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9729B - 伺服器登入驗證系統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伺服器登入驗證系統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9729B
TWI579729B TW105136917A TW105136917A TWI579729B TW I579729 B TWI579729 B TW I579729B TW 105136917 A TW105136917 A TW 105136917A TW 105136917 A TW105136917 A TW 105136917A TW I579729 B TWI579729 B TW I57972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erification
information
server
login
smart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6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8286A (zh
Inventor
郭錫勳
郭世崇
Original Assignee
南開科技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開科技大學 filed Critical 南開科技大學
Priority to TW1051369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7972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97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972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18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8286A/zh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Description

伺服器登入驗證系統及其方法
一種登入驗證系統及其方法,尤其是指一種當客戶端登入伺服端時藉由智慧型裝置提供驗證資訊以進行登入驗證的伺服器登入驗證系統及其方法。
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網路服務已經變成現代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有的網路服務大部分是以帳號與密碼的登入驗證機制進行,然而這種以帳號與密碼的登入驗證機制所提供的網路服務對於安全性的考量上仍存在有問題。
僅依據帳號與密碼的登入驗證機制存在的問題在於帳號與密碼容易被盜用,在帳號與密碼被盜用時,即可輕易的以使用者的帳號登入以享受到網路服務,因此需要使用者時常更新記憶自己的帳號新的密碼。
綜上所述,可知先前技術中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現有使用帳號與密碼以進行登入驗證存在安全性不足的問題,因此有必要提出改進的技術手段,來解決此一問題。
有鑒於先前技術存在現有使用帳號與密碼以進行登入驗證存在安全性不足的問題,本發明遂揭露一種伺服器登入驗證系統及其方法,其中:
本發明所揭露的伺服器登入驗證系統,其包含:客戶端、驗證應用程式以及伺服端,客戶端更包含:客戶端接收模組以及客戶端傳送模組;驗證應用程式被安裝且背景執行於智慧型裝置中,驗證應用程式更包含:應用程式接收模組、應用程式計算模組以及應用程式傳送模組;伺服端更包含:資料庫、伺服端接收模組、生成模組、查詢模組、伺服端傳送模組、伺服端計算模組以及比對模組。
客戶端的客戶端接收模組是用以接收登入資訊,登入資訊包含帳號與密碼;及客戶端的客戶端傳送模組是用以傳送登入資訊。
驗證應用程式的應用程式接收模組是用以接收驗證請求;驗證應用程式的應用程式計算模組是用以當應用程式接收模組接收到驗證請求時,依據智慧型裝置的唯一碼以及智慧型裝置的系統時間計算出第一驗證資訊;及驗證應用程式的應用程式傳送模組是用以傳送智慧型裝置的系統時間以及第一驗證資訊。
伺服端的資料庫是用以預先對應儲存登入資訊、驗證應用程式連線資訊以及智慧型裝置的唯一碼;伺服端的生成模組是用以當伺服端接收模組接收到登入資訊時,生成驗證請求;伺服端的伺服端接收模組是用以自客戶端傳送模組接收登入資訊,以及自應用程式傳送模組接收智慧型裝置的系統時間以及第一驗證資訊;伺服端的查詢模組是用以當伺服端接收模組接收到登入資訊時,依據登入資訊自資料庫中查詢出對應的驗證應用程式連線資訊以及智慧型裝置的唯一碼;伺服端的伺服端傳送模組是用以依據被查詢出的驗證應用程式連線資訊建立與驗證應用程式的連線,並傳送驗證請求至應用程式接收模組;伺服端的伺服端計算模組是用以當伺服端接收模組接收到智慧型裝置的系統時間時,依據被查詢出的智慧型裝置的唯一碼以及智慧型裝置的系統時間計算出第二驗證資訊;及伺服端的比對模組是用以比對第一驗證資訊以及第二驗證資訊,當第一驗證資訊與第二驗證資訊比對相符時,則登入資訊完成登入程序。
本發明所揭露的伺服器登入驗證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驟:
首先,提供客戶端;接著,提供預先對應儲存登入資訊、驗證應用程式連線資訊以及智慧型裝置的唯一碼的伺服端,登入資訊包含帳號與密碼;接著,提供安裝且背景執行於智慧型裝置的驗證應用程式;接著,客戶端接收登入資訊,並傳送登入資訊至伺服端;接著,當伺服端接收到登入資訊時,生成驗證請求;接著,伺服端依據登入資訊查詢出對應的驗證應用程式連線資訊以及智慧型裝置的唯一碼;接著,伺服端依據被查詢出的驗證應用程式連線資訊建立與驗證應用程式的連線,並傳送驗證請求至驗證應用程式;接著,驗證應用程式依據智慧型裝置的唯一碼以及智慧型裝置的系統時間計算出第一驗證資訊;接著,驗證應用程式傳送智慧型裝置的系統時間以及第一驗證資訊至伺服端;接著,伺服端依據被查詢出的智慧型裝置的唯一碼以及智慧型裝置的系統時間計算出第二驗證資訊;最後,伺服端比對第一驗證資訊以及第二驗證資訊,當第一驗證資訊與第二驗證資訊比對相符時,則登入資訊完成登入程序。
本發明所揭露的系統及方法如上,與先前技術之間的差異在於客戶端發送登入資訊至伺服端進行登入時,伺服端生成驗證請求並發送至驗證應用程式,驗證應用程式依據智慧型裝置的唯一碼以及智慧型裝置的系統時間計算出第一驗證資訊並反饋回伺服端,伺服端再依據智慧型裝置的唯一碼以及智慧型裝置的系統時間計算出第二驗證資訊,當第一驗證資訊以及第二驗證資訊比對相符時,則登入資訊完成登入程序。
透過上述的技術手段,本發明可以達成提高伺服器登入驗證安全性的技術功效。
以下將配合圖式及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藉此對本發明如何應用技術手段來解決技術問題並達成技術功效的實現過程能充分理解並據以實施。
以下首先要說明本發明所揭露的伺服器登入驗證系統,並請參考「第1圖」、「第2A圖」、「第2B圖」以及「第3圖」所示,「第1圖」繪示為本發明伺服器登入驗證系統的系統方塊圖;「第2圖」繪示為本發明伺服器登入驗證方法的方法流程圖;「第3圖」繪示為本發明伺服器登入驗證系統的架構示意圖。
本發明所揭露的伺服器登入驗證系統,其包含:客戶端10、驗證應用程式20以及伺服端30,客戶端10更包含:客戶端接收模組11以及客戶端傳送模組12;驗證應用程式20被安裝且背景執行於智慧型裝置40中,驗證應用程式20更包含:應用程式接收模組21、應用程式計算模組22以及應用程式傳送模組23;伺服端30更包含:資料庫31、伺服端接收模組32、生成模組33、查詢模組34、伺服端傳送模組35、伺服端計算模組36以及比對模組37。
使用者需要透過客戶端10(步驟101)登入於伺服端30時,使用者可於客戶端10所提供的使用者介面輸入帳號與密碼,帳號與密碼即為登入資訊51,並當使用者於使用者介面輸入登入資訊51完成後,客戶端10的客戶端接收模組11即可自使用者介面接收登入資訊51,上述的客戶端10可以是一般電腦、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智慧型裝置…等,在此僅為舉例說明之,並不以此侷限本發明的應用範疇。
在客戶端10的客戶端接收模組11自使用者介面接收登入資訊51之後,客戶端10即會與伺服端30建立連線,客戶端10與伺服端30是透過有線傳輸方式(例如:光纖網路、電纜網路…等,在此僅為舉例說明之,並不以此侷限本發明的應用範疇)或是無線傳輸方式(例如:Wi-Fi、第三代行動通訊技術、第四代行動通訊技術…等,在此僅為舉例說明之,並不以此侷限本發明的應用範疇)建立連線,以透過客戶端10的客戶端傳送模組12傳送登入資訊51至伺服端30(步驟104)。
在伺服端30中會預先建立並對應儲存登入資訊、驗證應用程式連線資訊以及智慧型裝置40的唯一碼的資料庫31(步驟102),登入資訊、驗證應用程式連線資訊以及智慧型裝置40的唯一碼即是使用者註冊時提供給伺服端30的資料。
在伺服端30的伺服端接收模組32自客戶端10的客戶端傳送模組12接收登入資訊51後,伺服端30的生成模組33即可生成驗證請求52(步驟105),以及伺服端30的查詢模組34即可依據登入資訊自伺服端30的資料庫31中查詢出對應的驗證應用程式連線資訊以及智慧型裝置40的唯一碼(步驟106),若伺服端30的查詢模組34無法依據登入資訊51自伺服端30的資料庫31中查詢出對應的驗證應用程式連線資訊以及智慧型裝置40的唯一碼時,則終止登入資訊51的登入程序。
在伺服端30的查詢模組34依據登入資訊51自伺服端30的資料庫31中查詢出對應的驗證應用程式連線資訊以及智慧型裝置40的唯一碼之後,伺服端30即可依據由伺服端30的查詢模組34所查詢出的驗證應用程式連線資訊建立與驗證應用程式20的連線,並由伺服端30的伺服端傳送模組35傳送驗證請求52至驗證應用程式20(步驟107),上述驗證應用程式20是被安裝且背景執行於智慧型裝置40中(步驟103),驗證應用程式20即可透過驗證應用程式20的應用程式接收模組21自伺服端30的伺服端傳送模組34接收驗證請求52。
在驗證應用程式20的應用程式接收模組21自伺服端30的伺服端傳送模組35接收驗證請求之後,驗證應用程式20的應用程式計算模組22即可依據智慧型裝置40的唯一碼以及智慧型裝置40的系統時間53計算出第一驗證資訊54(步驟108),驗證應用程式20的應用程式計算模組22是依據雜湊演算法將智慧型裝置40的唯一碼以及智慧型裝置40的系統時間53所計算出的雜湊值作為第一驗證資訊54。
在驗證應用程式20的應用程式計算模組22依據智慧型裝置40的唯一碼以及智慧型裝置40的系統時間53計算出第一驗證資訊54之後,即可再透過驗證應用程式20的應用程式傳送模組23將智慧型裝置40的系統時間53以及第一驗證資訊54至伺服端30(步驟109)。
伺服端30的伺服端接收模組32即可自驗證應用程式20的應用程式傳送模組23接收智慧型裝置40的系統時間53以及第一驗證資訊54,接著,伺服端30的伺服端計算模組36會依據由伺服端30的查詢模組34所查詢出的智慧型裝置40的唯一碼以及由伺服端30的伺服端接收模組32所接收到的智慧型裝置40的系統時間53計算出第二驗證資訊(步驟110),伺服端30的伺服端計算模組36是依據與驗證應用程式20的應用程式計算模組22相同的雜湊演算法將由伺服端30的查詢模組34所查詢出的智慧型裝置40的唯一碼以及由伺服端30的伺服端接收模組32所接收到的智慧型裝置40的系統時間53所計算出的雜湊值作為第二驗證資訊。
接著,伺服端30的比對模組37即可對伺服端30的伺服端接收模組32所接收到的第一驗證資訊52以及伺服端30的伺服端計算模組36所計算出的第二驗證資訊進行比對,當伺服端30的比對模組37比對第一驗證資訊52以及第二驗證資訊相符時,則登入資訊51完成伺服端30的登入程序(步驟111),當伺服端30的比對模組37比對第一驗證資訊52以及第二驗證資訊不相符時,則終止登入資訊51的登入程序。
綜上所述,可知本發明與先前技術之間的差異在於客戶端發送登入資訊至伺服端進行登入時,伺服端生成驗證請求並發送至驗證應用程式,驗證應用程式依據智慧型裝置的唯一碼以及智慧型裝置的系統時間計算出第一驗證資訊並反饋回伺服端,伺服端再依據智慧型裝置的唯一碼以及智慧型裝置的系統時間計算出第二驗證資訊,當第一驗證資訊以及第二驗證資訊比對相符時,則登入資訊完成登入程序。
藉由此一技術手段可以來解決先前技術所存在現有使用帳號與密碼以進行登入驗證存在安全性不足的問題,進而達成提高伺服器登入驗證安全性的技術功效。
雖然本發明所揭露的實施方式如上,惟所述的內容並非用以直接限定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任何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所揭露的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可以在實施的形式上及細節上作些許的更動。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仍須以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客戶端
11‧‧‧客戶端接收模組
12‧‧‧客戶端傳送模組
20‧‧‧驗證應用程式
21‧‧‧應用程式接收模組
22‧‧‧應用程式計算模組
23‧‧‧應用程式傳送模組
30‧‧‧伺服端
31‧‧‧資料庫
32‧‧‧伺服端接收模組
33‧‧‧生成模組
34‧‧‧查詢模組
35‧‧‧伺服端傳送模組
36‧‧‧伺服端計算模組
37‧‧‧比對模組
40‧‧‧智慧型裝置
51‧‧‧登入資訊
52‧‧‧驗證請求
53‧‧‧系統時間
54‧‧‧第一驗證資訊
步驟101‧‧‧提供客戶端
步驟102‧‧‧提供預先對應儲存登入資訊、驗證應用程式連線資訊以及智慧型裝置的唯一碼的伺服端,登入資訊包含帳號與密碼
步驟103‧‧‧提供安裝且背景執行於智慧型裝置的驗證應用程式
步驟104‧‧‧客戶端接收登入資訊,並傳送登入資訊至伺服端
步驟105‧‧‧當伺服端接收到登入資訊時,生成驗證請求
步驟106‧‧‧伺服端依據登入資訊查詢出對應的驗證應用程式連線資訊以及智慧型裝置的唯一碼
步驟107‧‧‧伺服端依據被查詢出的驗證應用程式連線資訊建立與驗證應用程式的連線,並傳送驗證請求至驗證應用程式
步驟108‧‧‧驗證應用程式依據智慧型裝置的唯一碼以及智慧型裝置的系統時間計算出第一驗證資訊
步驟109‧‧‧驗證應用程式傳送智慧型裝置的系統時間以及第一驗證資訊至伺服端
步驟110‧‧‧伺服端依據被查詢出的智慧型裝置的唯一碼以及智慧型裝置的系統時間計算出第二驗證資訊
步驟111‧‧‧伺服端比對第一驗證資訊以及第二驗證資訊,當第一驗證資訊與第二驗證資訊比對相符時,則登入資訊完成登入程序
第1圖繪示為本發明伺服器登入驗證系統的系統方塊圖。 第2A圖以及第2B圖繪示為本發明伺服器登入驗證方法的方法流程圖。 第3圖繪示為本發明伺服器登入驗證系統的架構示意圖。
10‧‧‧客戶端
11‧‧‧客戶端接收模組
12‧‧‧客戶端傳送模組
20‧‧‧驗證應用程式
21‧‧‧應用程式接收模組
22‧‧‧應用程式計算模組
23‧‧‧應用程式傳送模組
30‧‧‧伺服端
31‧‧‧資料庫
32‧‧‧伺服端接收模組
33‧‧‧生成模組
34‧‧‧查詢模組
35‧‧‧伺服端傳送模組
36‧‧‧伺服端計算模組
37‧‧‧比對模組

Claims (10)

  1. 一種伺服器登入驗證系統,其包含: 一客戶端,所述客戶端更包含: 一客戶端接收模組,用以接收一登入資訊,所述登入資訊包含一帳號與一密碼;及 一客戶端傳送模組,用以傳送所述登入資訊; 一驗證應用程式,所述驗證應用程式被安裝且背景執行於一智慧型裝置中,所述驗證應用程式更包含: 一應用程式接收模組,用以接收一驗證請求; 一應用程式計算模組,用以當所述應用程式接收模組接收到所述驗證請求時,依據所述智慧型裝置的唯一碼以及所述智慧型裝置的系統時間計算出一第一驗證資訊;及 一應用程式傳送模組,用以傳送所述智慧型裝置的系統時間以及所述第一驗證資訊;及 一伺服端,所述伺服端更包含: 一資料庫,用以預先對應儲存所述登入資訊、一驗證應用程式連線資訊以及所述智慧型裝置的唯一碼; 一伺服端接收模組,用以自所述客戶端傳送模組接收所述登入資訊,以及自所述應用程式傳送模組接收所述智慧型裝置的系統時間以及所述第一驗證資訊; 一生成模組,用以當所述伺服端接收模組接收到所述登入資訊時,生成所述驗證請求; 一查詢模組,用以當所述伺服端接收模組接收到所述登入資訊時,依據所述登入資訊自所述資料庫中查詢出對應的所述驗證應用程式連線資訊以及所述智慧型裝置的唯一碼; 一伺服端傳送模組,用以依據被查詢出的所述驗證應用程式連線資訊建立與所述驗證應用程式的連線,並傳送所述驗證請求至所述應用程式接收模組; 一伺服端計算模組,用以當所述伺服端接收模組接收到所述智慧型裝置的系統時間時,依據被查詢出的所述智慧型裝置的唯一碼以及所述智慧型裝置的系統時間計算出一第二驗證資訊;及 一比對模組,用以比對所述第一驗證資訊以及所述第二驗證資訊,當所述第一驗證資訊與所述第二驗證資訊比對相符時,則所述登入資訊完成登入程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伺服器登入驗證系統,其中所述應用程式計算模組是依據雜湊演算法將所述智慧型裝置的唯一碼以及所述智慧型裝置的系統時間計算出的雜湊值為所述第一驗證資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伺服器登入驗證系統,其中所述伺服端計算模組是依據雜湊演算法將被查詢出的所述智慧型裝置的唯一碼以及所述智慧型裝置的系統時間計算出的雜湊值為所述第二驗證資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伺服器登入驗證系統,其中所述查詢模組無法依據所述登入資訊自所述資料庫中查詢出對應的所述驗證應用程式連線資訊以及所述智慧型裝置的唯一碼時,則所述查詢模組終止所述登入資訊的登入程序。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伺服器登入驗證系統,其中當所述第一驗證資訊與所述第二驗證資訊比對不相符時,則所述比對模組終止所述登入資訊的登入程序。
  6. 一種伺服器登入驗證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驟: 提供一客戶端; 提供預先對應儲存一登入資訊、一驗證應用程式連線資訊以及一智慧型裝置的唯一碼的一伺服端,所述登入資訊包含一帳號與一密碼; 提供安裝且背景執行於所述智慧型裝置的一驗證應用程式; 所述客戶端接收一登入資訊,並傳送所述登入資訊至一伺服端; 當所述伺服端接收到所述登入資訊時,生成一驗證請求; 所述伺服端依據所述登入資訊查詢出對應的所述驗證應用程式連線資訊以及所述智慧型裝置的唯一碼; 所述伺服端依據被查詢出的所述驗證應用程式連線資訊建立與所述驗證應用程式的連線,並傳送一驗證請求至所述驗證應用程式; 所述驗證應用程式依據所述智慧型裝置的唯一碼以及所述智慧型裝置的系統時間計算出一第一驗證資訊; 所述驗證應用程式傳送所述智慧型裝置的系統時間以及所述第一驗證資訊至所述伺服端; 所述伺服端依據被查詢出的所述智慧型裝置的唯一碼以及所述智慧型裝置的系統時間計算出一第二驗證資訊;及 所述伺服端比對所述第一驗證資訊以及所述第二驗證資訊,當所述第一驗證資訊與所述第二驗證資訊比對相符時,則所述登入資訊完成登入程序。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伺服器登入驗證方法,其中所述驗證應用程式是依據雜湊演算法將所述智慧型裝置的唯一碼以及所述智慧型裝置的系統時間計算出的雜湊值為所述第一驗證資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伺服器登入驗證方法,其中所述伺服端是依據雜湊演算法將被查詢出的所述智慧型裝置的唯一碼以及所述智慧型裝置的系統時間計算出的雜湊值為所述第二驗證資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伺服器登入驗證方法,其中所述伺服器登入驗證方法更包含當所述伺服端依據所述登入資訊無法查詢出對應的所述驗證應用程式連線資訊以及所述智慧型裝置的唯一碼時,則終止所述登入資訊的登入程序的步驟。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伺服器登入驗證方法,其中所述伺服器登入驗證方法更包含當所述第一驗證資訊與所述第二驗證資訊比對不相符時,則則終止所述登入資訊的登入程序的步驟。
TW105136917A 2016-11-11 2016-11-11 伺服器登入驗證系統及其方法 TWI5797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6917A TWI579729B (zh) 2016-11-11 2016-11-11 伺服器登入驗證系統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6917A TWI579729B (zh) 2016-11-11 2016-11-11 伺服器登入驗證系統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79729B true TWI579729B (zh) 2017-04-21
TW201818286A TW201818286A (zh) 2018-05-16

Family

ID=59241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6917A TWI579729B (zh) 2016-11-11 2016-11-11 伺服器登入驗證系統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7972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7573A (zh) * 2018-12-14 2020-06-23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维护登入状态记录以转送数据的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57271A (en) * 1996-11-12 1998-05-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ortable computer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security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TW200703108A (en) * 2005-07-08 2007-01-16 Catcher Inc Portable handheld securit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57271A (en) * 1996-11-12 1998-05-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ortable computer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security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TW200703108A (en) * 2005-07-08 2007-01-16 Catcher Inc Portable handheld security devi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7573A (zh) * 2018-12-14 2020-06-23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维护登入状态记录以转送数据的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8286A (zh) 2018-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42301A1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7028593A1 (zh) 网络接入设备接入无线网络接入点的方法、网络接入设备、应用程序服务器和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90173873A1 (en) Identity verification document request handling utilizing a user certificate system and user identity document repository
US9459604B2 (en) Methods and system for joining a smart energy device to a zigbee network
CN111783068B (zh) 设备认证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80205745A1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ccess authentication
WO2015196908A1 (zh) 业务处理方法、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WO2017016252A1 (zh) 令牌生成并认证的方法及认证服务器
CN106921663B (zh) 基于智能终端软件/智能终端的身份持续认证系统及方法
US8695072B2 (en) User identification method applicable to network transaction and system thereof
WO2013075661A1 (zh) 登录及开放平台标识方法、开放平台及系统
JP6967449B2 (ja) セキュリティチェックのための方法、デバイス、端末およびサーバ
US11711205B2 (en) Unified secure device provisioning
WO2020057314A1 (zh) 一种在线签发eSIM证书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191293A (zh) 广告下载验证
US1043980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pplication identifier
WO2014086125A1 (zh) 移动终端的登录方法及登录系统
CN113765655A (zh) 访问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080082818A1 (en) Symmetric key-based authentication in multiple domains
CN110910110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8695070B2 (en) User identification method applicable to network transaction and system thereof
TWI579729B (zh) 伺服器登入驗證系統及其方法
CN111865761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社交聊天信息存证方法
CN102752308A (zh) 通过网络提供数字证书综合业务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US962207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