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08599B - 用於單一無線電鏈路控制實體之增強式多工處理 - Google Patents

用於單一無線電鏈路控制實體之增強式多工處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08599B
TWI508599B TW099128975A TW99128975A TWI508599B TW I508599 B TWI508599 B TW I508599B TW 099128975 A TW099128975 A TW 099128975A TW 99128975 A TW99128975 A TW 99128975A TW I508599 B TWI508599 B TW I50859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ata block
higher layer
tfi
layer pack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289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38378A (en
Inventor
約翰 戴查納
安卓斯 柏格史東
伯特林 保羅 旭利
Original Assignee
Lm艾瑞克生(Publ)電話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m艾瑞克生(Publ)電話公司 filed Critical Lm艾瑞克生(Publ)電話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138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83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85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859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04W28/023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radio quality, e.g. interference, losses or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5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using preem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2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signalling between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04W72/569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4Registration at HLR or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04W28/065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using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of pack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Description

用於單一無線電鏈路控制實體之增強式多工處理
本發明大致上係關於無線通信網路之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協定,且更特定言之,係關於基於一RLC資料區塊中斷及恢復一單一RLC實體內不同優先權封包流之傳輸的方法及裝置。
本申請案主張2009年8月28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237,744號之權利及2009年11月13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261,118號之權利。
RLC為用於無線通信網路中以在一行動站台與一無線電存取網路之間傳達使用者平面資訊或控制平面資訊之一協定。在傳達使用者平面資訊時,該RLC協定自稱為邏輯鏈路控制(LLC)層之一較高層接收一協定資料單元(PDU),其中各LLC PDU係與一封包流上下文(PFC)相關聯且係經分割為較小的資料封包,本文中將該等資料封包稱為在無線通信頻道中傳輸至一接收器之RLC資料區塊。該接收器重新組合來自該等所接收之RLC資料區塊之LLC PDU。
在一些案例中,在一收發器與一接收器上操作的該RLC協定實體可支援並行傳輸及接收多個封包資料會期,藉此多個PFC共用一共同RLC實體。各PFC擁有其自身的封包資料協定(PDP)上下文,且因此擁有其自身的服務品質(QoS)屬性,其中一傳輸優先權係自該服務品質屬性獲得。當一共同RLC實體支援多個PFC時,該傳輸RLC實體可接收非同步對應於此等PFC之LLC PDU,且通常決定基於一每一LLC PDU服務哪一個PFC,此要求該RLC實體在開始傳輸下一個LLC PDU之前完成當前對一LLC PDU所進行的傳輸。因此,一較高優先權LLC PDU可在該共同RLC實體完成一較低優先權之LLC PDU之傳輸時導致不必要的傳輸延遲。此等延遲可導致該較高優先權LLC PDU所支援之服務之明顯下降,尤其在該較低優先權之LLC PDU具有一明顯長度時。
在一共同RLC實體情形下,本發明藉由提供用於中斷對較低優先權之較高層封包之傳輸/接收以傳輸/接收較高優先權之較高層封包之方法及裝置來克服與使用一共同RLC實體相關聯之基於優先權之難題。一RLC實體將LLC PDU視為較高層封包。應瞭解,本發明適用於一無線通信網路之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二者。
根據一例示性實施例,含有與一較低優先權第一PFC相關聯之一第一較高層封包之資料區段之較低優先權資料區塊(本文中亦稱為RLC資料區塊)係經傳輸至一接收器。中斷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傳輸以傳輸含有與一較高優先權第二PFC相關聯之一第二較高層封包之資料區段之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在傳輸該第二較高層封包之一最終資料區段之後,恢復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傳輸。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在中斷之前對該等較低優先權資料區塊進行循序編號,且在序號不重新開始下繼續對中斷中的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及恢復中的較低優先權資料區塊進行循序編號。
該接收器接收該等較低優先權資料區塊。在接收該第一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之後,該接收器偵測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一中斷。在接收到含有該第二較高層封包之一最終資料區段之一最終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之前,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中斷繼續進行,隨後恢復對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接收。
本發明亦提供在中斷中的較高層資料封包轉變回已中斷的較高層封包期間更有效捆綁與不同的較高層封包相關聯之資料區段之一種方法及裝置。更特定言之,將與一較高優先權第一PFC相關聯之一第一較高層封包之一最終資料區段及與一較低優先權第二PFC相關聯之一第二較高層封包之一資料區段一起包封在一最終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中,以完成對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傳輸且恢復對該第二較高層封包之傳輸。該最終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進一步包含一轉變指示項,該轉變指示項指示在該最終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內自該第一較高層封包返回至該第二較高層封包之一轉變。
該接收器接收該最終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該最終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包括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最終資料區段、該第二較高層封包之一剩餘資料區段及該轉變指示項。該接收器基於該轉變指示項自該最終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分離該第二較高層封包之該剩餘資料區段,以恢復該第二較高層封包之一先前中斷的接收。
本發明提供一種在一共同RLC實體情形下基於每一個RLC資料區塊中斷一較低優先權LLC PDU之傳輸/接收,以傳輸一較高優先權LLC PDU之方法及裝置。中斷含有與一較低優先權PFC相關聯之一較低優先權LLC PDU之資料區段之RLC資料區塊之傳輸/接收,以傳輸含有與一較高優先權PFC相關聯之一較高優先權LLC PDU之資料區段之RLC資料區塊。在傳輸/接收一RLC資料區塊內之該較高優先權LLC PDU之一最終資料區段之後,恢復傳輸/接收該相同RLC資料區塊內或一後續RLC資料區塊內之該較低優先權LLC PDU。本文所描述之中斷及恢復轉變藉由使用基於一RLC資料區塊之傳輸粒度來減小不必要的傳輸延遲,以確保在多個PFC共用一共同RLC實體時該等PFC之相對優先權被授予最大程度之可能性。應瞭解,一行動站台可在上行鏈路上使用本文所描述之諸RLC進程或者一基地台可在下行鏈路上使用本文所描述之該等RLC進程。
為促進本發明之描述,下文首先基於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GPP)之增強式通用封包無線電服務(EGPRS)標準描述一例示性行動通信系統,且隨後在一EGPRS行動通信系統之情形下描述本發明。然而,應瞭解,本發明適用於使用一共同RLC實體平行傳輸多個獨特封包資料會期之其他通信協定。此外,應瞭解本發明適用於下行鏈路通信及上行鏈路通信二者。
圖1顯示包括一GSM/EGPRS無線電存取網路(GERAN)12及一核心網路16之一例示性EGPRS網路10。GERAN 12通常包括一或多個基地台子系統(BSS)14。雖然未明確顯示,各BSS 14包括一基地台控制器(BSC)及一或多個基地收發器站台(BTS),可將其等定位在相同位置或者不同位置。該等BTS包括若干天線、RF設備及需要用於與行動終端100通信之基頻處理電路。該BSC管理用於與該行動站台100通信之該等無線電資源且向該核心網路16提供一連接。
核心網路16包含一或多個服務GPRS支援節點(SGSN)18及一或多個閘道GPRS支援節點(GGSN)20。該SGSN 18向封包切換通信提供支援、處置會期管理及該等封包切換服務之行動管理功能,且向一GGSN 20提供一連接。該GGSN 20用作為該核心網路12及外部封包資料網路30(例如,網際網路)之間的一閘道。為進行封包資料通信,該行動終端100與一SGSN 18建立一通信會期,且該GGSN 20連接該SGSN 18與該外部封包資料網路30。可在相關EGPRS標準中輕鬆獲得對該核心網路16之一更詳細描述。
圖2提供對一EGPRS協定堆疊50之一簡單繪示,該協定堆疊50用於在該行動終端100與SGSN 18之間傳輸封包資料。協定堆疊50包含複數個協定層。該協定堆疊50之各種層代表可由一主機計算器件(包含一處理器及記憶體)上所運行的軟體實施的一組程式及協定。各層包封自一較高層協定接收之資料以產生傳輸至下一個較低層之協定資料單元(PDU)。本文所使用之術語PDU與術語封包意義相同。
該SGSN 18自該GGSN 20接收IP封包。舉例而言,可使用該GPRS隧道協定(GTP)將IP封包或其他資料封包傳輸至該SGSN 18。由該SGSN 18及行動終端100所實施的該協定堆疊50包含一子網路相依聚合協定(SNDCP)層、邏輯鏈路控制(LLC)層、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層、媒體存取控制(MAC)層及一實體層(PL)。該SNDCP層將諸IP封包轉換為與下層GPRS網路架構相容的一格式。將SNDCP PDU傳送給該在該SGSN 18與行動終端100之間提供一邏輯連接的LLC層。該LLC層包封含一LLC標頭之該等SNDCP PDU以產生LLC PDU。該基地台系統GPRS協定(BSSGP)層(未顯示)將LLC PDU路由至該服務BSS 14(例如,經由一訊框延遲PL)。該BSSGP在該SGSN 18與該BSS 14之間操作,例如,該BSSGP並不遍佈在空中介面中。
在該BSS 14中,一LLC延遲將該LLC PDU提供給該RLC層。一RLC實體在該BSS 14與行動終端100之間建立一可靠鏈路(例如,若對應封包切換服務之QoS需要)。該RLC實體亦將上層PDU(此實例中為LLC PDU)分割且重新組合為RLC封包,此處將該等RLC封包稱為RLC資料區塊。各RLC資料區塊包含一標頭及一資料欄位。該標頭包含唯一映射一PFC之一臨時流標識(TFI),且該資料欄位包含與該PFC相關聯之該LLC PDU之資料區段,該PFC係由該對應標頭中之TFI唯一識別。該等RLC資料區塊係經傳輸至包封含MAC標頭之該等RLC資料區塊之該MAC層。該MAC層控制橫跨該空中介面之存取信號,該存取信號包含對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無線電區塊之指派,其中該等無線電區塊用於攜帶該等RLC資料區塊。接著經由該空中介面透過該PL將資料傳輸至一行動終端100。該PL負責將自該MAC層接收之資料轉換為一位元流,其適於經由該無線電介面傳輸至該行動終端100。
該BSS 14及/或行動終端100之該RLC層可支援並行傳輸及接收多個封包資料會期,藉此各封包會期具有一對應PFC且多個PFC共用一共同RLC實體。各LLC PDU唯一地與一獨特PFC相關聯,其中各PFC具有一特定傳輸優先權及QoS。舉例而言,與一較低優先權PFC相關聯之一LLCPDU(例如,LLC PDUL )可與與一較高優先權PFC相關聯之一LLC PDU(例如,LLC PDUH )共用一共同RLC實體,如圖3中所示。習知系統使用一基於LLC PDU之傳輸粒度操作,且因此要求一RLC實體在開始傳輸/接收與一不同LLC PDU相關聯之RLC資料區塊之前完成對與一特定LLC PDU相關聯之RLC資料區塊的傳輸/接收。因此,在該RLC實體完成傳輸/接收一較低優先權之LLC PDU之資料區塊時,可能對一較高優先權LLC PDU的資料之傳輸及接收產生非所欲的延遲。
本發明藉由提供在一單一RLC實體情形下中斷一較低優先權PFC之RLC資料區塊傳輸以有利於一較高優先權PFC的RLC資料區塊傳輸之一方法及裝置而解決此問題。圖4顯示中斷及恢復較低優先權傳輸之一例示性方法200。一般而言,該RLC實體傳輸含有與該較低優先權之PFC相關聯之一LLC PDU(LLC PDUL )之資料區段之RLC資料區塊(方塊210),其中對該較低優先權RLC資料區塊循序編號。該RLC實體藉由傳輸含有與該較高優先權PFC相關聯之一LLC PDU(LLC PDUH )之資料區段之一或多個RLC資料區塊來中斷LLC PDUL 之傳輸(方塊220)。亦對該等較高優先權RLC資料區塊循序編號,其中在序號不重新開始之情況下自該等較低優先權RLC資料區塊繼續進行循序編號。在傳輸一RLC資料區塊內之LLC PDUH 之一最終資料區段之後,該RLC實體恢復傳輸與LLC PDUL 相關聯之資料區段(方塊230),其中該LLC PDUL 係位於該相同RLC資料區塊內或一後續RLC資料區塊內。亦對恢復中的較低優先權RLC資料區塊循序編號,其中在序號不重新開始之情況下繼續自較高優先權RLC資料區塊進行循序編號。
圖5自接收器角度顯示一例示性中斷及恢復方法250。一般而言,該RLC實體接收含有該LLC PDUL 之資料區段之RLC資料區塊(方塊260),其中對該等較低優先權RLC資料區塊進行循序編號。該RLC實體在接收含有該LLC PDUH 之一資料區段之一RLC資料區塊之後即偵測該LLC PDUL 之一中斷(方塊270)。亦對該等較高優先權RLC資料區塊進行循序編號,其中在序號不重新開始之情況下繼續自該等較低優先權RLC資料區塊進行循序編號。在接收一RLC資料區塊內之該LLC PDUH 之一最終資料區段(方塊280)之後,該RLC實體恢復接收該LLC PDUL 之資料區段(方塊290),其中LLC PDUL 可包含在該相同RLC資料區塊之內或一後續RLC資料區塊內。亦對該等恢復中的較低優先權RLC資料區塊進行循序編號,其中在序號不重新開始下繼續自該等較高優先權RLC資料區塊進行循序編號。
為順利實施本發明之中斷與恢復轉變,該RLC實體用信號發送中斷及/或恢復轉變。該RLC實體可透過改變中斷中的RLC資料區塊之臨時流標識(TFI)而用信號發送中斷轉變。舉例而言,該RLC實體可自與該等較低優先權PFC唯一相關聯的TFIL 將中斷中的該等RLC資料區塊之標頭中的TFI改變為與該等較高優先權PFC唯一相關聯之TFIH 。類似地,該RLC實體可透過使TFIL 包含在恢復中的較低優先權RLC資料區塊之標頭中來用信號發送恢復轉變。舉例而言,起始的較低優先權RLC資料區塊及恢復中的較低優先權RLC資料區塊之標頭可各包含TFIL ,而中斷中的該等較高優先權RLC資料區塊之標頭可各包含TFIH 。應瞭解,該等RLC資料區塊之資料欄位含有與由該標頭TFI所識別的該PFC相關聯之資料區段。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RLC實體透過使TFIH 包含在該等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之標頭中及使TFIH 及一轉變指示項一起包含在該第一中斷中的較高優先權RLC資料區塊之資料欄位中來用信號發送該中斷轉變。透過將該轉變指示項及TFIH 包含在該第一中斷中的較高優先權RLC資料區塊之資料欄位中,該接收RLC實體可偵測所接收之RLC資料區塊之序列內之精確中斷點,即使該接收器未成功接收緊鄰在該第一中斷中的較高優先權RLC資料區塊之前的該RLC資料區塊。該RLC實體透過使TFIL 及一轉變指示項包含在該第一恢復中的RLC資料區塊之資料欄位中且使TFIL 包含在所有恢復中的較低優先權RLC資料區塊之標頭中來用信號發送恢復轉變。透過使該轉變指示項及TFI包含在該第一恢復中的RLC資料區塊之資料欄位中,該RLC實體使該接收器偵測該轉變,即使該接收器未成功接收緊鄰在該第一恢復中的較高優先權RLC資料區塊之前的該RLC資料區塊。該中斷轉變指示項可能與該恢復中的轉變指示項相同或者不同。舉例而言,設定為124或125之一長度指示項(LI)可用於指示一中斷及/或恢復轉變。
圖6顯示在一單一RLC實體情形下與不同優先權PFC 70、80相關聯之經多工處理的RLC資料區塊60之一實例。圖6之該等RLC資料區塊60可代表傳輸或接收資料區塊。雖然圖6對資料欄位中包含一轉變指示項之該實施例繪示RLC資料區塊60,但是應瞭解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實施例。
各RLC資料區塊60包含一標頭及一資料欄位,其中各資料欄位可攜帶至多X個八位元組的資料,且其中一LLC PDU之一資料區段使用一或多個連續資料欄位八位元組。在此實例中,與較低優先權PFC 70相關聯之LLC PDU(LLC PDUL )需要3.5個RLC資料區塊60,而與該較高優先權PFC 80相關聯之LLC PDU(LLC PDUH )需要2.25個RLC資料區塊60,導致該RLC實體使用LLC PDUL 及LLC PDUH 的以區塊序號(BSN)1至7循序編號之七個RLC資料區塊60。自該較低優先權PFC 70至該較高優先權PFC 80且返回至該較低優先權PFC 70之轉變並不使一BSN序列號重新開始。換言之,BSN值之一單一連續序列存在於該等RLC資料區塊60中,即使當連續的RLC資料區塊60含有不同PFC之資料區段時。
各RLC資料區塊60之標頭包含一TFI,該TFI唯一使該對應資料欄位中之資料區段與一特定PFC相關聯。舉例而言,BSN 1、BSN 2、BSN 6及BSN 7之標頭中的TFIL 使該等對應資料欄位中的資料區段與該較低優先權PFC 70相關聯。為透過較高優先權PFC 80用信號發送該較低優先權PFC 70之中斷轉變,該RLC實體將中斷中的該等RLC資料區塊60之標頭中之TFI改變為TFIH ,且將LLC PDUH 之資料區段放置在該等對應資料欄位中。該第一中斷中的RLC資料區塊60之該資料欄位(例如,BSN 3)亦可透過使TFIH 及設定為一預定轉變值(例如,124)的一轉變長度指示項(LI)包含在該資料欄位之前兩個八位元組中來用信號發送中斷轉變。如圖6所示,當該資料欄位包含一轉變指示項時,該資料欄位具有較少的八位元組可用於有效負載資料區段,例如,BSN 3中具有少於兩個八位元組及BSN 5中具有少於三個八位元組。
為用信號發送該較低優先權PFC 70之恢復轉變,該RLC實體將該恢復中的RLC資料區塊60之標頭中的TFI改變回TFIL ,且將該較低優先權LLC PDU之剩餘資料區段放置在對應的資料欄位中。該第一恢復中的RLC資料區塊60之資料欄位(例如,BSN 6)可透過使TFIL 與設定為一預定轉變值(例如,124)之轉變LI包含在該資料欄位之前兩個八位元組中以進一步用信號發送該恢復轉變。
如圖6中所示,一些RLC資料區塊60之該等資料欄位(例如,BSN 5及BSN 7)可能並未充滿資料。舉例而言,該較高優先權LLC PDU不需要可用於BSN 5之所有該等八位元組來完成較高優先權傳輸/接收。在此情形下,該資料欄位之一八位元組可透過包含經設定為等於需要完成傳輸/接收LLC PDUH 之八位元組數目之一值的一LI(例如,LI=0.25X+2)來識別含有該較高優先權LLC PDU之最終資料區段之資料的八位元組數目。該資料欄位之一八位元組亦可視情況用於包含設定為一填充值(例如,127)之一LI,以用信號發送含有填充八位元組(例如,虛資料)、未充滿對應於較高優先權LLC PDU之最終資料區段的八位元組之資料欄位之部分。
上文揭示該RLC實體可如何中斷該等較低優先權PFC以傳輸較高優先權PFC,且因此防止任何不必要的傳輸/接收延遲。當自較低優先權PFC轉變至該較高優先權PFC時,在中斷之前,經發送用於該較低優先權LLC PDU之最終RLC資料區塊通常不含有該較低優先權LLC PDU之最終資料區段,且因此資料欄位將被充滿。因此,在自該較低優先權PFC轉變為較高優先權PFC期間通常不存在無效性。然而,當自該較高優先權PFC轉變回該較低優先權PFC時,該最終較高優先權RLC資料區塊可能不需要該資料欄位內之所有可用有效負載空間來完成對較高優先權LLC PDU傳輸/接收,如圖6所示,此將導致歸因於無用有效負載空間而產生的該RLC層之無效性。下文描述如何在一單一RLC實體情形下在自較高優先權PFC返回至較低優先權PFC之一轉變期間對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改良RLC資料區塊封裝效率。更特定言之,下文描述在自該較高優先權PFC返回至該較低優先權PFC之一轉變期間如何將對應於不同PFC之LLC PDU之資料區段包封至一單一RLC資料區塊,以避免浪費可用的有效負載空間。
圖7及圖8分別顯示用於該傳輸器及該接收器之一包封方法300、350。在該傳輸器上,將包含一較高優先權LLC PDU之最終資料區段之一或多個資料區段及與一先前中斷的較低優先權PFC相關聯之該較低優先權LLC PDU之一或多個剩餘資料區段包封在一最終較高優先權RLC資料區塊之資料欄位中(方塊310)。該最終較高優先權RLC資料區塊進一步包含一轉變指示項,該轉變指示項指示該最終較高優先權RLC資料區塊內自該較高優先權PFC返回至該較低優先權PFC之轉變(方塊320)。在接收到含有一較高優先權PFC之資料區段及一較低優先權PFC之資料區段之該RLC資料區塊(方塊360)之後,該接收器中的該RLC實體即基於用於該較高優先權PFC之最終的資料區段之八位元組數目及包含在該資料區塊內的一轉變指示項自該資料區塊分離較低優先權資料區段(方塊370)。在傳輸及接收二者的實施例中,該轉變指示項可包括該最終較高優先權RLC資料區塊中之設定為一預定轉變值(例如,124或125)之一轉變LI。該轉變指示項可進一步包括與該標頭TFI不同的一資料欄位TFI,其中該標頭TFI將該資料欄位中之一第一組資料區段之聯合用信號發送至該較高優先權PFC,且該資料欄位TFI將該資料欄位中之一第二組資料區段之聯合用信號發送至不同的較低優先權PFC。
圖9顯示在一單一RLC實體情形下與不同優先權PFC相關聯之RLC資料區塊的多工傳輸或接收之一實例,其中該等RLC資料區塊之至少一者使用上文所述之包封方法以在自該較高優先權PFC 80返回至該較低優先權PFC 70之轉變期間更有效地傳輸及接收與不同PFC相關聯之資料區段。如圖6所示,該較低優先權PFC 70需要3.5個RLC資料區塊,而該較高優先權PFC 80需要2.25個RLC資料區塊。然而,歸因於所揭示之包封方法,此實施例之該RLC實體僅對圖6之相同較低及較高優先權LLC PDU使用以區塊序號(BSN)1至6循序編號之六個RLC資料區塊。在圖9之實例中,RLC資料區塊BSN 1至BSN 4與圖5中對應區塊相同。因此,此處不重複上文所提供之中斷細節。
為更有效地達成自該較高優先權PFC返回至該較低優先權PFC之轉變,該RLC實體產生一最終較高優先權RLC資料區塊60,例如,BSN 5,其將該最終較高優先權資料區段及一剩餘較低優先權資料區段包封在一單一RLC資料區塊60中。BSN 5之標頭包含TFIH ,該TFIH 用信號發送包含對應於該較高優先權PFC之有效負載之BSN 5之至少一部分。BSN 5之資料欄位包含設定等於完成傳輸LLC PDUH 之最終資料區段所需之八位元組數目之一值的一LI(例如LI=0.25X+2),及設定為一預定轉變值(例如,LI=124)之一轉變LI及TFIL 。剩餘的資料欄位包含LLC PDUH 之最終0.25X+2個八位元組,其後為LLC PDUL 之隨後的0.75X-5個八位元組。BSN 6完成對LLC PDUL 之傳輸。
如圖9所示,該等RLC資料區塊60之某些資料欄位(例如BNS 6)可能不全滿。舉例而言,該LLC PDUL 並不需要BSN 6中可用的所有八位元組來完成較低優先權之傳輸/接收。在此情形中,BSN 6之資料欄位可視情況包含設定為一填充值之一額外LI(例如,LI=127),以用信號發送含有填充八位元組(例如,虛資料)、未填充對應於較低優先權LLC PDU之最終資料區段之資料的該資料欄位之部分。應進一步瞭解,若BSN 5包含比需要用於完成傳輸LLC PDUH 及LLC PDUL 更多的八位元組,則BSN 5亦可包含額外LI值,例如,經設定等於需要用來完成LLC PDUL 之傳輸之八位元組數之一值的一LI,及經設定為一填充值之一LI,例如LI=127。
圖10繪示用於在如本文所述的一單一RLC實體情形下實施中斷及恢復轉變之一例示性通信終端400。通信終端400可代表一接收器或一傳輸器,且可包括一行動終端100或基地台14。該通信終端400包括耦合至一天線404以傳輸及接收信號之一收發器402。基頻處理器406處理傳輸至該通信終端400及該通信終端400所接收之信號。由基頻處理器406所執行的例示性處理包含調變/解調變、交錯/解交錯、編碼/解碼等。該基頻處理器406包含一RLC處理器408,該處理器408用於實施本文所描述之RLC協定。如上文所述,RLC處理器408在一單一RLC實體情形下執行較低優先權資料及較高優先權資料之中斷及恢復轉變。當該RLC實體恢復較低優先權之傳輸時,該RLC處理器408可經組態以將最終較高優先權資料區段連同一或多個剩餘較低優先權資料區段包封在一單一RLC資料區塊中。
就一共同RLC實體情形下單一中斷一較低優先權PFC以有利於一較高優先權PFC之角度來描述本發明。然而,應瞭解可發生任意次數之中斷轉變。舉例而言,可多次中斷一第一較低優先權PFC之傳輸/接收以實現傳輸/接收與多個較高優先權PFC相關聯之LLC PDU。此外,諸中斷轉變可經堆疊,使得在恢復對一較低優先權LLC PDU之傳輸/接收之前出現兩個或更多個中斷轉變。舉例而言,可中斷傳輸/接收一較低優先權LLC PDU(PDU-A)以傳輸/接收一較高優先權LLC PDU(PDU-B)。繼而可中斷傳輸/接收PDU-B以傳輸/接收一甚至更高優先權之LLC PDU(PDU-C)。亦應瞭解,一最終較高優先權RLC資料區塊可包含與兩個以上PFC相關聯之LLC PDU之資料區段。舉例而言,一最終較高優先權RLC資料區塊可包含PDU-C之最終資料區段、PDU-B之最終資料區段及PDU-A之一或多個剩餘資料區段。
當然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基本特徵下以除本文特定提出之該等方法之外的其他方法來執行本發明。該等實施例在所有方面係應視為例示性且非限制性的,且出自後附申請專利範圍之意義及等效範圍內之所有變化意欲包含於其中。
10...增強式無線電封包服務網路
12...GSM/GPRS無線電存取網路
14...基地台子系統
16...核心網路
18...服務GPRS支援節點
20...閘道GPRS支援節點
30...外部封包資料系統
50...協定堆疊
60...無線電鏈路控制資料區塊
70...較低優先權封包流上下文
80...較高優先權封包流上下文
100...行動終端
400...通信終端
402...收發器
404...天線
406...基頻處理器
408...無線電鏈路控制處理器
圖1顯示提供連接至一外部封包資料網路之一例示性行動通信系統;
圖2顯示在一行動終端與一外部封包資料網路之間傳輸資料封包之一行動通信系統之一例示性協定堆疊;
圖3顯示在該傳輸器及該接收器處之該共同RLC實體與該等較高層封包間之關係的一例示性簡化方塊圖;
圖4顯示在一共同RLC實體條件下中斷及恢復較高層封包傳輸之一例示性傳輸方法;
圖5顯示在一共同RLC實體條件下中斷及恢復較高層封包接收之一例示性接收方法;
圖6顯示使用一共同RLC實體中斷及恢復較高層封包傳輸之一例示性案例;
圖7顯示在一共同RLC實體之情形下包封經由一單一資料區塊傳輸之來自不同較高層封包之資料區段之一例示性方法;
圖8顯示在一共同RLC實體情形下用於自接收於一單一資料區塊之不同的較高層封包分離資料區段之一例示性方法;
圖9顯示使用一共同RLC實體中斷及恢復封包傳輸之另一例示性案例;及
圖10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例示性實施例之一傳輸器及接收器之一方塊圖。
(無元件符號說明)

Claims (42)

  1. 一種在一單一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實體情形下自一傳輸器將諸資料封包傳輸至一接收器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傳輸含有與一較低優先權第一封包流上下文(PFC)相關聯之一第一較高層封包之資料區段的較低優先權資料區塊,該較低優先權第一PFC係由一第一臨時流標識(TFI)唯一識別;在傳輸完成之前,中斷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該傳輸;傳輸含有與一較高優先權第二PFC相關聯之一第二較高層封包之資料區段的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藉由包含一第二TFI來指示該中斷,該第二TFI唯一地與該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之一起始者中的該第二PFC相關聯;及在傳輸該第二較高層封包之一最終資料區段之後,從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該傳輸之中斷點恢復對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該傳輸。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包括:循序編號在中斷之前所傳輸的該等較低優先權資料區塊;在傳輸該等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時,在序號不重新開始的情況下繼續進行循序編號;且在恢復該等較低優先權資料區塊之傳輸時在序號不重新開始的情況下繼續進行循序編號。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等較高層封包包括與一邏輯鏈路控制(LLC)層相關聯且根據一LLC協定格式化之LLC協定資料單元(PDU),其中該等資料區塊包括與一RLC 層相關聯且根據一RLC協定格式化的RLC資料區塊。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之該起始者包含一標頭,該標頭含有用以指示該中斷的該第二TFI。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之該起始者包含一資料欄位,該資料欄位含有該第二TFI或設定為一預定長度指示項(LI)值的一轉變指示項以指示該中斷。
  6. 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中該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之該起始者進一步包含一標頭,該標頭含有用以指示該中斷的該第二TFI。
  7.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指示藉由包含在剩餘較低優先權資料區塊之一起始者中的該第一TFI來恢復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傳輸。
  8.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以在一單一資料區塊中之該第二較高層封包之一最終資料區段來傳輸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一剩餘資料區段,用以恢復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傳輸。
  9.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該單一資料區塊包含一資料欄位,該資料欄位含有該第一TFI或設定為一預定長度指示項值的一轉變指示項以指示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傳輸已經恢復。
  10.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一最終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包含一資料欄位,該資料欄位含有一填充指示項,以指示 該最終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之一未使用部分含有填充資料。
  11. 一種在一單一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實體情形下將資料傳輸至一接收器之通信終端,該通信終端包括:一收發器,其用於經由一無線通信頻道將資料區塊傳輸至一接收器;及一處理器,其用於產生用於經由該無線通信頻道傳輸的該等資料區塊,該處理器係經組態以:傳輸含有與一較低優先權第一封包流上下文(PFC)相關聯之一第一較高層封包之資料區段之較低優先權資料區塊,該較低優先權資料區塊之每一者包含唯一地與該第一PFC相關聯之一第一臨時流標識(TFI);在傳輸完成之前,中斷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該傳輸;傳輸含有與一較高優先權第二PFC相關聯之一第二較高層封包之資料區段之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藉由包含一第二TFI來指示該中斷,該第二TFI唯一地與該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的一起始者中的該第二PFC相關聯;及在傳輸該第二較高層封包之一最終資料區段之後,從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該傳輸之中斷點恢復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該傳輸。
  12. 如請求項11之通信終端,其中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對中斷之前所傳輸之該等較低優先權資料區塊進行 循序編號;在傳輸該等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時,在序號不重新開始之情況下繼續進行循序編號;且在恢復傳輸該等較低優先權資料區塊時,在序號不重新開始之情況下繼續進行循序編號。
  13. 如請求項11之通信終端,其中該等較高層封包包括與一邏輯鏈路控制(LLC)層相關聯且根據一LLC協定格式化的LLC協定資料單元(PDU),其中該等資料區塊包括與一RLC層相關聯且根據一RLC協定格式化的RLC資料區塊。
  14. 如請求項11之通信終端,其中該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之該起始者包含一標頭,且其中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包含在該標頭中的該第二TFI以指示該中斷。
  15. 如請求項11之通信終端,其中該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之該起始者包含一資料欄位,且其中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包含在該資料欄位中的該第二TFI或設定為一預定長度指示項(LI)值之一轉變指示項,該第二TFI或該轉變指示項用以指示該中斷。
  16. 如請求項15之通信終端,其中該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之該起始者包含一標頭,且其中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包含在該標頭中的該第二TFI,該第二TFI用以指示該中斷。
  17. 如請求項11之通信終端,其中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指示藉由包含在剩餘較低優先權資料區塊之一起始者中的該第一TFI來恢復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傳輸。
  18. 如請求項11之通信終端,其中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在一單一資料區塊中之該第二較高層封包之一最終資料區段來傳輸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一剩餘資料區段,藉以恢復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傳輸。
  19. 如請求項18之通信終端,其中該單一資料區塊包含一資料欄位,且其中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包含在該資料欄位中之該第一TFI或設定為一預定長度指示項值的一轉變指示項,該第一TFI或該轉變指示項用以指示已經恢復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傳輸。
  20. 如請求項11之通信終端,其中一最終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包含一資料欄位,且其中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包含在該資料欄位中之一填充指示項,該填充指示項指示該最終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之一未使用部分含有填充資料。
  21. 如請求項11之通信終端,其中該通信終端包括一行動器件且該接收器包括一基地台。
  22. 一種在一單一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實體情形下於一接收器上接收來自一傳輸器的資料之方法,該方法包括:接收含有與一較低優先權第一封包流上下文(PFC)相關聯之一第一較高層封包之資料區段的較低優先權資料區塊,該較低優先權第一PFC係由一第一臨時流標識(TFI)唯一識別;在接收到含有與一較高優先權第二PFC相關聯之一第二較高層封包之一資料區段之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之一 起始者之後,即偵測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一中斷,其中該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之該起始者包含唯一地與該第二PFC相關聯的一第二TFI,以實現(enable)該中斷之偵測;接收含有該第二較高層封包之一最終資料區段之一最終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及在接收該第二較高層封包之該最終資料區段之後,從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該傳輸之中斷點恢復對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該接收。
  23. 如請求項22之方法,其中接收該等較低及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包括接收經循序編號的較低及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其中循序編號開始於含有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一起始資料區段之一起始較低優先權資料區塊處,且在序號不重新開始之情況下經由該等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繼續進行至該最終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且在序號不重新開始之情況下進一步經由該等後續較低優先權資料區塊繼續進行。
  24. 如請求項22之方法,其中該等較高層封包包括與一邏輯鏈路控制(LLC)層相關聯且根據一LLC協定格式化的LLC協定資料單元(PDU),其中該等較低層區塊包括與一RLC層相關聯且根據一RLC協定格式化的一RLC資料區塊。
  25. 如請求項22之方法,其中該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之該起始者包含一標頭,該標頭含有用以指示該中斷的該第二 TFI。
  26. 如請求項22之方法,其中該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之該起始者包含一資料欄位,該資料欄位含有用以指示該中斷的該第二TFI或設定為一預定長度指示項(LI)值之一轉變指示項。
  27. 如請求項26之方法,其中該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之該起始者進一步包含一標頭,該標頭含有用以指示該中斷的該第二TFI。
  28. 如請求項22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偵測藉由偵測在剩餘較低優先權資料區塊之一起始者中的該第一TFI來恢復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傳輸。
  29. 如請求項22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當恢復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接收時,以在一單一資料區塊中之該第二較高層封包之一最終資料區段來接收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一剩餘資料區段。
  30. 如請求項29之方法,其中該單一資料區塊包含一資料欄位,該資料欄位含有用以指示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傳輸已經恢復的該第一TFI或設定為一預定長度指示項值的一轉變指示項。
  31. 如請求項22之方法,其中該最終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進一步包括一填充指示項,該填充指示項指示該最終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之一未使用部分含有填充資料。
  32. 一種在一單一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實體情形下接收來自一傳輸器之資料封包之通信終端,該通信終端包括: 一收發器,其用於經由一無線通信頻道接收由該傳輸器所傳輸之資料;及一處理器,其係經組態以重新組合與一較低優先權第一封包流上下文(PFC)相關聯之一第一較高層封包之資料區段及與一較高優先權第二PFC相關聯之一第二較高層封包之資料區段,該較低優先權第一PFC係由一第一臨時流標識(TFI)唯一識別,且該較高優先權第二PFC係由一第二TFI唯一識別,該處理器係經組態以:處理含有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該等資料區段之較低優先權資料區塊;在接收到含該第二TFI之該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之一起始者之後即中斷該等較低優先權資料區塊之該處理,以處理含有該第二較高層封包之該等資料區段之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處理包含一最終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之一或多個額外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該最終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含有該第二較高層封包之一最終資料區段;及在處理該第二較高層封包之該最終資料區段之後,從該較低優先權資料區塊之該處理之中斷點恢復對該等較低優先權資料區塊之該處理。
  33. 如請求項32之通信終端,其中對該等較低及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循序編號,使得該循序編號自含有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一起始資料區段之一起始較低優先權資料區塊處開始,且在序號不重新開始之情況下經由該最終較高 優先權資料區塊繼續進行,且在序號不重新開始之情況下進一步經由該最終較低優先權資料區塊繼續進行。
  34. 如請求項32之通信終端,其中該較高層封包包括與一邏輯鏈路控制(LLC)層相關聯且根據一LLC協定格式化之LLC協定資料單元(PDU),其中該等較低層區塊包括與一RLC層相關聯且根據一RLC協定格式化的RLC資料區塊。
  35. 如請求項32之通信終端,其中該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之該起始者包括一標頭,且其中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藉由偵測在該標頭中的該第二TFI來偵測中斷。
  36. 如請求項32之通信終端,其中該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之該起始者包含一資料欄位,且其中該處理器經組態以藉由偵測在該資料欄位中的該第二TFI或藉由設定為一預定長度指示項(LI)值之一轉變指示項來偵測中斷。
  37. 如請求項36之通信終端,其中該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之該起始者進一步包括一標頭,且其中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藉由偵測在該標頭中的該第二TFI來偵測中斷。
  38. 如請求項32之通信終端,其中該處理器經組態以偵測:藉由偵測剩餘較低優先權資料區塊之一起始者中的該第一TFI來恢復對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傳輸。
  39. 如請求項32之通信終端,其中當恢復對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處理時,該處理器經組態以在一單一資料區塊中之該第二較高層封包之一最終資料區段來接收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一剩餘資料區段。
  40. 如請求項39之通信終端,其中該單一資料區塊包含一資料欄位,該資料欄位含有該第一TFI或設定為一預定長度指示項值的一轉變指示項,該第一TFI或該轉變指示項用以指示已經恢復對該第一較高層封包之傳輸。
  41. 如請求項32之通信終端,其中該最終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進一步包括一填充指示項,該填充指示項指示該最終較高優先權資料區塊之一未使用部分含有填充資料。
  42. 如請求項32之通信終端,其中該通信終端包括一基地台且該傳輸器包括一行動終端。
TW099128975A 2009-08-28 2010-08-27 用於單一無線電鏈路控制實體之增強式多工處理 TWI5085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3774409P 2009-08-28 2009-08-28
US26111809P 2009-11-13 2009-11-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8378A TW201138378A (en) 2011-11-01
TWI508599B true TWI508599B (zh) 2015-11-11

Family

ID=43063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28975A TWI508599B (zh) 2009-08-28 2010-08-27 用於單一無線電鏈路控制實體之增強式多工處理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3) US9001654B2 (zh)
EP (2) EP2515489B1 (zh)
JP (1) JP5580418B2 (zh)
DK (1) DK2515489T3 (zh)
ES (1) ES2622572T3 (zh)
MX (1) MX2012001679A (zh)
NZ (1) NZ598273A (zh)
TW (1) TWI508599B (zh)
WO (1) WO2011024131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25104A1 (ja) * 2012-02-24 2013-08-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US20140325100A1 (en) * 2013-04-30 2014-10-30 Intellectual Discovery Co., Ltd. Data management system for data communication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4507122B (zh) * 2014-12-15 2018-08-10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数据链路层的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US10231259B2 (en) 2015-03-14 2019-03-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signaling supporting multi-priority scheduling
US10595302B2 (en) 2015-03-15 2020-03-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ubframe structure with embedded control signaling
US10552350B2 (en) * 2015-08-03 2020-02-04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ggregating data packets in a mochi system
US10743332B2 (en) * 2016-11-18 2020-08-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complementary transmission relating to an interrupted traffic flow in new radio
DE102018206780A1 (de) * 2018-05-02 2019-11-07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Computerprogramm zum Senden eines Datenpaketes, Verfahren und Computerprogramm zum Empfangen eines Datenpaketes, Kommunikationseinheit und Kraftfahrzeug mit Kommunikationseinheit
WO2020201618A1 (en) 2019-04-01 2020-10-08 Nokia Technologies Oy Intra-ue multiplexing in 5g wireless networks
EP3860288A1 (en) * 2020-01-31 2021-08-04 ABB Power Grids Switzerland AG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symbo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1195994A1 (zh) * 2020-03-31 2021-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接入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34757A1 (en) * 2001-10-17 2003-04-24 Nokia Corporation Informing network about amount of data to be transferred
US20030179726A1 (en) * 2002-03-22 2003-09-25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providing multiple temporary block flow (TBF) mapping to upper layer when operating in GSM/EDGE radio access network (GERAN) A/Gb mode
US20040120317A1 (en) * 2002-10-18 2004-06-2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data over GPRS network
US20060109864A1 (en) * 2004-11-24 2006-05-25 Infineon Technologies North American Corp. Pre-emption mechanism for packet transpor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3473A (en) 1992-08-07 1994-08-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of determining whether to use preempt/resume or alternate protocol for data transmission
US5754764A (en) * 1994-02-22 1998-05-19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 Combination of input output circuitry and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s
EP0684719A1 (en) 1994-05-25 1995-11-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of high priority traffic on low speed communication links
US6466544B1 (en) * 1999-12-22 2002-10-15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GPRS MAC procedures to support real-time services
JP2001320417A (ja) 2000-05-11 2001-11-16 Nec Corp 送信制御方式及びその方法
US7376879B2 (en) * 2001-10-19 2008-05-20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AC architect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supporting H-ARQ
BR0309999A (pt) * 2002-05-10 2005-02-15 Interdigital Tech Corp Priorização de dados de protocolo para retransmissão
DE10252536A1 (de) 2002-11-08 2004-05-27 Phil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 Standards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Übertragung von Datenpaketen
US7805552B2 (en) * 2004-07-26 2010-09-28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Partial packet write and write data filtering in a multi-queue first-in first-out memory system
SE0402876D0 (sv) 2004-11-25 2004-11-2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TV-like standards-compliant unicast streaming over IP
US20080071924A1 (en) * 2005-04-21 2008-03-20 Chilukoor Murali S Interrupting Transmission Of Low Priority Ethernet Packets
US8145271B2 (en) 2007-03-01 2012-03-27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7743196B2 (en) 2007-08-15 2010-06-22 Agere Systems Inc. Interface with multiple packet preemption based on start indicators of different types
US8493861B2 (en) 2008-01-09 2013-07-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transmitting unit for reducing a risk of transmission stalling
US8077638B2 (en) 2008-06-26 2011-1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quality of service in a peer to peer network
US8254410B2 (en) * 2009-04-30 2012-08-2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radio link control (RLC) data block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34757A1 (en) * 2001-10-17 2003-04-24 Nokia Corporation Informing network about amount of data to be transferred
US20030179726A1 (en) * 2002-03-22 2003-09-25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providing multiple temporary block flow (TBF) mapping to upper layer when operating in GSM/EDGE radio access network (GERAN) A/Gb mode
US20040120317A1 (en) * 2002-10-18 2004-06-2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data over GPRS network
US20060109864A1 (en) * 2004-11-24 2006-05-25 Infineon Technologies North American Corp. Pre-emption mechanism for packet transpor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15489A1 (en) 2012-10-24
JP5580418B2 (ja) 2014-08-27
US9629019B2 (en) 2017-04-18
US20120163170A1 (en) 2012-06-28
US20150181468A1 (en) 2015-06-25
EP2471223A2 (en) 2012-07-04
US9001654B2 (en) 2015-04-07
EP2471223B1 (en) 2017-01-11
TW201138378A (en) 2011-11-01
ES2622572T3 (es) 2017-07-06
EP2515489B1 (en) 2019-10-09
NZ598273A (en) 2013-11-29
WO2011024131A2 (en) 2011-03-03
WO2011024131A3 (en) 2011-06-23
MX2012001679A (es) 2012-03-07
US20150181457A1 (en) 2015-06-25
JP2013503541A (ja) 2013-01-31
DK2515489T3 (da) 2020-01-20
US9565588B2 (en) 2017-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8599B (zh) 用於單一無線電鏈路控制實體之增強式多工處理
JP4318733B2 (ja) 処理時間情報を含む制御プロトコルデータユニットの送受信方法
EP325311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packe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546562C2 (ru) Индикатор нового пакета для протокола rlc
EP3737183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KR101554857B1 (ko) Pdu를 생성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및 이의 기지국
EP2203990B1 (en) Method of providing circuit switched (cs) service using 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hsdpa) or high-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 (hsupa)
JP6322667B2 (ja) シングルビットのセグメンテーションのインジケータ
JP2008503174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プロトコルデータユニットのオーバーヘッド減少方法
WO2012092855A1 (zh) 一种处理业务数据流的方法和装置
JP2012507970A (ja) データ再伝送要請のための制御メッセージを処理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6176325B2 (ja)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サービス品質制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23185450A1 (zh) 数据包处理方法及装置
KR100701162B1 (ko) 다중-계층 프로토콜 스택을 위한 데이터 흐름 제어
WO2024028277A1 (en)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nd meth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