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9504B - 發光裝置 - Google Patents

發光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9504B
TWI579504B TW104138191A TW104138191A TWI579504B TW I579504 B TWI579504 B TW I579504B TW 104138191 A TW104138191 A TW 104138191A TW 104138191 A TW104138191 A TW 104138191A TW I579504 B TWI579504 B TW I57950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illuminating device
optical lens
illuminating
top surf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81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19077A (zh
Inventor
李宗憲
蔡孟哲
溫士逸
智偉 高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to TW1041381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79504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95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9504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19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9077A/zh

Links

Landscapes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Description

發光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發光裝置。
近年來,隨著照明技術的演進,發光裝置快速發展至採用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元件作為光源。發光二極體元件具有省電、使用壽命長、環保、啟動快速、體積小等多種優點,且發光二極體元件所能達到的功率隨著技術的成熟而逐漸變大。發光二極體元件可搭配線路基板與光學透鏡製作成發光裝置,並進一步取代傳統光源而應用於各式照明燈具中,使照明燈具具有節能的特色。此外,隨著人因智慧照明需求的增加,照明燈具對於可調光色的需求也逐漸增加。
在實際應用中,可調光色的發光裝置將多顆發出不同單色光的發光二極體元件配置在一起,使發光二極體元件所發出的光線混合成所需光線。此類發光裝置通常需搭配額外的光學元件作為輔助,以得到顏色均勻的混光效果。然而,所述光學元件與發光裝置之間通常需要足夠的混光距離來增加光線交錯混合的機會,方能達到所需混光效果。如此,上述作法(使用額外的光學元件提升混光效果)將增加發光裝置的光展量(Etendue),即實際上提昇等效光源的體積,導致後續將發光裝置應用於照明燈具時,對於照明燈具的光型控制與尺寸壓縮相對變得困難。
本發明提供一種發光裝置,其適於藉由單一光學透鏡達成良好的混光效果。
本發明的發光裝置包括一基板、多個發光元件以及一光學透鏡。發光元件配置於基板上。光學透鏡配置於基板上,並覆蓋發光元件。光學透鏡具有一底面以及一頂面,其中底面鄰近發光元件,並具有一中心點,頂面連接底面,並具有遠離中心點的一頂點,而中心點至頂點的一垂直高度相對於底面通過中心點的一長度的比值介於0.2至0.7之間。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發光裝置中,發光元件所發出的光線透過光學透鏡產生折射及/或反射而混合成所需光線,且光學透鏡具有特定設計,即底面的中心點至頂面的頂點的垂直高度相對於底面通過中心點的長度的比值介於0.2至0.7之間,而可提升發光裝置的混光效果(例如色彩均勻度或者發光效率)。據此,本發明的發光裝置適於藉由單一光學透鏡達成良好的混光效果。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發光裝置的側視示意圖。圖2是圖1的發光裝置的俯視示意圖。請參考圖1與圖2,在本實施例中,發光裝置100包括基板110、多個發光元件120以及光學透鏡130。發光元件120配置於基板110上。光學透鏡130配置於基板110上,並覆蓋發光元件120。其中,光學透鏡130具有透光性,並適於反射或折射光線。此外,較佳地,發光元件120所發出的光線具有不同波長,即發光元件120可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線。藉此,發光元件120所發出的光線可透過光學透鏡130產生折射及/或反射而混合成所需光線。
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基板110具有表面112,發光元件120配置於基板110的表面112上。發光元件120例如發光二極體元件(light emitting diode element),且排列成矩形陣列,例如圖2繪示採用四個發光元件120且排列成2×2矩形陣列。然而,本發明不限制發光元件120的種類、數量與排列方式,其可依據需求調整。再者,光學透鏡130的材質為矽膠(Silicon rubber)、環氧樹脂(epoxy resin)、、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或者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制。光學透鏡130覆蓋發光元件120,使發光元件120所發出的光線通過光學透鏡130後往外射出。另外,基板110對應於光學透鏡130的表面112亦可依據需求具有未繪示的反射件(例如配置反射板或者塗佈反射材料)提高反射效果,但本發明不限制反射件的配置與否。藉此,發光裝置100的混光效果(例如色彩均勻度或者發光效率)將取決於光學透鏡130的設計。
在本實施例中,光學透鏡130具有底面132以及頂面134,其中底面132鄰近發光元件120,並具有中心點C,頂面134連接底面132,並具有遠離中心點C的頂點P。換言之,光學透鏡130可視為是由彼此連接的底面132以及頂面134所構成,而所述頂點P為頂面134上距離底面132最遠者,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制。再者,頂點P與中心點C的連線L垂直於底面132(如圖1所示)。亦即,頂點P相對於底面132的垂直投影重合於中心點C(如圖2所示)。此外,本實施例的光學透鏡130具有特定設計,即中心點C至頂點P的垂直高度h1相對於底面132通過中心點C的長度d的比值介於0.2至0.7之間。
詳細而言,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底面132為平面且呈現圓形,而前述中心點C即為底面132的圓心,且前述長度d即為底面132的直徑。再者,所述頂面134為曲面,例如半球面,且光學透鏡130以頂點P與中心點C的連線L為軸心呈現對稱,使光學透鏡130呈現半球狀。換言之,所述頂面134在通過頂點P與中心點C的剖面上(即圖1所繪示的視角)所呈現的曲線為半圓弧。如此,所述中心點C至頂點P的垂直高度h1亦可視為是所述半球狀的半徑,其相當於所述底面132的長度d(即其直徑)的一半。藉此,在本實施例中,垂直高度h1相對於長度d的比值為0.5。然而,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垂直高度h1相對於長度d的比值為亦可為0.2至0.7之間的任一數值。當前述比值介於0.5至0.7之間時,所述光學透鏡相較於本實施例的光學透鏡130(比值為0.5)狹長,而當前述比值介於0.2至0.5之間時,所述光學透鏡相較於本實施例的光學透鏡130扁平。藉此,所述比值可依據實際需調整,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制。
基於上述設計,發光裝置100的混光效果(例如色彩均勻度或者發光效率)可透過光學透鏡130的結構設計(調整垂直高度h1相對於長度d的比值)得到提升,而不需搭配使用其他光學元件。據此,本實施例的發光裝置100適於藉由單一光學透鏡130達成良好的混光效果。
圖3是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發光裝置的側視示意圖。圖4是圖3的發光裝置的俯視示意圖。請參考圖3至圖4,在本實施例中,發光裝置100a包括基板110、多個發光元件120以及光學透鏡130a。發光裝置100a與前述的發光裝置100具有類似結構,即主要差異在於光學透鏡130a的設計。藉此,有關基板110、發光元件120與光學透鏡130a之間的配置關係以及基板110、發光元件120的相關描述可參考前述內容,在此不多加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光學透鏡130a具有底面132以及頂面134,且光學透鏡130a相較於光學透鏡130更具有多個鋸齒結構136。鋸齒結構136凸出於頂面132,並各自從頂點P延伸至底面132。亦即,鋸齒結構136大致上呈現條狀。鋸齒結構136交會於頂點P,且在頂面134上延伸至底面132邊緣,使底面132的邊緣呈現鋸齒狀,且各鋸齒結構136的寬度從頂點P朝向底面132遞增。較佳地,鋸齒結構136彼此連接,且佈滿頂面132,而呈現放射狀(如圖4所示),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制。其中,鋸齒結構136的數量介於10至200之間,例如本實施例所繪示的數量為20個,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制,其可依據需求調整。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鋸齒結構136可為透過V型刀具在頂面134上從頂點P朝向底面132邊緣加工構成凹陷後的條狀凸起結構。藉此,各鋸齒結構136具有凸出於頂面134且彼此連接的相對兩側面S1與S2,使各鋸齒結構136平行於底面132的截面(例如是其底面,即圖4所繪示的凸出部分)呈現三角形。更進一步地說,各鋸齒結構136的相對兩側面S1與S2彼此對稱,使各鋸齒結構136平行於底面132的截面(例如是其底面,即圖4所繪示的凸出部分)呈現等腰三角形。藉此,各鋸齒結構136的兩側面S1與S2之間的夾角θ1(即各鋸齒結構136往外凸出的尖角)介於30度至60度之間,且較佳地為45度。另外,鋸齒結構136中任兩相鄰者之間的夾角θ2(即相鄰的鋸齒結構136之間的凹入處)介於30度至60度之間,且較佳地為45度。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制鋸齒結構136的實施方式與角度,其可依據需求調整。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光學透鏡130a的中心點C至頂點P的垂直高度h1相對於底面132通過中心點C的長度d的比值為0.5。亦即,光學透鏡130a相較於前述光學透鏡130的主要差異在於多了鋸齒結構136,而其餘結構特徵與功能(例如透過調整垂直高度h1相對於長度d的比值而調整混光效果)類似。相關說明可參考前述內容,在此不多加贅述。
基於上述設計,發光裝置100a的混光效果(例如色彩均勻度或者發光效率)可透過光學透鏡130a的結構設計(包括調整垂直高度h1相對於長度d的比值以及增設鋸齒結構136)得到提升,而不需搭配使用其他光學元件。據此,本實施例的發光裝置100a適於藉由單一光學透鏡130a達成良好的混光效果。
圖5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發光裝置的側視示意圖。圖6是圖5的發光裝置的俯視示意圖。請參考圖5至圖6,在本實施例中,發光裝置100b包括基板110、多個發光元件120以及光學透鏡130b。發光裝置100b與前述的發光裝置100與100a具有類似結構,即主要差異在於光學透鏡130b的設計。藉此,有關基板110、發光元件120與光學透鏡130b之間的配置關係以及基板110、發光元件120的相關描述可參考前述內容,在此不多加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光學透鏡130b相較於前述光學透鏡130a的主要差異在於,光學透鏡130b具有多個鋸齒結構136b,且鋸齒結構136b的數量為100個。其中,鋸齒結構136b的結構大致上類似於前述鋸齒結構136,其主要差異在於,由於鋸齒結構136b的數量較多而在頂面134上排列的更為密集,故鋸齒結構136b的側面S1與S2的面積降低,即鋸齒結構136b的凸出部分變小。另外,所述鋸齒結構136b的角度設計亦可參照前述的夾角θ1與θ2,在此不多加贅述。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制鋸齒結構136b的實施方式與角度,其可依據需求調整。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光學透鏡130a的垂直高度h1相對於長度d的比值為0.5。亦即,光學透鏡130b相較於前述光學透鏡130的主要差異在於多了鋸齒結構136b,而其餘結構特徵與功能(例如透過調整垂直高度h1相對於長度d的比值而調整混光效果)類似。相關說明可參考前述內容,在此不多加贅述。
基於上述設計,發光裝置100b的混光效果(例如色彩均勻度或者發光效率)可透過光學透鏡130b的結構設計(包括調整垂直高度h1相對於長度d的比值以及增設鋸齒結構136b)得到提升,而不需搭配使用其他光學元件。據此,本實施例的發光裝置100b適於藉由單一光學透鏡130b達成良好的混光效果。
圖7是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發光裝置的俯視示意圖。請參考圖7,在本實施例中,發光裝置100c包括基板110、多個發光元件120以及光學透鏡130c。發光裝置100c與前述的發光裝置100、100a與100b具有類似結構,其主要差異在於光學透鏡130c的設計。藉此,有關基板110、發光元件120與光學透鏡130c之間的配置關係以及基板110、發光元件120的相關描述可參考前述內容,在此不多加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光學透鏡130c具有底面132以及頂面134c,其中底面132鄰近發光元件120,並具有中心點C,頂面134c連接底面132,並具有遠離中心點C的頂點P,而頂點P與中心點C的連線L垂直於底面132(如圖7所示)。再者,所述底面132為平面且呈現圓形,故發光裝置100c的俯視圖類似於圖2所繪示的發光裝置100的俯視圖。此外,所述頂面134c為曲面,例如圓弧面,且光學透鏡130以頂點P與中心點C的連線L為軸心呈現對稱,使頂面134c在剖面(即圖7所繪示的視角)上所呈現的曲線為圓弧。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中心點C至頂點P的垂直高度h2相對於底面132通過中心點C的長度d的比值介於0.2至0.5之間,例如是0.25,使呈現圓弧面的頂面134c相較於前述呈現半球面的頂面134更為扁平。亦即,在相同的長度d的情況下,本實施例的垂直高度h2相對於前述垂直高度h1(繪示於圖1)降低,例如降低一半(即垂直高度h2為垂直高度h1的0.5倍),使垂直高度h2相對於長度d的比值為0.25。然而,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垂直高度h2相對於長度d的比值為亦可為0.2至0.5之間的任一數值,其可依據需求調整,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制。
基於上述設計,發光裝置100c的混光效果(例如色彩均勻度或者發光效率)可透過光學透鏡130c的結構設計(包括調整垂直高度h2相對於長度d的比值以及頂面134c的形狀)得到提升,而不需搭配使用其他光學元件。據此,本實施例的發光裝置100c適於藉由單一光學透鏡130c達成良好的混光效果。
圖8是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發光裝置的俯視示意圖。請參考圖8,在本實施例中,發光裝置100d包括基板110、多個發光元件120以及光學透鏡130d。發光裝置100d與前述的發光裝置100、100a至100c具有類似結構,其主要差異在於光學透鏡130d的設計。藉此,有關基板110、發光元件120與光學透鏡130d之間的配置關係以及基板110、發光元件120的相關描述可參考前述內容,在此不多加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光學透鏡130d具有底面132以及前述呈現圓弧面的頂面134c(即圖7所示),且垂直高度h2相對於長度d的比值介於0.2至0.5之間,例如是0.25,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制。藉此,光學透鏡130d相較於光學透鏡130c的差異在於,光學透鏡130d更具有多個鋸齒結構136b。有關鋸齒結構136b的結構描述(如鋸齒結構136b的形狀、側面S1、S2與夾角θ1、θ2等設計)可參考前述內容,在此不多加贅述。其中,鋸齒結構136b的數量為100個,且佈滿整個頂面134c,而呈現放射狀,類似於圖6所繪的發光裝置100b的俯視圖所示。因此,鋸齒結構136b因數量較多而排列較為密集,且凸出部分變小。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發光裝置100d亦可改為配置數量較少但凸出部分增加的鋸齒結構136(繪示於圖3與圖4)。
基於上述設計,發光裝置100d的混光效果(例如色彩均勻度或者發光效率)可透過光學透鏡130d的結構設計(包括調整垂直高度h2相對於長度d的比值、頂面134c的形狀以及增設鋸齒結構136b)得到提升,而不需搭配使用其他光學元件。據此,本實施例的發光裝置100d適於藉由單一光學透鏡130d達成良好的混光效果。
圖9是本發明的第六實施例的發光裝置的俯視示意圖。請參考圖9,在本實施例中,發光裝置100e包括基板110、多個發光元件120以及光學透鏡130e。發光裝置100e與前述的發光裝置100、100a至100d具有類似結構,其主要差異在於光學透鏡130e的設計。藉此,有關基板110、發光元件120與光學透鏡130e之間的配置關係以及基板110、發光元件120的相關描述可參考前述內容,在此不多加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光學透鏡130e具有底面132以及頂面134e,其中底面132鄰近發光元件120,並具有中心點C,頂面134e連接底面132,並具有遠離中心點C的頂點P,而頂點P與中心點C的連線L垂直於底面132(如圖9所示)。再者,所述底面132為平面且呈現圓形,故發光裝置100e的俯視圖類似於圖2所繪示的發光裝置100的俯視圖。此外,所述頂面134e為曲面,且光學透鏡130以頂點P與中心點C的連線L為軸心呈現對稱,使頂面134e在剖面(即圖9所繪示的視角)上呈現曲線。
更進一步地說,在本實施例中,中心點C至頂點P的垂直高度h2相對於底面132通過中心點C的長度d的比值介於0.2至0.5之間,例如是0.25,使呈現曲面的頂面134e相較於前述呈現半球面的頂面134更為扁平。再者,相較於前述頂面134c(繪示於圖7),所述頂面134e在剖面(即圖9所繪示的視角)上所呈現的曲線符合下列方程式: 其中x與y為一平面直角座標系中對應於兩座標軸的數值。換言之,本實施例的頂面134e在剖面(即圖9所繪示的視角)上所呈現的曲線為二元三次多項式,使其折射及/或反射效果優於前述呈現圓弧面的頂面134c及前述呈現半球面的頂面134。然而,在其他未繪示的實施例中,所述頂面也可以符合其他適用的方程式,使頂面產生不同的折射及/或反射效果。
基於上述設計,發光裝置100e的混光效果(例如色彩均勻度或者發光效率)可透過光學透鏡130e的結構設計(包括調整垂直高度h2相對於長度d的比值以及頂面134e的形狀)得到提升,而不需搭配使用其他光學元件。據此,本實施例的發光裝置100e適於藉由單一光學透鏡130e達成良好的混光效果。
圖10是本發明的第七實施例的發光裝置的俯視示意圖。請參考圖10,在本實施例中,發光裝置100f包括基板110、多個發光元件120以及光學透鏡130f。發光裝置100f與前述的發光裝置100、100a至100e具有類似結構,其主要差異在於光學透鏡130f的設計。藉此,有關基板110、發光元件120與光學透鏡130f之間的配置關係以及基板110、發光元件120的相關描述可參考前述內容,在此不多加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光學透鏡130f具有底面132以及前述呈現符合特定方程式之曲面的頂面134e(即圖9所示),且垂直高度h2相對於長度d的比值介於0.2至0.5之間,例如是0.25,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制。藉此,光學透鏡130f相較於光學透鏡130e的差異在於,光學透鏡130f更具有多個鋸齒結構136b。有關鋸齒結構136b的結構描述(如鋸齒結構136b的形狀、側面S1、S2與夾角θ1、θ2等設計)可參考前述內容,在此不多加贅述。其中,鋸齒結構136b的數量為100個,且佈滿整個頂面134e,而呈現放射狀,類似於圖6所繪的發光裝置100b的俯視圖所示。因此,鋸齒結構136b因數量較多而排列較為密集,且凸出部分變小。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發光裝置100f亦可改為配置數量較少但凸出部分增加的鋸齒結構136(繪示於圖3與圖4)。
基於上述設計,發光裝置100f的混光效果(例如色彩均勻度或者發光效率)可透過光學透鏡130f的結構設計(包括調整垂直高度h2相對於長度d的比值、頂面134e的形狀以及增設鋸齒結構136b)得到提升,而不需搭配使用其他光學元件。據此,本實施例的發光裝置100f適於藉由單一光學透鏡130f達成良好的混光效果。
針對上述六個實施例的發光裝置進行模擬,所得的混光效果(包括發光效率以及色差)結果如下: <TABLE border="1" borderColor="#000000" width="_0003"><TBODY><tr><td> 編號 </td><td> 條件 </td><td> 模擬結果 </td></tr><tr><td> 1 </td><td> 比值為0.5 頂面為半球面 無鋸齒結構 </td><td> 效率:266.618(lm/W) 色溫:6423.6(K) 色差:(Δu’v’)0.033 </td></tr><tr><td> 2 </td><td> 比值為0.5 頂面為半球面 鋸齒結構為20個 </td><td> 效率:216.058(lm/W) 色溫:6424.8(K) 色差(Δu’v’):0.021 </td></tr><tr><td> 3 </td><td> 比值為0.5 頂面為半球面 鋸齒結構為100個 </td><td> 效率:232.718(lm/W) 色溫:6425.1(K) 色差(Δu’v’):0.015 </td></tr><tr><td> 4 </td><td> 比值為0.25 頂面為圓弧面 無鋸齒結構 </td><td> 效率:245.592(lm/W) 色溫:6423(K) 色差(Δu’v’):0.035 </td></tr><tr><td> 5 </td><td> 比值為0.25 頂面為圓弧面 鋸齒結構為100個 </td><td> 效率:242.214(lm/W) 色溫:6422.2(K) 色差(Δu’v’):0.018 </td></tr><tr><td> 6 </td><td> 比值為0.25 頂面符合前述方程式 無鋸齒結構 </td><td> 效率:212.602(lm/W) 色溫:6421.6K(K) 色差(Δu’v’):0.034 </td></tr><tr><td> 7 </td><td> 比值為0.25 頂面符合前述方程式 鋸齒結構為100個 </td><td> 效率:244.777(lm/W) 色溫:6423.6(K) 色差(Δu’v’):0.011 </td></tr></TBODY></TABLE>
比較第一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即圖1與圖3),在增設鋸齒結構之後,相較於發光裝置100的色差為0.033,發光裝置100a的色差0.021為,而得到大幅降低。此外,更進一步比較第三實施例(即圖5),在增設鋸齒結構136b之後,即鋸齒結構的數量增加為100個,相較於發光裝置100的色差0.033以及發光裝置100a的色差0.021,發光裝置100b的色差為0.015,亦得到大幅降低,且在設置鋸齒結構的情況下,增加鋸齒結構的數量亦有助於降低色差,如具有100個鋸齒結構136b的發光裝置100b的色差(為0.015)低於具有20個鋸齒結構136的發光裝置100a的色差(為0.021)。當所述色差降低,即指發光裝置所產生的混光較為均勻,即具有良好的色彩均勻度。
類似地,相較於第四實施例(即圖7)未設置鋸齒結構的發光裝置100c的色差為0.035,第五實施例(即圖8)設置鋸齒結構的發光裝置100d的為色差0.018,亦得到大幅降低。相較於第六實施例(即圖9)未設置鋸齒結構的發光裝置100e的色差為0.034,第七實施例(即圖10)設置鋸齒結構的發光裝置100f的色差為0.011,亦得到大幅降低。由此可知,相較於未設置鋸齒結構的發光裝置,設置有鋸齒結構的發光裝置具有較低的色差,即設置鋸齒結構有助於提升發光裝置的色彩均勻度。特別是,鋸齒結構的數量越多,色差更可得到大幅降低,使發光裝置的色彩均勻度更為提升。
另外,比較第三實施例與第五實施例(即圖5與圖8),在配置有相同數量的鋸齒結構的情況下,進一步調整垂直高度相對於長度的比值從0.5(半球面)降低至0.25(扁平圓弧面)之後,相較於發光裝置100b的發光效率為232.718,發光裝置100d的發光效率為242.214,而得到大幅提升。由此可知,相較於在發光裝置中採用半球狀之光學透鏡,在發光裝置中採用垂直高度相較於長度的比值降低(例如介於0.2至0.5之間)而呈現扁平狀之光學透鏡,可使發光裝置具有較高的發光效率。換言之,降低光學透鏡的高度(降低前述比值)使光學透鏡呈現扁平狀,有助於提升發光裝置的發光效率。
此外,更進一步比較第七實施例(即圖9),在配置有相同數量的鋸齒結構的情況下,除了調整垂直高度相對於長度的比值從0.5(半球面)降低至0.25(扁平曲面),更將頂面調整為符合特定方程式之後,相較於發光裝置100b的發光效率為232.718以及發光裝置100d的發光效率為242.214,發光裝置100f的發光效率為244.777,而得到大幅提升。此外,相較於發光裝置100b的色差(即色彩均勻度)為0.015以及發光裝置100d的色差為0.018,發光裝置100f的色差為0.011,亦得到大幅提升。
由此可知,相較於在發光裝置中採用呈現半球面或圓弧面之頂面的光學透鏡,在發光裝置中採用垂直高度相較於長度的比值降低(例如介於0.2至0.5之間)且頂面符合特定方程式之光學透鏡,可使發光裝置具有較高的發光效率與色彩均勻度,即降低光學透鏡的高度(降低前述比值)使光學透鏡呈現扁平狀,並調整頂面的形狀符合特定方程式,有助於提升發光裝置的發光效率與色彩均勻度。
圖11是圖1的發光元件的示意圖。圖12至15是本發明其他實施例的發光元件的示意圖。請先參考圖1至圖2與圖11,在本實施例中,發光元件120配置於基板110上,其例如是發光二極體元件,並排列成矩形陣列。較佳地,發光元件120具有不同發光波長,即發光元件120可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線,以透過前述光學透鏡130的折射及/或反射而混合成所需光線。其中,發光元件120可以採用四種不同的顏色,如紅光發光元件120R、藍光發光元件120B、綠光發光元件120G與琥珀光發光元件120L,亦可為其中的一至三種,或採用其他適用的發光元件,例如是其他以藍光或UV光激發螢光粉的發光元件。此外,所述發光元件120的排列方式亦可依據需求調整。本發明並不限制發光元件120的數量、種類與排列方式。
舉例而言,在圖11的實施例中,發光元件120中具有不同波長者沿時鐘方向依序排列成矩形陣列。亦即,紅光發光元件120R、琥珀光發光元件120L、綠光發光元件120G與藍光發光元件120B沿順時鐘方向從右上、右下、左下、左上依序排列成矩形陣列。再者,雖然圖1與圖11的實施例採用4個發光元件為例,但發光元件的數量亦可依據需求調整為多個。例如,在圖12的實施例中,前述圖11所述沿順時鐘方向排列的紅光發光元件120R、琥珀光發光元件120L、綠光發光元件120G與藍光發光元件120B可構成排列單元U,而多組排列單元U排列成矩形陣列。另外,在圖13的實施例中,發光元件120中具有不同波長(即紅光發光元件120R、綠光發光元件120G與藍光發光元件120B)者沿順時鐘方向從右上、右下、左下、左上依序排列成環形,而中間未配置發光元件。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發光元件的排列方式亦可為逆時鐘或者其他適用的排列方式,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制。
另外,請參考圖14與圖15,在圖14與圖15的實施例中,發光元件120中具有相同波長者沿矩形陣列的斜角方向依序排列,使矩形陣列中排列於同一行或同一列的發光元件120具有不同波長。具體而言,在圖14的實施例中,紅光發光元件120R沿矩形陣列中從左上至右下的斜角方向依序排列,而綠光發光元件120G與藍光發光元件120B亦沿著相同方向排列。如此,矩形陣列中排列於同一行或同一列的發光元件120具有不同波長。例如,矩形陣列中排列於左側第一行的發光元件120分別為紅光發光元件120R、綠光發光元件120G與藍光發光元件120B,而矩形陣列中排列於上方第一列的發光元件120分別為紅光發光元件120R、藍光發光元件120B與綠光發光元件120G。
類似地,在圖15的實施例中,紅光發光元件120R沿矩形陣列中從左上至右下的斜角方向依序排列,而琥珀光發光元件120L、綠光發光元件120G與藍光發光元件120B亦沿著相同方向排列。如此,矩形陣列中排列於同一行或同一列的發光元件120具有不同波長。例如,矩形陣列中排列於左側第一行的發光元件120分別為紅光發光元件120R、綠光發光元件120G、藍光發光元件120B與琥珀光發光元件120L,而矩形陣列中排列於上方第一列的發光元件120分別為紅光發光元件120R、琥珀光發光元件120L、藍光發光元件120B與綠光發光元件120G。然而,在其他未繪示的實施例中,所述發光元件的排列方式亦可為沿矩形陣列中從右上至左下的斜角方向依序排列,亦可採用其他適用的排列方式,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制。
基於圖11至圖15所示的實施例,發光元件的種類、數量、發光顏色與排列方式可依據需求調整,而後搭配前述光學透鏡,即使發光元件所發出的光線藉由光學透鏡混合成所需光線。其中,透過光學透鏡的結構設計(包括調整垂直高度相對於長度的比值、頂面的形狀及/或增設鋸齒結構),可使發光裝置具有良好的混光效果(例如色彩均勻度或者發光效率),而無須搭配其他光學元件提供折射及/或反射效果作為輔助。
圖16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發光裝置的示意圖。請參考圖16,在本實施例中,發光裝置100g類似於前述發光裝置100至100f,其具有基板110、多個發光元件120以及光學透鏡130(亦可為光學透鏡130a、130b、130c、130d、130e、130f),且發光裝置100g更包括封裝外殼140。所述封裝外殼140配置於基板110上,並對應覆蓋發光元件120與光學透鏡130。封裝外殼140例如是擴散腔142與擴散片144的組合,但本發明並不限制封裝外殼140的組成,其可依據需求調整。如此,發光元件120所發出的光線透過具有特定設計的光學透鏡130(亦可為光學透鏡130a、130b、130c、130d、130e、130f)產生折射及/或反射而混合成所需光線,還可進一步藉由封裝外殼140或其他適用的二次光學元件產生擴散、折射及/或反射,進而提升發光裝置100g的混光效果(例如色彩均勻度或者發光效率)。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制封裝外殼140的使用與否,其可依據需求調整。本發明前述不採用封裝外殼140的實施例已可達到良好的混光效果,而本實施例的封裝外殼140可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提升混光效果。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發光裝置中,發光元件所發出的光線透過光學透鏡產生折射及/或反射而混合成所需光線,且光學透鏡具有特定設計,即底面的中心點至頂面的頂點的垂直高度相對於底面通過中心點的長度的比值介於0.2至0.7之間,且頂面的形狀調整為扁平曲面或進一步符合特定方程式,或者增設鋸齒結構,均可提升發光裝置的混光效果(例如色彩均勻度或者發光效率),而不需使用其他光學元件作為輔助。據此,本發明的發光裝置適於藉由單一光學透鏡達成良好的混光效果。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100a、100b、100c、100d、100e、100f、100g‧‧‧發光裝置
110‧‧‧基板
112‧‧‧表面
120‧‧‧發光元件
120R‧‧‧紅光發光元件
120B‧‧‧藍光發光元件
120G‧‧‧綠光發光元件
120L‧‧‧琥珀光發光元件
130、130a、130b、130c、130d、130e、130f‧‧‧光學透鏡
132‧‧‧底面
134、134c、134e‧‧‧頂面
136、136b‧‧‧鋸齒結構
140‧‧‧封裝外殼
142‧‧‧擴散腔
144‧‧‧擴散片
C‧‧‧中心點
d‧‧‧長度
h1、h2‧‧‧垂直高度
L‧‧‧連線
P‧‧‧頂點
S1、S2‧‧‧側面
U‧‧‧排列單元
θ1、θ2‧‧‧夾角
圖1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發光裝置的側視示意圖。 圖2是圖1的發光裝置的俯視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發光裝置的側視示意圖。 圖4是圖3的發光裝置的俯視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發光裝置的側視示意圖。 圖6是圖5的發光裝置的俯視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發光裝置的俯視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發光裝置的俯視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的第六實施例的發光裝置的俯視示意圖。 圖10是本發明的第七實施例的發光裝置的俯視示意圖。 圖11是圖1的發光元件的示意圖。 圖12至15是本發明其他實施例的發光元件的示意圖。 圖16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發光裝置的示意圖。
100‧‧‧發光裝置
110‧‧‧基板
112‧‧‧表面
120‧‧‧發光元件
130‧‧‧光學透鏡
132‧‧‧底面
134‧‧‧頂面
C‧‧‧中心點
d‧‧‧長度
h1‧‧‧垂直高度
L‧‧‧連線
P‧‧‧頂點

Claims (29)

  1. 一種發光裝置,包括: 一基板; 多個發光元件,配置於該基板上;以及 一光學透鏡,配置於該基板上,並覆蓋該些發光元件,該光學透鏡具有一底面以及一頂面,其中該底面鄰近該些發光元件,並具有一中心點,該頂面連接該底面,並具有遠離該中心點的一頂點,而該中心點至該頂點的一垂直高度相對於該底面通過該中心點的一長度的比值介於0.2至0.7之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發光裝置,其中該頂點與該中心點的一連線垂直於該底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發光裝置,其中該光學透鏡以該頂點與該中心點的該連線為軸心呈現對稱。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發光裝置,其中該底面為平面且呈現圓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發光裝置,其中該光學透鏡具有多個鋸齒結構,該些鋸齒結構凸出於該頂面,並各自從該頂點延伸至該底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發光裝置,其中該些鋸齒結構彼此連接,且佈滿該頂面,而呈現放射狀。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發光裝置,其中各該鋸齒結構的寬度從該頂點朝向該底面遞增。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發光裝置,其中各該鋸齒結構具有凸出於該頂面且彼此連接的相對兩側面,使各該鋸齒結構平行於該底面的一截面呈現三角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發光裝置,其中各該鋸齒結構平行於該底面的該截面呈現等腰三角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發光裝置,其中各該鋸齒結構的該兩側面之間的夾角介於30度至60度之間。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發光裝置,其中各該鋸齒結構的該兩側面之間的夾角為45度。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發光裝置,其中該些鋸齒結構中任兩相鄰者之間的夾角介於30度至60度之間。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發光裝置,其中該些鋸齒結構中任兩相鄰者之間的夾角為45度。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發光裝置,其中該些鋸齒結構的數量介於10至200之間。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發光裝置,其中該垂直高度相對於該長度的比值為0.5。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發光裝置,其中該垂直高度相對於該長度的比值介於0.2至0.5之間。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發光裝置,其中該頂面為曲面,使該頂面在通過該頂點與該中心點的一剖面上呈現曲線。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發光裝置,其中該頂面為圓弧面,使該頂面在該剖面上所呈現的曲線為圓弧。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發光裝置,其中該頂面在該剖面上所呈現的曲線符合下列方程式: 其中x與y為一平面直角座標系中對應於兩座標軸的數值。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發光裝置,其中該光學透鏡的材質包括矽膠(Silicon rubber)、環氧樹脂(epoxy resin)、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或者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發光裝置,其中該些發光元件為發光二極體元件。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發光裝置,其中該些發光元件所發出的光線具有不同波長。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發光裝置,其中該些發光元件包括紅光、藍光、綠光、琥珀光或其他以藍光或UV光激發螢光粉的發光元件。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發光裝置,其中該些發光元件排列成一矩形陣列。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發光裝置,其中該些發光元件中具有不同波長者沿一時鐘方向依序排列成該矩形陣列。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發光裝置,其中該些發光元件中具有相同波長者沿該矩形陣列的一斜角方向依序排列。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發光裝置,其中該矩形陣列中排列於同一行或同一列的該些發光元件具有不同波長。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發光裝置,其中該基板對應於該光學透鏡的一表面具有反射件。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發光裝置,更包括一封裝外殼,配置於該基板上,並對應覆蓋該些發光元件與該光學透鏡。
TW104138191A 2015-11-19 2015-11-19 發光裝置 TWI5795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38191A TWI579504B (zh) 2015-11-19 2015-11-19 發光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38191A TWI579504B (zh) 2015-11-19 2015-11-19 發光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79504B true TWI579504B (zh) 2017-04-21
TW201719077A TW201719077A (zh) 2017-06-01

Family

ID=59240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8191A TWI579504B (zh) 2015-11-19 2015-11-19 發光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795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58563B (zh) * 2018-03-13 2023-09-29 深圳市美斯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控制元件及光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95257U (en) * 2010-07-02 2010-12-21 Color Stars Inc LED package structure and the LED package structure of lamp the same
US20110305024A1 (en) * 2010-06-10 2011-12-15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Led tube lamp
CN104317100A (zh) * 2014-10-13 2015-01-28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器件及背光源
TW201541675A (zh) * 2014-04-23 2015-11-01 Lite On Opto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晶片級封裝之發光二極體結構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305024A1 (en) * 2010-06-10 2011-12-15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Led tube lamp
TWM395257U (en) * 2010-07-02 2010-12-21 Color Stars Inc LED package structure and the LED package structure of lamp the same
TW201541675A (zh) * 2014-04-23 2015-11-01 Lite On Opto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晶片級封裝之發光二極體結構
CN104317100A (zh) * 2014-10-13 2015-01-28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器件及背光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9077A (zh) 2017-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03631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s including multiple light emitting elements
US20240151895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s including multiple light emitting elements
JP5097548B2 (ja) 照明システム
US10295153B2 (en) Optical system for producing uniform illumination
US8573823B2 (en) Solid-state luminaire
TWI451140B (zh) 具有光源及光導之照明裝置
JP2008515138A (ja) 照明システム
JP5917723B2 (ja) 面光源
US10473292B2 (en) Solid state illumination devices including spatially-extended light sources and reflectors
JP2015506091A (ja) 光を非対称に伝搬させる発光デバイス
JP6096180B2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光源
TWI596304B (zh) 透鏡結構及使用該透鏡結構的燈具、背光模組與顯示裝置
TW201605074A (zh) 發光組件
TWI579504B (zh) 發光裝置
KR20160074371A (ko) 확산렌즈 구조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발광 장치
CN205332086U (zh) 一种六边形微棱镜及六边形微棱镜led交通信号灯光学面罩
TWI539113B (zh) 透鏡及發光裝置
JP2017118101A (ja) Led発光装置
TWI428637B (zh) 光學透鏡、led光學元件及led路燈
WO2011117815A1 (en) Spot illumination system with improved light mixing
TWM481334U (zh) 光引擎裝置
TW201520468A (zh) 光引擎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