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4903B - The scintillating device and its scanning method - Google Patents

The scintillating device and its scanning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4903B
TWI544903B TW103121707A TW103121707A TWI544903B TW I544903 B TWI544903 B TW I544903B TW 103121707 A TW103121707 A TW 103121707A TW 103121707 A TW103121707 A TW 103121707A TW I544903 B TWI544903 B TW I54490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cupoint
impedance
electrode
processor
dat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1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00065A (zh
Inventor
Hong-Han Lu
xue-jun Lu
Xue-Yang Lu
Jing-Yi Luo
Original Assignee
Jing-Yi Lu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Yi Luo filed Critical Jing-Yi Luo
Priority to TW1031217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4490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00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00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49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4903B/zh

Link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Description

經穴掃描裝置及其掃描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掃描技術,且特別關於一種經穴掃描裝置及其掃描方法。
傳統中醫的穴位和經絡,應用在臨床治療病患,已經有數千年以上的歷史。臨床醫生常用細針刺入穴位,運用各種手法的刺激,或用燃燒的艾草溫灸,以達到治療各種疾病的目的。針灸的醫術甚至發展到能夠鎮痛,以協助外科的手術或孕婦的生產。對現代人而言,這些針灸的功能,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透過皮膚上的穴位刺激,可以治療內在的疾病,藉著許多臨床經驗的累積,古人逐漸歸納了一些針灸效應的機轉。
而穴位及穴位能量的研究到了本世紀中,穴位和經絡的認識開始有了科學的觀點。1950年中谷義雄發現,穴位其實是皮膚上傳導電流的良導點,而經絡則是良導絡。1953年德國的伏耳醫生(Reinhold Voll),則利用經絡和穴位的電性反應,做為診斷的指標。他在穴位上測量經絡的電性阻抗,這些阻抗的大小和變化,就反應患者的身體狀況。目前市場之良導絡測試儀即採用此種方式。量導絡測試儀提供直流電源,以量測人體穴位外皮膚導電性。量測時,受測者手握金屬把手與穴位形成一迴路阻抗,再依其阻抗高低做判斷。此種量測於準確度上受手握力道、穴位深度、角 質層或脂肪層厚度及體表溫濕度所影響。且量測方法為單點量測,對於沒有受過訓練的一般使用者除不易找到正確穴位外並量測費時。
因此,本發明係在針對上述的困擾,提出一種經穴掃描裝置及其掃描方法,以解決習知所產生的問題。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經穴掃描裝置及其掃描方法,其係利用織物電極之自動掃描感測技術,量取手掌上的經絡及穴位的生物能量,以判斷五臟六腑之機能狀態,讓使用者長期監測自己的生理狀況,以達到疾病預防的效益及降低身體不適的發生率,並作進一步是否就醫的參考。
本發明的次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經穴掃描裝置及其掃描方法,其係在手掌上找出至少三個基本穴位位置,並據此與穴位相對位置資料,精確且快速估算其他的穴位位置,以達到大量穴位定位及節省不必要之電極掃描。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經穴掃描裝置及其掃描方法,其係將穴位深度生物能訊號與導通阻抗分別比較一標準生物能資料與一標準經絡流通阻抗資料,以改善因男女老少、每日不同時程的生理變化、手汗濕度改變及角質層厚度的絕緣度所引起的量測誤差。跳脫以往中醫理論及經驗傳承所產生個別判定誤差,提供一有效且精準數據。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經穴掃描裝置,包含一基座,其係具有一容置空間。容置空間之表面上設有二織物電極片,以藉此形成一手掌狀之放置空間,以容納一手掌。每一織物電極片具有呈矩陣排 列之複數電極點,此二織物電極片係分別緊壓於手掌之手背與手心。織物電極片電性連接一資料控制裝置,其係位於基座中。資料控制裝置預設一阻抗範圍與一穴位相對位置資料,資料控制裝置依序掃描電極點並對此提供直流電壓,以取得電極點對應之第一阻抗。資料控制裝置比較第一阻抗與阻抗範圍,以找出至少三電極點之位置作為手掌之基本穴位位置。資料控制裝置比對基本穴位位置與穴位相對位置資料,以據此找出至少一電極點之位置作為穴位估算位置。基座中還設有一電源供應器,其係電性連接資料控制裝置,且對其供應電力,以供資料控制裝置進行運作。當穴位估算位置為真穴位位置時,資料控制裝置對真穴位位置或基本穴位位置提供交流電壓,以取得穴位深度生物能訊號。此外,資料控制裝置利用織物電極片之電極探針分別接觸在真穴位位置及基本穴位位置中,位於同一經絡的二者,資料控制裝置透過織物電極片之電極探針於此二者提供射頻電磁波,以偵測此二者之間的導通阻抗。資料控制裝置將穴位深度生物能訊號與網路分析儀架構方法偵測導通阻抗分別比較一標準生物能資料與一標準經絡流通阻抗資料,以產生穴位相對於臟脯之一機能報告。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經穴掃描方法,其係披覆二織物電極片分別於一手掌之手心與手背,每一織物電極片具有呈矩陣排列之複數電極點。首先,充氣二織物電極片,以藉此分別緊壓手心與手背。接著,依序掃描電極點並對此提供直流電壓,以取得電極點對應之第一阻抗。再來,比較第一阻抗與一阻抗範圍,以找出至少三電極點之位置作為手掌之基本穴位位置。然後,比對基本穴位位置與一穴位相對位置資料,以據此找出至少一電極點之位置作為穴位估算位置。當穴位估算位置為真穴位位置 時,則對真穴位位置或基本穴位位置提供交流電壓,以取得穴位深度生物能訊號。此外,在真穴位位置及基本穴位位置中,位於同一經絡的二者,於此二者提供射頻電磁波,以偵測此二者之間的導通阻抗。最後,將穴位深度生物能訊號與網路分析儀架構方法讀取之導通阻抗分別比較一標準生物能資料與一標準經絡流通阻抗資料,以產生穴位相對於臟脯之一機能報告。
茲為使 貴審查委員對本發明的結構特徵及所達成的功效更有進一步的瞭解與認識,謹佐以較佳的實施例圖及配合詳細的說明,說明如後:
10‧‧‧基座
12‧‧‧容置空間
14‧‧‧織物電極片
16‧‧‧放置空間
18‧‧‧資料控制裝置
19‧‧‧接地腕帶
20‧‧‧電源供應器
22‧‧‧資料擷取器
24‧‧‧處理器
26‧‧‧外橡膠氣泡層
28‧‧‧內橡膠氣泡層
30‧‧‧導電織物層
32‧‧‧織物電極層
34‧‧‧微幫浦
36‧‧‧微洩氣閥
40‧‧‧顯示面板
42‧‧‧電路
44‧‧‧電路
46‧‧‧生物能模型
第1圖為本發明之經穴掃描裝置之立體結構示意圖。
第2圖為本發明之經穴掃描裝置之結構分解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之經穴掃描裝置之結構方塊圖。
第4為本發明之二織物電極片之立體結構分解示意圖。
第5圖為本發明之真穴位等效電路及生物能模型、非穴位等效電路及生物能模型與絕對真穴位生物能模型之示意圖。
第6圖為本發明之經穴掃描方法之流程圖。
第7圖為本發明之經穴掃描方法之另一流程圖。
第8圖為本發明之經穴掃描裝置之收納示意圖。
依內經所言,經脈是介於肌肉群之間,即中醫所言這些組織 稱之為筋膜,而在西醫則稱結締組織。結締的組織涵概甚廣,包含膠原纖維、組織液、基層及細胞等。中國的研究學者張維波、吳善令、瞿養剛及日本的藤田六郎等人提出及經絡的體液通道論。張維波定義經絡是一種組織液,此具有低流阻特性且存在於人體皮下組織,並主要位於脂肪層與肌肉層的結合部組織間的物質,這些物質在人體中形成一種低流通阻抗的通道。組織液通道長度較長且縱向者即為經脈,而較短且為橫向為絡脈,而連接毛細血管及淋巴管等則為孫絡等短窄的低流阻通道。而國內學者也發現經絡具有高導磁通性,所以本發明之經絡量測利用網路分析儀原理來做偵測經絡機能,即基於經絡具有高導磁通性此論點。
本發明以科學具體方法驗證去建立穴位在電氣上的等效模型及經絡在電氣上的網路架構,跳脫以往中醫理論及經驗傳承所產生個別判定誤差,提供一有效且精準數據。這是一個醫學技術非常創新突破。
人體的穴位皆對應到身體內的每個臟腑及功能組織,而穴位的生理特徵為存在於皮膚深處之蜂窩組織層內之直徑約為2到38毫米,且穴位處皮膚組織硬度較週遭皮膚為硬,又痛感靈敏度亦較非穴位強,經刺激時並有刺癢敏感及色素沉澱現象。在科學驗證方面亦可規納如下:1.穴位組織之直流阻抗低於周遭非穴位皮膚層,其直流阻抗範圍一般介於2百萬歐姆(MOhm)到10百萬歐姆(10Ohm)間,且因人而異。2.穴位組織之交流阻抗低於周遭非穴位皮膚層,其交流阻抗範圍一般介於6000歐姆(kOhm)到100歐姆(Ohm)間,且因人而異。3.穴位組織的外皮生物電流量高於周遭非穴位皮膚層,其電流量範圍介於0.5微安培(uA)到70微安培(uA)間。當人體於身處病痛時或疲倦衰弱(經過一整天工作勞累後)時其生物電流 度較低。4.穴位處與非穴位處皮膚組織層具有溫度差異,其平均差約為攝氏0.3度到0.5度。本發明是基於以上已知研究結果再經由實際驗證而發明新的穴位等效電路及穴位模型來作為本發明穴位自動掃描裝置的量測方法。
本發明以中醫觀點,並透過織物電極之感測技術,全自動掃描並量取手掌上的經絡及穴位的生物能量,以判斷五臟六腑之機能狀態,讓使用者長期監測自己的生理狀況,以達到疾病預防的效益及降低身體不適的發生率。此外,本發明將五臟六腑之機能狀態顯示於顯示面板上,以供使用者一目了然自身的身體狀況並作進一步是否就醫的參考。
請參閱第1圖、第2圖、第3圖與第4圖。本發明之經穴掃描裝置包含一基座10,其係具有一容置空間12。容置空間12之表面上設有二織物電極片14,其係形成一手掌狀之放置空間16,以容納一手掌。每一織物電極片14具有呈矩陣排列之複數電極點,此二織物電極片14係分別緊壓於手掌之手背與手心。二織物電極片14電性連接一資料控制裝置18,其係位於基座10中。資料控制裝置18預設一阻抗範圍與一穴位相對位置資料。資料控制裝置18電性連接一接地腕帶19,並以此接觸手腕。資料控制裝置18依序掃描電極點並對此提供直流電壓,以取得電極點對應之手背或手心的第一阻抗。資料控制裝置18比較第一阻抗與阻抗範圍,以找出至少三電極點之位置作為手掌之基本穴位位置,同時辨別各種大小掌型。其中,基本穴位位置對應之第一阻抗係位於阻抗範圍內,且阻抗範圍包含手心三陰經穴位與手背三陽經穴位之對應阻抗範圍。具體而言,可以先按事先規劃區域一依序掃描電極點並對此提供直流電壓,以取得這些區域的電極點之中對應之第一最低直流阻抗位置,此即為第一穴位位置。接著,於事先規劃 區域二找出第二最低直流阻抗位置,此為第二穴位位置。以上述方法找出至少三電極點之位置作為手掌之基本穴位位置。資料控制裝置18比對此三個基本穴位位置與穴位相對位置資料,以據此找出至少一或複數個電極點之位置作為穴位估算位置,即其它二十一個手穴電極可能相對位置,然後做小幅面積掃描,以達到大量穴位定位及節省不必要之電極掃描。目前市面上之技術,需花長時間教導年長者尋找穴位位置並逐一單點量測,或因為施力之不同而影響量測結果,而本發明卻可以避免這些問題。資料控制裝置18電性連接一電源供應器20,其係位於基座10中,並對資料控制裝置18供應電力,以供資料控制裝置18進行運作。
資料控制裝置18更包含一資料擷取器22與一處理器24。資料擷取器22電性連接織物電極片14與電源供應器20,並位於基座10中,資料擷取器22接收電源供應器20提供之電力以進行運作。處理器24電性連接織物電極片14、接地腕帶19、電源供應器20與資料擷取器22,並位於基座10中。處理器24預設阻抗範圍、穴位相對位置資料、一標準生物能資料與一經由網路分析儀架構方法偵測標準經絡流通阻抗資料。處理器24接收電源供應器20提供之電力以依序掃描電極點並對此提供直流電壓,以利用資料擷取器22取得第一阻抗。處理器24比較第一阻抗與阻抗範圍,以找出基本穴位位置。處理器24比對基本穴位位置與穴位相對位置資料,以據此找出穴位估算位置,如其它二十一個手穴電極可能相對位置。此外,每一織物電極片14更包含一外橡膠氣泡層26、一內橡膠氣泡層28、一導電織物層30與一織物電極層32。外橡膠氣泡層26設於容置空間12之表面,且外橡膠氣泡層26依序設有內橡膠氣泡層28、導電織物層30與織物電極層32。外橡膠 氣泡層26與內橡膠氣泡層28具有可撓性,導電織物層30與織物電極層32則具有延展性。導電織物層30電性連接處理器24及資料擷取器22,織物電極層32則以介於50~110毫米汞柱之施加壓力緊壓手心或手背,以迫緊手掌上之凹凸不平之穴位,其中織物電極層32具有電極點及電極探針。織物電極層32上的電極點呈一矩陣陣列排列,此矩陣網目間隔為2.5釐米,此約為穴位直徑的50%。電極點在邊長為10公分的正方形面積裡,約為40×40=1,600點。所以手掌與手背合計之電極點為3,200個。處理器24電性連接一微幫浦34與一微洩氣閥36。微幫浦34連接外橡膠氣泡層26與內橡膠氣泡層28,並位於基座10中,且處理器24利用微幫浦34對外橡膠氣泡層26與內橡膠氣泡層28充氣。微洩氣閥36連接外橡膠氣泡層26與內橡膠氣泡層28,並位於基座10中,且處理器24利用微洩氣閥36對外橡膠氣泡層26與內橡膠氣泡層28洩氣。
處理器24對穴位估算位置對應之電極點提供直流電壓,以利用資料擷取器22取得穴位估算位置對應之第二阻抗,並藉此與上述之阻抗範圍判斷穴位估算位置的正確性。舉例來說,若穴位估算位置作為真穴位位置時,其對應之第二阻抗位於阻抗範圍內。若穴位估算位置作為非穴位位置時,其對應之第二阻抗位於阻抗範圍外。處理器24對真穴位位置或基本穴位位置提供交流電壓,以將其對應之第一輸出電壓透過資料擷取器22接收。處理器24對同一真穴位位置或同一基本穴位位置對應之第一輸出電壓先進行傅利葉(Fourier)轉換後,取得一第一頻譜訊號。接著,處理器24對第一頻譜訊號之振幅除以一預設振幅,即完成正規化處理,進而取得穴位深度生物能訊號。此預設振幅可由下列方式取得:首先,處理器24於 對應手掌上之非穴位位置之電極點提供交流電壓,以將其對應之第二輸出電壓透過資料擷取器22接收。接著,處理器24對第二輸出電壓進行傅利葉轉換後,取得一第二頻譜訊號,並以第二頻譜訊號之振幅作為預設振幅。舉例來說,上述交流電壓之波形可為正弦波、方波或三角波,交流電壓之頻率為20~20K赫茲。具體而言,請同時參閱第5圖,以不同交流訊號波形提供到上述已尋得正確之二十四個真穴位位置及每個穴位旁邊非穴位位置,而分別得到真穴位生物能及非穴位生物能。真穴位位置對應的等效電路如電路42所示,其係由二電容、一電阻與一電位能所組成,非穴位位置對應的等效電路如電路44所示,亦由二電容、一電阻與一電位能所組成。之後再將真穴位生物能及非穴位生物能經由傅立葉轉換後之振幅相除,以去除皮膚阻抗變化因素,而得到每個穴位相對於臟腑正規化之真穴位絕對生物能,如生物能模型46所示,此生物能得以用振幅、電壓或電流表示。由於此交流訊號有高穿透力,也因為頻率不同,因此可以正確量測內臟於蜂窩組織內不同深度穴位之真實阻抗與生物電流。此有別於市面上之良導絡測試儀。
對於經絡流通性,處理器24又電性連接織物電極片14之織物電極層32的電極探針,此電極探針分別接觸在真穴位位置及所有基本穴位位置中,位於同一經絡的二者。處理器24透過織物電極片14之電極探針於此二者提供射頻電磁波,以網路分析儀架構方法偵測此二者之間的導通阻抗。處理器24將穴位深度生物能訊號與導通阻抗分別比較標準生物能資料與標準經絡流通阻抗資料,以產生穴位相對於臟脯之一機能報告,並藉此改善因男女老少、每日不同時程的生理變化、手汗濕度改變及角質層厚度 的絕緣度所引起的量測誤差。本發明跳脫以往中醫理論及經驗傳承所產生個別判定誤差,提供一有效且精準數據。處理器24電性連接一顯示面板40,其邊緣與基座10連結,以與基座10形成一開闔結構。顯示面板40係顯示上述之機能報告,其係含有心臟、肝臟、胰臟、脾臟、肺臟、腎臟、胃脯、膽脯、大腸、小腸、膀胱、三焦與心包之資訊。當量測全部完成後,若欲再次量測,則對於穴位因有電容充放電效應,而於短時間內量測容易產生失真問題。故處理器24可以利用導電織物層30與織物電極層32依序掃描電極點,並對此提供直流電壓之反轉電位,使受測者的穴位能量回復到受測前之位準,以避免量測上的失真。
以下請參閱第1圖、第3圖、第4圖與第6圖。當手掌放入放置空間16,以披覆二織物電極片14分別於手掌之手心與手背後,將接地腕帶19套於手腕以接觸之,以進行經絡與穴位量測程序。首先,如步驟S10所示,處理器24利用微幫浦34與微洩氣閥36,對充氣二織物電極片14中的外橡膠氣泡層26與內橡膠氣泡層28充氣及洩氣,以藉二織物電極層32以介於50~110毫米汞柱之施加壓力分別緊壓手心與手背。當顯示面板40顯示”電極加壓完成”,則已確保所有電極點已適當接觸到所有手心與手背之預定量測位置。接著,如步驟S12所示,處理器24透過導電織物層30與織物電極層32依序掃描電極點並對此提供直流電壓,以利用資料擷取器22取得電極點對應之第一阻抗。然後,如步驟S14所示,處理器24比較第一阻抗與阻抗範圍,以找出至少三電極點之位置作為手掌之基本穴位位置。再來,如步驟S16所示,處理器24比對所有基本穴位位置與穴位相對位置資料,以據此找出至少一電極點之位置作為穴位估算位置,在此以複數個穴位估算位置為例。 找出穴位估算位置後,如步驟Sl8所示,處理器24對穴位估算位置對應之電極點提供直流電壓,以取得穴位估算位置對應之第二阻抗,並藉此與阻抗範圍判斷穴位估算位置是否正確,以完成少量複核同時節省辨別時間。若穴位估算位置對應之第二阻抗位於阻抗範圍內時,則如步驟S20所示,此穴位估算位置作為真穴位位置。若穴位估算位置對應之第二阻抗位於阻抗範圍外時,則如步驟S22所示,此穴位估算位置作為非穴位位置。若界定出複數個真穴位位置與複數個非穴位位置時,則在步驟S20或S22後,便進行步驟S24。在步驟S24中,處理器24對真穴位位置或基本穴位位置提供交流電壓,以接收其對應之第一輸出電壓。接著,如步驟S26所示,處理器24對同一真穴位位置或同一基本穴位位置對應之第一輸出電壓進行傅利葉轉換,以取得第一頻譜訊號。再來,如步驟S28所示,處理器24對第一頻譜訊號之振幅除以預設振幅,以完成正規化處理後,取得穴位深度生物能訊號。
當穴位深度生物能訊號取得後,如步驟S30所示,將織物電極片14之織物電極層32的電極探針分別接觸在真穴位位置及所有基本穴位位置中,位於同一經絡的二者。處理器24透過織物電極片14之電極探針提供射頻電磁波給此二者,以偵測此二者之間的導通阻抗。接著,如步驟S32所示,處理器24將穴位深度生物能訊號與導通阻抗分別比較標準生物能資料與網路分析儀架構方法偵測之標準經絡流通阻抗資料,以產生穴位相對於臟脯之機能報告,並將其於顯示面板40顯示之。最後,為了下一次的經絡與穴位量測程序,如步驟S34所示,處理器24透過導電織物層30與織物電極層32依序掃描電極點,並對此提供直流電壓之反轉電位,使受測者的穴位能量回復到受測前之位準。
在第6圖之流程圖中,可以省略步驟S18及其以下之各步驟,同樣可以達到節省辨別穴位位置的效果。或者,若需進一步判斷穴位估算位置的正確性,亦可省略步驟S24及其以下之各步驟,而保留步驟S18至步驟S22。此外,若使用者僅需取得生物能訊號,則在第6圖之流程圖中,可省略步驟S30及其以下各步驟。最後,若使用者不需要再次進行經絡與穴位量測程序,則在第6圖之流程圖中,可以省略步驟S34。
以下請參閱第7圖。本發明亦提供另一流程圖,以顯示本發明之流程。首先,如步驟S36所示,流程開始。接著,如步驟S38所示,按壓開始。再來,如步驟S40所示,織物電極加壓。然後,如步驟S42所示,判斷織物電極是否完成,同時進行步驟S44及S46,其係分別為將進度顯示螢幕與儲存數據,若完成,即執行步驟S48,若未完成,回至步驟S40。在步驟S48中,進行直流阻抗穴位搜尋。接著,如步驟S50所示,判斷直流穴位搜尋是否完成,同時進行步驟S52及S54,其係分別為將進度顯示螢幕與儲存數據,若完成,即執行步驟S56,若未完成,回至步驟S48。在步驟S56中,進行穴位交流生物能掃描。接著,如步驟S58所示,判斷生物能掃描是否完成,同時進行步驟S60及S62,其係分別為將進度顯示螢幕與儲存數據,若完成,即執行步驟S64,若未完成,回至步驟S56。在步驟S64中,進行校正及正規化。接著,如步驟S66所示,判斷正規化是否完成,同時進行步驟S68及S70,其係分別為將進度顯示螢幕與儲存數據,若完成,即執行步驟S72,若未完成,回至步驟S64。在步驟S72中,進行資料校正分析。接著,如步驟S74所示,判斷檢驗報告是否產生,同時進行步驟S76及S78,其係分別為將進度顯示螢幕與儲存數據,若已產出,即執行步驟S80,即流程結束, 若未產出,回至步驟S72。
本發明之經穴掃描裝置之顯示面板40,與基座10係呈一開闔結構,故當顯示面板40收納時,如第8圖所示,顯示面板40之螢幕會隱藏於基座10與顯示面板40之間,以保護螢幕。
綜上所述,本發明利用織物電極之自動掃描感測技術,量取手掌上的經絡及穴位的生物能量,以判斷五臟六腑之機能狀態,進而達到預防疾病之目的。
10‧‧‧基座
14‧‧‧織物電極片
16‧‧‧放置空間
19‧‧‧接地腕帶
20‧‧‧電源供應器
22‧‧‧資料擷取器
24‧‧‧處理器
34‧‧‧微幫浦
36‧‧‧微洩氣閥
40‧‧‧顯示面板

Claims (27)

  1. 一種經穴掃描裝置,包含:一基座,其係具有一容置空間;二織物電極片,其係設於該容置空間之表面上,並形成一手掌狀之放置空間,以容納一手掌,每一該織物電極片具有呈矩陣排列之複數電極點,該二織物電極片係分別緊壓於該手掌之手背與手心;一資料控制裝置,電性連接該些織物電極片,並位於該基座中,該資料控制裝置預設一阻抗範圍與一穴位相對位置資料,該資料控制裝置依序掃描該電極點並對此提供直流電壓,以取得該電極點對應之第一阻抗,該資料控制裝置比較該第一阻抗與該阻抗範圍,以找出至少三該電極點之位置作為該手掌之基本穴位位置,該資料控制裝置比對該些基本穴位位置與該穴位相對位置資料,以據此找出至少一該電極點之位置作為穴位估算位置;以及一電源供應器,位於該基座中,並電性連接該資料控制裝置,且對其供應電力,以供該資料控制裝置進行運作。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經穴掃描裝置,其中該資料控制裝置更包含:一資料擷取器,電性連接該些織物電極片與該電源供應器,並位於該基座中,該資料擷取器接收該電力以進行運作;以及一處理器,電性連接該些織物電極片、該電源供應器與該資料擷取器,並位於該基座中,該處理器預設該阻抗範圍與該穴位相對位置資料,該處理器接收該電力以依序掃描該電極點並對此提供該直流電壓,以利用該資料擷取器取得該第一阻抗,該處理器比較該第一阻抗與該阻 抗範圍,以找出該些基本穴位位置,該處理器比對該些基本穴位位置與該穴位相對位置資料,以據此找出該穴位估算位置。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經穴掃描裝置,其中每一該織物電極片更包含:一外橡膠氣泡層,設於該表面;一內橡膠氣泡層,其係設於該外橡膠氣泡層上;一導電織物層,設於該內橡膠氣泡層上,並電性連接該處理器及該資料擷取器;以及一織物電極層,設於該導電織物層上,並緊壓該手心或該手背,該織物電極層具有該些電極點。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經穴掃描裝置,更包含:一微幫浦,電性連接該處理器,且連接該外橡膠氣泡層與該內橡膠氣泡層,並位於該基座中,該處理器利用該微幫浦對該外橡膠氣泡層與該內橡膠氣泡層充氣;以及一微洩氣閥,電性連接該處理器,且連接該外橡膠氣泡層與該內橡膠氣泡層,並位於該基座中,該處理器利用該微洩氣閥對該外橡膠氣泡層與該內橡膠氣泡層洩氣。
  5. 如請求項2所述之經穴掃描裝置,其中該處理器對該穴位估算位置對應之該電極點提供該直流電壓,以利用該資料擷取器取得該穴位估算位置對應之第二阻抗,並藉此與該阻抗範圍判斷該穴位估算位置的正確性。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經穴掃描裝置,其中該穴位估算位置作為真穴位位置時,其對應之該第二阻抗位於該阻抗範圍內,該穴位估算位置作為非穴位位置時,其對應之該第二阻抗位於該阻抗範圍外。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經穴掃描裝置,其中該穴位估算位置為該真穴位位置時,該處理器對該真穴位位置或該基本穴位位置提供交流電壓,以將其對應之第一輸出電壓透過該資料擷取器接收,該處理器對同一該真穴位位置或同一該基本穴位位置對應之該第一輸出電壓依序進行傅利葉(Fourier)轉換及正規化處理後,以取得穴位深度生物能訊號。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經穴掃描裝置,其中該處理器對該第一輸出電壓進行傅利葉轉換後,取得一第一頻譜訊號,該處理器對該第一頻譜訊號之振幅除以一預設振幅,以完成該正規化處理。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經穴掃描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於對應該手掌上之非穴位位置之該電極點提供該交流電壓,以將其對應之第二輸出電壓透過該資料擷取器接收,該處理器對該第二輸出電壓進行傅利葉轉換後,取得一第二頻譜訊號,並以該第二頻譜訊號之振幅作為該預設振幅。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經穴掃描裝置,其中該交流電壓之波形為正弦波、方波或三角波,該交流電壓之頻率為20~20K赫茲。
  11. 如請求項7所述之經穴掃描裝置,其中該二織物電極片更包含電極探針,其係電性連接該處理器,該穴位估算位置為該真穴位位置時,該電極探針分別接觸在該真穴位位置及該些基本穴位位置中,位於同一經絡的二者,該處理器透過該些探針於該二者提供射頻電磁波,以偵測該二者之間的導通阻抗。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經穴掃描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預設一標準生物能資料與一經網路分析儀架構方法偵測之標準經絡流通阻抗資料,該處理器將該穴位深度生物能訊號與該導通阻抗分別比較該標準生物能資料與該 標準經絡流通阻抗資料,以產生穴位相對於臟脯之一機能報告。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經穴掃描裝置,更包含一顯示面板,其邊緣與該基座連結,以與該基座形成一開闔結構,該顯示面板係與該處理器電性連接,以顯示該機能報告。
  14. 如請求項2所述之經穴掃描裝置,其中該處理器在依序掃描該電極點並對此提供該直流電壓後,係再次依序掃描該電極點,並對此提供該直流電壓之反轉電位。
  1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經穴掃描裝置,其中該基本穴位位置對應之該第一阻抗係位於該阻抗範圍內。
  1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經穴掃描裝置,其中該二織物電極片係分別緊壓於該手心及該手背之施加壓力介於50~110毫米汞柱。
  17. 如請求項1所述之經穴掃描裝置,其中該阻抗範圍包含手心三陰經穴位與手背三陽經穴位之對應阻抗範圍。
  18. 一種經穴掃描方法,其係批覆二織物電極片分別於一手掌之手心與手背,每一該織物電極片具有呈矩陣排列之複數電極點,該經穴掃描方法包含下列步驟:充氣該二織物電極片,以藉此分別緊壓該手心與該手背;依序掃描該電極點並對此提供直流電壓,以取得該電極點對應之第一阻抗;比較該第一阻抗與一阻抗範圍,以找出至少三該電極點之位置作為該手掌之基本穴位位置;以及比對該些基本穴位位置與一穴位相對位置資料,以據此找出至少一該電 極點之位置作為穴位估算位置。
  1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經穴掃描方法,其中該基本穴位位置對應之該第一阻抗係位於該阻抗範圍內。
  20. 如請求項18所述之經穴掃描方法,其中該二織物電極片以50~110毫米汞柱分別緊壓該手心與該手背。
  21. 如請求項18所述之經穴掃描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對該穴位估算位置對應之該電極點提供該直流電壓,以取得該穴位估算位置對應之第二阻抗,並藉此與該阻抗範圍判斷該穴位估算位置是否正確:若是,將該穴位估算位置作為真穴位位置;以及若否,將該穴位估算位置作為非穴位位置。
  22. 如請求項21所述之經穴掃描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對該真穴位位置或該基本穴位位置提供交流電壓,以接收其對應之第一輸出電壓;對同一該真穴位位置或同一該基本穴位位置對應之該第一輸出電壓依序進行傅利葉(Fourier)轉換,以取得一第一頻譜訊號;以及對該第一頻譜訊號之振幅除以一預設振幅,以完成正規化處理後,取得穴位深度生物能訊號。
  23. 如請求項22所述之經穴掃描方法,其中該預設振幅之取得方法係包含下列步驟:對該手掌上之非穴位位置提供該交流電壓,以接收其對應之第二輸出電壓;以及 對該第二輸出電壓進行傅利葉轉換後,取得一第二頻譜訊號,並以該第二頻譜訊號之振幅作為該預設振幅。
  24. 如請求項22所述之經穴掃描方法,其中該交流電壓之波形為正弦波、方波或三角波,該交流電壓之頻率為20~20K赫茲。
  25. 如請求項22所述之經穴掃描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提供射頻電磁波給在該真穴位位置及該些基本穴位位置中之位於同一經絡的二者,以偵測該二者之間的導通阻抗;以及將該穴位深度生物能訊號與該導通阻抗分別比較一標準生物能資料與一經網路分析儀架構方法偵測之標準經絡流通阻抗資料,以產生穴位相對於臟脯之一機能報告顯示之。
  26. 如請求項25所述之經穴掃描方法,更包含依序掃描該電極點,並對此提供該直流電壓之反轉電位之步驟。
  27. 如請求項18所述之經穴掃描方法,其中該阻抗範圍包含手心三陰經穴位與手背三陽經穴位之對應阻抗範圍。
TW103121707A 2014-06-24 2014-06-24 The scintillating device and its scanning method TWI5449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1707A TWI544903B (zh) 2014-06-24 2014-06-24 The scintillating device and its scanning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1707A TWI544903B (zh) 2014-06-24 2014-06-24 The scintillating device and its scanning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0065A TW201600065A (zh) 2016-01-01
TWI544903B true TWI544903B (zh) 2016-08-11

Family

ID=55641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1707A TWI544903B (zh) 2014-06-24 2014-06-24 The scintillating device and its scanning method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449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9628B (zh) * 2020-12-18 2022-07-01 國立中山大學 針灸穴位檢測裝置與檢測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0065A (zh) 2016-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anchez et al. Electrical impedance myograph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neuromuscular disorders
EP2242423B1 (en) Analysing impedance measurements
EP2515755B1 (en) Analysing impedance measurements
TW487563B (en)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degree of restoration of diseased part
US20110060239A1 (en) Analysing impedance measurements
US20060085048A1 (en) Algorithms for an active electrode, bioimpedance-based tissue discrimination system
US20160128605A1 (en) Apparatus for Calculating a Parameter of a Skin Surface Area
Petrofsky et al. The transfer of current through skin and muscle during electrical stimulation with sine, square, Russian and interferential waveforms
AU743327B2 (en) Device for local magnetotherapy
CN117442218B (zh) 胸廓出口综合症的肌肉信息检测装置
Zhang et al. Measurement of subcutaneous impedance by four-electrode method at acupoints located with single-power alternative current
TWI544903B (zh) The scintillating device and its scanning method
US2006002022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tilizing electrical readings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reatment
US9526432B2 (en) Enhanced surface and tip for obtaining bioelectrical signals
Wong et al. A new bioimpedance research device (BIRD) for measuring the electrical impedance of acupuncture meridians
KR200195471Y1 (ko) 생체에너지 순환 극대화를 위한 바이오피드백 기기
Teplan et al. Impedance analysis of acupuncture points and pathways
Zhou et al. Power spectral differences of electrophysiological signals detected at acupuncture points and non-acupuncture points
Ward et al. Measurement of localized tissue water–clinical application of bioimpedance spectroscopy in wound management
Fico et al. Hardware and software realization of EDSD for acupuncture research and practice
CN209661638U (zh) “未病”诊疗系统
Hu et al. Noninvasive ambulatory hemodynamic monitoring based on electrocardiogram and impedance cardiography
RU2181256C2 (ru) Способ низкочастотной импедансометрии в диагностике нарушений лимфатической системы конечностей
Hu et al. Altered impedance of ear acupuncture point MT2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 preliminary observation
KR200418821Y1 (ko) 의료 행위시 뼈 위치 측정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