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33143B - Method and System of Cloud Platform Service Component Management and Linking - Google Patents

Method and System of Cloud Platform Service Component Management and Linking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33143B
TWI533143B TW104122252A TW104122252A TWI533143B TW I533143 B TWI533143 B TW I533143B TW 104122252 A TW104122252 A TW 104122252A TW 104122252 A TW104122252 A TW 104122252A TW I533143 B TWI533143 B TW I53314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service component
log
module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2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02899A (zh
Inventor
An Jung Cheng
Chia Cheng Hsieh
Chi Jung Chiu
Original Assignee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Priority to TW1041222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3314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31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314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02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2899A/zh

Links

Landscapes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Description

雲端平台服務元件管理與連結之方法與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雲端平台服務元件管理與連結之方法,不同種類服務元件依循此發明方法,即可達成利用同一管控平台。
舊有服務元件過程,從使用者選擇之系統參數配置一雲端服務平台,但缺乏產出服務元件後之管理方式,及多種服務元件相互連結與整合方法,或收集各雲端平台之管理資訊,透過各雲端平台代理單元,讓使用者於整合單元執行雲端平台之控制指令,其所述之控制指令僅為雲端平台設備層之相關操作,而無包含服務面伺服器與服務元件內容瀏覽、新增、更新、刪除等操作,且也缺少各雲端平台相互連結關係。
本案發明人鑑於上述習用方式所衍生的各項缺點,乃亟思加以改良創新,並經多年苦心孤詣潛心研究後,終於成功研發完成本雲端平台服務元件管理與連結之方法與系統。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雲端平台服務 元件管理與連結之方法與系統,不同種類服務元件依循此發明方法,即可達成利用同一管控平台,管理不同種類服務元件,提供服務元件使用者建立客製化的雲端整合服務,其中,不同類型之服務元件,包括應用伺服器、資料庫服務、快取服務等,此服務元件可以是單一虛擬機或是多個運行程序構成的叢集服務元件。
本發明提供之端平台服務元件管理與連結之系統,包括有(1)公用單元,提供日誌管理、效能監控、告警與服務轉導功能、(2)供應單元,包含供應平台、一般化元件樣版製作與連結公用單元之流程方法,依服務元件使用者之需求自動提供服務、以及(3)管控單元,提供管控平台及其與公用單元連結之流程方法。
一種雲端平台服務元件管理與連結之系統,其主要包括:一公用單元,提供日誌統一管理、效能監控、效能圖定時繪製、告警、服務轉導與負載平衡;一供應單元,是以基本服務元件轉為符合管控平台操控規則之服務元件,其供應單元包含一供應平台,而服務元件提供者透過供應平台進行服務元件的建置與註冊,其供應平台將服務元件描述資訊儲存於樣版資料庫中,並提供供應單元依使用者需求產生服務元件,而供應單元並通過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符合表徵性狀態傳遞設計理念之網路服務)接口與公用單元連接,並於輸出元件過程至公用單元註冊服務元件描述資訊;一管控單元,是為提供管控平台讓服務元件使用者進行該服務元件之管理,並通過REST接口與公用單元連接;一基本服務元件,是為欲管理之服務,基本服務元件還需由供應單元依服務元件描述資訊進行設定並加入控制模組,直 接由管控單元管理;一服務元件,係由供應單元依服務元件描述資訊產生,提供REST接口與管控單元連接,讓服務元件使用者透過管控單元管理服務元件。
其中服務元件,包括服務連接方式、監控埠、監控方式、效能圖樣版種類、服務自動調配流程與規則;公用單元,包括日誌管理模組、效能監控模組、告警模組與轉導模組,且各模組設置於同一伺服器中,並可以結合複數個伺服器,每一模組伺服器負責一個或複數個服務元件,其對應關係是由服務供應流程所指派。
其日誌管理模組,是以系統內之日誌工具組建立一中央控管式之日誌儲存方案,其該日誌儲存方案,係為RSYSLOG(日誌蒐集服務器),其效能監控模組,是提供效能圖檢視與服務狀態異常監控,並提供REST接口,以使管控單元讀取與檢視,其轉導模組,是提供該管控單元連接並轉導服務請求至對應的服務,當服務為複數個伺服器所構成之叢集服務時,轉導模組另具有流量負載平衡導向,且依轉導演算法轉導服務請求,其轉導演算法係由服務元件使用者透過管控平台進行設定。
其中日誌之類型包括供應單元之運作日誌、管控單元之運作日誌、操作服務元件之運行日誌,並由供應單元將日誌管理模組連接資訊註冊於服務元件組態設定檔中,其運行日誌即輸出至日誌管理模組之伺服器中,日誌管理模組並提供REST接口,讓管控單元取得日誌資料、刪除日誌檔案與清空日誌內容。
上述效能圖檢視,是由系統工具定期監控與繪製服務狀況效能圖,其中,系統工具係為Cacti(效能監控與繪製 器),其效能圖之間隔係包括每分鐘、每小時、每天、每週、每月、及每年之週期,效能圖之種類包括服務所在機器之CPU狀況、記憶體狀況、網路流量、連接數之基本系統資訊或針對不同服務元件種類提供之監控資訊,其服務狀態異常監控,包括服務埠監控、磁碟容量監控、CPU使用率監控,而於異常時,由告警模組進行告警通知,其告警通知,是為Nagios(系統與網路監控工具)工具、Email(電子郵件)或簡訊等。
其中轉導服務請求,包括操作服務元件、及管控平台,並由供應單元依雲端平台之網路真實設定向轉導模組進行註冊,並以HAProxy(軟體式負載平衡器)工具建立轉導模組。
一種雲端平台服務元件管理與連結之方法,其流程如下:步驟1. 依服務元件使用者的選擇從樣板資料庫中選取樣本,取得服務元件描述資訊,啟動服務;步驟2. 向效能監控模組註冊;步驟3. 初始效能圖繪製,設定監控標的;步驟4. 於服務元件內,設定日誌管理模組伺服器主機之區域名對應;步驟5. 向轉導模組註冊;步驟6. 設定服務伺服器域名與IP對應列表、初始轉導演算法設置;步驟7. 通知服務元件使用者供應結果。
本發明所提供一種雲端平台服務元件管理與連結之方法與系統,與其他習用技術相互比較時,更具備下列優點:
1.本發明提供雲端服務元件提供者標準化的服務元件樣版製作流程,結合日誌、效能、告警、轉導公用模組自動化配置,涵蓋雲端服務必備功能,可加值服務元件,完善服務元件功能。
2.本發明提供雲端服務元件使用者統一的管控平台,此平台可連結多方的服務元件,以降低服務管理之複雜度,服務元件使用者可依需求彈性建構雲端整合服務。
3.本發明提供之元件管理與連結之方法可同時應用於不同類型之外部第三方服務,如應用伺服器、資料庫服務、快取服務等,提供異質性服務元件之整合管控機制。
4.本發明讓服務元件之間的連結更有規範,透過服務元件之權限模組,建立安全控管功能,進而提昇服務元件的安全性。
100‧‧‧公用單元
102‧‧‧日誌管理模組
104‧‧‧效能監控模組
106‧‧‧告警模組
108‧‧‧轉導模組
110‧‧‧供應單元
112‧‧‧供應平台
114‧‧‧樣板資料庫
120‧‧‧管控單元
122‧‧‧管控平台
130‧‧‧基本服務元件
140‧‧‧服務元件
142‧‧‧控制模組
144‧‧‧管理模組
146‧‧‧授權模組
150‧‧‧服務元件使用者
160‧‧‧服務元件提供者
S310~S370‧‧‧流程
請參閱有關本發明之詳細說明及其附圖,將可進一步瞭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及其目的功效;有關附圖為:圖1為本發明雲端平台服務元件管理與連結之方法與系統之系統架構圖;圖2為本發明雲端平台服務元件管理與連結之方法與系統之系統模組實施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雲端平台服務元件管理與連結之方法與系統之流程圖。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但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為本發明雲端平台服務元件管理與連結之方法與系統之系統架構圖及系統模組實施例示意圖,一公用單元100,包括日誌管理模組102、效能監控模組104、告警模組106與轉導模組108,該日誌管理模組102採用系統內建之日誌工具組建一中央控管式的日誌儲存方案,由供應單元110將日誌管理模組102連接資訊註冊於可操作服務元件140組態設定檔中,服務元件運行的日誌即可輸出至日誌管理模組102之伺服器,由日誌管理模組102提供REST接口,讓管控單元120取得日誌資料、刪除日誌檔案與清空日誌內容等,提供日誌統一管理;該效能監控模組104定期繪製服務狀況效能圖,提供效能圖檢視功能與REST接口使管控單元120檢視效能圖資料;該告警模組106透過系統與網路監控工具監控服務狀態,於異常時進行告警通知;該轉導模組108提供REST接口使管控單元120於服務供應階段向轉導模組108註冊服務伺服器域名與IP對應,轉導模組108之REST接口亦提供管控平台122設定轉導演算法,當使用服務時,轉導模組108依轉導演算法轉導服務請求至對應的服務;一供應單元110,以基本服務元件130轉為符合管控平台122操控規則之服務元件140,供應單元110包含供應平台112,服務元件提供者160透過供應平台112進行服務元件的建置與註冊,供應平台112將服務元件描述資訊儲存於樣 版資料庫114中,並提供供應單元110依使用者需求產生服務元件,而供應單元110並通過REST接口與公用單元100連接,於輸出元件過程至公用單元100註冊服務元件描述資訊;一管控單元120,是提供管控平台122讓服務元件使用者150進行服務元件140之管理,並通過REST接口與公用單元100連接;一基本服務元件130,是為欲管理之服務,基本服務元件130還需由供應單元110依服務元件描述資訊進行設定並加入控制模組,直接由管控單元120管理;一服務元件140,是由供應單元110依服務元件描述資訊產生,提供REST接口與管控單元120連接,讓服務元件使用者150透過管控單元120管理服務元件140。
其供應單元110將基本服務元件130轉為符合管控平台122操控規則之可操作服務元件140,可操作之服務元件140具備以下模組:控制模組142,負責元件啟動、停止、重新啟動、狀態回報功能;管理模組144,負責提供服務元件內容瀏覽、新增、更新、刪除功能;授權模組146,負責元件之間權限控管設定與服務元件使用者的權限設定。
可操作之服務元件140的建立,是由服務元件提供者依元件樣版製作流程建立服務元件代理模組:控制模組142、管理模組144與授權模組146,並將製作之樣版於供應平台進行註冊與服務元件描述資訊設定。元件樣版製作流程首先進行服務元件Server(伺服器)設定,建立管控接口,提供外部連接透過REST介面操控服務元件,接著,進行設定服務 元件日誌輸出位置,將日誌內容輸出至統一位置,此位置由日誌管理模組102所定義,於之後供應單元110會再進一步依真實網路情況,設定服務元件DNS(網域名稱),達成日誌管理的目的。效能監控為啟動服務元件之系統監控代理,由效能監控模組104透過此系統監控代理分析監控服務元件之效能。
舉例來說,對其它服務元件是否可建立連線、其它服務元件是否可連入此服務與操作者帳號密碼等。供應單元110於服務供應過程中,先取得服務之服務元件描述資訊(metadata),包括服務連接方式、監控埠、監控方式、效能圖樣版種類、服務自動調配流程與規則等,依照管控環境之網路分配真實情況,進行此服務元件140域名對應設定,並對公用單元100註冊服務元件描述資訊,由公用單元100提供日誌統一集中管理、效能監控、效能圖定時繪製、告警、服務轉導與負載平衡功能,於滿足服務自動調配規則時,供應單元110進行服務自動調配流程以明確的分配虛擬資源項目。服務元件使用者150由管控平台122管理服務元件140,結合公用單元100提供查詢日誌、查詢效能圖功能。
上述圖1系統架構圖之基本服務元件130與可操作之服務元件140為一組對應,一基本服務元件130轉為一可操作之服務元件140,架構圖之基本服務元件130數量僅為舉例說明,但不以此為限。
服務元件描述資訊(metadata),包括服務連接方式、監控埠、監控方式、效能圖樣版種類、服務自動調配流程與規則等。
公用單元100,包括日誌管理模組102、效能監控 模組104、告警模組106與轉導模組108;公用單元100之各模組係設置於一伺服器中,但並不限於同一伺服器,可設置於相同或不同之伺服器;各模組可由一個或複數個伺服器所組成,每一模組伺服器負責一個或複數個服務元件,此對應關係由服務供應流程指派。
日誌管理模組102採用系統日誌工具組建一中央控管式的日誌儲存方案,本實施例採用RSYSLOG,其它可達同樣目的之日誌工具皆可使用;管理之日誌類型包括供應單元110之運作日誌、管控單元120之運作日誌、可操作服務元件140之運行日誌等,由供應單元110將日誌管理模組102連接資訊註冊於可操作服務元件140組態設定檔中,其運行日誌即可輸出至日誌管理模組102之伺服器中;日誌管理模組102並提供REST接口,讓管控單元120取得日誌資料、刪除日誌檔案與清空日誌內容等。
效能監控模組104包括提供效能圖檢視功能與服務狀態異常監控功能,並提供REST接口使管控單元120讀取與檢視,效能圖檢視由系統工具定期監控與繪製服務狀況效能圖,其中,系統工具可採用Cacti或其他可達成相同效果之工具,間隔包括每分鐘、每小時、每天、每週、每月、每年等週期,效能圖種類包括服務所在機器之CPU(處理器)狀況、記憶體狀況、網路流量、連接數等基本系統資訊或針對不同服務元件種類提供之監控資訊,本實施例為資料庫服務,可提供交易狀況(Transaction)、讀取次數(DB Read)、索引次數(DB Index Read)等資料庫狀況,但不以此為限。服務狀態監控包括服務埠監控、磁碟容量監控、CPU使用率監控等,於異常時,由告警模組106進行告警通知,例如Email或簡訊 等,但不以此為限,本實施例監控與告警採用Nagios(系統與網路監控工具),其它可達同樣目的之工具皆可使用。
轉導模組108係提供管控單元120連接並轉導服務請求至對應的服務,當服務為多個伺服器所構成之叢集服務,此模組具有流量負載平衡導向功能,依轉導演算法轉導服務請求,其中,轉導演算法由服務元件使用者透過管控平台122進行設定。此項所述之服務,包括可操作服務元件140、管控平台122等,由供應單元110依雲端平台之網路真實設定向轉導模組108進行註冊,於本實施例中,採用HAProxy(軟體式負載平衡器)工具建立轉導模組,其它可達同樣目的之工具皆可使用。
供應單元110,包含供應平台112、樣版資料庫114、一般化元件樣版製作與連結公用單元100之流程方法,請參閱圖2所示,元件樣版製作流程首先由服務元件提供者160進行基本服務元件PostgreSQL(自由的對象-關係型資料庫伺服器)安裝、組態檔設定與啟動命令檔設定,組態檔內容包含服務啟動連接埠設定、日誌輸出方式設定等,於服務元件啟動時載入此設定檔進行服務元件初始化,並可依服務元件所在之真實機器硬體資源,如,CPU數量、記憶體大小等,動態建立組態檔,調整啟動參數,提供更好的服務元件執行效能;啟動命令檔提供PostgreSQL啟動、停止、重啟、重載、狀態查詢等操作功能;之後,建立PostgreSQL控制模組142、管理模組144與授權模組146之RESTful(符合表徵性狀態傳遞設計理念之網路服務)管控接口代理,外部連接可透過REST介面操控PostgreSQL;控制模組142即為啟動、停止、重啟、重載、狀態查詢等PostgreSQL操作功能,管理模組144依服 務類型提供不同管理功能,本實施例PostgreSQL為資料庫服務,提供資料表與資料表使用者之建立、刪除功能;授權模組146包含服務元件之資料權限使用者建立及系統防火牆可允許連入連出之連線對應IP、連接埠等設定。服務元件提供者160將建立好之樣版與服務元件描述資訊透過供應平台112儲存於樣版資料庫114,供應單元110由樣版資料庫114將基本服務元件130轉換為可操作服務元件140。
管控單元120,包含管控平台122以及其與公用單元100連結之流程方法,由圖2可知,服務元件使用者150透過管控平台122管理複數個服務元件140,經由轉導模組108操作服務元件140之控制模組142、管理模組144與授權模組146提供之功能,公用功能如日誌管理、效能圖查詢、監控標的設定由公用單元100之日誌管理模組102、效能監控模組104、告警模組106提供。服務元件之間及服務元件與服務元件使用者之間透過授權模組146控管鏈結權限。
所述之管控平台122設置於一個或複數個伺服器中,包含網頁伺服器所提供之網頁使用者操作介面(WebUI)操作介面,結合轉導模組108提供流量負載平衡導向功能;所述之服務元件140可為相同或不同類型之元件,可設置於相同或不同之伺服器;所述之供應單元110係設置於一伺服器中,可與管控平台122置於相同或不同之伺服器內。
可操作服務元件140,具備以下模組:控制模組142,負責操控元件造成元件生命週期變動之功能,舉例來說,包含元件之啟動、停止、重新啟動、狀態回報等,由服務元件提供者160建立並提供REST接口;管理模組144,負責提供服務元件內容操作相關之功能,舉例來說,包含瀏覽、新 增、更新與刪除,由服務元件提供者160建立,並可提供予管控平台122鏈結窗口,如REST接口或HTTP/HTTPS服務管理連結;授權模組146,負責元件之間權限控管設定與服務元件使用者的權限設定,舉例來說,包含對其它服務元件是否可建立連線、其它服務元件是否可連入此服務、限定操作者之帳號密碼與來源IP等。
請參閱圖3所示,為本發明雲端平台服務元件管理與連結之方法與系統之流程圖,其流程如下:步驟1. S310依服務元件使用者的選擇從樣板資料庫中選取樣本,取得服務元件描述資訊,啟動服務;步驟2. S320向效能監控模組註冊;步驟3. S330初始效能圖繪製,設定監控標的;步驟4. S340於服務元件內,設定日誌管理模組伺服器主機之區域名對應;步驟5. S350向轉導模組註冊;步驟6. S360設定服務伺服器域名與IP對應列表、初始轉導演算法設置;步驟7. S370通知服務元件使用者供應結果。
如上述可之,由服務元件使用者取得可操作服務元件之服務元件描述資訊、真實網路位址與域名後,先向效能監控模組註冊,並由效能監控模組進行初始效能圖繪製並設定監控標的與告警行為設定;接著,於服務元件內,設定對應的日誌管理模組伺服器主機域名,之後,向轉導模組註冊服務伺服器域名與IP對應列表並初始轉導演算法,當服務供應完成時,通知服務元件使用者供應結果,完成服務供應流程。
上列詳細說明乃針對本發明之一可行實施例進行具體說明,惟該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凡未脫離本發明技藝精神所為之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於本案之專利範圍中。
綜上所述,本案不僅於技術思想上確屬創新,並具備習用之傳統方法所不及之上述多項功效,已充分符合新穎性及進步性之法定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懇請貴局核准本件發明專利申請案,以勵發明,至感德便。
100‧‧‧公用單元
102‧‧‧日誌管理模組
104‧‧‧效能監控模組
106‧‧‧告警模組
108‧‧‧轉導模組
110‧‧‧供應單元
112‧‧‧供應平台
114‧‧‧樣板資料庫
120‧‧‧管控單元
122‧‧‧管控平台
130‧‧‧基本服務元件
140‧‧‧服務元件
142‧‧‧控制模組
144‧‧‧管理模組
146‧‧‧授權模組
150‧‧‧服務元件使用者
160‧‧‧服務元件提供者

Claims (13)

  1. 一種雲端平台服務元件管理與連結之系統,其主要包括:一公用單元,係包括:日誌管理模組,係以系統日誌工具建立一中央控管式之日誌儲存方案,且供應單元將日誌管理模組連接資訊註冊於服務元件組態設定檔中,其運行日誌即輸出至該日誌管理模組之伺服器,該日誌管理模組提供REST接口供管控單元管理日誌與清空日誌內容;效能監控模組,係以透過系統工具定期監控與繪製服務狀況效能圖,提供管控單元檢視;告警模組,係提供服務狀態異常監控,並透過系統網路監控工具監控服務,當異常狀態發生時告警通知;轉導模組,係具有流量負載平衡導向,並以提供管控平台設定轉導演算法,當使用服務時,轉導模組依轉導演算法轉導服務請求至對應的服務;一供應單元,係包含一供應平台,並由服務元件提供者透過該供應平台進行服務元件的建置與註冊,該供應平台將服務元件描述資訊儲存於樣版資料庫中,並提供該供應單元依使用者需求產生服務元件,而該供應單元並通過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符合表徵性狀態傳遞設計理念之網路服務)接口與該公用單元連接,於輸出元件過程至該公用單元註冊服務元件描述資訊, 以轉為符合管控平台操控規則之服務元件,連結公用單元,轉為管控平台可操控之服務元件;一管控單元,係提供管控平台讓服務元件使用者進行該服務元件之管理,並通過REST接口與該公用單元連接;一基本服務元件,係為欲管理之服務,該基本服務元件還需由該供應單元依服務元件描述資訊進行設定並加入控制模組,直接由該管控單元管理;一服務元件,係由該供應單元依服務元件描述資訊產生,提供REST接口與該管控單元連接,讓該服務元件使用者透過該管控單元管理該服務元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雲端平台服務元件管理與連結之系統,其中該服務元件描述資訊,係包括服務連接方式、監控埠、監控方式、效能圖樣版種類、服務自動調配流程與規則。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雲端平台服務元件管理與連結之系統,其中該公用單元,係包括日誌管理模組、效能監控模組、告警模組與轉導模組,且各該模組係設置於同一伺服器中,並得以結合複數個該伺服器,每一該模組伺服器係負責一個或複數個服務元件,其對應關係係由服務供應流程所指派。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雲端平台服務元件管理與連結之系統,其中該日誌管理模組,係以系統內日誌工具組建立一中央控管式之日誌儲存方案。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雲端平台服務元件管理與連結之系統,其中該效能監控模組,係提供效能圖檢視,並 提供REST接口,以使該管控單元讀取與檢視。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雲端平台服務元件管理與連結之系統,其中該轉導模組,係提供該管控單元連接並轉導服務請求至對應的服務,當該服務為複數個伺服器所構成之叢集服務時,該轉導模組係另具有流量負載平衡導向,且依轉導演算法轉導服務請求,其中該轉導演算法係由該服務元件使用者透過該管控平台進行設定。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雲端平台服務元件管理與連結之系統,其中該日誌儲存方案,係為RSYSLOG(日誌蒐集服務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雲端平台服務元件管理與連結之系統,其中該日誌,其類型係包括供應單元之運作日誌、管控單元之運作日誌、操作服務元件之運行日誌,並由該供應單元將該日誌管理模組連接資訊註冊於服務元件組態設定檔中,其運行日誌即輸出至該日誌管理模組之伺服器中,該日誌管理模組並提供REST接口,讓管控單元取得日誌資料、刪除日誌檔案與清空日誌內容。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雲端平台服務元件管理與連結之系統,其中該效能圖檢視,係由系統工具定期監控與繪製服務狀況效能圖,其中,該系統工具係為Cacti(效能監控與繪製器),其該效能圖之間隔係包括每分鐘、每小時、每天、每週、每月、及每年之週期,該效能圖之種類係包括服務所在機器之CPU狀況、記憶體狀況、網路流量、連接數之基本系統資訊或針對不同服務元件種類提供之監控資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雲端平台服務元件管理與連 結之系統,其中該服務狀態異常監控,係包括服務埠監控、磁碟容量監控、CPU使用率監控,而於異常時,由告警模組進行告警通知。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雲端平台服務元件管理與連結之系統,其中該轉導服務請求,係包括操作服務元件、及管控平台,並由該供應單元依雲端平台之網路真實設定向該轉導模組進行註冊,並以HAProxy(軟體式負載平衡器)工具建立轉導模組。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雲端平台服務元件管理與連結之系統,其中該告警通知,係為Nagios(系統與網路監控工具)工具、Email(電子郵件)或簡訊。
  13. 一種雲端平台服務元件管理與連結之方法,其流程如下:步驟1. 依服務元件使用者的選擇從樣板資料庫中選取樣本,取得服務元件描述資訊,啟動服務;步驟2. 向效能監控模組註冊;步驟3. 初始效能圖繪製,設定監控標的;步驟4. 於服務元件內,設定日誌管理模組伺服器主機之區域名對應;步驟5. 向轉導模組註冊;步驟6. 設定服務伺服器域名與IP對應列表、初始轉導演算法設置;步驟7. 通知服務元件使用者供應結果。
TW104122252A 2015-07-09 2015-07-09 Method and System of Cloud Platform Service Component Management and Linking TWI5331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22252A TWI533143B (zh) 2015-07-09 2015-07-09 Method and System of Cloud Platform Service Component Management and Linking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22252A TWI533143B (zh) 2015-07-09 2015-07-09 Method and System of Cloud Platform Service Component Management and Link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33143B true TWI533143B (zh) 2016-05-11
TW201702899A TW201702899A (zh) 2017-01-16

Family

ID=56509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2252A TWI533143B (zh) 2015-07-09 2015-07-09 Method and System of Cloud Platform Service Component Management and Linking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3314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19248B2 (en) 2016-11-01 2018-07-10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rvice matching of instant message softwar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19248B2 (en) 2016-11-01 2018-07-10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rvice matching of instant message software
TWI659635B (zh) * 2016-11-01 2019-05-11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即時通訊軟體之服務配對系統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2899A (zh) 2017-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33231B2 (en) Configu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calable global private networks
US1078514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components of a computer network based on component connections
US1052128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ement of deployed services and applications
US10346443B2 (en) Managing services instances
US10764252B2 (en) Communicating with machine to machine devices
US10791063B1 (en) Scalable edge computing using devices with limited resources
JP6461167B2 (ja)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サーバ、クラウドまたは他の環境においてマルチテナンシをサポート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Yuriyama et al. Sensor-cloud infrastructure-physical sensor management with virtualized sensors on cloud computing
JP7055200B2 (ja) ゲートウェイ管理コンソールにアクセスす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処理方法、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60070760A1 (en) Dynamically processing an event using an extensible data model
Dastjerdi et al. CloudPick: a framework for QoS‐aware and ontology‐based service deployment across clouds
US20110246826A1 (en) Collecting and aggregating log data with fault tolerance
US11729077B2 (en) Configu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calable global private networks
US11082310B2 (en) Indicator value aggregation in a multi-instance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20160142262A1 (en) Monitoring a computing network
JP2021502732A (ja) ゲートウェイ管理コンソールにアクセスす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処理方法、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Dalle Vacche Mastering Zabbix
US11336528B2 (en) Configu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calable global private networks
TWI533143B (zh) Method and System of Cloud Platform Service Component Management and Linking
US10999169B1 (en) Configu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calable global private networks
US10802931B1 (en) Management of shadowing for devices
Mendes et al. VITASENIOR-MT: A distributed and scalable cloud-based telehealth solution
Durao et al. Usto. re: A private cloud storage software system
Stackowiak et al. Azure iot hub
US10841119B1 (en) Device representation management using representation typ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