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1143B - 卡合固定模組 - Google Patents

卡合固定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1143B
TWI521143B TW101138476A TW101138476A TWI521143B TW I521143 B TWI521143 B TW I521143B TW 101138476 A TW101138476 A TW 101138476A TW 101138476 A TW101138476 A TW 101138476A TW I521143 B TWI521143 B TW I52114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engaging portion
snap
stop unit
fix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8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16570A (zh
Inventor
陳聖奇
Original Assignee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11384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2114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16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6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11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1143B/zh

Links

Description

卡合固定模組
本發明係為一種卡合固定模組,尤指一種於兩物件上以簡單的機械構造作設計,並且能快速地完成該兩物件之間的組裝與拆卸之卡合固定模組。
螺絲釘或是具有螺紋結構之螺栓、螺帽等栓鎖元件的發明提供了人類生活很大的便利性與實用性。透過這些栓鎖元件所具有的栓鎖功能,從而能夠完成物件與物件之間的可拆卸性與固定組裝的應用。另一方面,這類以螺紋結構作為設計的栓鎖元件無論是在組裝或拆卸上,主要是採用一種具有對應其栓鎖元件之頭型或形狀的工具加以進行;例如螺絲起子。
然而,由於相關產品或裝置的製造通常是由許多的栓鎖元件(例如螺絲釘)來完成其所屬物件之間的組裝,使得於組裝生產上或於所需之拆解檢測等應用上便存在著一定的耗時性或成本的增加。因此,雖然此類螺紋結構之栓鎖元件具有便利性與實用性,但如何發展出能完成同樣拆卸與組裝之技術並同時能改善對應之耗時、耗力等缺陷,一直是產業上的重要研發議題。
舉例來說,一般的電視機或相關影音裝置所附屬之遙控器於其本體上多以一種彈性或可撓性之卡合結構來設計出對應的電池蓋,也就是使用者可簡單地藉由施力於其電池蓋上的卡合結構以產生形變,即能完成電池蓋對遙控 器本體之拆卸或組裝,而能方便地更換電池。是以,此類結構之設計便能有效地取代螺紋結構之栓鎖元件。但進一步來看,此類設計除了會對其裝置的外觀造成改變,更可能存在因為碰撞而產生鬆脫等固定性不佳的問題。
有鑑於此,更多的改善技術亦因此被提出;而諸如扣勾、滑軌、卡槽或彈簧等多種元件也可於其對應的結構設計中加以使用。在中華民國專利第I366379號之「具有殼體組件之電子裝置」的專利中係揭示了一種外殼具有可自動彈回功能的電子裝置,便可為其中之一例。
然而,為了有效達成更加便利、快速之拆卸與組裝的目的並且同時還需兼顧其穩固性,目前習用上可見的相關改善技術多半又將其結構設計得更為複雜;除了可能會增加其生產成本之外,也可能無法於其產業或所屬技術領域上得到更為理想的應用。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卡合固定模組。其主要是應用在具有兩個可相互進行組裝與拆卸之物件的一裝置或一器具上,並且該兩物件於組裝與拆卸上需以一物件能相對於另一物件之平面的平行方向進行移動的方式來完成。本發明之卡合固定模組係以簡單的機械構造於所述之兩物件上作設計,除了能有效地減少生產成本外,其組裝與拆卸的操作方式亦相當直覺、方便與快速,從而能改善習知栓鎖元件之耗時、耗力等缺陷。
本發明係為一種卡合固定模組,包含有:一承載主 體,包含有一承載面;一殼面,用以可拆卸地組裝於該承載主體上,該殼面包含有一第一卡合部;一彈性單元,設置於該承載面上;以及一止擋單元,設置於該彈性單元上,並相對於該承載面設置於一第一位置或一第二位置,該止擋單元包含有:一斜面,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第一端相對於該承載面低於該第二端;其中,當該止擋單元置於該第一位置時,該殼面之該第一卡合部抵擋於該止擋單元;當該止擋單元因該斜面之一受力置於該第二位置時,且該第一卡合部施壓該止擋單元而使該止擋單元置於該第二位置時,該殼面應一外力而相對於該承載面移動。
現以一較佳實施例進行本發明的實施說明。請參閱第一圖,係為本發明所提出之一卡合固定模組100之完成組裝的剖視圖。如第一圖所示,於此實施例中,該卡合固定模組100主要包含有兩個可相互組裝的物件,即一殼面10和一承載主體20;其中該殼面10用以可拆卸的方式組裝於該承載主體20上。其次,該殼面10包含有一第一卡合部11和一第三卡合部13,該承載主體20則包含有一承載面201和一第二卡合部22。而該卡合固定模組100還包含有一彈性單元21、一止擋單元23、一第四卡合部24和一抵擋結構25;其中該彈性單元21設置於該承載面201上,該止擋單元23設置於該彈性單元21上,該第四卡合部24設置於該承載主體20上,而該抵擋結構25設置於該止擋 單元23上。
承上所述,於此實施例中,該抵擋結構25和該止擋單元23是以一體呈型的方式所製成,且其整體主要呈現出方型之外觀。此外,該止擋單元23還包含有一斜面26,而該承載主體20則包含有一孔洞202;於第一圖的剖面示意中呈現了該斜面26與該孔洞202的設置位置。詳細來說,於第一圖的示意中,該止擋單元23係呈現出相對於該承載面201而設置或位處於一第一位置上;而該斜面26具有一第一端261及一第二端262,其中該第一端261相對於該承載面201低於該第二端262,且當該止擋單元23置於所述之第一位置時,該孔洞202係對齊於該斜面26之該第一端261。
另一方面,該抵擋結構25之底部呈現出一凸出端部251的設計,使得當該止擋單元23置於該第一位置時,該第四卡合部24能止擋該抵擋結構25;也就是該第四卡合部24能止擋該抵擋結構25、該止擋單元23的進一步突出。而於其他實施方式中,當該止擋單元23置於所述之第一位置時,或可將該彈性單元21在材料的彈性係數與長度上設計成未產生形變的狀態。
請參閱第二圖(a)和(b)。其中第二圖(a)係為該止擋單元23與該彈性單元21之立體示意圖;而第二圖(b)係為該止擋單元23與該彈性單元21搭配一拆卸工具30之立體示意圖。如第二圖(a)和(b)所示,於此實施例中,該斜面26係形成於該止擋單元23的內部,而使該止擋單元23的兩側面上形成出凹陷的區域或開口。該彈性單元21係用 以提供相對於該承載面201之垂直方向上的彈性形變,以使該止擋單元23能進行相對於該承載面201之垂直方向上的移動。於此實施例中,如圖所示係以一彈簧元件來構成該彈性單元21。於其他實施方式中,可將該止擋單元23之外觀以其他形狀作設計,或可在具有相似斜面構造的設計下改變其凹陷的形式;其次,亦可採用一彈片元件來構成該彈性單元21。
承上所述,本發明之該斜面26的設計將搭配其拆卸工具30進行操作。其中該止擋單元23能因該斜面26之一受力,於此實施例中是以該拆卸工具30沿著該斜面26而從第一端261進行移動而置於第二端262時所產生的向下分力,而能進行相對於該承載面201之垂直方向的向下移動以接近該承載面201;另一方面,該彈性單元21則會產生連動的壓縮形變。此外,該拆卸工具30需穿透該孔洞202而置於斜面26上,因此,該拆卸工具30之尺寸、形狀需和該孔洞202相互對應。於此實施例中,該卡合固定模組100包含了該拆卸工具30;而於其他實施方式中,亦可採用其他具有對應尺寸、形狀的物件或相似結構的工具來構成該拆卸工具30。
關於本發明之卡合固定模組100的組裝與拆卸等操作方式則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後。
請參閱第三圖(a)至(c),係為將該殼面10對該承載主體20進行組裝之操作示意圖。首先,如第三圖(a)所示,該殼面10仍未組裝於該承載主體20之上。於此一狀態時,該止擋單元23係置於和第一圖中所示之相同的第一 位置上。於此實施例中,所述之第一位置是定義為該止擋單元23係位在高於該第四卡合部24的位置上;詳細來說,是指該抵擋結構25之頂面於該承載面201之垂直方向上呈現出高於該第四卡合部24之頂面的情形。
接著,如第三圖(b)和(c)所示,進行該殼面10對該承載主體20之組裝,而本發明之該殼面10係以相對於該承載面201之平行方向進行移動來完成對該承載主體20之組裝。其操作方式是先將該殼面10之該第一卡合部11對著該止擋單元23加以施壓,以使該止擋單元23置於如第三圖(b)所示的一第二位置上。於此實施例中,由於該殼面10係藉由在該承載主體20上的移動而進一步使該第二卡合部22能和該第三卡合部13形成卡合來完成固定,因此,該第一卡合部11對該止擋單元23向下施壓的距離必需至一固定處;而該第四卡合部24的設置位置即可作為該殼面10進行移動的參考點。
是以,所述之第二位置是定義為該止擋單元23係位在和該第四卡合部24等高的位置上;詳細來說,是指該抵擋結構25之頂面於該承載面201之垂直方向上呈現出切齊於該第四卡合部24之頂面的情形。藉由該第一卡合部11的施壓,該止擋單元23便能進行相對於該承載面201之垂直方向的向下移動以接近該承載面201;另一方面,該彈性單元21則會產生連動的壓縮形變。而當該止擋單元23置於該第二位置時,也就是該抵擋結構25切齊於該第四卡合部24時,該殼面10便能相對於該承載面201進行如第三圖(b)所示箭號方向之移動。
承上所述,如第三圖(c)所示,當該殼面10移動置定位以使該第二卡合部22能和該第三卡合部13形成卡合時,該第一卡合部11也對應地離開該止擋單元23以使前述之施壓情形解除,而該彈性單元21能恢復形變並使該止擋單元23移動遠離該承載面201而使該抵擋結構25於該承載面201上高於該第四卡合部24,進而使該第一卡合部11能和該止擋單元23上的該抵擋結構25產生抵擋,以完成該殼面10對該承載主體20之固定組裝。
換言之,此時該彈性單元21所恢復的形變係使該止擋單元23被推回至第三圖(a)所示的第一位置上,且該殼面10便會因該抵擋結構25之抵擋而無法移動,從而便不會自該承載主體20上脫離。是以,第三圖(c)係相同於第一圖;也就是在相關元件之形狀、尺寸相互對應下,位在第一位置的該止擋單元23會對完成組裝之該殼面10與該承載主體20產生固定的效果。
請參閱第四圖(a)至(d),係為將該殼面10自該承載主體20上進行拆卸之操作示意圖。於此實施例中,該殼面10對該承載主體20之拆卸方式係類似上述組裝方式的反向操作;也就是本發明之該殼面10亦以相對於該承載面201之平行方向進行移動來完成對該承載主體20之拆卸。 首先,如第四圖(a)所示,將該拆卸工具30插入並穿透該孔洞202;由於此時該止擋單元23係置於所述之第一位置上,因此該拆卸工具30便對應該斜面26之該第一端261。 該拆卸工具30及該斜面26的相關技術特徵可見於上述第二圖(a)和(b)的對應實施說明。
是以,如第四圖(b)所示,將該拆卸工具30持續推入而從該斜面26之第一端261移動至第二端262時,其所產生的向下分力能使該止擋單元23壓縮該彈性單元21以置於所述之第二位置;詳細來說,其向下分力係使該止擋單元23進行相對於該承載面201之垂直方向的向下移動以接近該承載面201,進而使該抵擋結構25切齊於該第四卡合部24,並連動壓縮該彈性單元21而產生形變。換言之,當該止擋單元23置於所述之第二位置時,該抵擋結構25便無法對該第一卡合部11產生抵擋,使得該殼面10應一外力而相對於該承載面201進行如第四圖(b)所示箭號方向之移動。
承上所述,如第四圖(c)所示,該殼面10所移動到的位置係為使該第二卡合部22和該第三卡合部13之間不再形成卡合,而此時的該第一卡合部11也會對應地移至該止擋單元23之上。是以,於此一狀態下,該殼面10已可脫離於該承載主體20而能完成自其上之拆卸。最後,再將該拆卸工具30移出該斜面26和該孔洞202,使其斜面26上之向下分力解除而能恢復該彈性單元21之形變,而呈現出如第四圖(d)所示的結果。換言之,此時該彈性單元21所恢復的形變係使該止擋單元23再次被推回所述之第一位置上,也就是第四圖(d)係相同於第三圖(a),而能重新呈現出可提供組裝之狀態。
經由此一較佳實施例之說明可知,本發明所提出之卡合固定模組主要是應用在具有兩個可相互進行組裝、拆卸之物件的一裝置或一器具上;並且此兩物件於組裝、拆卸 上需以一物件能相對於另一物件之平面的平行方向進行移動的方式來完成。舉例來說,諸如行動電話、個人數位助理、平板電腦等可攜式電子裝置,便可有效地應用本發明之卡合固定模組。而當其他電子裝置或機械器具亦具有兩個類似本發明之殼面元件或承載主體元件,且其係以相互之平行移動來進行組裝、拆卸時,則亦可有效地將本發明之卡合固定模組加以應用。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卡合固定模組能以簡單的機械構造設計完成於物件之間的固定組裝;除了能有效地減少生產成本外,其組裝與拆卸的操作方式亦相當直覺、方便與快速,從而能改善習知栓鎖元件之耗時、耗力等缺陷。同時於製造上將相關元件之形狀、尺寸作一極佳條件的對應設計時,還能有效地增加組裝上的穩固性,從而確實能成為其產業或所屬技術領域上更為理想的應用。是故,本發明能有效解決先前技術中所提出之相關問題,並能成功地達到本案發展之主要目的。
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人員,可在運用與本發明相同目的之前提下,使用本發明所揭示的概念和實施例變化來作為設計和改進其他一些方法的基礎。這些變化、替代和改進不能背離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的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是故,本發明得由熟習此技藝之人士任施匠思而為諸般修飾,然皆不脫如附申請專利範圍所欲保護者。
100‧‧‧卡合固定模組
10‧‧‧殼面
11‧‧‧第一卡合部
13‧‧‧第三卡合部
20‧‧‧承載主體
201‧‧‧承載面
202‧‧‧孔洞
21‧‧‧彈性單元
22‧‧‧第二卡合部
23‧‧‧止擋單元
24‧‧‧第四卡合部
25‧‧‧抵擋結構
251‧‧‧凸出端部
26‧‧‧斜面
261‧‧‧第一端
262‧‧‧第二端
30‧‧‧拆卸工具
第一圖,係為本發明所提出之卡合固定模組100之完成 組裝的剖視圖。
第二圖(a),係為本發明之止擋單元23與彈性單元21之立體示意圖。
第二圖(b),係為本發明之止擋單元23與彈性單元21搭配拆卸工具30之立體示意圖。
第三圖(a)至(c),係為將本發明之殼面10對承載主體20進行組裝之操作示意圖。
第四圖(a)至(d),係為將本發明之殼面10自承載主體20上進行拆卸之操作示意圖。
100‧‧‧卡合固定模組
10‧‧‧殼面
11‧‧‧第一卡合部
13‧‧‧第三卡合部
20‧‧‧承載主體
201‧‧‧承載面
202‧‧‧孔洞
21‧‧‧彈性單元
22‧‧‧第二卡合部
23‧‧‧止擋單元
24‧‧‧第四卡合部
25‧‧‧抵擋結構
251‧‧‧凸出端部
26‧‧‧斜面
261‧‧‧第一端
262‧‧‧第二端

Claims (5)

  1. 一種卡合固定模組,包含有:一承載主體,包含有一承載面;一殼面,用以可拆卸地組裝於該承載主體上,該殼面包含有一第一卡合部;一彈性單元,設置於該承載面上;以及一止擋單元,設置於該彈性單元上,並相對於該承載面設置於一第一位置或一第二位置,該止擋單元包含有:一斜面,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第一端相對於該承載面低於該第二端;其中,當該止擋單元置於該第一位置時,該殼面之該第一卡合部抵擋於該止擋單元;當該止擋單元因該斜面之一受力置於該第二位置時,且該第一卡合部施壓該止擋單元而使該止擋單元置於該第二位置時,該殼面應一外力而相對於該承載面移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卡合固定模組,其中該承載主體包含有一第二卡合部,該殼面包含有一第三卡合部,當該第二卡合部卡合於該第三卡合部時,該殼面固定於該承載主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卡合固定模組,更包含:一第四卡合部,設置於該承載主體上;以及一抵擋結構,設置於該止擋單元上;其中,當該止擋單元置於該第一位置時,該第四卡合 部止擋該抵擋結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卡合固定模組,其中該承載主體包含有一孔洞,當該止擋單元置於該第一位置時,該孔洞對齊該斜面之該第一端。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卡合固定模組,其中該卡合固定模組包含有一拆卸工具,當該拆卸工具穿透該孔洞且置於該斜面之該第二端時,該止擋單元壓縮該彈性單元以置於該第二位置。
TW101138476A 2012-10-18 2012-10-18 卡合固定模組 TWI5211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8476A TWI521143B (zh) 2012-10-18 2012-10-18 卡合固定模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8476A TWI521143B (zh) 2012-10-18 2012-10-18 卡合固定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6570A TW201416570A (zh) 2014-05-01
TWI521143B true TWI521143B (zh) 2016-02-11

Family

ID=51293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8476A TWI521143B (zh) 2012-10-18 2012-10-18 卡合固定模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2114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8851B (zh) * 2018-03-12 2020-03-2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卡合結構及顯示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4716B (zh) * 2016-06-22 2018-06-26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快拆结构及投影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8851B (zh) * 2018-03-12 2020-03-2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卡合結構及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6570A (zh) 2014-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8331B (zh) 可用來拆裝擴充卡模組的固定機構及其電子裝置
US9141146B2 (en) Latch device and computer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9013868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expanding platform and combination apparatus thereof
US816341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battery securing mechanism
TWI481783B (zh) 卡合固定模組
TWI521143B (zh) 卡合固定模組
TWM517270U (zh) 扣件裝置
US8300413B2 (en) Fixing device and heat sink assembly using the same
TW201505527A (zh) 資料存儲設備固定裝置
TWI529517B (zh) 連接組件及具有此連接組件的電子裝置
TWI457959B (zh) 易於拆裝之按鍵機構及其電子裝置
CN203706964U (zh) 触控板按压装置
CN101636052A (zh) 电子设备
TWI475945B (zh) 用來固定可相對於主機模組滑動之顯示模組之固定機構與其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508641B (zh) 電子裝置及其底座結構
CN103104576A (zh) 卡合固定模组
TWI672720B (zh) 防關機組件及具有該防關機組件的電子裝置
US7848086B1 (en) Power supply fixing device
US20130153268A1 (en) Fastening apparatus for heat sink
CN103108513B (zh) 卡合固定模组
US953546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easy assembly function and related computer system
TWI498712B (zh) 筆記型電腦觸控結構
TWI583293B (zh) 固定裝置
TWI521144B (zh) 退卡裝置
TWM551802U (zh) 夾持裝置及卡合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