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00349B - And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in a terminal of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Google Patents

And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in a terminal of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00349B
TWI500349B TW101111101A TW101111101A TWI500349B TW I500349 B TWI500349 B TW I500349B TW 101111101 A TW101111101 A TW 101111101A TW 101111101 A TW101111101 A TW 101111101A TW I500349 B TWI500349 B TW I50034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harq round
trip time
harq
tri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11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46998A (en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Luce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Lucent filed Critical Alcatel Lucent
Publication of TW201246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469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03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034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2Avoidance of ingress interference, e.g. ham radio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Description

在通訊網路的終端中用於存取的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通訊網路,尤其係關於在無線通訊網路的終端中用於存取的方法和裝置。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物聯網的概念逐漸成為新一代資訊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物聯網類似的網路有兩個特點:第一,其核心和基礎仍然是通訊網路,例如移動互聯網,即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路;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體與物體之間,進行資訊交換和通訊,而不再限於傳統用戶終端通常適用於人-人之間的資訊交換和通訊。
在現階段以及未來,多數物聯網類似的網路所屬的終端,或者稱為MTC(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設備都將以現有的移動互聯網為承載網路進行通訊,從而,上述MTC設備的會話或者通訊的連接的存取、通訊等步驟,一般地,都需要與傳統的人-人(Human to Human)類型的UE(User Equipment,下文簡稱為UE)並存地進行,相應地,MTC設備與UE可能也會在同一個網路中,以相同的方式,並行處理相同的信令。
基於來自營運商的參考資料,通常可以假定在3GPP 的普通移動網路中,在10秒鐘之內,可能會有30000個MTC設備存取網路。這對網路帶來了巨大影響。考慮到碰撞之後隨之而來的重傳,就因其十秒左右甚至更長時間的存取延遲而可能導致對系統性能的嚴重影響。因此帶來的後果存取能力下降,嚴重的情況下,可能導致存取能力耗盡但是始終沒有UE或者極少的UE可以在其存取過程中成功存取。這對於網路中的UE來說,因其執行人-人之間的通訊業務,而更加不能接受。
反觀3GPP中存在的典型的方案是退避(Back off),但這種方案是在無任何MTC設備的情況下被提出的,但實際上,隨著物聯網的盛行,一般地,網路中的MTC設備在數量上甚至會超過UE。這種方案在避免人-人通訊的性能的下降過程中,效率不高。因此,該方案需要提高。
因為現階段所使用的用戶終端的通訊存取流程中,用戶終端發送第1訊息(Msg1)至eNB並在通道上等待來自eNB的第2訊息(Msg2)。Msg2將在一個或多個,例如5個,子幀的視窗中到達。到此刻為止,eNB尚不知是否存在碰撞。在Msg2中,eNB向用戶終端指示出發送第3訊息(Msg3)所用的時頻資源。然而,對於Msg3,不同的用戶終端都在相同的資源上發送其各自的訊息,因此Msg3碰撞發生。而eNB一側無法解碼Msg3,因此,eNB發送NACK至用戶終端,以及,接下來,用戶終端反覆發送Msg3直至達到Msg3的最大允許發送/重傳次數。接著 ,用戶終端將在一段退避(backoff)時間之後,重新回到存取過程起始點,再次發送Msg1。
經研究發現,在上述存取過程中,用戶終端的最長時間的延遲是因Msg3的重傳而導致的。如果按照上述例子中,假定對Msg3允許使用5次重傳,則將引入大約40ms的延遲。如果在這個延遲之後,該用戶終端依然與其他用戶終端通訊碰撞。存取過程將重新開始,而這將引入大約數以百毫秒計的延遲。
經研究發現,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之一是eNB無法檢測碰撞。而在所有用戶終端(包括MTC設備和UE)都運行上述流程的前提下,在同時存在大量MTC設備和UE的網路中,存取效率的降低以及對UE的性能的不利影響,其瓶頸在於在存取過程中的第3訊息(Msg3)的所發生的存取碰撞。當兩個或者更多的UE選擇相同的存取前導,則它們會接收到相同的信令,即第2訊息(Msg2),以指示用以發送Msg3的資源,以及在相同資源上發送Msg3。當碰撞發生時,eNB無法正確檢測到來自每個UE或MTC設備的Msg3,因此,UE或MTC設備對Msg3進行重傳直至到達最大Msg3傳輸限制。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缺陷,如果可以提出一種在通訊網路的終端中用於存取的方法,可以在MTC設備和UE並存的網路中,提高人-人類型的UE在存取過程中的成功率以及減小網路中MTC設備或UE的接通延遲時間,這對網路的通訊性能而言,將是有益的和可取的。
根據以上分析和研究,因此,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提出了一種在通訊網路的終端中用於存取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接收來自基地台的訊息2,該訊息2用於分配資源以傳輸訊息3,所分配的資源對應N個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動重傳請求)RTT(Round Trip Time,往返時間/往返週期),1N8;以及,僅在N個HARQ RTT中的部分HARQ RTT中,發送訊息3。
在上述實施例中的方法中,在N個HARQ RTT中,用於發送訊息3的一部分HARQ RTT的選取,可以有多種方法。可選地,如果尚出於存取流程中,則可以在例如MTC設備的第1個或第2個HARQ RTT中,主動保持靜默,即不發送Msg3,以避免與其他可能存在的人-人類型UE之間的碰撞。可選地,還可以根據一預定機率,例如0.7,選擇性地在N個HARQ RTT中發送存取過程的訊息3。
本發明一些實施例的方案中,MTC設備選擇性地僅在某個/某些HARQ RTT中發送Msg3,而在另一個/另一些HARQ RTT中保持靜默,因此可以避免與其他UE發生存取碰撞的可能,從而其他UE,尤其是人-人UE,可以正常發送Msg3,而從網路中用戶終端的整體角度,也降低了碰撞發生的機率,總體上減小了存取延遲和存取失敗的可能性。而在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中,MTC設備主動在N 個HARQ RTT中的時序上的前1個或幾個HARQ RTT中保持靜默,從而使得同網路中的其他用戶終端,尤其是人-人類型UE可以利用上述時序上的前1個或幾個HARQ RTT優先完成存取,從而在網路中增加大量MTC設備的情況下,使網路中的人-人類型UE的存取過程不受影響。
圖1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通訊網路系統的存取過程的訊息流圖。在用戶終端(包括MTC設備和人-人類型UE)的存取流程中,如圖所示,從時序角度,用戶終端發送第1訊息(Msg1)至eNB並在通道上等待來自eNB的第2訊息(Msg2)。Msg2將在一個或多個,例如5個,子幀的視窗(RAR視窗)中到達。到此刻為止,eNB(圖中未示出)尚不知是否存在碰撞。在Msg2中,eNB向用戶終端指示出發送第3訊息(Msg3)所應利用的時頻資源。然而,根據3GPP協定,對於Msg3,不同的用戶終端可能都會在相同的時頻資源上發送其各自的訊息,因此可能會Msg3碰撞發生,而在這種碰撞情況下,eNB一側無法解碼Msg3,相應地,eNB發送NACK至用戶終端,以及,接下來,用戶終端反覆在相同的時頻資源上發送Msg3直至達到Msg3的最大允許發送/重傳次數,在該實施例中,假定Msg3所對應的該最大允許發送/重傳次數為5,如圖所示,當然,該最大允許發送/重傳次數也可以配置為1-8中的任意值。接著,用戶終端將在一段退避( backoff)時間之後,重新回到存取過程起始點,再次發送Msg1。
下面結合圖1及圖2,對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進行詳細的說明。這些實施例中,主要是以MTC設備作為主體以運行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的一些用於存取的方法,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明瞭:該方法也可以用於其他種類的用戶終端中,例如普通的人-人類型的UE(以下簡稱UE)中,例如,也可以用在大量的人-人類型的UE較為集中地存取系統的過程中。
圖2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在通訊網路的終端中用於存取的方法流程圖。如圖所示,該實施例的存取方法包括接收來自基地台的Msg2的步驟S201,利用部分HARQ RTT發送Msg3的步驟S202。
在步驟S201中,MTC設備接收來自基地台的訊息2,該訊息2用於分配時頻資源以傳輸訊息3,所分配的時頻資源對應N個HARQ RTT,1N8。
接著,在步驟S202中,MTC設備僅在N個HARQ RTT中的部分HARQ RTT中,發送訊息3。
以N=5為例,在現有技術的方案中,在5個HARQ RTT中,如果MTC設備在PHICH(Physical hybrid-ARQ indicator channel,實體層混合重傳指示通道)接到的對應於上一個HARQ RTT的響應如果是NACK,則在當前的HARQ RTT中繼續發送Msg3,而不存在任何在存取過程中的退避動作,或者說在存取過程中,MTC設備不會主動 選擇保持靜默。
在本發明的該實施例中,如果其接到的對應於上一個HARQ RTT的響應是NACK,則MTC設備不一定會在當前的HARQ RTT中發送Msg3,而是根據對通訊場景的判斷而選擇繼續發送Msg3,或者選擇保持靜默。換言之,在一個存取過程中,MTC設備僅在全部的5個HARQ RTT中的部分HARQ RTT中,發送訊息3。例如,如果所接收到的對應於第1、4個HARQ RTT的回饋為NACK,則僅在第2、第5個HARQ RTT中發送Msg3,而在其餘的HARQ RTT中,即便所接收到的對應於上一次HARQ RTT的回饋為NACK,也保持靜默。當然,在第一個HARQ RTT中也可以無條件地主動選擇靜默。
可選地,該實施例的方法中,還可以包括一個接收來自基地台的系統資訊塊(System Information Block)訊息的步驟,該系統資訊塊訊息中包括對應於訊息3的發送控制資訊,用於指示本終端如何在5個HARQ RTT中選擇一部分的HARQ RTT,進行訊息3的發送。
圖3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圖2中所示的存取方法的步驟S202的流程圖。如圖所示,該實施例的存取方法的步驟S202還包括在第1個HARQ RTT中,發送訊息3的步驟S2021,接收對應於第1個HARQ RTT的訊息3的第一回應的步驟S2022,在第2個HARQ RTT至第N-1個HARQ RTT中,分別發送訊息3或分別保持靜默的步驟S2023,以及在第N個HARQ RTT中,保持靜默的步驟 S2024。
在步驟S2021中,MTC設備在全部的5個HARQ RTT中的第1個HARQ RTT中,發送訊息3。
然後,步驟S2022中,MTC設備在PHICH上接收對應於第1個HARQ RTT的訊息3的第一回應。
接著,步驟S2023中進行判斷,如果在步驟S2022中所接到的第一回應為NACK,則根據第一預定機率,例如在5個HARQ RTT中的第2個HARQ RTT至第4個HARQ RTT中,分別發送訊息3或分別保持靜默。
然後,在步驟S2024中,可以選擇在5個HARQ RTT中的最後一個,即第5個HARQ RTT中,保持靜默。
可選地,該實施例中的上述第一預定機率可以基於本終端的ID對3模除獲得,則根據模除的運算結果,該實施例中的MTC設備,要麼在第2個HARQ RTT至第4個HARQ RTT中分別發送訊息3,要麼在第2個HARQ RTT至第4個HARQ RTT中分別保持靜默。但是,從統計上說,當存在大量的MTC設備需要進行存取的情況下,在每一個HARQ發送時機(HARQ occasion)上,都可以有大約33%的MTC設備保持靜默,則可以以一個與之相關的比例,提升系統的存取性能以及降低存取延遲。由於從機率角度,MTC設備在該實施例的第1-4個HARQ RTT中,是可能全部發送了訊息3的,因此,在步驟S2024中,MTC設備選擇保持靜默,可以保證在該次存取過程中存在一個HARQ RTT,MTC設備在其中保持了靜默以退避可能 發生的碰撞。
當然,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如果在步驟S2023中進行的判斷結果顯示,步驟S2022中所接到的第一回應為ACK,則此時,該MTC設備存取成功,則此後的步驟S2023、S2024也便不再需要進行了。這一點對於後述的實施例中,也同樣適用,不再贅述。
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S202步驟還可以包括:訊息3發送步驟,回應接收步驟,以及保持靜默步驟。
在‘訊息3發送步驟’中,MTC設備在N個HARQ RTT中的第m個HARQ RTT中,發送訊息3。
在‘回應接收步驟’中,MTC設備在PHICH上接收對應於第m個HARQ RTT的訊息3的第一回應。
在‘保持靜默步驟’中,如果第一回應為NACK,則MTC設備在第m+1個HARQ RTT中保持靜默。
此處,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明瞭,在1N8的條件下,上述3個步驟中,m的取值顯然不能大於7,即在該實施例的方法的步驟中,m取值最大為7。或者說,上述方法應選用在N2的系統中。
可選地,上述實施例的方法,還可以包括下述兩個步驟,(a)MTC設備在PHICH上接收對應於第m+1個HARQ RTT的訊息3的第二回應的步驟,以及,(b)如果第二回應為NACK,則MTC設備在第m+2個HARQ RTT中發送訊息3。
此處,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明瞭,在1N8的條件下,上述3個步驟中,m的取值顯然不能大於6,即在該實施例的方法的步驟中,m取值最大為7。或者說,上述方法應選用在N3的系統中。
可選地,上述m的取值可以為1,換言之,MTC設備選擇在第1個HARQ RTT上發送訊息3,如果接收到的對應的回應為NACK,則在第2個HARQ RTT上保持靜默以退避碰撞,然後如果接收到的對應的回應依然為NACK,則在第3個HARQ RTT上重新發送訊息3。
另外,對於配置係數N不滿足上述條件的系統,可以考慮採用下述的本發明的實施例中,以根據某預定機率在全部N個HARQ RTT中,選擇其中的一個或多個HARQ RTT以發送訊息3的方法。
在本發明的又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S202步驟還可以包括下述(a)訊息3發送步驟,(b)回應接收步驟,(c)擇一發送步驟。
在步驟(a)中,MTC設備在N,例如5,個HARQ RTT中的第1個HARQ RTT中發送訊息3。具體地,在HARQ RTT中的具體的發送時段,例如可以是在該HARQ RTT之內的相應的HARQ發送時機上。下文中對此具體的Msg3等訊息的具體發送時刻,不再贅述。
在步驟(b)中,MTC設備在PHICH上接收對應於第1個HARQ RTT的訊息3的第一回應。
在步驟(c)中,如果第一回應為NACK,則MTC設 備根據第一預定機率在5個HARQ RTT中的第2個HARQ RTT至第N個HARQ RTT中擇一地發送訊息3。
此處,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明瞭,在該實施例的方法應選用在N2的系統中。其中的第一預定機率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應用場景的需要而配置,例如,可以為0.7或0.8等。根據步驟(c)的擇一特點,從時序角度,一旦在2個HARQ RTT至第5個HARQ RTT中由上述機率確定了一個用以發送Msg3的HARQ RTT,則後續的HARQ RTT則不需要再行判斷,而是全部保持靜默。
在該實施例中,擇一發送步驟(c)進一步包括:(c1)和(c2)兩個子步驟,以實現在第2個HARQ RTT和第3個HARQ RTT中擇一發送Msg3。
在步驟(c1)中,如果以第一預定機率選擇第2個HARQ RTT以發送訊息3,且在PHICH上接收的對應於第2個HARQ RTT的訊息3的第二回應為NACK,則MTC設備在第3個HARQ RTT中保持靜默。
在步驟(c2)中,如果以第一預定機率確定在第2個HARQ RTT中保持靜默,且在PHICH上接收的對應於第2個HARQ RTT的訊息3的第二回應為NACK,則MTC設備在第3個HARQ RTT中發送訊息3。
在本發明的又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S202步驟還可以包括下述的步驟(d)靜默保持步驟(e)回應接收步驟,以及(f)訊息3發送步驟。
在步驟(d)中,MTC設備在N,例如5個HARQ RTT中的第1個HARQ RTT中,保持靜默。
在步驟(e)中,MTC設備在PHICH上接收對應於第1個HARQ RTT的訊息3的第一回應。
在步驟(f),如果第一回應為NACK,則MTC設備在全部的5個HARQ RTT中的第2個HARQ RTT中,發送訊息3。
此處,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明瞭,在該實施例的方法應選用在N2的系統中。另外,應當注意到,雖然MTC設備在步驟(d)中沒有進行Msg3的發送,但是如果在步驟(e)中MTC設備所接收到的對應於第1個HARQ RTT的訊息3的第一回應為ACK,則說明在經過該MTC設備在步驟(d)的退避,已經有其他的用戶設備透過相應的時頻資源完成其存取過程中的該步驟。這種情況下,該MTC設備可以等待一個預定的退避時間,例如20ms,然後,重新進行存取,進而再次執行步驟S201,S202等,此處不再贅述。
在本發明的又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S202步驟還可以包括一個步驟(g)依機率發送Msg3的步驟。在該步驟中,MTC設備根據第二預定機率,選擇性地在所配置的N個HARQ RTT中發送訊息3。該第二機率可以因N取值的不同而不同,對於N配置較小的場景,可以相應地取較大值,例如N=2,則第二機率可以取值0.41。如果N取值較大,例如N=5,則可以取較小值,例如0.25,從而從一定程度上控制MTC設備和其他用戶終端發生碰撞的機會。
下面,可以將上述的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的多個方法,應用到一個實際的通訊網路實驗中,該實驗的系統參數如下表1所示,其中的參數滿足3GPP標準的要求。
其中,基於了3GPP中的如下兩個基本方案:
(1)退避(Backoff),如上,在每次存取失敗之後,UE會選擇一定長度的時間以作退避,例如,20ms。
(2)UE可以基於mod(UE_ID,slot_length)而在某 時槽中的特定子幀中存取系統。
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的方法可以與上述的3GPP中所建議的基本方案保持良好的相容和適配,原因是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方法運行第3或第4個存取步驟,即競爭分辨步驟,而基本方案卻是作用在第一個步驟,即,何時發送前導。
在該實驗中,假定30000個MTC設備在10s之內存取系統。表2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的5種方法的效果。其中,相對於現有技術中的基本方案,本發明的這些變化例,在H2H UE的存取成功率方面分別取得了從80.88%到99.24%的增益效果。同時,MTC設備的存取成功率也被大大提高。而成功率的存取,導致碰撞機率幾乎減半。MTC設備和H2H UE的存取延遲顯著下降。尤其是對於H2H UE,該延遲從199ms降至49ms。而同時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的方法卻不會浪費時頻資源。由於更少的碰撞產生以及高的存取成功率,存取嘗試的總數量大大減少,因此,在下表中的由MTC設備傳送的Msg3的平均數量從9.08降至4.23。對應於此,前導發送的數量也從約9降至6。
圖4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在通訊網路的終端中用於存取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該存取裝置400包括訊息3發送模組402以及訊息2接收模組401。
在訊息2接收模組401中,MTC設備接收來自基地台的訊息2,該訊息2用於分配時頻資源以傳輸訊息3,所分配的時頻資源對應N個HARQ RTT,1N8。
接著,在訊息3發送模組40中,MTC設備僅在N個HARQ RTT中的部分HARQ RTT中,發送訊息3。
以N=5為例,在現有技術的方案中,在5個HARQ RTT中,如果MTC設備在PHICH(Physical hybrid-ARQ indicator channel,實體層混合重傳指示通道)接到的對應於上一個HARQ RTT的響應如果是NACK,則在當前的HARQ RTT中繼續發送Msg3,而不存在任何在存取過程中的退避動作,或者說在存取過程中,MTC設備不會主動選擇保持靜默。
在本發明的該實施例中,如果其接到的對應於上一個HARQ RTT的響應是NACK,則MTC設備不一定會在當前的HARQ RTT中發送Msg3,而是根據對通訊場景的判斷而選擇繼續發送Msg3,或者選擇保持靜默。換言之,在一個存取過程中,MTC設備僅在全部的5個HARQ RTT中的部分HARQ RTT中,發送訊息3。例如,如果所接收到的對應於第1、4個HARQ RTT的回饋為NACK,則僅在第2、第5個HARQ RTT中發送Msg3,而在其餘的HARQ RTT中,即便所接收到的對應於上一次HARQ RTT的回饋為NACK,也保持靜默。當然,在第一個HARQ RTT中也可以無條件地主動選擇靜默。
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訊息3發送模組402還包括下面可通訊地耦合於MTC設備的A、B、C、D四個模組。
A:第1HARQ時機發送模組,用於在全部的5個HARQ RTT中的第1個HARQ RTT中,發送訊息3。
B:回應接收模組,用於在PHICH上接收對應於第1個HARQ RTT的訊息3的第一回應。
C:機率發送模組,用於,如果在步驟S2022中所接 到的第一回應為NACK,則根據第一預定機率,例如在5個HARQ RTT中的第2個HARQ RTT至第4個HARQ RTT中,分別發送訊息3或分別保持靜默。
D:尾部HARQ時機靜默保持模組,用於在5個HARQ RTT中的最後一個,即第5個HARQ RTT中,保持靜默。
可選地,該實施例中的上述第一預定機率可以由機率發送模組C或其他模組,基於本終端的ID對3模除獲得,則根據模除的運算結果,該實施例中的機率發送模組C,在第2個HARQ RTT至第4個HARQ RTT中分別發送訊息3,或者在第2個HARQ RTT至第4個HARQ RTT中分別保持靜默。但是,從統計上說,當存在大量的MTC設備需要進行存取的情況下,在每一個HARQ發送時機(HARQ occasion)上,由於機率發送模組的作用,都可以有大約33%的MTC設備保持靜默,則可以以一個與之相關的比例,提升系統的存取性能以及降低存取延遲。由於從機率角度,機率發送模組在該實施例的第1-4個HARQ RTT中的發送時機上,是可能全部發送了訊息3的,因此,尾部HARQ時機靜默保持模組D,用於選擇保持靜默,可以保證在該次存取過程中存在一個HARQ RTT,上述尾部HARQ時機靜默保持模組D在其中保持了靜默以退避可能發生的碰撞。
在本發明的又一個實施例中,上述的訊息3發送模組402還可以包括一個第二機率Msg3發送模組,用於根據 第二預定機率,選擇性地在所配置的N個HARQ RTT中發送訊息3。其中,該第二機率可以因N取值的不同而不同,對於N配置較小的場景,可以相應地取較大值,例如N=2,則第二機率可以取值0.41。如果N取值較大,例如N=5,則可以取較小值,例如0.25,從而從一定程度上控制該訊息3發送模組402所在的MTC設備和其他用戶終端發生碰撞的機會。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能理解,本發明中所稱的各裝置既可以由硬體模組實現,也可以由軟體中的功能模組實現,還可以由集成了軟體功能模組的硬體模組實現。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能理解,上述實施例均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同實施例中出現的不同技術特徵可以進行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本領域技術人員在研究附圖、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的基礎上,應能理解並實現所揭示的實施例的其他變化的實施例。在申請專利範圍中,術語“包括”並不排除其他裝置或步驟;不定冠詞“一個”不排除多個;術語“第一”、“第二”用於標示名稱而非用於表示任何特定的順序。申請專利範圍中的任何附圖標記均不應被理解為對保護範圍的限制。申請專利範圍中出現的多個部分的功能可以由一個單獨的硬體或軟體模組來實現。某些技術特徵出現在不同的從屬申請專利範圍中並不意味著不能將這些技術特徵進行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
400‧‧‧存取裝置
401‧‧‧訊息2接收模組
402‧‧‧訊息3發送模組
透過閱讀以下參照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其他特徵、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通訊網路系統的存取過程的訊息流圖;圖2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在通訊網路的終端中用於存取的方法流程圖;圖3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圖2中所示的存取方法的步驟S202的流程圖;圖4為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在通訊網路的終端中用於存取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或相似的步驟特徵或裝置(模組)。

Claims (13)

  1. 一種在通訊網路的終端中用於存取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接收來自基地台的訊息2,該訊息2用於分配資源以傳輸訊息3,所分配的資源對應N個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往返時間(Round Trip Time),1N8;僅在該N個HARQ往返時間中的部分HARQ往返時間中,發送該訊息3,其中,該發送步驟進一步包括:根據第二預定機率,選擇性地在該N個HARQ往返時間中發送該訊息3。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發送步驟進一步包括:在該N個HARQ往返時間的第m個HARQ往返時間中,發送該訊息3;在PHICH(Physical hybrid-ARQ indicator channel)上接收對應於第m個HARQ往返時間的該訊息3的第一回應;如果該第一回應為NACK,則在第m+1個HARQ往返時間中保持靜默。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還包括:在PHICH上接收對應於第m+1個HARQ往返時間的該訊 息3的第二回應;如果該第二回應為NACK,則在第m+2個HARQ往返時間中發送該訊息3。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m的數值為1。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發送步驟進一步包括:在該N個HARQ往返時間的第1個HARQ往返時間中,發送該訊息3;在PHICH上接收對應於第1個HARQ往返時間的該訊息3的第一回應;如果該第一回應為NACK,則根據第一預定機率在該N個HARQ往返時間的第2個HARQ往返時間至第N個HARQ往返時間中擇一地發送該訊息3。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擇一發送步驟進一步包括:如果以該第一預定機率選擇該第2個HARQ往返時間以發送該訊息3,且在PHICH上接收的對應於第2個HARQ往返時間的該訊息3的第二回應為NACK,則在第3個HARQ往返時間中保持靜默;如果以該第一預定機率確定在該第2個HARQ往返時間中保持靜默,且在PHICH上接收的對應於第2個HARQ往返時間的該訊息3的第二回應為NACK,則在該第3個HARQ往返時間中發送該訊息3。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發送步驟進一步包括:在該N個HARQ往返時間的第1個HARQ往返時間中,保持靜默;在PHICH上接收對應於該第1個HARQ往返時間的該訊息3的第一回應;如果該第一回應為NACK,則在該N個HARQ往返時間的第2個HARQ往返時間中,發送該訊息3。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發送步驟進一步包括:在該N個HARQ往返時間的第1個HARQ往返時間中,發送該訊息3;在PHICH上接收對應於該第1個HARQ往返時間的該訊息3的第一回應;如果該第一回應為NACK,則根據第一預定機率在該N個HARQ往返時間中的第2個HARQ往返時間至第N-1個HARQ往返時間中,分別發送該訊息3或分別保持靜默;在該N個HARQ往返時間的第N個HARQ往返時間中,保持靜默。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第一預定機率為基於本終端的ID對3模除而獲得。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方法中任一項,其中,該方法還包括:接收來自該基地台的系統資訊塊訊息,該系統資訊塊 訊息中包括對應於該訊息3的發送控制資訊,用於控制本終端僅在該N個HARQ往返時間中的該部分HARQ往返時間中發送該訊息3。
  11. 一種在通訊網路的終端中用於存取的裝置,該裝置包括:訊息2接收模組,用於接收來自基地台的訊息2,該訊息2用於分配資源以傳輸訊息3,所分配的資源對應N個HARQ往返時間,1N8;訊息3發送模組,用於僅在該N個HARQ往返時間中的部分HARQ往返時間中,發送該訊息3,其中,該訊息3發送模組進一步包括:選擇發送模組,用於根據第二預定機率,選擇性地在該N個HARQ往返時間中發送該訊息3。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訊息3發送模組進一步包括:第一HARQ往返時間發送模組,用於在該N個HARQ往返時間的第1個HARQ往返時間中,發送該訊息3;第一HARQ往返時間回應接收模組,用於在PHICH上接收對應於該第1個HARQ往返時間的該訊息3的第一回應;第二機率發送模組,用於如果該第一回應為NACK,則根據第一預定機率在該N個HARQ往返時間中的第2個HARQ往返時間至第N-1個HARQ往返時間中,分別發送該訊息3或分別保持靜默; 靜默致能模組,在該N個HARQ往返時間的第N個HARQ往返時間中,保持靜默。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裝置,其中,還包括:機率獲取模組,用於基於本終端的ID對3模除以獲取該第一預定機率。
TW101111101A 2011-04-02 2012-03-29 And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in a terminal of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TWI5003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84205.9A CN102740403B (zh) 2011-04-02 2011-04-02 一种在通信网络的终端中用于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6998A TW201246998A (en) 2012-11-16
TWI500349B true TWI500349B (zh) 2015-09-11

Family

ID=46969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11101A TWI500349B (zh) 2011-04-02 2012-03-29 And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in a terminal of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23051A1 (zh)
EP (1) EP2695444A4 (zh)
JP (1) JP5657171B2 (zh)
KR (1) KR20130140162A (zh)
CN (1) CN102740403B (zh)
BR (1) BR112013024780A2 (zh)
TW (1) TWI500349B (zh)
WO (1) WO2012137079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23026A1 (zh) * 2012-08-10 2014-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基站及终端
US9485604B2 (en) * 2013-01-27 2016-11-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 configuration for a wireless device
US9900171B2 (en) 2013-02-25 2018-0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to discover, configure, and leverage relationships in internet of things (IoT) networks
JP6294492B2 (ja) * 2013-12-17 2018-03-14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アップリンクデータ伝送確認装置、デバイスおよび方法
US10764922B2 (en) * 2015-01-08 2020-09-0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WO2016148622A1 (en) * 2015-03-17 2016-09-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 method therein for determining a contention window size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7105504B (zh) * 2016-02-19 2021-10-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接入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7343322B (zh) * 2016-04-29 2023-05-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接入方法及装置
US10827529B2 (en) * 2016-06-24 2020-1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collision reduction based on multiple uplink grants
CN109863799A (zh) * 2016-11-23 2019-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和传输数据包的方法及设备
CN108401265B (zh) * 2017-02-08 2021-08-17 知鑫知识产权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机器对机器通信的随机接入控制方法
CN109392107B (zh) * 2017-08-08 2023-09-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19874A1 (en) * 2008-02-28 2009-09-03 Fujitsu Limite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035109A2 (en) * 2009-09-18 2011-03-2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operation for uplin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signal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429744T1 (de) * 2003-12-19 2009-05-15 Panasonic Corp Harq protokoll mit synchronen wiederholungen
RU2426261C2 (ru) * 2005-09-08 2011-08-10 Эл Джи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Инк. Способ и протокол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попыток получения доступа для системы связи
KR100758308B1 (ko) * 2006-09-21 2007-09-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선택적 하이브리드 자동재전송요구 시스템에서의 패킷스케줄링 방법
EP2223456B1 (en) * 2007-12-20 2012-09-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escheduled retransmission for initial establishment
KR101430470B1 (ko) * 2008-01-04 2014-08-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Harq 방식을 이용하는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신호재전송 방법
WO2010016669A2 (en) * 2008-08-04 2010-02-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r equipmen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30884B2 (en) * 2008-08-18 2014-09-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TI bundling in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BRPI0917856B1 (pt) * 2008-08-19 2020-10-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étodo para controlar retransmissões de pedido de repetição automática híbrido síncrono em um dispositivo de comunicações sem fio, e, dispositivo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CN101442801B (zh) * 2008-12-25 2011-09-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注册的方法和设备
EP2436217B1 (en) * 2009-05-29 2019-04-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ignalling measurements for position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1924609B (zh) * 2009-06-12 2013-03-1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协作多点传输中上行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2612100B (zh) * 2011-01-19 2018-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向家庭基站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19874A1 (en) * 2008-02-28 2009-09-03 Fujitsu Limite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035109A2 (en) * 2009-09-18 2011-03-2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operation for uplin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signa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6998A (en) 2012-11-16
US20140023051A1 (en) 2014-01-23
CN102740403B (zh) 2015-03-11
CN102740403A (zh) 2012-10-17
EP2695444A2 (en) 2014-02-12
JP2014510502A (ja) 2014-04-24
WO2012137079A3 (en) 2012-11-29
KR20130140162A (ko) 2013-12-23
BR112013024780A2 (pt) 2016-12-27
JP5657171B2 (ja) 2015-01-21
WO2012137079A2 (en) 2012-10-11
EP2695444A4 (en) 2015-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0349B (zh) And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in a terminal of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TWI405490B (zh) 處理上鏈路共享通道傳輸的方法及通訊裝置
CN103795511B (zh) 一种在基站接收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及基站
US11451345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and RAN device
TWI400969B (zh) 處理一傳輸時間間隔集束之重傳的方法及通訊裝置
US10178676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880475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interaction between scheduling request procedure and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CN104579602A (zh) 一种lte中的广播组播重传方法
CN104170341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EP1973281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3796320B (zh) 调度请求的方法及装置
EP1633071A2 (en) Packet transmission system in a wireless LAN
CN106171004A (zh) 一种rlc数据包分流方法及基站
CN104170306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WO2022006914A1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harq-ack的反馈方法和终端设备
EP4002948B1 (en) Resource selection in vehicle networking system
CN104104485A (zh) 一种d2d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4349475B (zh) 一种tdd-fdd跨载波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WO2015062276A1 (zh) Tti集束的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网络侧设备、ue
CN104812083B (zh) 用于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CN101730250A (zh) 一种资源的半持续调度方法、基站和用户终端
US20210273767A1 (en) Method for flexible feedback in v2x transmiss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13497681B (zh) 设置drx的活动态的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Qiu Research on LTE Random Access Process
WO2004086794A1 (fr) Procede d'acces aleatoire pour systeme td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