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0546B - 在一半雙工即按即通系統中之同步化發言權控制及媒體共用 - Google Patents

在一半雙工即按即通系統中之同步化發言權控制及媒體共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0546B
TWI520546B TW102143315A TW102143315A TWI520546B TW I520546 B TWI520546 B TW I520546B TW 102143315 A TW102143315 A TW 102143315A TW 102143315 A TW102143315 A TW 102143315A TW I520546 B TWI520546 B TW I52054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media
ptt
talk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3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40474A (zh
Inventor
馬克A 林德
卡麥隆 克格
達 西爾法 葛畢瑞爾 穆拉
Original Assignee
高通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3/686,38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9674675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高通公司 filed Critical 高通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440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04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05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054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 H04W76/45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for Push-to-Talk [PTT] or Push-to-Talk over cellular [PoC]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61Push-to services, e.g. push-to-talk or push-to-vide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3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 H04L65/4038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with flo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10Push-to-Talk [PTT] or Push-On-Call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在一半雙工即按即通系統中之同步化發言權控制及媒體共用
對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為2008年6月18日申請之美國申請案第12/141,493號之部分接續申請案,該美國申請案主張2007年6月20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0/945,102號之權利。此等文件之內容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發明係關於點對點或點對多點無線通信系統。更具體言之,本發明係關於用於在無線電信器件之通信群組的成員之間共用各種形式之媒體的系統及方法。
在諸如蜂巢式電話、PDA、迷你膝上型電腦及進階傳呼機之無線電信器件中,該等器件通常藉由經由現存蜂巢式電話網路橋接電話呼叫及跨越網路傳遞資料封包而在長距離上通信。此等無線器件常常在大量資料處理及計算能力上有限,且因此除語音外,跨越電話網路亦可發送及接收軟體程式。
存在無線電信服務,其提供一般被稱作「即按即通」(PTT)能力之快速一對一或一對多通信。用於通信無線器件之接收器件的特定PTT群組常常藉由電信廠商來建置。PTT通信連接通常由在無線器件上之單一按鈕起始,其啟動說話者與群組中之每一成員器件之間的半 雙工鏈路,且一旦該按鈕經釋放,該器件便可接收傳入之PTT傳輸。在一些配置中,該PTT說話者將具有「發言權」,其中當該說話者在說話時其他群組成員不可說話。一旦說話者釋放PTT按鈕,群組中之任何其他個別成員便可按下其PTT按鈕且其將具有發言權。
在現存PTT系統中,成員器件將僅在作用中群組通信中之器件之間傳達語音資料。因為資料之大小及處置非語音資料所必要之器件資源,所以難以在群組通信中包括其他資料。因此,現存行動器件經由建立於器件與無線通信網路之間的特定資料頻道發送非語音資料,諸如圖形、多媒體及其他資料檔案。
因此,提供一種供群組中之無線器件成員用來將媒體發送至PTT目標群組中之其他成員的系統及方法將係有利的。該系統及方法應能夠在不損害其他PTT通信之完整性或不過度利用器件資源的情況下接納大小較大之群組定向媒體(group-directed media)資料。因此,將提供本發明主要關於的允許PTT群組中之無線器件間之群組定向媒體的此系統及方法。
簡要地描述,本發明包括一種允許在無線通信網路上之通信群組之間共用媒體的系統、方法及無線通信器件。在該系統中,使用者可附接資料檔案、資料區塊,或其他特殊應用資料(該資料可為圖像、音訊剪輯、語音郵件訊息及其類似者),且將其發送至一或多個其他成員之無線器件。用於群組定向媒體之分散資料路徑可獨立於PTT語音通信之相同資料路徑,或可獨立於該相同資料路徑使得無論使用者是否參與PTT呼叫,皆可在任何時間存取特徵。在一實施例中,群組定向媒體之發起者可選擇接收資料檔案之成員之目標清單,且該目標清單可為一或多個使用者位址、一或多個群組位址,或兩者之組合。
在一實施例中,若群組定向媒體之發起者參與PTT呼叫,則該發起者可藉由將檔案上傳至伺服器而選擇將該檔案發送至同一PTT呼叫之一或多個參與者,且接著該伺服器或該發起者可通知目標無線器件該檔案可用於下載。目標使用者提供有用以允許或拒絕將該檔案下載至目標用戶端上之選項。或者,該等目標使用者提供有指向所儲存檔案之指標(諸如,超連結),其中該等目標使用者可稍後獲得彼檔案而不必將檔案下載至無線通信器件。此外,可體現該系統,使得目標使用者可週期性地瀏覽或輪詢檔案伺服器以檢查及察看媒體是否可用於下載。
在一實施例中,用於在複數個無線通信器件間之群組通信中共用媒體的系統包括至少一無線通信器件,其為跨越無線通信網路以直接群組通信方式(諸如,PTT語音通信)彼此通信之無線通信器件的通信群組中的成員。該無線通信器件將選擇性地將群組定向媒體發送至該通信群組中之其他成員,且至少一群組通信電腦器件儲存關於無線通信網路上之通信群組的資訊,該資訊包括一或多個通信群組中之成員無線通信器件。該群組通信電腦器件選擇性地自通信群組中之發送無線通信器件接收群組定向媒體,且將該群組定向媒體發送至該發送無線通信器件所屬之該通信群組中的其他成員無線通信器件。該群組通信電腦器件可選擇性地與資料儲存器通信以儲存該群組定向媒體,以供該等成員無線通信器件存取該媒體。該無線通信器件亦可為桌上型電腦、膝上型電腦,或可具有至網際網路或其他網路之有線連接且以其他方式從事與其他無線通信器件之群組通信的其他固定電腦平台。
在一實施例中,用於在無線通信網路上之複數個無線通信器件間的群組通信中共用媒體的方法包括:在群組通信電腦器件處接收自無線通信器件發送至該無線通信器件之該通信群組中之其他成員的群 組定向媒體,其中該無線通信器件為跨越無線通信網路以直接群組通信方式彼此通信的無線通信器件之通信群組中的成員。該群組通信電腦器件儲存包括一或多個通信群組中之成員無線通信器件的資訊,且接著將該群組定向媒體自該群組通信電腦器件發送至發送無線通信器件所屬之該通信群組中之其他成員無線通信器件中的一或多者。
各種實施例係有關於同步化通信群組中之媒體共用。一實施例將一或多個媒體檔案傳輸至通信群組中之一或多個成員,在該傳輸之後接收對該一或多個媒體檔案中之一者的選擇,且回應於該接收而傳輸與該通信群組中之該一或多個成員開始群組呼叫之請求,或傳輸獲取該群組呼叫之發言權之請求。一實施例在使用者器件處自該通信群組中之成員接收一或多個媒體檔案,在接收該一或多個媒體檔案之後接收來自該成員之話音突峰(talk spurt)及至該一或多個媒體檔案中之一者的參考,且在該話音突峰期間顯示該一或多個媒體檔案中之該者。
因此,本發明系統及方法的有利之處在於:通信群組(諸如,PTT目標群組)之無線通信器件成員具有在正在進行之群組通信期間或與正在進行之群組通信分離地在該通信群組中之其他成員器件間共用媒體的能力。該系統及方法允許在不過度利用器件資源之情況下傳達具有任何大小之群組定向媒體。此外,該群組定向媒體可實際上為任何資料類型,且包括在作用中且可存取之電腦應用程式。
本發明之其他目標、特徵及優點將在檢閱【圖式簡單說明】、【實施方式】及【申請專利範圍】之後變得顯而易見。
10‧‧‧系統
12‧‧‧即按即通(PTT)群組/通信群組/目標集合
14‧‧‧無線電話/無線電信器件/行動電話/無線通信器件/蜂 巢式電話
16‧‧‧智慧型傳呼機/無線通信器件
18‧‧‧個人數位助理(PDA)/無線通信器件
20‧‧‧無線通信網路
30‧‧‧伺服器側LAN
32‧‧‧群組通信電腦器件/伺服器
34‧‧‧資料庫
36‧‧‧資料儲存器
50‧‧‧群組通信伺服器區域網路(LAN)/載波網路
52‧‧‧封包資料服務節點(PDSN)
54‧‧‧載波網路
58‧‧‧訊息傳遞服務控制器(MSC)
60‧‧‧基地台
62‧‧‧封包控制功能(PCF)
64‧‧‧基地台控制器
66‧‧‧支源(BTS)
70‧‧‧蜂巢式電話/器件/裝置/通信實體
72‧‧‧裝置/通信實體
74‧‧‧裝置/通信實體
76‧‧‧裝置/通信實體
78‧‧‧即按即通(PTT)按鈕
80‧‧‧圖形顯示器
82‧‧‧電腦平台
84‧‧‧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
86‧‧‧應用程式設計介面(API)層
88‧‧‧記憶體
90‧‧‧本端資料庫
92‧‧‧直接通信介面
100‧‧‧行動台數據機(MSM)
102‧‧‧進階行動用戶軟體(AMSS)
104‧‧‧行動作業系統層
106‧‧‧即按即通(PTT)感知使用者介面(UI)
108‧‧‧即按即通(PTT)用戶端
110‧‧‧群組媒體用戶端
112‧‧‧群組媒體應用程式
130‧‧‧群組媒體用戶端
132‧‧‧即按即通(PTT)用戶端
134‧‧‧分派呼叫處理常式(DCH)
136‧‧‧媒體控制單元(MCU)
138‧‧‧常駐即按即通(PTT)用戶端/目標即按即通(PTT)用戶端
140‧‧‧群組媒體用戶端
150‧‧‧群組媒體用戶端
152‧‧‧即按即通(PTT)用戶端
154‧‧‧媒體控制單元(MCU)
156‧‧‧常駐即按即通(PTT)用戶端
158‧‧‧群組媒體用戶端
160‧‧‧群組控制用戶端
162‧‧‧即按即通(PTT)用戶端
164‧‧‧媒體控制單元(MCU)
166‧‧‧即按即通(PTT)用戶端
168‧‧‧群組媒體用戶端
170‧‧‧群組媒體用戶端
172‧‧‧即按即通(PTT)用戶端
174‧‧‧分派呼叫處理常式(DCH)
176‧‧‧即按即通(PTT)用戶端
178‧‧‧群組媒體用戶端
180‧‧‧本端閘道器
182‧‧‧外部區域閘道器
190‧‧‧群組媒體用戶端
192‧‧‧檔案管理伺服器(FMS)
194‧‧‧即按即通(PTT)用戶端
196‧‧‧分派呼叫處理常式(DCH)
198‧‧‧即按即通(PTT)用戶端
200‧‧‧群組媒體用戶端
210‧‧‧即按即通(PTT)用戶端
212‧‧‧群組媒體用戶端
214‧‧‧群組定向媒體使用者介面(UI)
216‧‧‧檔案管理伺服器(FMS)
310‧‧‧即按即通(PTT)用戶端
312‧‧‧即按即通(PTT)用戶端
314‧‧‧即按即通(PTT)用戶端
316‧‧‧即按即通(PTT)伺服器
圖1為具有無線電信器件之指定PTT群組之無線網路的代表圖,該等無線電信器件跨越該無線網路與群組通信伺服器及其他電腦器件進行通信。
圖2為常見蜂巢式電信組態中之無線網路之一實施例的代表圖,該無線網路具有PTT群組成員之無線電信器件之間的群組通信伺服器控制通信。
圖3為說明具有PTT能力之無線電信器件之電腦平台的方塊圖。
圖4為具有PTT用戶端及群組定向媒體用戶端的通信群組應用程式之軟體層之一實施例的圖。
圖5為通信群組成員無線通信器件之間的PTT通信與群組定向媒體傳輸之建立的一實施例的呼叫流程圖。
圖6為在與傳輸無線通信器件上之PTT用戶端共用的發言權期間發生之群組定向媒體傳輸之一實施例的呼叫流程圖。
圖7為在與傳輸無線通信器件上之PTT用戶端不同的發言權內發生的群組定向媒體傳輸之一實施例的呼叫流程圖。
圖8為跨越無線通信網路建立至多個目標器件之即刻群組定向媒體傳輸的系統之一實施例的呼叫流程圖。
圖9為群組定向媒體之檔案預覽至目標成員之散佈的一實施例的呼叫流程圖。
圖10為對所儲存之群組定向媒體的檔案擷取之一實施例的呼叫流程圖,該檔案擷取係藉由通信群組中之最初發送有群組定向媒體的成員進行。
圖11為用於無線通信器件將群組定向媒體發送至通信群組之方法之一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12為群組通信電腦器件接收及選擇性地儲存或傳輸群組定向媒體之一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13為在建置群組呼叫之前預先共用媒體檔案之例示性群組通信的流程圖。
圖14為在建置群組呼叫之前預先共用媒體檔案之例示性群組通 信的流程圖。
圖15為在建置群組呼叫之前未預先共用媒體檔案之例示性群組通信的流程圖。
圖16為在群組呼叫之前或期間共用媒體檔案之例示性群組通信的流程圖。
圖17為在建置群組呼叫之前共用媒體檔案之例示性群組通信的流程圖。
圖18為例示性第一群組通信及第二群組通信之流程圖,其中在第一群組通信之前共用媒體檔案。
在以下描述中揭示各種實施例之態樣,且說明了與特定實施例有關之相關圖式。可設計出替代實施例而不脫離本發明之範疇。另外,將不詳細描述各種實施例之熟知元件,或將省略該等熟知元件,以免混淆各種實施例之相關細節。
詞語「例示性」在本文中用以意謂「充當一實例、例子或說明」。不必將本文中描述為「例示性」之任何實施例解釋為比其他實施例較佳或有利。類似地,術語「實施例」或「本發明之實施例」並不要求所有實施例包括所論述之特徵、優點或操作模式。
本文中使用之術語僅僅係出於描述特定實施例之目的,且不意欲限制各種實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確地另外指定,否則如本文中所用之單數形式「一」及「該」意欲亦包括複數形式。應進一步瞭解,術語「包含」及/或「包括」在本文中使用時指定所陳述之特徵、整體、步驟、操作、元件及/或組件之存在,但不排除一或多個其他特徵、整體、步驟、操作、元件、組件及/或其群組之存在或添加。
另外,許多實施例係關於待由(例如)計算器件之元件執行之動作序列來描述。應認識到,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動作可藉由特定電路 (例如,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藉由一或多個處理器所執行之程式指令或藉由兩者之組合來執行。另外,可認為本文中所描述之此等動作序列完全體現於任何形式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內,該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具有儲存於其中的在執行後將使相關聯之處理器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性的電腦指令之對應集合。因此,各種實施例之各種態樣可以數個多不同形式來體現,已預期所有該等形式皆在所主張標的物之範疇內。另外,對於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例中的每一者,任何此等實施例之對應形式可在本文中被描述為(例如)「經組態以執行所描述之動作的邏輯」。
在此描述中,術語「通信器件」、「無線器件」、「無線通信器件」、「PTT通信器件」、「手持型器件」、「行動器件」及「手機」可互換地使用。亦互換地使用術語「呼叫」及「通信」。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應用程式」意欲涵蓋可執行及非可執行之軟體檔案、原始資料、彙總資料、修補程式,及其他程式碼片段。
參看諸圖(其中相同數字始終表示相同元件),圖1說明系統10之一實施例,該系統10用於在PTT群組12中之一或多個無線電信器件(諸如,無線電話14、智慧型傳呼機16及個人數位助理(PDA)18)間、跨越無線網路20與其他無線電信器件共用群組媒體。在系統10中,每一無線電信器件14、16、18能夠跨越無線通信網路20與複數個無線電信器件中之一或多個其他無線電信器件之目標集合選擇性地直接通信。舉例而言,行動電話14之目標集合可為通信群組12中之所有器件或其子集(諸如,傳呼機16及PDA 18)。
在此實施例中,無線電信器件(諸如,行動電話14)跨越無線網路20將旗標至少發送至群組通信電腦器件(此處展示為伺服器32),以指示無線器件存在於無線網路20上(亦即,可存取),該群組通信電腦器件存在於伺服器側LAN 30上。群組通信電腦器件32可與由第一無線 電信器件指定之目標無線電信器件的集合共用此資訊,或亦可與常駐於伺服器側LAN 30上或可跨越無線網路20存取之其他電腦器件共用此資訊。群組通信電腦器件32可具有所附接或可存取之資料庫34以儲存用於無線器件之群組識別資料。此處展示為檔案管理伺服器之資料儲存器36亦存在於伺服器側LAN 30上。應瞭解,常駐於伺服器側LAN 30上或跨越無線網路20或一般跨越網際網路之電腦組件的數目不受限制。
諸如PTT通信之直接通信可經由通信無線電信器件14、16、18與目標集合之一或多個其他無線電信器件之間的半雙工頻道來建立。 又,若目標集合之無線電信器件中的至少一者已告知群組通信電腦器件32其存在於無線網路20上,則群組通信電腦器件32可試圖橋接所請求的與目標集合之直接通信。
在目標集合之無線電信器件中無一者(或至少一者)未告知群組通信電腦器件32其存在於無線網路20上時,群組通信電腦器件32亦可告知無線電信器件14、16、18無法橋接至目標集合12之直接通信。此外,雖然在此處將群組通信電腦器件32展示為具有群組識別資料之所附接資料庫34,但群組通信電腦器件32可具有常駐於其上之群組身分資料,且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所有儲存功能。
概述而言,系統10包括至少一無線通信器件(諸如,行動電話14),其為無線通信器件之通信群組12中的成員,該等無線通信器件跨越無線通信網路20以直接群組通信之方式彼此通信,該至少一無線通信器件經組態以選擇性地將群組定向媒體發送至通信群組12中之其他成員。至少一群組通信電腦器件32經組態以儲存關於無線通信網路20上之通信群組12的資訊,該資訊包括一或多個通信群組之特定成員無線通信器件的身分。群組通信電腦器件32經進一步組態以選擇性地自通信群組12之發送無線通信器件(諸如,行動電話14)接收群組定向 媒體,且將該群組定向媒體發送至該發送無線通信器件所屬之該通信群組12中的其他成員無線通信器件。
系統10可進一步包括與群組通信電腦器件32進行通信之資料儲存器36,其中群組通信電腦器件32經組態以將群組定向媒體發送至資料儲存器36,如本文中進一步所描述。資料儲存器36經組態以自無線通信器件(諸如,行動電話14)接收群組指定媒體,且選擇性地准許通信群組12中之發送有群組定向媒體的成員跨越無線通信網路20存取所儲存之群組定向媒體。
群組定向媒體可為任何類型之媒體。舉例而言,群組定向媒體可為圖形媒體(諸如,呈JPEG、TIF及其類似者格式之圖像)、音訊檔案(諸如,MP3、MP4、WAV及其類似者)。該媒體亦可為串流媒體,諸如多媒體應用程式(Powerpoint、MOV檔案及其類似者),及應用程式(常駐於無線通信器件14、16、18處抑或與其通信)之其他特殊應用資料或定製資料。群組定向媒體亦可為串流媒體,或無線通信網路20上之另一電腦器件上的交互式對話,諸如代管於資料儲存器36或私人佈告欄上之遊戲。舉例而言,遊戲參與者可經由群組通信就正在進行之遊戲進行聊天。又,群組定向媒體可為通信群組中之成員間的半雙工視訊會議,其中說話者之圖像係以實質上即時或以延遲之方式廣播至其他群組成員。群組定向媒體亦可為位置資訊,諸如無線通信器件14、16、18之GPS座標或網路位置。
此等媒體檔案之大小可非常大,且因為發送媒體之潛在延遲或因為接收無線通信器件無法處置所發送之媒體,所以系統10可使用資料儲存器36(或檔案管理伺服器或其他電腦器件)儲存群組定向媒體,使得通信群組12之目標成員可在不中斷其他PTT通信的情況下選擇性地存取所儲存媒體。資料儲存器36可經組態以在與通信群組12中之成員無線器件中的每一者建立通信鏈路後自動地將群組定向媒體發送至 通信群組12中之成員無線器件中的該者。或者,在一實施例中,若群組定向媒體儲存於資料儲存器36處,則群組通信電腦器件32或資料儲存器36可將超連結發送至通信群組12中之其他成員無線通信器件,該超連結將提供至資料儲存器36處之所儲存之群組定向媒體的連結。在藉由通信群組中之成員無線器件中的至少一者接收群組定向媒體後,群組通信電腦器件32可將通信群組12中之至少一成員無線通信器件接收群組定向媒體的應答發送至發送群組定向媒體之無線通信器件14、16、18。
無線通信器件14、16、18可在請求發送群組定向媒體(例如,發送目標清單)時將通信群組識別資料發送至群組通信電腦器件32,且因此,群組通信器件32會將群組定向媒體發送或儲存至成員無線通信器件,該等成員無線通信器件係基於如本文中進一步論述之多種準則而在通信群組識別資料中識別。或者,在無線通信器件發送群組定向媒體之前,無線通信器件14、16、18可向群組通信電腦器件32請求通信群組12之成員資料,且群組通信電腦器件32可將一或多個位址或通信群組位址發送至無線通信器件14、16、18。在一實施例中,通信群組電腦器件32可基於可用之潛在通信群組之成員器件接收群組定向媒體的能力而篩選該等通信群組。
如本文中進一步所描述,無線通信器件14、16、18可從事與通信群組12中之成員無線通信器件的群組通信,且在同一通信對話中於群組通信期間或獨立於此群組通信而發送群組定向媒體。或者,可獨立於群組通信對話而發送群組定向媒體。
圖2為常見蜂巢式電信組態中之無線網路之一實施例的代表圖,該無線網路具有一系列群組通信電腦器件(群組通信伺服器)32,其控制PTT系統中之集合群組成員(器件70、72、74、76)之無線通信器件之間的通信。該無線網路僅為例示性的且可包括任何系統,藉此遠端 模組彼此之間以空中傳輸方式通信,及/或在無線網路20之組件(包括(不限於)無線網路載波及/或伺服器)之間以空中傳輸方式通信。一系列群組通信伺服器32連接至群組通信伺服器LAN 50。無線電話可使用資料服務選項向群組通信伺服器32請求封包資料對話。
群組通信伺服器32連接至此處展示為常駐於載波網路54上之無線服務提供者封包資料服務節點(PDSN),諸如PDSN 52。每一PDSN 52可經由封包控制功能(PCF)62與基地台60之基地台控制器64介接。PCF 62通常位於基地台60中。載波網路54控制發送至訊息傳遞服務控制器(「MSC」)58之訊息(一般為資料封包之形式)。載波網路30藉由網路、網際網路及/或POTS(「普通電話系統(plain ordinary telephone system)」)與MSC 32通信。通常,載波網路54與MSC 58之間的網路或網際網路連接傳送資料,且POTS傳送語音資訊。MSC 58可連接至一或多個基地台60。以類似於載波網路之方式,MSC 58通常藉由用於資料傳送之網路及/或網際網路及用於語音資訊之POTS兩者來連接至支源(branch-to-source,BTS)66。BTS 66最終藉由簡訊服務(「SMS」)或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其他空中傳輸方法以無線方式向無線器件(諸如,蜂巢式電話70、72、74、76)廣播訊息及自該等無線器件接收訊息。亦應注意,載波邊界及/或PTT操作者網路邊界並不抑制或禁止如本文中所描述之資料共用。
蜂巢式電話及行動電信器件(諸如,無線電話14)經製造以具有增強的計算能力,且變得等價於個人電腦及手持型PDA。此等「智慧型」蜂巢式電話允許軟體開發者建立可下載且可在無線器件之處理器上執行之軟體應用程式。諸如蜂巢式電話14之無線器件可下載許多類型之應用程式,諸如網頁、小程式、MIDlet、遊戲及資料。在已指定通信群組12(圖1)之無線器件中,無線通信器件可與集合中之其他成員直接連接,且從事於語音及資料通信。然而,所有此等直接通信將 經由群組通信電腦器件32或在其控制下發生。器件之所有資料封包未必需要行進通過群組通信電腦器件32本身,而是群組通信電腦器件32必須能夠最終控制通信,此係因為該群組通信電腦器件將通常為感知到及/或可擷取通信群組中之成員的身分或將通信群組12中之成員的身分導引至另一電腦器件的唯一伺服器側30組件。
圖3為說明無線電信器件之一實施例的方塊圖,該無線電信器件為具有PTT按鈕78之行動電話14,該PTT按鈕78開啟至器件(亦即,通信群組12中之其他成員)之目標集合的直接通信。其他器件及方法可替代地用以從事於PTT通信,諸如觸控式螢幕顯示器上之「螢幕按鍵(soft key)」、語音命令,或如此項技術已知之其他方法。亦將無線器件14展示為具有面向無線器件14之使用者的圖形顯示器80。無線器件14包括電腦平台82,該電腦平台82可處置語音及資料封包,且接收並執行跨越無線網路20傳輸之軟體應用程式,以包括群組定向媒體。電腦平台82包括(連同其他組件):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84,或其他處理器、微處理器、邏輯電路、可程式化閘陣列,或其他資料處理器件。在製造無線器件時安裝ASIC 84且ASIC 84通常為不可升級的。ASIC 84或其他處理器執行應用程式設計介面(「API」)層86,該層86包括常駐應用程式環境且可包括載入於ASIC 84上之作業系統。該常駐應用程式環境與無線器件之記憶體88中之任何常駐程式介接。常駐應用程式環境之實例為由QUALCOMM®開發之用於無線器件平台的「無線二進位執行環境」(BREW)軟體。
如此處所展示,該無線器件可為具有圖形顯示器80之行動電話14,但亦可為如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具有電腦平台82之任何無線器件,諸如個人數位助理(PDA)、具有圖形顯示器80之傳呼機,或甚至具有無線通信入口之單獨電腦平台82,且可以其他方式具有至網路或網際網路之有線連接。此外,記憶體88可包含:唯讀記憶體(ROM)或隨機 存取記憶體(RAM)、可抹除可程式化ROM(EPROM)、電子可抹除可程式化ROM(EEPROM)、快閃卡,或電腦平台上常見之任何記憶體。電腦平台82亦可包括用於儲存記憶體88中未被積極使用之軟體應用程式的本端資料庫90。本端資料庫90通常包含一或多個快閃記憶體胞元,但可為如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何二級或三級儲存器件,諸如磁性媒體、EPROM、EEPROM、光學媒體、磁帶,或軟碟或硬碟。圖形顯示器80可不僅呈現關於正在進行之群組呼叫的資訊,而且呈現關於群組定向媒體之資訊,以包括如本文中更全面描述之檔案預覽。
在無線器件之此實施例中,電腦平台82亦包括可開啟自無線器件之直接通信頻道的直接通信介面92。該直接通信介面92亦可為用於無線器件之標準通信介面之部分,其一般攜載傳輸至無線器件及自無線器件傳輸之語音及資料。該直接通信介面92通常包含如此項技術中已知之硬體。
圖4為具有PTT設施及群組定向媒體設施的群組應用程式用戶端之軟體層之一實施例的圖。在此實施例中,行動器件環境中之電腦平台82由在行動台數據機(MSM)100及進階行動用戶軟體(AMSS)102(由QUALCOMM®開發)上開發之一系列軟體「層」組成,驅動基礎MSM晶片組,且實施包括CDMA2000 1X及CDMA2000 1xEV-DO之整套CDMA通信技術的軟體協定堆疊。存在亦藉由QUALCOMM®開發之行動作業系統層104,其在此實施例中為BREW®。行動作業系統層104充當用於各種晶片或器件特定操作的應用程式設計介面,同時提供一隔離層以消除與電腦平台上之AMSS 102及任何OEM軟體之直接連絡。行動作業系統層104實現使用行動器件特徵的應用程式開發而不必在每次發行器件特定軟體之新發行版本時重寫應用程式。應注意,其他軟體層組態可替代地用於無線通信器件14、16、18及電腦平台82(諸如,Linux®、Windows®,或其他作業系統或架構)上,以實 施如本文中所描述之媒體共用。
PTT用戶端108為經由外部介面(此處以PTT感知使用者介面(UI)106展示)提供對PTT服務之存取的應用程式。PTT用戶端包括啟用行動作業系統104應用程式所需之所有功能,諸如群組媒體用戶端110。除藉由PTT用戶端108提供對PTT服務之存取之外,PTT用戶端108較佳充當所有PTT感知應用程式之間的隔離層以及至群組通信電腦器件32之介面。在此實施例中,PTT用戶端108維持對PTT服務之存取,對群組通信請求作出回應,處理針對PTT服務之所有PTT感知行動作業系統應用程式請求,處理所有外傳PTT請求,收集並封裝語音編碼器封包以用於發起PTT話音突峰,且剖析語音編碼器資料之封包以用於終止PTT話音突峰。
群組媒體用戶端110為基於行動作業系統之應用程式,其擴展PTT服務以供存取除傳統半雙工語音通信(VoIP-PTT媒體)之外的媒體類型。群組媒體用戶端110經由外部介面提供對群組媒體服務之存取,該外部介面在一實施例中為一單獨API,諸如一群組媒體感知API。群組媒體感知UI為可整體開發為基於行動作業系統之應用程式或結合AMSS 102介面使用的應用程式。群組媒體感知UI藉由調用適當API(諸如,來自其他常駐PTT及群組媒體應用程式112之彼等API)對針對群組定向媒體服務之使用者請求作出回應。群組媒體用戶端110服務來自使用者之請求,且告知該使用者任何群組定向媒體請求之結果。使用者亦可設定群組媒體用戶端110,該設定指定處置傳入通知之方式,該傳入通知指示存在待自檔案管理伺服器(資料儲存器36)下載之檔案。舉例而言,群組媒體用戶端110可選擇即刻開始檔案下載,或允許提示目標使用者判定是否下載檔案。
一旦使用者已識別PTT群組通信中包括哪些連絡人,該使用者便選擇將傳輸之媒體檔案。使用者可自UI 106內瀏覽至特定媒體檔案或 搜尋特定媒體檔案。舉例而言,使用者可使用階層式資料夾結構或具PTT能力之媒體檔案的清單來瀏覽至特定媒體檔案。資料夾或搜尋結果內之檔案可顯示為檔案名稱、縮圖、圖示等。清單可為(例如)表示各種媒體檔案之縮圖的圖庫(gallery)。
每一縮圖、圖示、檔案名稱等可獨立地作為PTT按壓件(press)來採取行動。一旦使用者選擇媒體檔案,該媒體檔案便作為話音突峰之部分被自動地傳輸至目標使用者。若無線通信器件14、16、18為觸控式螢幕器件,則該使用者可藉由(例如)觸碰表示媒體檔案之縮圖而選擇該媒體檔案。或者,使用者可在選擇該媒體檔案之後按壓PTT按鈕78。在選擇該媒體檔案後,PTT呼叫/發言權請求便將與該媒體檔案或至其之連結一起被發送至目標使用者,如下文所論述。
圖5為通信群組成員無線通信器件之間的PTT通信與群組定向媒體傳輸之建立的一實施例的呼叫流程圖。常駐於通信無線器件14、16、18上之群組媒體用戶端130請求PTT用戶端132建立直接PTT呼叫,以與目標器件共用群組定向媒體及語音,該目標器件在此處展示為具有常駐PTT用戶端138及群組媒體用戶端140。如所展示,群組媒體用戶端指示相同發言權控制機制可用於語音媒體及群組定向媒體兩者。群組媒體用戶端130判定可在自PTT使用之後續話音叢發期間共用資料,且因此,存在用於語音呼叫及群組定向媒體共用兩者之單一發言權控制機制。群組媒體用戶端130請求PTT用戶端132與目標使用者建立PTT直接呼叫,且將群組定向媒體類型包括至PTT呼叫中。呼叫建置請求可含有(例如)目標使用者位址、群組媒體應用程式ID、媒體類型,及待使用與PTT呼叫相同之發言權控制機制來共用群組定向媒體資料的指示。亦可將呼叫建置請求與DataOverSignaling存取頻道訊息一起發送。分派呼叫處理常式(DCH)134執行PTT呼叫建置功能,包括定位該目標、應用呼叫限制、選擇語音編碼器,及指派媒體 控制單元(MCU)136資源。另外,DCH 134驗證目標用戶端可支援群組定向媒體類型。接著,DCH 134通知目標成員正在建立PTT呼叫,其中包括群組媒體資料。
目標PTT用戶端138驗證目標使用者可用以參與呼叫,且與群組定向媒體應用程式ID相關聯之群組媒體用戶端140存在於目標用戶端器件上。目標PTT用戶端138將指示已接受呼叫之應答發送至DCH 134。一旦自目標PTT用戶端138接收到該應答,DCH 134便將發言權授予訊息發送至發端PTT用戶端132,其中該發言權授予訊息指示正在建立呼叫且PTT用戶端132可開始收集媒體。PTT用戶端132通知群組媒體用戶端130呼叫建置已成功,且可發送群組定向媒體。PTT用戶端132亦通知使用者:該使用者可開始說話。PTT用戶端132收集且緩衝語音媒體(使用者之話音突峰)及自群組媒體用戶端130接收之群組定向媒體兩者。一旦藉由發端PTT用戶端132接收到MCU 136連絡人資訊訊息且對該訊息作出應答,便將經緩衝之媒體發送至MCU 136。MCU 136在將媒體轉遞至目標之前等待目標PTT用戶端138對MCU 136連絡人資訊訊息之應答。當目標PTT用戶端138接收媒體時,該目標PTT用戶端可基於同步化來源(SSRC)及有效負載類型來篩選媒體,以正確地處理PTT媒體。將群組定向媒體轉遞至群組媒體用戶端140,該群組媒體用戶端140亦可負責處理彼資料。
圖6為在與傳輸無線通信器件上之PTT用戶端共用的發言權期間發生之群組定向媒體傳輸之一實施例的呼叫流程圖。群組媒體用戶端150請求使用與PTT呼叫相同之發言權控制機制與PTT呼叫參與者共用群組定向媒體,一成員器件經展示為具有常駐PTT用戶端156及群組媒體用戶端158。在PTT話音突峰期間結合語音媒體來發送群組定向媒體。群組媒體用戶端150請求准許同時進行談話及發送資料。在此情境中,使用者參與PTT呼叫,且使用者對群組媒體用戶端150執行 功能,該功能導致群組媒體用戶端150請求與PTT呼叫參與者共用資料。群組媒體用戶端150判定可在來自使用者之後續話音突峰期間共用資料。亦即,僅存在用於PTT呼叫及群組定向媒體共用兩者之單一發言權控制機制。
群組媒體用戶端150請求PTT用戶端152將群組定向媒體添加至現存PTT呼叫。添加媒體請求含有待使用與PTT用戶端152相同之發言權控制機制來共用資料的指示。PTT用戶端152請求MCU 154將新媒體類型添加至現存呼叫。MCU 154驗證PTT呼叫參與者可支援新媒體類型(例如,連絡群組媒體用戶端158),且通知呼叫參與者正將新媒體類型添加至PTT呼叫。在已將新媒體類型成功添加至PTT呼叫之後,使用者(群組媒體用戶端150)可請求准許同時進行談話及發送群組定向媒體。群組媒體用戶端150通知PTT用戶端152已接收到群組定向媒體請求。PTT用戶端152請求准許進行談話且自MCU 154發送群組定向媒體。MCU 154在授予發言權請求之前驗證發言權可用。PTT用戶端152通知群組媒體用戶端150已授予發言權請求。
圖7為在與傳輸無線通信器件上之PTT用戶端不同的發言權內發生的群組定向媒體傳輸之一實施例的呼叫流程圖。群組媒體用戶端160請求使用與PTT呼叫不同的發言權控制機制與PTT呼叫參與者共用群組定向媒體。因此,獨立於語音媒體來發送群組定向媒體。使用者必須請求准許在存在已準備好與PTT呼叫參與者共用之資料的任何時間發送資料。在此情境中,使用者參與PTT呼叫,且對群組媒體用戶端160執行功能,該功能導致群組媒體用戶端160請求與PTT呼叫參與者共用資料。群組媒體用戶端160判定意欲使用與PTT呼叫分離之發言權控制機制(亦即,獨立於PTT呼叫正使用之發言權控制機制)來共用資料。
群組控制用戶端160請求PTT用戶端162將新媒體類型添加至現存 PTT呼叫。添加媒體請求含有待使用與PTT呼叫不同之發言權控制機制來共用資料的指示。PTT用戶端162請求MCU 164將新媒體類型添加至現存呼叫。MCU 164驗證所有呼叫參與者可支援新媒體類型,且通知呼叫參與者正將新媒體類型添加至呼叫。在此實施例中,除MCU 164上之用於散佈群組定向媒體的新目的地埠號碼之外,至呼叫參與者之通知亦含有用於群組定向媒體發言權之發言權識別符。目標器件之PTT用戶端166指派用於發送或接收群組定向媒體之新媒體埠,且在應答中將新埠識別符發送至MCU 164。
當PTT用戶端166接收添加新媒體之請求時,PTT用戶端166驗證與群組媒體應用程式ID相關聯之應用程式可用於用戶端上。若與群組媒體應用程式ID相關聯之群組媒體用戶端168在用戶端上已處於作用中,則PTT用戶端166將媒體已添加至現存PTT呼叫之通知發送至群組媒體用戶端168。若與群組媒體應用程式ID相關聯之應用程式在用戶端上尚未處於作用中,則PTT用戶端166請求行動作業系統啟動適當應用程式,且接著通知群組媒體用戶端168為傳入群組定向媒體作好準備。
在將新媒體類型成功添加至PTT呼叫之後,使用者可請求准許發送群組定向媒體。群組媒體用戶端160通知PTT用戶端162已接收到群組定向媒體發送請求。PTT用戶端請求准許自MCU 164發送群組定向媒體。來自PTT用戶端162之PTT請求含有指派至群組定向媒體發言權之發言權識別符。MCU 164在授予發言權請求之前驗證資料發言權可用。PTT用戶端162通知群組媒體用戶端160已授予發言權請求。
圖8為跨越無線通信網路建立至多個目標器件之即刻群組定向媒體傳輸的系統之一實施例的呼叫流程圖。在圖8中,使用者已請求將群組定向媒體即刻散佈至多個目標使用者。群組定向媒體不超過操作者定義之資料散佈限制,且因此可被即刻提供至目標端點。在此實施 例中,使用者選擇待遞送有群組定向媒體之目標使用者之清單。使用者亦已在群組媒體用戶端170處請求將群組定向媒體即刻遞送至目標。PTT用戶端172查驗請求中所指定之遞送選項,且判定需要即刻遞送資料。群組媒體用戶端170比較群組定向媒體之大小,以確保其在操作者定義之限制內。因為該大小比資料散佈限制小,所以群組媒體用戶端170請求PTT用戶端172將資料散佈至目標。PTT用戶端172驗證資料小至足以適配於UDP MTU中,該UDP MTU含有適當發信號標頭及群組定向媒體。PTT用戶端172請求DCH 174將含有群組定向媒體的傳入之資料通知發送至所指定目標。
DCH 174定位目標清單中之目標中之每一者,且針對每一目標制訂傳入之資料通知。將群組定向媒體嵌入該通知中。DCH 174將該通知發送至每一目標。對於已在區域載波網路(本端閘道器180)上註冊之目標,直接將通知發送至目標處之PTT用戶端176。對於已在外部載波網路註冊之目標,可將通知發送至外部區域閘道器182,該外部區域閘道器182又將該通知轉換成對話起始協定(SIP)訊息方法,且群組定向媒體包括於SIP訊息之主體中。每一目標判定接受抑或拒絕傳入之資料通知。若群組媒體用戶端178目標用戶端無法處理群組定向媒體,或目標使用者已對資料散佈請求之發起者施加通信限制,則可拒絕該通知。
在圖8中,假定待由目標接受該通知。因為至少一目標成功接收該通知,所以通知該發起者群組定向散佈為成功的。或者,可通知該發起者哪些目標接收該通知及哪些未接收該通知。當PTT用戶端176接收具有群組定向媒體之通知時,PTT用戶端176查驗群組媒體應用程式ID,其指示將接收群組定向媒體之應用程式。若與群組媒體應用程式ID相關聯之應用程式在用戶端上已處於作用中,則PTT用戶端176將群組定向媒體轉遞至該應用程式。若與群組媒體應用程式ID相 關聯之應用程式在用戶端上尚未處於作用中,則PTT用戶端請求行動作業系統啟動群組媒體用戶端178,且接著轉遞群組定向媒體。對於不支援處理群組定向媒體資料類型之目標,DCH 174不會將傳入之資料通知散佈至無法處理含於訊息中之群組定向媒體的目標。視情況,DCH 174將自傳入之資料通知移除群組定向媒體,且將所修正之通知發送至不支援該資料類型之目標。
亦應注意:與上面可常駐有PTT用戶端之另一電腦器件(諸如,桌上型電腦)的外部區域閘道器182。本端閘道器180與外部區域閘道器182之間的發信號可相同於本端閘道器180與基於PC之用戶端(諸如,桌上型、膝上型或其他電腦平台處的基於Windows之用戶端)之間的發信號,該基於PC之用戶端亦可具有至網際網路或其他閘道器之有線連接。然而,需要此電腦平台處之常駐PTT用戶端處置群組通信環境中之半雙工通信。
圖9為群組定向媒體之檔案預覽至目標成員之散佈的一實施例的呼叫流程圖。使用者已請求將檔案即刻散佈至多個目標使用者。此處,該檔案超過操作者定義之資料散佈限制,且因此無法被即刻散佈至目標。然而,可將該檔案之預覽即刻散佈至目標。因此,將該檔案儲存於FMS 192處,且接著將該檔案截斷或減少以將檔案之預覽提供至目標接收者。檔案之預覽部分為至目標的傳入之資料通知的部分。 預覽可為諸如縮圖之小圖像,或檔案名稱之一部分,或可為檔案類型副檔名(例如,.mov、.tif、.ppt),使得目標可在第一執行個體中判定是否想要下載彼類型之媒體。
在此實施例中,使用者選擇待遞送有群組定向媒體之目標使用者之清單。在此情境中,所選擇之群組定向媒體為大型檔案。使用者亦已請求將群組定向媒體即刻遞送至目標。群組媒體用戶端190查驗來自使用者之請求中所指定的遞送選項,且判定需要即刻遞送檔案。 群組媒體用戶端190比較檔案之大小與操作者定義之資料散佈限制。 因為檔案大小超過資料散佈限制,所以群組媒體用戶端190連絡FMS 192(資料儲存器)以隨目標清單儲存檔案。在群組媒體用戶端190已將檔案成功儲存於FMS 192處之後,群組媒體用戶端190建立原始檔案之預覽。群組媒體用戶端190接著請求PTT用戶端194將群組定向媒體檔案之預覽及檔案描述符遞送至目標之所指定清單。
PTT用戶端194驗證預覽資料小至足以適配於UDP MTU中,該UDP MTU含有適當發信號標頭及群組定向媒體預覽。PTT用戶端194請求DCH 196將含有預覽及檔案描述符的傳入之資料通知發送至所指定目標。DCH 196定位目標清單中之目標中之每一者,且針對每一目標制訂傳入之資料通知。將群組媒體預覽資料(預覽及檔案描述符)嵌入該通知中。DCH 196將該通知發送至每一目標。此通知亦可包括超連結或其他指標以將目標導向所儲存資料。每一目標判定接受抑或拒絕傳入之資料通知。若目標使用者已對資料散佈請求之發起者施加通信限制,則可拒絕該通知。在此情境中,可由目標接受該通知。因為至少一目標成功接收該通知,所以通知該發起者群組定向媒體散佈成功之通知。
當PTT用戶端198接收具有預覽之通知時,PTT用戶端198查驗群組媒體應用程式ID,其指示將接收群組定向媒體之應用程式。若與群組媒體應用程式ID相關聯之應用程式在用戶端上已處於作用中,則PTT用戶端198將群組定向媒體轉遞至該應用程式。若與傳入之群組定向媒體相關聯的應用程式在用戶端上尚未處於作用中,則PTT用戶端198請求行動作業系統啟動該應用程式,且接著將群組定向媒體轉遞至群組媒體用戶端200上。當群組媒體用戶端200接收群組定向媒體時,群組媒體用戶端200判定是自動下載含有群組定向媒體之如藉由資料中之檔案描述符識別的檔案,抑或提示使用者判定其是否想要下 載。群組媒體用戶端200亦可自FMS 192下載預覽檔案。
圖10為對所儲存之群組定向媒體的檔案擷取之一實施例的呼叫流程圖,該檔案擷取係藉由通信群組12中之最初發送有群組定向媒體的成員進行。當群組媒體用戶端212自PTT用戶端210接收通知時,群組媒體用戶端212基於使用者設定而判定是即刻下載群組定向媒體抑或通知群組定向媒體UI 214該群組定向媒體檔案可用於下載,該通知指示在FMS 216處存在可用之群組定向媒體。在後者狀況下,群組定向媒體UI 214負責提示使用者決定何時下載檔案。
若群組媒體用戶端212並非經組態以自動下載群組定向媒體檔案,則群組定向媒體UI 214提示使用者下載該檔案。當使用者決定下載該檔案時,群組定向媒體UI 214通知群組媒體用戶端212,群組媒體用戶端212進行自FMS 216之檔案擷取。FMS 216在允許進行檔案下載之前驗證使用者位於目標清單(或檔案散佈清單)上。應注意,所儲存資料之下載無需實質上瞬時地發生或僅在PTT通信期間發生,而是可隨目標使用者之意見而發生。此外,其他實施例可使用不同方法來判定是否允許或授權使用者以下載檔案。
圖11為在無線通信器件14、16、18處之用以將群組定向媒體發送至通信群組12之方法的一實施例的流程圖。在無線通信器件14、16、18處作出發送群組定向媒體之請求,如在步驟220處所展示,接著,作出關於是否可將群組定向媒體直接發送至群組中之成員的判定,如在決策222處所展示。若在決策222處判定無法直接發送群組定向媒體,則將群組定向媒體發送至檔案管理伺服器224,且程序結束,如在終止228處所展示。否則,若可將群組定向媒體直接發送至群組中之其他成員,則將群組定向媒體發送至群組通信電腦器件(伺服器)32,如在步驟226處展所示,例如,群組通信電腦器件將接收群組定向媒體,且將群組定向媒體中繼傳輸至通信群組中之其他成員。應 注意,群組通信電腦器件32可為判定中繼傳輸群組定向媒體之方式的唯一裁決器,且因此,在無線通信器件14、16、18處將不會發生關於發送群組通信資料之判定,此係因為:若適當通信頻道可用,則該無線通信器件將僅發出群組定向媒體。接著程序結束,如在終止228處所展示。
圖12為群組通信電腦器件32接收及選擇性地儲存或傳輸群組定向媒體之一實施例的流程圖。群組通信電腦器件32自無線通信器件14、16、18接收發送群組定向媒體之請求,如在步驟230處所展示,接著作出關於發送請求之無線通信器件之群組成員是否可直接接收群組定向資料之判定,如在決策232處所展示。對於群組中之無法接收群組定向媒體的任何成員,將該群組定向媒體發送至一資料儲存器36,如在步驟234處所展示,且將群組定向媒體得以儲存且等待下載的一通知及至所儲存媒體之連結發送至無法直接接收群組定向媒體之目標無線器件,如在步驟236處所展示。
否則,對於群組中之在決策232處判定可接收群組定向媒體的每一成員,接著作出關於群組定向媒體是否過大而無法直接發送之判定,如在決策238處所展示。若在238處判定媒體過大,則將群組定向媒體發送至資料儲存器36,如在步驟234處所展示,且將通知及連結發送至目標器件,如在步驟236處所展示。否則,若在決策238處判定媒體並未過大而無法發送,則作出關於媒體是否為將發送至目標成員之一正確類型的判定,如在決策240處所展示。若媒體並非已知為可藉由目標器件接收之一類型,則將群組定向媒體儲存於資料儲存器36中(步驟234),且將通知及連結發送至目標器件(步驟236)。否則,若群組定向媒體為可藉由目標成員接收之一類型,則將群組定向媒體發送至成員器件,如在步驟242處所展示。接著,在發送群組定向媒體(步驟242)或已將通知及連結發送至目標器件(步驟236)之後,程序終 止(終止244)。
可見,系統10提供一種用於在無線通信網路20上之複數個無線通信器件14、16、18間的群組通信中共用媒體的發明性方法,在一實施例中,該方法包括在群組通信電腦器件32處接收自無線通信器件14、16、18發送至通信群組12中之其他成員的群組定向媒體。在一實施例中,群組通信電腦器件32儲存包括一或多個通信群組中之成員無線通信器件的資訊,且將群組定向媒體自群組通信電腦器件32發送至發送無線通信器件14、16、18所屬之通信群組12中的其他成員無線通信器件中之一或多者。若系統10體現為包括與群組通信電腦器件32進行通信之資料儲存器36(此檔案管理伺服器192),則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將群組定向媒體自群組通信電腦器件32發送至資料儲存器36;在資料儲存器處接收來自無線通信器件14、16、18之群組定向媒體;及選擇性地准許通信群組中之發送有群組定向媒體之成員跨越無線通信網路20存取所儲存之群組定向媒體。
在一實施例中,該方法可包括將通信群組識別資料自無線通信器件14、16、18發送至群組通信電腦器件32,且接著將群組定向媒體自群組通信器件32發送至在通信群組識別資料中所識別之成員無線通信器件。或者,在無線通信器件發送群組定向媒體及將通信群組識別資料自群組通信電腦器件32發送至請求無線通信器件14、16、18之前,無線通信器件14、16、18可向群組通信電腦器件32請求通信群組之成員資料。
群組定向媒體之發送可發生在與通信群組12中之成員無線通信器件之群組通信期間,抑或可發生在群組通信之外,如圖7中所展示。此外,該方法可涉及基於資料之大小、目標檢視資料之能力或正被發送之資料的類型(諸如,至交互式電腦對話或其他應用程式之連結)而多次判定是否發送群組定向媒體。該方法亦可包括:在藉由通 信群組12中之成員無線器件中的至少一者接收群組定向媒體後,將通信群組12中之至少一成員無線通信器件接收到群組定向媒體的應答發送至發送該群組定向媒體之無線通信器件,諸如圖8及圖9中所展示。
當PTT群組通信之成員希望論述兩個或兩個以上先前傳輸之媒體檔案時,該等成員通常將必須解釋其參考哪個檔案(例如,「所發送之第一個檔案」或「所發送之第二個檔案」)。實施例提供一種在PTT群組通信期間參考媒體檔案之便利方式。該等媒體檔案可在PTT群組通信或話音突峰開始之前經預先共用,或在群組通信或話音突峰期間經共用。
實施例提供將所共用之媒體檔案連結至對應話音突峰的群組通信之索引。可將該索引呈現為時間表、圖庫、會談執行緒等。舉例而言,若將索引呈現為時間表,則每一話音突峰可與一或多個時間戳記相關聯,該一或多個時間戳記指示話音突峰之開始、結束及/或持續時間。每一條目(無論是否與媒體檔案相關聯)亦可包括用以識別話音突峰之額外方式,諸如說話者之名稱或使用者名稱、話音突峰之前幾個詞語(如藉由語音轉文字轉換器產生)、說話者之角色等。若媒體檔案係在話音突峰期間傳輸,則彼話音突峰之索引條目將顯示媒體檔案之指示,諸如檔案名稱、URL、預覽等。該條目亦可包括媒體檔案之其他後設資料,諸如標題、描述、大小、類型、長度、獲得日期、修改日期等。
若將索引呈現為圖庫,則可藉由媒體檔案之預覽來表示每一所傳輸之媒體檔案。每一預覽可與媒體檔案之各種後設資料(諸如,檔案名稱、URL、標題、描述、大小、類型等)相關聯。在一實施例中,該圖庫將僅包括所傳輸之媒體檔案的預覽。或者,該圖庫可包括表示每一話音突峰(無論是否與所傳輸之媒體檔案相關聯)之預覽。在彼狀況下,可將無對應媒體檔案之話音突峰顯示為表示說話者之圖 示。舉例而言,群組成員中之一些或全部成員可具有特定圖示,以在群組通信中表示其自身。對於不具有特定圖示之彼等成員,可使用一般圖示。對於與媒體檔案相關聯之話音突峰,圖庫可僅顯示媒體檔案之預覽、媒體檔案之預覽及說話者之圖示兩者,或媒體檔案之預覽及說話者之圖示的某一組合。
亦可將該索引呈現為執行緒化會談,其具有時間表及圖庫畫面兩者之態樣。在執行緒化會談中,說話者之身分及/或話音突峰之話題而非話音突峰之時間將為主要組織因素。舉例而言,如下文所描述,當成員對先前傳輸之話音突峰作出回應時,會將新話音突峰作為子條目添加至先前傳輸之話音突峰,而非將新話音突峰作為其自身條目添加至索引。或者,可將來自給定成員之所有話音突峰群聚在一起。又,每一條目可包括轉換成文字之話音突峰之較大部分,或甚至整個話音突峰,而非僅包括每一話音突峰之前幾個詞語。此外,每一條目可顯示說話者之圖示,且與媒體檔案相關聯之條目可顯示媒體檔案之預覽及可用及/所要之任何後設資料。
在實施例之範疇內存在呈現話音突峰及媒體檔案之許多可能性係顯而易見的。同樣地,在實施例之範疇內存在時間表、圖庫及執行緒化畫面之特徵的許多可能組合。群組通信之每一成員可選取其偏好之選項集合,或群組通信之領導者或仲裁者可設定用於特定群組通信之選項。
在任何話音突峰已經傳輸之前,索引可僅顯示歡迎訊息及/或關於呼叫之細節,諸如成員數目、成員身分、組織者身分等。隨著話音突峰產生,將該等話音突峰添加至索引。在一實施例中,PTT群組通信之領導者或仲裁者可希望與PTT群組中之成員共用一或多個媒體檔案,以供在群組通信期間論述。在彼狀況下,該領導者或仲裁者可在群組通信開始之前或在群組通信開始時傳輸一或多個媒體檔案,如下 文參看圖13至圖18所描述。在彼狀況下,初始索引將已填充有用於彼等媒體檔案之條目,且群組成員將能夠即刻參考該等條目。
若一或多個媒體檔案過大而無法在群組通信開始時即刻散佈至目標(如上文參看圖9所論述),則媒體檔案可在PTT伺服器處經緩衝且甚至提前經散佈至目標,使得該等媒體檔案在群組通信開始時可用,如下文參看圖13至圖18所論述。另外,若媒體檔案共用使用與PTT群組通信不同之發言權控制機制(如上文參看圖7所論述),則知曉將傳輸過大而無法即刻散佈之媒體檔案的成員可在其請求用於話音突峰之發言權之前請求媒體檔案之傳輸,如下文參看圖13至圖18所論述。以彼方式,媒體檔案將在成員獲得發言權而說話時可用。
在一替代性實施例中,若媒體檔案為大的,則說話者將不會失去發言權直至媒體檔案已成功傳輸為止,即使說話者釋放PTT按鈕亦如此。或者,媒體檔案之傳輸可在說話者放棄發言權時停止,且在說話者重新獲取發言權時重新繼續。此等替代方式可藉由群組通信(若存在)之領導者或仲裁者判定。舉例而言,領導者或仲裁者可建置群組通信,使得將確保高優先權說話者傳輸其媒體檔案,而低優先權說話者可僅在其話音突峰期間進行傳輸。
在一實施例中,可在本端或在遠端儲存群組通信之索引以供未來參考。另外,可將該索引作為媒體檔案在稍後群組通信中傳輸,使得同樣可在彼群組通信期間參考該索引。在一實施例中,可將先前群組通信之索引作為在稍後群組通信之第一話音突峰之前發生的話音突峰而附加至稍後群組通信之索引,因此准許彼等話音突峰如同其已在稍後群組通信期間發生一樣得以參考。或者,可將先前群組通信之索引作為期間傳輸索引之話音突峰之子條目而整合至稍後群組通信之索引中。
在一實施例中,可用描述索引之條目的後設資料來擴增條目。 可在產生條目時、在將條目添加至索引之後或在群組通信結束之後的某一時間手動或自動地添加後設資料。已描述一些後設資料,諸如說話者之名稱或使用者名稱;話音突峰之開始時間及結束時間;及話音突峰之持續時間;任何相關聯媒體檔案之標題、檔案名稱、URL、大小、類型等;等等。可藉由剖析話音突峰而產生其他後設資料。舉例而言,可剖析話音突峰以判定內容之類型,諸如話音突峰為問題、回應、指令、聊天抑或問候。
若即時產生後設資料,則使用者可基於後設資料將索引或甚至正在進行之會談進行排序或篩選。舉例而言,使用者可依據說話者之身分、哪些話音突峰包括媒體檔案、話音突峰之開始時間等來將索引進行排序或篩選。若即時產生後設資料,則使用者可篩選掉「聊天」話音突峰或不包括媒體檔案之話音突峰(亦即,防止被添加至所傳輸之「聊天」話音突峰或不包括媒體檔案之話音突峰的索引),僅展示指令性話音突峰,等等。使用者亦可基於話音突峰之後設資料來選擇被通知該話音突峰。舉例而言,使用者可希望在話音突峰為問題時被通知。
若在UE 14、16、18處產生索引,則個別使用者可控制產生或識別哪一後設資料。在彼狀況下,每一使用者將在群組通信結束時具有不同索引。或者,群組領導者可判定應產生哪一後設資料,且將彼資訊作為群組通信建置之部分而傳輸。若在遠端產生索引,則群組領導者亦可判定將追蹤哪一後設資料。或者,系統管理員可作出該判定。
在目標側,UI 106播放傳入之話音突峰,且顯示/播放說話者已選擇之媒體檔案(或預覽,或若媒體檔案仍在傳輸中,則顯示/播放預留區),如下文參看圖13至圖18所論述。UI 106可在話音突峰期間以全螢幕畫面顯示/播放所接收之媒體檔案。在不與媒體檔案相關聯之話音突峰期間,UI 106可顯示最後媒體檔案、群組通信之主畫面、說 話者之圖示、群組通信之索引畫面(諸如,時間表、圖庫,或執行緒化畫面)等。或者,UI 106可最初以索引畫面顯示所接收之媒體檔案,從而向目標給出忽略媒體檔案或選擇該媒體檔案而以全螢幕畫面顯示/播放的選項。
在每一發言權轉變之後,發言權請求者可選擇不同的媒體檔案,使得在每一目標處將正被顯示之媒體檔案更新為新說話者已選擇之媒體檔案。由於說話者可察看到群組通信之索引畫面,因此該說話者可藉由在索引畫面中選擇先前傳輸之媒體檔案而返回參考該媒體檔案。若當前說話者選擇先前傳輸(藉由彼說話者抑或另一說話者)之媒體檔案,則無需重新傳輸該媒體檔案。更確切而言,若目標已選取而以全螢幕畫面顯示所接收之媒體檔案,則僅重新顯示先前傳輸之媒體檔案。若目標已選取而以索引畫面顯示所接收之媒體檔案,則可在視覺上反白顯示先前傳輸之媒體檔案,以展示該媒體檔案為說話者正參考之媒體檔案。接著,該目標可選擇待以全螢幕畫面顯示之媒體檔案。以此方式,說話者及傾聽者關於說話者正參考哪一媒體檔案自動保持一致,且無需手動傳達彼資訊。
在群組通信中,可能難以得到發言權,此係因為一成員可先於希望對特定話音突峰作出回應的其他成員獲取發言權。可能在幾分鐘及/或幾個話音突峰之後,一成員才可獲取發言權,但會談流程可能已在另一方向上移動,使得該成員將要產生之回應點將中斷會談流程。一實施例准許成員返回參考特定話音突峰,而非僅參考特定媒體檔案。
在一實施例中,當成員希望對一或多個話音突峰作出回應但無法獲取發言權時,該成員可為話音突峰加旗標以供稍後參考。舉例而言,該成員可經由對無線通信器件14、16、18進行觸碰、聲訊、實體或基於按鍵之動作來標記話音突峰。另外,若成員嘗試對話音突峰作 出回應而非即刻標記該話音突峰以供回應,但無法獲取發言權,則可提示該成員「記住」該話音突峰以供稍後回應。此外,該成員無需即刻為話音突峰加旗標。更確切而言,該成員可較早地為話音突峰加旗標,以作為在該成員獲取發言權時對話音突峰作出回應之提醒。
當該成員最終獲取發言權時,該成員具有UI 106內之用以識別該成員希望作出回應之先前話音突峰的選項。該成員可選擇已加旗標之話音突峰中的一者或未加旗標之話音突峰。該成員可同時選擇多個話音突峰,或在彼成員之話音突峰過程中一次一個地選擇多個話音突峰。
目標器件之UI藉由(例如)以下操作來識別選定話音突峰:在索引畫面中反白顯示該話音突峰、重新播放該話音突峰之全部或一部分、以全螢幕畫面顯示該話音突峰之索引條目,等等。若目標位於群組通信之索引畫面中,且先前話音突峰經反白顯示但未經重新播放,則(例如)該目標可觸按先前話音突峰之視覺表示,以傾聽幾秒鐘話音突峰或擷取/顯示其語音轉文字轉換。該說話者亦可強制實行此簡要之重新播放/語音轉文字選項,以向群組強調內容脈絡,在該內容脈絡中,該說話者將作出回應。此等各種選項可藉由每一成員經由UI 106設定,或藉由群組通信之領導者或仲裁者強制實行。
當說話者正如剛剛所描述般參考先前話音突峰時,當前話音突峰可如其在正常情況下一樣作為下一條目而添加於索引中,或可作為說話者正參考之話音突峰下的子條目而添加(極類似於執行緒化會談)。說話者可決定應將話音突峰添加至索引之方式,或可藉由領導者或仲裁者決定此方式。此方式亦可取決於所使用之索引的類型。
一實施例整合群組通信之成員的位置。在一實施例中,說話者可基於通信群組之某些成員的位置而將話音突峰及/或媒體檔案僅發送至該等成員。舉例而言,說話者可將話音突峰及/或媒體檔案傳輸 至附近成員,或傳輸至給定城市、州,或國家中之所有成員。在一實施例中,可藉由發送者之位置或媒體檔案產生所處之位置來為話音突峰及/或媒體檔案標索引。舉例而言,可為大峽谷(Grand Canyon)之影像加地理標籤,且可根據彼位置來為該影像之條目標索引。
在一實施例中,可基於成員在景點之位置而將用於獲取發言權及/或傳輸媒體檔案之優先權給予該成員。舉例而言,可將優先權給予正在與通信群組之其他成員關於大峽谷而談話的在大峽谷之成員,以傳輸大峽谷之影像。
在一實施例中,若成員到達給定位置或跨越給定地理圍欄,則可自動產生話音突峰且將其傳輸至群組,該話音突峰指示該成員已到達該位置或跨越該地理圍欄。另外,可將該位置或地理圍欄之地圖作為媒體檔案連同標記於該地圖上之成員位置一起進行傳輸。此外,該成員可接收歡迎該成員到達該位置或地理圍欄區域之自動話音突峰。 該自動話音突峰亦可提供其他資訊,諸如關於該位置或地理圍欄區域之資訊。
在一實施例中,正經共用之媒體檔案可為地圖,且每當共用該地圖之使用者按壓該地圖及/或傳輸話音突峰時,該地圖上表示該使用者之位置的點便會被更新,從而指示使用者之當前位置。類似地,該媒體檔案可為地理位置之圖像,且每當共用該圖像之使用者按壓該圖像及/或傳輸話音突峰時,該圖像上表示該使用者之位置的點便會被更新,從而在圖像內指示使用者之當前位置。可將使用者相對於地圖之位置作為x-y座標或地理座標而傳輸。可將使用者相對於圖像之位置作為圖像之x-y座標而傳輸。以此方式,不僅目標群組成員自動地展示於說話者所參考之該圖像或地圖上,而且特定位置展示於該圖像或地圖上。
圖13為在建置群組呼叫之前預先共用媒體檔案之例示性群組通 信的流程圖。在圖13中,PTT用戶端310、312及314形成PTT群組。在1305處,PTT用戶端310之使用者開啟(例如)媒體檔案A、B、C及D之圖庫,且選擇媒體檔案A、C及D以與PTT群組之剩餘者(亦即,PTT用戶端312及314)預先共用。或者,使用者可選擇PTT群組之子集,將與該子集共用媒體檔案。PTT用戶端310接著將選定媒體檔案傳輸至PTT伺服器316。在1310處,PTT伺服器316靜寂地將選定媒體檔案傳輸至PTT用戶端312及314。在1315處,PTT用戶端312之使用者開啟(例如)媒體檔案J、K、L及M之圖庫,且選擇媒體檔案M及J以與PTT群組預先共用。PTT用戶端312接著將選定媒體檔案傳輸至PTT伺服器316。 在1320處,PTT伺服器316靜寂地將選定媒體檔案傳輸至PTT用戶端310及314。
在1325處,PTT用戶端310靜寂地接收媒體檔案M及J,且將其儲存於臨時儲存器中。PTT用戶端310並未靜寂地接收媒體檔案A、C及D,此係因為該等媒體檔案已儲存於PTT用戶端310上。靜寂地接收媒體檔案意謂著在背景模式下接收媒體檔案且並不向使用者展示媒體檔案,且因而,使用者可能甚至不知曉檔案位於PTT用戶端上。若PTT呼叫到達,則簡單地預先共用媒體檔案以供快速呈現。在1330處,PTT用戶端312靜寂地接收媒體檔案A、C及D,且將其儲存於臨時儲存器中。在1335處,PTT用戶端314靜寂地接收媒體檔案A、C、D、M及J,且將其儲存於臨時儲存器中。
在1340處,PTT用戶端310之使用者按壓媒體檔案C(已經預先共用)之螢幕上表示,就如同該螢幕上表示為PTT按鈕一樣,從而開始PTT群組呼叫。在圖13之實施例中,按壓媒體檔案C之表示導致PTT用戶端310傳輸(在1345處)PTT呼叫開始請求。或者,然而,若群組呼叫業已在進行中,則該請求可為發言權請求。該請求包括至媒體檔案C之索引或其他參考。或者,可獨立於PTT呼叫開始或發言權請求而 發送該索引或參考。
在1350處,在已建置群組呼叫之後,PTT伺服器316將呼叫開始或發言權授予之指示傳輸至PTT用戶端312及314,該指示包括至媒體檔案C之索引或參考。在1355處,PTT用戶端312判定媒體檔案C是否儲存於其本端儲存器中。若儲存於其本端儲存器中,則如圖13中所說明,在1360處,PTT用戶端312將其UI即刻轉變為顯示(或播放)媒體檔案C。
在1365處,PTT用戶端314判定媒體檔案C是否儲存於其本端儲存器中。若未儲存於其本端儲存器中,則如圖13中所說明的,在1370處,PTT用戶端314向PTT伺服器316請求媒體檔案C。存在導致PTT用戶端314可能不具有儲存於其本端儲存器中之媒體檔案C的數個原因,諸如傳輸延遲、連接中斷、封包丟失、下載時間不足等。在1375處,PTT伺服器316將媒體檔案C重新傳輸至請求群組成員(此處為PTT用戶端314)。或者,若PTT伺服器316尚未將媒體檔案C傳輸至請求群組成員,則PTT伺服器316在此時傳輸媒體檔案C。
在1380處,在接收到媒體檔案C後,PTT用戶端314將其UI即刻轉變為顯示(或播放)媒體檔案C。PTT用戶端312及314可完全地、部分地呈現媒體檔案C,或僅呈現至媒體檔案C之參考,諸如URL或縮圖。因此,PTT用戶端312及314之使用者將知曉且能夠察看到PTT用戶端310之使用者在使用者之話音突峰期間正參考哪個媒體檔案。
PTT用戶端312及314可在話音突峰期間或之後,或在PTT群組呼叫結束時呈現保存媒體檔案C之選項。若使用者選擇保存媒體檔案C,則PTT用戶端會將媒體檔案自臨時儲存器移至永久儲存器。
圖14為在建置群組呼叫之前預先共用媒體檔案之例示性群組通信的流程圖。具體言之,圖14說明預先共用實施例之額外態樣。在圖14中,PTT用戶端310、312及314形成PTT群組。在1405處,PTT用戶 端310之使用者開啟媒體檔案之圖庫,且選擇媒體檔案X以與PTT群組之剩餘者(亦即,PTT用戶端312及314)預先共用。PTT用戶端310接著經由PTT伺服器(未圖示)將媒體檔案X及表示媒體檔案X之縮圖靜寂地傳輸至PTT用戶端312及314。在1410及1415處,PTT用戶端312及314開始靜寂地接收且臨時地儲存媒體檔案X及其縮圖。
在1420處,PTT用戶端310之使用者按壓媒體檔案X之螢幕上表示,就如同該螢幕上表示為PTT按鈕一樣,從而開始PTT群組呼叫或發送發言權請求。如參看圖13所揭示,該請求包括至媒體檔案X之索引或其他參考。
在1425及1430處,在已建置PTT呼叫之後,PTT用戶端312及314開始自PTT用戶端310之使用者接收參考媒體檔案X之話音突峰。在1435及1440處,PTT用戶端312及314判定是否已完全接收媒體檔案X。若已完全接收,則在1445及1450處,PTT用戶端312及314將其UI即刻轉變為顯示(或播放)媒體檔案X。若尚未完全接收,則在1455及1460處,PTT用戶端312及314呈現媒體檔案X或其縮圖之部分版本或預留區。若在話音突峰期間完全接收媒體檔案X,則PTT用戶端312及314將即刻顯示及/或播放該媒體檔案。雖然已將1410至1415及1425至1460論述為並列發生,但該等步驟在PTT用戶端312及314處獨立地發生為顯而易見的。
圖15為在建置群組呼叫之前未預先共用媒體檔案之例示性群組通信的流程圖。在圖15中,PTT用戶端310、312及314形成PTT群組。在1505處,PTT用戶端310之使用者開啟媒體檔案之圖庫,且選擇媒體檔案X以與PTT群組之剩餘者(亦即,PTT用戶端312及314)共用。接著,該使用者按壓媒體檔案X之螢幕上表示,就如同該螢幕上表示為PTT按鈕一樣,從而開始PTT群組呼叫。在1510處,PTT用戶端310經由PTT伺服器(未圖示)將PTT呼叫開始請求及媒體檔案X之表示傳輸至 PTT用戶端312及314。該表示包括至媒體檔案X之參考,諸如檔案名稱或URL,及媒體檔案X之文字描述、表示媒體檔案之類型的圖示或表示媒體檔案X之縮圖中的一者。
在1515及1520處,PTT用戶端312及314接收PTT呼叫/授予及媒體檔案X之表示。在1525及1530處,PTT用戶端312及314將其UI轉變為顯示包括媒體檔案X之預留區的「呼叫中螢幕」。該預留區可包括至媒體檔案X之參考及媒體檔案X之文字描述、圖示或縮圖。
在1535處,在PTT發信號及音訊串流傳輸開始之後,PTT用戶端310開始經由PTT伺服器將媒體檔案X傳輸至PTT用戶端312及314。在1540及1545處,PTT用戶端312及314開始接收媒體檔案X。在1550及1555處,在已完全接收媒體檔案X之後,PTT用戶端312及314用媒體檔案X替換媒體檔案X之預留區。雖然已將1515至1530及1540至1555論述為並列發生,但該等步驟在PTT用戶端312及314處獨立地發生為顯而易見的。
圖16為在建置群組呼叫之前或期間共用媒體檔案之例示性群組通信的流程圖。具體言之,圖16說明共用資料之額外態樣。在圖6中,PTT用戶端310、312及314形成PTT群組。在1605處,PTT用戶端310之使用者開啟媒體檔案之圖庫,且選擇媒體檔案X以與PTT群組之剩餘者(亦即,PTT用戶端312及314)(預先)共用。在1610處,PTT用戶端310產生媒體檔案X之縮減版本。具體言之,PTT用戶端310判定何替代資訊及/或縮減組態與或可與媒體檔案X相關聯。此資料可包括(但不限於)至媒體檔案X之參考、媒體檔案X之文字描述、表示媒體檔案X之圖示或縮圖、媒體檔案X之剪裁版本、媒體檔案X之低解析度版本、媒體檔案X之低解析度剪裁版本,或媒體檔案X之漸進式版本,諸如漸進式聯合圖像專家群(JPEG)影像。PTT用戶端310接著建立依據大小及/或使用者或PTT應用程式之偏好配置的此資料之經優先排序 之清單。舉例而言,文字描述可能具有比媒體檔案X之低解析度版本少的資料,但使用者或PTT應用程式可偏好始終將最高優先權指派至低解析度版本。此外,若某一資料類型不可用,則PTT用戶端310可能必須使用任何可用的資料類型。舉例而言,媒體檔案X可能不具有文字描述,因此PTT用戶端310將替代地發送縮圖。
在1615處,PTT用戶端310經由PTT伺服器(未圖示)將關於媒體檔案X之較少及/或較高優先權資料傳輸至PTT用戶端312及314。在1620及1625處,PTT用戶端312及314接收此資料。在1630處,PTT用戶端310經由PTT伺服器將關於媒體檔案X之次少及/或次高優先權資料傳輸至PTT用戶端312及314。在1635及1640處,PTT用戶端312及314接收此資料。在1645及1650處,PTT用戶端312及314用新接收之資料來更新關於媒體檔案X的先前儲存之資料。PTT用戶端312及314現具有媒體檔案X之較好表示。
在1655處,PTT用戶端310傳輸媒體檔案X。在1660及1665處,PTT用戶端312及314接收媒體檔案X。雖然已將1620至1625、1635至1650及1660至1665論述為並列發生,但該等步驟在PTT用戶端312及314處獨立地發生為顯而易見的。
圖17為例示性群組通信之流程圖,在該例示性群組通信中,在建置群組呼叫之前共用媒體檔案,且後續話音突峰參考先前共用之媒體檔案,使得無需在後續話音突峰之前或期間共用該媒體檔案。在1705處,在PTT用戶端310、312及314之間正在進行群組呼叫,且已將媒體檔案X、Y及Z佈建至群組成員。在1710處,PTT用戶端310獲得發言權,且選擇媒體檔案X以開始PTT話音突峰。在1715處,PTT用戶端310傳輸話音突峰及至媒體檔案X之索引或其他參考。在1720及1725處,在接收到至媒體檔案X之索引後,PTT用戶端312及314分別將其UE轉變為顯示(或播放)媒體檔案X。
在1730處,PTT用戶端314獲得發言權,且選擇媒體檔案Y以開始PTT話音突峰。在1735處,PTT用戶端314傳輸話音突峰及至媒體檔案Y之索引或其他參考。在1740及1745處,在接收到至媒體檔案Y之索引後,PTT用戶端310及312分別將其UE轉變為顯示(或播放)媒體檔案Y。
圖18為例示性第一群組通信及第二群組通信之流程圖,其中在第一群組通信之前共用媒體檔案,且因此無需在第二群組通信之前共用媒體檔案。在1805處,將媒體檔案X、Y及Z佈建至群組成員(此處為PTT用戶端310、312及314)。在1810處,PTT用戶端310之使用者按壓媒體檔案X(已經預先共用)之螢幕上表示,就如同該螢幕上表示為PTT按鈕一樣,從而開始PTT群組呼叫。在圖18之實施例中,按壓媒體檔案X之表示導致PTT用戶端310傳輸(在1815處)具有至媒體檔案X之索引或其他參考的PTT呼叫開始請求。
在1820及1825處,在接收到至媒體檔案X之索引後,PTT用戶端312及314分別將其UE轉變為顯示(或播放)媒體檔案X。在1830處,群組呼叫結束。
在1835處,PTT用戶端314之使用者按壓媒體檔案Y之螢幕上表示,就如同該螢幕上表示為PTT按鈕一樣,從而開始PTT群組呼叫。 在1840處,PTT用戶端314判定是否已將媒體檔案Y佈建至PTT群組呼叫之群組成員。若已佈建,則如在圖18之實施例中,在1815處,PTT用戶端314傳輸PTT具有至媒體檔案Y之索引或其他參考的呼叫開始請求。若尚未與群組成員共用媒體檔案Y,或尚未與所有群組成員共用媒體檔案Y,則PTT伺服器(未圖示)在群組呼叫開始之前或開始時與不具有媒體檔案Y之群組成員共用該媒體檔案Y,如上文所描述。
在1850及1855處,在接收到媒體檔案Y之索引後,PTT用戶端310及312分別將其UE轉變為顯示(或播放)媒體檔案Y。
鑒於可在行動器件及其他電腦平台上執行之方法,該方法可因此藉由常駐於電腦可讀媒體中之程式執行,其中該程式指導該行動器件或具有電腦平台之其他電腦器件執行該方法之步驟。電腦可讀媒體可為伺服器之記憶體,或可在連接資料庫中。此外,電腦可讀取媒體可呈可載入至無線通信器件電腦平台上之次要儲存媒體,諸如磁碟或磁帶、光碟、硬碟、快閃記憶體,或如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其他儲存媒體。
在一或多個例示性實施例中,可以硬體、軟體、韌體或其任何組合中實施所描述之功能。若以軟體實施,則可將該等功能作為一或多個指令或程式碼而儲存於電腦可讀媒體上或經由電腦可讀媒體來傳輸。電腦可讀媒體包括電腦儲存媒體及通信媒體兩者,通信媒體包括促進電腦程式自一處至另一處之傳送的任何媒體。儲存媒體可為可由電腦存取之任何可用媒體。藉由實例且並非限制,此等電腦可讀媒體可包含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碟儲存器、磁碟儲存器或其他磁性儲存器件,或可用以載運或儲存呈指令或資料結構形式之所要程式碼並可由電腦存取的任何其他媒體。又,將任何連接恰當地稱為電腦可讀媒體。舉例而言,若使用同軸電纜、光纖纜線、雙絞線、數位用戶線(DSL)或無線技術(諸如,紅外線、無線電及微波)而自網站、伺服器或其他遠端源傳輸軟體,則將同軸電纜、光纖纜線、雙絞線、DSL或無線技術(諸如,紅外線、無線電及微波)包括於媒體之定義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磁碟及光碟包括緊密光碟(CD)、雷射光碟、光碟、數位影音光碟(DVD)、軟性磁碟及藍光光碟,其中磁碟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生資料,而光碟藉由雷射以光學方式再生資料。以上各物之組合亦應包括於電腦可讀媒體之範疇內。
雖然參考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特定地展示並描述了本發明,但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在不偏離如以下申請專利範圍所闡釋之本發 明之範疇的情況下可作出形式與細節上之各種改變。此外,儘管可以單數形式描述或主張本發明之元件,但除非明確地陳述限於單數形式,否則亦預期複數形式。
10‧‧‧系統
12‧‧‧即按即通(PTT)群組/通信群組/目標集合
14‧‧‧無線電話/無線電信器件/行動電話/無線通信器件/蜂 巢式電話
16‧‧‧智慧型傳呼機/無線通信器件
18‧‧‧個人數位助理(PDA)/無線通信器件
20‧‧‧無線通信網路
30‧‧‧伺服器側LAN
32‧‧‧群組通信電腦器件/伺服器
34‧‧‧資料庫
36‧‧‧資料儲存器

Claims (13)

  1. 一種用於在一即按即通(PTT)通信群組中預先共用媒體的方法,其包含:將一或多個媒體檔案傳輸(1305;1405;1615、1630、1655;1705;1805)至該通信群組中之一或多個成員;在該傳輸之後,接收(1340;1420;1505;1710;1730;1810;1835)對該一或多個媒體檔案中之一者的一選擇;回應於該接收,傳輸(1345;1420;1510;1715;1735;1815;1845)與該通信群組中之該一或多個成員開始一群組呼叫之一請求,或傳輸獲取該群組呼叫之一發言權(floor)連同(together with)至該一或多個所傳輸之媒體檔案的一參考之一請求;傳輸複數個話音突峰(talk spurts),其中該複數個話音突峰係由對複數個媒體檔案之複數個索引所連結;及在該群組呼叫之先前傳輸之話音突峰的一索引中產生用於該複數個話音突峰之複數個索引條目。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自先前傳輸之話音突峰的該索引接收對一話音突峰之一選擇;及回應於該接收,將該選定話音突峰之一指示傳輸至該通信群組中之該一或多個成員。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該群組呼叫期間接收一話音突峰;及標記該話音突峰以指示一使用者希望對該話音突峰作出回應。
  4. 一種用於在一即按即通(PTT)通信群組中預先共用媒體的方法,其包含:在一使用者器件處自該通信群組中之一成員接收(1330;1335;1410;1415;1515;1520;1540;1545;1620、1635、1660;1625、1640、1665)一或多個媒體檔案;在該接收該一或多個媒體檔案之後,接收(1425;1430)來自該成員之一話音突峰及至該一或多個媒體檔案中之一者的一參考;在該話音突峰期間顯示(1360;1380;1445;1450;1455;1460;1525;1530;1550;1555;1720;1725;1740;1745;1820;1825;1850;1855)該一或多個媒體檔案中之該者;接收複數個話音突峰,其中該複數個話音突峰係由對複數個媒體檔案之複數個索引所連結;及在一群組呼叫之先前傳輸之話音突峰的一索引中產生用於該複數個話音突峰之複數個索引條目。
  5.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該接收該一或多個媒體檔案係在該使用者器件之一背景模式下執行,其中該背景模式係由未對一使用者顯示之靜寂地接收的媒體檔案所界定。
  6.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將該話音突峰顯示為該群組呼叫之所傳輸之話音突峰的一索引中之一條目。
  7.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該顯示該話音突峰包含將該索引顯示為以下各者中之一者:一全螢幕畫面、一時間表畫面、一圖庫畫面,或一執行緒化會談畫面。
  8.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自該成員接收一先前接收之話音突峰的一指示。
  9.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即時產生後設資料,該後設資料描述所傳輸之話音突峰之該索引中的用於該話音突峰之該條目。
  10. 一種用於在一即按即通(PTT)通信群組中預先共用媒體的裝置(32;70;72;74;76;310;312;314;316),其包含:經組態以將一或多個媒體檔案傳輸(1305;1405;1615、1630、1655;1705;1805)至該通信群組中之一或多個成員的邏輯;經組態以在傳輸該一或多個媒體檔案之後接收(1340;1420;1505;1710;1730;1810;1835)對該一或多個媒體檔案中之一者的一選擇的邏輯;經組態以回應於接收該選擇而傳輸(1345;1420;1510;1715;1735;1815;1845)與該通信群組中之該一或多個成員開始一群組呼叫之一請求或傳輸獲取該群組呼叫之一發言權之一請求的邏輯;經組態以傳輸複數個話音突峰的邏輯,其中該複數個話音突峰係由對複數個媒體檔案之複數個索引所連結;及經組態以在該群組呼叫之先前傳輸之話音突峰的一索引中產生用於該複數個話音突峰之複數個索引條目的邏輯。
  11. 一種用於在一即按即通(PTT)通信群組中預先共用媒體的裝置(70;72;74;76;310;312;314),其包含:經組態以在一使用者器件處自該通信群組中之一成員接收(1330;1335;1410;1415;1515;1520;1540;1545;1620、1635、1660;1625、1640、1665)一或多個媒體檔案的邏輯;經組態以在該接收該一或多個媒體檔案之後接收(1425;1430)來自該成員之一話音突峰及至該一或多個媒體檔案中之一者的一參考的邏輯; 經組態以在該話音突峰期間顯示(1360;1380;1445;1450;1455;1460;1525;1530;1550;1555;1720;1725;1740;1745;1820;1825;1850;1855)該一或多個媒體檔案中之該者的邏輯;及經組態以接收複數個話音突峰的邏輯,其中該複數個話音突峰係由對複數個媒體檔案之複數個索引所連結;及經組態以在一群組呼叫之先前傳輸之話音突峰的一索引中產生用於該複數個話音突峰之複數個索引條目的邏輯。
  12. 一種用於在一即按即通(PTT)通信群組中預先共用媒體的裝置(32;70;72;74;76;310;312;314;316),其包含:至少一處理器;及包含程式碼之至少一記憶體,其中該等程式碼經組態以藉由該至少一處理器執行而致使該裝置至少執行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
  13. 一種包含一電腦可讀媒體之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可讀媒體包含用於使一通信實體(32;70;72;74;76;310;312;314;316)執行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方法的至少一指令。
TW102143315A 2012-11-27 2013-11-27 在一半雙工即按即通系統中之同步化發言權控制及媒體共用 TWI5205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686,383 US9674675B2 (en) 2007-06-20 2012-11-27 Synchronizing floor control and media sharing in a half-duplex PTT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0474A TW201440474A (zh) 2014-10-16
TWI520546B true TWI520546B (zh) 2016-02-01

Family

ID=49887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3315A TWI520546B (zh) 2012-11-27 2013-11-27 在一半雙工即按即通系統中之同步化發言權控制及媒體共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I520546B (zh)
WO (1) WO20140854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66163A1 (en) * 2014-08-28 2016-03-03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types of group membership based on status in applications
FR3033112B1 (fr) * 2015-02-24 2019-09-13 Yansys Systeme et procede de communication en mode ptt ("push-to-talk") entre plusieurs utilisateurs d'un reseau de telephonie sans fil
JP6478359B2 (ja) * 2015-03-12 2019-03-06 ホアウェイ・テクノロジーズ・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リアルタイムトランスポートプロトコルrtpパケット伝送方法、同期ソース情報取得方法、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7212124A1 (fr) * 2016-06-09 2017-12-14 Yansys Système et procédé de communication vocale de type push-to-talk entre plusieurs utilisateurs d'un réseau de télécommunications
US10142454B2 (en) 2017-02-24 2018-11-27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for providing a customized user interface for group communication at a communica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49949A1 (en) * 2003-03-27 2004-12-09 Christophe Gourraud Voice and multimedia distribution using Push-To-Talk (PTT) subscribers' group
GB2413730B (en) * 2004-03-10 2009-03-18 Vodafone Plc Transmission of image data during communication sessions
JP4858441B2 (ja) * 2005-03-14 2012-01-1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同報送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送信方法
US20060271636A1 (en) * 2005-05-25 2006-11-30 Senaka Balasuriya Push-to-transfer (PTX) content from remote site
US9210202B2 (en) * 2007-06-20 2015-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haring media in a group communication amo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85443A1 (en) 2014-06-05
TW201440474A (zh) 2014-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47805B2 (ja) ワイヤレス通信デバイス間のグループ通信においてメディアを共有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20170201552A1 (en) Synchronizing floor control and media sharing in a half-duplex ptt system
US873805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mitting recordation of voice transmissions among group members of a communication group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20140112244A1 (en) Synchronizing floor control and media sharing in a half-duplex ptt system
US913734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mitting recordation of voice transmissions among group members of a communication group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TWI520546B (zh) 在一半雙工即按即通系統中之同步化發言權控制及媒體共用
JP5980854B2 (ja) ワイヤレス通信デバイス間でのメディアの協調共有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WO2014062928A1 (en) Requesting and providing acknowledgements to specific ptt talk spurts
EP285081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mitting recordation of voice transmissions among group members of a communication group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