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56189B - 電信客戶訂購共用資訊拆解組合傳遞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信客戶訂購共用資訊拆解組合傳遞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56189B
TWI556189B TW103130927A TW103130927A TWI556189B TW I556189 B TWI556189 B TW I556189B TW 103130927 A TW103130927 A TW 103130927A TW 103130927 A TW103130927 A TW 103130927A TW I556189 B TWI556189 B TW I55618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omponent
label
module
ta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0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0906A (zh
Inventor
許凱琳
陳怡均
王詩婷
Original Assignee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309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5618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10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09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61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6189B/zh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Description

電信客戶訂購共用資訊拆解組合傳遞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在資訊系統環境中,一種大量異質性資料拆解匯集之方法,先透過模組分析拆解資料後,取得類別元件,並產生對應的標籤聚合元件,再將標籤聚合元件依序分解為單一標籤元件,透過固定資料單一映射/變動資料複合映射取得對應資料,最後,再利用傳遞模組將所有資料匯集至共用平台。
當資訊系統使用一段時間後,累積大量的資料,常面臨系統轉換需進行資料移轉,或欲應用現有資料做其他目的時,需將大量的資料由一來源系統傳送至另一目的系統,此一過程時常占用大量的系統資源與空間。而兩系統間資料內容亦常有需經轉換的需求,目前已有提出一些方法來達到資料移轉的目的。
資料移轉的來源資料,移轉前可先進一步處理後再傳送,例如:子系統存在重複的或錯誤的資料,以及處理不對稱的資料,可先進行資料過濾、資料不對稱處理後再傳送,以提高共用平台端系統中資料的可靠性與一致性,此方法在「資料庫資料轉移系統」(我國公開第200941251號) 的先前專利技術中有提及類似的概念。
而資料移轉時,傳遞的資料內容可能具有時間性與關聯性,因此傳遞時需考慮其資料的順序性,故可將資料分段成複數個子資料項,再依序傳送該相關的子資料項,亦即分段傳送。且傳送過程中先將子系統與共用平台端切斷連線,等待目標端回覆接收成功訊息之後才再次連線,並接續前次傳送的剩餘資料。此方法在「具有回復能力之分段資料移轉」(我國公開第201223311號)的先前專利技術中有提及類似的概念。
隨著資訊系統愈來愈多,不同系統間的資料移轉亦常遭遇到兩系統間資料規格不相容的情形。因此在資料移轉過程中,亦可視需要先將資料規格做一讀取與轉換後再傳送,即透過中介軟體接收來源系統之所有資訊,並逐一拆解、產製成符合共用平台端系統規格的資料後再做傳遞,這類方法在「相容於OSS/J規格的電信營運支援系統中介器與其資訊拆解、組合方法」(我國公告第I348293號)的先前專利技術中有提及類似的概念。
不同系統間的資料同步,皆需有一中介系統來將所有異質資料做差異比對與轉換處理後,再將資料物件轉換為目的資料格式,完成各資料儲存體間之資料同步。此解決方法於「以目錄服務格式建立中介資料的資料同步系統與方法」(我國公告第I385543號)的先前專利技術中有提及類似的概念。
故相較於以上專利,本發明藉由一資料異動戳記與擷取、資料聚合與資料映射方法,只擷取共用平台端真正所需資訊傳送即可,並轉換成符合共用平台端系統可相容的格式,提升資料可用性及資料的品質;以及應用分批傳送的概念,避免資料大量擷取過程中影響子系統的效能, 並提出如何將其歷史性與即時性的資料搭配傳送,使資料傳遞達到無縫接軌,於本發明中亦提出一完整的方法。由此可見,上述習用方式仍有諸多缺失,實非一良善之設計,而亟待加以改良。
本案發明人鑑於上述習用方式所衍生的各項缺點,乃亟思加以改良創新,並經多年苦心孤詣潛心研究後,終於成功研發完成本電信客戶訂購共用資訊拆解組合傳遞方法之方法。
本發明之目的在完善地拆解與組合資訊並讓匯集的資訊有效地被運用。由於電信業客戶訂購受理資料量大,且多散布於各個子系統中,藉由本發明之一系列模組可達到異質性資料分析拆解再組合,最後匯集傳遞至共用平台,使得未來對資訊的蒐集或運用則更加便利與完整,也預期透過全方位整合的資訊了解使用者消費習慣,進而提升電信業行銷業績。
可達成上述發明目的之電信客戶訂購共用資訊拆解組合傳遞方法,係包含兩大域:產品設定域與異動記錄域。共用平台端會將欲接收的共用資料格式定義在產品設定域中,各子系統再將系統內部的異動記錄域,經由本方法達到符合產品設定域中可接收的格式。係利用五大模組:資料異動戳記與擷取模組、事件分類模組、標籤聚合模組、資料映射模組及資料傳遞模組。資料異動戳記與擷取模組針對特定的事件在受理階段新增異動戳標註於線上資料庫中,之後再從線上資料庫找尋標註有異動戳記之事件受理記錄。事件分類模組,負責將所收到的事件根據規則比對庫中 的規則,將原始事件做分類。標籤聚合模組,主要目的為將異質性描述資料轉換為一共同描述格式,負責將類別元件庫中的類別,分別產生對應的聚合標籤。資料映射模組,主要目的為將異質性之訂購受理資料來源,套用共同描述格式,轉換成共用平台可相容之資料。透過分解引擎將聚合標籤分解為單一標籤,藉由判斷是否為產品資料來做固定資料單一映射或變動資料複合映射。資料傳遞模組,根據資料性質,可分為歷史資料傳遞及每日資料傳遞兩種。
100‧‧‧產品設定域
200‧‧‧異動記錄域
210‧‧‧資料異動戳記與擷取模組
220‧‧‧事件分類模組
221‧‧‧事件庫
222‧‧‧規則比對庫
223‧‧‧類別庫
230‧‧‧標籤聚合模組
231‧‧‧類別元件庫
232‧‧‧是否存在未分析的類別元件
233‧‧‧標籤元件庫
234‧‧‧是否存在未分析的標籤元件
235‧‧‧取得標籤元件
236‧‧‧該類別是否加入此標籤元件
237‧‧‧加入標籤元件
240‧‧‧資料映射模組
241‧‧‧接收標籤聚合元件
242‧‧‧分解引擎
243‧‧‧讀取標籤元件
244‧‧‧是否為產品資料
245‧‧‧固定資料單一映射
246‧‧‧變動資料複合映射
247‧‧‧是否存在未映射的標籤元件
250‧‧‧資料傳遞模組
251‧‧‧歷史資料傳遞元件模組
252‧‧‧每日資料傳遞元件模組
請參閱有關本發明之詳細說明及其附圖,將可進一步瞭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及其目的功效;有關附圖為:圖一為本發明依電信客戶訂購共用資訊拆解組合傳遞方法的系統概念簡介;圖二為本發明依電信客戶訂購共用資訊拆解組合傳遞方法的產品設定域之層級關係圖;圖三為本發明依電信客戶訂購共用資訊拆解組合傳遞方法的產品設定域之層級關係圖說明;圖四為本發明依電信客戶訂購共用資訊拆解組合傳遞方法的系統運作流程圖;圖五為本發明依電信客戶訂購共用資訊拆解組合傳遞方法的事件分類模組執行流程; 圖六為本發明依電信客戶訂購共用資訊拆解組合傳遞方法的標籤聚合模組執行流程;圖七為本發明依電信客戶訂購共用資訊拆解組合傳遞方法的資料映射模組執行流程;圖八為本發明依電信客戶訂購共用資訊拆解組合傳遞方法的變動資料複合資料映射模組執行流程;以及圖九為本發明依電信客戶訂購共用資訊拆解組合傳遞方法的資料傳遞模組執行流程。
請參閱圖一所示,為本發明依電信客戶訂購共用資訊拆解組合傳遞方法的系統概念簡介,其組成包括兩大部份:產品設定域100與異動記錄域200。共用平台端會將欲接收的共用資料格式定義在產品設定域中,各子系統再將系統內部的異動記錄域,經由本方法達到符合產品設定域中可接收的格式。異動記錄域,為客戶在子系統內所受理的異動記錄,主要可分為帳戶域、用戶域、訂購域及分析域。帳戶域,負責記錄客戶寄送帳單資訊;用戶域,負責記錄系統產生的客戶合約資料;訂購域,負責記錄客戶在子系統中所受理的訂購記錄(包含所購買的產品、資費及使用產品之用戶關聯);分析域,透過客戶及用戶域來記錄分析結果。
請參閱圖二所示,為本發明之產品設定域100之層級關係圖。共用平台端根據產品顆粒度(產品描述是否足夠)及關聯涵蓋度,將各產品利用層級關係轉換為對應的產品資料模型。其層級關係依序為產品、產 品屬性、產品屬性值。在此,以圖三做說明。在產品層,主要可分為2G一般費率、3G一般費率及mpro950三種。而產品層為2G一般費率者,在產品屬性層屬性可能包含服務種類、費率清單、費率內容、特業種類等。在產品屬性值層,則有其對應的產品屬性值。例如:費率清單的產品屬性值為183,383。
請參閱圖四所示,為本發明依電信客戶訂購共用資訊拆解組合傳遞方法的系統運作流程圖,其組成包括五大部份:資料異動戳記與擷取模組210,係與事件分類模組220相介接,負責處理線上資料庫的資料。若子系統做資料異動時,先依據共用平台端是否需要接收此資料異動內容資訊與否來將該資料異動做一戳記,若有異動戳記紀錄表示該資訊可能需傳送至共用平台端。即分為兩階段:(1)在受理階段針對特定的事件新增異動戳記於線上資料庫中,(2)從線上資料庫找尋標註有異動戳記之事件受理記錄。
事件分類模組220,係與標籤聚合模組230相介接,且為備援資料庫之入口點,主要功能為將原始事件做分類;標籤聚合模組230,係與事件分類模組220、資料映射模組240相介接,負責將事件分類模組220的類別產生對應的聚合標籤;資料映射模組240,係與標籤聚合模組230、資料傳遞模組250相介接,負責將標籤聚合模組230產生的標籤做資料單一/複合映射;資料傳遞模組250,係與資料映射模組240相介接,根據資料型態將傳遞方式分為歷史資料傳遞及每日資料傳遞。
請參閱圖五所示,為本發明之事件分類模組220之流程圖, 其步驟包含:221為事件庫(裡面包含所有事件:事件1,事件2,...事件N),每個事件依序進入222規則比對庫,根據規則比對庫內的規則,將原始事件對應成類別庫223中的新類別。
請參閱圖六所示,為本發明之標籤聚合模組230之流程圖,主要目的為將異質性描述資料轉換為一共同描述格式,其步驟包含:231類別元件庫,係指讀取由事件分類模組220所產生的類別,並將此類別放入類別元件庫中;接著於232判斷是否存在未分析的類別元件,若尚有未分析的類別元件,則進入233標籤元件庫取得下一個標籤元件。若所有的類別元件皆已分析完畢,則可進入下一階段的資料映射模組240,做資料映射;若仍有未分析的類別元件,則進入233標籤元件庫,讀取標籤元件;然後,利用234檢查是否仍存在未分析的標籤元件。若尚有未分析的標籤元件,則利用235取得標籤元件,再依據類別之屬性,透過236決定該類別是否加入此標籤元件。若所有的標籤元件皆已分析完畢,則回到上一層的232判別是否存在未分析的類別元件;若類別屬性不需加入此標籤元件,則回到234檢查是否存在未分析的標籤元件,若需加入,則透過237加入標籤元件將標籤元件加入最後的聚合標籤元件中。
請參閱圖七所示,為本發明之資料映射模組240之流程圖,主要目的為將異質性之訂購受理資料來源,套用共同描述格式,轉換成共用平台可相容之資料。其步驟包含:241接收標籤聚合元件,此標籤聚合元件為標籤聚合模組230所產生;透過242分解引擎,將標籤聚合元件分解為多個標籤元件;再利用243讀取標籤元件;依據資料屬性,透過244檢查是否為產品資料。若不為產品資料(ex:帳戶域與用戶域),則因資料變動性較 小,須透過245固定資料單一映射,將資料做轉換。若為產品資料(ex:訂購域),則因資料變動性較大,須透過246變動資料複合映射,將資料做轉換。固定資料單一映射,係指利用已確切知道之資料表格來源,將資料做一次性映射轉換;變動資料複合映射,係指利用非固定之資料表格來源,將資料做多次性映射轉換。變動資料複合映射,主要可分為基本轉換與進階轉換兩階段,如圖八所示。基本轉換(如圖八左圖),是利用產品屬性A、產品屬性B,...,去檢查是否能對應出一組產品編號。若可對應出一組產品編號,則表示已完成變動資料複合映射。若不可對應出一組產品編號,則須再作進階轉換(如圖八右圖),利用檢查條件找出其值是否與條件值符合,若符合,則表示有對應到一組產品編號。最後,再透過247檢查是否存在未映射的標籤元件,若還有未映射的標籤元件,則回到上一層,243讀取下一個標籤元件。若已無未映射的標籤元件,則將映射完的聚合標籤元件傳遞給250資料傳遞模組;請參閱圖九所示,為本發明之資料傳遞模組250之流程圖,因為電信客戶的受理資料量通常較為龐大,因此如何使資料傳遞達到無縫接軌顯得更為重要。為避免因資料量龐大,造成無法當天傳送完成而影響資料傳遞的正確性,本資料模傳遞模組,利用批次的方式將資料做傳遞。250之流程圖主要可分為兩個元件模組:歷史資料傳遞元件模組,每批客戶僅會呼叫一次,利用此模組取得該批客戶至執行日前一天之前的所有受理資料;每日資料傳遞元件模組,每批客戶每日皆會呼叫一次,利用此模組取得該批客戶執行日前一天的受理資料。藉由透過此兩者元件模組,達到假設日期為D,D+1,D+2,...,依此類推。首先,將電信客戶依據編號來 做區分,假設第一批客戶為編號1~編號10000,第二批客戶為編號10001~編號20000,第三批客戶為編號20001~編號30000,依此類推。當D+1日時,系統會透過歷史資料傳遞元件模組251抓取第一批客戶(編號1~編號10000)在D日之前的訂購受理資料。當D+2日時,系統會透過每日資料傳遞元件模組252抓取第一批客戶(編號1~編號10000)在D+1日當天的訂購受理資料,同時,系統會透過歷史資料傳遞元件模組251抓取第二批客戶(編號10001~編號20000)在D+1日之前的訂購受理資料。當D+3日時,系統會透過每日資料傳遞元件模組252抓取第一批客戶(編號1~編號10000)在D+2日當天的訂購受理資料,同時,系統會透過每日資料傳遞元件模組抓取第二批客戶(編號10001~編號20000)在D+1日當天的訂購受理資料,並透過歷史資料傳遞元件模組抓取第三批客戶(編號20001~編號30000)在D+2日之前的訂購受理資料。此處的D是以每日為單位為間隔時間,實際亦可視需求調整單位間隔時間。最後,再將由250資料傳遞模組所產出之資料送至共用平台,以達到本發明提出之方法。
本發明所提供之電信客戶訂購共用資訊拆解組合傳遞方法,與其他習用技術相互比較時,更具備下列優點:
1.本發明提出將共用平台端所需要接收的客戶資料內容分為帳戶域、用戶域以及訂購域,其中訂購域的內容在後續流程會再與共用平台提供的產品設定域做資料的映射,即將子系統的業務轉換為共用平台可識別的產品項內容;如此分類,可簡化並加速後續映射階段的流程。
2.本發明提出若子系統做資料異動時,先依據共用平台端是否需要接收此資料異動內容資訊與否來將該資料異動做一戳記,若有異 動戳記紀錄,表示該資訊可能需傳送至共用平台端,可先做一初步之資料過濾,只擷取共用平台端真正所需資訊傳送即可,減少系統處理不必要資料耗費之資源。
3.本發明提出將已分類的事件,即類別,依據其類別元件的屬性逐一進行標籤元件聚合,最後產出該類別元件對應之標籤聚合結果,此聚合結果只包含該類別所必需之標籤元件,可有效降低共用平台端處理不必要標籤資料所占用之系統效能。且經過事件分類後,高度同質性的事件,可共用相同的標籤聚合結果,標籤聚合模組不需再逐一處理所有事件。
4.本發明中將標籤聚合結果經分解引擎分解後逐一讀取,如:帳戶域與用戶域之資料皆可視為固定表格的資料來源;而訂購域屬產品資料,因產品不斷推陳出新,資料來源變動性高,故此種類型資料的轉換又有基本轉換與進階轉換兩階段;因此本發明提出固定資料單一映射與變動資料複合映射,後者又包含基本轉換與進階轉換,用以轉換為共用平台端可識別、可相容之值域與格式。將映射類型分類,可降低大量資料在映射過程中之複雜度與系統負荷量。
5.本發明提出在某一固定間隔時間與共用平台端建立連線,並將資料由該間隔時間內的異動資料分批傳送至共用平台端。應用分批概念的地方有二:(一)因來源資料量龐大,避免資料擷取過程中影響子系統的效能,故本發明將所有要傳送的資料依其主鍵值(例如:客戶編號)分批傳送;(二)某一固定間隔時間才傳送一次,避免因需傳送資料的頻率與數量過多,需不斷重複建立連線,占用系統的資源。若共用平台端為一全新的 資料庫,需傳送子系統的歷史性資料與即時性的資料,本發明提出之方法亦可解決。
上列詳細說明係針對本發明之一可行實施例之具體說明,惟該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凡未脫離本發明技藝精神所為之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於本案之專利範圍中。
綜上所述,本案不但在技術思想上確屬創新,並能較習用方法增進上述多項功效,應已充分符合新穎性及進步性之法定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懇請 貴局核准本件發明專利申請案,以勵發明,至感德便。
100‧‧‧產品設定域
200‧‧‧異動記錄域

Claims (2)

  1. 一種電信客戶訂購共用資訊拆解組合傳遞方法,其步驟包括:a.利用資料異動戳記與擷取模組,針對特定的事件在受理階段新增異動戳標註於線上資料庫中,再從線上資料庫找尋標註有異動戳記之事件理記錄;b.利用事件分類模組,將收到的事件做分類;c.利用標籤聚合模組,將類別元件庫中的類別,產生對應的聚合標籤;d.利用資料映射模組,將異質性之訂購受理資料來源,套用共同描述格式,轉換成共用平台可相容之資料;以及e.利用資料傳遞模組,將資料一次性或週期性的分批傳遞至共用平台;其中,該資料映射模組之執行步驟更包括:d-1.接收由標籤聚合模組所產生的標籤聚合元件;d-2.透過分解引擎將標籤聚合元件分解為標籤元件;d-3.讀取標籤元件;d-4.檢查是否為產品資料;d-5.若非產品資料,則做固定資料單一映射;d-6.若為產品資料,則做變動資料複合映射;以及d-7.再次檢查是否存在未映射的標籤元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信客戶訂購共用資訊拆解組合傳遞方法,其中,該標籤聚合模組之執行步驟包括:a.從類別元件庫取得類別元件; b.檢查是否存在未分析的類別元件,若有,繼續進行以下步驟c,若所有的類別元件皆已分析完畢,則可進入下一階段的資料映射模組;c.從標籤元件庫取得標籤元件;d.檢查是否存在未分析的標籤元件,若有,繼續進行以下步驟e,若所有的標籤元件皆已分析完畢,則返回步驟b檢查是否存在未分析的類別元件;e.取得標籤元件;f.檢查該類別是否加入此標籤元件,若有,繼續進行以下步驟g,若類別屬性不需加入此標籤元件,則回到步驟d檢查是否存在未分析的標籤元件;以及g.將標籤元件加入標籤聚合元件中。
TW103130927A 2014-09-09 2014-09-09 電信客戶訂購共用資訊拆解組合傳遞方法 TWI5561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0927A TWI556189B (zh) 2014-09-09 2014-09-09 電信客戶訂購共用資訊拆解組合傳遞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0927A TWI556189B (zh) 2014-09-09 2014-09-09 電信客戶訂購共用資訊拆解組合傳遞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0906A TW201610906A (zh) 2016-03-16
TWI556189B true TWI556189B (zh) 2016-11-01

Family

ID=56085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0927A TWI556189B (zh) 2014-09-09 2014-09-09 電信客戶訂購共用資訊拆解組合傳遞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5618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95332B2 (en) * 2006-10-30 2011-02-22 Quest Software, Inc. Identity migratio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2016844A (zh) * 2008-03-03 2011-04-13 奎提公司 用于映射企业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US8145653B2 (en) * 2005-04-08 2012-03-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Using schemas to generate application specific business objects for use in an integration broker
TWI385543B (zh) * 2009-05-18 2013-02-11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Data Synchroniz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Mediation Data in Directory Service Forma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45653B2 (en) * 2005-04-08 2012-03-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Using schemas to generate application specific business objects for use in an integration broker
US7895332B2 (en) * 2006-10-30 2011-02-22 Quest Software, Inc. Identity migratio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2016844A (zh) * 2008-03-03 2011-04-13 奎提公司 用于映射企业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TWI385543B (zh) * 2009-05-18 2013-02-11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Data Synchroniz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Mediation Data in Directory Service Forma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0906A (zh) 2016-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42935B2 (en) Determining a record generation estimate of a processing task
US20200183796A1 (en) Recovery strategy for a stream processing system
US20190310977A1 (en) Bucket data distribution for exporting data to worker nodes
US20190258636A1 (en) Record expansion and reduction based on a processing task in a data intake and query system
US8825716B2 (en) Providing a multi-tenant knowledge network
US2012017335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price and exchange data between data producers and data consumers through formatting data objects with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item definition information
CN105144080A (zh) 用于元数据管理的系统
CN110851667B (zh) 一种多源头大量数据的整合分析方法及工具
CN102663009B (zh) 一种支持企业用户数据私有化的web服务集成方法
WO2006026659A2 (en) Services oriented architecture for data integration services
US11921737B2 (en) ETL workflow recommendation device, ETL workflow recommendation method and ETL workflow recommendation system
WO2021175021A1 (zh) 产品推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50317573A1 (en) User-relevant statistical analytics using business intelligence semantic modeling
CN111552728B (zh) 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1400288A (zh) 数据质量检查方法及系统
CN104580446A (zh) 面向OpenStack开源云平台的云服务实时计费与管理系统
CN109002470A (zh) 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及装置、客户端
US20120124110A1 (en) Database, management server, and management program
CN112328868A (zh) 一种基于信息数据的信用评估与授信申请系统及方法
CN112328667B (zh) 一种基于数据血缘的页岩气田地面工程数字化移交方法
CN114066533A (zh) 产品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60500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TWI556189B (zh) 電信客戶訂購共用資訊拆解組合傳遞方法
CN202383678U (zh) 数据收集系统
TW201947492A (zh) 運營資料匯流系統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