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04206B - 多載波廣播系統中用於接收資料之解映射裝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載波廣播系統中用於接收資料之解映射裝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04206B
TWI504206B TW100104927A TW100104927A TWI504206B TW I504206 B TWI504206 B TW I504206B TW 100104927 A TW100104927 A TW 100104927A TW 100104927 A TW100104927 A TW 100104927A TW I504206 B TWI504206 B TW I50420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emapping
mapped
frame
data strea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04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18700A (en
Inventor
Lothar Stadelmeier
Nabil Muhammad
joerg Robert
Samuel Asangbeng Atungsiri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218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187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42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420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04L1/0618Space-time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多載波廣播系統中用於接收資料之解映射裝置及方法
本發明係相關於用以將多載波廣播系統中所接收之具有頻道頻寬的解映射輸入資料流解映射到解映射輸出資料流之裝置。另外,本發明係相關於用以接收多載波廣播系統內的資料之接收裝置。另外本發明係相關於對應方法及在電腦上實施該方法之電腦程式。最後,本發明係相關於用以傳送和接收資料之多載波廣播系統及方法。
本發明係相關於例如利用正交分頻多工(OFDM)之數位視頻廣播(DVB)的領域。另外,本發明一般可應用在其他廣播系統中,諸如DAB(數位音訊廣播)、DRM(全球數位無線電)、MediaFlo、ISDB系統或未來ATSC系統等。然而,應注意的是,本發明並不侷限於使用OFDM,而是通常能夠應用在所有多載波廣播系統及其組件。
諸如根據DVB-T2標準的廣播系統(如ETSI EN 302 755 V1.1.1(2009-09)“數位視頻廣播(DVB);用於第二代數位陸地電視廣播系統(DVB-T2)的框結構頻道編碼及調變”所定義之第二代數位陸地電視廣播系統標準)等已知廣播系統之傳送參數通常以低電力消耗不是主要問題之如屋頂天線等不動的接收器來固定接收最完美。另外,根據此標準,通常使用固定頻道頻寬。在未來廣播系統中,諸如即將到來的DVB-NGH(DVB下一代手持裝置;在下文中亦稱作NGH)標準,行動接收器(為此即將到來的標準之重要焦點)等,應支援各種不同頻道頻寬,如範圍從1.7 MHz至20 MHz寬的頻道。另外,此種行動接收器必須能夠承擔行動和手持接收的特定需求,即、低電力消耗和高健全性。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用以將多載波廣播系統中所接收之具有頻道頻寬的解映射輸入資料流解映射到解映射輸出資料流之裝置和對應方法,即使在發送器中已選擇鍵全性位準和資料傳送的資料傳送速率,其仍可例如用在具有低電力消耗之窄頻接收器中。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對應接收裝置和方法以及用以在電腦上實施解映射方法之電腦程式與適當的廣播系統及方法。
根據本發明的觀點,設置有用以將多載波廣播系統中所接收之具有頻道頻寬的解映射輸入資料流解映射到解映射輸出資料流之裝置,該裝置包含:資料輸入,用以接收該解映射輸入資料流,該解映射輸入資料流包含具有含有該頻道頻寬之框結構的框,其中,各被子分割成帶有酬載資料的資料區塊之一群所接收的映射輸入資料流之資料區塊被映射到該等框,框解映射機構,用以將包含酬載部之該等框解映射到該解映射輸出資料流,其中,該框解映射機構適用於來自酬載部的該解映射輸出資料流之資料區塊,其中,映射酬載資料到包含帶有至少兩映射輸入資料流的酬載資料之複數個資料符號之酬載部上,該酬載部被分段成各含有該頻道頻寬的頻寬部之資料段,MIMO模式偵測機構,用以偵測每一資料段的資料區塊及/或每一映射輸入資料流之MIMO模式,以及資料輸出,用以輸出該解映射輸出資料流。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觀點,設置有接收裝置,用以接收多載波廣播系統內的資料,該接收裝置包含解映射裝置,用以如上述定義一般解映射;以及接收單元,用以接收映射輸入資料流。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觀點,提供解映射方法,用以將解映射輸入資料流解映射到解映射輸出資料流上;以及電腦程式,其包含程式碼機構,用以當在電腦上實行該電腦程式時,使電腦能夠實行此方法的步驟。
在附屬的申請專利範圍定義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應明白的是,申請專利範圍的解映射方法和申請專利範圍的電腦程式具有與申請專利範圍的解映射裝置和與附屬的申請專利範圍所定義類似及/或相同的較佳實施例。
本發明的構想之一在於應用在框中的頻帶分段之概念,以能夠使用接收和處理框之窄頻接收器。根據框之酬載部的此種分段(其帶有實際酬載資料),酬載部被分段成(兩或多個)各含有總頻道頻寬的頻帶部之資料段,使所使用的窄頻接收器之電力消耗可保持低的。此外,一固定的接收器調諧器頻寬足夠接收所有有效的傳送頻寬。
應用到框之框結構如此使用頻帶分段概念,如同例如DVB-T2標準(DVB藍皮書A138“數位視頻廣播(DVB);用於第二代數位陸地電視廣播系統(DVB-T2)的框結構頻道編碼和調變”)所說明一般,根據此,總頻道頻寬被分成資料片段(此處通常稱作“資料段”)。另外,相當類似於DVB-T2標準所說明一般,在實施例中,除了酬載部之外框還可包含前序部,其中,前序部包含至少一前序符號,此前序符號帶有至少一包括發信資料之前序發信區塊。酬載部的資料段可具有彈性頻寬及通常未對準於頻率光柵。可在一資料段內傳送映射輸入資料流的所有資料,但是這並不是下面將說明的必要要求。另外,儘管前序發信區塊對準於頻率光柵,但是資料段典型上未遵循任一頻道光柵,及甚至可具有彈性頻寬。亦可在頻率方向上將資料段組合成具有較寬的頻寬之一整個較寬的資料管,及亦可含有一個以上的映射輸入資料流之資料。
另外,絕對OFDM的概念可應用到框的框結構,根據此,所有OFDM子載波被視作與取代信號中心頻率之絕對頻率0 MHz有關係。與在DVB-T2中應用一般,在媒介頻譜各處應用絕對OFDM和特有引示圖案的理由在於,在前序符號中避免導致PAPR(峰值平均功率比)增加的頻域中之重複OFDM子載波分配。而且,有了頻率特定引示圖案的幫助,在最初取得期間設置給特別接收器(如、行動接收器、例如,根據即將到來的DVB-NGH標準)的信號之識別變得更快和更可靠。
本發明的另一構想在於提供能力給映射裝置,以選擇每一資料段(亦稱作“資料片段”)的資料區塊(亦稱作“資料組”或“資料圖案”)及/或每一映射輸入資料流(亦稱作“PLP”或“實體層管”)的MIMO模式,即、關於各特別資料段及/或關於各特別映射輸入資料流,能夠決定資料區塊的MIMO模式,使得藉由使用發送器的各自天線組態來傳送資料區塊。此處MIMO的選擇意指,能夠在映射資料區塊到框上期間,以選擇藉由天線組態應傳送特別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區塊(其被映射到單一或幾個資料段上)及/或應被映射到資料段上之資料區塊(其可屬於單一或幾個映射輸入資料流)。因此,例如,特別服務的服務提供者可決定其服務(即、比以較低健全性但是生產率較高來傳送之另一服務高的健全性來傳送其映射輸入資料流)。因此可如此選擇用於傳送該服務的資料區塊之天線組態(即、MIMO模式)。
在根據本發明的解映射裝置中,對應的MIMO模式偵測機構係設置用以偵測每一資料段的資料區塊及/或每一映射輸入資料流的MIMO模式。依據欲待接收的服務之MIMO模式,此使接收器能夠藉由關掉接收器的不需要元件(如、接收路徑)來節省電力,或者提高接收或解碼的品質,如同下面將更詳細說明一般。
通常,在發送器中可選擇所有可能的MIMO模式,即、MIMO模式一詞不應被闡釋成侷限於選擇在發送器中使用至少兩傳送用天線和在接收器中使用至少兩接收用天線之MIMO(多輸入多輸出)天線組態。相反地,亦可選擇其他模式及如此其他天線組態,及應在此廣義中廣泛瞭解MIMO模式選擇和MIMO模式偵測。在實施例中,MIMO模式偵測機構適用於偵測代表最普遍的方案之SISO(單輸入單輸出)方案、MISO(多輸入單輸出)方案、或MIMO方案的其中之一,即、在此實施例中,可用於選擇之MIMO模式可以是MIMO、MISO、或SISO方案(通常亦稱作“模式”或“天線組態”)。在發送器中所使用的MIMO模式之選擇中,可在高健全性但增加映射和處理容量之間對較低健全性和較低映射和處理容量之間作進行權衡評估。作為例子,可使用MISO方案來傳送某些服務(如、新聞廣播),使得甚至快速的移動接收器(如、在車上或火車上)能夠接收此服務,而在較晚的時間,下一服務可只針對不動的或可攜式接收器,如此使用產生較高的資料傳送速率但是需要較高的接收品質之MIMO方案。最後,在給定的例子中,可使用SISO來傳送低的位元率無線電服務,使得解碼變得容易。而且,SISO提供頻道估計的引示數目可比MISO或MIMO傳送少之有利點。
此處應注意的是,通常在MIMO及MISO方案中具有可利用之兩不同的基本天線配置。在一天線配置中,在空間上明確不同地配置兩或多個傳送天線(所謂的分佈式MIMO/MISO)。在另外天線配置中,兩或多個天線被緊密定位在一起,但是所傳送之信號的極性不同(所謂的共同定位式MIMO/MISO)。
在實施例中,該MIMO模式偵測機構適用於從框至框或者從一群框至下一群框偵測MIMO模式。因此在發送器中可改變MIMO模式。因此,提供MIMO模式選擇一些彈性,如此能夠例如挑出不同的接收器類型,或者在映射輸出資料流之特定部分中只傳送MIMO方案中的資料,而在剩餘部分中傳送SISO方案中的資料。另外,此選擇可用來為映射到新框或者新的一群框上之新服務改變MIMO模式。
另外,在實施例中,該MIMO模式偵測機構適用於,若在發送器中,將資料區塊映射到資料段的資料符號上,則從資料符號至資料符號或者從一群資料符號至下一群資料符號偵測MIMO模式變化,使得從資料符號至資料符號或者從一群資料符號至下一群資料符號改變MIMO模式。此能夠例如挑出不同的接收器類型,或者在映射輸出資料流之特定部分中只傳送MIMO模式中的資料,而在剩餘部分中傳送SISO方案中的資料。而且,此方案能夠例如應用可縮放的視頻編碼,其中,在SISO方案中傳送健全層,而在MIMO方案中傳送增強層。如此,在MIMO解碼失敗的頻道條件中(如、相關聯的頻道)亦能夠解碼健全層。
在本發明的另一觀點中,設置有解映射裝置,用以將多載波廣播系統中所接收之具有頻道頻寬的解映射輸入資料流解映射到解映射輸出資料流之裝置,該裝置包含:資料輸入,用以接收該解映射輸入資料流,該解映射輸入資料流包含具有含有該頻道頻寬之框結構的框,其中,各被子分割成帶有酬載資料的資料區塊之一群所接收的映射輸入資料流之資料區塊被映射到該等框,框解映射機構,用以將包含酬載部之該等框解映射到該解映射輸出資料流,其中,該框解映射機構適用於來自酬載部的該解映射輸出資料流之資料區塊,其中,映射酬載資料到包含帶有至少兩映射輸入資料流的酬載資料之複數個資料符號之酬載部上,該酬載部被分段成各含有該頻道頻寬的頻寬部之資料段,引示圖案偵測機構,用以偵測每一資料段的資料區塊及/或每一映射輸入資料流的引示圖案,以及資料輸出,用以輸出該解映射輸出資料流。
在發送器中選擇引示圖案之觀點提供選擇資料資料段的資料區塊及/或映射輸入資料流之健全性的另一選擇(尤其是關於接收器上的可靠頻道估計)。此選擇可被提供作為另一選擇,或者除了發送器中每一資料段及/或每一映射輸入資料流的MIMO模式之MIMO模式選擇之外的另一選擇,但是亦可被另外設置。
尤其是,在其他實施例中,在發送器中,可在時間及/或頻率方向上選擇性增加引示密度,尤其是依據傳送天線的數目及/或想要的健全性,因為藉由選擇較高的引示密度,可達成較高的健全性。
較佳的是,該引示圖案偵測機構適用於偵測相鄰資料段之間的邊緣引示,該邊緣引示符合兩相鄰資料段的引示圖案。可在發送器中提供此種邊緣引示給一或多個相鄰資料段,使得它們符合該一或多個相鄰資料段的引示圖案。該匹配係可例如藉由選擇邊緣引示,使得它們為兩相鄰資料段(在兩相鄰資料段之間提供(共同)邊緣引示)或者單一相鄰資料段(若在資料符號的頻率方向上一開始或結束時提供邊緣引示)的引示圖案之倍數來達成。因此,兩段可利用這些邊緣引示,及在資料段之間不需要頻率間隙。而且,所需的引示耗用時間被限制在最小,如同兩資料段利用同一(共同)邊緣引示一般。此改良接收器中所接收的資料之接收和解碼,尤其是頻道估計。另外,使用共同邊緣引示可減少耗用時間。
較佳的是,該引示圖案偵測機構適用於從框至框或者從一群框至下一群框偵測引示圖案。因此可在發送器中改變引示圖案。因此,提供引示圖案選擇一些彈性。若例如在框中傳送SISO信號,則只有SISO引示必須被傳送,其與MIMO引示比較只需要明顯較少的耗用時間。而且,再者引示的密度可被調整到不同方案,如、不同的接收器速率。作為例子,可以高引示密度來傳送某些服務(如、新聞廣播),使得甚至快速的移動接收器(如、在車上或火車上)能夠接收此服務,而在較晚的時間,下一服務可只針對不動的或可攜式接收器,如此使用產生較高的資料傳送速率之較少的引示密度。
另外,在實施例中,該引示圖案偵測機構適用於,若在發送器中從資料符號至資料符號或者從一群資料符號至下一群資料符號改變引示圖案,則從資料符號至資料符號或者從一群資料符號至下一群資料符號偵測引示圖案變化。此能夠例如挑出不同的接收器類型,或者在映射輸出資料流之特定部分中只傳送具有第一引示圖案的資料,而在剩餘部分中傳送具有另一引示圖案的資料。另外,此使接收器能夠只選擇以能夠正確頻道估計的某種引示圖案所傳送之那些服務。
該至少兩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區塊被映射到框的資料段上較佳,使得只有具有相同MIMO模式及/或引示圖案的資料區塊被映射到資料段內。此有助於傳送資料和發信到接收器,因為在資料段內只應用單一MIMO模式及/或引示圖案,使得每一資料段只必須提供一單一段發信資訊給接收器。
在較佳實施例中,在發送器中映射發信資訊到該框內,該發信資訊包括MIMO模式資訊及/或引示圖案資訊,該MIMO模式資訊指示每一資料段的資料區塊及/或每一映射輸入資料流之選定MIMO模式,而該引示圖案資訊指示每一資料段及/或每一映射輸入資料流的選定引示圖案。在解映射裝置的實施例中,該MIMO模式偵測機構及/或該引示圖案偵測機構適用於解映射來自該框的發信資訊,該發信資訊包括MIMO模式資訊及/或引示圖案資訊,該MIMO模式資訊指示每一資料段的資料區塊及/或每一映射輸入資料流之選定MIMO模式,而該引示圖案資訊指示每一資料段及/或每一映射輸入資料流的選定引示圖案。接收器如此容易知道應用哪一個MIMO模式及/或引示圖案,及能夠如此正確地接收和解碼所接收的資料區塊。另外,若如同例如為在SISO或MISO方案的情形一般,通常只需要單一接收天線(而且另一元件,如調諧器、解調變器等等)之發信資訊信號,則此使接收器能夠關掉特別的接收天線或者結束接收路徑。在此方式中,在某些MIMO模式中,在接收器中明顯節省處理容量和電力。另一選擇是,可使用像最大比率組合之機制來增加解碼機率。
為了使接收器能夠獲得所有所需的發信資訊,以接收想要的資料流之所有資料區塊,若在時間和頻率方向上最大化資料區塊及/或若它們被不規則映射到框上時特別重要,因此為了通知接收器存在各種實施例。
選用地,該框解映射機構適用於解映射該發信資訊,該發信資訊係來自映射到該等框的前序部之前序符號上的一或多個前序發信區塊、來自映射到該酬載部的資料符號上之一或多個酬載部發信區塊、或者頻帶內來自映射到該酬載部的資料符號上之一或多個資料區塊。因此,根據一實施例,所有所需的發信資訊可被放入前序發信區塊內。然而,此需要相當大的前序發信區塊,以迫使接收器能夠接收和處理若應只接收一特別資料流時並非都需要之非常多的資訊,即、不需要用於另一資料流的發信資料,如此在此情況中是多餘的。此將亦導致欲待接收之實際資料的處理時間延遲。另一方面,隨著已知道所有發信資訊,有利點應該是清除可更快。
因此,根據較佳實施例,至少一前序發信區塊只包含高位準、粗略的發信資訊,其有關映射資料區塊到框的資料段上;及框形成機構適用於映射酬載部發信區塊,其包含有關映射資料區塊到框的資料符號上之低位準、更詳細的發信資訊。根據此實施例,在該酬載部發信區塊中提供用以使接收器能夠接收和處理特別資料流之主要資訊,其通常可被視作自己的映射輸入流及由框形成機構來處理,以及如此可以與其他映射資料流一樣的方式被映射到框上。酬載部發信區塊所含有的資訊如此例如含有:有關碼率、調變、隨後配置的FEC框之數目、框內之資料區塊的數目之資訊;以及有關框內的資料區塊之位置的資訊。用於特別映射輸入資料流之此資訊不是可放入一酬載部發信區塊及可被週而復始的重複,就是可被分成分佈在多個酬載部發信區塊上之幾段資訊。使用映射到酬載部上之此種酬載部發信區塊提供其他有利點,即、可提供該酬載部發信區塊的時間多樣性,如此產生發信資訊的較高健全性。此發信類似於如根據DVB-T2標準所進行之L1發信,藉以視需要包括另外或其他參數。
為了使接收器能夠找出至少一酬載部發信區塊,至少一前序發信區塊包含到酬載部發信區塊的至少一指標較佳。因此,接收器首先從前序發信區塊獲得該指標,而後使用指標以藉由使用該指標來找出酬載部發信區塊,獲得包含在其內之發信資訊,然後使接收器能夠找出想要的資料流之資料區塊。因此,前序發信區塊可以是短的,因為基本上只需要提供指標和一些其他一般的發信資訊在其內。
然而,在前序部中提供和使用指標並非強制的。例如,根據另一實施例,酬載部發信區塊的位置在接收器中是預定和已知先天的,如、在標準中預定的或者在發送器或所有接收器中預程式化的。
在甚至更複雜的實施例中,將包含有關映射特別映射輸入資料流到框的資料段上之低位準、更詳細的發信資訊之頻帶內發信資訊映射到一或多個該資料符號內,尤其是到帶有該特別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區塊之所有資料符號。因此,可在框中額外使用頻帶內發信的概念。該頻帶內發信資訊可例如包含能夠找出同一映射輸入資料流的下一資料區塊之資訊。如此,來自前序發信區塊及/或酬載部發信區塊的所有此發信資訊不需要被解碼,如此只需要使接收器能夠找出第一資料區塊。若接收器已解碼該資料區塊,則其亦能夠讀取其內所含有之頻帶內發信資訊,使接收器能夠找出下一資料區塊。在映射到框上之所有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區塊中提供此概念較佳。
根據另一實施例,映射酬載部發信區塊到一或多個特別框的資料符號上,其中,有關映射資料區塊到一或多個隨後框(尤其是下一超級框)的資料符號上之發信資訊(尤其是指標),包括在該酬載部發信區塊內。因此,在需要找出映射到一或多個隨後框上之所有資料區塊的酬載部發信區塊中(即、一群框或超級框的框),在框中可由接收器找出所有所需的發信資訊。如此接收器需要有點多的時間來獲得所有發信資訊,但是關於首先獲得所需的發信資訊,能夠在所有資料框之間立即清除接收器,而不需要任何等待時間。換言之,事先獲得發信資訊,及不需要知道是否接收器已需要所有其部分。
根據進一步推敲,指示將該一或多個特別框和該一或多隨後框之間的資料區塊之映射變化的偏移發信資訊包括到資料區塊的頻帶內發信資訊內或到映射到該一或多個特別框的資料符號上之一或多個酬載部發信區塊內。因此,在框的結束處,該偏移發信資訊可作為頻帶內發信資訊而映射到一或多個資料區塊內。另一選擇是,該偏移發信資訊可被映射到一或多個酬載部發信區塊內。該偏移發信資訊指示發信資訊如何從此(群)框改變到下一(群)框(或者任一其他隨後框),使得在下一(或隨後)(群)框中,所有發信資訊不一定必須被映射到酬載部發信區塊內,或者至少不一定必須由接收器獲得。換言之,主要一些偏移資訊被映射到框內,以節省映射空間和時間(在接收器中,其可連續調諧到想要的資料流,及不必再次存取酬載部發信區塊)。
在另一實施例中,解映射裝置包含包括該裝置之接收器的每一接收路徑的一或多個解映射單元,其中,該一或多個解映射單元適用於個別解映射來自所提供的該解映射輸入資料流之資料區塊。同樣地,在對應的映射裝置中,包括該映射裝置之發送器的每一傳送路徑設置一或多個映射單元,其中,該一或多個映射單元適用於個別映射所提供的映射輸入資料流之實質上相同的資料區塊到個別框上。因此,在各種MIMO模式中,可應用所需的映射。例如,在SISO方案中,可只藉由單一天線接收資料,但是亦可藉由兩或更多天線以相同形式來接收(單一輸入、多輸出、SIMO方案)。再者,在MIMO中,所有接收路徑通常是活動的。在MISO方案中,一傳送路徑的資料可經過額外編碼,如、如DVB-T2標準所定義之Alamouti編碼,反之不再進一步編碼另外路徑上的資料。因此,在另一實施例中,至少一解映射單元包含解碼機構,用以解碼提供給該至少一解映射單元之資料區塊。以此方式,可完全關掉接收路徑的一或多個,或者可以喜愛方式組合來增加解碼的品質。
另外,在實施例中,該框解映射機構適用於解映射來自在時間和頻率上擴展該資料區塊之該框的各種資料符號和各種資料段之解映射輸出資料流的資料區塊。因此,根據此實施例,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區塊不僅映射到單一資料段上或者到兩或多個資料段上,而且也被映射到框的各種(如、所有)資料段上。換言之,時間和頻率多工化被應用到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區塊提供時間和頻率多樣化,增加對抗可能出現在傳送頻道上之不同種的干擾之全面健全性,當考慮由行動接收器接收時其特別重要。此外,可事先交錯資料區塊所含有的資料,及通常資料亦受到諸如LDPC碼等正向錯誤更正碼的保護。
根據較佳實施例,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區塊被映射到單一資料段上或者到兩或多個(尤其是相鄰的)資料段上。因此,如上述,可組合資料段以獲得更寬廣的“資料段”,其亦被稱作“資料管”。可使用框之分段的酬載部之同一概念,即使具有較高的資料密度之映射輸入資料流應被映射到框上。根據更一般的方案,特別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區塊被映射到在頻率方向上不相鄰之兩或多個資料段上。在所有這些實施例中,接收器需要具有更寬廣的頻寬。
根據另一實施例,選擇框的酬載部之該資料段的頻寬。因此,在發送器中頻寬是可變的並且視需要來選擇,例如,根據欲待映射在框上之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量。另一選擇是,框的酬載部之資料段在所有框中可具有預定頻寬,尤其是等頻寬。後一實施例需要較少的發信,因為接收器可事先適當適用於接收已知的預定頻寬。
另外,根據實施例,將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區塊映射到框上,使得每次至多一資料區塊包含特別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區塊。因此,根據此實施例,進一步提高時間多樣性可獲得更強的健全性,及窄頻接收器可偵測此服務。
另外,在實施例中,將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區塊映射到框上,使得資料區塊不規則地映射到框的資料符號上。此實施例亦有助於增加健全性,尤其是對抗規則的干擾。不規則特別意指沒有預定或任何規則的映射,如、在時間和頻率方向上到資料符號上之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區塊之時間及/或頻率方向的週期性,如、容易受到週期性干擾的連續分類配置。
另外,在實施例中,將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區塊映射到框上,使得在帶有特別映射輸入資料流之資料區塊的資料符號之間,在未帶有同一特別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區塊之時間方向上具有一或多個資料符號。此實施亦有助於增加健全性,但是提供接收器可進入睡眠模式之另一有利點,如此在帶有應被接收的映射輸入資料流之資料區塊的資料符號之間節省電力,即、在接收器中不接收或至少不完全處理未帶有應被接收的映射輸入資料流之資料區塊的資料符號。另外,此提供能力給接收器,以估計在完全清醒之前的頻道。
根據較佳實施例,將框的前序部分段成全都具有完全相同的固定頻寬之前序段。如上述,此情況對應於如例如DVB-T2標準所說明之前序部的分段,根據此,在前序部中提供L1區塊。在實施例中,前序段的頻寬等於或大於資料段的頻寬。另一選擇是,頻寬亦可較小,如、若必須將較少的發信資訊放入前序段。通常,前序段和資料段二者的頻寬小於接收器頻寬。
在另一實施例中,映射實質上相同發信資料到框的前序部之所有前序段上。如此,在前序發信區塊中連續提供相同發信資料(彼此可稍微不同,如具有不同的引示及/或被不同擾頻),但是使接收器總是能夠接收發信資料,不管其調諧哪一資料段。因此,即使接收器的調諧位置並未對準前序段的頻率光柵,接收器仍能夠藉由從兩鄰接前序發信區塊分類出發信資料來獲得發信資料,因為在前序部內週而復始重複發信資料較佳。
在實施例中,映射裝置另包含:第二框形成機構,用以映射第一群所接收的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區塊到具有第一框結構的第一框上,該第一框結構含有第一型的接收器使用的該頻道頻寬,其中,該框形成機構適用於映射第二群所接收的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區塊到具有第二框結構的第二框上,該第二框結構含有第二型的接收器使用的該頻道頻寬,其中,第二框結構不同於第一框結構,以及串流形成機構,用以藉由交替排列一或多個第一和一或多個第二框,而形成該映射輸出資料流。
此實施例係依據建構映射輸出資料流,使得其包含兩不同類型的框,各具有其自己的框結構之構想。這兩類型的框交替排列在映射輸出資料流中,使得一或多個第二框交替跟隨一或多個第一框等等,例如,如根據DVB-T2標準的超級框結構所定義一般,根據此,T2框和FEF框(未來延伸框)交替排列。第一框被設計由第一類型的接收器接收,如、諸如DVB-T2接收器等不動的接收器,而第二框(即,詳如上述之“框”)被設計由第二類型的接收器接收,如、諸如DVB-NGH接收器等行動接收器。
如根據較佳實施例所建議一般,應用給第一框之框結構可以是如用於T2框的DVB-T2標準所說明之框結構,及第二框可以是如DVB-T2標準所說明之FEF框。兩框如此可被交替排列,以獲得如DVB-T2標準一般所說明之超級框結構。另外,兩框可帶有來自同一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但是若被設計由不同類型的接收器接收,則具有不同健全程度及不同的資料生產力(即、不同的資料密度)。例如、第一框可帶有由不動的接收器接收之具有高密度的資料,而第二框可帶有由行動接收器接收之具有低密度的同一資料。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兩不同類型的框可帶有來自不同(或者僅有部分相同)映射輸入資料流之資料,例如,若應提供不同服務或資料到不同類型的接收器。
如上述,可根據DVB-T2標準形成第一框,及可根據DVB-C2標準形成第二框。映射輸入資料流如此可視作實體層管,其中,各實體層管被分段成表示上述資料區塊之子片段或資料組,其帶有所編碼的錯誤更正碼、已交錯的資料。然而,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種實施例和應用,而是亦可使用其他申請案中之其他框結構和其他種類的映射輸入資料流(使用其他標準或沒有特別標準)。
已發現通常關於在時域中從SISO方案的資料之傳送(只需要單一傳送天線)變化到MIMO或MISO方案中的資料之傳送(需要至少兩傳送天線),其需要快速開及關一或多個另外天線。由於在廣播領域中傳送所使用的高電力,所以需要其他解決途徑。
關於解決此問題,在實施例中,根據本發明所建議之可用於廣播系統的實施例中之傳送裝置適用於傳送每一資料段選擇資料區塊的MIMO模式之映射輸出資料流,其中,該發送器單元包含至少兩傳送天線,其中,第一傳送天線適用於在任一MIMO模式中傳送映射到資料段上之資料區塊,並且其中,另外天線適用於在MISO方案或MIMO方案中傳送映射到資料段上之資料區塊。因此,不需要快速開和關時域中的傳送天線,但是傳送天線通常總是開著的,只是通常使用不同的子載波數目。
較佳的是,該另外天線適用於使用與第一天線不同極化的子載波。例如,在傳送裝置的實施例中,第一傳送天線使用垂直極化的子載波,而第二傳送天線使用水平極化的子載波。另一選擇是,各種天線可使用不同的圓形極化。在傳送裝置的另一選擇實施例中,各種傳送天線部署空間多樣性,即、它們可被定位在彼此相當大的距離上,即、位在實質上相同的地方,而是以約5-10倍的波長分開,而後可使用相同極性。另外,所有方案的組合亦可以。(空間上分開及(圓形)極化...)。
有利地,該框形成機構適用於,在完全頻道頻寬上,產生由該另外傳送天線傳送用的OFDM符號。如此,在此實施例中,由該另外傳送天線使用單一寬頻OFDM符號。
在此實施例中,該框形成機構適用於,在由SISO方案中映射資料區塊之資料段所含有的該頻道頻寬的頻寬部中,將該另外傳送天線所使用的子載波設定成零。如此,只必須產生單一OFDM符號,及使時間和頻率的同步化變得容易。
另一選擇是,該框形成機構適用於產生由該另外傳送天線傳送用的OFDM符號,OFDM符號包含兩或多個局部OFDM符號,各局部OFDM符號只包含直接鄰接、非零的子載波。如此,在此實施例中,由該另外傳送天線使用兩或多個窄頻OFDM符號。此途徑為各局部OFDM產生較小的PAPR值,及進一步能構建構較小建立區塊之非常寬頻的OFDM信號。然而,以完美的時間和頻率同步化,局部OFDM信號必須位移(混合)到對應的資料段。
另外,在實施例中,該另外傳送天線適用於各實質上使用與第一傳送天線相同的總傳送功率,及適用於各實質上均分總傳送功率到非零子載波。此確保各傳送天線能夠傳送有若在MIMO或MISO傳送系統中之幾個傳送天線通常想要的同一總功率。此有助於避免接收器在OFDM解調變之前偵測不同傳送天線時的功率不均衡,藉以為不同接收天線達成最佳的可能平均SNR值。此提供有利點,因為許多MIMO方案遭受功率不均衡,如、空間多工化MIMO。
較佳的是,該傳送天線適用於每一非零子載波各實質上使用相同傳送功率。此有助於避免接收器在OFDM解調變之後偵測不同傳送天線時的功率不均衡。
最後,在實施例中,該框形成機構適用於,只在SISO方案中映射資料區塊之資料段所含有的該頻道頻寬的頻寬部中,插入該另外傳送天線所使用之PAPR縮減法(如、引示、調保留載波等等)。此提供另外傳送天線的傳送之PAPR(峰值平均功率比)縮減的提高。
在另一觀點,設置傳送系統,包含:
a)傳送裝置(30’,30”),用以傳送資料,包含:至少兩傳送天線,其中,第一傳送天線適用於在任一MIMO模式中傳送映射到資料框上之資料區塊,並且其中,另外傳送天線適用於在MISO方案或MIMO方案中傳送映射到資料框上之資料區塊,其中,該一或多個另外天線適用於,在當在SISO方案中第一傳送天線正傳送映射到資料框上之資料區塊時的期間亦傳送資料,並且其中,該另外傳送天線適用於各實質上使用與第一傳送天線相同的傳送功率,以及
b)用以接收資料之一或多個接收裝置(100,120),各包含一或多個接收天線。
此傳送系統通常可以是任一種傳送系統,包括諸如上述廣播系統等廣播系統,其使用傳送裝置,該傳送裝置使用不時交替使用不同MIMO模式之至少兩傳送天線,即、其中其必須快速開和關一或多個另外傳送天線。根據本發明的此觀點可如此避免此種快速切換操作。
較佳的是,該一或多個另外天線適用於,在當在SISO方案中第一傳送天線正傳送映射到資料框上之資料區塊時的期間傳送與第一天線相同的資料。此有助於在該一或多個另外天線之中避免不想要的功率變化。
再者,在此種傳送裝置中,另外傳送天線適用於使用與第一天線不同極化的子載波。另外,在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傳送天線(若以共同屋頂天線將兩傳送天線分別以+45°及-45°傾斜於垂直軸,產生良好的接收結果)。
圖1為映射裝置10之方塊圖。裝置10係設置用以將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n的酬載資料映射到多載波廣播系統中具有傳送用(預定)頻道頻寬之映射輸出資料流Q上。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n各被子分割成帶有酬載資料之資料區塊(亦稱作資料組、子片段、或資料圖案),其由如下面將說明之發送器的其他元件來預處理。資料輸入12接收該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n。另外,發信資料Si係由該資料輸入12所接收。
關於框形成和映射所接收的映射輸入資料流之資料區塊到框上,設置兩不同框形成單元14及16。第一框形成單元14映射第一群映射輸入資料流的(如、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3的)資料區塊到具有又含有總頻道頻寬之第一框結構的第一框F1上。此外,發信資料Si結合到該第一框F1內,用以發信所需的資料到適用於接收和處理該第一框F1之第一型的接收器。
第二群映射輸入資料流(如、映射輸入資料流S1、S4、S5的)被提供到第二框形成單元16,其將它們映射到具有含有總頻道頻寬之第二框結構的第二框F2上。第二框結構通常不同於第一框結構,及第二框結構F2通常係設置由不同型的接收器來接收和處理。再者,第二框形成單元16使用用以結合到第二框F2之發信資料Si給接收器使用,其中,結合到第一框F1之發信資料通常不同於結合到第二框F2之發信資料,然而,其不應排除在兩種框中使用發信資料和發信概念的相同結構。尤其是,由第一框形成單元14和第二框形成單元16所產生的第一框F1和第二框F2之兩序列中的那些框F1、F2然後由交替排列一或多個第一框F1和一或多個第二框F2之串流形成單元18進一步處理,如此形成映射輸出資料流Q。該映射輸出資料流然後由資料輸出20輸出,用以進一步處理及/或傳送。
圖2為發送器30的方塊圖,其中使用如上述之映射裝置10。圖2特別圖示發送器30的例示實施例,然而其不應被瞭解成限制本發明的應用。
發送器30包含第一預處理單元32和第二預處理單元34。第一預處理單元32接收發送器輸入資料流I1、I2、...、Im,及預處理它們,以獲得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m。發送器輸入資料流I1、I2、...、Im可以例如是一或多個(如、MPEG-2)運輸流及/或一或多個智慧型流,及在個別實體層管PLP中可將資料攜帶在其內。
在此例示實施例中,根據DVB-T2標準來適用第一預處理單元32,及包含用於輸入處理的元件和交錯式編碼&調變(BICM)。此種機構可包括用於CRC編碼、標頭插入、填補插入、擾頻、FEC編碼(LDPC/BCH)、位元交錯、胞格解多工化之位元,星座圖映射、星座圖旋轉、和週期Q延遲、胞格交錯和時間交錯之機構,僅命名通常被設置如同DVB-T2標準詳細說明一般的一些元件。在DVB-T2標準中詳細說明和普遍知道那些元件,使得此處不提供進一步說明。
在此例示實施例中,第二預處理單元34適用於預處理所接收的發送器輸入資料串流I1、I2、...、Ip,它們可不同於、局部等於或完全等於發送器輸入資料串流I1、I2、...、Im(其主要依據提供給不同型接收器的服務種類)。在實施例中,可以與DVB-T2標準(或者另一選擇是,DVB-C2標準)所說明的相同或類似方式來執行該預處理,根據想要的應用需求可具有其他調適。因此,在例示實施例中,該預處理單元34包含用於輸入處理和位元交錯式編碼&調變(BICM)的機構。該機構可特別包含用於輸入串流同步化、空封包偵測、CRC編碼、標頭插入、擾頻、FEC(LDPC/BCH)編碼、位元交錯、胞格解多工化之位元,星座圖映射的胞格、和框標頭插入之機構。再者,DVB-T2標準詳細說明和知道這些機構,使得此處不提供進一步說明。
應注意的是,此處在任何時間參考任何標準,在所引用的標準所提供之各種說明,尤其是在上文和下文參考之DVB-T2標準和DVB-C2標準中,此處倂入做為參考。
第一和第二預處理單元32、34的輸出然後被提供作為到映射裝置10之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m和S1、S2、...、Sp,其通常如上文參考圖1所說明一般被採用。然而,在圖2所示之特別實施例中,資料輸入12被分成兩資料輸入子單元12a、12b,用以從第一預處理單元32和第二預處理單元34分別接收映射輸入資料流。映射輸出資料流Q然後被提供到發送器單元36,用於視需要進一步處理之後的發送,尤其是藉由廣播。
接著,應說明第一框形成單元14中的框形成。若如圖2所描劃在發送器30中的應用,則第一框形成單元14亦適用於根據DVB-T2標準來處理所接收的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m。因此,通常第一框形成單元14包含胞格映射器,其將PLP之已調變的胞格和發信資訊組合成對應於OFDM符號的陣列。因此,如圖3所概要以及在圖4更詳細描劃一般形成框(通常被稱作“T2-框”)。此種T2-框包含一P1前序符號、接著一或多個P2前序符號、接著資料的可組構符號數目。藉此,PLP被分類成三類型,尤其是共同PLP、資料PLP型1、和資料PLP型2。圖5描劃第一框形成單元14的例示實施例。可在DVB-T2標準中發現有關PLP之T2-框結構和映射的更詳細資料,因此在此處不提供。
圖6A至6D概要描劃第二框形成單元16的各種實施例之方塊圖。第二框形成單元16a的第一實施例圖示在圖6A。關於第二框形成單元16a所接收之p個映射輸入資料流(PLP)的每一個,提供分開的PLP處理單元161,其各個通常包含FEC(正向更正碼)編碼器1611、交錯器1612、QAM(正交振幅調變)調變器1613(選用地具有旋轉的星座圖)、和MIMO模式選擇單元1614。另外,發信處理單元162係設置用以處理發信資訊,發信處理單元162通常包含與PLP處理單元161相同的元件。已處理的PLP和已處理的發信資料然後被提供給一或多個映射單元163a、163b,它們的工作是映射幾個PLP的時間交錯區塊到框結構上。因此,各映射單元163a、163b將時間交錯區塊分成資料組(通常被稱作資料區塊)。這些資料組然後被映射到不同資料片段(通常被稱作資料段)中的OFDM符號上(通常被稱作資料符號)。各資料組的長度為每一資料片段的有用OFDM子載波數目之倍數較佳。
資料片段(更精確為資料片段的資料組)然後經過包括頻率交錯和引示插入之資料片段處理,使得產生用於對應資料之完全OFDM符號。較佳的是,執行成對的頻率交錯,及添加所有引示,即、用於頻道估計和同步化之散射和連續的引示。較佳的是,資料片段的頻寬為24的倍數,其確保酬載OFDM子載波的常數(通常為每四個(時間上的)連續不斷的片段)。通常,只有在一些(如、四個)資料符號之後,重複引示圖案,但是未在各資料符號之後。此能夠以縮減的耗用時間在頻率和時間方向上進行通道估計。
然後進一步處理來自資料片段處理的輸出,前序、邊緣引示和擾頻序列。尤其是,不同的資料片段和前序被組合到欲用於第二框F2之完全框結構。而且,在最高OFDM子載波旁邊添加邊緣引示。此外,執行資料的擾頻較佳。最後,一或多個OFDM調變器164a、164b可被設置用於各處理路徑中的OFDM調變。
MIMO模式選擇單元1614提供能力,以為各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p個別選擇欲待用於各自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p的資料區塊之MIMO模式。因此,可為各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p決定由應哪一天線組態來傳送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p的資料區塊。例如,決定為第一映射輸入資料流S1的資料區塊選擇SISO方案,為第二映射輸入資料流S2的資料區塊選擇MISO方案,及為第三映射輸入資料流S3的資料區塊選擇具有空間多工化之MIMO方案。為此目的,設置一個以上的映射單元163a、163b,其能夠將輸出自PLP處理單元161的信號分開到各種路徑上以個別處理,其然後提供各種路徑到不同傳送天線。例如,可設置兩傳送天線(因此,兩映射單元163a、163b和兩OFDM調變器164a、164b),以例如以兩傳送天線將不會彼此干擾太多的此種方式,使資料能夠在同一頻率上的兩傳送天線之間分開。尤其是,例如,在MISO方案中,信號的預處理如此,使得接收器能夠分開信號,及在MIMO方案中,接收器和發送器二者可分別具有接收和傳送用的多個天線,其數目可以相等或不同。如此能夠甚至能夠重建干擾信號。下面將說明更多細節和其他例子。
在圖6B所示之第二框形成單元16b的另一實施例中,關於各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p,設置分開的緩衝器165。這些緩衝器165被填滿各自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區塊。映射單元163a、163b存取緩衝器165,及當緩衝器165儲存足夠的資料區塊時,例如、關於完全填滿資料段的資料符號,從緩衝器取出這些資料區塊並且提供給映射單元163a、163b,用以進一步處理和映射到該資料符號上。
另外,根據此實施例,時間和頻率交錯器1615(如、實施作為分開單元,用於時間交錯和頻率交錯)係設置在各PLP處理單元161中,及MIMO選擇單元1614另適用於個別為各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p選擇引示圖案。以此方式,可選擇時間及/或頻率方向上的引示密度較佳,尤其是依據傳送天線的數目,來選擇有關接收器中可靠的頻道估計之資料傳送的健全性。
在相當類似於圖6B所示之第二框形成單元16b的實施例之圖6C所示之第二框形成單元16c的另一實施例中,編碼單元166設置在至少一(全部較佳)映射單元163a、163b中。此編碼單元166能夠編碼資料區塊(如、所有資料區塊或者選定的資料區塊),如同例如一般在MISO處理中所執行(例如,根據DVB-T2標準)。在例子中,可藉由編碼單元166應用Alamouti碼在輸出自PLP處理單元161的資料區塊上,以在輸出中產生兩組類似的資料區塊,其每一個被引導到分開的傳送天線。
另外,在此實施例中,關於各映射輸出資料流S1、S2、...、Sp,分開的引示圖案選擇單元1616係設置用於個別為各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p選擇引示圖案。
圖6D圖示第二框形成單元16d的另一實施例。根據此實施例,每一映射輸入資料流未執行MIMO選擇,而是每一資料段(亦稱作資料片段)。PLP處理單元161的輸出係提供給排程器167,其工作是映射幾個PLP的時間交錯區塊到框結構上。因此,排程器167將時間交錯區塊分成資料組。這些資料組然後被映射到不同資料片段中的OFDM符號上。各資料組的長度為每一資料片段的有用OFDM子載波數目之倍數較佳。資料片段(更精確為資料片段的資料組)然後被提供到資料片段處理單元168,其各包含頻率交錯器1681、MIMO模式選擇單元1682、和引示圖案選擇單元1683。資料片段處理使用接收自排程器167的資料,為對應的資料片段產生完全OFDM符號,及執行成對頻率交錯。另外,在MIMO模式選擇單元1682中,可為各自資料流的所有資料區塊選擇MIMO模式,及在引示圖案選擇單元1683,可為各自資料流的所有資料區塊選擇引示圖案。較佳的是,採用排程器167,使得其只以此特別資料段的同一MIMO模式(及/或引示圖案)來排程資料區塊到應被傳送的特別資料段上。
來自資料片段處理單元168的輸出、前序、邊緣引示、和擾頻序列然後被提供到一或多個框單元169,其將不同的資料片段和前序組合成欲待用於第二框F2之完全框結構。而且,其添加邊緣引示在最高OFDM子載波旁邊。此外,其執行資料的擾頻較佳。最後,一或多個OFDM調變器164a、164b係設置用於OFDM調變。
圖6A至6D所示之實施例顯示出,能夠個別為各映射輸入資料流及/或各資料段選擇MIMO模式及/或引示圖案。應明白的是,用於此種選擇之各機制的所有可能組合都可以。
根據實施例,執行選擇MIMO模式及/或引示圖案以及映射資料區塊到框的資料符號上,使得從資料符號至資料符號、從一群資料符號至下一群資料符號(在時間方向上)、從框至框、從一群框至下一群框從資料段至資料段及/或從一群資料段至下一群資料段改變MIMO模式及/或引示圖案。
圖7概要而圖8更詳細描劃如藉由第二框形成單元16的此種實施例所產生之第二框F2的框結構。
這些圖式圖示如DVB-C2標準所定義之第二框F2的框結構。此框結構使用絕對OFDM的概念,根據此,所有頻率對準於絕對頻率0 MHz,其與OFDM子載波指數k =0完全相同。下一OFDM子載波的OFDM子載波頻率被指定作f =(1/Tu)k ,其中T u 為有用的OFDM符號部之持續期間。因此,信號的起始和停止頻率亦可以OFDM子載波指數來指定,以取代信號的中間頻率。起始和停止頻率分別被指定作K min K max 。然而,應注意的是,使用絕對OFDM非本發明必要的。
重要的是,需注意可使用絕對OFDM的概念,但是不一定非得使用。例如,在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框F1、F2二者對準於頻率光柵和使用絕對OFDM的概念,反之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框F1、F2二者未對準於頻率光柵和未使用絕對OFDM的概念。然而,第二框F2利用圖7及8所示之分段OFDM的概念,而第一框F1通常不利用此概念(但在某些實施例中也使用)。
框F2具有前序部40和酬載部50。發信資料映射在前序部40上,其包含(在時間方向上)一或多個前序符號41(如、圖8所示之Lp 前序符號41)。各前序符號41帶有(在頻率方向上)一或多個帶有發信資料之前序發信區塊42(亦稱作L1區塊符號),即、相同發信資料包括在其內及如此週而復始地重複,雖然例如由於在其內使用不同引示導致發信區塊42未完全相同。
酬載部50被分段成資料段51(亦稱作資料片段,如、圖7所示之5資料片段或圖8所示之k資料片段。各資料段51帶有一些資料符號52,如、圖8所示之LData 資料符號)。各種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p的資料區塊被映射到這些資料符號上。下面將更詳細說明該映射的各種實施例。
如同亦從圖7及8可看出,在頻率方向上分段前序部之前序段43都具有相等的頻寬,其等於或大於資料段51的頻寬。應瞭解此只是例子,前序段43的頻寬亦可小於資料段51的頻寬,如、若必須將較少的發信資訊放入前序段內。通常,前序段和資料段二者的頻寬小於或等於接收器頻寬。在頻域中前序段43的一開始與資料段的一開始之任何對準亦不一定必要。因此,若其知道這些前序發信區塊開始處,則發送器亦可只發送接收器可產生完全前序發信區塊之兩局部前序發信區塊42。
圖9圖示由串流形成單元18從第一和第二框F1、F2所形成之超級框結構。尤其是,藉由交替排列一或多個第一框F1和一或多個第二框F2,形成該超級框結構。該超級框F3的序列然後表示由串流形成單元18透過資料輸出20所輸出之映射輸出資料流Q。
採用DVB-T2標準所定義之超級框結構,第一框F1表示T2框,及第二框F2被置放到為FEF框所保留的部分。例如,在實際實施例中,F1框(根據DVB-T2標準所形成)係設置用於由不動的接收器接收(如、根據DVB-T2標準),及第二框F2(如、根據DVB-T2標準或根據任何新規則)所形成係設置用於由行動接收器接收(如、根據即將到來的DVB-NGH標準)。
接著,說明將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區塊映射到第二框F2上之實施例。在通常符合DVB-C2標準所定義之框結構的第一實施例中,特別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區塊被映射到單一資料段或兩或更多(相鄰或未相鄰)資料段上。例如,參考圖7,特別映射輸入資料流的所有資料區塊如此被映射(例如)在資料片段1上或資料片段1及2上。此具有一旦接收器已調諧到其想要接收之資料段,則接收器調諧位置可保持固定之有利點。
根據如圖10所概要描劃之另一實施例,在各種資料符號和各種資料段上之時間和頻率中擴展特別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區塊。例如,圖10所指示之資料符號52a-52e帶有特別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區塊及在五個資料段51a-51e上的頻率以及還有時間中擴展,使得每次只有一資料段帶有含該特別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之資料符號。由於時間和頻率的多樣性增加,所以此提供健全性增加之有利點。當然,若其想要接收的資料流之資料區塊擴展在各種資料段上,則接收器的調諧器必須稍微早一點清醒作頻道估計。若應用時間片段(如在DVB-H或DVB-T2中),則此問題總是會發生。然而,回到新頻率應只包括處理的少量耗用時間和電力消耗(與總是開著和全頻寬調諧比較)。
在單一資料段中,如此可根據此實施例來傳送屬於各種映射輸入資料流之資料區塊。這些資料區塊可以同一方式預處理,但是亦可以不同方式預處理(如、以不同的MODCOD),以提供不同的健全性程度到不同的映射輸入資料流。例如,如根據實施例所建議一般,不同的MIMO模式及/或不同的引示圖案可應用到個別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區塊。另外,另一選擇或除此之外,不同的MIMO模式及/或不同的引示圖案可應用到映射到個別資料段上之資料區塊。
儘管通常可能在特別時間也有一個以上的資料符號(即、來自不同的資料段)帶有同一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區塊,但是圖10所示之實施例較佳,因為在此例中可使用具有較小頻寬的接收器。
特別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區塊之映射結構可保持規律,如圖10所示,但是不規則選擇較佳,即、資料區塊不規則擴展在第二框F2的資料符號上且在時間及/或頻率上未根據規律(如、週期性)圖案較佳。此亦有助於增加健全性,尤其是對抗規律的干擾。此需要增加接收器所需的發信資訊量,以找出欲待接收之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符號。然而,關於此問題,下面將說明幾個解決方式。
另外,時間間隙引進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區塊之間較佳,在此期間沒有任何資料段的資料符號帶有該特別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區塊。例如,如圖10所示,在資料符號52c和52d之間具有時間間隙Δt,在此期間提供其他資料符號,然而,其未帶有攜帶資料區塊在資料符號52a-52e中之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區塊。此提供接收器會在此時間間隙Δt進入睡眠模式而節省電力之有利點。通常,該時間間隙Δt足夠大到讓接收器能夠進入睡眠模式、及時清醒、及重新調諧較佳,但是從資料符號到資料符號可以不同。其至少足夠大到讓接收器重新調諧。
資料段51的頻寬可保持相等及預先決定,如圖10所示。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個別資料段51的頻寬可以變化或者可視需要來決定。例如,若與其他映射輸入資料流比較映射輸入資料流只具有少量資料,則可使用具有該映射輸入資料流較小頻寬之資料段。
根據映射的另一實施例,特別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區塊之映射在特別框F2內可保持恆定,但是從框F2到下一框F2可改變,即、可從框至框(或者從第一群框至下一群框)提供頻率跳躍,但是未在框內。
根據另一實施例,可在頻率方向上分開資料區塊,供給來自不同的映射輸入資料流之資料符號使用。藉由使用資料符號54將此圖解在圖10。在此例中,將資料符號分開成第一局部資料符號54a,在其上映射來自第一映射輸入資料流的第一(可能是局部的)資料區塊;以及第二局部資料符號54b,在其上映射來自第二映射輸入資料流的第二(可能是局部的)資料區塊。若總資料符號54無法被來自第一映射輸入資料流的完全資料區塊填滿(如、因為目前未取得足夠的資料)則此有意義。
接著,將說明用以發信有關映射資料區塊到第二框的資料段和資料符號上之所需的發信資訊之各種實施例。在第一實施例中,只有前序發信區塊包含發送器接收和解映射所有想要的資料區塊所需之所有發信資訊。然而,此實施例需要前序發信區塊非常大(在頻率及/或時間上),因為前序典型上具有高引示密度用於健全的頻道估計和同步化,結果在前序中只取得較少的發信容量。因此,放入許多發信資訊到前序發信區塊將進一步增加其尺寸,如此通常是不佳的。
在另一實施例中,圖11所示,圖示第二框F2具有前序部40和另一前序部45(通常亦稱作“後序”;通常含有與前序部40相同資訊,但是指示另一前序部,即、“後序部”),發信原則係依據兩步驟。根據此實施例之前序發信區塊只包含有關映射資料區塊到資料段上之高位準、粗略的發信資訊。此高位準發信資訊可對應於通常在最初層1區塊傳送之發信參數,如根據DVB-T2或DVB-C2標準所通常進行一般。例如,此高位準資訊可包含有關酬載部中之資料段的頻寬、所使用的引示圖案、防護間距等等之資訊。此外,其包含指標區塊44較佳,其包括到至少一酬載部發信區塊53的至少一指標,其設置在酬載部50,及其包含有關映射資料區塊到第二框的資料符號上之低位準,更詳細的發信資訊。圖11所示之此酬載部發信區塊53a如此需要足夠的資訊給接收器來找出和解碼帶有想要的資料流之資料區塊的資料符號。另外,可包括到下一酬載部發信區塊53b之指標,其包含其他資訊,尤其是有關帶有酬載資料之隨後資料符號的位置。
如圖11所示,各酬載部發信區塊53a-53f指明下一酬載部發信區塊,其中如此基本上可以與帶有實際酬載資料的資料區塊相同方式來映射和解碼酬載部發信區塊。從一酬載部發信區塊至下一酬載部發信區塊之指標亦可指出位在兩第二框F2之間的其他框各處。
根據另一實施例,指標區塊44包括多個指標,其指明幾個酬載部發信區塊,如、酬載部發信區塊53a-53c。在解交錯和解碼該酬載部發信區塊53a-53c之後,足夠低位準的發信資訊和位置資訊(如、指標)找出下一組酬載部發信區塊53d-53f與下一群資料區塊。如此,根據此種實施例,在幾個資料組期間(即、酬載部發信區塊)傳送一組指標,和提供下面一組的下一資料組(即、酬載部發信區塊)與下一資料區塊上的資訊。
將參考圖示單一第二框F2的圖12說明用於發信之另一實施例。根據此實施例,發信原理係依據三步驟。首先,如上述,前序用信號通知設置在酬載部50中至少第一酬載部發信區塊53a的位置。再者,為此目的,前序可包含指標44。接收器然後能夠解碼(一或多個)酬載部發信區塊53a(53b、53c),其帶有解碼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區塊所需之資料。較佳的是,酬載部發信區塊映射到框F2上,以及傳送成類似於帶有酬載資料的資料區塊,如此能夠交錯和健全一段長時間。
另外,根據此實施例,該酬載部發信區塊53a-53c的至少其中之一(或者整個設定在一起,尤其是在解交錯和解碼之後)提供資訊,尤其是指標,藉此接收器找出想要的資料流之至少第一資料區塊52a(或者一群下一資料區塊)。該資料區塊52a不僅含有實際酬載資料,而且含有包含有關映射該特別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區塊到框之資料段上的低位準、更詳細發信資訊之頻帶內發信資訊。此頻帶內發信資訊如此使接收器能夠找出同一資料流的下一資料區塊52b。因此,從此刻起接收器不再被迫使接收和解碼前序及/或酬載部發信區塊中所包含之發信資訊,但是資料區塊52a、52b、...所含有之頻帶內發信資訊足夠找出想要的資料流(亦可以是其他“相關的”資料流)之所有資料區塊(用以能夠較快速地清除相關服務)。
根據該實施例的修改,不是在各單一資料區塊含有找出下一資料區塊之足夠資訊,而是幾個資料區塊52a、52b被視作一單位。只有在解交錯和解碼它們所有之後,可取得包括有關下一“單位”(即、一群資料區塊)之資訊的頻帶內發信資訊。
因此,通常接收器不被迫使接收前序或酬載部發信區塊,其再次被視作映射到框的酬載部上之分開的發信資料流。然而,若在編碼目前映射輸入資料流時不知道資料區塊的位置,則其亦可指明下一酬載部發信區塊的位置。應注意的是,酬載部發信區塊通常不僅包含用於單一映射輸入資料流的發信資訊,而且還包含用於所有映射輸入資料流的發信資訊。
因此,根據此實施例,特別映射輸入資料流特有的發信資訊係頻帶內提供於該映射輸入資料流的資料區塊中,如、附加在資料區塊的開始或結束。亦能夠藉由共同交錯器一起交錯FEC編碼的資料區塊與該發信資訊,或者發信資訊可與未編碼的酬載資料組合(不是完全在一開始就是在結束或者子分割成幾個部位),而後藉由使用共同交錯器執行共同FEC編碼,接著交錯較佳,即、在多個FEC編碼的區塊上。此提供較長的時間多樣性,以及在分開成各種資料段之後更多頻率多樣性之有利點。
根據本發明,其他資訊包括在發信資訊中較佳,尤其是在酬載部發信區塊中,其通知接收器有關每一映射輸入資料流及/或每一資料段之選定的MIMO模式,及若需要的話,有關每一映射輸入資料流及/或每一資料段之選定引示圖案。
圖13圖示若發信資訊映射到圖12所示之框F2上,則用以檢索接收器中的發信資訊之步驟的簡易方塊圖。在第一步驟80中,偵測前序,其主要用於最初同步化欲待接收的資料流。前序中的指標指明下一酬載部發信區塊,藉由解碼前序在步驟81中獲得其位置,至少此指標包括在其內。在此實施例中,像一般映射輸入資料流一般,酬載部發信區塊被映射到框F2上,及亦被稱作“發信PLP”。在步驟82中,接收和解碼發信PLP的此酬載部發信區塊。之後,在頻帶中進行完全發信,即、在映射輸入資料流本身內。因此,在步驟83中,獲得和解碼下一資料區塊的服務和位置(亦稱作酬載資料組)。
應注意的是,若指標單元44包括在框的其他前序45(即、後序)中,則可使用用於發信資訊之相同原理和相同實施例。
接收器的較佳實施例只需要獲得儲存在前序部中的發信資訊,然後一次存取酬載部發信區塊,及從那時起,只使用頻帶內發信資訊。頻帶內發信資訊包括到資料流的下一資料區塊和到下一酬載部發信區塊之指標較佳(若酬載部發信區塊設置在同一類型的每一框中此是有用的,但是除此之外不需要,因為足夠的前序符號在其間,在某些實施例中亦可自此提供發信資訊)。可是,若接收器想要切換到另一服務,則必須單次再次存取酬載部發信區塊,以獲得有關新服務的所需發信資訊。
可包括在酬載部發信區塊中之發信資訊的例子圖解在下表中,其中條目不是無需說明的就是如T2標準所定義一般,或者說明如下:
FRAME_NUMBER :此8位元欄位指示時間交錯框的最後資料組之框數目。
NUM_PLP :此8位元欄位用信號通知存在於目前DVB-NGH信號中的PLP之數目。
為每一發信的PLP出現下面欄位:
PLP_ID :PLP的8位元識別符。
PLP_IDENTIFICATION :此16位元欄位特有地識別網路內的PLP。
PLP_QAM_MODE :此4位元欄位用信號通知PLP的QAM模式(包括旋轉星座圖)。
PLP_FEC_MODE :此4位元欄位用信號通知PLP的FEC模式(包括FEC碼長度)。
PLP_MIMO_MODE :此2位元欄位根據下面表格用信號通知PLP的MIMO模式:
PLP_PILOT_PATTERN :此3位元欄位識別傳送PLP之引示圖案。
PLP_TYPE :此8位元欄位指示PLP類型。
PLP_PAYLOAD_TYPE :此8位元欄位用信號通知酬載類型,如、TS、GSE。
NUM_ASSOCIATED_PLP: 此3位元欄位指示與此PLP相關聯之PLP的數目。
為各相關聯的PLP出現下面兩欄位:
ASSOCIATED_PLP_ID: 此8位元欄位指示相關聯的PLP之PLP ID。
ASSOCIATED_TYPE: 此2位元欄位用信號通知相關聯類型,如、區域服務或增加的冗餘。
INTERLEAvING_TYPE: 此2位元欄位指示時間交錯器類型。
NUM_sIGNALLED_TI_FRAMES: 此2位元欄位指示用於指定的PLP發信的時間交錯框之數目減掉1,如此NUM_SIGNALLED_TI_FRAMES=0對應於一TI框。
為各發信的時間交錯框出現下面欄位:
TI_NUM_BURSTS: 此3位元欄位用信號通知用於指定的時間交錯框之資料組的數目。
TI_FRAME_NUMBER: 此8位元欄位指示時間交錯框開始之框數目。若數目小於目前框的框數目,則TI_FRAME_NUMBER意指下面超級框。
INTRAsYMBOL_POINTER: 此11位元欄位指明OFDM符號內的時間交錯框之開始。
為各時間交錯資料組出現下面欄位:
DATA_SLICE_ID: 此4位元欄位指示含資料組的資料片段數目。
PILOT_PATTERN: 此3位元欄位指示給定資料片段中所使用之引示圖案。在後序的例子中,此發信對下一框有效。
OFDM_SYMBOL_NUMBER :此8位元欄位指示下一指定資料組的OFDM符號數目。若數目低於前一資料組的數目,則此資料組在下一框內傳送。
若具有相關聯的PLP,則只出現下面欄位:
ASSOCIATED_PLP_IDX: 此3位元欄位指示NUM_ASSOCIATED_PLP廻路中的相關聯PLP之指數。值0意指目前沒有PLP相關聯。
TIME_INTERLEAVER_SIZE :此8位元欄位指示LDPC代碼的倍數中之時間交錯框的長度。
N UM_HANDOVER_PLP :此8位元欄位指示在送交發信中將發信之PLP的數目。
為每一發信的送交PLP出現下面欄位:
PLP_IDENTIFICATION :此16位元欄位特有地識別網路內的PLP。
NUM_ALTERNATIVE_CELLS :此8位元欄位指示亦帶有PLP的給定網路內之供選擇的胞格數目。
為每一供選擇的胞格出現下面欄位:
START_FREQUENCY :此24位元欄位指示供選擇的胞格之起始頻率。
CELL_ID :此16位元欄位指示供選擇的胞格之胞格ID。
CRC32 :此32位元循環冗餘檢查確保資料的正確性。
將參考圖24圖解用於發信資訊之其他實施例。根據此實施例,酬載部發信區塊53a-53c映射到第二框50a的資料符號上。在這些酬載部發信區塊53a-53c內已包括有關映射各種資料流的資料區塊55d-55f、56d-56f(55a-55f為第一資料流的資料區塊,及56a-56f為另一資料流的資料區塊)到隨後一群第二框的資料符號上(或只有單一第二框),此處為下一第二框50b之發信資訊,尤其是指標。因此,在一群一或多個第二框中(如框50a),可由接收器在一或多個酬載部發信區塊53a-53c中找出全部所需的發信資訊,一或多個酬載部發信區塊53a-53c為找出帶有映射到隨後一群(一或多個)第二框50b上之酬載資料的所有資料區塊55d-55f、56d-56f所需的。在隨後一群(一或多個)第二框50b內,如此在所有資料流之間立即清除接收器是可能的,卻不需要用於首先獲得所需的發信資訊之任何等待時間。
此外,指示在該特別一群第二框50a和該隨後一群第二框50b之間的資料區塊55a-55f、56a-56f之映射變化的一些偏移發信資訊57a、57b可包括在頻帶內發信資訊內或者在映射到該特別第二框的資料符號上之一或多個酬載部發信區塊內。因此,在結束一群(一或多個)第二框時,該偏移發信資訊57a可作為頻帶內發信資訊被映射到一或多個資料區塊55c、56c。另一選擇是,該偏移發信資訊57b可被映射到一或多個酬載部發信區塊53c內。該偏移發信資訊57a、57b指示發信資訊如何從此群第二框50a改變到下一群第二框50b(或者任一其他隨後框),使得在下一群(或隨後的)第二框50b中,所有發信資訊不一定必須映射到酬載部發信區塊內,或者至少不一定必須由接收器獲得。換言之,主要地,一些偏移資訊映射到框內,尤其是節省時間(在接收器中)。
圖14概要描劃根據本發明的映射裝置60之另一實施例。圖15描劃包含此種映射裝置60之對應的傳送裝置70。圖14所示之映射裝置60和圖1所示之映射裝置之間的主要差異在於,根據圖14所示之映射裝置60的實施例,在下述資料輸入62之後只設置單一框形成單元64,及未設置串流形成單元18。該框形成單元64基本上對應於圖1所示之第二框形成單元16,但是適用於將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p的資料區塊映射到具有用於第二框F2的圖10所示之框結構的框F上。
換言之,資料區塊被映射到該框F上,使得如圖10所示,在框F2的各種資料符號和各種資料段上之時間和頻率中擴展它們,或者另外如上面有關框F2的框結構之其他變型的說明。如此,由框形成單元64所應用的該框結構提供時間和頻率多樣性,如此能夠使用窄頻接收器和提供接收器想要的低電力消耗。所產生的框F通常連續排列,而後由資料輸出66輸出作為映射輸出資料流Q,用於進一步的處理及/或傳送。
圖15所示之發送器70與圖2所示之發送器30的不同在於,其只包含單一預處理單元72,其基本上對應於預處理單元34,根據此,如DVB-T2或DVB-C2標準所定義一般來處理輸入資料流I1、I2、...、In。當然,亦可以不同方式來利用預處理,及不一定必須符合DVB-T2或DVB-C2標準(或任一標準)。關於映射輸出資料流Q的傳送,設置發送器單元74,其通常對應於圖2所示之發送器單元36。
應注意的是,圖14所示之框形成單元64通常對應於圖1所示之第二框形成單元16。尤其是,關於框形成單元64,存在如同為第二框形成單元16所說明並且如圖6A至6D所示一般之實施例。另外,瞭解圖6A至6D所示之實施例只是作為可能實施的例子。存在包括較佳元件的其他組合之其他實施例,尤其是,MIMO模式選擇單元、引示圖案選擇單元、編碼單元、和緩衝器單元。
圖25A及25B以簡化圖及藉由使用只圖示發送器的幾個元件之兩簡易例子概要圖解發送器的兩較佳實施例。
在圖25A所示之發送器70a的第一實施例中,圖解例如代表應可用於行動接收器的三個不同服務之三個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3。第一映射輸入資料流S1(如、電影服務)係提供給第一MIMO模式選擇單元1614a,其選擇MIMO處理應應用到此第一映射輸入資料流S1的資料區塊。因此,資料流S1被分開成(至少)兩輸出流S11、S12,其以不同方式編碼(如、藉由空間多工化,如、根據D-/H-或V-BLAST(貝爾實驗室分層空時方案)架構;未圖示),以及其被提供到不同的映射單元163a、163b。在其中,該輸出流S11、S12的資料區塊映射到不同的映射輸出資料流Qa、Qb上,其提供給廣播用的不同傳送天線76a、76b。就接收這些資料區塊而言,接收器使用兩接收天線和兩接收路徑來個別處理所接收的映射輸出資料流Qa、Qb,直到它們被組合以獲得所接收服務中所含有的資訊(即、在資料流S1中)為止。因為MIMO處理被應用到此服務,所以可獲得資料傳送的高生產量。通常,此有賴於MIMO方案:空間多工化係用於較高的生產量,而其他空間-時間(或者空間-頻率)MIMO方案致力於更高的健全性。
第二映射輸入資料流S2(如,新聞服務)係提供給第二MIMO模式選擇單元1614b,其選擇MISO處理應應用到此第二映射輸入資料流S2的資料區塊。因此,資料流S2被分開成(至少)兩輸出流S21,S22,其以不同方式編碼(如、藉由Alamouti編碼器;未圖示),以及其被提供到不同的映射單元163a、163b。在其中,該輸出流S21、S22的資料區塊映射到不同的映射輸出資料流Qa,Qb上,其提供給廣播用的不同傳送天線76a、76b。就接收這些資料區塊而言,接收器通常只需要單一接收天線和單一接收路徑來處理所接收的映射輸出資料流Qa、Qb,直到它們被組合以獲得所接收服務中所含有的資訊(即、在資料流S2中)為止。如此,此新聞服務可由任一接收器偵測(與所部署的接收天線數目無關),及傳送是可靠的,因為MISO方案。
MISO vs. MIMO的有利點為高健全性和簡單偵測(1接收天線就足夠)。若以與單一傳送天線相同的資料傳送速率來使用MIMO,則可進一步增加MISO的健全性。另一方面,若空間分佈係數(頻道係數)相關聯,則空間多工化MIMO的性能快速下降。這是例如若天線彼此緊密位在一起的情形,如同在具有兩天線之小的手持裝置之情形一般。反之,MISO方法具有與SISO方法相同性能之最糟的情形(完全相關聯的頻道係數)。
第三映射輸入資料流S3(如、音樂服務)係提供給第三MIMO模式選擇單元1614c,其選擇SISO處理應應用到此第二映射輸入資料流S3的資料區塊。因此,資料流S3被處理成單一輸出流S31,其被提供到該映射單元163a、163b的至少其中之一。通常,映射該輸出流S31的資料區塊到一映射輸出資料流Qa或Qb上以及透過一傳送頻道傳送就足夠。然而,較佳的是,完全相同的資料區塊映射到映射輸出資料流Qa、Qb二者上,及如此亦由所有不同傳送天線76a、76b來廣播,如同典型上在單一頻率網路中所進行一般。再者,就接收這些資料區塊而言,接收器通常只需要單一接收天線和單一接收路徑來處理所接收的映射輸出資料流Qa、Qb,直到它們被組合以獲得所接收服務中所含有的資訊(即,在資料流S3中)為止。與MIMO及MISO比較,所說明的SISO方法具有簡單偵測之有利點,尤其是有關頻道估計,及能量消耗較低。
儘管在發送器70a的實施例中,每一映射輸入資料流進行MIMO模式的選擇,但是在圖25B所示之發送器70b的實施例中,每一資料段進行MIMO模式的選擇。因此,在藉由PLP處理單元161a、161b、161c(亦見圖6D)預處理以及由排程器167排程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3之後,藉由MIMO模式選擇單元1682a、1682b、1682c,以每一資料段51a、51b、51c執行MIMO模式選擇。在其中,通常如上述有關MIMO模式選擇單元1614a、1614b、1614c來執行相同功能,但是現在在資料段的位準上。之後,各種所獲得的資料段51aa、51ab、51ba、51bb、51ca的資料區塊被提供到映射單元163as、163b,其中,它們因此被映射在映射輸出資料流Qa、Qb上,而後被傳送天線76a、76b傳送。
發送器的其他實施例除了MIMO模式選擇機構之外還包括引示圖案選擇機構,或者取代MIMO模式選擇機構。例如,可以此種引示圖案選擇機構取代或實施圖25A、25B所示之MIMO模式選擇機構,以每一映射輸入資料流及/或每一資料段選擇引示圖案。
為了能夠頻道估計,將散射的引示添加到資料片段。在個別資料片段內已進行這些散射的引示之添加,如同能夠在同一信號的不同資料片段內具有不同引示密度一般。
SISO信號的均等只需要單一頻道轉移函數的估計。然而,當相鄰資料片段使用MIMO或MISO信號時,邊緣引示和前序引示帶有MIMO或MISO引示。然而,邊緣引示和前序引示非資料片段引示的部分。可支援不同的引示密度。引示圖案PP0及PP1用於大的單一頻率網路,而引示方案PP2及PP3具有縮減的耗用時間。而且,當他們在時間方向上引示密度增加時,就高速接收而言PP0及PP2最佳。在另一實施例中,以完全資料段、完全框、或完全資料傳送的最高可能密度來選擇邊緣引示密度。
在資料片段內,指定胞格為散射引示,若
K DS mod(D X D Y )=D X (l modD Y )k =1, ,N DS - 1
其中,分別地,K DS 為資料片段內的子載波數目,及l 為框內的符號數目。另外,D X 指示鄰接帶有散射引示的載波之間的載波指數中的差,及D Y 指示指定載波上之連續散射引示之間的符號數目之差。用於D X D Y 的值係以下面表格來給定:
圖26A圖示引示圖案PP0的引示配置之例子。
引示的調變序列為
其中,A SP 為如同下面表格所定義一般之散射引示的提高位準。
而且,在此點並未如同在框區執行完全擾頻一般擾頻。
MIMO或MISO服務的傳送需要額外的引示,如同接收器必須估計兩不同頻道轉移函數。然而,與DVB-T2相反,應提供亦可支援大單一頻率網路之可能性。因此,覆蓋額外的引示圖案到SISO引示,即、反向引示。因此,胞格為非反向引示,若
K DS mod(D X D Y )=D X (l modD Y )k =1, ...,N DS -1
及為反向引示,若
K DS mod(D X D Y ) =D X [(1 +D Y /2) modD Y ]k =1, ...,N DS -1
其中,值D X D Y 亦被定義在上述表格中。MIMO或MISO群組0的發送器之調變序列為:
MIMO或MISO群組1的非反向引示之調變序列為:
而MIMO或MISO群組1的反向引示之調變序列為:
A SP 的值也被指定在上述表格中。而且,圖26B描劃用於引示圖案PP0之MIMO或MISO引示的配置。
通常選擇邊緣引示,使得它們符合一或多個相鄰資料段的引示圖案。例如,可選擇提供(共同)邊緣引示之間的兩相鄰資料段之引示圖案的倍數。若只有單一相鄰資料段(若邊緣引示設置在框的一開始或結束(在頻率方向上),則引示圖案符合單一相鄰資料段的引示圖案。換言之,一或多個相鄰資料段共同之單一邊緣引示必須相容和符合這些一或多個相鄰資料段的引示圖案。
圖16圖示根據本發明的廣播系統之概要方塊圖。在此實施例中,圖2所概要描劃之發送器(Tx)30和複數個各種接收器(Rx)100、120係設置用以由該發送器30接收資料廣播。接收器100例如可以是不動的接收器,如、根據DVB-T2標準,及接收器120例如可以是行動接收器,如、根據DVB-NGH標準。如上述構成發送器30的傳送信號,即、可具有圖9所描劃之超級框結構,及並未特別只適用於由單一接收器類型接收,而是可由兩類型接收器100、120接收。
圖17概要描劃(不動的)接收器100之實施例。其包含接收單元102,用以接收解映射輸入資料流Q’,其基本上對應於由發送器30所傳送之映射輸出資料流Q,但是由於由發送器30和接收器100之間的傳送頻道所引進之干擾而被干擾。所接收的解映射輸入資料流Q’係提供給解映射裝置104,解映射裝置104然後從那裡解映射想要的資料流(即、想要的服務)Sx’。下面將更詳細說明該解映射。之後,在後處理單元106進一步處理已解映射的資料流Sx’。該後處理可包括胞格/時間解交錯、星座圖解映射、位元解交錯、LDPC/BCH解碼、BBFRAME處理、解抖動、和空封包再插入,如同例如根據DVB-T2標準的接收器中所共同提供一般。在該後處理之後,輸出對應於發送器輸入資料流I1、I2、...、Im的其中之一的想要資料流Ix’。
圖18概要描劃解映射裝置104的實施例。該解映射裝置104包含資料輸入110,其接收解映射輸入資料流Q’。像上述有關映射輸出資料流Q一般構成該解映射輸入資料流Q’。其包含交替排列之一或多個第一框F1和一或多個第二框F2。第一框F1和第二框F2的框結構通常是不同的,及關於各框結構,如上面詳述一般,存在各種實施例。
所接收的解映射輸入資料流Q’然後被提供到串流解映射單元112,其從解映射輸入資料流Q’解映射第一框F1。這些第一框F1然後被提供到框解映射單元114,在其中它們被進一步解映射以獲得想要的映射輸出資料流Sx’,然後由資料輸出116想要的映射輸出資料流Sx’,以由後處理單元106來後處理。
通常知道解映射裝置104的此實施例所執行之串流解映射和框解映射,及例如若如同在此實施例的情形一般,解映射裝置104為根據DVB-T2標準之不動的接收器100之一部分,則根據DVB-T2標準來執行。因此,此處不再進一步說明細節,因為所有這些細節為技藝中普遍已知的。F1框例如可以是圖9所示之超級框結構的T2框,例如具有如圖3及4所示之框結構。然而,當然亦可使用其他框結構和其他串流結構,在此例中,因此採用解映射裝置104及其元件。
圖19概要描劃根據本發明的接收器120之實施例。接收器120的一般佈局某程度而言類似於(或甚至相同)圖17所描劃之接收器100的佈局。然而,接收器100、120的分開單元之佈局和功能不同。
在例子中,在兩接收天線121a、121b和兩接收單元122a、122b中(接收天線亦可以是接收單元122的一部分)接收接收器輸入資料流Qa’、Qb’。這些被提供到解映射裝置124,其包括MIMO模式偵測單元123a、123b,其藉由評估所接收的信號(如、藉由偵測各自引示圖案)來偵測發送器中應用到映射輸入資料流資料段的及/或資料區塊之MIMO模式。依據其上,執行對應的處理。例如,若應用MIMO方案到應由接收器接收之服務,則應用對應的MIMO解碼(如、Alamouti解碼),其對應於編碼器所執行之編碼。
另外,在實施例中,尤其是,關於MIMO接收器,能夠關掉一或多個接收路徑(如、藉由控制單元125,透過從MIMO模式偵測單元123a、123b到各自接收天線121a、121b及/或各自接收單元122a、122b的反饋),如、若SISO或MISO方案應用到想要的服務,則從那時起經由傳送實質上相同的資料之所有傳送路徑。以此方式能夠節省電力。另外,在實施例中,經由不同接收路徑所接收的資料可被組合,以提高所接收資料的品質。
在其他廣播系統中,如、根據DvB-T2,不是在SISO方案中就是在MISO方案中傳送完全框。在後一例子中,接收器在空間上必須總是均等。無論也可利用MIMO方案,使得每一框選擇MIMO方案與否,接收器必須總是具有多個接收天線和應用空間均等。然而,根據本發明,可在同一廣播系統中及藉由使用相同廣播信號來使用不同等級的接收器。尤其是,根據本發明不但能夠使用可接收MIMO信號之接收器,而且能夠使用可至少接收MIMO或SISO信號之接收器。如此,本發明亦能夠使用只具有單一接收天線之接收器,其可接收和解碼MISO及SISO信號,但是忽略MIMO信號。
MIMO模式偵測單元123a、123b的輸出被提供到解映射單元124a、124b,在實施例中其亦可以是組合式解映射單元(如、若必須執行空間均等)。在其中,想要的資料流被解映射(及,若需要的話,在設置於該解映射單元124a、124b的一或二者中之分開或組合式解碼單元127中解碼,或者通常在解映射裝置124中),其之後經過後處理單元126中的後處理,以獲得想要的接收器輸出資料流Iy’。後處理單元126中的後處理通常類似於或同於接收器100的後處理單元106所執行之後處理,然而,被採用使得其與發送器30的預處理單元34所執行之預處理相互關聯。因此,若發送器30的預處理單元34中之預處理係例如根據DVB-T2或DVB-C2標準來執行,則因此根據各自標準來採用後處理單元126中的後處理。
同樣地,在發送器的另一實施例中,除了或取代MIMO模式偵測單元123a、123b,可設置各自引示圖案偵測單元來偵測引示圖案。依據所偵測的引示圖案,接收器可決定執行時間及/或頻率方向上的頻道估計(內插),及決定所接收的資料需要哪種進一步處理。
應注意的是,亦能夠多種服務多工化,根據此,在MIMO時經由不同傳送天線傳送不同的PLP。例如,兩個不同的PLP可映射到MIMO已編碼資料符號之不同的傳送路徑,而接收器可例如即刻處理一PLP,及儲存另一PLP作為稍後使用,或者組合兩PLP(如在可縮放視頻編碼時一般)。
圖20概要描劃根據本發明之解映射裝置124的一路徑之實施例。再者,解映射裝置124通常包含與接收器100的解映射裝置104相同的佈局。然而,解映射裝置124的分開單元之佈局和功能是不同的。
在資料輸入130中,接收解映射輸入資料流Q’,其被提供用於串流解映射單元132的串流解映射。此處,從解映射輸入資料流Q’解映射框F2。這些框F2例如可以被結合到如根據DVB-T2所設置之超級框結構內,作為圖9所示之FEF框。這些框F2然後被提供到MIMO模式偵測單元123a(及/或引示圖案偵測單元),而後提供到框解映射單元134,其解映射來自該第二框的解映射輸出資料流Sy’。該第二框F2通常具有不同於第一框F1的框結構之框結構,已在上述圖7、8、10至12中的各種修改說明第二框結構。
尤其是,該框解映射單元134適用於將包含前序部40和酬載部50之該第二框F2解映射成該解映射輸出資料流Sy’。該框解映射單元134尤其適用於解映射來自前序部40的發信資料Si,以及適用於藉由該發信資訊Si解映射來自酬載部50的解映射輸出資料流Sy’之資料區塊。衍生出的解映射輸出資料流Sy’然後被提供到資料輸出136用於輸出到後處理單元126。
因為如上述第二框F2的框結構使用分段概念,根據此酬載部被分段成資料段,所以能夠使用窄頻接收器120,其在一些實施例中不必能夠協調至及接收完全框F2的完全頻道頻寬,但是只必須能夠協調至及接收該總頻道頻寬的頻寬部。除了第一和第二框F1、F2二者的框結構使用總頻道頻寬之外這是可能的,然而,可為兩型框稍微改變(如、7.61 MHz給第一型框,而7.62給第二型框),即、兩型的頻道頻寬在同一等級。
接收器120之頻寬部的尺寸依據想要的解映射輸出資料流Sy’之資料區塊所含有的頻寬部。例如若想要的解映射輸出資料流Sy’之所有資料區塊只儲存在單一資料段中,則若接收器能夠調諧至和接收該資料段所含有的頻寬則就足夠。如另一實施例所提供一般,若想要的解映射輸出資料流Sy’之資料區塊(在頻率方向上)在時間的某個特別時刻含有兩或更多(相鄰或不相鄰)資料段,則接收器必須能夠調諧至及接收較大的頻寬部。另外,本發明亦能夠使用可接收完全頻道頻寬而非只有其部分之接收器,如同在本發明的較佳接收器之例子一般。
有關頻寬部的資訊,尤其是其尺寸及其頻率,通常從發送器發信給在發信資訊內的接收器。此發信資訊亦含有有關各種資料流的資料區塊之位置的資訊,以使接收器能夠因此改變其調諧。如上述,特別參考圖11至13,關於所需的資訊之發信,存在各種實施例。因此,框解映射單元134適用於找出、收集、解交錯、解碼、和利用該發信資訊來解映射來自框F2之想要的資料區塊。
圖21圖示根據本發明的廣播系統之另一實施例。在此實施例中,如圖15所描劃一般使用發送器70。根據該實施例,只有使用在其上映射各種資料流的資料區塊之單一型框F(即、未使用含第一和第二框F1、F2之超級框F3的超級框結構,而是只含有框F之另一超級框結構)。映射被提供,使得在框F的各種資料符號和各種資料段上之時間和頻率中擴展資料區塊,諸如例如圖10所描劃等。因此,廣播系統中只設置單一型接收器140(較佳的是行動接收器),其被設計成能夠接收和解碼由該型發送器70所傳送之資料流。
圖22概要圖示根據本發明的此種接收器140的佈局,其對應於接收器100、120的佈局。接收器140亦包含接收單元142、包括MIMO模式(及/或引示圖案)偵測單元143之解映射裝置144、和後處理單元146。然而,特別是解映射裝置144不同於圖23所示。尤其是,根據本發明之該解映射裝置144未包含如接收器100、120的解映射裝置104、124所設置一般之任何串流解映射單元,因為未使用超級框結構,但是解映射輸入資料流Q’只包含單一型框。從資料輸入150,該解映射輸入資料流Q’被提供到MIMO模式(及/或引示圖案)偵測單元143,而後到框解映射單元152,藉此解映射輸出資料流Sy’被解映射,然後透過資料輸出154被輸出以後處理。框解映射單元152通常具有與第二型(行動)接收器120的解映射裝置124之解映射單元134相同的佈局和功能,因為由發送器70所使用之框F的框結構通常與發送器30所使用的第二框F2之框結構相同。當然,上文為框解映射單元134已說明之相同的各種實施例亦存在用於框解映射單元152。
關於接收器輸入資料流Q’的接收,在接收器中單一天線和單一調諧器通常是足夠的。然而,接收器(如、行動接收器)亦被設置有兩或多個天線及/或兩或多個調諧器,若應被接收的資料流之資料區塊在一個以上的資料段及/或資料符號上擴展(在時間及/或頻率中),使用其尤其有利。例如,若在時間上擴展,則第一天線(及/或調諧器)可被控制,以接收映射到第一資料段上之第一資料區塊,及第二天線(及/或調諧器)可被控制,以在時間上“展望”(如、被調諧至另一頻率),以在適當時間接收映射到另一資料段上之下一資料區塊。在另一實施例中,尤其是若在頻率上擴展,則兩天線(及/或調諧器)可被控制,以同時接收映射到兩資料段上之資料區塊。以此方式,可節省接收器中的調諧時間,及可提供更多睡眠時間給接收器。另外,在實施例中,具有兩接收天線之接收器可使用第二接收天線,來“展望”和接收第二服務(即、例如儲存在接收器中),而第一接收天線接收不需要第二接收天線來接收的第一服務,即、關於SISO或MISO方案。
較佳的是,在行動接收器中設置至少兩接收天線,以如上述利用各種MIMO模式。然而,MIMO和MISO亦可與具有兩個以上的天線之發送器和接收器一起使用,再者,Alamouti編碼只是MISO所使用的編碼方案中之一例子。也可使用其他空間/時間與空間/頻率編碼方案。
如上述,其為諸如NGH等即將到來的行動廣播標準的狀態之一目標,以提供混合式MIMO(或MISO)及SISO操作。此允許更高的彈性位準,如、可以不同的健全性、解碼複雜性、或甚至接收器型式(手持、車內、單一或雙重接收天線)來接收不同的服務。
MIMO或MISO傳送方案(兩方案有時以MIXO一詞來共同表示)是有利的,因為它們開拓空間範圍(更多的健全性/較高的資料傳送速率)。然而,SISO仍舊是已被證明最多的技術,及只需要一傳送天線。藉由兩途徑可達成未來廣播的MIXO之引進:
A)可以“硬切”方式來進行引進MIXO傳送:從SISO至MIMO改變完全網路,及以專門的幾個(如、兩)傳送天線從其上傳送。應注意的是,用以廣播的典型MIXO方案應用雙極性MIXO,即、一天線元件與垂直極性成分一起傳送,另一元件使用水平極性無線電波。
B)關於優美的引進MIXO方案,有時能夠使用SISO,然後改變至MIXO,回到SISO等等。在DVB-T2中,標準甚至允許在隨後SISO操作中傳送T2框,而下一T2框可使用MISO。
從MIXO改變至SISO傳送導致在SISO期間關掉第二傳送天線。然而,若傳送塔播送大的傳送功率(如同在陸地廣播典型所進行一般),則此幾乎不可能。
如此,若傳送天線需要固定的傳送功率,則在隨後(及極短)時間間隔中具有純粹的MIXO及SISO是不可能的。
如上述,在分段的OFDM中,能夠將某些資料段(資料片段)用於SISO傳送,而其他被用於MIXO,此尤其提供縮減的引示耗用時間給頻道估計之有利點。當使用兩傳送天線時,用於MIXO的接收器通常估計頻道數目兩次。
指示MIXO引示的加倍量之圖26C描劃頻率方向上的一般分離。原則上,各段可帶有不同方案(SISO、MISO、或MIMO),如、帶有方案:SISO-MIXO-SISO-MIXO-MIXO之五個資料段。
在例子中假設在SISO操作期間第一傳送天線傳送資料(如、垂直極性天線),可使用其他傳送天線給MIXO。在此例中,只有設置一其他傳送天線(即、第二天線),其例如可以是水平極性傳送天線。如此,在此例中,分段的OFDM之所有子載波使用垂直成分,而MIXO段所使用的子載波使用水平子載波(在對應的頻率中),如圖27可看出一般。
儘管可由一般OFDM調變產生垂直極性OFDM信號,但是可以兩途徑產生水平信號。
在第一途徑中,所有子載波被設定為零,其中沒有水平成分被傳送(即、在SISO段中)。然後使用完全頻寬來執行OFDM編碼(在所有資料段中,包括在頻域中具有插入零之SISO段),即、單一OFDM符號被形成用於水平極性子載波。
在第二途徑中,在相同複雜的基頻中為各MIXO資料段執行窄頻OFDM編碼,及個別信號被混合到各對應的資料段之中心頻率。在例子中,產生兩OFDM信號,一個具有完全頻寬的1/5,而另一個具有2/5。第一一OFDM信號被位移到第二資料段,另一OFDM信號被位移到最後兩資料段。然而,頻率和時間同步化通常需要更準確。
兩途徑通常產生同一結果,其可被理解作使用零填補給SISO子載波,即、未經由特別傳送天線傳送的那些子載波。
另一可能解決方式應該是SISO資料段中的水平子載波未被零填滿,而是以與透過垂直天線所傳送之SISO部所使用的相同符號來取代。然而,典型上,具有較大的交叉極性區別(XPD,約10 dB),其意指由具有較小的功率(若在MIMO或MISO方案中使用兩天線,則上至3 dB耗損)之純SISO接收器接收水平SISO段。
因為典型上兩傳送天線應發射相同功率,所以由適當換算因數(由圖27的較大陣列所指出)來提高MIXO資料段的子載波較佳。如上面所討論一般,各組件使用總傳送功率的一半。因為水平極性子載波只出現在完全頻寬的3/5,所以與垂直成分的子載波(其出現在完全頻寬中)比較,這些子載波的功率可以5/3的因數來提高。總之,此途徑將總傳送功率(其被用於只有SISO傳送)分開成兩均等部分。然而,第二(MIXO)部分佈在只有一些資料段上,而在其他資料段上未發射功率。如此,MIXO資料段的功率被提高。更精確地說,與用於兩SISO和MIXO之天線的功率比較,提高用於MIXO之其他天線的MIXO資料段內之功率。
然而,可能具有實際問題,如接收器典型上偵測到不同傳送信號之間的功率不均衡。關於大部分的MIXO方案,此妨礙解碼。如此,在某些例子中,發送器之間的功率不均衡應被避免較佳。下面途徑能夠達成此目的。
關於下面例子,總傳送功率(其被用於只有SISO傳送,及其透過所有N_seg段來傳送)被表示成P_SISO,MIXO資料段的數目被表示成N_MIXO,及用於MIXO之傳送天線的數目被表示成N_ant。然後,兩傳送天線的所有子載波以因數縮小比例(與只有SISO例子比較),使得總發射的功率仍舊是P_SISO。
更精確地說,縮小用於所有子載波的功率比例例如係藉由因數D=P_SISO/(N_seg-N_MIXO+N_ant*N_MIXO)所計算。適當以D進行所有子載波的強度之縮小比例。
圖28描劃此方案:傳送天線通常總共發射不同功率;然而,那些功率的總和等於P_SISO。另外,證實所有子載波使用同一傳送功率,使得未具有功率不均衡。
在此例中的第二天線(水平)還可被用於進一步縮減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OFDM的典型問題)。而且,在實施例中,一些非零符號(調保留載波)被插入在引示的位置中。然而,新近插入的引示仍舊必須垂直於原有SISO引示,即、所有相關的頻道估計函數需要被維持。較佳的是,上述之提高因數然後因此被縮減。如此,若接收器將它們視作MIXO引示,則這些新近插入的引示不干擾原有引示,藉以減少新引示。此可被開拓,以藉由適當選擇引示來進一步減少PAPR。例如,在原力途徑中,嘗試所有排列及選擇其一,此減少PAPR。
如上述,另外傳送天線使用與第一天線不同的極性子載波。例如,在圖29A所描劃之傳送裝置30’的實施例中,第一傳送天線30a使用垂直極性子載波,而第二傳送天線30b(及若取得且使用,則為另外傳送天線)使用水平極性子載波。另一選擇是,各種天線可使用不同的圓形極化。在如圖29B所示的傳送裝置30”之另一其他實施例中,各種傳送天線30c、30d可定位在彼此相當大的距離中,即、不在實質上相同的位置上,及使用相同極化。
接著,說明用於各種廣播系統之傳送裝置的其他實施例。
通常,SISO傳送只使用一傳送天線,而MIXO傳送利用幾個傳送天線(其中在即將到來的DVB-NGH系統中,兩傳送天線是最有可能的例子)。
若在時間中混合MIMO及SISO服務,如藉由框的幫助來隔開,則關於混合式MIMO/SISO操作,發生固定操作一傳送天線,而第二(及另一)傳送天線只在MIXO傳送週期期間傳送,如圖30A概要圖示一般。
為了在頻道上達成相同的總傳送功率位準,單一傳送天線的SISO功率位準應該是3 dB,比兩MIXO傳送天線的每一個上之功率位準高,即、在MIXO操作期間,必須如在SISO操作一般發射相同功率,如此將功率分開到兩傳送天線(3 dB耗損)。
在不同的傳送天線上具有不同的功率位準通常對具有有限傳送功率位準之傳送系統(WLAN、WIMAX、LTE、...)而言是沒有問題的。這些系統能夠容易在不同的MIMO和SISO方案之間切換。對大規模的傳送系統而言是不同的,如、諸如DVB-T2或即將到來的NGH標準系統等國家陸地廣播系統。這些廣播網路的傳送裝置典型上含有非常大的區域,因此傳送功率位準必須非常高。相當難以經常開關高功率位準信號鏈的區塊,其在NGH MIMO方案的第二傳送路徑上被需要(在SISO傳送週期期間)。
因此,建議以在不同傳送週期(即、SISO和MIXO框)上保持恆定之方式來分配功率位準。此意謂SISO傳送功率(到目前為止被饋送到單一傳送天線)被分開成兩(或多個)傳送路徑。邏輯上,兩傳送路徑因此建立一種SFN(單一頻率網路)。
圖30B圖示遍及不同的MIMO及SISO操作週期之現在恆定的功率分配。各傳送天線發射相同功率。較佳的是,額外的MIXO天線(此處只有第二天線)從原有SISO天線複製資料,即、在SISO框期間,兩傳送天線傳送相同資料。
關於固定接收條件(即、接收的極化對準於傳送極化),所接收的信號強度減少3 dB。另一方面,當不同的接收角度總是能夠部署兩傳送極化的覆蓋(或者組合式)接收領域強度時,可攜式及行動接收器從增加的極化多樣性得利。行動接收器將因此平均具有較佳的接收條件。若應用具有不同接收器路徑之接收多樣性(如、正交接收天線),則此甚至更適宜。
在接收器側上,若接收器知道不同的MIMO模式交替用在所傳送的資料流中,則其是有利的。可藉由接收器從資料流本身或者藉由對應的發信來檢索各種子載波的功率提高值。
總之,即使多載波廣播系統的發送器所使用之框結構具有更廣的頻道頻寬,本發明仍可使用具有低電力消耗之窄頻接收器。另外,提供各種實施例,其能夠進一步節省接收器的電力消耗,此對行動接收器尤其重要。另外,由於在映射服務的資料區塊到具有分段的框結構之框上時使用時間及/或頻率多樣性,所以可達成關於選定服務的增加或至少可選擇的健全性。
酬載部的資料段只可用於單一資料流或可在時間及/或頻率方向上分開給兩或多個資料流的資料區塊使用。各自使用資料段,即、映射各種資料流的資料區塊在框之資料段上對資料段的整個傳送而言可以是靜態的(即、連續固定的),可以是半靜態的(即、對一群框或只有單一框而言是固定的,即、可從框至框改變),或可以是連續改變的(即、亦隨著框)。在後一實施例中,比第一(靜態)實施例需要更多發信。
另外,根據本發明,經由能夠每一PLP及/或每一資料片段來選擇MIMO模式及/或引示圖案,可由發送器選擇和可由接收器接收各種健全性位準和各種資料傳送速率。例如,可使用SISO或MISO來傳送低解析度資料流,而可在MIMO中傳送對應的高解析度資料流。
本發明亦能夠應用可縮放的視頻編碼,根據此,相同資料被傳送作為高解析度資料流(具有較低的健全性)及作為低解析度資料流(具有較高的健全性)。若接收器例如由於不良的接收條件而無法接收高解析資料流,則其可切換至對應的(“相關聯的”)低解析度資料流。
已在圖式和上面說明中詳細圖解和說明本發明,但是此種圖解和說明將被視作圖解性或例示性而非限制性。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所揭示的實施例。精於本技藝之人士在實施所申請專利範圍的發明時,從研讀圖式、揭示、和附錄的申請專利範圍,可瞭解和產生對所揭示的實施例之其他變化。
在申請專利範圍中,“包含”一字不排除其他元件或步驟,及不定冠詞“a”或“an”(一)不排除複數個。單一元件或其他單元可實行申請專利範圍所引用之幾個項目的功能。在相互不同的附屬項中引用某些對策不表示無法使用這些對策的組合來得到益處。
電腦程式可儲存/分佈在適當媒體上,諸如與其他硬體一起供應或其他硬體的一部分之光學儲存媒體或固態媒體等,但是亦可以其他形式分佈,諸如透過網際網路或其他有線或無線電信系統等。
申請專利範圍中的任何參考記號不應被視作限制範疇。
Q...映射輸出資料流
Qa...映射輸出資料流
Qb...映射輸出資料流
Qa’...接收器輸入資料流
Qb’...接收器輸入資料流
Q’...解映射輸入資料流
F...框
F1...第一框
F2...第二框
F3...超級框
I1...發送器輸入資料流
I2...發送器輸入資料流
Im...發送器輸入資料流
Ip...發送器輸入資料流
Ix’...資料流
Iy’...接收器輸出資料流
Si...發信資料
S1...映射輸入資料流
S2...映射輸入資料流
S3...映射輸入資料流
S4...映射輸入資料流
S5...映射輸入資料流
Sn...映射輸入資料流
Sm...映射輸入資料流
S11...輸出流
S12...輸出流
S21...輸出流
S22...輸出流
S31...輸出流
Sx’...資料流
Sy’...解映射輸出資料流
1...資料片段
2...資料片段
10...映射裝置
12...資料輸入
12a...資料輸入子單元
12b...資料輸入子單元
14...第一框形成單元
16...第二框形成單元
16a...第二框形成單元
16b...第二框形成單元
16c...第二框形成單元
16d...第二框形成單元
161...映射輸入資料流處理單元
161a...映射輸入資料流處理單元
161b...映射輸入資料流處理單元
161c...映射輸入資料流處理單元
162...發信處理單元
163a...映射單元
163b...映射單元
164a...正交分頻多工調變器
164b...正交分頻多工調變器
165...緩衝器
166...編碼單元
167...排程器
168...資料片段處理單元
169...框單元
1611...正向更正碼編碼器
1612...交錯器
1613...正交振幅調變調變器
1614...多輸入多輸出模式選擇單元
1614a...第一多輸入多輸出模式選擇單元
1614b...第二多輸入多輸出模式選擇單元
1614c...第三多輸入多輸出模式選擇單元
1615...時間和頻率交錯器
1616...引示圖案選擇單元
1681...頻率交錯器
1682...多輸入多輸出模式選擇單元
1682a...多輸入多輸出模式選擇單元
1682b...多輸入多輸出模式選擇單元
1682c...多輸入多輸出模式選擇單元
1683...引示圖案選擇單元
18...串流形成單元
20...資料輸出
30...發送器
30’...傳送裝置
30”...傳送裝置
30a...第一傳送天線
30b...第二傳送天線
30c...傳送天線
30d...傳送天線
32...第一預處理單元
34...第二預處理單元
36...發送器單元
40...前序部
41...前序符號
42...前序發信區塊
43...前序段
44...指標區塊
45...後序部
50...酬載部
50a...資料框
50b...第二框
51...資料段
51a...資料段
51b...資料段
51c...資料段
51d...資料段
51e...資料段
51aa...資料段
51ab...資料段
51ba...資料段
51bb...資料段
51ca...資料段
52...資料符號
52a...資料符號
52b...資料符號
52c...資料符號
52d...資料符號
52e...資料符號
53...酬載部發信區塊
53a...酬載部發信區塊
53b...酬載部發信區塊
53c...酬載部發信區塊
53d...酬載部發信區塊
53e...酬載部發信區塊
53f...酬載部發信區塊
54...資料符號
54a...第一局部資料符號
54b...第二局部資料符號
55a...資料區塊
55b...資料區塊
55c...資料區塊
55d...資料區塊
55e...資料區塊
55f...資料區塊
56a...資料區塊
56b...資料區塊
56c...資料區塊
56d...資料區塊
56e...資料區塊
56f...資料區塊
57a...偏移發信資訊
57b...偏移發信資訊
60...映射裝置
62...資料輸入
64...框形成單元
66...資料輸出
70...傳送裝置
70a...發送器
70b...發送器
72...預處理單元
74...發送器單元
76a...傳送天線
76b...傳送天線
100...接收器
102...接收單元
104...解映射裝置
106...後處理單元
110...資料輸入
112...串流解映射單元
114...框解映射單元
116...資料輸出
120...接收器
121a...接收天線
121b...接收天線
122...接收單元
122a...接收單元
122b...接收單元
123a...多輸入多輸出模式偵測單元
123b...多輸入多輸出模式偵測單元
124...解映射裝置
124a...解映射單元
124b...解映射單元
125...控制單元
126...後處理單元
127...解碼單元
130...資料輸入
132...串流解映射單元
134...框解映射單元
136...資料輸出
140...接收器
142...接收單元
143...多輸入多輸出模式(及/或引示圖案)偵測單元
144...解映射裝置
146...後處理單元
150...資料輸入
152...框解映射單元
154...資料輸出
Sp...映射輸入資料流
從參考下面所說明的實施例更詳細說明並且更明白本發明的這些及其他觀點。在下面圖式中,
圖1為映射裝置的第一實施例圖,
圖2為發送器的第一實施例圖,
圖3為完全T2框之結構圖,
圖4為完全T2框之結構的更詳細圖,
圖5為根據DVB-T2標準之框形成單元的實施例圖,
圖6A至6D為框形成單元之各種實施例的方塊圖,
圖7為第二框的框結構之第一實施例圖,
圖8為第二框的框結構之第一實施例的更詳細圖,
圖9為超級框的結構圖,
圖10為第二框的框結構之第二實施例圖,
圖11為映射發信資訊到第二框內之第一實施例圖,
圖12為映射發信資訊到第二框內之第二實施例圖,
圖13為用以獲得發信資訊之接收器所執行的方法之步驟圖,
圖14為映射裝置之第二實施例圖,
圖15為發送器之第二實施例圖,
圖16為根據本發明的廣播系統之第一實施例圖,
圖17為圖16所示之該廣播系統所使用的第一型接收器之實施例圖,
圖18為圖17所示之接收器的解映射裝置圖,
圖19為圖16所示之該廣播系統所使用的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型接收器的實施例圖,
圖20為圖19所示之接收器的解映射裝置圖,
圖21為根據本發明的廣播系統之第二實施例圖,
圖22為圖21所示之該廣播系統所使用的根據本發明之接收器的另一實施例圖,
圖23為圖22所示之接收器的解映射裝置圖,
圖24為映射發信資訊到第二框內之第三實施例圖,
圖25A及25B為發送器的各種實施例之簡化圖,
圖26A至26C為根據本發明可使用之可能引示圖案的三個例子圖,
圖27為兩傳送天線如何傳送子載波的第一實施例圖,
圖28為兩傳送天線如何傳送子載波的第二實施例圖,
圖29A及29B為使用傳送裝置中不同類型的天線之根據本發明的廣播系統之兩實施例圖,以及
圖30A及30B為另外傳送裝置和到其傳送天線之傳送功率的分配圖。
F2...第二框
Q’...解映射輸入資料流
Sy’...解映射輸出資料流
143...多輸入多輸出模式(及/或引示圖案)偵測單元
144...解映射裝置
150...資料輸入
152...框解映射單元
154...資料輸出

Claims (15)

  1. 一種接收器裝置(120,140),用以接收多載波廣播系統內的資料,該接收器裝置包含:接收單元(122,142),用以接收具有框結構之解映射輸入資料流(Q’),以及解映射裝置(124,142),用以將該多載波廣播系統中所接收之解映射輸入資料流(Q’)解映射到解映射輸出資料流(Sy’),該解映射裝置包含:資料輸入(130,150),用以接收該解映射輸入資料流(Q’),該解映射輸入資料流(Q’)包含具有含有該頻道頻寬之框結構的框(F),其中,各被子分割成帶有酬載資料的資料區塊之一群所接收的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p)之資料區塊被映射到該等框(F),框解映射機構(152),用以將包含酬載部(50)之該等框(F)解映射到該解映射輸出資料流(Sy’),其中,該框解映射機構(134)適用於來自該酬載部(50)的該解映射輸出資料流(Sy’)之資料區塊,其中,映射酬載資料到包含帶有至少兩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p)的酬載資料之複數個資料符號(52)之該酬載部(50)上,該酬載部(50)被分段成各含有該頻道頻寬的頻寬部之資料段(51),MIMO模式偵測機構(123a,123b,143),用以偵測每一資料段(51)的資料區塊及/或每一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p)之MIMO模式,以及 資料輸出(136,154),用以輸出該解映射輸出資料流(Sy’)。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接收器裝置,其中,該MIMO模式偵測機構(123a,123b,143)適用於從框至框或者從一群框至下一群框偵測該MIMO模式。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接收器裝置,其中,該MIMO模式偵測機構(123a,123b,143)適用於從資料符號到資料符號或者從一群資料符號至下一群資料符號偵測該MIMO模式。
  4. 一種接收器裝置(120,140),用以接收多載波廣播系統內的資料,該接收器裝置包含:接收單元(122,142),用以接收具有框結構之解映射輸入資料流(Q’),以及解映射裝置(124,142),用以將該多載波廣播系統中所接收之解映射輸入資料流(Q’)解映射到解映射輸出資料流(Sy’),該解映射裝置包含:資料輸入(130,150),用以接收該解映射輸入資料流(Q’),該解映射輸入資料流(Q’)包含具有含有該頻道頻寬之框結構的框(F),其中,各被子分割成帶有酬載資料的資料區塊之一群所接收的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p)之資料區塊被映射到該等框(F),框解映射機構(134,152),用以將包含酬載部(50)之該等框(F)解映射到該解映射輸出資料流 (Sy’),其中,該框解映射機構(134)適用於來自該酬載部(50)的該解映射輸出資料流(Sy’)之資料區塊,其中,映射酬載資料到包含帶有至少兩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p)的酬載資料之複數個資料符號(52)之該酬載部(50)上,該酬載部(50)被分段成各含有該頻道頻寬的頻寬部之資料段(51),引示圖案偵測機構(123a,123b,143),用以偵測每一資料段(51)的資料區塊及/或每一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p)的引示圖案,以及資料輸出(136,154),用以輸出該解映射輸出資料流(Sy’)。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接收器裝置,其中,該引示圖案偵測機構(123a,123b,143)適用於從框至框或者從一群框至下一群框偵測該引示圖案。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或第5項之接收器裝置,其中,該引示圖案偵測機構(123a,123b,143)適用於從資料符號到資料符號或者從一群資料符號至下一群資料符號偵測該引示圖案。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第4項之接收器裝置,其中,該MIMO模式偵測機構及/或該引示圖案偵測機構(123a,123b,143)適用於解映射來自該框的發信資訊,該發信資訊包括MIMO模式資訊及/或引示圖案資訊,該MIMO模式資訊指示每一資料段(51)的資料區塊及/或每一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p)之選定MIMO 模式,而該引示圖案資訊指示每一資料段(51)及/或每一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p)的選定引示圖案。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接收器裝置,其中,該框解映射機構(152)適用於解映射該發信資訊,該發信資訊係來自映射到該等框(F2,F)的前序部(40)之前序符號(41)上的一或多個前序發信區塊(42)、來自映射到該酬載部(50)的資料符號上之一或多個酬載部發信區塊(53)、或者頻帶內來自映射到該酬載部(50)的資料符號上之一或多個資料區塊(52)。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第4項之接收器裝置,包含包括該裝置之接收器(120,140)的每一接收路徑的一或多個解映射單元(124a,124b),其中,該一或多個解映射單元(124a,124b)適用於個別解映射來自所提供的該解映射輸入資料流之資料區塊。
  10. 一種接收方法,用以接收多載波廣播系統內的資料,該接收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接收具有框結構之解映射輸入資料流(Q’),以及解映射方法,用以將該多載波廣播系統中所接收之解映射輸入資料流(Q’)解映射到解映射輸出資料流(Sy’),該解映射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接收該解映射輸入資料流(Q’),該解映射輸入資料流(Q’)包含具有含有該頻道頻寬之框結構的框(F),其中,各被子分割成帶有酬載資料的資料區塊之一群所接收的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p)之資料區塊被映射 到該等框(F),將包含酬載部(50)之該等框(F)解映射到該解映射輸出資料流(Sy’),其中,從該酬載部(50)解映射該解映射輸出資料流(Sy’)之資料區塊,其中,映射酬載資料到包含帶有至少兩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p)的酬載資料之複數個資料符號(52)之該酬載部(50)上,該酬載部(50)被分段成各含有該頻道頻寬的頻寬部之資料段(51),偵測每一資料段(51)的資料區塊及/或每一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p)之MIMO模式,以及輸出該解映射輸出資料流(Sy’)。
  11. 一種接收方法,用以接收多載波廣播系統內的資料,該接收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接收具有框結構之解映射輸入資料流(Q’),以及解映射方法,用以將該多載波廣播系統中所接收之解映射輸入資料流(Q’)解映射到解映射輸出資料流(Sy’),該解映射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接收該解映射輸入資料流(Q’),該解映射輸入資料流(Q’)包含具有含有該頻道頻寬之框結構的框(F),其中,各被子分割成帶有酬載資料的資料區塊之一群所接收的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p)之資料區塊被映射到該等框(F),將包含酬載部(50)之該等框(F)解映射到該解映射輸出資料流(Sy’),其中,從該酬載部(50)解映射 該解映射輸出資料流(Sy’)之資料區塊,其中,映射酬載資料到包含帶有至少兩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p)的酬載資料之複數個資料符號(52)之該酬載部(50)上,該酬載部(50)被分段成各含有該頻道頻寬的頻寬部之資料段(51),偵測每一資料段(51)的資料區塊及/或每一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p)之引示圖案,以及輸出該解映射輸出資料流(Sy’)。
  12.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包含程式碼機構,用以當在電腦上實行該電腦程式時,使電腦能夠實行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或第11項之接收方法的步驟。
  13. 一種多載波廣播系統,用以傳送和接收資料,該系統包含:a)傳送裝置(30,70),用以傳送資料,包括a1)映射裝置(10,60),用以將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p)的酬載資料映射到多載波廣播系統中具有傳送用頻道頻寬之映射輸出資料流(Q)上,該裝置包含:資料輸入(12,62),用以接收該至少兩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p),該映射輸入資料流各被子分割成帶有酬載資料之資料區塊,框形成機構(16,64),用以映射該至少兩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p)的資料區塊到含有該頻道頻寬之該映射輸出資料流(Q)的框(F2,F)上,各框 (F2,F)包含酬載部(50),該酬載部(50)包含複數個資料符號(52)且被分段成各含有該頻道頻寬的頻寬部之資料段(51),其中,該框形成機構(16,64)適用於映射該至少兩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p)的資料區塊到該酬載部(50)的資料符號(52)上,並且包含MIMO(多輸入多輸出)模式選擇機構(1614,1682),用以選擇每一資料段(51)的資料區塊及/或每一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p)之MIMO模式,及資料輸出(20,66),用以輸出該映射輸出資料流(Q),以及a2)發送器單元(36),用以傳送該映射輸出資料流(Q),與b)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4項之接收器裝置(120,140),用以接收資料。
  14. 一種多載波廣播方法,用以傳送和接收資料,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傳送資料之傳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1)映射方法,將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p)的酬載資料映射到多載波廣播系統中具有傳送用頻道頻寬之映射輸出資料流(Q)上,該方法包含:接收該至少兩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p),該映射輸入資料流各被子分割成帶有酬載資料之資料區塊,映射該至少兩映射輸入資料流(S1, S2,...,Sp)的資料區塊到含有該頻道頻寬之該映射輸出資料流(Q)的框(F)上,各框(F)包含酬載部(50),該酬載部(50)包含複數個資料符號(52)且被分段成各含有該頻道頻寬的頻寬部之資料段(51),其中,映射該至少兩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p)的資料區塊到該酬載部(50)的資料符號(52)上,選擇每一資料段(51)的資料區塊及/或每一映射輸入資料流(S1,S2,...,Sp)之MIMO模式,及輸出該映射輸出資料流(Q),以及a2)傳送該映射輸出資料流(Q),與b)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或11項之接收方法,用以接收資料。
  15. 一種傳送系統,包含:a)傳送裝置(30’,30”),用以傳送資料,包含:至少兩傳送天線,其中,第一傳送天線適用於在任一MIMO模式中傳送映射到資料框上之資料區塊,並且其中,另外傳送天線適用於在MISO方案或MIMO方案中傳送映射到資料框上之資料區塊,其中,該一或多個另外天線適用於,在當在SISO方案中第一傳送天線正傳送映射到資料框上之資料區塊時的期間亦傳送資料,並且其中,該另外傳送天線適用於各實質上使用與第一傳送天線相同的傳送功率,以及b)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中任一項之一或多 個接收器裝置(100,120),用以接收資料,各包含一或多個接收天線。
TW100104927A 2010-02-25 2011-02-15 多載波廣播系統中用於接收資料之解映射裝置及方法 TWI5042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0154711 2010-02-25
EP10192108 2010-11-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8700A TW201218700A (en) 2012-05-01
TWI504206B true TWI504206B (zh) 2015-10-11

Family

ID=44022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04927A TWI504206B (zh) 2010-02-25 2011-02-15 多載波廣播系統中用於接收資料之解映射裝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540007B1 (zh)
TW (1) TWI504206B (zh)
WO (1) WO20111041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43271B2 (en) 2010-04-01 2015-09-22 Lg Electronics Inc. Broadcasting signal transmitting apparatus, broadcast signal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broadcast signal transceiving method in a broadcast signal transceiving apparatus
ES2733016T3 (es) * 2011-06-24 2019-11-27 Sun Patent Trust Dispositivo de transmisión, método de transmisión, dispositivo de recepción y método de recepción
US9794978B2 (en) 2011-09-27 2017-10-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radio resources in sleep mode
WO2013044453A1 (zh) * 2011-09-27 2013-04-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检测方法和系统
JP7054334B2 (ja) * 2016-10-31 2022-04-13 日本放送協会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チップ
US10869268B2 (en) * 2018-01-19 2020-12-15 Mediatek Inc. NR power saving enhancement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99975A1 (en) * 2000-09-19 2005-05-12 Severine Catreux System and method of dynamically optimizing a transmission mode of wirelessly transmitted inform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91890B1 (ko) * 2003-04-01 2006-06-2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 안테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적응 송수신 방법 및그 장치
CN101340221A (zh) * 2007-07-03 2009-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输入多输出的实现方法、装置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99975A1 (en) * 2000-09-19 2005-05-12 Severine Catreux System and method of dynamically optimizing a transmission mode of wirelessly transmitted inform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40007B1 (en) 2013-12-25
EP2540007A1 (en) 2013-01-02
TW201218700A (en) 2012-05-01
WO2011104140A1 (en) 2011-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79125B2 (e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of data in a multi-carrier broadcast system
US10951370B2 (en) Demapp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eption of data in a multi-carrier broadcast system
CN102835088B (zh) 多载波广播系统中的解映射装置和用于数据接收的方法
KR102004835B1 (ko) 방송 신호 송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수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방송 신호 수신 방법
RU2483448C2 (ru) Сигнализация физического и канального уровней в символах преамбулы цифрового телевизионного вещания
US9887850B2 (en) Broadcasting signal transmitter/receiver and broadcasting signal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KR101853051B1 (ko) 방송 신호 송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수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방송 신호 수신 방법
TWI504206B (zh) 多載波廣播系統中用於接收資料之解映射裝置及方法
KR20170104502A (ko) 방송 신호 송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수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방송 신호 수신 방법
KR20170060038A (ko) 방송 신호 송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수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방송 신호 수신 방법
KR101752434B1 (ko) 방송 전송 장치, 방송 전송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방송 수신 장치 및 방송 수신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KR101889797B1 (ko) 방송 신호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KR101349990B1 (ko) 무선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에서 방송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