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57617B - 掃描觸控面板的方法以及用以執行該方法的觸控積體電路 - Google Patents

掃描觸控面板的方法以及用以執行該方法的觸控積體電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57617B
TWI557617B TW104125497A TW104125497A TWI557617B TW I557617 B TWI557617 B TW I557617B TW 104125497 A TW104125497 A TW 104125497A TW 104125497 A TW104125497 A TW 104125497A TW I557617 B TWI557617 B TW I55761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driving
sensing
line
touc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5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7811A (zh
Inventor
洪源鐵
宋濬
金榮旭
李進娥
Original Assignee
東部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東部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東部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17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7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76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761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Description

掃描觸控面板的方法以及用以執行該方法的觸控積體電路
本發明涉及掃描觸控面板的方法以及用於執行該方法的觸控積體電路(IC)。更特別地,本發明涉及掃描觸控面板以識別使用者的觸控訊號的方法,以及用於執行該方法的觸控IC。
觸控面板可用作包括顯示面板和應用處理器等的智慧設備的輸入裝置。觸控面板可分為電阻型、電容型、或者電磁型等。
例如,互電容型觸控面板可通過測量由觸控驅動線和感測線之間的導體所引起的互電容變化來檢測觸控位置。
互電容型觸控面板可包括多個驅動線和多個與驅動線交叉的感測線。當驅動訊號順序提供至驅動線時,由施加驅動訊號而產生的互電容可從感測線檢測出來。驅動線和感測線可連接至觸控IC,並且觸控IC可提供驅動訊號並從感測線獲得感測訊號。
觸控IC可順序提供驅動訊號至驅動線,並且在驅動訊號提供至各驅動線的同時,可從感測線獲得感測訊號。此時,驅動時間表明驅動訊號提供至一個驅動線的時間量,幀時間表明獲得構成一幀的感測訊號所需的時間。即,幀時間通過將驅動時間乘以驅動線的數量計算得出。
同時,當驅動時間增加時,感測訊號的雜訊會降低,但幀時間會增加。結果,觸控面板的回應時間會增加,進一步地,觸控面板的回應特徵會 惡化。相反,當驅動時間減少時,幀時間和回應時間會縮短。然而,感測訊號的雜訊會提高,因此會很難準確識別用戶的觸控。
本發明提供了能夠提高觸控面板的回應特徵和感測靈敏度的掃描觸控面板的方法,以及用於執行該方法的觸控IC。
根據本申請案之發明的一方面,掃描觸控面板的方法可包括同時分別提供具有第一相位的第一驅動訊號和具有第二相位的第二驅動訊號至觸控面板的第一驅動線和第二驅動線,檢測來自與第一驅動線和第二驅動線交叉的感測線的感測訊號,以及根據感測訊號獲得對應於第一驅動線的第一掃描訊號和對應於第二驅動線的第二掃描訊號。
根據一些示範實施方式,獲得第一掃描訊號和第二掃描訊號可包括將感測訊號轉換成數位訊號,將數位訊號乘以與第一驅動訊號相位相同的第一參考訊號以獲得第一掃描訊號,以及將數位訊號乘以與第二驅動訊號相位相同的第二參考訊號以獲得第二掃描訊號。
根據一些示範實施方式,第一和第二驅動訊號可分別具有正弦波形式或余弦波形式。
根據一些示範實施方式,觸控面板可包括多個感測線,並且可從多個感測線獲得多個第一掃描訊號和多個第二掃描訊號。
根據一些示範實施方式,多個第一掃描訊號和多個第二掃描訊號可同時獲得。
根據一些示範實施方式,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分別對第一掃描訊號和第二掃描訊號進行積分以獲得第一積分值和第二積分值,以及儲存第一積分值和第二積分值。
根據一些示範實施方式,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同時分別提供第二驅動訊號和第一驅動訊號至第一驅動線和第二驅動線,檢測來自感測線的第二感測訊號,根據第二感測訊號獲得對應於第一驅動線的第三掃描訊號和對應於第二驅動線的第四掃描訊號,分別對第三掃描訊號和第四掃描訊號進行積分以獲得第三積分值和第四積分值,以及儲存第三積分值和第四積分值。
根據一些示範實施方式,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計算第一和第三積分值的第一平均值,以及第二和第四積分值的第二平均值。
根據本申請案之發明的另一方面,觸控IC可包括觸控驅動器、訊號處理單元和控制單元,觸控驅動器配置成同時分別提供具有第一相位的第一驅動訊號和具有第二相位的第二驅動訊號至觸控面板的第一驅動線和第二驅動線,訊號處理單元配置成檢測來自與第一驅動線和第二驅動線交叉的感測線的感測訊號,並根據感測訊號獲得相應於第一驅動線的第一掃描訊號和相應於第二驅動線的第二掃描訊號,並且控制單元配置成控制觸控驅動器和訊號處理單元的操作。
根據一些示範實施方式,訊號處理單元可包括配置成接收感測訊號並將感測訊號轉換成數位訊號的類比前端(AFE),配置成產生與第一驅動訊號相位相同的第一參考訊號的第一訊號發生器,配置成將數位訊號乘以第一參考訊號以便獲得第一掃描訊號的第一計算器,配置成產生與第二驅動訊號相位相同的第二參考訊號的第二訊號發生器,以及配置成將數位訊號乘以第二參考訊號以便獲得第二掃描訊號的第二計算器。
根據一些示範實施方式,訊號處理單元可包括配置成對第一掃描訊號進行積分以獲得第一積分值的第一積分器,以及配置成對第二掃描訊號進行積分以獲得第二積分值的第二積分器。
根據一些示範實施方式,觸控IC可進一步包括配置成儲存第一積分值和第二積分值的幀緩衝記憶體。
根據一些示範實施方式,觸控驅動器可同時分別提供第二驅動訊號和第一驅動訊號至第一驅動線和第二驅動線,訊號處理單元檢測來自感測線的第二感測訊號,根據第二感測訊號獲得相應於第一驅動線的第三掃描訊號和相應於第二驅動線的第四掃描訊號,並分別對第三掃描訊號和第四掃描訊號進行積分以便獲得第三積分值和第四積分值。
根據一些示範實施方式,控制單元可包括配置成降低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積分值的誤差的濾波器。
根據一些示範實施方式,控制單元可包括有限脈衝回應(FIR)濾波器,其配置成計算第一和第三積分值的第一平均值,以及第二和第四積分值的第二平均值。
根據一些示範實施方式,第一和第二驅動訊號可分別具有正弦波形式或余弦波形式。
根據一些示範實施方式,觸控面板可包括多個感測線,並且訊號處理單元可包括多個感測通道,感測通道配置成從多個感測線獲得多個第一掃描訊號和多個第二掃描訊號。
根據一些示範實施方式,多個第一掃描訊號和多個第二掃描訊號可同時獲得。
100‧‧‧觸控面板
110‧‧‧驅動線
110A~110H‧‧‧驅動線
120‧‧‧感測線
120A‧‧‧感測線
200‧‧‧觸控IC
210‧‧‧觸控驅動器
220‧‧‧訊號處理單元
222‧‧‧類比前端(AFE)
224‧‧‧第一計算器
226‧‧‧第二計算器
228‧‧‧第一訊號發生器
230‧‧‧第二訊號發生器
232‧‧‧第一積分器
234‧‧‧第二積分器
240‧‧‧控制單元
250‧‧‧幀緩衝記憶體
Cm1、Cm2‧‧‧互電容
D(1)~D(N)‧‧‧驅動訊號
D1‧‧‧第一驅動訊號
D2‧‧‧第二驅動訊號
S1~S8‧‧‧感測訊號
結合附圖,根據以下說明可更詳細地理解示範實施方式,其中:圖1是根據示範實施方式用於執行掃描觸控面板的方法的觸控IC的示意圖;圖2是提供至驅動線的第一驅動訊號和第二驅動訊號的示意圖;圖3是如圖1所示的訊號處理單元的示意圖;圖4是習知技術和本申請案之發明第一示範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圖5是習知技術和本申請案之發明第二示範實施方式的示意圖;圖6是習知技術和本申請案之發明第三示範實施方式的示意圖;以及圖7是習知技術和本申請案之發明第四示範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雖然可對實施方式作出各種改型和替代形式,其細節已經由附圖中的實例示出,並會詳細描述。然而,須理解,其目的不是把本發明局限於描述的特定實施方式。相反,本發明涵蓋了所有落在本發明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限定的實質及範圍內的改型、等同方式、和替代形式。
以下參照示出實施方式的附圖詳細描述本申請案之發明。然而,本申請案之發明無需配置成將在以下描述的實施方式中表示的,並且其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實施。當描述一構件設置在或者連接至另一構件或層時,前者可直接設置在或者直接連接至後者,或者也可有其他構件或層存在於其間。另一方面,當描述一構件直接設置在或者直接連接至另一構件時,沒有構件可存在於其間。儘管可使用術語“第一”和“第二”來描述諸如不同構件、組分、區域、層和/或部件的各項,但其並不局限於此。
本文使用的具體術語僅用於描述特定實施方式的目的,並不旨在限制本申請案之發明。而且,除非另外規定,否則所有術語(包括技術和科技術語)具有與本申請案之發明相關領域的技術人員理解的相同的含義。諸如一般詞典中定義的那些術語被理解為具有與相關技術上下文相同的含義,並且,除非明確規定,否則本申請案之發明不應理想地或過分地理解為明確的直觀。
參照本申請案之發明理想的實施方式的示意圖描述本申請案之發明的實施方式。因此,圖形形狀的變化,例如,製造方法和/或容許誤差的變化,可以是充分預計的。因此,本申請案之發明的實施方式不會描述成局限於 示出區域的特定形狀,而是包括形狀的偏差,並且附圖中示出的區域是完全示意的,他們的形狀並不旨在描述區域的準確形狀,也不限制本申請案之發明的範圍。
圖1是根據示範實施方式用於執行掃描觸控面板的方法的觸控IC的示意圖。
參照圖1,根據示範實施方式掃描觸控面板的方法可用來識別觸控面板100的觸控訊號。
觸控面板100可包括多個驅動線110和多個與驅動線110交叉的感測線120。例如,互電容型觸控面板可用做觸控面板110。感測線120可佈置在驅動線110之上,絕緣層(未示出)可佈置在驅動線110和感測線120之間。
觸控IC200可包括配置成提供驅動訊號至觸控面板100的驅動線110的觸控驅動器210,配置成接收電訊號(即,來自觸控面板100的感測線120的感測訊號)的訊號處理單元220,以及配置成控制觸控驅動器210和訊號處理單元220的操作的控制單元240。
圖2是提供至驅動線的第一驅動訊號和第二驅動訊號的示意圖,圖3是如圖1所示的訊號處理單元的示意圖。
參照圖2,根據示範實施方式,觸控驅動器210(圖1)可同時分別提供第一驅動訊號和第二驅動訊號至兩個驅動線110。例如,具有第一相位的第一驅動訊號D1和具有與第一相位不同的第二相位的第二驅動訊號D2可同時分別提供至第一驅動線110A和第二驅動線110B。在第一和第二驅動訊號D1和D2供給至第一和第二驅動線110A和110B的同時,訊號處理單元220可從感測線120接收感測訊號S1-S8(圖2)。
然後,觸控驅動器210可同時分別提供第一和第二驅動訊號D1和D2至第三驅動線110C和第四驅動線110D,進一步地,在第一和第二驅動訊號D1 和D2提供至第三和第四驅動線110C和110D的同時,訊號處理單元220可從感測線120接收感測訊號S1-S8。
觸控驅動器210通過使用上述方法可順序地提供第一和第二驅動訊號D1和D2至所有驅動線110,並且訊號處理單元220可從感測線120接收對應於驅動線110的感測訊號S1-S8。
根據示範實施方式,第一和第二驅動訊號D1和D2之間的相位差可以是大約90度。例如,觸控驅動器210可提供正弦波形式的第一驅動訊號D1至奇數驅動線110A和110C,而提供余弦波形式的第二驅動訊號D2至偶數驅動線110B和110D。
或者,觸控驅動器210可提供第一驅動信號D1到第一至第四驅動線110A、110B、110C和110D,而提供第二驅動信號D2到第五至第八驅動線110E、110F、110G和110H。
訊號處理單元220可包括多個分別與感測線120連接的感測通道(未示出)。例如,訊號處理單元220可包括八個分別與八個感測線120連接的感測通道。
當第一和第二驅動訊號D1和D2分別提供至第一和第二驅動線110A和110B時,訊號處理單元220可檢測感測訊號S1-S8,並根據感測訊號S1-S8獲得對應於第一驅動線110A的第一掃描訊號和對應於第二驅動線110B的第二掃描訊號。
例如,訊號處理單元220可從第一感測線120A檢測感測訊號S1。特別地,感測訊號S1可包括對應於第一驅動線110A的第一訊號部分和對應於第二驅動線110B的第二訊號部分。訊號處理單元220可包括用於從感測訊號S1獲得第一和第二訊號部分的元件。
參照圖3,訊號處理單元220可包括配置成將從感測線120接收到的感測訊號轉換成數位訊號的類比前端(AFE)222,以及配置成從數位訊號獲得掃描訊號的第一和第二計算器224和226。
當第一驅動訊號D1和第二驅動訊號D2分別提供至第一驅動線110A和第二驅動線110B時,感測訊號S1可由第一驅動線110A和第一感測線120A之間的互電容Cm1,以及第二驅動線110B和第一感測線120A之間的互電容Cm2產生。AFE222可檢測感測訊號S1,並將感測訊號S1轉換成數位訊號。
第一計算器224可將AFE222轉換的數位訊號乘以相位與第一驅動訊號D1相同的第一參考訊號以獲得第一掃描訊號。第二計算器226可將AFE222轉換的數位訊號乘以相位與第二驅動訊號D2相同的第二參考訊號以獲得第二掃描訊號。
訊號處理單元220可包括配置成產生第一參考訊號的第一訊號發生器228和配置成產生第二參考訊號的第二訊號發生器230。例如,當第一驅動訊號D1具有正弦波形式時,第一訊號發生器228可產生正弦訊號,當第二驅動訊號D2具有余弦波形式時,第二訊號發生器230可產生余弦訊號。
訊號處理單元220可包括配置成對第一掃描訊號進行積分以獲得第一積分值的第一積分器232,和配置成對第二掃描訊號進行積分以獲得第二積分值的第二積分器234。
觸控IC200可包括用於儲存第一和第二積分值的幀緩衝記憶體250。
訊號處理單元220可處理從多個感測線120接收的多個感測訊號,以便獲得多個對應於第一驅動線110A的第一積分值,以及多個對應於第二驅動線110B的第二積分值。第一和第二積分值可儲存在幀緩衝記憶體250中。特別地,訊號處理單元220通過使用感測通道可同時檢測多個感測訊號,進一步地,同時獲得第一和第二積分值。
觸控驅動器210可同時分別提供第一驅動訊號D1和第二驅動訊號D2至第三驅動線110C和第四驅動線110D,並且訊號處理單元220可從感測線120檢測對應於第三和第四驅動線110C和110D的感測訊號。進一步地,訊號處理單元220可根據感測訊號獲得對應於第三驅動線110C的第三掃描訊號和對應於第四驅動線110D的第四掃描訊號,然後根據第三和第四掃描訊號獲得第三和第四積分值。
觸控IC200通過使用上述方法可獲得對應於所有驅動線110的積分值,並且可將積分值儲存在幀緩衝記憶體250中。積分值可構成一幀資料,通過使用上述方法,控制單元240可反復獲得幀資料。控制單元240根據幀資料可識別輸入到觸控面板100上的觸控訊號或手勢。幀資料可具有對應於驅動線110和感測線120的交叉點的矩陣形式。
同時,當使用正弦波形式的第一驅動訊號D1和余弦波形式的第二驅動訊號D2時,幀資料的可靠性可能由於相位誤差而惡化。特別地,正弦波形式的第一驅動訊號D1與余弦波形式的第二驅動訊號D2相比可造成相對較大的資料誤差。例如,當第二驅動訊號D2具有一度的相位誤差時,第二積分值可能增加近似0.015百分比。然而,第一驅動訊號D1具有一度的相位誤差時,第一積分值可能減小近似1.745百分比。
根據示範實施方式,觸控IC200可包括配置成減小或消除由相位誤差所引起的資料誤差的濾波器(未示出)。特別地,觸控IC200可包括配置成減小或消除由驅動訊號的相位誤差所引起的積分值誤差的有限脈衝回應(FIR)濾波器。
當使用濾波器時,第一幀資料和第二幀資料可通過使用相互不同的驅動訊號來獲得。例如,為了獲得第一幀資料,具有第一相位的第一驅動訊號D1可提供至奇數驅動線110A和110C,而具有第二相位的第二驅動訊號D2可提供至偶數驅動線110B和110D。然後,為了獲得第二幀資料,第二驅動訊 號D2可提供至奇數驅動線110A和110C,而第一驅動訊號D1可提供至偶數驅動線110B和110D。
使用濾波器獲得幀資料的方法將詳盡描述如下。
具有第一相位的第一驅動訊號D1和具有第二相位的第二驅動訊號D2同時分別提供至第一驅動線110A和第二驅動線110B,並且從感測線120接收感測訊號。例如,第一驅動訊號D1可具有正弦波形式,而第二驅動訊號可具有余弦波形式。
通過將感測訊號分別乘以具有第一相位的第一參考訊號和具有第二相位的第二參考訊號獲得對應於第一驅動線110A的第一掃描訊號和對應於第二驅動線110B的第二掃描訊號。例如,第一掃描訊號可通過將感測訊號乘以正弦訊號獲得,而第二掃描訊號可通過將感測訊號乘以余弦訊號獲得。
分別對第一和第二掃描訊號進行積分以獲得第一和第二積分值,並將第一和第二積分值儲存在幀緩衝記憶體250中。
通過使用上述方法可獲得對應於所有驅動線110的積分值,並且可將積分值儲存在幀緩衝記憶體250中。對應於驅動線110的積分值可構成第一預備幀資料,其具有矩陣形式。
在獲得第一預備幀資料後,為了獲得第二預備幀資料,第二驅動訊號D2提供至第一驅動線110A,並且第一驅動訊號D1提供至第二驅動線110B。
通過將從感測線120檢測到的感測訊號乘以第二參考訊號和第一參考訊號獲得了第一掃描訊號和第二掃描訊號。例如,第一掃描訊號可通過將感測訊號乘以余弦訊號獲得,而第二掃描訊號可通過將感測訊號乘以正弦訊號獲得。
分別對第一和第二掃描訊號進行積分以獲得第一和第二積分值,並將第一和第二積分值儲存在幀緩衝記憶體250中。
通過使用上述方法可獲得對應於所有驅動線110的積分值,並且可將積分值儲存在幀緩衝記憶體250中。對應於驅動線110的積分值可構成第二預備幀資料,其具有矩陣形式。
然後,計算第一和第二預備幀資料相互對應的積分值的平均值。該平均值可構成第一幀資料。例如,對應於第一驅動線110A和第一感測線120A的第一平均值可由對應於第一驅動線110A和第一感測線120A的第一預備幀資料的第一積分值,和對應於第一驅動線110A和第一感測線120A的第二預備幀資料的第一積分值計算得出。進一步地,對應於第二驅動線110B和第一感測線120A的第二平均值可由對應於第二驅動線110B和第一感測線120A的第一預備幀資料的第二積分值,和對應於第二驅動線110B和第一感測線120A的第二預備幀資料的第二積分值計算得出。
在獲得第三預備幀資料時可執行計算第一幀資料的步驟。第二幀資料可由第二預備幀資料和第三預備幀資料計算得出。
如上所述,正弦波形式的第一驅動訊號D1和余弦波形式的第二驅動訊號D2交替提供至驅動線110,通過計算第一預備幀資料和第二預備幀資料的積分值的平均值獲得幀資料。因此,幀資料的誤差可充分降低。
圖4是習知技術和本申請案之發明第一示範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參照圖4,當第一實施方式的幀時間與習知技術相同時,第一實施方式的驅動時間與習知技術相比可提高到兩倍,這是因為第一和第二驅動訊號D1和D2是同時分別提供至第一和第二驅動線的。結果,感測訊號的雜訊可充分降低,於是觸控面板100的感測靈敏度可充分提高。
圖5是習知技術和本申請案之發明第二示範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參照圖5,第二實施方式的幀時間與習知技術相比可充分減少。例如,當第二實施方式的驅動時間與習知技術相同時,第二實施方式的幀時間 與習知技術相比可減少到一半,剩餘時間可用作等待時間。結果,觸控面板100的能量消耗可充分降低。
圖6是習知技術和本申請案之發明第三示範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參照圖6,第三實施方式的幀時間與習知技術相比可減少到一半,因為第一和第二驅動訊號D1和D2是同時分別提供至第一和第二驅動線110A和110B的。結果,觸控面板100的回應特徵可充分提高。
圖7是習知技術和本申請案之發明第四示範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參照圖7,當第四實施方式的幀時間與習知技術相同時,訊號處理單元220感測通道的數量可減少一半,因此觸控IC200的尺寸和成本可充分降低。例如,當觸控面板100包括八個感測線120時,感測線可分成包括第一至第四感測線的第一組和包括第五至第八感測線的第二組。然後,通過使用四個感測通道可反復執行對第一和第二組的掃描步驟。
如上所述,根據本申請案之發明的示範實施方式,觸控IC200可同時分別提供第一和第二驅動訊號D1和D2至第一和第二驅動線110A和110B,然後從感測線120檢測感測訊號。特別地,第一驅動訊號D1可具有第一相位,第二驅動訊號D2可具有與第一相位不同的第二相位。進一步地,觸控IC200可將感測訊號乘以具有第一相位的第一參考訊號和具有第二相位的第二參考訊號以獲得第一掃描訊號和第二掃描訊號。
因此,觸控面板100的感測靈敏度和回應特徵可充分提高。進一步地,觸控面板100的能量消耗可充分降低,並且觸控IC200的尺寸和成本可充分降低。
儘管掃描觸控面板的方法和用於執行該方法的觸控IC已參照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其並不局限於此。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容易理解,在不脫離本申請案之發明的實質和範圍的情況下,可對其做出各種改型和變化。
本文已描述了系統,器件和方法的各種實施方式。這些實施方式僅經由實例給出,並不旨在限制本發明的範圍。此外,應當理解,實施方式已描述的各種特徵可以以各種方式結合,以產生許多附加的實施方式。此外,雖然已描述了公開的實施方式使用的各種材料、尺寸、形狀、構造及位置等,但在不超出本發明範圍的情況下,亦可使用除了描述的那些之外的其他材料、尺寸、形狀、構造及位置等。
相關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本發明包含的特徵可少於上述任何單個實施方式所示出的特徵。本文描述的實施方式並不是本發明各種特徵可組合方式的窮盡表述。因此,實施方式不是特徵相互排斥的結合;更確切地說,如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理解地,本發明可包括選自不同的單個實施方式的不同的單個特徵的組合。此外,除非另有說明,否則關於一個實施方式描述的元件可實施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即使未在這個實施方式中描述。儘管申請專利範圍中從屬權利要求項可能涉及與一個或多個其他權利要求項的特定組合,但其他實施方式也可包括此從屬權利要求項與各其他從屬權利要求項的主題的組合,或者一個或多個特徵與其他從屬或獨立權利要求項的組合。本文提出了這種組合,除非表明不考慮特定的組合。此外,還旨在包括任何其他獨立權利要求項的特徵,即使這個權利要求項並不直接從屬於該獨立權利要求項。
通過引用以上文檔的任何合併是有限的,以便沒有合併與本文明確公開內容相反的主題。通過引用以上文檔的任何合併進一步是有限的,以便文檔中包括的權利要求項沒有通過引用合併在本文中。通過引用以上文檔的任何合併還進一步是有限的,以便文檔中提供的任何定義沒有通過引用合併在本文中,除非明確表明包括在本文中。
為了解釋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明確表明不援引35 U.S.C第112條,第六款的規定,除非在申請專利範圍中限定了具體術語“用於......的裝置”或“用於......的步驟”。
100‧‧‧觸控面板
110‧‧‧驅動線
120‧‧‧感測線
200‧‧‧觸控IC
210‧‧‧觸控驅動器
220‧‧‧訊號處理單元
240‧‧‧控制單元
250‧‧‧幀緩衝記憶體

Claims (16)

  1. 一種掃描觸控面板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同時分別提供具有第一相位的第一驅動訊號和具有第二相位的第二驅動訊號至所述觸控面板的第一驅動線和第二驅動線;檢測來自感測線的感測訊號,所述感測線與所述第一驅動線和所述第二驅動線交叉;根據所述感測訊號獲得對應於所述第一驅動線的第一掃描訊號和對應於所述第二驅動線的第二掃描訊號;其中獲得所述第一掃描訊號和所述第二掃描訊號包括:將所述感測訊號轉換成數位訊號;將所述數位訊號乘以與所述第一驅動訊號相位相同的第一參考訊號,以獲得所述第一掃描訊號;以及將所述數位訊號乘以與所述第二驅動訊號相位相同的第二參考訊號,以獲得所述第二掃描訊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驅動訊號和所述第二驅動訊號分別具有正弦波形式和余弦波形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觸控面板包括多個感測線,並且從所述多個感測線獲得多個第一掃描訊號和多個第二掃描訊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個第一掃描訊號和所述多個第二掃描訊號同時獲得。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 分別對所述第一掃描訊號和所述第二掃描訊號進行積分以獲得第一積分值和第二積分值;以及儲存所述第一積分值和所述第二積分值。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儲存所述第一積分值和所述第二積分值之後,該方法還包括:同時分別提供所述第二驅動訊號和所述第一驅動訊號至所述第一驅動線和所述第二驅動線;檢測來自於所述感測線的第二感測訊號;根據所述第二感測訊號獲得對應於所述第一驅動線的第三掃描訊號和對應於所述第二驅動線的第四掃描訊號;分別對所述第三掃描訊號和所述第四掃描訊號進行積分以獲得第三積分值和第四積分值;以及儲存所述第三積分值和所述第四積分值。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計算所述第一和第三積分值的第一平均值以及所述第二和第四積分值的第二平均值。
  8. 一種觸控積體電路(IC),包括:觸控驅動器,其配置成同時分別提供具有第一相位的第一驅動訊號和具有第二相位的第二驅動訊號至觸控面板的第一驅動線和第二驅動線;訊號處理單元,其配置成檢測來自與所述第一驅動線和第二驅動線交叉的感測線的感測訊號,並根據所述感測訊號獲得對應於所述第一驅動線的第一掃描訊號和對應於所述第二驅動線的第二掃描訊號;控制單元,其配置成控制所述觸控驅動器和所述訊號處理單元的操作;其中所述訊號處理單元包括: 配置成接收所述感測訊號並將所述感測訊號轉換成數位訊號的類比前端(AFE);配置成產生與所述第一驅動訊號相位相同的第一參考訊號的第一訊號發生器;配置成將所述數位訊號乘以所述第一參考訊號以獲得所述第一掃描訊號的第一計算器;配置成產生與所述第二驅動訊號相位相同的第二參考訊號的第二訊號發生器;以及配置成將所述數位訊號乘以所述第二參考訊號以獲得所述第二掃描訊號的第二計算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觸控積體電路,其中所述訊號處理單元包括:配置成對所述第一掃描訊號進行積分以獲得第一積分值的第一積分器;以及配置成對所述第二掃描訊號進行積分以獲得第二積分值的第二積分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觸控積體電路,進一步包括:配置成儲存所述第一積分值和所述第二積分值的幀緩衝記憶體。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觸控積體電路,其中所述觸控驅動器配置成同時分別提供所述第二驅動訊號和所述第一驅動訊號至所述第一驅動線和所述第二驅動線;並且所述訊號處理單元配置成檢測來自所述感測線的第二感測訊號,根據所述第二感測訊號獲得對應於所述第一驅動線的第三掃描訊號和對應於所述第二驅動線的第四掃描訊號,並分別對所述第三掃描訊號和所述第四掃描訊號進行積分以獲得第三積分值和第四積分值。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觸控積體電路,其中所述控制單元包括配置成減小所述第一積分值、所述第二積分值、所述第三積分值和所述第四積分值的誤差的濾波器。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觸控積體電路,其中所述控制單元包括配置成計算所述第一積分值和所述第三積分值的第一平均值以及所述第二積分值和所述第四積分值的第二平均值的有限脈衝回應(FIR)濾波器。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觸控積體電路,其中所述第一驅動訊號和所述第二驅動訊號分別具有正弦波形式或余弦波形式。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觸控積體電路,其中所述觸控面板包括多個感測線,並且所述訊號處理單元包括多個感測通道,所述感測通道配置成從所述多個感測線獲得多個第一掃描訊號和多個第二掃描訊號。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觸控積體電路,其中所述多個第一掃描訊號和所述多個第二掃描訊號同時獲得。
TW104125497A 2014-08-29 2015-08-06 掃描觸控面板的方法以及用以執行該方法的觸控積體電路 TWI5576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113716A KR101680939B1 (ko) 2014-08-29 2014-08-29 터치 패널 스캐닝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터치 집적 회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7811A TW201617811A (zh) 2016-05-16
TWI557617B true TWI557617B (zh) 2016-11-11

Family

ID=55402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5497A TWI557617B (zh) 2014-08-29 2015-08-06 掃描觸控面板的方法以及用以執行該方法的觸控積體電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753583B2 (zh)
KR (1) KR101680939B1 (zh)
CN (1) CN105389038B (zh)
TW (1) TWI5576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188844A1 (en) * 2016-12-30 2018-07-0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ultiphase signaling for scan time reduction for a touch system
EP3547092A4 (en) * 2018-02-05 2020-02-12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CONTROL DEVICE, DEMODULATION METHOD, AND TOUCH CONTROL SYSTEM
CN109164943B (zh) * 2018-07-17 2020-09-0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驱动方法
WO2020177096A1 (zh) * 2019-03-06 2020-09-10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控制器及相关芯片、触摸控制系统及触摸控制方法
CN111381661B (zh) * 2019-11-28 2021-11-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87249B (zh) * 2020-07-15 2024-01-09 江苏尚飞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2通道电荷采集读出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94697A1 (en) * 2009-02-02 2010-08-05 Steven Porter Hotelling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US20120032894A1 (en) * 2010-08-06 2012-02-09 Nima Parivar Intelligent management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40104208A1 (en) * 2012-10-11 2014-04-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ouch integrated circuit, touch sens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20140240282A1 (en) * 2013-02-28 2014-08-28 Dongbu Hitek Co., Ltd. Method for driving touch pan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76122B2 (en) * 2009-06-24 2015-03-10 Egalax—Empia Technology Inc. Control unit, sensing device for a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2193668B (zh) * 2010-03-11 2015-11-25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感测驱动装置、触控感测系统及感测驱动方法
KR20130021574A (ko) 2011-08-23 2013-03-06 주식회사 동부하이텍 터치센서패널
CN103677256B (zh) * 2012-09-12 2018-05-0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呈现触觉图像的方法和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触摸屏设备
KR102034048B1 (ko) 2012-12-21 2019-10-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싱 장치 및 방법
KR102187853B1 (ko) 2012-12-28 2020-12-08 주식회사 실리콘웍스 터치 시스템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US9007341B2 (en) * 2013-06-25 2015-04-14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Touch system
US9176633B2 (en) * 2014-03-31 2015-11-03 Synaptics Incorporated Sens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noise in a capacitive sens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94697A1 (en) * 2009-02-02 2010-08-05 Steven Porter Hotelling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US20120032894A1 (en) * 2010-08-06 2012-02-09 Nima Parivar Intelligent management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40104208A1 (en) * 2012-10-11 2014-04-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ouch integrated circuit, touch sens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20140240282A1 (en) * 2013-02-28 2014-08-28 Dongbu Hitek Co., Ltd. Method for driving touch pan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680939B1 (ko) 2016-11-29
US20160062547A1 (en) 2016-03-03
CN105389038B (zh) 2018-09-28
KR20160026018A (ko) 2016-03-09
CN105389038A (zh) 2016-03-09
US9753583B2 (en) 2017-09-05
TW201617811A (zh) 2016-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7617B (zh) 掃描觸控面板的方法以及用以執行該方法的觸控積體電路
US20150002415A1 (en) Touch panel including active stylus pen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US10120478B2 (en) Piezo based force sensing
US10429998B2 (en) Generating a baseline compensation signal based on a capacitive circuit
TWI514219B (zh) 運用於軟性顯示面板的撓曲感測器及相關感測方法與系統
TWI516998B (zh) 雜訊補償的觸控面板及其觸控裝置
US20180307365A1 (en) Coordinate detection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TW201115399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nalyzing positions
US8743065B2 (en) Method of identifying a multi-touch rotation gesture and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4598087B (zh) 电容式触控装置及其感测方法
TW201110004A (en) Touch sensing apparatus and touch sensing method
TW200928933A (en) Method for calibrating coordinates of touch screen
US20120249599A1 (en) Method of identifying a multi-touch scaling gesture and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613573B (zh) 用於重構失真電容性觸控資料之方法
TWI469007B (zh) 用於控制觸控面板的雜訊處理電路的方法以及相關訊號處理裝置
US2011029166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calibrating touch detection
TW201131454A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 sensing method thereof
CN105144050A (zh) 手势触摸几何位置的id追踪
TWI491859B (zh) 測量觸碰力量的方法及測量裝置
JP2014153936A (ja) タッチ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タッチ位置検出方法
US8654089B2 (en) Touch sensing circuit and touch sensing method
US2010014160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ognizing multi touch point
JP5851955B2 (ja) タッチ入力デバイス制御装置およびタッチ入力デバイス制御方法
US9256313B2 (en) Touch point detecting device and the touch point detecting method thereof
US10540042B2 (en) Impedance ratio-based current convey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