台改變的過程。舉例而言,如果用輔基地台改變過程實現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改變,則需要輔基地台發起輔基地台改變過程。然而,目前在雙連接系統中不支援輔基地台發起的輔基地台改變過程。
另外,已經提出了用一個無線資源控制(RRC)消息來釋放和添加輔基地台細胞來實現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更新。即SCG的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更新方案要求在同一RRC消息中進行輔基地台細胞的釋放和添加。在現有方案中,雖然可以由輔基地台觸發輔基地台釋放(SeNB release),但是輔基地台無法觸發輔基地台添加(SeNB addition)。因此,在這一方面,仍然存在需要解決的問題,例如,利用什麼類型的過程來產生RRC消息,目前的方案是否可以執行完整的系統資訊更新,以及是否應當定義新過程,等等。
因此,需要一種關於在雙連接系統中的輔基地台發起的輔基地台改變過程和輔基地台發起的輔基地台添加過程的解決方案。
針對以上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在雙連接系統中的輔基地台發起的輔基地台改變過程和輔基地台發起的輔基地台添加過程的解決方案。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可以用於實現輔細胞組(secondary cell group,SCG)中的特殊輔基地台細胞和輔基地台輔細胞的的系統資訊更新。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執行雙連接系統的輔基地台改變(SeNB change)的方法。該方法可以由輔基地台執行,並包括:由輔基地台確定發起輔基地台改變過程;由該輔基地台基於確定操作而向主基地台發 送輔基地台改變請求;以及接收來自主基地台的輔基地台改變請求確認消息。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執行雙連接系統的輔基地台改變的方法。該方法可以由主基地台執行,並包括:由主基地台接收來自輔基地台的輔基地台改變請求;以及從主基地台向輔基地台發送輔基地台改變請求確認消息,其中由輔基地台發起輔基地台改變過程。
根據本發明的協力廠商面,提供了一種雙連接系統中的輔基地台修改(SeNB modification)方法。該方法可以由輔基地台執行,並包括:由輔基地台確定發起輔基地台細胞添加過程;由該輔基地台基於所述確定操作,向主基地台發送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請求;以及接收來自主基地台的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請求確認消息。
根據本發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雙連接系統中的輔基地台修改方法。該方法可以由主基地台執行,並包括:從主基地台接收來自輔基地台的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請求;以及由主基地台向輔基地台發送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請求確認消息,其中由輔基地台發起輔基地台細胞添加過程。
根據本發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執行雙連接系統的輔基地台改變的設備。該設備可以被包括在輔基地台中。該設備可以包括:確定單元,被配置為由輔基地台確定發起輔基地台改變過程;發送單元,被配置為基於所述確定單元做出的確定,向主基地台發送輔基地台改變請 求;以及接收單元,被配置為接收來自所述主基地台的輔基地台改變請求確認消息。
根據本發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執行雙連接系統的輔基地台改變的設備。該設備可以被包括在主基地台中。該設備可以包括:接收單元,被配置為接收來自輔基地台的輔基地台改變請求;以及發送單元,被配置為向所述輔基地台發送輔基地台改變請求確認消息,其中由所述輔基地台發起所述輔基地台改變過程。
根據本發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種雙連接系統中的輔基地台修改設備。該設備可以被包括在輔基地台中。該設備可以包括:確定單元,被配置為確定發起輔基地台細胞添加過程;發送單元,被配置為基於所述確定單元做出的確定,向主基地台發送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請求;以及接收單元,被配置為接收來自所述主基地台的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請求確認消息。
根據本發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種雙連接系統中的輔基地台修改設備。該設備可以被包括在主基地台中。該設備可以包括:接收單元,被配置為接收來自輔基地台的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請求;以及發送單元,被配置為向所述輔基地台發送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請求確認消息,其中由所述輔基地台發起輔基地台細胞添加過程。
透過以下對說明本發明原理的較佳實施方式的描述,並結合附圖,本發明的其他特徵以及優點將會是顯而易見的。
500‧‧‧設備
510‧‧‧確定單元
520‧‧‧發送單元
530‧‧‧接收單元
600‧‧‧設備
610‧‧‧接收單元
620‧‧‧發送單元
700‧‧‧設備
710‧‧‧確定單元
720‧‧‧發送單元
730‧‧‧接收單元
800‧‧‧設備
810‧‧‧接收單元
820‧‧‧發送單元
透過以下結合附圖的說明,並且隨著對本發明的更全面瞭解,本發明的其他目的和效果將變得更加清楚和易於理解,其中: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在輔基地台側的用於執行雙連接系統的輔基地台改變的方法100的流程圖;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在主基地台側的用於執行雙連接系統的輔基地台改變的方法200的流程圖;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在輔基地台側的雙連接系統中的輔基地台修改方法300的流程圖;圖4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在主基地台側的雙連接系統中的輔基地台修改方法400的流程圖;圖5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在輔基地台側的用於執行雙連接系統的輔基地台改變的設備500的框圖;圖6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在主基地台側的用於執行雙連接系統的輔基地台改變的設備600的框圖;圖7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在輔基地台側的雙連接系統中的輔基地台修改設備700的框圖;圖8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在主基地台側的雙連接系統中的輔基地台修改設備800的框圖;圖9是根據現有技術的主基地台發起的輔基地台改變過程900的示意圖;圖10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輔基地台發起的 輔基地台內輔基地台改變過程1000的示意圖;圖11是根據現有技術的輔基地台發起的輔基地台修改過程1100的示意圖;圖12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輔基地台發起的輔基地台修改過程1200的示意圖;以及圖13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主基地台發起的輔基地台修改過程1300的示意圖。
現在將參考若干示例實施例來描述在此描述的主題的原理。應當理解,描述這些實施例只是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更好地理解進而實現在此描述的主題,而並非以任何方式限制在此描述的主題的範圍。
在此使用的術語“基地台”(BS)可以表示節點B(NodeB或者NB)、演進節點B(eNodeB或者eNB)、遠端無線電單元(RRU)、射頻頭(RH)、遠端射頻頭(RRH)、中繼器、低功率節點,諸如微微基地台、毫微微基地台等。
在此使用的術語“使用者設備”(UE)是指能夠與BS通信的任何設備。作為示例,UE可以包括終端、移動終端(MT)、訂戶台(SS)、可攜式訂戶台(PSS)、移動台(MS)或者接入終端(AT)。
在此使用的術語“包括”及其變形是開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於”。術語“基於”是“至少部分地基於”。 術語“一個實施例”表示“至少一個實施例”;術語“另一實施例”表示“至少一個另外的實施例”。其他術語的相關定義將在下文描述中給出。
應該注意的是,雖然本發明的實施例主要使用了長期演進(LTE)系統作為示例進行描述,但是這僅僅是示例性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完全可以應用於其他合適的系統。
在介紹圖1之前,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首先可以參考圖9所示的根據現有技術的主基地台發起的輔基地台改變過程900的示意圖。圖9所示的根據現有技術的輔基地台改變過程由主基地台(例如MeNB)發起。適用於輔基地台間(inter-SeNB)輔基地台改變過程和輔基地台內(intra-SeNB)輔基地台改變過程這兩者。
由於圖9所示的現有技術中的主基地台發起的輔基地台改變過程不能滿足目前一些場景和情況的需要,因此本發明提出了輔基地台發起的輔基地台改變過程。例如,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在輔基地台側的用於執行雙連接系統的輔基地台改變的方法100的流程圖。圖1所示的實施例可以由輔基地台或者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用的其他任何適當的裝置來執行。
在圖1中,在步驟S101,由輔基地台確定發起輔基地台改變過程。在步驟S102,由輔基地台基於步驟S101中做出的確定而向主基地台發送輔基地台改變請求。在步驟S103,由輔基地台接收來自所述主基地台的輔基地台 改變請求確認消息。
應當注意的是,在圖1所示的用於執行雙連接系統的輔基地台改變的方法100中,由輔基地台發起輔基地台改變過程。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透過輔基地台改變過程進行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的更新。
輔基地台細胞可以包括特殊輔基地台細胞和輔基地台輔細胞。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的更新包括特殊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的更新和輔基地台輔細胞的系統資訊的更新。
輔基地台改變過程可以包括輔基地台間輔基地台改變過程(inter-SeNB change procedure)和輔基地台內輔基地台改變過程(intra-SeNB change procedure)。當輔基地台改變過程是輔基地台內輔基地台改變過程時,該過程不包括路徑切換、資料轉發等處理。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在輔基地台內輔基地台改變過程中,可以由輔基地台向主基地台發送一個指示,用以表明輔基地台執行了該輔基地台內輔基地台改變過程。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在輔基地台內輔基地台改變過程中,可以由輔基地台向主基地台發送與輔基地台發生改變後的輔基地台配置資訊相關的無線資源控制容器(RRC container)。在一個附加實施例中,主基地台可以透過查看從輔基地台接收的無線資源控制容器的內容來確定是否存在系統資訊的更新。
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輔基地台改變過程中,可以 僅對發生變化的無線參數進行重配置。無線參數例如可以包括:服務品質(QoS)相關資訊、通道配置資訊、系統資訊等。對於無線參數進行重配置時,未修改的參數不必進行重新發送。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利用delta信令對發生變化的無線參數進行發送。
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在主基地台側的用於執行雙連接系統的輔基地台改變的方法200的流程圖。圖2所示的實施例可以由主基地台或者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用的其他任何適當的裝置來執行。
在圖2所示的方法中,在步驟S201,由主基地台接收來自輔基地台的輔基地台改變請求。在步驟S202,從所述主基地台向所述輔基地台發送輔基地台改變請求確認消息。
應當注意的是,在圖2所示的用於執行雙連接系統的輔基地台改變的方法200中,由輔基地台發起輔基地台改變過程。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透過所述輔基地台改變過程進行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的更新。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的更新可以包括特殊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的更新和輔基地台輔細胞的系統資訊的更新。
如上所述,輔基地台改變過程可以是輔基地台內輔基地台改變過程,此時該過程可以不包括路徑切換、資料轉發等處理。
圖2所示的方法200還可以附加地或可選地包括指示 接收步驟。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由主基地台從輔基地台接收如下指示,該指示表明輔基地台執行了該輔基地台內輔基地台改變過程。
圖2所示的方法200還可以附加地或可選地包括系統資訊的更新確定步驟。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由主基地台從輔基地台接收與輔基地台發生改變後的輔基地台配置資訊相關的無線資源控制容器,然後主基地台可以查看該無線資源控制容器的內容,從而可以確定是否存在系統資訊的更新。
如以上所討論的那樣,在所述輔基地台改變過程中可以僅對發生變化的無線參數進行重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圖2所示的方法200還可以附加地或可選地包括如下發送步驟:主基地台僅向使用者設備發送發生變化的無線參數的配置資訊。
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中,輔基地台和主基地台可以分別利用圖1和圖2所示的方法來進行根據本發明的輔基地台發起的輔基地台改變過程。例如,圖10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輔基地台發起的輔基地台內輔基地台改變過程1000的示意圖。如圖10所示,該輔基地台改變過程由輔基地台發起。在步驟1,輔基地台(SeNB)向主基地台(MeNB)發送輔基地台內改變請求,該輔基地台內改變請求可以包括更新的SeNB配置。主基地台回應於該請求,在步驟2中向輔基地台發送輔基地台內改變請求應答,並在步驟3-6中繼續進行該輔基地台發起的輔基 地台內輔基地台改變過程。
如前所述,已有的SCG的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更新方案要求在同一RRC消息中進行釋放和添加輔基地台細胞來實現系統資訊更新。在現有技術中,雖然可以由輔基地台觸發輔基地台釋放,但是輔基地台無法觸發輔基地台添加。圖11示出了根據現有技術的輔基地台發起的輔基地台修改過程1100的示意圖。如圖11所示,現有技術的輔基地台修改過程支援輔基地台釋放但不支持輔基地台添加。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圖3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在輔基地台側的雙連接系統中的輔基地台修改方法300的流程圖。圖3所示的實施例可以由輔基地台或者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用的其他任何適當的裝置來執行。
在圖3所示的方法中,在步驟S301,由輔基地台確定發起輔基地台細胞添加過程。在步驟S302,由輔基地台基於步驟S301中做出的確定而向主基地台發送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請求。在步驟S303,接收來自所述主基地台的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請求確認消息。
應當注意的是,在圖3所示的雙連接系統中的輔基地台修改方法300中,由輔基地台發起輔基地台細胞添加過程。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輔基地台可以同時發起輔基地台細胞釋放過程和輔基地台細胞添加過程。輔基地台可以向主基地台同時發送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資訊和輔基地台細 胞釋放資訊,以完成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更新。在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資訊可以包括添加的輔基地台細胞的更新的系統資訊。
圖4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在主基地台側的雙連接系統中的輔基地台修改方法400的流程圖。圖4所示的實施例可以由主基地台或者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用的其他任何適當的裝置來執行。
在圖4所示的方法中,在步驟S401,從主基地台接收來自輔基地台的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請求。在步驟S402,由所述主基地台向所述輔基地台發送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請求確認消息。
應當注意的是,在圖4所示的雙連接系統中的輔基地台修改方法400中,由輔基地台發起輔基地台細胞添加過程。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輔基地台可以同時發起輔基地台細胞釋放過程和輔基地台細胞添加過程。輔基地台可以向主基地台同時發送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資訊和輔基地台細胞釋放資訊,以完成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更新。在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資訊可以包括添加的輔基地台細胞的更新的系統資訊。
利用圖3和圖4所示的實施例的方法,輔基地台和主基地台可以實現輔基地台發起的輔基地台細胞添加過程。對此,圖12示出了這一過程1200的實施例的示意圖。在圖12所示的過程中,輔基地台同時發起輔基地台細胞釋 放過程和輔基地台細胞添加過程。輔基地台向主基地台同時發送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資訊和輔基地台細胞釋放資訊,以完成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更新。
如圖12所示,輔基地台可以在步驟1中同時觸發SCG輔基地台細胞釋放和輔基地台細胞添加。然後,主基地台在步驟2中產生一個RRC消息(例如,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並發給UE。之後在步驟3-5繼續進行輔基地台修改過程。利用圖12中的過程,可以實現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更新。
圖13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主基地台發起的輔基地台修改過程1300的示意圖。在圖13所示的實施例中,輔基地台修改過程是由主基地台發起的。在該實施例中,輔基地台不支持輔基地台細胞添加,所以輔基地台可以在一個消息中向主基地台指明對於一個特定的輔基地台細胞存在系統資訊變化。然後,主基地台回應於來自輔基地台的消息,執行主基地台發起的輔基地台細胞添加和釋放。
如圖13所示,輔基地台可以向主基地台發送系統資訊更新請求消息,該消息可以包括要求系統更新的輔基地台細胞ID。因此,主基地台進行由主基地台發起的輔基地台修改過程,並請求輔基地台釋放和添加要求系統更新的輔基地台細胞。回應於主基地台的請求,輔基地台對主基地台發起的輔基地台修改進行應答,同時發送新的系統資訊,然後由主基地台透過RRC信令發送給使用者設 備。
圖5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在輔基地台側的用於執行雙連接系統的輔基地台改變的設備500的框圖。圖5所示的設備可以包括在輔基地台或者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用的其他任何適當的裝置中。
如圖5所示,設備500可以包括:確定單元510,被配置為由輔基地台確定發起輔基地台改變過程;發送單元520,被配置為基於所述確定單元510做出的確定,向主基地台發送輔基地台改變請求;以及接收單元530,被配置為接收來自主基地台的輔基地台改變請求確認消息。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透過輔基地台改變過程進行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的更新。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的更新可以包括特殊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的更新和輔基地台輔細胞的系統資訊的更新。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輔基地台改變過程可以是輔基地台內輔基地台改變過程,輔基地台內輔基地台改變過程不包括路徑切換和資料轉發。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發送單元520還可以被配置為:向主基地台發送如下指示,指示表明輔基地台執行了輔基地台內輔基地台改變過程。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發送單元520還被配置為:向主基地台發送與輔基地台發生改變後的輔基地台的配置資訊相關的無線資源控制容器。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其中主基地台可以透過查看從輔基地台接收的無線資源控制容器的內容來確定是否存在系統資訊的更新。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其中在輔基地台改變過程中僅對發生變化的無線參數進行重配置。
圖6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在主基地台側的用於執行雙連接系統的輔基地台改變的設備600的框圖。圖6所示的設備可以包括在主基地台或者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用的其他任何適當的裝置中。
如圖6所示,設備600可以包括:接收單元610,被配置為接收來自輔基地台的輔基地台改變請求;以及發送單元620,被配置為向輔基地台發送輔基地台改變請求確認消息,其中由輔基地台發起輔基地台改變過程。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透過輔基地台改變過程進行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的更新。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輔基地台改變過程是輔基地台內輔基地台改變過程,輔基地台內輔基地台改變過程不包括路徑切換和資料轉發。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接收單元610還可以被配置為:從輔基地台接收如下指示,指示表明輔基地台執行了輔基地台內輔基地台改變過程。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接收單元610還可以被配置為:從輔基地台接收與輔基地台發生改變後的輔基地台的配置資訊相關的無線資源控制容器。設備還可以包括:確 定單元(未示出),被配置為查看無線資源控制容器的內容以確定是否存在系統資訊的更新。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其中在輔基地台改變過程中僅對發生變化的無線參數進行重配置,並且其中發送單元620還被配置為僅向使用者設備發送發生變化的無線參數的配置資訊。
圖7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在輔基地台側的雙連接系統中的輔基地台修改設備700的框圖。圖7所示的設備可以包括在輔基地台或者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用的其他任何適當的裝置中。
如圖7所示,設備700可以包括:確定單元710,被配置為確定發起輔基地台細胞添加過程;發送單元720,被配置為基於所述確定單元710做出的確定,向主基地台發送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請求;以及接收單元730,被配置為接收來自主基地台的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請求確認消息。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確定單元710還被配置為確定同時發起輔基地台細胞釋放過程和輔基地台細胞添加過程,並且其中所述發送單元720還被配置為向主基地台同時發送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資訊和輔基地台細胞釋放資訊,以完成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更新。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資訊可以包括添加的輔基地台細胞的更新的系統資訊。
圖8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在主基地台側的雙連接系統中的輔基地台修改設備800的框圖。圖8所示的 設備可以包括在主基地台或者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用的其他任何適當的裝置中。
如圖8所示,設備800可以包括:接收單元810,被配置為接收來自輔基地台的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請求;以及發送單元820,被配置為向輔基地台發送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請求確認消息,其中由輔基地台發起輔基地台細胞添加過程。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輔基地台同時發起輔基地台細胞釋放過程和輔基地台細胞添加過程,其中所述接收單元810還被配置為從輔基地台同時接收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資訊和輔基地台細胞釋放資訊,以完成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更新。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資訊可以包括添加的輔基地台細胞的更新的系統資訊。
應當理解,圖5至圖8所述的結構框圖是僅僅為了示例的目的而示出的,並非是對本發明的限制。在一些情況下,可以根據需要添加或者減少其中的一些裝置/單元。
設備500至800中所包括的單元可以利用各種方式來實現,包括軟體、硬體、韌體或其任意組合。在一個實施例中,一個或多個單元可以使用軟體和/或韌體來實現,例如儲存在儲存介質上的機器可執行指令。除了機器可執行指令之外或者作為替代,裝置500、600、700和/或800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個或多個硬體邏輯元件來實現。作為示例而非限制,可以使用的示範類 型的硬體邏輯元件包括現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FPGA)、專用積體電路(ASIC)、專用標準品(ASSP)、單晶片系統(SOC)、複雜可程式設計邏輯裝置(CPLD),等等。
一般而言,在此描述的主題的各種示例實施例可以在硬體或專用電路、軟體、邏輯,或其任何組合中實施。某些方面可以在硬體中實施,而其他方面可以在可以由控制器、微處理器或其他計算設備執行的韌體或軟體中實施。當在此描述的主題的實施例的各方面被圖示或描述為框圖、流程圖或使用某些其他圖形表示時,將理解此處描述的方框、裝置、系統、技術或方法可以作為非限制性的示例在硬體、軟體、韌體、專用電路或邏輯、通用硬體或控制器或其他計算設備,或其某些組合中實施。
作為示例,在此描述的主題的實施例可以在機器可執行指令的上下文中被描述,機器可執行指令諸如包括在目標的真實或者虛擬處理器上的裝置中執行的程式模組中。一般而言,程式模組包括常式、程式、庫、物件、類、元件、資料結構等,其執行特定的任務或者實現特定的抽象資料結構。在各實施例中,程式模組的功能可以在所描述的程式模組之間合併或者分割。用於程式模組的機器可執行指令可以在本地或者分散式設備內執行。在分散式設備中,程式模組可以位於本地和遠端存放介質二者中。
用於實現在此描述的主題的方法的電腦程式代碼可以用一種或多種程式設計語言編寫。這些電腦程式代碼可以 提供給通用電腦、專用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的資料處理裝置的處理器,使得程式碼在被電腦或其他可程式設計的資料處理裝置執行的時候,引起在流程圖和/或框圖中規定的功能/操作被實施。程式碼可以完全在電腦上、部分在電腦上、作為獨立的套裝軟體、部分在電腦上且部分在遠端電腦上或完全在遠端電腦或伺服器上執行。
在本公開的上下文中,機器可讀介質可以是包含或儲存用於或有關於指令執行系統、裝置或設備的程式的任何有形介質。機器可讀介質可以是機器可讀信號介質或機器可讀儲存介質。機器可讀介質可以包括但不限於電子的、磁的、光學的、電磁的、紅外線的或半導體系統、裝置或設備,或其任意合適的組合。機器可讀儲存介質的更詳細示例包括帶有一根或多根導線的電氣連接、可攜式電腦磁片、硬碟、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可擦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PROM或快閃記憶體)、光存放裝置、磁存放裝置,或其任意合適的組合。
另外,儘管操作以特定順序被描繪,但這並不應該理解為要求此類操作以示出的特定順序或以相繼順序完成,或者執行所有圖示的操作以獲取期望結果。在某些情況下,多工或並行處理會是有益的。同樣地,儘管上述討論包含了某些特定的實施細節,但這並不應解釋為限制任何發明或權利要求的範圍,而應解釋為對可以針對特定發明的特定實施例的描述。本說明書中在分開的實施例的上下 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徵也可以整合實施在單個實施例中。反之,在單個實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種特徵也可以分離地在多個實施例或在任意合適的子組合中實施。
儘管已經以特定於結構特徵和/或方法動作的語言描述了主題,但是應當理解,所附權利要求中限定的主題並不限於上文描述的特定特徵或動作。相反,上文描述的特定特徵和動作是作為實現申請專利範圍的示例形式而被公開的。

Claims (36)

  1. 一種用於執行雙連接系統的輔基地台改變的方法,包括:由輔基地台確定發起輔基地台改變過程;由所述輔基地台基於所述確定操作,向主基地台發送輔基地台改變請求;以及接收來自所述主基地台的輔基地台改變請求確認消息,其中透過由所述輔基地台確定發起的所述輔基地台改變過程進行用於添加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的更新。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的更新包括特殊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的更新和輔基地台輔細胞的系統資訊的更新。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輔基地台改變過程是輔基地台內輔基地台改變過程,所述輔基地台內輔基地台改變過程不包括路徑切換和資料轉發。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還包括:由所述輔基地台向所述主基地台發送如下指示,所述指示表明所述輔基地台執行了所述輔基地台內輔基地台改變過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還包括:由所述輔基地台向所述主基地台發送與所述輔基地台發生改變後的所述輔基地台的配置資訊相關的無線資源控制容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主基地台透過查看從所述輔基地台接收的無線資源控制容器的內容來確定是否存在系統資訊的更新。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輔基地台改變過程中僅對發生變化的無線參數進行重配置。
  8. 一種用於執行雙連接系統的輔基地台改變的方法,包括:由主基地台接收來自輔基地台的輔基地台改變請求;以及從所述主基地台向所述輔基地台發送輔基地台改變請求確認消息,其中由所述輔基地台發起所述輔基地台改變過程,且其中透過由所述輔基地台確定發起的所述輔基地台改變過程進行用於添加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的更新。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輔基地台改變過程是輔基地台內輔基地台改變過程,所述輔基地台內輔基地台改變過程不包括路徑切換和資料轉發。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方法,還包括:由所述主基地台從所述輔基地台接收如下指示,所述指示表明所述輔基地台執行了所述輔基地台內輔基地台改變過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方法,還包括:由所述主基地台從所述輔基地台接收與所述輔基地台發生改 變後的所述輔基地台的配置資訊相關的無線資源控制容器;以及查看所述無線資源控制容器的內容以確定是否存在系統資訊的更新。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輔基地台改變過程中僅對發生變化的無線參數進行重配置,並且其中所述主基地台僅向使用者設備發送發生變化的無線參數的配置資訊。
  13. 一種雙連接系統中的輔基地台修改方法,包括:由輔基地台確定發起輔基地台細胞添加過程;由所述輔基地台基於所述確定操作,向主基地台發送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請求;以及接收來自所述主基地台的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請求確認消息,其中由所述輔基地台發起輔基地台細胞添加過程。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輔基地台同時發起輔基地台細胞釋放過程和輔基地台細胞添加過程,所述輔基地台向所述主基地台同時發送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資訊和輔基地台細胞釋放資訊,以完成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更新。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方法,所述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資訊包括添加的輔基地台細胞的更新的系統資訊。
  16. 一種雙連接系統中的輔基地台修改方法,包括: 從主基地台接收來自輔基地台的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請求;以及由所述主基地台向所述輔基地台發送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請求確認消息,其中由所述輔基地台發起輔基地台細胞添加過程。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輔基地台同時發起輔基地台細胞釋放過程和輔基地台細胞添加過程,其中所述主基地台從所述輔基地台同時接收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資訊和輔基地台細胞釋放資訊,以完成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更新。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方法,所述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資訊包括添加的輔基地台細胞的更新的系統資訊。
  19. 一種用於執行雙連接系統的輔基地台改變的設備,包括:確定單元,被配置為由輔基地台確定發起輔基地台改變過程;發送單元,被配置為基於所述確定單元做出的確定,向主基地台發送輔基地台改變請求;以及接收單元,被配置為接收來自所述主基地台的輔基地台改變請求確認消息,其中透過由所述輔基地台確定發起的所述輔基地台改變過程進行用於添加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的更新。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 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的更新包括特殊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的更新和輔基地台輔細胞的系統資訊的更新。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輔基地台改變過程是輔基地台內輔基地台改變過程,所述輔基地台內輔基地台改變過程不包括路徑切換和資料轉發。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設備,所述發送單元還被配置為:向所述主基地台發送如下指示,所述指示表明所述輔基地台執行了所述輔基地台內輔基地台改變過程。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設備,所述發送單元還被配置為:向所述主基地台發送與所述輔基地台發生改變後的所述輔基地台的配置資訊相關的無線資源控制容器。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主基地台透過查看從所述輔基地台接收的無線資源控制容器的內容來確定是否存在系統資訊的更新。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設備,其中在所述輔基地台改變過程中僅對發生變化的無線參數進行重配置。
  26. 一種用於執行雙連接系統的輔基地台改變的設備,包括:接收單元,被配置為接收來自輔基地台的輔基地台改變請求;以及 發送單元,被配置為向所述輔基地台發送輔基地台改變請求確認消息,其中由所述輔基地台發起所述輔基地台改變過程,且其中透過由所述輔基地台確定發起的所述輔基地台改變過程進行用於添加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的更新。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輔基地台改變過程是輔基地台內輔基地台改變過程,所述輔基地台內輔基地台改變過程不包括路徑切換和資料轉發。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接收單元還被配置為:從所述輔基地台接收如下指示,所述指示表明所述輔基地台執行了所述輔基地台內輔基地台改變過程。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接收單元還被配置為:從所述輔基地台接收與所述輔基地台發生改變後的所述輔基地台的配置資訊相關的無線資源控制容器;並且所述設備還包括:確定單元,被配置為查看所述無線資源控制容器的內容以確定是否存在系統資訊的更新。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的設備,其中在所述輔基地台改變過程中僅對發生變化的無線參數進行重配置,並且其中所述發送單元還被配置為僅向使用者設備發送發生變化的無線參數的配置資訊。
  31. 一種雙連接系統中的輔基地台修改設備,包括: 確定單元,被配置為確定發起輔基地台細胞添加過程;發送單元,被配置為基於所述確定單元做出的確定,向主基地台發送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請求;以及接收單元,被配置為接收來自所述主基地台的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請求確認消息。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確定單元還被配置為確定同時發起輔基地台細胞釋放過程和輔基地台細胞添加過程,並且其中所述發送單元還被配置為向所述主基地台同時發送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資訊和輔基地台細胞釋放資訊,以完成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更新。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的設備,所述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資訊包括添加的輔基地台細胞的更新的系統資訊。
  34. 一種雙連接系統中的輔基地台修改設備,包括:接收單元,被配置為接收來自輔基地台的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請求;以及發送單元,被配置為向所述輔基地台發送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請求確認消息,其中由所述輔基地台發起輔基地台細胞添加過程。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輔基地台同時發起輔基地台細胞釋放過程和輔基地台細胞添加過程,並且其中所述接收單元還被配置為從所述輔基 地台同時接收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資訊和輔基地台細胞釋放資訊,以完成輔基地台細胞的系統資訊更新。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的設備,所述輔基地台細胞添加資訊包括添加的輔基地台細胞的更新的系統資訊。
TW104125227A 2014-08-07 2015-08-04 Dual-link system in the auxiliary base station to change the methods and equipment TWI5877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87771.0A CN105451278B (zh) 2014-08-07 2014-08-07 双连接系统中辅基站改变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3403A TW201613403A (en) 2016-04-01
TWI587726B true TWI587726B (zh) 2017-06-11

Family

ID=54364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5227A TWI587726B (zh) 2014-08-07 2015-08-04 Dual-link system in the auxiliary base station to change the methods and equipment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222782A1 (zh)
EP (1) EP3178256A2 (zh)
CN (1) CN105451278B (zh)
TW (1) TWI587726B (zh)
WO (1) WO2016020752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74447A1 (en) 2016-04-06 2017-10-12 Sony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virtual cell, user equipment
CN107734569B (zh) 2016-08-11 2021-0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8282836B (zh) * 2017-01-06 2020-10-3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辅基站切换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10447257B (zh) * 2017-03-21 2024-02-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辅网络节点和终端
US20200084797A1 (en) * 2017-04-28 2020-03-1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Radio band sharing between nodes
CN109963315B (zh) * 2017-12-25 2020-08-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辅基站分配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0816B (zh) * 2011-11-25 2019-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载波聚合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JP6106423B2 (ja) * 2012-12-17 2017-03-2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無線通信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EP2946491A4 (en) * 2013-01-17 2016-09-14 Intel Ip Corp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CARRIER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5100590A1 (zh) * 2013-12-31 2015-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US9820332B2 (en) * 2014-08-07 2017-11-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eactivating SCells during SCG change procedure and a device therefor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TSG RAN WG2 meeting #86 (R2-142575), May 19-23, 2014 *
3GPP TSG-RAN WG3 meeting #84 (R3-141090), May 19-23, 2014 *
3GPP TSG-RAN2 #85 bis Meeting (R2-141465), Mar.31-Apr.4, 2014 *
3GPP TSG-RAN2 #85 Meeting (R2-140199), Feb.10-14, 201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78256A2 (en) 2017-06-14
US20170222782A1 (en) 2017-08-03
WO2016020752A2 (en) 2016-02-11
CN105451278A (zh) 2016-03-30
WO2016020752A3 (en) 2016-03-31
TW201613403A (en) 2016-04-01
CN105451278B (zh) 2019-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7726B (zh) Dual-link system in the auxiliary base station to change the methods and equipment
KR101870850B1 (ko) D2d 관련 정보 지시 및 d2d 송신 자원 확정 방법 및 장치
EP3453221B1 (en) Race condition avoidance between master base station initiated secondary base station release and secondary base station initiated secondary base station change procedures
US10716038B2 (en) Wireless device, network nodes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handling a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during handover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1265776B2 (en) Master node, a secondary nod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EP3493593A1 (en)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ferring terminal path and controlling terminal state transition
TW201831002A (zh) 處理新無線能力的裝置及方法
JP2017517984A (ja) ネットワークにより提供される自律的ハンドオーバのための方法、システム及び装置
EP3714627B1 (en) Communication establishment
WO2020226546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in a network node or base station
US20160286437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relay terminal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control apparatus, server apparatu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10337436A1 (en) Method for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handover
TW201831030A (zh) 處理雙連結的裝置及方法
US11864035B2 (en) Core network indication and security handling for handover
US20160037402A1 (en) Mechanism for a Fast Handover Using Resource Pools and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JP2022515958A (ja) ハンドオーバにおけるサービスデータ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プロトコル(SDApP)のエンドマーカーのハンドリング
JP2017103536A (ja) 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210227382A1 (en) To Increase Security of Dual Connectivity
US20210329521A1 (en) INTRA-RAT Handovers with Core Network Change
US9998608B2 (e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charging system for charging proximity based services
US20240137818A1 (en) Core network indication and security handling for handover
WO2017012291A1 (zh) 一种硬切换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JP7045473B2 (ja) Ue関連の論理接続のための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プロトコル識別情報の処理
WO2024035291A1 (en) Reference configuration for l1/l2 inter-cell mobility candidate(s)
WO2016169220A1 (zh) 一种重定位处理方法、装置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