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8081B - 背光模組以及液晶顯示模組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組以及液晶顯示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8081B
TWI528081B TW099133565A TW99133565A TWI528081B TW I528081 B TWI528081 B TW I528081B TW 099133565 A TW099133565 A TW 099133565A TW 99133565 A TW99133565 A TW 99133565A TW I528081 B TWI528081 B TW I52808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printed circuit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fix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33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15958A (en
Inventor
王呈鈺
蔡政旻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0991335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2808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215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159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80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8081B/zh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背光模組以及液晶顯示模組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光源模組以及顯示裝置的結構,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背光模組以及應用此背光模組的液晶顯示模組。
隨著光電技術與半導體製造技術的日益成熟,平面顯示裝置蓬勃發展。其中,液晶顯示器基於其低電壓操作、無輻射線散射、重量輕以及體積小等優點,逐漸取代傳統的陰極射線管顯示器,而成為近年來顯示器產品之主流。
一般而言,液晶顯示模組包括背光模組、液晶顯示面板以及前框等構件,其中液晶顯示面板設置於背光模組上,而前框組裝於液晶顯示面板上,以固定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面板的相對位置。此外,背光模組通常包括導光板、作為光源的發光二極體光條(LED light bar)、燈罩(holder)等元件。發光二極體光條配置於導光板旁,以輸出光線至導光板內,而燈罩用以固定發光二極體光條,並夾持導光板。
然而,前述傳統的背光模組架構在製作上需負擔燈罩的成本,且燈罩的設置也不利於組裝效率的提升。
本發明提供一種背光模組,省略了燈罩,以節省製作成本,並有助於提升組裝效率。
本發明更提供一種應用前述背光模組的液晶顯示模組,在製作成本與組裝效率上皆有大幅改善。
為具體描述本發明之內容,在此提出一種背光模組,包括導光板、光源模組、固定框、承載盤以及第一膠帶。導光板具有頂面、相對於頂面的第一底面以及連接於頂面與第一底面之間的入光面。光源模組配置於導光板的入光面旁。光源模組包括印刷電路板以及發光元件。印刷電路板例如是硬式電路板,其具有承載面以及相對於承載面的第二底面。發光元件配置於印刷電路板的承載面上並適於提供一光線至入光面。導光板的一端藉由第一底面承靠於印刷電路板的承載面上。固定框環繞導光板,且固定框同時承靠導光板的頂面以及印刷電路板的承載面,使固定框與印刷電路板共同夾持導光板的該端。發光元件位於固定框與導光板的入光面之間。承載盤承靠於導光板的第一底面,且承載盤連接固定框。第一膠帶貼合於固定框的外側以及印刷電路板的第二底面,以結合固定框與印刷電路板。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組更包括反射片以及第二膠帶。反射片配置於導光板的第一底面,且反射片具有遠離導光板的第三底面。第二膠帶貼合於印刷電路板的承載面與反射片的第三底面。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所述承載盤包括沿著導光板的第一底面的外圍設置的一支撐肋(supporting rib)。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所述承載盤與固定框一體成型。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所述印刷電路板具有一第一定位結構,而固定框具有對應於第一定位結構的一第二定位結構。第一定位結構與第二定位結構相互配合,以限定印刷電路板與固定框的相對位置。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結構包括位於印刷電路板之側緣的凸起,而第二定位結構包括對應於凸起的缺口。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結構包括印刷電路板的穿孔,而第二定位結構包括對應於穿孔的定位銷。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所述固定框具有擋牆,其承靠於印刷電路板的一側緣。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液晶顯示模組,包括前述背光模組、液晶顯示面板、外框以及第三膠帶。液晶顯示面板配置於導光板的頂面上。固定框環繞並承載液晶顯示面板。外框環繞並固定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面板。第三膠帶貼合於外框的外側以及承載盤的底部。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所述外框包括頂板、底板以及側牆。頂板同時承靠液晶顯示面板的頂部的外圍與固定框的頂部。底板與頂板相對,且底板承靠於印刷電路板的第二底面。側牆連接於頂板與底板之間,並且覆蓋第一膠帶。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背光模組使用固定框以及光源模組的印刷電路板搭配第一膠帶來取代習知的燈罩,以夾持並固定導光板。由於省略了燈罩,因此可以節省背光模組與應用此背光模組的液晶顯示模組的製作成本,並有助於提升兩者的組裝效率。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下列實施例以應用於液晶顯示模組的架構來說明本發明之背光模組的特徵。實際上,本發明提出的背光模組可被應用於任何適用的場合,以提供所需的面光源。
圖1為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種液晶顯示模組的背視立體圖。圖2為圖1之液晶顯示模組的局部斷面圖。圖3為圖1之液晶顯示模組的爆炸圖。
請同時參考圖1至3,背光模組100包括導光板110、光源模組120、固定框130、承載盤140以及第一膠帶150。導光板110具有頂面110a、相對於頂面110a的第一底面110b以及連接於頂面110a與第一底面110b之間的入光面110c。光源模組120配置於導光板110的入光面110c旁。光源模組120包括印刷電路板122以及發光元件124。印刷電路板122例如是硬式電路板,其具有承載面122a以及相對於承載面122a的第二底面122b。發光元件124例如是多個發光二極體元件,其排列於印刷電路板122的承載面122a上,以提供光線至導光板110的入光面110c。
導光板110的一端112藉由第一底面110b承靠於印刷電路板122的承載面122a上。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導光板110的第一底面110b可能設置有反射片160。為了固定反射片160的位置,可以藉由第二膠帶190來連接印刷電路板122與反射片160。更詳細而言,反射片160具有遠離導光板110的第三底面160b,而第二膠帶190在對應於印刷電路板122的承載面122a與反射片160的第三底面160b的區域上備膠,使印刷電路板122與反射片160分別貼合於第二膠帶190的相對兩側。
固定框130環繞導光板110,且固定框130同時承靠導光板110的頂面110a以及印刷電路板122的承載面122a,使固定框130與印刷電路板122共同夾持導光板110的該端112。發光元件124位於固定框130與導光板110的入光面110c之間。此外,第一膠帶150貼合於固定框130的外側以及印刷電路板122的第二底面122b,以結合固定框130與印刷電路板122。
承載盤140承靠於導光板110的第一底面110b,且承載盤140連接固定框130。在本實施例中,承載盤140與固定框130例如是藉由射出成型製作的一體成型的結構。此外,為了承載導光板110,承載盤140在沿著導光板110的第一底面110b的外圍例如具有支撐肋142。
另一方面,為了便於組裝,印刷電路板122與固定框130之間可具有提供定位效果的定位結構。
圖4A與4B進一步繪示前述固定框130與印刷電路板122組裝前與組裝後的局部結構。如圖4A與4B所示的第一定位結構例如是位於印刷電路板122之側緣的凸起172a,而第二定位結構例如是對應於凸起172a的缺口172b。印刷電路板122與固定框130結合之後,凸起172a進入缺口172b,以限定印刷電路板122與固定框130的相對位置。此外,再如圖4A與4B所示,第一定位結構還可以是位於印刷電路板122的穿孔174a,而第二定位結構還可以是對應於穿孔174a的定位銷174b。印刷電路板122與固定框130結合之後,定位銷174b對應插入穿孔174a內,以限定印刷電路板122與固定框130的相對位置。
圖5A與5B繪示固定框130與印刷電路板122組裝前與組裝後的另一部份的局部結構。如圖5A與5B所示,固定框130之另一側緣具有擋牆176,以承靠印刷電路板122的側緣。以固定框130的擋牆176搭配前述圖4A與4B所示的多個定位結構,可以在組裝過程中有效固定印刷電路板122相對於固定框130的位置。
請再同時參考圖1至3,液晶顯示面板200配置於導光板110的頂面110a上,而固定框130環繞並承載液晶顯示面板200。液晶顯示面板200與導光板110之間可能設置有多個光學膜片300,如擴散片、稜鏡片、增光片等。外框400環繞並固定背光模組100與液晶顯示面板200,而第三膠帶500貼合於外框400的外側以及承載盤140的底部。更詳細而言,本實施例的外框400包括頂板410、底板420以及側牆430。頂板410同時承靠液晶顯示面板200的頂部的外圍與固定框130的頂部。底板420與頂板410相對,且底板420承靠於印刷電路板122的第二底面122b。側牆430連接於頂板410與底板420之間,且側牆430覆蓋第一膠帶150。第三膠帶500貼合於外框400的側牆430、底板420以及承載盤140的支撐肋142。
本實施例的液晶顯示模組10大致包括前述圖3至5所述的結構設計,其中省略了習知的燈罩,改以固定框以及光源模組的印刷電路板搭配第一膠帶來夾持並固定導光板。如此,可以簡化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模組的構件組成,節省兩者的製作成本,並有助於提升兩者的組裝效率。
下文進一步列舉實施例說明此液晶顯示模組10的組裝流程。圖6A-6G依序繪示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種液晶顯示模組的組裝流程,其中部分圖式更繪出了結構的局部斷面圖,以清楚表達圖式內容。此外,由於圖6A-6G的圖式比例不易清楚表達各元件的細部結構,因此圖6A-6G可能省略部份元件的標號。相關元件的說明可參見圖3至5所示的實施例內容。
首先,如圖6A所示,先將第二膠帶190貼合於光源模組120的印刷電路板122上,使成為如圖6B所示的結構。然後,如圖6C所示,將光源模組120倒置,由固定框130的背側與固定框130結合。在此步驟中,由於印刷電路板122與固定框130之間可能存在如圖4與5所繪示的定位結構,因此有助於印刷電路板122與固定框130在組裝過程中的定位。
接著,如圖6D所示,依序將反射片160以及導光板110由固定框130的正面置入固定框130中,其中反射片160會與第二膠帶190貼合。此外,由於固定框130的底部連接承載盤140的支撐肋142,因此可藉由支撐肋142來承載反射片160與導光板110。
之後,如圖6E所示,貼合第一膠帶150於固定框130的外側以及印刷電路板122的底部,以結合固定框130與印刷電路板122。此時,由支撐肋142、反射片160、第二膠帶190、印刷電路板122、第一膠帶150以及固定框130形成的結構可以包圍並穩固地夾持導光板110的該端112。如此,大致完成背光模組100的組裝。
然後,如圖6F所示,依序將光學膜片300以及液晶顯示面板200放置於導光板110上方,使固定框130承載液晶顯式面板200,並且配置外框400,以環繞並固定背光模組100與液晶顯示面板200。接著,如圖6G所示,貼合第三膠帶500於外框400的側牆430、底板420以及承載盤140的支撐肋142。如此,大致完成液晶顯示模組10的組裝。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液晶顯示模組
100...背光模組
110...導光板
110a...導光板的頂面
110b...導光板的第一底面
110c...導光板的入光面
112...導光板的一端
120...光源模組
122...印刷電路板
122a...印刷電路板的承載面
122b...印刷電路板的第二底面
124...發光元件
130...固定框
140...承載盤
142...支撐肋
150...第一膠帶
160...反射片
160b...反射片的第三底面
172a...凸起
172b...缺口
174a...穿孔
174b...定位銷
176...擋牆
190...第二膠帶
200...液晶顯示面板
300...光學膜片
400...外框
410...外框的頂板
420...外框的底板
430...外框的側牆
500...第三膠帶
圖1為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種液晶顯示模組的背視立體圖。
圖2為圖1之液晶顯示模組的局部斷面圖。
圖3為圖1之液晶顯示模組的爆炸圖。
圖4A與4B繪示圖1之固定框與印刷電路板組裝前與組裝後的局部結構。
圖5A與5B繪示圖1之固定框與印刷電路板組裝前與組裝後的另一部份的局部結構。
圖6A-6G依序繪示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種液晶顯示模組的組裝流程。
10...液晶顯示模組
100...背光模組
110...導光板
110a...導光板的頂面
110b...導光板的第一底面
110c...導光板的入光面
112...導光板的一端
120...光源模組
122...印刷電路板
122a...印刷電路板的承載面
122b...印刷電路板的第二底面
124...發光元件
130...固定框
142...支撐肋
150...第一膠帶
160...反射片
160b...反射片的第三底面
190...第二膠帶
200...液晶顯示面板
300...光學膜片
400...外框
410...外框的頂板
420...外框的底板
430...外框的側牆
500...第三膠帶

Claims (17)

  1. 一種背光模組,包括:一導光板,具有一頂面、相對於該頂面的一第一底面以及連接於該頂面與該第一底面之間的一入光面;一光源模組,配置於該導光板的該入光面旁,該光源模組包括一印刷電路板以及一發光元件,該印刷電路板具有一承載面以及相對於該承載面的一第二底面,該發光元件配置於該印刷電路板的該承載面上並適於提供一光線至該入光面,且該導光板的一端藉由該第一底面承靠於該印刷電路板的該承載面上;一固定框,環繞該導光板,該固定框同時承靠該導光板的該頂面以及該印刷電路板的該承載面,使該固定框與該印刷電路板共同夾持該導光板的該端,該發光元件位於該固定框與該導光板的該入光面之間;一承載盤,承靠於該導光板的該第一底面,該承載盤連接該固定框;以及一第一膠帶,貼合於該固定框的外側以及該印刷電路板的該第二底面,以結合該固定框與該印刷電路板。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背光模組,更包括:一反射片,配置於該導光板的該第一底面,該反射片具有遠離該導光板的一第三底面;以及一第二膠帶,貼合於該印刷電路板的該承載面與該反射片的該第三底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背光模組,其中該承載盤包括沿著該導光板的該第一底面的外圍設置的一支撐肋(supporting rib)。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背光模組,其中該承載盤與該固定框一體成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背光模組,其中該印刷電路板具有一第一定位結構,而該固定框具有對應於該第一定位結構的一第二定位結構,該第一定位結構與該第二定位結構相互配合,以限定該印刷電路板與該固定框的相對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一定位結構包括位於該印刷電路板之一側緣的一凸起,而該第二定位結構包括對應於該凸起的一缺口。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一定位結構包括該印刷電路板的一穿孔,而該第二定位結構包括對應於該穿孔的一定位銷。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背光模組,其中該固定框具有一擋牆,該擋牆承靠於該印刷電路板的一側緣。
  9. 一種液晶顯示模組,包括:一背光模組,包括:一導光板,具有一頂面、相對於該頂面的一第一底面以及連接於該頂面與該第一底面之間的一入光面;一光源模組,配置於該導光板的該入光面旁,該光源模組包括一印刷電路板以及一發光元件,該印刷電路板具有一承載面以及相對於該承載面的一第二底面,該發光元件配置於該印刷電路板的該承載面上並適於提供一光線至該入光面,且該導光板的一端藉由該第一底面承靠於該印刷電路板的該承載面上;一固定框,環繞該導光板,該固定框同時承靠該導光板的該頂面以及該印刷電路板的該承載面,使該固定框與該印刷電路板共同夾持該導光板的該端,該發光元件位於該固定框與該導光板的該入光面之間;一承載盤,承靠於該導光板的該第一底面,該承載盤連接該固定框;一第一膠帶,貼合於該固定框的外側以及該印刷電路板的該第二底面,以結合該固定框與該印刷電路板;一液晶顯示面板,配置於該導光板的該頂面上,該固定框環繞並承載該液晶顯示面板;一外框,環繞並固定該背光模組與該液晶顯示面板;以及一第三膠帶,貼合於該外框的外側以及該承載盤的底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液晶顯示模組,其中該背光模組更包括:一反射片,配置於該導光板的該第一底面,該反射片具有遠離該導光板的一第三底面;以及一第二膠帶,貼合於該印刷電路板的該承載面與該反射片的該第三底面。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液晶顯示模組,其中該承載盤包括沿著該導光板的該第一底面的外圍設置的一支撐肋。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液晶顯示模組,其中該承載盤與該固定框一體成型。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液晶顯示模組,其中該印刷電路板具有一第一定位結構,而該固定框具有對應於該第一定位結構的一第二定位結構,該第一定位結構與該第二定位結構相互配合,以限定該印刷電路板與該固定框的相對位置。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液晶顯示模組,其中該第一定位結構包括位於該印刷電路板之一側緣的一凸起,而該第二定位結構包括對應於該凸起的一缺口。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液晶顯示模組,其中該第一定位結構包括該印刷電路板的一穿孔,而該第二定位結構包括對應於該穿孔的一定位銷。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液晶顯示模組,其中該固定框具有一擋牆,該擋牆承靠於該印刷電路板的一側緣。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液晶顯示模組,其中該外框包括:一頂板,同時承靠該液晶顯示面板的頂部的外圍與該固定框的頂部;一底板,與該頂板相對,該底板承靠於該印刷電路板的該第二底面;以及一側牆,連接於該頂板與該底板之間,該側牆覆蓋該第一膠帶。
TW099133565A 2010-10-01 2010-10-01 背光模組以及液晶顯示模組 TWI5280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33565A TWI528081B (zh) 2010-10-01 2010-10-01 背光模組以及液晶顯示模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33565A TWI528081B (zh) 2010-10-01 2010-10-01 背光模組以及液晶顯示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5958A TW201215958A (en) 2012-04-16
TWI528081B true TWI528081B (zh) 2016-04-01

Family

ID=46787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33565A TWI528081B (zh) 2010-10-01 2010-10-01 背光模組以及液晶顯示模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28081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5958A (en) 2012-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2197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and one-piece back plate thereof
JP5888923B2 (ja) 表示装置
CN209946590U (zh) 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及拼接屏
WO2016161663A1 (zh)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TWI547740B (zh) 具遮光模組之背光模組以及使用此背光模組的顯示裝置
TWI464499B (zh) 背光模組及使用其之顯示裝置
JPH1068857A (ja) フィルタ装置
WO2018112999A1 (zh) 一种背光模组
TW201020633A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CD pane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US8419260B2 (en) Display device
WO2011102033A1 (ja) 面光源装置、および当該面光源装置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TW201812414A (zh) 顯示裝置
US923499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US8681288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therewith
TW201400940A (zh) 背光模組及使用其之顯示裝置
WO2016173014A1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1974608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과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30053061A (ko) 도광판 및 백 라이트 유닛과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TWI526736B (zh) 顯示模組及其製作方法
KR101737054B1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US9885819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KR101318437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용 백라이트 유닛
WO2012063917A1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TWI528081B (zh) 背光模組以及液晶顯示模組
TW201044070A (en) Dual-sid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dual-side side-edge type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