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6971B - 虛擬卡認證系統及其認證裝置與電腦程式產品 - Google Patents

虛擬卡認證系統及其認證裝置與電腦程式產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16971B
TWI516971B TW102144374A TW102144374A TWI516971B TW I516971 B TWI516971 B TW I516971B TW 102144374 A TW102144374 A TW 102144374A TW 102144374 A TW102144374 A TW 102144374A TW I516971 B TWI516971 B TW I51697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irtual card
authentic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module
communic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4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23315A (zh
Inventor
鄒純平
張旭德
鄭明義
林淑卿
Original Assignee
中興保全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興保全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興保全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21443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1697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523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33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69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6971B/zh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Description

虛擬卡認證系統及其認證裝置與電腦程式產品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虛擬卡應用系統,特別是一種虛擬卡認證系統及其認證裝置與電腦程式產品。
按,隨著科技不斷地進步,目前人們交易、支付或身分證明的方式已漸由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卡所取代,包括信用卡、金融卡、門禁卡、儲值卡、會員卡等實體卡片,由此可見,IC卡在日常生活的應用上十分廣泛且普遍。
然而,上述使用實體IC卡進行交易、支付或身分證明的方式在實際使用經驗中仍存在下述問題點:
第一,因大多數人通常都會擁有多種不同使用類型的實體IC卡片(如上述信用卡、金融卡、門禁卡、儲值卡、會員卡等等),且由於各家銀行、公司或商家所採用的IC卡片都各自獨立、不能相互共用,因此,每個人擁有卡片的數量就會變得相當多且複雜,不僅造成使用者管理與攜帶上的不便與困難,且相對增加遺失的可能性。
第二,由於上述實體IC卡片大多都不具有使用者身分辨識功能,因此十分容易遭到他人盜用,舉信用卡來說,由於刷卡後僅需要透過簡單的簽名即可,商家根本無法得知該信用卡的使用者是否為本人,又對於門禁卡而言,任何人只要持有該卡片,都可透過感應的方式自由進出所對應之地點,而其他種類卡片也僅是透過簡單密碼來保護,因此,使用實體IC卡仍存在容易遭到盜用之安全性問題。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出一種虛擬卡認證系統及其認證裝置與電腦程式產品。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虛擬卡認證系統包括行動通訊裝置以及虛擬卡認證裝置。
行動通訊裝置包括:輸入模組、儲存模組、處理模組以及通訊模組。輸入模組用以擷取生物特徵。儲存模組儲存複數應用程式、裝置識別碼及生物特徵。處理模組電連接輸入模組及儲存模組,以根據一執行指令運行該些應用程式中的其中之一,並根據裝置識別碼、生物特徵及所執行的應用程式產生一註冊碼。通訊模組電連接處理模組,以發送註冊碼。
虛擬卡認證裝置包括感應模組以及認證模組。感應模組用以感應行動通訊裝置的通訊模組的接近,以發送執行指令至行動通訊裝置,並接收註冊碼。認證模組則電連接感應模組,核對註冊碼是否曾經註冊,若未註冊則進行註冊,若已註冊則呼應行動通訊裝置執行的應用程式執行一互動程序。
此外,本發明一實施例亦提出一種虛擬卡電腦程式產品,經由具有裝置識別碼之行動通訊裝置載入而執行下列步驟:擷取一生物特徵;接收一虛擬卡認證裝置的一執行指令;接收一虛擬卡認證裝置的一執行指令;根據執行指令運行一應用程式;根據裝置識別碼、生物特徵以及所運行的應用程式產生一註冊碼;發送註冊碼至虛擬卡認證裝置;以及接收虛擬卡認證裝置回應之一註冊訊息或一互動資訊。
另外,本發明一實施例更提出一種虛擬卡認證裝置,包括感應模組以及認證模組。感應模組用以感應一行動通訊裝置的接近,以發送一執行指令至行動通訊裝置,並接收行動通訊裝置之一註冊碼。而認證模組則電連接感應模組,以核對註冊碼是否曾經註冊,若未註冊則進行註冊,若已註冊則呼應行動通訊裝置執行的一應用程式執行一互動程序。
本發明執行時需透過裝置識別碼、生物特徵及所執行的應用程式三者結合才能產生專屬的註冊碼,俾可達到絕佳的防盜功能與使用安全性,此外,本發明能夠根據所執行的應用程式而產生不同的註冊碼,藉以對應不同銀行、公司或商家的虛擬卡認證裝置,對使用者而言,僅需要透過一行動通訊裝置即可進行各種互動程序(如身分認證程序、儲值程序或付款程序),相較於先前技術而言,在管理與使用方面都更加便利。
首先請參閱第1圖所示,本發明虛擬卡認證系統1包括一行動通訊裝置10以及一虛擬卡認證裝置20。行動通訊裝置10可為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個人數位助理(PDA)等等,其包括輸入模組11、儲存模組13、處理模組16及通訊模組18。
輸入模組11用以擷取一生物特徵12,令行動通訊裝置10具有生物辨識功能。所謂生物辨識是運用人體的生物及行為特徵進行身份辨認,而該生物特徵12可採用臉部、指紋、聲音、虹膜、視網膜或掌形等方式來辨識身份。舉例來說,若是採用指紋辨識,則該輸入模組11即可為一指紋讀取裝置,以擷取使用者的指紋進行後續身分辨識。
儲存模組13儲存有複數應用程式14、裝置識別碼15及生物特徵12。其中裝置識別碼15可為一電話號碼、一國際移動設備辨識(IMEI)碼以及一用戶身分模組(SIM)卡號碼。
處理模組16電連接輸入模組11及儲存模組13,根據一執行指令運行該些應用程式14中的其中之一,以根據裝置識別碼15、生物特徵12及所執行的應用程式14產生一註冊碼17。通訊模組18電連接處理模組16,以發送註冊碼17。
另外,虛擬卡認證裝置20包括感應模組21以及認證模組22。感應模組21用以感應行動通訊裝置10的該通訊模組18的接近,以發送執行指令至行動通訊裝置10,並接收註冊碼17。認證模組22電連接感應模組21,核對註冊碼17是否曾經註冊,若未註冊則進行註冊;若已註冊則呼應行動通訊裝置10執行的應用程式14執行一互動程序23。其中,互動程序23可為一身分認證程序24、一儲值程序25或一付款程序26。
請參第1圖所示,於此實施例中,虛擬卡認證裝置20更包括一記錄模組221,電連接認證模組22,以記錄已註冊之註冊碼17。
惟,藉由上述虛擬卡認證系統1,茲就本發明之操作流程及應用方式說明如下:
請對照參閱第1、2圖所示,使用者可透過輸入模組11輸入其生物特徵12(如指紋、聲紋、瞳孔、靜脈等),以結合儲存模組13中的裝置識別碼15(如電話號碼、國際移動設備辨識(IMEI)碼或一用戶身分模組(SIM)卡號碼)進行身分識別作業。儲存模組13可儲存多個應用程式14,其可為各家銀行、公司或商家自行設計的虛擬卡應用程式。如第2圖所示,應用程式1、應用程式2、應用程式3、應用程式4可分別代表不同銀行、公司或商家的虛擬卡應用程式。使用者可針對不同銀行、公司或商家執行相對應之應用程式14。
當使用者將行動通訊裝置10移動至虛擬卡認證裝置20附近時,虛擬卡認證裝置20之感應模組21偵測到行動通訊裝置10的通訊模組18,而發送執行指令至行動通訊裝置10。通訊模組18與虛擬卡認證裝置20之間較佳的通訊方式可採用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技術,此方式為一種短距離的高頻無線通訊技術,允許電子設備之間進行非接觸式點對點資料傳輸、交換資料,其工作範圍(即近場通訊範圍)大約在13.56MHz頻率執行於20公分距離內,但本發明之實施例並非以近場通訊為限。
行動通訊裝置10的通訊模組18接收到執行指令後,處理模組16將依執行指令執行對應的應用程式。例如,使用者進入一速食業者的商店,行動通訊裝置10則透過上述程序自動執行與該速食業者配合的應用程式。接著,處理模組16即根據裝置識別碼15、生物特徵12及所執行的應用程式14產生一對應的註冊碼17,再透過通訊模組18發送註冊碼17至虛擬卡認證裝置20,進行會員註冊或會員登入等驗證程序。當通過此等驗證程序後,行動通訊裝置10與虛擬卡認證裝置20即可進行互動程序23。互動程序23可包括:身分認證程序24、儲值程序25或付款程序26等等。舉例來說,身分認證程序24可為進入大樓或公司所需身分驗證作業,如門禁卡或保全卡功能。儲值程序25可如會員卡或悠遊卡的儲值功能。付款程序26則可如信用卡或金融卡之交易功能。因此使用者僅需要透過一行動通訊裝置即可至多個店家進行各種互動程序23,在管理或使用上都更加便利。以上操作流程及應用方式僅供說明之用實際上並不局限於此。
請參第3圖所揭,本發明更提出一種虛擬卡電腦程式產品2,可配合上述具有裝置識別碼15之行動通訊裝置10使用。虛擬卡電腦程式產品2具體實施上可為從網路銷售平台(如美國蘋果公司之應用程式商店(App Store))下載之應用程式,但並不以此作為限制。虛擬卡電腦程式產品2亦可為行動通訊裝置10本身所內建或是由其他裝置(如電腦)傳輸至行動通訊裝置10中。當虛擬卡電腦程式產品2經由上述行動通訊裝置10載入即可執行以下步驟:
步驟S01:擷取一生物特徵,其中生物特徵為使用者之指紋、聲紋、瞳孔、靜脈等等。步驟S02:接收一虛擬卡認證裝置的一執行指令,其中執行指令係根據不同銀行、公司或商家之虛擬卡認證裝置而有所不同。步驟S03:根據執行指令運行一應用程式。步驟S04:根據裝置識別碼、生物特徵以及所運行的應用程式產生一註冊碼。步驟S05:發送註冊碼至虛擬卡認證裝置。步驟S06:接收虛擬卡認證裝置回應之一註冊訊息或一互動資訊。需要說明的是,雖然流程圖之表現方式係自步驟S01執行至步驟S06,但其執行順序並不以此為限,例如,步驟S01可位於步驟S03及步驟S04之間。
於一實施例中,於步驟S05與步驟S06之間,更包括一重覆認證步驟T01。在此步驟中,根據虛擬卡認證裝置響應註冊碼所回應的重覆認證訊息提供重覆認證資訊。其中重覆認證資訊為生物特徵、裝置識別碼或其組合。舉註冊會員來說,使用者透過發送註冊碼至虛擬卡認證裝置進行會員註冊後,後續可能會進一步操作其他程序(例如儲值、繳費等等),此過程中,考量交易安全之需要,虛擬卡認證裝置可要求使用者再次進行身分認證程序(即上述重覆認證訊息),使用者即可提供生物特徵或該裝置識別碼至少其中一者進行確認(即上述重覆認證資訊),此例僅供說明之用,具體實施上並不以此為限。
於另一實施例中,步驟S05更包括:偵測行動通訊裝置10進入虛擬卡認證裝置20之一近場通訊範圍;以及於行動通訊裝置10進入近場通訊範圍時,發送註冊碼17至虛擬卡認證裝置20。
上述儲存模組13及記錄模組221係可為NAND Flash(反及閘快閃)等非揮發式記憶體。處理模組16及認證模組22可為嵌入式控制器、微處理器等處理器。
綜上所述,本發明優點在於執行時需透過裝置識別碼、生物特徵及所執行的應用程式三者結合才能產生專屬的註冊碼,故可達到絕佳的防盜功能與使用安全性,此外,本發明能夠根據所執行的應用程式而產生不同註冊碼,藉以對應不同銀行、公司或商家的虛擬卡認證裝置,對使用者而言,僅需要透過一行動通訊裝置即可進行各種互動程序(如身分認證程序、儲值程序或付款程序),相較於先前技術而言,在管理與使用方面都更加便利。
雖然本發明的技術內容已經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皆應涵蓋於本發明的範疇內,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虛擬卡認證系統
10‧‧‧行動通訊裝置
11‧‧‧輸入模組
12‧‧‧生物特徵
13‧‧‧儲存模組
14‧‧‧應用程式
15‧‧‧裝置識別碼
16‧‧‧處理模組
17‧‧‧註冊碼
18‧‧‧通訊模組
20‧‧‧虛擬卡認證裝置
21‧‧‧感應模組
22‧‧‧認證模組
221‧‧‧記錄模組
23‧‧‧互動程序
24‧‧‧身分認證程序
25‧‧‧儲值程序
26‧‧‧付款程序
2‧‧‧虛擬卡電腦程式產品
S01‧‧‧擷取一生物特徵
S02‧‧‧接收一虛擬卡認證裝置的一執行指令
S03‧‧‧根據該執行指令運行一應用程式
S04‧‧‧根據該裝置識別碼、該生物特徵以及所運行的該應用程式產生一註冊碼
S05‧‧‧發送該註冊碼至該虛擬卡認證裝置
S06‧‧‧接收該虛擬卡認證裝置回應之一註冊訊息或一互動資訊
T01‧‧‧根據該虛擬卡認證裝置響應該註冊碼所回 應的一重覆認證訊息提供一重覆認證資訊
[第1圖]係本發明虛擬卡認證系統之系統方塊圖;[第2圖]係本發明虛擬卡認證系統之認證流程圖;[第3圖]係本發明虛擬卡電腦程式產品經由行動通訊裝置載入之流程圖。
1‧‧‧虛擬卡認證系統
10‧‧‧行動通訊裝置
11‧‧‧輸入模組
12‧‧‧生物特徵
13‧‧‧儲存模組
16‧‧‧處理模組
18‧‧‧通訊模組
20‧‧‧虛擬卡認證裝置
21‧‧‧感應模組
22‧‧‧認證模組
221‧‧‧記錄模組

Claims (8)

  1. 一種虛擬卡認證系統,包括:一行動通訊裝置,包括:一輸入模組,用以擷取一生物特徵;一儲存模組,儲存複數應用程式、一裝置識別碼及該生物特徵;一處理模組,電連接該輸入模組及該儲存模組,根據一執行指令運行該些應用程式中的其中之一,以根據該裝置識別碼、該生物特徵及所執行的該應用程式產生一註冊碼;以及一通訊模組,電連接該處理模組,以發送該註冊碼;以及一虛擬卡認證裝置,包括:一感應模組,感應該行動通訊裝置的該通訊模組的接近,以發送該執行指令至該行動通訊裝置,並接收該註冊碼;及一認證模組,電連接該感應模組,核對該註冊碼是否曾經註冊,若未註冊則進行註冊,若已註冊則響應該註冊碼回應一重覆認證訊息,並於接收對應該重覆認證訊息的一重覆認證資訊時呼應該行動通訊裝置執行的該應用程式執行一互動程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虛擬卡認證系統,其中該裝置識別碼為一電話號碼、一國際移動設備辨識(IMEI)碼以及一用戶身分模組(SIM)卡號碼。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虛擬卡認證系統,其中該互動程序為一身分認證程序、一儲值程序或一付款程序。
  4. 一種虛擬卡電腦程式產品,經由具有一裝置識別碼之一行動通訊裝置載入而執行下列步驟:擷取一生物特徵;接收一虛擬卡認證裝置的一執行指令;根據該執行指令運行一應用程式;根據該裝置識別碼、該生物特徵以及所運行的該應用程式產生一註冊碼;發送該註冊碼至該虛擬卡認證裝置;根據該虛擬卡認證裝置響應該註冊碼所回應的一重覆認證訊息提供一重覆認證資訊;以及接收該虛擬卡認證裝置回應之一註冊訊息或一互動資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虛擬卡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重覆認證資訊為該生物特徵、該裝置識別碼或其組合。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虛擬卡電腦程式產品,其中於發送該註冊碼至該虛擬卡認證裝置的步驟更包括:偵測該行動通訊裝置進入該虛擬卡認證裝置之一近場通訊範圍;以及於該行動通訊裝置進入該近場通訊範圍時,發送該註冊碼至該虛擬卡認證裝置。
  7. 一種虛擬卡認證裝置,包括:一感應模組,感應一行動通訊裝置的接近,以發送一執行 指令至該行動通訊裝置,並接收該行動通訊裝置之一註冊碼;以及一認證模組,電連接該感應模組,以核對該註冊碼是否曾經註冊,若未註冊則進行註冊,若已註冊則響應該註冊碼回應一重覆認證訊息,並於接收對應該重覆認證訊息的一重覆認證資訊時呼應該行動通訊裝置執行的一應用程式執行一互動程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虛擬卡認證裝置,其中該註冊碼係根據一生物特徵、該行動通訊裝置之一裝置識別碼以及所執行的該應用程式而產生。
TW102144374A 2013-12-04 2013-12-04 虛擬卡認證系統及其認證裝置與電腦程式產品 TWI5169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4374A TWI516971B (zh) 2013-12-04 2013-12-04 虛擬卡認證系統及其認證裝置與電腦程式產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44374A TWI516971B (zh) 2013-12-04 2013-12-04 虛擬卡認證系統及其認證裝置與電腦程式產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3315A TW201523315A (zh) 2015-06-16
TWI516971B true TWI516971B (zh) 2016-01-11

Family

ID=53935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4374A TWI516971B (zh) 2013-12-04 2013-12-04 虛擬卡認證系統及其認證裝置與電腦程式產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1697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1438B (zh) * 2018-12-11 2021-10-01 大陸商上海耕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於sim卡的認證方法、裝置與系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3623A (zh) * 2016-07-18 2018-01-26 橙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卡片盗用的控制系统与其分离装置及防盗用方法
TWI599971B (zh) * 2016-07-29 2017-09-21 Digital wallet in the virtual card management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1438B (zh) * 2018-12-11 2021-10-01 大陸商上海耕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於sim卡的認證方法、裝置與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3315A (zh) 2015-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3726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sioning digital identities to authenticate users
KR101830952B1 (ko) Nfc 기반 결제를 위한 생체인식 인증 사용
US9111085B1 (en) Computer-implemen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lectronic personal identity verification
US2022015899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sioning biometric image templates to devices for use in user authentication
US20140214673A1 (en) Method fo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for mobile device e-commerce transactions
KR101543222B1 (ko) 다중 안전 잠금 기능을 구비하는 금융 거래 중계 시스템 및 그의 처리 방법
US2015024284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 remote access and remote payment using a mobile device and a powered display card
US20160042356A1 (en) Biometric Reading Governing Commercial Transactions via Smart Devices
JP2014160472A (ja) 非接触型生体認証システムおよび認証方法
US2018015084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tilizing biometric data in a payment transaction
WO201720494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a transaction with secured authentication
US1137318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sioning accounts
WO201701983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an internet of things device presence to authenticate a cardholder for a financial transaction
WO201511455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horizing a transaction
CN109426963B (zh) 认证生物统计请求的生物统计系统
CN111742314A (zh) 便携式装置上的生物计量传感器
KR101542111B1 (ko) 카드를 이용한 결제방법, 이를 위한 디지털 시스템, 및 결제측 시스템
TWI516971B (zh) 虛擬卡認證系統及其認證裝置與電腦程式產品
US20180150840A1 (en) Online financial transaction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system using real card, and method thereof
TWI590094B (zh) Portable device for personal online transaction with mobile device and its application method
US20210133725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increasing security when using smartcards
US1080344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ayment card information, and payment card
JP2018533144A5 (zh)
US20230342748A1 (en) Enhanced credential security based on a usage status of a wearable device
US11921832B2 (en) Authentication by a facial biomet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