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3358B - 可識別插頭 - Google Patents

可識別插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3358B
TWI573358B TW104113214A TW104113214A TWI573358B TW I573358 B TWI573358 B TW I573358B TW 104113214 A TW104113214 A TW 104113214A TW 104113214 A TW104113214 A TW 104113214A TW I573358 B TWI573358 B TW I57335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socket
identity information
power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32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34010A (zh
Inventor
李裕隆
Original Assignee
勝德國際研發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勝德國際研發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勝德國際研發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1132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7335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534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40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33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335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B90/20Smart grids as enabling technology in buildings sector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可識別插頭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識別插頭及其組合,特別是指一種具有身份資訊以供識別的插頭,以及將可識別插頭組合於一插座者,該插座可讀取該身份資訊。
如傳統電源供應之技術領域中所習知,插頭(Plug)、插座(Receptacle)與轉接器(Adaptor)係為不同的部件,於安全規範(如:UL認證)的遵守上具有不同的規定。就插頭(Plug)而言,目前用電裝置之插頭並未提供用電裝置之身份資訊(例如:品牌、機種、產品序號、產品規格、所需之電壓及電流等資訊),若使用者欲進行電源管理或遠端控制時,並無法得知用電裝置之身份資訊,甚至需要以人工方式輸入而未盡理想。
本發明的目的係為了提供一種可識別插頭及其組合,該插頭具有用電裝置之身份資訊以供識別,當該插頭組合於一插座時,該插座可讀取該身份資訊。
本發明所採取的技術手段為一種可識別插頭,包括:一本體;一第一電源輸出端,可插設用電裝置之插頭;一第一電源輸入端,與第一電源輸出端連接;一第一處理單元,耦接於一訊號傳輸單元及一第一記憶單元;其中,第一記憶單元儲存有用電裝置之身份資訊,且第一處 理單元可藉由訊號傳輸單元發送該身份資訊。
本發明所採取的另一技術手段為一種可識別插頭組合,包括:至少一可識別插頭,該可識別插頭具有第一電源輸入端、第一電源輸出端、第一處理單元、訊號傳輸單元及第一記憶單元,第一電源輸入端與第一電源輸出端連接,訊號傳輸單元及第一記憶單元耦接於第一處理單元;一插座,該插座連接於市電,至少設有一第二電源輸出端及一訊號接收單元,該插座之殼體內設有第二處理單元及第二記憶單元,且訊號接收單元及第二記憶單元耦接於第二處理單元;其中,第一電源輸出端可插設用電裝置之插頭,第一電源輸入端可插設於第二電源輸出端,第一處理單元經由訊號傳輸單元將儲存於第一記憶單元之身份資訊發送給該插座,第二處理單元經由訊號接收單元接收該身份資訊之訊號並儲存於第二記憶單元。
本發明所欲增益之功效在於,可識別插頭可儲存用電裝置之身份資訊,該身份資訊可由用電裝置之製造商預先儲存或由經銷商輸入。
本發明所欲增益之次一功效在於,不需更換用電裝置之插頭或用電裝置之電路,即可識別用電裝置之品牌、機種、產品序號、產品規格、所需之電壓及電流等資訊。本發明所欲增益之另一功效在於,可識別插頭之組合可進行複數用電裝置之身份識別。
本發明所欲增益之又一功效在於,可識別插頭之組合可將用電裝置之身份資訊傳送至一網路,使電源管理端不需查詢或輸入即可獲得用電裝置之身份資訊。
關於本發明之技術手段的詳細說明,請參閱以下的實施方式,並配合所附圖式一併參照。
10‧‧‧可識別插頭
101‧‧‧本體
100‧‧‧第一處理單元
103‧‧‧第一電源輸入端
105‧‧‧訊號傳輸單元
106‧‧‧延伸部
107‧‧‧第一記憶單元
108‧‧‧第一電源轉換單元
104‧‧‧第一電源輸出端
105a‧‧‧無線射頻識別標籤
12、12a‧‧‧插座
120、120a‧‧‧殼體
121‧‧‧第二電源輸出端
122‧‧‧第二處理單元
123‧‧‧訊號接收單元
123a‧‧‧RF模組
126‧‧‧第二電源轉換單元
127‧‧‧第二記憶單元
128‧‧‧電源線
129‧‧‧第二電源輸入端
30‧‧‧用電裝置之插頭
301‧‧‧第三電源輸入端
41‧‧‧用電裝置
42‧‧‧用電裝置
51‧‧‧網路
53‧‧‧主機
第一圖為本發明之可識別插頭組合之第一實施例之示意圖;第二圖為本發明之可識別插頭組合之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第三圖為本發明之可識別插頭組合之第三實施例之示意圖;第四圖為本發明之可識別插頭組合之第四實施例之系統功能方塊圖;第五圖為本發明之可識別插頭組合之第五實施例之示意圖;第六圖為本發明之可識別插頭組合之第六實施例之系統功能方塊圖;第七圖為本發明之可識別插頭組合之第七實施例之示意圖;第八圖為本發明之可識別插頭組合之第八實施例之示意圖;及第九圖為本發明之可識別插頭組合之第九實施例之示意圖。
首先,請參考第一圖,為本發明之可識別插頭組合之第一實施例之示意圖。用電裝置之插頭30插設於可識別插頭10,可識別插頭10儲存有用電裝置之身份資訊(例如:品牌、機種、產品序號、產品規格、所需之電壓及電流等資訊),當可識別插頭10插設於插座12時,插座12可讀取可識別插頭10之身份資訊。實施時,用電裝置之製造商可將用電裝置之身份資訊預先儲存於可識別插頭10,再將可識別插頭10、用電裝置之插頭30及用電裝置一同出貨。若用電裝置之製造商未提供可識別插頭10時,可由經銷商購買可識別插頭10,並將用電裝置之身份資訊輸入於可識別插頭10,再將可識別插頭10、用電裝置之插頭30及用電裝置一同銷售。不需更換用電裝置之插頭30或用電裝置之電路,即可達成用電裝置之身份識別。
在本實施例中,可識別插頭10具有一本體101,本體101設有一第一電源輸入端103、一第一電源輸出端104及一訊號傳輸單元105,插座12可為壁式插座,插座12具有殼體120,殼體120設有第二電源輸出端121及訊號接收單元123。可識別插頭10之第一電源輸入端103可插設於插座12之第二電源輸出端121,用電裝置之插頭30具有第三電源輸入端301,可識別插頭10之第一電源輸出端104可供第三電源輸入端301插設,其中插座12連接於一市電,經由第二電源輸出端121、第一電源輸入端103及第一電源輸出端104供電給第三電源輸入端301。訊號傳輸單元105可為紅外線發送模組以發送用電裝置之身份資訊,訊號接收單元123可為紅外線接收模組以接收該身份資訊。
當可識別插頭10插設於插座12時,訊號接收單元123位於可接收到訊號傳輸單元105之訊號的位置。再者,若第二電源輸出端121為一插孔模組,訊號接收單元123可位於該插孔模組之區域內。
請參考第二圖,為本發明之可識別插頭組合之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其差異在於插座的形式為延長線式插座,延長線式插座12a具有殼體120a,殼體120a設有複數第二電源輸出端121、複數訊號接收單元123、電源線128及第二電源輸入端129,第二電源輸入端129可連接於一市電,透過複數訊號接收單元123設置在相對應的複數第二電源輸出端121,以達成複數用電裝置之身份識別。
請參考第三圖,為本發明之可識別插頭組合之第三實施例之示意圖。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其差異在於,可識別插頭10之本體101可具有一延伸部106,訊號傳輸單元105位於延伸部106,且訊號接收單元123位於插座12之殼體120,當可識別插頭10插設於插座12時,訊號接收單元123位於可接收到訊號傳輸單元105之訊號的位置。
請參考第四圖,為本發明之可識別插頭組合之第四實施例之系統功能方塊圖。可識別插頭10具有第一處理單元100、第一記憶單元107及第一電源轉換單元108,其中訊號傳輸單元105及第一記憶單元107耦接於第一處理單元100,第一處理單元100耦接於第一電源轉換單元108,第一電源轉換單元108耦接於第一電源輸出端104以提供直流電至第一處理單元100,第一電源輸入端103與第一電源輸出端104連接以提供交流電。
在本系統方塊圖中,插座12具有第二處理單元122、第二記憶單元127及第二電源轉換單元126,其中訊號接收單元123及第二記憶單元127耦接於第二處理單元122,第二處理單元122耦接於第二電源轉換單元126,第二電源轉換單元126耦接於第二電源輸出端121以提供直流電至第二處理單元122,第二電源輸出端121可連接於市電,或者第二電源輸出端121與第二電源輸入端129連接,再由第二電源輸入端129連接於市電。
當可識別插頭10插設於插座12時,第一處理單元100經由訊號傳輸單元105將儲存於第一記憶單元107之身份資訊發送給插座12之訊號接收單元123,第二處理單元122經由訊號接收單元123接收該身份資訊之訊號後,將該身份資訊之訊號儲存於第二記憶單元127。
第一記憶單元107及第二記憶單元127可為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tatic RAM,SRAM)、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ynchronous Dynamic RAM,SHAM)、匯流排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Rambus DRAM,RDRAM)、雙倍資料傳輸率隨機存取記憶體(Double Date Rate RAM,DDR-RAM)、虛擬通道記憶體(Virtual Channel Memory SDRAM,VCM-RAM)、可規畫唯讀記憶體(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PROM)、抹除式唯讀記憶體(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電子抹除 式唯讀記憶體(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
請參考第五圖,為本發明之可識別插頭組合之第五實施例之示意圖。本實施例與第三實施例大致相同,其差異在於,可識別插頭10設有無線射頻識別標籤(RFID Tag)105a,且用電裝置之身份資訊儲存無線射頻識別標籤(RFID Tag)105a,插座12並設有一無線射頻模組(RF模組)123a,當可識別插頭10插設於插座12時,插座12可藉由RF模組123a讀取無線射頻識別標籤105a之身份資訊。此外,無線射頻識別標籤105a亦可位於可識別插頭10之延伸部106內。
請參考第六圖,為本發明之可識別插頭組合之第六實施例之系統功能方塊圖。第六實施例之插座12大致與第四實施例之插座12相同,差異處僅在於第六實施例之插座12具有RF模組123a,其中RF模組123a耦接於第二處理單元122。當可識別插頭10插設於插座12時,無線射頻識別標籤105a感應到RF模組123a所發射的無線電波而產生交變磁場,使無線射頻識別標籤105a作動,而將無線射頻識別標籤105a內的身份資訊傳回RF模組123a,第二處理單元122並將該身份資訊儲存於第二記憶單元127。
請參考第七圖,為本發明之可識別插頭組合之第七實施例之示意圖。請同時參考第六圖,若延長線式插座12a設有複數第二電源輸出端121及單一RF模組123a,各第二電源輸出端121可連接一電流感應器(圖未出示)。無線射頻之識別動作為:當任一可識別插頭10插設於任一第二電源輸出端121時,第二處理單元122即透過該第二電源輸出端121之電流感應器偵測得知,第二處理單元122並令RF模組123a發射無線電波而讀取,使該可識別插頭10之無線射頻識別標籤105a作動,而讀取該無線射頻識別標籤105a內的身份資訊,完成識別讀取後,RF模組123a即 停止發射無線電波。當另一可識別插頭10插設於另一第二電源輸出端121時,則重覆上述無線射頻之識別動作。
請參考第八圖,為本發明之可識別插頭組合之第八實施例之示意圖。請同時參考第六圖,若延長線式插座12a設有複數第二電源輸出端121及複數RF模組123a,則第二處理單元122可令複數RF模組123a各別完成識別動作。請參考第九圖,為本發明第九實施例之示意圖。插座12或延長線式插座12a可連接於一網路51,網路51可為有線網路或無線網路,若為有線網路,則插座12或延長線式插座12a可包含一電力線通訊(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模組(圖未出示),藉此,插座12或延長線式插座12a可透過網路51將用電設備41,42之身份資訊傳送至一主機53,使電源管理端不需查詢或輸入即可獲得用電裝置之身份資訊。其中,主機53可為手機、個人數位助理、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伺服器及工作站等其中之一或多個。主機53並可透過插座12,12a內之電流感應器(圖未出示)偵測用電狀況。
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可識別插頭
101‧‧‧本體
103‧‧‧第一電源輸入端
104‧‧‧第一電源輸出端
105‧‧‧訊號傳輸單元
12‧‧‧插座
120‧‧‧殼體
121‧‧‧第二電源輸出端
123‧‧‧訊號接收單元
30‧‧‧用電裝置之插頭
301‧‧‧第三電源輸入端

Claims (4)

  1. 一種可識別插頭,適用於插設具有一訊號接收單元的一插座,包括:一本體;一第一電源輸出端,設置在該本體上,該第一電源輸出端用以提供一用電裝置之插頭插設;一第一電源輸入端,設置在該本體內且與該第一電源輸出端連接;及一第一處理單元,設置在該本體內且耦接於一訊號傳輸單元及一第一記憶單元,其中,該第一記憶單元用以儲存該用電裝置之身份資訊,且該第一處理單元透過該訊號傳輸單元發送該身份資訊;其中,當該用電裝置的插頭插設於該第一電源輸出端且該第一電源輸入端插設於該插座時,該第一處理單元通過該訊號傳輸單元將儲存於該第一記憶單元的身份資訊發送給該插座儲存,以供該插座透過一網路傳送該身分資訊至一主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識別插頭,其中,該訊號傳輸單元為紅外線發送模組,且該身份資訊至少包括該用電裝置之品牌、或機種、或產品序號、或產品規格、或所需之電壓及電流之資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識別插頭,其中,該第一處理單元與該第一電源輸出端之間設有一第一電源轉換單元以提供直流電,並且該本體具有一延伸部,且該訊號傳輸單元位於該延伸部。
  4. 一種可識別插頭,適用於插設具有一RF模組的一插座,包括:一本體;一第一電源輸出端,設置在該本體上,用以提供一用電裝置之插頭; 一第一電源輸入端,設置在該本體內並與該第一電源輸出端連接;及一無線射頻識別標籤,設置在該本體內並儲存有一身份資訊,以供該可識別插頭插設於該插座時,該插座透過該RF模組對該無線射頻識別標籤的該身份資訊進行讀取,而將該身份資訊透過一網路傳送至一主機。
TW104113214A 2010-08-20 2010-08-20 可識別插頭 TWI5733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3214A TWI573358B (zh) 2010-08-20 2010-08-20 可識別插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3214A TWI573358B (zh) 2010-08-20 2010-08-20 可識別插頭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4010A TW201534010A (zh) 2015-09-01
TWI573358B true TWI573358B (zh) 2017-03-01

Family

ID=54694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3214A TWI573358B (zh) 2010-08-20 2010-08-20 可識別插頭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73358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14081A (en) * 2008-09-26 2010-04-01 Powertech Ind Ltd Outlet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14081A (en) * 2008-09-26 2010-04-01 Powertech Ind Ltd Outlet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4010A (zh) 2015-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1123B (zh) 可識別插頭組合
US9425566B2 (en) Power strip and cord thereof
CN102403626B (zh) 可识别插头及其组合
US10845857B2 (en) USB power adapter for enabling USB peripheral device to function as an IoT device
CA2998630A1 (en) Battery pack, battery charger and battery pack kit for power tool
TW200935680A (en) Remote control duo power set
JP2008546309A (ja) 無線アダプタ
TWI573358B (zh) 可識別插頭
US10251293B2 (en) Smart USB modules and method of making
US9116671B2 (en) Storage device with wireless router function
CN104995802B (zh) 通信模块适配器
JP2015232988A (ja) 電源アダプタ及び情報表示システム
US20140111028A1 (en) Managing Power Emission to Electrical Appliances
KR20160054917A (ko) 무선 통신 기능을 구비한 멀티탭
CN202586412U (zh) 带无线3g上网卡功能的移动电源
CN103904915A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和应用该电源适配器的电子设备
TWM350155U (en) Port concentration device
TWI626808B (zh) 電力供應裝置
TWM551375U (zh) 遠端用電控制裝置
CN203340308U (zh) 带usb插口的墙面无线路由器
CN202889371U (zh) 电力网络供电装置
CN201732961U (zh) 电子周边控制插座
CN201383607Y (zh) 具有不同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的多端口式连接器
TW201340767A (zh) 無線熱點裝置改良
TWM486188U (zh) 具有短距離通訊功能的電源插座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