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2093B - 關節支架結構 - Google Patents

關節支架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2093B
TWI522093B TW102118926A TW102118926A TWI522093B TW I522093 B TWI522093 B TW I522093B TW 102118926 A TW102118926 A TW 102118926A TW 102118926 A TW102118926 A TW 102118926A TW I522093 B TWI522093 B TW I52209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gle
limiting
bracket
shaft portion
angl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89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44542A (zh
Inventor
羅日生
陳麗蓉
曾繁斐
劉純晶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
Priority to TW1021189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2209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44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45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20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2093B/zh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Description

關節支架結構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關節支架結構,尤其是指一種能方便進行關節彎曲之角度範圍調整,令醫師和治療師在對患者進行關節拉筋復健過程中能更為輕鬆、省力、方便,也可以提供關節之支撐保護,而在其整體施行使用上更增實用功效特性之關節支架結構創新設計者。
  按,人體關節內具有軟骨,可供吸收了來自外力的衝擊,並使關節能圓滑的進行活動,且於關節上尚有幾條韌帶,負責關節的穩定及運動。而人體關節會因為受傷、疾病、老化及手術等因素而產生變化,關節外傷是最常見的運動傷害之一,舉凡從簡單的走路、慢跑,到激烈的接觸運動〔如足、籃球、柔道等〕,均可能發生關節傷害的狀況。
  當於關節受傷後,為了防止受傷後的關節因活動過大而遭受二次傷害,使得一般皆會透過一關節支架護具限制並保護關節的活動範圍;為了避免再度受傷,該類關節支架護具之保護機制常會使得關節韌帶縮短進行修復,但是也不可避免產生關節攣縮的現象。
  更有甚者,一些患有腦性麻痺、中風或頭部外傷等神經損傷的病患,因為上運動神經元的損傷而造成肌肉張力不正常的上升,其所造成的關節攣縮問題,不僅影響到病患關節的正常活動功能,且造成疼痛不適,甚至需要藥物、針劑或是開刀來處理。
  然而,現有關節支架護具雖可達到保護關節活動範圍之預期功效,但也在其實際施行使用上發現,該結構皆僅用來限制關節活動範圍或是維持固定關節角度,皆僅能具有保護受傷或異常關節之功效目的,其並不具有關節拉筋角度調整之功效。患者於進行關節拉筋訓練過程中,為了有效防止高強張力肌肉的彈回將角度已拉大的關節回彈縮緊,醫師和治療師不僅在復健過程中需施力拉筋,且還需不斷的另行施力抵住因拉筋產生緊繃之高張力肌肉的彈回,不僅對醫師和治療師的體力極為耗費,且亦會影響拉筋療程的效果,長期下來更會導致醫師和治療師之職業傷害,致令其在整體結構設計上仍存有改進之空間。
  緣是,發明人秉持多年該相關行業之豐富設計開發及實際製作經驗,針對現有之結構再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種關節支架結構,以期達到拉筋復健和支撐保護更佳實用價值性之目的者。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關節支架結構,其主要係能方便進行關節彎曲之角度範圍調整,令醫師和治療師在對患者進行關節拉筋復健過程中能更為輕鬆、省力、方便,也可以提供關節之支撐保護,而在其整體施行使用上更增實用功效特性。
  本發明關節支架結構之主要目的與功效,係由以下具體技術手段所達成:
  其主要係包括有上支架、下支架及轉軸限位裝置;其中:
  該上支架,其設有數固定帶體;
  該下支架,其設有數固定帶體;
  該轉軸限位裝置,其連接設置於上支架與下支架間,其分別設有上軸部與上支架連結固定及下軸部與下支架連結固定,且上、下軸部相互樞接結合,於該上軸部樞設有細角度控制撥桿,該細角度控制撥桿下端形成有嵌掣齒部、上端則形成有按壓部,且於細角度控制撥桿凸設有限位部,並於上軸部對應細角度控制撥桿設有彈性頂撐件,以利用彈性頂撐件將細角度控制撥桿頂撐保持定位,而於上軸部亦對應細角度控制撥桿樞設有限位件,該限位件對應細角度控制撥桿之限位部形成有扣部,另於該上軸部亦分別設有第一粗角度控制鈕、第二粗角度控制鈕及活動角度限制鈕,該第一、二粗角度控制鈕及活動角度限制鈕皆套設有彈性件,以利用彈性件之彈性頂撐令第一、二粗角度控制鈕及活動角度限制鈕皆保持定位,於下軸部外緣對應上軸部樞設之細角度控制撥桿的嵌掣齒部形成有角度調整齒部,並於下軸部對應上軸部所設置之第一粗角度控制鈕設有第一粗角度限制導軌,該第一粗角度限制導軌上並等距排列形成有數限位孔,於下軸部對應上軸部所設置之第二粗角度控制鈕亦設有第二粗角度限制導軌,該第二粗角度限制導軌上同樣等距排列形成有數限位孔,再於下軸部對應上軸部所設置之活動角度限制鈕形成有活動角度限制槽。
  本發明之關節支架結構的較佳實施例,其中,該上支架上端套設有上活動支架,且於上活動支架設有定位單元,以調整該上支架整體之使用長度。
  本發明之關節支架結構的較佳實施例,其中,該下支架下端套設有下活動支架,且於下活動支架設有定位單元,以調整該下支架整體之使用長度。
  本發明之關節支架結構的較佳實施例,其中,該細角度控制撥桿之嵌掣齒部與下軸部外緣之角度調整齒部係為複齒嵌掣結合。
  本發明之關節支架結構的較佳實施例,其中,該上軸部對應限位件設有定位件,使得限位件於不使用時能利用定位件予以定位。
  本發明之關節支架結構的較佳實施例,其中,該定位件為磁性體,並令限位件為金屬材質。
  本發明之關節支架結構的較佳實施例,其中,該上軸部對應下軸部設有角度標識區,而於該下軸部對應上軸部之角度標識區設有角度指標。
  本發明之關節支架結構的較佳實施例,其中,該角度調整齒部每一齒之角度約1~5度。
  本發明之關節支架結構的較佳實施例,其中,該第一粗角度限制導軌上之各限位孔與第二粗角度限制導軌上之各限位孔係呈5~20度角度差距間隔交互排列。
  本發明之關節支架結構的較佳實施例,其中,該活動角度限制槽將活動角度擺動範圍限制於90度內。
(1)...上支架
(11)...上活動支架
(12)...定位單元
(13)...固定帶體
(2)...下支架
(21)...下活動支架
(22)...定位單元
(23)...固定帶體
(3)...轉軸限位裝置
(31)...上軸部
(311)...角度標識區
(32)...下軸部
(321)...角度指標
(322)...角度調整齒部
(323)...第一粗角度限制導軌
(324)...限位孔
(325)...第二粗角度限制導軌
(326)...限位孔
(327)...活動角度限制槽
(33)...細角度控制撥桿
(331)...嵌掣齒部
(332)...按壓部
(333)...限位部
(334)...彈性頂撐件
(34)...限位件
(341)...扣部
(342)...定位件
(35)...第一粗角度控制鈕
(351)...彈性件
(36)...第二粗角度控制鈕
(361)...彈性件
(37)...活動角度限制鈕
(371)...彈性件
第一圖:本發明之立體結構示意圖
第二圖:本發明之轉軸限位裝置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
第三圖:本發明之轉軸限位裝置組合結構示意圖
第四圖:本發明之解除限制嵌掣狀態局部放大剖視結構
第五圖:本發明之限位件解除限位狀態結構示意圖
第六圖:本發明之嵌掣狀態局部放大剖視結構示意圖
第七圖:本發明之另一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
  為令本發明所運用之技術內容、發明目的及其達成之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茲於下詳細說明之,並請一併參閱所揭之圖式及圖號:
  首先,請參閱第一圖本發明之立體結構示意圖所示,本發明主要係包括有上支架(1)、下支架(2)及轉軸限位裝置(3);其中:
  該上支架(1),其上端套設有上活動支架(11),且於上活動支架(11)設有定位單元(12),使得能調整該上支架(1)整體之使用長度,另於該上支架(1)上則設有數固定帶體(13)。
  該下支架(2),其下端套設有下活動支架(21),且於下活動支架(21)設有定位單元(22),使得能調整該下支架(2)整體之使用長度,另於該下支架(1)上同樣設有數固定帶體(23)。
  該轉軸限位裝置(3),其連接設置於上支架(1)與下支架(2)間,請一併參閱第二圖本發明之轉軸限位裝置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及第三圖本發明之轉軸限位裝置組合結構示意圖所示,其分別設有上軸部(31)與上支架(1)連結固定及下軸部(32)與下支架(2)連結固定,且上、下軸部(31)、(32)相互樞接結合,於該上軸部(31)樞設有細角度控制撥桿(33),該細角度控制撥桿(33)下端形成有嵌掣齒部(331)、上端則形成有按壓部(332),且於細角度控制撥桿(33)凸設有限位部(333),並於上軸部(31)對應細角度控制撥桿(33)設有彈性頂撐件(334),以利用彈性頂撐件(334)將細角度控制撥桿(33)頂撐保持定位,而於上軸部(31)亦對應細角度控制撥桿(33)樞設有限位件(34),該限位件(34)對應細角度控制撥桿(33)之限位部(333)形成有扣部(341),且上軸部(31)亦對應限位件(34)設有定位件(342),該定位件(342)可為磁性體,並令限位件(34)為金屬材質,使得限位件(34)於不使用時能利用定位件(342)予以定位,另於該上軸部(31)亦分別設有第一粗角度控制鈕(35)、第二粗角度控制鈕(36)及活動角度限制鈕(37),該第一、二粗角度控制鈕(35)、(36)及活動角度限制鈕(37)皆套設有彈性件(351)、(361)、(371),以利用彈性件(351)、(361)、(371)之彈性頂撐令第一、二粗角度控制鈕(35)、(36)及活動角度限制鈕(37)皆保持定位,又於該上軸部(31)對應下軸部(32)設有角度標識區(311),而於該下軸部(32)對應上軸部(31)之角度標識區(311)設有角度指標(321),且於下軸部(32)外緣對應上軸部(31)樞設之細角度控制撥桿(33)的嵌掣齒部(331)形成有角度調整齒部(322),該角度調整齒部(322)每一齒之角度約1~5度,並於下軸部(32)對應上軸部(31)所設置之第一粗角度控制鈕(35)設有第一粗角度限制導軌(323),該第一粗角度限制導軌(323)上並等距排列形成有數限位孔(324),於下軸部(32)對應上軸部(31)所設置之第二粗角度控制鈕(36)亦設有第二粗角度限制導軌(325),該第二粗角度限制導軌(325)上同樣等距排列形成有數限位孔(326),而第一粗角度限制導軌(323)上之各限位孔(324)與第二粗角度限制導軌(325)上之各限位孔(326)係呈5~20度角度差距間隔交互排列,再於下軸部(32)對應上軸部(31)所設置之活動角度限制鈕(37)形成有活動角度限制槽(327),該活動角度限制槽(327)能將活動角度擺動範圍限制於90度內。
  如此一來,使得本發明於施行使用上,其係將該轉軸限位裝置(3)之限位件(34)往下扳動,令限位件(34)之扣部(341)扣設於細角度控制撥桿(33)之限位部(333)上,讓細角度控制撥桿(33)之嵌掣齒部(331)脫離與下軸部(32)外緣之角度調整齒部(322)的嵌掣結合,且令第一粗角度控制鈕(35)、第二粗角度控制鈕(36)及活動角度限制鈕(37)皆向外拉出解除限制嵌掣狀態〔請再一併參閱第四圖本發明之解除限制嵌掣狀態局部放大剖視結構示意圖所示〕,令該轉軸限位裝置(3)之上、下軸部(31)、(32)樞接結合處對應於病患關節,調整該上支架(1)、上活動支架(11)及下支架(2)、下活動支架(21)之使用長度,令其長度以符合關節上方肢體和關節下方肢體長度,上支架(1)、上活動支架(11)長度調整到約佔關節上方肢體3/5,利用固定帶體(13)、(23)以將上支架(1)、下支架(2)連同轉軸限位裝置(3)確實固定於關節上方肢體和關節下方肢體上。
  令病患自行伸展關節,亦可以由治療師操作被動關節伸展,當病患無法再主動伸展或治療師感覺病人的肌張力已漸增強時,將該轉軸限位裝置(3)之限位件(34)往上扳動,讓限位件(34)之扣部(341)脫離與細角度控制撥桿(33)之限位部(333)的扣設,且利用定位件(342)將該限位件(34)予以定位,此時該細角度控制撥桿(33)之嵌掣齒部(331)即會受彈性頂撐件(334)之頂撐與下軸部(32)外緣之角度調整齒部(322)進行複齒嵌掣結合〔請再一併參閱第五圖本發明之限位件解除限位狀態結構示意圖所示〕,同時令第一粗角度控制鈕(35)、第二粗角度控制鈕(36)其中之一利用彈性件(351)、(361)回復至抵撐於第一粗角度限制導軌(323)或第二粗角度限制導軌(325)上,按壓該細角度控制撥桿(33)之按壓部(332),細角度控制撥桿(33)之嵌掣齒部(331)即會扳動下軸部(32)外緣之角度調整齒部(322),讓下軸部(32)隨著角度調整齒部(322)之移動進行轉動,以能訓練、增加關節肌張力之功效,而其所調整之角度則能由該下軸部(32)之角度指標(321)所指向之上軸部(31)的角度標識區(311)得知,且利用第一粗角度控制鈕(35)、第二粗角度控制鈕(36)其中之一回復至抵撐於第一粗角度限制導軌(323)或第二粗角度限制導軌(325)上,於當第一粗角度控制鈕(35)、第二粗角度控制鈕(36)其中之一在第一粗角度限制導軌(323)或第二粗角度限制導軌(325)上移動至限位孔(324)或限位孔(326)處時,該第一粗角度控制鈕(35)、第二粗角度控制鈕(36)即會嵌掣入限位孔(324)或限位孔(326)內〔請再一併參閱第六圖本發明之嵌掣狀態局部放大剖視結構示意圖所示〕,讓上、下軸部(31)、(32)無法再改變角度,以能限制大幅度伸展。
  另,請再一併參閱第七圖本發明之另一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所示,本發明亦可於限位件(34)之扣部(341)扣設於細角度控制撥桿(33)之限位部(333)上,讓細角度控制撥桿(33)之嵌掣齒部(331)脫離與下軸部(32)外緣之角度調整齒部(322)的嵌掣結合時,令該活動角度限制鈕(37)嵌掣入該下軸部(32)之活動角度限制槽(327)內,利用該活動角度限制鈕(37)與活動角度限制槽(327)之嵌掣限位,而讓病患只能於限定角度範圍內彎折關節,而便於活動使用。
  藉由以上所述,本發明結構之組成與使用實施說明可知,本發明與現有結構相較之下,本發明主要係能方便進行關節彎曲之角度範圍調整,令醫師和治療師在對患者進行關節拉筋復健過程中能更為輕鬆、省力、方便,也可以提供關節之支撐保護,而在其整體施行使用上更增實用功效特性者。
  然而前述之實施例或圖式並非限定本發明之產品結構或使用方式,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之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發明之專利範疇。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確能達到所預期之使用功效,又其所揭露之具體構造,不僅未曾見諸於同類產品中,亦未曾公開於申請前,誠已完全符合專利法之規定與要求,爰依法提出發明專利之申請,懇請惠予審查,並賜准專利,則實感德便。
(1)...上支架
(11)...上活動支架
(12)...定位單元
(13)...固定帶體
(2)...下支架
(21)...下活動支架
(22)...定位單元
(23)...固定帶體
(3)...轉軸限位裝置
(31)...上軸部
(32)...下軸部
(333)...限位部
(34)...限位件
(35)...第一粗角度控制鈕
(36)...第二粗角度控制鈕
(37)...活動角度限制鈕

Claims (10)

  1. 一種關節支架結構,其主要係包括有上支架、下支架及轉軸限位裝置;其中:
      該上支架,其設有數固定帶體;
      該下支架,其設有數固定帶體;
      該轉軸限位裝置,其連接設置於上支架與下支架間,其分別設有上軸部與上支架連結固定及下軸部與下支架連結固定,且上、下軸部相互樞接結合,於該上軸部樞設有細角度控制撥桿,該細角度控制撥桿下端形成有嵌掣齒部、上端則形成有按壓部,且於細角度控制撥桿凸設有限位部,並於上軸部對應細角度控制撥桿設有彈性頂撐件,以利用彈性頂撐件將細角度控制撥桿頂撐保持定位,而於上軸部亦對應細角度控制撥桿樞設有限位件,該限位件對應細角度控制撥桿之限位部形成有扣部,另於該上軸部亦分別設有第一粗角度控制鈕、第二粗角度控制鈕及活動角度限制鈕,該第一、二粗角度控制鈕及活動角度限制鈕皆套設有彈性件,以利用彈性件之彈性頂撐令第一、二粗角度控制鈕及活動角度限制鈕皆保持定位,於下軸部外緣對應上軸部樞設之細角度控制撥桿的嵌掣齒部形成有角度調整齒部,並於下軸部對應上軸部所設置之第一粗角度控制鈕設有第一粗角度限制導軌,該第一粗角度限制導軌上並等距排列形成有數限位孔,於下軸部對應上軸部所設置之第二粗角度控制鈕亦設有第二粗角度限制導軌,該第二粗角度限制導軌上同樣等距排列形成有數限位孔,再於下軸部對應上軸部所設置之活動角度限制鈕形成有活動角度限制槽。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關節支架結構,其中,該上支架上端套設有上活動支架,且於上活動支架設有定位單元,以調整該上支架整體之使用長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關節支架結構,其中,該下支架下端套設有下活動支架,且於下活動支架設有定位單元,以調整該下支架整體之使用長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關節支架結構,其中,該細角度控制撥桿之嵌掣齒部與下軸部外緣之角度調整齒部係為複齒嵌掣結合。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關節支架結構,其中,該上軸部對應限位件設有定位件,使得限位件於不使用時能利用定位件予以定位。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關節支架結構,其中,該定位件為磁性體,並令限位件為金屬材質。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關節支架結構,其中,該上軸部對應下軸部設有角度標識區,而於該下軸部對應上軸部之角度標識區設有角度指標。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關節支架結構,其中,該角度調整齒部每一齒之角度約1~5度。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關節支架結構,其中,該第一粗角度限制導軌上之各限位孔與第二粗角度限制導軌上之各限位孔係呈5~20度角度差距間隔交互排列。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關節支架結構,其中,該活動角度限制槽將活動角度擺動範圍限制於90度內。
TW102118926A 2013-05-29 2013-05-29 關節支架結構 TWI5220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18926A TWI522093B (zh) 2013-05-29 2013-05-29 關節支架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18926A TWI522093B (zh) 2013-05-29 2013-05-29 關節支架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4542A TW201444542A (zh) 2014-12-01
TWI522093B true TWI522093B (zh) 2016-02-21

Family

ID=52706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8926A TWI522093B (zh) 2013-05-29 2013-05-29 關節支架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2209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5304A (zh) * 2018-06-08 2019-12-17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可调整式支架
TWI688378B (zh) * 2018-06-08 2020-03-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可調整式支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7361B (zh) * 2015-11-20 2017-04-11 王孟淳 關節支架可調裝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5304A (zh) * 2018-06-08 2019-12-17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可调整式支架
TWI688378B (zh) * 2018-06-08 2020-03-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可調整式支架
US10973670B2 (en) 2018-06-08 2021-04-13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djustable bra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4542A (zh) 2014-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ools et al. Rehabilitation of scapular dyskinesis: from the office worker to the elite overhead athlete
US9474675B2 (en) Knee rehabilitation apparatus
CN201542790U (zh) 可调节角度膝关节固定器
WO2010045242A3 (en) Devices for use during physical activity
HK1111333A1 (en) Sportswear
EA034480B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тренировки шеи
CN202191386U (zh) 踝足矫形器
TWI522093B (zh) 關節支架結構
Zhou et al. On the design of a robot-assisted rehabilitation system for ankle joint with contracture and/or spasticity based on 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Jeon et al. The effect of ankle and knee immobilization on postural control during standing
CN104224492A (zh) 关节支架结构
CN203693865U (zh) 膝部矫形器
CN216754745U (zh) 儿童膝外翻干预支具
CN205359728U (zh) 一种储能式踝足矫形器
CN214913252U (zh) 一种穿戴式防脱落的提供支撑与保护的运动健身护具
KR200464890Y1 (ko) 환부긁음을 방지하기 위한 환자 손목고정구
JP2012183277A (ja) リハビリ用膝装具
CN201692108U (zh) 踝足康复牵引器
CN103892950A (zh) 膝关节矫形器
Speicher et al. Top 10 positional-release therapy techniques to break the chain of pain, part 1
JP2006333989A (ja) 肘関節装具用支柱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肘関節装具
CN206463444U (zh) 一种脑卒中患者用腕关节锻炼器
Lee et al. Changes in angular kinematics of the paretic lower limb at different orthotic angles of plantar flexion limitation of an ankle-foot-orthosis for stroke patients
CN104688487A (zh) 踝关节康复训练器
CN204501510U (zh) 踝关节康复训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