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6038B - 促進使用者與裝置身分碼之遠端存取以供遠端化介於計算裝置間之裝置活動的機構 - Google Patents

促進使用者與裝置身分碼之遠端存取以供遠端化介於計算裝置間之裝置活動的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6038B
TWI526038B TW101132010A TW101132010A TWI526038B TW I526038 B TWI526038 B TW I526038B TW 101132010 A TW101132010 A TW 101132010A TW 101132010 A TW101132010 A TW 101132010A TW I526038 B TWI526038 B TW I52603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uting device
user
phone
computer
identity cod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2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30580A (zh
Inventor
約翰 萊特
Original Assignee
英特爾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特爾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特爾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330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05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60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603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5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an additional device, e.g. smartcard, SIM or a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468Specific access rights for resources, e.g. using capability regis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00
    • G06F2209/5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54
    • G06F2209/549Remote execu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Description

促進使用者與裝置身分碼之遠端存取以供遠端化介於計算裝置間之裝置活動的機構
本發明主要有關於計算裝置,且詳言之,有關於採用促進使用者與裝置身分碼之遠端存取以供遠端化介於計算裝置間之裝置活動的機構。
隨著行動計算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等等)使用的崛起,能夠自由且較長時間地使用行動裝置而無需持續增加行動裝置的自身構件(如電池、天線、等等)之負擔或仰賴其對使用者來說變得越來越重要。某些傳統技術提供透過藍芽連結來連接多個裝置(比如連接蜂窩式無線電話與安裝在車內的免持裝置等等)。雖然這些傳統的技術促進免持裝置替蜂窩式無線電話中繼某些通訊(例如,使用者的聲音等等),無論如何,它們仍然將根本的蜂窩式活動負擔(例如,蜂窩式無線電活動、蜂窩式天線活動,比如必須穿透車子金屬及水袋(如人類)等等)留在蜂窩式無線電話上。
本發明之實施例提供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促進在計算裝置之裝置與使用者身分碼之遠端存取的機構。本發明之實施例的一種方法包括藉由第一計算裝置遠端存取第二計算裝置的身分碼。身分碼可促進第一計算裝置履行一 或更多項任務。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在第一計算裝置依據已存取的身分碼並根據第一計算裝置的能力履行該一或更多項任務。
此外,本發明之實施例的一種系統或設備可提供促進裝置與使用者身分碼之遠端存取的該機構並促進上述程序及在全文中敘述的其他方法及程序。例如,在一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實施例的一種設備可包括履行上述遠端存取身分碼之第一邏輯、履行上述一或更多項任務之履行的第二邏輯、及類似者,比如其他或相同組的邏輯來履行本文中所述的其他程序及/或方法。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計算裝置遠端存取第二計算裝置的身分碼以例如使用第二計算裝置來為了任何數量的原因而履行在第二計算裝置之一或更多個功能,這些原因比如為在第一計算裝置沒有該一或更多個功能,以減少第一計算裝置的使用來節省其電池壽命;藉由例如讓第二計算裝置使用其之較佳的天線來實現更多效率或較佳信號;藉由針對這兩個計算裝置僅需並具有一個計劃(例如,數據計劃、電話計劃)而省錢;及類似者。在一實施例中,藉由遠端身分碼,第二計算裝置可用來依據其之能力(例如,電話能力、數據能力等等)及遠端身分碼之限制履行任何數量的功能。注意到在兩或更多個計算裝置之身分碼的遠端借出及/或借用的此程序有時在全文中稱為「遠端化(remoting)」。
例如,第一計算裝置可為能存取數據但無電話能力之 平板電腦,而第二計算裝置可為具有電話存取但無數據能力的單純(dumb)蜂窩式無線電話。在一實施例中,平板電腦可從單純蜂窩式無線電話借用身分碼以履行數據活動(例如存取網際網路),此為該蜂窩式無線電話無法辦到的。在此情況中,一項優點在於網際網路數據不需經過單純蜂窩式無線電話並可防止在平板電腦存取網際網路的同時耗用蜂窩式無線電話的電池。
考慮另一個範例,一台車子包括全能力蜂巢式車子電話(「車子電話」),但具有個人蜂窩式無線電話(「使用者電話」),使用者可能不想花錢在車子電話及使用者電話上都擁有特定的計劃(例如,數據計劃、電話/語音計劃等等)。數據計劃可包括對網際網路、電子郵件、等等的存取,而電話/語音可包括對通話、發短信、等等的存取。可由基礎電話/數據服務供應商(如AT&T®、Verizon®、等等)或第三方計劃/應用(如Skype®、Tango®、等等)或類似者提供電話/語音計劃。在此情況中,例如且在一實施例中,當在車中及使用者電話在車子電話的預定範圍內(例如4尺)時,車子電話可向使用者電話借用其之必要及/或相關的身分碼以允許使用者使用車子電話來存取數據(如存取網際網路、檢查電子郵件、等等)及/或使用車子電話來通話(如,撥打/接收電話、發送/接收短信、等等);因此,在使用者於預定範圍內使用車子電話的期間,顯著減少電池負擔及使用者電話的使用。
第1圖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採用促進在計算裝置之使用者及裝置身分碼的遠端存取之遠端存取機制的計算裝置。在一實施例中,計算裝置100繪示成具有遠端存取機制108來促進在及介於多個計算裝置間的使用者及裝置身分碼之遠端存取。計算裝置100可包括行動計算裝置,比如蜂窩式無線電話,包括單純蜂窩式無線電話、智慧型手機(如iPhone®、BlackBerry®、等等)、手持計算裝置、個人數位助理(PDA)、等等、平板電腦(如iPad®、Samsung® Galaxy Tab®、等等)、膝上型電腦(如筆記型電腦、上網本、等等)、電子書閱讀器(如Kindle®、Nook®、等等)、等等。計算裝置100可進一步包括機上盒(如網際網路為基的有線電視機上盒等等)及較大型計算裝置,比如桌上型電腦、伺服器電腦、等等。
計算裝置100包括充當計算裝置100之任何硬體或實體資源與使用者間的介面之操作系統106。計算裝置100進一步包括一或更多個處理器102、記憶體裝置104、網路裝置、驅動機、或之類,還有輸入/輸出來源,比如觸碰螢幕、觸碰板、觸碰墊、虛擬或正常的鍵盤、虛擬或正常的滑鼠、等等。注意到像是「機器」、「裝置」、「計算裝置」、「電腦」、「計算系統」、及類似的用語在全文中可交換且同義地使用。
第2圖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在計算裝置採用之遠端存取機制。在一實施例中,遠端存取機制108包括 各種構件202至212來促進對在或介於多個計算裝置(如行動計算裝置,比如蜂窩式無線電話、智慧型手機、等等)間的使用者及裝置身分碼之遠端存取。在所示的實施例中,遠端存取機制108提供裝置檢測模組202來檢測可供身分碼分享之相應計算裝置。可接著使用遠端存取機制108之裝置鑑別模組204來鑑別或驗證檢測到的計算裝置。
一旦識別並驗證過檢測到的計算裝置,身分碼存取模組206可聯繫、ICMP回音檢查(ping)、或徵求檢測到計算裝置的裝置及/或使用者身分碼(如檢測到的計算裝置之識別、無線身分碼(如對數據計劃的存取、數據計劃細節、無線服務供應商、等等)、電話身分碼(例如,語音服務供應商、對語音計劃的存取、計劃細節、等等)、第三方身分碼(如Skype、Tango、等等)、使用者簡要(如所有者/使用者簡要、關聯的使用者簡要(如家庭成員、朋友、等等的簡要)、計劃的本質(如家庭計劃、個人計劃、等等))、等等)。在一實施例中,存取或分享身分碼導致檢測到的計算裝置本質上借用另一個計算裝置,比如使另一個計算裝置履行在檢測到的計算裝置可能不存在或可能存在但不使用(例如,為了節省在檢測到的計算裝置之電池;在另一個計算裝置存取更大的螢幕、等等)之一或更多個功能。這將參照第3圖更進一步加以說明。在一實施例中,使用身分碼鑑別模組208,可驗證並/或鑑別相關身分碼之一些(如使用者簡要等等)。可使用 通訊模組210來履行身分碼、訊息、數據、等等之任何通訊,同時可使用設置在這兩個裝置之使用者介面來進行這種或其他資訊的任何顯示。此外,可維持介於兩個計算裝置之間的通訊鏈結以使身分碼之遠端化保持現行且借來的身分碼不會無效。
可設想到可添加任何數量及類型的構件到遠端存取機制108及將其移除以促進遠端存取機制108之工作及可操作性。為了簡要、清楚、易於了解、並集中於遠端存取機制108,並未顯示或在此討論行動計算裝置之許多預設或已知的構件。
第3圖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促進在計算裝置之使用者及裝置身分碼的遠端存取之遠端存取機制。在所示的實施例中,為了簡要、清楚、單純、及易於了解而使用蜂窩式無線電話技術作為一個範例。可設想到本發明的實施例不限於所示的蜂窩式無線電話技術或在此使用身分碼或服務的方式,且實施例與任何各種技術相容且一起工作,包括單純蜂窩式無線電話、智慧型手機、PDA、手持計算裝置、平板電腦、電子書閱讀器、筆記型電腦、上網本、伺服器、個人電腦(PC)、機上盒、等等。
在一實施例中且舉例來說,使用者306(如駕駛人、乘客、等等)希望在汽車312(如車子)中藉由與安裝在車312中(如安裝在使用者的車子312之儀表板314)的第一計算裝置302(如車用蜂窩式無線電話)分享第二計算裝置304(如使用者蜂窩式無線電話)之身分碼來使用 第二計算裝置304。在所示的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計算裝置302及304皆採用遠端存取機制108。
例如,當使用者306帶著使用者蜂窩式無線電話304進入車子312並希望使用車用蜂窩式無線電話302的一或更多項特徵或功能時,比如使用車子電話302之一特定能力(如數據能力、電話能力、等等),因為那個特徵在使用者電話304不可得或即使在使用者電話304可得,使用者仍希望透過車子電話302使用其來節省在使用者電話304之電池或在車子電話302接收更佳收訊(如車子電話可存取外部車子天線)、或之類。例如,車子電話302可為全智慧型蜂窩式無線電話(如具有電話及數據能力)且雖然使用者電話304也可有相同或類似的能力,提供使用者電話304之身分碼(如包括其之數據計劃及相關資訊)至車子電話302,使得使用者306可例如在車子電話302上存取網際網路,因為例如車子電話302具有較大顯示螢幕或為了節省在使用者電話304的電池壽命等等。此外,在此情況中,將使用者電話身分碼遠端化到車子電話302可意味著不需擔心讓使用者電話304穿透大量的屏蔽,比如車子材料(如金屬、塑膠、玻璃、等等)、水袋(此術語係指人類,比如使用者306及可能車中的其他乘客)、在車子312中使用者306之中、之上、附近的其他東西,因為車子電話302可存取使用者電話304無法存取之外部車子天線316。
在一實施例中,當使用者電話304係在車子電話302 之特定預定範圍內(如使用者界定或使用者決定之範圍,比如5尺等等,或自動範圍,比如藍芽範圍)時,車子電話302立即檢測到使用者電話304。一旦檢測到車子電話302,車子電話302接著驗證使用者電話304,比如比較使用者電話304之基本資訊(如序號、分配名稱、使用者名稱、等等)與在檔案上並可由車子電話302存取之資訊。若使用者電話304未被驗證,由車子電話302拒絕其;然而,在使用者306或使用者電話304為新的情況中,給予使用者306向車子電話302註冊自己及使用者電話304的機會以供未來鑑別。可由使用者移除或關閉此鑑別程序。一旦兩支電話302及304在預定範圍內,車子電話302可自動從使用者電話304徵求身分碼。一旦在車子電話302得到及/或接收到身分碼,可安全地鑑別身分碼。
如前述,一旦使用者電話身分碼變成車子電話302可得,可使用車子電話302來依據其之能力及限制和使用者電話身分碼來履行若干活動。例如,可使用透過使用者電話身分碼所提供的基本電話計劃或第三方應用(如Skype等等)並由車子電話能力支援地使用車子電話302來通話。可維持介於這兩個計算裝置間的通訊鏈結以使身分碼之遠端化保持現行且借來的身分碼不會無效。
可設想到本發明之實施例不限於蜂窩式無線電話或車子,其在此僅提及作為範例且可與任何數量及類型的計算裝置(非蜂窩式無線電話302及304)及/或位置(非車子312)(比如建築、體育館場等等)相容。例如,使用者 306可為在一棟建築的地下室中的個人(相對於在車子312中)並希望透過置於該建築中之桌上型/伺服器/膝上型電腦(相對於車子電話302)來使用他的平板電腦(相對於使用者電話304)以透過安裝在建築外部的天線(相對於安裝在車子312外部的天線316)達到較佳收訊。
第4圖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使用遠端存取機制來促進在計算裝置之使用者及裝置身分碼的遠端存取之方法。可藉由處理邏輯來履行方法400,該處理邏輯可包含硬體(如電路、專用邏輯、可編程邏輯、等等)、軟體(比如運行於處理裝置上的指令)、或上述之組合。在一實施例中,可藉由第1圖之遠端存取機制來履行方法400。
方法400在區塊405以第一計算裝置(如車安裝的蜂窩式無線電話)檢測第二計算裝置(如使用者蜂窩式無線電話)作為開始。在一實施例中,當這兩個計算裝置係在彼此之預定範圍(如任何使用者界定的範圍、自動範圍,比如藍芽信號範圍)內時,可自動檢測第二計算裝置。在區塊410,第一計算裝置鑑別檢測到的第二計算裝置。在區塊415,第一計算裝置存取第二計算裝置的身分碼。在一實施例中,可將第二計算裝置身分碼傳送到第一計算裝置,在該處加以接收並存取。在區塊420,在一實施例中,藉由第一計算裝置鑑別第二計算裝置身分碼。在區塊425,在一實施例中,藉由將其之身分碼借出或遠端化到第一計算裝置,第一計算裝置可用來替第二計算裝置並使 用第二計算裝置的身分碼來履行一或更多個功能。可維持介於這兩個計算裝置間的通訊鏈結以使身分碼之遠端化保持現行且借來的身分碼不會無效。
第5圖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採用並促進遠端存取機制之計算系統500。示範計算系統500可與第1圖的計算系統100相同或類似,並可包括個人電腦、蜂窩式無線電話、平板電腦、機上盒、遊戲機、可攜式遊戲裝置、等等。計算系統500包括用於傳遞資訊之匯流排或其他通訊機構501,及與匯流排501耦合以處理資訊之處理機構,比如微處理器502。計算系統500可擴充有圖形處理器503,其係用於透過平行管線來呈現圖形並可併入一或更多個中央處理器502之中或提供為一或更多個分別的處理器。
計算系統500進一步包括主記憶體504,比如隨機存取記憶體(RAM)或其他動態資料儲存裝置,耦合到匯流排501以儲存資訊及被處理器502執行之指令。主記憶體亦可用來儲存在處理器執行指令期間的臨時變數或其他中間資訊。計算系統500也可包括非依電性記憶體506,比如唯讀記憶體或其他靜態資料儲存裝置,耦合到匯流排501以儲存靜態資訊及處理器用之指令。
比如磁碟、光碟、或固態陣列及其相應驅動機之大量記憶體507也可耦合到計算系統500之匯流排501以儲存資訊及指令。計算系統500也可經由匯流排耦合到顯示裝置或監視器521,比如液晶顯示器(LCD)或有機發光二 極體(OLED)陣列,以顯示資訊給使用者。例如,除了上述各種視圖及使用者互動外,可在顯示裝置521上呈現安裝狀態、操作狀態、及其他資訊的圖形和文字表示給使用者。
通常,使用者輸入裝置522,比如具有字母數字、功能、及其他鍵之鍵盤可耦合到匯流排501以傳遞資訊及命令選擇到處理器502。額外的使用者輸入裝置522可包括游標控制輸入裝置,比如滑鼠、軌跡球、觸控板、或游標方向鍵,其可耦合到匯流排501以傳遞方向資訊及命令選擇到處理器502並控制顯示器521上之游標移動。
相機及麥克風陣列523係耦合到匯流排501以觀察手勢、記錄音頻及視頻、並接收如上所述之視覺及音頻命令。
通訊介面525也耦合到匯流排501。通訊介面可包括數據機、網路介面卡、或其他已知的介面裝置,比如用於耦合到乙太網路、符記環、或其他類型的物理有線或無線附接者,以提供通訊鏈結來例如支援區域或廣域網路(LAN或WAN)。依照此方式,計算系統500亦可經由傳統網路基礎設施(包括例如內部網路或網際網路)耦合到若干周邊裝置、其他用戶端、或控制介面或台、或伺服器。
可理解到,針對某些實作,比上述範例更少或更多裝配的系統可能為較佳。因此,計算系統500之組態可隨各種因素而在不同實作中變化,比如價格約束、性能需求、 技術改善、或其他情形。
實施例可實作為下列之任一者或組合:使用母板互連之一或更多個微晶片或積體電路、硬線邏輯、由記憶體裝置儲存並由微處理器執行之軟體、韌體、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及/或現場可編程閘陣列(FPGA)。「邏輯」一詞可包括,舉例來說,軟體或硬體及/或軟體及硬體之組合,比如韌體。
可提供實施例作為例如電腦程式產品,其可包括一或更多個機器可讀取媒體,比如非暫態機器可讀取媒體,其上儲存有機器可執行指令,當由一或更多個機器(比如電腦,比如計算系統500、電腦之網絡、或其他電子裝置)執行指令時,可導致該一或更多個機器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進行操作。機器可讀取媒體可包括,但不限於,軟碟、光碟、光碟唯讀記憶體(CD-ROM)、及光磁碟、唯讀記憶體(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可抹除可編程唯讀記憶體(EPROM)、電性可抹除可編程唯讀記憶體(EEPROM)、磁或光卡、快閃記憶體、或適合儲存機器可執行指令之其他類型的媒體/機器可讀取媒體。
此外,可下載實施例作為電腦程式產品,其中可經由通訊鏈結(如數據機及/或網路連結)藉由一或更多個資料信號從遠端電腦(如伺服器)傳輸該程式到請求電腦(如用戶端),該些資料信號係體現在載波或其他傳播媒體中或由載波及/或其他傳播媒體加以調變。據此,如本文中所用,機器可讀取媒體可,但不需,包含這一類的載 波。
對於「一實施例」、「實施例」、「示範實施例」、「各種實施例」、等等的參照指示如此說明之本發明的該(些)實施例可包括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但未必每一個實施例都必然包括該些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此外,一些實施例可具有針對其他實施例所敘述之特徵的一些、全部、或全無。
在下列說明及申請專利範圍中,可使用「耦合的」一詞連同其衍生詞。「耦合的」可用來指示兩或更多個元件彼此共同操作或互動,但它們之間可或可無中介的物理或電性構件。
如申請專利範圍中所用,除非另有所指,使用順序形容詞「第一」、「第二」、「第三」、等等來敘述一個共同的元件僅指示參照類似元件的不同實例,且不打算暗示如此敘述的元件必須在給定的序列中,無論係時間上、空間上、排行上、或任何其他方式。
圖示及上述說明提供實施例之範例。熟悉此技藝人士將可理解到所述的元件之一或更多者可輕易結合成單一功能元件。或者,某些元件可分裂成多個功能元件。來自一個實施例的元件可添加到另一個實施例。例如,可改變本文中所述之程序的順序且不限於本文中所述的方式。此外,不需以所示順序實行任何流程圖的動作;也未必得履行全部的動作。並且,與其他動作不相依之那些動作可與這些其他動作平行地加以履行。實施例的範圍不以任何方 式受限於這些特定範例。可有各種變化例,無論在說明書中明確提出與否,比如結構、尺寸、及材料使用上的差異。實施例的範圍至少與下列申請專利範圍所提出者一般地廣。
可使用在一或更多電子裝置(如終端站、網路元件)上儲存並執行的碼及數據來實行在圖中所示之技術。這種電子裝置使用電腦可讀取媒體來儲存並傳遞(內部地及/或透過網路與其他電子裝置)碼及數據,電腦可讀取媒體比如為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如磁碟、光碟、隨機存取記憶體、唯讀記憶體、快閃記憶體裝置、相變記憶體)及暫態電腦可讀取傳輸媒體(如電性、光學、聲學、或其他形式的經傳播信號,比如載波、紅外線信號、數位信號)。另外,這種電子裝置通常包括耦合到一或更多個其他構件的一組一或更多個處理器,該一或更多個構件比如為一或更多個儲存裝置(非暫態機器可讀取儲存媒體)、使用者輸入/輸出裝置(如鍵盤、觸碰螢幕、及/或顯示器)、及網路連結。該組處理器與其他構件的耦合通常係透過一或更多個匯流排及橋接器(也稱為匯流排控制器)。因此,一給定電子裝置之儲存裝置通常儲存用於在電子裝置之該組一或更多個處理器上執行的碼及/或數據。當然,可使用軟體、韌體、及/或硬體之不同組合來實行本發明之實施例的一或更多部分。
在前述說明中,已參照本發明之特定示範實施例說明本發明。然而,顯然可對其做出各種修改及改變而不背離 在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所提出的本發明之較廣精神及範圍。因此例示性而非限制性地看待說明書及圖。
100‧‧‧計算裝置
102‧‧‧處理器
104‧‧‧記憶體裝置
106‧‧‧操作系統
108‧‧‧遠端存取機制
202‧‧‧裝置檢測模組
204‧‧‧裝置鑑別模組
206‧‧‧身分碼存取模組
208‧‧‧身分碼鑑別模組
210‧‧‧通訊模組
302‧‧‧第一計算裝置
304‧‧‧第二計算裝置
306‧‧‧使用者
312‧‧‧車子
314‧‧‧儀表板
316‧‧‧天線
500‧‧‧計算系統
501‧‧‧匯流排
502‧‧‧微處理器
503‧‧‧圖形處理器
504‧‧‧主記憶體
506‧‧‧非依電性記憶體
507‧‧‧大量記憶體
521‧‧‧顯示裝置或監視器
522‧‧‧使用者輸入裝置
523‧‧‧相機及麥克風陣列
525‧‧‧通訊介面
在附圖的圖示中舉例而非限制性地繪示本發明之實施例,其中類似參考符號指示類似元件,且其中:第1圖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採用促進在計算裝置之使用者及裝置身分碼的遠端存取之遠端存取機制的計算裝置;第2圖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在計算裝置採用之遠端存取機制;第3圖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促進在計算裝置之使用者及裝置身分碼的遠端存取之遠端存取機制;第4圖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使用遠端存取機制來促進使用者及裝置身分碼的遠端存取之方法;及第5圖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計算系統。
100‧‧‧計算系統
102‧‧‧處理器
104‧‧‧記憶體
106‧‧‧作業系統
108‧‧‧遠端存取機制

Claims (15)

  1. 一種促進使用者與裝置身分碼之遠端存取以供遠端化介於計算裝置間之裝置活動的電腦實行之方法,包含:藉由第一計算裝置遠端存取第二計算裝置之身分碼,其中該些身分碼促進該第一計算裝置履行一或更多個任務;及在該第一計算裝置依據該些已存取的身分碼並根據該第一計算裝置之能力履行該一或更多個任務,其中該些身分碼包括履行與包括電話計劃或數據計劃之任務計劃、使用者簡要、服務供應商簡要、及安全細節的一或更多者有關之該一或更多個任務或資訊的許可。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腦實行之方法,進一步包含當該些第一及第二計算裝置在彼此的預定範圍內時自動觸發該些身分碼之該遠端存取。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腦實行之方法,進一步包含在該第一計算裝置接收該第二計算裝置之該些身分碼。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腦實行之方法,其中該些第一及第二計算裝置包含行動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手持電腦、電子書閱讀器、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上網本、桌上型電腦、及機上盒的一或更多者。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腦實行之方法,其中在汽車採用該第一計算裝置,該第一計算裝置包括車子電話,且其中該第二計算裝置包括蜂窩式無線電話。
  6. 一種促進使用者與裝置身分碼之遠端存取以供遠端化介於計算裝置間之裝置活動的系統,包含:第一計算裝置,具有儲存促進身分碼之遠端存取的指令之記憶體,及執行該些指令之處理裝置,其中該些指令令該處理裝置:遠端存取第二計算裝置之身分碼,其中該些身分碼促進該第一計算裝置履行一或更多個任務;及依據該些已存取的身分碼並根據該第一計算裝置之能力履行該一或更多個任務,其中該些身分碼包括履行與包括電話計劃或數據計劃之任務計劃、使用者簡要、服務供應商簡要、及安全細節的一或更多者有關之該一或更多個任務或資訊的許可。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系統,其中該處理裝置進一步在該些第一及第二計算裝置在彼此的預定範圍內時自動觸發該些身分碼之該遠端存取。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系統,其中該處理裝置進一步在該第一計算裝置接收該第二計算裝置之該些身分碼。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系統,其中該些第一及第二計算裝置包含行動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手持電腦、電子書閱讀器、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上網本、桌上型電腦、及機上盒的一或更多者。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系統,其中在汽車採用該第一計算裝置,該第一計算裝置包括車子電話,且 其中該第二計算裝置包括蜂窩式無線電話。
  11. 一種包括指令之非暫態機器可讀取媒體,當由第一計算裝置執行該些指令時,令該第一計算裝置:遠端存取第二計算裝置之身分碼,其中該些身分碼促進該第一計算裝置履行一或更多個任務;依據該些已存取的身分碼並根據該第一計算裝置之能力履行該一或更多個任務;及使用該些身分碼所提供之許可來履行與包括電話計劃或數據計劃之任務計劃、使用者簡要、服務供應商簡要、及安全細節的一或更多者有關之該一或更多個任務或資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非暫態機器可讀取媒體,進一步包含一或更多個指令,當由該第一計算裝置加以執行時,進一步導致當該些第一及第二計算裝置在彼此的預定範圍內時該第一計算裝置自動觸發該些身分碼之該遠端存取。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非暫態機器可讀取媒體,進一步包含一或更多個指令,當由該第一計算裝置加以執行時,進一步導致該第一計算裝置在該第一計算裝置接收該第二計算裝置之該些身分碼。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非暫態機器可讀取媒體,其中該些第一及第二計算裝置包含行動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手持電腦、電子書閱讀器、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上網本、桌上型電腦、及機上盒的一或 更多者。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非暫態機器可讀取媒體,其中在汽車採用該第一計算裝置,該第一計算裝置包括車子電話,且其中該第二計算裝置包括蜂窩式無線電話。
TW101132010A 2011-09-30 2012-09-03 促進使用者與裝置身分碼之遠端存取以供遠端化介於計算裝置間之裝置活動的機構 TWI5260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2011/054387 WO2013048472A1 (en) 2011-09-30 2011-09-30 Mechanism for facilitating remote access of user and device credentials for remoting device activities between computing devic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0580A TW201330580A (zh) 2013-07-16
TWI526038B true TWI526038B (zh) 2016-03-11

Family

ID=47996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2010A TWI526038B (zh) 2011-09-30 2012-09-03 促進使用者與裝置身分碼之遠端存取以供遠端化介於計算裝置間之裝置活動的機構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571477B2 (zh)
CN (1) CN103946832B (zh)
TW (1) TWI526038B (zh)
WO (1) WO20130484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00169B2 (en) * 2012-02-27 2017-03-21 Yahoo! Inc. Customizable gestures for mobile devices
US20130304280A1 (en) * 2012-05-14 2013-11-14 Michael Tai-Hao Wen Vehicle control and display system
EP2873159A4 (en) * 2012-07-13 2016-04-06 Nokia Technologies Oy PROCESSING PACKET DATA UNITS
US9536364B2 (en) * 2013-02-25 2017-01-0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integration of BLE nodes to enable passive entry and passive start features
US9858052B2 (en) * 2013-03-21 2018-01-02 Razer (Asia-Pacific) Pte. Ltd. Decentralized operating system
US11595397B2 (en) * 2017-12-15 2023-02-28 Google Llc Extending application access across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291807T1 (de) * 2001-05-08 2005-04-1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Sicherer zugang zu einem entfernten teilnehmermodul
US7773972B2 (en) * 2002-05-15 2010-08-10 Socket Mobile, Inc. Functionality and policies based on wireless device dynamic associations
US20060183462A1 (en) * 2005-02-11 2006-08-17 Nokia Corporation Managing an access account using personal area networks and credentials on a mobile device
US7657255B2 (en) 2005-06-23 2010-02-02 Microsoft Corporation Provisioning of wireless connectivity for devices using NFC
US20060293028A1 (en) 2005-06-27 2006-12-28 Gadamsetty Uma M Techniques to manage network authentication
US7822857B2 (en) * 2005-09-07 2010-10-2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haring remote access
CN101043528A (zh) * 2006-03-23 2007-09-26 瀚讯网通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讯实时信息显示方法
US9305288B2 (en) 2008-12-30 2016-04-0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sioning electronic mail in a vehicle
US8656473B2 (en) 2009-05-14 2014-02-18 Microsoft Corporation Linking web identity and access to devices
US11042816B2 (en) * 2009-10-30 2021-06-22 Getaround, Inc. Vehicle access control services and platfor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48472A1 (en) 2013-04-04
TW201330580A (zh) 2013-07-16
US20130288648A1 (en) 2013-10-31
CN103946832A (zh) 2014-07-23
US9571477B2 (en) 2017-02-14
US20170111355A1 (en) 2017-04-20
US10205722B2 (en) 2019-02-12
CN103946832B (zh) 2017-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05722B2 (en) Mechanism for facilitating remote access of user and device credentials for remoting device activities between computing devices
US8959608B2 (en) Single sign-on for a native application and a web application on a mobile device
US10608877B2 (en) Mechanism for facilitating dynamic and trusted cloud-based extension upgrades for computing systems
US20170132399A1 (en) Method for user authentic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implementing the same
US20180084588A1 (en) Managing Automatic Connections to a Wireless Dock
US20160226972A1 (en) Mechanism for facilitating dynamic storage management for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EP3533247B1 (en) Wireless network type detec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999024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ation using device pairings with docking stations
US11956239B2 (en) Identity misconfiguration detection for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US9398450B2 (en) Mobile survey tools with added security
US1035384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peripheral proximity by multiple masters
US8433324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position tracking method of the device
US907134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information from one device to another device
US897048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device management on extensible and configurable detec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 interactions
US20130339502A1 (en) Techniques to manage transitions between private and public networks
US11836250B2 (en) Identification and mitigation of permissions elevating attack vector
KR20130049017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20220366338A1 (en) Contextual presentation of multiple steps in performing a ta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