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3337B - 用於蜂巢式無線電通訊之改良式交接技術 - Google Patents

用於蜂巢式無線電通訊之改良式交接技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13337B
TWI513337B TW099122033A TW99122033A TWI513337B TW I513337 B TWI513337 B TW I513337B TW 099122033 A TW099122033 A TW 099122033A TW 99122033 A TW99122033 A TW 99122033A TW I513337 B TWI513337 B TW I51333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ateway
cluster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st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22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32161A (en
Inventor
Muthaiah Venkatachalam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2/646,71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8275378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l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132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21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33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333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用於蜂巢式無線電通訊之改良式交接技術 發明領域
本說明係有關針對無線通訊之交接技術的領域,而更特定於,從一叢集或控制群組至另一叢集或控制群組之交接通訊。
發明背景
於一蜂巢式通訊系統中,基地台用來以資料、語音以及其他服務來服務行動使用者之裝置。每一基地台具有一有限的範圍使得一使用者移動遠離一基地台時,與該基地台之該連線必需交接或交替至較靠近該使用者之一不同基地台。此允許該等基地台及該等使用者裝置使用較低電源。為了提供該等交接,必須建立精細的程序來轉移該等連線。
每一基地台典型亦連接至某些上游儀器,亦即,依次連接至電話網路、網際網路以及其他資料源。該上游儀器具有高速的資料路徑至其服務的基地台,並且通常限制於某些基地台數量。行動使用者行進超過基地台群組時,連線會遺失或者必須使用某些更複雜的資料連線組合。
於一寬頻無線網路中,諸如一WiMAX或3GPP LTE(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長期演進技術)網路,每一基地台耦合至一閘道而所有該等閘道皆指定至一特定叢集。行動使用者移動至叢集外部或不直接與相同閘道連接之一基地台時,該行動使用者之資料之後必須從一閘道通過至另一閘道以到達該使用者。為了支援於許多閘道附近移動之許多使用者,閘道間之該等連線必須建立來承載來自該等使用者之一大量的資料訊務。這會延遲資料到達使用者。為了快速將閘道間所有使用者資料轉移,該等閘道及其連線勢必以更昂貴價格來製造。
發明概要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係特地提出一種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驟:使一行動台向一第一基地台以及一第一閘道登錄;使該行動台交接至耦合於該第一閘道之一第二基地台;選擇耦合於該行動台之一第二閘道;使該行動台向該第二閘道登錄;使該行動台從該第一閘道註銷登錄;以及使該行動台交接至耦合於該第二閘道但不耦合於該第一閘道之一第三基地台。
圖式簡單說明
本發明之實施例經由範例,而非限制來加以繪示,伴隨圖式之圖形中,相同參考數字用來參照相同特徵,而其中:第1圖是一具有可施加本發明之實施例的閘道之一無線網路架構的方塊圖;第2圖是一具有可施加本發明之實施例的接取服務網路叢集之一無線網路架構的方塊圖;第3圖是一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具有共享一基地台之接取服務網路叢集的一無線網路架構之方塊圖;第4圖是一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將一行動台從一叢集轉移至另一叢集之發信號圖形;第5圖是一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具有共享一閘道之接取服務網路叢集的一無線網路架構之方塊圖;第6圖是一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將一行動台從一叢集轉移至另一叢集之發信號圖形;而第7圖是一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無線電端子或站台之方塊圖。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一蜂巢式無線通訊系統之叢集,諸如一WiMAX接取網路,可被重疊來降低定錨效應並顯著簡化交接程序之點對點(E2E)操作以及其他網路操作。所以重疊叢集亦可簡化蜂巢式網路架構及交接程序。
一WiMAX網路之範例中,R4介面上之“定錨”可被消除。負面定錨會衝擊網路佈署。其增加複雜性並使得可交互運作性變得不佳,因而導致某些行動性方案中之不良效能。如下所述,可降低成本並改善效能。
第1圖顯示一蜂巢式無線電系統10之一範例。MS(行動台)12、14可為行動或固定式並可採用蜂巢式電話、小筆電、個人電腦、媒體播放器、電器、或其他各種不同無線連線裝置的任何一種之型式。該MS亦可參照為一用戶台、遠端台、端子或其他術語。
許多基地台(BS)16-24設置於該系統中以提供MS通訊。該BS可採用各種不同的型式並根據該應用可涵蓋大或小區域以及發射功率。該等BS顯示為類似第1圖,其亦可彼此不同地連線及組配。某些應用中,一網路接取點或一MS同級元件可作為或功能上作為一BS。該繪示範例中,第一MS向一BS 19登錄而第二MS向另一BS 23登錄。該登錄過程允許每一MS與該BS通訊以支援該MS及該系統支援的所有服務。
每一BS 16-24連線至一閘道(GW)或基地台控制器。WiMAX情況中,該等基地台控制器參照為ASN-GW(接取服務網路-閘道)。有三個閘道25、26、27。每一閘道支援若干BS。該等閘道可以或可不連線至每一其他閘道,並全部直接或間接連線至一行動電話交換中心(MTSC)(未顯示)。任何一個系統中會有一或多個MTSC。該MTSC耦合至提供接取其他電話系統、資料伺服器以及服務等等之一電話骨幹網路。某些實例中,一BS可透過該骨幹而非透過一閘道來直接連線至該MTSC。
該繪示範例中,系統管理及經營可以各種不同方式來分布於BS、GW、以及MTSC之間。針對通訊而言,第一MS 12可透過個別連線之BS及GW來與第二MS通訊。若兩MS向該相同BS登錄,則BS能夠不需透過GW安排路由來支援通訊。同樣地,若第二MS連線至另一系統、MTSC或ISP(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則該兩個MS可透過骨幹網路來通訊。
第1圖顯示一示範網路,然而,本發明可施加至一寬廣範圍的不同網路組態,而通訊可作不同的安排路由以適合不同的情況及應用。第1圖之圖形表示一單一接取服務網路(ASN)。每一ASN可具有若干、甚至數百個BS及GW。一BS使用一R6介面來連線至一固定GW。
第1圖顯示連線至BS 19之一MS 12的一範例。其移向該圖形之右側朝向下一BS 20。第二BS 20連線至一GW2 26。MS從連線至GW1之第一BS移向連線至GW2之第二BS時,則該MS會有從第一BS至第二BS之一交接程序。交接期間,該MS之資料路徑透過第一BS會定錨於GW1。為了維持交接期間與MS之連線,至GW1之連線經由該兩個GW間之一R4介面28而行進橫跨至GW2。之後其經由GW2及該BS間之一R6介面30而繼續至第二BS。
只要該MS維持定錨至第一閘道GW1,該MS之資料路徑將繼續從GW2經過R4介面至GW3。該MS進一步從GW1行進時,資料路徑變得更複雜、更長且更慢。若該網路中有許多MS,則該等R4連線之能力必須配適成可服務所有定錨於遠方閘道之該等MS。結果是,定錨會增加網路某些複雜性並造成網路中之可交互運作性測試(IOT)的議題。
為了簡化資料路徑,MS之定錨GW必須改變至GW1 68。針對CSN(連線服務網路)(未顯示),此可由一本地代理器(HA)94來完成。此為與典型由HA啟動之高潛伏性分開的一程序。該HA連線至所有GW並管理第1圖、第2圖、第3圖、及第4圖之網路以及外部網路間的訊務。
第2圖顯示一蜂巢式無線電系統之另一範例。該範例中,ASN已分為兩個不同的ASN叢集40、42。第一叢集40中之一MS 60連線至一BS 49。許多基地台(BS)46-54設置於兩個ASN叢集中以提供該MS之連線。一第一群組BS 46-51設置於第一ASN叢集40中而一第二群組BS 52-54設置於第二ASN叢集42中。
第一群組46-51中之每一BS連線至多個GW。該繪示範例中,三個閘道65、66、67之每一個透過一R6-撓性介面來耦合至兩個BS的每一個。GW2具有與多個BS之連線43、44,而同樣地GW3具有與相同BS之連線63、64。同樣的連線可與其他BS來完成,但為了簡化圖形並不顯示。該等閘道可以或可不彼此連線而為了簡化圖形該連線並不顯示。如第1圖中,該等GW全部直接或間接地連線至一或更多MTSC或類似的控制站(未顯示)。如第1圖中,每一ASN可具有若干、甚至數百個BS及GW。每一GW可具有若干或數百個BS。為了簡化圖形僅顯示少數BS。同樣地,一單一ASN中可有許多ASN叢集。
該繪示範例中,每一ASN由若干叢集所組成。每一叢集包含若干GW及BS。一叢集中之任何BS可使用R6-撓性介面而直接連線至該叢集中之任何GW。使用該結構,只要一MS於相同叢集之不同BS間移動,其可維持與一單一GW之一直接連線。
因為直接連線,故第1圖之R4連線上的GW間不需傳送資料。針對MS,於一交接程序中之目標BS可連線回到服務BS所連線之相同GW。第2圖中,MS起初連線至一服務BS 49,其連線至一GW,例如GW1 65。交接程序後,MS將連線至亦連線至GW1之一目標BS 50。只要MS停留在該叢集中,資料訊務便不需要於閘道間傳達。
然而,若MS持續行進至該圖形中之右側,則其將橫跨進入下一叢集42。此情況中,其將交接至第二叢集42中之一BS 52、53、54。該等BS以R6-撓性連線至相同叢集中之GW 68、69。由於R6-撓性並不橫跨該ASN中之叢集邊界,故當MS被交接於另一叢集時,其不再像它所能夠地直接連線至其定錨GW。此為R6-撓性之一限制以便管理可能發生在BS及GW間之所有連線的複雜性。
為了支援第二叢集中之MS使其定錨於第一叢集中之一GW,可使用兩個GW 65、68間之一R4連線61。MS 60之資料路徑會於舊叢集40之GW 65定錨而資料會使用R4介面61來轉送至新叢集42中之新GW 68。此結果類似第1圖所示之R4連線。因此,只要BS停留於一叢集中,則叢集化允許系統避免使用GW間之該等R4鏈接。可以有許多更多的R4鏈接。為了簡化圖式僅顯示一個連線。一旦BS移至另一叢集,則結果與第1圖相同,但增加了R6-撓性之複雜性。
藉由於該等叢集間導入某些重疊,可降低在GW間所使用之連線。兩個叢集可藉由具有一或更多共同的BS、GW來重疊。換言之,藉由於兩個叢集中存在一或更多BS或GW,即可改善效率。
第3圖顯示一BS 81出現在兩個不同ASN叢集70、72中 之一範例。第一叢集70中之一MS 90連線至一第一BS 81。許多基地台(BS)76-84設置於兩個ASN叢集中以提供MS通訊。一第一群組BS 76-81設置於第一ASN叢集70中而一第二群組BS 81-84設置於第二ASN叢集72中。如上所述,BS 81位於兩個叢集中。
第一叢集中之每一BS 76-81連線至多個GW。該繪示範例中,三個GW 95、96、97之每一個使用一R6-撓性介面來耦合至共享BS 81。同樣的連線可以其他BS來完成,但為了簡化圖式並不顯示。該等閘道可以或可不彼此連線而為了簡化圖式該連線並不顯示。
同樣地,第二叢集72具有三組四個BS 81、82、83、84並且透過一R6-撓性連線來耦合至GW 98、99之每一個。如該圖形中所示,共同BS 81具有至兩個叢集中之GW的直接R6-撓性連線。該繪示範例中,會有從共同BS至每一叢集中之每一GW的一直接連線。然而,其他BS可僅限制於至相同叢集中之GW的連線。
使用此架構,MS可於第一叢集之不同BS間移動並維持至其定錨GW之一直接連線。該範例中,MS已移至第一叢集70之右側並連線至第一叢集之最右側BS 81。雖然該定錨GW可為叢集中之其他任何GW,但其為最右側GW 97。
由於直接連線,所以GW間一R4介面或其他任何類型的連線上無資料需被傳送來從共同BS 81服務該MS。於一交接程序中之目標BS可連線回針對該MS服務BS連線之相同GW。
MS移至共同BS 81後,BS之後可針對MS將其聯繫從第一叢集70中之MS定錨GW1 97切換至一不同閘道,諸如第二叢集72中之GW2 98。交接至BS完成後以及交接至僅位於第二叢集中之一BS之前該程序即完成。因為MS有時可能使用共同BS,故當作一背景程序時從一GW至另一GW的切換會更慢完成。
GW改變後,MS從共同BS 81移至一不同BS,例如,第二叢集72中之BS 82時,新的目標BS仍可連線至新的定錨GW 98。因為新目標BS及新的定錨GW兩者皆位於相同叢集中,故使用R6-撓性之一直接連線可得以完成。隨後交接至第二叢集中之其他BS可如第1圖來處置。由於該程序,故可消除該等GW之任一個的精確定錨動作。
第4圖顯示可用來執行如第3圖之脈絡中所述的一交接程序之一訊息交換。站台或端子之每一個於該圖形頂端識別,而訊息以從上到下所示之順序於端子之間傳送。該程序從一MS從BS 80交接至BS 81來開始。此通常由方塊100指出。此可以各種不同方式之任何一種來完成。WiMAX及其他無線通訊之標準指明可用來執行該類交接程序之一特定協定。該交接程序後,MS連線至透過R6-撓性連線至兩個叢集中之GW的共同BS。
完成首次交接程序後,首先選擇並通知一新的目標GW。之後至MS之資料路徑從原本GW改變至目標GW。最後,會有從原本GW改變至目標GW之一脈絡轉移程序。此完成一WiMAX脈絡中之轉移程序。針對其他類型之通訊系統,可使用或需要不同的操作來將連線從一GW轉移至另一GW。
從BS至GW之連線現可從第一叢集70,從該MS切換來到MS所朝向之第二叢集72。首先,BS 81將一選擇要求訊息102透過其R6連線傳送至目標GW 98。該訊息可為一GW選擇REQ訊息。該訊息指出目標GW以及或許原本GW。目標GW將透過相同R6連線把一GW選擇RSP訊息104回應給BS 81。MS已建立與目標GW之通訊後,原本GW之後將其脈絡訊息110直接轉移至目標GW 98。
在此時間點,或於一稍後時間,HA 94可將GW及服務BS間之連線從原本閘道移至111目標閘道。此亦將HA及GW間之R3連線從原本閘道移至目標閘道。因此,該範例中,其可參照為一R3重新定位。由於重新定位之連線,便不再需要使用GW間之R4連線。
建立BS及目標GW間之通訊後,可執行一資料路徑登錄106。WiMAX中,此可為一R6 DP Reg程序。該程序將BS連線至目標GW來作資料通訊。事實上,其建立目標GW來作為MS之定錨GW。同時或短暫時間後,BS取消與原本GW 97之資料路徑登錄。此如第4圖之一R6 DP De-Reg訊息108中所指出。
由於該程序,只有該脈絡透過R4連線來轉移。其他所有通訊及資料轉移會透過R6介面。該脈絡轉移以及該登錄已移至目標GW後,MS可透過R6撓性連線透過目標閘道直接通訊。因為BS會一直向該等GW的其中之一或兩個登錄,所以MS一直能夠透過該等GW的其中之一或兩個通訊。從一叢集至另一叢集之移動並不會衝擊MS。
MS已完成轉移至第二叢集後,其可交接至第二叢集中之其他任何BS。該繪示範例中,之後會有從共同BS 81至僅位於第二叢集72中之一BS的一交接程序112。
該等登錄以及註銷登錄典型僅施加於交接中之MS。BS可透過兩個叢集中之GW來繼續服務MS而GW或叢集無任何改變。GW選擇REQ訊息102、DP Reg訊息106、以及DP De-Reg訊息108可包括資料路徑受改變之MS 90的識別。為支援資料路徑及登錄之改變,MS之帳號資訊、註冊資訊、以及其他屬性可受檢查以確認其被授權或許可而於第二叢集中操作。
第4圖之協定實行之前,可決定MS交接至共同BS之後是否需要一交接進入第二叢集。若MS可能逗留於第一叢集之範圍中,則可避免資料路徑登錄之改變。該類決定可由MS、BS、GW或連線至該系統之一經營或控制系統來完成,但該系統未顯示於圖式之圖形中。用於形成該決定之最佳方式可配適成適合任何特定的應用。
用於預測MS之下一可能的交接程序之一方式是估算MS之行進速度及方向,而之後將其與附近基地台之無線電範圍作比較。使用MS上之一定位系統該類估算可直接完成,或者例如,藉由測量MS或若干BS接收之信號強度,例如,RSSI(接收信號強度指示),該類估算可間接完成。或者,一分開的位置及行進預測系統可用來監測MS以及預測其是否需要一交接,而若需要是何時及何地。
第5圖之範例中,兩個叢集藉由共享至少一個GW來重疊。MS朝服務叢集之邊界移動時,資料路徑會重新定位至與服務叢集以及目標叢集重疊之一GW。叢集間之交接程序發生時,便不需要定錨,因為資料路徑已經定錨於對兩個叢集而言為共同之一GW。為了進一步作負載平衡,一GW重新定位可於一稍後時間點完成。
更詳細考量,會有一第一叢集110以及一第二叢集112。第一叢集110中之一MS 130連線至一第一BS 120。許多基地台(BS)116-124設置於兩個ASN叢集中以提供MS之連線。一第一群組BS 116-120設置於第一ASN叢集110中而一第二群組BS 121-124設置於第二ASN叢集112中。與第3圖對比之下,不會有共同BS。每一BS侷限於一特定叢集中。
第一群組116-120中之每一BS連線至多個GW。該繪示範例中,三個閘道125、126、127之每一個透過一R6-撓性介面來耦合至叢集之邊界的一BS 120。同樣的連線可與其他BS來完成,但為了簡化圖式並不顯示。該等閘道可以或可不彼此連線而為了簡化圖形該連線並不顯示。
同樣地,第二叢集112具有三組四個BS 121、122、123、124並且其透過一R6-撓性連線來耦合至GW 127、128、129之每一個。如該圖形中所示,共同GW 127具有至兩個叢集中之BS的直接R6-撓性連線。該繪示範例中,會有從共同GW至每一叢集中之只有一個BS的一直接連線113、114。然而,GW可連線至每一叢集中之超過一個BS或所有BS。
使用此架構,MS可於第一叢集之不同BS間移動並維持至其定錨GW之一直接連線。該範例中,MS已移至第一叢集110之右側並連線至第一叢集之最右側BS 120。雖然定錨GW可為該叢集中之其他任何GW,但其為最右側GW 127。
為了移動至相鄰叢集112中之一BS 121,MS可執行一交接程序至目標BS。因為BS亦直接耦合至定錨GW 127,故可維持至定錨閘道之R6撓性連線。為了進一步進行進入第二叢集,MS可轉移至第二叢集中之一GW 128。使用該服務BS 121及一目標GW間之一直接連線115,改變可得以完成而對MS之服務無任何衝擊。一旦轉移至第二叢集中之一GW,則會交接至叢集中之任何一個BS而對通訊無任何影響並且不需使用GW間之該等R4連線。
第6圖是支援上述第5圖之脈絡中說明的交接程序之一呼叫流程程序。首先,MS交接以到達其叢集之邊界上的一BS,諸如第5圖之BS 120。此如方塊132中簡單表示。該類操作典型包含許多步驟及許多信號,為了簡化圖形其並不顯示。該範例中,服務MS 130之BS 120透過原本叢集,該第一叢集110中之一GW 126的一資料路徑耦合。有關決定MS將移動至第二叢集112,BS可開始一程序或協定來將MS之服務轉移至第二叢集。
剛開始,BS將一選擇要求訊息134傳送至共同GW 127。共同GW之後傳送一回應訊息136回到BS。完成此程序後,一脈絡轉移訊息142從原本GW至目標GW。此時或另一時間,HA 94亦可將R3連線從原本GW重新定位至目標GW。
BS及共同GW之後可執行一登錄138來將MS向共同GW登錄。此可由例如一DP Reg程序來完成。此程序完成後,BS可使用,例如,一DP De-Reg訊息140將MS從原本GW 126註銷登錄。現在MS向下一叢集中之一GW登錄。
MS進一步移動進入第二叢集112並遠離第一叢集110時,其可交接144至第二叢集中之其他BS。若BS連線至目標GW,則不需要進一步GW轉移。從第二叢集GW至共同GW之脈絡轉移142後的任何時間,系統可將MS指定給一不同GW。此可由支援第二叢集中之更多BS或用於負載平衡來完成。將MS轉移至另一GW之該程序可類似第6圖所示之訊息134、136、138、140、以及142。
為了操作上更有彈性,兩個相鄰叢集可受組配來共享GW及BS兩者。該類範例中,會有至少一個BS及GW共同屬於兩個叢集。將一MS從一叢集移至另一叢集的操作類似上述程序。根據特定情況,可使用第4圖及第6圖所示的其中一個操作或兩個操作。
第7圖顯示一可用於一基地台以及一行動台來執行上述該等通訊之一硬體組態的範例。第7圖中,站台150由一處理器152來驅動。針對一MS而言其可為一小型、低功率處理器,或是針對一BS而言其可為一高功率、高速處理器。
該處理器具有可耦合至,諸如磁性、光學、或固態記憶體或其某些組合之一記憶體156的一記憶體匯流排。該記憶體包含可於站台間傳送及接收之程式設計指令及使用者資料。帳號資料158亦可連線至該匯流排。針對MS,此可包括一SIM(用戶識別模組)及其他儲存的個人參數。針對BS,此可包括帳號授權資料庫或至該資料庫之連線。
諸如定位感測器、電池或功率感測器、相機及麥克風、以及收發器信號感測器之一組感測器154,可耦合至該處理器以提供額外資料至該處理器。
諸如USB(通用串列匯流排)之一使用者介面匯流排,或另一類型之使用者介面連線可將該處理器連線至諸如一鍵盤、觸控螢幕、滑鼠、軌跡球之一使用者介面160、或其他介面、一顯示器162、以及允許連線至其他裝置之其他連接器164。特定使用者介面可配適成適合特定應用。一使用者可透過該使用者介面來輸入或附加文字或其他簡訊,並可使用該介面來用於系統維護及控制。針對一MS,使用者可透過該介面以麥克風及相機來作記錄,並可使用鍵盤或觸控螢幕來命令傳送至一特定使用者或使用者群組而將其附加於簡訊中。
處理器152耦合至另一通訊匯流排以便與其他裝置通訊。一有線介面166允許一BS來與其他BS、閘道、基地台控制器、作業及維運中心、等等通訊。針對BS,該有線介面可允許網路連線而針對一可攜式裝置,其可允許該裝置耦合至一個人電腦以便作更新及維運。該等通訊匯流排亦提供有線或無線來連線至諸如藍牙之一個人區域網路(PAN)168、諸如WiFi之一區域網路(LAN)170、以及一廣域網路172、或諸如802.16m之都會區域網路。根據該應用,可設置較多或較少之網路配接器。某些網路功能可加以合併或分開,而亦可使用各種不同的通訊協定及組態。
廣域網路(WAN)配接器172包括邏輯電路174來產生、組合、編碼、加密、以及排序透過WAN傳送之封包。該邏輯電路可耦合至一收發器176來調變、編碼、以及放大從該邏輯電路透過一天線178於WAN上傳輸之封包。根據效能、成本以及設計上考量,該天線可具有一或更多元件。相同傳送鏈亦可作為一接收鏈或可使用一分開的接收鏈(未顯示)。接收鏈可執行接收、解調變、放大、分析、解碼、等等之交互功能以取得於通訊匯流排上送回處理器之資料。
針對接收具有控制訊息之一封包而言,該等訊息傳送至處理器並且之後用來調整用於登錄、呼叫啟動、等等之操作參數或呼叫常式。針對接收具有一使用者訊息之一封包而言,該訊息傳送至處理器並且之後於顯示器上提供至使用者。每一情況中,該訊息可儲存於記憶體中。
第7圖之組態亦可施加於配備一無線配接器之一可攜式或桌上型電腦。WAN配接器172可提供來作為USB、一PCI(週邊組件互連)匯流排、或其他任何適當的匯流排上的一分開構件,或者其可提供來作為一內部系統構件。
針對特定實施態樣會需要比上述範例配備還多或還少的一通訊站台150。因此,該系統之組態會根據諸如價格限制、效能需求、技術改善及/或其他情況之許多因素,而於實施態樣之間變化。
本發明之實施例已於通訊協定與標準中之WiMAX及特定訊息的脈絡中說明,然而,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本發明之實施例可施加於WiMAX及其他協定,包括3GPP LTE中之其他通訊協定及其他類型的控制訊息,來允許行動或用戶台能夠於各種不同邊界上交接。
同樣地,本發明之實施例已使用與WiMAX架構及協定一致的術語來說明。然而,本說明亦可了解為可應用於使用不同名稱之類似及等效裝置以及信號中。例如,如本文使用之行動站一語可替代、或額外地應用於一進階式行動台、一用戶台、一使用者站台、一遠端裝置、一用戶單位、一行動單位或類似裝置。基地台一語可應用於一基地收發台、接取點、無線網路節點、繼電器或中繼台或類似裝置。閘道一語可應用於一基地台控制器、交換中心、無線路由器、及類似裝置。此外,本文如應用於特定發信號協定,諸如R4、R6、及R6撓性之說明亦可應用於基地台及閘道以及類似裝置間之其他發信號協定。本發明可配適成與該等協定以及可用於其他類型系統中之其他協定的變動及修改共同運作。
於替代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該等步驟可於一經規劃處理器,諸如該處理器152的控制下執行,該等步驟可由任何可規劃或硬編碼邏輯電路,諸如,例如,可現場規劃閘陣列(FPGA)、TTL邏輯電路、或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來完全或部分地執行。此外,本發明之方法可由經規劃通用電腦構件或客製化硬體構件來執行。因此,本文揭示之任何元件不應解釋為將本發明侷限於該等列舉步驟由硬體構件之一特定組合來執行的一特定實施例中。
本發明可提供來作為包括儲存有指令的一機器可讀媒體之一電腦程式產品,其可用來規劃一電腦(或其他機器)以執行根據本發明之一程序。該機器可讀媒體可包括,但不侷限於,軟碟、光碟、CD-ROM、以及磁性光碟、ROM、RAM、EPROM、EEPROM、磁性或光碟卡、快取記憶體、或適合儲存電子指令之其他任何類型的媒體。
本說明中,為了舉例解說目的,提出許多特定細節來提供對本發明之一完全了解。然而,本發明可在不具有該等某些特定細節時加以實作。其他實例中,習知的結構及裝置以方塊圖的型式來顯示。該特定細節可由適合任何特定實施態樣之業界熟於此技者來供應。
雖然本揭示內容詳細說明本發明之舉例解說實施例,但應了解本發明並不侷限於上述該等精確實施例中。因此,說明書及圖式應以舉例解說而非一限制觀點來視之。於後附申請專利範圍定義之本發明的範疇中,可加以實作各種不同的調適、修改以及變化。
10...蜂巢式無線電系統
12、14、60、90、130...行動台
16-24、46-54、76-84、116-124...基地台
25、26、27、65、66、67、68、69、95、96、97、98、99、125、126、127...閘道
28、61...R4介面
30...R6介面
40、42、70、72、112...ASN叢集
43、44、63、64、113、114、115、137...連線
94...本地代理器
100、132...方塊
102、134...選擇要求訊息
104...GW選擇RSP訊息
106...資料路徑登錄
108、140...R6 DP De-Reg訊息
110...脈絡訊息轉移、第一叢集
111...重新定位
112...交接程序、第二叢集
136...回應訊息
138...登錄
142...脈絡轉移訊息
144...交接程序
150...通訊站台
152...處理器
154...感測器
156...記憶體
158...帳號資料
160...使用者介面
162...顯示器
164...連接器
166...有線介面
168...個人區域網路
170...局部區域網路
172...廣域網路
174...邏輯電路
176...收發器
178...天線
第1圖是一具有可施加本發明之實施例的閘道之一無線網路架構的方塊圖;
第2圖是一具有可施加本發明之實施例的接取服務網路叢集之一無線網路架構的方塊圖;
第3圖是一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具有共享一基地台之接取服務網路叢集的一無線網路架構之方塊圖;
第4圖是一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將一行動台從一叢集轉移至另一叢集之發信號圖形;
第5圖是一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具有共享一閘道之接取服務網路叢集的一無線網路架構之方塊圖;
第6圖是一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將一行動台從一叢集轉移至另一叢集之發信號圖形;而
第7圖是一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一無線電端子或站台之方塊圖。
40、42...ASN叢集
43、44、63、64...連線
46-54...基地台
60...行動台
61...R4介面
65-69...閘道

Claims (20)

  1.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之方法,包含下列步驟:使一行動台登錄並連接至一第一基地台以及一第一閘道;當該行動台係登錄至該第一閘道時,使該行動台交接至一第二基地台並連接該行動台至該第二基地台,該第二基地台係耦合於該第一閘道;選擇耦合於該第二基地台之一第二閘道;當該行動台係連接至該第二基地台時,使該行動台向該第二閘道登錄;在將該行動台登錄至該第二閘道後,使該行動台從該第一閘道註銷登錄;以及當該行動台係登錄至該第二閘道時,使該行動台交接至一第三基地台並連接該行動台至該第三基地台,該第三基地台係耦合於該第二閘道但不耦合於該第一閘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選擇該第二閘道之步驟包含將一選擇要求訊息傳送至該第二閘道,並從該閘道接收一選擇回應。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傳送一選擇要求訊息之步驟包含透過該第二基地台及該第二閘道間之一直接連線而將該選擇要求訊息從該第二基地台傳送至該第二閘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選擇該第二閘道之 步驟包含選擇含於與該第一閘道之一接取服務網路叢集不同的一接取服務網路叢集中之一第二閘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選擇該第二閘道之步驟包含選擇含於與該第一閘道之一接取服務網路叢集不同的一接取服務網路叢集中以及亦含於該第一閘道之該接取服務網路叢集中的一第二閘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更包含將一脈絡從該第一閘道轉移至該第二閘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更包含將該第一閘道及一本地代理器間之一連線重新定位至該第二閘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本地代理器為該第一閘道及該第二閘道兩者共同之一連線服務網路的一本地代理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更包含使該行動台從該第一閘道註銷登錄、及使該行動台向該第二閘道登錄。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更包含登錄從該第二基地台至該第二閘道之一資料路徑,以及註銷登錄從該第二基地台至該第一閘道之一資料路徑。
  11.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之裝置,其包含有:具有多個閘道之一第一叢集;耦合至該等閘道之多個基地台,該等基地台之一第一者將一行動台登錄並連接至該第一基地台與該第一叢集之一第一閘道;具有多個閘道之一第二叢集; 耦合至該第一叢集之一閘道與該第二叢集之一閘道的至少一個共同基地台,當該行動台係登錄至該第一閘道時該共同基地台從該第一基地台接收該行動台之交接、使該行動台向該第二叢集之一第二閘道登錄、使該行動台從該第一閘道註銷登錄;以及一第三基地台,其耦合至該第二叢集之一閘道,當該行動台係登錄至該第二叢集之該第二閘道時,該第三基地台從該共同基地台接收該行動台之交接。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一叢集之該等多個閘道的至少其中之一亦為該第二叢集之一閘道。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裝置,更包含該共同基地台與該第一叢集之該等多個閘道中之每一個間的一直接資料路徑連線、以及該共用基地台與該第二叢集之該閘道間的一直接資料路徑。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裝置,更包含該第一叢集之該等多個基地台中之每一個與該第一叢集之該等多個閘道中之每一個間的一直接資料路徑連線。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裝置,其中該直接資料路徑連線為一WiMAX R6-撓性連線。
  16.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之裝置,其包含有:具有多個閘道之一第一叢集;耦合至該第一叢集之該等多個閘道之多個基地台,該等基地台之一第一者將一行動台登錄並連接至該第一基地台與該第一叢集之一第一閘道; 具有一第二多個閘道之一第二叢集;以及耦合至該第一叢集之一第二基地台與該第二叢集之一第三基地台的該第一叢集之一第二閘道,當該行動台係登錄至該第一閘道時該第二基地台從該第一基地台接收該行動台之交接、使該行動台向該第二叢集之一第二閘道登錄、使該行動台從該第一閘道註銷登錄,以及當該行動台係登錄至該第二閘道時,該第三基地台從該第二基地台接收該行動台之交接。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一叢集之該第一閘道之該等多個基地台的至少其中之一亦含於該第二叢集之閘道中。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裝置,更包含該第一叢集之該至少一個閘道與該等多個基地台中之每一個間的一直接資料路徑連線、以及該至少一個閘道與該第二叢集之一基地台間的一直接資料路徑。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裝置,其中該第一叢集與該第二叢集之該等閘道耦合至一共同的本地代理器以用於該網路外之資料通訊。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裝置,其中該等第一多個閘道以及該一個閘道耦合在一起以用於資料通訊。
TW099122033A 2009-07-06 2010-07-05 用於蜂巢式無線電通訊之改良式交接技術 TWI5133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2336009P 2009-07-06 2009-07-06
US12/646,718 US8275378B2 (en) 2009-07-06 2009-12-23 Handover for cellular radio communicat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2161A TW201132161A (en) 2011-09-16
TWI513337B true TWI513337B (zh) 2015-12-11

Family

ID=50180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22033A TWI513337B (zh) 2009-07-06 2010-07-05 用於蜂巢式無線電通訊之改良式交接技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1333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9285A (zh) * 2005-11-05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WiMAX接入服务网络中网关间负载均衡的方法
US7266101B2 (en) * 2003-06-30 2007-09-04 Motorola, Inc. Fast handover through proactive registration
US7539138B2 (en) * 2000-08-25 2009-05-26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of arranging data transfer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39138B2 (en) * 2000-08-25 2009-05-26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of arranging data transfer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S7266101B2 (en) * 2003-06-30 2007-09-04 Motorola, Inc. Fast handover through proactive registration
CN1859285A (zh) * 2005-11-05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WiMAX接入服务网络中网关间负载均衡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2161A (en) 2011-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12891B1 (ko) 셀룰러 라디오 통신을 위한 개선된 핸드오버
US10165494B2 (en)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with IP mapping table
CN103430594B (zh) 在松耦合的架构中执行技术间切换的方法
KR101394347B1 (ko) 이종망간의 패킷 전달 방법 및 장치
KR20130041996A (ko) 기지국 사이의 핸드오버를 관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8670764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handover messages thereof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thereof
EP266881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US10383173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data packet
CN111183670A (zh) 实现语音服务
CN106465213A (zh) 移动通信网络的订户终端的切换
TWI513337B (zh) 用於蜂巢式無線電通訊之改良式交接技術
KR101088399B1 (ko) 프록시 모바일 아이피 버전6 도메인 간의 핸드오버 방법
EP2122932B1 (en) Network element and method for routing data in a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512088B1 (en) Routing data packets to a mobile node
US10993102B2 (en) Localized routing in mobile networks
EP294912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handover
WO2014177757A1 (en) Connection mana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1513108A (zh) 对Iu接口的通用接入
Challa et al. SD-MONET: Software defined mobility management in enterprise HetNet
EP2040421A1 (en) Methods, apparatuses, system and relate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large capacity data stream handovers
KR20090043226A (ko) 통합기지국 및 상기 통합기지국을 이용한 패킷서비스 방법,장치 및 시스템
Abdelatif A cross-layer mobility management framework for next-generation wireless roam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