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6892B - 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6892B
TWI576892B TW104102717A TW104102717A TWI576892B TW I576892 B TWI576892 B TW I576892B TW 104102717 A TW104102717 A TW 104102717A TW 104102717 A TW104102717 A TW 104102717A TW I576892 B TWI576892 B TW I57689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sample
reaction
burning
mass spectrometr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27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28050A (zh
Inventor
謝建台
鄭思齊
Original Assignee
國立中山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立中山大學 filed Critical 國立中山大學
Priority to TW1041027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76892B/zh
Priority to CN201510706272.8A priority patent/CN10582381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28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8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6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689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6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the ionisation of gases, e.g. aerosol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ic discharges, e.g. emission of cathode
    • G01N27/6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the ionisation of gases, e.g. aerosol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ic discharges, e.g. emission of cathode using heat to ionise a ga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Description

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 分析的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游離樣品並進行質譜分析的方法及裝置,特別是指一種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方法及裝置。
參閱圖1,為一現有以電暈放電游離樣品並進行質譜分析的裝置,該裝置包含一用以噴出樣品霧粒21的噴霧單元11、一設置於該噴霧單元11之下游的電暈針尖12,及一設置於該電暈針尖12之下游,並具有一樣品入口131的質譜分析儀13。該噴霧單元11包括一輸送樣品的毛細管111、一圍繞該毛細管111並用以提供使樣品霧化之高壓氣體的供氣管112,及一設置於該供氣管112外側的加熱器113。
該噴霧單元11主要功能是對待測樣品進行脫附(desorption),以形成脫附後的樣品霧粒21,且藉由該加熱器113,能先行加熱所述的樣品霧粒21,使該等樣品霧粒21氣化為氣態樣品粒子,所述的氣態樣品粒子經過該電暈針尖12放出電暈的範圍時,較易因電暈的高能而游離為多數離子22。當該等離子22自該質譜分析儀13的樣品入口 131進入導入該質譜分析儀13,即可開始對該樣品進行質譜分析。
然而,由於要產生電暈放電現象必須對該電暈針尖12施加高電壓,故會消耗相當多的能量,且亦需要配合該噴霧單元11對待測樣品進行脫附,才能有較佳的游離效果,因而採用電暈放電來游離樣品,具有實驗設備複雜的缺點,無法快速且簡便地進行質譜分析。而為了產生較佳的電暈放電效果,並在使用高電壓的情況下維護實驗安全,也需要較為精良且高價的實驗設備,因此也產生成本高,以及實驗儀器因體積龐大而不便攜帶、移動的缺點。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低耗能且設備簡單、便宜、易操作的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的方法。
於是,本發明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的方法,包含一燃燒步驟及一脫附/游離步驟。
該燃燒步驟是準備一能產生燃燒反應的燃燒單元,藉由燃燒反應生成至少一種具反應性的帶電物種。
該脫附/游離步驟是使一待測樣品因燃燒反應的溫度而產生熱脫附,形成多數個樣品粒子。而熱脫附後的該等樣品粒子與燃燒反應產生之帶電物種進行氣相化學反應,並產生游離現象而形成多數分析物離子。故不需消耗大量能量產生高電能,即可使該待測樣品脫附為該等樣品粒子,並且形成游離的分析物離子。
本發明之次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低耗能且設備簡單、便宜、易操作的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方法。
於是,本發明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方法,包含一燃燒步驟、一脫附/游離步驟,及一分析步驟。
該燃燒步驟是準備一能產生燃燒反應的燃燒單元,藉由燃燒反應生成至少一種具反應性的帶電物種。
該游離步驟是使一待測樣品因燃燒反應的溫度而產生熱脫附,形成多數個樣品粒子。而熱脫附後的該等樣品粒子與燃燒反應產生之帶電物種進行氣相化學反應,並產生游離現象而形成多數分析物離子。藉由簡單的燃燒反應所形成之分析物離子,即可供後續的質譜分析使用。
該分析步驟是將該等分析物離子導入一質譜儀進行質譜分析,能簡便地對各種待測樣品進行質譜分析。
本發明之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低耗能且設備簡單、便宜、易操作的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的方法。
於是,本發明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的方法,包含一脫附步驟、一燃燒步驟,及一游離步驟。
該脫附步驟是利用一脫附單元將一待測樣品分離為多數個樣品粒子,該等樣品粒子較該待測樣品具有更大的反應面積,較易產生後續的反應。
該燃燒步驟是準備一能產生燃燒反應的燃燒單 元,藉由燃燒反應生成至少一種具反應性的帶電物種。
該游離步驟是使該等樣品粒子與燃燒反應產生之帶電物種進行氣相化學反應,並產生游離現象而形成多數分析物離子。在該待測樣品經由該脫附單元進行脫附後,僅依靠單純的燃燒反應即可使該等樣品粒子游離為多數分析物離子,故不需消耗過多的能量。
本發明之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低耗能且設備簡單、便宜、易操作的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方法。
於是,本發明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方法,包含一脫附步驟、一燃燒步驟、一游離步驟,及一分析步驟。
該脫附步驟是利用一脫附單元將一待測樣品分離為多數個樣品粒子,該等樣品粒子較該待測樣品具有更大的反應面積。
該燃燒步驟是準備一能產生燃燒反應的燃燒單元,藉由燃燒反應生成至少一種具反應性的帶電物種。
該游離步驟是使該等樣品粒子與燃燒反應產生之帶電物種進行氣相化學反應,並產生游離現象而形成多數分析物離子。該待測樣品經由該脫附單元進行脫附後,藉由燃燒反應即可產生多數可供進行質譜分析的分析物離子。
該分析步驟是將該等分析物離子導入一質譜儀進行質譜分析,能簡便地對各種待測樣品進行質譜分析。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便於攜帶、移動,並能快速且簡便地的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裝置。
於是,本發明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裝置,包含一燃燒單元,用以產生燃燒反應生成至少一種具反應性的帶電物種,並使一待測樣品因燃燒反應的溫度而產生熱脫附,形成多數個樣品粒子,該等樣品粒子與燃燒反應產生之帶電物種進行氣相化學反應,並產生游離現象而形成多數分析物離子;及一質譜儀,設置於該燃燒單元下游,用以接收該等分析物離子並進行質譜分析。該燃燒單元僅需能產生足以使待測樣品脫附並且游離的火焰即可,不需複雜的設備,即可配合該質譜儀快速且簡便地進行質譜分析。
本發明之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便於攜帶、移動,並能快速且簡便地進行質譜分析的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裝置。
於是,本發明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裝置,包含一燃燒單元,用以產生燃燒反應生成至少一種具反應性的帶電物種;一脫附單元,與該燃燒單元間隔設置,用以將一待測樣品分離為多數個樣品粒子,該等樣品粒子與燃燒反應產生之帶電物種進行氣相化學反應,並產生游離現象而形成多數分析物離子;及一質譜儀,設置於該燃燒單元及該脫附單元的下游,用以接收該等分析物離子並進行質譜分析。該燃燒單元配合該 脫附單元,可簡便地使脫附後的該等樣品粒子游離為分析物離子,不需複雜的設備,即可配合該質譜儀快速且簡便地進行質譜分析。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該燃燒單元進行燃燒反應所生成的帶電物種,能以較低的耗能及簡單的操作使該等樣品粒子游離為質譜儀可接受的分析物離子。而利用該燃燒單元處理該待測樣品的方式,不但能快速且簡便地進行質譜分析,也能簡化質譜分析的設備,使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裝置具有便於攜帶、移動的優點。
301‧‧‧火焰
302‧‧‧帶電物種
31‧‧‧燃燒單元
32‧‧‧質譜儀
33‧‧‧脫附單元
40‧‧‧待測樣品
401‧‧‧樣品粒子
41‧‧‧檢測棒
501‧‧‧分析物離子
71‧‧‧燃燒步驟
72‧‧‧脫附/游離步驟
73‧‧‧分析步驟
81‧‧‧脫附步驟
82‧‧‧燃燒步驟
83‧‧‧游離步驟
84‧‧‧分析步驟
(a)‧‧‧質譜圖
(b)‧‧‧質譜圖
(c)‧‧‧質譜圖
(d)‧‧‧質譜圖
(e)‧‧‧質譜圖
(f)‧‧‧質譜圖
(g)‧‧‧質譜圖
(x1)‧‧‧質譜圖
(x2)‧‧‧質譜圖
(x3)‧‧‧質譜圖
(x4)‧‧‧質譜圖
(x5)‧‧‧質譜圖
(x6)‧‧‧質譜圖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一示意圖,說明一現有以電暈放電游離樣品並進行質譜分析的裝置;圖2是一流程圖,說明本發明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方法之一第一實施例;圖3是一示意圖,說明本發明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裝置之一第一實施例;圖4是一數據分布圖,說明藉由該方法及該裝置的第一實施例實際進行質譜分析的結果;圖5是一數據分布圖,說明以不同燃料對同一待測樣品進行質譜分析的情況;圖6是一示意圖,說明以無焰燃燒的方式進行該方法之 第一實施例的情況;圖7是一數據分布圖,輔助說明圖6;圖8是一流程圖,說明本發明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方法之一第二實施例;圖9是一示意圖,說明本發明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裝置之一第二實施例;圖10是一趨勢圖,說明改變待測樣品濃度分別進行質譜分析的數據趨勢;圖11是一數據比較圖,比較採用該方法的第二實施例與採用針尖電暈放電方式所得之質譜圖;及圖12是一數據分布圖,說明在燃料中添加含有金屬成分之輔助物的分析結果。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2,為本發明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方法之第一實施例,該第一實施例包含一燃燒步驟71、一脫附/游離步驟72,及一分析步驟73。而參閱圖3,為本發明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裝置之第一實施例,該第一實施例包含一用以產生燃燒反應的燃燒單元31,及一設置於該燃燒單元31下游的質譜儀32。其中,待測樣品40是沾附於一支以化性較為穩定之材料所製成的檢測棒41上,使該待測樣品40位於燃燒反應所產生之火焰301與該質譜儀32之間, 而該待測樣品40是與所述的火焰301相間隔,避免該待測樣品40之中的特定有機成分因直接接觸所述的火焰301而被熱分解。要特別說明的是,該檢測棒41通常是採用實驗室中較易取得的玻璃棒,但不以玻璃棒為限。
同時參閱圖2與圖3,該燃燒步驟71是以該燃燒單元31產生燃燒反應,藉由燃燒反應生成至少一種具反應性的帶電物種302,並使一待測樣品40因燃燒反應的溫度而產生熱脫附(Thermal Desorption),形成多數個樣品粒子401。其中,該燃燒單元31產生燃燒反應的方式,可以是利用一燃料(圖中未繪示)進行有焰燃燒,或者是以一催化劑催化一燃料進行無焰燃燒。要特別說明的是,就算該燃燒單元31是進行無焰燃燒,亦僅為所產生之火焰301所放出的輻射,不在人眼所能看見之可見光範圍,而並非未產生火焰301。因此,採用無焰燃燒的方式時,仍需要以經驗判斷所產生之火焰301的範圍,避免使該待測樣品40直接接觸到該火焰301而被燃燒分解。
由於在進行燃燒所選用的燃料通常具有碳元素和氫元素,故在與氧元素反應產生燃燒反應時,會產生以下化學反應:CH+O→CHO++e-
CHO++H2O→H3O++CO
因此,在燃燒反應中會產生CHO+及H3O+,而隨著燃料種類和燃燒反應產生條件的不同,產生的帶電物種302可能略有差異,但燃燒反應之目的是在於產生至少 一種容易產生氣相化學反應的帶電物種302,而帶電物種302的種類不以上述為限。
在該脫附/游離步驟72中,熱脫附後的該等樣品粒子401與燃燒反應產生的帶電物種302會進行氣相化學反應,並產生游離現象而形成多數分析物離子501,該等分析物離子501即是可被該質譜儀32接受的樣品型態。
在該分析步驟73中,是將該等分析物離子501導入該質譜儀32進行質譜分析,該質譜儀32會針對該等分析物離子501的質荷比進行分析,並且得到電荷、質量及訊號強度相關的質譜圖,而依據已知質荷比之物質的既有資料,可分析該待測樣品40所含有的成分。
參閱圖4,為採用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方法及裝置之第一實施例,對局部麻醉劑-利多卡因(Lidocaine、MW234)-,以及正十六烷(Hexadecane)進行質譜分析所得到的質譜圖。其中,圖中的橫軸為質荷比(m/z),而縱軸則為相對強度(Relative Intensity)。如圖4中所示,針對利多卡因的質譜分析中,明顯可見在質荷比為235(M+H)+處產生明顯的強度高峰,代表利多卡因具有質荷比為235的物質成分。另外,分析正十六烷所產生的質譜圖中亦顯示質荷比為239(M+O-3H)+,及253的強度高峰。依據圖4所示,可知藉由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方法及裝置,確實能進行質譜分析並且分析待測物的成分。
因此,利用如圖3所示的燃燒單元31進行樣品 游離,相較於利用現有的針尖電暈放電游離設備而言,該燃燒單元31的體積是遠小於所述的針尖電暈放電游離設備。另外,由於該燃燒單元31的製造及設計難度,相較於上述的針尖電暈放電游離設備而言,明顯亦容易許多,故該裝置的第一實施例能達成簡化質譜分析之設備,並且使質譜分析之設備具有易於攜帶、移動的功效。況且,當該裝置的第一實施例是易於攜帶、移動時,亦能使質譜分析的流程變得更加簡便且快速。
參閱圖5,為利用各種不同燃料游離利多卡因並進行質譜分析所得的質譜圖,其中質譜圖(a)是利用乙醇為燃料所得的結果,質譜圖(b)是利用丙酮為燃料所得的結果,而質譜圖(c)則是直接點燃火柴當作游離源所得的結果。由圖中所示,可見質譜圖(a)、(b)、(c)皆顯示在質荷比為235.2(M+H)+及273.1(M+K)+時呈現明顯的強度高峰,三個質譜圖(a)、(b)、(c)的結果一致。代表不論採用何種燃料,皆能確實分析出同一種待測物所含有的成分。
參閱圖6與圖7,當以一懷爐當作該燃燒單元31進行無焰燃燒時,同樣以該檢測棒41沾附該待測樣品40而進行該待測樣品40的游離,並供該質譜儀32進行檢測。如圖7所示,為以利多卡因當作待測樣品40的分析結果,由圖7中可見,在質荷比為235.1時形成強度高峰,與如圖5所示以有焰燃燒進行分析的結果相比較,並考慮到些許的實驗誤差因素,與圖5中之質荷比235.2所形成的強度高峰應屬於同樣的成分。而依據既有的質荷比數據,上 述測得質荷比為235.1或235.2的成分屬於質子化離子(M+H)+,可見無論是採用有焰燃燒及無焰燃燒,皆可在進行質譜分析時得到同樣的成分訊號。
重新參閱圖3與圖6,無論是採用有焰燃燒或者無焰燃燒,在該燃料中可添加一含有至少一種金屬成分的輔助物,以形成含有該種金屬成分的帶電物種302。其中,上述含有特定金屬成分的帶電物種302,能配合特定待測樣品40的成分產生特定的氣相化學反應,可達成使質譜分析結果更加明顯的效果。而視所添加的金屬成分的特性,若能與該待測樣品40中較不易檢測的成分反應,形成較易檢測到的加成離子,亦能達成針對較不易檢測之成分進行檢測的功效。
參閱圖8,為本發明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方法之第二實施例,該第二實施例包含一脫附步驟81、一燃燒步驟82、一游離步驟83,及一分析步驟84。而參閱圖9,為本發明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裝置之第二實施例,該第二實施例包含一用以產生燃燒反應的燃燒單元31、一與該燃燒單元31間隔設置的脫附單元33,及一設置於該燃燒單元31及該脫附單元33下游的質譜儀32。
同時參閱圖8與圖9,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方法之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差異在於:該方法的第二實施例還包含一脫附步驟81,也就是說,該脫附步驟81與該游離步驟83是分別以兩個 不同的元件所進行的。而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裝置之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差異在於:該裝置的第二實施例還包含一脫附單元33。該方法及該裝置的第二實施例,除了能達到與該方法及該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相同的功效之外,由於在該第二實施例中的脫附步驟81時,已利用該脫附單元33先行將該待測樣品40分離為多數個樣品粒子401,故在該燃燒步驟82時,不需藉由該燃燒單元31對該待測樣品40進行脫附,可直接使該等樣品粒子401與燃燒反應產生之帶電物種302進行氣相化學反應,並在該游離步驟83時產生游離現象而形成多數分析物離子501。而在該分析步驟84中,該等分析物離子501被導入至該質譜儀32中,並進行質譜分析。
其中,圖9中所繪示的脫附單元33是一個噴霧器,且能對脫附後的樣品粒子401進行加熱,經過加熱的樣品粒子401具有較高的溫度,因而更容易與該等帶電物種302進行反應,使該等樣品粒子401能更有效率地游離為該等分析物離子501。要特別說明的是,該脫附單元33的主要功能為使該待測樣品40脫附為多數個樣品粒子401,故該脫附單元33只要能具有上述脫附功能即可,不以前述具有加熱功能的噴霧器為限,能視該待測樣品40的形態,採用例如雷射、震波,或者氣流等等不同的工具和方法進行脫附。
參閱圖10並配合圖9,為利用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方法及裝置的第二實施 例對蛇根鹼(Reserpine)進行各種不同濃度的質譜分析所得的趨勢圖。其中,每一資料點是陸續增加該待測樣品40之濃度而依序測得的結果,圖中的橫軸為待測樣品的濃度,縱軸則為質譜分析所得到的訊號強度(Intensity)。根據質譜分析的結果,可見在該待測樣品40的濃度陸續增加的同時,質譜分析所測得的訊號強度亦隨著呈線性增加,在50ppb至104ppb濃度範圍內皆呈現良好的線性分布,代表以上述方法進行質譜分析時所測得的數據具有相當的準確性。而由圖10所載的數據可知,利用該方法及該裝置的第二實施例實際進行質譜分析時,確實能得到準確的結果。
參閱圖11,為採用針尖電暈放電的游離方式進行質譜分析,與採用該方法的第二實施例進行質譜分析的數據比較圖。其中,質譜圖(d)是以針尖電暈放電的游離方式對蛇根鹼進行分析的結果,質譜圖(e)是以該第二實施例對蛇根鹼進行分析的結果,質譜圖(f)是以針尖電暈放電的游離方式對氟氯黴素(Florfenicol)進行分析的結果,質譜圖(g)是以該第二實施例對氟氯黴素進行分析的結果。比較質譜圖(d)與質譜圖(e),皆可見在質荷比為609.3的位置形成強度高峰,兩者的結果完全一致。而質譜圖(f)與質譜圖(g)則分別是在質荷比為355.6、355.5的位置,及分別在質荷比為357.6、357.5(同位素峰)的位置形成強度高峰,兩者亦能測得同樣成分的強度高峰,顯示該第二實施例能取代以針尖電暈放電的游離方式進行的質譜分析。
另外,由於要產生針尖電暈放電的現象,需要 對一針尖施以相當大的電壓,故採用針尖電暈放電來游離樣品,需要消耗相當多的能量。而本發明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方法之第一實施例及該第二實施例中,利用燃燒反應來游離樣品的方式,僅需要點燃燃料或者以催化劑催化燃料使其產生燃燒反應即可,所消耗的能量則相對較少,故亦具有低耗能的優點。
參閱圖12,為分別在燃料中添加多種各自含有一種金屬成分的輔助物,並分別以該方法及該裝置的第二實施例對冠醚(18-crown-6)進行質譜分析所得的數據。在圖12所示的數據中,是以乙炔為燃料進行氧化燃燒反應,質譜圖(x1)中為未添加輔助物的質譜分析結果,分別在質荷比為265(M+H)+、283(M+H3O)+的位置形成強度高峰,質譜圖(x2)是在乙炔燃燒反應中添加氯化鋰(LiCl),會在質荷比為271(M+Li)+的位置形成強度高峰,質譜圖(x3)是在乙炔燃燒反應中添加氯化鈉(NaCl),會在質荷比為287(M+Na)+的位置形成強度高峰,質譜圖(x4)是在乙炔燃燒反應中添加氯化鉀(KCl),會在質荷比為303(M+K)+的位置形成強度高峰,質譜圖(x5)是在乙炔燃燒反應中添加氯化銫(CsCl),會在質荷比為396(M+Cs)+的位置形成強度高峰,而質譜圖(x6)是在乙炔燃燒反應中添加氯化銣(RbCl),可在質荷比為349(M+Rb)+的位置形成強度高峰。
由質譜圖(x1)至質譜圖(x6)所顯示的數據,可知在燃料燃燒反應中添加各種鹼金族氯化鹽類(Alkali Metal Chloride)所呈現的圖形,皆會分別顯示與鋰、鈉、鉀、銫、 銣形成加成離子的訊號。由此實驗可知,在燃料中所添加的金屬成分,會藉由燃燒反應形成特定的帶電產物,並與待測物進行加成反應形成含有該金屬成分的加成離子。另外,也有可能與氣體待測物產生化學反應而生成其他產物,也就是說,燃料中所添加的金屬成分在與待測物進行反應時,所產生的產物不以加成離子為限,亦有可能因化學反應產生其他產物,因此會改變質譜分析時所測得的質荷比數據,且藉此能檢測待測物中原本不易形成離子,但與所含有與添加之金屬成分容易反應為加成離子的成分。
綜上所述,藉由該燃燒單元31產生燃燒反應,除了能使該待測樣品40產生熱脫附,還能藉由燃燒反應所產生之帶電物種302游離熱脫附後的該等樣品粒子401,產生能供該質譜儀32進行分析的分析物離子501,而該燃燒單元31亦能配合一脫附單元33,使反應產生該等分析物離子501的效率更佳。藉由燃燒反應進行質譜分析,相較於針尖電暈放電而言能減少耗能,且能使得質譜分析更加簡便且快速,配合該燃燒單元31的該裝置之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皆能大幅簡化設備,使該裝置更易攜帶或者移動,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301‧‧‧火焰
302‧‧‧帶電物種
31‧‧‧燃燒單元
32‧‧‧質譜儀
40‧‧‧待測樣品
401‧‧‧樣品粒子
41‧‧‧檢測棒
501‧‧‧分析物離子

Claims (24)

  1. 一種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的方法,包含:一燃燒步驟,準備一能產生燃燒反應的燃燒單元,藉由燃燒反應生成至少一種具反應性的帶電物種;及一脫附/游離步驟,使一待測樣品因燃燒反應的溫度而產生熱脫附,形成多數個樣品粒子,熱脫附後的該等樣品粒子與燃燒反應產生之帶電物種進行氣相化學反應,並產生游離現象而形成多數分析物離子。
  2. 如請求項1所述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的方法,其中,該燃燒步驟中的燃燒反應是利用一燃料進行有焰燃燒。
  3. 如請求項1所述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的方法,其中,在該燃燒步驟中是以一催化劑催化一燃料進行無焰燃燒。
  4. 如請求項2或3所述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的方法,其中,在該燃燒步驟中可在該燃料中添加一含有至少一種金屬成分的輔助物,以形成含有該種金屬成分的帶電物種。
  5. 一種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方法,包含:一燃燒步驟,準備一能產生燃燒反應的燃燒單元,藉由燃燒反應生成至少一種具反應性的帶電物種; 一脫附/游離步驟,使一待測樣品因燃燒反應的溫度而產生熱脫附,形成多數個樣品粒子,熱脫附後的該等樣品粒子與燃燒反應產生之帶電物種進行氣相化學反應,並產生游離現象而形成多數分析物離子;及一分析步驟,將該等分析物離子導入一質譜儀進行質譜分析。
  6. 如請求項5所述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方法,其中,該燃燒步驟中的燃燒反應是利用一燃料進行有焰燃燒。
  7. 如請求項5所述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方法,其中,在該燃燒步驟中是以一催化劑催化一燃料進行無焰燃燒。
  8. 如請求項6或7所述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方法,其中,在該燃燒步驟中可在該燃料中添加一含有至少一種金屬成分的輔助物,以形成含有該種金屬成分的帶電物種。
  9. 一種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的方法,包含:一脫附步驟,利用一脫附單元將一待測樣品分離為多數個樣品粒子;一燃燒步驟,準備一能產生燃燒反應的燃燒單元,藉由燃燒反應生成至少一種具反應性的帶電物種;及一游離步驟,該等樣品粒子與燃燒反應產生之帶 電物種進行氣相化學反應,並產生游離現象而形成多數分析物離子。
  10. 如請求項9所述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的方法,其中,該燃燒步驟中的燃燒反應是利用一燃料進行有焰燃燒。
  11. 如請求項9所述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的方法,其中,在該燃燒步驟中是以一催化劑催化一燃料進行無焰燃燒。
  12. 如請求項10或11所述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的方法,其中,在該燃燒步驟中可在該燃料中添加一含有至少一種金屬成分的輔助物,以形成含有該種金屬成分的帶電物種。
  13. 一種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方法,包含:一脫附步驟,利用一脫附單元將一待測樣品分離為多數個樣品粒子;一燃燒步驟,準備一能產生燃燒反應的燃燒單元,藉由燃燒反應生成至少一種具反應性的帶電物種;一游離步驟,該等樣品粒子與燃燒反應產生之帶電物種進行氣相化學反應,並產生游離現象而形成多數分析物離子;及一分析步驟,將該等分析物離子導入一質譜儀進行質譜分析。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方法,其中,該燃燒步驟中的燃燒反應是利用一燃料進行有焰燃燒。
  15. 如請求項13所述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方法,其中,在該燃燒步驟中是以一催化劑催化一燃料進行無焰燃燒。
  16. 如請求項14或15所述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方法,其中,在該燃燒步驟中可在該燃料中添加一含有至少一種金屬成分的輔助物,以形成含有該種金屬成分的帶電物種。
  17. 一種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裝置,包含:一燃燒單元,用以產生燃燒反應生成至少一種具反應性的帶電物種,並使一待測樣品因燃燒反應的溫度而產生熱脫附,形成多數個樣品粒子,該等樣品粒子與燃燒反應產生之帶電物種進行氣相化學反應,並產生游離現象而形成多數分析物離子;及一質譜儀,設置於該燃燒單元下游,用以接收該等分析物離子並進行質譜分析。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裝置,其中,該燃燒單元是利用一燃料進行有焰燃燒。
  19. 如請求項17所述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裝置,其中,該燃燒單元是以一催化 劑催化一燃料進行無焰燃燒。
  20. 如請求項18或19所述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裝置,其中,在該燃料中添加一含有至少一種金屬成分的輔助物,用以在進行燃燒反應後形成含有該種金屬成分的帶電物種。
  21. 一種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裝置,包含:一燃燒單元,用以產生燃燒反應生成至少一種具反應性的帶電物種;一脫附單元,與該燃燒單元間隔設置,用以將一待測樣品分離為多數個樣品粒子,該等樣品粒子與燃燒反應產生之帶電物種進行氣相化學反應,並產生游離現象而形成多數分析物離子;及一質譜儀,設置於該燃燒單元及該脫附單元的下游,用以接收該等分析物離子並進行質譜分析。
  22. 如請求項21所述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裝置,其中,該燃燒單元是利用一燃料進行有焰燃燒。
  23. 如請求項21所述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裝置,其中,該燃燒單元是以一催化劑催化一燃料進行無焰燃燒。
  24. 如請求項22或23所述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裝置,其中,在該燃料中添加一含有至少一種金屬成分的輔助物,用以在進行燃燒反 應後形成含有該種金屬成分的帶電物種。
TW104102717A 2015-01-27 2015-01-27 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方法及裝置 TWI5768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2717A TWI576892B (zh) 2015-01-27 2015-01-27 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方法及裝置
CN201510706272.8A CN105823819B (zh) 2015-01-27 2015-10-27 游离样品并借以进行质谱分析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2717A TWI576892B (zh) 2015-01-27 2015-01-27 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方法及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8050A TW201628050A (zh) 2016-08-01
TWI576892B true TWI576892B (zh) 2017-04-01

Family

ID=56514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2717A TWI576892B (zh) 2015-01-27 2015-01-27 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23819B (zh)
TW (1) TWI57689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51780A (en) * 1966-02-18 1969-06-24 Shell Oil Co 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
CN1030709A (zh) * 1987-07-23 1989-02-01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低温无焰燃烧催化剂及其制法
TW200404757A (en) * 2002-06-19 2004-04-01 Exxonmobil Chem Patent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decomposition byproducts in a methanol to olefin reactor system
US20050230634A1 (en) * 2004-02-06 2005-10-20 Micromass Uk Limited Mass spectrometer
CN102969217A (zh) * 2011-08-31 2013-03-13 谢建台 热脱附游离装置、质谱系统,及质谱分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2632A (en) * 1978-07-11 1980-01-29 Shimadzu Corp Ion source device for mass spectrometer
CN203882953U (zh) * 2014-01-28 2014-10-15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质谱仪及其离子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51780A (en) * 1966-02-18 1969-06-24 Shell Oil Co 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
CN1030709A (zh) * 1987-07-23 1989-02-01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低温无焰燃烧催化剂及其制法
TW200404757A (en) * 2002-06-19 2004-04-01 Exxonmobil Chem Patent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decomposition byproducts in a methanol to olefin reactor system
US20050230634A1 (en) * 2004-02-06 2005-10-20 Micromass Uk Limited Mass spectrometer
CN102969217A (zh) * 2011-08-31 2013-03-13 谢建台 热脱附游离装置、质谱系统,及质谱分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8050A (zh) 2016-08-01
CN105823819B (zh) 2019-06-21
CN105823819A (zh) 2016-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helley et al. Ionization matrix effects in plasma-based ambient mass spectrometry sources
Harris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internal energy deposition of direct analysis in real time and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Brandt et al.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s applied for soft ionization and their mechanism
RU2668913C2 (ru) In situ химическое превращение и ионизация неорганических перхлоратов на поверхностях
Olenici-Craciunescu et al. Spatially resolved spectroscopic measurements of a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plasma jet applicable for soft ionization
Liu et al.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plasma induced vaporiz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mercury by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Shahraki et al. Detection of explosives using negative 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in air based on dopant-assisted thermal ionization
Kratzer et al. Comparison o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atmospheric pressure radiofrequency-driven glow discharge and direct analysis in real time sources for ambient mass spectrometry of acetaminophen
Krempl et al. Quantitative operando detection of electro synthesized ammonia using mass spectrometry
Huang et al. Kine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ultrahigh ionization efficiencies (up to 28%) of excited-state CH2Cl2-induced associative ionization: A case study with nitro compounds
Li et al. Direct detection of chemical warfare agent simulants in soil by thermal desorption-low temperature plasma-mass spectrometry
Kratzer et al. Atomization of As and Se volatile species in a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atomizer after hydride generation: Fate of analyte studied by selected ion flow tube mass spectrometry
Cheng et al. Gas chromatography combined with flame-induced 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for the analysis of fatty acid methyl esters and saturated hydrocarbons
CN104810234A (zh) 质谱仪及其离子化装置
TWI576892B (zh) 以燃燒反應生成物游離樣品並藉以進行質譜分析的方法及裝置
Zhao et al. A mechanism study of positive ionization processes in flowing atmospheric-pressure afterglow (FAPA) ambient ion source with controlled plasma and ambient conditions
CN110579564B (zh) 一种同时测定汞、镉、锌、铅的装置和方法
Cheng et al. Desorption flame-induced 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for rapid real-world sample analysis
Frentiu et al. Quenching of the OH and nitrogen molecular emission by methane addition in an Ar capacitively coupled plasma to remove spectral interference in lead determination by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TWI603372B (zh) 以燃燒反應作為游離源的層析質譜裝置
CN203882953U (zh) 质谱仪及其离子化装置
Wang et al. Microplasma-based excitation/ionization source: from atomic to mass spectrometry
Manard et al. Investigation of spectrochemical matrix effects in the liquid sampling-atmospheric pressure glow discharge source
Pape et al.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in mass spectrometry–An overview over plasma investigations and ion sources applications
JP4057355B2 (ja) 火薬類から発生する気体の測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