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2972B - 安全防護系統及電腦程式產品 - Google Patents

安全防護系統及電腦程式產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2972B
TWI522972B TW103135316A TW103135316A TWI522972B TW I522972 B TWI522972 B TW I522972B TW 103135316 A TW103135316 A TW 103135316A TW 103135316 A TW103135316 A TW 103135316A TW I522972 B TWI522972 B TW I52297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curity protection
type
sensing device
wireless sensing
protec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5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4603A (en
Inventor
余坤龍
Original Assignee
英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353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22972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29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297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14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4603A/zh

Link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安全防護系統及電腦程式產品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安全防護系統及電腦程式產品;更具體而言,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能自動判斷一監控區域應處於設防狀態或撤防狀態並據以採取不同監控措施之安全防護系統及電腦程式產品。
隨著社會的變遷及科技的快速發展,有越來越多的區域(例如:住家、辦公室、工廠等等)需要設置安全防護系統,以對該區域進行安全監控。
習知的安全防護系統主要包含一控制裝置及至少一磁簧斷開感知器。管理者事先在欲監控的區域中選取欲監控的對象(例如:住家的窗戶、門等等),並於欲監控的對象旁設置磁簧斷開感知器。另一方面,控制裝置則安裝於此區域的大門旁邊,並以有線地方式連接至磁簧斷開感知器。當管理者欲離開此區域時,必須先將門窗關好以確保磁簧斷開感知器能正確地運作,再於大門旁邊的控制裝置輸入密碼。
此時,控制裝置上的螢幕會顯示是否有哪些磁簧斷開感知器未正常地設置(例如:安裝有磁簧斷開感知器之窗戶未關上),並顯示此安全防護系統是否可進入設防、佈防的狀態。倘若此區域內的某一磁簧斷開感知器未正常地設置,管理者透過螢幕上的訊息,再去調整該磁簧斷開感 知器(例如:關上窗戶)。倘若此安全防護系統已可進入設防、佈防的狀態,則管理者在輸入密碼之後,安全防護系統之警報器便發出微小的聲音,讓管理者離開此區域。當管理者返回該區域並以鑰匙打開大門後,警報器會再次發出微小的聲音,主人必須在一時間區間(例如:30秒)內解除安全監控。倘若管理者未在該時間區間內解除安全監控,安全防護系統之警報器便會發出較大的警鈴聲響。
由上述說明可知,習知的安全防護系統需要透過管理者之操作才能設防及撤防。然而,在進出一區域時,管理者並非總是處於能操作安全防護系統的狀態(例如:管理者手持重物)。此外,某些管理這亦可能忘記操作安全防護系統。在這些情形下,習知的安全防護系統便顯得有所不足。有鑑於此,本領域仍亟需一種能夠方便地設防及撤防的安全防護系統。
為解決先前技術之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安全防護系統及電腦程式產品。
本發明所提供之安全防護系統包含一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一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及一主控裝置。該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傳送複數個第一指標訊號。該主控裝置接收該等第一指標訊號。該主控裝置判斷該等第一指標訊號之一第一平均訊號強度小於一第一門檻值。該主控裝置於判斷該第一平均訊號強度小於該第一門檻值後,記錄該安全防護系統處於一設防狀態。該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傳送一第一感知結果至該主控裝置,且該主控裝置依據該設防狀態所對應之一第一處理模式分析該第一感 知結果。該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更傳送複數個第二指標訊號,且該主控裝置更接收該等第二指標訊號。該主控裝置更判斷該等第二指標訊號之一第二平均訊號強度大於一第二門檻值。該主控裝置更於判斷該第二平均訊號強度大於該第二門檻值後,記錄該安全防護系統處於一撤防狀態。該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更傳送一第二感知結果至該主控裝置,且該主控裝置更依據該撤防狀態所對應之一第二處理模式分析該第二感知結果。
本發明所提供之安全防護系統包含一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一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及一智慧型手機。該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傳送複數個第一指標訊號。該智慧型手機接收該等第一指標訊號。該智慧型手機判斷該等第一指標訊號之一第一平均訊號強度小於一第一門檻值。該智慧型手機於判斷該第一平均訊號強度小於該第一門檻值後,記錄該安全防護系統處於一設防狀態。該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傳送一第一感知結果至該智慧型手機,且該智慧型手機依據該設防狀態所對應之一第一處理模式分析該第一感知結果。該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更傳送複數個第二指標訊號,且該智慧型手機更接收該等第二指標訊號。該智慧型手機更判斷該等第二指標訊號之一第二平均訊號強度大於一第二門檻值。該智慧型手機更於判斷該第二平均訊號強度大於該第二門檻值後,記錄該安全防護系統處於一撤防狀態。該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更傳送一第二感知結果至該智慧型手機,且該智慧型手機更依據該撤防狀態所對應之一第二處理模式分析該第二感知結果。
本發明所提供之電腦程式產品包含複數個程式指令。經由一智慧型手機載入該電腦程式產品後,該智慧型手機執行該電腦程式產品所 包含之該等程式指令,以使該智慧型手機執行一安全防護方法。該智慧型手機包含一無線收發器及一處理器。該等程式指令包含程式指令A至程式指令J。程式指令A使該無線收發器自一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接收複數個第一指標訊號。程式指令B使該處理器判斷該等第一指標訊號之一第一平均訊號強度小於一第一門檻值。程式指令C使該處理器於判斷該第一平均訊號強度小於該第一門檻值後,記錄該安全防護系統處於一設防狀態。程式指令D使該無線收發器自一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接收一第一感知結果。程式指令E使該處理器依據該設防狀態所對應之一第一處理模式分析該第一感知結果。程式指令F使該無線收發器自該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接收複數個第二指標訊號。程式指令G使該處理器判斷該等第二指標訊號之一第二平均訊號強度大於一第二門檻值。程式指令H使該處理器於判斷該第二平均訊號強度大於該第二門檻值後,記錄該安全防護系統處於一撤防狀態。程式指令I使該無線收發器自該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接收一第二感知結果。程式指令J使該處理器依據該撤防狀態所對應之一第二處理模式分析該
簡言之,本發明之主控裝置可因應各種不同的情況(例如:當主控裝置判斷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傳來的複數個指標訊號的平均訊號強度小於一第一門檻值的時候。此情況代表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與主控裝置間之距離大於一第一預設距離)而記錄安全防護系統處於一設防狀態,並依據此設防狀態所對應之一第一處理模式分析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所傳來的第一感知結果。此外,主控裝置可因應各種不同的情況(例如:當主控裝置判斷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傳來的複數個指標訊號的平均訊號強度大於一第二門檻值的時候。此情況代表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與主控裝置間之距 離小於一第二預設距離)而記錄安全防護系統處於一撤防狀態,並依據此撤防狀態所對應之一第二處理模式分析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所傳來的第二感知結果。透過主控裝置、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及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間之運作,本發明之安全防護系統包能自動判斷一監控區域應處於設防狀態或撤防狀態,並據以採取不同監控措施。
以下結合圖式闡述本發明之詳細技術及較佳實施方式,俾使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能理解所請求保護之發明之特徵。
1‧‧‧安全防護系統
111‧‧‧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
13‧‧‧主控裝置
151、152、153、154、155、156‧‧‧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
111a‧‧‧無線收發器
111b‧‧‧顯示模組
10a、10b、10c、10d、10e、10f‧‧‧指標訊號
12a、12b‧‧‧感知結果
13a‧‧‧無線收發器
13b‧‧‧處理器
14a、14b‧‧‧指示訊號
151a、152a、153a、154a、155a、156a‧‧‧無線收發器
151b、152b、153b、154b、155b、156b‧‧‧感知器
16‧‧‧指示訊號
18‧‧‧提醒訊號
19a、19b‧‧‧指標訊號
151c‧‧‧警報器
151d‧‧‧攝影模組
20‧‧‧警報訊號
22‧‧‧影像
24‧‧‧控制訊號
3‧‧‧安全防護系統
37‧‧‧警報器
4‧‧‧安全防護系統
113、115‧‧‧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
S501~S519‧‧‧步驟
第1A圖係描繪第一實施方式之安全防護系統1之系統架構圖;第1B圖係描繪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之示意圖;第1C圖係描繪主控裝置13之示意圖;第1D圖係描繪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152、153、154、155、156之示意圖;第2圖係描繪第二實施方式之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之示意圖;第3圖係描繪第三實施方式之安全防護系統3之系統架構圖;第4圖係描繪第四實施方式之安全防護系統4之系統架構圖;以及第5圖係描繪安全防護方法之流程圖。
以下將透過實施方式來解釋安全防護系統及電腦程式產 品。然而,該等實施方式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需在如該等實施方式所述之任何環境、應用或方式方能實施。因此,關於實施方式之說明僅為闡釋本發明之目的,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範圍。應理解,在以下實施方式及圖式中,與本發明非直接相關的元件已省略而未繪示。
本發明之第一實施方式為一安全防護系統1,其系統架構圖係描繪於第1A圖。安全防護系統1被佈建於一個需要被適時地安全監控的區域(例如:被安全監控的區域為住家時,需被監控的時機可為管理者離開住家時、管理者在睡眠狀態時等等)。針對一被監控之區域,安全防護系統1可自動地判斷該被監控之區域應處於設防狀態或撤防狀態,並據以採取不同的監控及處理措施。安全防護系統1包含一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一主控裝置13及複數個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152、153、154、155、156。需說明者,本發明並未限制一個安全防護系統所需設置之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之數目及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之數目;換言之,其他實施方式之安全防護系統可包含其他數目的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及其他數目的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之數目。
茲先針對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主控裝置13及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152、153、154、155、156各自所包含之元件進行說明。
第1B圖係描繪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之示意圖。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包含一無線收發器111a及一顯示模組111b,且二者彼此電性連接。顯示模組111b可為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主動陣列有機發光二極體(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AMOLED)顯示器、電泳式顯示器(Electrophoretic Display;EPD)或其他 具有顯示能力之顯示模組。於本實施方式中,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可供被監控之區域之管理者隨身攜帶。舉例而言,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可被設計為手環、智慧型手機、卡片或其他形式,以利管理者方便攜帶。
第1C圖係描繪主控裝置13之示意圖。主控裝置13包含一無線收發器13a及一處理器13b,且二者彼此電性連接。處理器13b可為各種處理器、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處理器或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知之其他計算裝置其中之任一者。舉例而言,主控裝置13可為一智慧型手機。
第1D圖係描繪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152、153、154、155、156之示意圖。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152、153、154、155、156分別包含一無線收發器151a、152a、153a、154a、155a、156a及一感知器151b、152b、153b、154b、155b、156b,其中無線收發器151a、152a、153a、154a、155a、156a與感知器151b、152b、153b、154b、155b、156b電性連接。感知器151b、152b、153b、154b、155b、156b各自會持續地針對一目標對象進行感知,且無線收發器151a、152a、153a、154a、155a、156a各自會週期地傳送感知器151b、152b、153b、154b、155b、156b之感知結果至主控裝置13。
於本實施方式中,被安全監控的區域為一住家。舉例而言,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可被設置於住家的後門,且其所包含之感知器151b可為磁簧斷開感知器;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2可被設置於住家的前門,且其所包含之感知器152b可為數字鍵盤輸入器;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3可被設置於前門,且其所包含之感知器153b可為電子鎖開關;第二型無線感知 裝置154可被設置於客廳,且其所包含之感知器154b可為紅外線移動感知器;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5可被設置於廚房,且其所包含之感知器155b可為溫度感知器;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6可被設置於臥室,且其所包含之感知器156b可為煙霧感知器。需說明者,前述感知器之具體態樣僅為例示而已,本發明並未限制感知器之具體態樣,只要感知器能對一目標對象進行感知,即可作為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所包含之感知器。
於本實施方式中,前述無線收發器111a、13a、151a、152a、153a、154a、155a、156a皆為藍牙(Bluetooth)無線收發器。因此,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及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152、153、154、155、156可視為藍芽無線感知裝置。由於藍牙無線收發器具有低功率消耗及省電之特性,因此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主控裝置13及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152、153、154、155、156可透過電池供電,而不需透過市電供電。如此一來,即使市電斷電,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主控裝置13及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152、153、154、155、156仍能正常地運作。
於其他實施方式中,前述無線收發器111a、13a、151a、152a、153a、154a、155a、156a亦可為一無線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無線收發器、一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無線收發器或其他具有無線通訊功能之無線收發器。此外,於其他實施方式中,無線收發器111a、151a、152a、153a、154a、155a、156a並不需要採用相同無線通訊標準,只要主控裝置13有支援即可。舉例而言,若主控裝置同時包含一採用藍牙通訊標準之無線收發器及一採用近場通訊標準之無線收發器,則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及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所包含之某些無線收發器可採用 藍牙通訊標準,而另一些無線收發器則可採用近場通訊標準。
以下將詳述安全防護系統1如何針對被監控之區域自動地判斷該被監控之區域應處於設防狀態或撤防狀態,並據以採取不同的監控及處理措施。
於初始時(例如:於安裝安全防護系統1的階段),管理者隨身攜帶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且管理者身處於被監控之區域之中(亦即,管理者在住家裡)。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主控裝置13及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152、153、154、155、156經安裝後皆正常地運作。由於管理者在初始之時身處於被監控之區域之中,因此主控裝置13記錄安全防護系統1處於一撤防狀態。在初始階段,此撤防狀態可由不同的方式加以記錄。舉例而言,可由管理者直接操作主控裝置13,以使主控裝置記錄此撤防狀態。再舉例而言,可由主控裝置13判斷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所傳來的指標訊號的訊號強度大於一門檻值,再依據此判斷結果來記錄此撤防狀態(此部分容後詳述)。
於本實施方式中,主控裝置13作為監控區域之控制中心,主控裝置13能與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及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152、153、154、155、156無線連線並進行訊號之傳輸。進一步言,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及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152、153、154、155、156各具有一識別碼(未繪示),且主控裝置13記錄有這些識別碼。透過識別碼,主控裝置13能辨識出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及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152、153、154、155、156。
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週期性地傳送載有一識別碼之指標 訊號(未繪示)。如前所述,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係供管理者隨身攜帶,因此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與主控裝置13間之距離會隨管理者之移動而有所改變。當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位於主控裝置13之無線收發器13a之訊號接收範圍內時,無線收發器13a便會接收指標訊號,且處理器13b透過指標訊號內所載之識別碼得知該指標訊號源自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主控裝置13之處理器13b會週期性地採用移動平均方法來計算複數個指標訊號之平均訊號強度,再依據安全防護系統1之狀態(亦即,撤防狀態或設防狀態),將該平均訊號強度與一第一門檻值或一第二門檻值比較(換言之,主控裝置13藉由平均訊號強度來判斷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與主控裝置13間之一距離與一第一預設距離或一第二預設距離間之大小關係),並依據判斷結果進行適當之運作(亦即,以設防狀態所對應之一第一處理模式或撤防狀態所對應之一第二處理模式進行分析)。
由於主控裝置13之處理器13b係採用移動平均方法來計算複數個指標訊號之平均訊號強度,故可避免當單一指標訊號之訊號強度因環境影響突然改變,而導致處理模式頻繁地切換,造成安全防護系統1之感知失衡。舉例而言,在安全防護系統1運作期間,若有物品搬移經過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無線收發器13a接收到之指標訊號之訊號強度會變弱。再舉例而言,在安全防護系統1運作期間,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可能不小心被移動(例如:被踢到),因而產生異常的指標訊號。由於主控裝置13之處理器13b採用移動平均方法來計算複數個指標訊號之平均訊號強度,再以此平均訊號強度進行後續的判斷及分析,故可減少因指標訊號之訊號強度突然增加或減少而導致安全防護系統1產生錯誤的分析結果。
具體而言,當安全防護系統1處於撤防狀態時,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傳送載有其識別碼之複數個指標訊號10a。主控裝置13之無線收發器13a接收這些指標訊號10a,且其處理器13b透過這些指標訊號10a內所載之識別碼,知悉這些指標訊號10a源自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主控裝置13之處理器13b採用移動平均方法,計算這些指標訊號10a之一第一平均訊號強度(未繪示)。由於安全防護系統1處於撤防狀態,故主控裝置13之處理器13b將第一平均訊號強度與一第一門檻值(未繪示)比較。茲假設主控裝置13之處理器13b判斷第一平均訊號強度小於第一門檻值。於本實施方式中,當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所傳來的這些指標訊號10a的第一平均訊號強度小於第一門檻值,代表管理者已離開被監控之區域(例如:離開家裡)。因此,當安全防護系統1處於撤防狀態時,在處理器13b判斷第一平均訊號強度小於第一門檻值後,會記錄安全防護系統1處於一設防狀態。換言之,安全防護系統1由撤防狀態改變為設防狀態。需說明者,本發明並未限制主控裝置13如何記錄安全防護系統1之狀態,因此主控裝置13可將之記錄於一個表單或以其他方式加以記錄。
如前所述,感知器151b、152b、153b、154b、155b、156b各自會持續地針對一目標對象進行感知,且無線收發器151a、152a、153a、154a、155a、156a各自會週期地傳送感知器151b、152b、153b、154b、155b、156b之感知結果至主控裝置13。在設防狀態下,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152、153、154、155、156與主控裝置13間之運作方式雷同,故以下將僅針對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與主控裝置13間之運作進行詳細的說明。於本實施方式中,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被設置於住家的後門,故感知器151b所 感知之目標對象為住家的後門。當安全防護系統1處於設防狀態時,主控裝置13之無線收發器13b接收到無線收發器151a所傳送之感知結果(例如:感知結果12a)後,主控裝置13之處理器13b便依據設防狀態所對應之一第一處理模式分析感知結果(例如:感知結果12a)。
安全防護系統1自動地設防後,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仍會週期性地傳送載有識別碼之指標訊號(未繪示)。假設經過一段時間後,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傳送載有其識別碼之複數個指標訊號10b。主控裝置13之無線收發器13a接收這些指標訊號10b,且其處理器13b透過指標訊號1Ob內所載之識別碼,知悉此指標訊號10b源自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主控裝置13之處理器13b採用移動平均方法,計算這些指標訊號10b之一第二平均訊號強度(未繪示)。由於安全防護系統1處於設防狀態,故主控裝置13之處理器13b將第二平均訊號強度與一第二門檻值(未繪示)比較。茲假設主控裝置13之處理器13b判斷第二平均訊號強度大於第二門檻值。於本實施方式中,當第二平均訊號強度大於第二門檻值,代表管理者已回到被監控之區域(例如:回到家裡)。因此,當安全防護系統1處於設防狀態時,在處理器13b判斷第二平均訊號強度大於第二門檻值後,會記錄安全防護系統1處於撤防狀態。換言之,安全防護系統1由設防狀態改變為撤防狀態。
感知器151b、152b、153b、154b、155b、156b各自會持續地針對一目標對象進行感知,且無線收發器151a、152a、153a、154a、155a、156a各自會週期地傳送感知器151b、152b、153b、154b、155b、156b之感知結果至主控裝置13。在撤防狀態下,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152、153、154、155、156與主控裝置13間之運作方式雷同,故以下將僅針對第二型無 線感知裝置151與主控裝置13間之運作進行詳細的說明。當安全防護系統1處撤防狀態時,主控裝置13之無線收發器13b接收到無線收發器151a所傳送之感知結果(例如:感知結果12b)後,主控裝置13之處理器13b便依據撤防狀態所對應之一第二處理模式分析感知結果(例如:感知結果12b)。
透過上述的運作,安全防護系統1便能自動地判斷一監控區域應處於設防狀態或撤防狀態,並依據設防狀態所對應之第一處理模式或撤防狀態所對應之第二處理模式來分析感知結果。需說明者,第一處理模式及第二處理模式之內容可相同亦可不同,取決於管理者擬採取的具體措施。
需說明者,於某些實施方式中,安全防護系統1可採用較為簡化的方式來將指標訊號的平均訊號強度與第一門檻值或第二門檻值進行比較。舉例而言,主控裝置13可將平均訊號強度分為十個等級,其中等級10代表訊號強度最強,而等級1代表訊號強度最弱。安全防護系統1處於撤防狀態時所對應之第一門檻值為等級2,而安全防護系統1處於設防狀態時所對應之第二門檻值為等級5。當安全防護系統1處於撤防狀態時,主控裝置13之處理器13b將這些指標訊號10a之第一平均訊號強度對應至其中一等級,再將之與第一門檻值比較。舉例而言,當這些指標訊號10a之第一平均訊號強度對應至等級1時,因其小於等級2,故主控裝置13之處理器13b便會記錄安全防護系統1處於設防狀態。當安全防護系統1處於設防狀態時,主控裝置13之處理器13b將這些指標訊號10b之第二平均訊號強度對應至其中一等級,再將之與第二門檻值比較。舉例而言,當這些指標訊號10b之第二平均訊號強度對應至等級6時,因其大於等級5,故主控裝置13之處理器13b 便會記錄安全防護系統1處於撤防狀態。
於某些實施方式中,安全防護系統1可進一步地提供幾種特殊的機制來自動地判斷一監控區域應處於設防狀態或撤防狀態。第一種特殊狀態為管理者離開被監控之區域,但卻未隨身攜帶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在這些實施方式中,主控裝置13需具有一電話號碼,且需包含一具有接聽電話能力之通訊模組(未繪示)。在第一種特殊狀態下,管理者可在發現未隨身攜帶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時,利用一已向主控裝置13註冊之電話號碼撥打主控裝置13之電話號碼。主控裝置13接通此電話撥打,並在確認此電話撥打源自於已註冊之電話號碼後,便會因應地記錄安全防護系統1係處於設防狀態。後續,主控裝置13之處理器13b便依據設防狀態所對應之第一處理模式分析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所傳送之感知結果,其具體運作之細節如前所述,茲不贅言。
當管理者回到被監控之區域時,可再次地利用該已向主控裝置13註冊之電話號碼撥打主控裝置13之電話號碼。主控裝置13再次地接通此電話撥打,並在確認此電話撥打源自於已註冊之電話號碼後,便會因應地記錄安全防護系統1係處於撤防狀態。後續,主控裝置13之處理器13b便依據撤防狀態所對應之第二處理模式分析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所傳送之感知結果,其具體運作之細節如前所述,茲不贅言。在第一種特殊狀態下,管理者亦可透過另一種方式達到撤防的效果。如前所述,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2被設置於住家的前門,且其所包含之感知器152b為數字鍵盤輸入器。管理者便可透過感知器152b輸入一預設密碼。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2之無線收發器152a會將此輸入之預設密碼傳送至主控裝置13。主控裝置 13在接收此預設密碼並判斷此預設密碼為正確後,便會因應地記錄安全防護系統1係處於撤防狀態。
第二種特殊狀態為管理者身處於被監控之區域(亦即,安全防護系統1處於撤防狀態),且管理者本人因處於某種狀態(例如:睡覺)而未隨身攜帶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如前所述,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之無線收發器111a會週期性地傳送指標訊號。假設在某一時間區間內,主控裝置13接收到多個指標訊號10c、……、10d,且判斷已超過一預設時間長度(例如:1小時)這些指標訊號10c、……、10d之平均訊號強度間之一變動幅度小於一變動門檻值(例如:主控裝置13所接收到的指標訊號10c、……、10d之平均訊號強度持續地維持在強度4,且已超過1小時)。此現象代表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已進入一不移動狀態,此時主控裝置13便判斷已進入第二種特殊狀態。主控裝置13會在判斷進入第二種特殊狀態(亦即,指標訊號10c、……、10d之平均訊號強度間之變動幅度小於變動門檻值,且持續的時間已超過該預設時間長度)後,記錄安全防護系統1處於設防狀態,其具體運作之細節如前所述,茲不贅言。
在進入第二種特殊狀態後,假設在某一時間區間內,主控裝置13接收到多個指標訊號10e、……、10f,且判斷指標訊號10e、……、10f之平均訊號強度間之一變動幅度大於該變動門檻值,此現象代表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已脫離不移動狀態。主控裝置13在判斷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已脫離該不移動狀態(亦即,指標訊號10e、……、10f之平均訊號強度間之變動幅度大於該變動門檻值)後,記錄安全防護系統1處於撤防狀態,其具體運作之細節如前所述,茲不贅言。
接著說明安全防護系統1之警示機制,此警示機制可適用於前述設防狀態所對應之第一處理模式或前述撤防狀態所對應之第二處理模式。由於警示機制在第一處理模式及第二處理模式下雷同,故以下將針對設防狀態所對應之第一處理模式進行詳細說明。此外,由於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152、153、154、155、156與主控裝置13間之運作方式雷同,故以下將僅針對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進行詳細的說明。
如前所述,感知器151b會持續地針對其目標對象進行感知,且無線收發器151a會週期地傳送感知器151b之感知結果至主控裝置13。倘若主控裝置13處於設防狀態,其處理器13b會依據設防狀態所對應之第一處理模式分析感知結果,且視分析結果決定是否採取警示機制。舉例而言,主控裝置13之處理器13b可依據第一處理模式所具有之一門檻值,分析感知結果(例如:感知結果10a)是否對應至一異常狀態(例如:感知結果10a所載有之一量測值大於該門檻值時為異常狀態)。若分析的結果對應至異常狀態,則主控裝置13便會採取警示機制。類似的,倘若主控裝置13處於撤防狀態,其處理器13b亦會採取類似的分析及判斷,惟其所比對之基準可能不同(例如:所比對的門檻值不同)。
於本實施方式中,主控裝置13所採取之警示機制可為撥打一預設電話號碼(例如:由一通訊模組或處理器13b上運行之通訊軟體,撥打管理者之手機號碼)以通知管理者該異常狀態。再者,主控裝置13所採取之警示機制亦可為由無線收發器13a傳送一提醒訊號18。倘若主控裝置13位於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之無線收發器111a之訊號接收範圍內時(例如:管理者尚未離家太遠,故無線收發器111a尚能接收到主控裝置13之無線收發 器13a所傳送之訊號),無線收發器111a便會接收此提醒訊號18,且顯示模組111b會顯示此提醒訊號18所對應之訊息。管理者觀看顯示模組111b上之訊息後,便能趕快地返回家中,進行適當的處置。此外,若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更包含一警報器,則無線收發器111a接收提醒訊號18後,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所包含之警報器亦可發出提醒訊號18所對應之警報訊號以提醒管理者有一異常狀態。需說明者,於其他實施方式中,若安全防護系統1之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不包含顯示模組,則其警示機制將不會有前述與顯示模組111b相關之部分。
於某些實施方式中,安全防護系統1亦會針對一些特殊的異常狀態進行處理。茲先說明第一種特殊的異常狀態。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具有一識別碼,且其無線收發器151a會週期性地傳送載有其識別碼之指標訊號19a、……、19b至主控裝置13。透過接收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週期性傳送的指標訊號19a、……、19b,主控裝置13便能得知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係正常地運作。若主控裝置13判斷於一預設時間長度內未接收到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所傳送之指標訊號19a、……、19b,便認定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處於異常狀態(例如:被干擾或不運作)。此時,主控裝置13會採取前述警示機制,亦即,撥打一預設電話號碼以通知管理者該異常狀態,或由無線收發器13a傳送一提醒訊號18,茲不贅言。
茲說明第二種特殊的異常狀態。如前所述,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之無線收發器151a會週期性地傳送載有其識別碼之指標訊號19a、……、19b至主控裝置13。主控裝置13之無線收發器13a接收指標訊號19a、……、19b,且處理器13b根據指標訊號19a、……、19b之平均訊號強 度,判斷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是否已被移動(例如:指標訊號19a、……、19b之平均訊號強度改變,代表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已被移動)。倘若處理器13b判斷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已被移動,便認定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處於異常狀態(例如:被入侵者移動、因地震掉落等等)。此時,主控裝置13會採取前述警示機制,亦即,撥打一預設電話號碼以通知管理者該異常狀態,或由無線收發器13a傳送一提醒訊號18,茲不贅言。
由上述說明可知,針對一被監控之區域,安全防護系統1能自動地判斷該被監控之區域應處於設防狀態或撤防狀態,並據以採取不同的監控及處理措施。即使有一些特殊的情況(例如:管理者忘記攜帶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管理者在被監控的區域中處於睡眠狀態等等),安全防護系統1亦能自動地判斷該被監控之區域應處於設防狀態或撤防狀態,並據以採取不同的監控及處理措施。再者,安全防護系統1在設防狀態下,能偵測到各種不同的異常狀態,並可採用多種不同的方式通知管理者。透過上述運作機制,安全防護系統1能提供一個方便而又安全的監控機制。
關於本發明之第二實施方式,請參閱第1A圖、第1C圖及第2圖。於第二實施方式中,安全防護系統1之系統架構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但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152、153、154、155、156略有不同。由於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152、153、154、155、156之結構及運作方式雷同,故以下僅針對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進行詳細說明。如第2圖所示,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除了包含無線收發器151a及感知器151b外,更包含一警報器151c及一攝影模組151d,且此警報器151c及攝影模組151d電性連接至無線收發器151a。
於第二實施方式中,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主控裝置13及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152、153、154、155、156能執行第一實施方式所述之所有運作,具有第一實施方式所述之所有功能,且能達到第一實施方式所述之所有效果,茲不贅言。然而,由於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更包含警報器151c,因此當主控裝置13判斷須採取警示機制時(詳參第一實施例),主控裝置13之無線收發器13a可進一步地傳送指示訊號16至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之無線收發器151a接收指示訊號16後,警報器151c便因應地發出一警報訊號20。如此一來,安全防護系統1能即時地對入侵者產生嚇阻的作用,也能即時地提醒位於該區域週遭的人員,使之進行適當的措施(例如:報警)。
另一方面,由於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更包含攝影模組151d,因此當主控裝置13判斷須採取警示機制時(詳參第一實施例),主控裝置13之無線收發器13a可進一步地傳送指示訊號16至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之無線收發器151a接收指示訊號16後,攝影模組151d可因應地擷取該目標對象之一影像22。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之無線收發器151a再傳送影像22至主控裝置13。主控裝置13之無線收發器13a接收影像22後,可透過各種不同的方式將影像22傳送至管理者之手機,亦可以電子郵件寄送之方式寄至管理者之電子郵箱。此外,當管理者接收到影像22後,亦可透過主控裝置13傳送一控制訊號24至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無線收發器151a接收控制訊號24後,攝影模組151d會因應控制訊號24而改變影像擷取範圍再擷取其他的影像,並透過相同的方式將後續擷取的影像傳送給管理者。由於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配置攝影模組151d,因 此當主控裝置13判斷須採取警示機制時,管理者能透過影像更清楚地了解該異常狀態為何,並採取更為適當的因應措施。
需說明者,於其他實施方式中,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亦可採其他的配置方式,例如只包含無線收發器151a、感知器151b及警報器151c,或只包含無線收發器151a、感知器151b及攝影模組151d。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由第二實施方式之內容理解當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只包含無線收發器151a、感知器151b及警報器151c時之運作方式,以及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只包含無線收發器151a、感知器151b及攝影模組151d時之運作方式,故不贅言。
另需說明者,於其他實施方式中,顯示模組亦可設置於主控裝置13中。於該等實施方式中,當主控裝置13判斷須採取警示機制時,其所包含之影像模組會擷取一目標對象之一影像,再由無線收發器13a傳送該影像至傳送至管理者之手機,亦可以電子郵件寄送之方式寄至管理者之電子郵箱。透過此種配置,亦能使管理者透過影像更清楚地了解該異常狀態為何,並採取適當的因應措施。
本發明之第三實施方式為一安全防護系統3,其系統架構圖係描繪於第3圖。與第一實施方式之安全防護系統1類似,安全防護系統3包含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主控裝置13及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152、153、154、155、156,且該等裝置能執行第一實施方式所述之所有運作,具有第一實施方式所述之所有功能,且能達到第一實施方式所述之所有效果,茲不贅言。
本實施方式中,安全防護系統3更包含一警報器37。與第一 實施方式類似,當安全防護系統3在設防狀態下,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之感知器151b會持續地針對目標對象進行感知。當主控裝置13判斷須採取警示機制時(詳參第一實施方式),其無線收發器13a進一步地傳送指示訊號16至至警報器37。警報器37接收指示訊號16後,便因應第發出一警報訊號(未繪示)。
本發明之第四實施方式為一安全防護系統4,其系統架構圖係描繪於第4圖。與第一實施方式之安全防護系統1類似,安全防護系統4包含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主控裝置13及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151、152、153、154、155、156,且該等裝置能執行第一實施方式所述之所有運作,具有第一實施方式所述之所有功能,且能達到第一實施方式所述之所有效果,茲不贅言。
本實施方式中,安全防護系統4更包含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3、115。換言之,本實施方式中總共有三個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113、115。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113、115各自會週期性地傳送載有自己識別碼之指標訊號(未繪示)。類似的,主控裝置13會接收這些指標訊號,判斷這些訊號源自哪一個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週期性地採用移動平均方法來計算這些指標訊號之平均訊號強度,並根據安全防護系統4之狀態(亦即,撤防狀態或設防狀態),將這些指標訊號之平均訊號強度與第一門檻值或第二門檻值比較(換言之,主控裝置13藉由平均訊號強度來判斷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113、115各自與主控裝置13間之距離與一第一預設距離或一第二預設距離間之大小關係),並依據判斷結果記錄安全防護系統4處於設防狀態或撤防狀態,並依據設防狀態所對應之第一處理模式分析感知結果 或依據撤防狀態所對應之第二處理模式分析感知結果。然而,對於設防狀態及撤防狀態之判斷條件,本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略有不同,詳述於後。
本實施方式中,主控裝置13更記錄一管理清單(未繪示)。此管理清單上記載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111、113、115中的每一個是否位於安全防護系統4之安全防護範圍之內(亦即,是否位於被監控的區域之內,例如:在家或外出)。
茲先說明主控裝置13如何決定安全防護系統4處於設防狀態。當主控裝置13處於撤防狀態時,若判斷某一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所傳來之複數個指標信號之平均訊號強度小於第一門檻值,會進一步地依據管理清單判斷該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是否為最後一個離開安全防護範圍者(亦即,該識別碼所對應之一管理者是否為最後一個離開安全防護範圍之管理者)。若是,主控裝置13才會記錄安全防護系統4處於設防狀態。若該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並非最後一個離開安全防護範圍者,代表尚有其他管理者在安全防護範圍之內,因此無需記錄安全防護系統4處於設防狀態。
接著說明主控裝置13如何決定安全防護系統4處於撤防狀態。當主控裝置13處於設防狀態時,若判斷某一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所傳來之複數個指標信號之平均訊號強度大於第二門檻值,會進一步地依據管理清單判斷該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是否為第一個進入安全防護範圍者(亦即,該識別碼所對應之一管理者是否為第一個進入安全防護範圍之管理者)。若是,主控裝置13才會記錄安全防護系統4處於撤防狀態。若該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並非第一個進入安全防護範圍者,代表已有其他管理者進 入安全防護範圍之內,因此無需再次記錄安全防護系統4處於撤防狀態。
透過上述配置及運作,當有多位管理者時,安全防護系統4亦能夠自動地設防及撤防,因此能提供更為彈性化的安全監控機制。
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依據前述第一至第四實施方式之說明,應可理解本發明之其他實施方式可任意地整合前述各實施方式之配置,以達到各種不同的安全監控效果。
本發明之第五實施方式為一種電腦程式產品。經由一電子裝置(例如前述第一至第四實施方式中之主控裝置13)載入該電腦程式產品後,該電子裝置執行該電腦程式產品所包含之複數個程式指令,以使該電子裝置執行一安全防護方法。該電子裝置包含一無線收發器及一處理器,該等程式指令包含程式指令A至程式指令J。第5圖係描繪安全防護方法之流程圖。
首先,程式指令A執行步驟S501,使該無線收發器自一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接收複數個第一指標訊號。接著,程式指令B執行步驟S503,使該處理器判斷該等第一指標訊號之一第一平均訊號強度小於一第一門檻值。之後程式指令C執行步驟S505,使該處理器於判斷該第一平均訊號強度小於該第一門檻值後,記錄該安全防護系統處於一設防狀態。接著,程式指令D執行步驟S507,使該無線收發器自一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接收一第一感知結果。之後,程式指令E執行步驟S509,使該處理器依據該設防狀態所對應之一第一處理模式分析該第一感知結果。
之後,程式指令F執行步驟S511,使該無線收發器自該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接收複數個第二指標訊號。隨後,程式指令G執行步驟 S513,使該處理器判斷該等第二指標訊號之一第二平均訊號強度大於一第二門檻值。之後,程式指令H執行步驟S515,使該處理器於判斷該第二平均訊號強度大於該第二門檻值後,記錄該安全防護系統處於一撤防狀態。接著,程式指令I執行步驟S517,使該無線收發器自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接收一第二感知結果。之後,程式指令J執行步驟S519,使該處理器依據該撤防狀態所對應之一第二處理模式分析該第二感知結果。
除了上述程式指令,第五實施方式之電腦程式產品可包含其他程式指令以執行第一至第四實施方式所描述之所有操作及功能。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直接瞭解第五實方式如何基於上述第一至第四實施方式以執行此等操作及功能,故不贅述。
第五實施方式之電腦程式產品可為能被於網路上傳輸之檔案,亦可被儲存於一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中。該非暫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可為一電子產品,例如一唯讀記憶體(read only memory;ROM)、一快閃記憶體、一軟碟、一硬碟、一光碟(compact disk;CD)、一隨身碟、一磁帶、一可由網路存取之資料庫或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習知且具有相同功能之任何其他儲存媒體。
由上述說明可知,本發明之主控裝置可因應各種不同的情況(例如:管理者離開被監控的區域、管理者忘記攜帶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管理者在被監控的區域中處於睡眠狀態等等)而記錄安全防護系統處於一設防狀態,並在設防狀態下依據設防狀態所對應之第一處理模式分析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所傳來之感知結果。此外,主控裝置可因應各種不同的情況(例如:管理者進入被監控的區域、管理者在被監控的區域中由睡眠狀 態醒來等等)記錄安全防護系統處於一撤防狀態,並在撤防狀態下依據撤防狀態所對應之第二處理模式分析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所傳來之感知結果。透過主控裝置、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及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間之運作,本發明之安全防護系統包能自動地判斷該被監控之區域應處於設防狀態或撤防狀態,並據以採取不同的監控及處理措施。再者,本發明之安全防護系統在設防狀態及撤防狀態下,能採取各種不同的警示機制,並可採用多種不同的方式通知管理者感知結果。透過上述運作機制,本發明之安全防護系統能提供一個方便而又安全的監控機制。
上述實施方式僅用來例舉本發明的部分實施態樣,以及闡釋本發明的技術特徵,但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疇。任何熟悉此技術者可輕易完成的改變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屬於本發明所主張的範圍,而本發明的權利保護範圍以申請專利範圍為準。
151‧‧‧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
151a‧‧‧無線收發器
151b‧‧‧感知器
151c‧‧‧警報器
151d‧‧‧攝影模組
12a、12b‧‧‧感知結果
16‧‧‧指示訊號
18a‧‧‧警示訊息
19a、19b‧‧‧指標訊號
20‧‧‧警報訊號
22‧‧‧影像
24‧‧‧控制訊號

Claims (16)

  1. 一種安全防護系統,包含:一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傳送複數個第一指標訊號;一主控裝置,接收該等第一指標訊號,判斷該等第一指標訊號之一第一平均訊號強度是否小於一第一門檻值,且於判斷該第一平均訊號強度小於該第一門檻值後,記錄該安全防護系統處於一設防狀態;以及一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傳送一第一感知結果至該主控裝置;其中,該主控裝置更依據該設防狀態所對應之一第一處理模式分析該第一感知結果;其中,該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更傳送複數個第二指標訊號,該主控裝置更接收該等第二指標訊號,該主控裝置更判斷該等第二指標訊號之一第二平均訊號強度是否大於一第二門檻值,該主控裝置更於判斷該第二平均訊號強度大於該第二門檻值後,記錄該安全防護系統處於一撤防狀態,該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更傳送一第二感知結果至該主控裝置,該主控裝置更依據該撤防狀態所對應之一第二處理模式分析該第二感知結果。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安全防護系統,其中該主控裝置更記錄一管理清單,該管理清單記載該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及至少一其他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是否位於一安全防護範圍之內,該主控裝置更於判斷該第一平均訊號強度小於該第一門檻值後,依據該管理清單判斷該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為最後一個離開該安全防護範圍者,其中該設防狀態係於該主控裝置判斷該第一型無線 感知裝置為最後一個離開該安全防護範圍者後所記錄。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安全防護系統,其中該主控裝置更記錄一管理清單,該管理清單記載該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及至少一其他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是否位於一安全防護範圍之內,該主控裝置更於判斷該第二平均訊號強度大於該第二門檻值後,依據該管理清單判斷該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為第一個進入該安全防護範圍者,其中該撤防狀態係於該主控裝置判斷該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為第一個離開該安全防護範圍者後所記錄。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安全防護系統,其中該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更週期性地傳送複數個第三指標訊號,該主控裝置更接收該等第三指標訊號,該主控裝置更判斷已超過一預設時間長度該等第三指標訊號之複數個第三平均訊號強度間之一變動幅度小於一變動門檻值,再記錄該安全防護系統處於該設防狀態。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安全防護系統,其中該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更週期性地傳送複數個第四指標訊號,該主控裝置更接收該等第四指標訊號,該主控裝置更於該設防狀態時判斷該等第四指標訊號之複數個第四平均訊號強度間之一變動幅度大於該變動門檻值,再記錄該安全防護系統處於該撤防狀態。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安全防護系統,其中該主控裝置更接通一第一電話撥打且因應地記錄該安全防護系統處於該設防狀態。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安全防護系統,其中該主控裝置更接通一第二電話撥打且因應地記錄該安全防護系統處於該撤防狀態。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安全防護系統,其中該主控裝置更於分析該第一感知結果後傳送一指示訊號,該安全防護系統更包含: 一警報器,接收該指示訊號,且因應該指示訊號而發出一警報訊號。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安全防護系統,其中該主控裝置更於分析該第一感知結果後,撥打一預設電話號碼。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安全防護系統,其中該主控裝置更於分析該第一感知結果後傳送一影像請求訊號至該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該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更因應該影像請求訊號擷取一目標對象之一影像,並傳送該影像至該主控裝置。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安全防護系統,其中該主控裝置包含一影像模組及一無線收發器,該主控裝置更於分析該第一感知結果後,由該影像模組擷取一目標對象之一影像,再由該無線收發器傳送該影像。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安全防護系統,其中該主控裝置更判斷於一預設時間長度內未接收到該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之一第三指標訊號,並因應地傳送一提醒訊號。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安全防護系統,其中該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更週期性地傳送複數個第三指標訊號,該主控裝置更接收該等第三指標訊號,該主控裝置更根據該等第三指標訊號之複數個第三平均訊號強度,判斷該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已被移動,該主控裝置更於判斷該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已被移動後,傳送一提醒訊號。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安全防護系統,其中該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和該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各為一藍芽無線感知裝置。
  15. 一種安全防護系統,包含: 一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傳送複數個第一指標訊號;一智慧型手機,接收該等第一指標訊號,判斷該等第一指標訊號之一第一平均訊號強度是否小於一第一門檻值,且於判斷該第一平均訊號強度小於該第一門檻值後,記錄該安全防護系統處於一設防狀態;以及一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傳送一第一感知結果至該智慧型手機;其中,該智慧型手機更依據該設防狀態所對應之一第一處理模式分析該第一感知結果;其中,該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更傳送複數個第二指標訊號,該智慧型手機更接收該等第二指標訊號,該智慧型手機更判斷該等第二指標訊號之一第二平均訊號強度是否大於一第二門檻值,該智慧型手機更於判斷該第二平均訊號強度大於該第二門檻值後,記錄該安全防護系統處於一撤防狀態,該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更傳送一第二感知結果至該智慧型手機,該智慧型手機更依據該撤防狀態所對應之一第二處理模式分析該第二感知結果。
  16.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經由一智慧型手機載入該電腦程式產品後,該智慧型手機執行該電腦程式產品所包含之複數個程式指令,以使該智慧型手機執行一安全防護方法,該智慧型手機包含一無線收發器及一處理器,該等程式指令包含:程式指令A,使該無線收發器自一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接收複數個第一指標訊號;程式指令B,使該處理器判斷該等第一指標訊號之一第一 平均訊號強度是否小於一第一門檻值;程式指令C,使該處理器於判斷該第一平均訊號強度小於該第一門檻值後,記錄該安全防護系統處於一設防狀態;程式指令D,使該無線收發器自一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接收一第一感知結果;程式指令E,使該處理器依據該設防狀態所對應之一第一處理模式分析該第一感知結果;程式指令F,使該無線收發器自該第一型無線感知裝置接收複數個第二指標訊號;程式指令G,使該處理器判斷該等第二指標訊號之一第二平均訊號強度是否大於一第二門檻值;程式指令H,使該處理器於判斷該第二平均訊號強度大於該第二門檻值後,記錄該安全防護系統處於一撤防狀態;程式指令I,使該無線收發器自該第二型無線感知裝置接收一第二感知結果;以及程式指令J,使該處理器依據該撤防狀態所對應之一第二處理模式分析該第二感知結果。
TW103135316A 2014-10-13 2014-10-13 安全防護系統及電腦程式產品 TWI5229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5316A TWI522972B (zh) 2014-10-13 2014-10-13 安全防護系統及電腦程式產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5316A TWI522972B (zh) 2014-10-13 2014-10-13 安全防護系統及電腦程式產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22972B true TWI522972B (zh) 2016-02-21
TW201614603A TW201614603A (en) 2016-04-16

Family

ID=55810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5316A TWI522972B (zh) 2014-10-13 2014-10-13 安全防護系統及電腦程式產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22972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4603A (en) 2016-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68712B1 (en) Cooperative monitoring networks
US11100786B2 (en) Sensor bypass
US20230080485A1 (en) Handling duress input
US20200260287A1 (en) Real-time monitored mobile device security
US10026289B2 (en) Premises management system with prevention measures
US10679442B1 (en) Automatic emergency door unlock system
US9196139B2 (en) Proximity tag for object tracking
US20200196915A1 (en) Using active ir sensor to monitor sleep
US20150126234A1 (en) User interface for object tracking
KR20170118803A (ko) 스마트 배리어 경보 장치
US11276292B2 (en) Recording activity detection
US10062249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tamper detection
CA3105060A1 (en) Object tracking using disparate monitoring systems
EP3188147B1 (en) Adaptive exit arm times based on real time events and historical data in a home security system
CN104376679A (zh) 一种智能家居预警方法
CN104392578A (zh) 一种具有预警功能的家庭防火防盗系统
EP3188148B1 (en) Intrusinon alarm system with learned and dynamic entry delays
US20140036056A1 (en) Monitoring system and monitoring method thereof
TWI522972B (zh) 安全防護系統及電腦程式產品
US2016024005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lerts regarding occupancy conditions
CN105844827A (zh) 入侵报警系统
WO2017092038A1 (en) Lock monitoring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lock
US11521384B1 (en) Monitoring system integration with augmented reality devices
US9646484B2 (en) Intelligent smoke sensor
CN105573262A (zh) 安全防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