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7786B - 適用於電子裝置之傳輸埠模組 - Google Patents

適用於電子裝置之傳輸埠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7786B
TWI547786B TW101119501A TW101119501A TWI547786B TW I547786 B TWI547786 B TW I547786B TW 101119501 A TW101119501 A TW 101119501A TW 101119501 A TW101119501 A TW 101119501A TW I547786 B TWI547786 B TW I54778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circuit board
module
connection terminal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195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48927A (zh
Inventor
曾天仲
謝明儒
Original Assignee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11195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47786B/zh
Priority to CN201210209798.1A priority patent/CN103457090B/zh
Priority to US13/775,085 priority patent/US8876545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3489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89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77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778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2External expansion units, e.g. docking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 H01R31/065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with built-in electric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0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computer periph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適用於電子裝置之傳輸埠模組
本發明關於一種傳輸埠模組,尤指一種利用拆卸之方式或旋轉之方式而可收合於一電子裝置之一殼體內的傳輸埠模組。
一般而言,筆記型電腦設置有傳輸埠模組,並且通常配置有複數個傳輸埠,例如電源連接埠(DC IN)、音源傳輸埠(audio jack)、迷你通用序列匯流排(Micro Universal Serial Bus,Micro USB)、高解析多媒體介面(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或網際網路連接埠等。如此一來,筆記型電腦便可與外部的電子裝置互相傳輸訊號,藉以增加筆記型電腦的使用彈性。
習知的傳輸埠模組係設置於筆記型電腦之主機模組的一側,例如設置於主機模組之背側或旁側。然而,不論是將傳輸埠模組設置於主機模組之背側或是將傳輸埠模組設置於主機模組之旁側,傳輸埠係皆外露於筆記型電腦之主機殼體外,因而降低筆記型電腦之整體的美感。此外,習知的傳輸埠模組係固設於筆記型電腦之主機模組上,當傳輸埠模組不使用時,外露之傳輸埠模組因無法收合於主機殼體內而造成異物(例如灰塵等)沾附於傳輸埠模組或自傳輸埠模組進入主機模組內部,進而對主機模組內部之電子元件造成損害,從而影響筆記型電腦之正常運作。
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利用拆卸之方式或旋轉之方式而可收合 於一電子裝置之一殼體內的傳輸埠模組,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揭露一種適用於一電子裝置之傳輸埠模組,該電子裝置包含有一殼體,其上形成有一容置槽,該傳輸埠模組包含有至少一傳輸埠以及一外殼。該至少一傳輸埠用來與設置於該殼體內之一電路板互相傳輸訊號。該外殼包覆該至少一傳輸埠,該外殼具有一第一側及一第二側,該至少一傳輸埠外露於該第一側,且該外殼以可拆卸之方式安裝於該容置槽內,以使該至少一傳輸埠於該外殼以該第一側外露於該殼體之走向安裝於該容置槽內時外露於該殼體,或使該至少一傳輸埠於該外殼以該第二側外露於該殼體之走向安裝於該容置槽內時隱藏於該容置槽內。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傳輸埠模組另包含有一整合電路板,其固設於該外殼內,該整合電路板用來耦接於該至少一傳輸埠。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傳輸埠模組另包含有一連接端子以及一傳輸線。該連接端子耦接於該整合電路板且設置於該外殼之一第三側。該傳輸線設置於該容置槽內,該傳輸線之一第一端耦接於該電路板,且該傳輸線之一第二端於該外殼以該第一側外露於該殼體之走向安裝於該容置槽內時耦接於該連接端子,藉以電連接該電路板、該整合電路板與該至少一傳輸埠。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傳輸線包含有一第一連接端子以及一第二連接端子。該第一連接端子設置於該第一端上,該第一連接端子以插接的方式耦接於該電路板。該第二連接端子設置於該第二端上,該第二連接端子以緊接觸的方式耦接於該連接端子。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第一連接端子與該第二連接端子分別為一金手指連接端子,且該連接端子為一彈臂式連接端子。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傳輸線之該第一端以焊接的方式耦接於該電路板,該傳輸線包含有一金手指連接端子,其設置於該第二端上,該連接端子為一彈臂式連接端子,且該金手指連接端子以緊接觸的方式耦接於該彈臂式連接端子。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傳輸線包含有一電路板連接部、一連接端子連接部以及一橋接部。該電路板連接部延伸於該第一端。該連接端子連接部延伸於該第二端,該連接端子連接部平貼於該容置槽對應該連接端子之一側。該橋接部連接於該電路板連接部與該連接端子連接部,該橋接部沿該外殼設置於該容置槽之一側邊。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傳輸線為一軟性印刷電路板。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至少一傳輸埠包含有一電源連接埠、一音源傳輸埠、一迷你通用序列匯流排、一高解析多媒體介面或一網際網路連接埠。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一種適用於一電子裝置之傳輸埠模組,該電子裝置包含有一殼體,其上形成有一容置槽,該傳輸埠模組包含有至少一傳輸埠以及一旋轉承載件。該至少一傳輸埠用來與設置於該殼體內之一電路板互相傳輸訊號。該旋轉承載件樞接於該殼體對應該容置槽之開口處,該旋轉承載件用來承載該至少一傳輸埠且帶動該至少一傳輸埠相對該殼體轉動,以使該至少一傳輸埠於該旋轉承載件旋轉至一使用位置時外露於該殼體,或使該至少一 傳輸埠於該旋轉承載件旋轉至一收納位置時隱藏於該容置槽內。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傳輸埠模組另包含有一整合電路板,其耦接於該至少一傳輸埠,該整合電路板以卡合的方式結合於該旋轉承載件,以使該旋轉承載件承載該至少一傳輸埠且帶動該至少一傳輸埠相對該殼體轉動。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傳輸埠模組另包含有一連接端子以及一傳輸線。該連接端子耦接於該整合電路板。該傳輸線設置於該容置槽內,該傳輸線之一第一端耦接於該電路板,且該傳輸線相對該第一端之一第二端耦接於該連接端子,藉以電連接該電路板、該整合電路板與該至少一傳輸埠。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傳輸線包含有一第一連接端子以及一第二連接端子。該第一連接端子設置於該第一端上,該第一連接端子以插接的方式耦接於該電路板。該第二連接端子設置於該第二端上,該第二連接端子以插接的方式耦接於該連接器。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第一連接端子與該第二連接端子分別為一金手指連接端子。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傳輸線之該第一端以焊接的方式耦接於該電路板,且該傳輸線之該第二端以焊接的方式耦接於該連接器。
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另揭露該傳輸埠模組另包含有一樞軸構件,其固設於該旋轉承載件上,該樞軸構件用來樞接該旋轉承載件與該殼體。
根據一實施例,本發明之傳輸埠模組將傳輸埠固設於外殼中, 且利用外殼可相對電子裝置之殼體上的容置槽拆卸的設計,當使用者欲使用傳輸埠模組之傳輸埠時,將外殼以傳輸埠向電子裝置之殼體外側(即第一側外露於殼體)之走向安裝於容置槽內。如此傳輸埠模組之傳輸埠便可外露於殼體,以供使用者使用。當使用者不使用傳輸埠模組之傳輸埠時,將外殼以傳輸埠向電子裝置之殼體內側(即第二側外露於殼體)之走向安裝於容置槽內。如此傳輸埠模組之傳輸埠便可隱藏於殼體內。
根據另一實施例,本發明之傳輸埠模組將傳輸埠承載於旋轉承載件上,且利用旋轉承載件可相對電子裝置之殼體上的容置槽轉動的設計,當使用者欲使用傳輸埠模組之傳輸埠時,將旋轉承載件旋轉至該使用位置。此時傳輸埠模組之傳輸埠便可外露於殼體,以供使用者使用。當使用者不使用傳輸埠模組之傳輸埠時,將旋轉承載件旋轉至該收納位置。此時傳輸埠模組之傳輸埠便可隱藏於殼體內。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傳輸埠模組於不使用時係可利用拆卸之方式或旋轉之方式將傳輸埠收合於殼體內,藉以保持電子裝置之殼體外觀面的完整性,以提升電子裝置之整體的美感,且進一步防止異物(例如灰塵等)沾附於傳輸埠或自傳輸埠進入電子裝置內部,進而避免電子裝置內部之電子元件的損害,從而維持電子裝置之正常運作。關於本發明之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發明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請參閱第1圖,第1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一電子裝置30之外觀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電子裝置30包含有一殼體32,其用來 包覆電子裝置30之內部電子元件,例如電路板、線纜等。於此實施例中,電子裝置30可為應用於一可攜式電子裝置34(例如平板電腦)之外接式鍵盤模組,但不受此限。舉例來說,電子裝置30亦可為一筆記型電腦、一行動數位助理、一桌上型電腦等。至於採用上述何者設計,端視實際需求而定。
請參閱第1圖以及第2圖,第2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電子裝置30之部分元件爆炸示意圖。如第1圖以及第2圖所示,電子裝置30另包含有一傳輸埠模組36,殼體32上形成有一容置槽321,且容置槽321係可用來容置傳輸埠模組36。請參閱第2圖以及第3圖,第3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傳輸埠模組36之元件示意圖。如第2圖以及第3圖所示,傳輸埠模組36包含有五個傳輸埠38。於此實施例中,該五個傳輸埠38可分別為一電源連接埠(DC IN)、一音源傳輸埠(audio jack)、一迷你通用序列匯流排(Micro Universal Serial Bus,Micro USB)、一高解析多媒體介面(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或一網際網路連接埠。而傳輸埠模組36之傳輸埠38的數量與種類可不侷限於此實施例中所述,其端視實際需求而定。
此外,傳輸埠模組36另包含有一外殼40。外殼40用來包覆傳輸埠38,傳輸埠模組36之外殼40的外形可實質上對應殼體32之容置槽321的輪廓,且外殼40具有一第一側S1以及相對於第一側S1之一第二側S2。於此實施例中,傳輸埠38外露於第一側S1(如第3圖所示),外殼40係以可拆卸之方式安裝於殼體32上的容置槽321內(如第1圖以及第2圖所示)。進一步地,傳輸埠模組36之 外殼40實質上可為一軸對稱結構,換句話說,當外殼40相對如第3圖所示之一中心軸線A轉動180度後,旋轉前之外殼40的外形係實質上重合於旋轉後之外殼40的外形。
請參閱第3圖至第5圖,第4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傳輸埠模組36與電子裝置30於另一狀態之部分爆炸示意圖,第5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電子裝置30於另一狀態之外觀示意圖。如第3圖至第5圖所示,當傳輸埠模組36相對如第3圖所示之中心軸線A沿一第一方向X1或沿相反於第一方向X1之一第二方向X2自如第3圖所示之狀態轉動至如第4圖所示之狀態時,意即當傳輸埠模組36自如第3圖所示之狀態沿第一方向X1或沿第二方向X2轉動180度時,由於傳輸埠模組36之外殼40係實質上為如上所述之軸對稱結構,故傳輸埠模組36處於如第3圖所示之狀態之外殼40的外形係實質上重合於傳輸埠模組36處於如第4圖所示之狀態之外殼40的外形。
因此,不論是如第3圖所示之狀態之傳輸埠模組36的外殼40或是如第4圖所示之狀態之傳輸埠模組36的外殼40,其皆可被安裝於殼體32之容置槽321內。藉此,傳輸埠38便可以第一側S1外露於殼體32之走向安裝於殼體32之容置槽321內,以使設置於第一側S1上的傳輸埠38外露於殼體32(如第1圖所示);或是傳輸埠38亦可以第二側S2外露於殼體32之走向安裝於殼體32之容置槽321內,以使設置於第一側S1上的傳輸埠38隱藏於殼體32之容置槽321內(如第5圖所示)。
綜上所述,當使用者欲使用傳輸埠模組36之傳輸埠38時,僅需將傳輸埠模組36之外殼40以第一側S1外露於電子裝置30之殼 體32的走向安裝於容置槽321內,如此傳輸埠模組36之傳輸埠38便可外露於殼體32,以使電子裝置30可利用傳輸埠38外接於其它電子裝置。當使用者不使用傳輸埠模組36之傳輸埠38時,可先將傳輸埠模組36之外殼40由電子裝置30之殼體32的容置槽321內(如第1圖所示)拉出至如第2圖所示之狀態。接著,再將外殼40沿第一方向X1或沿第二方向X2自如第3圖所示之狀態轉動至如第4圖所示之狀態。最後,再將如第4圖所示之狀態的傳輸埠模組36安裝至容置槽321內。此時,傳輸埠模組36之外殼40係以第二側S2外露於電子裝置30之殼體32的走向安裝於容置槽321內。
如此一來,傳輸埠38便可隱藏於容置槽321內(如第5圖所示),藉以保持電子裝置30之殼體32外觀面的完整性,從而提升電子裝置30之整體的美感,且進一步防止異物(例如灰塵等)沾附於傳輸埠38或自傳輸埠38進入電子裝置30內部,進而避免造成電子裝置30內部之電子元件的損害,從而維持電子裝置30之正常運作。
請參閱第6圖,第6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傳輸埠模組36之內部元件示意圖。如第6圖所示,傳輸埠模組36另包含有一整合電路板42以及一連接端子44。整合電路板42固設於外殼40內,且連接端子44設置於外殼40之一第三側S3。於此實施例中,第三側S3係為外殼40之頂側,但不受此限,其亦可為外殼40之底側。至於採用上述何者設計,端視實際需求而定。此外,整合電路板42用來耦接傳輸埠38與連接端子44,以使傳輸埠38可藉由整合電路板42而統一由連接端子44電連接於外部之電子元件,例如線纜、連接器等。
請參閱第7圖,第7圖本發明第一實施例電子裝置30之內部元件示意圖。如第7圖所示,電子裝置30包含有一電路板46,其設置於殼體32內。於此實施例中,電路板46可為一主機板,其可用來處理電子裝置30與可攜式電子裝置34之間的訊號,進而有助於使用者利用電子裝置30執行其所欲處理之事務,例如文書處理、指令輸入等。此外,傳輸埠模組36另包含有一傳輸線48,其設置於殼體32之容置槽321內。請參閱第7圖以及第8圖,第8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傳輸線48之元件示意圖。如第7圖以及第8圖所示,傳輸線48具有一第一端P1以及相對第一端P1之一第二端P2,傳輸線48之第一端P1耦接於電路板46。當傳輸埠模組36之外殼40以第一側S1外露於電子裝置30之殼體32的走向安裝於容置槽321內時,傳輸線48之第二端P2耦接於連接端子44。
承上所述,由於傳輸線48之第一端P1耦接於電路板46,且傳輸埠模組36之傳輸埠38藉由整合電路板42而與連接端子44耦接,因此當傳輸埠模組36之外殼40以第一側S1外露於電子裝置30之殼體32的走向安裝於容置槽321內而使傳輸線48之第二端P2耦接於連接端子44時,傳輸埠模組36之傳輸埠38便可依序藉由整合電路板42、連接端子44以及傳輸線48而耦接於電子裝置30之電路板46。換句話說,當傳輸埠模組36之外殼40以第一側S1外露於電子裝置30之殼體32的走向安裝於容置槽321內時,傳輸線48便可用來電連接電路板46與傳輸埠38,以使傳輸埠38與設置於殼體32內之電路板46互相傳輸訊號。藉此,電子裝置30便可電連接於外部電子裝置,藉以提升電子裝置30之使用彈性。
如第7圖以及第8圖所示,傳輸線48可包含有一第一連接端子481以及一第二連接端子483,其中第一連接端子481設置於傳輸線48之第一端P1上,且第二連接端子483設置於傳輸線48之第二端P2上。於此實施例中,第一連接端子481與第二連接端子483可分為一金手指連接端子,且傳輸埠模組36之連接端子44可為一彈臂式連接端子。於組裝時,傳輸線48之第一連接端子481可以插接的方式耦接於電子裝置30之電路板46,傳輸線48之第二連接端子483可於傳輸埠模組36之外殼40以第一側S1外露於電子裝置30之殼體32的走向安裝於容置槽321內時下壓傳輸埠模組36之連接端子44,以使傳輸線48之第二連接端子483(即金手指連接端子)可以緊接觸的方式耦接於傳輸埠模組36之連接端子44。於此實施例中,傳輸線48可為一軟性印刷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
值得一提的是,傳輸線48與電路板46之耦接方式可不侷限於此實施例中所述。舉例來說,傳輸線48之第一端P1亦可以焊接的方式耦接於電路板46,如此傳輸線48便可省略第一連接端子481之設置。換句話說,於此實施例中,第一連接端子481為一可省略之元件,藉以節省物料成本。至於採用上述何者設計,端視實際需求而定。
如第7圖以及第8圖所示,傳輸線48可另包含有一電路板連接部485、一連接端子連接部487以及一橋接部489。電路板連接部485延伸於傳輸線48之第一端P1,連接端子連接部487延伸於傳輸線48之第二端P2,且橋接部489連接於電路板連接部485與連接端子連接部487。當傳輸線48安裝於殼體32之容置槽321內時, 連接端子連接部487平貼於容置槽321對應連接端子44之一側,意即連接端子連接部487平貼於容置槽321對應傳輸埠模組36之外殼40之第三側S3的一側,且橋接部489沿傳輸埠模組36之外殼40設置於容置槽321之一側邊。
換句話說,傳輸線48之連接端子連接部487與橋接部489係分別依據傳輸埠模組36之外殼40的外形而平貼於殼體32之容置槽321的周圍,以使容置槽321可具有足夠的容納空間。如此一來,傳輸埠模組36便可更加滑順地安裝於容置槽321內,或是可更加滑順地自容置槽321內拆卸。而傳輸線48之電路板連接部485、連接端子連接部487以及橋接部489的外形可不以此實施例中圖式所繪示者為限,其端視實際需求而定。
請參閱第9圖至第11圖,第9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一傳輸埠模組70之元件示意圖,第10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傳輸埠模組70處於一使用狀態之元件示意圖,第11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傳輸埠模組70處於一收納狀態之元件示意圖。如第9圖至第11圖所示,傳輸埠模組70與上述之傳輸埠模組36的主要不同之處在於,傳輸埠模組70包含有一旋轉承載件72,其樞接於電子裝置30之殼體32對應容置槽321之開口處。旋轉承載件72用來承載傳輸埠38且帶動傳輸埠38相對電子裝置30之殼體32轉動。
於此實施例中,整合電路板42係以卡合的方式結合於旋轉承載件72。因整合電路板42耦接於傳輸埠38,故由上可知旋轉承載件72便可藉由其與整合電路板42的卡合關係而承載傳輸埠38,且可進一步帶動傳輸埠38相對電子裝置30之殼體32轉動。而整合電路 板42與旋轉承載件72的固定方式可不侷限於此實施例中所述,例如整合電路板42亦可藉由螺固的方式固定於旋轉承載件72上。至於採用上述何者設計,其端視實際需求而定。
此外,傳輸埠模組70另包含有一樞軸構件74,其固設於旋轉承載件72上。樞軸構件74用來樞接旋轉承載件72與電子裝置30之殼體32,以使旋轉承載件72可帶動傳輸埠模組70之傳輸埠38相對殼體32自如第10圖所示之一使用位置旋轉至如第11圖所示之一收納位置,或使旋轉承載件72帶動傳輸埠模組70之傳輸埠38相對殼體32自如第11圖所示之該收納位置旋轉至如第10圖所示之該使用位置。
於此實施例中,樞軸構件74與旋轉承載件72可一體成型,但不受此限。舉例來說,樞軸構件74與旋轉承載件72亦可為兩個分別獨立之構件,於組裝時利用緊配或埋入射出等方式將樞軸構件74固設於旋轉承載件72上。換句話說,只要是可將旋轉承載件72樞接於殼體32上之樞軸構件74的結構設計,皆屬本發明所保護的範疇。
此外,傳輸埠模組70另包含有一連接端子76以及一傳輸線80。連接端子76耦接於整合電路板42,且傳輸線80設置於殼體32之容置槽321內。如第10圖以及第11圖所示,傳輸線80具有一第一端P1'以及相對第一端P1'之一第二端P2',傳輸線80之第一端P1'耦接於電子裝置30之電路板46,且傳輸線80之第二端P2'耦接於連接端子76。換句話說,傳輸埠模組70之傳輸埠38係依序藉由整合電路板42、連接端子76與傳輸線80耦接於電子裝置30之電路 板46,以使傳輸埠38可與電子裝置30之電路板46互相傳輸訊號。藉此,電子裝置30便可與外部電子裝置連接,藉以提升電子裝置30之使用彈性。
綜上所述,當使用者欲使用傳輸埠模組70之傳輸埠38時,僅需利用旋轉承載件72將傳輸埠模組70自如第11圖所示之該收納位置旋轉至如第10圖所示之該使用位置,如此傳輸埠模組70之傳輸埠38便可外露於殼體32,以使電子裝置30可利用傳輸埠38外接於其它電子裝置。當使用者不使用傳輸埠模組70之傳輸埠38時,可再利用旋轉承載件72將傳輸埠模組70自如第10圖所示之該使用位置旋轉至如第11圖所示之該收納位置,如此傳輸埠38便可隱藏於容置槽321內(如第11圖所示),藉以保持電子裝置30之殼體32外觀面的完整性,從而提升電子裝置30之整體的美感,且進一步防止異物(例如灰塵等)沾附於傳輸埠38或自傳輸埠38進入電子裝置30內部,進而避免造成電子裝置30內部之電子元件的損害,從而維持電子裝置30之正常運作。
於此實施例中,傳輸線80可另包含有一第一連接端子801以及一第二連接端子803。第一連接端子801設置於傳輸線80之第一端P1'上,且第二連接端子803設置於傳輸線80之第二端P2'上。此外,第一連接端子801以插接的方式耦接於電子裝置30之電路板46,且第二連接端子803以插接的方式耦接於連接端子76。於實務上,傳輸線80可為一軟性印刷電路板,且第一連接端子801以及第二連接端子803可分別為一金手指連接端子,但不受此限。舉例來說,第一連接端子801以及第二連接端子803亦可分別為線纜對板型連 接器。換句話說,只要是可用來耦接電路板46與連接端子76之第一連接端子801以及第二連接端子803的連接器設計,皆屬本發明所保護的範疇。
值得一提的是,傳輸線80與電路板46之耦接方式可不侷限於此實施例中所述。舉例來說,傳輸線80之第一端P1'亦可以焊接的方式耦接於電路板46,且傳輸線80之第二端P2'亦可以焊接的方式耦接於連接端子76,如此傳輸線80便可省略第一連接端子801以及第二連接端子803的設置。換句話說,於此實施例中,第一連接端子801以及第二連接端子803分別為一可省略之元件,藉以節省物料成本。至於採用上述何者設計,端視實際需求而定。另外,第一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中具有相同標號之元件,其具有相同之結構設計及作用原理,為求簡潔,故於此不再贅述。
根據第一實施例,本發明之傳輸埠模組將傳輸埠固設於外殼中,且利用外殼可相對電子裝置之殼體上的容置槽拆卸的設計,當使用者欲使用傳輸埠模組之傳輸埠時,將外殼以傳輸埠向電子裝置之殼體外側(即第一側外露於殼體)之走向安裝於容置槽內。如此傳輸埠模組之傳輸埠便可外露於殼體,以供使用者使用。當使用者不使用傳輸埠模組之傳輸埠時,將外殼以傳輸埠向電子裝置之殼體內側(即第二側外露於殼體)之走向安裝於容置槽內。如此傳輸埠模組之傳輸埠便可隱藏於殼體內。
根據第二實施例,本發明之傳輸埠模組將傳輸埠承載於旋轉承載件上,且利用旋轉承載件可相對電子裝置之殼體上的容置槽轉動的設計,當使用者欲使用傳輸埠模組之傳輸埠時,將旋轉承載件旋 轉至該使用位置。此時傳輸埠模組之傳輸埠便可外露於殼體,以供使用者使用。當使用者不使用傳輸埠模組之傳輸埠時,將旋轉承載件旋轉至該收納位置。此時傳輸埠模組之傳輸埠便可隱藏於殼體內。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發明之傳輸埠模組於不使用時係可利用拆卸之方式或旋轉之方式將傳輸埠收合於殼體內,藉以保持電子裝置之殼體外觀面的完整性,以提升電子裝置之整體的美感,且進一步防止異物(例如灰塵等)沾附於傳輸埠或自傳輸埠進入電子裝置內部,進而避免電子裝置內部之電子元件的損害,從而維持電子裝置之正常運作。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30‧‧‧電子裝置
32‧‧‧殼體
321‧‧‧容置槽
34‧‧‧可攜式電子裝置
36、70‧‧‧傳輸埠模組
38‧‧‧傳輸埠
40‧‧‧外殼
42‧‧‧整合電路板
44、76‧‧‧連接端子
46‧‧‧電路板
48、80‧‧‧傳輸線
481、801‧‧‧第一連接端子
483、803‧‧‧第二連接端子
485‧‧‧電路板連接部
487‧‧‧連接端子連接部
489‧‧‧橋接部
72‧‧‧旋轉承載件
74‧‧‧樞軸構件
P1、P1'‧‧‧第一端
P2、P2'‧‧‧第二端
S1‧‧‧第一側
S2‧‧‧第二側
S3‧‧‧第三側
A‧‧‧中心軸線
X1‧‧‧第一方向
X2‧‧‧第二方向
第1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電子裝置之外觀示意圖。
第2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電子裝置之部分元件爆炸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傳輸埠模組之元件示意圖。
第4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傳輸埠模組與電子裝置於另一狀態之部分爆炸示意圖。
第5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電子裝置於另一狀態之外觀示意圖。
第6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傳輸埠模組之內部元件示意圖。
第7圖本發明第一實施例電子裝置之內部元件示意圖。
第8圖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傳輸線之元件示意圖。
第9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傳輸埠模組之元件示意圖。
第10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傳輸埠模組處於使用狀態之元件示意圖。
第11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傳輸埠模組處於收納狀態之元件示意圖。
30‧‧‧電子裝置
32‧‧‧殼體
321‧‧‧容置槽
34‧‧‧可攜式電子裝置
36‧‧‧傳輸埠模組
38‧‧‧傳輸埠
40‧‧‧外殼
44‧‧‧連接端子
46‧‧‧電路板
48‧‧‧傳輸線
481‧‧‧第一連接端子
485‧‧‧電路板連接部
487‧‧‧連接端子連接部
489‧‧‧橋接部
P1‧‧‧第一端
P2‧‧‧第二端
S1‧‧‧第一側
S2‧‧‧第二側
S3‧‧‧第三側

Claims (6)

  1. 一種適用於一電子裝置之傳輸埠模組,該電子裝置包含有一殼體,其上形成有一容置槽,該傳輸埠模組包含有:至少一傳輸埠,其用來與設置於該殼體內之一電路板互相傳輸訊號;一外殼,其包覆該至少一傳輸埠,該外殼具有一第一側及一第二側,該至少一傳輸埠外露於該第一側,且該外殼以可拆卸之方式安裝於該容置槽內,以使該至少一傳輸埠於該外殼以該第一側外露於該殼體之走向安裝於該容置槽內時外露於該殼體,或使該至少一傳輸埠於該外殼以該第二側外露於該殼體之走向安裝於該容置槽內時隱藏於該容置槽內;一整合電路板,其固設於該外殼內,該整合電路板用來耦接於該至少一傳輸埠;一連接端子,其耦接於該整合電路板且設置於該外殼之一第三側;以及一傳輸線,其設置於該容置槽內,該傳輸線之一第一端耦接於該電路板,且該傳輸線之一第二端於該外殼以該第一側外露於該殼體之走向安裝於該容置槽內時耦接於該連接端子,藉以電連接該電路板、該整合電路板與該至少一傳輸埠,且該傳輸線包含有:一電路板連接部,其延伸於該第一端;一連接端子連接部,其延伸於該第二端,該連接端子連接部 平貼於該容置槽對應該連接端子之一側;以及一橋接部,其連接於該電路板連接部與該連接端子連接部,該橋接部沿該外殼設置於該容置槽之一側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傳輸埠模組,其中該傳輸線包含有:一第一連接端子,其設置於該第一端上,該第一連接端子以插接的方式耦接於該電路板;以及一第二連接端子,其設置於該第二端上,該第二連接端子以緊接觸的方式耦接於該連接端子。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傳輸埠模組,其中該第一連接端子與該第二連接端子分別為一金手指連接端子,且該連接端子為一彈臂式連接端子。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傳輸埠模組,其中該傳輸線之該第一端以焊接的方式耦接於該電路板,該傳輸線包含有一金手指連接端子,其設置於該第二端上,該連接端子為一彈臂式連接端子,且該金手指連接端子以緊接觸的方式耦接於該彈臂式連接端子。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傳輸埠模組,其中該傳輸線為一軟性印刷電路板。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傳輸埠模組,其中該至少一傳輸埠包含有一電源連接埠、一音源傳輸埠、一迷你通用序列匯流排、一高解析多媒體介面或一網際網路連接埠。
TW101119501A 2012-05-31 2012-05-31 適用於電子裝置之傳輸埠模組 TWI5477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19501A TWI547786B (zh) 2012-05-31 2012-05-31 適用於電子裝置之傳輸埠模組
CN201210209798.1A CN103457090B (zh) 2012-05-31 2012-06-19 适用于电子装置的传输端口模块
US13/775,085 US8876545B2 (en) 2012-05-31 2013-02-22 Transmission connector module containable inside a casing of a electronic device in a detachable manner or in a rotable mann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19501A TWI547786B (zh) 2012-05-31 2012-05-31 適用於電子裝置之傳輸埠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8927A TW201348927A (zh) 2013-12-01
TWI547786B true TWI547786B (zh) 2016-09-01

Family

ID=49670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19501A TWI547786B (zh) 2012-05-31 2012-05-31 適用於電子裝置之傳輸埠模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76545B2 (zh)
CN (1) CN103457090B (zh)
TW (1) TWI5477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51067B2 (en) * 2012-10-01 2015-02-10 Henge Docks Llc Docking station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improved connector interface
CN104948476B (zh) * 2014-03-31 2020-06-02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薄型风扇、电子系统及薄型风扇的制造方法
CN110611198A (zh) * 2018-06-15 2019-12-24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可拆换式连接端口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CN111029844A (zh) * 2019-12-30 2020-04-17 上海摩勤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91451A1 (en) * 2008-10-13 2010-04-15 Hendren Keith J Battery connector structur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TWM385741U (en) * 2010-03-22 2010-08-01 Chang Nai Chien Expansion interface module with a signal gain electric circuit
TW201035800A (en) * 2009-03-18 2010-10-01 Asustek Comp Inc Hidden I/O interface device
TW201220028A (en) * 2010-11-12 2012-05-16 Giga Byte Tech Co Ltd Computer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3038A (en) * 1998-11-28 2000-07-25 Inventec Corp. Movable connector board for computer
TWM254764U (en) * 2004-01-20 2005-01-01 Acer Inc Connection port module
GB2412503B (en) * 2004-03-23 2008-07-09 Tempus Computers Ltd Improved docking station
US7411784B2 (en) 2004-05-07 2008-08-12 Rackable Systems, Inc.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 for I/O ports
US7699630B2 (en) * 2007-05-16 2010-04-20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mory module having a cover pivotally coupled thereto
US7762817B2 (en) * 2008-01-04 2010-07-27 Apple Inc. System for coupling interfacing parts
US7845953B2 (en) * 2008-01-07 2010-12-07 Apple Inc. Input/output connector and housing
US7931494B2 (en) * 2008-12-18 2011-04-26 Janam Technologies, Llc Flexible holder for a connector having a receptacle with multiple degrees of motion
CN101896042B (zh) * 2009-05-18 2012-09-1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
TWI380514B (en) * 2009-07-09 2012-12-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onic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M380509U (en) * 2009-12-22 2010-05-11 Wistron Corp Concealable connection port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concealable connection port
CN103123524B (zh) * 2011-11-18 2015-11-18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计算机
US8636525B2 (en) * 2012-03-16 2014-01-28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having a movable user input device including an actuatable por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91451A1 (en) * 2008-10-13 2010-04-15 Hendren Keith J Battery connector structur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TW201035800A (en) * 2009-03-18 2010-10-01 Asustek Comp Inc Hidden I/O interface device
TWM385741U (en) * 2010-03-22 2010-08-01 Chang Nai Chien Expansion interface module with a signal gain electric circuit
TW201220028A (en) * 2010-11-12 2012-05-16 Giga Byte Tech Co Ltd Computer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57090A (zh) 2013-12-18
CN103457090B (zh) 2016-01-27
US20130323981A1 (en) 2013-12-05
TW201348927A (zh) 2013-12-01
US8876545B2 (en) 2014-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39623B2 (en) Micro-hing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20044624A1 (en) Handle assembly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100291367B1 (ko) 책형태의정보단말기
JP5190081B2 (ja) アダプタ及びポータブル電子機器
US20080174951A1 (en) Notebook Computer Palmrest/Keyboard Interconnect
TWI547786B (zh) 適用於電子裝置之傳輸埠模組
US2011000748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sata extension board thereof
US2013003497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nection port thereof
TWI475394B (zh) 用來擴充主機模組之傳輸功能之傳輸埠模組及其電腦系統
US7952562B2 (en) Notebook computer having keyboard decoding in palmrest
US8803806B2 (en) Notebook computer having an off-motherboard keyboard controller
TWI423518B (zh) 可撓曲的天線結構
US20120250272A1 (en) Protective casing and waterproof cover thereof
TWI703771B (zh) 用於互連之裝置及方法以及電子系統
US20180191094A1 (en) Transfer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8005972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230168714A1 (en) Case for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s
US20150138727A1 (en) Connector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888584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060141812A1 (en) Hot attach & detach application cartridge internally and externally connectable to a computer case
US9071000B2 (en) Input/output module and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8264842B2 (en) Data processing device and motherboard module thereof
TWI403252B (zh) 電子模組及應用其之電子裝置
TWI521806B (zh) 連接器組件與電子裝置
KR20000050357A (ko) 휴대용 정보기기의 크래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