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72238B - 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方法及其系統 - Google Patents

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方法及其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72238B
TWI572238B TW103139741A TW103139741A TWI572238B TW I572238 B TWI572238 B TW I572238B TW 103139741 A TW103139741 A TW 103139741A TW 103139741 A TW103139741 A TW 103139741A TW I572238 B TWI572238 B TW I57223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eature
mobile device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fea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9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20316A (zh
Inventor
王皓正
王經維
陳聖章
王榮陞
周世俊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Priority to TW1031397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72238B/zh
Priority to CN201410664898.2A priority patent/CN105592217B/zh
Priority to US14/559,739 priority patent/US10074103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620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03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722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7223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41Advertisements
    • G06Q30/0242Determining effectiveness of advertisements
    • G06Q30/0246Traffic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41Advertisements
    • G06Q30/0251Targeted advertisements
    • G06Q30/0267Wireless de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Fina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Description

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方法及其系統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識別行動裝置的方法及其系統,且特別是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方法及其系統。
行動裝置如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幾乎成為人人擁有的日常生活用品,而行動裝置內所安裝的各個應用程式可以符合每個人的所需而提供各種不同的資訊。為了提供更好的服務,應用程式的營運商可以透過應用程式內的追蹤程式蒐集應用程式被使用的情況,蒐集使用者操作行為分析的結果可應用於廣告效益追蹤或使用者偏好分析。
以廣告服務為例,廣告效益的計算可依據應用程式(或其中的廣告)被點擊、曝光或造訪的次數來做為依據。藉由,行銷人員、廣告業者對廣告效益的計算,可以協助協助預算分配或擬定行銷策略。然而,同一個行動裝置可能會安裝多個應用程式,若相同的廣告在同一個行動裝置中的不同應用程式曝光,則廣告效益僅是對應於相同一個使用者,如此可能造成廣告效益計算的錯估。
傳統上,每個行動裝置可以例如具有國際行動設備辨識碼(IMEI)或媒體存取控制位址(Mac address)等唯一識別碼,而應用程式則可具有如UDID(Unique Device Identifier)等唯一識別碼,藉此可用於辨識行動裝置和應用程式的使用者,進而亦可應用於避 免廣告在同一個行動裝置中被不同應用程式開啟時會被重複計算。然而,現行對於行動裝置的使用者辨識所面臨的問題是,針對使用者隱私議題,裝置唯一識別資訊逐漸被禁止讀取,如此利用裝置唯一識別資訊來確認不同應用程式是否屬於同一行動裝置將變的困難。據此,需要有一種創新的識別方法,以對多個應用程式識別其安裝的行動裝置是否為同一個行動裝置。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方法及其系統,可識別不同的應用程式是否被安裝在同一個行動裝置。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首先,利用分析裝置透過網路與複數個行動裝置連接,其中分析裝置具有特徵資料庫,特徵資料庫儲存第一資訊特徵及其對應的行動裝置之識別資料與第二資訊特徵及其對應的行動裝置之識別資料。然後,於分析裝置中,獲得第一應用程式所關聯的第一資訊特徵與第二應用程式所關聯的該第二資訊特徵,其中第一資訊特徵係對應所述行動裝置其中之一,以及第二資訊特徵係對應所述行動裝置其中之一。接著,於分析裝置中,比對第一資訊特徵與第二資訊特徵的相似度,以產生第一比對結果。再來,於分析裝置中,根據第一比對結果判斷第一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與第二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是否為同一個行動裝置,若是,則將特徵資料庫中所儲存第二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之識別資料,修改為第一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之識別資料。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系統,該系統包括分析裝置,且分析裝置係透過網路與複數個行動裝置連接,且分析裝置包括接收單元、特徵資料庫以及處理單元。接收單元獲得第一應用程式所關聯的第一資訊特徵與第二 應用程式所關聯的第二資訊特徵,其中第一資訊特徵係對應所述行動裝置其中之一,以及第二資訊特徵係對應所述行動裝置其中之一。特徵資料庫儲存第一資訊特徵及其對應的行動裝置之識別資料與第二資訊特徵及其對應的行動裝置之識別資料。處理單元比對第一資訊特徵與第二資訊特徵的相似度,以產生第一比對結果,且根據第一比對結果判斷第一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與第二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是否為同一個行動裝置,若是,則將特徵資料庫中所儲存第二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之識別資料,修改為第一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之識別資料。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方法及其系統,透過分析應用程式所關聯的資訊特徵,不需要取得使用者的個人資訊,而可準確地識別是否某些應用程式是否被安裝在同一個行動裝置。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之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之詳細說明與附圖,但是此等說明與所附圖式僅係用來說明本發明,而非對本發明的權利範圍作任何的限制。
1‧‧‧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系統
11‧‧‧分析裝置
111‧‧‧特徵資料庫
112‧‧‧處理單元
113‧‧‧接收單元
12‧‧‧網路
T1、T2...TN‧‧‧行動裝置
101、102、103...10m、201、202、203...20n‧‧‧接地
S110、S120、S130、S140、S150、S160、S141、S143、S142、S1411、S1412‧‧‧步驟流程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系統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行動裝置的應用程式的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對行動應用資訊分類的示意圖。
圖4是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5是本發明實例提供的步驟S140的子流程圖。
圖6是本發明實例提供的步驟S141的子流程圖。
〔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方法及其系統之實施例〕
請參照圖1,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系統的示意圖。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系統1包括分析裝置11,且分析裝置11係透過網路12與複數個行動裝置T1、T2...TN連接,且分析裝置11包括接收單元113、特徵資料庫111以及處理單元112。接收單元113例如是網路通訊界面,而處理單元112例如是中央處理器,而特徵資料庫111例如是硬碟或其他用於儲存資料之裝置或設備。在圖1中,是以功能方塊表示分析裝置11,然而實際應用時,分析裝置11可以是單一個網路伺服器或分散式伺服器(經由有線網路或無線網路通訊鏈結),但本發明並不限定分析裝置11是否要安裝在同一個硬體設備上,分析裝置11也可以是利用雲端運算等網路技術實現的雲端主機。行動裝置T1、T2...TN例如式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分析裝置11與行動裝置T1、T2...TN的應用程式可以建立連線,連線設定可內建於應用程式中,使得接收單元113可透過網路12獲得行動裝置T1、T2...TN的所有應用程式所關聯的資訊特徵。
請同時參照圖1和圖2,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行動裝置的應用程式的示意圖,用以表示行動裝置T1安裝有應用程式101、102、103…10m,而行動裝置T2安裝有應用程式201、202、203…20n等。應可了解的是,在分析裝置11進行比對和識別之前,關聯的資訊特徵會先被傳送到分析裝置11,而此時分析裝置11尚無法識別出哪些應用程式(分別對應所傳送來的關聯資訊特徵)是屬於同一個行動裝置。每一個行動裝置T1、T2...或TN的應用程式所關聯的資訊特徵都會在分析裝置11中被比對,在本實施例中以比對第一應用程式101與第二應用程式102、103...10m、201、202、203...20n為例,而所有行動裝置的應用程式中的任兩個之間 的資訊特徵的比對是依照相同的原理進行。如圖2,以對行動裝置T1、T2為例子來說明,接收單元113透過網路12獲得第一應用程式101所關聯的第一資訊特徵與第二應用程式102、103...10m、201、202、203...或20n所關聯的第二資訊特徵,其中第一資訊特徵係對應所述行動裝置T1,以及第二資訊特徵係對應所述行動裝置T2。所述資訊特徵係依據所述應用程式以及安裝應用程式的行動裝置的行動應用資訊所獲得,詳細的行動應用資訊的種類與內容,將於後續進一步說明。圖2所表示的第一應用程式101與第二應用程式102、103...10m、201、202、203...或20n,僅是用以表示第一應用程式101和第二應用程式並不是同一個應用程式,有可能是同一個行動裝置所安裝的不同應用程式,如第二應用程式102、103...10m,也可能是另一個不同行動裝置中的應用程式如第二應用程式201、202...20n。換句話說,分析裝置11可接收透過網路12能接收到的所有行動裝置T1、T2...TN的應用程式的資訊特徵。行動裝置的應用程式或分析裝置11可以依據系統設計時事先決定(或由系統管理員定義)所要使用的行動應用資訊作為資訊特徵。或者,行動裝置的應用程式可以主動蒐集行動應用資訊並對行動應用資訊進行處理,以獲得所需的資訊特徵,或者分析裝置11對行動應用資訊進行處理,以獲得所需的資訊特徵。網路12可以例如是網際網路、區域網路或無線網路,但本發明並不限定網路的類型。關於分析裝置11獲得資訊特徵的細部流程可參照後續對於圖4的步驟流程的說明。在圖2中,分析裝置11需比對經由比對第一應用程式101的資訊特徵和第二應用程式102、103…10m、201、202、203…或20n的資訊特徵,以判斷第一個應用程式101和第二應用程式102、103…10m、201、202、203…和20n中的哪些應用程式,是否安裝於同一個行動裝置。
特徵資料庫111儲存第一資訊特徵及其對應的行動裝置之識別資料與第二資訊特徵及其對應的行動裝置之識別資料,第一資 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與第二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可能是同一個或不是同一個。以圖2為例,第一資訊特徵關聯於第一應用程式101和行動裝置T1,第二資訊特徵關聯於第二應用程式102、103...10m、201、202、203...20n和行動裝置T2...TN。在特徵資料庫111中,每一個應用程式關聯於一個資訊特徵以及一個行動裝置的識別資料,例如第一應用程式101關聯於第一資訊特徵I101以及行動裝置的識別資料M101,第二應用程式102關聯於第二資訊特徵I102以及行動裝置的識別資料M102,第二應用程式103關聯於第二資訊特徵I103以及行動裝置的識別資料M103...第二應用程式201關聯於第二資訊特徵I201以及行動裝置的識別資料M201...第二應用程式20n關聯於第二資訊特徵I20n以及行動裝置的識別資料M0n。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上述的應用程式的編號(102、103...10m、201、202、203...20n)僅是用以方便說明,實際的應用程式的編號在特徵資料庫111中並不需要如此安排,僅是特徵資料庫111中給每一個所溝通的應用程式一個編號以資識別,並不代表應用程式與其他應用程式的關聯性或順序。例如本實施例的第一應用程式101和第二應用程式102的編號的相似性僅是在此為了方便說明而在本實施例所設定的編號,分析裝置11本身在執行比對資訊特徵的運算之前並無法判斷第一應用程式101和第二應用程式102、103...10m之間的關係,且在比對資訊特徵之前並無法得知識別資料M101、M102...M10m是對應於同一個行動裝置T1。
在圖2中,第一應用程式101與第二應用程式102、103...10m是安裝在行動裝置T1,第二應用程式201、202、203...20n是安裝在行動裝置T2。處理單元112比對第一資訊特徵I101與第二資訊特徵I102、I103...I10m、I201、I202、I203...I20n的相似度,以產生第一比對結果,且根據第一比對結果判斷第一資訊特徵I101所對應的行動裝置(T1)與第二資訊特徵I102、I103...I10m、I201、 I202、I203...I20n所對應的行動裝置(T1或T2),是否為同一個行動裝置(也就是依據資訊特徵判斷第一應用程式101和第二應用程式102、103...10m、201、202、203...20n是否為安裝於同一個行動裝置)。在各個應用程式關聯的資訊特徵的相似度上,行動裝置T1上所安裝的應用程式(101、102、103...10m)所關聯的資訊特徵(I101、I102、I103...I10m)應該是彼此類似,而行動裝置T1上所安裝的應用程式(101、102、103...10m)所關聯的資訊特徵(I101、I102、I103...I10m)應該是不同於行動裝置T2上所安裝的應用程式(201、202、203...20n)所關聯的資訊特徵(I201、I202、I203...I20n)。換句話說,相似度的比對所得到的比對結果,用以讓分析裝置11判斷第一應用程式101和第二應用程式102、103...10m安裝於同一個行動裝置T1,而第二應用程式201、202、203...20n安裝於同一個應用裝置T2。
若第一資訊特徵I101所對應的行動裝置與第二資訊特徵(如I102、I103...I10m)所對應的行動裝置為同一個行動裝置,則將特徵資料庫111中所儲存第二資訊特徵(如I102、I103...I10m)所對應的行動裝置之識別資料(如M102、M103...M10m),修改為第一資訊特徵I101所對應的行動裝置之識別資料M101,或者說識別資料M101、M102、M103...M10m可經由資料處理方式而被視為相同,也就是對應到同一個行動裝置。同理,依據比對結果,分析裝置11可以將第二資訊特徵I202、I203...I20n所對應的行動裝置之識別資料M202、M203...M20n,修改為第二資訊特徵I201所對應的行動裝置之識別資料M201,或者說識別資料M201、M202、M203...M10n被視為相同。
關於資訊特徵的相似度的比對與計算方式,依照行動應用資訊的種類可能有多種不同方式,例如將行動應用資訊的種類進行分類之後,選擇較為重要的類別的資訊來計算資訊特徵,或者是某些類別中分別選取重要的資訊來計算資訊特徵。在一些實施例 中,行動裝置應用程式可關聯的資訊特徵有多種,例如廠牌、型號、作業系統、畫面解析度、網路位址(IP Address)、網路型態、應用程式識別碼(App ID)、程式列表(App列表)、地理位置(如GPS定位的位置)、按鍵頻率、點擊座標、手勢軌跡、時間區間等特徵中的其中一種或多種。行動應用資訊可以不同類別,例如,每一個行動裝置可有對應的廠牌、型號、作業系統、畫面解析度,其歸類為裝置資訊。使用者操作行動裝置以執行應用程式時的網路位址與網路型態不盡相同,其可歸類為網路資訊。而每一個應用程式本身會具有一個應用程式識別碼,同時,依據行動裝置所安裝的應用程式的狀況,每一個行動裝置的應用程式列表也不盡相同,此可歸類為關於應用程式資訊。再者,每一個行動裝置被使用時的地理位置可能不相同,此可歸類為行動裝置的位置資訊。而使用者操作應用程式時,操作按鍵頻率、點擊座標、手勢軌跡、時間區間,可歸類為操作行為資訊。在上述的多種資訊特徵中,其中一部分可視為主要特徵,所述主要特徵可例如是行動裝置於一特定時間區間內的網路位址(IP Address),或是應用程式列表(App列表)。在一實施例中,上述的主要特徵可以在系統中事先決定,或讓系統管理員在各種行動應用資訊中自行定義其中一種為主要特徵。而未被定義為主要特徵的行動應用資訊的至少其中之一則可被選擇為次要特徵,所述被決定的主要特徵與次要特徵用以做相似度的比對與計算。另一方面,在另一實施例中,除了事先定義主要特徵與次要特徵之外,也可以依據行動應用資訊的分類結果,進一步選擇哪一種分類或哪些類行動應用資訊是要被選擇用來計算作為主要特徵或次要特徵。值得一提的是,對行動應用資訊進行分類只是方便說明特徵的屬性,在進行特徵比對時,不一定要對行動應用資訊進行分類。依據所選擇的主要特徵與次要特徵。第一資訊特徵I101可包括第一主要特徵與第一次要特徵,第二資訊特徵I102、I103…I10m、I201、I202、I203…I20n 包括第二主要特徵與第二次要特徵。在本實施例中,主要特徵例如可以是讓分析裝置有效率地判別應用程式的資訊特徵的相似度的特徵,但判斷特徵資訊的相似度的依據並不限於被選定的某些主要特徵,也可以是次要特徵。
在實際應用時,因為相同行動裝置在特定時間區間內的網路位址通常是相同的,而在同一個行動裝置中,每一個應用程式所關聯的應用程式列表在同一時間區間內應該相同或非常相似(除非使用者在短時間內大量安裝或移除應用程式),而不同行動裝置的應用程式列表的相似度應該會有些不同。因此,在一實施例中,第一主要特徵可為第一資訊特徵I101所對應行動裝置的第一應用程式列表,以及第二主要特徵可為第二資訊特徵I102、I103…I10m、I201、I202、I203…I20n所對應行動裝置的第二應用程式列表。而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主要特徵可為第一資訊特徵I101所對應行動裝置於一特定時間區間內的第一網路位址,以及第二主要特徵可為第二資訊特徵I102、I103…I10m、I201、I202、I203…I20n所對應行動裝置於此特定時間區間的第二網路位址。
再者,第一次要特徵可以是第一資訊特徵I101所對應行動裝置的裝置資訊、位置資訊、網路型態或操作行為資訊中的任一種資訊或是多種資訊的綜整,第二次要特徵是第二資訊特徵I102、I103…I10m、I201、I202、I203…I20n所對應行動裝置的裝置資訊、位置資訊、網路型態或操作行為資訊中的任一種資訊或是多種資訊的綜整,但本發明並不因此限定。
請同時參照圖1和圖4,圖4是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方法的流程圖。首先,在步驟S110中,利用分析裝置11透過網路12與複數個行動裝置T1、T2...TN連接,分析裝置11具有特徵資料庫111,以圖2的應用程式的示意圖為例,特徵資料庫儲存111第一資訊特徵I101(關聯於第一應用程式101)及其對應的行動裝置之識別資料M101與第二資訊特 徵I102、I103...I10m、I201、I202、I203...I20n(關聯於第二應用程式102、103...10m、201、202、203...20n)及其對應的行動裝置之識別資料M102、M102...M10m、M201、M202、203...M20n。
然後,在步驟S120中,於分析裝置11中,獲得第一應用程式101所關聯的第一資訊特徵I101與第二應用程式102、103...10m、201、202、203...20n所關聯的第二資訊特徵I102、I103...I10m、I201、I202、I203...I20n,其中第一資訊特徵I101係對應所述行動裝置其中之一(在圖2中為行動裝置T1),以及第二資訊特徵I102、I103...I10m、I201、I202、I203...I20n係對應所述行動裝置其中之一(在圖2中為行動裝置T1或T2)。分析裝置11可主動要求應用程式傳送資訊特徵到分析裝置11,或者應用程式在執行時主動傳送資訊特徵。
值得一提的是,依據分析裝置11獲得資訊特徵的方式,可有不同的實施態樣。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在步驟S110之後,且在步驟S120之前,於第一行動裝置中,獲得第一資訊特徵,以及於第二行動裝置中,獲得第二資訊特徵。接著,於第一行動裝置中,可蒐集第一應用程式所關聯的第一行動應用資訊,且於第二行動裝置中,可蒐集第二應用程式所關聯的第二行動應用資訊,如此可由行動裝置主動蒐集及處理後傳送資訊特徵(第一資訊特徵與第二資訊特徵)至分析裝置11。相對地,在另一實施例中,應用程式可傳送行動應用資訊至分析裝置11,且於分析裝置中,對第一行動應用資訊進行處理,以獲得第一資訊特徵,以及對第二行動應用資訊進行處理,以獲得第二資訊特徵,如此行動裝置不需負擔對行動應用資訊進行運算處理。
接著,於分析裝置11中,執行步驟S130,比對第一資訊特徵I101與第二資訊特徵I102、I103...I10m、I201、I202、I203...I20n的相似度,以產生第一比對結果。
再來,於分析裝置11中,執行步驟S140,根據第一比對結果 判斷第一資訊特徵I101所對應的行動裝置T1與第二資訊特徵I102、I103...I10m、I201、I202、I203...I20n所對應的行動裝置T1或T2是否為同一個行動裝置,若是,執行步驟S150,將特徵資料庫111中所儲存第二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之識別資料,修改為第一資訊特徵I101所對應的行動裝置之識別資料M101,例如:若比對第一應用程式101所關聯的第一資訊特徵I101與第二應用程式102、103...10m所關聯的第二資訊特徵I102、I103...I10m相似,則特徵資料庫111中,第二應用程式102、103...10m所對應的行動裝置之識別資料M102、M103...M10m可以被修改為相同於第一應用程式101所對應的行動裝置之識別資料M101。反之,進行步驟S160,不更改特徵資料庫111,例如當判斷第一應用程式101所關聯的第一資訊特徵I101與第二應用程式201、202、203...20n所關聯的第二資訊特徵I201、I202、I203...I20n不相似,不須更改特徵資料庫111。依據時間的推移,應用程式所關聯的資訊特徵可能會有所改變,而上述的步驟可以重複地被執行。
在一實施例中,圖4的步驟S140可以以圖5的子流程實現,如圖5所示,在步驟S141中,比對第一主要特徵與第二主要特徵的相似度是否高於第一閥值。在一實施例中,可比對應用程式列表的相似度,例如應用程式列表中的所安裝的應用程式名稱、數量、或順序是否百分之九十以上皆相同,或者在另一實施例中,比對特定時間區間內的網路位址是否相同,但本發明並不因此限定。
當第一主要特徵與第二主要特徵的相似度高於第一閥值時,進進行步驟S142,判斷第一資訊特徵I101所對應的行動裝置與第二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為同一個行動裝置。當第一主要特徵與第二主要特徵的相似度未高於第一閥值時,更進行步驟S143,以進一步比對第一次要特徵與第二次要特徵的相似度,例如比對 行動裝置的裝置資訊、位置資訊、網路型態或操作行為資訊等。第一次要特徵與第二次要特徵的相似度的第二閥值,可例如是裝置資訊是否相同、位置資訊是否接近(或在一個設定範圍內)、網路型態是否相同、或操作行為資訊的相似度等。當第一次要特徵與第二次要特徵的相似度高於第二閥值時,執行步驟S142,判斷第一資訊特徵I101所對應的行動裝置與第二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為同一個行動裝置。
在一實施例中,圖5的比對主要特徵的步驟S141可以例如以圖6的子流程實現,其中第一資訊特徵包括所對應行動裝置於一特定時間區間內的第一網路位址以及第一應用程式列表,第二資訊特徵包括所對應行動裝置於特定時間區間內的第二網路位址以及一第二應用程式列表。於分析裝置11中,先判斷行動裝置於特定時間區間內的網路位址是否相同,接著判斷應用程式列表的相似度。如圖6所示,在步驟S1411中,判斷第一網路位址與第二網路位址是否相同。當第一網路位址與第二網路位址相同時,執行步驟S142,則判斷第一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與第二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為同一個行動裝置。當第一網路位址與第二網路位址不相同時,執行步驟S1412,比對第一應用程式列表與第二應用程式列表的相似度是否高於特定閥值,當相似度高於特定閥值時,執行步驟S142,判斷第一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與第二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為同一個行動裝置。反之,執行圖5的步驟S143。
〔實施例的可能功效〕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方法及其系統,透過分析應用程式所關聯的資訊特徵,不需要取得使用者的個人資訊,可對使用者追縱匿名。本實施例的方法與系統可在使用者資訊被禁用的情況下,取代傳統辨識使用者的方式,對應用程式之操作行為進行蒐集分析,且仍可 準確地識別不同的應用程式是否被安裝在同一個行動裝置。在行動廣告的應用,可整合於行動廣告成效分析系統(或平台)中,協助廠商追蹤行動裝置使用者的廣告成效。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其並非用以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
S110、S120、S130、S140、S150、S160‧‧‧步驟流程

Claims (16)

  1. 一種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利用一分析裝置透過一網路與複數個行動裝置連接,其中該分析裝置具有一特徵資料庫,該特徵資料庫儲存一第一資訊特徵及其對應的行動裝置之識別資料與一第二資訊特徵及其對應的行動裝置之識別資料;於該分析裝置中,獲得一第一應用程式所關聯的該第一資訊特徵與一第二應用程式所關聯的該第二資訊特徵,其中該第一資訊特徵係對應該等行動裝置其中之一,以及該第二資訊特徵係對應該等行動裝置其中之一;於該分析裝置中,比對該第一資訊特徵與該第二資訊特徵的相似度,以產生一第一比對結果;以及於該分析裝置中,根據該第一比對結果判斷該第一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與該第二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是否為同一個行動裝置,若是,則將該特徵資料庫中所儲存該第二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之識別資料,修改為該第一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之識別資料。
  2. 根據請求項第1項之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方法,其中該第一資訊特徵包括一第一主要特徵與一第一次要特徵,以及該第二資訊特徵包括一第二主要特徵與一第二次要特徵,其中根據該第一比對結果判斷該第一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與該第二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是否為同一個行動裝置的步驟包括:比對該第一主要特徵與該第二主要特徵的相似度;當該第一主要特徵與該第二主要特徵的相似度高於一第一閥值時,判斷該第一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與該第二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為同一個行動裝置; 當該第一主要特徵與該第二主要特徵的相似度未高於該第一閥值時,再比對該第一次要特徵與該第二次要特徵的相似度;以及當該第一次要特徵與該第二次要特徵的相似度高於一第二閥值時,判斷該第一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與該第二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為同一個行動裝置。
  3. 根據請求項第2項之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方法,其中該第一次要特徵是該第一資訊特徵所對應行動裝置的裝置資訊、位置資訊、網路型態或操作行為資訊,該第二次要特徵是該第二資訊特徵所對應行動裝置的裝置資訊、位置資訊、網路型態或操作行為資訊。
  4. 根據請求項第2項之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方法,其中該第一主要特徵係為該第一資訊特徵所對應行動裝置的一第一應用程式列表,以及該第二主要特徵係為該第二資訊特徵所對應行動裝置的一第二應用程式列表。
  5. 根據請求項第2項之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方法,其中該第一主要特徵係為該第一資訊特徵所對應行動裝置於一特定時間區間內的一第一網路位址,以及該第二資訊特徵所對應行動裝置於該特定時間區間的一第二網路位址。
  6. 根據請求項第1項之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方法,其中該第一資訊特徵包括所對應行動裝置於一特定時間區間內的一第一網路位址以及一第一應用程式列表,該第二資訊特徵包括所對應行動裝置於該特定時間區間內的一第二網路位址以及該一第二應用程式列表,其中根據該第一比對結果判斷該第一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與該第二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是否為同一個行動裝置的步驟包括:於該分析裝置中,判斷該第一網路位址與該第二網路位址是否相同; 當該第一網路位址與該第二網路位址相同時,則判斷該第一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與該第二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為同一個行動裝置;以及當該第一網路位址與該第二網路位址不相同時,則比對該第一應用程式列表與該第二應用程式列表的相似度,當相似度高於一特定閥值時,判斷該第一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與該第二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為同一個行動裝置。
  7. 根據請求項第1項之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方法,更包括:於該第一行動裝置中,蒐集該第一應用程式所關聯的一第一行動應用資訊;以及於該第二行動裝置中,蒐集該第二應用程式所關聯的一第二行動應用資訊。
  8. 根據請求項第1項之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方法,其中該第一資訊特徵及該第二資訊特徵係於該特徵資料庫中事先被定義。
  9. 一種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系統,該系統包括一分析裝置,且該分析裝置係透過網路與複數個行動裝置連接,且該分析裝置包括:一接收單元,獲得一第一應用程式所關聯的一第一資訊特徵與一第二應用程式所關聯的一第二資訊特徵,其中該第一資訊特徵係對應該等行動裝置其中之一,以及該第二資訊特徵係對應該等行動裝置其中之一;一特徵資料庫,儲存該第一資訊特徵及其對應的行動裝置之識別資料與該第二資訊特徵及其對應的行動裝置之識別資料;以及一處理單元,比對該第一資訊特徵與該第二資訊特徵的相似度,以產生一第一比對結果,且根據該第一比對結果判斷該第一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與該第二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 置,是否為同一個行動裝置,若是,則將該特徵資料庫中所儲存該第二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之識別資料,修改為該第一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之識別資料。
  10. 根據請求項第9項之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系統,其中該第一資訊特徵包括一第一主要特徵與一第一次要特徵,以及該第二資訊特徵包括一第二主要特徵與一第二次要特徵,且該處理單元於比對該第一資訊特徵與該第二資訊特徵的相似度時,係先比對該第一主要特徵與該第二主要特徵的相似度,當相似度高於一第一閥值時,判斷該第一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與該第二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為同一個行動裝置,當相似度未高於該第一閥值時,再比對該第一次要特徵與該第二次要特徵的相似度,當相似度高於一第二閥值時,判斷該第一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與該第二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為同一個行動裝置。
  11. 根據請求項第10項之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系統,其中該第一次要特徵是該第一資訊特徵所對應行動裝置的裝置資訊、位置資訊、網路型態或操作行為資訊,該第二次要特徵是該第二資訊特徵所對應行動裝置的裝置資訊、位置資訊、網路型態或操作行為資訊。
  12. 根據請求項第10項之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系統,其中該第一主要特徵係為該第一資訊特徵所對應行動裝置的一第一應用程式列表,以及該第二主要特徵係為該第二資訊特徵所對應行動裝置的一第二應用程式列表。
  13. 根據請求項第10項之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系統,其中該第一主要特徵係為該第一資訊特徵所對應行動裝置於一特定時間區間內的一第一網路位址,以及該第二資訊特徵所對應行動裝置於該特定時間區間的一第二網路位址。
  14. 根據請求項第9項之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 系統,其中該第一資訊特徵包括所對應行動裝置於一特定時間區間內的一第一網路位址以及一第一應用程式列表,該第二資訊特徵包括所對應行動裝置於該特定時間區間內的一第二網路位址以及該一第二應用程式列表,且該處理單元於比對該第一資訊特徵與該第二資訊特徵的相似度時,係先判斷該第一網路位址與該第二網路位址是否相同,當相同時則判斷該第一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與該第二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為同一個行動裝置,當不相同時則比對該第一應用程式列表與該第二應用程式列表的相似度,當相似度高於一特定閥值時,判斷該第一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與該第二資訊特徵所對應的行動裝置為同一個行動裝置。
  15. 根據請求項第9項之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系統,其中該第一行動裝置蒐集該第一應用程式所關聯的一第一行動應用資訊以及該第二行動裝置中蒐集該第二應用程式所關聯的一第二行動應用資訊。
  16. 根據請求項第9項之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系統,其中該第一資訊特徵及該第二資訊特徵係於該特徵資料庫中事先被定義。
TW103139741A 2014-11-17 2014-11-17 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方法及其系統 TWI5722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9741A TWI572238B (zh) 2014-11-17 2014-11-17 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方法及其系統
CN201410664898.2A CN105592217B (zh) 2014-11-17 2014-11-19 依应用程序之信息特征识别移动装置的方法及其系统
US14/559,739 US10074103B2 (en) 2014-11-17 2014-12-03 Method and system for identifying mobile device according to information feature of applications of mobile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9741A TWI572238B (zh) 2014-11-17 2014-11-17 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方法及其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0316A TW201620316A (zh) 2016-06-01
TWI572238B true TWI572238B (zh) 2017-02-21

Family

ID=55931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9741A TWI572238B (zh) 2014-11-17 2014-11-17 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方法及其系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074103B2 (zh)
CN (1) CN105592217B (zh)
TW (1) TWI5722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286539A1 (en) * 2018-03-15 2019-09-19 Ca, Inc. Entity reconciliation based on performance metric evaluation
CN113873521A (zh) * 2020-06-30 2021-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型号识别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24309A1 (en) * 2011-11-15 2013-05-16 Tapad, Inc. Managing associations between device identifiers
US20130124324A1 (en) * 2011-11-11 2013-05-16 Jumptap, Inc. Identifying a same user of multip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based on user routes
US20130246449A1 (en) * 2012-03-16 2013-09-1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identifying a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acts
US20140258367A1 (en) * 2013-03-05 2014-09-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newing registrations for a plurality of client application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same host server via an implicit piggybacking sche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65674B2 (ja) * 1993-12-16 1998-06-18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データ供給装置
JP3882585B2 (ja) * 2001-11-07 2007-02-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1152665A2 (en) * 2010-06-01 2011-12-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of securing group communication in a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CN102761573B (zh) * 2011-04-28 2016-06-29 北京随视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媒体信息的用户浏览行为数据的监测方法
US9667675B2 (en) 2012-03-31 2017-05-30 Facebook, Inc. Proxy and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a unique user identification for a plurality of applications accessing the web from a mobile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24324A1 (en) * 2011-11-11 2013-05-16 Jumptap, Inc. Identifying a same user of multip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based on user routes
US20130124309A1 (en) * 2011-11-15 2013-05-16 Tapad, Inc. Managing associations between device identifiers
US20130246449A1 (en) * 2012-03-16 2013-09-1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identifying a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acts
US20140258367A1 (en) * 2013-03-05 2014-09-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newing registrations for a plurality of client application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same host server via an implicit piggybacking sche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0316A (zh) 2016-06-01
US10074103B2 (en) 2018-09-11
CN105592217B (zh) 2019-04-12
US20160140606A1 (en) 2016-05-19
CN105592217A (zh) 2016-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94159B2 (en) Generating consumer internet-of-things data products
CN107871244B (zh) 一种广告效果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WO2019165868A1 (zh) 一种确定营销方案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966991B2 (en) Traveler tracking system
US9430778B2 (en) Authenticating users for accurate online audience measurement
US20210035126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device based on electronic payment behaviors
US20160117736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unique users for on-line advertising
US20150324857A1 (en) Cross-platform advertis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40046769A1 (en) Advertisement delivery apparatus, advertisement delivery method, terminal estimating apparatus, and terminal estimating method
US20220101358A1 (en) Segments of contacts
WO2016191910A1 (en) Detecting coalition fraud in online advertising
EP3224747A1 (en) Representing entities relationships in online advertising
WO2019179030A1 (zh) 产品购买预测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US20160253711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network terminal identification
JP2021500659A (ja) 自動化されたアトリビューションモデリングおよび測定
CN111699487A (zh) 用于快速且安全的内容提供的系统
US20160063555A1 (en) Advertisement platform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US20190155863A1 (en) Associating user logs using geo-point density
TWI572238B (zh) 依應用程式之資訊特徵識別行動裝置的方法及其系統
WO2016154155A1 (en) On-line direct response platform
KR101719198B1 (ko) 단말이나 디바이스 내 개인정보 및 지불정보 관리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추천 시스템
WO2015143331A1 (en) Optimizing market research using mobile respondent observed activities determined from third party data sets
CN110968785B (zh) 目标帐号的识别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US20200236540A1 (en) Electronic Record Exposure Validation Using Cross-Referenced Location Data
US20140143093A1 (en) Knowledge product trading method of online 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